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语文阅读教学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语文阅读教学设计

语文阅读教学设计范文1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是具有艺术性的。这种艺术的首要本质在于:依据学科自身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特征,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愿望和动机,这是获取高质量教学效果的决定因素。随着课改的实施,教师的教法便显得有些单调、模式化。学生由浓厚的学习热情变得逐渐淡漠。运用教科书中有效资源,精心设计教学步骤,来体现语文的魅力。因此,我设计了以下几种语文阅读教学设计方法。

1让学生有情感的阅读

这是阅读内容的情感性决定的。语言是一种工具,这是人们的共识。但是我们更应该强调语言工具的功能本质,即表情达意。以语言文字为表达形式的各类文章,特别是诗、词、歌、赋、小说、剧本等文学作品,其中无不蕴含着作者对人、事、物的强烈的思想感情和主观态度,无不以情动人,以情寓理,这是语文阅读教学在教学内容上与数理化等其他学科教学的显著区别。欲使语文阅读教学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愿望,从而产生学习语文的内在动力,必须在阅读教学中突出情感因素,以情动人,教出情味。不论是教写人的还是记事的文章,拟或是教说明文或议论文,都应该引导学生领会、体验课文的语言形式所传达的作者的憎爱之情,褒贬之义,使学生在情感体验过程中理解字词句篇的含义和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2 引入情境,激励思维

这是阅读思维的情境性所决定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思维训练的规律与其他学科有根本的不同。其他学科的思维训练只是把语言作为媒介,通过对本学科的概念、公式、定理或理论、观点的分析、比较、综合、归纳、抽象、概括等活动来实现的,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训练则是直接通过语言训练来实现的。用语言教语言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表现形式,语言本身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媒介或凭借,更主要的又是教学内容。学生接受、理解课文语言所传达的情感信息,不论是感性的还是理性的,首先需要通过感知、体验、联想、想象等思维活动方式,进入情境,才能真正领会和理解。阅读教学的这一特殊规律要求阅读教学,尤其是记叙文和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必须贯彻情境熏陶,激励思维的原则,同时也赋予了阅读教学过程中思维训练的特定内容和形式,即以具体可感的形象、画面、声色、情态、情节、场面等,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激励学生思维,使其产生思维乐趣。当然,阅读教学也离不开抽象思维,也不应忽视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归纳等抽象思维的能力。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教学中,一般教师往往只注意课文中的理智因素,而忽视了蕴含于字词句篇中的情感因素,其结果是:本来极其生动、情感强烈的作品,经过肢解、剖析,只剩了干巴巴的几条筋。这种单调枯燥的情绪体验,又怎能不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乃至最终丧失学习语文的动力呢?以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的方式激励学生思维,使其产生思维乐趣,主动自觉地去获取知识,锻炼思维能力,这既是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阅读教学艺术的生动体现。只要这样才能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将“不会学”变为“善学”。所以,有经验的语文教师总是根据教学内容、目的和学生实际,想方设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开启学生思维,象导游一样,一步步将学生引向柳暗花明之处。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称的语文,是听说读写的工具,以语言文字为表现形式的课文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因此,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与人们交际的需要密切地联系着。所以,阅读教学艺术的根本目的和出发点也应该是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需要,使其产生学习语文的内在动力。阅读教学不能为教课文而教课文,为教知识而教知识,必须紧密联系日常生活实践,特别是读写听说活动,把课文中蕴含的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活化为呈现在学生面前的一盘盘美食甘味,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学属所需”、“学有所用”,从而产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主动自觉地去获取知识,并积极运用所学知识,发展自己的语文能力

4 讲究口头语言

语文阅读教学设计范文2

当前我国语文课堂问题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是提问程式化,缺乏感染力;提问直白化,缺乏交流性;提问指令化,缺乏亲和力;提问模糊化,缺乏专业性;如何优化问题设计成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问题设计的重点在于主问题

主问题是相对于课堂教学中随意的连问、简单的追问和习惯性的碎问而言的,它是指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能从整体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的问题。

主问题有几个较为鲜明的特点:1.精炼的概括性。主问题是经过精心思考概括而成的,是可以带动整体性阅读的问题。2.可探究性。主问题不是用简单的“是否”来回答,它需要学生思考,具有可探究性。3.内在的逻辑性。主问题在教学中出现的顺序是教师精心构思和合理安排的。一节课中几个主问题的出现,符合文章本身的规律,也符合学生认知事物的规律,具有内在的逻辑性。

