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校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校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范文1
关键词:小规模在线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遗传学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学形式也在发生变化。2011年,斯坦福大学的两位教授SebastienThrun和Pe‐terNorvig开设了“人工智能导论”在线课程,全球有16万名学生参与学习,掀起了在线学习浪潮[1]。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先修课程分析学情,制订一个适合大多数学生的教学计划。而在在线课程中,教师通过在线平台分析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实现个性化教学,这样更能适应时展的需求。在线课程的形式包括大规模在线课程与小规模在线课程。
1大规模在线课程
MOOC,即大规模在线课程。2013年以来,中国各大高校先后建立了学堂在线、中国大学MOOC、优课联盟、人卫慕课等平台,提供免费的优质共享资源,开启了全民在线学习的新时代[2]。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MOOC拥有以下优势:①MOOC是免费资源,所有对课程感兴趣的学生注册后均可学习;②知识碎片化,MOOC将复杂的理论知识分解为多个10分钟左右的短视频,学生不懂的地方可以反复回放;③设置了在线测试、答疑和讨论环节,丰富了课堂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然而,MOOC也存在明显的不足,首要问题是师生缺乏面对面交流,学生之间也缺乏分组讨论和协作。其次是课程通过率低,学生拖延症比较明显,中途放弃学习的学生比较多。另外,学生通过MOOC学习获取的学分很难得到工作单位的认同,接受在线教育的学生就业率远远低于接受传统授课模式的学生[3]。
2小规模在线课程
2013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ArmandoFox教授推出了小规模在线课程,即SPOC(SmallPrivateOnlineCourse)。“small”指规模小,通常面向高校某门课程的学生开放,学生人数为几十到几百人;“private”指准入条件限制,只有该门课程学生才能学习。该课程要求在线学习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的视频学习、在线讨论、在线测试,合格后获得证书,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学生中途放弃课程[4]。根据清华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实践经验来看,SPOC具有以下优势:①针对性更强,更适合大学课程的专业教学;②依托在线教学平台,通过自动评分系统给予学生快速反馈;③允许多次提交作业,促进学生多次反复练习,强化知识。从结果看来,SPOC教学模式可以引导学生深入讨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表达观点的能力[5]。
3SPOC混合教学的课程安排
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进行分析,将知识点简单易学、视频资源丰富的章节作为线上教学内容,而知识点生僻的章节则以线下教学为主。课程的设计包括线上课程、线下课程和课程考核体系这三个部分[6]。下面以“遗传学”教学为例展示课程设计:
3.1线上课程设计
对于学生比较熟悉的知识点,比如减数分裂、数量性状遗传、线粒体遗传、孟德尔定律和连锁交换等,采用线上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章节的重点分解成10分钟左右的小视频上传到网络平台。学生学完线上课程后,再进行线下讨论或者习题测试,以巩固和完善知识。此外,线上课程需要建立实时互动的答疑和讨论平台,这个平台可以是超星、QQ或者微信。教师通常需要预先建立一个班级群,学生在群里可以公开提问,也可以单独向教师提问。在开课之前,教师要上传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课程视频资源到网络学习平台。课程视频资源有三种来源,分别是引入精品课程、融合精品课程和自建录播课程[6]。录播课程是首选,因为这种形式更符合学情。同时,教师可以选择部分精品课程作为课程的拓展和补充。
3.2线下课程设计
目前,在线课程开展不成功的原因之一是理论教学比较枯燥,课程太难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这部分章节的教学宜采用线下模式[7]。以“表观遗传”这一章节为例,其中包含了印记基因、基因组印记、甲基化、乙酰化、组蛋白的构象变化等基本知识点。根据往年的教学经验来看,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因此,采用线下讲授为主、线上预习和测试为辅的模式更为适宜。线下课程设计主要包括重难点讲解、课堂展示和分组讨论。
