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课程性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体育课课程性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体育课课程性质

体育课课程性质范文1

关键词:教育;课程;体育课程性质;文化;新人;体质(健康)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7)03-0077-04

Abstract:It is not only a problem of theoretical understanding how to define the character of PE course, but also a specific problem that needs to be urgently solved in the teaching practice This research will bring PE course into the category of “curriculum” From the logical relation of “Culture-Education-Curriculum education-PE syllabus-the Formation of people of a new type”, this research also expounds and proves the viewpoint that the basic character of PE course is “to regard the continuity of sport culture as platform, and to make the new generation become the people of a new type required by the society in the process of ‘civilization’” Meanwhile, aiming it criticizes the tendency of “non-curriculumization” of the theory of physique

Key words: education; curriculum;the character of PE course; culture;people of a new type;physique (health)

1 问题的提出

增强体质(或增进健康)与运动技术(技能)学习孰为主次的讨论或争论,是我国体育课程理论界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尽管在过去的《体育教学大纲》或现在的《体育课程标准》中,都没有否定运动技术(技能)在体育课程中具有一定的位置,但是从课程改革前将“增强体质”作为体育课程教学的根本任务,在课程改革以来将“健康第一”作为体育课程指导思想的提法本身,已经明显地看出运动技术(技能)处于附属的位置。

无论争论的双方在主观上是否意识到,实际上这一争论的核心是如何定位体育课程的基本性质。如果说这种争论仅仅限于理论认识层面,那当然不妨继续争论下去,然而,体育课程本身是一个操作性的教育活动,不同的学术观点在现场的操作中虽然都同样表现为身体运动的形式,因此,对体育课程基本性质的不同定位必然决定现实操作中侧重的不同。

比如当体育教师按照“增强体质”或“增进健康”的理论认识进行操作时,那么运动的强度与量的控制则是体育教师首先应该关注的(学生的兴趣以及运动的类型等当然也属于关注之列)。这种关注在操作上决定了教师所安排的身体运动必须是已经被学生掌握的或者是相对简单的――比如曾经在我国体育教学中风行一时的循环练习法就是属于此类,很显然,这类身体运动的性质基本属于“经验再现型”,因为只有进行这种类型的身体运动才能够保证学生在每节体育课程中有足够的运动时间,才能够使这些身体运动对“增强体质”或“增进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作用。但是,如果体育教师是按照传授运动技术(技能)的观点进行操作,那么教师安排的身体运动当然是不为学生所熟悉的,在操作过程中更着重于学生形成新的运动经验,是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学习的过程才能够获得,其性质上更偏重于“认知―学习型”,因此学生的学习效果就成为体育教师首先应该关注的(学生的兴趣以及运动的类型等同样也属于关注之列)。

不同的理论认识同样决定了不同的评价尺度。如果是以“增强体质”或“增进健康”的观点进行评价,评价尺度势必要与体质(健康)测试标准相关的各个指标挂钩,如果按照传授运动技术(技能)的观点进行评价,那么评价尺度则应该与运动技术(技能)的发展程度挂钩。当然,以百分比的方式采取兼顾二者的评价方式具有可操作性,但是所评价的结果本身在理论上却无法得到合理的解释。比如将体质(健康)指标规定为总分的60%,运动技术(技能)为40%的兼顾方式进行评价,若某学生在体质(健康)方面的成绩是48分,在运动技术(技能)方面是32分,总分是80分,那么应该按照怎样的理论观点对体育课程的效果进行解释呢?到底是在“再现型”方面加强呢还是在“认知―学习型”方面加强呢?很显然,如果体育教师在体育课程中将总时间的40%用于传授运动技术(技能),那么显然有违背“健康第一”观点之嫌疑,然而如果不将总时间的40%用于运动技术(技能)的教学,其教学效果则与运动技术(技能)的评价相抵触,这使得体育教师处于两难的处境。

以上的分析表明,体育课程的性质如何定位不仅是一个理论认识问题同时也是当前教学实践的操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实际上由于这个问题长期以来在理论上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已经对体育课程教学现场产生了不良影响和认识上的混乱。

2 研究目的和方法

基于不同理论认识所发生的争论以及理论认识与现实操作之间的冲突,本研究试图对如何理解体育课程的性质这一课程研究的基本问题进行考察,并且对体育课程的“体质(健康)说”在方法论方面的缺陷进行批评。

本研究采取以下方法:1)将“体育课程”纳入“课程”的范畴之中,从“文化―教育―课程教育―体育课程―新人的形成”这一基本逻辑关系出发,对体育课程的基本性质应该是以运动文化的传承为平台,使新一代在“文化化”的过程中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新人这一观点进行论证;2)基于运动的发生是“文化”的观点,以及体质(健康)是人类生存的普遍价值而非体育课程所独有的观点出发,对体质(健康)说的“非课程化”倾向进行批评。

3 考察

3.1 从“文化―教育―课程教育―体育课程―新人的形成”的关系看体育课程的性质

3.1.1 课程概念的一般理解

如何把握课程的性质属于课程论研究的范畴。尽管不同的研究者对课程的性质有着不同的解释,但是大体上是从三个方面出发定义课程的:一是从课程的本质属性来定义课程,如课程即学习经验,是学校指导的所有活动等;二是从课程所具有的功能出发定义课程,如课程是社会文化的再生产,是预期的学习结果等;三是从课程存在的形态出发定义课程,如课程是教育工作计划的范围和安排的书面文件,是活动的教学大纲、学程设置、单元、课程和内容的编目等丛立新课程论问题[M],第4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

我们可以注意到,尽管各自的角度不同,但是它们却有一个共同点,即“经验”(或文化)的传承。课程论中所说的“经验”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是作为名词解释的经验,即前人在“认识―实践”过程获得的结果,是人类的文化遗产。另外一个是作为动词解释的经验,即“认识―实践”过程本身。无论对于课程的性质在表述上如何不同,其共同之处都是以“认识―实践”的方式――即一般意义上的教学活动――实现文化的传承。[BT3]

3.1.2 文化与课程的关系

任何概念都是存在于与其他概念的关联中,只有在这样的关联中才能够把握某一概念,“课程”这个概念同样不是例外。当我们从属种关系来把握“课程”这个概念时就会发现,课程这个语词的完整表达应该是“课程教育”。从上行方向说,“学校教育”是课程教育的上位概念――因为在学校中所实施的教育活动除了课程教育之外还有非课程教育――,而学校教育的上位概念则是“教育”。从下行方向说,课程的下位概念是按照不同学科(门类)划分为相应的具体课程,比如物理课程、历史课程或音乐课程等。基于课程的这种属种关系可以发现:课程一方面在其性质上属于教育的范畴,而另一方面则属于“文化”这个更大的范畴。这从构成课程下位概念的各个具体课程的名称的前缀――比如物理、历史或者音乐等――就可以得到证明。从这样的关联中可以说,课程概念的构成关系式应该表现为“××文化+(同文化名)课程+教育”。

从课程的上位概念和下位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课程与文化的关系中不难得出这样的推论:任何课程都必须以相关的母体文化为其成立或存在的先决条件,没有相关的母体文化为依托也就没有相关的课程。因为作为课程实体部分的课程内容都是来自相关的母体文化,没有实体性的课程内容为依托课程将无法存在。尽管课程教育的目的(或目标)是主观的存在,是有意识的着眼于新人形成的社会活动,但是构成其基本要素的文化(=课程内容)则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存在。因此,课程教育的目的(或目标)只能以具有客体性的文化为依托才能够实现,由此决定了课程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天然的无法割裂的血肉关系。其实,当我们进一步对现实中具体的课程教育活动进行观察就会发现,无论在任何时代或任何社会形态,课程教育虽然表现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社会交往活动,但是这种交往活动的完整形式是以文化为媒介或平台,由“教育者―文化―受教育者”三个基本要素所构成。

3.1.3 人与文化的关系

以上考察可以归结为如下观点:任何课程在其性质上都是“文化的”的存在,世界上没有非文化的课程,没有文化的传承也就谈不上课程的存在。那么,为什么课程必须以文化为依托呢?更明确的说,为什么着眼于新人形成的课程必须要以文化为媒介呢?

