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建议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建议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建议范文1

【关键词】 提高;课堂;效益

【中图分类号】 H3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001-4128(2011) 09-0134-01

教学质量是教育的生命,语文课堂教学效益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课堂教学效益就是指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在每一节课里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不同的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都有不同的效益,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

而当我们冷静地审视现实中的语文课堂教学,发现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益意识差,“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高耗低效的现状依然普遍存在:学生三维目标割裂、教学内容多而杂、教学过程繁锁、教学方法陈旧。课堂内完不成教学任务,于是课外加班加点,“分秒必争”地消耗“寸金难买的光阴”、“见缝插针”堆砌“浩瀚的题海”,造成学生学习状态低迷、学习兴趣渐失、学习能力低下、主动精神与创新能力缺乏,课堂上缺乏生命活力,感受不到学生内在的愉悦,师生实际付出的精力与实际效益不协调、不对等。

结合多年教学实践与探索,我认为,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教学的核心理念。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依靠高素质的教师,没有教师的专业成长,就没有学生的自主发展。课堂教学是一门高超的艺术,教师不仅要具备诱导学生进入课堂情境的演员才能,也要有指挥、点拨、驾驭学生运用知识和技能自我表现的导演才能。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参与者、探究者。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积极投身课程改革,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学习新课程、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积极参加教研、科研,集思广益,了解语文教学最新动态,转变观念,开拓创新,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不断提升自己、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2 课前必须精心准备,力求做到胸有成竹

课前精心准备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教师善导、会导,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得以充分发挥。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在课前花精力,下功夫。要研究新课程标准,掌握新课程要求,吃透教材文本;要积极参加校本教研,独立钻研、自主备课与合作研究、集体备课相结合,集思广益,取长补短;要深入研读教材,感悟和把握教材内涵,教师只有吃透教材,弄清楚课文的重点、难点,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及时地调控师生的作用,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讨论,才能随机应变,以学定教,才能使课堂教学焕发主动、自主、探索的活力;要充分利用教具、课件等教学媒体,作好一切课前准备,全力保证教学过程的实效性,做到胸有成竹。同时要注重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3 优化课堂教学技巧,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3.1 创设宽松和谐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求知欲、思维能力,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是使学生主动、愉快地参与到知识的学习过程,充分享受获取知识乐趣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课堂效益的重要前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爱心带进课堂,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和信任留给学生,把温暖送给学生,形成平等、宽容、民主、愉悦的氛围,创设活泼、轻松、有趣、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产生最佳的学习心态,主动参与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插在这个土壤上。”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教师教得愉快,学生学得轻松,双方交流活跃,教学效果就会好一些。当课堂富有生气时,枯燥的知识传授就会变得生动而轻松,学生必然乐于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情感调动,从新课导入,到教学每一个环节,都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尽量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验到学习生活的丰富多彩。

3.2 合理分配课堂时间,准确把握课堂节奏。一节课只有短短40分钟,而学生真正可以集中的注意力不过20分钟左右,教师要让学生在有效的20分钟里发挥潜力,就必须科学、合理地分配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在一堂课中的时间,协调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满堂灌或一味地要求学生自主探究,老师苦教,学生苦学,都是在浪费课堂教学时间。

课堂教学时间是一个常数,学生的学习精力也有一定的限量,教师多占一分钟,学生就失去了自主学习的一分钟。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必须牢记“惜时如金”,课堂上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内容讲到点子上,力求做到难易适度,精讲点拨,要充分利用本班教情学情,做好教学流程设计,立足课堂,提高效率。

课堂是师生互动的舞台,我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就必须把握好课堂教学的节奏,做到动静互补,疏密有度。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通过情境创设、阅读指导、课堂讨论、课堂表演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要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理解、消化、掌握技能,让他们敢于说、乐于说,让课堂充满笑声,充满活力。

3.3 灵活运用教学技巧,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应是一个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关注孩子发展的课堂,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语文的魅力,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师就必须灵活运用教学技巧,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做到讲授得法,因人施教,寓教予乐。给孩子一个情感的课堂,一个对话的课堂,一个开放的课堂。教育就是对话与分享,分享意味着教师更多的展示而不是灌输,是引领而不是强制,是平等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是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人人参与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方法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教师要按照学生的学习状况、需求以及教学目标、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要特别注意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把组织形式、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主体整合起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当然,课堂教学也有基本流程:导入――初探――深究――总结――延伸。导入,是师生心灵沟通的第一座桥梁,在课堂教学中起着铺垫、定向、启迪、激情、激趣的作用;初探,即让学生熟悉课文,自读自悟,它可以看作是重点探究前的“热身”;深究,即研读,探究课文的重点部分,它是教学的主要环节,通过这个环节可以深入地理解、感悟课文;总结,即对课文的研读、探究加以归纳和升华;延伸,就是引导学生向着相关的知识领域进行拓展。每个环节一定要咬住教学目标,科学地选择教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益。

