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的核心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心理学的核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心理学的核心

教育心理学的核心范文1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教育改革 

观念决定着行为,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育行为。教师观念深深地根 植于教学文化之中,有怎样的教学文化,就会产生怎样的教学观念。教学文化是教育观念产 生的土壤,为了更好的使课程改革得到实施,教师必须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文化,建构新型 的课堂教学文化。新型教学文化的构建要依据学生的发展规律和教育自身的规律来进行,教 师要转变自己教学中的诸多理念,教学理念的转变是教学文化重建的前提。生本理念的确立 是教学文化重建的核心,确立教学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多元发展,是教师也是 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

一、 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发展

1、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心理学研究领域不断拓展

近年来,我国教育心理学者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教育实际展开了一系 列既有中国特色又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研究。基础研究主要涉及构建中国教育心理学体系、智 力与非智力因素及其对学习的影响、儿童青少年人格发展与健全的培育、创造力及其培养、 素质教育的心理学基础、学与教的理论等研究领域。应用研究主要涉及儿童青少年品德形成 和培养、提高学与教效率、教与学的策略、学科教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心理问题、学校心 理健康教育等研究领域。此外,还在美育心理、汉语认知、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等领域进行了 开创性研究。这些研究不仅丰富和完善了我国教育心理学的体系,拓展了研究领域,而且直接 推动了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2、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心理学研究内容日益丰富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诞生于西方的学科,其研究结论基本上受到西方文化价值观影响。 我国教育心理学是从西方移植过来的,早期多是做一些验证性研究,带有明显重复、印证西方 研究的烙印。通过近20 年的努力,我国教育心理学逐渐显现出中国的研究特色,引起了国内 外学界的关注。如美育心理研究、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探讨、中国儿童青年心理发展特点和规 律的研究、中国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研究、中国独有的独生子女心理发展的研究、汉语学习 认知的研究、教学心理学的研究(尤其教与学策略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与健全心理素质培 养的研究、学科教学心理学研究、教师心理研究等,紧密结合中国化和中国教育教学实际,有 理论有实践更有独特的建树和创新,初步体现出了中国特色。



二、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为教育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1、学生个性发展与教育环境的关系

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不仅源于知识和规范的学习,而且受到复杂 多变环境的影响。传统意义上的教育环境限于学校范围的物理环境,我国教育心理学已将教 育环境扩展到影响教育活动的一切条件上,既包括课堂教学环境、学校物质环境、校园文化 环境、教育生态环境等,也涉及如何促进学生创造性的发展,改革考试选拔制度,给学校、教 师和学生以更多的自主选择机会,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等。教育心 理学在教育环境方面的研究成果不断地被运用到素质教育的实践中,为良好课堂环境的创设 、班风的建立、校园文化的建设等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教育环境也是一种教育资源,全面 地、真实地呈现在受教育者面前,潜移默化地渗入学生的心灵,为素质教育的开展和学生个性 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条件。

2、学生智力能力发展与知识学习

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如何根据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将知识有 效地传授给学生是教育者共同关心的课题。教育心理学主要关注个体(学生) 如何获得(学习 ) 知识。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并非教育的根本目标,通过知识的学习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才是 教育的根本目标之一。近年来,教育心理学研究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 性知识,而且发现三类知识之间是可以不断转化的。陈述性知识中的事实性知识可经过不断 的变式练习,转化为程序性知识,而在应用程序性知识对内调控和对外办事的过程中,又形成 了策略性知识。这表明,知识学习与智能发展之间是有机联系的,这就为解决知识与智能之间 的转化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我国教育心理学者主张把知识学习与智能发展结合起来,已取得 的一些研究成果,为智育改革提供了科学依据。

3、学生社会性发展与规范学习的研究

学生的发展不仅包括认知,还包括社会性的发展。社会性发展反应了个体从生物人转化 为社会人的过程,社会适应是其核心内容。个体的社会性发展与规范学习是不可分割的。规 范学习是指个体把社会规范所确定的外在于自己的行为要求转化为内在的行为需要的过程, 即规范的内化。关于规范学习的研究,冯忠良认为,规范学习涉及思想的、道德的、法律的、 态度的等多方面的内容;张大均认为,规范学习既包含认知性内容的学习,又包含情感性内容 学习与行为性内容学习。规范的学习和接受过程包括依从、认同和信奉三个连续的阶段,而 且每个阶段的学习都有其相应的条件;学生的品德、态度、观念等社会性发展均体现在认知- 情感- 行为等规范接受的过程中。上述理论观点对素质教育中学生社会性发展,尤其是社会 能力的培养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4、教学的有效性与人才培养规律的研究

