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文主义的主要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文主义的主要特征范文1
关键词:文艺复兴;绘画作品;人文主义
不同时期的社会因地理历史、科学技术、生产力、政治、经济、民族、、风俗习惯等多方面因素,会影响到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14世纪到16世纪欧洲社会经历了一场伟大的思想文化运动――文艺复兴运动,这一伟大的运动是以“文艺复兴”为代号、“人文主义”为旗帜、“文学艺术”为先导而展开的。这一时期的艺术在内容、形式等方面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与发展,大量的绘画创作都以“人”为中心,重视人权,肯定现实人生及世俗生活。
一、文艺复兴运动中的温情主义
自西罗马帝国灭亡至文艺复兴文艺复兴运动开始的这一千多年被称为“中世纪”,是欧洲的封建社会时期。宗教,是此时期封建统治阶级的有力统治手段,是人们生活的精神支柱。封建统治阶级对于精神文明的垄断控制,使得欧洲人民生活在封建集权和宗教神权的压制下。文艺复兴前期,随着手工劳动中技术的不断革新,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城市人口明显增加。“城市市民比农村农民的生活愈显富足而开明,农村封建自然经济渐渐以市场交换为主的城市手工业经济所压倒。经济基础的改变必然导致上层建筑领域的大变革……”[1]。生活上逐渐富裕的欧洲人开始追求精神上的“富足”,关注人生享乐和生活美好,人文思想开始萌芽,人们走出了黑暗漫长的“中世纪”阴影。
与此同时,新的科学技术、思想认识不断地更新。哥白尼、伽利略、牛顿等科学新秀们的科学成果,使人们更加理性的认识了他们所生活的世界。特别是航海家麦哲伦、哥伦布等成功的环球航行以及发现新大陆,证实了地球是圆的,使中的一些邪说无法站稳脚跟,给宗教势力以沉重的打击,为自然科学的发展铺平了道路。文艺复兴的形成不是突发式的,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积淀下逐渐形成的。
文艺复兴时期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是新资产阶级的思想,以人为中心,号召人们把思想、感情、智慧从宗教中解放出来,提倡“人权”“人性”“个性自由”。“概括起来人文主义思想的主要特征是:1.以人为中心,强调个人才能和自我奋斗,赞扬英雄史观;2.肯定现实世界,鼓吹享乐和名利,反对禁欲和修行,批判经院哲学;3.否认对教皇和教会的绝对服从,反对封建特权和等级制;4.提倡理性,追求知识和技术,重视实验科学,探索自然,推崇资产阶级的文学艺术。”[2]人文主义充分表现了对人本身,对世俗生活,对现实社会,对自然空间的一种温柔的感情,体现出一种关注,这样的感情这种关注即是一种温情主义,在绘画创作中艺术家们常通过绘画作品的内容来表达自身的这种感情和关注。
二、人文主义在绘画作品中的表现
这一时期的绘画作品,将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对世俗生活的关注都注入到了绘画艺术中,冲破了神学桎梏,唤醒了个人的自我意识,在宗教绘画作品中,讴歌人性的崇高,表达了艺术家的人道主义思想,表现出对现实生活真实性的理解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与肯定,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为后来启蒙思想的出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如,乔托的《哀悼基督》,这幅画是乔托为意大利帕多瓦的阿雷纳礼拜堂所作的装饰壁画之一。这是一副结合了人性与神性的画,通过这幅画通过复活表现一种对未来的期望,人性固然软弱但终会屈服于神性,善的必将成为至善,而死亡是获救的缘由,因为我们的罪已与基督一起被埋葬了。如此体现了一个基督徒的人生观:坚信天主,满怀希望不断悔改,爱天主及爱人如己。
乔托是刻画人物感情的能手,画面中的各种形象不仅处于不同姿势和动态之中,脸部的细腻表情、身体动态和手势,因身份、性格等的不同而做出不同的反应,但他们却能共同的流露出悲痛之情。前倾凝视耶稣的圣约翰,在绝望与悲痛中向后伸展双臂,表示心中的绝望。女圣徒们的手轻轻地握着耶稣带着的双手和双脚,神情充满哀伤。这种写实场面所流露出来失去亲人的悲情更深刻感人。
“乔托绘画主题更多是传奇人物的生活本身,想要唤起观看者本身的内心体验,让他们参与神圣历史的情感体验。以人物形象的真实生动,来体现对人和世界的新看法,以展示人本身和现实生活之美,来反对宗教神学贬低人性的观点。这就是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思想。乔托艺术的现实主义表现同时也揭示了新艺术的现实主义手法和人文主义思想内容的紧密结合。”[3]
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作品非常重视艺术的精神内涵,把技艺、精神、形象、情感相柔和。在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探究对象是人,而且是对人的灵魂和人生更加深层意义的探究。这种对人自身进行深入认识和探究的行为,是人类进步的表现。文艺复兴时期绘画虽然以宗教、神灵以及虚无缥缈的天国为出发点,来探讨神和人的关系,但实际上却落脚于现实社会,探究的仍是现实中人。神灵不过是理想化了的现实生活中人的形象。在宗教绘画作品中所描绘的内容是把实现人理想化了,体现行善、互相帮助、不偷窃、不妄语、不贪、言行一致等戒律,这些都是与社会道德标准相一致的,是对现实人生的思考。艺术家的这种思想感情与意志愿望常常寄寓在具体的形象之中。在宗教绘画中形象性将教义、人物、故事融为一体。这种宗教艺术为非的欣赏者们也同样提供了广阔自由的想象空间,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如,皮耶罗・德拉・弗朗切斯卡的《复活》,画家描述的是基督的复活,画家把在画面中直挺站着的基督形象画成一般人的样子,让基督融入到本不是很协调的主题之中,克制的姿势带有一种紧张感,仿佛已经准备好自己走出坟墓,去唤醒沉睡的世界。天空飘着清晨的条状卷云,这是一天的清晨时刻,四个守护者和整个世界都沉浸在沉睡中。基督超脱的表情,毫无审判之意,似乎有意让世人来评判自己。他按理想的人体形象来表现基督,在背景中呈现出一种优雅的美感。
皮耶罗・德拉・弗朗切斯卡的作品精彩地诠释了艺术、几何、神学、哲学以及社会现实等。弗朗切斯卡的一生和他的作品中,都彰显着那个时代的知识和精神价值,体现出传统与现代、宗教与人文、理性与美学等社会多方面因素对他的影响。
人文主义思想作为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广泛表现在这一时期的艺术作品中,本文简单举例分析了人文关怀在绘画作品中的体现,剖析了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作品的特点,该时期的绘画作品不仅奠定了欧洲现实主义艺术的基础,而且还以其深厚的精神内涵和精湛的艺术技巧,给人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该时期的绘画对欧洲乃至整个世界艺术的发展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注释】
[1]范梦.世界美术通史[M].(第1版).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493.