3.3课程考核体系设计
课程考核是混合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分为线上考核和线下考核。线上考核包括线上课程学习、章节测试、课堂讨论等部分;线下考核主要包括考勤、实验报告、测试、作业和期末考试。教师可以设置每一部分成绩的权重,通常情况下,线上学习成绩占总成绩的比重在40%~50%[8]。
4讨论
高校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范文2
关键词:慕课;思政课;混合式教学
一、高校思政课混合教学模式概述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理念
混合式教学来源于上个世纪末国外出现的混合式学习理论,最初适用互联网公司的内部员工培训,以提高企业员工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最后这种教学方法引起学者关注,广泛应用于学校教育教学中。目前学者关于混合式教学的定义,主要包括三种:教学模式或传输媒介的混合;教学方法的混合;网络教学与线下教学的混合。2003年,国内学者何克抗教授首次提出并应用“混合式教学”概念,并开始在国内教育教学领域推广应用。目前国内学者将混合式教学普遍定义为传统课堂和在线教学的结合,实现优势互补和协作联动。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承继传统教学优势的基础上,融合了网络在线教学的优点,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全新的改革思路与方向。其在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思政课的教学目标,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实现了线下课堂教学以及线上网络教学的互补,不单纯依靠传统课堂教学,而是借助课堂与网络两个平台,让学生在合作沟通中实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提升了教学效果。相比较思政课传统课堂教学的知识灌输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手段而言,以慕课平台为基础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境、问题,选择合理化的教学方式,有效解决问题,进而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从教学资源上,慕课平台可以有效整合思政课的相关教材资源、实践资源以及网络资源,可以采取视频、音乐、图片、图表等多种形式,有效拓展了教学内容的广度与深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传统课堂教学时间短、内容讲解不深入的不足。从效果评价上,慕课可以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线上综合评定,最终产生系统化的课程效果评价结果。通过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信息的实时采集,能够帮助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差异性,提升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
(二)高校思政课混合教学模式类型
本文论述的高校思政课混合模式是指将线下课堂教学与线上慕课教学进行深度融合,根据线上教学与线下课堂的结合时间,可以将其分成两种不同的类型。首先,线上线下同时进行。该种类型指的是线上教学以及线下课堂教学在相同的时间点展开教学。这种方式通常将手机客户端作为载体,线上内容不仅包括了教师上传的课程教学内容以及任务,还包括了学生课程签到、在线讨论、问卷调查、课程反馈等诸多模块。在线下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也可以利用手机客户端,在线上完成相应的功能,进而实现线上教学以及线下教学同步开展;其次,线上与线下课堂教学时间不同。线上教学主要利用慕课平台课程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内容,学生通过线上慕课平台能够对课程内容有初步的了解,线下课堂教学则主要是教师针对课程课前预习中表现出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学生课后根据自身喜欢的内容,完成线上学习。在这种类型中,线上教学与线下课堂教学之间形成了一种彼此补充以及相互融合的关系,有助于提升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
二、基于慕课平台的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主要环节
