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范文1
[关键词]远程教育;线上线下;混合学习模式
远程教育是传统教育的重要补充,对目前的教育实践活动有重要的意义。现代远程教育线上线下的学习正处于探索的阶段,混血学习模式的使用,对于远程教育有重要的影响。
一、远程教育和混合学习模式
远程教育是利用现代互联网、电视等传播媒体,进行教学的一种方式。它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学生不必坐在固定的教室里,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学习[1]。在远程教育中,教师和学生,学生和教育资源之间主要采用多种媒体进行系统教学。混合学习模式最开始在国内外的企业培训和教育中流行,经过教育专家和学者的研究和实践,初步形成了系统的理论和体系。在不同的研究背景下,人们对混合式学习有不同的理解。我国国内一些学者认为,混合学习模式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传统的学习方式与现代数字化或者网络化学习相结合的模式,两者之间优势互补,使学生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保证学习的质量[2]。混合学习模式是一种综合性学习方式,不仅要求教师对教学过程的引导和监控,也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远程开放教育
(一)开放教育上世纪末开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工作,被看作是我国第三代远程教育的起点。网络教育最基本的教学方式是在线学习,教师只是在远程教育的公共平台上资源、公告和学生的考核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参与不多。开放教育与普通的网络教育不同,随着开放教育试点的深化,逐渐形成了学导相结合的模式,此后,在开放教育中,混合学习模式成为一种稳定的模式,在形式上和理念上更为成熟。(二)远程开放教育课程教学设计远程开放教育的课程教学设计包括七个方面:第一是学生和学习需求分析。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学生的学习需求分析是基础,有利于确定教学目标,合理设计教学资源,设置有针对性的学习策略。对学生的学习分析包括学生的学习地点、学习设施和学习的时间,心理、行为和生理的资料,社会、种族和文化资料,家庭的有关资料,就业的动机,社会各界的评价资料等。结合远程开放教育的形式,对学生的分析主要是学习环境、学习能力、学习动机、学科背景、工作背景等。课程组需要掌握学生的总体情况,形成完整的学生档案,帮助在课程设计上,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第二是设定学习目标,要明确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哪些知识和技能。学习目标是教学的目的,也是考核的依据。学习目标需要有可衡量性、能够达到、具体、有时间控制,并且有结果导向。远程开放教学的学习目标需要以培养应用型学生为主,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第三是分析课程内容,要保证内容的科学性,并且是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第四是教学资源设计,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师要首先利用教学资源传播知识,然后进行教学服务,实现教和学的整合。教学资源的设计包括视听教材、课件、教学大纲、文字教材、网络课程等的设计。在教学资源设计时要根据开放教育的特点,和学科的特点,做到科学合理。同时也要考虑到制作的成本和经济性。要充分使用不同的媒体,处理好教学媒体的分工和配合关系。第五是教学过程与学习支持服务设计,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有讨论式、讲练式、合作学习和讲授式等多种教学策略,要从学生的角度,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和教学时间,设计教学进度。第六是学习测评的设计,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编制,总体设计学生的考核。考核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通过对学生的检查,确定学生是否完成了学习的目标。同时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程度,学习行为,帮助教师调整学习策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辅导。第七是课程教学设计的管理。需要加强对课程教学设计各个环节的管理,将管理当作一种服务,促进课程组的教学设计工作顺利开展。
(一)拓展了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反应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教学设计主要有三种模式,第一是以教师教学为主,第二是以学生学习为主,第三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从层次上来划分,教学设计有微观、中观和宏观的分别。微观的教学设计是以一个知识点,或者一堂课为主,教师进行教学设计。中观是教师根据课堂的教学情况,进行教学设计。宏观层面是系统的教学设计,从一个班级或者一个学校上来说。现代远程教育主要采用中观层面的教学设计,主要是根据学生的特点,教学的环境以及传播的手段制定的。教师需要提前做好教学设计的准备,根据教学的环境,学生的特点以及课程的情况来制定。在远程教育中,受教学环境和学生个性差异的影响,通常教师和学生会一起参与到教学设计中,使教学设计更符合学生的需要,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教师先为学生提供课程学习指南,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需要,制定学习计划[3]。教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计划进行全面了解,然后根据课程情况,进行系统的教学设计。(二)促进了对教师主导的认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主要是引导、辅导和指导学生的学习,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地位。通过混合学习模式,远程教育教学中深化了对教师主导地位的认识。教师的主导地位建立在远程教育的基本特征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是一种新的教学行为,与传统的教学行为有很大的不同。建构主义的学习理念,强调的是学生的知识建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根据学到的知识和经验,有意识、有意义地对知识进行建构。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虽然教师发挥着主导作用,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有效的服务[4]。但是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对教师仍然存在很大的依赖。混合学习模式下,教师与学生的中心作用是统一的。这种学习模式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使人们开始反思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地位,重新认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三)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发展远程教育实质上可以看作一种自主学习的模式。远程教育以学生自治为基础,需要学生自己负责自己的学习,包括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学习的时间,学习的地点以及学习的工具等各个方面,都需要学生自己考虑。混合学习模式在远程教育线上线下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新的自主学习的视角。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教师的导向有关,教师不仅教学生知识,也设计教学活动,在学生的整个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都发挥着作用。在混合学习模式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不仅有传统的文字教材,还有现代的网络信息技术,两种方式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学习。在混合学习模式的远程教育中,比较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时对多媒体的应用,包括传统的媒体以及先进的计算机网络。从而满足了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以及不同条件的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
