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城市规划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未来城市规划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未来城市规划设计

未来城市规划设计范文1

【关键词】生态;城市规划;设计

1、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发展步伐和新农村建设规划的脚步加快,生态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不仅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影响,同时也导致城市的生活环境陷入垃圾排放困难、内陆河水污染、温室气体过量和土壤水质污破坏等尴尬局面。而随着生态失衡、资源减少和空间压缩问题的逐步显现,城市居民的生存状态改善及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成了未来城市规划面临的主要问题,而生态城市规划是结合生态学的方法和原理,以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的形式来建设生态城市的优化方案规划。

2、基本原则

城市在整个自然的发展过程中属于一个高度人工化的生态系统,其自控机制不像自然环境那样稳定和完善,所以通常会受到较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要想使城市规划设计的各要素达到协调统一,就要遵循整体性、成长性和多样性的基本原则。首先所谓的整体性是指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不应只关注城市发展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平衡,而是要从保证城市建设质量和追求环境与社会相统一的宏观角度出发,结合城市目前发展的实际进行合理的交通、人口、绿化及土地等规划,保证城市的容量控制、区域调整和规模延伸与城市整体规划相一致。

其次城市是一个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动态生态系统,其长期过程中的稳定性是影响人们生存和工作的关键,而要想使城市发展适应人口、交通及环境等一系列的变化,就要从保证城市稳定成长的角度出发。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城市规划都应该遵循动态调整的基本方针,合理进行资源的开发和空间的利用,并将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文明、历史文化和生态烙印等进行有效的保护与留存。

最后多样性原则的提出是以自然环境中物种、基因及组成的千变万化为基础的,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离不开其与自然的紧密结合,而岩土、大气及水环境之间的协调也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在城市中协调发展的基础。多样性不仅要体现在人类与生物之间,同时还应该体现在生物与生物、城市与生态环境之间。

3、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内容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基本内容应该包括运转系统、管理系统、环保系统、社会文明系统和绿地生态系统等五方面,其中运转系统主要针对的是城市道路交通的顺畅,如客流运输的便捷、物资供应的稳定、能源配送和污水废物处理的及时等。管理系统则主要针对城市居民的劳动就业、社会服务、人口控制和医疗保险,城市环境的资源利用、环境整治、消防治安和和谐发展等。环保系统的设计是保证城市生活环境健康稳定的关键,尤其是对各种废弃物的排出设计应该严格按照国家先进城市的最高标准,按照各自特点和不同进行详细的划分和处置。如果说前几方面是对城市居民物质生活的保障,那么社会文明系统则是对城市居民精神生活的保障,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优良的社会秩序和风气,以及较高的生态环境意识和人口素质是城市健康发展的基础。最后绿地生态系统设计应该在保证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上进行点线面的有机结合,保证较高的人均绿地面积和整体覆盖率。

4、案例分析

欧洲不仅是遭受生态系统破坏和自然环境恶化最为严重的地区,同时也是世界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实践和理论发展的前沿,下面就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尔公园”规划设计为例,对生态城市规划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该城区的规划背景是规划的最初只考虑工业生产与城市空间布局的协调,最终导致功能重复、内耗严重且相关性较差。

设计构思是通过规划建设“埃姆舍尔公园”,转变鲁尔工业区单一的工业发展现状,通过保留工业与居住混合的现状,将整个工业区的17个城市进行有效的连接,并形成以绿化带连接为基础的自然生态改建,使250万居民的工作与生活空间得到改善。其中埃姆舍尔景观公园的专题规划为城区增加自然景观和丰富物种的多样性,埃姆舍尔生态系统的改建则在城市网络中形成以工业废弃区为转化的绿化景观和公共空间,帮助居民形成趣味、丰富和便捷的休闲空间。这一规划不仅转变了传统城市规划中以单个城市为重点,缺乏整体思想和注重经济发展的设计理念,而是从弱化城市边界、实现统一布局、建立网络型城市和恢复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真正实现了城市间交通效率的提升、能源消耗的减少和城市居民生活空间的改善。我国未来的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应该充分借鉴这一成功案例的相关经验,进行自身创新模式和方法的研究。

5、结语

通过上文对生态城市规划基本原则的简单介绍,不仅了解了未来城市规划应用该方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也深刻的认识想要充分的达到和实现生态城市的规划目标,就要从协调城市经济发展、合理进行城市布局和重点发展生态城区建设等几方面入手,真正将环境学、社会学、生态学和经济学理论应用于城市规划设计的实际。