人文主义的主要特征范文2
【关键词】西方美术 自律观 中国书法 精神内涵
书法艺术是中国特有的艺术种类,中国书法和西方美术这两种艺术形态,是在东西方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发展和并存的,在两种不同的社会形态中,都经历着从“模仿”到“表现”的共同规律。
中国的书法艺术建立在汉字的基础之上,汉字和其他文明的文字起源一样始于语言,形成于绘画,在文字产生的早期阶段,都是作为象形符号发展而来。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字既没有完全停留在象形中,也没有像欧洲文字那样逐步转变为表音文字。同西方绘画一样,中国书法是建立在中国自身社会形态学基础上的艺术形态学,它包含着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宇宙观,并承载着中国古老文化的精神观,随着历史的变迁而变化着自身的精神结构和外部形态。
一、模仿的汉字
文字起源于绘画,而这种绘画处于透视学、解剖学还没有产生之前的模仿客观对象阶段。早在几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出现了大量以简洁手法在甲骨、石、陶器上用工具雕凿的各种绘画形象,其造型来源于对现实生活的模仿。所描绘的内容是与人类当时生活有关的狩猎场景,形象以动物、人、自然形象为主。这不仅反映了当时人类的生活状况,同时和远古时代巫术以及人类对客观世界的了解程度有很大关系。
从人类学的角度来说,模仿在原始文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原始绘画对自然模仿的本身反映了原始人类适应和改造自然的生存手段。模仿始终贯穿于原始人类的一切活动当中,是原始的物质生产和文化艺术创造的重要方式。在原始社会的文化和艺术中,模仿既是手段也是目的,他们的模仿手段和目的表达着原始人类的集体意识和集体经验。模仿活动和被模仿物始终互相渗透、贯穿始终。这种原始模仿文化甚至一直影响到中世纪和古希腊的艺术。
从远古时期人类对自然的初步认识和崇拜,到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以前的探讨自然本质的哲学,再到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降到人间,以及中世纪的哲学和艺术以宗教为目的的基督教美术,人类对客观事物还没有形成完整科学的理论认识。在文艺复兴时期科学的透视学、解剖学等学科发展和逐步形成以前,西方美术都以模仿客观事物为主要表现形式。
虽然到东汉末才发生书法艺术的自觉化,但书法艺术萌生于汉字。我国东汉时期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写到:“皇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说明古人开始明白,可以用形状来区分事物的差异。他们把自然界的客观事物形象经过简化,取其主要特征,开始了文字的创造。在原始社会时期,由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有限,在一些如祭祀等重大活动中,把文字刻在龟甲、兽骨之上,作为内容――产生于3000多年前中国商朝的甲骨文,本质上,就是以象形文字为基础的形符文字。它来自于图画文字,字体结构模仿事物的形象,如“日”“月”“山”“水”等。字体结构注重客观对象的特征,后来,其图画性逐渐减弱,象征性逐渐增强,又有了指事、会意等造字方法,并朝形声字的方向发展,很好的保存了汉字的象形特征。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理念模仿”学说中提出三种世界:理念、现实、艺术,并举出三张床的例子,理念的床、物质的床、模仿的床。理念的床在先,木匠造的床是对这种理念的床的模仿,而他认为艺术作品中的床是对模仿的模仿。从他的理论中可以看出,先有客观存在的世界,言语是对理念的模仿,而甲骨文作为书法艺术的起源是对客观世界的模仿。
中国的史前社会神农氏结绳记事,黄帝时期仓颉造字,作为书法的萌芽时期,巫术和宗庙活动帮人们创造了文字。史前时期,古人对自然崇拜和鬼神崇拜非常盛行,他们把日月星辰、云雷雪雨加以神化,认为那是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并加以膜拜。到了殷商时期,统治阶级极为崇拜和畏惧神灵,并有专门的巫术占卜凶吉。这些原始的宗教占卜活动促进了文字的创造和发展。由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和敬畏,文字的结构形式以模仿自然物象为特征。当然,文字是对语言的模仿,在生产生活中语言的产生又是对生活或者自然本身的模仿。比如“爸爸”“妈妈”可能是对吃的渴望和哭声的模仿。同西方美术一样,模仿在艺术萌芽之初始终是艺术创造的主流方式。
二、再现的文本
在古代中国,随着殷的消亡,最早的甲骨文随之消逝,商代后期金文代替了甲骨文,并作为周的主要字体,因其铸造于铜鼎之上,故也称其为钟鼎文。钟鼎文图画形式减弱,符号性更加突出,象形意味较甲骨文减少, 只有3000多字,因为要表达更多情感和语意,自然中模仿的对象没法满足造字的需求。西周后期,汉字逐渐演变成为大篆。其造型线条化,由均匀柔和的线条代替了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同时,字形结构更加整齐,逐渐脱离了模仿自然的原形,日趋走向方块化。广义的大篆包括以前的甲骨文、金文和六国文字。秦灭六国后,采取中央集权管理,推行“书同文”,以小篆代替了大篆。小篆字体结构更加规整,笔画圆润,减弱粗细不均的形态特征,字体结构方正,更加摆脱象形的拘束。在中国书法史上的突破性革命是隶书的出现,它使汉字更加方正,摆脱了单一的中锋运笔,成为以后书法发展的楷模。