本文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作为研究对象,探究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有效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包含了学生线上课程预习、课堂深入教学、课后巩固反思三部分环节,主要是合理引导学生有效应用网上资源以及线下课堂教学熟练地掌握各种核心理念,通过课后线上+线下对知识巩固反思的进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第一、线上课程预习。教师将课程内容设计成视频资料、阅读材料上传到网络课程平台,这些课程内容包含课程的教学任务、难点、重点等相关内容,使得学生能够了解本节课程的基本内容,对知识点有初步了解,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动机。学生预习完课程内容以后,视频资料中会有测试环节,针对学生对本节课程的掌握情况进行系统的测试,教师按照学生测试的结果可以掌握学生的课程预习情况,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哪些难点问题和知识漏洞,从而有助于提升教师线下课堂授课的针对性与专业性。第二、课程深入教学。学生所开展的线上课程预习活动能够为线下课堂教学深入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教师通过对学生难点与知识漏洞的梳理,对教案进行合理化设计,凸显学生不明白或者是还没有掌握的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可以针对课程内容进行讨论,实现知识在不同个体之间的迁徙,进而实现知识的二次外化提取。授课前,教师可以设置诸如:道德的含义指的是什么、你对社会主义道德的理解等这类问题,然后由学生自主搜集相关的资料。课堂上,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系统化讲解,学生针对具体的问题阅读课前搜集的相关文献,并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交换看法,完成协作探究活动,将相关知识用于新情境当中,有效解决相关问题。课程结束后,教师要求学生将课程讨论的结果以论文的形式上交,实现知识的二次外化提取。第三、课后巩固反思。该阶段可以分成线上与线下两个方面的内容。线上部分,教师在网络平台中集中展示学生课前预习测试中表现出的问题,并交由学生对课前预习问题进行修改,加深学生对于知识漏洞的梳理,从而形成全面的知识体系。线下部分,教师针对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有效利用课程内容对其进行系统化分析,使得学生能够在书写论文、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迁徙和应用。此外,教师还需要对学生课程学习情况以及效果进行调查,可以采用学生互评以及自我总结的形式,搜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升课程教学的效果。
三、基于慕课平台的高校思政课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举措
(一)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基于慕课平台的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助于实现社会教育功能以及学生之间的融合。在慕课平台上可以实现不同主体之间的互动交流,能够帮助教师更好的获得学生思想动态。为全面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在设定教学目标的时候,教师需要从学生的个人发展需求出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大纲的具体内容,选择合理化的教学内容,应用专题教学方法,以问题导向性专题教学作为核心,按照不同知识点之间所具备的逻辑关系将整个知识体系划分成不同的知识模块。同时,为了全面整合资源,教师需要按照教学内容对教学信息资源进行广泛的搜集工作,比如经典文献资料、课程教学视频等内容。按照教学资源制作课件与教案,加强课程教学效果。
(二)优化教学互动渠道
为了加强课程教学效果,高校思政课程混合教学模式要实现线上慕课平台与线下课堂教学的有效结合,实现二者之间的优势互补。线下课堂教学模块包含了课堂知识讲解以及小组讨论等相关环节,教师负责对教学知识进行系统化的讲解,针对线上慕课教学存在的共性问题,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解答疑难问题。针对个别学生存在的个性问题,教师可以利用慕课平台对学生进行线上指导,保证所有学生的疑难问题都能够得到解决。
(三)转化教学语言风格
混合教学模式的有效性不单单与教学内容的有关,还和教师教学话语有着很大关系。教师在传统课堂教学中通常会采用教材式的语言,表现出一定的政策性与学术型,对学生理论理解能力要求高,比较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离。由此可见,教师在编制慕课课件的时候需要注重语言风格的转变,构建一套与学生生活更加贴近,丰富而又生动的话语体系,有效地提升教学的感染力与形象化。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内在需求出发,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使用更加富有时代特色,幽默而又通俗的语言开展日常教学工作,将一些抽象化的概念采用生动的语言加以诠释,保证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课程内容,真正走入学生的内心深处。
