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网络工程笔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网络工程笔记范文1
无线传感器网络位于物联网中核心感知层,是整个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核心,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是物联网信息感知体系的核心技术,是中国推进物联网应用的首要着力点。早在 1999年,美国商业周刊便将无线传感器网络列为二十一世纪最具影响的21项技术之一;2003年,MIT技术评论TechnologyReview在预测未来技术发展的报告中,将无线传感器网络列为改变世界的10大新技术之一。
必创科技是一家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解决方案及MEMS传感器芯片提供商,是国内最早基于IEEE802.15.4通讯标准进行无线传感器网络相关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之一,较早实现了无线传感器网络产品的产业化生产。
监测方案业务快速增长
必创科技成立于2005年,2005-2010年期间,公司进行了无线传感器产品及网络基础技术研发,在2007年首次加速度和应变传感器样机,在2007年至2010年陆续不同类型的传感器产品,并于2011年开始进行产业化。经过十余年的技术积累,公司自主研发出物联网感知层中最核心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MEMS芯片设计和制造技术。
公司主要产品为监测方案、检测方案、MEMS产品。
随着公司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在检测各领域的成功应用以及工业监测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公司开始开拓智能工业、油田、电网等领域的工业过程监测市场,为客户提供智能工业监测方案、数字化油田监测方案、智能电网监测方案等。
监测市隹突У囊滴裥枨蠊婺4螅且具备可持续购买的特点,公司逐渐将监测市场作为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近年来,公司监测市场业务不断取得突破,销售收入快速增长。2014-2016年,公司监测方案收入分别为2638万元、4277万元、7170万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64.86%,监测方案收入占比分别为35.56%、45.72%、54.66%,不断增长。随着工业4.0的进一步推进,监测方案市场前景广阔。
在监测方案业务的拉动下,2014-2016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7433万元、9409万元、13117万元;净利润分别为1915万元、2425万元、3226万元,均呈现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
除监测方案业务外,公司的检测方案和MEMS产品业务也稳中有升。其中,检测方案业务2014-2016年收入分别为4059万元、4146万元、4975万元;MEMS产品收入分别为722万元、930万元、971万元。
具有较强技术和先发优势
必创科技是国内最早从事无线传感器网络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之一,较早实现了工业无线传感器网络产品――节点、网关的批量化生产,并形成了较为突出的监测方案、检测方案的综合提供能力。持续的技术和市场经验积累,使公司在监测和检测领域具有较强的技术和市场先发优势,对行业应用的特点和需求的了解更加透彻,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在监测和检测领域,公司成功研发多项无线网络通讯协议和行业专用算法,掌握了多项关键支撑技术。公司在技术、工艺的先进性、产品的可靠性方面具备先发优势,且在行业内已形成了品牌影响力,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地位。
监测方案和检测方案应用领域广泛,客户对其需求具有个性化的特征。必创科技凭借优秀的技术研发能力和多年承担应用项目的经验,建立了监测和检测的共性技术和工艺平台。该平台既能开发、生产出通用性强的产品,也能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能够满足不同行业多品种的个性化需求。
网络工程笔记范文2
作者简介:彭静,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及安全;齐林,男,讲师,研究方向为网络系统集成。
摘要:在“卓越工程师计划”的背景下,分析“组网工程”课程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提出以组网工程项目为切入点实施教学过程,使学生明确课程学习的目的性,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工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卓越网络工程师。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计划”;“组网工程”课程;项目式教学
2010年6月23日,教育部在天津召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会,联合有关部门和行业协(学)会,共同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该计划就是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1]。“卓越计划”其中两个重要特点:一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二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2]。
在“卓越工程师计划”背景下,作为地方本科院校的网络工程专业,我们的培养目标定位在“面向一线,服务地方”的“卓越网络工程师”,“卓越”绝不是少数、精英,而是指高素质、高质量[1]。当今,网络是信息社会的支撑平台,人才需求量大,但是,企业找不到适合的人才,而毕业生就业难,其原因是学生在校所学和毕业所用脱节,理论不能联系实践,这个问题亟待解决,学校应该按照社会应用标准培养人才,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3]。
