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行业发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冶金行业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冶金行业发展

冶金行业发展范文1

到2006年6月底,美洲银行成为中国建设银行的首家战略投资者;7月初,淡马锡成为建行的第二个国际战略投资者。与此同时,花旗银行、汇丰银行、高盛、苏格兰皇家银行等外资金融机构也纷纷加入到追逐中资银行的行列……外资金融机构参股中资银行,其强项业务的移植将为中资银行添加鲜活的血液。在此基础上中资银行冲击上市之举还被欺予了更多的期望。

据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2005年12月5日新闻会上公布的数据。截至2005年10月末,已有2家境外投资者入股17家中资银行。外资投资金额已超过165亿美元。占国内银行总资本的15%左右。其中,在国有银行领域,美国银行和淡马锡公司投资中国建设银行54.66亿美元。苏格兰皇家银行、瑞士银行集团和亚洲开发银行投资中国银行36.75亿美元;在股份制银行领域。亚行、花旗和汇丰银行等投资了交通、光大、民生、兴业、浦发、深发展以及筹建中的渤海银行等。总投资额为29亿美元;在城市商业银行领域,加拿大丰业银行、澳大利亚联邦银行、荷兰国际集团、德国投资与开发公司、国际金融公司等投资了北京银行、上海银行以及西安市、济南市、杭州市和南充市商业银行,总投资额为5.6亿美元。

总的看来,外资银行在华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1)地域和运营门槛的限制进一步放宽,外资银行已经相当广泛地参与中国金融市场竞争;(2)人民币业务开放迈出重大步伐;(3)外资银行参股中资银行速度加快,比重不断加大;(4)外资银行业务逐渐拓展,在许多领域体现出相当的竞争力。

二、金融市场全面开放带给中国银行业的机遇

(一)有利于促进银行体制改革,提高银行业的运行效率

金融业全面开放有助于国内银行服务效率的提高,进而有助于金融体系的完善,对金融安全起到正面作用。第一,外资银行的进入将打破垄断,增强竞争,促使中资银行服务成本的降低和服务水平的提升,第二,外资银行的进入,通过与中资银行的竞争与合作,还可以引人新的技术和理念,如信用风险管理技术,提高中资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这不仅有利于促进国内商业银行深化体制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银行制度,提升总体竞争力,而且有利于促进金融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改善银行业的营运质量,提高运作效率。根据相关研究证明,随着外资银行进人程度的加深,虽然国内银行的利差有所上升,但利润率、非贷款收益率、费用率均有所下降,同时呆账准备率提高,从而促进我国本土银行服务效率的提高。

(二)有利于中资银行拓展海外业务和建立分支机构

根据的对等互惠原则,在允许大量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同时,中资银行开展海外业务将会受到较少市场准入的限制。这为国内一些经营状况良好、资产质量较高的商业银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争取更广泛的生存发展空间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有利于他们走出国门,积极拓展海外银行业务,扩大地域范围和业务领域,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促进业务经营的多元化和国际化,从而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增加市场占有率。同时,中国的银行业也必须遵循国际“游戏规则”,即要按国际银行业经营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惯例来运作。这必然促使中国的银行业加快实施全面的风险管理,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和提高监管力度及有效性。

(三)增强国内银行的资本基础,提高抗风险能力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关键点是要彻底摆脱传统体制下留下的种种包袱,尤其是不良资产。其中不良贷款成为制约中国商业银行提高竞争力最大的“绊脚石”。外资的进入不仅能够丰富不良资产处置的资金来源,而且能够为我国不良资产处置带来新的理念,毕竟外资投行在不良资产处置的技术、方式方法、手段等方面比我国有着更为成熟的经验。外资银行的进入或参股国内银行,既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国有资产,为国内银行增强资本基础,又能大幅度降低处置成本和信贷风险,提高国内银行抵抗风险的能力。

(四)有利于提高中国银行业监管水平

中国银行业必须严格遵循国际银行业经营管理的“游戏规则”,特别是要根据以巴塞尔协议为准则的国际银行业有效监管原则及标准和方法进行运作和管理。这方面外资银行对中资银行来说具有巨大的示范效应。同时,也促使中央银行加强全方位和规范化的金融监管,增强监管能力,提高监管的有效性。

三、金融市场全面开放给中国银行业带来的挑战

(一)对中资银行的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形成冲击

外资银行健全的管理和内控制度、科学的决策机制和灵活的经营机制,以及先进的信息系统和发达的信息通讯设备有助于增强其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提高业务拓展和规模扩张的能力。同时,许多通行的国际惯例和先进方法也是依据发达国家金融机构的成功经验总结出来的。而中资银行在这些方面存在较大的缺陷和不足。

(二)对中资银行的业务形成冲击

外资银行的核心优势就是良好的服务、丰富的产品,用服务争夺客户,用产品吸引客户。对于金融产品的消费者而言,无论是公司客户还是个人客户,谁的金融产品好,谁的金融服务周到、体贴,消费者就向谁聚集。在产品方面,目前外资银行公司业务的重心主要放在融资、国际结算、存贷款、担保、汇款等方面。近几年外资银行已经向中国市场投放了100多个品种的产品和服务,相当于国内商业银行投放品种的3倍以上,显示出外资银行在产品研发和创新方面的优势。而在个人银行业务方面,外资银行善于提供信用卡、私人贷款、按揭、存款及财富管理等服务,零售业务创造的利润比重往往超过50%。今后外资银行将会进一步充分利用其技术、经验、品牌和人才,创新和推广更多的产品,与中资银行展开竞争。

(三)央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下降,金融宏观调控难度加大

货币政策是一国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而货币政策的实施需要通过银行部门的传导才能对实体经济产生作用。目前,在华外资银行的组织形式中,外资银行的分行占绝大部分比例。由于分行并不是独立的法人,外国银行必须对其中国分行承担无限清偿责任,对中国储户和投资者的利益保护相对于子行与合资行来说较为充分。但同时也意味着外资银行分行的经营管理受东道国的约束较少,我国的货币政策对外资银行的控制力要弱一些,某些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会被部分地抵消。

(四)银行业资本流动性危机

随着金融业的全面开放,管制的放松和大量外资的流入,银行流动性激增,授信能力膨胀。面对这种局面,从资产方来看,银行管理者扩大资产规模、追求高额风险利润,将贷款投向高风险产业或部门,如房地产、证券等,使这些部门的资产价格迅速上升。而这些部门价格的上升反过来又会刺激贷款向这些部门集中,形成泡沫,造成银行资产负债结构不合理。一旦泡沫破裂,留给银行的则是大量的坏、呆帐。从负债方来看,国际资本迅速流出时,造成对银行提现的压力,使银行陷入流动性困境,又在国内存款人中间产生“羊群效应”,引发大规模的挤提,使银行的流动性状况雪上加霜,导致银行破产。

参与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是加重银行危机的另一个原因。金融衍生工具是国际短期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本来是套期保值、发现价格的工具,但随着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脱节,衍生工具被过度虚拟化,加上其杠杆作用,往往被国际投机者利用,加大了金融市场的风险,助长了泡沫经济的膨胀。英国老牌投资银行巴林银行由于投机金融衍生品交易亏损10多亿美元而倒闭、日本住友商社高达28亿美元的亏损等风险事故,不能说不是国际资本流动风险加大的结果。