四、远程教育线上线下混合学习模式的创新与质量保证
(一)教师做好线上资源的准备远程教育线上线下混合学习模式,教师在线上准备授课内容,学生通过线上视频等方式学习知识,在线下对知识进行消化吸收。混合学习模式的远程教育实现了传统教学模式和现代网络化的优势互补,明确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改变了课堂内容的安排,以及时间的分配,能够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沟通协作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在学生学习之前,把录制好的重点教学内容的视频传到网上,让学生学习。教师需要明确课程知识的重点和关键问题,制定PPT、视频或者其他的教学材料,并合理设计练习题。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线上学习的平台,使学生能够学习并及时反馈问题。(二)学生线上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安排学习时间,需要观看教师录制的教学资料,并进行学习和研究,对教师布置的作业问题要及时解答。对于无法解决的问题,要在教学平台上及时反馈[5]。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问题,对下面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调整,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教师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和沟通,使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更加合理,学生的学习也能不断提高。(三)线下互动教学课堂教学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知识。远程教育线上线下混合学习模式中,对于课程中的基础知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集中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的知识。对于应用性知识拓展的部分,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应用题,使学生分组进行解决,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知识迁移的能力。(四)注重课后的教学反思教师要重视教学中的反思,总结远程教育线上线下混合学习模式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式,在教学中及时调整和改进,在后面的教学实践中优化教学方案。可以通过对学生的考核和测试,评价教学效果。同时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学生的看法和建议,在后续的教学中做出改变。(五)重视实践教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重视实践的作用,在远程教育线上线下混合学习模式中,要提供多样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学生线上学习和线下实践,重视课堂的学习以及实训的培养,将院校教师和行业专家相结合,形成混合的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
总之,混合学习模式被教育界普遍关注,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在远程教育线上线下教学活动中,引入混合学习模式,实现了优势互补,拓展了远程教育的应用领域,能够完善教学设计,促进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赵春玲 单位: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袁红,向毅.基于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混合教学模式的探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4).
[2]陈贵南.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计算机课程中的应用与实施[J].电脑与电信,2015,(12):99-101.
[3]高娟.基于混合式学习模式的高等教育课程设计研究———以《现代远程教育》为例[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3).
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范文2
关键词:线上教学;线下教学;混合式教学;财务会计
线下教学是最传统的教学方式,从古代教育兴起之时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时代在变化,社会在进步,单一的线下教学方式不能满足需要,弊端凸显。加上2020年初的疫情突袭,全国停工停学,线下教学成了奢望。在此背景下线上教学加速推出,克服了特殊时期聚集的困难,当迫于无奈变为养成习惯,愈多师生和教育培训机构发觉线上教学的优点。下半年疫情得到控制,线下教学得以恢复,但老师和学生们发现以往的教学方式有必要作出改变,可以尝试线上和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模式,各采所长。
线下教学方式的不足
(一)内容和形式不够生动。上课时一本书、一个黑板、一支粉笔、一台投影仪,这基本是标配,课程内容由书本上和PPT显示,大部分是理论文字型资料,内容和形式比较单调,难以吸引学生注意力。特别在现在信息碎片化时代,学生专注度有限,内容和形式的不生动,使得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睡觉等,降低了学习效果。(二)点名花费时间长、没新意。线下上课前老师往往会点名以考察出勤率,其时拿着点名册一个个报学生名字再记录,小班几十人花几分钟,大班上百人可能就要十几分钟,这都是跟课程内容无关的活动,却占用不少的时间,不合理。另外点名的时候时间长学生在下面有点没耐心,开始交头接耳,影响课堂纪律。(三)学习资料不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料只有教材,虽然有老师推荐课外读物和参考资料,但真正去寻找来阅读的恐怕寥寥无几。教材内容又都是白纸黑字,理论内容偏多,当学生对某知识点不理解的时候,自己参看教材还是不明白,这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四)缺乏对课外学习情况的有效监督大学师生接触交流的时间就是在课堂里,下课后找不到人,老师对于学生是否课前预习,是否课后自主完成作业等情况都不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不能及时寻求到老师指导,老师和学生之间缺少一个平台,导致信息交流不畅,学习过程不连续。
线上教学方式的优点
