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建筑企业的盈利模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建筑企业的盈利模式范文1
关键词:建筑学 实践能力 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b)-0045-01
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应用型高等院校为抓好教育质量,培养适用于企业发展的建筑学专业一线人才,采取与企业合作的方式,将实践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校企合作是一种注重培养质量,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
1 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1)人才培养的需要。我院建筑学专业实行的“3+1”人才培养模式,其内涵是前三年在学校内完成基础理论的学习,最后一年要在企业进行毕业实习,甚至毕业设计。若想真正的将实践环节落实到位,这种模式必然导致需要大力推动与企业的全方位合作。(2)校企双方的需要。校企合作,做到了学校与企业信息、资源共享,学校利用企业提供设备,企业也不必为培养人才担心场地问题,实现了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节约了教育与企业成本,是“双赢”模式。(3)学生成长的需要。校企合作让学生深入到工作第一线,使他们在学习和工作两种环境中成长,有计划地使他们的事业心、责任感、协作精神、组织纪律及创新能力等方面得以培养,综合素质得以提高。
2 校企合作的模式
2.1 学校走进企业
学生在大四的时候,在学校或企业的双方努力下,以顶岗的形式走向真正的工作岗位,通过几个月的实习,学习知识,锻炼实践能力的同时,为企业创造一定的效益,同时企业也可以择优录取,直接就业,省去了员工的培训时间。
2.2 企业走进学校
通过工作室的模式,让企业走进学校,让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在校内的工作室,真题真做,做企业正在进行的设计任务,这种模式既可以解决企业场地不足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学校实习实训设备不足的问题,真正做到企业与学校资源共享,获得“产学研”相结合的多赢途径。
2.3 校企互动式
企业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并指派优秀管理者或设计师到学校担任具有需要丰富实践经验的课程教师,如设计类课程。企业设计师走进学校给学生授课的同时,学校的教师也到企业去培养实践教学经验,通过校企双方的互动,使学生在其中获得实践能力训练,既是提高专业技能的过程,也为企业生产产品、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既解决了学校实训场地和经费匮乏的问题,又练就了学生过硬的本领,真正实现在育人中创收、在创收中育人。
3 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3.1 缺乏体质、机制和制度的保障
目前的校企合作,都是通过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关系,或个人或工作上的接触,双方自己争取来的,是自发。这种关系没有任何的国家政策的保障,缺乏相应体制、机制和制度的保障。从整体上看,合作的层面还比较低,合作的稳定性、长期性还比较差,合作的效能还没有充分发挥。
3.2 不对等性
学校要执行人才培养方案,务必要将实践环节落到实处,切实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建筑学专业专门人才,可企业还是以利益和效益为主,其运行机制决定他们不能白做无用功,企业被动甚至不动,缺乏合作办学的内在动力。这种情形下,往往是学校对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大于企业,目前学校的普遍做法也是主动到对口、有实力的企业去谈合作。一方是有积极性没有主动权的院校;一方是有主动权没有积极性的企业,本应是平等互利的合作双方,在这对矛盾中,却很难达到对等和均衡,必然导致校企合作的根基不稳。
