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道路安全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村道路安全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村道路安全管理

农村道路安全管理范文1

为了切实加强和改进农村道理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加快推进公安交通管理“放管服”改革向乡镇和农村延伸覆盖,有效预防和遏制各类交通事故、尤其是农村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发生,不让农村群众因安全事故再“雪上加霜”、增贫返贫,切实把践行初心和使命落实见效在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幸福中,笔者先后深入公安交管窗口单位、基层所队、乡镇和农村开展交管放管服、农村道路安全管理工作调研,就进一步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提出有针对性的工作改进对策,确保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责任进一步扛牢压实,工作措施进一步落实落地,工作取得新的更大地成效,坚决防止发生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

一、紫阳县农村道路基本现状

紫阳县位于陕西省南部,汉江上游,大巴山北麓。面积2204平方公里,人口35万,辖17个镇,200多个行政自然村。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全县公路里程达到3644.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4.868公里,占全县公路总里程的1.8%;省道107公里,占全县公路总里程的2.9%;农村道路里程增加到2961.716公里,占全县公路总里程的81.3%,公路通村率达到100%。全县拥有注册登记车辆达4万5千余辆、共有在册登记驾驶员4万多人。

二、农村道路安全风险因素

1、农村道路基础设施比较薄弱。除开经济基础比较好的城关镇、蒿坪镇、高滩镇等极少数乡镇农村道路路面进行水路面硬化外,大部分乡镇农村道路均处于半硬化、半泥巴石块路,即使路面硬化过,也是薄薄一层,简单进行水泥硬化。同时农村道路坡度和路基宽不达标,大部分仅单车道通行,双车错车和倒车调头、以及坡度大、弯道急,极易发生安全事故。一些农村道路没有安装防护网、防护栏,交通标志线、反光镜、减速带等设施未安装配备不到位,紫阳农村道路大多临江、临河、临崖而修,道路崎岖,公路外则无防护栏,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2、农村车辆安全隐患比较大。受地方经济发展、群众自身经济条件限制和农村群众消费理念等因素制约,农村驾驶员贪图便宜,花低价购买二手车、“病车”甚至即将抵达年限“报废车”现象较为普遍,存在潜在的安全风险。

3、驾驶资质和驾驶技术不达标。农村驾驶员占到三分之一属于“拜师学艺”、“偷师学艺”,农闲期间在土路、操场等地方让附近邻居驾驶员传授驾驶技术,或者一时兴起自己“摸索”“偷学驾驶技术”,我县曾发生几起偷偷驾驶亲朋、邻居拖拉机、小客车“练手”而导致的安全事故。还有少数驾驶员虽然进入驾校参加正规培训,但是一培训结束,尚未达到熟练驾驶的水平和熟练掌握交通安全法规,就立即单独“上路”,在遇到险情时,应变能力、心理素质等较差,从而极易发生交通事故。

4、农村机动车驾驶员安全意识较差。一是对机动车安全性能检验不及时,驾驶未检验车、报废车上路行驶。二是酒后驾驶、疲劳驾驶现象时有发生。

5、利字当头和恶劣气候因素影响。农村驾驶员把“利”看得很重,有“要钱不要命”的思想,只要有钱挣,把超载、超员、超高等抛之脑后,能装尽装,甚至与交警玩起“躲迷藏”游戏,通过微信、电话等形成逃避交警检查的“朋友圈”。同时,不分雾霾雨雪、不分稀泥乱滑、地面结冰,也不管有无携带安全防滑防护设备,冒险驾驶上路。

三、农村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除开农村道路基础设施薄弱、自然环境较为恶劣、农村驾驶员自身素质、车辆安全隐患等问题外,作为地方党委政府和交通运输等部门的支持,借助新农村、最美新村建设和脱贫攻坚工作,加大 农村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农村道路级别标准,改造硬化拓宽农村道路,安装临江、临崖、临河外侧安全防护栏、防护网,配齐道路交通标示、安装反光镜,有条件的乡镇安装道路交通视频探头、高智能抓拍系统,从硬件上改善农村道路交通环境。