(一)不受时空限制。线上教学打破了师生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上课的局限,实现随时学、随地学的梦想。只要有网络、电脑或手机、平台软件,就可以开展教学活动。特别在疫情期间,这种学习方式更加显现它的优势,虽然师生各自隔离在家,天南海北各一方,不能齐聚一室学习,但是线上教学适应这种需求,“停课不停学”得以实行,学生的教育没有耽误。而且上课没有听懂的地方,可以通过回放功能再自学,提高学习效果。(二)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积极性。实践发现线上提问时学生能积极回应,比线下活跃,主要原因是由于非面对面情况下,学生减少对老师的害怕和羞于开口的压力,输出文字比口头回答更容易,也不怕答错受老师和同学的围观。在教学平台上学习气氛会被其他同学带动,看到别的同学在回答,自己也会跟随,甚至抢答上会有自豪感。(三)学习资料和来源多样性。线上教学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搜集所需要的知识,知识的呈现形式也多样化,可以是短视频直观接收,可以是网络小文通俗易懂,可以是专家文章深度分析。多样的学习资料通过平台,满足学生不同的需要,有助于帮助理解专业知识和提高学习兴趣。(四)形成课前、课中、课后的全过程监督。课前预习通知,上传学习资料,让学生先自己自学。课中通过问题检测自学效果,督促没有完成自学的同学,由老师主导,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跟着问题追求答案,推进课程知识点的学习。课后及时作业,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对每个学生进行针对性批改,了解知识点盲区,反馈给学生。
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以“财务会计”课程为例
以上分别说明了线下教学的不足以及线上教学的优势,那是不是说完全以线上教学取代线下呢?答案是否定的,这二种方式单独来看各自存在优缺点,要想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把这二种方式相结合,采取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面结合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财务会计”,具体阐述如何进行混合式教学。(一)课前上传资料,预习通知。上课前通过学习平台向班级学生预习通知(图1),要求达到什么样的预习效果,需要了解的内容,把下节课学习内容和相关参考资料一并提前公布,这样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比如财务会计里无形资产这一章基本知识点学习完后,下节课前要对整体内容进行整理总结,我会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让学生自己先整理再对照PPT完善,提前预习通知和要求。(二)课中实时互动。以往的线下教学以老师讲为主,知识满堂灌,但学生不领情,在下面玩手机、睡觉,这是因为缺少与学生互动。混合式教学模式利用学生喜欢玩手机的特点,让手机充当学习的工具,堵不如疏,与其禁止玩手机,不如把手机的优点利用起来辅助学习。课上提问题让学生抢答(图2),按手速快慢排序,答对加分,刺激学生竞争的意识,活跃课堂气氛。还有可以讨论,大家在手机上作答各抒己见,发散思维,然后提炼出高频词,老师进行个性点评。(三)课后习题巩固反馈效果。下课后离开课堂并不意味着本节知识点的结束,老师要及时小习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里提交,针对学生的答案给出评语,对掌握很好的学生鼓励,对不熟练的同学单独指导。比如在费用这一章,课上知识点讲授完后,课后针对性地布置不同种类的费用题目,让学生判断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的区别,并结合实例能作出账务处理。通过学生发过来的答案,发现有的对财务费用掌握不足,容易遗漏企业发生的现金折扣或收到的现金折扣也应记入财务费用这个知识点,共性的问题说明在上课的时候老师讲解不到位,需要在下节课时集中解释,消灭这一盲区。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实践证明,教学方式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进,线上教学或者线下教学单一的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需要,而只有把二者相结合,各取所长,才是未来教学的新方向。
参考文献
[1]薛微.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以管理心理学课程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1):104-107.
[2]姜小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探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125-126.
[3]明娟.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翻转课堂”教学过程特征分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4]杨寿康.高职《财务会计》教材建设与改革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2):30.
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范文3
(20XX——20XX学年
第X学期)
(本文档共
【
7
】页/【
2629
】字)
单位
姓名
20XX年X月
高二下学期物理
线上教学和返校开学的教学衔接计划
一、指导思想
结合此次线上空中课堂和科任教师直播教学内容和以及本班学生掌握情况,致力于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数学教学体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孩子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监事的数学基础。
二、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对于高二的学生来说,仅仅只接触了物理必修一、必修二的知识与物理思想,对学习物理的认知还不够。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是以普通高中物理教学大纲为依据编写完成的。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基本思想,这一基本思想也是高二教学中应该全面贯彻的教学思想。
高二年级学生基础薄弱,物理思想不够深刻;然而,高中物理定量问题较多,考试题目的思维量较大,能力要求也较高。因此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只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概念和规律外,对大多数学生应定位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加强对物理思想与基础知识的训练是工作重点。积极检查督促学生完成相应的基础过关。
本班现有学生X人,其中男生X人,女生X人。经过本学期为期几周的线上“空中课堂”和科任教师线上直播教学,根据学生平时上交作业和家庭作业上交情况来看,有的同学对语文的兴趣较浓,基础知识和能力掌握较好,能主动学习,但有个别学生自制力较差,无论是听课还是作业都不够认真,甚至出现应付的情况,由于线上教学老师不在身边,家长也有自己的工作要做,个别情况下不能及时陪同孩子观看空中课堂,这就导致拉大了学生之间掌握知识情况的差异。
三、教材分析
高二本学期期采用的教材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二物理选修3-1和选修3-2》。这一部分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物理情景和物理过程的能力,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动手能力、逻辑思维的加强以及自然唯物主义人生观的培养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教学目标及教学任务
(一)
认真学习《高中物理教学大纲》,深刻领会大纲的基本精神,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基本出发点,使每一个学生在高中阶段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和进步,是每一个教师的基本职责,也是搞好高中物理教学的基本前提。
(二)
认真钻研教材内容,深刻体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注意研究学生的思维特点、学习方法以及兴趣爱好等因素。要依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和科学选择教学方法。特别注意在高二学习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切忌要求过高、死记硬背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要逐步地纠正学生在初中物理学习中的不良学习习惯和思维方法,要切合实际的以我们的学生现阶段的基本情况为主。
