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道路存在的主要问题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村道路存在的主要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村道路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村道路存在的主要问题范文1

关键词:农村公路 科学规划 建设标准 资金筹措 西部地区

一、引言

西部多山,交通不便,农村公路成为西部偏远地区农民走出高山大川,融入市场经济的重要途径。西部地区修建农村公路,不仅与农民群众的经济生产和日常生活高度相关,也影响到西部农村能否走向小康,实现和谐社会的这一重大议题。加强西部地区农村公路建设,特别是加强工程施工与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西部山区农村公路建设主要问题及原因

从2003年开始,按照政府的统一部署,西部地区和全国一样开始大规模的农村公路建设。目前,西部地区农村公路的通车里程、技术等级和路面状况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和改善,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西部地区农民群众的出行难题。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西部农村公路建设也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规划设计欠妥,出行困难犹存

一是定位基准的选择不科学。通常,在规划设计中确定位置时选择的定位基准往往是行政村所在的办公室或规模较大的中小学校。但这些建筑往往就位于原有的道路附近,以致出现工程尚未动工公路已经建成的现象。而数量更为庞大、人口更多、交通条件更为困难的许多自然村,由于远离这些规划基点,道路无法延伸至村落附近,村民们自然难以使用这些公路。二是规划设计不科学。一些路段在做规划设计时主要考虑的不是如何方便群众出行,而是更多地考虑使新建公路尽量接近原有的各种道路以降低建造成本。这种出发点的结果就是公路变短了,群众出行的难度却提高了。此外,连接村与村之间的公路还未形成有机的路网,普遍存在“断头路”现象。

(二)建设标准偏低,工程质量堪忧

大规模的农村公路建设,使得西部地区农村的交通设施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但由于受到西部自然环境差和筹资能力弱等因素的制约,在规划时提出的建设标准一般普遍偏低,导致路网密度低、公路等级低、通达能力弱、路面狭窄、危险路段多等问题凸显。与此同时,由于建设资金不能及时、足额到位,或者根本缺乏专项资金的有力支持,当出现公路损坏现象时,常常得不到及时和有效的维修维护。另外,由于西部农村公路修建时普遍没有建造和安装防护及排水设施,这就使得西部地区农村公路防洪抗灾能力不足,每逢遇到洪涝灾害,时常出现水毁及塌方现象,造成农村公路通而不畅。

(三)筹资渠道不畅,建设资金缺乏

一是来自上级的补助标准偏低。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三大来源分别为中央下拨资金、各级地方配套资金以及乡村自筹资金。由于西部地区地质地貌复杂,公路平均建设成本要远高于平原地区,10万/公里的补助标准明显偏低;二是当地缺乏配套资金。西部山区多为贫困地区,政府财力不足,群众生产和生活困难,无力自筹配套资金;三是下拨兑付缓慢。由于项目计划下达较晚加上办事手续繁杂,导致上级资金兑付的时间往往要推迟半年以上,严重迟滞工程进程。四是生产要素价格上涨。近年来,一方面建材价格和工人工资大幅上涨,另一方面面临招工难的问题,受双重因素的影响,进一步加剧了资金缺乏的矛盾。

三、完善西部地区农村公路建设工作的政策建议

(一)统筹考虑,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路网布局是西部地区农村公路发展规划的核心,规划农村公路网布局必须坚持三个原则。一是坚持统筹安排。农村公路分为干道、次干道、组道三类,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以优化路网结构、合理配置资源为目标,保证重点道路优先建设。二是坚持因地制宜。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实现先通后畅,先解决出行难的问题,然后再考虑提高公路等级的问题。同时注意,在不降低标准的条件下尽量减少耕地占用和拆迁数量。三是坚持突出重点。根据西部农村公路中普遍存在严重影响出行的“断头路”、“分支路”现象,进一步加大向上争取政策的力度,切实提高农村公路体系专项规划的科学性,重点解决农村公路中因规划不妥而形成的突出问题。

(二)严守制度,强化监督,保证质量

公路质量是左右农村公路使用率高低的重要影响因素,要保证西部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就必须充分重视施工工作,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各项技术标准。西部农村地域广阔、居住分散,农村公路建设直接面对农民出行,具有项目分布广、规模小、投资少的特点。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一是需要制定必要的质量管理措施和施工监督规则,严格执行农村公路建设的各项制度;二是制定规范的施工合同质量条款,建立质量责任终身追究制,保证遇到问题可以追溯到人;三是严格管理在施工现场,要组织有能力的村民代表参与现场施工监督,让他们和专业监理人员共同发挥作用,对施工材料、施工管理、施工方法和施工人员严格监督,确保道路工程质量合乎标准。