3.3 脆弱性
由于合作双方的不对等,合作关系很难长久保持。对于学校,即使跟企业的合作已经很稳定,也有可能一夕之间因企业更换领导或效益原因,合作破灭;对于企业,学生素质无法保证,学生安全问题更为突出。这种靠感情和人脉关系促成的合作是很脆弱的,是经不起市场经济浪潮冲击的,甚至会因感情的转移、人脉关系的中断而终止。这些问题导致校企合作的关系十分脆弱,缺乏稳定性,难以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
4 加强校企合作的对策建议
4.1 制定完备的保障体系
校企合作办学这一模式在世界各国都是高等院校培养满足市场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成功经验,他们取得成功经验很重要的条件是国家对校企合作办学提供了良好的制度支持。我们国家也应在相应领域出台一些政策法规,来给校企合作保驾护航。如明确说明企业的义务、规定相应的培训标准,以及国家职业资格和认证框架内容,学校根据企业的要求也可以开展相应的课程教学活动。充分使用国家投入和国家激励两种手段,充分调动学校和企业两个积极性,推动校企合作的健康发展。
4.2 建立校企合作的评价体系和有效的激励机制
国家应对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并取得良好效果的企业实施多方面的激励,承认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做出的突出贡献,授予荣誉,认定其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实习基地,对企业负责人给予物质奖励,同时在企业信用等级评定、企业综合实力评估省给予倾斜或奖励,对开展校企合作良好、成果突出的学校在资金分配上给予倾斜,在重大项目上给予优先支持。
4.3 凸显校企合作优势实现双赢
从深层次合作角度动脑筋,找出校企合作的优势。对企业而言,学校让企业优先录取实习中出色的学生,使企业降低了招工、用人方面的成本和风险,特别是对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实习中能更好的认清学生的优势,为企业能够任人唯贤;通过校企合作,将企业文化与理念传输给教师和学生,扩大了企业品牌和无形资产的影响,早就了企业的潜在合作伙伴和客户群体。就学校而言,在合作过程中有效的提高了教学质量,对逐步推广到合作改革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
5 结论
建筑学专业是一个以实践为主要能力指标的专业,从人才培养模式来讲,校企合作是其能够培养出“应用性、职业型、开放式”人才的必经之路,从教育的社会效益而言,校企合作是强强联手,共同培育社会急需的技术型、应用型人才,通过校企合作使企业得到人才,学生得到技能,学校得到发展;从而实现学校与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双赢结果。
参考文献
[1] 张雅光.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培训,2010(3):52-53.
[2] 曹达华,朱桂龙,邓颖翔.吸收能力对校企合作绩效的影响[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2.
[3] 蔡天作,蔡冬根.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5):42.
建筑企业的盈利模式范文2
曾经喧嚣不断的创意地产正在退潮。目前在上海除了少数创意标志性园区备受追捧之外,很多以往风光无限的文化创意园区,相当一部分已经被市场冷落,创意园区的发展瓶颈或将愈发凸显。
M50、八号桥、红坊等,更多的园区被湮没在都市丛林中。实际上在这些园区内,除了点缀在建筑间的城市雕塑和个性十足的园区环境,其他方面与传统商务办公地没有本质的差异。如果整个园区缺乏清晰的产业规划、没有特色运营服务、进驻园区没有引导没有门槛、也谈不上孵化和扶持,对文化创意产业缺乏应有的推动作用,那么创意企业难有持久的凝聚力。
“有的开发商是觉得实在没什么好搞了,就来做创意地产。这样的人做事往往没有恒心,也难以全心全意去把这件事做好。”有开发商向记者表示。