1、警力严重不足。就交警部门来讲,我县只有城区、蒿坪二个交警中队有3名正式民警,红椿、毛坝二个交警中队有2名正式民警,城郊、洄水、权河三交警中队现有正式民警1人;除城区、城郊、蒿坪三个交警中队有3名以上辅警外,其余各交警中队有2—3名辅警。担负辖区三个镇20余个行政村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同时协管高交部门对高速公路道路交通进行安全管理。虽然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主责在地方党委政府,但交警中队和各派出所仍几乎承担整个农村道路的安全管理主体责任,警力严重不足,民警工作难以为继,农村道路管理有“盲区”。

2、所队合力警务效能发挥不够好。各派出所、各交警中队均有履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职责,但是在交通安全管理,特别是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当中,存在“地方党委政府是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主责,交警中队担负协助地方党委政府管理农村道路”的思想意识,因而在思想上还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责任夯实不到位。基于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基层派出所与交警、地方党委政府协调配合不够,存在“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现象,警力资源还没有整合到位,呈现出交警部门单打独斗、疲于应付的局面。

3、“125”联勤管理机制还不完善。针对农村公路线长面广、管理难度大的现状,在探索试点的基础上,虽然创新推行山区农村道路“125”联合管理机制,以地方党委政府为主体,成立山区农村道路“125”交通安全联合管理领导小组,组建山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联合监管执法队伍和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协管员队伍两支队伍,但是在联合检查、联合监管执法、山区农村道路安全养护和隐患排查、山区农村接送学生车辆安全管理、山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基础信息采集应用共享、山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投入保障等五个机制建设方面还有待健全完善,地方党委政府、交警中队、各派出所、交通协管员以及与其他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联动联勤还有不到位的地方。

4、重点管理执法力度还不够。党委政府、各派出所、各交警中队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对重点路段安全隐患排查、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恶劣天气道路交通状况预警提示、道路交通管制、劝导站建立、应对风雪恶劣天气防护设备、农村道路科技信息化建设等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还存在薄弱环节。同时,对重点车辆违法载人、超员、超速、超载、骑摩托车不戴头盔、涉牌涉证、酒驾醉驾等交通违法行为,严查严打严处严治的力度还不够。

四、进一步加强农村道路交通管理的对策

1、加大农村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党委政府、交通运输等部门的支持,借助新农村、最美新村建设和脱贫攻坚工作,加大农村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农村道路级别标准,改造硬化拓宽农村道路,安装临江、临崖、临河外侧安全防护栏、防护网,配齐道路交通标示、安装反光镜,有条件的乡镇安装道路交通视频探头、高智能抓怕系统,从硬件建设上改善农村道路交通环境。

2、卡住“进口”“出口”关。加强与驾校协作,摸清农村现有符合驾驶资质驾驶员底数,对新参加驾校驾驶员从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程度等方面,卡住“进口”,从参训时间、获取证照等方面卡住“出口”,确保每名驾驶员严格按照驾校要求参训,获取驾驶资格资质。同时积极推进新民风建设,严厉打击整治赌博酗酒滋事等丑恶现象,预防和遏制驾驶员因酗酒熬夜导致的不安全事故发生。同时,联合交通运输、公路、航运、保险等部门,加大对农村“黑车”“病车”“三无”“报废”车辆的排查整治,从源头上保证各类车辆无任何安全隐患。  

3、加大法律宣传教育。积极通过融媒体矩阵、法制报告会、微视频微直播等形式,开展全民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提高广大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引导全民参与、共同管理道路交通,真正做到交通安全深入人心。

