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表现和护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生儿黄疸表现和护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生儿黄疸表现和护理

新生儿黄疸表现和护理范文1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早期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289―01

新生儿黄疸又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病。发病原理是由于血液中非结合型的胆红素含量过高。当黄疸严重时,未结合胆红素能通过血脑屏障,引起下丘脑、大脑基底节和第四脑室的脑细胞变性、受损及坏死,导致胆红素脑病,直接威胁小儿生命或造成严重神的中枢经性系统后遗症。我们通过进行护理干预措施加速粪便的排出及皮肤的排泄等,在临床上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自2011年1月―2012年12月,选择10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的临床治疗进行跟踪调查,其中男性58例,女性42例。临床表现仅为皮肤黄染、实验室检查血清总胆红素浓度>221μmol/L78例;除上述表现外,同时伴有嗜睡、神经活动减弱、不愿吃奶等,并有不同程度感染或溶血等22例。

1.2 护理干预方法

1.2.1蓝光疗法

蓝光照射疗法是通过利用蓝光照射的方法,使4Z,15Z-胆红素转变为水溶性的4Z,15E-胆红素异构体,从而易于从胆汁和尿液中排出体外,达到退黄的疗效。

蓝光照射治疗的护理干预方法简便而且安全,护士为具体的操作人员。具体操作方法为将患儿全身,用深颜色尿布遮住会,戴好眼罩。放入已预热好的光疗箱中。我科的光疗箱为单面蓝光,护士一般每2小时给患儿更换一次,仰卧、侧卧、俯卧交替进行。俯卧时,专人守护,以免口鼻受压影响呼吸。在蓝光照射的同时,给患儿适当多饮水,补充水分,并帮助胆红素异构体自尿液排出。蓝光照射治疗的护理干预措施简便有效。

1.2.2新生儿沐浴

患儿游泳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在加速新生儿的结合型胆红素的代谢上能够取到很好的效果。在护士的陪护下,抱住婴儿进行游泳运动,保持头部的呼吸顺畅以及注意婴儿的手足运动情况,每天1次,每次10―20分钟,促使新陈代谢加快,促进皮肤排泄,清除皮肤黄染。

1.2.3新生儿抚触

通过抚触按摩,促进皮肤代谢,按摩腹部以促进肠道蠕动,促进消化道排泄。

2 结果分析

经过临床早期护理干预4d―7d后,新生儿黄疸治疗效果显著。其中有明显康复效果的患儿有89例,皮肤黄染全部消退,患儿能够正常吃奶和睡眠,实验室检查血清总胆红素浓度

3 讨论

本文所进行的一系列针对新生儿黄疸的早期护理干预措施,通过临床资料分析和临床实践检验证明了其治疗的有效性。综合运用各种护理干预措施,注重在早期的治疗,最大程度地增加新生儿黄疸康复的可能性。对新生儿黄疸的早期进行护理干预,我们探索出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能够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在护理干预过程中,我们十分注意各种护理干预方法的相互配合运用,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姜永芳.足月新生儿黄疸的早期干预与评估研究[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8,20(1):20-21.

新生儿黄疸表现和护理范文2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中医护理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皮肤、巩膜及黏膜黄染的临床症状。在新生儿时期最常见,发病率高达

34. 94%[1]。新生儿黄疸包括生理性与病理性两种。生理性黄疸多不用治疗,而病理性则可能引起后果严重的胆红素脑病即核黄疸,导致患儿出现死亡或神经系统后遗症。我院对该病采取中医治疗、预防、护理,效果显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临床资料 选取2006 年1 月~2009 年10 月我院出生的全部新生儿黄疸病例,,共27例。其中生理性黄疸16 例,病理性黄疸11 例。根据临床表现,轻度黄疸15 例,中度9 例,重度3 例。患儿住院天数最短5天,最长10天。27例患儿中,足月儿19 例,早产儿8 例;女婴12 例,男婴15例。

1.2护理方法

1. 2. 1 一般护理 每天在护理时至少要测4 次体温,观察是否有发热,若发热说明有并发症产生,应及时处理;嘱产妇及时给新生儿供给奶水,注意患儿吮乳情况,若患儿吮乳有力,进食量亦可,并多喂水保证热量供应。在护理时应注意脐部清洁,并每日勤换柔软的尿布。