“创意地产中‘玩概念’的情况当然难免,而且很多。概念好用就多用,这是开发商拿地立项的战略。而这种模式开发的项目,往往缺乏真正的内涵,有的连创意产业都没有,纯粹做成了商业地产,最终难逃失败命运,浪费了很好的区位和建筑空间。未来这种不科学的开发模式将面临淘汰。”上海斯盖营销策划有限公司总经理余勇生说。
创意地产:并非创意+地产
“创意地产,并非就是简单的创意+地产,也不仅仅是创意产业地产。”余勇生说,“创意地产是商业地产中的创新开发模式,是在整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中,把房地产与创意产业进行融合,特别是在项目策划、规划和设计阶段中投入大量创意元素的房地产运作模式。”
真正意义上的创意地产有三个特质:首先要采用房地产的开发模式进行开发和经营;其次,必须对创意产业进行运营,从其特性看,创意地产必须为创意产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让有限的建筑空间成为无限的创意空间;第三,创意地产必须为创意产业提供宽松的运作环境。
其实,创意地产在中国还很“年轻”。拿上海为例,上海的创意产业走的是一条从自行开发到政府引导的发展之路。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上海一些从事艺术、设计的创意者们就自发地聚集到莫干山路、泰康路、昌平路、福佑路的老厂房和仓库,从事文化创意活动。
2004年下半年,上海市经委看到了创意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积极寻找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在创意产业方面的经验,结合上海特色,在11月份组织成立了“上海创意产业中心”。2005年4月,上海首批18家创意产业集聚区挂牌,建筑面积总共占地30多万平方米。
上海的创意地产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在泰康路,6家弄堂工厂汇集了1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百家视觉创意公司,中西方创意理念在此融合、碰撞,一切都显得与众不同。如今,“田子坊”已成为上海最大的视觉创意设计基地、上海视觉设计人才“孵化器”,从这里流出的产品和创作理念正源源不断地对市场产生强大影响力。
但我们也可以从一些失败的案例看出,目前的创意地产开发存在很多误区。“其中典型的误区就是刻意为地块寻找创意产业。事实上创意地产并非简单的为房地产注入文化创意产业,更科学的做法是为文化创意产业选址;第二个误区就是认为只有文化创意产业园是创意地产;再者以为必须要有创意设计师参与其中才称得上是创意地产,而事实上创意地产的范围更为广泛。”余勇生告诉记者。
三种开发模式
创意地产的开发模式通常有三种:一种是国企投资开发和运营,另一种由民营企业主导或民企、国企联合开发运营,第三种则是由行业领导企业或品牌投资开发并聚集产业链企业形成创意地产。
创意地产的盈利模式可分为多种类别,目前常见的是靠房产租赁盈利,这是初级模式;而比较成熟的盈利模式包括企业孵化、企业服务、金融服务、专项补贴申报、项目风投等,这些才是真正意义的创意产业运营盈利模式。
实际上,国内目前真正能做到高级别盈利模式的项目非常少,主要原因是高级盈利模式对运营团队的专业要求很高,而且需要更长期的运营服务后方能产生,多数投资商急功近利缺乏耐心,难以从本质上实现突破。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一些创意园区也的确做得风生水起,如旧仓库改建的老码头创意园区,德必文化旗下的运动LOFT创意基地等,都很有特色。
另外田子坊和老码头这样的项目,成功之处在于完美地将文化创意商业模式融入园区,形成了一个完全开放的文化创意商业市集,完善了创意产业与文化生活的接轨,为园区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商机和文化旅游影响力,成为城市文化创意的重要标签。
深圳F518时尚创意园也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案例,它不仅成为深圳创意地产的标签,更在创意孵化和成果转化上形成了特有的模式,实现了从创意到制造企业再到消费者的全产业链模式,不仅帮助创意企业实现市场化运作,更开创了园区的多种盈利模式。