4、深化“125”联勤管理机制建设。提议县委县政府以红头文件,明确“125”山区农村道路联动管理主体责任、相关职能部门的具体责任,进一步建立健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队伍建设、管理机制和措施、资金保障、功能设施建设等,狠抓相关部门联勤安全检查、隐患排查、监管执法、道路养护、校车安全管理、交通安全信息采集、安全风险劝导等工作的落实,形成一体化、合成化工作机制,让山区农村道路“125”交通安全联勤管理,成为紫阳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特色品牌和“紫阳模式”。

农村道路安全管理范文2

近年来,我区农村驾驶人员和机动车量迅速增加,许多地方的开发和基础建设也吸引了大量外地车辆和务工人员,加重了农村道路的交通压力;农村中从事非法运营的正三轮摩托车较多,而且驾驶拼装车、报废车、无牌无证摩托车等行为一直以来都是管理的盲区和难点,尤其是在农村的矿山出入口、主要道口、农贸集镇上,各种车辆混杂,交通拥挤,交通安全问题非常突出。这些都加剧了农村道路的交通压力,也成为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隐患。

四、对策建议

为加强和改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防范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建议如下:

农村道路安全管理范文3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要从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创建平安开阳”的高度,认识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性,积极研究解决全县道路交通安全突出问题,推进全县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社会化进程。针对我县道路基础薄弱、安全设施缺乏及农民出行难、出行贵、出行不安全的实际问题,要把全县道路交通安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加大资金投入,不断改善全县道路交通安全状况,彻底改变“交通安全管理是公安交警和交通运管部门的事与己无关”、“交通事故难以掌握”等模糊认识和消极态度,为促进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创造安全、畅通、有序的交通环境。

二、认清形势,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

近年来,虽然我县道路交通事故有所下降,但在全县安全生产事故中所占比例仍然偏大。2008年,全县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30起、死亡31人,其中,道路交通死亡事故26起(摩托车9起),死亡26人(含道外),直接经济损失48.11万元。究其原因:一是道路交通基础设施仍旧薄弱,道路隐患突出。2008年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2416.035公里,其中,县乡道路1947.035公里,占80.59%,三级以下道路2343.035公里,占96.98%;二是客运车辆少,不能满足广大群众的安全出行需求;目前全县营运车辆共有306辆,其中出租车124辆,不能满足群众出行需求;三是机动车辆明显增加,特别是摩托车增加较快。全县有近9万辆机动车,其中农用车2千多辆、摩托车6万辆;四是道路交通管理力量依然显得薄弱,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存在失控漏管现象。全县现有交通民警25人,交通协管员29余人,但就2416.035公里且仍在增加的通车里程、基数近9万辆机动车和5.8万名机动车驾驶员而言,道路交通管理力量十分薄弱;五是驾乘人员交通安全意识淡薄,见人就拉,见车就坐已成陋习;六是大量农用车、摩托车无证驾驶和车辆安全性能没保障。

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重大损失,给和谐开阳建设带来许多社会问题。因此,各乡(镇)、各部门一定要认清形势,强化措施,全面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有效遏制交通事故的发生。

三、创新机制,建立健全道路交通安全监管网络体系

(一)县政府成立全县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县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协调工作。

(二)各乡(镇)人民政府建立以政府主要负责人为道路交通安全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的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制。

(三)各乡(镇)人民政府在明确或聘请专职道路交通安全协管员的基础上,将村支部书记或村主任明确为本村道路交通安全协管员,形成县、乡(镇)、村三级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组织网络。

(四)层层落实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责任制。从县到县直部门、到乡(镇);县直部门干部、乡(镇)干部、村级干部到驾驶人,层层签订安全管理、安全驾驶责任书,各级有关部门实行“一车一档”、“一帮一”、“一盯一”等管理办法。

(五)明确乡(镇)人民政府、派出所、交警大(中)队、安监人员、村支部书记或村主任、道路交通安全协管员、农机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形成既分工、又协作,横到边、纵到底的全县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系。