1.2.2重点护理 皮肤是重点观察项目,应注意观察其皮肤面目黄染的发生时间、颜色深浅,消退及加深时间等。若黄染的发生时间过早、过晚或时间过长,其颜色较深,或该退不退,均说明其黄疸为病理性黄疸,病情较重,应及早治疗。观察小便时,应注意小便的颜色深浅。

1.2.3 辨证施护 护理人员掌握好药物的性能与禁忌,根据不同分型辨证施治施护,如湿热熏蒸型选用茵陈蒿汤加味;感受邪毒型选用犀角散加减;寒湿阻滞型选用茵陈理中汤加味,瘀血内阻型常选用血腑逐瘀汤加减。

2. 结果

2. 1 护理结果 全部病例均痊愈,无一例发生胆红素脑病。随访患儿均生长发育正常,无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

2.2 护理疗效判定

依据高等医学院校4 版教材《儿科学》新生儿黄疸诊断标准[2] ,足月儿血清胆红素> 205/ umol/L ,早产儿> 256umol/ L 为病理性黄疸;如小于以上数字则为生理性黄疸。痊愈:辨证施护后黄疸消失,血清胆红素降至正常( ≤17. 1umol/ L) ; 好转:肉眼观察皮肤黄疸消退,血清胆红素下降,但未降至正常值( ≤17. 1umol/ L) ; 无效: 黄疸未消退,血清胆红素持续不降。

3. 讨论

中医认为:黄疸的出现多由孕母感受湿热或寒湿传入胎儿,或小儿出生后感受湿热邪毒所致。无论孕母怀胎,还是小儿出生后,感受湿热或寒湿之邪而致病发病,皆有湿在其中。其治法为热则清之,寒则温之,湿则化之、祛之。临床常将其分为湿热熏蒸、感受邪毒、寒湿阻滞、瘀血内阻四个证型进行治疗。

祖国医学的精髓在于辨证施护,而中医护理的关键也是辨证施护,在本组患儿的治疗中,中药茵陈至为关键。茵陈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的功效,是治疗黄疸的主药。由于其作用突出,故可配伍用于各型黄疸。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茵陈有明显的利胆作用,在增加胆汁分泌的同时,也增加胆汁中固体物、胆酸和胆红素的排出量。因此,茵陈在治疗黄疸时,是必不可少的药物。在辨证治疗新生儿黄疸要注意小儿年少,用药时宜轻宜小,中病即止[4]。虽然用药是医生的职责,护理人员也要掌握好药物的性能与禁忌,对临床观察病情、判断疾病的转归和预后很有帮助。

新生儿黄疸主要表现为: 皮肤黄、目黄、小便黄,大便颜色淡或呈白色,出现发热、拒食、精神不好、嗜睡、两眼呆滞等症状。因此在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中,皮肤是重点观察项目。应注意观察患儿皮肤面目黄染的发生时间、颜色深浅,其颜色是逐渐加深,还是逐渐消退,加深及消退的时间等。如果黄染的发生时间过早、过晚或时间过长,且颜色较深,或该退不退,均说明其黄疸为病理性黄疸,病情较重,应及早治疗。观察小便时,应注意小便的颜色深浅,闻尿味臊淡或重,如颜色深黄,尿味臊重,说明湿热较重;如颜色淡黄,尿味不大,说明其湿热不重。患儿大便的颜色为黄色味大,说明其热象较重;若为灰白,说明有瘀血内阻[3]。

总之,新生儿黄疸除给以及时积极治疗外,临床护理也非常重要,特别是辩证施护,更能有效地促进黄疸婴儿的康复,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本组27 例新生儿黄疸经合理的护理,收到很好的疗效,说明辨证施护在本病中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高桂娥,综述,吴曙粤,新生儿黄疸的中医药治疗概况,广西医学,2007,11月,29(11):1732-1734

新生儿黄疸表现和护理范文3

【摘要】新生儿黄疸(neonatal??jaundice)是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新生儿时期对胆红素代谢不成熟,血中胆红素水平增高,出现皮肤巩膜粘膜黄染现象。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一般不做特殊处理,病理性黄疸可发生核黄疸,引发智力落后,神级系统疾病等后遗症,甚至威胁新生儿的生命。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 病因 分类 护理

在临床护理中经常会发现宝宝在住院期间皮肤会发黄,并且家属也经常会询问原因。据临床数据表明我国50%足月儿及80%早产儿可发生新生儿黄疸[1],那何为黄疸,又为什么会发生呢?