而广州的一些创意园就没那么幸运,红专厂、星坊60、北岸创意文化园相继传出拆迁的传闻。这些园区首先在产权方面存在问题,除了厂家自行开发的创意园外,其他创意园投资运营方所获的签约期几乎都在20年以内。租期短、改造成本高,一些创意园在发展中也“走了样”,为尽快回收成本而变成了“红酒街”、“餐饮街”。曾经定位于“广州第一家非房地产包装”的真正意义创意区,并且许诺十年不变的红专厂,前除了一些规模较大、较为知名的企业外,靠小型的手工艺品小店和特色餐厅吸引人气。
上海的“五维创意园区”也面临类似的境遇,曾经的创意园区如今变成了婚纱摄影基地,或许只有拍照的新人才会“到此一游”。
城市中心的创意地产,重要的就是结合创意商业和创意旅游地产模式,打造城市文化创意地标。而城市近郊的创意地产,更需要的是沉下心去做产业运营和企业孵化,打造文化创意企业创业和成长的理想环境。
投资者:需真正懂行
以前提到创意地产,各地政府都觉得新鲜,并给予极大支持,但对创意地产的真正内涵不甚理解,经过这几年的实践,大家对创意地产的认识逐渐成熟了。未来,从拿地立项这个环节,政府相关部门基本不再开绿灯了,开发商面临真正的考验,没有成功案例、没有领先的模式、没有招商运营的团队,创意地产以后也将越来越难做了。
但对于那些真正做创意产业的投资商,未来相关的政策还会有所支持,并且可能会由于对文化产业的重视而不断加码。
同策咨询研究中心总监张宏伟认为,上海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还没有完全走完,所以上海发展创意产业更重要的是为二、三产业服务,紧紧围绕了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将创意产业融入城市文化与城市建设之中。也就是说,伴随着上海市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创意地产将在城市文化与城市建设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线城市创意地产方兴未艾,二三线城市同样也面临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历史机遇,相信在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内,创意地产也将在二三线城市的城市文化与城市建设之中发挥更大魅力。
建筑企业的盈利模式范文3
去年5月,这位老板愁眉苦脸地来找我,说他开了家大酒楼,连着亏损了几个月。接我过去一考察,我从他是干建材的,不懂餐饮出发,给他设计了一个扭亏的方案:
一是计算,先撤掉成本复杂的啥都做的“人有我有”中餐,改为当地“人无我有”而又极具差异化的肥牛火锅;
二是算计,为让他的楼面引人注目,我写了两条对联:“大嘴吃八方,还是这里香”,红彤彤的对联,高高挂起。
成功其实就是一点的调整
模式一变,他由每月亏几万达到如今进账几万…
什么是盈利模式?说白了是你掘“第一口金”发家时的赚钱铲子。是常人看不到唯独你察觉并下手快的“商眼”,比如当年麦当劳的连锁经营和戴尔电脑的直销法。
远瞧当年台湾人邱永汉落魄日本,穷困潦倒时,无意之中发现二战后的日本白糖奇缺,于是他让台湾那边火速而大量地寄糖,结果他一发而不可收;八十年代初,也是几个台湾人逃债跑到大陆,穷途末路之中发现,大陆人还在用大茶缸喊着“师傅”泡方便面,于是,一个“康师傅”的食品企业诞生了……
再看身边,2003年“非典”刚过,一片萧条的培训市场上,突然冲出一匹“黑马”——-深圳聚成培训公司横空出市,火爆神州。而且不到5年时间里,市场无限扩张,分公司开遍全国,员工达几千人,据说马上要上市了。聚成的盈利模式是什么?其实就是把以往培训公司那种以招学员、开通课的“零售生意”,变成卖课卡、推老师、炒会议,以师为本的“批发老师课程生意”。
模式一变,财源滚滚而来
近说前不久,我开日本丰田"沙漠王子"越野车由成都去重庆,半路上车坏了,被拖回一家汽修厂,它位置偏僻,门前还在修路。我心想,别是遇到了骗子汽修啦?可进厂一看大吃一惊,里面挤满车,生意好的不得了。再一细打听,原来是老板自有“高招”!
他说,刚开业生意很差,他只好开着车到处闲逛,无意中发现成都通往各地高速公路口上,有许多急着赶路的外地车一坏,车主就抓耳挠腮。于是他花了几万元把散落各路口的汽修中介人“宴请”并召集起,建立了自己独有的全省汽修“救援网”,生意顿时火爆。不过,他并没为此松劲,还在居安思危。他问我,现在这种盈利模式很容易被同行模仿,到了群起而效之时,我的优势就会递减,下一步该怎么办?
