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语文学科线上教学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语文学科线上教学总结范文1
一、想法设法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学习的兴趣。
从小到大,我就讨厌老师课堂教学中枯燥的讲解。老师的语言干巴巴,如若音色还不好听,或是男不帅,女不靓,表情不丰富,对于不是学习很勤力的学生来说,无异于受罪,整节课肯定是坐如针毡。所以,在课堂讲解中,我总是注意语言的幽默风趣,语文学科,语言为主,老师的语言不生动,何能吸引学生呢?遇到词语句子的理解,我总是把学生的名字嵌入其中,这样一来,念到名字的学生---多半关系到听讲不专心的孩子注意力一下集中了,而其他学生一听到老师讲解中提到同学的名字,自然也会关注,效果肯定要好狠多。对于学生回答中的好词好句,或是能体现其平时大量阅读的结果,我都是赞不绝口,让学生感受学习的成功。让他们知道,只要进行大量的,健康的阅读,必定会获取更多的课外知识,从而养成好的阅读习惯。所以,学生都喜欢上我的课。
二、想法设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有了兴趣,没有信心也不能在学习上有大的突破。一些孩子之所以成绩差,因为其在学习上没有成功的信心。因为很多老师课堂的目光多停留在优生身上,提问时不注意,好不容易给个机会学困生生,可能是道难题,只会让其丢脸,没有成功怎会开心?我提问会根据难度来,简单的让学困生回答,正确率自然高,赞美的语言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常常喝一肚子蜜,精神爽,信心自然上去,他不会觉得低人一等,脑子不如人。即使答错了,也要找个理由夸一夸。我就是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眼里,大家都一样,只是态度不同造成成绩的差异。态度改变,成绩一定进步。
三、注意题型的训练加基础知识的积累。
语文学科尤其重视知识的积累。我曾多次告诉学生,语文课上,老师讲了再多的方法,如果自己不去记忆,课外不去大量阅读,积累好词佳句,是无法写出的好的文章来的。要求背诵的课文,诗词,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的成语,都必须熟练背诵,当然,如果不愿意背诵,还可以选择反复地抄写。背诵或抄写,可以自己选择,目的只有一个,牢记于心。数学老师常说举一反三,语文一科中有些题同样如此,同一知识的测试,有很多种方式,老师平时加以训练,学困生才不会再考试中束手无策。如把转述的话变成引用的话,那么又怎么把引用的话变成转述的话呢?人称代词怎么变化,意思才不会变化,练习多了,学生自然就有感悟了。
语文学科线上教学总结范文2
理想的课堂什么样?
课堂是学生的。一定程度上说,学生喜欢的课堂才可能高效。那么,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课堂?
面向全校5000余名学生调研:你喜欢什么样的课堂?请把你喜欢的课堂的10个要素写下来,从最重要的开始。
汇总全校学生的回馈,前十位要素几乎都和高效、愉悦有关:“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堂气氛活跃”,“老师讲课生动有趣”,“学生参与面广”……
孩子们告诉我们,理想课堂应该是“高效愉悦”的。
现在的课堂离高效愉悦的目标有多远?按入职教师、青年教师、成熟教师三类分别进行课堂跟踪,全面记录专家组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学生满意度测评、达标检测等若干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就会发现,现在的课堂离高效的目标还有距离,愉悦但不高效的现象出现在不少课堂上。
面向学生的追问和对课堂现状的调研,改变了教师对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各学科共同探索,最终形成了“新课堂”的五步教学流程:自主学习——小组互助——展示质疑——精讲点拨——反馈落实。
新的教学方式实行一段时间,问题又出现了。
部分教师机械地执行“新课堂”流程,严格按照课堂教学步骤讲课,导致有的学生和家长反映:课堂上很热闹,但有些问题没有解决掉。
研究小组共同走进了一个班级,一连听了这个班的7节课。课堂上进行各种数据记录,课后进行学生问卷调查。数据显示,那节生物课学生最喜欢,课堂气氛活跃;问题环节多,师生互动面广量大。但测评结果显示,生物课是达标最低的一节课。
问题出在哪里?
与老师们仔细回顾和分析这节生物课的全过程,问题终于找到了:课堂只停留在表面的活跃,有“形”无“神”,课堂上假问题多,把不是问题的问题作为问题环节呈现,学生的思维没有深入下去。
那么,如何才能使课堂教学既愉悦又高效?