其一,从来自母体文化的课程内容角度说,任何课程内容都是外在于学生的对象性存在,这意味着它是相对于学生的客体性存在。任何课程内容对于学生而言是未知的存在,这意味着它不是先天遗传的,只有通过后天的认知(认识)过程才能够转化为主体性的存在。课程内容之所以是客体性的认识性的存在,正是因为课程内容是前人在认识-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文化遗产,它们都是人类在认识世界过程中生成的经验性存在。

其二,从人与世界的关系来说,当作为主体的人与外在于他的任何存在构成认识或实践关系时,都必然且只能借助文化这个唯一的工具。从存在的角度说,人除了文化这个工具之外一无所有。一旦离开了文化,人自身的存在就失去了依托,我们只有借助文化这一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产物才映射或发现了人的存在,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唯一根据。尽管文化的存在与人的存在属于不同的存在,但是基于人与文化之间关系上的这种共生性或对等性,可以说文化是非生命形式的“类”的存在,而人则是生命形式的“类”的存在。如上所述,人作为类而存在的唯一标志就是文化,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据,不仅来自于生物学意义上的遗传获得性,更重要的在于其非生物学的文化性。文化与人之间这种相互依托的存在形式,构成了“人=文化”这种宿命性的关系。

其三,当我们从个体的视角观察人与文化的关系时就会注意到,以生命形式存在的人(个体)总是要死亡的,然而以非生命形式存在的文化却具有相对的永恒性。这意味着个体的人作为“类”的存在并非是先天形成的,任何个体是否可以成为“类”的存在取决于他在后天所依存的环境,而只有文化才为个体的人成为“类”提供了决定性的环境,这个环境也就是即恩格斯所说的第二自然。尽管第一自然是更为基础的环境,但是如果仅仅依靠第一自然而无文化这第二自然,个体的人将无法转换为“类”的存在。

文化作为人类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出现在这个世界上之后,非生命形态的文化相对于生命体的人(个体)就成为先在性的存在。每一个出生到这个世界上的个体如果要作为“类”的一员,其唯一的可能只能是接受文化,否则他将如同狼孩那样仅仅成为纯粹生物学意义上的人。很显然,当尚未转换为“类”的个体诞生在这个世界上之后,仅仅是在生物学特征方面表现出他们是有待成为“类”的可能性存在。如果我们排除诸如“狼孩”那样的特殊情形,那么决定个体的人成为“类”的存在的唯一途径就是生存于文化的环境之中和接受文化,这个文化环境则是由非生命形式的文化与已经成为“类”的“人”所构成。只有当人能够按照“类”的方式与世界对峙,以“类”的方式表现其行为和情感时才可以称为人。从这个意义上说,在人类社会中生存的人毫无例外的都是“文化的人”

[ZW(][HT6SS]笔者注:这里所谓的“文化的人”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对现实的人来说,即便那些原本属于生物意义的饮食行为同样有着深刻的文化烙印:比如哪些是可以吃的、如何获取该食物、在吃之前怎样处理该食物等,甚至以怎样的姿势吃、在什么时候吃、吃多少等都是文化。由此可见,现实中的人是“文化的人”是在广义上使用的,也就是说即便某人没有接受学校那样的教育,只要他是以“类”的行为方式存在于这个世界上,那么他就是“文化的”人,这与他是否识字无关。

以上的考察说明,人与文化之间的这种对应关系在哲学上具有本体论和工具论的双重含义:从本体论的角度说,文化与人具有对等性,人的存在即文化的存在,非文化者即非人(比如狼孩)。从工具论的角度说,文化不仅是人类与世界对峙的工具,同时也是使生物的人成为现实人的工具(!)。生物个体的人成为“类”的过程即“文化化”的过程,而文化则是前人使生物人转化为现实人的唯一工具。

3.1.4 如何理解体育课程的基本性质是传承运动文化

以上讨论在方法论上为如何把握课程的基本性质奠定了基础:人与文化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最大尺度上揭示和反映了人与世界的全部关系,人与世界的全部关系都可以概括为“文化的关系”,人与世界之间发生的任何活动都可以用“文化的活动”予以囊括,任何作为“类”存在的人都是“文化的人”。当然,作为文化形态之一的“教育”同样不是例外。既然任何课程的现实化都表现为具体的教学――即文化的传承――过程,那么体育课程的基本性质也就同样应该从“文化化”的立场予以把握。

“文化化”这个概念使得课程具有了双重的含义:“文化化”既是手段性的存在,同时它又是目的性的存在。因为任何课程都是以文化传承的方式表现出它是专门用于使生物人“文化化”为现实人的工具,而新人的形成――这一课程的基本目的――其本身就是“文化化”的存在形态。也就是说,无论将课程的基本性质称为“新人的形成(或培养)”也罢,称为“人的全面发展”也罢,这里的“人(或新人)”显然都是对生物人向“文化人”转化的表达。

既然课程的本质是经验(文化),任何课程都是以与其相关的母体文化为平台使生物人实现“文化化”,那么,体育课程作为课程计划中的一员当然也不应该成为例外。无论体育课程在任何时代或社会,无论基于怎样的课程观或教学观来实施体育课程,同样都应该以“体育文化(或运动文化)”为媒介,同样应该是为了实现生物人的“文化化”。从这一点上说,体育课程与其他任何课程完全一样,都是以传承文化为手段来达到新人的形成这一目的。

从体育课程的角度说,以运动技术(技能)为基本存在形式的体育文化(或运动文化,下同)之所以具有将生物的人“文化化”为新人的功能,是因为它们同其他种类的文化一样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产物。人类在与世界对峙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体育文化,既是认识世界的方式也是认识世界的结果。这种对世界的认识方式和结果的基本存在形式即“体认”

笔者注:“体认”的含义近似于经验这个语词,只不过较之经验的内涵更大一些。“体认”作为动词可以说是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或方法,作为名词则是个体的认识世界的结果。[ZW)]

