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移动互联网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移动互联网的意义范文1
目前,电信运营商在电信互联网的7层服务业态中仍然像无首之师随意冲撞,其中哪层是运营商本应该着力打造从事,但却由于眼界问题没能看清而致使自身缺位该层?哪层又是运营商本不该进入,但是由于其急功近利而造成越位现象?
实际上,其中基础业务支撑平台和基础技术支撑平台都是运营商缺位的层面,而相反运营商发挥过多精力去进入互联网增值应用层面,为了十几亿、几十亿的蝇头利益,而荒废厂可以创造数百亿、上千亿的市场层面。在未来,还是希望电信运营商和民营企业们能够各司其职,在各自擅长的领域精耕细作,为电信互联网服务业打造出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堪忧的现状
细观电信一互联网服务业态现状,其中第1层“电信基础业务”是指电信运营商的固话和长话基本语音业务,属于其本职业务。第2层,电信增值业务则是指电信的各种话务套餐,但却与互联网增值业务极为不同。目前电信运营商普遍出现的越位问题,就在于业界对此尚未做明确区分,实则两者之间是有区别的。因为这两种增值业务,其中第一种电信增值业务由于是电信运营商的本行,所以能够从事;而另一种互联网增值业务则明显不适合电信运营商做,相反运营商应该通过发挥平台作用,来支持别人来做。因此,此时就出现一个问题,运营商做完基础业务,想要做增值业务,这究竟对不对呢?这时就应该理智地考量运营商是要做何种增值业务。
第3层,互联网接入业务层,这也是运营商擅长做,也适合做的。第4层基础技术支撑平台和第5层基础业务支撑平台,都属于支撑性平台,为平台服务的平台。原则来讲都属于B282B,即这两个平台本身身份是B,他们同时都在为B2B、B2C、C2C们服务。基础业务支撑平台指支付、安全、认证等。基础技术支撑平台则指手机操作系统,PC机操作系统,搜索引擎基础技术、Linux语言等。
第6层的应用支撑平台层,实际就是ASP平台,具体就包括如阿里巴巴和腾讯这样的企业,它的特点是层面上企业都是民营的,但是他们共同为ASP企业服务。这一层的企业不是做应用的,但是他们都作为应用的平台而存在。典型的就是阿里巴巴和淘宝,为别人提供平台,相当于是拉场子。这个平台与运营商所应充当平台的区分就在于,此平台是应用的平台,而运营商是为平台而提供服务的平台,且目前运营商的这种平台作用却处于缺位状态。
阿里巴巴在基础业务支撑平台中正扮演一个裁判员的角色,如裁判类业务支付、认证等是自己不直接做业务,但是给业务平台提供保证。目前,应用支撑平台和基础业务支撑平台经常是混杂交织在一起的,典型就是阿里巴巴和支付宝,淘宝和支付宝,这是两层业务,但实际上被做成一个企业集团了,这种情况在日后应该分离为好,否则就是长期处于企业集团既做裁判员、又做运动员的不良状态。
这其中支付相当大的业务就应该给银行和电信运营商,而当前国家政策在此领域是模糊的,但在管治条例里也有大致说明,即发行虚拟货币的人不能是从事具体业务的人,如发生该情况就应该予以分离。如腾讯现在就处于一个裁判员和运动员不分的情况下,比如它在基础业务支撑层中做发行虚拟货币的业务(Q币),其实应该把腾讯中做发行Q币相关业务的部分剥离出腾讯才合理。Q币是用来交换道具和其他各种增值业务用的,基础业务和增值业务在此就应该分离。打个比方,如果像腾讯这么庞大的民营企业有天被迫倒闭,需要进行清算的时候,应该由腾讯负责来将所有的Q币兑换成人民币返还给民众,但若腾讯没有能力向所有民众进行偿还和兑换,就将产生极为不利的局面,从中也显而易见在“电信互联网服务业态”中将裁判员和运动员相区别的重要性。
制度上讲,“裁判员”是不能倒掉的,如国有银行是不能倒闭的,即使一旦银行出了问题,也会有国家财政接下来。但若腾讯充当了银行的角色,而腾讯本身作为民营企业是可以破产的,矛盾也随之显现。今天我们看腾讯尚如日中天,看不出任何矛盾,但若从国家角度想,就会清晰看出这两层业务的区别,银行角色和商店角色则应分属两家,如果两个角色由一家充当,就会出现混乱。腾讯现在就出现类似问题。如腾讯开始拿Q币当奖励去吸引客户,这就完全背离了其裁判员的身份,试想如若银行为了吸引客户而乱发货币会产生什么影响?
而此时区分两种业务的目的和意义并非针对腾讯抑或阿里巴巴,而是在针对电信运营商在此处的楚河汉界,探究其在此应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其实电信运营商和民营企业的界限就在应用支撑平台和基础业务支撑平台之间。
第7层,互联网增值应用层,实际上就是广义互联网应用业务,该层企业直接面向最终用户,包括过去的ICP、游戏、电子商务这些具体的业务。凡是B2C、C2C,可以说均属于增值业务,B2B情况虽有些不同,但一般来讲也应算作增值业务。生态链中的未来胜景
其实,运营商的MM已经进入到第6层应用支撑平台(ASP平台),但从开发工具层面来讲,MM还属于第4层基础技术的支撑平台,因为其中有语言和开发工具功能,但其中还有开店功能,这就相当于如阿里巴巴的应用支撑平台。但如果给予电信运营商和民营企业们适度宽容,则是允许他们各跨过双方楚河汉界半步,但不宜过度的深入。民营互联网企业侵入裁判员领域的典型代表是腾讯发行Q币、阿里巴巴办支付宝,拥有一部分裁判员的功能。
对运营商的就是不要介入到互联网增值应用,MM已是运营商越位的极限,但若再越位一步,进入增值业务,自己直接开店。则很可能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其中典型案例就是中国电信,中国电信连天气预报都直接自己来做,同时又开书店与当当进行竞争,想做一种前店后厂的模式,但这是不足取的。这样做下去的结果就是市场急剧萎缩,市场参与者变少。
电信运营商目前关注的都是撑到头几十亿如ASP平台层面业务,十几亿像电子本层面业务,即增值业务。而在几百亿基础技术支撑平台的业务方面却是丢失的,未来定位技术或将成为继计算机操作系统、搜索引擎之后的人类的第三个平台型技术。这属于在技术里搭建一个平台,构建基础设施。这种基础设施将来的定性就是个性化的基础设施,这种定位超越了媒体和卖场。在定位技术极度发展的情境下,办媒体会出现一种“卖场即报纸,报纸即卖场”的奇观,在此处必将产生如微软和谷歌一样市值的企业。
运营商在此处最大的失误,就是中国移动退出了基础业务支撑领域。如果基础技术支撑平台目前对运营商而言要求还很高,但基础业务支撑平台则是可以很容易争取的,绝不应该退出。中国移动的败退,就是在支付标准上缩头。基础业务支撑平台和基础技术支撑平台两者的共性是皆为坐收利益,一个优质的标准出来即通行天下,不需要激烈竞争和高度风险,很适合国有体制企 业的特点。
把握住这层基础平台业务,电信运营商企业的员工也不再需要像没有方向的船四处冲撞,侵入互联网的增值应用(需要体制条件适合,要求高度的市场灵活机制、具有高度风险性),搞所谓的增值业务,而电信运营商做这部分业务也确实每每扑空。正如美国淘金热年代,淘金者的风险是非常大的,但是风险最小的是卖水的人,卖水的人虽然挣不了太高的利润,但是他的业务特别稳定。
未来,运营商或应在定位技术提速发展中,找寻回自己的基础支撑性平台角色。运营商倘若能够做好基础支撑性平台(技术支撑平台和业务支撑平台),将给产业链注入前所未有的活力和生机。在基础业务支撑性平台中,如移动支付及认证业务,由运营商这个第三方机构来做显然要比民营企业更能让民众信任。舍弃做互联网增值业务,让更多机制灵活的民营企业充分参与其中,才更有利于电信一互联网市场走向多元繁荣,想侵入这部分业务,最终只会让产业链萎缩,参与者变少,市场也被钳制。充当好基础业务支撑平台,为各种增值应用服务。坐收利润才是运营商未来更好的定位。
