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点范文1
电工与电子技术是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基础课,对电工电子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将直接影响后续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此外,随着计算机技术与集成电路的发展,当今工业技术飞速发展,先进制造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无处不在,然而这些先进技术无一不与电学相关。因此,电工与电子技术不仅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基础课程,更是整个制造大类各门专业的基础课程。
2现状
近年来,许多高职院校都积极开展课程改革,对电工电子课程进行了大量的创新与改革,丰富了教学方法,引入具有趣味性的电工实训,强化考证考核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对电工电子基础课程的重视。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应用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当前先进制造技术飞速发展,要求从业者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更要具有行业知识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在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还存在以下问题。(1)课程内容多,学习任务繁重。虽然很多院校都编写了课改教材或校本教材,但是纵观目前电工与电子技术教材,其知识点依然繁多。例如,电路理论部分,书中介绍多种电路分析方法:支路电流法、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等等,教师大都顺序讲解,无重点可言。再者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通常被作为多个专业的基础课,各专业教学计划有较大差异,而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却相同,眉毛胡子一把抓,不考虑后续课程的需要。(2)实验实训内容不合理。由于高职院校学制短、课时紧,通常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的实验实训课穿插在理论教学课程中。大部分实验都是老师演示,学生按照步骤照搬照抄一遍,而且内容大都是理论知识点的验证性实验。因此学生在按照教材或者指导书编定内容来操作时,不能做到主动思考,将动手与动脑结合起来,故实验实训不能体现该有的价值。(3)教学方法单一、很难做到理实一体化教学。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电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各部分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教师习惯按照教材对知识点顺序讲解,但是由于课时紧凑而知识点又繁多,学生无法很好掌握,大都一知半解。理论课通常在多媒体教室或普通教室授课,实验课通常被安排在电工实训室,无法做到教、学、做一体化。
3创新教学方法探究
3.1根据专业方向,科学设置教学内容
下面根据笔者所在学院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讨论如何科学编制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综合上表不难发现,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作为各个专业的基础课,其后续课程有较大差异,应当分别设置教学内容,控制知识点的深度与广度。针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与数控技术专业,应当增加课时。如我校现在课时为108课时(多学时),以确保教学效果。而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与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时为64课时(少学时)。在授课过程中,多学时教学内容讲授电学概念、基本原理和典型电路分析过程,少学时教学内容则只讲授概念、基本原理与应用,在这样合理课时数的支撑下可以使学生掌握所必需的知识。
3.2采用现场教学法,做到理实一体化教学
现场教学是教师、学生以及协助人员一起,在现场对发生的事实进行调查、分析、研究、总结,从事实材料中提炼原理,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开展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将教材内容与学生在现场直接看到的事实现象紧密联系起来,从而突破了课堂教学的局限性,改善了学生的认知过程,理论紧密联系实践,真正做到教学做一体化。现场教学应在一体化的电工技能实训室和电子装配实训室进行,实训室内设有教学区(配备多媒体)、实训区、资料区和展示区。实训区配备常用的电工实验台和装配工艺台设备,以及万用表等常用工具,授课时根据班级情况进行分组,一般每组4~5名同学,配备一名主讲教师和一名实验室辅助教师。笔者根据教学经验总结,这种模式下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以提高教学质量。(1)授课任务由“双师型”教师担任;(2)分组教学时要选出每组的小组长,不仅利于管理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3)精心设计每堂课的内容,采用项目式教学,保证每次课都按理论加实践的模式进行,先理论,后实践,让学生清楚每次课的学习目标。(4)针对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薄弱的特点,在教学中尽量采用鼓励教学法。教师要细致耐心,手把手教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动手,积极思考。