(或“身体知”)。

在以运动学习为基本形式的体育课程中,学生是以直接经验的方式获得直接经验,相对于借助概念或符号等类型的学习来说,运动学习最主要的特点在于它是“认识―实践”一体化的过程。运动文化作为体育课程的内容,能够使学生通过“体认”的方式,借助自己原有的经验来适应新的环境,解决新的环境中所面临的问题,并且在不断调整自己的身体、调整自己与外在于身体的器械的关系以及调整自己与他人的协同或对抗关系……的过程中形成对世界的认识。

再则,作为文化和历史遗产的运动文化虽然呈现为运动形态,但是这些形态后面隐藏着或蕴涵着前人在认识世界把握世界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情感。这是因为文化作为人类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在其发生、形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人类共有的各种情感。因此,运动文化与其他种类的文化一样,同样是人类情感的浓缩,其中包含着激情、兴奋、紧张、挫折、梦想、喜悦、烦恼、无奈、计谋、痛苦和孤独……。

如果说个体的人作为“类”的存在是理性人和感性人的统一,而理性人的形成更多的是借助理性形式的话,那么感性人的形成则更多的需要借助感性的形式。既然课程的目的在于新人的形成,那么较之更偏重于理性形式的知识类课程而言,以“体认”为基本特征的运动文化则更偏重于感性形式,这使得体育课程在感性人的形成方面具有不可替代和不容忽视的价值。

将体育课程的基本性质确定为是传承体育文化这一观点,同样可以从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三维课程目标得到印证和支持。

所谓三维目标是当前的课程改革从三个维度对课程整体目标的一种表述模式,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国家课程标准……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课程的三维目标应该作为对课程整体三个方面的把握,而不是独立的三个目标。因此,它们之间应该表现为如下关系:以知识技能(即文化)的传承为平台,注重具体过程中认识(或学习)方法的获得,并且在其过程中培养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本研究的立场上说,在体育课程中,三维目标的实现不仅应该以运动文化的“知识技能”为依托,不仅应该关注运动文化传承的过程和方法,而且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同样不能够脱离运动文化而独立存在的,三者都应该依附于运动文化传承的过程之中。如果离开运动文化的传承这一平台,也就使“过程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失去了得以存在的基础。因此,按照三维课程目标来把握体育课程,它就应该具体表现为:1)运动文化(如运动技能及相关知识等)的获得、2)在运动文化传承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3)在传承运动文化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态度情感和体育观。很显然,在此时我们就会发现,体质(健康)说甚至在形式上都无法与三维课程目标形成相互契合。而导致背离三维课程目标的原因,则恰恰在于体质(健康)说没有从传承运动文化的立场来把握体育课程的基本性质。

3.2 体质(健康)说的非课程化倾向批评

适宜的身体运动具有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功能是一个不必争辩的事实,而且青少年的体质(健康)长期以来一直受到政府的关注。尤其在今天青少年体质(健康)持续下降的背景下,参与运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越发的凸显出来。可以说,这是体质(健康)说在我国体育课程理论界占据统治地位的客观依据。但是,体质(健康)说仅仅注意到体育课程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形态,仅仅注意到身体运动与新人在体质或健康方面之间的关联性,这使得体质(健康)说不可能将“为什么体育课程要进入学校的课程计划”、“体育课程的基本性质与身体运动的关系是什么”或“身体运动与新人形成之间的内在关系是什么”等这些构成体育课程的基本理论问题纳入研究的视野,这使得体质(健康)说必然游离于课程研究的范畴之外。

其实,基于已有的课程理论来把握体育课程的性质原本不是件困难的事情,就连没有接受过系统教育的人都知道送孩子到学校是去“学文化”,但是为什么很多学者却一直坚持体育课程的基本性质或主要任务是增强体质或增进健康呢?

回顾几十年来延续至今的相关文章就不难发现,体育课程的体质(健康)说在方法论上是以“增强体质(或增进健康)是体育的本质功能”为立足点,并且以此作为区分体育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分水岭。然而实际上这个分水岭是根本站不住脚的。不同的文化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但是功能的不同在教育历史上不仅从来没有成为区分不同课程性质的根据和那样的事实,反而都是从文化的某一共性出发作为对课程性质的把握,比如实质教育与形式教育之争就是例证。所以,如果说体育课程与其他课程不同,那么这仅仅是相关母体文化的不同,就如同物理课程与化学课程不同,或者音乐课程与数学课程不同,但是在课程性质方面则没有任何的不同。因此,以“增强体质(或增进健康)是体育的本质功能”为立足点的体质(健康)说实际上是在有意无意的企图将体育课程从课程的概念体系中剥离出来,而这种“非课程化”的态度或思维方式将最终导致对体育课程的扼杀。

其次,“非课程化”的思维方式使得体质(健康)说无法对现实中的运动是如何发生的进行合理的解释。

从前面的讨论中可以知道,任何身体运动都是文化行为,都是文化传承的结果或表现。也就是说,进行怎样的身体运动、如何进行身体运动以及以怎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身体运动都是“文化的”的表现。具体的说,青少年是否利用余暇时间参与某种运动,取决于如下条件:1)是否掌握一定种类和程度的运动技能。如果缺少相应的运动技能,那么对运动的参与首先只能表现为对该身体运动的学习过程。也就是说,无论是运动的表现还是运动的形成都属于文化的范畴;2)是否具有参与身体运动的积极情感和态度。参与运动的情感态度的形成不是先天遗传的,更多的是在具体的运动体验过程中形成的,而对身体运动的体验自身也就是“文化化”的过程;3)是否形成了对身体运动所具有价值的理性认识。这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因为即便学生还没有掌握某一具体的运动技能,但是如果他具有正确的体育观,并且在以往的运动过程有过积极的情感体验,那么他就可能主动的学习运动技术(技能),并且借助这些运动技术(技能)来参与运动。同样,在学习运动技能和参与运动的过程中如果形成了积极的情感态度,也就为形成正确的体育观奠定了个体体验的基础,进而使参与运动成为更加自觉和理性的文化行为。

简而言之,运动主体(即青少年)是否具备参与运动的条件,是“文化化”的产物。但是体质(健康)说却仅仅将焦点关注于正在发生的运动,却没有注意到运动何以才能够发生这一主体所需要的条件,没有注意到体育课程是为其提供条件的教育环境。

再次,“非课程化”的思维方式使得体质(健康)说混淆了近乎属于生命价值的体质(健康)与课程价值的界限。众所周知,体质或健康实际上是与疾病或痛苦等负价值直接对应的正价值。体质也罢健康也罢,它们都是人类生存的普遍价值,是个体生活全过程中所追求的基本价值。但是体质(健康)说在试图以体质(健康)来划分体育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区别时,没有注意到包括体育课程在内的全部课程都被该价值所含盖,没有注意到该价值实际上属于超越学校教育价值的更大范畴。因此,体质(健康)说虽然在形式上将体质(健康)这一人类普遍价值的桂冠挂在体育课程上,表面上似乎是对体育课程价值的提升,但是这一逻辑不仅在确定体育课程性质方面有偷换概念的嫌疑,甚至可以说暗含着将其他课程教育排斥于该价值范畴之外的嫌疑。