(三)
对高二学生来讲,物理课程无论从知识内容还是从研究方法方面相对于初中的学习要求都有明显的提高,因而在学习时会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要经过一个从初中阶段到高中阶段转变的适应过程,作为教师要耐心地帮助学生完成这个适应过程。首先要积极培养和保护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其次要注意联系实际,为学生搭建物理思维的平台。第三,要注意知识与能力的阶段性,不要急于求成,对课堂例题和习题要精心选择,不要求全、求难、求多,要求精、求活。同时要强调掌握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强调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这是能力培养的基础。
(四)
加强教研研究,提高课堂效率。要把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使学生科学地认识和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方面,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形成科学世界观。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
(五)
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采用探究式教学的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参入意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实现“我要学”。
(六)
本学期开始要重视实验,重视实验能力培养。实验探究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能再现知识的发现过程,对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方式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学校的物理实验仪器为主,给学生做课堂实验,让学生相信物理,相信知识的正确性。
五、开学安排
(一)
对“空中课堂” 讲过的知识运用课堂时间进行回顾复习,不放过任何一个知识点,使学生对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复习巩固,还未掌握的知识达到掌握的状态,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为后续教学工作的展开打好基础。
(二)
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利用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以测试的方式了解学生在线上教学阶段对每一课每一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加强指导,严格要求。
(三)
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对学生多一些宽容,以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们,对学困生多鼓励,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在“空中课堂”线上教学活动中未掌握知识而产生的消极心理,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
(四)
严格执行教务处的集体备课制度,提高集体备课质量,制定教学进度。为实现给全体学生奠定一个扎实的物理基础提供合理的时间保证。
(五)
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加强对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细化每一章每一节的教学要求,明确课时分配及每一节课的课时目标。对每一节课的重难点内容作更深入的分析、探讨,确立突破的方法和途径。加强对各种课型的研究,尤其是探究课。
(六)
充分开发教学资源。加强实验教学,能充分利用实验室提供的器材,利用身边资源开发有价值的小实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感性认识。搜集多媒体素材,制作课件,提高教学容量与效果。
(七)
精选习题。针对每一节课的课时目标,精心选择典型习题,做到知识点与习题的对应。分类编排课堂例题、课外巩固习题、小练检测题、章节复习题。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过程。
(八)
强化作业批改。通过作业批改督促学生端正课外学习的态度、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规范学生的答题。为课时目标的确定和分类教学指导提供依据。
(九)
着力培养。对优生要多给予思想上的帮助,使之树立热爱集体、热心为大家服务的思想,鼓励他们大胆工作,并提供发挥他们想象力、创造性的机会,肯定他们的成绩,让他们把科学的学习方法传给大家,达到全体同学共同进步的目的。
(十)
平等相待。对优生不能因为他们成绩好而一味地“捧”,不能对他们的缺点冷嘲热讽,这些都会导致心理障碍。在课内,教师要有意识地让他们有一些训练、发言的机会。对他们要热情地支持、深情地指导,让他们成为积极向上、勤奋刻苦、乐于助人的三好学生。
(十一)
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范文4
关键词:新课程 农村小学 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课
课程改革,作为中国教育界的历史性壮举,符合时代的发展。国家教育部把现代信息技术课作为义务教育课程中的一门必修学科,重要且关键。《中小学现代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也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是当前小学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任务。如何把现代信息技术课在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完成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已成为笔者潜心探索研究的主题。而作为基础的农村小学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犹为重要和紧迫。在近五年的农村小学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中,笔者不断探索,学习新课程理念,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不断地尝试、总结。现就农村小学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课的特点,总结了以下四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主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巨大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诱发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在小学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媒体来创设、优化教学场景,借助美好的事物的演示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动手操作的欲望,使学生在学习情境中产生探究学习的动机,引导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既让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又为学生指明了学习的方向,使学生感到学习也是一种乐趣,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