【参考文献】

未来城市规划设计范文2

[关键词]:城市规划管理;城市规划设计;影响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现阶段,经济的繁荣首先体现在城市发展方面,其城市发展水平离不开好的城市规划,城市规划设计起着主导作用。当然,设计规划更需要科学的城市规划管理做指导,城市规划管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领路人,它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毫无疑问,为了确保我国城市经济能够健康发展,使城市规划能够顺利地实施,政府及相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城市规划管理对规划设计的影响。在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我们不但要享受社会进步与发展所带来的成果,而且还要继续审视城市规划管理中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现有问题,城市经济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综合效益都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研究城市规划管理和城市规划设计的关系是关键,同时要深入探讨城市规划管理对城市规划设计的影响因素,以便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

一、城市规划设计与规划管理

1.1城市规划设计

所谓城市规划设计,它属于一门综合性学科,而且正处于发展过程中,目的是为了创能够适合人类生存发展的一切实践活动。初期阶段,城市规划建设需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同时以所处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为基础,为未来城市的发展提供有效策略,要求在一定时间段内实现目标的规划设计。从规划设计的区域和完成时间来分析,城市规划设计可以分成全局规划设计和区域规划设计、长期规划设计和短期规划设计。完善城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范围也随之广泛,内容也开始向综合性方向发展,即越来越重视城市不同职能的区别,根据不同交通和自然差异而设计出不同方案。

由于城市设计具有较强的综合性,除了包括事物本身,而且还需要联系与其他事物的关系,城市规划设计水平决定着一个城市建设质量的优劣。具体地讲,在实施城市规划设计时,必须全面考虑各方面影响因素,比如历史社会、人为、地理等方面因素,只有这样,城市建设才能更好地进行,即做好城市发展,需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采取有利于城市实际发展需求的良好规划设计。

1.2城市规划管理

所谓城市规划管理,指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调节、控制和引导该城市的建设情况,它是

一个城市取得发展与进步的基本前提,更是全面落实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保障。简言之,城市规划管理是为了城市发展的需要,促使我们能够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合理规划城市建设中的各项活动和和管理。 对于城市规划管理而言,需要优化资源配置, 充分调整城市空间,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人们的生活环境和质量,不断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因此,城市规划

管理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城市管理规划内容主要有两种。

1.2.1城市建设选址

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不管是选择和确定公共设施建筑,还是大型行政行建筑的选址,都是城市建设、使用土地的基本前提。现代化城市建设需好的导向和操作,必须充分发挥良好项目选址的作用,由于它是城市规划和设计得以保证的关键,对城市总体布局起着积极影响。

1.2.2城市建设用地

用地规划是城市规划管理的核心内容,它直接负责城市的总体规划,严格按照城市规划设计对每块土地的使用和开发范围进行确定,同时提出占地的使用要求,使所有城市建设都以此为基础而进行发展。城市建设的用地管理,必须依托规章制度,经过国家的土地资源管理部门和地方相关部门批准审核后,方可对此土地进行建设,并投入到该城市的管理之中。

二、管理对设计的影响分析

城市规划管理为城市的不断发展提供更加可靠的建设方针,使之更加合理、有效。对于土地管理而言,管理要求是对已有土地进行合理分配,从而使设计者需要按规律办事,满足一定物质元素的同时,还要达到建设目标,即对现有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另外,通过科学的土地管理,还会城市园林设计带来影响,这就要求规划设计之的时候,必须考虑到特定形式的美观和视觉效果,争取能够合理地利用土地,这方面要求城市规划设计重视地理知识。同时,在设施规划管理中,建设管理也非常重要,即设计蓝图的总体与局部布局需要符合未来建筑体的风格和造型,从全局出发,重视整个效果(图1所示)。

(图1:现代城市管理规划图)

具体地分析,管理对设计的影响因素基本上有几点:其一要实现城乡协调规划与统筹发展的相结合管理方针;其二要协调设计规划与环境资源,为了获得足够的使用水源,必须调配局部的水资源,以便支撑现代化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新的发展目标和建设项目,同时要完善增长方式,确保增长的质与量;其三要实现规划的重点,从增长对象、增长速率转移到合理有效地控制环境方面,在实现经济利益的同时,需要科学地开发建筑项目和建设规则,有条有理地对各部分建设所需使用地面积进行安排,对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从而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管制和空间政策,为资源利用提供保障;其四要使城市规划具有大众化政策性质;其五要使规划向全面的技术学科方向发展,应用最新科研成果,从根本上提高城市规划设计的可行性和科学性。一句话,规划管理影响对投资环境,进而影响城市的未来规划设计目标,所以要把握相应的影响因素,拥有科学的前瞻性,最大程度地保证城市规划的设计效果。