秦统一六国以后,为了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以小篆的形式统一了文字。到了战争频繁的汉代,由于木简的应用,为了方便大量文字资料的编写,汉代隶书简化了字体,代替了秦的小篆。由于战争频繁,死亡人口也随之加剧,为死亡将士立碑也加快了书法史的演变,产生了介于隶书和楷书之间风格的魏碑风格。
春秋战国时期,儒、道、法、墨、兵、杂、名等不同学派不断涌现。秦汉以来,农业取得了进步,铁器已经在生产中应用,冶炼技术得到发展。科学、纺织、天文、数学、医学都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已经摆脱了原始的蒙昧时期,有了一定的科学认识。西汉初年,政治稳定,人们的思想十分活跃。频繁的日常事务和人际交流推动了汉字的发展,需要更加简洁的书写方式。
魏晋之前流传至今的书法作品都是书写实用性文本,如文书、碑铭等,由于这个时期的书法还处在书法作为艺术的“能指”层面,目的在于记录和书写特定的语言文本,只是作为文字符号出现,并没有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文本的“语意”在书法中占据绝对的地位。此时,书法强调实用性,文字只是对语意的再现,并没有“诗意”书写本身。
同样,再现的风格在欧洲13世纪以来的美术作品中出现。在古希腊时期,无论在哲学、文学和艺术等方面都有了高度的发展和进步。作为欧洲文明的起源,在公元前5世纪和公元前4世纪之间,古希腊的文明已经取得相当的发展,孕育了像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这样伟大的哲学家。同时,来自周边的小亚细亚、艾吉、波斯的学者也为这里带来了哲学、修辞学、物理学、天文学、数学等方面的飞跃。这些都为后来的欧洲文艺复兴提供了灵感源泉。
随着欧洲各国在冶金、制造、军事等工商业等方面的发展,封建经济逐步解体,并在封建社会内部产生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同时,新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方式以及新的哲学体系也正孕育在这种生活和文化方式中,相继出现了人文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思潮,从而与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基督教及其经院哲学相抗衡。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文化运动的中心思想,它和古希腊的人本主义有着渊源关系,并在文艺复兴时期得到发展。人文主义的艺术和当时的哲学、科学等领域一样,核心就是对人的关注,反对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以神为本的思想,主张以人为本,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同时,现实主义在文艺复兴时期也逐步形成,艺术作品以描绘人和人类的崇高为主题,用个性反对和解放禁欲主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现实主义和人文主义的思潮和创作方法,让艺术回到主体“人”认识、体验客观世界和表现自身思想感情的手段而存在,以再现真实形象,表现人的内心世界为主要特征。
当文艺复兴发展到鼎盛时期,现实主义和人文主义的思想与科学的认识有机会结合起来,人们对解剖学、透视学都有了深入的研究。现实主义和人文主义的意识形态以及科学的解剖学、透视学原理,使得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在二维平面上创造三维立体空间错觉成为现实,而且产生了一套全新的观察、再现和研究自然的视觉语言。
三、表现的艺术
19世纪以来,欧洲相继进入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西方工业文明不断丰富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同时也改变着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一切都给艺术家带来了崭新的体验和激情,同时激发了他们思维方式的改变,使得艺术家不能满足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从当下的经验出发,寻找一种新的语言方式。现代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拓展了人们的视野。在艺术创作上,艺术家开始寻找新的表现形式并建立新的艺术法则。科学的方法和逻辑此时影响着艺术家的思考方式,并不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发生着变化,用科学的成果不断地实践着新的艺术语言。每一次科学思潮的变化都必然影响着艺术思想的变化,从文艺复兴“人的发现”到现代人文精神的反思,可以看到哲学在这几百年间发生的变化。