再一次展开调研,“高效愉悦课堂的关键要素有哪些?”调研分教师、学生两类对象,高效、愉悦两个层面,正向、反向两个角度进行。每个纬度都是先进行开放式调查,生成相关要素;再在全校进行问卷调查,形成关注度。当发现教师、学生对同一内容的关注度差异较大时,又进行了交叉调研。八个纬度几百个数据出来了,数据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建设“高效愉悦”的理想课堂该关注什么。(图一)
要关注教学内容。八个纬度中,教师、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关注均位于前三位。在对教师进行的“愉悦课堂要素”调研中,“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被排在了第二位;在对学生进行的“高效课堂要素”调研中,“学习内容有趣”被87%的学生认可,排在第一位。
要关注师生配合。“教师愉悦课堂”调研中,教师对“师生配合”的关注度最高,为97%;学生的关注度为85%,排在第二位。“学生高效课堂”、“教师不高效课堂”、“学生愉悦课堂”、“学生不愉悦课堂”中,教师、学生均提到师生配合问题。
要关注教学环节。师生对教学环节的关注度很大,尤其是教师。教师关于“愉悦课堂”的关键要素中,教学环节被91%的老师认同,学生也给予85%的关注度。“教学环节设计不合理”被学生认为是课堂不愉悦的第二位原因。
要关注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特别得到学生关注,学生认为,“教师教学方法多样,生动有趣”是“愉悦课堂”的第一要素、“高效课堂”的第三要素。反向调研中,“教师的讲课方式单一、不新颖”成为“不愉悦高效课堂”的重要理由。
高效愉悦课堂的关键要素捕捉到了,课堂教学的探索也就有了更为明晰的方向。我们设计了“课堂教学流程效益网格图”,改变了传统课堂评价方法,关注课堂测量,用数据说话,走出了一条“用数据管理课堂,对流程微格研究”的课堂研究之路,引导教师研究自己的课堂,每个学科、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的“改造”便由此拉开帷幕。
宋君艳老师在深入地研究自己的课堂教学流程后,发现了问题所在:“从教学实践来看,‘提问’这个教学环节,学生通常会因为紧张而高度集中注意力,但观看录像发现,当一名学生起来回答时,其余同学非常放松,要么傻笑地看着回答问题的同学,要么偷偷地与同桌说话。”看到了问题,也就有了破解的办法。她认为,这种提问方式是低效的,应该改变。现在,她的课堂上经常采用同桌互查、老师抽查或组长跨组检查等方式,课堂上每个学生都在积极互动,课堂效能大大提高了。
语文学科探索出了“一主两翼,三线并推”的主题学习模式,数学学科有了“五环节”有效学习策略,政治学科形成了“案例教学法”,物理学科开展“模块教学,整体推进”,化学学科实施“情境递推,愉悦体验”,地理学科进行“小模块整体教学”。
“高效愉悦”的理想课堂逐步形成,不仅涉及每个学科,而且每个教师。广文的学业质量持续保持高位领先。
“男生英语危机”是如何形成的?
2007年,广文中学的第一届学生毕业。毕业前夕,我们组织了一次面向毕业生的“初中各学科知识点难度认同值”调研。在各学科的调研结果中,英语学科的结果格外“醒目”:在初中英语102个知识点中,男生对所有知识点“难”的平均认同,全部高于女生的平均认同。(图二)
难道是潍坊市初中英语教学存在问题?
分析广文中学2006年、2007年两年新生入校分班考试的成绩发现,英语的高分段学生都是女生居多,而低分段学生男生明显多于女生。
初一新生入校,就存在男女生整体英语学习的差异。
学业质量测评的显著差异告诉我们,这一定是一种普遍现象,并且是长期以来的普遍现象。
既然是一种普遍现象,而且存在了多年,就是一个问题,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并力求解决的问题。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45个英语老师分成三个小组,围绕“男生英语危机的原因及突破”开展头脑风暴,几十条要素被排查出来。最后,三个小组共同排序,“男女生生理心理发展差异”排在第一,“发音障碍”位列第二。
由于男女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程度的差异,相同年龄入学,男生和女生已经不在一个起跑线上,这是造成男女生英语学习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初中学校已无能为力。
我们把解决“发音障碍”作为解决男生英语学习危机的切入点,从音标入手,从学前入手,开发设立了一门衔接课程:英语学前引桥课程。
初一新生入校之后,教师不急于教授初中英语课程,而是首先把小学内容进行系统梳理,将其与初中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整合,把音标教学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系统讲授,推行字母、音素、音标三位一体教学法,以解决男生“发音障碍”问题。
“引桥课程”不仅很好地解决了“男生英语危机”,而且还被“引”到了数学学科,并且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发现”并没有就此停止。
初中学生的“两极分化”是一个教育难题,长期以来的难题。从学生到家长再到教师,常常为此感到困惑:原来入校时成绩尚可的学生,随着年级的增高、知识的增加,其成绩却在下降。
分析同一级学生初一上学期期末和下学期期末两次考试的成绩,将学生按照前27%、中46%、后27%的比例分类,第一类学生与第二类学生期末考试的总分平均值差异从91分增大到117分,第二类与第三类学生从130分扩大到197分。
这又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而深入的研究让我们发现了问题背后的问题:这固然因为学校规模大,优秀学生多,但其实质更在于“学习难点”妨碍了学生学业的进一步提升。当学生学习某一个知识点遇到困难,再学习与此相联系的后续知识时,就遇到了障碍;这样的障碍一多,学生的问题就多;逐渐地,“两极分化”就形成了。