寻求转身的机会
商业上的问题出在中国移动自身,它没有去结交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意识,原本可以回避这一矛盾。其实这一场博弈本应该是中国金融界和中国信息界的博弈,中国信息界三大运营商之间原本是兄弟,应该站在同一战线。但结果却因为中国移动把移动支付变成一个封闭性标准,不对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开放。最终待中国银联把这两家运营商拉到一起之后,中国移动才恍然大悟,却也自废了“武功”。
有业内专家分析认为,此处,中国移动的失误有二:一是没有争取政策上的支持,二是没有结盟来对付银联。因为自己的一念之差,被迫让自己退出这个标准。其中在中国移动放弃支付业务之前,它曾经考虑过如果自己一家拼着干的话,需要投入4-5亿元的资金来投入POS机,但最终它因此而放弃了。在移动支付业务上,一开始通信业和金融业彼此相互就没有认为大家可以是一个合并的行业,而是把它看作是进入了对方的行业或者是对方进入了本行业,所以理所当然应该管对方,这就是目前问题的根本矛盾和冲突。
这时,两个行业或应有一种实现共治的意识,而对支付这个行业的判断应该是基础性行业、支撑性业务,在它之上延伸出其他的业务来,这应该构成基本的判断。而在它之上才应该出来广告、媒体等其他业务,控制住这里就是控制了要点,以控制住协调的制高点。
业内专家认为,中央此时或应需要考虑下这个事情应该以谁为主,才能够实现效率最高,信息还是金融?美国金融危机应该给我们一个警惕,就是不能让金融行业主导这一增值性行业。这是美国经验告诉我们的重要一点。信息行业能让我们控制住创立的企业比倒闭的多,这个领域就盘活了。而我们也看到,央行法规中1亿元的门槛等于把中小企业都排斥在外,这就把增值业务都排斥在外了。这时国家必须要算一笔账,决定选择大账还是小账。没有划分三类业务,就直接导致了中国电信赤手空拳进入服务业,没有任何基础准备,既没有软件系统。也没有社会环境的准备,结果就是中国电信的卖书业务肯定被当当网全歼,因为这里面还有它无法掌控的要素,如物流配送等等。
美国解决了金融信息社会的问题,这个产值相当于目前中国全部的国民生产总值,涵盖上千产业。中国有可能不走信用卡的道路。把两个现代化合成一个,把手机直接当作信用卡。取代信用卡的金融功能。所以,选择哪个部门为主,直接决定了这个行业未来的属性。从长远来看,这个行业应该是信息行业主导,而非金融。这个行业是中国从非信用社会进入信用社会的一个标志。
认证的最大优势是可靠。要防范企业破产之后把烂摊子都扔给国家,所以必须要重视这个义务,之后可以完成许多别人无法做的业务。电信运营商也是国家所有的,所以用户应该把它与其他软件公司区分开,用户不信任民营企业但可以信任国有运营商。认证其实只是一个平台,其他支撑业务则都得益于此。例如Google,它和苹果一样把所有基础业务都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不开放的代表就是苹果,虽然它一直伪装开放,但开放与否的最主要标准就是源代码是否开放,这是具体业务和平台业务的抉择标准。
基础业务从哪里来?唯一的答案就是从基础信息中来。上一代文明以金融为中介,下一代文明则以信息为中介,这个控制权显然应该在中国移动手中,未来银联只能购买中国移动的信息。
移动互联网的意义范文2
蓝海策略的制定和实施在当今企业运营管理中至关重要,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企业在寻求新的市场价值空间,超越产业竞争的诸多方面有着不同方式和视野。戴尔、三星、LG等跨国企业等IT和通讯厂商都较早的进行了蓝海策略部署,虽然前一阶段的结果不尽相同,但蓝海所呈现的“空间价值”意义逐渐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认同。在互联网领域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由于行业形势和业内企业的更新变化非常快,需求市场随着用户增长和喜好改变而具有了极高的不确定性,所以任何企业都可能在新呈现的蓝海中经历沉浮,也都有机会成为“风向标企业”。
为何Google能从“版权门”、“避税门”、和对中国黑客、互联网审查制度的反诘中获得这么多中国用户宣誓效忠般的追随?而百度能在互联网搜索后起之秀中脱颖而出,迅速改变中国用户的应用生活?答案就在他们对互联网价值需求的辩驳里,在它们的蓝海策略之中。
客观的说,谷歌是当之无愧的技术王者,而王冠之下是一颗极具商业智慧的头脑,。自2004年8月19日上市那天起,它所建立的“搜索帝国”就成为华尔街发现的“新大陆”,其每季营收、净利润、增长率等数据的变化牵动着众多分析师和投资者的心。它的每一款产品都能够给互联网和通讯世界带来一场革命。革命背后,是当时搜索引擎市场这一片宽抵天际的价值蓝海,谷歌对新需求、新价值、新市场的研究和培养一贯重视,中国互联网市场是Google不可多得的区域市场之一,针对中国用户的本土化运作,大设分公司挖掘中国用户的传统需求,以中国人能接受的方式洽谈合作伙伴,甚至开放了带有明显中国意味的“免费音乐搜索”,这些Google特例让它顺利的在大陆商业中心安营驻寨。直到百度出现,与之共享搜索市场,争夺技术新知的研究和商品化的第一阵线。虽然百度起初看起来并不足以与谷歌在中国市场直面相搏,但百度善于挖掘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蓝海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竞争态势。
移动互联网时代这样的案例更比比皆是,大唐电信、烽火通信、神州泰岳企业都在向新兴的移动互联网市场的探索中通过商业运作成功上市,更多的企业在移动互联网个人应用领域突显了独特的价值,并转化成了丰厚的利益。与移动互联网个人应用相对应的是移动互联网的行业应用(面向企业和机构的应用服务),个人应用已在全球市场昂首阔步了几年,行业应用在中国市场甚至刚刚兴起,就技术领域而言两者一脉相承,基于前沿的移动互联技术,并积极向“云”技术求索,因为云技术正是移动互联网行业应用平台的搭载核心。
就商业价值而言两者更是不分伯仲相辅相成,移动互联网行业应用面向的是行业和企业的管理需求,为行业及企业提供信息化集成的解决方案,帮助企业级用户在办公运营中提升效率,如此说来,移动互联网的行业应用在以工作为生活重心的中国似乎更具蓝海前景。在社交型LBS、手机阅读、手机游戏、手机视讯等等个人应用风生水起的时候,移动互联网的需求来源被导向个人用户,应用开发商和应用服务提供商以及运营商都汇集核心资源,将其分配到满足个人移动生活需求的开发中。而在移动互联网行业应用产生之后,这种资源分配有了明显的改变,其中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受市场因素必然是起到了主导作用。
