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记叙文阅读教学策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记叙文阅读教学策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记叙文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记叙文阅读教学策略范文1

关键词: 生活教育 记叙文 教学现状 教学策略

一、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近代学者陶行知是探讨教育与生活关系的集大成者,他提出的“生活即教育”奠定了生活教育的理论基础。“生活即教育”这一理论直接且非常鲜明地回答了教育理论与实践中最核心的问题,即生活与教育两者之间的关系问题。陶行知在揭示“生活即教育”内涵时,曾经这样说道:“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1]这句话可以解读为两层含义:一方面是说教育来源于生活,教育是在社会之中的,另一方面是说教育和学校要为生活p社会服务,教育要满足人民的需要。教育的过程要与生活过程和社会过程联系起来,“生活教育”说到底就是和实际生活相联系。

在“生活教育”理论体系中有三点最基本的内涵,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生活即教育”指的是教育不能脱离社会实际生活,教育要为了改造社会生活而存在,两者密切相连,生活决定教育,只有当教育与生活相结合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如果教育本身脱离了生活,那么就称不上是教育。教育任务是不断提高现实生活质量,使生活不断向前和向上发展。“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中的核心思想。“社会即学校”指的是学校必须与社会进行密切联系,从而扩大学校对社会的影响。这个主张有两个意思:首先,必须把社会与学校这两者更紧密地联系起来,把学生从学校这个相对封闭的区域中解放出来,使学校对学生教育的作用不再单一地局限在学校内;其次,要把学校办成更加贴近社会实际情况的,从而影响社会发展。“教学做合一”,实际上指的是知行合一,行,就是做,是实践;做是第一,知才是第二。这样就改变了旧的传统教学中脱离生活、社会和实际的弊端,把单纯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转移到培养学生生活力及创造力的轨道上,做到学以致用。

陶行知认为,教育源自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应该为这个社会生活服务,在改造社会生活中发挥最大作用。

二、社会生活与作文教学的关系

语文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具有极强的社会生活性,决定了语文教学应该源自于生活,与生活同在。其中语文教学中占据“半壁江山”的写作教学更是如此:命题、写作、批改、讲评等各个环节,这几个环节都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就提出了相关的规定,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途径,运用多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学生作文离不开生活,生活越充实,作文内容越丰富。现代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息”,“作文原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出、发行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2]。由此可,生活对于写作的重要性,初中记叙文写作同样与生活息息相关。学生有了生活,才能有所思和有所感,才能更好地写作记叙文。

作文教学能帮助学生加深对生活的理解与感悟。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其实是用语音文字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和思想。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发现问题p分析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培养个性且完善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理解。

三、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现状

记叙文是对生活中人、事、景和物的叙述及描写,是表现日常精彩生活的最好载体。记叙文写作是初中作文教学和作文训练的主要内容,是学生进行考场作文的首选文体。初中语文新课标对初中生写作记叙文应具备的能力提出了以下要求: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3]。然而,我校初中生记叙文写作现状令人担忧,无论是教师的写作教学,还是学生的作文,都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

写作教学没有系统性,记叙文教学也是如此。写作能力的提高需要具备多方面条件,包括生活素材的积累、体验及感悟,从文章的构思、选材、立意、布局谋篇等方面进行培养。这是需要多方面进行训练和提升的,教学没有可操作的、指导性强的理论和实践指导。现今语文教学中出现“重阅读轻写作”的现象。写作教学应该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由于阅读教学篇目很多,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及作文教学难度大,对教师素质要求高等因素造成上述情况。在作文教学中,长期以教师为主体,忽视学生个体的情感表达。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无论是作文的命题还是讲评,都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往往把作文写作视为任务,勉强应付,很难唤起写作激情,导致作文质量不高,作文内容和形式都比较单一和僵化。

就学生作文而言,其中存在许多问题。按照常理,经过小学训练,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对记叙文写作和训练应该驾轻就熟,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写作水平令人担忧。