于是,解决学生“两极分化”成为课程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各学科采取了“梳理知识点——面向师生调研学习难点——研究难点背后的障碍点——建设引桥课程”的思路,给学生“搭桥”,把学生对任一知识点的学习都置于“前置知识”的铺垫之下,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越过 “障碍点”。
化学学科在学习难点调查中发现,难度系数最高的是“棉、羊毛、合成纤维的区分”,有46.7%的学生认为难。一个成人教师无法理解: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知识,一个和生活紧密联系的常识,竟有一半的孩子感觉到难。而且,男女生对比数据、三类学生对比数据都显示出,这是个普遍难点。化学老师召集学生座谈会、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原因,发现孩子的生活单一、课本知识远离学生生活是主要原因。于是,他们据此建设了“引桥课程”:在学习“化合物”时,拓展有机化合物内容,并在生活中区分有机和无机化合物;在学习“燃料与燃烧”一章时,阅读《游戏中的科学》中“石油”的内容;引导学生到“中国纺织网”浏览相关信息;有条件的老师组织学生到“潍坊纺织城”现场考察等。“引桥课程”实施后再次调研,难度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棉、羊毛、合成纤维的区分”难度系数下降为32.4%。
自从2008年化学学科开始设立“引桥课程”,连续5年,学校都对升入高中的毕业生进行回访,而每年回访结果中,学生对“最喜欢的学科课程”的回答都是一样的:化学排在第一位,成为学生最喜欢的课程。
满意度不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善于运用数据,并且从数据分析中寻找问题背后的原因,常常使得一些混沌的问题变得明朗起来。教育一定不是理性的数据堆砌,但是许多时候需要通过详细精确的数据来研究和解决问题。
每一个学期结束,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对老师进行满意度测评。2007年暑期的统计结果显示:语文老师的平均满意度9.73,是所有学科中最低的;而且,初三语文老师的平均满意度只有9.44,远低于初一、初二语文老师。这个结果,深深地刺痛了语文老师。要知道,80%的语文老师担任着班主任,学生与他们之间有一份天然的感情,看在面子上,也不能让老师如此难堪。
是语文老师的整体素质低下,还是另有原因?当年11月,广文中学首次到高中学校回访毕业生。“你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对各科的喜欢程度分别是多少”的调研显示,语文学科排倒数第三位。显然,学生不喜欢老师的理由是:他们不喜欢语文学科的教学!
于是,研究当下语文学科教学存在的问题,就成了改进语文教学的首选:“你认为语文教学存在什么样的问题?你喜欢怎样的语文课堂?请分别列出相关要素,从最重要的开始排列,不少于10条。”
反馈结果很快出来,结果令人震惊!语文课枯燥、乏味;需要理解、背诵得太多;老师支离破碎地讲,没有意思;课太死板,不生动……学生对语文课堂已经到了厌倦的程度。
40多位教师在学科主任的带领下展开“头脑风暴”,从自身寻找原因,解剖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形成了依靠大量阅读、解决当下语文教学问题的改革道路。
如何进行大量阅读?课内,还是课外?语文组很快形成了分野。
他们又拿起了调研的武器,面向全体学生,了解学生的阅读需求和课外阅读现状。各种数据反馈回来,虽然“喜欢和非常喜欢阅读”的比例达到86.67%,虽然82.4%的初一学生、62.2%的初二学生每天都有半小时以上的阅读时间,但调研同时发现,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是随机的,“有空随时读”占到了一半以上,而且62%的学生阅读的书籍是作文选类、故事会类、影视娱乐类,教师推荐的名著、家长购买的经典,阅读量只有10%左右。
大量阅读不能依赖于课外,只能在课堂里实现。“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与语文教材共同进入课堂,成了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资源。一个单元,配上一本15万字的语文主题学习材料。一册书,六个单元,六本材料,一个学期课内阅读量从10万字增加到100万字。三年下来,增加阅读量540万字。
这样的改革,必然面临着诸多阻力。尤其是在中考的大背景和考试压力下,教师、学生、家长会有一些阻碍甚至是反对。克服阻力,才是改革成功的关键。于是,组织相关人员对“语文教学改革可能带来的问题”进行头脑风暴式地排查,超前预期,前置管理,数据再一次发挥了作用。
“短期质量下降、学生不习惯、完不成教学进度、命题难度增加、班主任老师抱怨、部分语文老师改变难、部分家长有意见、与其他学校不能保持平衡、丛书丢失或损坏、图书管理员反对”等10个问题,作为重点关注的要素被排查出来。我们组成10个项目组,分别研究相应的控制措施,一系列改革的保障机制由此建立。
“短期质量下降”被排在第一位,需要重点管理。语文学科决定,将语文改革与考前训练结合起来,过程中大力推动语文主题学习,学年结束的期末考试前,进行半个月左右的复习训练。扩展语文考试的命题内容,将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纳入命题范围。召开语文老师、学生、班主任、家长参与的语文教学改革动员会,举行专家报告会,通报调研情况,进一步统一大家的思想认识,引导改革的积极态度。质量得以保证,各类人员的心劲走到一起来了。
针对“部分语文老师改变难”,我们改变教师评价内容和方式。将过去的一个学期两次对教师进行期中、期末评价,改为一个学年一次。将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结合起来,关注改革的全过程。发挥期中、期末考试的反思总结功能;改变学生评价内容和方式。从过去单纯考察知识技能,转变为考察学科素养,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阅读量、背诵量、日常的随笔及写作,均进入评价范围,发挥评价促使改进、促进发展的功能。