冶金行业发展范文2

关键词:低膨胀高温合金;发展;Fe-Ni-Co;性能;因瓦效应;时效硬化;分析

中图分类号:D99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现代低膨胀高温合金发展,是以因瓦效应以及时效硬化的发现为基础的,在上世纪70年代,随着国内航空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中能源危机的日益严重,逐渐为低膨胀高温合金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应用以及发展进步,提供了重要的契机。在低膨胀高温合金的发展历程中,最早出现的商用Fe-Ni-Co系列合金,在通过使用Nb以及Ti进行强化,去除Al并加入Si等一系列成分变化后,对于原有的商用合金材料的应力加速晶界氧化脆性进行明显改善后,使得低膨胀高温合金在航天航空领域中的应用得到大量的突破。后来,为了改善低膨胀高温合金的抗氧化以及裂纹扩展速率等性能,又进行了相关的新合金系研究,形成了以Inconel 783合金为主的Fe-Ni-Co-Al-Cr系合金与以Haynes242合金为主的Ni-Mo-Cr系合金的研究主流,使得低膨胀高温合金能够在750度的高温环境中仍能够实现完全的抗氧化功能和作用。

1、低膨胀高温合金的发展分析与概述

1.1 低膨胀高温合金的发展基础分析

在现代低膨胀高温合金的发展历程中,低膨胀高温合金的发展是以“因瓦效应”以及“时效硬化”现象的发现为发展基础的。在19世纪90年代后期,法国的一位研究学者发现Fe-Ni合金中的Ni成分含量在合金所有成分含量的36%左右时,合金的热膨胀系数会出现最低值情况,促成了因瓦合金的提出,它为低膨胀高温合金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发展基础。随后,在对于低膨胀高温合金的发展研究中,由于精密仪器仪表行业以及电真空玻璃封装行业的发展需求,低膨胀高温合金以及定膨胀高温合金的的研究发展取得了较为突破性的发展与进步提升,在这一时期也先后出现了Fe-Ni系以及Fe-Ni-Co系、Fe-Ni-Cr系、Fe-Cr系等低膨胀以及定膨胀合金,也就是在低膨胀合金的这一发展过程与阶段时期,时效硬化现象被发现并研究提出,使得现代低膨胀合金发展的两大基础条件全部具备,并使得低膨胀高温合金随着时代的发展随之逐渐的发展起来。在现代低膨胀高温合金发展的两大基础条件中,时效硬化现象的发现提出,不仅使低膨胀高温合金的热稳定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并且也为低膨胀合金在航空航天中的应用创造了可能性。

1.2 商用Fe-Ni-Co系低膨胀高温合金的发展

在上世纪70年代,航空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以及能源危机的日益加重,最终促成了商用低膨胀高温合金的出现产生。在航空航天领域发展中,应用低膨胀高温合金作为薄壁静子结构部件,比如机匣以及外环,或者是封严环、隔热环等,进行航空航天的生产制造应用,不仅具有生产制造控制部件间隙简单易行,并且能够减少航空航天机械设备的发动机零部件数量,降低发动机的重量以及生产制造成本,提高生产制造飞机的性能。随着商用低膨胀高温合金的出现,上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某公司推出了第一种商用低膨胀高温合金,主要是以Nb以及Ti、Al时效强化的Fe-Ni-Co基合金,这种低膨胀高温合金具有与Inconel 783系合金相近的优良抗拉强度,但是该类型商用低膨胀高温合金的热膨胀系数在Inconel 783系合金的热膨胀系数一半左右,能够应用于600度的高温环境中。在70年代中期,人们对于商用低膨胀高温合金进行了工艺以及成分上的研究探索,实现了添加Cr以及Hf、B成分,或者是降低合金中的Al含量来提高合金的应力加速晶界氧化脆性。随后,在80年代初期,对于低膨胀高温合金的发展研究中,又出现了第三代低膨胀高温合金,也就是Incoloy 909/CTX-909系合金,这类低膨胀高温合金在原有合金的基础上提高了对于Si的含量,最终形成该系列低膨胀高温合金,使合金的强度以及韧性、抗应力加速晶界氧化脆性、低膨胀系数等得到了良好改善。

1.3 抗氧化低膨胀高温合金的发展

在上世纪90年代,航空航天制造发展中,为了提高飞机发动机的效率,同时提高飞机发动机部件的工作温度,对于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飞机制造生产的低膨胀合金材料,也就提出了抗氧化以及高强度、低膨胀的要求,从而促进了抗氧化低膨胀高温合金的研究发展与应用实现。对于抗氧化低膨胀高温合金的发展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于Fe-Co-Ni系合金成分的调整研究以及对于Ni-Mo-Cr系低定膨胀系数合金的研究上,从这两个研究思路出发,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及90年代中期,分别对于低膨胀高温合金有了新的研究与发展突破,实现了抗氧化性能好以及组织稳定、塑性损失小,工作温度可达到750度的低膨胀高温合金研究提出与应用实现。根据这一发展研究与应用趋势,低膨胀高温合金未来将集中于向抗氧化高强度低膨胀高温合金的研究与发展应用方向发展。

2、低膨胀高温合金在航空航天业的应用

在我国的航空以及航天事业发展中,都有对于低膨胀高温合金的应用实现,但是,两个领域中对于低膨胀高温合金的应用侧重点却有不同。首先,在航空领域以及行业应用中,由于低膨胀高温合金本身具有高强度以及低膨胀等性能特点,使得该类型的合金材料在进行航空设备发动机的转动部件与静止部件生产制造应用中,能够严格的进行生产制造部件间间隙与公差的控制,从而提高航空设备发动机能量的输出以及燃油效率,并且高强度的合金材料降低了飞机发动机的重量,使得低膨胀高温合金材料在燃气轮机以及蒸汽涡轮的密封环以及外环、隔热环、轴。机匣、叶片等结构部件制造中广泛应用。比如,CFM-56以及F101等发动机中都大量使用了低膨胀高温合金材料。而在航天领域中,低膨胀高温合金由于其特殊性能特征,在航天飞机的主发动机制造中,也被考虑应用。

3、结束语

总之,低膨胀高温合金是一种具有特殊和突出性能材料,在航天航空领域中有广泛应用,进行低膨胀高温合金材料的分析,有利于促进应用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贾新云,赵宇新.长期时效对低膨胀高温合金GH783组织与性能的影响[J].航空材料学报.2006(4).

[2]郭绍庆,李晓红,袁鸿,毛唯,颜鸣皋.低膨胀高温合金焊缝金属凝固行为的模拟预测[J].航空材料学报.2004(6).

[3]孙雅茹,孙文儒,孙晓峰,郭守仁,刘正,胡壮麒.P的分布形态对一种低膨胀高温合金持久性能的影响[J].材料研究学报.2008(3).

[4]贾新云,赵宇新,张绍维.热处理对GH783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J].材料工程.2006(1).