(三)加大投入,简化程序,拓宽渠道

长期以来资金不足是困扰西部农村公路建设的首要问题。解决资金问题,一是充分认识西部地区农村公路建设的重要意义,不断完善和加大国家财政的投入机制和投入力度,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完善对西部贫困山区公路建设的扶持政策,尽最大可能调高国家补助资金比例,对特别困难的地区给予政策、资金方面的倾斜。二是针对上级资金拨付不及时的现象,主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促使财政资金及时到位;对于办事过程中存在的审批程序繁杂和计划下达拖拉现象,要根据中央文件精神彻底梳理和坚决废止不必要的审批事项,必须审批的要制定制定切实提高审批效率,加快资金拨付速度。三是想方设法加大资金的筹措力度,管理部门要主动地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宣传,制定有关政策鼓励当地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参与经营沿路两侧的土地;同时努力拓宽捐助修路的渠道,采取多种途径努力吸引社会各界人士捐资捐款,为建设西部农村公路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徐克非.探究农村公路建设的现状及对策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4(34)

[2]张晓晶.农村公路公路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综述[J].科技展望,2014(08)

农村道路存在的主要问题范文2

关键词:农村公路 建设 养护 分析 对策

中图分类号:F540.3

柳林县位于吕梁山西麓,东邻离石,西靠黄河,与陕西隔河相望,北与临县交界,南与中阳、石楼接壤。柳林把公路建设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地位,作为“兴柳富民”的重大战略举措来抓。2006年以来,和着县域快速发展的节拍,柳林县委、县政府抢抓国家乡村公路建设机遇,创新村通公路发展理念,按照省市“五个全覆盖”的思路,以“坚持科学快速安全协调发展,提升交通运输服务保障能力”为主题,以人民群众感受便捷、快速、安全、和诣的交通运输为目标,以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的“建、管、养”三级主体为体系,着力解决制约乡、村经济快速发展的交通瓶颈以及老百姓出行难的问题,再掀农村公路建设,使村通公路建设步入了快车道,乡村道路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村通公路建设卓有成效,城乡道路通行能力显著提高,形成了城区道路和乡村公路建设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喜人太势。截止2012年底,全县乡道里程达346.7公里,村道达644.7公里。 全县形成了四通八达、循环贯通的公路交通网,从根本上改变了柳林公路建设的落后状况,为全县经济的腾飞创造了优越的基础条件。公路翻天覆地的巨变,是柳林取得的重大而辉煌的历史性成就。但由于柳林特殊的地理环境,蕴含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尤其是煤炭储量最多,分布最广, 且质量特优,堪称“国宝”。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市场的日新月异,致使车流量大,重车辆多,污染严重,管养难度大。公路建设与管护方面存在的不足也随之凸显出来。

一、 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部分农村公路、质量较差。农村公路普遍路网密度不高,技术等级差,抗灾能力低,一些乡镇不按规划管理,各行其是,安排公路建设项目随意性较强,不经过交通部门批准就擅自开工建设,某些乡村公路建设项目无设计或由施工单位边设计边施工,存在等级偏低、修筑不合理等问题;二是施工队多为民间施工队,无资质、无营业执照现象较多,施工能力无保障;三是质量管理薄弱,存在偷工减料、不按规范施工等问题,工程完工后不经过交通部门验收就交付使用,质量难以保证,以至于出现前面修后面坏的现象,造成资金浪费,也影响了党和政府形象。

(二)警示标志不健全,配套设施不完善。一些路段的路基未达到标准要求的宽度,出现公路狭窄、急弯、陡坡、连续下坡、视距不良及横断面发生变化等特殊路段,没有设置交通警示标志,更易引发事故,再者道路两侧没有排水设施,现在大部分路段都是铺油的或是硬化的,遇到下雨,雨水得不到及时排除,导致路面拉空或坍塌。

