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的建议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翻转课堂的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翻转课堂的建议

翻转课堂的建议范文1

一、教学流程的“翻转”及教学方法的改变

翻转课堂的实质就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所以学生在课前的自主学习显得尤为重要。为此,笔者在课前做了诸多准备,以落实学生在课前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对所学内容有初步思考。

(一)微视频的制作

翻转课堂的重要特色之一就是微视频的应用,使新技术在课堂上发挥正能量,真正体现新技术的优势和对学习助力的不可替代性。本节课微视频的时间是15分钟,其设计思路和特点如下:

1.设计思路

微视频讲述古代中国的两个政策,即重农抑商和海禁,两者实行的原因、内容和影响,以及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发展缓慢的原因及影响。在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影响下,资本主义萌芽最终只能是缓慢发展,三个知识点之间实际是因果关系。笔者以此逻辑关系勾勒微视频的线索,使课本中的主干知识予以精练地呈现,为接下来课堂开展有效教学奠定基础。

2.设计特点

在讲述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对课本三个知识点、逻辑关系进行讲解,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

微视频最后提出了几个颇有思维含量的问题:重农抑商和海禁之间有何联系?什么是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萌芽要发展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对比明清时期,东西方不同经济政策的选择及由此导致命运的天壤之别,你有怎样的收获和启示?将这些问题抛给学生,以让他们课前思考,为之后课堂上讨论的展开、交流的深入奠定基础。

以生动的语言将枯燥的课本内容进行有趣呈现,调动学生继续微视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从一定意义上说,学生能否对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有恰当合理的解释和客观全面的评析,关键在于学生通过学习,对相关历史知识内在联系的梳理、对历史发展逻辑的分析、对历史意义的理解。因此,如何帮助学生获得对核心知识扎实而深湛的理解、掌握核心概念,是一线教师非常重视的实践性研究课题。对此,微视频起到了很好的探索作用。

(二)预习学案的编写

学生的学习有学案的引领,主要目的是配合微视频的使用,使学生对课本中的主干知识有较为深入的了解。本课的学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学习目标:

①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

②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

③提高对外开放意识、树立农工商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学习重点:理解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和“海禁”政策,培养学生历史分析能力。

学习难点:古代中国是一个以农为本的社会,要求能够基于这一点去理解重农抑商和海禁实施的原因。此外,不可忽视超越经济的政治文化的因素;理解重农抑商、海禁政策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之间的深层关系。

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古代中国重农抑商经济政策压抑了中国社会新的生产方式的萌芽,从而认识我国今天的改革开放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自主预习:

①重农抑商。阅读“重农抑商”,找出政策的首倡、含义、目的和影响;

②海禁政策。阅读“海禁”,找出海禁政策的含义、原因、表现及影响;

③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阅读这一子目,找出它的产生及缓慢发展的原因。

此外,还有知识体系构建、课后反思、针对性训练等。

(三)学生问题的收集

翻转课堂是以学生所提问题为中心展开教学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必须对学生所提问题做到心中有数,进行有效筛选,挑出有足够思维含量且和课文主题相贴切的问题。例如在本节课的课前问题收集中,学生一共提出了22个问题,这些问题一方面在课堂上逐一解决根本来不及,另一方面有些问题根本就是无效问题,偏离着教学的主线,属于学生的突发奇想。如有学生提出古代商人屡受压迫为何不奋起反抗?郑和下西洋是怎么回事?这些问题均与本课主题脱节,属于无效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下一番功夫,对这些问题进行取舍、整合,以对问题的探讨更为有效。笔者在课前将这些问题予以整理,留下了6个在课堂上展开讨论。

①中国重农抑商政策和传统文化有什么联系?

②重农抑商政策在一以贯之的过程中有没有改变或调整?

③为什么古代要限制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农、工、商的关系是怎样的?

④为什么明清两朝统治者无法考虑到闭关锁国的弊端?

⑤如果不采取闭关锁国政策,中国是否会像欧美一样走入工业时代?

⑥相比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进步性是如何体现的?

这6个问题涵盖了课文中的三个主要知识点,其中涉及重农抑商政策的问题有3个,海禁政策的有2个,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有1个。同时,这些问题也比较有深度,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也便于之后课堂讨论的展开。

二、课堂教学的互动化

(一)学生合作学习的组织

从翻转课堂的流程看,先是学生课前观看视频进行预习,然后课堂上进行探究,体现了学生学习的小组合作。从教师角度来看,教师就是布置好任务,然后由学生进行研究探讨、合作探究,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教师只是一个任务的安排者,学生才是任务的研究者、执行者。为此,笔者在课堂上将全班学生分为9个小组,每组6人,由组员推举组长,负责问题讨论的记录和整理,每个问题由一至两个小组负责讨论,形成书面观点,同学间亦可以相互辩驳。

学生是翻转课堂中的主体。在小组讨论和发言中,学生思考的深入度和活跃性都大大超出了笔者的想象。如在讨论“重农抑商和传统文化的联系”这个问题时,学生就曾提到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的重义轻利观,并引用《论语》中的话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来说明传统文化中的抑商观念;中国传统观念中一直存在“安土重迁”意识,这种意识也对重农政策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学生的这些观点都颇为新颖,让人眼前一亮。又如在讨论“相比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进步性如何体现”这个问题时,发言的学生就提到“小农经济是生产力水平极度低下状态的产物,只是个体的存在,不注重相互交流;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生产力水平向前发展的产物,它可以推动科技的发展、金融市场的形成(如股票、证券)、抗灾能力的增强、世界一体化的发展等”。对于这样一个非常抽象的问题,学生能有如此的认识,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真正体会到了:相信学生,相信学生的能力,给他们时间、给他们讨论的空间,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惊喜。