第一,学生对写作缺乏兴趣,不愿写作,记叙文写作也是如此。一是学生视写作为任务,而不是出自内心情感的表达。二是一些学生不知道写什么内容,或确实不会写,也写不好。

第二,作文题目相对比较平淡p老套,学生所选材料范围比较狭窄。为鼓励同学们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老师往往会选择那些贴近学生生活的题材,如“那一次,我 ?摇 ?摇”;“?摇 ?摇的滋味”;“我学会了?摇 ?摇”;“我不后悔?摇 ?摇”等。按照常理,如今学生都曾感受过童年的欢乐或成长中的一些小坎坷,都经历过一些成功的喜悦或者失败的痛苦,都在生活中遇到一些让人感动或让人愤慨的人和事,虽然平凡,但是印象深刻,能够畅所欲言……然而,一些学生所叙的事情或者胡编乱造、离奇虚假;或者是一些年旧旧事;或者套用一些范文,让人觉得似曾相识。写父母,就是我半夜发烧,父母送我去医院;下雨天爸妈给我送雨伞;晚上父母为我盖被子。写同学,不是大雨天同学不惜自己淋雨把伞借给我,就是和同学发生一些矛盾,当自己醒悟过来想重归于好时,发现同学已到异地求学……总之,学生不善于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和思考生活,当然就无法把生活素材灵活运用到作文当中。

第三,作文语言不够生动,描写十分苍白,缺少细致描写。记叙文是记事和写人的文章,通常用的是叙述型语言和描写型语言。记叙文语言既要求文字通顺、表达流畅,又要求语言具备一定的生动性和形象性。要求在叙述的基础上,将描写的人物和景物的存在及变化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来,让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和如临其境。但是,我们从初中生的记叙文中可以发现,不少学生无法将一些细节描写出来。因此,刻画的人物比较单板干瘪,描写的场景不够生动。

第四,学生作文审题立意能力不强,立意较为肤浅。记叙文的立意是通过写人和记事表现作者中心思想,但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同学们往往缺乏审题意识,不注意文章的立意,随意盲目地写作,以致偏题、离题,或者立意相对肤浅、幼稚,没有深度。

由此看来,初中记叙文写作现状不容乐观,存在诸多问题。

四、初中记叙文“生活化”写作教学策略

生活教育理念主张教育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与儿童生活实际结合起来。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指导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首先强调生活是写作的创作源泉,写作教学必须立足于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生活阅历,指导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其次倡导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及套话。记叙文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通过对初中记叙文写作现状的分析,发现初中生普遍对记叙文写作不感兴趣,这是制约初中生记叙文写作能力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教师在记叙文写作教学中首要解决的问题。首先,教师在命题时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把生活作为背景进行作文命题。同时,教师应该注意到不同身心发展阶段的学生对生活的感受是不同的,命题时应该注意这一点。叶圣陶先生说:“凡是贤明的国文教师,他的题目应当不超出学生的经验范围,他应当站在学生的立脚点上替学生设想,什么材料是学生经验范围内的,是学生所能写的、所要写的,经过选择才定下题目来。”[4]由此可见,教师所起的命题是要激发学生写作欲望的。其次,积极评价,进行多样化评价,从而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教师在给学生作文写批语的时候,应该遵循一个原则――以鼓励为主。他们一次一次地写了那么多篇作文,总有几篇相对而言是写得较好的,教师应该适当地给予赞赏,多采用鼓励性评价,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教师也可以创办班级刊物展现班级优秀作品,甚至编写班或个人的优秀作文集。同样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地向报纸、杂志投稿。这些方式方法可以极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第二,充实学生的生活。《新课标》指出:“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充实的社会生活是记叙文写作的源头活水。在平时语文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活动。走出教室,走进校园,感受四季变化,从而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也可以把语文书中的一些篇目改编成课本剧,让学生融入其中,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从而了解内心变化。更可以从阅读中积累生活素材,现在很多中学生的课业任务十分重,平时过着学校p家里两点一线的生活,直接经历的生活十分有限,此时则应该多阅读,通过阅读等间接方式体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总之,开展多种语文活动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和体验生活的良好习惯,从而给写作创造更多源泉,使学生在写作的时候有东西写,有所发挥。