叔本华认为人的真正本质是意志,人最根本的东西是情感和欲望。同时他认为要获得具有客观意义的真理只能通过非理性的直觉。这种直觉发生于时空之处,超出经验和思维的范围。他的本体论和直觉论让艺术家的天才和灵感升华为艺术创造的根本。同时,尼采的“上帝死了”也结束了西方传统哲学的崇高理论,结束了西方文明的权威和标准。19世纪,法国人对照相术的发明是人类科学的又一个突破点,它改变了人们的现实生活,大大影响了艺术的创作思路,再现写实主义的绘画已被摄影所威胁。经济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哲学的重新思考以及艺术的自律,使艺术家开始以最大的热情和开放的思想不断尝试和探索新的艺术语言。从此,艺术不再是对客观世界的再现,而是注入了更多个人情绪和痕迹,由再现走向表现,用“表现”的手法确立自我中心的方式,用表现带出内容,带出精神。
艺术经历了千年的变革,从模仿、再现到主观的精神表现,放弃了绝对的统一标准。艺术家开始以个人的情怀重新面对自己、面对别人、面对眼前似乎陌生的一切,灵感成为艺术创作的源泉。这一切由印象派绘画的出现而开始。19世纪后期诞生于法国的印象派面对工业革命给人们带来的热情和影响,以全新的意识和感受否定传统的艺术语言和主题,给艺术重新注入了新的血液和思想。
在古老的东方,从秦代到汉代,经过漫长的演变汉字已具备一定的审美趣味,但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门类。到了公元2世纪,也就是东汉时期,随着历史的演变,汉字书写发生了变化,同时,随着科学的进步,纸张的发明也使得纸张书写有别于石刻和木简,它的便利使得汉字的书写向实用性与审美性分化。
到了魏晋时期,随着佛教的传入,人们对新的外来文化不断吸收,出现了继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又一次文化解放。在政治方面,秦以来的中央集权体制被动摇,动荡的格局形成多元的政权格局。多元的政治机构,同时需要多元的文化开放与之相适应。此时,中国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玄学,是道家和儒家融合而出现的一种哲学思想,是以老庄思想为主导的哲学思潮,是与科学相对的理论。玄学在问题研究上和科学有本质区别,玄学不同于西方科学求证的思维方法,而是用纯解释的思路作研究。它的含义是指立言与行事两个方面,并多以立言玄妙,行事雅远。因为“玄远”的哲学思想,使得立言行事远离具体事物,而专注于超经验的某些事物,即今天所说魏晋风度的哲学背景。当时的士人学子言行清谈,追求即时的超脱与放纵,体悟并意识到人的存在价值,张扬个性的人的自觉带来了魏晋时期书法的自觉。
人文主义的主要特征范文3
关键词:传统元素;视觉传达
中图分类号:J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8-0042-01
一、当代视觉传达设计中中国元素的再设计
现今中国传统元素在设计可以分为七类:纹样类、动植物类、古建筑、文化类、服饰类、宗教类和生活类。这七类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再设计主要表现在:
(一)纹样类
纹样类的中国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主要是起到装饰作用,中国传统纹样大多是带有吉祥的寓意,它以一定的形式构成而反映出一定的观念,并且传达众多的内容、历史、文化、政治、以及人们的精神世界。
(二)动植物类
动植物类的中国元素是略带人文气息,是物化了的精神世界,通常带有幽静、淡雅、修身养性的气质,给人清远悠长地意境之美。似景似画,气质完完全全地被元素的选择所决定。
(三)古建筑类
古建筑类,在当代视觉传达设计领域中常出现在一些房地产广告当中,目的是为了烘托出一种古朴而又典雅和高贵地意境之美。中国古建筑元素植根于深厚的传统文化,表现出鲜明的人文主义精神.视觉传达设计中古建筑的中国元素的使用,从它的尺度、节奏、构图、形式、性格、风格等,都是植根和满足于当代人的审美心理,为大众所能欣赏和理解。
(四)文化类
文化类的中国元素是基于中国深厚的文化根基,是人文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它的艺术形式和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以及文化的延续性,体现在不同中国元素的选择上。
(五)服饰类
服饰类的中国元素一般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多以招贴的形式所出现,体现的是一个民族或是地域的独特的美,服饰类的中国元素或是模仿或借鉴服饰上的装饰纹样,或是以象征的形式展现世人,是一个民族或地区文化精神以及美学思想的集中体现。
(六)宗教类
宗教类中国元素是一种信仰的符号,是对人类进行教化的进化过程。种种宗教似乎都认为自己所宣扬的便是真理,所以在视觉传达设计中时常会出现一些宗教类的符号,作为一个象征物的载体,借以宣扬一种脱离现实的精神世界。
(七)生活类
生活类元素经常被使用在LOGO设计和包装设计和招贴当中,生活类元素与现代社会息息相关,是与大众互动得最好的视觉形式的表现。
二、中国式的复合思维和多元表现
中国是一个东方文明的古国,对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与国外优秀文化的兼收并蓄。中国元素的设计与运用是将事物符号化的过程中,包含了认知性、准确性、艺术性和延续性,既担当着历史的载体,包含某种寓意、情感、内涵、文化背景,又具备着一定的装饰性。