所以,开拓新兴市场空间对于多数行业来说,都是实现企业业务突破性增长的黄金信条。移动互联网领域的价值蓝海创造社会财富和商业奇迹的速度也让业界人士尤其是投资者印象深刻,在移动互联网个人应用市场领域,已经有很多企业拥有了一席之地,确立了地位,拓展了影响力,而在行业应用市场,知名软件企业金蝶、八百客等都还在不断的探索中,同类企业多数都停留在概念阶段,却有一些专注于移动互联网和云技术并行服务的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开始尝试以各种各样的模式为具有移动信息化管理需求的行业和企业提供服务。曾与中国电信合作推出了数个移动互联网企业级应用服务的高森明晨公司在移动互联网行业应用领域一直比较活跃,它们所倡导的完整的企业业务流程解决方案和搜狐旗下的“图搜天下”产品,烽火等公司的移动办公产品在对移动互联网行业应用的实践拓展以及云技术应用方面都产生了本质的区隔,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向移动互联网行业应用领域进军,高森明晨公司更加强调该领域的核心概念和必要条件,它们宣称移动互联网行业应用是一片新的价值蓝海。
忠于技术让价值复兴
从互联网时代的搜索技术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终端操作系统、LBS(基于位置的服务),从PageRank(网页评级制)到Android(一个开源手机操作系统),谷歌技术霸主的形象树立已久。北大图书情报专业毕业的百度掌门人李彦宏“超链搜索”的发明专利证明了他的技术创新能力,同时它们也证明了在唯科学论的今天,商业社会有能力接受每一个依靠发明创造和取得技术成就实现价值、积累财富的群体和个人。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有一些企业正因为忠于技术而取得进步和阶段性的成功,此先,高森明晨公司也总结出了这样的经验:从技术层面而言,互联网时代的行业应用的发展本身就是受限的,当时除了PC端和服务器硬件群组机房,任何设备都无法承担企业庞大的数据储存及流通,更为关键的是,数据来源局限于PC端的录入,信息无法追随人的活动而保持实时有效性,企业也很难从内部数据网以外的途径获取信息。移动互联的出现使这种状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移动终端和网络使得企业数据信息来源有了无限延展的可能,这是其一。
第二,移动互联技术目前也有其局限性,个人用户数量和数据量、运算量的并行激增使得提供个人应用服务的移动互联网行业企业曾经陷入通过不断升级移动终端设备、硬件服务器,扩展数据带宽和运算能力的被动状态,而即使这样,手机(移动终端)仍达不到企业对PC端应用的基本硬件需求,直到云技术的诞生,云计算和云存储使移动互联网的数据承载能力巨幅提升,是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奇迹之泉”。而对数据承载能力有着极高要求的移动互联网的行业应用则必须以云技术平台基础为前提。
高森明晨的研究部门也同时指出,只有基于移动互联和云技术高度结合的行业应用,才是真正可以发挥效能,产生价值的移动互联网行业应用。
目前,高森明晨这个方向上取得的进展已经获得了业界和行业客户的认同,高森明晨首先研发和推出了移动互联网行业应用平台(GRIRMS),和百度2010年的“应用开放平台”的价值初衷一样,它瞄准了移动互联网行业应用这一片价值蓝海,瞄准了其中企业移动管理需求随企业快速发展、规模日益扩大而迅速滋长蔓延的态势。它试图将企业移动办公人员、驻外人员、终端店面和企业管理层、企业运转流程的各个环节相勾连,利用移动互联网和通讯手段以及先进快捷的管理思路,把这些企业要素直接关系,并且极大的消除了这些要素之间的时间、空间上的距离。这套平台不仅是一个技术平台,一个管理模式,而是一套多维度的整体解决方案,目的是解决企业扩营与管理需求增长之间的矛盾。通过与运营商合作推广的方式,这套平台目前已经相当活跃,并在其众多行业用户的业务流程管理过程中,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可以说,忠于技术并不是一句誓言,而是这些科技企业在创新、研发、竞争、商业化中所秉承的不败信念。高森明晨的另一个产品的研究方向试图将人与经济地理信息有机的结合起来,以企业的名义,以企业为单位,或者说利用企业资源而进行的具有商业分析价值的LBS是否会带来一场新的革命,这场变革又会由哪些技术引导,业界也将拭目以待。
互联网的“中世纪”之战
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宣告互联网“中世纪”之争展开,欧洲历史上的中世纪是一个没有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大陆的时期,封建割据,群雄纷争,在混沌的吞噬和反扑中,又有着严格的宗教律法来制定规则。移动互联网恰如这个征伐不休的年代,用户需求和技术进步就是移动互联网企业恪守的法则,然而移动互联网应用提供商之间、SaaS(软件即服务)服务商之间,运营商之间,上述行业之间都陷入了明争暗斗之中,残酷之余,王国经兴衰而初见崛起,幸运的奇迹之子也接连产生,尽管最后哪些企业能成为互联网时代像Google、百度这样的传奇帝国,哪位商业巨子能随之载入史册的人物我们还不得而知,但毕竟我们看到,这是个风险与机遇并存的时代,而且这个时代所孕育的机遇前景,使困难险阻相比之下不值一提。
正如Google和百度在搜索领域的市场情况一样,移动互联网领域最显而易见的发展阻力就是竞争,不断有新的终端涌现出来,苹果公司的每一项移动互联产品都有着与之相抗衡的全球商家的竞争品,苹果公司也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它的IOS系统和App电子市场也具有了非凡的吸引力和无可限量的市场前景。但不争的事实告诉我们,像苹果这样的标新立异得异常执着的科技公司屈指可数,在移动互联网行业获得商业成功的寥寥无几,原因在于包括苹果在内的大多数企业无法规避同行业竞争,这可能是企业产品和服务属性直接决定的,也可能是市场决定的。
移动互联网的意义范文3
我们关注这种“不一样”,并乐于做一个见证者、探讨者、建设者。
从本期开始,《网络导报》将就此进行系列报道。内容涵盖智能手机、热点现象以及前沿领域的动态,当然,我们也将聆听业内人士对其商业模式的见解。
多年以后,当雷军和周鸿祎回忆往事的时候,准会想起2012年在微博上唇枪舌战近两月,并约架朝阳公园的那个遥远的夏天。
当时,他们正带领自己的公司布局移动互联网,而智能手机成了不二选择。原因很简单,苹果iPhone和谷歌Android已经成功地将智能手机变成了进入移动互联网的重要入口,智能手机成了争夺用户的第一战场。更让他们焦虑的是,在这个入口处,并不需要太多的“门神”。
雷军试图成为其中一个。但在他的小米手机销量据说突破300万部之后,他看起来一路高歌、马上就要凯旋的进程遭到了业界同行,尤其是周鸿祎的“狙击”。
周鸿祎的杀手级武器是特供手机AK47。AK47原本是枪械设计师卡拉什尼科夫设计的一款自动步枪,于1947年定型。毫无疑问,适合近距离战斗的AK47仿佛是周本人好斗性格的特写,也暗示了它一旦现身江湖,必将有一番短兵相接的争斗。
而对传统手机制造商来说,小米和AK47的出现,也意味着一种颠覆或者说修正……
我们还会发现,智能手机作为移动互联网的入口,在必然的同时也存在巨大的悖论。
硬件到底赚不赚钱?
这场大战中值得关注的一个焦点是,智能手机的硬件究竟赚不赚钱?