语文主题学习的改革被极大地推动起来,从“一主两翼,三线并推”的语文主题学习,走向“语文素质教学”,再到今天的“主题整合,单元推进”,语文主题学习在螺旋式上升,每一步都是大量调研、数据支撑下的前行。
语文学科线上教学总结范文3
本学期,芳草地民族校区的教师们尝试以某年级某日下午两节课连排的形式,推出传统节日文化主题实践探索课程。在教师们研讨的过程中发生的课程故事,让教师对学科本质、学习方式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
以综合实践为学法,展示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意识与能力
综合实践学科研究过程一般由信息收集、走访调查、亲身体验、动手去做、总结展示等一系列过程组成,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相互协商进行分工。合理的分工既要保证每个学生都有任务,又要给予平日处于劣势的学生展示的机会。让所有的学生在任务驱动下自主探究,在一次次的阶段性活动中培养能力和自信。本次,我们尝试多学科、多教师共同带领学生学习和研究“清明文化”。通过本次活动,将学生从小到大所知道的有关清明节的知识进行了一次系统、深入的研究和整理。学生在整理资料、制作ppt、各小组汇报总结的过程中真正感受到了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源远流长,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精神。
以古今诗歌为线索,展示学科的源远流长与学科本质
为了凸显语文学科的学科特色,学生在进行汇报时采取了演讲、诗歌朗诵、古诗串联等形式。这些形式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同时也是充满学科特质的。学生们在收集相关诗词的过程中,不仅进一步了解了清明文化,体会到了诗词中所传递出来的中华文化的炽热情感,同时也提高了学生们理解、感受、表达、朗诵的水平。在师生共同朗诵、交流的过程中,相映成趣,用语文的形式实现对“清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用古诗配画来整合,展示教师专业特长及学生素养
美术课,教师让每个学生结合刚刚汇报的古今诗歌,为动人的诗歌配上精美的图画。这既需要学生有对古诗的充分认识,又要有对画面的细致考虑。在经历充分研讨之后,学生总结归纳出为一首古诗配合适画面的方法。首先,选一首自己喜欢并熟悉的诗,理解诗意;其次,抓住中心句意,根据句意找出描写的主要景物进行构思;第三,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构图创作;第四,严守构图原则,按诗的主要含义将主要内容置于画面中心位置,并预留出文字的空间,文字不宜过小。此时,学生通过为古诗配画表现春天的美,赞美春天,使课内外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培养了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综合艺术素养。
用学唱歌曲来抒情,树立学生文化新观念
语文学科线上教学总结范文4
“窗”在高尚者的心灵中幻化出了灿烂的生命之花。在他的眼里,“窗”的世界是充满着一方光明、美丽、令人向往的净土。他是用心去看世界,用感情来描述生活,所以看到的是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并且栩栩如生的向同室的病友描述所见的一切。他一方面是借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情感,一方面是借以唤起病友对生活的热情,对生命的意识,激励病友顽强地与疾病斗争,生存下去。这一切,体现了一种完美的人性:热爱生活、关心别人、意志坚强。而“窗”在卑鄙者眼中只是“一堵光秃秃的墙”。就算真的有一扇窗,他也不会看到美好的一切;就算他能看到一些美好东西,他也不会与别人分享。这就是丑恶的人性:自私、卑劣、孤独。
我们的目光可能更多的放在两个病人身上,而忽略了一群看不见的人。他们无比冷漠,冷漠得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可怕。我们不应该一味地想像自私病人见到所谓的窗不过是一面光秃秃的墙后的下场,而应该多想想,如果这个世界都像另一位病人那样伟大,每一个人都闭上冷漠眼睛,睁开关爱热情的眼睛,让这个世界充满爱,卑劣的人性就失去了生存的环境,人性悲剧就不会再发生。我们赞美高尚人性,唾骂卑劣人性,而害怕冷漠人性,呼吁热情的人性。《窗》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美丑,也看到了人性的冷暖。
基于以上对文本的解读分析,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应该较为轻松。但要以怎样的语文活动来代替空洞的政治说教呢?本课在设计时,教者以案件审理的形式、采用对话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带动了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人物形象的把握,写作技巧的探究。让学生在听、说、思的活动中,反复诵读、积极思维、踊跃表达,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下面仅以几个主要的活动流程的设计,来谈谈是如何创设情境,搭建理想的对话平台的。
第一个话题:搭建一座有话可说的平台
一.问卷调查,了解学情
(教师设计调查问卷,语文科代表发放统计,并通报大体结果。针对第一题,教师指名回答选择“批判”和“警醒”的理由。)
《窗》问卷调查表内容:
不靠窗的病人,在同伴窒息而死后,如愿以偿地搬到了靠窗的位置,可他挣扎着坐起来来,看到窗外的情景却是光秃秃的一堵墙。你觉得这样的结尾是对这位病人的批判,警醒,还是兼而有之?