中国元素的运用仅仅是一种设计的手段并不是设计的目的,通过对中国传统元素的运用来反应设计物的内涵和精神才是最重要的,才能体现出设计的真正意义。
设计运用中,中国元素再设计的上,几乎是没有脱离传统元素的材质、造型特点、表现手法和象征寓意的。如《运动保安康,奥运载人心》这一题材上, 设计师采用年画中“门神”这一中国元素为创意的出发点,在对年画的工艺、材料以及表现手法充分了解的基础上,遵循年画艳丽、单纯、强烈的色彩和造型特点,生动的绘制出“门神”的形象, 此外把奥运会的LOGO和体育运动中的呼啦圈也找到了一个契合点。
首先,年画是民间美术的一种绘画形式,内容都是希翼来年风调雨顺、吉祥如意;期盼家人健康平安、生意发财;辟除人间妖魔鬼怪、驱邪纳福。门神这种题材的年画,在中国古代曾经几乎家家户户门上都贴有,通常具有驱邪纳福、保平安的寓意。
三、结语
基于上述,可以看出,对中国传统元素进行再设计时,遵循中国传统元素图形本身所承载的寓意、象征、情感、文化背景、时代特征以及表现手法,抓住中国传统元素中某些图形的主要特征,抓准结构和特质,使图形与创意图形与视觉之间达成一个良好的契合点,通过图形来表达创意,使形式服从于内容,准确的传达出设计的目的。
最后,我想说:中国传统元素的再设计并不是设计的目的。然而,不是设计的目的我又为何要提级“中国传统元素的再设计”呢?其意义的生成很难说是一种文化的继承或者是另一种文化的渗入这么简单,更主要的是,把现象背后的环境进行综合性思考:过去、现在、未来……
参考文献:
人文主义的主要特征范文4
在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影片中,我们不难寻找其孤独符号的存在:一个冷眼观看的神秘青年,一场存在于电话间不可触摸的爱情,一种因女友背叛而选择的窃听的生活方式,甚至是当爱的交流无可抵达时反窥到的爱的孤独。了解这些影像符号背后的话语,才可能以此为载体来试着解读基耶斯洛夫斯基影片中的思想内涵。
基氏影片角色的主要特征―孤独情结的一贯性孤独情结是基氏电影角色的主要特征。《维罗尼卡的双重生活》中两个“我”相逢不相识,未及相认又擦肩而过,在其中一个死去时另一个也感到了内心无可言说的孤独与隐痛。《三色》系列中朱莉在影片一开场便面临着生命的迷失:一场意外的车祸夺去了丈夫和女儿的生命,她劫后余生,成为孤独的存在。《白色》中卡洛尔一次次在深夜里望着酷似妻子的少女雕像难以入睡,孤独与思念在折磨着他。在《红色》中我们同样可以感受到无处不在的孤独:瓦伦提娜的男朋友永远在电话的另一端,即使她拥着他的外套喊他的名字,也弥补不了瓦伦提娜内心的孤独。老法官因年轻时遭遇爱情的背叛而终身独居,年轻法官奥古斯都则终日与一只狗为伴,他的女友最终也背叛了他。
更为出彩的是导演在《十诫》中对一位神秘演员的启用,他就是阿特・巴西斯。基耶斯洛夫斯基电影的人性维度除了第七诫和第十诫没有他出场,其它八部影片中都有他的身影闪过。第一诫中,他在湖边烤火时目睹了保罗的死亡;第四诫中,他背着白色独木舟缓缓在拆信的安卡面前走过;第五诫中,在雅克采即将实施谋杀出租车司机时他手持测量标杆阻拦了一下子;第六诫中,他又分别在托米克爱情体验的兴奋与绝望时都与其在草坪相遇;第九诫中,当罗曼在飘车发泄自我而车仰人翻时,他又一次不动声色地目睹了一切……他并不参与剧情的发展,可他又总在最关键的时刻出场。
基耶斯洛夫斯基深信有些人会看到这个旁观者,他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剧中人物命运的暗示者。“我在偶然间成为你的生命故事的背景和见证,可是我们彼此间都浑然不觉。”《十诫》中这位沉默的目击者,是基耶斯洛夫斯基孤独、神秘、非理性的内心体验的外化,是一个“孤独个体”。从某种意义上讲,他就是基耶斯洛夫斯基本人。
爱的孤独与杀人者的孤独。红色的爱:灵魂深处的孤独在现代关系的人际关系中,当接触与交流的希望逐渐减少时,自我内心的孤独便占据上风。这种灵魂深处的孤独是当今西方社会人们生存状态的真实写照,也是横亘在人类博爱面前的最大难题。影片《红色》的开场充满象征意味:各种频率的电话磁波夹杂着人声肆意穿梭,看似毫无阻挡、彼此畅通,然而人与人在声音背后的关系又是否真的可以连接?当声音在电话里转换成电磁波,我们已彼此隐蔽,不可触摸。由于所处时空不同,彼此无法感觉到对方真实的生活,于是由声音编织的爱的表达再强烈也于内心的孤独无补。
在影片开场不久的十字路口的镜头中,年轻法官奥古斯都与瓦伦提娜在时空交错中擦肩而过,却始终没有相遇。两个人都有自己的爱情轨迹,有爱的对象,也正为爱而深感命运的不幸。即使大海难结局上基耶斯洛夫斯基安排了一个让两人出现于同一个时空的场景,两人也只是因相遇而可能,但即使在同一时空,相逢如果不相识,你我依然孤独。
而在同一时空相逢的老法官与瓦伦提娜的命运又如何呢?牧羊犬的意外受伤促成了瓦伦提娜对老法官的造访。他的冷漠多疑在瓦伦提娜的真诚善良的感染下逐渐改变了。两场交谈拉近了他们彼此之间心灵上的距离,但这却是一种无法到达的爱。虽然是穿越了时间的精神之爱,可惜时光已让一切无法更改。正如基氏所说的:“电影提出的最根本的问题是:是否可能弥补以前在某个地方犯下的错误?某个人在不合适的时间生了某个人。瓦伦提娜应该早生40年,或者老法官应该晚生40年,这样他们就会组成很好的一对,这两个人在一起大概非常快乐,他们大概都非常合适对方。”
《红色》的主题是博爱,爱可以弥合心灵的创伤,但爱同样可以使同样承受人生寂寞的两个人不再孤独吗?爱的主体是脆弱的,爱的条件是有限的,爱的相互的位置又是错乱的,注定爱最终成为个体内心最深的隐秘:爱,是孤独的。而将这种生存体验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的当属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爱情短片》(第六诫)。