三、城市规划设计的遵循原则

在我国,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社会对城市的发展水平和建设要求都不尽相同,所以研究城市规划设计的重点都是随着时展而不断发生变化。比如:城市规划时,需要依据相关强制性内容的规定进行规划;修建规划中,首先要了解各种建设工程的空间关系,查看建筑布局有没有合理;市中心规划时,需要突出城市核心地区能够健康发展,从而确定科学的建筑空间布局和管制措施,整个管理都是以行政管理的角度编制为基础;同时应用地理学、社会经济学、生态学、行为心理学等城市研究的优异成果,不断丰富城市规划理论。

在实施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几项原则,像总体布局原则、经济效益原则、安全合理原则。总体布局原则,这点非常重视整合性,即在整体与局部发展方面需要遵循特定的辩证原则,从全局出发,保证各个部分在空间上都能很好地与整体相互衬托;经济效益原则,这点非常重视经济节约原则,即在利用土地资源时,要求合理使用,科学地确认城市建设的用地指标,形成有效的整体投资结构;合理安全原则,主要以前两者原则为基础,深入设计城市的未来发展路径,要求高度重视特殊地理位置的防灾和抗灾能力。

四、城市规划设计的发展趋势

目前,在城市建设工作人员的努力探索和实践下,城市规划的调整方案已经得到很大改进,其行为也得以修正,从而得出结论:只有实行新的城市规划设计,才能合乎城市发展趋势,像系统工程学、工程控制、电子计算机遥感等一系列的新技术不断涌现,已被逐步推广到现代城市中,而预测评价更有利于提高城市规划设计的质量。因此,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人类必须不断学习,争取具备广泛的知识、丰富的创造力,从而创建科学的城市规划管理。

结束语

总之,作为城市向前发展的重要管理活动,城市规划在一定程度上指导着其他市政项目的管理,本文通过研究城市规划管理对城市规划设计的影响,从而找出当前城市发展的不足之处,为进一步实施新的城市规划管理措施提供重要依据。优化城市规划设计,有利于城市规划管理的实施,才能从整体上实现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使之顺应时代和社会变迁。因此,只有科学、效地协调二者的关系,才能使城市建设更加美好,国家才会繁荣富强。

[参考文献]:

[1]植鸿.城市规划管理对城市规划设计的影响[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7).

未来城市规划设计范文3

关键词:城市规划;规划设计;道路规划;绿地规划

1 城市规划原则

为了合理地进行城市规划设计,规划时必须采取合理地采取适合的原则:

(1)可持续发展原则:遵循环境与资源可持续发展原则,合理布局,提高城市环境综合质量,寻求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效益的统一,努力实现发展生态环保效益型经济的目标,使规划统筹安排、持续发展。同时把握城市社会经济与城市发展趋势与规律,调整城市用地的功能布局、交通网络系统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2)客观原则:以科学的态度充分认识城市发展建设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规划即具高起点、高标准、长远性,又要与实际密切结合,寻求切合实际的城市开发策略、发展指标与阶段目标。使规划适当超前,兼顾现实。

(3)特色原则:充分提炼城市自然、历史、文化、现状特点,发挥较好的自然条件优势,在城市形象和整体空间环境研究的指导下,进行城市景观特色的创造,使规划精心构思,体现特色。

2 城市规划思考

对于城市规划来说,其涉及到用地规划、道路规划以及城市绿化规划等方面,因此规划时需考虑的要点较多。通过结合实践,笔者总结了对于城市规划来说,其应当考虑的重点问题。

(1)城市规划离不开城市的交通、信息等方面发展,为此规划应当调整城市用地的功能布局、交通网络系统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2)进一步科学预测城市发展规模,选择城市发展方向,建立新的城市发展空间形态,合理确定未来城市的布局结构。如调整城市的工业结构,合理布置工业用地,通过规划有效地确保城市经济稳定协调发展。

(3)在当前形势下,城市规划应当弘扬历史文化,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创建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名城风貌。充分考虑山、水等环境要素,建设拥有完善的城市绿地系统,城市与自然生态风景有机结合的现代化山水城市。