3.3课堂教学中运用EDA技术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内容理论性强,且概念抽象。在传统教学过程中,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通常需要做一些验证性实验,然而在实验过程中因外在环境的影响,往往费时较多,效率低,意义不大。EDA技术的全称是ElectronicDesignAutomation,即电子设计自动化。它将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智能处理分析技术融为一体,是进行电路设计和分析的理想平台。常见的EDA软件很多,在电工与电子技术的教学中到底选哪一种软件,取决于高校的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就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中常见电路的仿真而言,笔者推荐美国NI公司Multisim系列软件。NIMultisim软件是一个专门用于电子电路仿真与设计的EDA工具软件。其计算机仿真与虚拟仪器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理论教学与实际动手实验相脱节的问题。学生可以很方便地把刚刚学到的理论知识用计算机仿真真实地再现出来。
4总结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点范文2
关键词:高职 电工电子 教学存在问题 改革措施
电工电子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课程,特点是内容涵盖面广、概念多、抽象、难学、难记、难理解、实践性强。高职学生底子薄,物理和数学基础差,在实际的教学中难度很大,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对课程理解、消化,然后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做到必须讲清概念让学生彻底理解、绕过学生的基础薄弱点、帮助和促使学生记住概念和公式、再通过具体例子练习分析,还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从学中做,从做中学。本文以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作为切入点,简单探讨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
一、电工电子、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由于电工电子技术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内容烦琐、原理抽象,相关知识点多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困难,再加上高职学院学生底子薄,物理和数学基础差,这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较为单一
目前主要教学方法仍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普遍感觉电工电子技术知识难学且枯燥乏味,没有学习兴趣,缺乏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主动学习潜能没有被发挥,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得不到体现,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脱离了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宗旨以及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3.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导致学生操作能力普遍差
在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实践教学、理论教学配合不好,并且存在实践教学和社会脱节的现象。
(2)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实验课教学计划较少平时训练针对性不强。
(3)实验实习设备和实习场地不足,再加上实训教师少等原因都影响到实践教学效果。
综合看出,以上这些原因都会导致实践教学后学生动手能力差的结果。