周鸿祎认为,小米手机在一开始的时候性价比最高,确实不赚钱,但后来随着产量提升、采购成本降低,以及网络推广等组合拳的出击,小米手机已经挣到了大钱,一台小米手机可赚700到800元。
这番言论遭到了雷军的痛击。此前,雷军一直宣称硬件不赚钱,也许是为了表明确凿无疑,雷军给出的理由是:三星和苹果占据了全球智能手机利润的99%。
记者查阅资料获悉,这个数据来自无线市场调研机构Canaccord Genuity科技的分析师Mike Walkley。
“99%”刺激了大家的神经。
中国电信应用商店运营中心产业链合作总监李旦在接受《网络导报》记者采访时说,靠硬件当然可以赚到钱,只不过利润越来越低。尽管对99%有所怀疑,不过,“从趋势上看,也有一定的道理。三星和苹果占据了利润的绝对份额。中国有几百家手机终端厂商,他们的利润当然不止1%,不会这么夸张,但也不会很高。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记者发现,同期另一家市场研究公司ABIResearch也了一个相对温和的数据,称今年第一季度,苹果和三星控制着55%的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利润占到智能手机市场利润总和的“90%以上”。
既然各方说法不一,那么最好的办法可能是问一下手机厂商。
华为终端发言人对记者说:“目前硬件依然是手机厂商的重要盈利来源;软件将来有可能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但是现阶段受软件开发、用户习惯、支付手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软件的盈利前景还有待明确。”这位发言人表示,手机厂商能否盈利取决于多种因素,比如综合成本、产品定价、渠道、售后服务、品牌等等。
北京文和时代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冉浩认为,靠硬件当然可以赚钱。不过,由于国内厂商的智能手机卖到国外的价格比较便宜,在国内又要与通信运营商合作,所以,即便出货量很大,据说今年本土手机供应商出货量将占半壁江山,但整体利润还是很低的。
另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国产手机品牌的利润率仅为10%左右,不到苹果的1/4。当然,小米手机是以互联网方式营销,利润会高一点。
互联网专栏作家、IT评论人城宇认为,在硬件刚诞生的初期,或许还可以有钱赚,但摩尔定律在硬件行业依然在起作用,“软件则相反,软件因为边际成本为0,所以可以靠免费的模式来运作。”
互联网公司做手机,绝大部分会失败?
不过,隔行如隔山,术业有专攻,互联网公司进入手机领域,能否成功呢?
五月中旬,在一众互联网公司宣布进军手机领域时,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表示,互联网公司做手机绝大部分会失败。他列举了六个失败的理由,比如“两个产业差别巨大,企业基因不同”、“用Android打造封闭iPhone式高利润封闭产业链是不现实的”等等。当然,还是会有一些可能成功的,“如果它们能够突破上述问题。”李开复说。
“有一些可能成功的”是个泛指,但在易凯资本CEO王冉看来,目前够格的似乎只有小米手机,他特别强调:“开复和我指的都是互联网公司,这应该不包括小米。因为在我看来,小米是家终端公司,只是用互联网方式营销而已。”
对于这些说法,但凡开始做手机的互联网公司都不认同,百度认为网民和智能机用户高度重合,周鸿祎也宣称自己做的不是手机,而是“借助周鸿祎对互联网的理解和资源,帮助手机厂商转型互联网模式”。
李旦认为,小米手机用实际的成绩证明了互联网模式是可行的,“靠传统硬件的方式去卖智能手机,你永远沒法赶超苹果、三星。”他认同周鸿祎的说法,不管是商业模式还是产品体验,不管是市场推广还是产品销售,卖手机都应该互联网化。“一旦大家把自己的互联网服务整合到手机里去,同时手机厂商也把手机像小米一样去卖,那也是可行的。”
上述华为终端发言人表示,互联网公司进入手机领域,再次说明了这个市场的广阔机会,“他们因为自身背景的缘故,可能会更了解消费者的网络习惯,有自己特定的理念等等,这给行业带来了很多新鲜的东西。”不过,这位发言人也强调,“智能手机依然是一个实业,除了理念和对网络的了解,还需要踏踏实实地做好研发、设计、制造、销售、服务等等,这恰恰是传统终端厂商的优势。”
城宇也认同这一观点,他说:“互联网企业有硬件和软件产品的基因,所以进入手机行业有一定优势。移动互联网发展伊始,包括模式、盈利方式等都不太明朗,大家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关键看谁更关注用户体验,谁能掌握整个产业链。”
客观地说,如果互联网公司做手机绝大部分会失败,那么就违背了当初进军手机领域去布局移动互联网的初衷,无异于竹篮打水两头空。也许现在断言他们是否“绝大部分会失败”还为时尚早。抑或,互联网公司就此颠覆了手机行业,“互联网的归互联网,手机商的可能也要归互联网”呢?
碎片化时间变成了黄金时间?
但摆在互联网公司面前的,其实有一个更大的陷阱,那就是碎片化时间。
此前,开发者无不欢呼,移动互联网把大家的碎片化时间聚合了,仿佛以前所有的时间,除了晚上7点到9点的黄金时间之外,其他时间就是垃圾时间,而现在所有的碎片化时间都成了黄金时间一样。移动互联网重新定义黄金时间成了公允之论。由此,移动互联网的市场规模也被无限放大了,仿佛插根木棍下去就会流出石油来。
但事实上并非如此。不久前,Tapjoy公司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秦子建在一次演讲中披露了中国移动应用开发者今年3月份的生存状况,其中48.7%的开发者亏损,赢利者仅占19.9%;而在2011年度的赢利者当中,44.6%的开发者年收入在10000元以下。
“碎片化时间确实有一种内在的矛盾。”李旦当然认可所有的碎片时间加在一起依然比之前的黄金时间还要多的观点,但是,他也注意到,“如果太过于碎片化,手机用户就会长时间地做毫无目的的闲逛,导致用户粘性降低。”
也就是说,尽管碎片化时间的总和比以前多了,但是质量却可能并不高,在App应用的“一平方厘米的战争”上派不上大用场。可能就是这个原因,他说:“在我们这个时代,已经无所谓黄金时间了。”
李旦认为,做App应用其实就是为了解决人们的这个需求,只不过很多人在开发应用的时候沒有考虑到这一点,把它做得很简单,仅仅满足某一点需求,缺少杀手级应用。
“手机填充了人们的碎片化时间,只要人们的注意力在手机屏幕上,那么就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是黄金时间。”尽管如此,华为方面还是表示:“手机延伸了人们的生活空间,但是空间有多大,取决于每个人实际的需要以及对手机的利用程度。”
这实际上是在说,移动互联网的实际规模,与理论上得出的答案并不一致。
对碎片化时间的悖论,冉浩也表示认同,他不太肯定“移动互联网规模是PC互联网的十倍”的说法有何根据。
6月初,前苹果高管、Allegis Capital合伙人让-路易?加西宣称,移动广告行业或许永远无法与PC相比,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当我们坐在笔记本或台式机屏幕面前时,我们的注意力是相对集中的,所花费的时间也相对集中。用户很清楚自己在哪里、在做什么。”但当用户使用智能手机时,“往往都是处于移动之中,周围存在各种人、活动等真实世界的吸引和干扰。正如‘互联网女皇’玛丽?米克尔在报告中指出的那样,用户在移动设备上花费的时间是碎片化的。”
换成我们习惯的说法,一分钱一分货。传统意义上的黄金时间尽管稀少,但因为稀少而珍贵而有价值;而现在的碎片化时间就是碎片化时间,不因为时间总和变长就鸡犬升天。
谁被智能手机“影响”了?