研究设计主问题对语文阅读教学有很重要的意义。一是能减少无效提问,减少零碎的频繁的问答,克服肢解课文的弊端,有着“一问抵多问的”的教学效果。二是能一线串珠地整体带动对课文的理解品读;三是要解决具有一定难度的主问题,可形成学生长时间的深层次的课堂学习活动,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有序学习活动的主体。

如何设计主问题?必须讲究一定的策略和技巧。1.以标题为切入点。许多课文标题存在丰富的信息,可以以此设计主问题。如《雨巷》,标题中“雨巷”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意境?通过哪些意象来组合成意境?作者为什么要塑造“雨巷”这个意境?这样的设计比从介绍作家作品导入,再逐句分析要有整体性,条理性,学生更感兴趣。2.从关键词句切入。如《蜀道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难于上青天”是比喻“蜀道之难”的意思。诗歌从哪些方面描写蜀道险峻难行、蜀道环境可畏以及蜀地社会险象?通过展现蜀道的“难”,作者想要表现什么?从“难”这一关键词入手,提出了能统摄全篇的主问题。3.从中心事件入手。如《再别康桥》是徐志摩写给母校――剑桥大学的一曲恋歌,表达了作者在即将离别母校时的殷殷的挚爱和深深的依恋之情。教学中可通过简介徐志摩以及他在康桥的生活,交待《再别康桥》的创作背景及创作意图;再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分析结构,感受诗歌的“建筑美”,细细品味,感受诗歌的“绘画美”。

二、问题设计要形成问题流

有资料显示,80%的语文课堂时间被用于提问和回答。但大多数课堂中的提问是随机的,问题和问题之间缺少有机的联系。这些简单的问题组合,称之为问题群。问题之间一旦有了难度,梯度和相应的密度,被赋予了整体意义,并伴随交流过程的始终,随之就形成了“问题流”。问题的设计要形成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问题流,而不是随意的提问。

如《荷塘月色》可以这样设计问题流:1.文章每一处的景物描写,都蕴含着作者的情感。阅读这些描写语句,你能体会到作者在每一个地点上的情绪吗?2.文章中还有哪些直接抒情的句子?3.你认为作者面对哪些景物时的兴致较高,哪些较低?按照作者显示出来的愉悦程度,画出作者情绪变化的曲线。4.将作者夜游荷塘的活动轨迹与其情绪变化曲线轨迹进行比较,看看二者有什么关系?5.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思考景物描写与情绪表达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五个问题的设计都是围绕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之间的关系展开的,具有内在逻辑性,由浅入深,形成了一个问题流。

多种类型、不同层次问题的交织,使问答者之间产生了信息的交流,思维的碰撞,情感的共鸣。“问题流”的形成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热情的投入,有利于学生在深度和广度上开掘,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整体推进和效率的提高。

三、问题设计的思维焦点是文本语言

语文是语言的艺术。问题设计的思维焦点源于文本语言。文本语言刺激问题的提出。语文教师不能脱离语言讲语文,一定要从文本入手。特别是一些重点的字、词、段,在这些地方设置问题对于文章主题的解答有很大的帮助。

如《烛之武退秦师》中有一段关于郑伯语言的描写“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郑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郑伯话语中含有威胁,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自私自利的小人。这句话对于分析郑伯这个人物形象至关重要。《琵琶行》中女主人公是“被压迫、被侮辱、被抛弃”的妇女形象吗?从文本语言“妆成每被秋娘妒……一曲红绡不知数”入手,可以看出琵琶女是自愿步入红尘的,谈不上压迫,琵琶女出入青楼是受当时时尚理念影响。所以说琵琶女是一个向往荣华富贵,追求享乐,具有强烈虚荣心的乐妓形象。

四、问题讨论不能只注重形式,不能脱离语文

语文阅读教学设计范文3

关键词: 阅读教学 个性化教学 主题解读 教学设计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树立个性化教学理念,多角度地深入解读文章主题,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而教学设计就像写文章的立意,立意的高远深浅直接影响着文章的好坏,所以教学设想的立意同样决定了教学设计的高远和深浅。因此,主题解读和教学设计是教学实践的灵魂,是贯穿教学实践的纲。