“组网工程”课程是网络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这门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使本专业的学生能够完成园区网的设计、实施、维护和管理等一系列的工作,这是网络工程师的基本技能,它不仅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设计和实践动手能力,还要有团队协作精神。为达到培养目标,我们对传统的,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将工程教育理念引入组网工程的课程改革,对教学计划、课内课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做重新设计[4],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施过程,验证效果较好。
1 传统的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
1.1 理论学习和工程实践脱离
“组网工程”通常的教学内容是从网络基础知识入手,讲解常用的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传输介质、以太网组建的基本原理,在讲解这些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第二部分讲解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命令,通过课堂的讲解和实验使学生掌握这些基本的配置命令。第三部分是Intranet服务器的基本配置。第四部分是网络安全技术应用,通常每个部分都是通过课上讲解和课下实验的形式来完成。
通过这四个部分的学习,学生了解网络的组建过程,通过学习掌握组网技术的基本知识,最终能够组建和维护园区网络。教学的内容从表面上看似没有问题,每个部分的内容都是学习组网工程必备的,然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脱离,学生会感觉内容枯燥,针对性和目的性不明确,以至于缺乏兴趣,积极性不高,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因而无法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1.2教学方式单一
课堂教学缺乏学生的参与,教学过程属于知识灌输,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不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学生的能力培养不够。学生没有参与项目的机会,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得不到培养,与作为一个基本合格网络工程师的距离相差甚远。我们认为应该把工程化教育思想引入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组网工程项目案例,学生以分组的形式完成项目,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
2 面向工程师培养的课程教学设计
课程的设计分为三个环节: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课程实训。三个环节均以网络工程项目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完成教学过程。项目设计如图1所示。
每次课堂讲授的内容以网络工程项目为切入点,项目按照三层网络模型的思想设计校园网模拟图,使学生了解校园网的概况并对课程有总体的认识,后续
的项目在模拟图的基础上,按照网络设计层次的概念,实现每个层次的功能。
我校现有的教学条件是理论教学在多媒体教室,实践教学环节在网络工程实验室,采用星网锐捷的网络产品。在理论教学环节,以网络工程项目为导引,通过软件模拟实现项目案例,同时讲解涉及的理论知识;课程实验的地点是网络工程实验室,以小组为单位互相协作完成,课堂上软件模拟实现的项目在真实的网络设备上调试通过;课程实训的内容是实现课程中讲解的网络项目,时间安排在课程结束后的一周时间,以小组的形式合作完成网络的设计和实现,包括网络设备的配置、服务器的配置、新闻系统的实现。
3 面向工程师培养的课程实施
3.1 课堂教学环节
利用教师机和投影仪等现有的教学资源,采用Cisco Packet Tracer软件(教室没有网络设备)模拟实际网络环境,从第一次授课开始,一边讲解、一边画出校园网的模拟图,学生可以自带或者和他人合用笔记本电脑,和老师同步在软件中画出同样的网络图。如图2所示。
图2是课堂上学生完成的第一个任务,它完成了在模拟器中绘制校园网模拟图,通过老师的讲解,学生了解到校园网的结构和课程的总体内容,激发了学习兴趣,课下,同学之间还会围绕图中不理解的知识点主动讨论,因此,下次课还会带着问题听课。
随后的课堂内容都围绕这张图展开,如项目二VLAN的划分与VLAN间路由,如图3所示。根据实际应用需求,按单位部门划分虚拟局域网,通过三层交换机实现虚拟局域网(部门)之间的通信。在Cisco Packet Tracer中的模拟实现如图3所示。
3.2 课堂在实验环节
此环节在网络工程实验室完成,实验室采用星网锐捷网络设备,4个同学一组完成课上的每个项目并对课堂项目进行扩展实现,项目完成后组内讨论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并在项目报告中记录下来。这个环节强调组内同学协作完成,互相交流心得,总结经验。
3.3 课程设计环节
课程设计完成一个相对完整的项目,包括设备的配置、服务器的配置、WWW服务器上完成新闻系统的实现,组内同学分工合作完成,完成后提交设计报告并最后以分组为单位答辩,教师根据报告的内容和答辩的表现给出成绩。
通过课程设计的教学实施,学生经历了网络的设计、实施过程,完成不同平台服务器的配置,完成新闻系统的实现。新闻系统的实现是在Web程序设计课程中讲解的,通过完成这样一个综合的项目,学生不仅能总结整个课程内容,还能把不同课程之间的内容联系在一起。
4 结语
综上所述,以组网工程项目案例为基础,组网工程课程改革完成了以下四个方面内容。
第一,修改了原先授课的顺序、方式及授课内容;第二,整个教学过程以项目实现为导引;第三,协调并连接了不同的课程的联系;第四,实现了基于需求分析、设计和实施的完整的系统集成案例。将组网工程项目引入课堂,以项目为基础的教学设计,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做中学”教学方式,做到了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团队协作能力,为培养优秀的网络工程师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 韩廷斌. 校企联合能力为重踏上建设工程教育强国新征程[J]. 中国高等教育,2010(13):74.