教师预设的答案是:
问卷调查答案不唯一的开放题,学生在回答时,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其目的是打开学生思路,形成较为活跃的课堂气氛。
课堂上人人有话说,人人都可以围绕一个话题说出完整的话,这是学生基本语文素养的体现,也是一节理想语文课追求的目标。如果,一节课的起始阶段就出现难以讨论的话题,学生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产生畏惧心理,那么,整个一节课的气氛就可想而知了。所以,为学生搭建一座有话可说的平台就成为一节好课的第一要务。
第二个话题:搭建一座能力提升的对话平台
二.案情回放,理清情节
(过渡语)从统计表上可以看出,大家对不靠窗的病人的较为一致的处理意见是让他接受道德法庭的谴责,为了使这次道德法庭的审判公开透明,(现场选出)下面有必要先请两位病人来叙述案情。
(案情陈述要求:一是以第一人称口吻叙述,二是文中有些以第三人称叙述的情节,在第一人称叙述时要有取舍)
这是一道跨越时空与生死界限的说话题。两位阴阳相隔的病人假使能够同时站到审判席上陈述案情经过。学生在模拟时,随着叙述人称的改变,原先课文以第三人称叙述的故事情节就要进行适当的取舍。这样的对话要求,就不再是简简单单地复述课文,而是在此基础之上的一次能力提升。因而,为学生搭建一座能力提升的对话平台是上好一节课的着眼点。
第三个话题:为学生搭建一座具有语文学科特点的对话平台
三.法庭审理,性格分析
(过渡语)刚才两位当事人的案情陈述,让我们对整个事件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我想:要真正了解一个人,还需要回到课文当中去,在字里行间找寻心灵变化轨迹。
教师预设的答案是:
靠窗的病人:
向病友描述“所见到的窗外的一切”,与同伴一起享受一两个小时的快乐时光。可见他处处为他人着想,编造窗外精彩的生活,其目的是想解除同伴的痛苦。编造得如此丰富优美,描述得如此生动有趣,正是他美好心灵的写照;自己病情严重,仍然编“所见”,讲“所见”,更显示出他的无私。
靠窗病人的真诚、善良与无私,给我们留下美好的印象。
不靠窗的病人:
“津津有味”地听着同伴的讲述,对他来说,每一分钟都是一种享受。可他“突然”产生一个想法:为什么偏偏是挨着窗户的那个人,能有幸观赏到窗外的一切?为什么自己不应得到这种机会?这里写出了他的嫉妒、自私的心理;同伴生命垂危,最后呼吸停止了。他“仍然”盯着天花板。这里写出他的嫉妒心恶性发作,私欲膨胀,一心想占据靠窗的那张病床,竟置曾为他带来“享受”的同伴性命于不顾,其灵魂丑恶、冷醒无情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这是一道让全班同学一起阅读文本、品味语言、提炼人物性格特点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同学们在字里行间寻找课文信息、品味作品语言的分过程中,个人的析概括能力得到锻炼,而且他们的情感倾向、价值判断的道德标准也有所体现。因而,为学生搭建一座具有语文学科特点的对话平台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石。
第四个话题:为学生搭建一座心灵对话平台
四.法庭合议,总结陈词
(过渡语)假使你是今天道德法庭的主审法官,需要你对这起案件的一方作一番总结陈词,请你仿照示例,给靠窗的病人写一段总结陈词。(150字左右)
教师预设的答案是:
靠窗的病人:
重病在卧,需要静养。可他并不满足于对窗外新鲜、活跃的大千世界的独自享有,而是自己自动地、义务地为不靠窗病友描述自己所享有的一切景物,使后者真切地感到“这个时刻的每一分钟都是一种享受”,从而给他羸弱的生命注入一种战胜病魔的精神力量。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以一种纯正的心绪观照到了人间流溢的蓬勃生命力的真美。
不靠窗的病人:
分享美的过程,却滋生丑恶欲念;从暗自不满,堕落到见死不救、忘恩负义的深渊。为了实现一己之私欲,“纹丝不动”地看着同伴仇促地呼吸、痛苦地咳嗽,却无意以举手之劳按响生命之铃。显现出远窗者人性之丑陋、人道和良知之泯灭。他虽然一时占有了迷人的“窗口”,却无法窥见美,只能痛苦地苟延残喘着。
这是一道学生个体与作品主体之间的一次单独的心灵对话过程,是一次文本概括能力、语言分析能力的综合合体现,同时也需要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的积极配合。在活动中,学生动用已有的知识储备,将自己对人物的独特理解诉诸文字,这是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较高要求。因而,为学生搭建一座心灵对话平台是学生真正学会学习的标志。
第五个话题:为学生搭建一座道德提升的平台
五.庭外采访,感悟人生
(过渡语)刚才,我们对同病房的两位病人相互之间所持态度的描写,表现了美与丑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灵,体现了极其深刻的扬善贬恶的道德力量。庭审结束后,如果你是旁听席上的一位观众,要接受记者的现场采访,想请你谈谈这起事件对自己今后的人生产生哪些有益的启示?