长期以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主题,然而对教学有效性的系统研 究和探讨却是近年的事。教育心理学认为,有效教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课程在多大程度上对 学生有意义。为此,教师必须有条理有组织地呈现材料,把新信息与学生原有的知识联系起来 ,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准备状态,教学活动中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等。教育 心理学者构建出了针对不同内容的有效教学模式,如指导教学、发现学习、合作学习等;发展 出了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有效教学方式,如全班教学、小组教学、个别化教学等。研究还表 明,教学的有效性涉及到课堂教学的不同环节,如教学内容本身的有效性、教学调控的有效性 、教学方法选择的有效性、教学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和教学交往的有效性等。教学有效性的研 究成果已经广泛地运用于各科教学实践中,为提

高教学效率提供了有用的理论和方法。

5、教师职业素质与专业性发展的研究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队伍建设将从“数量扩张”向“质量优化”转变。教师 不仅应该看作是一种职业,更应该成为一种专业。培养专家型教师和教师专业化是教师教育 改革的核心和方向。教师专业化发展目的和核心是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20 世纪80 年代以 来,教师心理在我国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受到重视,如刘兆吉等人研究了教师威信及其形成问题 ;张大均等人研究了教师心理素质,尤其是师范大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及其教育问题;申继亮 等人研究了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职业承诺、知识结构和教学反思等。这些研究为教师专业 化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

三、教育心理学研究为我国教学改革奠定了心理科学基础

1、以人为本注重学生主体性培育

20世纪80年代以来,针对我国教育领域中普遍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学率,不尊重学习主体 、压制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应试教育”倾向,开始了以充分调动和发掘学生的内在潜力, 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素质教育的探索。然而这一探索在理论上源于教育心理学对主体性的研 究成果。当代教育心理学把学习看成是学习者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结果主要取决于学 生的积极认知活动,教师则是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有效的认知活动。即是说,学生的主 体性发挥决定着教育的质量。而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在对自身活动调控的主动性、实践活动中 有明确目的、计划和选择的能动性以及创造性等方面。其中创造性又是主体性的核心内容。 主体性研究的成果体现在课程教学改革中为:在教育观念上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把人看 作有生命的主体而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在教育目标上确立多层次、多维度的目标体系,力求 让学生在达到最基本的统一标准的前提下自主发展;在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上,建立学科课程 、活动课程、生活课程、隐性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重视学生的躬身实践和体验,使学生做 到自主、自立和自信。

2、提倡探究学习培养创造性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把探究学习摆到突出位置,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 践能力。探究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从自然、社会和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 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我国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强调 “研究性学习”,以改变学生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 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知识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 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教师 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要培养学生独立性和自主性,鼓励合作学习,培养学生 自主学习的意识等。也就是说创造性的培养是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而有关创造性问 题的研究一直都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领域。国内不少教育心理学者对创造性的心理结构、种 类、创造力的测量及培养方法等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心理科学 基础。同时教育心理学关于发现学习方式的研究成果也体现在探究学习上,而探究学习作为 一种有指导的发现学习,是学生创造性培养的重要途径。

3、因材施教促进个性充分和谐发展

教育心理学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关注个体差异。我国教育心理学工作者对个体差异展开了 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研究表明,不同智力水平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差异,智力 水平较高的学生接受能力强,学习领会速度快;不同认知风格的学生学习过程也不相同,如场 独立型风格的学生较适合那些不强调“社会敏感性”的教学方法,对科学、机械等强调认知 能力的专业感兴趣,而场依存者则相反;成就动机方面,研究发现有些学生希望自己独立取得 学习成绩,另一些则希望通过顺从、迎合教师的需要来取得相应的成绩。另外在性别方面,如 女生的语言能力较男生强,而空间想象和数学能力较男生差等。智力水平、能力结构、认知 风格及性别差异等逐渐形成学生的个性。教育活动就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采用不同的教 育方式、方法。教育心理学关于个别差异的研究,其实践意义是为解决素质教育关于学生个 性充分发展问题及因材施教提供了科学基础。如在学习困难学生、智力超常及智力低常儿童 的特殊教育和干预方面,在同质分组、个别教学及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方法和技术方面都充分 体现了教育心理学相关研究成果的实际价值。

4、全面发展心理研究为多元课程设置提供了心理科学依据

多元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教育的多元化,就是在教育目标、课程内容、 学习评价等方面强调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实质则是个性的充分和谐发展。教育心理学研究 发现,个体在能力水平、个性结构和认知风格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尤其是最近几年随着多元 智力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的兴起,人们对全面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体现在课程设置上 就是“多元化”。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就摆脱了单一化的课程设置模式,建 构以“全面发展”和“多元化”为指导的新课程标准。课程目标构成因素的多元性,建立起 包含知识获得、智力培养和个性和谐等多元因素的整体性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课程内 容体系的多元化,从单一的国家统一规定到设置符合实际、反应科学文化成果内容的课程,使 课程具有迁移性和张力,如校本课程的开发;课程形式的多元化,逐渐减少必修课,增大选修课 、活动课和实践课程的比例,加强隐性课程的开发等;课程实施模式的多元化,根据课程的要 求和学生的实际,侧重教学的实践性与活动性,如探究学习。多元设置的课程既依据于全面发 展心理研究又通过推动教育个性化,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四、我国教育心理学研究致力于为中国现实教育服务