一、主题解读与设计要有新意

我们所倡导的新意并非完全否定传统的解读,而是以更加客观科学的态度重新解读文本。把这个解读放在一个更广阔更自由的平台上,实事求是地观照文本,找回它固有的本位现象或本位要义。文学作品的多义性,决定了作者、读者、编者的多义理解,事实制造了文学的意义缝隙或空白,而这些缝隙或空白不免让人产生遐想而生新意。这种新意往往是人无我有,或人有我无,或推陈出新。

例如《羚羊木雕》,一位老师是这样设计的:

1.矛与盾:这是一场发生在?摇?摇和?摇?摇之间的矛盾冲突。

2.得与失:随着羚羊木雕的传递“我”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

3.进与退:面对这么惨重的损失,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避免吗?

从这三个环节,我们可以看出老师富有个性、别具一格的解读,他把羚羊木雕送而收回这一事件,处理成三个心理或者思想冲突:矛与盾、得与失、进与退。形象的语言材料,最终成了老师理性的灵光,使学生产生思维的碰撞与感悟。

二、主题解读与设计要独特

1.独特就是要读出作者写作的意图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不同的作者所撰写的文章与作者当时的写作背景和生活经历有关,文中往往包含着作者思想感情的寄托,包含着作者自我内心的剖析。我们在解读文本时,要感悟作者的内心情感,从作者的视角,深入地感受文本的意义,体验文本的内涵,与作者达到情感共鸣。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文本的意义及实质性的重点内容,才能给文本的价值取向准确定位,才能定好情感基调,定好教学思路,从而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

例如《生命,生命》一文,描写了几件平常小事:小飞蛾在险境中挣扎,香瓜子在砖缝中长出小苗,“我”静听心跳感受自己的生命。作者杏林子试图通过它们向我们诠释: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假如我们就此阅读文本,可能也只能体会到这一层面。但是,当我们走进杏林子的内心世界,去追寻、倾听她的内心独白时,就不难发现:杏林子自身的境遇就是对生命进行顽强抗争的极好例子,而她对生命的强烈呼唤,在《生命,生命》一文中体现得如此强烈。她曾说:“除了爱,我一无所有。”文中的她连一只小小的飞蛾都不忍伤害,虽然生命是脆弱的,但她却格外珍惜。当我们从她“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视角出发,链接“爱”的感悟,联系作者的生活体验,文本的内涵会更充蕴、更丰满、更灵动,那么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就更透彻,也更能领会生命的内涵和真谛,也更能引起情感的共鸣。

2.独特就是要读出教师自己的东西

所谓教师要读出自己的东西,就是教师要按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体会,对于教材、教参、资料进行思考和选择,不人云亦云,不亦步亦趋,不做教参的传声筒,而是根据自己的解读,形成自己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引领学生学习。

要做到读出自己的东西,我们要丰厚自己的文化底蕴;要有自己的教学思想,需要我们广博的阅读和学习。教师只有有了自己独特的理解才能教会学生个性的阅读。例如《吆喝》就可以进行这样的设计:吆喝――底层百姓的生活――生活中的艺术――艺术来源于生活,每个人都在创造艺术。又如《春酒》也可以这样处理:春酒――春酒的形式――酒文化――民俗文化。这两种处理,其实都是教师独特的解读视角产生的结果,根据自己的文化底蕴和文本背景,形成一种新的鉴赏方式和解读视角,从而引领学生进入一种全新的领域。

3.独特就是要读出符合学生自己的东西

学生之间存在着家庭背景、生活经验、知识积累、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他们对阅读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所以,“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生往往喜欢阅读自己喜欢的课文,只有自己喜欢的文章才能读出自己的理解,才能有自己的想法。因此,教师在解读文本的时候,要考虑学生的阅读力和理解力,要解读出符合学生生活实际,能引起学生体验和共鸣的个性阅读思路。