二、教学改革方法探讨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兴趣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能源,也是教学成功的秘诀之一。电工电子技术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科目,当学生一开始接触时会很自然产生兴趣,教师应该引导这种兴趣,努力在今后的教学中运用各种教法让学生保持、发展这种兴趣。如教学中举一些比喻性、对比性较强的易懂的例子,结合多媒体制作模拟课件演示实物,理论和实训同步教学等形式,使枯燥乏味的知识趣味化、生活化、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正确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帮助学生体验成功,使每一个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成功的自豪。
自信心是学好电工电子技术的心理依据。凡是在事业上有所建树的人,无一不是充满自信的人,但在高职的学生中,有很多学生由于在中学的学习成绩较差 ,渐渐厌学同时产生了自卑感,不求上进甘居人后,有的学生抱着混文凭的思想,把学习当作负担。这种学习态度很容易招致大学老师的训斥甚至处分, 老师的训斥和处分又伤害到本来有自卑感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使他们与老师产生对立情绪,非常不利于教学。因此学生要学好电工电子技术,培养学生克服学习中遇到困难的自信心很有必要,教师必须耐心给学生正面的积极的鼓励。教授新的内容之前,先了解学生以前所学知识掌握情况 ,发现学生缺少什么基础知识,应及时先给补上什么,争取知识链条不脱节,增加学生在学习新知识过程中的自信性,达到有效果能发展创造性思维的教学目的。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备好课讲好课,而且要备好学生,在一个班级里,有的反应快点有的反应慢点,有的自学能力强也有的弱,课堂教学中要每个学生做到能听懂,对教师教学要求很高,所以备好学生就显得尤其重要。教师在课下备好课、讲好课、备好学生是增强学生自信心重要教学环节,也是讲好电工电子技术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师必须做到的教学环节。
2.教学内容以“够用为主”,不追求内容上的难度
高职学生文化课基础薄弱,对烦琐深奥理论推导头疼。在讲授电工电子技术课时,有必要尊重知识的逻辑系统性,但不能追求知识体系的连续性。只强调必要的基础知识,删除理论推导,只体现职业教育的科学性和突出实用性的特点。因为高职学生以应用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养为主,为步入社会工作打下坚实基础,而对于教学中的基本公式、基本原理的复杂推导不要求学生掌握,但是必须讲清概念阐明原理,让学生真正理解后,能够直接运用电工电子技术知识。
3.要充分重视电工电子技术习题和记概念公式的教学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还有个特殊的特点,内容涵盖面广还概念、公式、原理多特别难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是讲清概念阐明原理,学生在课堂上也真正理解了电工电子技术知识,如果学生没有记住概念、原理、公式等,电工电子技术知识也等于没有掌握。所以用各种教学方法重点帮助和促使学生,记住概念原理和公式教学也是很重要的教学环节,如概念、原理、公式教师简单归纳成易记的表格,要求学生记住,并在教学中经常用考核办法促进学生记住。为了巩固学生记住的知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善于思考、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习题课教学思维训练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在习题课教学中一是要加强练习的指导,习题课中用到的概念、原理、公式教师强调重要性,在对例题的讲解中要有意识地给学生一些分析、判断、比较、归纳、推理等思维方式的示范。二是精心设计练习,把平时学习中忽视的问题和难记知识点,有意识地收集资料,设计出具有创新意识的阶梯式习题、类比式习题,使习题的功能不断得到开发。总之,在电工电子技术习题教学中,必须把握好讲与练的尺度,避免满堂灌。同时课上要求教师和学生密切互动配合,使课堂教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4.一定加强电工电子技术实训教学的改革
改变实训和理论分开的教学模式,边讲理论边实训。彻底改革原来实验内容,提升基础实验的内涵,在做基础验证型实验的基础上,教师主要指导学生根据理论课所学的原理在验证性实验中渗入探究性内容,加强设计性实验教学内容,完成一定的应用创新设计实验,使实验教学变为由理论通向工程实际的桥梁。在实际的实验教学中,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设计能力,以及综合情况的处理能力。为此,可以将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规划为3个模块,即:基础训练模块、综合设计模块、应用创新模块,然后根据每个模块分配具体的合理的时间。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教师要在教学中以信任和积极期待的教学态度成为学生创造潜能的欣赏者、激发者和培养者。使学生能够热爱电工电子技术,使学生从学习中得到乐趣同时增强自信心,使学生从电工电子技术的实践中得到能力的提升,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的学习,使学生创造力发展具有极大的潜在可能性, 培养出国家急需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梅.电工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点范文3