冶金行业发展范文3

[关键词]:中国 公募基金 行业 发展 对策

前言:我国公募基金发展阶段比较晚,所以虽然为我国经济做出了贡献,但是依然存在一部分为题,所以本文针对现阶段我国公募基金的发展现状,分析这一行业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对此进行思考,以此全面提高对于公募基金的认识程度,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能够保证公募基金更好的服务于我国的社会经济。

一、公募基金的概念

(一)公募基金的概念和特点

公募基金在20世纪90年代被提出,其全称为“公募证券投资基金”,这一基金主要就是在政府的监督体制之下,基金公司向非特定的对象进行投资,并且公开发行基金份额,其中需要借助的就是媒体的宣传手段,这就是需要严格遵循信息纰漏的异物。同时在投资的过程中,对于工具的选择和组合比例中都有着比较多的限制。这样能够给投资人员提供最为充分的信息来源,也能够在根本上维护投资人员的经济利益。在本文的论述过程中,除了特质的私募基金,一般的公募基金指的都是证券投资、公募还有基金等,其中公募基金主要的特点就是:众多的投资人员是发行的主要对象、在筹资过程中的潜力相对比较大、投资人员的范围也比较大、同时能够申请在市场上进行交易、这一基金的信息纰漏具有公开透明性、同时其受到的监管和限制相对也比较多。

(二)私募基金的概念和特点

私募基金主要指的就是在非公开的方式之下,对于数量相对比较少的投资人员和募集资金的人员进行资金的设定。一般情况下对于私募基金来说,其中的销售和赎回都是需要通过基金的管理人员,与投资人员在私下进行的募捐方式,所以私募基金也被人们称为是具有特定对象的募集资金。其主要具有以下几项特点:针对于公募基金来说,私募基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质,同时私募基金所面向的投资人员相对比较少,同时私募资金在开展的过程中一般都是需要依靠投资人员对募捐人员的信任,主要依靠私下的交易进行的、最火就是私募基金在投资过程中起点响度比较高,不论是自然人员还是法人等对于财产的规模都具有一定的要求、私募基金一般情况下不能公开的吸引投资人员,同时在资金发起过程中也能够形成利益的捆绑,这也是私募基金的主要特点。

(三)其他国家公募基金的概念和特点

世界上各个地区对于公募基金的称呼都是不相同的,美国称其为“共同基金”,英国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称其为“单位信托基金”,还有很多欧洲国家都称其为“集合投资计划”。其中美国对其的定位和特点主要就是,这一基金是美国比较典型的公募证券投资的基金方式,这也是一个利益共享和风险承担的主要方式,其主要的特点就是:具有比较专业的操作、能够节省税收管理工作、灵活的展现、少量资金能够进行全球的投资、具有比较高的安全性。英国对于这一基金的定义和特点就是其主要是以某一项投资额度作为单位进行买卖的金融工具,主要反映的是基金中正确的价格,其主要的特点就是能够把资金的投资进行分散,并且能够把小额的投资零散化,同时对于基金组织本身就有着非常大的投资优势。

二、我国公募基金行业发展的现状

(一)我国公募基金发展的概况

据相关法律规定,公募基金在我国的发展们还需要由股票基金和债券基金以及混合基金等其他类型的基金共同构成,其中按照两种疾病进行分类主要的标准为:第一级,需要中国的证监会颁发的规定作为实施的标准,其中明确表示公募基金的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基金产品都被投资在股票之中,这才是股票基金,同时债券基金也相同。第二级标准则是,股票基金主要是以股票的投资方式为主,60%以上基金投资产品都是股票的基金。在这一过程中公募基金也在不断的发展期主要经历了几个历程:首先就是老基金,这也是公募基金发展的初级阶段,其次就是封闭式基金,这一基金的规模相对比较小,然后是开放式基金,这一基金的出现正式表示公募基金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和视野之中,这也是公募基金的主要发展概况。

(二)我国公募基金发展的现状

随着我国市场金融化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金融的多元化和国家的进度管理等制度鼓励着金融机构相关产品的不断创新,这样的情况也在根本上促进了我国资本市场中产品多元化的进步。除了公募基金的发展之外,很多投资人员都使用各种各样的交易平台获取越来越多的投资手段。其中以银行的理财产品作为例子,据其数据表示:在2012年期间,银行的理财产品总的发行量达到了16万亿元。这也是对于公募基金依赖比较严重的一个银行销售的渠道,但是实际上这一数据对于公募基金来说,带来的却是负面的影响。不仅仅是这种情况,近年来随着我国银行、债券、保险等行业的激烈竞争,公募基金的规模也在不断缩减,资金逐渐流向多元化的趋势,详细情况见下图:

注:资料来源:wind资讯

(三)我国公募基金主要的品种

我国公募基金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被人们分为几种类型,其中按照投资的对象不同,主要分为四个类型:第一个是股票型基金、第二个是债券型基金、第三个是混合型基金、第四个是其他类型的基金。其中针对股票基金其主要的投资范围就是股票市场上所流通的股票类型,同时按照国家的规定,其股票的投资不能够低于60%。不同于股票基金,债券基金一般情况下就是要求基金的管理人员所持有的债券水平不能低于80%。混合基金的类型主要就是介于股票基金和债券基金之间,也属于二者的结合。还有就是其他的基金类型,但是我国的公募基金一般是由前三种类型结合形成的一个总模式。

三、我国公募基金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针对我国公募基金的发展状况,还需要在相关行业所体现出来的信息进行了解,并且以观察的视角,对于其中所涉及到的工作内容和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和了解,主要就是在公募基金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建设两个方面的问题进行重点阐述,其主要问题为以下两点:

(一)公募基金外部环境建设的问题

对于公募基金外部建设的问题中,其首先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国家行业在相关法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因为公募基金和银行、保险和证券等行业相比较,具有相对比较健全的法律体系,并且还需要重点制定和更新其中的内容,这也是公募基金的主要特c。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公募基金的发展涵盖的要素相对也比较多,所以想要保证这一行业中法律规定的发展,还需要针对其她点提出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此保证其进步能够具有法律的保障。其次则是在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其中主要就是市场的监管工作,避免市场上的很多行业在投资公募基金之后投机取巧,造成基金的损失,但是虽然现阶段市场监管比较严格,但是其中依然存在漏洞,这也会对公募基金的发展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最后则是投资人员自身接受教育不足现象,这也是现阶段我国公募基金中存在的比较主要的一个问题,严重制约了公募基金的发展和进步。

(二)公募基金内部环境建设的问题

内部环境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就是公募基金出现的产品同质化严重的情况,这一情况主要指的就是公募基金在针对自身产品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一般都是集中在统一一个阶段所发行的同质量的产品,也就是说一个公司发行出一个最新的产品,其他公司马上跟风,这也是影响公募基金发展的主要原因。其次就是公募基金产品的销售渠道相对比较单一,这种状况导致银行基金公司的优势被凸显出来,所以这一点也会对基金公司造成一定的影响。最后则是公募基金中人才的流失,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其中内部的监管压力比较大,很多人才难以承受巨大的压力,因此导致无法继续从事公募基金行业。