(六)将行政村交通协管员经费补助按《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纳入县财政预算。

四、明确职责,落实责任

(一)各乡(镇)人民政府对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分解,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措施,堵塞漏洞。建立完善乡(镇)包村、村包组、乡(镇)干部包片、单位包职工的管理机制;建立农村“红白喜事”、传统节日、赶集(场)交通安全“打招呼”制度,安全管理人员跟集(场)等制度,及时消除农村群众搭乘低速汽车、拖拉机、三轮汽车的严重违法行为,杜绝由此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

(二)各乡(镇)人民政府、派出所、交警大(中)队、农机安全管理站、行政村要建立健全农村客运机动车及驾驶人、低速汽车、拖拉机、三轮汽车、摩托车的台账,实行“一车一档”“一人一档”管理,并督促无牌无证车辆完善车辆相关手续,全面落实监管职责。

(三)县公安局要按照公安部《关于农村公安派出所参与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通知》和*市公安局《关于农村公安派出所参与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进一步发挥基层派出所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中依法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交通安全宣传、机动车入户登记、建立辖区机动车和驾驶人管理台帐、开展道路隐患黑点排查等作用,加大在县、乡、村道路的巡逻管控力度,特别是事故多发路段的监管力度。协助有关部门清除占道、黑点排查治理工作。协助驻村(片)民警、治安联防队员、村支两委、村民组长加强源头管理和交通安全宣传以及交警对辖区内机动车车辆和驾驶人的管理。

(四)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要全面履行道路交通安全监管的主体责任。一是建立健全道路交通事故分析和安全形势研判制度;二是认真开展道路交通安全“五进”宣传教育活动;三是充分发挥道路交通管理主力军作用,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切实加强管理,努力形成严管长效机制;四是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强化路面管控,加大打击违法行为力度;五是维护辖区内道路交通秩序,保障辖区内道路畅通有序,不断组织开展专项行动,采取打突出、打重点的形式,达到带动一片的效果;六是加强宣传引导、深入源头管理,抓好驾驶员的考试、考核工作和监督各类车辆的安全技术检验;七是重点整治客运车辆超员、超速,农用车、报废车及二、三轮摩托车违法载人、未戴安全头盔、无证驾驶、酒后驾驶,形成良好的交通安全氛围并从县城中心辐射到乡镇到村。

(五)县农业局要加强对农用车驾驶培训机构和驾驶员发证工作的全面检查,严格查处违法发证行为;认真开展道路交通安全“五进”宣传教育活动;并采取定期下乡和预约上门等多种便民、利民措施,实现车辆管理业务向农村延伸,解决农民群众办牌办证难等问题,提高农村地区机动车和驾驶人的办牌办证率、定期检验率。

(六)县交通局要加大对全县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加大对“村村通”公路建设、管养的投入,完善乡村道路安全设施和标识标牌,逐步改善乡村道路通行条件。对存在严重交通隐患的重点路段和危险路段,明确责任,抓紧整治;制定和组织实施农村客运方案,构建覆盖农村所有集镇、重点区域、重要路段的四通八达客运网络,逐步解决农民出行难、出行贵、出行不安全等问题。

(七)县教育局加强对全县中、小学校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定期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县中、小学校师生道路交通安全意识。

(八)县直各部门、各单位及工作人员有责任和义务对发现的非法营运,非法载人的机动车和摩托车超员、未戴头盔等行为进行制止和举报;同时,加强内部车辆管理和驾驶人的安全教育培训。

(九)县安监局要加大对有关部门落实全县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责任的督促检查力度;并协助有关部门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严肃追究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

(十)公安、交通、农机、安监等部门要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各部门间全县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例会机制和工作协作机制,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及时沟通,齐抓共管,形成全县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的良好格局。