3 城市规划设计思路

对于城市规划来说,必须采取争取的技术路线才能有效地确保城市按照规划意图来进行。为此城市规划应当以城市发展与规划管理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为切入点,运用先进手段和多学科渗透的方式,通过专题研究、方案比较等技术方法,强化规划成果的可操作性和的科学性:在深入细致的现状调查和专题研究基础上,重点把握区域与城市发展条件、城市结构与用地发展方向、生态环境、交通系统、历史文化城市保护与城市特色、近期建设等城市发展的关键问题。

加强规划的前期研究工作,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积极展开有针对性的一些专题研究。重视现场踏测和基础数据的分析。对城市用地现状、近期重点工程地质条件、县域城镇发展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为规划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重视与周边地区发展的比较分析。重点分析万载在江西省、宜春市、以及周边地区的地位与职能,分析周边城市对万载发展的各种影响。

4 规划协调

每个城市规划都离不开协调城市居民与工业规划发展,城市规划应当合理处理好居住与工业、商业、行政办公等用地的关系,使居民工作生活方便、居住舒适。集中紧凑布置居住用地,并分级配置公共服务设施,加强对旧城居住区的改造,改善居住环境。

对于城市工业布局应当充分考虑县城的生态环境,做到既发展工业,又满足环境保护要求,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综合统一。处理好工业区与居住区及办公区之间的关系,缩短居民上下班之间出行距离,避免给城市道路交通造成压力。同时应当考虑分期建设的的经济合理性,留有远期发展备用地。通过依靠科技进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把东部工业园建成高起点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另考虑工业园区远离城区,要同时注重居住、商业、邮电等设施的同步建设。规划时,在工业用地调整方面,应当规划将城中心区内污染比较严重的工业企业实施整体搬迁,对城中一些小块工业用地可规划改造为居住或商业用地。

5 道路交通规划

道路交通规划在城市规划中起着关键作用,其决定着城市未来发展。道路交通规划一方面为了满足居民的出行方便,另一方面可有利于发展当地经济。为了充分发挥城市道路交通作用,道路交通规划规划原则,从区域角度出发,协调县际交通和县城内部交通两个层次,处理好城市道路与公路(省道、县道)、水运交通之间的关系。根据城市当地的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城市道路系统宜采用“自由式+方格网”的模式。科学合理、切实可行,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盘活土地存量,合理开发增量土地,提高城市运转效能为目的。明确道路系统的功能和等级,提高道路作用效率,强化各组团之间的联系。

其中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目的是让居民在出行活动中掌握主动权,能自由选择和换乘各种交通工具,达到最方便、省时、经济的目的。结合城市地势的自然条件以及城市发展规模出发,交通发展方向宜采取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私人交通(自行车、摩托车、小汽车等)作有益补充,公共交通与私人交通协调发展的方针,达到近距离出行以自行车、步行交通为主,远距离出行以公共交通为主;同时完善步行系统,保持人行道的连续性、安全性,在局部商业段,设置商业步行街。

6 城市绿地规划

通过实践表明,城市的绿地规划在城市规划设计中越来越显得重要,很多城市规划都为了创造出一个空间特色鲜明、环境绿化优雅的山水园林城市形象。城市绿地规划原则应结合城市的性质,将城市公共绿地与生态绿地连成一体,创造出充满山水特色的绿化景观。同时根据城市当地的景观特点和植被风貌,进行水土保持,充分发挥绿地的环境效益,使大气、水体及噪声等主要环境指标符合要求。在建设园林绿地的同时,强调保护措施,以便更快、更全面地创造出优美的城市空间和良好的环境。

绿地系统规划可通过由成片的郊区生态景观绿地,城市公园;带状绿地,滨河绿地和街道绿化,点状的小区级公共绿地、小游园和单位附属绿地构成相互联系、有机结合的绿地系统。城市风貌景观是城市外在的形体、色彩、建筑风格与环境艺术景观的整体感受以及城市的整体空间结构,主要由景观轴线,景观区域以及环境艺术小品构成。如通过规划有绿色景观轴线,形成主景观轴线以及其他主要城市道路形成的次景观轴线。

7 结语

城市规划对于城市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文章分别就城市规划原则,设计私立以及规划协调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提出可行的规划私立,为同类工程参考。