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临床症状。若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疸,2~3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现或生后一周至数周内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生理和病理原因使血液里的胆红素增高,出现皮肤、巩膜粘膜处发黄。

1 新生儿黄疸常见的原因

1.1 红细胞破坏太多太快体内的胆红素约80%是由衰老的红细胞被破坏而形成的。如果红细胞破坏太多太快,胆红素激增,就会引起黄疸。

1.2 肝细胞摄取、结合和排泄胆红素发生障碍由于肝细胞发炎或肝细胞内缺少旰脏酶,或这种酶活力低,胆红素到肝脏后变成结合胆红素并排除的过程受影响。

1.3 由于胆管阻塞由于胆管阻塞,胆红素不能排泄到小肠,使胆汁淤积在肝细胞或胆道内而引起黄疸.

国内也有报道[2]。产科因素是新生儿黄疸的首要因素,其中窒息占首位。由于新法复苏的推广和使用,新生儿窒息率大大降低,故窒息已不是新生儿黄疸的常见原因。此外还有缺乏症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有报道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的新生儿中有1/3呈现黄疸[3]半乳糖血症、囊性纤维病等也可引起黄疸。

2 新生儿黄疸的检查

正常新生儿脐血胆红素最高约51.3μmol/L(3mg/dl),在生后4天左右达高峰,一般不超过171~205μmol/L(10~12mg/dl),早产儿不超过256.5μmol/L(15mg/dl),以后逐渐恢复。

3 新生儿黄疸分类

3.1 感染性黄疸:感染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首要原因,占19.95%与国内一些报道相同[4-5]最常见的前3位依次是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感染不典型,而黄疸常常是泌尿道感染,新生儿败血症的唯一表现。最常见的致病原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破杆菌,巨细胞病毒。

3.2 ABO溶血症性黄疸:ABO溶血症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次要原因,占14,8%[6]。见于A型血的母亲或B型血的婴儿。

3.3 母乳性黄疸: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病理性黄疸。少数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其黄疸程度超过正常生理性黄疸,原因还不十分明了。其黄疸特点是:在生理性黄疸高峰后黄疸继续加重,胆红素可达10-30?mg/dl,如继续哺乳,黄疸在高水平状态下继续一段时间后才缓慢下降,如停止哺乳48小时,胆红素明显下降达50%,若再次哺乳,胆红素又上升.3.4阻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多由先天性胆道畸形引起的,以先天性胆道闭锁较为常见,其黄疸特点是生后1-2周或3-4周又出现黄疸,逐渐加深,同时大便颜色逐渐变为浅黄色,甚至呈白陶土色。

黄疸是生理性的自然会消除,是病理性的就要抓紧时间治疗,平时注意仔细观察,精心呵护。

4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

4.1 保暖:将患儿置于适宜温度和湿度的环境中,维持体温恒定,因体温过低时游离脂肪酸浓度增加,可与胆红素竞争清蛋白,是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加,从而加重黄疸。4.2 喂养:提倡早接触早吸吮按需喂养,保证水分和营养的供给,喂奶后取右侧卧位,减少呕吐次数,以利于肠道正常菌群建立。4.3 预防减让感染:一母一患一陪一病室,防止交叉感染,做好病房消毒隔离工作。保持患儿清洁卫生。4.4 用药护理:根据患儿的个体差异和不同药物的应用,给予有效地护理措施。4.5 光疗护理:由于患儿一般情况差,病情变化快,合并症多,光疗时容易出现发热腹泻皮疹等副作用,因此密观察病情,精心护理至关重要。如果新生儿是生理性黄疸对小儿没有影响,可多喂些糖水,提倡早吸吮,使胎粪及早排出和减少排到肠腔内的胆红素吸收。有报道说游泳及抚触可满足新生儿各种需要,有助于胎粪的排泄和生理性黄疸的早消退。[7]母乳性黄疸暂停母乳是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金汉珍,黄德珉,关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66.

[2] 聂卫平.光疗治疗新生儿学高胆红素症220例临床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7,12(16):1231-1232.