第三,在课堂上开展片段写作训练,从而提高学生整体记叙文写作能力。写整篇作文十分重要,从作文审题开始,可能需要大量时间。因此可以根据具体所学课文,结合写作训练重点,指导学生进行片断练习,从而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例如,我们在初中阶段学习了很多经典课文,可以当堂模仿并训练,也可以根据作文各个环节进行片段式训练。从作文的审题、立意、构思、选材、布局谋篇到行文等各个方面加以指导,完善记叙文写作各个环节。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与生活有着密切关系,记叙文写作更是如此。然而,在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引导学生自觉关注社会生活,感悟社会生活。因此,同学们的记叙文写作往往脱离生活实际。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倡导教育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与儿童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强调教育过程与生活过程要有一致性。因此,我们需要用这种生活教育理念指导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从而提高学生记叙文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694.

[2]叶圣陶.怎样写作[M].北京:中华书局,2007:8.

初中记叙文阅读教学策略范文2

(一)抓好两条纬线――单元(主题)写作和专题训练。

在明晰七到九年级的写作训练方案后,要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作用,将阅读教学、文体训练、单元(主题)写作、专题训练进行有机整合。在运用教材中单元写作材料时可以打乱它原有的顺序为我所用,有计划地形成某一类作文的系列训练。例如,在训练学生进行以叙事为主的写作时,可以借鉴语文教材七(上)的“单元训练”写作要求。它们分别是:写清楚一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有详有略,详略得当;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写参观游览的文章;记叙中结合抒情和议论。教师要善于抓住一些主题活动的契机,进行主题作文训练,如父亲节、母亲节、国庆节、感恩节以及学校的各种活动等。

(二)写好两类小文章――片段练习与应用文写作。

片段训练内容广泛、反馈迅速、操作灵活,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在初一年级,学生练习写人的记叙文时,不妨辅之以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为专题的片断训练。到了初三再回归记叙文的写作训练时,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指导学生以侧面描写、气氛渲染、场景烘托为专题的片段训练……为了训练学生观察和描写的能力,语文教师必须做一个有心人,既要有较为详细的计划和相应的训练步骤,又要善于抓住生活的细节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春桃夏荷、秋菊冬梅;春燕夏蝉、秋雁冬雀;晨雾暮霭、风雨雷电;春耕夏种、秋收冬藏……大自然的一切,都可以成为写作对象。

应用文写作被不少老师忽略,这主要是因为中考很少考到,即使训练也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这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十分不利的。应用文的训练,教者要做到心中有“谱”,灵活安排。比如,班委会要开展活动,布置学生拟一则通知;班级开展爱心捐助,要求学生写一份倡议书;哪位同学遗失了物品,起草一则寻物启事,等等。

二、拓宽训练途径,重视作文实践

(一)自由作文。

定期抽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由练习,给学生最少的限制,最大的自由,让学生有真正的表达自我的机会。写作内容不作要求,大到国家大事,小到路边新闻,读了一本书,看了一部电视剧,碰到一个陌生人,想起过去的事,幻想未来的情况,只要是有感而发,都可以写;文体不设限制,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作文批改方式上也给予学生自由,可采取老师批阅、组内互评、交换修改、流改、集体修改等方法,同时,留充裕的时间让学生整理、回味。这种自由作文,体现人性回归,学生不把写作看成是高不可攀,而是我手写我心的自由表达,就必然能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

(二)情境作文。

通过情境的设置,让学生身临其境,加深学生对事物的感知,增强情感体验,激发写作欲望。作文情境给学生提供了多向思维、多角度思维的契机,为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设置了一个启迪心智的温床。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逐步完善了情境作文教学法,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并从古典文学理论“意境说”中汲取营养,逐步探索出一条“创设(情境)――体验――想象――描绘(情境)”的情境作文教学的路子,不少老师运用情境作文教学法进行公开教学获得一致好评,情境作文已成为学生喜爱的一种作文教学方法。