回顾手机的历史,我们会发现,手机至少颠覆了数码相机、MP3、固定电话。那么,智能手机又颠覆了哪些行业呢?
在采访中,众多嘉宾对这个问题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上述华为终端发言人避开了“颠覆”这样的字眼:“智能手机的很多功能对一些传统设备有很多的交叉和替代,也确实带来了人们工作和生活方式上的改变,对很多行业产生了影响,比如MP4、MP3、导航设备、收音机、电纸书、相机等等。”
显然,随着互联网公司进入智能手机领域,如果不及时对形势作出判断,也许传统手机制造商也要被智能手机反向颠覆了。据悉,华为今年将重点布局中高端智能机。这位发言人对记者说:“华为的高端旗舰机型Ascend P1自4月18日上市以来,销售火爆,目前已在1000家Top零售店面铺货上柜;部分零售店单店月销量过50台。”
而李旦则认为,智能手机给很多行业创造了新的机遇,让他们增加了更多的客户。不过,由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出现,笔记本电脑存在的意义已经不大了,可能是第一个被革命的对象。
不过,难道大家习以为常的短信、通话呼叫就不是被“影响”的对象吗?
数据显示,智能手机的使用形态正在发生重大变迁,浏览网站、电子书、即时通讯排名前三,而发短信、打电话已经明显居后了。以后,是不是短信、通话也许就全免费了?短信是不是就要退出历史舞台?
对此,华为方面给出的观点是,人们沟通方式不断转变的背后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而且每个人对文字沟通的需求不同,因而“短信依然有它继续存在的空间和价值”。而城宇则从另一个层面得出了相似的结论:“短信是运营商提供的2G通信,主要依靠通信信号。而现在很火的微信等都要依靠3G或者无线WiFi来实现。除非中国的互联网信号和环境有一个明显的发展,否则短信在短时间内仍然有市场,不会被取代。”
那么电信运营商是怎么考虑的呢?李旦笑谈,人们对短信并不太了解,短信其实是2.5G时代最成功的业务,而现在的3G时代,并沒有某个杀手级应用能够像短信一样占据很大的份额。当然,他也承认,随着微信的快速发展,短信业务已经面临很大的危机,“夸张一点说,如果微信的用户达到9个亿,那么短信就沒有存在的意义了”。
不仅短信,语音服务也是如此。对运营商来说,日本软银集团创始人孙正义早就说过“我们可以毫不在乎地把语音变成免费服务”的话。
“如果以后短信被移动互联网取代,语音业务也不能支撑运营商的收入,我们靠什么去赚钱?”李旦似乎在自问自答,“所以我们才会去做智能管道、去做平台。”
据悉,中国电信已经布局了基于应用商店的业务模式天翼空间,尽管不到两年时间,但也有10万余款产品,力图在移动互联网产业中有所作为。
“运营商凭什么做?我们有什么优势?”这两个问句其实是在说,如果不布局不发力,那么即便是运营商,也会被智能手机“影响”了。
由于国内厂商的智能手机卖到国外的价格比较便宜,在国内又要与通信运营商合作,所以,即便出货量很大,据说今年本土手机供应商出货量将占半壁江山,但整体利润还是很低的。
移动互联网的意义范文4
2010年年初,摩根斯坦利的一项报告称,“上世纪60年代是大型机时代,70年代是小型机时代,80年代是个人电脑时代,90年代是桌面互联网时代,本世纪将进入第五季,移动互联网将成为第5个新技术发展周期。”
从字面上看,移动互联网就是移动通信与互联网的融合,虽其本质上仍是互联网,但由于整合了移动通信“随时、随地、随身”的特点和互联网“分享、开放、互动”的优势,而被视为互联网的“升级版本”――下一代互联网,即Web3.0。在移动互联网中,电信运营商提供无线接入,互联网企业提供各种成熟的应用,硬件制造商则将应用捆绑在移动终端中。对于互联网用户来说,移动互联网所带来的最大好处便是实现了从“互联网在哪里,人就在哪里”到“人在哪里,互联网就在哪里”的转变。
世界知名风司KPCB(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的《移动互联网趋势报告(2011)》分析了全球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十个方面,包括移动平台进入大众市场、移动互联网是全球性的、社交网络加速向移动网络发展、移动网络使用时长增加、移动广告成长迅速,但遭遇成长烦恼、移动商务改变购买行为、虚拟物品及应用内商务出现等。传奇风投、KPCB合伙人约翰・杜尔(John Doerr)曾说,我们正处于一个新时代的开始,社交网络创新者正为用户重新想象和重新定义一个网络,这一网络超越文档和网站。他提出的“SOLOMO”概念,即“社交化――本地化――移动化”(见图1)因描述出移动互联网的关键特征而广为人知。①
图1:约翰・杜尔提出的SOLOMO概念
移动互联网自出现以来一直没有停止过对盈利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目前来看,在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s,定位服务)、移动SNS、手机浏览器、手机游戏、无线音乐、移动阅读、移动电子商务等应用领域内,移动互联网全面发力。除此之外,移动互联网还因其具有“颠覆传统营销模式和消费模式”的潜力而引起广告业界人士普遍关注。
移动互联网广告市场前景可期
移动互联网广告的接收终端除智能手机外,还可以是平板电脑等其他移动终端,因此,移动互联网广告并不完全等于手机广告。尽管如此,由于智能手机在移动互联网终端中普及程度最高,所以以下有关移动互联网广告市场的预测均以智能手机为重点:
尼尔森移动业务研究(Nielsen Mobile report)报告显示,2009年全球移动广告量增长14.3%,全美手机使用者对移动广告记忆率高达89%,通过移动广告产生的转化率是网站广告的5.3倍,可见手机广告市场蕴藏的巨大商机。随着智能型手机数量的不断增长,未来的移动广告市场会非常大,前景看好。而长时间通过手机上网与进行在线社交活动的族群,会是品牌广告主锁定的广告目标群。各机构对移动互联广告(手机广告)市场规模的预测虽不尽相同,但都描绘出一张诱人的“大饼”。2010年,苹果公司与谷歌公司率先开动,向“大饼”下手。
2010年1月,苹果公司以2.7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移动广告公司Quattro Wireless,并利用其平台创建移动广告网络iAd。同年5月,美国监管机构正式批准谷歌收购互联网广告平台公司AdMob的交易,在这笔交易中,谷歌出价7.5亿美元将AdMob收入囊中,以对抗苹果的iAd。作为互联网行业的“领风气之先者”,苹果公司与谷歌公司在移动互联网广告领域内的举动具有“标杆”意义。一方面,两大公司的举动成为移动互联网在经历了2000年~2006年的“早期市场萌发阶段”和2007年~2009年的“市场迅速起步阶段”之后,进入第三阶段的表现之一。另一方面,两大公司的举动也拉近了移动互联网广告市场“现实”与“想象”的距离,使行业追随者更确信“是时候释放移动互联网广告平台所具有的分裂媒体行业的力量了”。
虽然总的来看,目前移动互联网对传媒广告市场生态的搅动还处于初始阶段,但考虑到移动互联网技术强劲的生长潜力,可以预期的是,不管是苹果公司让开发人员把复杂、互动的广告整合入他们为苹果应用软件商店(App Store)开发的软件中,还是谷歌公司着重在移动网页上提供广告,都会搅动全球广告行业发生巨大变化。
中国移动互联网广告平台简介
在AdMob的示范作用下,移动互联网广告平台在全球快速普及,中国亦不例外。2010年,中国不少原来以Wap广告平台起家的公司,或者传统的广告公司纷纷将发展战略延展至移动互联网广告,以AdMob为模板,推动中国大陆进入移动互联网广告元年。目前来看,中国App开发者使用较多的移动广告平台主要有AdMob、亿动智通、易传媒、架势、哇棒、微云、百分通联、VPON等。这些移动平台的一般运营模式如图2所示:
图2:移动应用广告平台一般运营模式
说明:本图参考了艾瑞咨询、果合:《iResearch&果合中国移动应用广告市场研究报告(2011)》相关内容,省略.省略)对国内App开发者使用较多的8家移动广告平台2011年7月份的相关数据进行横向比较,②结果发现,以热门度指标(热门度是指某广告平台的展示量在芒果总展示量中的比例,其主要目的是反映该平台被开发者接受并使用的程度)衡量,Admob(26.1%)、亿动智通(16.8%)、安沃(12.8%)居前三位。(见图3)
图3:国内主要移动广告平台热门度统计(2011年7月)
以填充率(填充率是指App 向广告平台请求广告和实际展示广告数量之间的比率,是影响开发者收入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反映广告平台是否有足够广告客户的重要依据之一)衡量,亿动智通(92%)位居第一梯队,微云(79%)、多盟(75%)、百分联通(72%)、AdMob(30%)位居第二梯队,有米(64%)、安沃(63%)位于第三梯队(见图4)。
图4:国内主要移动广告平台填充率统计(2011年7月)