教师预设的答案有:
1.靠窗的病人忍受病痛的折磨,让他人减轻痛苦,享受生活。爱因斯坦曾说过: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
2.嫉妒是自己制造出来并把自己关在成功门外的一把锈锁,打开它,你就可以重新与别人站在一条起跑线上,你就能获得赶超别人的信心和力量。
这是一道完全开放的对话题,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谈谈自己的感悟。学生在畅谈感悟的同时,个人的灵魂也得一次洗礼,情感由此而产生一次升华,语文学科的教育功能也得到体现。因而,为学生搭建一座道德提升的平台是学生走向成熟的标志。
六.布置作业,丰富阅历
阅读欧·亨利《最后的一片叶子》,在人物、主题方面比较异同。
语文学科线上教学总结范文5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评价 评价艺术
评价,在语文新课程实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其所倡导的“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以及重视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正受到教师的普遍关注,大家期待着一种能彰显教育本色、能真正促进学生发展的新的评价体系的诞生。如何真正把握新课程评价的精髓,发挥课堂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引导学生不但求“知”,更要求“法”,不但“好学”,而且“会学”和“学会”,更要“学得有兴趣”,是我们教师所要研究的问题。评价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不仅要关注共性,更要关注个性;不仅要关注学业成就,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要真正达到《纲要》所要求的评价境界:带动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一、坚持新的评价原则
1.尊重评价主体
对语文学科来说,要注意强调个性的理解。我们应当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独立性个体性。在语文教学的评价中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不仅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还培养了学生自信的个性品质。
2.鼓励评价主体
教师应用赏识的目光,从各个方面观察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以不同形式做出激励性的评价。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灿烂的微笑,一句热情的话语,都能够缩短师生间的距离。激励性的语言能点燃孩子们智慧的火花,使他们获得满足,产生学习的动力。
3.宽容评价主体
要使学生发展,首先要宽容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错误,只有宽容了他们的错误,才能减轻他们的思想负担,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刚入学的学生在行动上、胆量上、语言表达上都存在着很大差异,因此我们在教学上应该细心呵护他们幼小、脆弱的心灵。
二、小学语文课堂评价的艺术策略
1.评价要有针对性和导向性
课堂评价语就像车前的马、线上的针,对调控教学、激励学生能起到调节与导向的作用。评价具有针对性和导向性,学生能够从教师有力的评价中受到启发,明确努力的方向,这是有效评价的精髓所在。笔者在教学国标本苏教版一年级下册《吃水不忘挖井人》一课时,一个学生提出:“老师,我们平时都是说‘喝水’的,为什么这个课题中要说‘吃水’呢?”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问立刻掀起了课堂教学的波澜,学生紧锁眉头,认真思考。透过这个问题,可以看出这是个很会思考的学生。更重要的是,我凭借这个契机,让学生明白课堂上应该像这位学生一样,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我及时对这位学生进行导向性的评价:“×××同学不再是简单地问词语的意思,他的问题引起了我们的深度思考,只有真正引发大家思索的问题,才是有价值的问题。我为×××同学能提出这样的问题而感到高兴……”当时,全班学生都向这位同学投去了赞许的目光。
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兴趣,很大程度上是靠教师的有效评价来维持的。有经验的教师不会放过任何一个与学生交流的机会,总会在适当的时候做出有效的评价。开放的课堂需要教师的教育机智,教师善于观察、善于倾听,敏锐地捕捉教学中的各种信息,评价具有针对性和导向性,会推进教学的进程。