(二)教师当好新角色――导师

在这一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更多的是指导者而非内容的传递者。在这里,我们是在引导学生学习,而不是指令的教师。我们的目标是让学生成为最好的学习者,并真正理解课程的内容。当我们在学生身边和他们一起掌握概念,他们会以最好的行动来回应。在学生讨论发言的过程中,笔者更多的是作为一个倾听者的角色出现,在他们讨论中出现困惑或分歧时予以适度的点拨。如课上对于小农经济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两者的比较,因为这个问题比较抽象,学生在讨论和发言之后,针对这两个概念,笔者从对人的解放这一角度入手,来看两者的区别:“小农经济是将人限制在土地上,它限制人的流动和自由,具有封闭性和落后性;而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劳动力成为了一种商品,生产社会化,人的自由度增加,而正是在这种生产关系下,我们现在所熟知的自由、平等、民主、个人主义这些概念才会出现。从对人的解放这一角度来看,从小农经济到资本主义是个巨大的进步。”经过笔者的一番解说和提升,使学生对这两个概念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又如对于“如果不采取闭关锁国政策,中国是否会像欧美一样走入工业时代”这个问题,学生讨论得出的结论是很不到位的,有学生仅仅将闭关锁国归结于君主个人素质的高低,这既是一种肤浅的认识,同时也偏离了问题本身。为此,笔者就需要从更为宏观的政治、经济、文化视角出发,论证进入工业时代所需要具备的条件,使学生获得更为深入的认知。由此可见,翻转课堂绝不是视频取代老师,学生也不是在孤立地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所探讨问题的引领和提升也是非常关键的。

三、课后反思与教学感悟

这节课做为翻转课堂的首次尝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笔者课后反思起来,还是有诸多不足之处。在此,也一并进行了归纳整理。

(一)预习学案的设计可以更厚重些

预习学案的设计从课后学生的反馈情况来看,问题的设计较为浅显,应有的深度感也不够。如在对重农抑商、海禁和资本主义萌芽三个知识点的梳理时,以填空的形式对课本内容进行整理就显得思维含量不足,学生很容易在课文中找到答案,没有真正把导学的意图体现出来,而最后留下的问题也较为简单。

学习思考1:应当怎样认识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作用和影响?

学习思考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清朝采取闭关锁国的原因和危害。

这两个问题的设计不足以引起学生深入的思考,而只是对课本内容的重现。

(二)课堂师生的互动可以更积极些

伴随着问题的提出与思考、讨论的进行,课堂就成为了解决问题的场所,对话便成为通向理解的重要方式与途径。因为对话既表现为师生与历史文本之间的对话,也表现为师生间诚挚的交流与对话,而“在对话中,可以发现所思之物的逻辑及存在的意义”。笔者的这节课应该说有了些翻转课的痕迹,但可以做得更到位些。如在给学生表达的机会时,笔者还是受到传统的教师主导课堂思维的影响,在某些点上教师有“越俎代庖”之嫌。如在学生针对农、工、商关系问题的发言中,有学生提到他个人认为“商业是无用的,因为它本身并没有生产,只是进行交换,赚取中间利润而已,于国于民作用不大,国家发展农业和手工业就足够了”时,笔者打断了学生的话语,也没有对他的观点进行辩驳,而是将他的观点概括为过于绝对化,没有进行应有的讨论。学生在这里其实是对商业存在的必然性认识不清,没有认识到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通过讨论达到解疑、释惑这一环节的缺失不能不说是个遗憾。从这节课可以看出,教师控制课堂、掌控话语权的传统教学思维依然存在。在课堂中,可以更放开些,让学生充分表达观点,让师生充分互动,在辩驳、讨论声中将智慧和启迪内化心间,这才是翻转课堂应该达成的教学目标。

(三)问题整合可以更到位些

从课堂操作层面来看,本节课所选取的6个问题,依然不够精练,有些问题在课堂上进行全班讨论的意义不大。如第2个问题“重农抑商政策在一以贯之的过程中有没有改变或调整?”和第3个问题“为什么古代要限制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农、工、商的关系是怎样的?”这两个问题在课本中有较为明显的答案或者略作思考即可解决。问题太多导致的后果之一就是课堂收尾环节的缺失。收尾的缺失,一方面总是在完整性和对课文内容的总结方面有些缺憾;另一方面导致对第5、第6两个非常有价值问题讨论的时间明显不足。如果将这两个问题去掉,集中精力讨论4个问题,那么在时间安排和效果方面必将大为改善。

(四)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会更高些

翻转课堂的建议范文2

高校教育教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早在公元4世纪柏拉图创办的学园就是历史上最早且正规的高等学校,也是西欧最早的学术研究机关。而能称得上大学的则要算是意大利建立于1088年的博洛尼亚大学,她被誉为欧洲“大学之母”。从此之后,欧洲便如雨后春笋一般产生了一批大学。我国高等教育也是历史悠久,一般认为商代的“右学”以及春秋战国时期齐桓公创办的“稷下学宫”是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萌芽,而到了汉代的鸿都门学就可以算得上世界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科学校了。之后,由隋炀帝创立科举制度以及宋朝书院的建立,延续了一千多年,直到近代盛宣怀于1895年在天津建立新式学堂,中国才开始步入培养新时代人才的重任。在人类早期的教育手段和技术无非就是口耳相传,近代新式学堂也大多以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为主。从何兆武先生的《上学记》中提到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赫赫有名的西南联合大学,其一些教学趣谈可以看出西南联合大学教学方法无外乎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过程。而在迈入21世纪的今天,我们面临了信息化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也就是现代化的时代。说“现代化在我的理解中就是由不断进步的科学技术无休止地改造人的物质和精神世界的历史进程。”面对现代化的时代,你可以看到科学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体现,例如直观性教育技术的广泛运用,包括了看图、演示模型、视音频等各种教学手段在内的直观教育技术开始成为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的重要砝码。在50年代和60年代,随着教学机器、录音技术、电视技术等的运用兴起了语言实验室教学和电视教学的热潮。在21世纪的今天,更是可以看到网络公开课和虚拟课堂对于传统课堂教学的冲击,正是这些新技术、新手段促使了“翻转课堂”的提出与运用。另外,在新时代的今天,传统课堂的上课状态也面临巨大的挑战,过去大学课堂上“天之骄子”般一心向学的面孔已鲜为看到,转而让老师面对和头疼的是“低头一族”,“低头一族”即是不管老师在讲台前的眉飞色舞的讲解而只顾低头看手中的智能手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和游戏中自我陶醉。面对此情此景,不同的教学改革方案层出不穷,而这些方案中尤其以“翻转课堂”呼声最为强烈。翻转课堂就是要“反客为主”,将过去以老师为主的教学模式改革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打破了单纯的视听教学模式,教师的作用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学习指导者和学习评定者的身份进入教学过程。原因是学习时间不再限定于教室为主,而是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主动权转移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课下的时间去挖掘知识、阅读书籍、倾听讲座。教学模式的转变,将使得教室内的时间用来获得对于知识更深层次的理解。教师将不在继续“满堂灌”的讲授知识,而因此教师也能充分的利用课上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这种翻转课堂的方式也可与混合式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教学方法融合在一起,目的是让学生学习更加灵活、主动,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来。