如在教学画图软件一课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导入的过程:首先让学生欣赏一幅美丽的圣诞贺卡,学生看后,便小声地讨论起来:“真漂亮!”“怎样才能做出这么好看的贺卡呢?”……他们的眼中流露出求知的欲望。笔者适时抓住时机,告诉学生:“这张贺卡是利用笔者的画图软件来制作完成的”,并激励学生:“只要开动你们的脑筋,发挥自由的想象,老师相信你们同样可以做到,甚至可以做得更漂亮。”学生们个个迫不及待地开始想动手操作。这样的导入,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激情,又创设了一个宽松的学习情景,也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奠定了扎实的情感基础。
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开放性
现代信息技术是一门特殊的、新兴的学科,其内容是以课堂操作实践为主,但由于农村小学,学生受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个人的先备知识存在差别,接受和掌握新知识的能力也各有异同。这必然导致学生在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就是同一个班的学生,计算机的水平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有些学生在课堂上,教师一点就通,举一反三,但是还有不少学生动手能力不强,不愿意动手操作,或者接受能力不强,对教师的授课听不明白,这就给笔者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如果教学内容太浅了,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很快就学会了,就会无事可做,而稍微加深一点,基础差的学生便接受不了。例如,在布置课堂操作任务后,一些学生可能只用五分钟就完成了,而另一些学生可能直到整堂课结束还无法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这无疑又给教师对课堂任务的设计和课堂纪律的控制增加了难度。
在从事小学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中,为了解决这个实际矛盾,笔者在教学中观察发现学得好的学生,并注意培养,让他们用自己已经掌握的计算机技能和老师分配的任务去帮助那些操作上有困难和操作不当的同学,起到一个小老师的作用。由于同学之间语言贴近、易于沟通,使得所有的人在很短的时间内都掌握了课堂知识。笔者发现在课堂上使用小组合作型课堂教学模式有着较为明显的效果。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为突出,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社会合作精神与人际交往能力。
农村小学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多是两人一台电脑。上课时,如同学间不加强合作,配合地学习,将会使更多的同学无从着手,坐在那里叽叽喳喳,使得有机会学的、想学的同学也无心、无从着手学习。小组合作学习避免了班级集体教学中往往出现的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得不到充分地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不得不处于“旁观”、“旁听”地位的被动学习状况。小组合作学习赋予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和权利。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不讲话了,学习认真了,参与操作了,自然就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自主探究,发挥学生主体性
新的课程改革纲要中要求教师“改变课程实施过于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这门新学科,起步比较晚,并且与其他的学科不同之处在于要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留有让学生想象的空间,应大胆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在学习中动手去试,不要怕,只有动手去做了,才会有机会解决实际中碰到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自己摸索,从而实现他们自己主动获得知识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现代信息技术的操作有许多都是相似的,更进一步地让知识牢固地印在脑海中。比如在“画图”软件中,教师讲解了矩形的画法,那么其他椭圆和圆角矩形,就不必再讲解了,从教学效果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其他两种图形的画法。又比如说在画图中有“复制、剪切、粘贴”,只要教过一次就可以了,以后在Word中遇到同样的复制、粘贴的问题,教师只要口头提示一下,学生就可以根据在画图中学到的知识来操作。所以说,大胆放手,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四、整合学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范文5
在“互联网+”已在我国社会建设多领域普遍应用的前提下,线上线下有机结合亦已成为当下社会各领域工作新的方式,O2O法则作为当下具有普适意义的互联网思维范式,日益被人们所接受。鉴于此,本文拟以O2O法则为认识理据,就教育理念、教学资源、课程结构、教学模式和管理体系等构成的整体结构层次,系统探索“互联网+”视阈下的智慧教育教学模式与资源体系建设,以期进一步明晰我国教育教学转型的方向,拓展符合时展需要的跨学科研究领域,推动教学系统重构的探索实践。
一、O2O法则比照下的智慧教育可行性分析
O2O(Online To Offline)专指线上、线下商务,是一种以互联网作为交易前台、将线下商机与互联网有机融合的商务模式。当前,这一商务理念已进化为“互联网+”时代的基本价值论法则和付诸实践的基本运行模式。O2O法则的核心价值在于:它以互联网技术变革传统产业业态,并实行线上线下同步运营和系统管理,旨在使传统产业生机勃发、协调发展。在O2O法则下,运行业态不再区分线上与线下,而是一种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同步运行的新型服务体系。事实证明,O2O法则不仅适用于商务运行,同样也适用于互联网时代教育等其他社会业态的转型需要。
与传统信息化教育相比,智慧教育是技术支持下的新型教育形态,呈现出不同的教育特征和技术特征。从生态学的视角看,智慧教育是技术推动下的和谐教育信息生态,其教育特征可以概括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全球教育资源无缝整合共享、无处不在的开放按需学习、绝色高效的教育管理、基于大数据的科学分析与评价。从技术的视角来看,智慧教育是一个集约化的信息系统工程,其技术特征可以概括为:情境感知、无缝连接、全向交互、智能管控、按需推送、可视化。可见,智慧教育是当今时代教育信息化的高端形态。[2]
因此,“互联网+”教育需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以不断革新的互联网技术提升教育创新力,形成以互联网为基础和实现工具革新的教育发展新形态。就此而言,转换传统行业服务方式和服务场所,创造一切服从大众需要、线上线下协调运行和便捷服务的O2O模式,与上述“互联网+”教育所需要具备的形态性质与根本理念恰相吻合。
二、目前“互联网+”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传统教育+网络信息化”教学并未能系统整合和发挥出网络信息技术的集成优势,亦不能满足网络信息时代的学习需要,“互联网+”教育还问题重重且任重道远。
其一,信息技术应用流于形式。尽管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已久,但学校教育网络信息化仍流于形式。当前网上虽开设了在线开放课程、在线作业批改等在线教学形式,但稍加考察便不难发现:这些貌似网络信息技术化的教学形式只是将线下实体课堂搬上了网络,仍然是采用教师讲解、学生完成作业和学期考试等传统教学方法,依然属于网络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初级形态。