1、德育心理研究为青少年道德教育实践服务德育心理研究主要是从品德形成的心理结构 、过程及其变化的规律着手,为德育提供心理学的依据。德育心理学的研究重点在品德心理 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即道德品质培养上。近20 年来,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 逐渐结合中国自己的国情和教育实际,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德育心理研究路子。如李伯黍 教授等以皮亚杰的研究路线分析了我国青少年道德判断发展及教育影响因素,发现了不少中 国儿童自己的特点;章志光教授领导的有关学生品德形成问题的课题研究,多方面分析了影响 品德的各种内部因素;曾欣然教授则主张从现实社会人的本质联系和人的实际品德行为中研 究人的品德心理。通过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发表了一系列有关品德研究的论文和著作,形成 了我国德育心理研究的特色,促进了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美育心理研究为学校审美教育实践服务

从20世纪初开始,美育就成为我国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兹后由于历史的原因美育很长 一段时期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美育地位在我 国教育中重新得到确认的同时,刘兆吉教授提出 美育心理学概念并致力于美育心理学研究,1990 年出版了《美育心理学》,标志着美育心理 学的学科体系初步确立,推动了美育心理研究的发展。全国教育规划的“七五”、“八五” 和“九五”中都有美育心理的研究课题,通过研究初步形成了美育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为学 校审美教育的开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3、智力与非智力及其培养研究为全面发展教育实践服务

智力培养和开发历来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20 世纪80年代,人们认识到单纯的智力培 养和开发会导致学生的片面发展,非智力因素在个体成长中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共同促 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非智力因素开始受到重视,这方面的研究也迅速开展。沈德立等对“非 智力因素与人才培养”进行了系统研究,出版了专著《非智力因素与人才培养》;吴福元等研 究发现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要大于智力因素,而且还随入学时间推移而增强;燕 国 材等对非智力因素作了理论概括,划分了不同的理论层次。不少学者还提出了非智力因素的 培养措施,并结合教育教学活动进行了长期的实证研究。非智力因素的提出和研究在一定程 度上推动了我国以全面发展为目的素质教育实践。

4、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健全心理素质培养研究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践服务。

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全心理素质是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因素。研究表 明,我国社会变革时期青少年的心理压力、情感困扰、社会适应等心理问题突出,学校开展心 理健康教育日显重要。张大均等从培养学生健全心理素质出发,把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全 面实施素质教育相结合,力图通过培养健全心理素质,从根本上解决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内源 性因素,维护学生心理健康,进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并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探讨和系列的实 证研究,促进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5、教学心理研究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服务

课堂教学始终居于学校教育中心地位,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教学心理学研究备受青睐。 因为无论是提高教学质量,进行学校教育的综合整体改革试验,还是创办特色学校、示范学校 ,重视素质教育,客观上都要求深入地进行教学心理规律的研究。该领域研究中,张大均等初 步构建了我国的教学心理学体系;冯忠良提出了“结构化与定向化”教学的理论,皮连生提出 了“知识分类教学的理论,李蔚提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教学心理规律,张大均等探讨 了课堂学科教学中渗透“策略教学”的途径和方法;申继亮等研究了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培 养等。这些研究成果,一方面丰富了教学心理学的内容;另一方面紧密结合课堂教学实际,为 有效课堂教学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五、 教师要吃透课程改革的精神, 完成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的转变, 克服心中的迷茫, 首 先在于作好心理调整。这就要借助教育心理学的研究。

1、调整心理状态, 适应从主导变为引导。

由管理者向引导者的角色转变新课程要求必须改变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 使学生自主 学习, 自主思考, 成为学习的主人, 取得个体的全面持续发展。换而言之, 也就是要求教师 由过去的课堂主导者、管理者向引导者转变。广大教师在传统与发展之间面临着痛苦的心理 抉择, 调整心理状态, 成功地完成教师角色的转型是教师成功应对课改, 也是课改成功的关 键。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传统教育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 教师在课堂上独自的讲, 学生被动的装。这种说与听的学习活动仅仅是一种口头机械的学习, 学生难于理解知识的内 涵和外延, 更难于在有限的知识积累基础上有所创新。只有让学生自己去操作, 通过自己亲 身活动进行的学习才是最有效的学习。正是从这个角度, 皮亚杰认为:“知识是不能教给学 生的。”新课程在教学中要求教师首先要为学生创设问题情景, 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 对 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进行多元化的选择,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按照各自的步调向前发展。新课 程还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有清醒的认识。要求教师要善于和乐于发现学生 的优点和长处, 科学地分析学生的优势和劣势, 辨证地认识学生, 让学生在表扬和鼓励中健 康发展。从新课程实施纲要中我们不难看出, 新课程改革一项重要的举措就是改变以往单一 的、不合理的评价方式。我们的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客观公正地对待他们, 相信他们, 让每一个学生都为自己而自豪, 健康自信地成长,是每一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时代 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2、新课程改革呼唤教师不断地提高自己、充实自己, 具有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教师是 一个特殊的职业, 我们面对的学生, 心理发展还不成熟, 容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 尤 其是教师的情绪和情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环境的正确认识、态度和观点。在知识经济时代 成长的孩子, 感悟信息的能力比任何一个时代的孩子都强很多, 面对教师这一鲜活的榜样, 他们渴望能有一个公正、文明、亲善的, 对学生、对生活都充满信心和期望的楷模。