关键词:实验效率;课程效率;知识面积;知识金字塔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044-02
近来在推行项目导向的电工电子一体化的实践小结中,发现了一个普遍存在于高职院校的问题:实验效率低下。
此前在电工电子实验中发现,完成一个基本的电工电子学的实验,教师已经认定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实验,而且将步骤与原理讲解的非常清楚了,但是学生因为是初步接触这些内容,仍然在实验中无法将各个步骤顺利地完成。教师随后忙于单组的演示,处理出现的错误,为了说明问题,又再次演示,而能影响的范围很小。整节电工实验课就在教师不断的重复演示中度过。在电工基础部分的实验中,像基尔霍夫定律与戴维南定理这样的实验完成困难。而初期的认识实验中,甚至不能完成像滑线变阻器的分压定理的验证。大家都已经对此习以为常。
现今的实验模式,不外教师先对实验综述,再讲原理,再讲步骤、做演示,最后学生动手,教师做指导。
效率低下的最直接的解决方法是在实验中有效的使用多媒体课件指导,这个方式可以使这个问题得以有效解决。
但是由此大而化之,其它的后续的实践课程,效率是否令人满意?还有其它的课程,是否具有足够的效率?答案是:没有。那么为什么?表面上效率低下的原因是缺少有效的引导,深层原因却与高校定位不正确有关。高职院校定位的不正确的问题容易被忽视,但这是根本问题。
再次观察实验过程,观察到两个问题:一是学生实验的无目的,二是教学引导的想当然的无目的。形成很差的实验效果。高职教师经常评论:学生素质越来越差,不愿意主动学习,不愿意提前预习。但解决问题的重点是高职教育定位。
学校定位与效率。
高职院校的定位做为一重要课题做过不少研究,有的很细致深入,典型的说法:“高职院校定位实际上是高职院校对自身理想的一种追求,同时也是社会公众的一种期盼。其实质就是找准高职院校在社会和高等教育的前进过程中属于自己的发展空间,以及自己在发展过程中的相应位置。高职院校定位一般包括理念、目标、层次、类型、学科、教学、布局、运作、管理、规模等方面,每个方面都有一定的选择范围与空间。这其中办学目标、类型、层次是定位的核心部分。[1]”
让我们换一个角度,从现象看本质:电工实验做为高职电或电相关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基础课,长期以来未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说明整个高职课改在无目的的进行。
任何事务的发展都有因有果,任何事物的成长也都是由基础向上生长,没有一个坚实的基础,植物无法长高,楼不能高立,同样,没有一个坚实的、方向正确的基础,学生的学习就无法达到一个让人满意的高度,同时也会使后期的学习变的困难和低效。
高职的课改是从哪个位置开始的?是从最容易入手的上层学科开始的,最容易入手,因为这部分的课程已经开始与实际应用对接,所以最容易从应用中提取实际的项目与问题,并形成课改成果。
当完成应用层课程的课改,再利用之前的课改方式进一步进行专业基础课的课改,并最终进行基础课课改,这是一个倒序的过程。倒序说明课改的无目的和功利性。
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基础没有变化,如何建造不同的上层?如果说之前改革在摸石头过河,那现在是到了理顺关系与思路的时候。
以电类专业为例,电类专业的知识结构呈现出明显的金字塔特征,作为底层的电工与电子技术课正如金字塔底层,一方面是整个知识结构的基础,另一方面具有最大的知识面积。这样说,是因为课程自身的特点:知识点多,而掌握知识点并联系起来应用,需要最长的时间。在这里知识点乘上学习时间就是知识面积。
电工与电子技术属于基础层,基础层的上方是专业基础知识,接近实际应用,通常是某个方向的应用分解,或者典型应用。有了稳固可靠的基础,理解并掌握这部分将会很快。这部分正如金字塔的中间层,时间与点构成的知识面积在减少。这部分也是应用层的基础。
知识面积的金字塔顶端是专业应用知识理论。这部分虽然最接近实用,但知识面积最小,在前两层的基础上,只需用很小时间,通过理论或是实际应用可以迅速掌握。
由金字塔底部基础向顶尖,方向正确,厚积薄发才是正常的发展模式。
现在的课程改革本末倒置,大都在顶部应用层上花费了大量时间与精力。而忽视了真正重要的基础层,并造成后继课程的学习困难和效率低下。中间层与应用层学习效率低下的原因正是因基础层的薄弱造成。基础层薄弱的原因会有两个:
(1)电工课的学习始终没有真正被重视并提到一个合适的高度,或者没有进行有效的课改。
(2)高职院校定位不正确,或者方向不正确。
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那么基础应该是什么样的基础?仍以电工电子技术课为例,说到电工与电子技术课,大多想到的是各种电路基础理论与分析方法。难度大,学生没兴趣。教师花费大量时间而收效微。事实上现今电工与电子技术的课程与课改前的课程没有本质区别,通常是在原课程的基础上删减知识点和添加应用情境而成。但是课改前的课程安排就是现在大学的课程安排。定位上没有本质的变化,与课改前相比,只是知识点减小了。这样的课改,必定存在问题,因为这样一来高职课程与大学课程要求上就只有知识点多少的区别,而没有方向的区别。这不符合大学教育与高职教育的不同定位要求。
既是高职教育的基础,就应该从实践入手,大学的教育是理论引导实践,理论为中心;高职的教育则应是实践引导理论,以实践为中心。这样才有与不同定位的大学教育的不同方向的基础,也才可能做为了搭建符合高职方向的上层建筑上层建筑的基础。才不会继续误导学生:以为要成为螺丝,结果却成了钉子。
关系的理顺是当前课改的关键,完成基础部分的课改在当前就意味着完成了课改的一个阶断,而只有真正完成了当前基础部分的课改,新一轮的真正有效的自下而上的课改才能真正开始。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点范文4