我说,江山易打守更难,为了能长久,你不能“忘本”,你是靠那些汽修中介人起家的,就要以他们为“本”,要想他们不被同行们拉走,你要精心维护这个网。
很快,他推出了三项“网络维护令”:一是绝不在高速公路上打广告;二是只接受这些“兄弟们”的中介,任何其他公路部门中介概不接受;三是对每次中介费,信守承诺,当场兑现。
眼下,他生意好的更是一塌糊涂……
成功肯定有方法,
所以说,必须要注重盈利模式。为了赢利,找到它;江山易打守更难,为了长久,维护它。
我是怎样策划“模式”的?经验有两点: 其一,炒作,要耸人听闻; 其二,选项,要人无我有。
“你想跟我睡吗?感觉不一样就是不一样”!乍一听,你肯定以为是哪个夜总会小姐们拉客时的用语吧。错!这是我去年7月为浙江一家卧室用品企业,炒作招商大会时策划的产品广告卖点词,。经厂家铺天盖地的大肆广告传播,如今已成当地人人都能记牢厂商家喻户晓的流行语,而且这句出格, 甚至“出位”的广告,使这次招商大会也“爆了棚”。
更经典的是,我为吉利美人豹跑车成都4S店开业的促销模式:出跑车为婚庆开道,上书“美人豹,抱美人,今朝抱得美人归”!引起满城翘首以待,围观者众。
“借景”是园林建筑的术语,我把它用到一次农药促销模式上。那是6年前我与一广西老板驱车去长沙时,在公路边一个农庄看到一条幅,书:“总书记来到我们家,握着我的手说‘好’”!我灵机一动,马上让这个老板拿出一袋农药,走进农家送给那个农户,在条幅下合影留念。这个照片制成广告后,“总书记都说这个农药好”的消息,一传十,又十传百,被广而告之。这家企业的农药也随之销量大增……
盈利模式之所以很重要,这是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个微利时代,它的赢家法则是:谁能持续获得比同行更高的利润,找到最具有差异化的盈利模式,谁就是真正的大赢家!
建筑企业的盈利模式范文4
关键词:物业 资金 盈利模式
0 引言
我国的物业管理正在蓬勃发展,物业管理企业作为独立法人,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物业管理又是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属于微利性的行业,当前除少数物业服务企业略有盈利外,大部分企业处于亏本经营状态,资金紧张,收费问题成为阻碍物业管理发展的“瓶颈”。目前我国物业管理已经进入了“双向选择”的市场化运作时代。因此,在新的竞争环境中,物业服务公司如何组织和利用资源,开展多种经营,拓宽盈利空间,从而创造最大化的利润,增强市场竞争力,是值得我们研究的。
1 对我国传统物业服务公司的盈利模式概括及评价
1.1 传统物业管理服务体系 目前我国物业服务公司提供的服务主要有两个基本大类:①基本服务:房屋、设备的维修、维护和保养,环境卫生、安全消防、清洁绿化等的管理。②增值服务:中介服务、代送牛奶、报纸、代交水电费、小孩接送,室内装修等等。基本服务为业主创造的价值在于:房屋的保值、增值,设备的正常运行,业主安全感的获得,优美环境的创造;增值服务为业主创造的价值在于:为业主提供方便,给业主提供信息,节约业主的时间等。
1.2 传统物业服务公司盈利模式 物业服务公司创造利润的途径是第一就是筹集资金,那么,物业公司应如何筹集资金呢?①收取物业服务费:物业服务企业按规定,根据所提供服务的性质、特点档次、内容、质量等分别确定物业服务收费标准。这是长期稳定的收入来源。②小区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是指专项用于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保修期满后的维修和更新、改造的资金。
2 现代物业管理公司盈利模式
2.1 现代物业管理服务体系 为拓宽经营思路,物业公司必须改变以下几个观念:①在现代物业管理中,物业公司不仅是服务的供应者,还应成为服务的组织者,是服务的集成商;②在现代物业管理中,服务的对象不应仅局限于所管辖小区内的业主,还包括:建筑开发商、购房者、游离于社会中的服务供应商;③在现代物业管理中,物业公司可利用的资源不应仅限于本公司专业技术、设备、管理人员,还包括信息和知识,信息和知识已日益成为重要的资源;④在现代物业管理中,物业公司在提供“机能性”服务的基础上,还应给予业主提供“情感性”服务,创造良好社区文化氛围,为开发商和自身品牌创造价值,同时也使业主的物业有更大升值。
2.2 现代物业管理公司盈利模式
2.2.1 经营资源组织多元化、社会化。物业管理公司至少可以组织四类资源来创造利润:公司自身的资源,如公司的专业技术、设备、管理人员;公司积累的关于所管辖小区业主需求的信息资源;公司积累的关于物业管理方面的知识、经验;整合社会的相关资源。