影片首先展示的是托米克的个人欲望及其不可及。他爱上了同住一个小区的、比自己大八岁的女画家玛格达。他每晚八点半准时用望远镜偷窥玛格达的生活。萨特说过:当接触是不可能的情况下,窥视的欲望就占了上风。托米克通过望远镜与玛格达的世界亲近着:托米克看见望远镜中的玛格达独自吃面包时,自己也咬了口面包;他拨通玛格达的电话,听见的是玛格达在话筒里的问询声“hello?”这一问询是在托米克的电话听筒里出现的,双重空间的声画融为一体,也成为基耶斯洛夫斯基直指人心的精神空间,它与影片中的男女角色的内心状态浑然天成,不仅使人感受到导演本人对人文精神Z孤独个体的热忱关注,也使观众更能强烈体验到托米克内心中的那种强烈,以及这种因为爱的不可能而导致的强烈孤独感。
电影三分之二处,当玛格达对托米克心中圣洁和完全精神的爱进行了亵渎后,托米克羞愤地逃离回家并割腕自杀了。当得知他自杀未遂被送进医院后,玛格达开始拿起望远镜对准托米克的窗户,期待着他的身影的出现。这时偷窥的施者与对象就被置换了过来,这种行为可能出于对爱的体认,也可能出于同情,或者是出于良心的谴责。而当临近结尾时,玛格达进入托米克的房间,用他平时偷窥自己的望远镜回望自己的房间时,不仅方向置换,角色的位置也置换完成。通过望远镜,玛格达仿佛瞥见了自己以往生活的影子,窥视的往返完成之后,玛格达最终瞥见的,是自己的爱的孤独。
正如基耶斯洛夫斯基所言:“这份爱对那个男孩,以及后来对那位女人来说,都很辛苦。所以我们一直透过受折磨的人的眼睛来看这份爱。这份爱也一直与磨难、和不可企及紧密相连。”
人性的反思:脆弱杀手的孤独《杀人短片》(第五诫)既可以从伦理方面分析两次谋杀中丧失人性的个体行为和人类群体剥夺个体生命的非人道性(如果说杀人者剥夺他人生命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犯下的罪恶,那么以法律的威严处罚杀人者是不是受体制保护的集体的罪恶呢?这是人道主义至今无法摆脱的困境),也可以从个体的存在状态来分析其实施杀人行为的背景和潜在因素。
孤独导致了人的安全感的丧失,活着没有依凭,对生活易产生绝望感。雅克采就是这样的一个青年,他是一个绝望的人。当妹妹在12岁时被他一个醉酒的朋友开车撞死时,他就觉得生活可恨起来,要找一个人报仇。在以他的视点出发的镜头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人们互相厌恶、互相拆台、不友好的、毫无同情心的世界。而他的行为更凸现了这种气氛:在街上漫无目的地走,一群青年在街角打群架;去相馆洗照片,服务生冷漠而无礼;走到广场,无缘无故受到一个老头的训斥;去看电影遭受冷遇;一群示威闹事的人从他身边经过……社会环境动荡而又令人窒息,生活没有目标,现实环境让人厌恶等等,都是影片传达给我们的相关信息。于是层层的社会铺垫和心理影响促成了他的行凶,而行凶后雅克采空虚、脆弱的独自饮泣又来源于偶然中铺垫的必然。而接手雅克采杀人案的是刚通过考试上任的皮尔契,“他学法律本来是为了逃避孤单。
好些人认为,生活在人民民主社会不会有孤单,其实不然。许多人都很孤单。人们生活得不诚实,是因为不愿意承认才经常说‘亲如一家’的社会中的孤单,见习律师意识到自己的孤单,以为做律师可以接触各种人,可以拒绝孤单,变得诚实一些。”他本以为他的工作和所代表的法律可以让世界变得有希望,而恰恰就是以法律的名义,他不幸成为前后两次杀人事件的见证人。动机不被考虑,同情也抵不过法律。行刑时他绝望的一声喊叫“不!”,还是淹没在集体杀人的正当声中。皮尔契被自己信仰和坚持的法律抛弃了,他是人道主义孤独的弃儿。
基耶斯洛夫斯基把这一人类文明的悖论搬上银幕,给人的启发是深远的。司法制度能惩罚不正当的故意行为,却不能填补生活中因个人性情而产生的偶然性裂缝。这种惩罚是合法的,但不一定是正当的。人的自然性情都有欠缺,那么,谁可以决定惩罚的正当性?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基耶斯洛夫斯基把一桩杀人案件变成了一桩关切人性及心理状态的精神反思,让个体面对自己的生存、伦理处境,对自我性情及生存体验由冷漠变得敏感起来。四、结语一位优秀的电影导演、电影作者的作品序列不仅应该呈现主题的连续性、相关性,而且具有鲜明的风格特征。正如风格的定义指的是一个艺术家成熟的标志。
基耶斯洛夫斯基作为加世纪最后20年里最为独特而成熟的电影大师,“他的影片有着鲜明、难以模仿的个人风格,丰富、绵密到几乎令人窒息的人文及人文主题,哲学的玄思演化为极富原创性的视听语言”。问他的影片似乎以直观的方式展示并印证着某种几近崇高的审美体验,可以说,他的影片是对后现代社会、反人文主义现实的人文主义思考,同样可以说,那又是对“古老的”人文主义主题的反人文呈现。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大部分影片、尤其是其成熟期的影片,在共同讨论着文明的危机,那是现代文明、或者更为准确的说,是欧洲文明的危机,“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影片因此呈现出来某种临渊回眸的姿态,某种沉静、广泛中的疏离,某种文明表象下的荒芜,充满偶然的宿命,无处不在的囚禁与放逐,异样敏感又空前的默然。他的电影是对不可表达之物的表达。但这不可表达之物不仅是现代主义的谋体自反、对媒体自身不可逾越的限定的挑战,而且以视听语言表达不可表达之电影主题。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作品无疑是光与影、声与画、感性与知性的交响乐”。他的作品有事件却几乎没有传统意义的情节。在其影片中故事蜕变为某种情境,而传统意义上的“情节”几乎在序幕中便已经发生,影片的主部,便成为对那极端偶然又似乎宿命的事件的回声的展示。