其二,线上课程教学目标与实践脱节。慕课(大规模开放的在线课程)是大数据时代的产物,为人类的学习方式带来了新的理念和突破。[2]在解决就学机会和教育公平等问题方面,慕课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创新尝试,也为教育变革开创了划时代的探索视角,使学校教育因此具有了告别传统教育理念、调整传统教学策略和传授模式的创新动机。借此,课堂教学有望告别传统,建构出依托大数据技术、创新强化学生知识获取与内化能动性的新型教学体系。然而,当前慕课等线上课程教学形式仍存在着种种与教育目标不甚协调的问题。首先,教学模式缺乏与学科教学对应的方法创新,现有慕课视频讲座存在形式单一、缺乏互动以致吸引力不足的问题,究其原因是课程内容与当下社会现实脱节,难以激发学生应有的学习兴趣;其次,由于慕课等线上课程规模浩大,虽然优质教学资源得到了较好的共享,但教师讲课之余与学生沟通寥寥,知识结构理解、吸收与内化的教学层面被不同程度地忽略。总之,慕课由于缺乏线下互动而使知识体验缺失,其教学实践与其设定的优质教学、激发学习者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兴趣的初衷相去甚远。
其三,资源链接不足,知识更新滞后。教学资源匮乏与教学情境不足是长期以来困扰学校教学发展的主要原因。当前虽然可用于学校教学的各类教育资源知识库、学习平台系统和作业批改网等在线教育资源比比皆是,但这些教学资源多半仅为各类教育机构独自使用,相互之间缺乏分工合作和扁平化链接。这种教育资源各自为政的状态,使国内外优质教学资源难以得到有效整合利用,严重影响优质教育资源的优化发展。
正是教学资源的相对封闭状态,致使我国课程结构与教学基本形式难有根本性的转变,即使某项课程偶有创新,也往往多年重复使用,难与迅速发展的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生活环境等形成与时俱进的现时性关联,导致学生知识理解困难。
其四,信息递送和管理体系建设意识薄弱。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互联网+”教育,需要相应的设备系统来获取教育资源和实现教学管理,要求线下形成的教学流程和教学评价监督与线上教学平台系统融合成统一的运营管理机制,进而形成完整的递送与管理体系,以有效保障和控制最终的O2O教学成效。然而,由于有关部门信息递送体系建设意识薄弱而投入不足,我国校园数字技术设备条件落后,网络运行速度较慢,严重影响了教学改革进程和教学效果。这是当前我国学校教学中许多教学改革难题持续存在、难以解决的根源所在。
三、基于O2O法则的智慧教育的实现路径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如下建议对策,供有关方面参考。
1.把握教育规律与信息技术规律,实现两个领域的深度融合
首先,应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深度融合。为此,学校教学者不仅需要深谙教育的内在规律,还应熟悉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规律,并使两个规律有机结合。也就是说,学校教育既要聚焦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共享的优势和潜力,也需要重视课堂教学师生互动交流的学习体验。因为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发挥学习的能动性,才能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而主动学习。
其次,由于未来的教学形态将不再有线上线下之分,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将是今后社会各领域的常态工作范式,因此,“互联网+”教育应打破在线教学与传统教学各行其道的尴尬局面,就教学环境、教学结构、教学方法、教学资源与教学评价,展开线上线下融合的创新探索。具体说来,教学环境应当由传统教室或网络环境向线上线下一切适宜学习的空间转移;教学结构应与时俱进地进行动态化更新,并实现课程体系结构的生态化,即依据不同的发展定位,设定动态开放的O2O课程结构,形成能够适应于学生终身学习、动态灵活的线上线下知识结构体系;教学方法应建构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学校教学信息交互平台和与数字技术高度融合、线上线下有机对接的O2O教学模式,以形成智慧教学;教学资源则应更多拓展使用云教育数据库,链接线上线下一切可利用的网络资源,以形成教学资源共享,方便智慧学习。与此同时,还应形成线上线下贯通的教学监督与评价的O2O系统管理体系,以保障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真正实现智慧管理、智慧科研、智慧评价和智慧服务。
2.以扁平化思维实现智慧教育资源效应的最大化
当下流于形式的信息技术教学远非“互联网+”教育,“互联网+”教育不仅需要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并使二者深度融合,而且还需要同时实现线上线下的教学资源与管理的深度融合。
传统教育体制往往容易造成优质教学资源过度集中,难以实现教育公平。如前所述,当前互联网在线教育虽已能够广泛链接各类开放性学习资源,但由于缺乏沟通合作,大量资源仍各自为政,缺乏协作和共享。扁平化思维是O2O的重要资源策略,其能够消除层级障碍,直接实现资源链接,因而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使资源使用者和提供者达到双赢,并实现资源生态效应。O2O的扁平化思维有望进一步加快教育资源传递的速度,使大量优质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这样的教育资源模式,往往极易聚合超大量的在线学习资源,进而大大降低学习和教学的投入成本。也就是说,以O2O产业链思维形成学校教学资源的多向度扁平化生态连接和充分共享,不仅可以有效地克服学校教学形式固定重复的弊端,有利于满足各种不同层次的“精准”教学和个性化学习,还可以大幅度减少资源建设费用。
以O2O法则理念建构学校教学资源体系,可以尝试在国内校际与相关国家教学机构之间,形成各具所长、分工合作的教学资源产业化链接,以加强学校教学与实践应用的关联性,寻求学校教学资源平衡协同、生态化利用的实现途径,弥补当前学校教学资源的种种不足,使教学投入效应最大化。
3.建构与时俱进的智慧教育课程结构
传统教学中的教学结构由两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是信息传递,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教学互动来实现;第二阶段是理解、吸收与内化,由学生通过课后复习、阅读表达等途径来完成。长期以来,学校教学中知识内化不够,多归因于学生过度依赖教师的传授,自主学习意识薄弱。然而,学生之所以学习动力不足,除了缺乏学习意识或学习意识不强之外,更重要的是由于教学课程结构缺乏与时俱进的调整,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相脱节。
因此,应充分利用各类共享资源,重新建构基于O2O理念的教学结构,以不同发展定位设定动态开放的课程构成,并及时进行动态化更新。除了关注课程结构逻辑性使学生理解、内化知识之外,还需要使教学结构的两个阶段课程比值恰当,为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创造更多的时间与空间,以便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等交际方式进行学习,从授课方式上建立起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知识内化机制。可采取组织学生们观看视频,学习国内外知名教授讲授的课程,并与教师进行探讨等多种开放性的线上线下学习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对知识的吸收与内化。[4]
4.创建深度融合的智慧教育模式和管理体系