[3] 钟丹妮,高宗燕,刘悠南,等.广西南宁地区G-6-PD基因突变与新生儿黄疸的关系[J],中国当代儿童杂志,2009,11(12):970-972.

[4] 李敬风.新生儿学高胆红素症220例感染病因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1,9(3):2054

[5] 牛广建.新生儿学高胆红素症86例分析[J],安徽医学,2008,29(1):58-60.

[6] 彭旭东.新生儿学高未结合胆红素症340例临床病因分析及治疗[J],华西医药,2009,24(7):1712-1714.

新生儿黄疸表现和护理范文4

【关键词】 早期护理干预; 新生儿黄疸; 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27-0086-02

新生儿黄疸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是由于血清胆红素升高造成的,会引起皮肤、黏膜、巩膜等黄染,如果不及时治疗会造成神经系统损害[1],影响新生儿的身体和智力发育,严重者会造成新生儿死亡,因而必须加强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和护理。为了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本文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新生儿黄疸治疗的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10年6月-2012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新生儿黄疸治疗的患儿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男24例,女16例,日龄4 h~7 d,平均(3.2±0.7)d,黄疸出现时间11 h~5 d,平均(2.6±0.4)d;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日龄6 h~7 d,平均(3.3±0.8)d,黄疸出现时间10 h~6 d,平均(2.7±0.5)d。两组患儿性别、日龄、黄疸出现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诊断标准

(1)所有患儿均符合《实用儿科学》第7版制定的黄疸标准[2],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黄疸;(2)排除生理性黄疸和先天性胆道畸形患者。

1.3 护理方法

两组均进行维持电解质和水平衡、营养支持、纠正缺氧等一般治疗。在治疗前后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早期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3.1 游泳治疗护理 患儿在住院后及早安排每天1次游泳,要由专门的护理人员负责,室温控制在26 ℃~28 ℃,水温控制在38 ℃左右,要保证游泳水质的清洁,颈部佩戴特制的游泳圈,在患儿游泳时用护脐贴保护患儿的脐部,每次游泳10~20 min[3]。

1.3.2 抚触治疗护理 在患儿沐浴或者游泳后由专门的护理人员对患儿进行全身抚触治疗,抚触时按照头部、胸部、腹部、四肢和背部的顺序进行,每次15 min,2次/d,连续抚触5 d。

1.3.3 光照治疗护理 将患儿放置在消毒好的光疗箱中,照射温度设定在30 ℃~32 ℃,箱内湿度设定在50%~60%,每天照射6~12 h,对于重症者可延长至24 h[4]。由于将患儿放置在光疗箱中后患儿会产生恐惧心理,因而要用软毛巾包裹患儿适应几分钟后再进行照射,并且对患儿进行轻柔,从触觉和听觉上对患儿进行安慰,缓解患儿的不良情绪,并且及时对患儿补充水分,防止不良反应发生。

1.4 观察指标

(1)胎便初排时间和胎变转黄时间;(2)血清胆红素和体重,其中血清胆红素测定采用婴幼儿经皮黄疸测试仪。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胎便初排时间和胎便转黄时间比较

观察组胎便初排时间和胎便转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干预前后血清胆红素和体重的变化比较

3 讨论

新生儿黄疸是一种临床常见病,主要是由血清胆红素异常造成,严重影响患儿的智力、听力、神经系统,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和护理会造成神经系统后遗症,影响患儿的生命安全。

本研究中采用早期护理干预,其中游泳治疗护理可以扩张皮肤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并且能够促进胃肠道的蠕动,促进胰岛素和胃肠道激素的分泌,加快新陈代谢,使身体能量消耗以增加患儿食欲;抚触治疗护理可以刺激体表神经,使脊髓排便中枢得到兴奋,从而促进胎粪的排出,还能够加速血清胆红素的排出,减少小肠对血清胆红素的重吸收;光照治疗护理能够改变血清胆红素的性质和排泄途径,在血清胆红素被氧化后产生胆绿素,并促进其通过尿液和胆汁排泄,以减少血清胆红素的水平[5]。通过本研究发现,早期干预护理患儿胎便初排时间和胎便转黄时间明显少于常规护理,干预后血清胆红素和体重改变明显优于常规护理,这与国内文献[6]研究结果一致,说明早期干预护理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总之,早期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游泳治疗护理、抚触治疗护理和光照治疗护理;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应用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血清胆红素的排出,缓解黄疸症状,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晓萍.门冬氨酸钾镁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92-94.