4 自觉反思认真总结,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建议范文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力求做到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在教学《山中访友》一课时,我先在课前精心地制作了山林中的各种图片及声音,在导入新课时,我采用了故事导入法,告诉学生今天老师给他们请来了一群奇特的朋友,然后一一出示图片,听声音,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被激起。在此基础上,揭示课题。在教授课文第五自然段的时候,学生更容易入情入境,展开想像,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二、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全面展现自我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巧设问题,引导学生,点拨学生的思路,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所以说,课堂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心理学家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如在教学《最后一头战象》时,我就在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还播放与本课有关的战象战斗的视频资料,通过视觉刺激,促使他们在最大限度里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对时代背景有了深入的了解,课文中的许多问题可以自己动手动脑完成。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因此,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三、放飞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建议范文3

关键词:小学教育 教学管理 存在问题 建议

新课改背景下,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教学管理活动日益复杂,如何提高教学管理工作有效性已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以下就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建议进行论述分析,以供参考。

一、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理念未根本改变。管理理念未发生根本转变是阻碍中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取得突破和进展关键因素。在新课程实施中,由于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可供借鉴的经验做支撑,教学管理工作始终处理不断摸索阶段,无法很好适应新课改要求和素质教育发展需要,比如某些管理者过于关注教学结果,忽视了教学过程,使教学失去应有教育性。此外,教师教学观也有待转变,比如一部分教师教学观念保守,用旧的教学观念实施新的课程教材,这显然不利于新课改的实施。

2.教育模式不合理。新课改对小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倡关注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及人格素养的培养。但是现实却是,以成绩为管理依据、用成绩评定学生学习是否合格、衡量教师教学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的问题仍然存在,这种成绩被夸大的现象使本应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进步的教学活动变成了让教师和学生顶礼膜拜的隐性束缚。自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很多学校为了让学生深入课改中来,开展了一系列学生创新管理活动,比如德育管理和建设、探究性学习、新课程学习和实践等,但实际实施时,大多流于形式,而一部分教师仍然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创造性和主动性的发挥,这些都不利于三维目标的实现。

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建议

1.优化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一套科学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对于推进新课程、深入教学改革、改变教育行为、促进学校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一所学校管理成功的关键要素。新课改催生新管理,新管理呼唤新教学管理制度的构建,我们必须对中学教育现有的教学管理制度进行重新审视,结合学校实际,依据新课改要求,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重点,以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以新课程改革纲要为要求,以过程性评价为主要评价方法,对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比如常规管理制度、研究性学习管理制度、教学档案管理制度等进行重建,充分展现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各个教学要素的作用,完善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工作机制,丰富教学管理实践活动。

2.更新教育教学管理理念。管理理念是管理实践变革的前提,是指导一切管理活动的原则,是管理者对管理所持的信念和态度。新形势下,要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对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有一个全面且理性的认知,站在全球教育发展的制高点上思考问题,联系学校实际,定位学校管理理念,走与学校自身最符合的办学之路。创新型管理理念的重点在于人性化,根据新课改要求,因时、因人、因地制宜,适时调整教学管理策略,注重建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模式,关注教师和学生需求,强调对教师和学生的精神激励和思想教育,使他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得到认可,进而形成一种促进学校教育发展的内在力量。

3.强化师生管理。教师和学生是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两个重点,有必要加强师生管理。首先,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全员性培训,努力打造一支乐于奉献、以身作则、以学校发展为己任的领导班子团队,领导全体教师摸索新课改,提高教师实施新课改的能力。其次,教师作为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改革的中坚力量,其素质高低直接关系着教学管理目标的实现。所以,学校在重建教学管理制度的同时,还应创新教师管理,强化管理立校、科研兴校的思路,定期开展教研组、备课组活动,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探寻与学生情况最符合的教学新方法,以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的价值观和人才观为基础,将新课程的实施与教学质量的提高结合起来,贯彻落实素质教育。