关键词: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电气化和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要求工程技术人员掌握越来越多的电工与电子技术知识和技能。因此,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作为高等学校非电类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一方面该课程的课时数相对较少,另一方面教学对象是非电类学生,这些同学往往在电方面的知识较薄弱。因此,要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并使学生能熟练地掌握电气知识,必须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方法等方面精心准备。
一、优化教学内容
结合《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目标,选用符合具有学校教育特色的教材,比如冶金石油类高校,应该结合冶金、石油的生产过程,选择内容恰当的教材。因为现行很多高职教材大多套用高校学历教育相关教材,大多数的高等院校教材主要以理论为重点,未能体现出行业生产的专业技能培养,也未能及时反映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成为制约高级技能人才培养的障碍。
在考虑学科内在的逻辑关系和培养实际生产能力宏观指导下,微观上精选、调整教学内容。《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知识面广,信息量巨大,而授课对象通常是非电类专业的学生,他们的电类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另外一方面由于课时非常有限,不能详细地讲解所有的知识点。因此必须根据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有所侧重地选择、调整教学内容。例如:在讲授我校冶金工程专业上,我们则重点考虑在现在使用各种冶金设备上,在工业控制上的自动控制系统等。在授课时关于以后的实际应用我们要加以区别,使学生有重点、有区别的对比性学习,增强学习兴趣。
二、教学方法改革
以往的教学主要以课本为主导,教师为主体。在这种教学方法下,学生学习缺乏内部诱因,表现出很大的被动性,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在教学中,应该由学生自己积极探索而获得。因此,应该采用案例教学法贯穿全课程的教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兴趣。精心选用较典型的、有实用价值的、学生感兴趣的实例。案例教学法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自己探索研究的过程中,学习过程的每个序列都激发着学生大脑的活动。使其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中,促进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形成了精细的知觉力,养成了良好的想象力,锻炼了抽象思维力。有利于学生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保持思想的敏捷、活跃。
三、教学手段改革
高等教育在教学目标上有明确的专业性,在教学内容上,有一定的探索性;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学生学习又相对的独立性。这就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和能力。在教学过程中:(1)要做到教学要点少而精、点面结合,把观点教育与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过程。教师要系统地掌握全部知识点的内部联系和逻辑关系,找出每次课内容的知识点,从每个知识点切入,逐步向外拓展,使教学内容的安排达到最优。(2)教学过程中要重点突出,注意传授知识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学生既是受教育者,又是学习的主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自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例题或问题讲解引导学生去了解学习,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3)要合理使用视频和动画技术,将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发扬教师、学生双向互动的效应。
四、实践教学改革
《电工与电子技术》是一门工程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一定要通过实践环节来培养职业能力和素质,具体包括:课程的验证性和综合性的设计实验,两者不可偏废。在实验方面,要减少验证性实验,从原来简单地强调动手能力的培养,转变为在培养实践能力的同时,加强综合应用能力、系统集成能力、设计能力的培养。教师和学生在平时学习中的一些想法、思路,完全可以通过自己动手在实验室中得以解决。在软件实验方面,要重视虚拟实验室的建设,这样可以克服教学课时、实验场地、实验元件和设备等的制约,开设出许多实际中不能开设的设计性、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另外,虚拟实验可以减少对实验设备的损坏,提高实验的安全性,提高实验效率。
参考文献:
[1]张久全.电工电子技术实训.冶金工业出版社,2008-06.