以点击率(点击率是指广告被点击次数和展示次数之间的比率,是反映广告平台技术实力和广告投放精准程度的重要依据之一)衡量,安沃(4%)位居第一,以LBS 为特色的移动广告平台Vpon(3.6%)位居第二,有米和多盟则以2.9%的点击率并列第3 名(见图5)。
图5:国内主要移动广告平台点击率统计(2011年7月)
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前景展望
移动互联网广告虽然与传统广告相比有了很大不同,但仍未脱离“广告”的基本范畴,其存在的前提仍是广告主需要购买触达产品/服务/品牌目标消费者的机会,以获得竞争优势。广告主对传统广告的需求从传统媒体与互联网延展至移动互联网,仅仅是随动消费者媒介接触行为的结果。并且这种随动场景早已在“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的媒介形态演变过程中一次次演练过。广告随动媒体形态演变不断“开疆拓土”的趋势不会止于移动互联网广告――就像不曾止于报纸广告、广播广告、电视广告、互联网广告一样。虽然移动互联网广告市场还有太多不确定因素左右其发展步伐与发展方向,但我们大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做出展望:
(一)移动互联网广告顺应时展潮流,优势独特,市场前景看好
WOOBOO在一份报告中将手机广告(移动互联网广告)与传统媒体广告加以对比,认为前者在到达率、随身性、互动性、专注性等方面不仅优于印刷类媒体、广播、电视,而且还优于传统互联网广告(见表1)。除此之外,移动互联网广告的点击率(哈伊姆认为用户点击移动广告的频率是PC广告的5~8倍;美国一家调研机构报告称,位置相关的广告能够有效提高广告点击率,甚至达到50%)、转化率(尼尔森报告指出通过移动广告产生的转化率是网站广告的5.3倍)、投放精准度、效果监测精度等亦均优于互联网广告……基于以上优势,移动互联网广告有着光明的市场前景。艾瑞的《2011年中国移动营销行业发展研究报告》也预测,中国移动营销市场规模将从2010年的12亿元逐年增至2015年的245亿元,2011年与2012年的增速均超过100%(见图6)。
表1:手机广告与传媒媒体广告比较③
(二)谁将主导中国移动互联网广告产业链
目前的移动互联网广告平台具有明显的过渡性,掌握移动互联网渠道优势的运营商、掌握用户/流量优势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与掌握内容与广告客户资源的传统媒体有望择机而入,整合现有移动互联网广告平台,成为市场“掠食者”。
参照中国团购网站的发展经历,我们不难看出,目前活跃的移动互联网广告平台中的大多数并不具备长成参天大树的资质。甚至可以说,一些移动互联网广告平台也许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成长为广告领域的一棵参天大树,其出生只是为了率先实践这种运营模式,等到其他大公司看到其成长潜力时,再“待价而沽”(就像AdMob纳入谷歌囊中那样)。这些活跃的市场先行者虽有“为他人做嫁衣”的味道,却也会在为早期的市场培育立下汗马功劳之后,给创业者带来不菲的回报。
从美国的经验看,谷歌与苹果已分别控制AdMob与iAd,成为美国移动互联网广告领域的“执牛耳者”。与单纯的移动互联网广告平台相比,谷歌与苹果的优势除规模庞大、资金充裕外,还在于谷歌已从事互联网广告N多年,积累起丰富的客户资源与互联网广告运营经验以及巨大的流量,而苹果则拥有由无数“果粉”组成的忠诚用户及运营App Store的成功经验。以此为参照,我们可以预见,中国目前涌现的众多移动互联网广告平台有可能将来会被掌握移动互联网渠道优势的运营商、掌握用户/流量优势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与掌握内容与广告客户资源的传统媒体择机整合掉。一方面,大型组织/公司因拥有雄厚资金而具有“赢者通吃”的能力;另一方面,大型组织/公司对广告领域内关键资源的掌控使其有能力将移动互联网广告行业迅速推进。
1.运营商:拥有渠道优势
运营商所拥有的渠道优势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掌握无线接入并拥有上网资费定价权。移动互联网由电信运营商提供无线接入,因此,移动互联网广告基础渠道掌握在电信运营商手中。上网资费实际上是用户利用运营商通路所支付的费用,是制约移动互联网普及程度及移动互联网广告商业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中国运营商寡头垄断的情势,上网资费的定价权掌握在运营商手中。
其次,建立起拥有大量且直接的App资源并兼具渠道特征的应用商店。效仿苹果公司的APP Store,国内三大运营商目前都已拥有自己的应用商店,分别是中国移动的Mobile Market(简称MM,2009年8月正式上线运营),中国电信的天翼空间(2010年3月正式上线运营)和联通的沃商城(2010年11月正式上线运营)。三家应用商店亦仿效苹果APP Store的做法,以允许应用开发者在应用中内嵌广告的形式,参与到移动互联网广告活动中来。
以传统产业相比,如果无线接入类似传统产业的“运输道路”,应用商店则类似沃尔玛之类提供“一站式”购物的商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同时掌控“运输道路”与“一站式”购物商场的运营商有能力成为移动互联网广告市场的“掠食者”。
2.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拥有流量/用户优势
从1999年起算,腾讯、百度、新浪、搜狐等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已有十多年互联网广告经营经验,其间积累起丰富的广告客户资源与广告运营经验,随着移动互联网广告市场的兴起,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很有可能会将原有的互联网广告业务拓展至移动广告领域。与其他可能的移动互联网广告市场“掠食者”相比,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更具优势的资源在于利用搜索、社交媒体、影视娱乐、音乐、视频、游戏等聚集起的大量用户/流量。如果说,传统媒体依靠内容凝聚收视率、发行量并将收视率、发行量转化为广告收入,那么,移动互联网广告则依靠应用服务凝聚流量并将流量转化为广告收入,拥有的用户/流量越多,在移动互联网广告领域内掠食的机会就越大。
3.传统媒体:拥有信息内容及广告主资源优势
中央电视台等传统媒体在广告领域内“摸爬滚打”的时间更久,既积累起丰富的广告客户资源与广告运营经验,又直接生产新闻、娱乐等内容信息。并且,在传统媒体广告经营收入仍远远大于移动互联网广告收入的情况下,传统媒体有足够多的时间将传统媒体广告经营延展至新兴的移动互联网广告领域。
(三)争取广告主的认可与信任仍是移动互联网广告业获得突飞猛进发展的关键
从1999年到2009年,互联网广告市场规模从零发展到200亿元用了10年时间。这10年既是广告从业者摸索新广告形式、重新了解消费者的10年,更是让广告主逐渐认识、认可互联网广告的10年。移动互联网广告作为一种新的广告形式,亦需要尽快争取广告主的认可。
1.开发更多富有亲和力的广告形式
目前,移动互联网广告形式包括:图片、文字、插播广告、html5、重力感应广告等。点击后的表现形式亦多种多样。尽管这些形式已较传统互联网广告丰富了许多,但是广告主的期待更高。更易用、与目标消费者相关性更高、更有趣、更能吸引用户参与的移动互联网广告形式有待开发。
2.尽快确定能体现移动互联网技术特点的属于自己的“生态位”,找到与其他广告形式配合运用的“最佳方案”
广播广告的出现没有消除报纸广告;电视广告的出现没有消除报纸广告、广播广告;互联网的出现没有消除传统媒体广告,顺应新技术潮流而生的移动互联网广告亦不会取代旧有的广告形式,只会丰富已有广告形式。移动互联网广告要想尽快站稳“脚跟”,就必须找到能体现移动互联网技术特征的、属于自己的“生态位”,并探索出与其他广告形式配合运用的“最佳方案”。
注释:
①【美】马特・默菲(Matt Murphy),玛丽・米克(Mary Meeker):《移动互联网趋势报告(2011)》,百度文库
②以下关于热门度、填充率、点击率的数据与图表均引自《芒果2011年7月国内移动广告平台数据报告》,百度文库
③⑤哇棒(北京)国际传媒有限公司:《哇棒手机广告平台介绍(最新)》,百度文库
移动互联网的意义范文5
根据诺基亚的2008年二季度财报,其软件和终端部门(Software & Device)的运营利润比上一季度下降17%,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2%,诺基亚在纽交所的股票价格自2007年第四季度以来已经下降了20多美金。其他排名靠前的手机厂商除了三星表现相对较好,索尼爱立信利润大幅度下跌,摩托罗拉艰难度日,股价同样连续下挫。