4 结语

本研究围绕体育课程是以增强体质或增进健康为主还是以传授运动技术(技能)为主这一长期以来的争论,从传承运动文化的立场出发,以“文化―教育―课程―体育课程―新人的形成”的关系为基本逻辑脉络,通过“文化化”这个基本概念对体育课程的性质进行了论证,同时对体育课程的体质(健康)说在方法论方面存在的“非课程化”倾向进行了批评。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本研究虽然从体育课程的基本性质的立场出发肯定了传授运动技术(技能)的观点,但是对于传授运动技术(技能)与新人形成之间的内在关系是什么尚未进行论证,此问题留待以后研究。[KH2D][HT5H]

参考文献:

[1]丛立新 课程论问题[M]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 P4

体育课课程性质范文2

关键词:啦啦操;高校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024-02啦啦操作为一种新的健身形式,正以全新的面孔走进校园文化生活,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它的动作完美,融合了各种跑、跳、走、基本体操与健美操的律动、现代舞、体育舞蹈的腰跨动作,各种翻腾,空中人体抛接,站立及托举的空中造型,多种元素给学生提供了很大的创造空间。多样化的动作、流畅完美的衔接、合理多变的空间运用等,真正让大学生发挥出创造的灵感。

1.啦啦操的起源与发展

1.1啦啦操的起源。啦啦队运动译自英语cheerleading,其中cheer有振奋精神,提振士气的意思。啦啦操是在音乐的衬托下,通过舞蹈动作和技能技巧展示出来,集中体现青春活力、健康向上的精神,并追求团队荣誉感的最高境界。它始创于1880年的美国校园,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最初啦啦操的形式是在大学里的橄榄球赛上,当时美国许多的大学都有自己的橄榄球队,并且他们认为一大群人助威,可以帮助球队取得好成绩。

1884 年一名普林斯顿大学毕业生, 汤母o皮博斯,将啦啦操这种比赛激励形式和美式足球这项运动传入了明尼苏达大学,创作出了第一首运动员比赛拼搏的歌曲。20 年代以前啦啦操表演者主要由男性构成, 喇叭筒在比赛中比较流行,在表演的过程中使用纸制成的线球作为道具。20 世纪20 年代,女性逐渐开始活跃于啦啦操的表演活动中。

1.2啦啦操在我国高校的发展。啦啦操在我国是一项新的体育运动项目,自2000 年传入我国就很快受到了广大青少年的喜爱。虽然开展时间不长,却在全国的很多赛事中都可见到啦啦队的表演。1999 年我国第一个专业啦啦队NANATEAM(中文名称为:呐呐) 成立,并在CBA 大赛中场时段演出。自2000年中国举办了"冰红茶杯"首届大学生动感啦啦操比赛后,啦啦操便在我国高校校园里迅速开展起来。2002 年"西部阳光杯"全国大学生健美操艺术体操锦标赛在四川举行,比赛共分竞技健美操、大众健美操、竞技艺术体操、大众艺术体操、体育啦啦操等多个大项,决出24块金牌。来自北大、同济、川大、西南交大等全国各高等院校的24支运动队的210 名选手将参加比赛。此后,啦啦操运动在全国各高校迅速得到推广,2004 年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中国大学生健美操艺术体操协会正式将啦啦操比赛列为体育竞赛项目,同时正式推出了中国学生啦啦操专业评判员等级资格制度,啦啦操从为其他竞赛项目助威发展为一项正式的体育运动项目。随后,全国各省市和高校纷纷举办各种形式的啦啦操比赛。同时,我国体育的职业化也推动了啦啦操的发展,如足球宝贝、篮球宝贝、田径宝贝等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啦啦操已经由原来单一的球场文化发展为现在校园文艺,为校园文艺注入了新鲜活力,成为校园健康体育活动新模式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新途径。

2.我国高校开展啦啦操运动的可行性

2.1啦啦操是深受学生喜爱的具有青春活力和团队精神的时尚运动项目。啦啦操是在赛场上观众自发的啦啦队活动基础上创造成的一项运动,它集中体现青春活力,健康向上的团队精神,并追求团队荣誉感的最高境界。作为一种新的健身形式,它的动作融合了各种跑、跳、走、基本体操与健美操的律樱现代舞、体育舞蹈的腰跨动作,各种翻腾,站立及托举的空中造型等多种元素,是一种个性化、艺术化、动力化、健身化趋势的运动项目,它刚柔相济、热情奔放的形式,极符合大学生的天性,它的技巧性激起大学生的探索欲和好奇心,它传递着大学生的渴望,反映出大学生敢于创新,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的价值追求。将啦啦操引入高校体育课堂,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荣誉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2.2高校开设啦啦操课程的优势。以学校作为公益性啦啦操的主要发展阵地,这是除欧洲少数一些国家之外的其他国家发展啦啦操的一个共性。这并非出于偶然,而是啦啦操本身的要求和学校的特点相一致的结果。要调动观众的情绪,本身就要求表演者充满激情、活力,而且啦啦操讲究集体风貌和团队精神,这个对于组织纪律性较强、又有大量富有青春活力的学生的校园来说,是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的。其次,学校每年都有各种大小赛事和活动,尤其是各种学校联赛,如大学生篮球联赛、足球联赛等,这些都是可以开展啦啦操的场所。再次,高校具有啦啦操专业的指导人员,能够提供科学、系统的指导,能够使啦啦操得以比较正确、规范的发展。最后,随着CUBA的发展,啦啦操做为大学体育文化的一个新亮点也越来越受到各院校领导的重视。因此,高校是啦啦操发展的理想环境。随着终身体育思想的确立、全民健身计划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学校体育教育正向多功能方向发展。体育概念的内涵不断扩大,高校学生的体育健身意识越来越强,对健身的要求也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这就要求高校体育教育不断推出新的内容。学校体育教育不仅是教育人、培养人的重要渠道,而且是丰富人类文化和精神生活,完善人类自身的重要手段。因此,在高等院校开设啦啦操课,具有现实意义,是必要的、可行的。

3.啦啦操在高校开展的价值

3.1啦啦操有益于大学生增强体质。参加啦啦操运动能全面锻炼身体素质,提高各种运动能力。啦啦操中的跳跃动作具有锻炼弹跳力和动作速度等功能;体操动作具有锻炼弹跳力、动作速度和灵敏度等功效;舞蹈动作能锻炼柔韧、灵敏和协调的功能;技巧中的托举、抛接动作具有锻炼力量、动作速度、平衡能力等功能;整套动作通常是3 min~5 min,在此期间要连续不断地完成各种不同的难度动作,因此也就具有锻炼耐力的功效。啦啦操也因此具有全面提高人体的各种身体素质的功能。

3.2啦啦操有益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啦啦操对人的心理影响也是多方面的。无论是在比赛场外还是在竞技场上,啦啦操表演者始终都以感人深切的微笑面对观众,感染观众,使得气氛异常活跃,充满喜气、充满欢乐。这种欢快的气氛能有效地防止沮丧、失望、抑郁等不良心理,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在国外,人们将啦啦操喻为"欢笑运动"( smile ports)。

3.3啦啦操有益于大学生的审美情趣 现代的啦啦操已不是单纯的体育运动,而是体育与表演艺术相结合的综合性艺术形式,讲究舞台舞蹈艺术、服饰、总体效果及观众效应等。无论是啦啦操的表演还是竞赛,人们都可以从中得到许多美的享受,如舞蹈动作的优美,体操的壮美,技巧动作的惊险、崇高,音乐与动作的和谐美,运动员的健康美,服饰美,道具美,形体美,道德美等。这种多维的美可以净化人们的心灵,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