人文主义的主要特征范文5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知识理想是类似于“学富五车”的渊博学问。他们把积累知识当做知识的主要目的。如果一个人能把同一个意思以许多不同的变化方式说出来,那他就是一个知识丰富、学问渊博的人。思考就是有目的地将可能有用的知识有条理地加以归类和收集,记在脑子里。阅读在这个意义上成为一种精细、持久、有条理的思考教育。当时的人文主义者把阅读看成是对整个知识领域的探索,因此,每个有志于从事写作的人一生至少得把古典通读一遍,必须有了这样的知识准备才能开始写作。记忆力好的人在知识上处于优势地位,就如同冷兵器时代气力大的人在战斗力上处于优势地位一样。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随着知识观的巨大变化,大部分以前被看做特殊、很稀罕的知识已经变成了很普通也很容易得到的信息。21世纪,便捷的互联网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亿万人信任的“人类知识总和”。爱因斯坦说“信息不是知识”,但他并不崇拜知识,他说“关于‘是什么’的知识无法打开‘应该是什么’的大门”。按照爱因斯坦的标准,今天学校里传授的大多是“不是知识的知识”(仅仅是“信息”),与以思考、理智、判断为特点的“智识”相去甚远。例如,《独立宣言》里“美洲”和“自由”出现过多少次?你能完整地背诵几首诗、记住多少重要的年代、知道多少名著里的人物、知道多少问题的标准答案、会演算怎样的数学题、记住了多少英语单词或语法规则等,这样的知识只不过是信息,算不上是有智识意义的知识。
英国哲学家尼古拉斯?麦克斯韦提出,教育需要以提升“智慧”代替单纯的“知识”积累。智慧是一种特别需要由价值和意义来导向的求知过程,其目的是认识处于物质宇宙中的“人类世界”,帮助学生探究并认识人类世界的丰富性、生存意义和人生价值。在人类的文明进程中,智慧是一种良善、光明的能力,违背良善和光明的能力再强,人们也不把它称为智慧。无数的历史事例告诉我们,能力很强的人可能因为错误的价值观而变得非常邪恶。互联网时代的学生最需要学习的是有积极价值导向和批判问题意识的思考能力,而不仅仅是获取一种被叫做“客观知识”,其实不过是唾手可及的现成信息。以培养这种能力为宗旨的人文教育因此变得比任何时候都更重要。专业教育可以告诉学生“是什么”和“怎么做”,而人文教育则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和“为什么”。唯有如此,学习才能从“求知识”提升到更有意义和更高一层的“求智识”。
2001年,《电影心灵》上映,影片以诺贝尔经济学奖数学家约翰?纳什的生平经历为基础,讲述了他患有精神分裂症但却在博弈论和微分几何学领域取得骄人成绩的励志故事。影片当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教室里,纳什教授在给二十几个学生上课。教室窗外的楼下有几个工人正施工,机器的响声成了刺耳的噪音,于是纳什走到窗前狠狠地把窗户关上。立即有同学提出意见:“教授,请别关窗子,实在太热了!”而纳什教授一脸严肃地回答说:“课堂的安静比你舒不舒服重要得多!”正当教授一边自语一边在黑板上写公式的时候,一位叫阿丽莎的女同学走到窗边打开了窗户。电影中纳什用责备的眼神看着阿丽莎,而阿丽莎却对窗外的工人说道:“打扰一下,我们有点小小的问题,关上窗户,这里会很热;开着,却又太吵。我想能不能请你们先修别的地方,大约45分钟就好了。”正在干活的工人愉快地答应了。看罢,纳什教授一边微笑,一边评论她的做法似地对同学们说:“你们会发现在多变量的微积分中,往往一个难题会有多种解答。”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欣喜地看到,教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是在传授某种知识,而是十分赞赏自己学生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这种方法恰恰体现了人文教育的要求。在面对热和噪音的两难选择下,聪明的阿丽莎找到了一条中间道路,找到了一种解决问题的合适的方法。这就是我们在数学教育中值得吸取的做法,教授最后的话给我们很多启示,在一道题目中,我们只要思考就会找到很多种解决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种,所以,我们学习数学就要学会多角度思维,不能仅仅限于一种标准答案或固定的思维习惯,或许这正是我们数学学科注重人文教育的意义所在。
人文主义的主要特征范文6
论文摘要:西方后现代艺术观念影响着世界美术教育的改革,无论从美术教育理念、还是从美术教育课程观方面,它都对我国的基础美术教育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一、西方后现代艺术观念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伴随着西方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西方后现代艺术取代了现代艺术,使走入困境的西方艺术峰回路转。后现代艺术思想的主要特征是回归性、折衷性、混沌性与多重性,相应地表现在不求纯粹、善待传统、非个人化、多种标准几个方面,如对当代艺术不局限于视觉形式,绘画超越平面限制,雕塑与风景、建筑相结合,对于人类丰富的文化遗产要很好也地加以利用等。后现代艺术一改现代艺术的自我为中心的艺术创作理念,提倡艺术走向社会,贴近生活,强调艺术的社会功能,从而使世界艺术没有明显的界限,达到世界文化的多元,形成一定的全球语境。