[2]李耐根.电工电子技术实训.冶金工业出版社,2010-06.
[3]首全胜.EAD应用技术.冶金工业出版社,2008-11.
[4]司曹戈.MATLAB教程及实训.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05.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点范文5
职业教育是社会的必然需要,教学的过程需要更加科学、更加专业、更重要的是能吸引学生的学习热情,使理论与实践结合,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把职业教育专业技能与网络教学相结合,有针对性的教学手段可以让学生在家里完成全部的学习过程。
该论文将网络教学和职业技能学习有机的结合,针对机电专业电工电子技术学科进行系统的、科学的网上教育,更重要的是以学生“学”为主的出发点,使网络教育不再是教师一厢情愿的摆设,趣味性、实用性成为整个网络教程设计的重点。
关键词:电工电子技术;网络教学;技能训练;以学为主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3-0138-02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是中职机电大类必修的两门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工电子技术各种基本电路的组成、基本工作原理、性能特点、熟悉各种电子仪器和电工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初步具备使用元器件、读识电路图和测试常用电路功能及排除线路故障的能力。为以后的其他专业课做好充分的知识储备。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中既有电工和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定律和电路等理论知识的教学,又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的教学课程,因此实训技能的训练也是学习好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学生要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动手实践很好的结合才能真正学好这门课程。由于电工电子课程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这个特点,使得在课堂上的时间很难满足使每个学生充分学习和练习,课后要想复习又不具备学习条件,所以我认为能够搭建一个基于电工电子基础的学习平台,让学生在课后也能对所学的理论知识更深入的M行学习和认识,并且同时能对实训技能进行模拟练习,为本课程的学习起到辅助学习和熟练运用的作用,这也正是网络教学之所长。
电工、电子技术网络课程由电工技术基础和电子技术基础两个大部分组成。一、电工技术基础的网络课程,学习目标是使学生全面掌握电路的基本知识,例如混联电路和复杂电路的分析方法、几种求解复杂电路的基本计算方法、三项交流电的形成和连接,然后在此基础上,熟练掌握三项异步电动机的构造和电气控制的四个基本控制电路,最后学会电工的测量和常用工具的使用等实训技能。二、电子技术基础的网络课程,又由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两个部分组成,学习目标是全面掌握电子电路中基本电子元器件的原理及其应用,在此基础上能够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基本放大电路和直流稳压电源等电路的原理及其应用,同时能够要学会辨别、测量电子元件,完成两个中级考工要求的简单电路板制作技能训练。学习这门课程都应该是高职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学过高等数学、普通物理等基础课程,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但是高职的学生没有很强烈的求知欲,原来的基础知识和数学能力都不足,他们并没有独立学习这门课程的能力。所以要实现以上课程的学习目标,就不能简单的设计教学过程,使用以前一贯的教学模式和思路则行不通。
要将网络课程作为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助力学生主动的进行学习还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网络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更多的要求教师创设更富有个性化的网络化学习环境,教学方法更加多样化。根据教学目标合理创设学习情景,运用信息技术使得课程更加真实、生动、直观而又富于启发性,把提高学习效率作为当前高职教育教学的第一要素。第二、根据“因课而异”原则选择合适的课程整合教学结构。第三、避免单向的“填鸭式”教育,所学内容必须得到及时的反馈、互动和答疑,学生学习的结果要反过来影响下一步教学的进程和方式。