2.2.2 利润来源的多元化。物业管理公司可以通过四条途径来创造利润:公司利用自身资源,在小区业主群体提供基本的基础上充分开展增值服务,收取物业管理费和劳务服务费;公司通过创建信息服务平台,把小区业主的需求信息“出售”给社会服务供应商,获取信息服务费;公司利用掌握的物业管理方面知识和经验向购房者和房产开发商提供咨询服务,获取咨询服务费,或在与开发商共同打造房产品牌中,接受开发商的补助;公司通过创建社区文化平台,向小区业主提供“情感”服务,虽然不能直接从这项服务中获得收入,但它能间接的创造利润。这一方面有利于开展日常管理工作,业主也愿意把更多的增值服务委托给物业管理公司;另外一方面有利于物业管理公司收集和积累关于业主群体的需求信息,因此,“情感”服务实际上起着“放大”利润的作用。
2.2.3 服务对象的多元化。在现代物业管理公司盈利模式中,物业管理公司所扮演的“角色”,既是服务的供应者又是服务的组织者,是现代服务集成商。服务的对象是多元的,不光是小区业主群体,而且包括购房者、房产开发商、社会服务供应商。
3 现代物业管理公司盈利模式能够实现的理论依据
3.1 资源的组织、获取和利用
3.1.1 信息资源 首先,物业管理公司可以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建立社会服务供应商的信息。建立服务供应商的信息网络,通过有效的评估并以契约的形式,建立与供应商之间的长期或短期但及时的专业服务;其次,物业管理公司要根据业主需求信息建立业主需求档案数据库,以便及时填补供应商,这样业主和服务供应商,就能够走上这个由服务供应商的信息网络和业主需求档案构成的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服务交易。当然,物业管理公司作为服务组织者,还要懂得如何保护业主在消费过程中的利益,包括法律和政策咨询、交易、风险防范等,要切实为业主带来便利,使业主放心。
3.1.2 知识资源 主要包括:物业管理,房地产投资决策,房地产开发建设管理,物业租售经营方面的知识。当然,这些知识要成为可用的资源,还需要对知识进行管理。
3.2 服务对象的需求
3.2.1 业主群体的需求 基本服务是行业规定物业管理公司必须提供的,物业管理公司必须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做好基本服务是与业主建立信任关系从而获得增值服务项目的前提。因此,做好基本服务是加强业主对物业管理公司提供服务的偏好,使得业主愿意向物业管理公司购买增值服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收入的增加,消费观念的转变,社区服务日益社会化已呈明显趋势。因此,增值服务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量,利润空间巨大。
3.2.2 购房者的需求 对于业主来说,购买物业是一项长远的高额投资,物业管理服务是日后与业主的生产、生活和工作质量息息相关的,业主当然也希望自己的物业能够保值、增值。因此,业主在购买物业之前对将来的物业管理服务的质量是非常关心的。另外“服务”这种商品有一个显著的特点:购买前难以试验其质量的好坏。而且业主在购买物业时,与开发商往往存在着某种程度的“信息不对称”。
3.2.3 房产开发商的需求 在传统意识中,人们常常把物业开发看成是发展商、设计院、施工单位的事,物业管理是在房屋建成后才开始的,似乎开发时期与物业管理无关。于是,发展商委托设计院作规划设计,绘制图纸,然后又委托施工单位建筑施工,再聘请工程监理单位参与工作质量监理。但经常一但房屋建成交付使用后,便会出现许多不尽如意的事。有时严重地影响了日后的物业管理。随着业主的“买物业就是买管理和服务”观念的增强,开发商已经把物业管理服务看成是售楼的一个“卖点”,因此,为了避免物业开发过程中出现诸如此类的问题,除了开发商、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应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和严格把关外,开发商也愿意聘请富有物业管理经验的物业公司提前介入,参与物业的开发过程,为自己提供咨询和监督服务,改进、完善物业的具体设计,完善物业的使用功能。
3.2.4 社会服务供应商的需求 尽管社会服务供应商可以脱离物业管理公司,通过报纸、劳务中介所等途径获取业主群体的需求并提供服务,但是如果与物业管理公司合作,并成为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会给自身带来更多的利益。
基于上述的分析,理论上现代物业管理盈利模式在实践中是可行的。
现代物业管理公司盈利模式,较为适应信息时代经济需求的现代物业的服务体系,从系统地角度,拓宽了传统物业管理服务内涵,从而给物业管理公司经营者创造经济效益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经营思路,同时通过构建了现代物业管理服务体系,从而使现代物业管理经营者通过多种途径来最大限度地满足业主的需求,创造了社会效益,是一件十分值得探索的事情。
参考文献:
[1]《物业管理条例》.