参考文献

[1]黄大能,谢尧生.城市规划设计市场透视[J].城市规划,2002,(03):35~39

未来城市规划设计范文4

关键词:城市规划。发展;设计;环境;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城市规划设计决定着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对城市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城市规划设计中,不能一味的注重环境装饰方面,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到人文因素,要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要符合发展规律,遵循自然环境生态平衡,在塑造良好城市景观的同时,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1城市规划设计目标与层次

1.1 规划设计目标

从环境管理学出发的城市景观规划设计通过建立区域与城市的生态系统观念,对景观资源、环境要素和生态过程进行分析,通过跨学科多专业的研究,谋求城市地区人工与自然景观的良好融合,环境要素的合理循环、流动,资源的最优利用,建立自然环境生态化规划体系,从而达到以下目标:

(1)探讨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环境适宜途径,从而使环境管理、景观塑造与城市建设等方面能在一个协调机制中进行,做到环境、社会、经济的效益统一,创造可持续的人类环境。

(2)重构生态链结,优化景观格局,使人居环境建设及社会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格局、过程相一致,塑造良好城市景观和环境质量,满足生活生产等各种要求。

1.2 规划设计层次

(1)宏观层次:宏观层次主要是对区域尺度整体景观的研究,包括城市景观、城郊景观、管理景观及周围区域的天然景观等,为下一层面的不同类型的景观规划设计提供基础。宏观层次研究较多以市域或县域行政区划或城市的经济辐射范围为范围,区域层面的景观规划遵循生态内在机制,以环境格局与过程的完整连续为原则,一般根据当地生态环境系统功能与格局所要求的空间范围而建立。(2)中观层次:中观层次研究范围包括城市建成区及周边郊区的总体景观,以城市规划区为范围,包括城市景观、城郊景观、农田、水系及山脉等。以市域景观环境格局为基础,保持市域自然环境格局在城市地区的连续性,并在城市内部进行景观环境综合建设。(3)微观层次:城市建成区是以人工设施环境为主的景观镶嵌体。这一层次以宏观与中观的环境格层为基础,通过对建成区景观的空间要素、结构、功能等进行分析,与旧城改造、新区开发相结合,增加自然要素,改善人工环境生态质量。内容包括街道、广场、绿地及公园等地段的景观设计。

2城市规划设计的环境管理途径

2.1 建立人居环境的生态平衡机制

自古以来,人居环境建设对周围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有很大的影响,是人类对自然环境不断占领与改造的一个过程。而区域也对城市的生态安全发挥重要作用。因此,针对区域的自然环境条件,要了解其演化过程,尊重自然格局,保护对维持环境安全至关重要的因素与部分,进而认识生态环境平衡的内在机制,使城市建设地区纳入这一环境体系。一方面,人居环境的生存依赖于区域自然环境系统提供物质与能量。另一方面,健全的生态环境系统是人居环境景观的重要构成要素,环境倒退形成的荒山秃岭、水土流失、局部气候恶化都对人居环境的建设与生存构成不利的影响,形成了人居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也形成了低劣的环境景观。因此,环境安全不仅是自然生态系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也是人居环境建设的必要条件,城市规划与建设应力图维持规划区域及城市的环境安全机制。

2.2 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环境管理途径

针对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环境管理适宜途径在于尽量增加城市中的自然组分,增强城市景观异质性,以平衡城市环境收支,提高环境质量,消除过多人工硬质环境的不利影响,形成景观环境综合建设模式。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生态适宜途径主要包括:

(1)进行土地环境管理规划,保护城市环境敏感区与环境战略点:确定城市建设的适宜用地与适宜利用方式,建立环境管理区,如饮用水源地、野生动物栖息地等。

(2)以“开敞优先”原则进行生态绿地与开敞空间系统规划:使城市内部绿地与外界林地系统保持连续,保持大环境的生态格局在城市地区的连续与完整,同时增加城市环境的自然组分和异质性斑块。

(3)建设城市生态廊道系统:包括以河流为主的蓝道和以绿化为主的绿道,保持城市内部的各种自然与人工生态流的连续。

2.3 地段景观规划设计环境管理途径

针对具体的城市地段,在景观规划设计中也应尽量提高“自然”组分在城市用地构成中的比重,进行生态适宜技术层面考虑:

(1)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根据地段的自然环境特点预测规划对周围的影响,制定对策。(2)进行城市绿地、公园及滨水区具体环境景观设计:结合区域与城市生态绿地系统与廊道系统,提高各种绿地的生态功能,用廊道相互连通,构成绿地网络。