(三) 群众爱路、护路意识差,安全意识淡薄。把道路作为自家的院子使用,道路上堆放着粪堆、柴草堆、收割的庄稼等,再者,由于部分执法部门的执法力度不够,乱修乱建现象尤为突出,厕所、猪圈、放柴草的小平房等侵占路面。集镇段上出现临时沿路摆摊、占道经营,严重影响车辆通行。

(四)养护工作不到位,重建轻管问题比较突出。各乡镇交通管理站由于无资金的支持,职能和作用发挥很不明显,村级道路管护责任不明确,管护体制不健全。2009年来,响应上级精神,农村公路硬化工作全面铺开,单纯依靠国家补贴的资金,养护管理工作根本跟不上,致使一些修建早、等级低的乡村道路出现路基沉陷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公路的正常运行,造成了农村公路失修失养。使农村公路不能正常发挥其作用,也势必造成建设资金的浪费。

(五) 农村公路的路政管理工作急待加强。近几年,随着干线公路治超工作的深入开展,超限超载车辆绕行农村公路愈演愈烈。农村公路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基础设施,超限车辆的恣意横行使技术标准较低的农村公路的路产损害严重,地方经济发展与农村公路管理之间矛盾日渐突出。一是沿路的加水点难以控制,由于现行《公路法》对乡村公路养护管理没有具体规定,公路路政执法部门难以依法打击乡村道两边的加水点。二是超载、超限车辆严重损坏农村公路。由于我县特殊的地理环境,煤炭、粉煤灰,沙、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施工、特别是车主为躲避收费站,导致大量超载、超限车辆涌入农村公路,造成路面长期超负荷工作,加速了路面损坏。而乡村公路又不在公路部门路政管理范围,无法对其进行处理。

(六) 道路建设困难,干扰因素颇多。由于大量超载、超限车辆涌入农村公路,使农村公路损坏严重,但修复资金无可靠来源,八石线公路就是最典型的案例,八石线公路在2003年时铺油,由于有丰富的沙土,沿路百姓掀起了一股“刨沙”的热潮,吸引了不少打车来装载,虽然百姓们获得了一定的利益,但是路遭到严重的损坏。近年来,多少百姓联名请愿,争取到了修路的机遇,但是维持工作进展很不顺利。一是资金紧张,道路严重损坏,修护难度大,需要资金量大,二是沿线群众不配合,制造纠纷,阻挡工队,索要钱财,致使道路建设不能顺利开展。

二、 鉴于我县农村公路及其养护管理的现状,提出解决农村公路建设与管护问题的一些建议。农村公路建设要紧密围绕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和总体要求,必须探索建立一条符合我县实际的、新型的“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全民参与”的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体制,实现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工作的正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确保农村公路路况良好、路产完整、路权得到有效保护。根据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农村公路建设实际,从农民迫切需要而又有条件做好的入手,分阶段、有重点地稳步进行,把广大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中最关心的问题解决好,使他们真正得到实惠。

(一)实事求是的涉及公路建设方案。农村公路建设的目的就是加快农村当地的经济发展,方面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所以在设计建造公路时,应该充分考虑项目工程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和经济发展水平。 统筹规划,实事求是,合理制定农村公路建设方案。使农村公路真正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二是主管部门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全面落实项目法人、设计、监理、施工单位的质量责任,建立健全“政府监督、法人负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的四级质量保证体系;各村要借鉴其他乡镇的成功经验,充分发挥建设单位全程监督、乡村干部跟踪监督、监理人员现场监督、群众及社会随时监督的“四级监督”作用,做到农村公路建设一条、达标一条。

(二)完善农村公路各类标志,确保安全畅通。交警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完善农村公路各类附属设施的重要性,在岔道口、弯道、陡坡等特殊地段设放安全标志,警示行车人在经过这些地方时能注意安全。主管部门要在道路两边配套修建排水设施,最大限度的减少道路破损面积,延长道路寿命。

(三)全面推进农村公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采取“分级负责、分层推进”的办法,结合地方小城镇建设,建议政府牵头,交通、公安、环卫、土地、水利等多个部门联合行动,对公路两侧所有破旧房屋、围墙、厕所、猪舍、大棚等有碍观瞻、影响公路环境的违章建筑物、地面构筑物给于彻底拆除。清除道路上的粪堆、渣土、柴草堆、建筑材料、非标、招幌、摊点,彻底根治公路集镇化、街道化现象和“马路市场”,保持公路两侧良好环境。 通过综合整治努力使农村公路达到“畅、洁、绿、美、安”的标准。