3、教师要培养饱满、乐观、稳定的情绪。

教师心理状态对于学生心理活动, 乃至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巨大作用已经愈来愈得到社 会和家长的认可。有这样一个例子: 有一个被教师和其他学生公认的差班, 前后换了几任教 师, 其中不乏大家公认优秀的、也有强悍的,却总是弄不好。有一位柔弱的女教师来到了这 个班, 进了教室, 学生们怪叫、起哄, 学校领导在外面捏了一把汗。奇怪的是几分钟以后, 老师并没有哭着跑出来, 教室里反而安静了, 传出讲课声。事后, 其他人问这位老师怎样治 这帮学生的, 这位老师笑笑回答:“我什么都没做。”后来人们在学生的日记中找到了答案: “我们笑着、闹着、吹着口哨, 准以为教师会呵斥我们, 会气得离开教室,像其他老师一样 。可是, 老师一点生气的样子都没有, 只是微笑着站在讲台上, 看着我们, 就好像我妈妈第 一天送我上学时的样子, 眼神中满含着关切和期望, 我觉得我不能再辜负老师, 我今后上课 再也不闹了。”分析其原因, 我们不难看出, 学生吵闹, 教师应该生气, 这是常理, 学生也 这样认为。但是, 这位教师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 并以自己的情绪感染着学生。参考文献:

[1] 付进军.大学生就业力促进与职业发展[m].科学出版社, 20__.

[2] 张玉.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m].电子工业出版社

[3] 张爱卿.20世纪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 版) ,1998,(3).

[4] 张大均.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的几个问题[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__,(3).

教育心理学的核心范文2

一、心理学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一)心理学在英语教学中的主要意义

心理学引导着英语课堂教学的理论方向,每个人的心理活动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规律。因此要使英语课堂教学展现出最优良的形式,收获最佳教学成果,就要仔细研究探索学生的心理活动变化规律。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心理学原理,能够较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求知欲,大大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成效。另外,运用心理学理论探索学生的个性与共性,也能使得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有认知、情感、意志这三个主要心理活动,基于自己独特的个性进行学习,这是其共性所在。而由于先天条件有所差别,后天的经验也不尽相同,每个学生又存在个体差异,比如生理、兴趣爱好、思想、记忆力、想象力、性格特点、气质、认知、家庭背景等。教育者应当发现并掌握这些差距,找到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式,尽量减少这些差异给学生造成的学习障碍,协助所有学生实现全面发展。这便是运用心理学进行课堂教学的核心意义。

(二)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心理问题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受到特定因素的影响,心理可能产生某些障碍,使其表现力得不到发扬,并且思维无法外显,甚至出现行为异常,影响学习效果。初中生几乎都尚未成年,心智没有完全成熟,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方式,容易使心理问题扩大化。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容易产生的心理问题有以下五点。

1、自卑心理。

觉得自己不如他人,成绩欠佳,竞争意识淡薄,缺乏动力。例如,初一英语第五课“Halloween”,涉及到西方文化,也包含一些较难的生词,如“Mid-AutumnFestival”“trickortreat”等,属于学生不易了解的范畴。这时候如果有的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认为有的同学能很快理解而自己却不能,就容易引发自卑心理。

2、急躁心理。

英语属于语言学科,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和实践才能掌握,有的学生急于求成,走马观花,情绪浮躁,不能很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3、逆反心理。

青春期的初中生有的正处在叛逆阶段,不理会教师的指导,甚至与教师产生冲突和矛盾,长此以往会对英语学习产生厌恶情绪。

(三)运用心理学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1、分析学生心理特点和认识的不同。

学生的客观条件存在各种差异,老师应当准确把握学生认知的不同,因材施教。例如初中英语课文“Schoollife”,是书信的格式。基础较好的同学可能会很快上手,将课文理解通透。而对于接受较慢的学生,老师可以鼓励其到讲台上大声阅读课文,把自己当做“Millie”,读出对“DearTommy”所要描述的多姿多彩的“schoollife”。当学生能够完全读通课文后,再教其学习英语书信的格式。如“Bestwishes”的用法和落款位置等,循序渐进,缩小因学生个体差异而造成的影响。