[2] 王少怀,刘羽,黄培明,等. 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J]. 中国地质教育,2010(4):63.
[3] 李曼丽. 优秀工程师成长历程中的关键阶段及其影响因素:一个质化研究[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6):80-89.
[4] 顾学雍. 联结理论与实践的CDIO:清华大学创新性工程教育的探索[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1):11-23.
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 of Network Engineering Course for
“A Plan for Educating and Training Outstanding Engineers”
PENG Jing, QI Lin, CAI Hongli, DING Renshuang
(Colleg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He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ijiazhuang 050018,China)
网络工程笔记范文3
一、 实习目的
生产实习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不可缺少的实践环节,本次实习是在学生学完所有基础课及技术基础课和大部分专业课后进行。实习的目的在于通过在网络和通信公司、企业广域网和内联网(Internet/Intranet)或实习基地的生产实践,使学生能将所学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巩固消化所学的知识,培养实践操作技能,建立网络、信息系统集成概念,并为后继课教学及毕业环节打下基础。
二、实习要求
(一)解计算机通讯网络及企业内联网的构成和配置,掌握所接触信息系统(软硬件)的工作原理,结构,安装,及故障识别方法,熟悉基本网络测试工具的使用方法和系统规划软件和网络数据库的使用方法。
(二)了解服务器、交换机、Hub、网卡、光纤和粗细缆的功能,安装,维护及使用方法,了解它们选型的一般原则及对应的网管软件使用等。
(三)了解所在企业信息流的组成,即供应链、产品链,资金链、信息链的性质和用途,初步形成企业信息系统和计算机通讯网络的整体概念。
(四) 通过讲座、参观,了解通讯及网络技术、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电子商务的发展情况、使用情况、新成果新技术的应用情况。
三、实习内容
讲座(1)金杯CIMS
时间、地点、报告人、单位、报告内容、专业认识和体会
讲座(2)大显网络集成工程建设
时间、地点、报告人、单位、报告内容、专业认识和体会
讲座(3)铁通光纤数据通信、网络设计
时间、地点、报告人、单位、报告内容、专业认识和体会
注:侧重内容:通信设备、方案设计、设备选型、组网、内容总结、心得
实习单位(1):沈阳铁通公司
时间、地点、参观单位简介、参观过程、情况总结、心得
侧重内容:局域网的组成、光纤通信
实习单位(2):沈阳汽车制造厂
时间、地点、参观单位简介、参观过程、情况总结、心得
注:侧重内容:企业生产流程、控制网络、管理网络、企业生产信息管理集成系统软件结构、功能、实现、应用情况
实习单位(3):大显网络工程公司
时间、地点、参观单位简介、参观过程、情况总结、心得
侧重内容:企业生产流程、控制网和管理网集成硬件平台、软件平台、企业信息管理系统软件结构、功能、实现、应用情况
注:
(1) 实习报告分为封皮和实习报告正文(封皮应表明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报告正文如果较长,可以加目录;也可以不加,同学们可以自行选择)
(2) A4纸,正文小四号字,宋体,标题四号字,加粗,单倍行距
(3) 讲座报告和实习单位分开写
网络工程笔记范文4
天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是主管全市市场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工作的市政府直属机构。市工商局的信息化建设紧紧抓住了信息资源这个基础,信息系统统一规划、数据资源高度整合,统一了数据标准。工商企业注册信息、个体工商信息等资源正在为市场经济服务。
一、市工商局信息化建设概述
天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是主管全市市场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工作的市政府直属机构。全系统共有4292名员工,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为74人,本专科学历为3248人,中专学历363人。在市局及下属的21个分局中都设有信息化主管部门(即信息中心),全局系统信息中心IT人员为50人,均为本专科学历。在公务员中,受过信息化理论与基本技能培训的占68%,全局系统的领导和员工表现出良好的信息化素养。
市工商局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已经完成了由单机应用向网络应用的过渡,内部业务网实现了市局与国家工商总局、市局与21个分局的联网,其中市局到各分局是155MB的ATM网,分局到所通过帧中继128KB联网,Internet网接口1~2MB。全系统共拥有局域网22个,配置服务器62台,路由器35台,交换机35台,磁带机30台,微机850台,笔记本25台,数据专线27条,内部网络覆盖和外网连接大约各占50%。