2.阶段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笔者认为可以把期末考试改为“加强平时、分项考核、综合评定”的评价方法,让部分项目在舒缓的气氛中结合日常教学进行。如朗读、背诵,听写、识字、口语交际等,由学生、家长、老师各自写一句激励性的评语。这样就能全面、辨证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为了使学生形成良性循环,可以把期末语文成绩评价改为等级加评语的形式,评价结果由本人、同伴、老师共同参与,从笔试、口试、学习行为观察三方面进行评价。对学生的评语可设计成“老师对我说”这样的栏目,由老师采用有针对性的评语,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今后努力的方向。老师的评语要有生命的活力,富有人情味,尽量减轻学生横向比较的心理负担。对考试效果不满意的学生,按自愿的原则允许重测,并按最佳成绩记录。这样就能较好地引入激励性的竞争机制,有利于激发各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让学生、家长、社会都参与到评价中来
以往的评价中教师是唯一的评委,这就难免形成孤立、片面、不客观的评价。新的评价体系,应该让学生、家长和社会都参与到评价中来。学生自我是学生自我反思的一种方式。学生对自我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一方面是积累自己的经验,另外一方面是寻找自己的不足来想好自我对策。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是构建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的桥梁。在其他同学身上看到优点,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和欠缺,学习其他同学的个性和创新精神。
家长对学生的评价其实是一种特殊的评价方式。有些时候家长的评价几乎都是偏激的,不是过分的表扬,就是过分的批评。孩子不是用来高高举起,那也不是踩在脚下的。家长的这种用心其实我们都能理解。但是我们评价一个人最重要的是实事求是,从客观出发,全面地去评价。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都不要过度,一旦跨越了评价的尺度,就会适得其反。
社会更要注重对孩子整体的评价。从大方向上,社会可以针对当今少年可能存在哪些共同的问题,哪些问题是不可忽视的问题,提出一些要求。从个性上可以树立一些榜样,比如音乐小明星、小画家、小作家,通过各种形式给孩子们营造一个适宜健康发展的场所和空间,让孩子们快乐健康地成长。
三、结束语
在课堂教学中,不管采用哪种评价方式,都要注重每个学生的感受,以激励为主,敏锐地捕捉其中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每一次评价都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和同伴心诚意切、实事求是的评价,激励学生积极思维,营造一种热烈而又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把学生引导到评价中去,调动所有的学生关注评价、参与评价,使学生在评价中交流,在交流中学习,才能在评价中得到进步,共同提高,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凌峰.对小学语文学习发展性评价的探析[J].教学月刊(小学版),2004,(10)
语文学科线上教学总结范文6
岁月是条小河,流逝了时间,改变了容颜,唯一挟持不了的是一颗朴素的心。
回顾往昔,我已融入教育十年,任时光匆匆,于教育,我心如初。
静下来,与文字相约,我心如初!
2006年,我成了一名农村小学语文老师,怀着原有的阅读热情,带着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好奇,我开启了另一段阅读之路。五年里,教育阅读的开启,几次外出学习,让身处农村的我大开眼界,我开始叩问:我是谁?我身在何处?我将往哪里去?
2011年起,阅读不断在我的生命里生根。她像呼吸一样融入了我的生活,不捧不寝,我的捧更加理性而富有逻辑:《百年孤独》等文学之捧了我的情感;《语感论》之教育家系列为我的“乡土乐”课程保驾护航;《存在与时间》等哲学之捧为我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并给了我一双审视自己职业行为的眼睛。两年里,我读了文学、教育学、心理学、哲学,尤其是对教育家专著的阅读,给了我一颗坚守农村的心。
2014年起,随着阅读的不断深入,我走上了每月主题式的中西结合之捧,《静悄悄的革命》与《构筑理想课堂》联捧……这种互文之捧,又一次开阔了我的视野,打开了我的教育思维。
读什么,便思考什么!我的阅读为我构造了一个合宜的大脑:我开始颠覆以往的读书笔记方式,用一种独属于自己的方式记录读书生活,尝试沿着“浪漫――精确――综合”的路径,以“走近(整体上关注一本书的存在)――走进(用批判的态度审视,纳入书中精华)――走出(用总结的方式梳理阅读之后的所感所思所获)”的方式来抒写我的阅读诗意。
与文字相约,我清醒地认识到:不看他人的文字,便写不好自己的个性文字。不解读大师的言语密码,就码不出属于自己的言语精神。我坚信文字能改变我,我的课堂,还有我的孩子。读是穿越他人的世界;写是雕刻自己的时光。读写就是在他人的世界里穿越后回到自己的时光中和自己对话!我收获着“不跪着阅读”“写有个性”的文字情缘。
与文字相约,被文字浸润的朴素之心告诉我――选择了农村教师,就选择了在黑板前站立的姿势。
沉下去,和孩子相伴,我心如初!