因此本课题一改以往教学网络课程以教师“教”为主的教学模式,从以学生“学”为主的角度入手,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乐趣作为第一要素。这就要求:一、在课程界面上必须新颖、“非主流”,迎合学生的审美喜好。初步设想界面采用个人空间装饰风格,动态的界面布局;菜单采用游戏菜单样式,每一章节测试有难易度的选择,以闯关的形式解锁下一级测试题,以此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课程设计的多样化,突出学生为主的学习模式,学习的过程中要有学生的操作选择或者完成答题穿插其中,引发学生的思考。所以即使是播放的教学视频,也需要用微课的各种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三、课程内容采用模块化的组织方法,基本以知识点或教学单元为依据。主要分为课程学习、测试练习、仿真模拟、学习交流四个模块,其中在线交流学习也将作为本课题的一个着重创新点,在交流平台中,可以采用一人提出问题,其他同学解答问题,管理员对答案较为完整的同学进行加分的形式;同时还应有在线客服形式的教师对疑难问题进行解答。四、整个网络课程其实是一个大型的教学平台,它作为一个大的框架式结构,允许对于试题、PPT以及视频文件进行上传并编辑。五、网络课程应该有后台的信息采集,利用大数据的统计结果,针对多数人学习的难点进行教学策略的改善,对于教学设计的不合理部分进行调整,实现教与学的互相促进。
交流电路包含正弦交流电路、三相异步电动机常用低压电器电机控制基本电路、常用机床电路电工测量、安全用电电路和部分电工测量。在具体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本文以电工技术基础课程为例,将教学内容分解为相对独立的知识结构,即电工测量、电路部分和电气与控制,然后,明确不同教学内容之间的结构关系,即首先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以及电机与控制部分,最后学习电工测量技术,电工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如图1所示:
在学习活动中,我们利用网络的优势,按照教学设计的原理,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由课程学习、测试练习、仿真模拟、学习交流四个模块组成,如图2所示。
这四大模块构成一个系统,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任何系统只有通过相互联系形成整体结构,才能发挥整体功能。针对于此,我们对本网络课程的四大模块进行了精心的设计。
课程学习模块是网络课程设计主要内容。它是慕课、微课等方法多样,内容丰富的上课形式进行课程内容的传授。课程内容共分十二章,包括简单直流电路、复杂直流电路、正弦交流电路、三项正弦交流电路、电工测量、常用低压电器、三相异步电动机、电机控制基本电路、常用机床控制线路和安全用电。把每一章的内容量化为几个相关的学习任务,每一个学习任务进一步具体量化为多个问题,问题的提出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排序,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解决过程中认识问题的本质,从而达到认知的目的。例如电机控制基本电路中的电动机单向启动电路的学习可以分为三个递进的控制电路逐步完成学习任务,如图3所示:
仿真模拟模块包含了所有电工技术基础相关的模拟实验,分别是电工基本常识与操作、常用电工仪表的使用、低压电器、照明路安装、电机与变压器、电动机控制、电工识图。在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同时,利用仿真软件演示并可以操作电路的连接和利用仪器进行测量,这样把课堂理论和实验实训都搬到网络课程中来,使学生可以即可“学以致用”,取得阶段的学习成就感。仿真软件如图4所示:
电工实验是应用电工学的基本理论进行基本实验技能训练的主要环节,除了介绍必要的实验理论和实验方法外,主要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学习基本的电量和非电量的电工测试技术,学习各种常用的电工仪器、仪表、电机、低压电器的使用法,培养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树立工程实际观点和严谨的科学作风,使他们能独立地进行实验,为下学期的维修电工中级考工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里所介绍的电工电子教程是针对职业类学校机电专业的学生“量身定做”的,创新的意义在于首要任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网络教学不再是教师一厢情愿的“摆设”;同时将理论知识和实验实训相结合,在同一时间、同一框架内完成学习,让学生能全方位有目的地进行学习,并为考工做充分的准备。若要实现还有许多技术难题需要解决,如能建立一个教学平台,任何专业课都可以放入此框架内进行学习,比如机电专业的“机械加工工艺”,这样就可以起到一劳永逸的作用了。
参考文献:
[1] 刘志平.电工技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 康华光 .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点范文6
关键词:《电工电子技术》;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09)12-0104-01
现代企业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给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既带来机遇又使其面临挑战。要使《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开展得有声有色,获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作为电类专业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该充分认识中职学生的特点,以及他们的心理特征,在遵循这门课本身的教学规律的同时,大胆创新各种教学思想和手段,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充分认识中职学生的特点
