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温室效应形成的原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温室效应形成的原因范文1
调查时间:2008年3月28日中午。地点:家庭网络。调查对象:大气恶化情况。
调查结果:
造成大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是工业生产与交通工具排放的废气和尘埃,工业生产排放出的尘埃颗粒物还吸附了许多有毒有害的物质。这些污染物在大气中还会发生各种化学反应,生成更多的污染物,形成二次污染。二氧化硫是大气污染物中最普遍的一种,它在大气中通过反应可形成硫酸烟雾,甚至形成酸雨。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也是大气中常见的污染物,它们在阳光下,发生光化学反应,可形成光化学烟雾。
在干静的大气中,痕量气体的组成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在一定范围的大气中,出现了原来没有的微量物质,可能对人、动物、植物及物品、材料产生危害。当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至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叫做大气污染。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尤其是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燃烧、汽车尾气和核爆炸等。随着人类经济活动和生产的迅速发展,在大量消耗能源的同时,也将大量的废气、烟尘物质排入大气,严重影响了大气环境的质量,特别是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和工业区域。大气污染的来源很多,如:日益增多的汽车是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北京的冬日由于燃煤取暖造成大气污染;化工厂往往会散发出很浓的刺激性气味对人体危害严重;灰色烟尘主要来自水泥厂、石灰生产厂;黑色烟尘里含有大量焦油、碳黑,主要来自燃煤、燃石油工业;采矿爆破是大气中粉尘的一个人为来源。中国的北京和美国芝加哥市的城市污染状况都很严重。
燃料中含有各种复杂的成分,在燃烧后产生各种有害物质,即使不含杂质的燃料达到完全燃烧,也要产生水和二氧化碳,正因为燃料燃烧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破坏了自然界二氧化碳的平衡,从而引发“温室效应”,使地球气温上升。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阻止地球热量的散失,使地球发生可感觉到的气温升高,这就是有名的“温室效应”。促使地球气温升高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它们可以破坏大气层与地面间红外线辐射的正常关系,吸收地球释放出来的红外线辐射,就像“温室”一样。二氧化碳是数量最多的温室气体,约占大气总容量的0.03%,许多其它痕量气体也会产生温室效应,其中有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还强。
温室效应形成的原因范文2
关键词:低碳经济;重要意义;发展研究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是以破环生态环境为代价的,虽然经济的进步与科技的应用让人类的生活出现了较大的改变,但是对环境的破坏程度也在逐年提升。环境问题近年来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问题,温室效应就是其中典型问题。面对温室效应的巨大影响,世界各国而言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必然要求,各国需要改善自己的经济政策,调整自身经济结构,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我国低碳经济正处于发展建设之中,相关部门需要了解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意义,探究低碳经济的发展途径,保证低碳经济能够改善我国生态环境,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一、低碳经济概述
低碳经济是在温室效应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背景下提出的,而造成温室效应的根本原因是化石燃料的燃烧。世界人口数量正在逐渐增多,世界各国的经济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对能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燃料的使用导致众多有害气体的排放,这些有害气体形成的酸雨、烟雾影响了人类正常的生产生活,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浓度逐渐提升造成了温室效应。在这样的背景下,低碳经济开始被提出,并且得到各国的认可与应用。低碳经济指的是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作为指导,利用新能源使用、企业转型、技术开发等手段,降低对化石燃料的消耗,减少温室气体以及有害气体的排放,在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国家对低碳经济进行发展,可以承担起保护环境的重任,降低能源消耗,也能够调整自身产业结构,让新兴工业得到发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发展自身经济,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双赢。低碳经济的提出涌现出众多新型理念,例如低碳生活、低碳技术、低碳交通、低碳城市等,它直接造成了民众生活观念的变化,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创造了全新途径,让低碳经济能够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意义