所谓设计出符合学生自己的教学思路,要从学生的知识储备和阅读能力出发,使学生有兴趣阅读,喜欢读这个文本,这样才有可能使学生碰撞出富有个性的,富有创意的思维的火花。例如在学完《愚公移山》后,在总结愚公排除万险、坚韧不拔的精神后,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你欣赏愚公吗?《愚公移山》的故事激励着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民为理想而奋斗,如果你是愚公你会怎么做?学生甲:如果我是愚公我会搬屋而不会去移山,因为从山区把房屋搬到交通便利的平原,比移山不是容易多了吗?学生乙:如果我是愚公,我会把山打个洞,这样路也就方便了,用不着“出入之迂也”了……在阅读额的体验中,学生读出了自己的东西,每个人都不一样,都在文本的阅读中获得了熏陶、感悟。独立思考,独立体验,独立获得。

4.独特就是要读出符合时展的东西

我们的教材大多数是紧跟时代的步伐,跳动着时代的脉搏,但也不排除其与学生现实生活和情感的距离,因此,我们要在时展的框架下思考、架构教师自己和学生自己的解读思想和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在主题解读和教学设计时要有时代特色,要贴近时展的步伐。

首先,要体现社会发展多元的文化方向。现在的社会是多元化的社会,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不再像以前那样划一、单调,而是呈现多元化的趋向。因此,表现在解读文本上就是不拘于一种诠释,不屈服于一种权威,不停留于一种评判标准,也不局限于一种思想模式。

其次,要适合学生未来发展的方向。能对学生未来发展有影响的,就是思想方式、学习能力、个性品质、道德情操等,而语文阅读教学是在以文本为载体的课堂上,对学生的这些方面施加影响,提升其语文素养,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如对《故乡》主题的开放性、多元性解读:(1)“故乡”是中国人精神的反映。从孩子的纯真、有生气到成年人的麻木、愚钝,表现了中国民众的生命和活力怎样被扼杀。(2)表现中国社会愚昧、落后、贫穷的轮回。从闰土父子和杨二嫂身上,可以看出这样轮回的影子。(3)渴望纯真的人与人的关系。这样的解读更为合理,更适合时代的特点。

三、主题解读与设计要有深度

深度就是一种主题内涵的挖掘、拔高,或者是教学主题的重新定位与把握。既可以是纵向的,又可以是横向的;既可以是顺向的,又可以是逆向的;既可以是平面的,又可以是立体的……深度的视点可以是思想的角度,可以是文化的角度,可以是自然的角度,也可以是人文的角度,角度多样,但都应随文而论。我们需要标新立异,但这个“新”和“异”,这个深度不能脱离文本,离开了文本,这种深度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种深度是从现象到本质,从特殊到一般,从点到面,是站在某一个角度的高度审视的。

语文阅读教学设计范文4

关键词:随文练笔;写作能力;设计策略

“随文练笔”这种基于写作方法指导的阅读教学设计,伴随着阅读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巧妙地利用文本进行写作训练,融读写为一体,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有效地运用了课文中清晰的段落、优美的语言、丰富准确的词语以及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法,使之成为学生学习语言的媒介和习作的范本。正如叶圣陶先生说过的:“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因此,我们语文教师需讲究随文练笔设计策略,因文而异,就文取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训练点,拓展学生练笔空间,为学生创设“写”意。

一、串词成段,积累内化语言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语言积累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课文中出现的一些重点词语,或是同类词语的积累,教师往往是让学生朗读、理解得多,应用得少,其实只有让学生试着运用,才能更有效地发挥课文语言场的作用,才能真正实现对语言文字的积累和内化。在北师大版第九册第4单元语文天地里,出现了一些优美词语。如何将它们学以致用,结合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准确用词,品味韵味”,达到“增加积累,举一反三,由此及彼,迁移知识”的目的呢?教学时,笔者选择了其中的一些词语进行“串词成段”的练习。“陶醉、心旷神怡、万籁俱寂、赏心悦目”是一组表达内心感受的词语,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采用小组内合作“集体作文”的方式,完成片断练习。有的小组写道:“我们经常站在最高的阶梯上,眺望远处的湛蓝深海,那感觉令人心旷神怡。夏天的夜晚,在蝉鸣声中,三五成群的大哥哥大姐姐聚在树下,听忧伤的吉他声在夜空回荡。夜色渐深,万籁俱寂,月光如水,树下的剪影令人陶醉,令人向往:什么时候我也能像他们一样?”