市工商局建立了网管中心和数据中心,应用系统初具规模。企业登记管理、企业名称管理、个体登记管理、市场登记管理、商标管理、商标印制管理、广告经营单位管理、动产抵押登记管理都建立了相应的数据库,市局集中数据60万个记录。面向社会在因特网上建立了《天津红盾信息网》和《网上工商》网站。市局建立了计算机培训教室,50台微机和音响、投影设备全部到位。
在信息化建设中,信息化管理机构逐步健全。市工商局1996年组建了信息中心;1999年系统机构调整,市编委发文确定了各分局信息中心编制,分局信息中心陆续成立。
到目前为止,市工商局系统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已取得了良好效果,正在深入发展和稳步提高。在国家工商总局和天津市信息办的领导与支持下,以网络工程建设为中心,以为民服务为重点,不断拓展信息技术应用领域,逐步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为市场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提供了技术保障与服务。
二、市工商局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1.数据资源的整合
1995年以后,国家工商总局下发了《工商行政管理数据处理网络建设方案》,陆续颁布了企业登记等一系列各专业数据库标准。按照国家工商总局数据库标准,天津市工商局对原有的应用系统软件进行了改造,先后建立了企业、个体、市场、企业名称、动产抵押、商标印制单位等数据库,数据入库率达到100%。为集中使用,采取每月由分局向市局报送软盘的方式,将分散的数据合成全市相应的大数据库,采用Oracle数据库,实现了统一的系统数据资源平台。从效果上看,数据资源的整合统一了数据标准,易于实现全系统的业务管理和数据资源共享,为进一步开发网上办公奠定了基础。
2.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在1996年,使用天津市政府日贷办的第三批日元贷款建成了计算机机房之后,1997年制定并实施了《天津市工商行政管理网络建设总体方案》,着手进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当年,日贷设备到货,该局获得价值2700万日元的计算机及网络设备,并利用配套资金购置了服务器和相关软件,建立了市局局域网,在市局内部实现了网络化办公;1998年该局按照总体方案设计标准,组织各分局建设局域网,同时着手开发网络系统应用软件;1999年,各分局局域网全部建成,企业登记、个体登记网络版软件开始推广使用,但是由于经费所限,个别分局网络服务器配置档次不高,微机数量少,不能实现业务流程全线计算机处理,办公效率不符合信息时代的要求。
为提高网络传输速率和全面提高办公效率,2002年全局系统对网络设施进行了改造,将市局到各分局的128KB帧中继专线改为155MB的ATM网。网络带宽的增加,大大减少了上网等待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将网络从各分局延伸到所一级。到目前为止,内部业务网实现了市工商局与国家工商总局、市局与21个分局的联网,其中市局到各分局是155MB的ATM网,分局到所通过帧中继128KB联网,Internet网接口1~2MB。网络设施的建成,使全系统业务流程的计算机处理成为可能。
3.应用系统开发与利用
在网络与硬件基础设施到位后,应用系统的开发是整个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天津市工商局于2001年完成了IC卡项目审批,取得了物价收费许可证。经过一系列周密准备,在全系统进行了动员,启动了IC卡工程,当年收费403万元。网络建设进展顺利,市局新大楼机房设备安装调试到位,网络全面开通使用;分局局域网完成了网络升级,增配了服务器、交换机、磁带机;配合国家工商总局完成了市局与总局的网络工程施工,设备、软件安装调试到位;为适应工商管理新法规的贯彻执行和建立经济户口、实施警示制度促进监管到位的要求,开始实施软件升级工作;拟订了工商政务网站,即“网上工商”项目实施方案,完成了该项目专家论证,市信息办批准立项并给予50万元启动资金。
2002年企业名称远程审核系统正式推广应用,得到业务部门和社会的认可与好评;企业登记、个体登记系统完成了升级和数据转换,合同、商标、市场方面软件升级完成了需求调研,开始设计与编程;广告、案件、企业监督管理、经济户口管理系统需求调研正在进行中;“网上年检”系统完成编程并通过验收;拟订了“并联审批网络实施方案”和“档案数字化技术方案”;面向社会,建立了构架在因特网平台上的红盾信息网 (),利用网站将政务公开,宣传工商工作,为社会提供工商信息查询服务。
按照工商总局的数据库标准,市局在企业登记管理、企业名称管理、个体登记管理、市场登记管理、商标管理、商标印制管理、广告经营单位管理、动产抵押登记管理业务中都建立了相应的数据库。数据库采用Oracle,集中数据60万个记录(一个记录占1KB),数据库每天更新一次。并与天大天财合作开发了业务管理软件系统(企业名称、企业登记、个体登记、年检系统),该软件已通过国家软件总局检测。
4.电子政务与办公自动化