(1)教学模式。如果将智慧教育理解为一种最大限度地满足教育需要的智慧性教学系统,那么教学模式无疑是智慧教育系统的核心要素。而教学模式之所以要进行变革,核心原因就在于现在的学生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3]也就是说,由于拥有高度发达和快速发展的信息网络技术,当前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O2O理念下学校教学模式应切实满足并引导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帮助其建立起强大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基于可协作的学习环境,个性化学习使学生能够在教师指导下以信息技术为工具进行自组织性质的探究式知识建构。这一目标能否达到,关乎学生今后能否适应社会竞争和能否自觉开展终身学习。因此,O2O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应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在实现优质教学目标的同时,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也必然成为学校O2O教学模式中的根本性任务。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一般要达到两个目标:一是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变革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二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与能力,实现对人才培养标准的根本性转变――从知识积累型人才转向知识创造型人才。[5]根据这样的整合目的,凡适合线上开出的课程应尽量在线上开出,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这样做可以使教师留出精力,在线下课堂通过更为深入的解惑答疑、组织讨论等,帮助学生巩固和提升线上学习到的知识。课程作业和过程性测评考试可以在线上完成,总结性考试或考查则可在线下完成,以实现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教学与考核。总之,以O2O理念创设的课程教学,将是基于线下实体课堂、线上慕课在线教学资料,或线下实体课堂、线上答疑+在线批改等形式交替教学,整合线上线下之间、教师与学习者之间、学习者相互之间互动交流,以完成知识建构的全新教学模式(见表1)。而要实现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依据自身所长分工协作,开展课程内容设计与制作等教学资源建设、线下组织面授、在线互动答疑、教学安排、课程总结评价等教务工作,即以团队方式实施课程建设和教学。
(2)课程资源。O2O教学模式下各门课程的教学资源建设应依据优化原则合理定位,对通用性程度较高的课程,可直接引进、共享国内外名校名师的优质教学资源,或使用慕课等开放性在线教学资源,也可使用国内校际合作开发区域共享的在线资源。与此同时,教学资源
建设还应根据本校特色专业教学的具体要求,开发各类具有本校专业特色的相关资源。需要强调的是,教学资源设计应避免在视频制作上过度投入。授课视频虽然在教学资源中相对重要,但与时俱进的教学阅读材料、视频和实践探索等同样重要。O2O教学模式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精力细致考察和精心准备,切实做好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资源建设,使之具有清晰的逻辑框架和简洁明了的媒体呈现效果。
此外,对不同的课程内容,资源的使用应采用不同的形式。对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尤为重要,需要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教学资源,采用学习者感兴趣的现实实例,激发学习者兴趣;对辅知识课程,则需要利用线上线下资源,尤其需要利用协作方的资源链接,采用专题讲座或访谈等授课方法,以真情实景促进和提高学习者的应用能力;对基础课程,则可利用短小精湛的线上信息资源,实现在线引导教学。总之,恰当地利用O2O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资源,可充分实现与时俱进、精炼适用的学校教学。
(3)管理模式。如前所述,学校教学O2O远非以线上线下简单叠加的教学平台即可实现预期成效,其同样需要完整的运营体系来掌控教学过程和最终的教学效果。因此,需要为教学制定适合于线上线下操作评价的规范流程,这些教学规范和评价系统还需要以O2O系统化思维,使线上线下平台系统融合成一个完整的专业教学管理系统,对各个教学环节实现全方位的监督管理,以保障教学系统的职能执行力和教学效果。为保证得到资源协作各方普遍认同和有机协作,O2O资源模式应在规则制定、过程监管、冲突裁判、服务链接等方面形成系统管理的组织职能,形成学校教学实现深度融合变革的O2O管理理念与管理机制。
(4)教学资源递送体系。为了保证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自主学习,O2O教学模式课程通常需要提供大量结构化的教学视频等在线资源,以供学生自主学习。从教师制作在线教学视频到学生在线学习视频,再到构建课堂协作学习环境等,O2O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相应网络条件和与之匹配的计算机设备支持,因为其授课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技术平台支持的适合性。尤其是随时随地的移动学习,对学生自主学习效果影响极大,更需要相应网络技术条件的有效支持。当前Web3.0网络虽已经实现高度智能化,但大多数学校的校园设备落后,网络卡慢已严重制约正常使用数字技术进行学校教学。因此,学校需要通过提高服务器性能配置、增大宽带接入量等途径,卓有成效地解决校园网络的信息递送问题。只有切实做好学校教学资源的信息递送体系建设,方可能落实O2O教学模式,进而使教育技术与学校教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深度融合。
(5)教学管理和业绩考评体系。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在线教学资源质量、线上线下教学沟通与交流的效果,以及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培养等,无不需要借助大数据技术手段实现有效考核。需要强调的是,O2O提倡将服务流程规范和服务评审两大系统融合成一个完整的运行体系,而不是满足于搭建线上线下简单结合的运营平台。因此,学校教学应形成线上线下教学管理和业绩考评深度融合的完整运行体系,以确保有效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
区别于传统课堂的反馈评价体系,O2O法则理念下的教学评价应由教师、学生和管理者共同参与,不但要注重对学习成效的评价,还要依据大数据建立学习者的个体学习档案,加强对学习成效的全过程监评,实现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个人评价与小组等他人评价相结合。评价需要针对线上线下教学的一切内容,覆盖学习方法选择、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效果、学习计划、专业表达和作业成绩等方面。形成性评价侧重评价学生阶段性学习中的具体表现,而总结性评价则需体现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实践应用程度,所有这些评价都将依据大数据形成最终科学判断,并使之用于指导后续的教学与学习。
5.提升师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范文6
作者简介:宫婷,贵州民族大学校长办公室;杨海能,贵州民族大学法学院2019级法律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与教育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教育”模式在高等院校教学中的应用,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也愈发明显。传统行政法学课程教学理念存在滞后性,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教学方法主要是以讲课为主,互动交流较少,教学效果不够理想。混合式教学模式既能体现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作用,又能发挥网络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有效结合了线上和线下课堂的优势,是新时期推动高校教学模式改革、提升教学水平的重要路径。
一、现状窥视:教学模式缺乏创新,授课效果不理想
行政法学课程是高校法学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课程之一。行政法学涉及多个领域,理论知识较多,在课程安排上一般是将其安排在民法、刑法等基础学科之后。传统行政法学教学过程包括三个阶段:一是课前阶段,主要是教师进行教学内容的准备,学生预习;二是课中阶段,是指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基于课件内容进行行政法学知识讲解,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接受知识;三是课后阶段,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布置和批改作业,学习完成作业。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者,是教学的核心环节,学生处于从属地位。由于师生之间联系较少,课堂互动不足,教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引导不够,学生缺乏主动参与热情,这也使教学效果不理想。具体教学情况见表1:
表1:传统行政法课程教学模式下教师和学生工作情况
总的来说,传统行政法学课程教学模式存在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主导,难以突破传统教学思想
传统的行政法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整个教授过程的中心。课堂中教师以理论讲授的方式向学生系统的讲述行政法学课程知识重点,而学生只需要对讲授内容进行记录和记忆。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始终处于课堂中心,与学生交流互动较少,学生课堂参与热情不高,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以及知识构建能力的培养。[1]
(二)学生实践基础薄弱,学习效果一般
行政法相较于民法和刑法而言,与我们的生活联系不够密切,而行政法学的相关知识涉及内容较为复杂,加上学生很少参与行政法的具体案件的处理过程,对行政法不能形成直接的感性认识,也很难真正理解案件,这就导致教师讲的口干舌燥,而学生却一知半解。[2]因此,教师主导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不利用高校培养高素质实用型法律人才目标的实现。
(三)学生被动,缺乏学习自主性
传统行政法学课程教学模式中,教学方向相对单一,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教师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很少让学生主动参与,对学生的知识理解和掌握情况不够了解。而部分学生没有提前预习,缺乏主动思考意识,听课中理解不深,长时间之后便会对这门课程有了抵触、畏难情绪。
(四)教学模式固化,缺乏积极创新
传统的行政法学课程教学是在固定的时间,以课堂为场景,基于课件进行课堂教授,[3]教授的内容主要源自教材大纲,教学方法和手段以电脑课件为主。这种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主要依靠教师的课堂讲授。另外,很多教师的对学生的教学培养目标仅为考取较高的书面成绩,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创新、应用等能力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4]
二、原因检视:学生主体地位认识不足,教学模式单一
(一)教学观念滞后,学生主体地位认识不足
在传统行政法学课程教学理念理念中,“教”是中心指导思想,教师通过对理论知识进行讲授、分析等方式传授给学生,学生通过听课和记笔记的方式被动接受,整个授课过程师生之间互动较少,最后学生通过背笔记的方式应对期末考试。[5]虽然学生通过了考试,但他们对行政法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并不深入,缺乏探索意识,实践运用能力不强。
(二)师生缺乏有效互动,授课过程乏味
传统行政法学教学模式中,主要是教师教,学生学,师生之间的互动多表现为课堂提问,学生对课程讲解以及案例分析很少参与,师生之间联系较少,课堂生机不足。
此外,传统的线下课堂中,教师缺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需求的了解,教师讲授成为了课堂的主要内容,学生对新知识的主动探索得不到有效的引导和鼓励。
(三)教学模式单一,创新性不足
行政法学课程教学主要是老师以PPT展示的形式对课程知识进行讲解,由原来的口动式灌输转变为多媒体式灌輸。讲授内容上主要是对概念、原理以及法律特征和实施条件、实施程序进行分析和讲解,虽然加入了案例分析,但受实践因素的限制,学生对具体案例难以真正理解和掌握。再加上许多教师讲课内容按部就班,缺乏新颖性,很少结合视频网络手段,学生的听课兴趣不高。
(四)考核评价方式单一,激励措施不足
传统的行政法学教学评价中,课程完成情况是衡量教师教学情况的主要标准,而对课程设计、学生的参与度、课堂效果等内容重视不够,容易产生教师敷衍、期末划重点应付考试等不好的现象。而对于学生,考试成绩是评价其学习情况的主要标准,期末成绩合格就算完成了这门课程,难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理解程度、实践运用等情况进行全面评估。
三、解决路径:构建行政法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一)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主体意识
行政法学和民法、刑法等基础学科一样,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因此,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应是行政法学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学生对案例事实的分析和解决能力,通过模拟实践、角色重演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到行政法学案例之中。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分工、资料收集、交流分享、情境模拟式等形式,实现学生参与式教学,让学生成为知识的构建者,而不仅是被动接收者。
(二)创新教学模式,推动线上线下有机结合
在行政法学教学方法上,应从单一走向多元共存的新型教学方式,通过对线下课堂教学的“技术赋能”,实现线上与线下教学共存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师可以通过制作网络课程、精品课程,利用慕课、雨课堂等在线教学平台开展线上教学,同时通过交流平台与学生建立联系。[6]在线下教学中,教授要将线上与线上的课程知识进行串联,建立与线上课题的有效衔接,通过建立小组、分配任务、交流分享等形式推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过程,提高学习效果。[7]
(三)优化课程设计,提升教学效果
为提高行政法学课程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生效率,必须开展符合学科特点的课程内容设计。[8]在教学内容上,根据行政法学课程结构,以及线上和线上课题的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实现线上课堂内容与线下教授内容的有效衔接。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可以结合行政法知识章节,对课程内容进行小组分配,由小组成员自主分配任务、收集材料、制作课件,然后通过派代表进行内容讲解,与老师和学生交流分享,这样既能有效提高学生对行政法学课程知识构建的参与程度,也能提升教学效果。
(四)完善课堂监管,健全线上管理监督机制
线上学习不同于线下的面对面授课,教师难以掌握学生的实际听课情况,这就会出现部分学生拖延、应付甚至是章节测试抄袭等情形。因此,这就需要完善教师作业和截止时间的提醒、课堂签到等网络教学平台的相关监督功能,以此来督促学生按时完成线上课程作业。此外,可以考虑给行政法学任课教师配备一名助理教师,协助任课教师与学生建立良性的互动以及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同时也能分担教师的线上线下教学监督管理工作。[9]
(五)实施动态考核,创新激励与考核评价体系
1.多元评价,提高教师教学质量
建立和健全激发教师和学生参与的激励机制与考核评价体系,是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质量的重要保障。对于教师而言,应当侧重对教学过程中的效果进行考核评价,将线上和线下的教学共同纳入绩效考核范围之内,通过对教师线上工作量的大小进行量化分析,建立教师和学生依托的多维度评价体系,以减少教学过程中的形式主义。[10]
2.动态考核,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根据行政法学课程的特点,应建立一个理论结合实践、学习过程与结果同等重要的多元考核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不再局限于期末考试成绩,而是将整个学习过程进行整体考核。线上平台的成绩应综合考虑课程视频的完成情况、签到学习情况、线上讨论的参与程度以及线上测试等。线下的考核应根据学生课堂中的综合表现,如资料收集、课堂讨论、小组展示等,着重考察学生的分享交流能力,以及对案件的分析合知识的应用能力。[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