这种练习,看上去像是信手拈来,实则别具匠心,既降低了习作的难度,激发了学生的表达兴趣,又能让每个学生参与创作,参与表达,共同享受成功的快乐。这些随文练笔选材角度小,内容简短,贴近实际,这种训练形式不但可以为学生作文的笔端增添许多生动的色彩,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亲身体会到,原来写作并不神秘。

二、经典仿写,实现技能迁移

课文中有许多句段不仅文句优美,而且结构鲜明、写法典型,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仅需要引导学生理解、体验,还要重视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仿写,实现技能迁移,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切实用好教材这个“例子”。如《雅鲁藏布大峡谷》第五自然段中有这样一段话:“这里有世上最纯净的天空,最飘逸的云彩,最雄伟的雪峰,最漂亮的大拐弯,最丰富的宝库。这里的确是世界上最美丽、最令人向往的地方。”这段话连用五个“最”构成了排比句,具体描绘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伟大与奇妙,读起来琅琅上口,意境悠远。教学这段时,笔者让学生仿照句式展开想象,写写自己心中最美的地方。学生思考一番后,妙语佳句不断涌现,有效地帮助学生领悟排比句式的写法,极具魅力。

片断1:我的家乡有世上最纯净的溪水,最苍翠的大树,最缤纷的野花,最淳朴的人心,最可爱的乡亲。这里的确是世界上最美丽、最令我向往的地方。

片断2:我们的学校有世上最天真的笑脸,最明亮的教室,最宽阔的操场,最有学问的老师,最动听的读书声。这里的确是世界上最纯真、最无邪的知识殿堂。

在《绿色千岛湖》的教学中,赏析完描写“猴岛、蛇岛”的段落后,引导学生对其他小岛的仿写,学生练得兴致勃勃,有学生写道:

片断1:孔雀岛,名副其实,岛上饲养着一群美丽的孔雀。孔雀在阳光下漫步而行时,就像穿上了一件五彩缤纷的纱衣,那纱衣有的像青翠的雨后荷叶,有的像晶莹圆润的蓝宝石,有的像嵌满珍珠的彩扇……开屏时,孔雀小姐们鲜艳夺目、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片断2:在蛇岛,你丢一小块食物进去,蛇群就会开始争夺。瞧,那条五步蛇像箭一样冲了过去,叼住那块食物,正当它满载而归时,其它蛇迅速游动着,来抢那块“宝贝”。只见一条竹叶青向那条蛇扑了过来,吐着红信,向它示威。那条蛇也毫不示弱,尾巴高举着,缠住了向它挑战的那条蛇,然后越缠越紧,挑战者最后狼狈而逃。又有一位新选手冲了上来,它释放毒液,那条叼着食物的蛇灵巧地躲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攻击,然后趁新选手不注意时,咬了它一口,可怜的它垂首而逃。那条连胜两场的蛇津津有味地吃着食物,其他蛇只好咽着口水了。

如此生动鲜活的片断在课文的支撑下,从学生的笔端流淌出来,成为“班级作文集”中的一朵朵奇葩。

此外,像仿写过渡句、仿写特色段落、仿写篇章结构等,都是属于这一类型。只要抓住课文中的经典句段长期坚持仿写训练,学生写作时就有章可循,有话可写。

三、发挥想象,补写情节留白

有些课文常给读者留下发人深省、耐人寻味的艺术“空白点”,文章写得或含蓄,或简练,给学生的思维留下了想象、延伸的空间。教学时,教师要善于捕捉这样的训练点,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写出作者没有言尽的话,把课文中情节跳跃的空白处补上,还原成具体可感、触手可及的鲜明形象,以补充连缀空白、丰富情节。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丰满并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同时也为他们的练笔提供了情境平台,让学生易于动笔。如《迟到》一文中,当父亲送来夹袄和铜板后,作者写道:“后来怎么样,我已经不记得了。”笔者让学生展开想象,把后来的情景写下来。学生写道:“我紧紧地攥住手心里的两个铜板,感觉那上面还带着爸爸手上的余温。爸爸伸手摸了摸我的头,语重心长地说:‘女儿啊,爸爸并不想打你,只是……’爸爸顿了顿,最后还是没有说出口,转身走了……望着爸爸那渐行渐远的身影,我的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而爸爸的身影也渐渐地模糊不清了。”