一般来讲,学生的学习过程由两个方面组成:第一方面是“信息获取”,这一方面主要通过教师的讲解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来实现的;第二个方面是对于这些获取的信息进行“信息吸收”。“信息吸收”是学生在课外完成的,而因为第二方面如果没有教师特定时间的指导将会影响吸收的效果,从而消解学习的动机、兴趣和成就感。“翻转课堂”则针对这一学习过程进行了重新调整。“信息获取”是学生在课外进行的,“信息吸收”是在课堂上通过互动来完成的,经过教师在课堂上给予有效的辅导,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有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吸收过程。“翻转课堂”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实际上扩展了学习的有效时间,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当然,这种“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在艺术理论的课程教学中将会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二、艺术理论课程为何要翻转课堂

在高校普遍推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下,艺术理论的课程更要将这种方式打造为新形势下的一种常规教学手段。各种学科和专业类的课程都有自己独立的特点,而艺术理论所体现出来的特性以及教学目标更加需要以一种新颖的上课方式来去推动和实现。首先,艺术理论课程的教学应该着重培养的是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想象力的培养,不能靠智育,而要靠艺术教育,因为智育都是在理智和逻辑的框架内进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没有办法通过口传心授,必须通过更为新颖的教学方式启发学生,让学生驰骋在想象的海洋中自由穿梭,并且从中体验到想象的乐趣。比如,艺术理论课程一般涉及到的艺术本体论不外乎艺术的本质和发生、发展,而单就艺术的发生来讲,主要探讨的也是从考古学和人类学的思路对原始社会进行理论的阐发,而要想明白艺术发生的原因的多元化,对于遥远的原始社会最应该具有的态度就是大胆的想象,想象原始社会的人们是如何生存的?又是如何在生存之余画出阿尔塔米拉以及法国拉斯科里的洞窟壁画的?面对这一章节的教学内容,我想作为教师应该在课前要求学生去了解艺术发生的基本考古材料,并在实际教学中开始鼓励学生勇敢想象,到底哪一个学说最符合历史的实际,是巫术、游戏、模仿、表现亦或劳动?而学生脑海里闪现的种种想象的可能性就要在课堂上当堂展示出来,彼此之间进行交流,老师从中进行引导,一步一步将几个学说圆满,又一步一步将几个学说推翻,最后进行总结,得出艺术发生原因的多样化和综合性特点。也就是艺术发生的原因是由学生根据自己课前的预习和课堂的大胆想象将结论自己推理出来的。这堂课可能最忌讳的就是由老师一个一个罗列历史资料和研究证明,一个一个将几个学说推出推进,最后得出了中肯而又客观的结论;但是这种方式却抹杀了每个学生在面对这一问题时的独特看法和想法。想象力是创造力的源泉,没有了想象力也就意味着没有了创造力,大凡平庸的艺术作品都来自创造者本身想象力的匮乏和思想认识的肤浅。所以,要想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必须要进行翻转课堂,关于艺术理论知识的呈现不再是教师而是学生,教师只是引导、规范、辅助的作用。其次,艺术理论课程要教会学生如何保持个性。艺术理论的教育宗旨是培养艺术专门人才而不是标准化的受教育者。常规的课堂将学生以整齐划一的标准放在教室里,面对统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统一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统一的教材和统一的教学笔记,最终的结果也只能是令学生逐渐丧失掉其个性,作为艺术专业的学生缺少了个性将意味着缺少了艺术创造的可能。而翻转课堂就可以极大的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并且通过教师的评价方式带动学生积极表现以实现更加个性化的反馈。最后,艺术理论还要能够让学生建立审美的而非功利的人生理想。正如马丁·布伯在《我与你》中提到的“教育非是告知人存在什么或必会存在什么,而是晓谕人如何让精神充盈人生,如何让我与‘你’相遇。”艺术理论课程属于美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的目标是期望引导学生精神自由并发展完满的人性,使人从“感性的人”转变成“审美的人”,所以美育是情感教育,并非单纯的知识传授,课程性质的特殊性决定了课程的教学实践应该大力倡导学生学会自主体验,学会体验人生、体验生活、体验艺术而非体验枯燥乏味的艺术相关的概念、抽象的理论、空洞的学说。如果不能够将艺术理论课程实现自由、灵活的翻转,不但谈不上美育,也不是真正的艺术教育。因为艺术的教育本质上不是知识和理论的教育,不是概念和逻辑体系的教育,而是引导受教育者在感性的、情感的活动中体验人生的乐趣,提升人生境界的教育。所以,艺术理论不能仅仅看重课堂上传授的知识层面,更应该组织受教育者直接参与审美体验活动,比如组织学生集体参观博物馆、美术馆、考察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组织学生课外读诗、听音乐会、亲自画画等等,将学生作为艺术理论课程的主体,使其在艺术理论课程的学习中体验到的是精神充盈着的审美实践活动。艺术理论与科学研究不一样,科学研究是要发现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艺术理论除了发现各门艺术的普遍规律之外,更重要的是体验到一种人生的意味和情趣。所以,艺术理论课程需要通过翻转课堂的方式培养具有创新型、有想象力、有个性、有审美能力的全面人才。