2.4 建立多层面立体化城市空间体系

随着城市规划的不断发展,环境的设计也在不断改进,建筑材料的使用也更加新颖,城市的旧面貌都已被翻新,人们的生活质量也随之提升,环境设计慢慢向多层面发展。

(1)建设多层次的道路公交系统

在许多比较发达的城市中,多层次的道路公交系统非常普遍,效果也非常明显。在城市规划中,它主要是解决因人口和建筑物的密集而造成的拥挤状况,这也是城市规划中的主要问题,因为人口在不断的增加,给环境造成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对于这样的现象,在环境设计中,我们应该采用分散人流量的方式来解决。例如将我们现在的道路建设成一般汽车通道、地铁和高速公路三条线路合一的状态,有效的减少了交通系统拥堵的难题,为城市规划作出贡献。

(2)合理建设高架步道系统

高架步道可以分成三种类别:露天式、有顶式和全天候式。在这三种步道中,露天式的步道投资是相对于较少的,应用也比较广泛,在城市中随处可见。全天候步道的设置一般是在温度比较寒冷的地区。所以对于步道的设置,这就要求步道的设计者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做出具体的分析,不要一味的生搬硬套,要对城市和城市里的人们负责。

3城市规划设计环境管理依据的原则及主要内容

3.1城市规划设计环境管理依据的原则。城市规划设计环境管理应以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学理论、系统学理论等为指导,既要维护好人类生存环境,又要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根据城市规划设计环境管理的内涵及目标,要作好城市园林生态规划设计,应当遵循如下原则:(1)整体优化原则;(2)协调共生原则;(3)环境敏感区保护优先原则;(4)景观地域性与文化性原则;(5)生态平衡原则;(6)生物多样性保护原则;(7)生态美学原则;(8)最适功能原则;(9)可持续发展原则。

3.2城市规划设计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城市规划设计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应结合我国城市规划中环境管理的实际情况,环境管理规划的主要方法包括城市环境的视觉景观形象设计、体现地域文化与特征、城市景观的环境生态效应的体现(包括保护生物多样性、建立多样性生境、合理利用边缘效应、创造适宜大小的面积、保持种群一定的数量、城市自然景观的保护与重建、结合地域自然条件等)、达到城市环境的适宜性(安全性、可达性、舒适性)。

4结语

从城市发展规划的历史上可以看出,用以指导城市发展的规划体系是一个不断补充新元素、不断调整的发展过程,多目标的规划体系已经从“社会――经济”重心转移到了“社会一环境”重心上来。如果说城市规划侧重研究人类聚居的物质形态和社会经济作用,那么城市环境管理规划则是更广泛地探讨两者之间及其自身的互动作用关系,从中探寻一种客观上的动态平衡。它的相关规划理论与城市规划都是可持续规划体系的一部分内容,城市环境管理规划理论研究以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是可持续规划的多目的之一,是城市总体规划的有益补充。

参考文献:

[1]徐伟,张北艋.环境设计对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性[J].科技与生活,2010(03)

未来城市规划设计范文5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城市;规划设计

【分类号】:TU984.115

一、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要求

要把生态的观念作为一种思维方式融入到设计创作中,其主要特点是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关联与作用,以及保持、维护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其主要目的在于利用自然生态过程循环再生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遵循大自然生态制衡、循环再生与自我调节规律,用生态观念去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

2.将自然融入城市充分利用当地自然环境条件,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维持原有的地理环境,以保持原有自然环境不被破坏,并得以延续。

3. 以环境为本环境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而环境质量的优劣又是从人类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来评价的。

4. 合理布局、注重节能、低耗、无污染

在规划设计时要力争做到布局合理,并综合考虑城市的地理特征、地质条件以及长远发展的要求。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上要坚持环境保护原则,从源头避免建筑材料造成的化学污染和放射性污染等。

二、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特点

1.系统观念复杂特点:生态城市是一类极其复杂的城乡复合系统,其中各种社会、经济、自然因素通过各种功能流和反馈关系结成一个错综复杂的时空网络。因此,在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必须有系统观念和网络思维,综合分析、研究和处理生态城市各要素的整体联系。系统思想将生态城市看作一个功能整体,而不是组分间的简单关联。

2.综合观念强特点:城市规划不再仅仅是为了单纯的物质建设的需要,必须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结合起来,同时还要考虑到生态环境安全方面的因素;另一方面,生态城市的规划也不再只局限于对物质的规划,而是要把空间、经济、社会、环境等规划融于一体的一种综合性较强的规划。