天津市工商局与天津市智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红盾信息网”网站,该网站包括政府网上办公、工商信息查询和企业信息三大版块。政府网上办公版块的主要内容包括:工商法规查询、工商动态、政务公开、网上投诉、网上年检、名称预查询、行政公告、良好信用企业榜、不良信用企业警示榜;企业信息版块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名录数据库、企业产品数据库、供求信息、津品商城、电子邮箱;工商信息查询版块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基本情况查询、驰名商标查询。
红盾信息网将成为政府的网上办公平台、信息查询平台,特别是以国际互联网为载体,将成为天津市企业特别是广大中小企业宣传产品、信息、扩大市场、树立形象的动态信息交流平台。在网上实现了电子政务、MIS等基本的业务管理,核心业务流程信息化水平达到中级水平,信息化覆盖50%以上主要业务流程,信息系统统一规划,数据集成度高,但是还没有全面达到OA要求。由于业务流程规范有待完善,所以信息化水平还处于初中级阶段;能开展数据分析处理,对各种决策方案进行优选,为决策提供一定的辅助支持,为进入高层次管理决策的智能化阶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工商行政管理局在网上实现了电子政务、MIS等基本的业务管理,核心业务流程信息化水平达到中级水平,信息化覆盖50%以上主要业务流程,信息系统统一规划,数据集成度高;工商局的数据资源建设成果在其特有的职能支持下,显示出资源价值大,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强和信息资源完整性好的特点。其工商企业注册信息、个体工商信息等资源正在为市场经济服务。
三、市工商局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经验
1.领导重视、大力支持、科学决策是关键
信息化建设涉及到人、财、物等方方面面,没有领导的重视,没有领导的及时决策,没有领导的超前意识,是难以推动的。天津市工商局系统信息化建设得到了市政府和市信息办领导、市信息中心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利用市政府分配的第三批日贷启动了网络工程,使信息化建设有了良好的物质基础。近期完成的“红盾信息网”和“网上年检”项目,都得到了市领导和市政府的支持和指导。天津市工商局石栋局长明确指出,实施信息化工程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舍得投入、召贤纳士”。特别是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工商局对信息化建设依然投入了大量资金,每年单独有信息化工程预算,近两年均在1000万元左右,保证了全局系统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2.精心组织、注重规范,保障业务系统互联互通
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工程组织和技术等各层面上都要涉及到很多标准。只有制定和引用切合实际的标准,才能保证与各业务部门的接口合理,保证信息化工程的顺利进行。
另外,在信息化建设工程中,精心组织、协调各个部门、各个业务环节的信息化工作显得尤其重要。如果各个部门间、业务环节间不能协调信息化建设的进度,势必造成推进整体业务信息化的障碍,甚至造成浪费和损失。工商行政管理局的信息化建设在开始时就高度重视整体业务信息化的协调工作,以机构、措施、规范等手段充分保证了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推进。
网络工程笔记范文5
【关键字】计算机网络专业;职业能力;课程设置;课程群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教育部部长周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指出,“职业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改革创新,要牢牢把握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办学方向”。当前社会,就业岗位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对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课程设置必须以岗位的职业能力为主要依据。
1 我国中职教育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所突显,而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大多还是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课程模式,这种模式有着明显的不足,不能适应就业市场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对发展学生职业能力极为不利。
1.1 追求专业设置的“热潮”带来的课程设置不合理
很多中职学校专业设置一味的追求“潮流”,不考虑地方经济发展的长远需求和自身的办学条件,课程设置用同类高等专业院校的课程结构,过分重视学科体系,理论性的内容偏多偏深,并且实训条件根本无法保障,加上对大学生与中专生在认知能力、心智发展、培养目标上的差异欠考虑,培养出的学生自然缺乏中专生特色,人为造成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差,不能满足企业就业岗位的需求。
1.2 课程设置与企业需求脱节