三、艺术理论课程如何翻转课堂

艺术理论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讲授为主,或与讨论法结合进行的方式,基本上还是以教师直接控制信息和知识的传递,为了适应新时期艺术理论课程的上课需要,必须强调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一定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其独立学习的能力和创造能力。而在具体的实践上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首先,学生课外的自主学习机制。由学生在课下时间观看教师指定的网络教学公开课程或部分视频资料,视频的选取一定要考虑与课堂辅导的紧密性和连贯性。在课堂上教师针对学生所观看的视频内容展开辅导与答疑,这种方式一是节约了教师资源,二是让学生对某一知识点具有了深入了解和预习的基础上,并且提出相应的疑惑,形成问题意识。另外,除了视频资源,如果条件允许教师还可以在课外组织小型的“艺术沙龙”,那就是将以轻松愉快的交流方式来谈论学术话题,由教师专门邀请学科领域的学术带头人或知名艺术家为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谈话,既可以让学生耳濡目染学者的风范又可以让学生建立对于艺术理论知识的兴趣。“艺术沙龙”可以每月一次,也可以每学期一次,总之可以丰富学生对于学科前沿知识的视野和眼光。其次,学生课上的互动方式方法。翻转课堂并非不要课堂或课堂里就不能翻转,例如最典型的课外活动辩论赛,课堂上教师就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组织辩论。课堂辩论的方式方法运用,最关键的在于辩题的设计与选取,首先辩题的选择得与教学内容直接相关,最好就是课程的教学重点或难点,经过辩论之后也可加深学生对此知识点的记忆,当然辩题难度不宜过高,因为难度大了将会使得学生无话可说,应该选择难度适中的题目。并且辩题应该比较中性,辩论双方可以自圆其说,辩的公平。另外就是选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以此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艺术作品的价格是否是艺术作品价值的体现?艺术的发展应该是自律的还是他律的?除了辩论还可以采取的是给学生留专题讲授的作业。要求学生课下根据所学内容进行准备,在上课过程中选取其中一位同学进行讲授,具体时间应不低于10分钟,学生也可以自己制作一个ppt的方式,并且可以将自己在专业实践课上的作品拿出来进行分享讲解,或者将自己外出考察的经历在课堂上进行讲授。这种方式既可以锻炼讲课同学的知识运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丰富课堂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对于艺术理论课程的期待。第三,通过课外的实践活动来“翻转课堂”的方式方法。其实,“翻转课堂”最根本的就是打破固有的教学模式来使学生心里产生认同感,这种认同感就可以通过课外的实践活动来建立。比如由教师组织的话剧演出活动,要求学生利用已学习的艺术理论知识,由学生自己出剧本、拉赞助、排演节目,最后呈现一场精彩的话剧表演。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都可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可以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教师在辅导学生做节目的同时依然可以将艺术理论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上,学生在回到课堂上才能够更好的接受艺术的相关理论知识。另外,不少艺术理论的案例讲解重视原作的艺术价值,教师就可以带领班级同学前往博物馆、美术馆等场所,面对“原作”现场讲解,那将更加赋有艺术感染力。所以课外活动的目的不是要带领学生为活动而活动,而是要连接课内课外的优势,在实践中掌握和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

翻转课堂的建议范文3

关键词:服装工艺基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B

The Flipped Classroom for “The Basic of Clothing Technology”

Abstract: The flipped classroom is a new pedagogic model. By taking “The Basic of Clothing Technology”courses as example and aimed at improving teaching quality, the author discussed some experiences in the practice of flipped classroom.

Key words: “The Basic of Clothing Technology”;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服装工艺基础是一门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课程,是服装由面料到成衣过程中的一些基本实现手段和方法,也是基于服装款式设计和结构设计基础确保服装设计完美体现的第三个设计再创造的环节,主要由三大部分构成:手缝工艺、机缝工艺和熨烫工艺。服装工艺基础课程在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传统的服装工艺基础教学是与服装设计课程和服装结构课程分离教学的,它的教学流程大多数是将教学内容机械地分割成若干个部分讲解,然后以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训练来完成教学任务。然而这种教学模式学生接受的速度快,但遗忘的也快,并且实际教授过程中并没有使得大部分的学生意识到服装工艺基础的掌握在成为一名成熟服装设计师的道路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更谈不上专业、行业和职业的相互关系了。学生甚至是将服装工艺课程理解为一门孤立的、与其他专业课关联不大的课程,进而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基于以上实际情况,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到服装工艺课程教学中,并进行了有效的实践。

1 翻转课堂的实质

翻转课堂是从英语“Flipped Class Model”翻译过来的术语,也被称为“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简称翻转课堂或反转课堂。翻转课堂其实质是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流程。过去学生在课堂上齐步走,学习新知识;课后自主学,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而翻转课堂则是课前自主学,课堂中教师因材施教或开展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在课前学到的新知识与技能。

传统的服装工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是老师在课堂上讲授手缝工艺、机缝工艺和熨烫工艺的特点、要求等基础知识,然后布置单项的课后作业,让学生练习。在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中学生自己事先通过老师提供的视频、专业资料完成相关基础知识的学习,在课上则进行答疑解惑、解决问题和知识运用,课堂变成了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互动交流的场所,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2 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的实践

由于服装工艺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强调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强调学以致用,其教学质量成果的优劣很大程度上更取决于学生的自觉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然而服装工艺基础课程的初期学习相对其它设计课程会显得有些单调乏味,因其需要反复多次地学习、练习和操作,并且特别注重循序渐进。如果有一步没能跟上和领会,会造成后续的工艺无法衔接有序,这样就会挫败学生对于工艺课程的学习热情,甚至是造成抵抗情绪,教学质量便无从谈起。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有效地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习惯。

2.1 学生自己掌控学习时间和进度

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资源,老师事先将服装工艺基础课程的教学视频挂在校内网的学习资源库当中,供学生自行下载学习。学生根据自身情况来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学习时间和进度。

学生在课外先看教师的视频讲解和操作手法,完全可以在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中进行,而不必像在课堂上教师集体教学时那样紧绷神经,担心迟到、担心无法完成作业、担心遗漏重要知识、担心因为分心而跟不上教学节奏等等。学生观看视频的节奏完全由自己掌握,看懂了明白了就快进跳过,没看懂没明白时倒退反复观看,也可以停下来仔细思考或做笔记。

2.2 同学之间增加了学习中的互动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最大的好处就是全面增强了课堂的互动性,具体表现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学生在学习之初就开始通过聊天软件和校内BBS平台向同伴相互询问学习方法、进度等,以寻求帮助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学生完成单项作业后,利用全校及宿舍的无线网络覆盖资源,教师注意到部分学生会被相同的某一个问题困扰,于是通过手机端的聊天软件和微信方式,组织这部分学生成立讨论小组,为他们进行及时解答和辅导,同时学生之间相互讨论。这种方式的精妙之处是,当学生遇到难题准备请教时,教师能及时地给予指导。当教师成为师傅而非教学内容的传递者时,就有机会观察到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发展起协作学习小组,彼此帮助、相互学习和借鉴,而不是将教师作为知识的唯一传播者。

2.3 教师与同学之间的交流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另外的一个好处就是增强了教师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互动性,由于教师的角色已经从教学内容的呈现者转变为学生的师傅,这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交谈、回答学生的问题、参与讨论小组,对每位学生的学习进行个性指导。