3.区域观念广特点:生态城市本身就是一种城乡结合的区域概念,规划必须以其立足的更大区域范围为基础,并把城乡、区域、国家乃至全球不同地域空间层次规划结合起来进行整体思考研究和共同的行动。生态城市与区域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生态城市应当力求与其区域共存、与自然共生,这要求生态城市规划不能仅局限于小范围的区域,更重要的是关注大范围的区域、流域、国家乃至全球层次的规划。

三、生态学原则在城市生态设计中的应用

城市是一个复合的高度人工化的生态系统,具有依赖性大、不完善、不稳定的特点,缺乏像自然生态系统那样较为完善和谐的自控机制,为此,应用生态学的原则和方法去调控城市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提高物质转化与能量利用的生态效率,开发城市未被利用的人力、物力和环境资源,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对维护城市的生态平衡十分重要。首先整体性原则。在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规划建设时,应注重宏观的整体效益,谋求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效益的协调统一与同步发展。

1.城市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平衡。

一是在了解城市生态系统结构的基础上,树立全局观念,完善和执行城市的总体规划设计;二是在城市规划设计上,对城市环境实施容量控制。环境容量是指环境可承受的既定利用方式的综合上限,包含人口容量、土地容量、绿化容量及交通容量等;三是在注重经济与环境平衡的基础上,优化城市的生态结构,考虑城市与郊区、乡村的合理区划及功能配置。

2.注重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要强调区域性,生态问题的发生、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区域。生态规划要将城市放在特定的区域中,从大的背景设计人工化环境在区域内的布局和利用。其次循环再生与节能。生态系统中强调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流动,两者紧密联系,共同进行。一方面是新物质不断合成,另一方面又被分解为可利用的形式,周而复始的循环,构成生态系统存在、发展、演替的基础。

四、加强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建议

1.提高城市产业规划水平。提高城市产业规划水平,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合理地制定完善城市整体规划,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污染程度小的产业。规划应按照城市区域功能进行合理布局,遵循生态规律,优化产业布局,控制城市工业规模,进行生态监管,重点搬离市区一些污染较大的企业。同时,加强城市上风方向、城市水源及环境脆弱地带的保护,严禁项目建设,堵住污染源头,达到城市规划的思维超前、技术先进、经济适用、环境优美的良好效果,为人们工作、学习、居住提供良好环境。

2.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城市规划中的生态规划必须以满足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综合考虑城市周边地区及所在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致力于城市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建立城市人类与环境的协调有序发展,使城市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科学编制生态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基本方向,是一切城市建设活动的核心,所以,编制科学的城市规划是改善城市发展的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上文笔者已经阐述了生态环境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所以在制定新时代背景下的城市规划方案的时候,应该从生态保护的角度,制定一个生态城市规划。这其中不仅包括经济总量的提高和生态经济的发展,还包括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环境质量等方面的内容。也就是说在现代城市规划的过程中,要始终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的要素,使三者协调起来共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4.注意城市缓冲性公共空间的规划。城市中不仅要有现代化的建筑和工业厂房,还需一系列自然开放的城市空间来为紧张的生活缓冲,独立繁忙的城市空间和自然休闲空间在我们现在的城市规划中,只是注重对城市的公共广场、绿地等进行了规划安排,而对城市的周边环境置之不理。我们应该加大对城市周边环境的合理规划,特别是对城乡结合部和城中村等地带更应深入的研究,使这一地带可以成为城市忙碌氛围的一种缓冲剂。使城市和乡村这两个系统非常容易的进行快速联系和交流。

5.提升城市交通规划水平。城市交通是城市的动脉,是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由于我国城市人口多、人均拥有道路量低、私家车发展迅速等因素,加剧了城市交通拥挤和空气严重污染等问题。因此,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生态化的首要措施,树立公共交通优先意识,在发展规划中优先考虑公共交通,加强法规与经济支持,改革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地位。同时,应研发新技术、新能源交通工具,为未来城市交通打下基础。

五、结语

总之,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也进入了一个空前发展的阶段。虽然就目前的总体情况而言,我国城市化水平仅达 25%左右,处于起始阶段,但作为全国经济改革前沿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则已进入了城市化的“超速阶段”,许多省市都提出了“推进城市化、促进现代化”的口号和目标,城市建设和经济开发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展开,取得了巨大成就。

参考文献

[1]杨奋雄.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23):7-7.