高校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范文3
关键词:SPOC;MOOC;混合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8-0006-03
一、MOOC的问题缺陷及校内SPOC平台设计的优势
近年来,随着MOOC的普及,一些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学员地域分布广泛、人员众多,而课程学习过程中平台无法提供及时有效的激励和监督措施,导致学生容易中途放弃,课程完成率不高;学习过程中在线作业考试是检测学习成果的有效手段,但是鉴于人数众多,无法进行有效的统计和点评,也就缺少了必要的反馈途径,教师难以把握学员的学习进度;完全线上的学习,师生缺少面对面的交流,缺少线下必要的讨论和指导,缺乏对学生全面客观的评价,从而间接影响课程的学习效果。这些问题已经成了其继续发展的绊脚石,但创新永无止境,改革不会停步,在实践中,一个新的教学模式――SPOC不断被实践和使用。SPOC是指将MOOC的在线教学资源(如视频、资料、测验、在线作业、论坛等),应用到小规模的实体校园注册学生的一种课程教育,实现了MOOC和传统校园面授课堂教学的结合,继承了MOOC的优势的同时摒弃了MOOC的弊端。可以说,在线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后MOOC时代”,也就是SPOC时代。将SPOC引进高校传统课堂,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学习形式,既有利于共享优质MOOC资源,提升高校的品牌效应,又能够发挥SPOC集约化、小众化等在线学习的特点,使线下课堂变得更加动态、灵活,提高校内教学质量。但是,目前SPOC尚处于应用的初级阶段,如果没有一个功能完善恰当的网络教学平台做支撑,是很难实施SPOC教学设计和应用的。而目前市面上出现的实施SPOC教学模式的平台都隶属于MOOC平台的一部分,要么收费昂贵,要么功能过于简单。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学校完善的教学设备和丰富的网络资源,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下,搭建有课程特色、本土化特点的校内SPOC教学平台,以改善混合环境下的学习,促进校内教学改革的同时,也可促进高校对外品牌的宣传效应。
二、平台功能分析
经过查阅文献、个案研究和对现有MOOC平台功能的分析,在探索性研究法的指导下,本着“自主学习、探索学习、线上线下合作学习、反思性学习”的宗旨,结合对高校的上课模式和课程规划的分析,设计校内SPOC平台的功能如图1所示。
管理员角色是平台主要用户参与人数据的汇集者和课程资源的审核者,掌握着对数据准确性、可行性以及对校外宣传课程资源价值性的“生杀大权”,是确保平台业务流程能够正常运转的关键人物。同时,一级学校管理员就是宣传官,在高校对外宣传的资源建设中扮演着“新闻发言人”的角色。本平台针对大学每个二级学院都设计了一个二级管理员角色,其主要任务有:二级学院专业建设、班级规划,这项功能将会给老师开课分配学习对象提供便利;教师信息导入、学生信息导入是对本校教务系统人员信息资源的迁移工作,数据的准确性是前提;课程资格审核是确保二级学院所属教师开设的课程符合教学大纲和教学安排的必要工作。教师角色是平台的核心,是课程价值性、质量性传播的一线人物,同时也是学生学习质量的督促者,学生学习完成率的推进者,学生课程成绩与知识获取的把关者,教学创新改革的先驱者。其核心功能有:建设与维护线上课程信息,确保课程安排的合理性与科学性;题库建设可以方便教师布置作业或考试,与在线作业考试系统完美契合;对学生学习进度的跟踪可以把握学生学习动态和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授课进度并督促学生学习,提高教学质量;问题解答可以及时诊断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难杂症”,切断因问题处理不及时导致学习效率低下甚至中途放弃学习的异动脉搏;通知公告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课程动态,及时做好学习准备;线下授课方便师生面对面沟通交流学习和解答疑难问题以及获取深层次知识,彻底摆脱纯线上教学互动不足、沟通效率低下、讨论交流欠缺等问题的束缚。学生角色是平台管理员和教师服务的对象,学习是少不了的,但是光学不行,学什么、怎么做还得参考“师傅”的安排。这就是在自主学习的前提下进行的探索式线上线下合作学习的模式。学生的主要任务有:课程学习就是在线观看程视频,下载课程资料,完成学习任务规定的其他拓展任务,做到知无不学,学有所用;课程作业和课程考试是对学习知识的检测与反馈,也是教师评定课程成绩的重要依据;问题答疑是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的体现,同时激励着大家成为一个会提问的学生,取长补短,也是反思性学习的一种体现;线下课堂是与老师面对面学习的上课方式,可以参与讨论学习深入的知识点,与线上课堂形成互补,真正做到线上线下合作学习;课程评价是对老师的肯定与促进,更多高质量课程的出现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鼓励更多教师和学生加入SPOC教学平台。