(三)对话作文。

传统的作文教学一直以教师为阅读对象,阅读对象的单一、无变化,使学生作文流失了生命营养和人文价值。“对话作文”是以平等对话的理念为基础,关注学生作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主要从作文功能入手,激发学生表达的需求与热情,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如,我们利用“父亲节”、“母亲节”、“教师节”等节日,要求学生与父母与老师与同学与朋友进行作文对话,回忆生活的点点滴滴,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父母、老师、同学、朋友阅读作文后及时作出回应。这样的作文因为有了明确的阅读和交流对象,学生的作文积极性大大提高,作文往往能发挥出较高水平。

(四)达标作文。

为了改变作文教学费时多、周期长、反馈慢、收效少的现状,我们提出达标作文的教学策略。它以课程标准中写作教学要求为综合目标,以面向全体、关注差异、循序渐进为基本原则,以控制作文的单位时间、缩短作文周期、增加作文训练次数、当堂训练、当堂反馈为主要手段,努力提高作文教学效率。达标作文教学的基本程序分为五步,即:设标――达标――反馈――评价――矫正。这种“短、平、快”的策略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初中记叙文阅读教学策略范文3

关键词: 初中英语 阅读教学 教学策略

1.现状分析

初中英语新教材在我区投入几年了,其指导思想基本符合外语教学改革的方向,在吸收国外先进的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努力面向我国初中外语教学的实际情况。

现行新中学英语教材的特点:(1)题材广泛。教材中阅读材料所占的比重比较大,题材范围广泛,涉及天文、地理、历史、人物、日常生活、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环境保护、体育卫生等各个领域。广泛的题材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兴趣。(2)体裁多样。教材中的阅读材料体裁多样,有记叙文、说明文、小说、传记,还有书信、日记戏剧、诗歌等。体裁的多样性能让学生在对比中了解中英文的差异,有利于培养语感。作为英语教师,如何充分利用教材,恰当地运用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2.英语阅读教学对策

我们必须意识到学生的阅读过程是一个心理探索过程,而知识的传授和认知技能的培养则是学生进行阅读理解的基础。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我作了一些尝试。

2.1合理利用标题,预测中心思想,设定阅读目标。

在高中英语教材中,每篇阅读课文都有标题,在以往的教学中,这些标题往往不受重视,一带而过。事实上,标题一般就是课文主题的反映,对标题进行分析,往往能预测课文的内容,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想倾向,从而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2.2分清阅读材料的体裁,了解不同体裁的结构特征,多方位地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近年来,中考英语阅读材料所选择的文章涉及记述文、论说文和应用文等多种文体。高考题选材多样化的趋势,意味着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不仅要注重阅读材料的内容,而且要注重阅读材料的体裁。

2.3注意不同阅读材料中语言与文化的结合。

初中英语教材的阅读材料涉及英语国家的许多文化背景知识,充分体现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这一重要理念,这也是近几年高考试题所注重的一个方面。如果在阅读中缺少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对语言材料的理解往往就会造成一些困难。因此,在阅读之前可向学生讲授一些与材料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消除学生阅读理解的障碍。

2.4把握好浅层阅读与深层阅读。

浅层阅读是指从整体上了解课文的大意和轮廓。这一步,往往采用泛读或略读(Extensive reading)的方式,即,让学生快速浏览全文,并通过标题和主题句,对文章的内容、结构、作者的写作意图与思想倾向形成一个整体印象和大致的判断,为后面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做一个良好的铺垫。教师可设计一些练习,例如,判断正误、排序和选择填空等,以检测阅读效果,帮助学生捕获信息。

3.阅读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3.1吃透课文,精心准备。

教师如果不熟悉或不理解教材内容,不事先吃透课文,精心备课的话,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每篇文章题材不同,体裁各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教法。

针对中学英语阅读材料题材广泛、体裁多样的特点,教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英语阅读材料的兴趣,做好阅读前的心理准备。教师可以播放一些美国古典音乐、现代流行音乐和美国乡村音乐的片段,使学生产生英语阅读的欲望。兴趣是阅读的原动力,学生对所阅读的材料感兴趣,阅读效果才会更佳。因此,在教课之前,教师对本课的教学内容、方法、要求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是教好阅读课文的基础。