(四)多方措施,确保养护工作顺利展开。一是各级政府要统筹本级财政预算,安排必要的财政资金,保证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的正常运行。二是公路管理部门应结合当地实际制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明确各级责任,拟定农村公路养护质量评定标准,和与之配套的奖惩机制,并逐级签订公路养护责任书,明确养护管理人员管养的路段、养护质量要求、责任、工资等。三是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农民养护工队伍,落实日常养护人员,明确责任,对农村公路实行长期有效的管理,确保有路必养。

(五)加大整治力度,确保农村公路的使用寿命。首先加大整治超载力度,超载车辆没有了,加水点没生意了也就不复存在了。由于农村公路点多,面广,单靠交通部门路政管理人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形成政府牵头、交警、治超、路政等相关部门联合、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农村公路管理新格局,才能使农村公路的超限运输势头得到有效遏制。要大力发动群众,可以采取举报有奖,举报有功的方法,调动群众爱路、护路的积极性,对在农村公路上超限运输行驶的车辆积极进行举报,由路政管理部门进行处罚。让超限车辆无隙可乘。只有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才能保证农村公路的路产、路权不受侵犯,把广大群众变成农村公路管理的主力军。

(六)做好群众动员工作,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农民群众也是公路建设的主体力量。首先要广泛积极的进行宣传,要把农民群众的工作做通。从而调动起广大群众的修路积极性。同时要把政府修路的决心落实在宣传当中,要让群众相信政府的建设力度和决心,同时要让群众明白农村公路建设的主要受益者是农民群众,要让他们积极主动的支持到公路的建设中来,而不是无事生非,制造纠纷,阻挡工队,索要钱财。对无理取闹严重影响公路建设者要依法作出处理。同时在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方面要拓宽资金筹集渠道,除省补助、财政拿一点外,要采取镇、村经济里支付一点,一事一议筹集一点,厂矿企业赞助一点,农民自愿捐献一点等多渠道筹集,确保公路正常施工运行。

三、结语

总之,农村公路的建设和养护,特别是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是一项全新的、长期的、艰苦的工作。农村公路是“三分建设,七分养管”, 只要各级政府部门领导重视、大力支持,交通行业主管部门完善制度、规范程序,基层乡镇和行政村尽职尽责,大力推广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好经验、好做法,就一定能解开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难这把“锁”,让我县农村公路在经济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农村道路存在的主要问题范文3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经济建设,面临挑战,决策方案

一、引言

济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物质保障,同时新农村的建设也可以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笔者将会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角度出发,综合探讨与分析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经济发展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挑战,并根据这些问题想出了解决的对策和方案,同时探究了新农村未来的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

社会主义新农村在上世纪中叶被提出,当时提出这个概念的主要目的是要解决吃饭问题。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主要的方向是要全面迈向小康社会,小康社会的概念就是在吃饱的同时还有精神的享受,此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便成了实现小康社会的主要内容之一。本世纪提出来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在全新的历史背景和指导理念下的一个综合性的农村变革的开始。纵观整个时代背景,我们提出建设新农村的理念,不仅是为了促进农村的发展的急切的需求,还是巩固和增强农业主要地位,保障按时实现全面小康终极目标的需求,既是新思路,也是老想法。新思路就在于进入了这个新世纪,有新的发展诉求,由于工业化的发展日益蓬勃,我们需要通过新农村建设,让农村有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农村更好的融入和谐社会。

2.如何从经济学解读新农村

新农村的建设是社会主义性质的良好体现,社会主义最初的思想就是解放生产力,拒绝剥削,去除两极分化的情况,最后时限共同富裕。我们从最初的农业社会到今天的现代化的工业社会是每个国家都要走一遍的必经之路。我国从一开始的一无所有,所有收入只能依靠农业到后来一步步的开展工业化道路,不可不说,农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发展越来越迅速,农村的土地、资产以及人才资源都在不断地流失,农村积累的一系列的矛盾也日益凸显,这已经对国民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因此,中央政府提出合理分配国民收入,大力支持农业发展,城池支持农村的政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正好体现出了缩短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观点。