三、平台功能现方法及关键技术
校内SPOC教学平台的实现可以利用JavaWeb+JDBC+JavaBean+MVC作为开发技术与手段,采用基于JavaWeb的B/S架构作为内容的呈现层和业务操作的实现层。前台页面采用丰富多彩、新颖的HTML5+CSS3的布局与轻量级的页面框架JQuery和JS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客户端体验。后台使用稳定跨平台的面向对象Java语言使得平台能够安全平稳运行,并采用体积小、速度快、总体拥有成本低、被广发应用于Internet中小型网站上的MySql数据库作为数据的大本营。在数据传输与交互方面采用JavaWeb的Servlet服务器通信技术确保信息的安全传输。HTML5+CSS3作为前端页面布局的实现是当前软件开发界的潮流,HTML5和CSS3的新特性将会更显著地美化界面,给项目带来前所未有的用户体验效果。此技术应用于SPOC平台的开发可以确保跟上大众潮流,延续用户的审美习惯,确保平台不会因为UI视觉设计而影响用户的使用效率。MySql数据库短小精悍,最重要的一点是开源免费,并且安全度完全够用。这对于高校节省教学经费开支也是极好的。MySql提供的Java API可以完全契合融入Java代码中,方便快捷的对数据进行CURD(Create、Update、Retrieve、Delete)操作。而且支持多线程,可以充分利用CPU资源,在用户访问吞吐量红线下,可以保证平台流畅顺利运行。JDBC(Java Data Base Connectivity)是一种用于执行SQL语句的Java数据库连接技术。JDBC可以很容易的向MySql发送Sql语句,从而方便快捷地处理用户的业务逻辑和数据的获取。JDBC API易于使用和理解,使用预处理Sql方式可以阻止恶意的Sql注入攻击,使平台更加安全牢固。MVC是一种使用Model View Controller(模型―视图―控制器)设计创建Web应用程序的模式。MVC的低耦合性、重用性高和部署快等优点可以提高开发效率和质量,优秀高效的代码编写模式可以为平台保驾护航。Model(模型/JavaBean)是应用程序中用于处理数据逻辑的部分,通常模型对象负责在数据库中存取数据。在SPOC教学平台的实现中Model层对应Java的程序模块包是由数据库CURD操纵对象类DAO(Data Access Object)和POJO(Plain Ordinary Java Object)与数据库字段一一对应的简单Java对象组成的。View(视图/JSP)是应用程序中处理数据显示的部分。平台上所有用户可以直接感官到的功能页面都属于View层,也就是用户通过浏览器可以直接接触到的页面。Controller(控制器/Servlet)是应用程序中处理用户交互的部分,平台可以使用Servelt3.0版本作为Controller层的实现。Servlet控制器通过HttpServletRequest对象和HttpServletResponse对象实现,通过用户的请求使用HTTP协议访问服务器,再由Servlet“指挥”Model层实现业务操作将并将结果返回至用户页面View层。Servlet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
四、总结
通过应用校内SPOC教学平台,学生在获取到更多优质学习资源的同时,又能沉浸在良好的学习体验过程中,使学生真正做到学有目的、论有所获、问有所答、答有所思、思有所成,从而确保更高的学习完成率,吸收到更多的知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对于教师而言,传道授业解惑的方式都能够得到提升,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使得教师的价值得到最大化体现。学校本身就是一个大的学习平台,高校之间的竞争其实就是教学质量的竞争。校内SPOC平台的建设,促进高校教学改革的同时,节约了大量经费,能够实现高校优秀教学资源的对外宣传,促使高校通过加强专业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来吸引优秀生源。相信校内SPOC教学平台的实现能够沐浴在在线教育和“互联网+”相结合的和煦春风中,把教师的智慧、学校的资源融合到更广阔的教学平台中,让更多的学生受益,为他们插上实现梦想的翅膀。
参考文献:
[1]桑新民.MOOCs热潮中的冷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4,(6):5-10.
[2]韩锡斌,葛文双,周潜等.MOOC平台与典型网络教学平台的比较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1):61-68.
[3]祝智庭,刘名卓.“后MOOC”时期的在线学习新样式[J].开放教育研究,2014,20(3):36-43.
[4]康叶钦.在线教育的新时代――SPOC[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35(1):85-93.