3.2精读和泛读要紧密结合。

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应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量。只有具备了一定的阅读量,学生才能建立起语感,才能使阅读上一个台阶。目前,单靠课本提供的阅读材料,是远远不足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的。要给学生的阅读任务做定时定量的要求,以每日两篇文章为底线。在要求学生定时定量广泛阅读的同时,还要注意阅读的质量。教师每周可挑选出1―2篇较好的文章,对文章的句子结构、用词、习语、词语搭配等进行简单的讲解,以达到扩充学生语言知识的目的。对于特别精彩的文章,还可以要求学生背诵。

3.3注意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应采取循序渐进有的放矢的原则,对每个年级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例如,初一年级的重点应放在激发学生阅读英语文章的兴趣上,选材以趣味性、故事性的文章为主。同时,还要逐渐培养学生猜测生词的能力。初二年级的重点,则是培养学生具备基础的阅读思维能力,如对文章细节的理解能力、对词句的理解能力及计算能力等。阅读范围可侧重于地理、生物、天文等科普性文章。同时,教师还应传授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技巧,在继续培养学生猜词能力的基础上调整学生面对生词的心态。初三年级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深层理解上。如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推理能力、归纳能力等。在注意广泛选材的同时,还应特别注意对学生进行阅读技巧、解题方法的训练,继续培养学生的猜词能力和迎考的良好心态。

3.4重视过程,注意节奏。

初中记叙文阅读教学策略范文4

目前,语文新课程改革虽然已推行了数年,但初中语文的课堂阅读教学仍然令人尴尬,局面很不乐观。

主要体现出如下几个特征:

1.学生的语感和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不佳。

2.学生的主动性较差,普遍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希望老师给答案。

3.联想和想象力不强,思维空间狭窄。

以上阅读教学的困境严重制约着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如果学生不能筹划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自然不是和教师、同学隔绝,而是和他们合作进行)、自己寻找出路,他就学不到什么;即使他能背诵出一些正确的答案,百分百正确,他还是学不到什么。”要走出这种困境,必须寻找新的教学方法,形成新的有效教学策略,使学生真正成为阅读主体,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在感兴趣的自主阅读活动中不断提高语文素养。所以,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本着上述精神,笔者根据教学实践,试图提出一种“自主阅读”的教学策略,以提高课堂阅读教学的质量。

二、“自主阅读”策略的基本环节及解释

1.基本环节

目标期待——障碍清除——整体感知——精神阅读——反思批判——联想对象。

2.解释

(1)目标期待:指学生在阅读文章之前,必须先明确此番阅读需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一个是学生自己要根据自我的实际水平和需要确立适当的目标,另一个是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共同的教学目标。只有目标确立了,才有一种良好的学习动机。心理学家布朗等研究发现,没有以适当的学习目标为动机的学生,行动迟缓,缺乏兴趣,成绩不佳。所以,阅读中的目标期待,是自主阅读能否有效进行的重要条件之一。

(2)障碍清除:指学生借助字词典及相关的课文注释把生字词解决掉,借助教师的介绍或自行寻找资料,了解作者和文章的写作背景,从而为下面的阅读扫除障碍。

(3)整体感知:指学生在对文章进行第一遍阅读(略读)的基础上,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记叙文要明确六要素、作者的感情基调和文章主旨;说明文要明确说明对象、四要素;议论文要明确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等。

这个环节是整个阅读过程的基本环节。

(4)精细阅读:指由学生对文章进行仔细阅读,着重捕捉、感悟和处理重点的字词句等语言信息,深入理解其表面或言外之意,探究文章的写作结构及特点。这是阅读的主体环节。

(5)反思批判:指比照目标期待,对自己在上述两个环节中的阅读行为及结果进行自我反思、众人讨论,然后再比较和扬弃。只有这样,才能把阅读引向广泛和深入。因此,这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转贴于