新农村建设施小康社会全面创建,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三农问题,这一知识我们在建设中所不可避免的问题,也是国际和党的关键性问题。农业是一国之基础,同样也是经济发展与国家发展的基础,农业的兴衰成败对国民经济的整体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新农村建设需要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他的发展需要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以及农民素养的提升,建设现代化的农业,就要有新的思想,以及新技术的全方位的应用,只有用心的科学技术培养来造成新型的高素质农民,让农民应用高科技技术,才能够更好地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生产力快速发展。

新农村的建设还需要国家的支持,国家增强对它的宏观调控,因为市场存在后滞性、盲目性等缺点与弱势,所以不能够简单的进行市场的调控,还应该增强政府宏观的调控,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和控制,现在我们已然具备了城市助力农村发展的条件。

三、新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村村的设施不够完善,综合生产力低

当前很多农村的基础设施还十分落后,道路交通、水电供应水利条件都比较差,第一个是水利条件弱,不能防治灾害,大量的水利设施的投入不足,损害严重,设施老化。第二个是农田比例不够标准化,这使得总的生产力降低,难以形成较大的农业生产规模。三丰显得南部地区城镇规范的公路都十分破烂崎岖,有的甚至还是水泥路,这就导致农村的资源很难转变城经济发展,农村基础的薄弱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2.集体经济比较薄弱,农村及组织运转日益艰难

近几年来,尤其是在农村税费改革之后,有很大一部分村级集体经济缺乏规范管理,经济几类日益缩水,而债务却日益增加,使得村级组织运转困难,这已经成为阻碍农村经济建设的主要问题之一。

3.农业结构不合理,导致经济效益低

近些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农村的供求关系也适应的发生了一些转变,市场需求多样化,方向转向高质量产品,导致农村的结构越来越不合理。许多农民盲目的跟随转变,不考虑自身优势,使得种植风险增加,不利于农业的稳定与发展。

4.人才的缺乏,制约经济发展

任何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人,现在许多年轻人都想离开农村,去城市发展,这就使得农村人才严重缺失,农村只剩下老弱妇孺,使得其发展陷入困境。

四、如何解决新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1.加大投入,加强农村设施建设

政府出资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水电、水利、道路设施的建设与修缮,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在农村设立集体经济会社,每个人都有固定职位,并且做好选产于管理,保证集体经济的发展。

3.调整农业结构,实现经营产业化

产业结构的调整就是发展优势产业,去除劣势,不满目跟风,合适自己发展的才是最好的,推进产品的多样化和优质化,使得农业产业结构整体提高,为农民提供经济保障。

4.引进专业人才,为农村经济助力

农村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鼓励年轻人来农村探索,政府可以出专项紫荆用来培养专业人才,前提是为农村经济发展出一份力,鼓励那些学业有成的的回想长夜,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五、结束语

农村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发展,新农村的建设更要重视新农村经济的建设。建设社会主义兴农村,我们只有解决了经济发展的问题才能够更上一层楼,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孟建国.着力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J].全国商情.2013(08).

[2]冯之俊.循环经济导论.[M].北京出版社.2014.(07).

[3]吴越,浅议循环经济与中国农业统筹发展.[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3.

作者简介:

农村道路存在的主要问题范文4

自然资源种类繁多,可分为固体资源、液体资源和天然气资源。资源可分为地下和地表资源,根据自然资源的特点及其发生是否可再生,资源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如动物、植物、水、海洋等)和不可再生资源(如矿产资源)及不断的资源(如阳光、空气等)。从人类的角度来看劳动力资源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以及资源材料开始形成资源可分为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物质资源和可再生资源3类。其中,自然资源、人工物质资源、废弃物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交通循环经济的核心是对交通资源进行循环利用,涉及到资源循环利用理论和交通资源循环利用、优化整合的实践。1.交通资源的组成与模式交通资源是指形成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实体及其与运营相关的所有外部要素的组合,这些要素及其组合决定了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关系和约束条件。交通资源应包含以下基本要素:市场资源、技术资源、财力资源、空间资源、动力资源,交通运输项目的规划及建设必须顾及生态自然环境和交通安全的承载能力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建立交通资源与经济效益、生态环境开放性协同模式,得出交通资源循环利用的有效性。2.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循环经济的核心是资源循环利用,交通资源循环利用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交通资源的循环利用是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的双赢,城市化、工业化加快了对矿产等资源的需求,钢铁等金属和其他不可再生资源消耗量增长很快,不可再生资源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大力进行交通资源回收,不仅可以解决资源短缺的问题,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有助于保护自然资源,减少工业过程的生产和消费对生态环境破坏的影响。从国际的角度来看,我国是一个相对资源贫乏的国家,人均资源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大量的资源依赖进口,能源和矿产资源对国外产品的依赖很大。有关数据显示,2012年进口原油2.85亿吨,依赖外国达到58.7%。2013年原油进口和对原油进口的依赖仍然很高,资源瓶颈制约企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重大问题。2010年我国单位GDP的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2倍,是美国的2.8倍,是日本的4.3倍。我国企业应增加在运输资源回收的投资,开发新技术和新项目,以满足改造资源结构的需要。例如,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的使用,可以节省材料成本3.5亿元。交通技术创新需加强原始积累、集成创新和引进吸收,加快运输建筑材料回收核心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积极推进新能源、新材料开发和科技成果转换,有效促进替代能源和材料。