未来城市规划设计范文6

【关键词】城市规划;科学发展观;工业园区;规划管理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城市规划要求必须更加科学、超前和合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用科学发展观加以指导。

一、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城市规划

(一)突出以人为本,坚持高起点规划

近年来,莱州市三山岛工业园区将高起点规划始终贯彻在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规划和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中,不断加强规划的调研论证工作,在规划理念和规划过程中,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首先,在规划理念上,既注重城市经济的更快更好发展,又努力彰显城市特色,在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城市魅力、打造最适合人居城市方面下功夫。近年来,我们紧紧抓住建设三山岛仓储物流基地和滨海旅游生态区的机遇,经过反复调研论证,提出以莱州港、仓储物流、黄金旅游、黑松林生态保护区域为支撑的“港城共兴、生态优先、产业带动、城乡一体”的未来城市发展构想,将“一带、两轴、六片区”作为城市总体规划,展现出一个莱州三山岛工业园区的城市发展格局。在这一大格局下,以建设现代化生态市为目标,以“碧海、绿林、金沙滩、现代港口城”的城市特色,建设林、海、城浑然一体的,生态良好的滨海城市。

其次,在规划过程中,需要进行深入的探讨。既要保障地方建设的风格又要保障超前的设计,既要满足市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又要保障城市功能的合理搭配,充分考虑市政设施、教育卫生、商业服务、生态环境、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避免城市规划空洞和浮夸的现象出现。城市规划部门工作的实质是辅助决策,而非决策本身。因此,对重大城建规划项目,既要面向大众,又要依靠专家,广泛征求多方意见;同时既要科学规划,又要与时俱进。对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有悖于人民群众实际需要的城市规划依法组织及时修编。

(二)坚持与时俱进,推进城市规划科学化

近年来,三山岛工业园区在规划工作中,坚持与时俱进,突出城市规划的指导性、科学性、长远性和综合协调性。一是突破不适应形势的规划观念,由于行政区划的调整,我们及时确定新的城市功能定位,紧紧抓牢工业强市的主题思想,做到以港兴区,跨越发展;二是扭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见物不见人的规划设计倾向,积极引进临港加工业和物流业项目,增加部分用工大户的企业,聚集人气。因势利导,因地制宜,使城市规划更贴近社会、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真正发挥指导实践的能动作用;三是提高城市规划设计的公信度,及时征求有关部门和有关方面的意见,注意接受群众的广泛参与和监督,及时调整区域功能规划,以便拿出社会比较满意的城市规划设计成果。

(三)着眼可持续发展,强化规划设计工作

一是根据三山岛城市的自然特征、历史特点、文化特质,坚持建筑美与自然美相结合,使建筑物和城市广场、道路、园林、雕塑及其他自然景观有机结合起来。二是增强城市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尊重专家,尊重群众,尊重历史,尊重现实,认真听取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切实维护公众利益。三是严格要求、严格管理。深入研究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使规划适应城市管理的需要;同时既注重对长远发展的规划编制调控,又重视对近期建设的综合指导。

二、实践科学发展观,解决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莱州三山岛工业园区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园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规划建设中也出现一些矛盾和问题:城市建设和规划的矛盾冲突、土地性质与城市规划性质的背离、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工业项目的落户、城市景观环境品质不高、城市风格缺失等。

作为莱州市辅城区,要率先在经济、社会上实现新突破,切实起到辅城区的作用,努力打造城市发展新亮点、提升城市建设新形象,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注重持续、安全、环保的规划建设,结合本地特有的风俗文化、王河开发和绵长的海岸线景观,加强城市文化主题的凝炼,充分展现独具特色的城市形象、城市风格,努力打造宜投资、宜居住、宜旅游的工业园区。

在城市建设发展与矛盾并存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内涵,查找当前城市规划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符合、不适应科学发展要求的问题,理清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

一是城市规划的指导作用很大一部分没有落实到位。规划管理部门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龙头,有时片面迎合经济发展的诉求,背离了公共政策属性要求,没有把公共利益、群众利益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进而使城市规划的引导作用明显削弱。

二是城市规划对园区经济发展缺乏有效的预测。规划的主要目的是对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利益再分配的重要调节手段。但长期以来,规划管理一直被认为是一门专门的技术性工作,编制规划也多从单纯的技术角度考虑是否可行,忽略了公共利益的要求,没有明确的公共价值体现,偏离了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