(6)联想想象:指在完成阅读目标的基础上,依据课文提供的信息,进一步拓展联想和想象的空间,反过来促进对课文的深刻理解。

心理学家桑代克认为:“学习即联结,心即人的联结系统。”让学生充分借助接近、相似、对比和因果等联想方式以及想象,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既是深化阅读目标的过程,又是一个训练学生思维的过程。

必须指出的是,在这些阅读环节的展开过程中,教师并非完全置身事外,而是像电视节目的主持人那样,起穿针引线的作用,把每个环节串联起来,引导着学生动,再居中点拨,从而将学生真正推上阅读的主体地位。

三、“自主阅读”策略的自我评价

1.一般效果

(1)“自主阅读”真正确立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他们由原来“教师分解——学生接受”的学习方式中跳出来,变为“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的学习方式,注重了阅读过程的考察。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这的确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明显的作用。

(2)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使他们由被动消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转为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加深了理解和体验,提高了阅读质量。

2.优化关键

(1)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寻找和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创设适当的情境,让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

(2)要提倡学生对课文进行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尤其是对某些带有争论性的观点,不强求答案一致,只要学生言之成理,教师就要给予肯定和奖励。

语文教学面临的困难,只有我们语文教师心知肚明,我们必须痛下决心,转变以前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教学方式,切实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这样才能真正改变语文课堂低效甚至是负效的局面,实现有效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初中记叙文阅读教学策略范文5

关键词:初中语文;整体感知;教学策略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整体感知不但是合理行进的第一道关卡,而且关乎整节课堂教学效果的走势,学生有了比较精准的整体感知能力,才能为下面的学习环节打下坚实的基础。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粗浅的阐述。

一、加强诵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古人读书是为了“见义”,而今人却仅仅是为了考试填空。曾几何时,课堂四十五分钟的诵读已不再多见,近几年,为扭转传统教学学生被动的局面,课堂上比较流行“满堂问”“满堂动”“满堂欣赏”,而忽视了诵读。学生不读课文,对课文内容不甚清楚,其效果必然不佳。阅读教学需要诵读,只有诵读,才能体会文章的音韵之美、文字之精、情感之切、音蕴之深、风格之新、手法之巧。读多了,学生对文章的内容熟悉了,有助于理解、记忆,语感也得到培养。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会如涓涓细流般淌入学生的心田,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在一遍遍地诵读中读准了字音,读出了节奏,读出了味道、感觉,在诵读中把握了文章的内涵。加强诵读,给学生独立阅读的时间,独立探求知识的机会,不仅有利于学生语言的积累,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在思想上受到感染。

二、根据文体特点感知文本

对文本的整体感知不仅会因读者不同而不同,也会因阅读对象——文本体裁不同而不同。因为不同体裁的文本样式表达方式不同,承载的内容不同,所以其作用、目的也不相同。记叙性文章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具体地记叙事件、形象地描写人物来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感情立场,读后使人受到感染和影响。我们要整体感知文本内容大意,就要根据记叙文的特点进行阅读,抓住记叙要素和贯穿全文的线索,看文章是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透过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感悟文章的主旨及作者的感情立场。我们要从整体上准确地感知说明文的内容大意,就要抓住说明对象,透过准确、简明、富有知识性的语言,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从而获得知识。阅读议论性文章,就要把握议论文的特征,透过严密、鲜明、说理性强的语言,看作者主张什么或批驳什么,把握论点、论据及其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阅读抒情散文和诗歌也要把握文体特点,抓住作者感情抒发的依托物——意象及作者的情感态度,领悟文本的主旨。如果不能把握文章的体裁,就难以迅速准确地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三、有效的课堂提问