二、交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高速公路存在的问题其主要表现为路网结构有些不合理,影响整个网络功能;道路结构有的不合理,公路技术水平低,抗灾害能力弱,区域发展不平衡,西部有的地区交通条件差,与东部地区存在差距;客运和货运交通枢纽站建设落后,公路建设和维护不合理布局,公路养护及技术要求的冲突和维护基金供求矛盾日益突出,高速公路发展在土地和石油资源方面日益增长的供求矛盾日益尖锐,汽车尾气和噪声对生态自然环境的破坏日益加深。2.沿海港口存在的主要问题公共港口吞吐量能力不足,尤其是主要枢纽港;大型深水泊位所占比例低,专业深水码头短缺,尤其是对外贸易原油和铁矿石码头明显不足,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要战略资源进口;液化天然气、液化石油气运输条件欠缺,有的码头建设水平低,设备陈旧,一些沿海港口城市的旧港口位于市中心,不仅限制了港口货物装卸功能和城市的发展,还带来了交通堵塞和环境污染等其他问题。3.内陆河道的主要问题航道分类结构不合理、优质航道里程少,主要航道没有达到规划标准,航道网络层次结构尚未形成,主要河流部分缺乏有效连接,大多数内陆港口机械化程度低。4.车辆操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交通结构不合理,车辆的整体水平不能适应高速公路,特别是高等级公路的发展。效率高、能耗低的重型卡车、货车、集装箱拖车和各种专用车辆比例很小,产能布局不合理,农村通行能力相对缺乏;一些制造商随机变化的实际车辆载重吨位,部分车辆用户自愿改装车辆,导致广泛的超载,不仅严重损害公路设施,而且提高了道路交通事故的风险。5.船舶运输存在的主要问题船舶运输结构不合理,整体技术水平低、老化严重,船队结构不合理。普通干散货船比例高,液体体积比率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超级大液化天然气油轮几乎是一个空白。内河航运船舶技术条件非常落后。海上打捞船的速度小、功能低、抗风能力弱,很难适应航运业的发展。6.公路运输存在的主要问题经营过于分散,产业集中度低,缺乏大型企业主导市场开发,运输信息利用率低,车辆空驶现象严重,运输效率低,业务结构不合理。快速货运、现代物流服务仍处于初始阶段,道路客运、汽车修理和其他服务质量不高,区域市场壁垒和地方保护主义不同程度地存在,监督执法力度不够。7.水路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管理体制不尽合理,部门、地区之间存在自由意志行为的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统一。

三、交通运输资源循环利用的对策

农村道路存在的主要问题范文5

一、农村公路基本概况

我镇共有村、组道路106条140.72公里,其中村道11条28.92公里,水泥路8条16.12公里,碎石路2条7.8公里,土路1条5公里;组道95条111.8公里,水泥路2条2.9公里,碎石路26条30.4公里,土路67条78.5公里。

我镇修建水泥路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公开招标,统一标准,宽3.5米,厚20公分。公路建设资金采取“三个一点”办法筹集,即财政补助一点、受益群众采取村民自治“一事一议”的办法出一点、社会各界捐助一点。

二、农村公路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公路建设筹资困难

农村公路建设筹资困难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1、政府对乡村道路建设资金支持不够。一是各种惠民补贴直接到户虽然多,但用于乡村公路建设补助相对少。每年国家兑付我镇农民各种补贴近200万元,其中粮食直补129.93万元、退耕还林51.5万元、家电下乡补贴1.8万元、能繁母猪补贴7.2万元,这些补贴远远赶不上农资价格上涨和生产生活资料因道路不畅而带来的运输成本增长速度。二是国家对上等级道路建设投入多,乡村道路建设投入相对少。国家对乡村公路建设的投入,只有村道被列入省上规划才补助每公里10万元。三是城市建设、工业发展投入多,乡村道路建设投入相对少。各级用于城市建设和工业企业发展的资金也远远大于对村组道路投入。