四、我国公募基金行业未来的发展对策

(一)公募基金外部环境发展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经济水平也随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中各种基金也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这些对于我国经济水平的进步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公募基金,更是在发展初期就为我国的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甚至已经形成了银行系统的公募基金、内资公募基金还有中外合资的基金等中坚力量,这三类公司的出现都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对于其外部环境的发展和进步也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对于公募基金发展的对策,其中外部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所以想要保证外部环境的健康发展,首先还需要对这一行业中相关法制的监管提出一定的建议,主要就是很多法律都严格的影响和制约了公募基金的发展,所以想要保证这一行业的进步,还需要适当的调整,保证公平的对待所有基金公司,这样也能够保证大家在公平的市场环境下接受竞争。其次就是行业内部的监管工作,这一点主要就是基金公司内部的监管工作,针对出现违法的现象,还需要加大执法力度,避免出现不健康的投资环境。最后则是加强对于投资人员的教育工作,想要保证公募基金的发展和进步,投资人员的教育则是最重要的内容,所以在宏观角度上观察,对于投资人员的教育,对于整个公募基金行业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公募基金内部环境发展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20世纪90年代期间,公募基金出现在我国的社会之中,并且把股票、债券、货币等市场要素相结合,这样能够有效的拉动投资和金融行业的活力,并且也能够有效的解决市场中投资人员投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也能够解决其中投资工作的导向问题,因此公募基金出现之后就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其中内部环境的发展,公募基金行业首先还需要发掘自身存在的优势,这样才能够保证公募基金形成差异化的特点,并且能够沿袭老基金的发展对策。

在最新的环境下,促进公司产品的发展。然后就是需要在根本上寻求第三方的发展和销售方式,这样能够在根本上扩大自身的销售业务量,在根本上保证公募基金行业不断走向成熟。最后就是科学的建立起人才的创新机制,公募行业的人才流失相对比较严重,所以还需要对于其人员进行重点的培养,以此保证更多的人才能够服务于公募基金行业。同时在这一行业中对于相关的工作人员所施加的压力比较大,所以很多人员在初次进入工作岗位之后难以承受这种巨大的压力,所以很多人员都选择退出,还有一些人员呈现出拖沓的状态,所以针对这一情况,相关的公司还需要对其展开良好的培养和教育,以此保证人员的进步。

结论:根据以上探讨和分析得出的结果能够看出,我国社会在快速的发展和进步,因此经济水平也随之提高,在这样的环境下,只有保证经济发展向着良好的方向进步,才能够保证国家也能够快速进步。因此公募基金成为很多企业和个人关注的重点内容。据调查显示在2013年末期的时候,我国公募基金的资产规模就已经超过了2万亿元,但是这个数字依然没有带给经济学家更多的惊喜,特别是在与银行、保险、证券等行业相比较,甚至能够看出公募基金已经在多年之前就呈现出了停滞不前的状况。一直到近年开始,越来越多的监管层面提出最新的发展政策和发展方向,都是为了保证公募基金能够快速的发展并且不断被壮大。公募基金属于五大资产管理行业中比较受到重视的一项,所以其应该发挥出属于自身特点的作用,这样才能够被我国的经济市场所用。所以经过本文的研究,公募基金在内外环境上观察,都应该顺应时展的要求,并且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为己任,不断的壮大和进步,这样才能够保证公募基金发展的同时带动我国经济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杨坤,曹晖,宋双杰.基金业绩与资金流量:明星效应与垫底效应[J].管理科学学报,2013,05:29-38.

[2]张慧蓉,罗声明.比较法视野下公募证券投资基金法律体系的完善[J].人民论坛,2014,26:100-102.

[3]李鲜,钟霄鹏,曾江.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及监管研究――以重庆发展为例[J].西南金融,2015,02:11-14.

[4]仝浩辉.新形势下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创新发展的思路[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S1:22-23.

[5]严武,熊航.阳光私募基金比公募基金更有利于基金经理投资能力的发挥吗[J].当代财经,2015,07:45-56.

[6]许林,邱梦圆.东南亚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以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为例[J].金融发展研究,2015,08:75-82.

[7]刘玉霞,罗显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概念、分类及其相关概念比较分析[J].北方金融,2015,09:16-22.

[8]林赛燕,谢宏.市场化背景下政府主导型投资基金的体制问题与发展路径[J].浙江金融,2014,10:21-24.

冶金行业发展范文4

作为互联网+金融行业内小有名气的青年人才,刘颖墨是技术创新道路上的先行者。她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很多新颖的想法,研发出了很多新型互联网金融服务产品,为传统金融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刘颖墨认为,金融行业要想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形势,满足人们对投资理财以及金融企业管理业务的需要,必须要敢于挑战传统,大胆革新理念,创新技术研究方法。刘颖墨带领团队所研发的产品就成功突破了传统思维的限制,实现了互联网与金融行业的有效融合,为金融服务模式的革新和完善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近期,《财经界》记者对刘颖墨进行了专访,具体内容如下。

创新研发多种先进技术,为行业发展提供新思路

谈到金融行业的技术创新,如“基于大数据的金融服务平台”、“智能化财务管理系统”、“基于大数据的混合估值型智能股票交易系统”等,在行业创新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代表性,这些都是由刘颖墨创新研发出的互联网金融产品。这些产品实现了传统金融行业与现代互联网科技的完美融合,采取全新的视角来看待金融服务领域的发展。无论是对于企业还是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相应的服务项目。刘颖墨介绍说:“这些产品的最大优势就是突破了传统金融服务中时间及空间的限制,操作起来非常方便。与市场上最开始应用的互联网金融产品相比,我们所研发的产品对安全性做了更多的考量。通过技术手段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防止由于系统安全漏洞导致用户信息泄露的问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刘颖墨研发的这些产品得到了业内专家的高度评价,一方面是因为这些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实际中,为用户进行投资理财提供了新的工具,创造了巨大的价值;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些产品融入了先进的互联网思维,为金融服务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她表示,“从事技术研发工作,不仅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够得到认可,被应用于实际中,更加希望自己的研究思路能够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为该行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创新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

谈到对创新的理解,刘颖墨认为,创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为行业发展寻找新的出路,而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因此,她所提出的研发思路,都是建立在用户需求的基础上。如果不知道用户需要什么,不了解其对金融服务提出了哪些要求,完全凭借主观想象进行创新,最终研发出的新型IT技术和产品一定无法满足实际需要。刘颖墨说:“我所理解的创新,是站在用户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根据需求大胆提出新的思路和方法,改变行业固有的发展模式。对于金融行业来说,就是要突破传统服务理念的限制,通过技术革新弥补传统服务模式的不足,提高该行业的发展水平。”

在刘颖墨看来,IT行业的创新能力虽然与天赋有关,但是后天培养更重要,因为创新的灵感很多时候都源于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理论知识足够扎实,实践经验足够丰富,才能提出一些既标新立异,又不与实际脱轨的想法,才能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起来。刘颖墨说:“所以技术研发人员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汲取新知识,完善自己的理论知识体系,同时积极参与到研发实践中去,真正将用户需求与研发工作结合起来,帮助用户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将技术创新工作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从刘颖墨的观点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她对技术创新的深刻认识,正是凭借这种认识,她才能够在互联网金融技术创新方面屡创佳绩。未来,她将会凭借超强的创新能力推出更多先进的产品,为金融行业的进步做出更多贡献。