多年以来,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注重学生的到课率、学习的态度、是否按时提交作业、完成作业的质量等方面来评判学生成绩,这些都是通过学生单方面的表现体现出来的,老师只是一个裁判。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后,这些问题已不再重要。真正的问题是教师能做些什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到知识,老师带着这一深刻的问题与学生共同商量探讨方法。老师在课程一开始先以提问的形式让学生进入思考状态,课后在通过学生先自发思考、讨论,教师再进行分析和讲解的形式,使学生能记忆更深刻。因为服装工艺基础课程在款式设计和结构设计之后承担着服装成型的重要角色,他们深知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服装设计师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也就明白了认真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性,同时无论在学校、在宿舍、在家里都可以将学生带入一个服装工艺基础课程学习的环境,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学习者。

3 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与方法

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与方法是建立在行业的岗位需求、专业要求和学生的基础素质之上的,以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为主体。在现今服装行业的经营模式和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转型的背景下,以往服装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只强调设计审美的片面模式,应需调整与行业相适应。

首先,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特点是注重教学的方法。将服装工艺基础(服装制作)类课程与服装设计课程、结构课程衔接和结合,在学生有了一定的款式设计和结构设计的知识基础之后,再来安排服装工艺基础课程的学习,并强调服装工艺基础的学习也是为了“再创造”。这样利于学生接受,也更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因为最终能够立体呈现设计师想法的还是产品,也即要经过服装的缝制工艺后最终完成的,其设计的过程中各种造型要素与各个制作环节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衔接、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其熟悉和掌握各种工具、材料和机器的使用及服装制作中各个环节和工艺流程。此后,通过服装各种零部件的实际制作到整体组装制作,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工艺制作重要性的认识。同时,在教学中要特别强调服装的制作工艺是属于服装设计过程中的“二度创作”,要以设计创作的理念贯穿始终。在此思想指导下,经实践,学生学习目的明确、积极性高,并将工艺制作后的实际效果引入服装造型设计的构思,以此作为设计灵感进行再创造,工艺基础课程确实扩展了学生的设计思路。

其次,服装工艺基础课程引进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集图、文、音、像于一体,课程中学生在上下课期间均可以触摸屏幕快进、倒退或重复播放观看教师示范,这样将资源重复有效地利用,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其他班级或年级的学生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来工艺实验室自主学习,这样进一步将资源利用最大化。然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是先由教师对技能操作知识边讲解边示范操作,然后将学生分批围着一台缝纫机看教师操作示范,相同的内容教师重复多次,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这种教学方法不可能最大限度地表达每一个细节;再者,此种教学方法具有不可逆性,即操作过程和成形的面料不能再次使用,加之在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的观察角度不同会造成理解的偏差。简言之,这种传统模式效率低、浪费大,不能适应现代转型中的服装行业节奏和市场变化,难以适应企业的需求。

再次,老师整合社会资源,将其他学校、企业的服装工艺基础相关的视频,按服装的类别,如针织类、衬衣类、西服类、外套类、运动户外服类等资源挂在校内网的学习资源库中。经过整个课程的前半段理论和实践后,学生们已经掌握了大部分的服装工艺基础知识。此后,对比知识和企业规模化的不同之处,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还可以增长见识,在后续专业课的学习之前有心理上的准备,了解服装企业的制作标准,提早适应服装企业的文化。这样更利于学生的学习,但平台资源的搭建是建立在学校的网络资源开放程度基础之上的,同时也和教师与企业合作深度有关,也为日后建立SPOCs(小规模翻转课堂网络课程)和开设具有专业领域竞争力的MOOCs(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加之,课程过程作业以展览的形式出现,学生按自己的节奏学习课程。当他们完成一个阶段的学习后,学生必须证明自己已学到了内容,采取的方式是作品展览。谁的作品有创意一眼便看出,学生的成绩真正是由他们已经掌握的内容多少来决定。在上课初始阶段学习和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认真创新地完成作业要求,因为结课的作业要进行展览打分评比,学生可以加入对自己作品的创意和意见,教师按照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意酌情加分,鼓励他们进行再次创作,这样又一步加深了学生对于本课程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翻转课堂的建议范文4

[关键词]翻转课堂;医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微课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4-0071-02

翻转课堂又称“颠倒课堂”,其核心思想就是翻转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教学由“教-学”模式变成“学-教”模式,即学生课前观看授课视频,完成课前任务,课内完成问题讨论、实验和测验等活动,教师引导和帮助学习者解决遇到的问题,从而促进学习者的知识内化与建构。[1]翻转课堂背后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关注的是学习主体的学习行为。

翻转课堂为我国高校教师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但是翻转课堂如何翻转才能达到预期效果,这是广大教育者应该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理想的翻转课堂具有以下四个特征: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个体指导为主的教学风格,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课堂教学多维目标的达成。[2]按照理想的翻转课堂所需要具备的特征和要求,笔者以中医院校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课程为例,构建适用于翻转课堂的网络教学平台,设计适应中医药院校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流程,以期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一、以网络信息技术构建翻D课堂网络教学平台

为方便向学生学习资源,增加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笔者应用了两大网络信息技术构建适合于翻转课堂的网络教学平台。

(一)蓝墨云班课手机APP平台

蓝墨云班课是一款移动教学助手APP软件,教师端可以在任何移动设备以及电脑端管理学生、分享视频资源、布置批改作业、组织讨论答疑。在任何普通教室的课堂现场,可以随时开展签到、投票问卷、头脑风暴等互动教学活动,即刻反馈,即刻点评。教师的所有课程信息、学习要求、课件、微视频等学习资源都可以即时传递到学生的移动设备上,让学生从此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学生观看视频、下载教学资料、参与教学活动、签到后都可获得相应的经验值,教师也可以通过给予经验值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将其作为奖励鼓励学生提问和答疑,而总的经验值是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累积,可以作为教师评价学生学习过程的一个指标。

(二)QQ群学习平台

为加强师生交流,我们专门建立了QQ学习群,学生随时提问,教师和助教及时予以解答。除交流医学免疫学和病原生物学课程学习的问题之外,我们在师生交流平台上还积极推介与本学科紧密相关的其他生命科学知识或信息,增强了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有机交融,便于学生开拓视野,增加学习兴趣。