2、清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激发其学习热情。

如初中英语课文“WelcometoClass1,Grade7”,学生在刚开始学习时可能会对里面的生词产生畏惧。教师可以将同学分成小组,组内成员分别扮演Simon,Sandy,Daniel这3个不同的角色对话。还可以交换角色进行,以这种交流对话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3、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心理活动协调,让学生跟随老师的思路学习。

比如初中英语课文中的“WhatisthisinEnglish”,为了避免枯燥无聊,教师可以准备好各种道具和物品,例如学生回答出“It’sanorange”,就拿出一个桔子,说“Yes,it’sanorange”。有了教师的动作和实物对照,学生就更容易紧跟老师思路,找到学习的乐趣。

二、教育学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一)教育学在英语教学中的主要意义

教育学属于社会科学,着重研究教育现象和规律,探索教育的本质。教育学理论具有广泛性和丰富性,能够推动英语课堂教学良好发展。高效教育模式下,教师对英语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领悟、学习方法、目的、态度和成绩等种种因素之间,都有着规律的关系。运用教育学实施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找出英语课堂教学中各种各样的规律,建立起英语教学的相关知识体系,解决英语课堂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二)运用教育学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教育学的不同学派有着不同的理论特征,针对这些特征的差异,可以总结出运用教育学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的方法。

1、理性主义教育学强调研究应当具备正确的逻辑,忽略了研究存在历史性,因此英语教学应当重视其历史背景,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

2、实证主义教育学看重研究的实际性,忽视了研究具有价值性。英语教学要重视其价值,利用其价值性实施教学。

3、文化教育学强调的是教育学具有价值性和历史性,忽略了教育学的事实性,英语教学要注意运用其事实性,以事实为基础展开课堂教学。

结束语:

教育心理学的核心范文3

Teaching Attempt to Combine Psychology and Physics

HUANG Guie

(Quanzhou Anjiahui Middle School, Quanzhou, Fujian 362100)

Abstract This paper from the psychological point of view, talking about the need and motivation to study physics; training concept formation, memory and other thinking; attention to emotions and the will of the learning process in three aspects. Emphasis on physical education is not isolated, teaching methods and techniques, the most essential should be based on the premise of psychology, and teaching of learning philosophy.

Key words psychology; physic teaching; needs and motivation; emotion and will

笔者从2012年7月份开始自学国家心理咨询师的培训教程,在对心理学基础知识有了初步的系统掌握之后,发现用心理学知识来指导物理教学,也是大有裨益。以往物理教学或许更多地强调方法和技巧的掌握,而最本质的应该是学习理念的教学。以下是心理学相关知识在物理教学中的几点实践。

1 唤起并调整学习物理的需要与动机

包括物理学习在内的各种学习,是透过教授或体验而获得知识、技术、态度或价值的一种行为。而动机是行为背后的原因,动机又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在展开高中物理教学的前期,唤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强烈需要和学习动机,才能长久维持以后的学习。

心理学中提及,人都有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中国文化和科学技术的特点之一就是有极强的实用性和功利性。先辈很早从这些角度,来唤起后辈学习的需要和动机。如“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在国外,也有很多类似的例子。典型的有1923年美国福特公司的一台大型电机发生了故障。多位专家束手无策,后来请来了电机科学家斯坦敏茨。他一阵忙碌后,最后在电机旁用粉笔画了一道线,吩咐说:“打开电机,把此处的线圈减少16匝。”工程师们照办了,电机果然运转正常。但有人为1万美金的酬金质疑。斯坦敏茨莞尔一笑,随即在付款单上写下这样一句话:“粉笔画一条线,值1美元。知道在哪画线,值999美元。”

在教学过程中,列举类似学习能获得奖励的例子,我们似乎太过于强调学习物理的实用性与功利性了。而忘了培养学生的这么一种学习动机:你所获得的知识,以及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就是你学习的目的,也是你获得的最好的奖励。让学生意识到“知识本身就是一种奖赏”,形成学习物理强有力的内在动机,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目标。作为老师,应留心教育契机,善用物理学史的人文意义,调整学习物理的外在动机,唤起学习的内在动机,才能为以后的物理学习提供积极而持久的动力。

2 培养概念形成、记忆等思维

通过耐心引导,让学生形成“知识本身就是奖赏”的观念,就为学习物理产生了最有力的内在动机。而后更进一步,在物理教学中,应该应用心理学知识,培养相关思维。

(1)概念以及概念形成。在刚刚开始高中物理概念教学时,既要考虑到学生思维发展的过渡,也要注重有梯度地对概念展开内涵和外延的全面教学。

(2)记忆。记忆是过去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记忆按内容可分为五种:一是形象记忆,二是情景记忆,三是情绪记忆,四是语义记忆,五是动作记忆。对某一项知识的记忆过程中,如果同时涉及到以上五种内容,则对这一知识的记忆效果就特别好。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尽量创造条件,让知识的呈现尽量包含以上五种内容。如在“自由落体运动”运动特征的探究中,当学生猜想这种运动可能是一种匀加速直线运动后,在教学中,笔者就设置一个实验,来检验这个猜想。