在中国,国产手机厂商同样也面临着和国际手机厂商同样的尴尬境遇,也正经历行业艰难时期。三大传统国产手机品牌(波导、厦新和TCL)业绩大不如从前,波导2007年巨亏5.9亿,厦新2007年亏损8亿,TCL已经基本放弃国内市场。曾经的后起之秀联想移动2007年亏损1.3亿,已于今年1月从联想集团剥离,由弘毅投资接管。
手机行业暴富时代的终结
中国的手机行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从芯片研发到销售渠道已经形成了完整、高效的产业链,中国移动通信经过14年的发展也进入了成熟期的前期,成熟期前期的三个特点决定手机行业一夜暴富的神话很难重演。
市场容量增长速度明显放缓。2003-2007年之间,中国手机市场容量高速增长,年度复合增长率(CAGR)达到25%,而进入2008年,由于受到宏观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导致替换购机周期增加了6~8个月,市场容量增速明显放缓,预计08/07增长率为16%,而07/06增长率为26%。博思咨询(Thinkbank consulting)预计2008年中国手机市场全年涨幅在16%~18%。与此同时,全球著名半导体研究机构纷纷下调对未来手机市场增长速度的预期,预计未来5年全球手机市场的CAGR将维持在5%-8%左右,这意味着全球手机市场即将告别两位数增长的黄金年代。
竞争加剧导致手机制造行业平均利润率持续下跌。以台湾联发科(MTK)为代表的手机芯片厂商推出的“交钥匙解决方案”(Turn-key Solution)使手机生产的进入门槛迅速降低,手机生产厂商激增、产能放大。2007年中国的手机产量达到5.6亿部,国内销售手机1.5亿部,由于国内市场竞争激烈,许多国内手机厂商转战海外市场。竞争的加剧伴随着行业利润率的下降,上述三大传统国产品牌在2002年的平均利润为13%,在过去几年中持续下跌,到2008年二季度,多家企业连续亏损,手机行业不在是赚钱的香饽饽。
“交钥匙解决方案”也导致了产品同质化现象的肆意泛滥,由于产品核心利益缺乏差异性,价格战顺理成章成为手机厂商互相竞争的杀手锏,手机平均价格也因此迅速下降,从2004年的1600元左右下降到2008年的800元左右,缩水一半。另外,三码机市场(俗称“山寨机”)的迅速扩张,使手机制造行业变成了一个拼速度和拼价格的低质竞争产业。
移动电话有效普及率迅速攀高,新增用户市场增长潜力有限。截至2008年6月,中国移动电话用户数超过6亿,扣除儿童和老年人,中国移动电话的有效普及率已经达到66%。2008年上半年中国移动电话用户数平均每月增加870万,如果按这样的速度增长,中国移动电话的有效普及率在两年内将有望达到100%。
中国手机市场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手机制造行业面临着市场容量增长放缓、竞争加剧和产业利润下降的多重压力,许多手机厂商正在积极思考应对行业变迁的变通策略,与此同时,移动互联网产业正在起步。
移动互联网产业加速成长
移动通信产业链的价值正在向下游转移。在手机制造行业增长放缓的同时,移动互联网开始显现出加速发展的势头。综合中国移动和各研究机构公布的数据,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在2亿左右,其中活跃用户约8000万,占全部手机用户的约15%。未来移动互联网的规模将超越传统互联网,相应地其产业价值将超越传统互联网。
移动通信网络向更高传输速度的演进和手机硬件配置的持续提升为实现理想的移动互联网体验提供了基础。移动运营商数据业务网络的不断升级使上下行数据传输带宽不断提升,现在无线音乐和流媒体电视等高级移动应用可在EDGE网络上流畅运行。另外,博思咨询手机零售监测数据显示,目前在售的GSM手机中90%的都支持GPRS或EDGE数据业务。
屏幕尺寸的增加改善了用户的移动互联网体验。根据博思咨询的手机零售监测数据,当前销售的主流多媒体手机中46%配置了2.4英寸或更大屏幕,许多三、五码机则是将2.8英寸的屏幕做成了标配。屏幕大了,可视面积和操控性均得到大幅度提升,从而改善了用户的移动互联网体验。
合理的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被越来越多的服务商所采用。目前来看,移动互联网仍然是免费的互联网,由于移动互联网还处于导入期,应用和服务提供商出于积累用户的目的,更多地采用了像传统互联网一样的免费模式,在多数情况下,用户享受移动互联网只需要缴纳移动运营商的流量费。另外,许多应用和服务都采取了对用户免费、转而吸引广告商的商业模式,有利于移动互联网的渗透和普及。
用户对移动互联网应用的使用和期望也逐步增加。博思咨询最新《移动应用和服务市场研究》发现,用户已经在使用手机接入网络、获取信息和服务。特别是城市青年和白领人群,在他们中间移动互联网的使用已经成为一种风尚。
移动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博思对移动互联网活跃用户的研究表明,移动互联网的早期使用者多为大、中学生和80后的白领、部分年轻金领,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生长在消费电子产品逐步普及的年代,对IT概念有很快的理解,善于使用科技产品,引领着数字化社会的时尚生活方式。
实际上,根据博思对中国移动互联网的研究和根据Mobile Consumer Panel™的调查发现,一些移动互联网应用已经发展起来。包括:网页浏览、即时通讯、移动游戏、社交网络(Social Network Services)、在线游戏等等。
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面临三大挑战
毫无疑问,未来移动通信产业链的价值将会向移动应用和服务转移,但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机会并不属于每一个手机厂商。移动互联网产业生态系统上有三大类型的竞争者,包括运营商、操作系统(OS)厂商/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和手机厂商,移动互联网的竞争关系将错综复杂,手机厂商进军移动互联网将面临三大挑战。
移动互联网的精髓是应用和服务,从全球范围来看,无论是运营商、OS厂商/ISP还是手机厂商都瞄准了移动互联网,由此竞争将十分激烈。像Google、微软、Apple、传统互联网门户网站这样的行业领导者都将涉足移动互联网产业,相对于手机厂商,它们对移动互联网的理解及服务运营经验都超过手机厂商。挑战一个以应用和服务为核心的产业,手机厂商将会发现,移动互联网行业比手机行业的竞争环境更恶劣。
移动互联网可以看成是传统互联网的移动版,但内容和服务整合的想象空间更大,因此对内容、渠道的整合能力以及服务差异化的的能力将直接影响它们对移动互联网机遇的把握和利益的分享。同样,在过去十几年中,手机厂商更多的经验都来自于对硬件的研究和发展,对于内容资源的整合及服务的运营缺少实践,因此对于移动互联网,手机厂商的终端优势多,但要补习的功课更多。
与传统互联网相比最大的不同便是,移动互联网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移动运营商的制约,虽然长期来看,移动运营商的地位可能被削弱,但在移动互联网发展初期,运营商掌控着提供应用和服务的渠道。而目前许多手机厂商都与运营商存在或深或浅的依附关系,一旦手机厂商的注意力转向移动应用和服务市场,它们与运营商的关系即将发生微妙变化,失去原来的依附关系的同时立刻受到来自运营商的挑战。
iPhone案例研究的启示:“操作系统+终端”
iPhone的推出被认为是苹果向移动互联网进军的明确信号,iPhone的盛行诠释了手机厂商进入移动互联网产业的一种选择:“操作系统+终端”,以操作系统为平台打造生态系统,以出色的终端克制运营商渠道垄断。
移动互联网的意义范文6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教学模式;创新
1 引言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构建教学活动的方式。近年来,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相关智能设备的普及给学生群体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使他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都发生了根本改变,这给传统教学模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教师一直讲、学生被动听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学生的需求。但与此同时,移动互联网也为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利用移动互联网可以实现更加先进、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教与学的时间和空间。因此,努力探索如何将移动互联网应用到教学模式的改革中去,对于提升课堂内外的学习效率和真正实现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教学形式灵活、教学内容可定制的新型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移动互联网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1)学生思维与行为模式改变