课堂问题的设计很有艺术性,首先要做到问题的有效性,提有价值的问题。如有的教师在上《伤仲永》时问学生,仲永是哪里人呢?文章第一句不是明确地告诉你,金溪民方仲永吗?像这种问题就是毫无价值的,提多了只会让学生觉得无聊。同时问题也切忌太难、太深奥,有些教师教材钻研不可谓不深刻,理解不可谓不透彻,问题设计不可谓不新颖,但最终课堂上发言的学生寥寥无几,发言质量也让人不敢恭维,久而久之就成了精英教学,大多的学生只会觉得课堂无趣。同时课堂提问还应该有检测性,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检测到学生在整体感知中所存在的理解偏差,然后有的放矢地针对这些难点进行分析讲解,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知上的,没有学生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这一切就成了空中楼阁。

四、探寻思路

所谓思路,就是作者在写作作品的过程中心灵成长的轨迹,是作者情感表达的痕迹,是故事情节的绵延发展,是情感抒发逐步到达的心路历程。准确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对于理解文章主旨,理清文章的脉络结构,理解文章的语言风格、情感倾向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如在教学《变色龙》一课中,笔者首先组织学生探寻这篇文章以什么为线索,学生经过讨论后可以得出,是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事件,进而把握到作者的写作思路就是反复围绕警官奥楚蔑洛夫对待同一案件的态度变化,这便是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了作者的这一思路,学生们自然能够通过变化认识到主人公趋炎附势、厚颜、见风使舵的性格特征,课堂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便自然得到解决。

五、入境

初中记叙文阅读教学策略范文6

【摘要】英语写作能力是初中生应该掌握的一种重要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依据学生特点及写作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选用有效的教学的教学策略,努力激发学生的英语写作兴趣,使得他们都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习与探究英语写作方面的知识与技巧,最终逐渐增强自身的英语写作能力。本文就初中英语写作课堂的教学策略,进行了详细的探究。

【关键词】初中英语 写作课堂 教学策略

随着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趋势的不断加剧,英语写作在经济与生活中的应用更加频繁,这就使得人们对人才的英语写作能力提出了新的标准。而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英语课程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阶段。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在日常的写作教学中,应大胆创新传统的写作教学模式,为学生组织出符合他们学习兴趣及认知规律的写作教学活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帮助学生快速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那么,如何才能切实提高初中英语写作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师急需思考的问题。

一、遵循循序渐进原则

英语写作是一种典型的信息输出活动,只有确保学生积累有丰富写作素材、写作经验及写作技巧,才能使得他们写出高质量的英语作文。而对初中生来将,他们的写作能力还较为低下,难以写出要求过高的英语作文。因此,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应依据学生的英语语言认知规律,恰当安排写作教学流程,一般来讲,初中英Z写作教学的教学顺序应先从词汇积累开始,逐渐引导学生仿写一些简单的句子,然后激励学生连句成篇。在初中英语写作活动中,“词汇”是写作的基础,也就是原材料;“句子”是桥梁,是写作中的基本单位;“篇章”是写作教学的最终目的。这就需要英语教师在写作教学中严格根据“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基本原则组织写作教学活动,从简到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最终实现教、学及用的和谐统一。在具体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设计写作教学流程时,应做好以下几点:1.引导学生探究巧记单词的方法,借助语境运用、关联词联想、音节拼读等途径帮助学生巩固、识记及理解单词。另一方面,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还应将教材中单词的形似词、反义词、近义词、同义词等罗列出来,供学生对比学习,以显著提高学生的词汇量。2.指导学生熟练掌握教材中的常用句型及短语。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加大单句练习比重,使得学生在大量的训练活动中扎实掌握这些单句句型之后,再慢慢过渡到复杂句型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掌握尽可能多的句型,教师可在教学中为学生布置“一句多译”任务,以逐渐增强学生的造句能力。比如,教师可让学生尝试用两种句型翻译“我最喜欢的运动项目是踢足球。”学生就可用两种句型翻译为“My favorite sport is playing football”及“Playing football is my favorite sport. ”