以黑板为背景,一学生手持竖的直尺,一学生持一小钢球,在靠近直尺的零刻度处,另一学生手持数码相机,调到“自动快速连拍10帧/秒”一档。当学生长按快门后,再释放钢球。钢球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可以通过直尺的刻度得到。把拍到的照片用数据线传到电脑,投影到屏幕上。让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对当场得到的实验数据进行处理,获知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这样的运动规律。这个教学片段中,全体学生关注部分学生操作实验,再集体参与实验数据的处理,整个过程,涉及形象记忆,情景记忆,动作记忆,对眼见为实的数据处理后,通过解释得出结论,又包含了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通过以后的反馈得知:这样涉及多种记忆的教学,对记忆和理解知识,有很好的效果。

另外,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记忆进行研究,发现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的。所以,让学生从遗忘规律中得到启示:为了取得良好的记忆效果,要做到及时复习。反复复习。

3 关注学习过程的情感与意志

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例如,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认知的兴趣。因为理智感对推动人学习科学知识和探索知识奥秘有积极作用,所以物理教学过程中,要善用时机,要给理智感存在和成长的空间。

在牛顿第一定律教学中,必然要介绍到亚里士多德:这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的名言“我爱柏拉图,我更爱真理”就是理智感的代言。而另一位具有怀疑精神的代表、继亚里士多德两千年后的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说法。在课堂上,介绍亚里士多德是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的时候,有个学生当场接话:但他的很多观点都是错的。作为老师,既要肯定学生善于发现和总结历史的敏锐态度,也要科学、公正地分析在那个年代中,亚里士多德在各个学术领域中,提出了许多创造性的理论。

教育心理学的核心范文4

一、创新教育剖析

创新教育的进行围绕三个方面: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下面逐一剖析:

(一)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在创新这个过程中的作用是:有强烈的创新意向,对创新有积极的态度,并且能够自身调整,以稳定的状态长期投入到创新中。创新的意向从何而来?可以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情况,即想要创新与不得不创新。想要创新的学生能从创新中得到利益:精神满足和物质满足。物质方面较为清晰,可以明确知道如何让学生得到满足,较易实现。在创造过程中涉及的精神活动有,对现状的不满、对某一事物的喜爱、解决困难的喜悦、创造美好事物的成就感、被其他人认同的喜悦、面临挫折的沮丧、被阻挠后的愤怒或沮丧等。在这些精神活动的综合影响下,有人能够获得满足,愿意主动创新。

被动创新是指在人处在不利环境的影响下,不得不创新,以改变不利的情况。比如一道数学题,有多种解法,老师限制使用最常见的解法,学生不得不考虑使用新的方法。创新意识是一种稳定的精神状态,如果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创新的状态下,这种创新意识是不会长期稳定的,因为使学生被动创新的环境不可能一直稳定存在。在创新中获得满足后,从被动创新发展为主动创新,这是教育的目的。

(二)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

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分别为在创新的过程中需要具备的思维能力与精神力量,用于克服创新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困难包括:自身遇到思维方面的困难,外界力量干预、阻挠。

首先对思维方面的困难进行分析。创新是用已有的知识创造未知的事物。这个过程可以借用化学知识来说明:有机物有成千上万种,而它们的产生只需要碳、氢、氧三种本质的元素按照规则组合。创新首先需要把事物的本质抽离出来,然后找到本质元素之间的联系,发现制约它们行为的规则;用这种规则把这些元素按照自己的意愿组合;解决组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完善发现的理论规则,再次尝试组合。完成这些需要穿透事物本质的理解力、敏锐的洞察力、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并通过不断训练来获得。

一个新事物的产生会受到一部分人的追捧,同样会受到一部分人的排斥。作为新事物的创造者,想要把这件事物分享给其他人。分享自己的快乐,获得认同或借此实现某一目的。但是分享是有风险的,需要预测分析风险,宣传新事物的优点,获得社会强势力量的支持,避免因此遭受打击,这是为人处事的智慧。