很多职业学校都在各自封闭的环境中进行教育教学活动,课程设置不考虑企业对技能的要求,缺乏适应知识经济的特征,内容陈旧,新观念、新知识、新科技、新技能的补充较迟缓,针对性不强,完全与企业的实际需求脱节,学生走出校门仍有“学了用不上,要用的没有学”的遗憾。这些弊端直接影响到中职计算机教育培养的人才的质量。
2 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就业岗位的职业能力分析
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是计算机专业的一个发展方向,其就业前景很好,但是对就业者的能力要求比较高,特别是职业能力。所以对该专业所覆盖的职业岗位群或技术领域中相关层次人才所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分析非常重要,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2.1 职业能力概述
所谓职业能力就是一个人在学习活动职业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职业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个体素质和个性心理特征的综合。职业能力一般包含: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才能顺利地完成职业活动和履行好岗位职责。计算机网络专业是中职计算机发展的新型专业,那么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职业能力呢?
2.2 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分析
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论是在专业技能上,还是在工作环境中的各种事务处理,以及新知识的学习上对人的能力要求都很高。
2.2.1 社会能力分析
社会能力是与他人交往、合作、共同生活和工作的能力。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工作大多是集体协同工作,企业要求员工善于工作中的人际交流(伙伴式的交流方式、利益冲突的处理等)、公共关系(与同龄人相处的能力、在小组工作中的合作能力、交流与协商的能力、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能力)、劳动组织能力(企业机构组织和生产作业组织,劳动安全等)、群众意识和社会责任心。
2.2.2 方法能力分析
方法能力是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技能的能力,如在给定工作任务后,独立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把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运用到新的实践中等。企业要求员工能够制定工作计划、工作过程和产品质量的自我控制和管理以及工作评价(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2.2.3 专业能力分析
专业能力是职业业务范围内的能力,包括单项的技能与知识,综合的技能与知识。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培养的学生可在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网络工程的销售、建设及维护;中小型网络的管理、维护和桌面技术支持工作;中小网站的建设、、维护管理;从事IT产品的销售和技术服务工作。要适应上述岗位要求,该专业的学生应具备的专业职业能力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具有计算机设备采购、组装与维护的能力。
要求学生了解计算机软、硬件相关的内容,特别是计算机各种组成部件的型号、性能、市场行情等,熟悉计算机维修基础、计算机软件的安装和测试等知识;在专业技能上能够识别并采购各种常见的计算机及其相关的设备,具有计算机及其设备连接能力,能够熟练的组装计算机并能够维护,能够进行软件安装、测试和故障排除。
(2)具有中小型计算机网络工程设计与实现的能力。
需要掌握计算机网络与应用知识,熟悉流行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工程、网络设备等相关的知识,了解信息化法律、法规等知识;在专业技能上根据项目主管的指导下对用户需求进行描述,依据工业标准和行业规范制作标书、施工图以及施工报告,能够对网络操作系统进行相关配置管理以及对常规问题排除,能够自行制作网线、进行连通性测试与故障点的查找,能力识别网络设备并对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进行正确的配置。
(3)具有网络管理与维护的能力。
要求学生理解TCP/IP等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掌握网络设备配置、网络操作系统和信息与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了解信息化法律、法规知识;在专业技能上要求能够使用网络管理软件进行网络监视与数据过滤,具有对网络设备进行基本配置与简单调试能力,具有备份各类数据能力以及当灾难发生时对具有初步恢复备份数据能力。
(4)具有小型网站建设与管理能力。