二、密切联系听说训练

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与听说能力之间有着很密切的关系,通常来讲,英语听说能力较高的学生,其写作能力也较高。究其原因,是因为书面语言均是在口语的基础上形成与发展的,可见口语是学生书面语形成的基础。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写作水平,就应重视对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依据教材中的听说训练内容,在教学中积极为学生营造出多种生动的口语交际情境,使得学生更加自然、主动地参与到各种英语口语训练活动中,并获得更多的听英语的机会,最终使得学生在阐述观点、小组讨论、表演短剧、伙伴对话、讲述故事、复述课文、看图说话等口语交际活动中逐渐提高英语表达能力与理解能力。在引导学生就教材中的某个话题进行了一定的口语训练之后,教师就可为学生布置一些书面写作任务。教学实践表明,由于有了口语交际训练活动做铺垫,学生已经拥有了英语写作的素材及表达方式,因此将这些口语材料整理成书面内容,也是很容易的,从而可使得学生自信满满、兴致勃勃地参与到英语写作教学中去,并且还可写出质量很高的英语作文。比如,在学习仁爱版初中英语教材九年级上册Unit2《Saving the Earth》这一单元时,教师就可让学生以“I am a little guardian of the earth”为话题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What are the behaviors that pollute the earth in our daily life?”及“How to deal with the pollution of the environment?”进行广泛的交流与探讨。然后,让学生将口语交际内容整理成书面语言。最终,笔者发现很多学生都能写出内容丰富的英语作文来。

三、激励学生大量朗读

要想切实提高初中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及应用,只有这样才能颠覆学生的中式英语思维方式,逐渐养成用英语思维设计作文结构、遣词造句及表达思想,最终写出更正宗的英式英语作文。而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及英语思维的主要方法。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意思是说朗读多了,自然就可写出较高水平的作文。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熟读英语文本对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很大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朗读还可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英语词汇、句型及素材,这都是英语写作中学生所必须具备的一些东西。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激励学生大量朗读英语文本,以最大限度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英语思维能力,从而为写作教学质量的大幅提高奠定基础。比如,在学习仁爱版初中英语教材九年级下册Unit5《Knowing About China》这一单元时,教师就可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教材文本,以熟练掌握文本中介绍中国文明及名胜的方式是什么,是用什么样的思维组织语言及文章结构的,并且使得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增强语言,为写作时更恰当地遣词造句做好准备。在实际教学中,为充分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教师可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组织教学活动,使得可积极参与到朗读教学中,以促进他们英语思维能力的快速发展。

四、有效结合阅读教学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之间关系密切,究其原因,是因为阅读是学生写作的基础,是学生习得表达方式、积累写作素材的有效途径。初中生借助阅读英语文本,可以拓展知识面、增强语感、丰富词汇量,从而积累海量的英语语言信息,最终为写作能力的快速提升打下基础。仁爱版初中英语教材中的课文体裁很多,有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诗歌、日记、书信等;涵盖的内容有体育、地理、天文、旅游、友谊等。另一方面,这些文本都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及代表性,是学生学习英语写作知识的最佳范本与素材。因此,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先细致阅读教材内容,然后仿写类似内容与体裁的作文,由于有学习与模仿的对象,学生在亲自写作时就不会觉得无话可写、难以安排结构,就可提高英语写作的自信心与积极性,从而促进他们英语写作能力的明显提升。比如在学习仁爱版初中英语教材九年级下册Unit4 《Amazing Science》这篇阅读文本时,教师就可引导学生重点学习本课的写作结构、主要句型及关键词汇。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可为学生设计一节以“My favorite scientific knowledge”为主题的写作课,提醒学生可以模仿教材阅读文本的结构,也可以运用阅读文本中的句型与词汇。教学实践表明,把写作与阅读教学结合在一起,可帮助学生逐渐掌握各种主题及体裁的写作格式及写作方向,使得学生在写作活动中都胸有成竹,有助于他们写作兴趣的提升及作质量的优化。

总之,写作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核心内容与难点内容,其教学成效的优劣对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高低及综合能力的高低有很大影响作用。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英语教师应深度分析写作教学与朗读教学、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关系,然后积极将写作教学渗透到其他教学活动中,并始终遵循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组织教学活动,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词汇量及语感、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及写作经验,最终真正提高初中英语写作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宋简容.读写结合的课堂教学对初中英语写作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D].广州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