二、音乐教学方法的选择

根据中小学的课业情况及学生能力特点选择以下教学方法:小学阶段学生没有音乐知识、鉴赏能力低可采用综合性表演教学法、识谱教学法、器乐教学法、视唱教学法,让小学生学习基本的乐理、乐器知识,培养学习兴趣,在较高年级视谱唱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初中阶段,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这一时期可加强乐理知识的难度,采用视谱唱歌教学法、创作教学法、器乐教学法,让学生唱出自己曲风,编出自己的歌曲,用乐器演奏自己编写的曲子。由于学生的鉴赏能力不完全,音乐质量不高,以鼓励创作为主,反对同学间的恶意嘲讽,让学生自由发挥创造力。高中阶段,学生开始趋于理性,并具有较高的鉴赏能力,同时课业任务加重。以鉴赏和较高水平的创作为主,减少创作频次。采用欣赏教学法、音乐相关学科教学法、器乐教学法和创作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让学生通过学科关联获取灵感,创作出曲子,鉴赏改进,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出来。曲子的创作即是创新能力的体现,通过曲子创作获得打破传统的勇气,创造新事物的快乐,强化创新精神。这种创新不同于初中时的敢于创新,它是理性的升华,通过创新培养出学生对自己想法的肯定与自信,在创新的过程中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的核心范文5

关键词:心理学 外语教学

众所周知,人的思维方式不仅有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还有逻辑思维。因此,我们认同把大脑语言称为事物-形象代码。人大脑中的主-述位结构化需要用自然语言表达出来,即需要实现外部言辞化。俄罗斯心理学家萨哈尔内伊认为,在外部言辞化时,第一需要自由地使用语言手段;第二必须克服人的大脑对整体性进行结构化的同时发生性与话语组织语言材料的顺序性(线性)之间的矛盾。因而,我们可以断定,掌握自然语言的符号系统、掌握语言符号单位在话语中的各种组合关系是很重要,但是建立事物-形象代码与自然语言之间的联系也不能忽视,因为语言和思维之间靠事物-形象代码作为中介,只有顺利实现事物-形象代码与自然语言之间的熟练转换,才能自如地进行言语交际。

从教学角度来看,如果仅仅局限于“纯字面上的理解”,即只在表层掌握语言符号或者说只掌握了符号的语表内容,忽视语言符号所指向的事物-形象,就不能把本来具有鲜明事物个性的言语与其事物-形象牢固地联系起来,就不能建立与特定语言文化相对应的事物-形象代码,就不能形成并非与母语的事物-形象代码系统完全相同的外语事物-形象代码系统。

因此,对于外语教学而言,“语言和思维之间靠事物-形象代码作为中介”的思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为学习者不在目的语表达手段和大脑中事物-形象代码之间建立较为稳固的有机联系,就无法熟练地运用目的语表达自己思想。而要熟练地进行两种不同语言之间的对译,更要建立两种语言符号与其事物-形象代码系统之间的交互联系。因此,针对目前外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重语符,轻语义”、“重译文,轻感知”现象,就应强化建立语言符号与其事物-形象代码系统之间的有机联系。那么,教学中如何有效建立语言符号与其事物-形象代码系统之间的有机联系呢?我们认为,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目前至少可以在以下4个方面做深入细致的工作。

第一,教学中应注重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启发和引导学生挖掘语句或篇章的具体语境意义和言外之意。这是外语课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环节。从符号学角度来看,语言符号的意义属于人类意识反映周围世界的第二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系统的特点是将具体事物抽象化,从而使人们得以形成关于周围世界的概念。在所有交际活动中,不同交际者领会话语所传达信息的“深度”是不同的。不排除有些交际者可能满足于语句的概括性语表内容。现实中确实存在下列有趣的情况:单个语句和整个语篇的内容与具体情境并无关联,交际者只是在最表面的层次上领会(说出和写出)言语。例如,当听到陌生人在谈论我们根本不知道的人或事,情形便是这样。正如有的俄罗斯学者把这种脱离具体交际情景的语句称为“伪句子”或“准句子”一样,这些语句对于旁听者而言不是言语交际的现实单位。但是,具体语境意义和言外之意才是大多数言语交际行为的主要内容。因此,语句或语篇的具体语境化是实现言语交际的基础,也是将语言表述同具体的情景联系起来;挖掘具体语句或篇章的言外之意是实现言语交际的根本,也是把语言表述同具体情景中的交际者联系起来。这对于建立语言符号与事物―形象代码之间的有机联系至关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将言语交际纳入人们的实践活动,把人们说出的话语同知觉感受到的东西联系起来。并且,领会语句乃至整个语篇的具体语境意义和言外之意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交际者个人的知识结构、情商和联想力。因而,教学中注重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启发和引导学生挖掘语句或篇章的具体语境意义和言外之意,并努力做到使用所学语言表达出语句或篇章的具体语境意义和言外之意,实则是努力构建语言符号与事物-形象代码之间的有机联系,也是发展学生语言交际能力、改进外语教学和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有效途径。