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程序设计理念,熟悉数据库基础知识和网站开发以及管理知识,了解简单的色彩搭配、美术欣赏等基本的美术常识;在专业技能上要求能够熟练的使用流行的软件进行静/动态网页的设计,具有网站管理能力,具有一定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3 建立以职业能力分析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设置模式
根据对计算机网络专业的主干岗位群职业能力的分析,可以构建每一项核心专业技能培养的课程群,每个课程群的课程反映掌握相关技能从易到难的训练过程,也是理论知识学习的简到难的过程。在课程设置中可以把每个课程群看作一个大型工程项目,把每门课程(模块)看作整个项目的子项目,可以将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在分解成若干更小的项目或任务。使学生体验实际完成一个完整项目的过程。不同的课程群之间形成横向的课程之间的相关性,一般第一学期为相关理论知识的认知和专业基本技能的掌握,第二、三学期要集中掌握关键性的专业技能及其相关理论知识,第四学期进行整个专业的综合性的专业技能的训练和技术认证,第五、六学期在相关的企业进行专业岗位见习和专业岗位的实习(具体见下图示)。
4 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
面对种类繁多,不断升级的计算机软件和硬件,以及飞速发展网络技术,我们在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设置的探索中,对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设置进行了以下几点思考:
4.1 课程设置必须符合企业就业岗位需求的职业能力
中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为企业培养一线的熟练工人,课程设置必须和企业沟通,通过对企业就业岗位需求的职业能力深入的分析来决定开设怎样的课程框架体系,以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真正“学以所用”。
4.2 课程设置必须处理好“专业化”和“宽口径”的问题
由于计算机在各行各业以极快速度的渗透,各种专业化、行业化的应用软件不断诞生和变化。过去大而泛的“计算机应用”专业的课程设置已经很难培养出合格的“中职人才”,毕业生大都是“样样都知道一点,样样都不会”状况,根本无法适应企业的岗位要求,已经失去计算机的“专业化”。计算机网络专业方向恰恰又是走计算机网络这个“专业方向”,课程设置突出的就是“专业化”,使大多数学生在网络这一领域“学专、学强”。但问题又来了,专业化导致学生毕业以后就业面变窄、限制了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发展。所以课程设置过程中必须考虑设置丰富的选修课夯实课程体系。
4.3 课程设置必须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教学改革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单纯地进行口授,学生以被动听讲,记笔记的形式进行知识学习,教学内容表现为形式单一、不生动活泼,缺乏新颖性,很多学生一开始就失去了对课程的兴趣。而现代职业教育提倡以“学生为主体,能力本位”育人思想,所以中职学校在科学的课程设置的同时必须关注教学改革,教师要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面对课程设置,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为主体”,采用项目教学法等适合中职专业课教学的方法和模式,使课程设置的合理性真正体现出来。
总之,中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努力实现其培养目标。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依据一种新的课程设置原则设置的课程,不仅符合学生能力结构的要求,培养出的学生还具有相应就职业岗位需求的素质和技能。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
[2] 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3] 邹永忠,谢新明.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学校课程设置模式的探讨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6(34)
[4] 张克慧,李文英,袁胜昔.谈中职的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 计算机教育 2004.1
[5] 冯华.中职数控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分析.广东省肇庆市工业贸易学校
网络工程笔记范文6