二、翻转课堂在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一)课前自主学习流程设计

1.制作、搜集微课视频

翻转课堂中微课视频的质量是关键。制作、选择学生喜欢的教学视频尤为重要。笔者根据对学习内容的准确理解,按照学习目标的要求自行制作微课视频或在网络上搜集各种有趣的教学视频。例如在教授免疫球蛋白的时候,将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功能和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制作成三个独立的微课视频,并布置作业。(1)要求学生能够在纸上绘制出免疫球蛋白的分子结构图。(2)让学生思考如何用自己的身体摆出一个免疫球蛋白分子以及身体的各个部位代表哪些功能区,有什么样的功能?在进行“细菌的接种和培养以及消毒灭菌”实验教学时,笔者拍摄了“实验所需的用品和仪器”、“培养基的制备”、“细菌的接种方法”以及“影响细菌生长的因素”四个微课视频。这些视频不但涵盖了相应的实验操作演示,而且还涉及了细菌的生理和消毒灭菌等基本理论知识,可同时用于理论和实验教学。除了自己制作的视频外,笔者还在网络上搜集了大量有趣的网络视频用于教学,比如人体免疫系统、细胞大战病毒、革兰染色试验等。

2.设计配套的课前学习任务单

课前的学生自主学习是翻转课堂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关系到课堂活动能否顺利进行。由于学生的课外学习教师不能及时掌握,学生可能遇到不知如何运用学习资源自主学习的问题。因此,教师在实施翻转课堂时,可以设计学习任务单,明确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目标和方法,并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布置学习任务,预告课堂学习形式,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按照自己的学习节奏进行自主学习。

3.课程学习资源并监督学生学习

可以提前一周在蓝墨云班课手机软件平台上同时微课视频和课前学习任务单,让学生真正做到自主控制学习时间,随时随地利用手机学习,最大化地利用零散的空余时间学习。而在教师端,教师也可以查看有多少学生看了视频,看了多长的时间,作业完成情况,对进度落后的学生还可以通过蓝墨云班课软件及时提醒。

4.收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基于课前的自主学习,学生难免会遇到问题,而这些问题应该及时地反馈给教师。笔者通过在蓝墨云班课软件中发起讨论、答疑活动或利用QQ群与学生互动讨论,解决问题,不能解决的问题纳入课堂知识内化阶段进行。

(二)课堂知识内化过程设计

1.教师检测自主学习效果

课前自主学习的质量是顺利进行课堂活动的基础。课堂一开始的前测,是督促学生认真进行课前自主学习的必要手段。在上课之初教师可以对新课的课前任务进行测评,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介绍,并对学生解答不够全面的地方进行完善,对错误的地方进行更正。

2.开展丰富的课堂活动,使知识内化

由于学生已经在课前进行过自主学习,那么在课堂上学生作为主体应展示所学,而教师则作为引导者,应组织学生进行探究、讨论、互动、拓展、提高等活动。该环节的教学是翻转课堂中的主要活动。教师对课堂上的教学活动必须精心设计,使学生能够完成运用、分析、综合与评价等高层次的认知目标。下面通过几个实例介绍笔者在翻转课堂教学中所开展的课堂教学活动。

(1)案例分析活动:在教授乙肝病毒时,学生已经通过教师制作的三个微课视频――乙肝病毒的结构、乙肝病毒的抗原组成、乙肝病毒的致病性与免疫性对乙肝病毒的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因为学生没有实践经验,很难利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诊断乙肝这一疾病。因此,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所设计的教学活动以案例分析为主。首先给出三张 “乙肝两对半”的化验单,分别代表大三阳、小三阳病人和正常人,学生分成小组对三张化验单的结果进行讨论并展示讨论结果。然后再给出两个病案:一个是慢性乙肝急性发作案例,一个是无症状乙肝携带者案例,要求各小组学生通过分析症状、体征以及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来进行诊断并给出治疗原则。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总结,最后得出结论,也可能在分析过程中提出新的问题,并在与其他同学或教师的交流中得到答案。

(2)较难问题讨论:在教授细菌的生理时,学生已经完成了课前微视频学习、课前作业讨论以及上了细菌的接种和培养实验课,对于细菌生长所需的条件、如何培养细菌、细菌生长后的现象都已经有了感性的认识,因此,在课堂上不能再对这一部分内容进行简单的重复。我们设计了一些比^难的问题,例如针对不同的细菌比如溶血性链球菌、霍乱弧菌、破伤风梭菌等如何培养?如何鉴定细菌?请学生设计鉴定细菌的简单流程。这就要求学生要进行高层次的综合分析,要分析这些细菌生长所需的条件有哪些不同,要总结出可以用于鉴定细菌的方法有哪些,而且有些知识是还没有学到的新知识,学生可能需要通过查阅资料或提前翻阅课本的相关内容来解决问题。

3.知识总结与再反馈

教师在最后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系统地贯穿和讲解,并进行知识点的强化、重点和难点的指导,对学生仍然存疑的问题进行解答。

三、学生对翻转课堂的教学评价与反馈

为客观评价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我们在教学结束后对2个班级共151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90%的学生都喜欢“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85%的学生认为自己在进行翻转课堂时有积极主动地去学习,74%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愉快,70%的学生认为相对于传统课堂,翻转课堂教学方式使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85%的学生认为翻转课堂对于促进团队合作有好处。

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有的学生认为课前自学占用的时间比较多,负担较重;大部分学生认为这种教学方法所占的内容占50%以下的比例比较合适,而每周在自学上所花的时间应尽量控制在3小时以内。这些现象说明,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观念并没有大的转变,还是习惯于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这也提示我们,除了改变教学方法以外,也必须将新的教育理念逐步传递给学生,做到教师和学生一起来“颠覆课堂”。

[ 参 考 文 献 ]

翻转课堂的建议范文5

关键词:翻转课堂;专业英语;成效;问卷调查

油气储运工程是研究石油与天然气的储存、运输及管理的一门交叉性工程学科,其专业知识包含油气集输、油气长输、油库设计与管理等。而专业英语作为衔接基础英语和专业知识的重要纽带,对于拓展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采用课文阅读的方式,逐步教授学生专业单词以及专业知识的英语表达,是目前油气储运工程专业英语较为常用的教学方式。但是,相较于通识英语,专业英语教材中的课文要求学生具备足够的专业素养才能准确地理解和接受。因此,常常发生教师与学生间对于学习难点的理解偏差,降低了教学效果。针对这一问题,以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堂集中答疑为主要形式的翻转课堂(FlippedClassroom)教育方法,发挥和调动了学生的自主需求和内化学习能力,成为解决师生教学重点偏差的手段,在油气储运工程专业英语的教育中进行了改革试点。为了明确翻转课堂在专业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在学生中开展了问卷调查,通过分析调查结果,为油气储运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方法改革提供参考。