中职生是指正在接受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生,其年龄一般在15―18岁之间的“90后”。他们是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生源的构成比较特殊,大多数学生是义务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他们自卑感严重,但反抗心强烈,在学习上,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也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课堂上,他们思想意识活跃,但学习动机缺失,有广泛的兴趣受好,但注意力难以集中。
职业教育十分注重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实践技能的培养离不开理论支撑。《电工电子技术》在中职学生电类及相关专业中,是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它在衔接专业课和后期的实习实训中充当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学习好这门课程,意义重大。在他们的脑海中一直有“学习无用,书本理论知识无用”的思想在左右着他们。这些因素导致在课堂上,学生普遍反映电工电子类课程晦涩难懂,注意力也难以集中。在实践技能训练上,一方面中职生入学时普遍动手欲望不强,动手能力较差。另一方面,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比较渺茫,学习目标不够明确,所以对《电工电子技术》这门课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二、对《电工电子技术》课堂教学的探究
(一)夯实基础,扫除学习障碍。首先,针对学生物理基础差,电学知识概念模糊的现状,在开展《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课堂教学前,需要认真找出本堂课所需要的电学基础,找出那些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是必需的。在课堂上,决不吝惜时间去扫除这些学习上的障碍。
其次,随着课程的推进,往往后面的知识都是以前面的知识为基础的。为了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同样,在开展新的课程内容前,依然要不吝惜时间去巩固基础。只有在基础这个背景知识充分理解的前提之下,方可开展新的教学,否则学生的学习就成了无源之水,上课就是在煎熬和无奈中度过,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夯实基础的方法和手段可以多种多样,不只是局限于讲解,可以采取老师提问,学生自己提问,也可以把这个环节提前到课前预习,让学生制作知识卡片等形式。不吝时间去夯实基础,是开展好这门课教学的关键,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二)直观教学,简化学习过程。任何教学理念,最终都要落实到好的教学方法上来。针对中职生的特点,更需要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其中最关键的是使教学过程直观。直观教学方式有多种。
1.恰当运用挂图。运用挂图,能较形象、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一目了然地明确文中涉及的东西和蕴涵的内容,节省教学时间。在讲解一些只需静态观察和分析的问题的时候,结合挂图讲解,学生便能较快地掌握,提高学习效果。
2.恰当运用道具。《电工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对电路元器件、测量仪器等获得感性认识,把这些实物或经过简单加工的模型带到课堂,结合道具讲解相关内容,让学生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增强理性认识,增强记忆,并为后期的实习实训打下良好的认识基础。
3.充分运用多媒体。多媒体技术是使用计算机交互式综合技术和数字通信网络技术处理多种表示媒体――文本、图形、图像、视频和声音,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交互式系统。对于《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而言,有很多动态的演绎过程,例如:讲解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分析基极电流、发射极电流、集电极电流的形成时,用普通的挂图分析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由于是微观的动态变化过程,很抽象,因此,运用多媒体和动画效果,动态的演绎这一过程,便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课件和动画以其丰富的表现力和良好的交互性,不仅可以更加自然、逼真地表现多姿多彩的视听世界,还可以对宏观和微观事物进行模拟,对抽象、无形事物进行生动、直观的表现,对复杂过程进行简化再现等等。这样,就使原本艰难的教学活动充满了魅力。
运用各种表现手段,简化教学过程,让学生形象直观地学习抽象的原理和公式。课堂教学教之有法,但又教无定法,挂图、实物道具、模型、多媒体课件等这些教学表现手段要灵活运用,根据所讲授知识点的特点,合理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