情系教育,爱植乡土。我逐步意识到:语文学科可以有多个语文课程或多种样式的语文课程。凭着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及农村孩子语文学习特征的粗识,2013年10月7日,我在新教育在线构筑了我们师生安身立命的去处――乡土乐。自此,我在农村开始了一场以抒写“乡土人生”,深埋“乡土情怀”为旨归的“乡土乐课程”的长途跋涉。
在语文学习中,我大胆放手,在教会孩子阅读批注的同时,让其摸索着自己学习课文的方法。学生个体独立地穿越文本之后,课堂上探讨共性的问题,把节省出来的课时用于整本书阅读。作业设置上,我将生字词进行整合,将日记、周记、习作进行整合,把这些琐碎的作业统一命名为“我手写我心”,给孩子更多的自由时间,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课程研发,生命在场。本着“宁贴在地面行走,也不在云端舞蹈”的课程研发原则,在以乡土乐为母课程的携领下,我和孩子们在教室里走出了自己的课程体系:
在新教育晨诵课程的启发下,我的课程“那诗意乡土的歌”这样行走着:周二诵诗,吟诵具有乡土生活气息的诗;周三送诗,以诗的存在形式送给孩子们,并引导他们赏析;周四作诗,引导孩子们集体作诗;周五习诗,孩子们先诵读前三首诗,接着说说本周诗歌之旅的收获,最后自由展示个体创作,并说说创作小故事;课外寄诗,凭着记忆,我用现象学还原的方式完成一周诗歌课程的记录,反思教学行为。
几年来,我们读了200多首儿童诗,我自己写了200多首儿童诗,孩子们累计创作了近千首儿童诗。刘铜硕等10个孩子的儿童诗先后发表在《蓼风》上。
“荡舟书海”,每月一本共读书,每天中午30分钟,从人文到科普,从精心选择到上推荐课,从共同批注到上交流课,从组织展示到上汇报课……整本书阅读走进了我和孩子们的心里,而我正是通过这些文字走进孩子们的心灵。“品味乡土生活”,我和孩子们走上街道,走进超市,走上晒谷场,走进田间地头……用我们的眼睛观察,用手中的彩笔描绘,用深情的文字书写乡土生活。“跳蚤书市”,4月的世界读书日,9月的新教育阅读节,组织孩子们把好书推荐。“h方的诗”,我以留守儿童这一个教育难题为突破口,在农村与城市之间架起桥梁,开启了孩子和父母之间每周一封信的书写。
我和孩子们一起穿越童诗、童书,在各种具有乡土气息的课程中行走,他们的心得到了丰盈,我的生命受到了洗涤,我们带着一颗颗朴素的心向着浪漫的诗意生活教育走去。
和孩子相伴,围绕课程,我的写作形成了一个体系:周一教育叙事;周二儿童诗;周三教学叙事;周四生活随笔;周五课程叙事;周六读书笔记;周日亲子叙事。通过不断雕刻,我深刻地认识到:教育单有激情不够,还要用文字为爱作证;教育只有思考不行,还应让文字记载奇迹的诞生……写是为了在写中锻炼思维,学会反思,最终在自己的文字里与教育对话。
和孩子相伴,我的眼前是一双双渴望的眼睛,我的身后是一颗颗期盼的心,我就是立在眼与心之间的那个人!
沉潜中,携他人同行,我心如初!
一个人的摸索往往由于自身的思维局限无法看清问题的本质,个人的反思常常会因自身的理论贫乏无法对导致自己的问题的思维方式进行剖析。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开始走进一个个共同体,携他人同行。
2012年深入网师,在大家的启发下,我摸索着儿童课程之整本书共读的“推荐”系列课的呈现方式,并努力以“文本特征”来区别不同体裁经典著作;摸索着通过“预学单―共学单―延学单”的课堂构建朝向孩子学习的自主性和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在不断的学习中,我开启了一个人的教研模式:一个月精心上一次自己的公开课,写文本解读、教材解读、框架设计、教学叙事、教后反思。这样走下来,每一次教研结束,我都会写上20000字左右的叙事。
2014年我成为“种子”教师,作为年级组长,带着伙伴们开启了“共读共写共行共享”的网络学习模式。我们读了《教育的目的》《新教育之梦》等书。通过阅读和群内交流,我坚信,这些共读在唤起共鸣的同时一定会让伙伴们感受到不同于之前的生命存在方式。
2016年1月23日,我走进了王维审老师的叙事者团队。我一边关注教育故事本身的可读性,一边开启了深刻的理论探究,寻找故事背后的教育本质,在叙事主题“携一颗心做教育”的文字浪漫中不可自拔。
跟着叙事者共读,我开始运用大师的理论对接我的实践并对其审视总结,阅读《陶行知教育文集》,撰写的《诗意生活着我的课程》一文入围了2016年新教育国际高峰论坛,第四次接到论坛邀请函前往温州。
怀着一颗朴素的心,走进“叙事者”之后,我发现我文字的哲思诗的气质越发呈现在教育教学及日常生活中,而我整个人在主题的书写中越发安静、真实、纯净。
沉潜中,携他人同行,我自己也在线上线下主持了几十场的交流,每一次交流,我在梳理自己的同时也更加清楚地认识了自己。被淘洗的生命告诉我――执着乡土,与读写思行同在,孩子的方向便是我的方向!
回眸审视我的行走,似乎我已经不再是我了,但,我依旧还是那个朴素的我,对世界充满好奇,对知识不断渴望,对教育饱含激情,对孩子时刻依恋,一位执着乡土的小老师。
我是谁?我身在何处?我将往哪里去?诗意的生命告诉我――诗即生活,接受教育,不为考试,是为了寻找诗意的生活!传播教育,不为考试,是为了帮助诗意地生活!在乡土,探索人的诗意存在便是我教育生活的朝向。
爬犁生命,澡雪精神,净化灵魂,提升情怀……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愿用最朴素的心编织乡土教育的诗意生活,再为自己的教育生命留一颗不改的初心。
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