建筑企业的盈利模式范文5
首先,从可统计的贴牌合作钢厂数据显示,委托方钢厂(下称品牌提供钢厂)属国营企业的占比达到65%,民营企业的占比在35%;而被委托方钢厂(下称贴牌钢厂)基本均属民营企业。同时调查发现,一个钢厂同时委托几家钢厂生产其品牌的比例约占到60%,只委托一家钢厂生产其品牌的比例约占到40%。
目前贴牌钢厂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的比例为36%,其次是华北地区的钢厂比例为21%,随后是中南地区的钢厂比例为14%。这与全国生产建筑钢材的钢厂数量分布比例基本相似。
另外,品牌提供钢厂中约占70%的比例属中西部地区的钢厂,剩下约30%的比例属华东、华南等沿海地区的钢厂。从分布比例或许可以看出,沿海地区钢厂因其交通发达,运输成本可控及覆盖面较广等因素更多作为贴牌钢厂的角色得到品牌提供钢厂的青睐。
二、贴牌合作钢厂间产能、产量的比例置换情况
三、贴牌钢厂间的合作期限情况
四、贴牌资源的销售主动权归属及定价模式
而在销售主动权确立的情况下,销售方与市场贸易商的定价模式如图5所示,到港定价的占比为39.29%,出厂定价与网价结算的占比均为25%,一单一议的占比为7.17%,10天均价定价的占比为3.57%。
五、贴牌合作钢厂间的盈利模式浅析
另外,调查中了解到特殊案例:即在贴牌合作中存在三方合作的关系,即贸易公司与钢厂共同参股,钢厂授权贸易公司产生合作费用,然后贸易公司获得钢厂品牌提供权与贴牌钢厂合作,销售权由贸易公司支配的情况。此模式将受制于贸易公司的分布情况,决定其对贴牌钢厂与资源销售区域的选择。
六、后期贴牌钢厂合作可持续性探讨
自古以来,有句话说到困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矣。在近两年钢贸行业压力较大,建筑钢材钢厂寻求转型发展中,目前钢厂贴牌合作的模式应该说已处于困则变,变则通的阶段,但是否能到通则久矣的阶段,笔者有几点看法:
1、在现阶段的钢铁行业中,国营钢厂在拓展高端附加值产品的同时,对于仍有市场需求的相对低端产品,其更倾向于把握自身品牌优势,通过品牌输出的方式来寻求渠道发展。而对于民营钢厂来说,在竞争激烈的建筑钢材品种中,通过品牌效应来保证其增加的销量也是提高其生存竞争力的暂缓之道;
2、建筑钢材品种在准入门槛较低的前提下,贴牌钢厂产品质量的稳定性需得到重视,避免以盲目盈利为目的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
建筑企业的盈利模式范文6
关键词:发展模式;养老地产;策略
养老地产又被称之为企业盈利型老年住宅,该地产的开发经营方式具有一定的立体型,与房地产开发、商业地产的运营以及养老服务、金融创新相结合。将养老住宅作为重要的基础,集娱乐、餐饮以及养生等方面概念于一身,不断的完善时下养老地产的发展。当前,养老地产主要是我国实现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等相结合的社会化的一种养老方式,是一种养老载体,该方式正在被不断的推广。
一、 时下养老地产盈利模式类型分析
首先,养老地产盈利来源主要在客户定位、土地获取以及政策优惠补贴等方面体现出来,如果按照盈利模式进行分类,则可以分为全部出售模式、销售+持有模式、会员制管理模式以及只租不售模式。
全部售出模式主要是养老概念住宅加之超配套设施。将出售房屋产权作为主要形式,将区域级别配套并举等;销售+持有模式主要是养老概念加之养老地产[1]。住宅销售和嵌入式老年公寓等各个方面运营情况结合,实现养老地产销售+持有模式;会员制管理模式主要是销售会籍。应用会员制管理模式,向外界出售不同期限的会员卡,变相实现销售+持有模式,最终实现会员制管理模式;只租不售模式主要由医疗健康社区担任全部运营职责,区别对待自理、半自理以及非自理客户,依据不同情况收取不同的租金,使得只租不售模式能够真正的实现。