第二,教学中应注重启发引导学生感知并讲出语言单位所蕴含的民族文化信息差异。这也是外语教学过程应加强的一个环节。不同语言的事物-形象代码系统肯定不同。因为民族不同,文化各异,语言各异。语言哲学家认为,每种语言均按自己的方式切割客观事物,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语言世界图景。最为明显的例证是,在不同语言中,许多常见的事物,其名称数量不等。当然语言世界图景的差异不仅仅表现在词汇层面,语音、语法、语义和语用层面的特点也比比皆是。语言世界图景的差异实则说明,与各自民族语言相对应的不同事物-形象代码系统之间存在民族文化差异。这充分说明民族文化因素也反映在人们对客观世界进行切分所得到的事物-形象代码系统上。因而,从外语和母语两个不同的语言文化角度认识客观事物对外语教学具有重要意义,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启发引导学生感知并讲出语言单位所蕴含的民族文化信息差异,对于培养和提高言语交际能力也很重要。

第三,无论是挖掘语句或篇章的具体语境意义和言外之意,还是感知并讲出语言单位所蕴含的民族文化信息差异,都旨在帮助学生建构双语的语言符号与其事物-形象代码系统之间的有机联系。因而,对掌握语言技能而言,语音、语法、词汇、篇章等方面的语言知识自然非常重要,但对言语技能的建立与提高而言,世界知识的建构也非常重要。我们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重语符,轻语义”、“重译文,轻感知”现象,也是轻视建构学生的世界知识所造成。现在,外语教材的编写重视“依据主题编排材料”,可以说与我们提倡“注重运用外语建构学生的世界知识”不谋而合。外语教学要完全做到朝着“建构双语的语言符号与其事物-形象代码系统之间的有机联系”方向进行,可以探讨的路子还很多。但我们相信,本文所提出的这3点应是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四,在相同的外部条件下学习者之间学习效果不同的重要原因是学习者的心理状态和个别差异。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有必要了解学习者的心理状态和个别差异,才能采取必要的措施,发挥积极方面,克服消极方面。1.善于引导学习者的注意,培养学习外语的兴趣。2.重视学习者的情感变化,培养学习外语热情。3.重视对学习者意志品质的培养,激发学习动机。4.兴奋与抑制过程的调节。

外语课堂教学应以外语教育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加强课堂互动,引导自主学习,进行赏识教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着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的主观努力和客观条件固然是决定外语学习成绩及能力高低的重要因素,但没有教师的正确引导,再好的学生也很难取得外语学习的圆满成功。所以作为教师应该做到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和业务,才能给予学生更有效的指导。

参考文献:

[1]李俏.二语习得和外语教学的认知心理学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05(11)。

教育心理学的核心范文6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结合有以下几方面的好处。

1.信息技术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教育学、心理学中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人的认识不是外界刺激就能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与人自身内部的心理过程相互作用产生的,所以要想打造数学高效课堂,就必须利用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比较单调,只靠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一张嘴进行单调的知识灌输,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加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段比较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变得疲劳和躁动,继而发展为对学习的厌倦,学习效率自然也会随之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而把信息技术和数学学科教学进行整合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学生的这种状况。

信息技术“人机交互、反馈及时”的特点,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很好的条件。通过教学课件中的画面的不断切换和信息量的大幅度增加,让学生的情绪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自然而然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很快被调动起来,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得有效的认知,取得好的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2.信息技术可以开阔学生视野,拓展思路,启发想象创造。

信息技术集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于一身,形象、直观、生动,使课堂教学由静态的灌输变为动态的传播互动。学生耳闻其声,目睹其形,使大脑皮层保持兴奋,“声、图、文”并举,多渠道、多方位地开阔学生视野,拓展思路,启发学生的想象创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加大了有效信息的接受量,提高了教学效率,不可否认,这是传统教学无可比拟的优势。

3.信息技术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需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学生可以随心所欲地查阅到各种各样与学习有关的信息资料。比如:在讲某一课之前,先让学生自己上网查资料,搜集信息,通过对大量信息的分析、总结、归纳,形成自我认知,最后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和同伴交流,真正实现知识的内化。我们不得不承认是网络给学生提供了这样生动、丰富、便捷的学习资源,使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确实带来很多好处,但是也存在一些弊端。下面谈两点体会。

1.影响孩子的视力健康。

当下,手机、学习机、电视、电脑等已经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了。许多家长为了保护孩子的眼睛,尽量缩短孩子观看电视和使用电脑的时间。可是在课堂上,经常是老师轮流上场,始终不停使用多媒体设备。有关实验研究表明,我们课堂上所使用的实物投影及多媒体所投射出的辐射远远超过了电视和电脑。因此,老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些潜在的威胁,信息技术手段当用则用,以免忽明忽暗的光线变化、各种机器的辐射成为孩子的健康杀手。

2.无形之中给教师增加了压力。

如今,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学科教学整合的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老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标准。不论是学校内部听课评课,还是各种级别的公开课、优质课,都无一例外地要求老师们使用多媒体,甚至出现了“优质课评选不使用多媒体教学一票否决”、“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要上xx节信息技术课”等规定,并以之作为“晋级”“评优”等各项考核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