五、坚持疏堵结合,多渠道扶持和发展农村客运

各乡(镇)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要按照《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农村客运的意见》的精神,坚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和重在治本的原则,多渠道扶持和发展农村客运。一是制定与农村公路建设规划有效结合的农村客运发展规划,突出农村客运站点规划、农村客运线路规划和运力投放规划等重点,加强和规范农村客运站点的建设;二是坚持新建农村道路与农村客运站点、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的方针,力争农村公路发展建成一条,验收合格一条,客车通达一条;三是在确保营运安全前提下,简化农村客运班线审批手续,做到随到随办;四是通过减免相关税费等措施培育农村客运市场,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农村客运,确保农村客运开得通、留得住;五是增加营运车辆(县城增加出租车、乡镇根据实际确定);六是统一营运车辆颜色,区分营运和非营运车辆;七是组建赶集(场)车队;八是统一核定农村营运票价,切实解决农民出行难、出行贵、出行不安全等问题。

六、加大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力度,提高驾驶人和人民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

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相关部门要切实履行《道路交通安全法》赋予的职责,结合我县道路交通安全的特点。一是采取把道路交通安全相关规定列入村规民约,加强人民群众的日常教育和行为约束;二是采取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在街道、主要路口和客运站点等人员密集场所设立交通安全宣传栏、宣传墙、警示墙,宣传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常识,宣传党和政府解决人民群众安全出行的政策措施,宣传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和拖拉机违法载人以及摩托车超员、超速的严重危害性;四是利用身边案例教育群众,发挥交通安全宣传的引导和警示功能,努力提高人民群众安全出行观念,增强遵纪守法和交通参与的自觉性;五是大力开展“交通安全文明村”、“交通安全文明学校”创建活动,发挥交通安全文明单位的辐射和示范功能,达到宣传一个带动一片的效果。

七、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整治工作

(一)各乡(镇)人民政府要针对辖区道路上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和拖拉机违法载人、无证驾驶、无牌机动车上路行驶、摩托车超员及驾乘摩托车不戴头盔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特点、规律,定期与不定期组织乡村干部、交通安全协管员、交警大(中)队、派出所民警、安监人员、农机安全管理人员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和查处辖区道路上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

(二)加大道路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力度。针对全县道路的实际情况,一是组织交通、安监、公安、农机等部门加大对全县公路安全隐患排查和危险路段排查;二是统筹安排、有效整合各项交通治理专项资金,加大对道路建设的投入,逐步改善辖区内道路通行条件,提升道路等级,改善道路状况;三是逐年加大对公路建设、管养的投入,逐步治理通行公路的交通安全隐患;四是交通部门加大对通乡、通村公路危险路段和事故多发路段的治理力度,并增设必要的交通标志;五是县政府继续将道路隐患治理纳入为民办实事之一,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对特别危险的道路增设1000米防护设施和20块永久通安全警示标志牌。

(三)公安、交通、安监、农机等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针对道路上各类交通违法行为,经常组织开展各种专项整治活动,开展多角度、全方位的管理,严防漏管失查,形成严管重惩的高压态势,从根本上解决道路交通安全失控漏管问题。

八、加强督查,确保全县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措施的落实

(一)县人民政府将全县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纳入政府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加大对相关部门和单位履行道路交通安全职责的监督检查,对不认真履行职责、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的有关部门和单位,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实行行政问责制度。

农村道路安全管理范文4

[关键词]农村货运;交通安全;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U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23-0166-01

1 农村货运交通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

贵州农村道路多数弯急坡陡,交通安全设施不完备,没有形成稳定有效的管理机制,造成管理的相对滞后;当前交警部门警力严重不足,农村道路点多、线长、面广,管理难度大,因此管理工作向乡村延伸的进度相当缓慢。而与警力不足形成强烈反差的却是农村道路里程和交通流量的快速增长,形成人、车、路矛盾的局面,使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经常发生无牌无证车上路、无证驾驶、货车载人、拖拉机载人、驾驶和乘坐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等严重违规现象,致使农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率居高不下,已成为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1)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意识薄弱。广大农村地域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农民心中根本没有交通法规理念,交通安全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遵守交通法规意识不强:无证驾驶、酒后驾驶、超速超载、驾驶无牌车、非客运车载客、占道经营等现象屡见不鲜。