在学生的片断练习中,一个慈爱而严厉的父亲形象便鲜明地矗立在我们面前,这一练胜于教师的千言万语。

《触摸春天》描写了一位盲女孩安静用自己神奇的灵性拢住一只蝴蝶的故事,表现了她对生命与自然的无限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强烈渴望。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这个小女孩整天在花香中流连。”一个“流连”引发了我们无限的遐想,但文章并没有对此展开具体的描写,这正是让学生展开具体的想象进行随文练笔的空白点。一位教师抓住“流连”一词,让学生思考:每天流连在花丛中的安静会做些什么呢?你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学生眼中的画面是生动的,一个学生写道:“她蹲下身子,凑到一朵小花上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极其满足地闭上眼睛,好象那香气沁入了她的心脾,融入每一根血管;她和小草谈心,诉说自己的故事;她到小池边聆听天籁之音,听风吹树叶的沙沙声,听泉水扬起的刷刷声,听鸟儿凌空扑翅的声音,听虫子叫,听青蛙鸣,听落叶翩翩,亲吻大地……”学生在“言虽尽而意无穷”的文本空白点尽情地想象着、倾吐着,描绘了一幅幅美妙的画面,把一位热爱自然、享受生命的可爱盲女孩淋漓尽致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在特殊标点(如省略号)处进行补白练笔,在意犹未尽的结尾处进行续写,紧扣情节发散点处续写,这些都是很好的练笔方式。

四、情动辞发,创写释放心灵

语文教学情境性特别强。教师应该基于文本,深入细读文本,钻研文本,抓住课文的情感点,创设教学情境,精心设计练笔的话题,让学生有话可写,有情可抒,进而引导学生由情动到辞发,内化情感,享受“我手写我心”的喜悦。如教学《我喜欢》时,笔者以朗读为主线,引导学生美美地读,读出文章的韵味,读出真切的感受。之后顺情而导安排写作练习:同学们,你喜欢些什么?细细体味内心,写出喜欢的意境。这样的设计发挥了学生二度创作的自主性,学生写下了不少细腻优美的诗篇,令人惊喜。

片断1:我喜欢在那孤独的夜晚,静静地,一人站在海边。放眼望去,大海无边无际,平静而又带着一种忧郁的蓝。海风吹起,与滚滚浪声交织,编了一曲《C大调》。偶尔有一两艘船经过,给这音乐的篇章又添加了一个细节。皎洁的月光星星点点地洒在海面,即刻给人一种温暖,一种散碎的美。

片断2:我喜欢音乐,这是一种古典的美,既高贵,又优雅。每一首曲子都是一幅充满生命与灵气的图画——莫扎特的作品清纯如茶水;贝多芬的作品激情如雄鹰;肖邦的作品像一杯苦涩的咖啡,散发着忧郁……音乐,犹如一双想象的翅膀,带我去飞翔,去品味这串浸润着喜怒哀乐的音符。

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情境中,在情感的激发下思如泉涌,写起来得心应手。

我们常说,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生活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广阔的素材。随文练笔设计根植于文本,又拓展于课外,为学生提供了双向的习作支撑。它借助课文中典范的语言,让学生由这些情景、话题入手,回忆已有的生活,调动已有积累,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见解,为学生的二度创作提供了现成的“下锅之米”。

如《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中具体叙述了三件事来表达作者对生活中一些不合理现象的愤怒,教学中笔者做了这样的设计:在学生感情朗读,理解作者的愤懑之情后,让学生谈谈生活中的类似遭遇。学生不吐不快之时,再让学生写一写,就水到渠成了。这样既能加深情感体验,把握情感基调,又能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以文中片断为蓝本,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气势。有的学生写道:“我看见到公园游览的人们肆无忌惮地践踏着草地,我看见他们毫不在意地把喝剩下的一点儿汽水倒进草丛中。他们认为,这是在给植物施肥吧。但那些可怜的植物,正在一天天地在枯萎……你摇摇头,觉得无奈。园丁啊,你为什么不生气?你为什么没有胆量对那两个在草地上玩耍的青年人大声嚷道:‘喂,你再不出来,我就对你不客气!’你在那儿修剪花儿,想着将要到手的工资,装作没看见。你为什么不放下剪子,站起来告诉他们,你很生气!”