其次,老年住宅市场类型也有一定的区分。主要被分为政府福利型、政府收益型以及企业盈利型。其中政府福利型主要是通过政府组织与开发经营管理之下的社会福利老年机构,是一种传统的养老院和福利院形式;政府收益型是政府一些相关部门组织开发与经营的,将出租形式作为重要收取相应费用的老年住宅形式,分析政府在养老地产方面的补贴和介入[2]。通常,政府收益型又被分为公办民营形式和民办公助形式,例如我国北京会晨老年公寓等。实践表明,现阶段我国养老房地产的形式,主要为了能够满足政府和一些低端客户的需求,在经营中也有一些养老房地长出现亏损经营的现象。但在政府福利型和收益型老年住宅,运营主体或者投资性主体方面,都会在政府支持之下获得一定的收益,收益幅度提升并不明显,但是在这期间专业化服务能力也能够得到一定的培育;而企业盈利型主要通过企业投资开发建设与运营单体等进行,明确基本的老年社区设计配套设施。企业盈利型可分为嵌入式老年公寓、老年社区与高端养老养生综合体等模式,这些不同的模式都被认为是养老地产。
二、 时下养老地产现有政策分析
(一)法规政策支持与政府态度、相应的基本策略分析
针对时下养老地产发展模式,一方面,我国明确了在老龄化加速问题上,应该由政府承担相应的责任。另一方面,需要采取有效的策略应对老年化问题,明确基本老年的保障与低端养老服务等都需要由政府承担,并且要不断的鼓励社会资本与产业资本机构积极的参与到我国养老事业行列里,从而为老人提供更加优质的养老服务。另外,要政府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明确具体的政策与措施,坚持"粗线条到细致化"的原则,在承担责任的基础之上,将相应的措施真正的落实,以有效保障养老房地产问题能够得到解决。
(二) 政府坚持扶持和优惠措施
当前我国老龄化问题已经日益严重,因此我国政府不断的推出新的政策以有效的解决老龄化带来的房地产方面的问题,有效的扶持社会化养老事业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明确我国社会福利事业开展的总体思路与建设目标,不断的鼓励社会力量的投入与自身的投入,并且利用相应的优惠政策[3],确保将养老服务推崇到最高点,在能够应对老龄化问题的基础之上,提供最优的养老服务。
总结:
本文主要从两个大的方面着手,时下养老地产盈利模式类型以及时下养老地产现有政策进行分析,明确现阶段我国面临着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这给我国养老房地产发展设置了一定的障碍。为了能够在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基础之上,提供最优的老年服务等,我国政府提出需要加大社会投入以及政府资金投入力度等,并且我国政府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不断的鼓励社会各个阶层参与到养老事业中,以便提升养老服务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姜睿,苏舟.中国养老地产发展模式与策略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2,(10):3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