一、翻转课堂教学成效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一)调查对象

本次问卷调查依托网络调研平台,从油气储运工程大三学生中随机抽取一个教学班共51名学生完成调查问卷填写。51名受调查学生中男生15人,女生36人,分别占比29.4%与70.6%。由于专业英语的学习情况与学生的基本英语水平相关,因此在调研之前也对学生的四级考试成绩进行了统计。在调查对象中,通过四级的人数为38人,占总人数的74.5%。在后续的调查结果分析中,需要考虑学生之间英语基础的差异对于学习效果的影响。

(二)调查问题设置

本次调查问卷一共分为五个部分共23个问题,见表1。设置内容除基本情况调查外,首先设置5个问题摸清调查对象在常规课堂中的学习情况;其次围绕翻转课堂教学的不同环节设置了两个部分共9个问题,分阶段地了解调查对象对于该教学方法的接受程度;最后是总体情况调查,设置了7个问题,主要用于掌握调查对象对于翻转课堂的评价、认可度以及对教学方式推广的支持度。

二、翻转课堂教学成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一)基础学习能力对翻转课堂教学成效的影响

本次问卷调查通过对常规课堂学习情况的调研,掌握了被调查学生的英语基础学习能力。在常规的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偶尔注意力不集中或听不懂老师讲解的学生占比47.06%,另有近50%的学生会发生更加频繁的注意力不集中或存在听不懂的现象,具体人数与分布见表2。而对于翻转课堂上自己的具体表现,认为自己完成“很好”和“较好”的同学占比约为47%,认为完成“一般”的学生占比约为51%,认为自己完成“较差”的学生仅为1.96%,见表3。一方面,可以认为,在常规教学中从没有发生过注意力不集中或听不懂讲解情况的同学,是英语基础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其翻转课堂的表现应当为“很好”。调查结果显示,翻转课堂中表现“很好”的同学的占比达到了9.80%,几乎是自认英语基础学习能力较好学生的3倍(3.92%)。可见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在常规教学中经常存在注意力不集中或听不懂讲解情况的同学,是英语基础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其翻转课堂的表现预期在“较差”状态。调查结果显示,认为自己在翻转课堂中表现“较差”的同学仅为1.96%,远低于常规学习中经常不能跟上进度同学的比例(13.73%)。可见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对于英语基础较差的同学也具有较好的学习效果。综合上述数据分析可知,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在优生和差生中均要优于常规的专业英语教学方式,英语基础学习能力上的差异,不会改变翻转课堂教学的成效体现。

(二)课前学习环节对翻转课堂教学成效的影响

专业英语课程的课前学习内容以课本知识为主,补充了中文教材、学术论文和网络视频资源。对于学生完成课前学习的效果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见表4根据调查情况来看,超过六成(66.67%)的学生认为课前学习的内容量适中,在余下的学生中,认为课前学习内容掌握较差的学生仅有1位,占比为1.96%,其余学生认为自己的课前学习效果较好或很好,自评价为“一般”“较好”“很好”的学生总人数占比超过了98%。这一比例与表3中认为自己在翻转课堂上表现很好、较好及一般的学生总数是一致的。表明专业英语课前学习环节与翻转课堂的教学成效之间具有十分显著的关联性,课前学习环节做得较好的学生,预期在翻转课堂中应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效。此外,将课前学习评价与翻转课堂表现评价进行详细对比可进一步发现,对自己在翻转课堂上的表现评价为“很好”的学生比对课前学习内容掌握自评为“很好”的学生多2名;而评价等级为“较好”的学生在翻转课堂自评中又比课前学习内容掌握情况多3名,见表5。表明通过翻转课堂的课上活动,有5名(占比9.80%)学生提升了自己对于学习状况的评价等级,说明通过良好的翻转课堂课上活动,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学生对翻转课堂的评价

在本次调查问卷中,设置了“总体情况调查”环节,要求学生对于翻转课堂做出总体评价。首先,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有90.20%的学生认为翻转课堂提高了翻译能力,另有86.27%的学生认为提高了对于油气储运基础知识的掌握。而其他三个潜在的能力提升范畴“阅读能力”“专业英语写作”“口语交流能力”的被选择率仅分别为52.94%、43.14%和35.29%,见表6。这些薄弱环节为未来专业英语翻转课堂的课上活动设计,提供了改进方向。相比于传统教学模式,有超过一半的同学(50.98%)更加喜欢翻转课堂,仅有2人(3.92%)明确表示更加喜欢常规教学,另有45.10%的同学表示自己难以做出偏好选择,见表7。可见,翻转课堂相比于常规教学而言,其吸引力优势是显著的。但是,在受调查的学生中,有近一半无法在翻转课堂和常规课堂之间做出明确选择,说明需要进一步改进现有的专业英语翻转课堂设计,来提高学生们对于该教学模式的认可度。

三、油气储运工程专业英语翻转课堂改进建议

(一)在课堂环节中增加教辅材料和趣味阅读

针对学生认为翻转课堂对“阅读能力”提升不足的问题,可以通过增加阅读材料和提高阅读量来解决。目前,超过六成(66.67%)的学生认为课前学习的内容量适中。因此,增加的阅读量和阅读材料不应纳入课前学习环节,而需设置在课堂环节中。阅读的内容应当与课文内容相关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其篇幅应保证班级同学能够在10min之内完成阅读并消化篇幅内容。对于阅读效果的考察可以是多方面的,一类是按照传统的方式课上布置5~10道阅读理解题;另一类则是结合口语交流能力培养来设置,这类具体内容参见第三点改进建议。

(二)增加专业英语写作练习

针对学生认为翻转课堂对“专业英语写作”提升不足的问题,分别在课前学习环节和课堂环节增加专业英语写作的相关内容。可适当将部分课前学习中的专业英语阅读材料替换为专业英语写作内容,此外在课堂环节再辅助部分写作内容,两者可以联动。例如在课前环节设置的专业英语写作内容,可以在课上进一步延伸,将文字转换为思维导图、流程框图等,更加多样灵活地掌握专业英语的写作方式、类型和内容。