在生动的描写中,学生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式,逐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同时内心情感更加丰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更深了。

随文练笔还可以是情感喷发处的批注,是立足原作、删繁就简进行缩写练习,根据材料进行改写练习,活用教材插图写话等等,形式多样,不拘一格,一句一段皆可为之。郭沫若曾说过:“应该时常练习写作,写多了写得久了,自然也就会巧起来,好起来。”冰心在《谈点读书写作的甘苦》中也说过:“我常常抄袭,就是说模仿别人更好的句子。”总之,教学时紧紧抓住随文练笔这种“短平快”的写作训练方式,将写作指导渗透于阅读教学的点滴之中,为学生创设广阔的练笔空间,让学生在随文练笔这片天空下驰骋思维、释放表达的潜能,使学生自身积累的语言得到激活,有利于学生作文素养的快速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吉林.李吉林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肖川.名师备课经验(语文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3]薛法根.教学目标的定位(小学语文教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语文阅读教学设计范文5

【关键词】初中语文 提问艺术 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6)02-0046-01

语文教学实践表明,能否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是决定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实践表明,教师提出问题的水平越高,教学效果越好,越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语文学习的积极性。那么,教师如何围绕教学目标艺术地设计问题呢??

一、问题的提出要有针对性

正如射箭打靶要瞄准,设置问题的目标也要对准中心点。设计课堂提问要根据教学目标,扣住重点,抓住难点。扣住重点引导点拨,可谓事半功倍,难点主要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不易攻克而教学上又必须落实的地方。它是教学过程中的拦路虎,也是教师解疑的一个靶心。抓难点,体现了教师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它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教师针对重点、难点,设计问题,犹如写文章之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比较干脆利落。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文末的“但少闲人始悟两人者耳。”中的“闲人”一词是文章的文眼,如何使学生正确理解“闲人”为教学中的难点。注释中译为“清闲的人”,但更应从中去领悟苏轼身遭贬谪仍有如此闲情雅致的情怀,体现其乐观旷达胸襟这一深意。教学中提出“从苏轼自比闲人中我们读出了什么?”学生从相关注释资料中明确了这一点。

二、问题的提出要有启发性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因此要针以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调动他们思考的积极性。课堂上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使他们思维活跃,思路开阔,能根据自己的知识辐射开去,还是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文中对景物的描写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尽管只此一句,但正是作者惜墨如金的体观。

三、问题的提出要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师应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型思维能力。教学中要善于把课本知识与课外有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教学《桃花源记》时,学生认识到作者抨击社会离乱,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教师提问:“你愿做陶渊明这样的人吗?”很多学生都认识到“假如人人如此,那么社会就谈不上发展。”这就很自然地引出了陶渊明消极避世的一面。在以“追求”为话题的作文训练中,有学生提出具体化为流水,因其一生都奔流不息,始终追求着自己的梦想。很多学生都对这一提法表示赞同。教师在这时候提示“流水的这种追求必须以何为依托呢?”学生明确了“地势上从高往低”后马上有学生提出了不同看法:流水尽管永不停息的追求着,然而它每况愈下,失去自我,所以它谈不上有高远的目标与理想,只是对现实的一种无奈的臣服。

四、问题的提出要有创新

一般的课堂教学中,教学过程的延伸是靠提问来进行支撑的,提问的繁杂细碎,是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提问设计的不周,实质上是课堂教学改革没有力度的表现。树立改革提问设计的意识,就该提到“创新”的高度上来认识。这就要求教师进行课堂教学“主问题”的设计研究,用少量具有牵引力的“主问题”来代替数量众多的“碎问”。“主问题”是相对于课堂教学中那些零碎的、肤浅的、学生活动时间短暂的应答式提问而言,它指那些对课文阅读教学起主导作用、起支撑作用,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析、创造的重要的问题或提问,它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

1. “主问题”是经过概括、提炼的,是教师精细阅读课文与精心思考教学的思想结晶,是一种行动整体性阅读的教学问题;

2. “主问题”在教学中出现的顺序是经过认真考虑的,一节课中几个重要的主问题,其出现的先后是一种科学有序的安排,它们各自在教的过程事发挥自己的作用,不具有一般提问的随意性;