在全球化与多元化语境下。世界各国大力提倡艺术教育,并对艺术教育进行着一系列的改革,后现代艺术观念成为影响现代世界美术教育改革的重要因素之一。后现代主义虽然思想庞杂。“但其实质还是追求一种更完美的现代性,期望人的行为更具合理性”。因此,表现在现代美术教育改革中,则强调美术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强调通过美术教育使学生获得终身受益的美术能力,强调美术教育让学生运用多种手段、多种材料包括声、光、电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这些都与后现代主义所呈现的普及化、生活化、多元化、解构化等特征是分不开的。在此影响下。西方各国家出现了许多新的课程理念。如九十年代初美国盖蒂艺术教育中心提出了“以多元文化学科为本的美术教育”、“多元文化艺术教育”、“视觉文化教育”等观点。世界美术教育改革倡导以人为中心,通过美术教育挖掘个体的潜能达到全面发展,同时,强调扩展美术学习的领域,把美术与各学科联系起来,在学习方式上强调主动探究,形成综合全面的美术教育。从注重知识目标转向人的目标,从单纯知识型向综合素质型转变,向全面发展和个体潜能挖掘转变。从被动接受向主动探究转变,从侧重理性知识向感性、理性并重转变。
二、西方后现代艺术观念对中国基础美术教育改革的影响
在现代全球化与多元化充斥的教育环境下,我国的美术教育更是素质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后现代艺术观念也影响着我国的美术教育改革。
(一)对基础美术教育改革理念的影响
二十世纪末。多元文化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坚持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强调建构多元文化的多元教育环境使美术教育也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西方后现代艺术观念消解了文化的中心论,文化观念多元并存,认知和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丰富性和差异性成为学生们解读视觉图像的基础和前提。这种理念影响着我国的基础美术教育改革。在我国的美术教育改革中则强调统整的课程观以达到培养人的综合艺术能力、强调“以生活技能为本(而非美术制作技巧)代替内容为本的课程,并强调课程的统整”在美术学习中让学生去了解各个国家的优秀文化艺术遗产,并了解这些艺术的生长环境,以及他们是如何产生的,怎样才能学会艺术等。这种多视点和多方面的求索,能使学生自觉地回到艺术的生长环境,从而使艺术学习的动力和兴趣不断保持下去。另外,美术教育改革强调人文性的学习。二十一世纪,随着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的到来。理性和感性的发展处于一种不平衡状态,社会的高速发展,使人类偏离了自然,人们认识到艺术是理性和感性趋于平衡的途径,因此,在美术教育改革中,人文性的学习被极度地重视,我国的美术教育改革在人文性的学习上,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学习美术知识,使个人感情和整个人类的情感源泉联系起来,个人经验与人类的丰富经验接通,以促进学生与周围环境的交流。所以在课改中“不以单纯掌握知识技能为目的。试图改变艺术教育中学生机械模仿与枯燥训练技能的方式。把艺术知识、技能的学习还原到一种完整的艺术情境中,或把一定的知识技能渗透到某个人文主题中。让孩子围绕该人文主题展开轻松愉快的学习”人文主义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美术技巧的掌握和人文主义关爱精神和审美价值感的提升。还有。注重以人为本,培养人的个性以达到完美人格的美术教育思想。后现代艺术观念的“追求一种更完美的现代性,期望人的行为更具合理性”的观念影响着美术教育观念,“以人为本”成为现代美术教育思想的主导思想,美术教育改变了过去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思想,提倡以培养人的个性,达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理念。英国教育家赫伯特里德曾提出“通过的艺术教育”,即通过美术教育来培养人,把美术教育作为引导儿童发展的工具,从而培养儿童的个性,达到完美人格的塑造。在我国的美术教育改革中也特别强调人格的培养,并提出“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个性特点,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艺术活动,促进他们创造能力、审美能力等的提高,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二)对基础美术教育课程改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