1.调整我国产业结构。很多专业学者对低碳经济存在误解,认为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摒弃众多高能耗产业,例如建材、钢铁等,这样会影响我国经济的正常发展,降低我国综合国力。实际上,我国仍旧处于城市化与工业化阶段,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而钢材、水泥等是这些基础设施建设的必需材料,所谓的高能耗产业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它们能够保证我国经济增长,因此发展这些产业具有合理性。低碳经济能够对我国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某些产业需要因为低碳经济的发展而遭到摒弃。我国经济发展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每一类产业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众多产业需要以低碳经济为原则进行调整,让自身逐步得到完善,使我国能够以良好的产业结构进行低碳经济的发展与建设。2.优化我国能源结构。煤炭与石油是过去几十年中我国主要应用能源,这些能源能够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保保障,但是它们的大量燃烧能够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与温室气体,这也是造成温室效应主要原因。随着时代的变迁,煤炭与石油在我国的储存量开始逐年减少,能源问题与环境问题要求我国必须对自身能源结构进行优化。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对无污染、可再生、便于获得的新型能源进行使用,例如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等。相关部门需要重视对此类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在使用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同时使用此类能源,让这些无污染、可再生的能源成为我国能源结构的一部分,逐步对我国能源结构进行优化。3.进行国际合作。由温室效应引发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影响了世界各国的正常发展,各国开始就环境问题与能源问题展开多方面的交流合作,并且就某些问题签署协议,制定规则。对外开放政策要求我国将自身投入到世界发展的大潮中去,面对严峻的环境形势与多样的国际问题,我国需要与其他国家积极进行沟通交流,保证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我国虽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与众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存在着较多的不足。低碳经济的发展让我国拥有了更多与发展国家合作、交流的机会,为我国发展以及综合国力的提升提供了契机。我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能够参与某些国际规则的制定,这能够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让我国在与其他国际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三、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途径
1.注重节能减排。工业在我国产业结构中占有较大比重,能够有效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但是工业生产能够造成大量的能源消耗,排出有害气体与温室气体,因此,发展我国低碳经济首先应当注重工业生产的节能减排。相关部门应统计消耗能源过多或排出温室气体过多的产业,为其设置相关标准并且责令起进行整改。改良部分工业生产方式,控制它们的能源消耗;注重制度建设,保证相关考评标准得到落实,降低有害气体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在进行节能减排的同时需要注重循环经济的发展,让能源得到更加合理的利用,尽可能降低能源消耗,为节能减排的进行奠定基础。2.建设低碳城市。城市建设者需要具备低碳理念,并且在城市设计、建设过程中对其进行体现,对城市布局以及城市各部分功能进行合理规划。对城市建筑进行建设时,需要注重太阳能的使用,合理利用建筑周围的自然环境,进行采光、通风,取暖系统与制冷系统应尽可能节约能源,在材料选择上应以保温材料为主。提倡各个家庭、单位使用节能灯具与电器,降低生活中的能源消耗。提倡步行、单车等低碳出行方式,降低汽车尾气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对汽车进行科学管理,推广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注重清洁能源的使用,减少汽车对环境的压力,对低碳城市进行建设。3.进行低碳生产。国家需要向社会各界普及关于低碳生产的知识,并且制定与之相关的经济政策与法律法规,让低碳生产拥有进行的基础。同时完善评价体系与技术体系,在某一行业中进行试点工作,检验低碳生产所具有的效果,并且逐渐对其进行调整。以低消耗、高效率作为低碳生产的基本原则,并以此为基础对传统企业进行改造,让传统企业接受低碳生产的洗礼,降低自身对环境的影响。对新型能源、清洁能源进行利用,使低碳化成为我国能源结构的特征,注重对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等能源的使用。加强对低碳技术的研究,注重对低碳技术的创新,让低碳技术成为核心技术,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总之,温室效应带来环境问题已经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应对这些问题所带来的影响。我国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大国,因此,需要及时对自身的经济结构、生产方式进行调整,让低碳经济得到发展。发展低碳经济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相关领导需要了解这一工作的重要意义,探索良好的发展途径,保证自身工作的有效性,让低碳经济的发展能够取得实际效果,为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姜孟.低碳经济下中国资源型城市发展研究评述[J/OL].资源与产业,2016,18(02):1-5.