4.完善教学管理评价机制。自新课改实施以来,分数逐渐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量化表征。分数虽然不能直接反映学生学习过程情况和学习质量情况,但它是学生学习的量化标志,但另一方面,不应过度关注学生考试分数,而应将眼光转移到学生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改变上来。小学教学管理者应打破以单纯以分数衡量学生学业的观念,重建学分管理制度,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配以学业质量检测标准,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对中学生学业“量”与“质”的衡量与评定。此外,还应强化教师考核与评价,坚持定期考核与日常考核、自评与互评、个人考评与学科组集体考评相结合,增强评价的科学性和公平公正性,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结束语

总之,依据新课改要求,我们必须全面分析当前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新问题,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管理理念,优化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强化师生管理,完善教学管理评价机制,真正实现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目标,适应新课改对小学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建议范文4

优化课堂 文字训练 读写结合

高效课堂是指在教学活动中,用最少的时间、最少的精力,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

实施新课改以来,有些教师逐渐出现了驾驭课堂力不从心,难以提高教学效率的困惑。阅读教学的效率偏低,主要原因是阅读教学的过程太繁琐,其实,阅读教学过程应该本着“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理念,立足简约,追求完美,体现学生学习的真实过程。

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高效课堂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优化教学

课堂的有效与否,就是看学生,引起了学生的学习行为,就是有效的,因此,我们的教学要围绕“有效”来设想。

1.引入宜实

有些教师明知学生已经预习课文,为了活跃气氛依然用猜谜语等方式导入课文。如:读了这个标题,你有什么想知道的?或你想提什么问题?表面上是在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实际上学生早已知道谜底,根本没有思考的乐趣,学生的回答只是被迫“演戏”;有些教师为了把学生引入一个既定场景,费时费力地准备图片、教具,进行大段大段的引导谈话,表面上看教师准备很充分,实际上学生不断地被“引导”,浪费了大量宝贵的课堂时间。

这样的导入都是不可取的,阅读教学的导入要实在,要合情合理,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行。

2.讲解要精

我们在备课的时候,总感觉要讲的东西太多,于是把想讲的都讲了,导致重点不突出,任务完不成,学生学得累,教师教得苦。针对这一现状,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先生指出:“语文教学一定要删繁就简,要返朴归真,简单实用,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何谓简单?就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来理解、积累、运用语言。

(1)围绕教学目标。我们的教学有明确的目标,目标是解决学生学什么的问题,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紧紧围绕目标进行讲解才能使教师删繁就简,返朴归真,把大量的教学时间节约下来。目标还用“了解”“理解”“运用”等词明确指出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根据目标可把握教学的度,避免拔高教学,也能避免教师随意教学,主次不分。

(2)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看似平淡的语文教材往往蕴涵着许多有价值的问题,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抓住“矛盾点”“关键点”创设浓厚的思考氛围,让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思考状态,让他们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观点。也许学生的观点有些幼稚、有些偏差,教师不要急于评价,随着教学的推进,这些问题会迎刃而解。

(3)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教师决不能一张嘴讲到底,要在关键时刻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精讲多练,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朗读,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实践活动中得到提高。当学生就一个问题争论不下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回归文本,以读导悟,然后得出结论。

(4)建立在个性文化解读上。阅读教学应注重学生的个人感受,教师要乐于听到“不同的声音”,但对于学生理解有误的,要及时教给他们阅读的方法。教师的讲解要做到共性和个性并存,还要引导学生向更新、更高层次的学习发展。

3.评价应慎

在课堂上我们应该一不评价简单问题。如指名朗读时学生误读或漏读一个字,学生自己已经发觉了错,教师应该让他自查自纠。二不评价初读。由于是初读,学生的朗读出现瑕疵是十分正常的,我们不必为评价而评价。

4.活动求真

现在的阅读课增加各种活动,看似热闹但大大降低了课堂效率。我们应该:①关注主体。所有的活动都是为学习预设的,因此要把不必要的、非语文的活动压下来,保证学生的学习时间。②注重反馈。课堂上教师了解教学情况的主要手段就是反馈。在实际教学中,反馈不能走过场,一定要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出现问题要当堂解决。③体现差异。学生的基础不同、能力不同,教师要立足学生的发展前景,“照顾好”每个学生。在教学中提不同的要求,使人人都有“成就感”。教师还要多鼓励,使每个学生都有冲劲。

二、注重文字训练

许多教师对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这一点不甚明了,他们往往直接把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语文的人文精神作为教学的重点目标,而把培养语文能力放在次要的、陪衬的位置上。这样做直接导致学生的写作能力得不到提高。

阅读教学中的语言文字训练必须借助文本进行,高效课堂就在于把文本中适合学生领悟、积累和运用的语言文字因素恰当地发掘出来,把语言文字的训练落到实处。

如《金色的玉米棒》教学实录:

教师:(出示玉米粒)玉米粒怎么样?用一个词形容。

生:珍珠般的玉米粒。

教师:你们喜欢这样的玉米粒吗?