移动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逐渐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用户中比例最大的学生群体。现在的学生已经不再满足于只做信息的接收者,他们更愿意随时随地分享信息,并且能够进行交流与互动;移动互联网还大大地增加了学生们的知识来源和认知途径,使得他们的兴趣爱好更加广泛,而且更愿意与兴趣相近的人进行沟通和交流。
(2)课堂教学管理难度加大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平台和途径。在课堂上,学生通过看黑板和记笔记来跟随老师的节奏,把握学习内容和重难点,并实现和老师的交流与互动。可以说,传统教学模式的学习效率主要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意愿和个人自觉性。但随着移动互联网进入学生的日常生活,更多、更丰富、更新鲜、更刺激的知识和信息时时刻刻诱惑着学生,使得很多学生沉浸在移动互联网的超量信息中,不再愿意在课堂上抬头看黑板,不再愿意跟随老师的节奏来学习,不再愿意与老师进行交流和互动,这无疑加大了课堂教学管理的难度。
(3)教学目标和任务难以完成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通过课堂讲授来传授知识,通过课堂提问来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使学生能够理解所学知识和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学生更愿意通过网络获取知识,而不愿在课堂上倾听老师的讲解;更愿意通过网络获取答案,而不愿通过思考得到答案[1]。这既不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也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习惯的培养,更使得教学目标越来越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教学任务越来越难以完成。
(4)学生对教师的认同感降低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对教师的认同感也是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关键。学生只有在心理上认同自己的老师,才会以一种积极和愉悦的情绪配合老师,主动、认真地完成老师在课堂内外布置的各项任务。然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学生获得知识和信息变得越来越容易,使得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度越来越低;教师的知识优势变得越来越小,使得教师的权威性不断下滑。因此,现在学生对教师的认同感正变得越来越低。
3 基于移动互联网创新教学模式的对策
(1)利用移动互联网改善自主学习效果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课前预习主要依靠他们的自觉性,因此很多学生的预习往往流于形式,即使有些学生认真的进行预习,也只是简单地看书,而无法在预习的过程中与其他同学和老师进行及时的交流,导致预习效果极差。而课后复习主要依靠作业,但由于学生人数多、教学任务重,教师无法及时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这导致教师无法及时了解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即反馈信息失去了时效性。现在,可以利用移动互联网来改革学生的自主学习手段。上课前,教师可以将需要预习的内容推送到学生的智能移动终端上,督促学生进行预习,并且在预习的过程中,及时跟踪学生的反馈信息,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从而大大提高预习效率,同时也便于教师及时总结学生的问题,完善课堂内容[2]。对于课后复习过程,也与预习过程类似,并且教师还可将学生在课堂上遇到的普遍问题解答和作业一起推送给学生,以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进行参考。
(2)利用移动互联网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传授,这难免使学生产生厌烦和抵触的心理,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现在,借助移动互联网,教师已经在预习环节充分了解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和主要存在的问题,因此上课的重点可由传统的简单传授改为解决问题。首先教师应对学生课前的疑问进行解答,然后再围绕这些问题详细讲解相关知识,并指明解决问题的方向和思路,最后让具有相同问题的同学进行分组讨论,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快乐中学习,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利用移动互联网创建互动教学新模式
在课堂教学中,无论是“教师中心论”还是“学生中心论”都将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关系定位在教与学的主客体上,即教与学的双方都对象化了,这必然对互动产生影响,导致师生双方难以实现充分的交流与互动。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教与学应不再仅限于课堂有限的时间,而应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冲破时空限制,真正实现随时随地的教与学,这就需要我们创建互动教学新模式,构建出“主体―主体”的教学新型关系[3]。教师除了利用移动互联网随时随地给学生传授知识和解答疑难外,还应通过各种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如随时随地将网络中获取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和信息通过微博、微信、QQ群等方式分享给学生;在QQ群或微信朋友圈中引导学生进行互动和合作学习;通过各种社交平台与学生进行问题的探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等等。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移动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其不但给传统教学模式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和挑战,也给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带来了难得的契机。因此,广大教师应及时调整教育理念,趋利去弊,利用移动互联网来不断改善教学方法和创新教学手段,从而消除移动互联网带来的不利和消极因素;应努力适应学生的思维方式,与时俱进,利用网络来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和完善教学内容,从而将学生吸引回课堂上,吸引到教师身上。总之,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教学模式创新必将向移动化、社交化、个性化和碎片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昕.基于移动互联技术的教与学新型模式研究与实践[J].时代教育,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