金融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

对于金融行业的未来发展,刘颖墨非常期待。“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金融行业面临着新的发展契机。对于中国金融行业来说,这是实现革新和进步的大好机会。尤其是互联网思维得到普遍认同之后,人们研究金融服务的思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以说这个行业正在迈向新的阶段。能否抓住时代的契机,就看我们是否能够在创新的道路上坚持下去。”

金融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刘颖墨认为,如果不能根据世界经济形势以及行业发展动向的变化灵活调整技术研发策略,进行大胆创新,就无法跟上时代的脚步。纵观金融行业的发展历史,每一次行业变迁都是建立在技术革新之上的,如果技术研发人员缺乏创新的动力,不能提出新颖的理念,不能研发出先进的产品,这个行业就会停滞不前。刘颖墨坦言:“可以说,每一位从业者的身上都肩负着行业发展的重任。我们应该树立一种责任意识,将自己的事业与行业未来发展统一起来,为金融行业的发展提供助力。当然,业内同行们也应该积极交流,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不断提高自身的研发实力,完善理论研发体系,通过技术创新推进整个行业的稳步前进。”在刘颖墨看来,技术创新不仅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水平,同时更与整个金融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因此长期以来,她始终将创新作为自身的重要责任,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她都会坚持下去。

坚持创新技术和产品,完善金融服务体系

冶金行业发展范文5

关键词:银行 信贷紧缩 金融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8-022-01

一、金融改革给银行业带来经营环境的改善

中国银行业快速发展的最终驱动力来源于两个方面:首先,从根本上讲是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为其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其次,更为直接的原因,是中国实体经济对于银行融资体系具有极大依赖性。从1993年以来,银行贷款占GDP的加权平均比例达到了15%;尽管近年来资本市场融资发展迅速,但10年来资本市场融资额占GDP的加权平均比例仅为0.9%,远低于银行贷款。超过95%的间接融资比例充分说明了银行作为融资主渠道的地位不可动摇。但是,这样的融资结构也同样导致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风险过分向银行体系集中,使得银行业不良资产的居高不下。

混业经营的放开: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在降低银行风险的同时也使经济运行对于银行贷款的依赖程度有所降低。从长期来看,商业银行在这样的背景下必然面临业务结构的转变,开展中间业务及其他非银行业务,从事混业经营,改变过分依赖利息收入的局面。这种转变已经得到政策的支持,例如允许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等等。可以预计,对银行从事混业经营的限制将逐步放开。资本补充渠道的拓宽:上市银行相比其他同业的优势即在于可依托资本市场融资渠道不断补充资本金,尽管近年来资本市场的低迷使这一融资功能的发挥困难重重。2003年底,银监会规定次级定期债务可计入附属资本;2004年则出台了有关商业银行次级债券发行的管理办法;2005年进一步放开了金融债券发行的主体,除政策性银行之外,商业银行亦可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金融债。种种措施极大拓宽了商业银行补充附属资本的渠道。

二、目前的宏观经济和信贷紧缩给银行带来了新的挑战

从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能力看,人民银行已经将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了3次,冻结了商业银行体系近万亿元的资金,如果按照2009年底4.11的货币乘数计算,商业银行的货币投放能力已经减少了4.11万亿元,而且在今后仍然存在继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不过,目前大型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已经达到了17%,接近历史最高水平,我们预计继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也就0.5个百分点(图1)。

房地产政策的调整和政府融资平台项目的资产质量也可能对上市银行的资产质量带来挑战。笔者认为,房地产贷款及政府融资平台项目贷款对银行尚属远虑而非近忧,预计到2010年末,房地产贷款余额在上市银行总贷款中的占比将会较年初有所下降,因此上市银行在年内不良贷款大幅反弹的可能性不大(图2)。

三、机遇与挑战并存

自2008年11月以来,随着一系列经济振兴计划的出台和国家4万亿元投资的实施,各家商业银行纷纷加大了信贷投放的力度。一方面,贷款余额的增长从数学意义上使得上市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呈现下降趋势,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刺激计划的实施,尤其是宏观经济的企稳和复苏,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和自身的盈利能力也有所改善,其偿还贷款的能力也会有所提高,因此,不少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也实现了下降。

从统计数据看,2008年以来,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不断改善,2009年末不良贷款率的行业平均值为1.08%,比2008年末下降了0.45个百分点。从统计数据看,2008年以来,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不断改善,不良贷款率纷纷下降。

从拨备情况看,由于不良贷款率的继续下降,2010年1季度末上市银行的拨备余额在总贷款中的比重都有所下降,但是上市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却继续提高,对风险的覆盖更为充分。不断提高的拨备覆盖率,使得上市银行在2010年下半年继续增加拨备支出的压力有所释放,除非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出现大幅反弹。

冶金行业发展范文6

第二部分 金融市场运行分析

第三部分 金融业经营状况

第四部分 货币政策综述及金融形势展望

2008年12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47.52万亿元,同比增长17.82%,增幅比上年末高1.08个百分点,比上月末高3.0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6.62万亿元,终止连续七个月的下降步伐,同比增长9.06%,增幅比上年末低11.99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M0)余额为3.42万亿元,同比增长12.65%。去年12月份银行间市场人民币交易累计成交11.76万亿元,日均成交5112亿元,日均成交同比增长25.0%,同比多成交1023亿元。2008年,股票市场呈现震荡下跌走势,市场交易量大幅萎缩。2008年末上证指数收于1820.81点,比2007年底下跌3440.75点,跌幅达65.39%。考虑到去年下半年我国经济增长有趋缓迹象、部分企业经营出现困难,预计货币政策在工具选择以及实施力度和节奏上都会更加灵活。在CPI涨幅缓慢下降、经济下行风险加大、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借款困难、资金成本高企,热钱流入规模依然偏大的情况下,我国是否加息仍将比较谨慎。2009年信贷总体将呈现“前热后冷”格局,虽然一季度流动性总体宽裕,但由于最近信贷投放力度较大,有些银行的资金流动性可能出现些问题,央行仍可能选择继续下调准备金率和基准利率。预计未来一年内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可能降至10%左右,1年期存贷款利率分别下调至1.44%和4.5%。

第一部分 货币信贷状况

2008年我国经济由热转冷,上半年,经济偏热,在奥运效应和国际油价高企的支撑下,高增长和高通胀并行,人民币不断升值;下半年,国际经济环境发生变化,金融危机影响席卷全球,我国的经济增长也迅速减慢。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复杂变化和冲击,央行采取一系列灵活、有效的政策措施并适时把握、调整货币政策的方向、重点和力度,由上半年从紧的政策转向适度宽松。总体看,全年货币信贷合理增长,金融体系平稳运行,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促进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货币供应量出现反弹