生:喜欢!

教师:第一自然段里有一个词是形容喜欢的,请大家找出来。

生:惹人喜爱。

教师:(出示句子)玉米粒惹人喜爱。请大家读一读。

生:玉米粒惹人喜爱。

教师:我感觉不是那么惹人喜爱,书上是怎样写的?

生:那黄澄澄的玉米粒,真惹人喜爱。

教师:为什么这个句子让人觉得玉米粒特别惹人喜爱呢?

生:前面加了一个形容词“黄澄澄”,让句子变得更生动!

生:句子加了个“真”让人觉得玉米粒非常惹人喜爱。

教师:是的,我们一起来读读,读出它的可爱。

生:那黄澄澄的玉米粒,真惹人喜爱。

教师:哪位小朋友也能用这样的方式说一句话?

生:那香喷喷的蛋糕,真惹人喜爱。

……

教师:同桌间每人说一句试试。

教师抓住“那黄澄澄的玉米粒,真惹人喜爱。”进行句式训练有以下几个层次:①出示实物,让学生感受到玉米粒的可爱,找到“惹人喜爱”这个词语;②引导学生找到书上的句子;③指导学生对比句子,找到不同;④指导读出感情;⑤提出句式,让学生个别练习说话;⑥同桌用这个句式练习说话。

三、读写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一个人的语文能力强不强,最全面最可靠的检验方法是看他会不会写文章。

反观现在的阅读课堂,写作训练常常被拖到课外,变成作业,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写作能力也得不到提高。实际上把练笔落实在课堂上,让学生当堂写,通过教师的巡视指导,可以端正学生的态度,提高训练的效果,你会发现,学生的字写得更好了,文章写得更通顺了。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建议范文5

关键词:课堂提问; 有效性; 实践;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6-043-001

后现代教育学、教育阐释学认为,教学活动的本质是“对话”、是“交流”、是“沟通”,是师生以教学资源为中介的特殊交往活动。因此,新课程倡导在其交往活动中,作为师生、生生互动交流的最常用、最主要的方式之一的课堂提问,在数学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记得一位名师打过这样的比方:如果把学生的大脑比作一泓平静的池水,那么,教师的课堂提问就像是投入池中的一颗石子,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和心灵的浪花。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也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更是有效教学的核心。

首先,课堂提问要有明确的指向性

课堂提问的目的是评价学生、检查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一节课总有一定的教学任务,包括认知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因此在设计课堂提问时,我们要紧紧围绕教材的要求、教学目标进行,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设计直接指向具体教学目标的提问。每一次的提问都应该为课堂教学内容服务,都应有助于启发学生思维,有利于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中,我设计了如下课堂提问,直接指向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

师:1/2与1/3这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吗?

生:1/2与1/3这两个分数的分母不相同。

师:分母不同能直接相加吗?为什么?

生:分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因为他们的分数单位不同。

师:你有办法将1/2与1/3转化成分数单位相同的两个分数吗?

生:通分。

……

这样提问既有明确的目的,又紧扣主题,问在通分的关键处,不但有助于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而且能使学生顺利准确地概括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还启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造成了学生寻求答案的渴望心理,最终达到理解教材的目的。

其次,课堂提问要有适当的思维含量

大家都知道,问题越大,解决问题就会越复杂,学生的思考空间就会越大;问题越小,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会越简单。问题过于浅显,学生的思考余地就小,不能反映思维的深度,同样,问题过于深奥,学生不知所云,不能引发学生积极的思考。因此在设计课堂提问时,我们还要处理好问题“大”和“小”的关系,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提供出接近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智能水平,但又必须“跳一跳”才有可能够到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使每一个问题既为活跃学生的思维服务,又成为完成本课教学任务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三,课堂提问要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

叶澜教授曾经指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课堂的生成往往要围绕着问题而展开。因此,我们在设计课堂提问时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要善于把学生的学习内容巧妙地内化,转化生成问题,营造一种氛围,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巩固,使课堂气氛和睦融洽,民主浑然。