[2]甄晓非,孟凡生.低碳经济驱动下的中国新能源产业战略发展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4(02):115-119.
温室效应形成的原因范文3
热力环流模拟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对热力环流形成的动态模拟演示,直观地观察和理解热力环流的成因、过程和运动形式。通过实验活动动手绘热力环流模式图,描述运动过程,从而加深对热力环流形成机理的理解,同时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和求真务实的探索精神。
实验材料:透明长方体水槽、白色泡沫板、剪刀、装满冰块的纸杯、橡皮泥、香、打火机、胶带各一。
实验步骤:①将装满冰块的纸杯和橡皮泥置于水槽底部两端(为保证实验效果,两者尽可能保持最大间距)。②将点燃的香垂直立于橡皮泥上。③将剪切过的泡沫板迅速盖住水槽,并用胶带将泡沫板与水槽顶端玻璃进行密封。
注意事项:①实验尽可能在无风恒温的室内进行。②水槽的体积尽可能大,保证纸杯与香的水平间距,留足泡沫板与纸杯和香的垂直距离。③香的摆放务必要竖直且与纸杯高度一致。④确保泡沫板对水槽的密封性。
实验现象及原理: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观察到烟(香的位置)呈上升运动并流向纸杯一侧的上方,然后在纸杯上方呈下沉运动并流回香的位置,从而形成环流,证明由于地面冷热不均会引起大气环流运动。(图1)
实验原理如图2所示,由于燃烧的香与装满冰块的纸杯冷热状况不同,使附近的空气产生热胀冷缩现象。香附近的空气因受热膨胀体积变大,使同质量的空气密度减小、气压降低而产生上升运动;纸杯附近的空气因遇冷收缩体积变小,使同质量的空气密度变大、气压升高而产生下沉运动。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空气垂直运动,垂直运动又使同一水平高度产生气压高低差异,气流在水平方向上总是从高气压向低气压运动,从而产生空气的水平运动,这些联动的过程最终形成环流。究其原因是由于地面的冷热状况差异所致,故称之为热力环流。
实验应用:高中地理教材介绍的海陆风、城市风等形成原理与上述实验基本一致,海陆风主要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增温降温不同而产生冷热差异;城市风主要由于“城市热岛效应”使市区温度比郊区高而形成热力环流。因此,该实验可用来讲解高中教材中相对应的内容。
温室效应模拟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鞋盒内两支温度计读数在短时间内的巨大差异,感知温室效应的过程与作用。
实验材料:鞋盒、水银温度计、黑色绘图纸、泡沫板各二份;透明塑料薄膜、胶带、剪刀、手表各一。
实验步骤:①将剪切过的黑色绘图纸平铺在鞋盒底部。②将两支温度计分别平放在鞋盒底部的绘图纸上,尽可能靠近鞋盒底部的边缘,以保证实验时温度计处在鞋盒内侧阴影处,避免阳光直射。③用剪切过的塑料薄膜覆盖住其中一只鞋盒,并用胶带确保密封,制成“微型温室”。④将两只鞋盒移到室外太阳光能均匀照射的地方,鞋盒底部垫上泡沫板,以减少地温对鞋盒内温度的影响。⑤观察两支温度计读数的变化。
实验现象及原理:见表1。
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几乎透明,却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大气在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同时,自己也向外辐射波长更长的长波辐射,其中向下达到地面的部分称为逆辐射。地面接受逆辐射后温度上升,从而大气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使用透明塑料薄膜制成的“微型温室”,可让阳光直接照射温室,经过一系列的热量传递,加热室内空气,而塑料薄膜又可以不让室内热空气向外散发并阻止其与室外空气进行热量交换,使室内温度保持高于外界的状态。
实验应用及注意事项: ①温室有两大特点:室内温度高且不易散热。生活中常见的玻璃育花房和塑料蔬菜大棚就是典型的温室。使用透明玻璃或塑料薄膜来做温室,可使室内温度明显高于外界,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从而为植物的快速生长提供有利条件。②鞋盒底部和地面之间要垫上泡沫板以减少地温对鞋盒内温度的影响,确保塑料薄膜对鞋盒的密封,以阻止鞋盒内外的空气和热量交换。③温度计务必置于鞋盒内侧阴影处,避免阳光对温度计的直接照射,从而影响实验效果。
实验优点:用时短,可操作性强,利于演示,紧密联系生活。
温室效应形成的原因范文4
1 结合化学教学对学生开展环境化学教学