(2)行人、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意识缺乏。行人横过道路不注意观察车辆、走路不靠边走现象十分常见。甚至不少驾驶员也未受过正规培训,变道不打转向灯,过路口不减速、不鸣喇叭等现象也屡见不鲜。

(3)乘车人不注意安全防范,不少村民为图省事贪便宜而乘坐拖拉机、农用车。骑车人无安全防范意识,非机动车加装动力、抢行追逐等。

(4)车辆客货共用。农村客运车辆无法时时刻刻满足村民出行需要,因此,村民为了方便,见车就乘。因为有市场,一些货车擅自载客,由于设备和技术达不到客运标准,一旦引发恶通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5)无证车辆屡禁不绝。无牌摩托车在农村道路满天飞。上牌后又要年审怕麻烦,另外受警力的限制,主要在国道、省道、城区维持秩序,交警到村道检查还会受到群众的指责阻挠,执法工作无法开展,因而村道上无牌车辆就形成气候,无证机动车屡禁不止。

(6)交通安全防护设施严重缺乏。“村村通公路”建设资金仅仅限于路面的浇筑,后续的标志标线及安全防护设施投入需要大量的资金,根本无法筹措,而村民对于原来的泥巴路变成柏油路已心满意足,也不会去追求这些安全设施。由于乡村道路面比较狭窄,实行的是混合式交通,人、车、路矛盾更突出,也必然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近几年全省有大量的乡村公路修建完工,由此,农村公路的管理和养护成为非常紧迫的问题。农村公路的管养机制还未探索,一些矛盾和问题已经突显出来:一是无人管理。农村公路由谁来负责日常管理,路产路权由谁来监护等问题都还没有明确专人和专门机构负责。二是无钱管理。管理所需人员工资、养护所需材料、设备资金都没有正常来源。三是无权管理。对农村公路上行驶车辆的限高、限载、限宽等路政管理的权力还没有明确归宿。乡、村两级说他们不具备执法主体资格,县交通部门说他们没有路政大队,不具备执法权力,公路部门又不管乡、村级别的公路,致使乡村公路的路政管理出现空当。四是超载超限是很普遍的现象,将大大缩短公路的使用寿命,造成安全隐患。

2 实施综合治理,提高农村货运交通安全管理水平

面对当前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各级运输管理部门应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各职能部门的支持及社会各界的参与,结合本地道路实际情况,遵循交通管理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为群众服务的原则,采取相应的对策,以切实可行的措施逐步解决存在的问题,使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走上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的道路,从而提高农村货运交通安全管理水平。

2.1 推进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逐步形成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道路交通包括人、车、路、环境四要素,涉及社会各阶层、各方面。《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各级政府负有对本辖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职责。”因而各乡镇要重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要成立交通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组织专门力量,对辖区的交通安全状况进行调查摸底,坚持联席会议制度,听取辖区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工作情况汇报,研究本辖区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乡镇党委、政府要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指标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之中,层层签订责任状,一级包一级,将管理工作的触角延伸到村委会,在村委成立相应的交通安全教育协管队伍,逐步形成“政府牵头、交警主管、部门参与、群众配合”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新机制。

2.2 深入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努力提高群众交通安全意识

县级政府要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有关法律法规纳入全民普法的内容,各乡、村要以创建交通安全示范乡、村为载体,建立健全以村委会为主体的交通安全教育组织机构。设立交通安全宣传播放点、宣传牌、宣传橱窗等向村民宣传普及交通法规知识,培养文明交通行为。企业要对员工经常性开展交通安全法规教育,教育部门应设置课程,将交通安全宣传列入教学计划,坚持安全例会制度,做好会议记录。加强对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使中小学生从小就受到交通安全教育,形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交通习惯。公安交警部门要在日常执法及驾驶员、车辆管理中,发放宣传资料,对典型案例要制作图例进行巡回展览,对交通参与者进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切实提高群众的交通安全防范意识。