在通分教学的片段中,我预设了一个操作活动,让学生动手折出各种图形的1/2,充分感知1/2这个分数。在多次的试教中,均没有节外生枝,没想到在公开教学中竟出现了个1/4。面对这预设时没有料到的生成问题,我不是简单地进行否定,而是以这个1/4大做文章,先是利用它渗透了分数单位的意义,又让其他同学评价这种情况,在评价的过程中又巧妙地将可能的意外转化为聪明的学习,激发了学生创造的欲望,学习的热情,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学生的思维发生了碰撞,精彩也由此而成,真是回味无穷。

最后,课堂提问要巧抓教材的“空白处”

所谓教学的空白处,就是文本结构中存在的空白、省略和模糊之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许多知识教材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结论,存有空白、省略和模糊之处,有的看似矛盾实则对立统一,有的依正向思维去考虑会很困难,但逆向思考,却又柳暗花明,有的又为回避某知识点而轻描淡写,而这些知识又是学生认知上极易出错的典型问题,这些都是学生学习中的“空白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抓住教材中的这些“空白处”提问,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另辟蹊径,往往会以小见大,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建议范文6

传统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模式单一,其存在的弊端已经严重影响教学效率的提高:

(1)一些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根据教参抄写教学大纲,对教材的理解不透彻,致使教学的目标不明确,甚至出现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不一致的情况。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某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是“掌握课文语言的技巧和培养小学生的想象能力”,这样的教学目标未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珍惜和热爱,仅仅对小女孩的遭遇产生怜悯之情,所以学生不能够完全领悟课文的思想感情。

(2)课堂缺少互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重视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注重学生的共性,而忽略学生个性的培养。在课堂上,教师灌输性地传播知识,机械性地要求学生掌握。如教学《悯农》一诗时,教师往往要求学生掌握字词的理解,以及理解写作的背景和珍惜粮食的思想感情,而没有通过互动交流的方式,让学生感同身受农民伯伯的辛苦和粮食的来之不及,缺少一种情境展示的渲染。

(3)课堂的实践问题牵掣着小学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目前小学语文课堂重视知识的培养、课程的安排、作业的布置和考试的加强,却缺少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很多教师设计了教学的问题和答案,仅仅照本宣科地教会学生掌握这些问题的答案,而没有鼓励学生主动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当中,致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不高,难以真正体会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融会贯通仅仅是一纸空文。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改进

1.教学目标的设置

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和举一反三的创新能力,教师必须设置清晰而集中的教学目标:(1)在课堂开始之前,通过研究教材的精髓内容,搞清楚教材所传递的信息和作者的写作意图,结合学生每个阶段学习的知识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预先设置适合学生课堂学习的目标,然后根据目标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将教学目标具体化。(2)教学目标集中化。也就是说,教学目标要体现出教材内容的整合能力,既要囊括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也要体现语文教材的教育特色,旨在让学生的学习达到较佳的效果,同时提高学习的兴趣。(3)教学目标的体现环节是课堂。教师在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要通过发挥语言魅力和应用动作神态等,掌握课堂的焦点,让学生的注意力得以集中,尤其是针对那些爱做小动作的学生,课堂教学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让教学的每个环节环环相扣。(4)为了让学生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克服困难的信心,教师在备课的同时,应该引导学生明确教学的目标,在课堂教学的前一天,要给每个学生布置好作业,提前做好课本预习,如生字的学习、课后题的思考、课文的朗诵等。

2.课堂互动活动的设计

课堂互动活动开展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当家作主”,从以往被动型的学习状态,蜕变成主动型的课堂主人翁。譬如,故事类型的课文是学生学习交际能力和提高理解能力的重点部分,因为此类课文内容生动,而且蕴含的信息量高。为了让学生全面掌握课文,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为学生设计角色,模拟故事内容进行互动交流。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教师的教学任务是分析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认识课文的生字和重点词句。待课文内容讲授完毕之后,可播放课文对应的电视剧片段,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周瑜、诸葛亮、鲁肃和曹操等角色,模仿故事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和性格等,让学生的课文学习融入实践体会环节,提高理解和接受知识的效率。总之,教师要想方设法启发诱导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热情。

3.课堂实践的发挥

课堂的实践的发挥是让学生利用课堂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过程中。

首先,教师可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巧妙地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促使其思维能力、理解能力的增强。

其次,要鼓励学生举一反三,提出质疑,以供师生共讨。一方面是通过阅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习的精神气;另一方面是掌握课文的写作方法,引导学生模仿课文进行小练笔,并在练笔过程中熟悉字形和辨析字义,并主动找出课文中尚未理解透彻的地方,然后提出质疑并通过讨论进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