中学化学教学中,涉及到环保知识的内容很多,怎样才能把这些内容的教学与环境保护教育结合起来就在于适时、适地。在教学进程中,涉及环保知识内容时,应该及时向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教学中强调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明白,为了不让环境污染威胁人类的自身生存,就一定要保护环境。
如九年级化学课本,在空气这一节中,介绍了环境保护初步知识,在授课时可举一些实例,比如,最近几年化学污染和雾霾天气。补充介绍这些内容时要注意体现常识性。
另外,在讲解二氧化碳对环境影响时,运用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引导分析“温室效应”。
使他们了解到由于大气层浓度逐年上升,太阳能辐射的一部份----地球红外辐射热不能透过大气层,因而造成“温室效应”。使地球表面升温、冰川融化。直接影响现代文明社会的发展。提高对控制“温室效应”等生态建设问题人认识,还应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得出人类必须控制战争和固态废物燃烧、大力发展森林等结论,以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
此外,还可以结合平时的作业、单元练习、单元测验,在不偏离开教材和大纲要求下,穿针引线安排除杂质气体,提纯溶液和消除环境污染等方面的思考题、习题,以便巩固保护环境的知识。
2 结合化学实验开展环化学教育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也应重视环保教育,意在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以促使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协调发展。实验需要使用各种试剂,会排出相当数量的成分复杂的废物、废水、废料,它们不仅对实验室环境构成威胁,也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危害。我们在实验教学时强调按用量使用药品,以减少污染物排放量;规定要将实验废弃物放到统一地点,统一回收管理。在实验前讲明道理,使学生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教师对实验操作坚持严格要求,同时也注意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设计,发挥其主体性。例如,利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残留固体可用做?酸钾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最终残留物还可以用在花、木、草、树系良好的化肥,等等,从而使学生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成保护环境的行为。
温室效应形成的原因范文5
关键词:中学化学教学;环境化学;环保意识
人口、能源、环境一直是人类面临的三大问题,地球只有一个,地球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质量。屡屡发生的公害事件终于使人们承认了这一事实,并发现化学品造成的环境污染最为严重。治理已发生的污染固然重要,而根本大计还在防患于未然。树立环境意识已为世界各国所重视,并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已把生态教育列为主要工作,并推行了一系列环境教育计划。中学化学教学应与时俱进,加强环保教育,让学生养成自觉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改善我国公民环境意识较差这一现状,这是每一位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对学生加强环保教育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在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能源结构的变化,化学工业的发展,工业三废的排放,化肥、农药的不合理利用污染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不断地危害着人类的健康,阻碍了工农业及科技的发展,也带来了新的环境污染和劳动保护问题。“八五”期间报道:我国大气污染程度已相当于世界发达国家。燃煤和机动车辆尾气对大气造成了更为严重的污染,收获季节浓烟滚滚,温室效应加剧。一些化工产品的开发和不合理利用,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对全民族进行环境、生态知识的宣传教育是不可缺少的。保护环境是一项基本国策,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环保教育必须从他们抓起.