2008年12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47.52万亿元,同比增长17.82%,增幅比上年末高1.08个百分点,比上月末高3.0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6.62万亿元,终止连续七个月的下降步伐,同比增长9.06%,增幅比上年末低11.99个百分点,比上月末高2.26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M0)余额为3.42万亿元,同比增长12.65%。全年累计净投放现金3844亿元,同比多投放545亿元。货币供应量作为宏观经济的领先指标,其率先结束下跌之势或意味着实体经济的运行已接近底部区域。(见图表1、2)

二、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增长19.73%

2008年12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47.84万亿元,同比增长19.30%。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6.62万亿元,同比增长19.73%。全年人民币各项存款增加7.69万亿元,同比多增2.3万亿元。其中:居民户存款增加4.63万亿元,非金融性公司存款增加2.87万亿元,财政存款增加269亿元。去年12月份人民币各项存款增加3834亿元,同比少增30亿元。

去年12月末金融机构外汇各项存款余额1791亿美元,同比增长12.01%。全年外汇各项存款增加183亿美元,同比多增198亿美元(上年同期减少15亿美元),其中,上年12月份外汇各项存款增加49亿美元,同比多增67亿美元(上年同期减少17亿美元)。(见图表3)

三、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增速上升

2008年12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32.01万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7.95%。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0.35万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8.76%,增幅比上年末高2.66个百分点。全年人民币贷款按可比口径增加4.91万亿元,同比多增1.28万亿元。分部门情况看:居民户贷款增加7010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907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103亿元;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4.21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33万亿,票据融资增加6461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11万亿元。去年1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7718亿元,同比多增7233亿元。去年12月末金融机构外汇贷款余额为2438亿美元,同比增长11.89%。全年外汇各项贷款增加259亿美元,同比少增252 亿美元。其中,去年12月份外汇各项贷款减少46亿美元,同比多减55亿美元(上年同期增加9亿美元)。(见图表4)

四、银行间市场利率下降

2008年12月份银行间市场人民币交易累计成交11.76万亿元,日均成交5112亿元,日均成交同比增长25.0%,同比多成交1023亿元。去年12月份,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1.24%,比上年同期低0.85个百分点,比上月低1.06个百分点;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1.22%,比上年同期低1.57个百分点,比上月低1.06个百分点。

五、国家外汇储备增加

2008年12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1.9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7.34%。全年国家外汇储备增加4178亿美元,同比少增441亿美元。12月份外汇储备增加613亿美元,同比多增300亿美元。去年12月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6.8346 元人民币。

第二部分 金融市场运行分析

2008年全年,金融市场总体运行平稳。银行间市场继续保持健康的发展势头,债券品种更加丰富,中短期债券发行比重较大;市场交易活跃,成交量同比大幅增加;市场流动性充裕,货币市场利率总体下行且阶段性变化显著,收益率曲线整体呈现下移趋势;机构投资者类型更加多元化。股票市场低迷,股指震荡下跌,市场交易量大幅萎缩。

一、债券发行情况

(一)债券发行量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

2008年,银行间债券市场累计发行人民币债券25625.8亿元,同比增加16.9%1,短期融资券、次级债券以及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行量较上年均有较大幅度增加,此外2008年4月份推出的中期票据也保持了较大的发行量。2008年年末,债券市场债券托管总额达10.3万亿元,其中,银行间市场托管额为10万亿元,同比增加19.7%。

2008年,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品种和信用层次更加丰富。在继续稳步推动金融债券、资产支持证券、短期融资券发行的同时,允许非金融企业在银行间市场注册发行中期票据,直接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2008年,商业银行次级债券发行量大幅增加,全年共有10 家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券724亿元,发行量较前一年增长115.2%,另有两家商业银行发行普通金融债券250亿元。资产证券化试点机构范围和发行规模较2007年均有扩大,包括商业银行、汽车金融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在内的8家机构发起总金额为302亿元的资产支持证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市场迅速发展,2008年银行间债券市场共发行短期融资券269只,累计发行面额4308.5亿元,中期票据41只,累计发行面额1737亿元。仅指我国银行间市场公开发行的人民币债券情况(不含央行票据),不考虑2007年发行特别国债因素。(见图表5)

(二)期限结构以中期为主

2008年,债券发行期限结构中,中短期债券发行比重较大主要原因是: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快速发展,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的发行量较大,且期限均在7年以下。2008年债券发行中(含央行票据),1年期以下占56.53%,1~3年期债券占20.82%,两者合计占比为77.35%,较上年提高了14个百分点。与2007年相比,2008年1年期以下、3~5年期和5~7年期债券发行量分别增长了16.32%、8.83%和27.05%。1~3年、7~10年和10年期以上的债券发行量分别降低了15.92%、51.41%和79.53%。(见图表6)

(三)央票正回购力度加大

2008年12月,央行暂停1年期央票的发行,而3个月期央票也只发行两期。去年12月共发行2期常规央票,回笼资金仅610亿元,虽然较11月的300亿元有所放大,但绝对量依然很小。去年12月正回购力度较上个月有所增强,共进行7期正回购操作,回笼资金3120亿元,回购力度较上期大幅放大。但去年12月5日和25日各有一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下调的执行,估计由此可释放出约8900 亿元流动性。因此,市场流动性仍较充足。(见图表7)

二、拆借交易情况

(一)市场交易活跃,交易品种以1天为主

2008年全年,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交易活跃,拆借成交量15.05万亿元,同比增长41.3%,隔夜拆借品种成交10.65万亿元,占拆借成交总量的70.8%。12月份,同业拆借成交13535.3亿元,较上月增加14.08%;交易品种以1天为主,1天品种共成交10400.34亿元,占12月全部拆借成交量的76.84%。(见图表8)

(二)货币市场利率持续下行

2008年,货币市场利率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年初至9月份,货币市场利率阶段性宽幅波动,这一阶段基本是2007年市场利率走势的延续,货币市场利率相对高位运行。第二阶段为10月份至年底,货币市场利率持续下行。去年12月份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1.24%,比1月份下降108个基点;12月份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1.22%,比1月份下降159个基点。(见图表9)

三、债券流通市场分析

(一)银行间市场交易结算增幅超过60%

2008年,银行间债券市场结算笔数突破30万笔,结算面额突破100万亿。从结算笔数来看,全年共结算30.6万笔,同比增长62.2%。现券和买断式回购结算笔数涨幅较大,分别为100%和108%。现券和质押式回购结算笔数占比分别为60%和37.35%,与上年相比,现券交易笔数的占比增加了12个百分点,质押式回购交易的结算笔数占比减少了12个百分点。从结算面额来看,全年共结算104.6万亿,同比增长66%。现券和买断式回购结算面额涨幅较大,分别为142%和137%。现券和质押式回购结算面额占比分别为40%和57%,与上年相比,现券交易结算面额的占比增加了14个百分点,质押式回购交易的结算面额占比减少了15个百分点。(见图表10)

1.银行仍是现券交易的主体,占到3/4。从交易券种来看,央票和金融债占到了80%,国债和中短期票据分别占8.89% 和8.76%。资产支持证券的现券交易量增幅最大,结算笔数和结算面额分别增长了5 倍和14 倍。涨幅居次的是金融债券和中短期票据,其现券结算笔数都增长了1倍,结算面额增长了1.5倍。在参与现券交易的各类机构中,银行的交易占比为75%,其次是基金和证券公司,两者的占比分别为7.5%和6.8%。从债券流向来看,基金和信用社分别净买入1万亿和1700亿元,银行和证券公司分别净卖出1.3万亿元和3800亿元。