语文阅读教学设计范文6

【关键词】情境创设 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阅读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学生的阅读能力直接关系到课堂上语文教学的效率,更关系到学生语文的全面素养,语文阅读能力的训练必须贯彻到教学的全过程中,只要教师认真钻研阅读教学实施的方法和技巧,阅读教学就会开辟出一片新的天地,就会更上一个台阶。那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呢?笔者从情境创设角度,谈一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些体会。

一、利用导语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课堂导语是课堂教学的第一个步骤,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步骤,导语的主要作用是让学生从上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自然而然过渡到这节课的学习中,从课间的放松状态过渡到课堂紧张的学习状态。在阅读教学中,巧妙的导语情境设计,可以让学生尽快进入情境、质疑反思,激发阅读的兴趣,创设一个渴望求知的导语情境,让学生集中精神,积极主动地探索文本的奥秘,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效率。如何利用导语情境激发阅读兴趣呢?首先,可以利用课文的标题设置疑问,激发学生去读书探索的欲望,例如课文《苏州园林》,师生间以介绍自己曾经去旅游过的景点为话题,让学生畅所欲言,调动学生的热情,然后教师总结应该如何去介绍某一景观,让大家阅读课文,了解一下叶圣陶是如何给我们介绍苏州园林的。这样就可以自然而然地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利用音乐情境,渲染阅读氛围

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舒缓身心、感染人的情绪,音乐的感染力胜于千言万语,很多时候伴随着基调相符的乐曲阅读课文,能更快地进入状态,音乐的渲染为课文的阅读奠定了感情基调。一位善于组织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师,一定要善于运用音乐创设情境,渲染阅读的氛围。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在学生进行阅读前和阅读时都可以利用音乐创设情境。例如,教学课文《谁是最可爱的人》前,为了让学生的思绪回到本课的学习中,教师可以放一些军队的歌曲,像《说句心里话》《军歌嘹亮》《咱当兵的人》等军歌,让学生初步认识军人的辛苦,感受军人背井离乡、保家卫国的高贵品质,带着这样的感情基调去阅读课文,学生很自然地就会感觉到就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在学生阅读文本时,教师播放与课文基调相符的音乐,不用过多的言语,学生自然而然就会渐入佳境,例如,伴随着《烛光里的妈妈》的轻音乐阅读课文《我的母亲》,伴随着《小白杨》的音乐节奏阅读《白杨礼赞》,音乐的感染力会带动学生进入课文情境中,这比任何其他的学习方式都能更好地提高阅读效果。

三、利用问题情境,调动学生思维

课堂教学就是教师与学生进行问题探讨的过程。语文阅读教学不能漫无目的地让学生去读,要给学生明确的目标,给学生创设问题的情境。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阅读不止是停留于表面,而是进行深入的阅读思考。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思维,阅读教学才会有深度、有效果。巧设问题情境,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阅读的思维。例如,学习课文《范进中举》,在阅读课文前,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假设范进穿越历史,来到的现代,他经过了自己的刻苦努力,终于考上了大学,他会发疯吗?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去阅读课文,拓展思维,寻找答案,教师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把中举前,中举后,社会环境,人物表现等知识点穿针引线,连接在一起,很容易就能揭示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精神摧残的主题,从而有效地完成阅读教学的任务。

四、利用媒体情境,丰富阅读方式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和多媒体课件的普及,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已经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接受并广泛使用,多媒体教学给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巨大的冲击,也给我们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带来了有效的方法。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可以把无声的语言文字化为形象生动的有声画面,充分地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丰富语文阅读的方式。例如,学习课文《济南的冬天》一文,在学生阅读前,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一组济南冬天景色的图景,看着如此美丽多娇的景色,怎能不激起学生阅读课文的激情;学习课文《松鼠》,播放一组关于松鼠的纪录片,伴随着动态的画面、有声的语言、精彩的解说,学生对松鼠的求知欲望进一步加强,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高涨,理解更加深刻。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还可以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范围,利用文字、图片、声音、视频,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丰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方式。

总之,情境创设是突破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瓶颈的有效方法之一,合理而且巧妙地运用情境创设法进行阅读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营造阅读氛围,调动学生思维,丰富阅读方式,从而彰显了阅读的强大的魅力,这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也可以为其它各科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