二、化学教学对学生开展环保教育的优势
1.生活离不开化学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其规律的自然学科,最终目的是创造新物质,改造自然环境,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它同其他许多学科都有密切联系,特别是物理、生物、医学医药卫生、环境地理,可以说生活中处处离不开化学。一些药物的禁用(如,含PPA的感冒药)、毒奶粉事件、瘦肉精事件、地沟油事件、皮革胶囊事件等无不充分说明这一点。
2.中学化学教材中潜在环境教育的因素很多
化学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某些情况下,环境污染主要是由化学污染造成的,很多环境问题的解决都要依靠化学的方法,化学课堂是一个很好的、很直接的环保教育基地。当讲到涉及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时,可结合课程内容适当补充一些环境污染的实例来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化学与环境的密切关系,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可能造成的危害以及防治的措施。例如,讲到“空气”时,让学生收集本地的空气质量日报,初步了解空气污染;学习“二氧化碳”时,向学生介绍“温室效应”的成因、危害及消除措施……这样将环境保护的知识渗透在课堂教学中,既拓展了课堂教学内容,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3.通过课堂教育可把环保作为自觉行动
我国公民环保意识普遍较差,这和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是不相适应的,要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使保护环境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就要从学生抓起,从课堂做起。当学生在做CO、SO2、H2S等气体实验时,应强调气密性检查、药品用量(尽量采用微量,只要达到实验效果明显即可)以及尾气处理的装置等。每次实验完成后,应将废液集中处理,可回收的尽量回收,以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4.通过实验开展环境化学知识教育
中学化学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不少,在教学中涉及环保问题的知识时,应利用所学知识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找出原因,设计改进措施,将危害降到最低。在讲“氧气、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石油”等内容时,就应适度向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结合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的回收处理,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如,在生产和实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硫化氢,二氧化硫、一氧化氮等废气,为了不使它们扩散到大气中去,你用什么方法将它们分别除去?又怎样利用这些废气制得有用的化工产品?最后归纳为:对于酸性物质,一般可用碱溶液吸收或制成相应的化工产品(如SO2、NO2等可用NaOH溶液吸收)。某些有毒物可使它转化为沉淀或可溶物(如H2S可通入CuSO4溶液中,转化为CuS沉淀)等等。这样使学生掌握消除或减轻环境污染之外,还可以结合平时作业、单元练习、单元测验,在不偏离教材和大纲要求的前提下,穿插安排除杂质气体,提纯溶液和消除环境污染等方面的思考题、习题,以便巩固保护环境的知识。
三、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学生学习环保知识
1.针对温室效应引导学生分析环境问题
引导分析“温室效应”,使学生了解到由于大气层二氧化碳浓度逐年上升,太阳能辐射的一部分――地球红外辐射热不能透过大气层,因而造成“温室效应”,使地球表面升温、冰川溶化,直接影响着现代文明社会发展的情况,以提高对控制“温室效应”等生态问题的认识。还应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得出人类必须控制战争和固体废物燃烧、大力发展森林等结论,以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
2.结合现有法律法规的宣传,加深学生对环保意义的认识
组织学生参加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利用植树节、世界无烟日、世界环境日等纪念日,设计生态环境教育的主题活动。如,结合“限塑令”讨论:为什么要禁止使用塑料袋?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还在使用?当你看到你的家人还在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袋时进行劝解了吗?现在世界各国都在关注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提倡低碳生活。针对这些话题,取得当地环保部门的支持,让学生在宣传中了解我国有关这方面的规定和常识,以提高学生在环境管理、环境文化方面的认识,对自己的生活习惯进行反思,想想自己和家人低碳的生活习惯,还有哪些需要改进。
3.结合第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课外科技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投身生态环保实践的自觉性,维护和提升生态环境教育的信度。利用节假日、夏令营,组织学生对当地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区、水土保护区和环境污染区等实地考察,使他们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还可以通过现场对比,结合已学的知识,开展环保护知识问答。例如,酸雨是怎样形成的?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是什么?防治途径有哪些?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今后工作奠定良好的环保基础,结合有关时事生态信息,升华环保意识。比如,日本福岛核污染事件及我国出现的“碘盐荒”,帮助学生分析事件的原因、机理及危害,填补知识空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点,不盲从。