3.4啦啦操有益于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高。啦啦操是一项集体的体育项目,强调整体效果,注重团队合作和队员之间的交流和磨合,无论是比赛或表演,队T们都穿着艳丽的服装,拿着缤纷的道具,配以动感的音乐,潇洒利落的动作以及极具个性的口号和欢快的笑容和观众交流,激起观众的热情,最终和观众达到情感的统一。这就有助于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情感能力,对人的个性发展也具独特的作用。另外,啦啦操队员是团队或组织的形象代表,在为自己的队伍加油时,应当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要积极并具有体育精神,这可以促进队员树立公正、竞争、协作、团结、友爱、谦虚的道德观念,提高道德修养。

4.啦啦操运动的功能

4.1啦啦操运动的教育价值。啦啦操运动是一项体现青春活力、健康向上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的项目,它强调整体效果,注重团队之间的合作,因此能有效地培养人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尤其是啦啦操动作中的托举和抛接等对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有重要的作用。该运动的开展不仅可以丰富素质教育的内容,又有利于体育健康课程的开展,对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和爱国主义意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我国学校教育及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4.2啦啦操运动的健身价值。啦啦操运动是由多种形式组成的综合艺术形式,是一种独特的健身操,它把舞蹈、艺术体操、技巧以及其他一些具有特点的项目动作融合为一体,经过再创造形成一种新型更高层次的身体练习,其中的主体部分是身体运动,而身体运动又是由各种不同的运动类型构成,有舞蹈、体操、跳跃、技巧等动作类型,啦啦操也因此具备了所有这些运动具有的综合锻炼价值和功能,广泛地影响人们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参加啦啦操运动能全面锻炼身体素质,提高各种运动能力。正因为啦啦操具有全面提高人体的各种身体素质功能,以至啦啦队的运动员通常具有良好的运动能力。在美国,62 %的啦啦操成员参加了第二种运动,美国学者Thomas ,D. Q 和Seegmiller ,J . G. 等人对啦啦操运动员的身体力量、肺活量、体脂等素质和机能作了测试和评定,结果表明,啦啦操运动员拥有高水平的身体素质和得分,和其他竞技运动员不相上下。

4.3啦啦队项目的观赏价值。啦啦操是一项集各种美于一身的运动,如舞蹈动作的优美,体操的壮美,技巧动作的惊险、崇高,音乐与动作的和谐美,运动员的健康美、服饰美、道具美、形体美、道德美等。这种多维的美可以净化人们的心灵,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陶冶人们的心灵。目前,观赏啦啦操比赛已经成为美国市民的一种习惯,日本啦啦队全国锦标赛的决赛那天,可以容纳4 000 多人的体育馆几乎爆满,对他们来说观看啦啦操比赛不仅可以让他们忘记工作学习中的压力,精神得到放松和鼓舞,而且可以提高审美能力,陶冶情操。

5.结论

啦啦操在我国高校作为一项新兴的运动项目,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随着该项目人口的逐渐增多,比赛规模逐年增大,高职院校对啦啦操运动的认识程度也逐步提高,为了丰富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我国高职院校广泛开展该项目具有可行性。

参考文献:

体育课课程性质范文3

【关键词】高职体育;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开展;研究

要提高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使培养出的人才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工作发展的需要,高职体育课程开发和设置需要进行积极地创新、改革。而开发和建设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是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措施,这种课程设置符合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特点,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对高职体育教育的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建设要与职业实用性的要求相适应

在高职院校开设的有不同的专业,包括教育专业、机电专业、化工专业、信息专业等等,不同的专业学生未来从事的工作不同,工作的性质,劳动强度以及职业实用性等都有区别,这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要求就有区别。在设置体育课程方面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做区别对待,比如,财经专业毕业的学生是以从事财务部门、金融部门和银行等企业单位为主的,工作对学生身体的静力性、耐力,手指的灵活性都有较高的要求,他们在工作中需要长期静坐,身体的上肢和腰椎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所以在进行课体育程建设中,要多多选择一些球类、体操和健美操等项目,通过这些项目的设置,使学生能够在锻炼中减轻疲劳,加强学生身体基本素质。再比如,对于外语专业的学生,他们毕业后主要从事的是文秘工作,在工作中需要做大量的脑力劳动,同时,这种工作对学生的气质和形象要求也较高。因此,对此专业学生在进行体育课程选择时,就要综合考虑这方面的内容,通过体育项目选择学习,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提升,在体育课程设置上,就需要开设一些形体和健美操等课程教学。再比如,对于机电专业的学生而言,在进行体育课程的创设中就要考虑这部分学生未来工种的特点,这个专业的学生未来工种的性质主要以混合劳动为主,毕业生不仅要掌握机械的操作过程,掌握机械的运转和维修等相关专业知识,同时,毕业生也需要在车间熟练地操作机车等,这样,在体育课程的设置上,就要能够设置一些能够提高学生基本身体耐力的项目,同时也需要提高学生的灵敏性,在课程开设中,要以器械体操为主,这样才能发展学生的一般身体素质,同时,还要增添一些技巧性的体育项目,以促进学生身体灵敏度的提升。因此,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在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开展中一定要能够充分考虑学生未来职业特点,要与学生未来职业的实用性的要求相适应。

二、构建“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基本框架模型需要注意的问题

要成功构建“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基本框架模型,需要认真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在教学中要认真研究不同专业与工种、工作性质的相关性,研究学生所学专业与未来参加工作之间的联系,找出联系点,在体育实用性课程设置中,要把相关内容体现出了。第二,研究者要对与学生专业相关度较高的运动项目进行对比选择,在学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中,许多内容都与学生的未来工作具有一定的联系,但在进行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设置中,要对与专业相关度较高的运动项目进行对比选择,把相关度最高的体育项目选择出来,并在课程设置中有所体现。第三、在教材、教学教案的编写时,要根据所选取的体育教学项目,进行设置,这样,才能使课程设置更具有针对性。第四、在教学中要更好地实施教学项目,在教学组织形式,方式和方法上要进行有效的研究和选择,尽可能是之能够与未来从事的工作相适应。第五,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设置的教学内容要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由原来的被动学习状态,向主动学习转变,使学生能够有效学习体育,更好地适应将来的工作需要。另外,为了保证体育教学的目标能够顺利实施,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工作的需要,还需要对教学活动进行有效评价,并根据评价及时调整和完善体育教学活动,使之能够更为科学和完善发展。第六、通过体育职业实用性教学活动,使学生建立积极地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确保学生未来工作和生活的需要,使学生得到有效发展。

三、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实施

现在很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职业实用型体育课程教学,这种新型的课程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发展,对学生未来成功就业,就业后有效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要积极研究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并使之能够不断得到完善发展。