2、群众筹资修路的积极性不强。一是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缺乏强有力的经济支撑。经济发展对公路建设的推动作用弱,导致有的农户认为修路的效益不大,修不修路无所谓,从而不愿想办法筹资修路。二是群众观念未转变,等、靠、要思想严重。近几年,由于国家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在不断加大,特别是直接给予农民很多补贴,不断滋生他们的依赖思想。因此有的群众便认为现在是国家拿钱给农民,作为修路这等公益事业更应该由政府出钱来完成,从而便坐等政府把路修好。三是历史遗留问题导致新一轮筹资困难。因修路占地等历史遗留问题未得到解决,加之过去存在村民自治部分农户不交集资款,村民自治又缺少相应的强制措施,对他们不交钱的行为毫无办法,所以在进行新一轮筹资修路时,过去出了钱的农户便以此为借口拒绝交钱。一户不交钱就可能导致5户不交甚至10户不交,从而导致新一轮的筹资困难。四是大量村民外出务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加,并逐渐朝城镇转移,对家乡筹资修路欲望不强,并且长期不在家,这部分人的集资款很难收到。

3、公路建设成本不断增加。*年初硬化1公里道路只需17万元,由于水泥、沙石、钢筋等原材料涨价,*年同期硬化1公里同标准的道路则需要23万元。1公里增加公路硬化成本6万元,这是造成资金短缺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重建轻管,村、组道路维修、养护差。因为资金短缺,有些村修建的水泥路、碎石路等无法进行日常维修和管护,造成修路难养路更难,许多群众在公路上打场晒粮、堆放杂物等,甚至于有些群众在毛胚路上种庄稼,严重破坏了公路建设,无法保证晴雨通车。

(三)农村公路网络化水平低,乡村道路发挥的效益差。由于所处区域属不同县、乡(镇)、村的管辖,在交界之处有许多断头路,不能衔接相通,修路时没有相关的政策措施,致使有些很短的水泥、碎石断头路也不能连接成一体。农村公路没有形成“四通八达”的网络,就不能实行城乡货运与客运一体化,交通运输服务不能有效配套,农民群众的买进卖出与出行问题就难以得到真正的解决。

三、对农村公路建设的建议

(一)资金问题。农村公路是农村的“市政设施”,具有很强的社会公益性,属公共产品。国家要出台政策等进一步加大对基础设施转移支付的力度,保证农村交通事业的发展。加大对村民自治行为的支持力度,辅之以相关强制措施,增强约束力。

(二)建管问题。一是建立组织,切实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的领导和指导,制定好农村公路建设管理的有关制度。

二是摸清现有农村公路情况,详细地把所有农村公路的现状,不能通车的原因,修建完善所需资金的测算进行逐一清理,形成规划材料,报请上级支持,通晓群众响应,分期分批建设完善,进入管理程序,达到网络化的目的。

三是落实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经费。县政府应将农村公路的养护经费纳入正常的财政支出,加大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农村公路管养的日常养护经费应列入财政专门预算,作为经常性经费的保证。

四是要把路政管理延伸到农村公路。路政管理机构要加大对农村公路的巡查力度,对开挖公路做水渠、在公路上打场晒粮、堆放杂物等破坏农村公路的要严格禁止。对一些交通流量大的重点路段或重要桥梁,应加强对超载、超限车辆的管理,设置必要的禁行标志,以确保农村公路达到设计要求的使用寿命。

农村道路存在的主要问题范文6

[摘 要]农村公路是我国公路网的一部分,也是最基础的运输内容,承担着广大农村地区的运输重任,是农村出入的主要渠道,农村道路是农民生产和生活客货交通流量最大的运输流,交通的便利与否,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建设,农村发展对我国整体社会进步、建设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目前情况不容乐观,纵观农村公路养护,还存在许多症结。文章主要通过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中的问题进行探讨,通过对基本问题的分析,进一步提出如何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相应对策。