四、通过学生向社会宣传环保知识,促进全民环保意识的提高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由于缺乏环境意识,全国各地滥用剧毒化学农药的现象相当普遍。这极大地危害了我们的健康。通过学生向亲人、朋友及社会各界宣传环保知识,不仅可以从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张纸做起,而且可以促进当地环保工作的开展,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而且还可以推动无公害生物农药的研究和使用。
温室效应形成的原因范文6
关键词:化学教学 环境 意识
一、加强中学生环境化学教育的重要性
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在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我国广大农村这块净土带来了新的环境污染和劳动保护问题.“八五”期间报道,当时我国大气污染程度已相当于世界发达国家50~60年代污染最严重时期,每年的排尘量为2300万吨,年排放SO2量达14610万吨.到本世纪末,燃烧煤和机动车辆排放出的废气将对大气造成更为严重的污染.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若不加强环境管理,让不断增加的工业“三废”继续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就会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对全民族进行环境、生态知识的宣传教育是不可缺少的,务必从中学教育抓起。
二、结合化学教学对学生开展环境化学教育
1、通过课堂教育把环境保护作为小公民自觉行动环境化学重要内容之一,是研究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变化规律,即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用物理化学等方法去研究环境中化学污染物的来源、迁移、转化过程中的化学行为,以及反应机制、积累和归宿等.由于我国公民环境意识较差,这和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是不相适应的.要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使保护环境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首先就要从学生做起,从课堂做起.当学生在做制取Cl2,NO2,H2S等有毒气体实验时,应强调学生注意对制取气体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化学药品用量的适当(尽量采用微量,只要达到实验效果明显即可)、以及设计吸收尾气的装置等.实验完毕,还应将废液集中倒入废液缸中,可回收的尽量回收,以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2、通过实验开展环境化学知识教育中学教育目的之一,就是为社会造就合格的后备劳动者.中学化学教育对环境科学的学习将起着启蒙作用,应很好地利用这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环保知识.中学实验室的污染源多,国家提出居民区大气中的有毒物质有21种,中学化学实验室里就有14种。例如,制取溴苯实验过程中逸出的臭味是溴蒸气,它既污染了教室环境又严重地影响了师生的身体健康.针对这一问题,利用所学知识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找出原因是制取溴苯的装置不够严密,因此在反应过程中逸出的Br2过长玻璃管时不可能完全被冷凝成液体,因而会从导管口逸出.要避免实验中Br2的逸出,就应设法改进实验装置,使整个涉及Br2的反应过程在一个密闭系统内进行,即将反应安排在“Y”形管内进行.在反应装置和HBr气体的吸收装置间串联一个洗气瓶,内装四氯化碳以吸收气体中的Br2。
三、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学习环保知识的认识
1、从人类与大自然的协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新的《高中化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十分注意联系实际,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这些知识和技能在工农业生产、第三产业、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联系实际的教学内容应有所增加,可以充实包括环境保护、新内容、新能源、海洋、卫生保舰食品等方面内容,但应限于有关的化学基础知识范围之内”.可见,环境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原理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并应着重于理论联系实际和基础知识面的扩展上.要以地球化学知识为基储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为线索,讲授空气、水体、土壤、森林、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展示好的生态小环境和污染严重区的对比,简明介绍当今世界关注的环境问题,以讲座、竞赛等形式让学生提高认识,使学生深切地感到环境化学就在自己身边。
2、针对温室效应引导学生分析此类生态问题
运用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引导分析“温室效应”,使他们了解到由于大气层CO2浓度逐年上升,太阳能辐射的一部分――地球红外辐射热不能透过大气层,因而造成“温室效应”,使地球表面升温、冰川溶化,直接影响着现代文明社会发展的情况.以提高对控制“温室效应”等生态问题的认识.还应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得出人类必须控制战争和固体废物燃烧、大力发展森林等结论,以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
3、结合第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