高职院校要能够根据自己院校的实际情况,根据各个专业的特点,实施职业实用型体育课程教学。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教学可以采用以下的教学模式:第一种模式是在开展一学年的体育基础课和选项课的基础上,以同一个教学系或者是同类专业为基础进行分项教学,在第二学期进行职业实用性体育必选课教学,通过教学,使学生的基础体育素养和专业体育素养都能得到发展。第二种教学模式是在学校开设同一专业或者是相近专业为基础的职业实用性体育俱乐部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更受学生的喜爱,对于学生的专业体育素养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

总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不能搞一刀切,不同的专业需要不同的体育技能和能力,需要不同的身体素养,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必须研究学生未来的职业和工作性质,课程设置要与之有效结合起来,以发展学生职业素养为中心进行课程设置。另外,在课程教学中,也要综合考虑学生未来的工作需要,只有这样,才能使体育教学更有针对性,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和体能,使学生获得有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体育课课程性质范文4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教育;就业指导课程;改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6-0036-03

一、应用型本科教育中开设就业指导课程的意义

1.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简述。当前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对人才的竞争,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将任重而道远。但另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必须对高等教育进行分类,以引导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高校找准自己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外就关注并重视高等教育的分类,但我国起步较晚,真正进行分类研究并运用到实践中的是最近十几年的事。高等教育的分类可以是多元化标准,但就我国教育体系来说,学界一般都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对高等教育进行分类。从纵向来分为可以划分为专科、本科和研究生三个层次;从横向上可分为学术型和应用型两种类型。从这个角度来看,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横向和纵向综合划分的结果。要想进一步界定应用型本科教育,首先必须区分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因为人才培养是各类教育的最终目的。当前,社会上普遍有一种观念,就学术型人才层次要高于应用型人才,如学术型硕士的报名人数和录取分数要高于专业硕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应用型人才不等同于操作型、技能型人才,从理论上来讲,法律硕士、工程硕士、医学博士等都是应用型人才。学术型人才主要从事基础理论研究和理论创新,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发现自然科学领域的规律或构建某个学科的概念、学说、理论体系,偏重于基础理论知识,强调原创性思维;应用型人才专注于把发现、创造的理论创新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更注重理论知识的应用,强调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当今世界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远比学术型人才要大,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发展到大众化教育,所有的专科层次高等教育都应该是培养应用人才,本科特别是地方本科高校也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目标是培养较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得出应用型本科教育就是在本科阶段实施中高级应用人才的培养。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应用型本科教育更加注重全方位的社会需求,课程设置上能更广泛地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并具备灵活的应变能力,教学内容更加注重与生产实践的结合。

2.开展就业指导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殊意义。①有助于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应用型本科教育相比研究型教育,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紧密联系,培养社会需要的知识含量较高或高科技行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如软件开发工程师、会计师等。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就决定着毕业生就业质量和职业生涯规划发展是其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在应用型本科中设置就业指导课程能够从一个人的一生职业发展角度出发,根据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和标准,使高校和学生及时了解人才要求趋势,从而利于应用型本科教育不断改进人才培养工作,使学生更满足社会和市场的需求。另外,通过就业指导课程向学生传递准确的社会信息,使学生了解社会发展新趋势,以便把所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最大度地转化为社会服务的能力,从而实现应用型本科教育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可以说就业指导课程在应用型本科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帮助学生职业生涯的生长,只要职业生涯发展顺利,生活才有物质保障,只要就业指导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其培养目标才能真正实现。②有利于促进应用型本科育教学改革与办学水平的提升。为适应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必须不断地进行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应用型本科本身就是高等教育改革中探索的一种高等教育模式,并且应用型本科教育还在不断探索改革中。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本身应该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一个突破口,通过就业指导课程的开展,可以使学生明白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和自己应该努力的方向,这些本身就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改革的动力和目的。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改革与办学目标要全面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学生的就业状况是应用型本科教育办学水平和层次的直接体现,反过来促进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此过程中,就业课程本身要不断提升,也促进了教学改革和学校的办学水平。③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提升自我认知水平,应用型本科教育毕业的学生刚开始绝大部分都要走向基层工作岗位,这在过去精英教育的背景下是不被接受的,很多人还抱着大学生是“天之骄子”的观念去选择职业。当前的大学生教育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包分配到市场经济的自主择业。开展就业指导课程,有利于学生职业目标的锁定,在面对就业岗位选择时,分析自己的优劣势和兴趣爱好,针对性地做出准备;同时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避免学生产生一些脱离实际的思想和观念,克服好高骛远、急功近利的思想。在按照舒伯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探索阶段是15岁到25岁,确立阶段25到44岁。

从阶段的划分来看,大学生正处于职业发展阶段中的探索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人们面对着对职业的选择和初次就业,但本身的能力往往并不具备规划人生与正确择业的能力。所以在此阶段开展就业指导课程,有利于学生科学合理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二、应用型本科教育就业指导课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课程本身特殊性导致其被边缘化。为了促进学生顺利就业和遵照上级文件精神,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院校中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与一般的课程相比,就业指导课程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首先,就业指导课程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它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形势政策变化、学生自身需求等诸多方面安排教学内容。其次,就业指导课程是集理论课、实务课和经验课为一体的综合课程,相比传统的理论课程,就业指导课程更加注重实践教学。最后,就业指导课程是要贯穿大学从入学到毕业全程的课程,在整个大学期间会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开展教学指导。正是有以上特点,就业指导课程在课程名称、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都与其他传统课程有相当程度的不同。比如在学科归属上,就业指导课程学科实行不清,教学管理模糊,使得很难建立一支合格的教师队伍,很难有致力于就业指导课程研究和教学的老师;另外,缺少对课程的统一筹划和整体安排。所以,应用型高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首先要保证专业课和相关基础上课时数,再考虑基础课和实践课的课时数,最后才能顾及到就业指导课,至于把就业指导课作为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配备专职的就业指导课教师就更难保证了。

2.课程内容设置随意,缺乏系统性并且和社会需求脱节。一个好的课程开展必须在教学大纲、内容、进度和考核方课程科学面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安排,这样才能取得教学效果。其中教学大纲直接决定教学目的、要求和教授的内容及作业的安排等;教学内容是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的素材和知识信息;教学进度是对教学内容的前后顺序和时间上妥善安排。这些工作直接和教学效果的好坏、教学目的的实现密切相关。在很多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中,特别是那些新建的本科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内容设置随意,教学大纲不规范性甚至没有大纲,教学考核随意化,学生考核方式设置不合理。这些因素使得就业指导课程流于形式,并没有让学生真正受益。

3.课程建设的保障措施不完善。按照教育部2007年12月颁布的《关于职业发展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就业指导课程应逐步列入学生课堂,但由于对就业指导课程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不同,各高校的课程建设发展不平衡,普遍存在经费投入不足,很多高校未建立专门的教研室,已建立的也通常形同虚设。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都是其他课程老师或者学生工作者过来兼课,没有专业培训和进修机制,很难调动老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业指导课程老师的专业化和职业化的目标在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没有达到。