本文作者:郑齐工作单位: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学校的教学设备学校有多媒体教室100多间,计算机房近30间,计算机数量巨大,其中大部分不在保修期内,中心定期对计算机、投影机等设备进行灰尘清理等维护工作,故障机器由教室管理员报修,中心安排处于课余时间的学生前来维修。此外,针对教师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教室设备的不足之处,中心人员设计并试验后得到可行性方案,对设备进行改造。其中学院东教学楼和机械北楼教室的扩音系统经中心学生改造,拾音范围、播放效果得到明显提升。学校其他配套设施逸夫馆、科报厅、音乐厅的音响、灯光设备,以及各系多功能厅里的电子器材、校园一卡通、校园监控安防系统等。教师与学生的电子产品主要是台式机、笔记本、电风扇、MP4、手机等。学校周边社区居民的电子产品一般是家用电器、台式机、笔记本、音响等。
初级阶段大学生设备维护维修与研发中心于2010年3月筹备建设,2010年5月14日揭牌。2010~2011年,中心主要业务为学校教学设备的维护与维修,中心有操作室一间,面积90平方米,仓库面积90平方米,中心有成员35人,其中核心技术人员10人。“万事开头难”是中心建设初期的真实写照,其他院校没有类似的中心运营经验可以借鉴,中心一边建设一边摸索,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中心工作的困难主要是中心成员的招募和培养,在招募学生这个环节,必须重视其学习成绩,学习成绩不宜太差,否则会因中心工作占用过多学习时间而进一步影响学习。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挖掘对电子设备感兴趣,尤其是个别电子设备“发烧友”的学生,他们平时在宿舍里研究电器设备,受空间和仪器设备条件的制约,不易出成果,还影响其他学生;在中心建设时,及时把他们招募进来,由中心提供一个平台,并安排研究方向相近的学生一起开发新产品。对招募进来的学生进行集中培训,也有一定的困难。首先,他们的专业、专长、研究方向不同,在培养时要花很大精力。其次,他们来自不同的学院,各学院安排的作息时间不同,所以集中培训难度较大,只能把大部分课程培训放在晚上。不少成员因时间原因没能参加培训,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自己一路摸索走来,在某些方面的技术比较薄弱。为此,中心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安排不同的教师进行指导,也采用高年级学生带低年级学生、水平高的学生带水平低的学生的方法。经过努力,中心每名核心成员基本都接受了系统性的培训。在中心成立之初,中心的工作对象是学校的教学设备,包括:学期初对多媒体教室设备进行清理、检查、维修,对计算机机房设备进行清理、检查、维修,对实验室设备进行维修;协助电气工程实践教研室教师进行实验设备改进;设计、安装院行政楼第一会议室和科报厅的音响系统;维修校园监控安防系统。现阶段2011年9月至今,操作室扩展到4间,分别为维修接待室、初级维修室、高级维修室、设备研发室,仓库2间,中心成员55人,其中核心技术人员15人,这一年里,中心的业务范围扩展到教师、学生、周边社区居民。目前开展的业务主要是:校内义务维修、社区义务维修,在校内开展义务维修时间长达50天,维修案例约300个,其中计算机维修案例约占50%,手机维修案例约占30%,成功维修率95%;为学校东教学楼和机械北楼安装学生自制的界面话筒,提高拾音效果;整合并维修逸夫馆的音响系统。中心现阶段仍面临着一些问题:高年级学生即将毕业,一些重要职务、研发课题,原先都是由他们承担,现在都要交给低年级学生,存在一个工作衔接的问题。在技术衔接方面,解决办法是建立维修记录数据库,详细记录维修、研发的过程和实验数据,通过不断地验证和修改,形成可供参考的资料。统计各种设备的故障率,包括各零配件的故障率和故障因素,提高故障诊断效率,可根据数据改进设备,使得在产品研发过程中的选材更加合理。
自成立以来,中心已有了很大的发展,为使中心的建设朝制度化、规范化方向迈进,中心争取在2012年9月完成管理模式升级,新管理模式参照公司的运营方式。(1)在中心建立内部人员访问的数据中心和外部人员访问的网络中心。数据中心主要用于存储维护维修与研发方面的资料以及维修详细记录,方便学员进行查阅。招收网络工程及计算机方面的人才,对网站和数据中心进行管理和维护。网络中心则主要建设对外的中心网站,方便外部人员了解中心以及查询一些维修记录、咨询维修问题、交流维修心得、预订产品、杜绝腐败现象的发生。廉洁文化建设要与时俱进,充分把握新形势,以提高廉洁文化建设的效率。在信息化社会中,信息技术让时间和距离的概念进一步淡化,各种文化与思想在网络中更快、更广泛地交融与碰撞,为廉洁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既推进了办公透明化进程,也为反腐倡廉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高校设备采购工作中的廉洁文化建设应通过网络平台,加强廉洁文化的宣传和学习工作,以网络课程学习、论坛交流、在线考试等形式,将廉洁文化广泛传播。另外,互联网平台用户众多,蕴藏着不可忽视的监督力量和舆论力量。在网络上公开招标信息,既尊重了公众的知情权,又使设备采购人员的行为得到充分监督。当设备采购人员有腐败行为时,网络举报是相当快速而有效的途径,相关知情人可以在网上提供证据,可以联合举证或是反驳,最终在信息的对比印证下,去伪存真,快速完成举报工作。建立反腐倡廉长效机制是当代廉洁文化建设的主题,要建立健全建设廉洁文化的体制和机制,必须以制度和规范作保障,辅以道德教育,软硬结合,使廉洁成为一种行为习惯,成为一种文化自觉。相信经过我们齐心协力,长期奋斗,一定能使廉洁文化深入高校乃至整个社会,从而发挥其在廉政风险防范中的价值导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