[关键词]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发展

为了促进农村公路和谐发展,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真正构建起责任明确、运转高效的农村公路管理体制和养护运行机制,推动农村公路向“建养并重、均衡发展”转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目前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相对滞后;管理养护责任不能全部落实,养护资金缺少稳定渠道、投入严重不足;养护机制缺乏活力、养护质量不高;乡镇之间建设、养护管理投入和重视程度不平衡;部分路段尤其村路存在失养问题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农村公路正常使用、行车安全和长远发展,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宗旨不相符。1.养护资金投入不足。养护资金不足一直是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主要障碍,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每年只能依靠上级部分补助资金开展工作。乡镇、村投入道路养护的资金缺口更大,个别村甚至没有养护人员。从而影响了农村公路的通车安全,也给农民的财产安全带来了隐患,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2.农村公路技术等级低,抗灾能力差。受到建设资金投入等条件的限制,建成的农村公路普遍性地存在技术等级偏低、抗灾能力薄弱的缺陷。特别是前几年建设的农村公路,由于上级补助标准低,自筹资金困难,加上部分乡镇赶工冒进,导致工程质量难以保证,附属设施差,使用寿命短,基础比较薄弱。在自然灾害来临时,极易发生塌方、挡墙倒塌等险情,给公路安全和行车安全埋下了隐患。3.路政管理不足。一方面是农村公路法规制度不健全,我国现行《公路法》和《公路路政管理条例》等法规文件未涵盖村级公路,通村公路管理缺乏法律依据;另一方面是路政执法人员不足,执法强度不够。随着砂场、铁矿的大量开采,农村公路上超限超载车辆明显增多,重载车的重度辗压,加剧了农村公路的损害,路面损坏,养护工作量大,强度高,养护效果不明显。4.养护管理人员少、养护工作科技含量不高。农村公路各道班养护人员少,文化素质低,养护生产工具设备落实,养护科技含量不高,工作效率相对较低。5.乡镇之间在农村路改造建设方面存在不平衡。公路工程改造建设是一项投资规模很大的公益性事业。财政收入好的乡镇农村路改造建设的力度相对大,改造的标准高,质量好,反之贫困乡镇就无力承担庞大的公路工程建设投资费用,路况越来越差,形成恶性循环,群众意见很大。6.机制不健全。个别乡镇、村还没有完全建立起养护管理机制,个别道路存在失养现象。7.县乡道路级别划分不合理。随着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县域经济布局已经发生很大变化,原先的县级道路有些已经不再为县域主干道,有些乡级道路实质性的作为县级道路使用,县乡交通网络等级需要重新规划调整。二、明确养护主体深化体制改革农村公路工作属地方事权,县级政府是责任主体。实现农村公路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推动县级政府落实主体责任:一是将农村公路作为县政府日常工作列入议事日程;二是将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资金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建立稳定的资金渠道,要严格按照《办法》中的有关标准要求,落实资金,并做到“专款专用”;三是将农村公路工作列入政府年度考核目标,组织验收考评,严格奖惩兑现和责任追究;四是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完善考核标准,研究制定建设和养护规划,组织实施年度计划,确保目标完成。交通运输部门作为行业主管部门,要做好政府的参谋和助手,进一步发挥行业优势,拓展行业管理的广度和深度,提高行业指导的能力和水平,通过省、市政府建立督导、考核机制,增强行业管理的话语权。一是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农村公路建设、养护、资金、考核等方面的管理办法或指导意见,规范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管理行为;二是切实加强对县级交通部门的行业指导,加大对基本建设程序、工程质量和资金落实、资金使用情况的督导检查,并作为考核依据。三是认真细致的做好项目前期工作,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落实“七公开”制度,加大协调力度,理顺资金拨付渠道,为又好又快的完成年度建设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地区差异大。由于各地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应结合当地情况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制度。通过建章立制、不断完善和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首先是制定长效的养护管理机制,坚持专业养护和农民承包养护相结合、养护管理和路政管理相结合、政府投入与群众参与相结合,大力推行养护市场化,因地制宜、因路制宜,保证各乡、各村有一种切实可行的养护模式。再次要通^开展示范乡和文明示范路的创建工作,以点带面,推动养护事业全面进步。参考文献:[1]杨振华.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M]. 人民 交通出版社:2005.9.[2]陈莉,等. 重庆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研 究 [J] .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08,(28). (编辑/丹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