三、应用型本科教育就业指导课程改进建议

1.加强就业指导课程自身的建设。课程自身建设是就业指导课程完善的根本性条件,只有课程确实起到应有的作用,才能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学校的重视。首先,要根据学校的办学特点和定位,完善课程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就业指导课程要明确自己的价值理念,和其他课程一样要有自己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并要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做出不同的调整。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有利于课程指导和教育作用的有效发挥。其次,组建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组织机构。由于就业指导课程普遍存在被边缘化、学科归属不清等问题,避免此类问题就是建立实实在在的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机构,这个机构必须有能力组织、筹划就业指导课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有能力备课和教学交流、实施教学检查、辅导学生进行职业测评等工作,能促使就业指导课程逐步向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再者,要改进教学方法。传统的就业指导课都是采取大班授课,以老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模式已不适用现代就业指导的理念。相关管理者和教师应该探索不同的教学方法,如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和实践教学环节等,改进教学方法。

2.配备一支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师资队伍。就业指导课程作为应用型本科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涉及法学、社会学、心理学、交际礼仪等多方面的知识,要求教师不仅有丰富的理论实践经验,还要求其对社会现象和人才需求有较深层次的认识。所以,对就业指导课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能力要求非常高。要改进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必须提高就业指导课程教师的整体素质。首先,要加教师强遴选工作,就业指导课程绝不是像某些高校中人人都可以去上的课程。考虑到应用型本科院校大部分都是新建的,组建一支全部专职的就业指导课程教师队伍不是很现实,可以先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教师的遴选:第一,从现有的教师中遴选出一批核心人员,组建一支相对固定的就业指导课程教师队伍,根据研究专长和倾向组成几个教学研究小组,分别由有专长的资深教师担任组长,主攻擅长的几个教学模块,促进教学研究和交流,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第二,由专业教师组建一支辅助力量,由于学生将来职业前景、职业规划等和学生的专业背景密切相关,专业老师对本专业的就业市场大多数能深入了解,能从专业角度给予学生指导;第三,可以定期请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或其他高级管理人员为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讲座,组建一支校外的指导队伍。最后,支持就业指导教师积极参加国家职业指导师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和考试等各类认证考试,鼓励教师参加全国性或区域性的交流研讨会等等,多为其创设培训、学习、交流的机会。

3.加强就业指导课程物质和制度保障。就业指导课程的物质和制度保障无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健全的组织机构和相应的规章制度,二是经费的保障。第一,要成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教研室,负责组织、筹划就业指导课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包括教学计划和大纲、备课和教学交流、实施教学检查、安排教师学习和培训等等工作,使就业课程建设进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第二,就业指导课程的经费保证与设施建设对于就业指导课程,必须划拨专项经费保证建设,而不是笼统归于就业经费总盘子里面,具体经费的额度可以根据各个高校的实际情况、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程度及发展规划来逐年度或按学年核拨。第三,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运行机制,确保制度化、规范化运行,促进课程改革与建设的重要保障。具体来讲,就业指导课教研室可以由就业中心和教务处共同管理,将其作为正式的课程,必须严格执行教学计划的内容、进度要求,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并严格教学检查制度。

潘懋元先生说过:“应用型不是层次的高低,而是类型的不同”。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深层次的原因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因为现在国家需要大量的专门性人才。在教育改革中,我们要转变观念并将其落实在教学实践中,就业指导课程改进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部分。由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学生毕业后大部分都会选择就业并从事基层工作,在学校期间开展就业指导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同时也利于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从而促进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潘懋元,吴玫.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2003,(3).

[2]转引方伟.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咨询案例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16.

体育课课程性质范文5

关键词:中职教育;对抗性体育;教学策略

当前经济社会急速转型,为了适应崭新的经济、生产、建设和服务的需要,国家和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已经不符合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教学发展。只有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寻找有效的教学策略,才能让学生爱上体育课,才能掌握一定的体育技术。本文以对抗性体育课程的

教学策略作为尝试,以探索出提高当前体育教学实效性的一条

途径。

一、中职对抗性体育课程的意义

中职实行对抗性体育课程教学的作用:对抗性体育教学能够让学生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发挥自己现有的技术水平和技能,通过两者或是两者以上成员之间的相互对抗而决出最终的胜负。这不仅仅体现在技术水平上,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心态,面对竞争时勇于拼搏的精神。中职实行对抗性体育课程教学就能够充分发挥优势,将其体育教学发展到另一个高度上去。

1.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当今这个极速转型时代的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品质。对抗性体育课程可以将竞技体育中的竞争意识引入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拼搏精神和意志品质,让学生更加乐观开朗、积极向上。例如,在中职对抗性体育课程的教学计划当中,对抗性教学项目不应该仅仅是球类常规项目,还要将对抗性教学放在田径类项目上,这样能够均衡各种体育项目的教学,带动学生学习的高昂热情,从而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对抗中的实力,实现自我价值。

2.挖掘学生的身体潜能

对抗性体育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新的竞技技术,改进原有动作质量。对抗性的练习方法,还可以加强团队之间或是个人之间的对抗,能够让学生处于紧张和集中的状态之中,这样就能挖掘出学生在平时训练时发挥不出来的潜能,有助于取得比平时更好的成绩。

3.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

在对抗性练习之中,同一团队的学生为了同一目标会团结一致,技术好的同学会主动帮助技术差的同学尽快掌握要领和技巧,整个团队的竞技水平和成熟度也会相应提高。如果在对抗性体育练习结束时,学生还能够在不断地进行争论,想要再进行一场比拼,那么对团队的合作协同意识的培养就已经有了成效,

也就说明对抗性体育课程教学的目的达到了。

二、中职对抗性体育课程的教学策略

1.竞赛评比策略

在对抗性体育课程中,教师在实践中应适当地运用竞赛评比的教学策略,竞赛的条件和评比的办法要事先公布,做到民主、公开、公平。例如,在排球教学中就可以采用这种策略,将排球技术战术中难以用理论传授的难点和重要环节,用竞赛评比的策略加以训练、实践和强化,利用学生喜欢竞争的心理,引导学生夯实技术难点,更好地掌握排球的技术和战术。竞赛评比能使学生通过竞争清楚地认识到个人的努力程度和技术水平会直接影响整个集体的成败,而集体的荣誉又会给每个成员带来不同的感受,从而促进和激发学生以更饱满的热情学习体育技术,扎实刻苦训练。

2.失利勉励策略

对抗性体育课程的竞争中,胜负输赢是常见的事,引导学生如何看待胜负、如何对待荣誉,这考验着学生的体育道德精神,也是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忽视的教学难点。所以,体育教师要尤其重视竞争中失利的一方,及时对处于落后位置的学生进行鼓励,在心理上支持,在技术上指导,使学生在困境中仍能具有全力以赴的劲头,在实际的对抗课程中学到平时生活中难以遇到的和悟到的人生道理。

3.时机捕捉策略

对抗性体育课程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偶然和不确定性,很多突况都是隐性和潜在的,具有不可预料和无法把握的特点。针对这种情况,体育教师必须随时准备实施时机捕捉策略,这种策略的具体操作,不是事先设计好的,而是在教学进程中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积极的干预。例如,对抗性课程学习中突然下雨,这是对抗性体育中最大的干扰,但是教师可以激励学生克服困难,以顽强的意志坚持训练,并身先士卒引领学生战胜恶劣的自然环