2.3 加大硬件设施投入,改善道路环境

农村道路路面沥青化,但道路的走向都是按照原路进行,一些转弯往往是视线不清,安全隐患严重。因而要完善基础设施和标志、标线,消除安全隐患。政府及交通部门应积极筹集资金,力争取得国家道路改造专项资金的投入,提高农村道路的等级,确保农村道路交通的安全。

2.4 实行上门服务制度,提高群众办理牌证积极性

农村存在的大量无牌、无证、未年检车辆的一个重要原因,因远离城区,上牌办证、检验审验不方便,手续烦琐,群众不大愿意上牌。运管及车管部门要及时调整工作方式,深入农村,掌握农村车辆、驾车人的基本情况,了解群众所需,适时派出工作人员到农村开展上门服务,为群众办理牌证,在允许范围内简化办事程序,为农民提供方便,提高群众办牌的积极性,提高机动车尤其营运车辆的纳管率,解决农村交通中车辆无牌、驾车人无证、营运车辆未经许可的突出问题,减少无牌无证现象,提高村民依法参与交通的主动性。

农村道路安全管理范文5

县政府成立了专门调研小组,对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工作展开调研,结合实际制定出台《*县群养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规定》和《*县群养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农村公路养护的原则、管理责任主体、主体职责、养护资金筹措与管理、养护管理办法等,明确“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责任主体,在全县建立和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农村公路管理网络和体制,建立起了“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交通督促、市场运作”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新机制。

二是加强领导,广泛宣传。

成立全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组长,成员由县政府办、财政局、交通局、公路局以及各乡镇行政主要领导组成,加强对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进一步突出政府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各乡镇也成立了农村公路养护领导小组,由乡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乡镇公路站站长负责日常事务,从组织机构上保证了农村公路管养工作的顺利实施。加大宣传力度,发挥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体的作用,采用会议、知识讲座、巡回宣传、会议座谈等多种形式在全县广泛进行“爱路护路”的宣传教育活动。

三是拓宽渠道,保障资金。

在资金筹措上,坚持多管齐下、多方筹集。一是争取省、市农村公路养护补助资金;二是每年县财政预算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专项补助资金;三是积极引导企业或个人等开展社会捐助,或通过转让农村公路(桥梁)冠名权、路域资源开发权、绿化权等市场化运作方式筹集;四是将林业部门收取的“一金两费”(育林基金、维持简单再生产费用和林业建设保护费)总额的5%用于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五是村民委员会利用“一事一议”、山林产权拍卖、沿线资源开发等方式筹资;六是其他合法形式筹措。

四是健全队伍,强化考评。

突出抓好两支队伍建设:一是路政管理队伍。每个乡镇设置两名路政协管员,由乡镇分管领导和公路站长担任,通过执法考试合格后发给执法证,由县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委托执法。县政府给每个乡镇配置一部路政巡查摩托车,提升路政人员日常道路执法巡查效率。二是养护队伍。由各乡镇组建养路工队伍,县交通局每年组织技术人员定期对养护工进行业务培训,确保养护工作的有序开展,保证养护质量提升。从而建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专职或兼职管理员制度。在养护员的选聘上提出明确选聘条件,并实行“一年一聘”、“乡聘村用”或“村聘村用”相结合的办法,竞争聘用,培训后持证上岗,并实行合同化管理;在强化考评上,着重建立农村公路数据库档案、乡镇路政协管员和养护工业绩档案。我们通过学习设置养护监督牌,对养护工的养护质量进行季检查、半年考评、全年考核,对乡镇进行年终绩效考评。

五是齐抓共管,派出所参与。

农村道路安全管理范文6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在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牢牢把握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总要求,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紧紧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任务,坚持公路安全与城市畅通并重,以提升交通现代治理能力为目标,积极转变工作作风,主动服务人民群众,不断提升道路交通现代化治理能力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