2.质押式回购中银行仍是资金净流出方。从交易券种来看,国债和金融债券的占比较高,分别占全部质押式回购交易的33.47%和63%,两者合计占到96.47%。资产支持证券的质押式回购增幅最大,增长了32倍。中短期票据和金融债券的结算量分别增长了41.44%和22.42%。在参与质押式回购交易的各类机构中,银行的交易占比为72%,其次是基金和信用社,两者的占比分别为6.62%和6.34%。从资金的流向来看,保险、基金、证券公司和信用社分别净流入2.5万亿、1.6万亿、1.1万亿和3.7万亿元,银行资金净流出5.25万亿元。

(二)交易所债券市场成交额增长46%

2008年,交易所市场债券成交共2.69万亿元,成交金额比上年增长46%。其中,回购成交金额为2.43万亿元,占总成交量的92%;现券交易2212.51亿元,占总成交量的8%。(见图表11)

(三)商业银行柜台市场成交继续萎缩

2008年,商业银行柜台市场更加清淡,全年成交2.85万笔/30.43亿元,分别较上年减少45%和15%。个人投资者仍以卖出为主,全年净卖出4.3亿元。

四、债券市场价格走势分析

(一)中债综合指数大幅攀升创新高

2008年初,债市持续了上年平稳小幅反弹行情,这波行情并未持续太长时间,到3月底,随着通胀预期恶化,债市继续走熊。直到8月,这波行情才出现转机。随着次贷危机逐步演化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市场预期从紧的货币政策可能转向,这为债市走牛带来了生机。此后,中债指数一改萎靡态势,大幅攀升,至2008年11月开始屡创造2002 年以来的历史新高。中债综合指数(财富指数)2008年12月31日收于132.0502点,与上年年底相比(118.0418 点)上涨14.0084点。2008年最高达132.1012点,最低达118.0966点,年内振幅区间14.0046点,为上年的5.67倍,全年投资回报率高达11.87%。(见图表12)

(二)收益率曲线大幅下降,先扁平后陡峭

2008年,在债券市场经历了一波从熊市向牛市转变的大行情。收益率曲线经历了先降后升,到8月开始大幅下降的变化趋势。银行间国债收益率曲线各关键期限品种平均下移202个基点,银行间金融债收益率曲线平均下移216.67个基点。截至去年12月31日,国债收益率水平为:1年期1.102%(本年下跌257.12个基点),5年期1.8084%(跌242 个基点),10年期2.7521%(跌168个基点);政策性银行债收益率水平为:1年期1.283%(跌280 个基点),5年期2.1971%(跌262个基点),10年期3.1785%(跌193个基点)。(见图表13)

五、债券余额分析

2008年末,在中央结算公司托管的债券面额达到15.1万亿元,比前年增长22.3%,增幅小于上年。从券种结构来看,国债、央票和政策性金融债仍然是市场存量的主体,三者分别占市场总余额的32.27%、31.85%和24.30%,三者合计88.42%,该比重较2007年降低了两个百分点。与2007年末的债券存量结构比较,国债的占比降低了5.18%,央票、政策性金融债、中短期票据和企业债市场占比分别增加了2.08%、1.06%、1.12%和0.89%。(见图表14)

从存量债券的剩余期限看,2008年,各期限的债券余额都有所增加。其中,1~3年期债券存量的增幅最大,达28.70%。与2007年末的债券存量的期限比较,2008年末1~3年期债券的存量占比增加了3.1个百分点,10年期以上债券存量的占比降低了2个百分点。(见图表15)

六、股票交易情况

(一)股指呈震荡下跌走势

2008年,股票市场呈现震荡下跌走势,市场交易量大幅萎缩。2008年末,上证指数收于1820.81点,比2007年底下跌3440.75点,跌幅达65.39%。2008年,为了保持股市平稳健康发展,管理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股票市场短暂反弹后仍然呈现下跌走势。23 个行业呈现不同程度下跌态势,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和汽车汽配三个行业跌幅均在65%以上,电气设备、医药保健、农林牧渔跌幅相对较小。(见图表16)

(二)股票市场规模

2008年12月底,我国境内上市公司(包括A、B 股)数量为1625家,比上月增加1家;总股本为24522.85亿股,同比增长9.39%;市价总值为121366.44亿元,较上月减少1117.8亿元。其中,流通市值为45213.9亿元,较上月增加2267.98亿元。12月份股票有效帐户数10449.69万户,较上月增加92.81万户。(见图表17)

(三)股票发行情况

2008年全年,企业在境内外股票市场上通过发行、增发和配股累计筹资3656.7亿元,同比下降58.9%。其中A股首发筹资1036.52亿元,H股首发筹资38.09亿美元,A股增发2092.71亿元。12月份,A股增发再筹资276.26亿元。H股再筹资1.22亿美元。(见图表18)

(四)股市交易情况

2008年,股票市场成交量大幅萎缩。以上证A股市场为例,全年累计成交18.03万亿元,日均交易量732.94亿元,较2007年分别下降41.48%和42.43%。(见图表19)

七、外汇市场

2008年四季度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汇率结束了连续数月的升值态势,本季度累计贬163个基点。去年四季度第一个月美元保持强势,促使人民币兑美元出现少有的贬值,一个月内累计走低75 个基点。第二个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继续保持稳定,并出现一段时期的大幅贬值态势,但在当局维稳的言论刺激下,又迅速回落并保持稳定,一个月内累计贬91个基点,连续两个月呈现小幅贬值的态势。第三个月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小幅走强,一月内微涨3个基点。本季度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累计跌163个基点。(见图表20)

八、期货市场

2008年,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为1363887102手,累计成交额达719141.9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87.24%和75.52%。其中12月份共成交期货合约155296994手,成交金额为62156.3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81.54%和18.93%,环比分别增长了14.87%和12.54%。

(一)分交易所情况

2008年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为13.6亿手,累计成交额71.9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7%和76%。其中12月份共成交期货合约1.6亿手,成交金额6.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2%和19%,环比分别增长了15%和13%。分交易所看,上海期货交易所全年累计成交量为2.8 亿手,同比增长了64%;全年累计成交额为28.9万亿元,同比增长了25%。到12月末持仓总量107.6万手,较上月末增长了17%。郑州商品交易所全年累计成交量4.5亿手,同比增长139%;全年累计成交额15.6万亿元,同比增长163%。去年12月末市场持仓总量为94.9万手,较上月末下降了9.6%。 大连商品交易所全年累计成交量6.4亿手,同比增长72%;全年累计成交额27.5万亿元,同比增长130%。去年12月末市场持仓总量为122.5万手,较上月末下降了20%。(见图表21)

(二)分品种情况

2008年,各品种期货交易运行平稳,其中白糖、铜、大豆、豆粕、天然橡胶等品种成交相对活跃;新上市的黄金期货成绩不错,全年成交额达到1.49 万亿元。(见图表22、23、24)