境;又如,在对抗中经常会发生磕碰、摩擦、冲突等突发事件,教师要观察时机,捕捉学生的思想变化,有的放矢、公正公开地进行

教导。

4.行为规范策略

对抗性体育课程相比其他内容的体育课对学生的规则意识和行为规范要求更为严格。体育教学中的规章制度也是保证教学过程顺利完成的砝码和保证,对抗性竞争由于有了规则的限定和约束,才更加富有观察性和精彩度。所以,对抗性课程过程中教师应教导学生严格遵守比赛规则,让学生认识到一次犯规会失去一次得分的绝好机会,一次犯规将会被罚下场而失去竞争的机会。这样,在体育教师引导下,学生会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对符合规范的行为给予支持和肯定,对违反规范的行为行批评抵制。

5.团队协作策略

对抗性体育教学无论是方法、要求,还是内容、形式,都带有鲜明的团队特征,团队中的任何一个角色都是必不可少的一员,团队协作的集体意识将是成败的关键。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淡化自我意识,增强大局意识,让学生在训练时相互纠正动作、激励队友,在比赛时互相保护和帮助。当团队内部发生分歧时,鼓励队内成员自我剖析、共同解决、共同提高。

三、中职对抗性体育课程的注意事项

对抗性体育课程是以身体对抗为主的,这就注定磕绊甚至事故会远远高于其他学科,为此教师要高度重视对抗性体育课程的常规注意事项。

1.引导学生树立好安全意识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自身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同时也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促使学生高度的安全意识得以形成,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2.运动量要合理

如果课的运动量太小,锻炼后对身体各器官影响太轻微,这就达不到增强体质的效果;如果运动量过大,学生过分疲劳,一方面影响健康,另外也使恢复过程延长而影响下一节课的学习,因

此运动量一定要合理,一般以平均心率能达每分钟120~140次(或130~150次/分)为妥。当然还要根据不同项目而有所差别。

3.注意做好准备活动

正式进行教学内容的锻炼前,要重视做好准备活动,准备活动能预先提高身体各器官机能,提高神经系统指挥协调能力,加速血液循环及提高肌肉温度,使得正式锻炼时身体容易适应,是提高课的效果、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手段。准备活动要有一般活动内容,也要根据课的内容选择一些专门性练习。

以上是笔者对中职体育课程的意义、教学策略和注意事项做的浅显的研究和论述。当前的社会竞争异常激烈,生活在当下的人们需要付出更多的体力和脑力。对抗性体育课程富有趣味、易于接受、便于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反应速度、身体力量和对抗技巧,还可以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技术的应用水平、提升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中职体育教学的实效性和终身性,达到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新时期中职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崔俊杰,曲丽萍.高职院校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探索:基于江苏省部分高职院校的调查[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

[2]金群立.新课程下中职体育教学开展的困境及优化策略研究[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1(9).

体育课课程性质范文6

Abstract: This paper gives a brief review of the problems which may be encountered in the execution of "New Standard" by all the first-line maths teachers at the initial stage of "Curriculum Reform ". Then, the paper develops a profound analysis of those problems to stress its assistance for the later educational reform.

关键词:新课标;课改;数学;教材

Key words: new standard; curriculum reform; mathematics; teaching material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2-0226-01

0 引言

“新课程标准”自颁布之日起,就受到许多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的质疑与抱怨。就数学学科而言,这些质疑主要集中在:①新教材的内容与结构令一线教师无所适从;②新的教学模式给一线教学带来的“混乱”;③新的评价体系使一线教师“迷失”了对数学的认知。从表象上看,这三个问题似乎都指向“新课标”,其实造成这种表象的真正原因是几十年传统教学的强大惯性。

1 新教材的内容与结构令一线教师无所适从

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围绕新教材的教学资源相对匮乏。新老教材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优劣,至今仍争论不断,但是从某种角度来说,教材是国家教育制度和政策的集中体现,带有明确的导向性和一定的强制性,而一线教师是教育制度和政策的主要执行者,完成好“新课标”下的教学任务是教师的根本义务。

就中学数学而言,新老教材在结构上、特别是在侧重点上的确有很大不同,请看图1。教学资源可以大致分成这么几个方面:①教材;②延伸结论、典型方法、有逻辑顺序的经典例题;③大量习题。如果我们把整个教学资源看作一个苹果,教材就是果核,其他都是果肉。果核主要是限定范围、指引方向和明确脉络,而果肉才是我们在教学中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主要资源。

“课改”改变了教材,相当于更换了“果核”。当教师们拿到新的果核时,几乎是本能地在旧果肉与新果核之间寻找对应关系,而当这种寻找遇到障碍时,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无所适从的感觉。适应“新果核”的关键是丰富“新果肉”。那么“旧果肉”是不是就不要了呢?当然不是,别看果肉是旧的,营养可不见得差,改造旧果肉,适应“新果核”,这才是“课改”过程中教师应该关注的问题,而不是一味地抱怨新教材。

2 新的教学模式给一线教学带来的“混乱”

“课改”进程中的某些“混乱”现象,其根本原因是来自传统教学实践中的一些陋习。传统教学中各种教学成果往往只是在各种各样的教研活动中被深入学习和广泛流传,但是,这些在展示课、公开课中隆重推出的教学成果却很少能够渗透进日常教学。传统教学模式中浓厚的应试色彩以及部分教师对教学业绩的机械追求使得“题海战术”、“填鸭式教学”等现象在日常教学中屡见不鲜。反之,在面对展示课、公开课、研究课等教学科研任务时,很多教师又脱离实际,盲目追求表面形式,以反复排练的一次“表演”博取各类形式的表彰。所以说,这种脱离教研的教学和脱离教学的教研在传统教学现实当中的长期、普遍存在才是阻碍教学和教研全面进步的主要原因。

在“新课程标准”颁布之后,一切都起了变化。以初中数学教材为例新教材对教学模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知识的认知过程和各教学单元的“交相呼应”。请看图2:传统教学模式中,理论数学的面貌一目了然,清晰的逻辑顺序直接决定了清晰的教学流程,不强调各教学单元的独立性,以培养数学论证和计算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新课标”教学模式中,经验数学的痕迹明显加强,在保证逻辑顺序的同时,突出数学问题产生的现实背景和客观需求,鼓励学生通过一切手段向新知识靠近,由于逻辑结构的相对弱化使各教学单元的独立性增强,进而使得重置传统教学流程成为可能,教学目标也在原有的论证和计算能力之外,着重强调了数学的应用性以及对学生自主探索、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按此分析,新旧教学模式高下立判,那么,新的教学模式为什么会给一线教学带来“混乱”呢?其实,新的教学模式从教材这一最基础的层面对所有教师提出了在传统教学中只有教研层面才需达到的要求,而恰恰是传统教学中教研与教学之间的松散关系使得很多教师在“课改”到来之时,还没有做好教学理念和教学经验上的准备,这才是“混乱”的根源。“课改”并不仅仅是以全新的教学理念来改造传统教学,而且是以开放和自由的教学探索接过传统教学未竟的使命。所以,即便当初“混乱”真的曾经存在过,也不应成为质疑“课改”的理由,而应成为教师尽快提高教学艺术的警钟。

3 新的评价体系使一线教师“迷失”了对数学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