二、目标任务

紧紧围绕“防事故、保安全、保畅通”总体目标和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工作总体部署,按照“统筹协调、属地管理、联勤联动”的原则,在辖区国省道路、县乡村道路、辖区城市道路分级设置“路长”,构建责任明确、重点突出、协调有序、防范有力的交通管理长效机制,全面提升辖区国省道路、县乡村道路和城市道路“一路一策”精细化管理水平,积极创建隐患治理成效明显提升、路面管控效能明显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明显提升、交通事故明显下降、交通拥堵明显下降、路面违法行为明显下降的“三提升、三下降”示范道路。

三、工作原则

(一)坚持统筹协调。乡道路交通安全委员会统筹全乡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路长制”工作,指导各村委会落实工作要求,确保“路长制”各项措施要求落地见效。

(二)坚持属地管理。充分发挥党委政府为主体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将国省道、城市道路和农村道路交通事故、道路阻断等公共安全事件纳入应急管理体系,协调和监督相关部门依法履行职责,督促指导本辖区公安交管部门落实交通管理措施。

(三)坚持联勤联动。建立健联合执法、道路交通安全劝导、源头监管和隐患排查治理等工作机制。

四、“路长”组织架构

结合农村道路和城市道路全覆盖的要求,构建“路长制”组织机构。各级路长岗位变动的,由继任者自动接替。

农村道路“路长制”。由乡镇主要负责人、派出所所长任“一级路长”,乡镇分管领导、包村领导、社区民警任“二级路长”,各乡镇交管站站长、乡镇交警中队中队长、包村干部、行政村主要负责人任“三级路长”。

负责线路:全乡乡村道路。

五、“路长”职责

(一)国省道路、农村道路、城市道路“路长”职责。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严格落实道路交通安全属地管理责任,主要承担“调查研究、统筹协调、指导检查和督促落实”四项职责,着重做好组织推动工作,推动基层压实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责任,主动履行道路交通安全监督管理职责。

1.国省道路“路长”重点做好辖区国省道路监督管理,协调指导以县级党委政府为主体的国省道交通安全管理责任体系。指导各部门落实交通安全综合治理,严格落实“情指勤督宣”弹性勤务模式,强化对国省道路的交通安全管控。

2.农村道路“路长”重点做好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协调落实“主体在县、管理在乡、延伸到村”的农村道路交通管理机制,指导农村“两站一室”、乡镇交警中队工作,落实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防控措施。

3.城市道路“路长”重点做好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实行定点勤务与巡逻勤务相结合,实现对城市道路的全方位管控。

(二)各级“路长”职责。

一级路长:负责召集“二级路长”召开专题会议部署相关工作,协调跨乡镇、跨部门重大事项。协调解决难点问题,强化综合治理,积极指导创建“三提升、三下降”示范国省道路。

二级路长:协助一级路长健全乡镇际警务协作机制和交警、路政、养护、消防救援、医疗救护、气象等部门“一路多方”协作机制,建立常态化联勤联动和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跨部门重大事项;制定完善事故多发路段、安全隐患路段“一路一策”整治方案并组织实施;协调落实国省道路安全提示、精准诱导工作及服务区宣传阵地建设;协调解决难点问题,强化综合治理,积极创建“三提升、三下降”示范国省道路。

三级路长:协助二级路长完善恶劣天气、交通事故、严重交通拥堵、重大节假日等交通管理应急处置预案,组织人员力量、储备物资、救援设备保障到位,定期开展实战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水平。负责本辖区隐患排查治理、事故预防、路面秩序整治、交通应急处置、交通安全宣传等具体工作。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各村委会要按照上级工作要求,切实提高思想认识,要坚持属地管理,明确责任,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确保“路长制”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

(二)加强组织领导。乡政府成立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路长制”领导小组,由乡政府副乡长分管领导任组长,各村委会主要负责人、乡交管站成员为组员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办公室。乡道路交通管理所副所长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协调“路长制”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