(三)在课堂环节增加英语口语交流内容

针对学生认为翻转课堂对“口语交流能力”提升不足的问题,在课堂环节中增加英语口语交流内容。为保证课堂教学的连续性,建议与课堂环节中增加的趣味阅读联动。具体做法是,将班级中的同学分为2组以上,安排不同的教辅阅读材料。之后留出5~10min的准备时间,让不同组的同学之间用英语相互交流,向对方说明阅读材料内容大意。

(四)提升学生对于翻转课堂的认可度

针对翻转课堂认可度仅为50.98%的问题,从增加学生获得感入手来提升学生对于翻转课堂的接受比例。首先是保证以上三点改进内容的落实,补齐翻转课堂的能力培养效果。其次可以适当增加课堂环节在课上演讲、口语交流的点评和评优,以及课上小测试的评优环节,量化体现学生的所学所得,突出明确翻转课堂的教学成果,从而提升学生的认可度。

四、结束语

为明确翻转课堂在专业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从油气储运工程学生中随机抽取一个教学班共51名学生完成了问卷调查。通过分析调查发现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在优生和差生中均要优于常规的专业英语教学方式,学生对翻转课堂的学习过程及结果也普遍较为满意。但是,学生对于翻转课堂在“阅读能力”“专业英语写作”和“口语交流能力”三方面在能力提升上的作用的认可度不高,有接近一半的学生表示无法在常规教学和翻转课堂教学中选出更喜欢的教学方式。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四点翻转课堂的改进建议,增加学生的获得感,提高其对于翻转课堂的认可度。研究成果为油气储运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方法改革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张金亮.“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油气储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产业创新研究,2020(9):157-158.

[2]李洁,王黎,孙鹤旭.应用为导向的专业英语教材建设研究———以河北工业大学版《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为例[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6):89-90.

[3]陈海林.翻转课堂视角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研究[J].知识经济,2020(18):165-166.

[4]彭星煜,梁光川,胡亚梅,等.油气储运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思考与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2(20):220-221.

[5]吴瑕,贾文龙.翻转课堂在油气储运工程专业英语课堂中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8,5(29):219-220,226.

翻转课堂的建议范文6

【关键词】翻转课堂 课前学习 积极性 策略

一、引言

目前,众多专家和学者对翻转课堂进行了研究和实践,构建了众多的翻转课堂模式,但是无论何种模式,都强调了课前学习这个过程的必要性。例如:

课堂翻转模型:建立课程资源―网络在线学习―课堂活动―学习测评―提炼升华

自主学习模式:课程开发―自主学习―课堂内化―测试与反馈―研讨与总结

目前各类学校及学科的教学研究重点普遍集中在课程开发、建立课程资源与课堂活动上,对课前自主学习这一块研究不够。

课前学习也称课前预习。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通常以“课堂教学+课后作业”的形式进行知识的讲解传授。但是在翻转课堂模式下,通常以“课前学习+课堂活动”进行知识的吸收和内化,课前学习成为学习的必要过程。没有课前的学习,翻转课堂的教学实施效果会很差,甚至根本无法进行课堂翻转教学。

本文以宁波大红鹰学院为例,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整群抽样调查,总共调查了485位学生,从大学生课前学习现状、态度、困难、翻转课堂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得出课前学习的相关问题,最后提出提升大学生课前学习积极性与效果的策略。

二、调查结论

(一)我校学生普遍认为课前学习对于上课的效果以及新课的学习都是有帮助的,仅有很小一部分同学认为没有帮助,所以课前预习在学习中很重要,不能被忽视,应该在教学体系中充分运用起来。

(二)在调查的学生中,有一部分学生愿意积极地去参与课堂讨论,可是仍有将近一半的学生积极性一般,所以调动这部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很有必要,如果可以调动这些同学的积极性,就能够加强整体学习的氛围,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在调查中可以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在遇到课前学习难点时往往会跳过,而不是主动去解决问题,这部分学生的预习时间往往也不长,说明需要去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主动预习,主动解决学习上的困难。

(四)学生对于课前学习的主动性不够,仅有少量同学会去主动预习,绝大多数只是偶尔去预习,更有一部分学生从来不预习。他们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不重视课前预习、觉得课前学习没有必要、看不懂和没有好的预习方法。我校学生花费的预习时间不够多,在愿意去预习的那部分人群中,花费时间的比例也大多数集中在一小时以下,更有部分是基本不花费时间的。

(五)翻转课堂相对于普通的教学模式能够增加学生的预习时间和主动性,但是目前学生对于翻转课堂的喜爱和接受程度并不高,并且了解的程度也不够深入,翻转课堂处于起步阶段。学校和任课教师应当对翻转课堂进行宣传和引导,这样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于翻转课堂的喜爱和接受程度。如果提高了学生的喜爱程度,他们就更加愿意去通过翻转课堂进行预习或是课上的学习,有利于翻转课堂的实施。

三、建议

(一)教师可以在课前学习任务布置中,控制好预习需要花费的时间,过多的预习任务,会使预习积极性不高的同学不愿意去预习,建议预习时间为一小时之内。

(二)将课前学习纳入学生成绩考核,通过网上视频监控等技术手段或是课上测验等办法,检验学生的课前学习效果,以此来监督学生是否已经完成相应的课前预习内容,让存在懒惰心理的学生纠正自身的学习态度。

(三)教师必须在课前发放学习的素材,让学生们有资料可以使用,方便学生入手去进行课前学习,加强学生课前学习的目标性和主动性。可以在晚自习中,通过课代表的M织,全班学生集体观看视频来进行课前学习,视频内容要简短而又精髓,突出所需要的知识点,在观看视频后可以做相关的习题来巩固记忆,加强预习效果。

(四)可以采取团队化学习,以2~4人为小组进行学习,组长负责制,由教师分配相应的课前学习任务交给小组去完成,小组成员集体学习完成任务,由组长带动团队集体学习,同时对组长实施一定的激励政策,这样可以保证团队的课前学习效果,可以带动组员进行集体学习。

(五)加强推广翻转课堂这种新式的教学模式,积极在校园中开展起来,让学生了解这种课堂的新颖之处和优良之处,在新型教学模式中培养学生课前学习的兴趣,让其感受到课前学习的好处,使之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六)可以尝试进行作业翻转,把作业布置成下次课的内容,突出下次课的知识点,主要以习题的操练和心得的描述为主,教师提前进行批阅,可以充分了解到学生课前学习的效果,可以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七)为大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打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读书馆、教室、网络等基础设备的建设与优化,引进新颖有效的教学器材,同样可以加强学生的学习欲望,从外在环境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