[2]肖翔燕.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胆红素水平以及排便状况的影响[J].当代护士:专科版(下旬刊),2013,21(1):81-82.

[3]兰平.茵栀黄及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辅助光照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24):3340-3341.

[4]陈晓红.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影响的观察[J].中外医疗,2012,31(35):141-142.

[5]刘丹华,李岚,刘彤,等.两种不同阶段干预新生儿黄疸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117-118.

新生儿黄疸表现和护理范文5

关键词早期混合喂养;护理;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症状,为使新生儿安全渡过此期,提高其生存质量,对50例足月正常新生儿进行早期混合喂养及护理,以观察对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影响,现将方法及护理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将2009年9月在我院出生的婴儿中按出生顺序抽取50例足月正常新生儿,出生体重2.45~3.80kg,Apgars8分,男婴24例,女婴26例,外观无畸形,母亲年龄22岁~38岁,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o型血母亲除外,剖宫产31例,顺产18例,其中有龙凤胎1对。

2方法

新生儿出生30分钟~1小时左右应喂母乳,做到早接触、早吸吮,吸吮时间为10~30分钟,间隔2小时同法吸吮另一侧。在婴儿出生时间超过6小时后,在每一次充分吸空后即加喂婴儿配方奶粉,奶粉量根据新生儿情况而定,一般奶粉量从10ml~15ml开始。白天间隔2~3小时后,同法吸吮另一侧后加喂婴儿配方奶粉,夜间间隔3~4小时,不得超过4小时,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不要一顿全部吃母乳,另一顿全部吃奶粉,再者橡皮刺孔不要过大,以免婴儿吃惯了容易吸吮的就会产生“错觉”而拒绝母乳。

3护理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院实行母婴同室以来,为了营造一个安静环境,有利于产妇及新生儿康复,我科严格执行探视制度,每床每次只准一人探视并只留一个陪人,学生及儿童禁止入病室,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及医疗安全,更不要随便串病房或自行调床位。

病室温度、湿度要适宜。保持空气清新,病房每天通风两次,每次30分钟,病每日用1100“84”浸泡拖把湿式打扫两次,预防感染。

产妇应注意卫生。指导产妇喂奶前仔细洗净双手,并清洗及乳晕,每日至少3~4次,还要勤换内衣,新生儿所用奶瓶及要先清洗后加热消毒。

新生儿住院期间应每日洗澡1次。因新生儿胃呈水平位,喷门松弛,幽门较紧,胃排空时间2~3小时,洗澡前2小时禁奶;洗澡后做好脐部护理,每日用0.5%碘伏棉棒擦洗脐轮一次,并告知产妇保持脐部及臀部清洁,预防感染。

密切观察新生儿精神状态是否良好,新生儿皮肤颜色的变化,体温、呼吸变化,吸吮是否有力,有无拒乳,有无恶心、呕吐以及呕吐物的量和颜色,对个别喂养困难的新生儿应予以重视,加强指导及喂养,并告知产妇加强喂养的重要性,新生儿住院期间保持头高左右侧卧位,防止误吸窒息。

观察新生儿大小便情况。正常每24小时大便3~5次,小便6~8次,若新生儿小便少于5次,可两次喂奶之间加适量5%左右的白糖水。

加强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健康宣教。向家属讲解黄疸原因及临床表现,使其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观察护理和喂养。

4结果

50例足月新生儿经混合喂养及加强护理,在出生72小时经皮测定黄疸指数,49例在5.7~12mg/dl,在正常范围之内,只有一例为12.4mg/dl。通知医生后遵医嘱口服茵栀黄1/3包tid。在生后2周家访中,所有新生儿黄疸消退。安全渡过此期。

新生儿黄疸表现和护理范文6

[关键词] 新生儿黄疸;综合性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13-0096-02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体内胆红素积累引起皮肤或其他器官的黄染,严重者可引起胆红素脑病,导致严重后遗症[1]。在治疗新生儿黄疸过程中,有效的护理干预的实施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2]。本研究旨在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9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住院治疗的新生儿黄疸患儿80例,胎龄37周以上,母亲无妊娠合并症,新生儿出生时无窒息及感染,并排除ABO或Rh溶血等疾病,新生儿Apgar评分7分以上。出生孕周37~41周,出生体重2550~3700 g。随机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儿的性别、日龄、体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x±s)