第三部分 金融业经营状况

一、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大幅下滑

截至2008年12月末,我国境内商业银行(包括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不良贷款余额5681.8亿元,比年初大幅减少7002.4亿元;不良贷款率2.45%,比年初大幅下降3.71个百分点。从不良贷款的结构看,损失类贷款余额570.6亿元;可疑类贷款余额2446.9亿元;次级类贷款余额2664.3亿元。分机构类型看,主要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4944.9亿元,比年初减少7065.0亿元,不良贷款率2.49%,比年初下降4.24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4208.2亿元,比年初减少6941.3亿元,不良贷款率2.81%,比年初下降5.24个百分点;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736.6亿元,比年初减少123.7亿元,不良贷款率1.51%,比年初下降0.64个百分点。外资银行不良贷款余额61.0亿元,比年初增加28.8亿元,不良贷款率0.83%,比年初上升0.37个百分点。

二、保险业总资产增至3.3 万亿元,保险资金权益类投资占比降至13.3%

截至2008年12月底,保险业总资产3.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5.2%;保险资金运用余额3.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4.3%;股票(股权)和证券投资基金占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的13.3%。保险资金运用结构根据市场变化进一步调整。2008年末,银行存款和各类债券占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的84.4%,较年初上升16个百分点;股票(股权)和证券投资基金占13.3%,比年初下降13.8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2008年保险业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9784.1亿元,比上年增长39.1%,是2002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其中,财产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2336.7亿元,增长17%;寿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6658.4亿元,增长49.2%;健康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585.5亿元,增长52.4%;意外险业务203.6亿元,增长7.1%。(见图表25)

三、券商盈利水平下降,但继续保持整体盈利

统计数据显示,107家证券公司2008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251亿元,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882亿元、证券承销业务净收入77亿元、受托客户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15亿元,全年累计实现净利润482亿元,95家公司实现盈利,占行业公司数量的89%。与2007年的数据相比,2008年107家证券公司报表总资产比上一年下降了30%,客户交易结算资金下降40%,营业收入下降了50%,但净资产仍然微增了4%。

根据统计数据,2008年证券行业财务健康,流动性较为充足,继续保持了行业整体盈利,各项风险控制指标全面达标。其中,截至2008年12月31日,107家证券公司报表总资产为1.2万亿元、净资产为3585亿元、净资本为2887亿元,受托管理资金本金总额为919亿元。

第四部分

货币政策综述及金融形势展望

一、货币政策方向发生根本转变

(一)货币政策10余年来首变宽松

在世界金融危机日趋严峻、我国经济遭受冲击日益显现的背景下,去年11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对财政和货币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即由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转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次也是中国10多年来货币政策中首次使用“宽松”的说法。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意在增加货币供给,在继续稳定价格总水平的同时,要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1998年在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同时,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2007年下半年,针对经济中呈现的物价上涨过快、投资信贷高增等现象,货币政策由“稳健”转为“从紧”。如今,货币政策转为“适当宽松”,意味在货币供给取向上进行重大转变。

(二)央行3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4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

从2008年10月1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从2008年12月5日起,下调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大型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下调中小型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同时,继续对汶川地震灾区和农村金融机构执行优惠的存款准备金率;从2008年12 月2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从2008年10月9 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作相应调整;2008年10月30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7个百分点;2008年11月27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1.08个百分点;从2008年12月23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作相应调整。同时,下调中央银行再贷款、再贴现利率。

国务院决定从去年10月9日起,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本季度央行为贯彻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分供应、支持经济增长,央行近9年来首次下调所有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6年来首次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并且连续3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4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去年11月27日存贷款基准利率下调1.08个百分点,调整力度之重,为近10年来我国货币政策调控历史上所罕见。各项经济指标显示,我国经济正在加速下滑,市场通缩预期增强。从9月份开始降息以来,央行在不到100天的时间内连续5次降息,这也说明我国经济形势非常严峻。

从世界范围来看,金融危机已经蔓延到实体经济,多国经济已经陷入衰退,发达经济体多项经济指标的恶化程度均创数十年之最,这将对我国出口造成重创。在这种国际环境下,拉动经济增长只有靠国内需求,因此,央行本次大幅降低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也是必然。

(三)央行停止对银行信贷规模硬管控

去年11月3日,央行表示,为灵活有效应对正在蔓延的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保持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央行目前已不再对商业银行信贷规划加以硬约束。2008年年初,针对2007年下半年开始出现的物价上涨、投资信贷高增等现象,为了防止经济出现大起大落,央行一改往年按总规模调控商业银行信贷的方式,采取了按季度调控商业银行放贷规模。商业银行根据宏观调控的要求,根据各自需求提出信贷规划,央行从宏观政策层面加以指导。随着经济形势变化,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快速蔓延,使企业信贷需求开始减弱,出于风险防范考虑,银行惜贷,因此,贷款规模已不再是银行放贷的障碍,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加以限制也失去了必要性。

(四)个人房贷利率下限针对性下浮30%

中国人民银行在《扩大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浮幅度支持居民首次购买普通住房》中明确,自2008年10月27日起,将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的下限扩大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7倍;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20%;同时,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其中,五年期以下(含)由现行的4.32%调整为4.05%,五年期以上由现行的4.86%调整为4.59%,分别下调0.27个百分点。

二、金融形势展望

(一)经济周期下行趋势已经确立

2008年9月15日,以雷曼兄弟宣告破产为标志,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金融的影响迅速扩大,欧美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遭受重创,引发全球性的信贷紧缩,从而加速了实体经济的衰退。新兴市场经济体的金融机构虽然受美国次贷冲击的直接影响有限,但由于它们经济增长的引擎主要依赖对发达国家的出口,因此发达国家目前出现的需求快速萎缩将对新兴市场经济体增长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对中国而言,从2008年第3季度开始出现了经济增长迅速下滑的迹象,中央政府迅速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制定庞大的投资计划拉动内需以防经济过度下滑,但在全球经济处于衰退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很难独善其身,预计2009年经济增长速度将出现较大幅度回落。商业银行也将面临不良资产反弹和经营业绩下降的巨大经营压力。

(二)资本市场总体走势低迷,但会有阶段性较大反弹

从总的来看,2009年全球经济将处于衰退之中,我国经济增长也将处于低位,宏观经济和企业的基本面都不支持中国股市持续走强,但在去年下半年,可能会因为政策面的改善或对2010 年全球经济走出衰退的预期而出现阶段性较大反弹。

(三)双率仍有下降空间

2009年,信贷总体将呈现“前热后冷”格局,虽然一季度流动性总体宽裕,但由于最近信贷投放力度较大,有些银行的资金流动性可能出现些问题,央行仍可能选择继续下调准备金率和基准利率。预计未来一年内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可能降至10%左右。银行“惜贷”将使流动性继续收缩,央行将进一步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同时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和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鼓励银行贷款,缓解实体经济资金紧张的局面。预计未来一年内还有降息空间,1 年期存贷款利率分别下调至1.44%和4.5%。这次中国经济下行是在全球性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发生的,下行程度显然要高于1997年。

(四)2009年人民币汇率以“稳”为主

央行2009年工作会议提出,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密切关注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变化,继续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