1.2护理方法

两组新生儿出生后实行母婴同室、母乳喂养和按需哺乳,均早接触和早吸吮及给予常规护理。其中干预组着重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①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首先了解母婴血型、体质量、胎龄、分娩方式、喂养及保暖情况;经常测量患儿体温,观察大便、尿液颜色的变化,特别是神经系统的变化,出现拒食嗜睡、肌张力减退等则是早期胆红素脑病的表现,应通知医生及时处理。②抚触和游泳:新生儿生后2 h内予全身抚触,以右手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沿肚脐周围按摩,沿着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的顺序抚摸,动作柔和。每日2次,每次5~10 min。游泳可借助水的压力大面积地接触并运动新生儿身体各部位。保证游泳室内和水的温度,游泳时水温37~38℃。每天1次,每次10 min[3]。③排便护理 观察新生儿初次胎便时间及胎便转黄时间,如发现异常,即行部位轻柔按摩或使用合适尺寸橡胶管涂抹液置入1~2 cm[4],或将开塞露纳肛治疗。④蓝光照射的护理 采用蓝光照射,持续1~4 h。患儿用黑色眼罩保护眼睛。同时注意将患儿会阴、避光保护。每小时给患儿翻身1次,观察和记录患儿黄疸减轻程度。注意补充足够的能量、水分和微量元素,注意保暖。

1.3 观察指标

显效:治疗6 d后,患儿黄疸全部消退,吃奶睡觉恢复正常,血清胆红素<119.7 mmol/L。有效:治疗6 d后,患儿大部分黄疸消退,症状明显缓解,血清胆红素范围在(119.7~171.0) μmol/L。无效:治疗6 d后,患儿黄疸无好转或者病情加重[5]。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1.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代表差异存在显著性。

2 结果

2.1两组患儿首次排胎便时间、每日排黄便次数比较

干预组患儿的首次排便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干预组每日排便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首次排胎便时间、每日排黄便次数比较(x±s)

注: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t=11.239,t=2.863,P <0.05)

2.2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见表3。干预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达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两组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

表3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369 ,P <0.05 )

3 讨论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升高而出现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6]。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引起神经系统损害及影响新生儿的身体和智力发育,严重者会导致新生儿死亡,因而必须加强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和护理[7]。本研究在常规对症护理的基础上着重实施抚触按摩、游泳、光疗护理等综合性护理,如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详细记录患儿的大小便、尿液颜色及皮肤黄疸消退情况。新生儿肠腔内胎粪含有80~100 mg胆红素, 相当于新生儿每日胆红素的5~10倍[8],如胎便排出延迟,可加重胆红素重吸收,使血清胆红素浓度增高,增加发生核黄疸的危险性。抚触能够增强肠蠕动,促进消化吸收,加速婴儿排便,有利于减轻黄疸的症状。且我们的经验是,抚触的重点在腹部,其次是背部,抚触时用双手四指指腹,从肩部分别于脊柱两侧向下、向外滑动至骶部,从而促进肠道循环,增加出生后24 h内排出胎粪的次数和数量。近年来,新生儿游泳广泛应用于新生儿黄疸中,一般为食后0.5~1.0 h,游泳每天1次,每次10~20 min。游泳的水压与水波对新生儿皮肤的拍击引起按摩作用,可增加迷走神经的兴奋性,增加新生儿胃肠道激素及胰岛素的分泌,消耗能量以增加新生儿的食欲有利于胎粪的排泄,促进胆红素的排出,有效减少新生儿黄疸的发生[9]。同时,给新生儿提供一个类似羊水的环境,使新生儿的安全感得到满足,对新生儿的身心发育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光疗护理能改变血清胆红素的性质和排泄途径,促进其通过尿液和胆汁排泄,以降低血清胆红素的水平[10]。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患儿的首次排便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干预组每日排便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且干预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达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与王景等[11]报道的观点是一致的。

综上,在治疗新生儿黄疸过程中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提高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

[参考文献]

[1] 王小环. 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J].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2):24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