高校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范文4
关键词:商业银行课程;混合教学;SPOC;教学改革
在内外部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之下,我国商业银行既致力于改革传统业务,又在服务上不断推陈出新,所涉及业务操作的技术性和复杂程度都远远超过以前。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课程是大学本科金融学专业的一门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课程,近年来随着商业银行业务的日益丰富和快速发展,这门课程所囊括的基本理论与业务发展非常迅速。然而,在商业银行课程面授课时量有限和缺乏辅助教学手段的情况下,应用教学明显不足,学生对操作性、实务性知识理解缺乏直观与感性认识,这与培养高能力、高素质、应用性人才的要求不相适应(宋晓玲,2011)。当前,在信息技术与高校教学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各个高校对商业银行课程进行了探索性改革创新。一方面,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与线下面授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日渐成为后MOOC时代高校教学的发展新趋势,这为商业银行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另一方面,部分高校通过开设商业银行模拟实验课程,借助于计算机系统的实务操作进行技能训练,有效增强了学生对银行理论的直观认识和系统理解,促进其快速掌握并提高银行业务操作技能,这为实现商业银行课程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开拓了新途径。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混合教学模式概述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学信息化已经逐步成为当今高校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别强调,要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王奇等,2014)。
(一)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模式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既可以是将信息技术与教具、模型、幻灯、光学投影、电视等常规教学媒体融为一体,实现信息技术与各种教学媒体的融合;也可以是将各种信息技术合理地运用到多种教学方法上以达到教学目标,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方法的融合;还可以是依托信息技术,有机整合课前导学、课堂讲授、课后答疑等各个环节,实现信息技术与各种教学环节的融合。而通过运用计算机系统开展商业银行业务的模拟实验,实现理论讲授与实际操作的有机结合,自然属于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典型范例。
(二)“混合教学”的涵义的发展
广义的“混合教学”(“BlendingLearning”)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将多种教学方法有效混合,有针对性地运用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实现对学习活动的引导、指导、辅导和学习效果评价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包括教学媒体的混合、教学方法的混合、教学环节等各个方面的组合(杨昌红、韩伟爱,2008)。随着网络化学习(e-learning)概念的普及,在共享网络学习资源福利的同时,这种学习方式所存在的种种不足,也引起了广泛关注。比如在网络化学习特别是大规模开放式的网络教学方式之下,难以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针对性的答疑和辅导,势必影响教学效果。在此背景下,在线学习和面授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方式得到倡导,并日益成为网络时代“混合教学”概念的主流界说。
(三)基于SPOC的混合教学模式
2013至2014年,中国各大高校开始了轰轰烈烈的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实践。在MOOC浪潮席卷全球的同时,反MOOC的呼声也逐渐响起。其中之一是,MOOC作为网络化学习方式之一,也存在如前所述网络化学习的不足:传统教学中的一些环节,比如与导师面对面交流、开展小组讨论等,在MOOC中都无法进行。后MOOC时代,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与线下面授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由于兼收并蓄了线上教学的多形式、高科技、可重复等优势和线下教学的灵活性、互动性和定制化特点,势必成为高校教学发展的新趋势。与MOOC的三大特征(知识单元化、富媒体化和学习行为管理)相比,SPOC具有小规模、特定人群和在线开放的特点。有研究称,SPOC是MOOC与传统校园教学的有机融合,但究其实质,其仍然是结合了课堂教学与在线教学的混合学习模式。至此,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这两个层面的概念由此也产生了更大的交集。
(四)本文对混合教学的界定
当前对混合教学的主流定义是基于在线课程与线下面授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本文在此观点的基础上,结合商业银行课程操作性强的特点,提出了信息技术环境下,集课堂讲授、模拟实验、在线学习“三位一体”式混合教学念,实现了理论讲授与模拟实验、线上与线下学习的三维混合。
二、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课程教学模式现状与改革诉求
(一)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课程教学模式现状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课程,兼具理论与实践性。随着商业银行实务的日渐复杂,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如何讲授清楚业务操作原理和操作细节,提高课程的应用性、实践性,是课程教学的一大挑战。顺应国际化发展潮流,国内部分高校在讲授财经类课程采用国外教材。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经典的国外教材之一是PeterS.Rose和SylviaC.Hudgins(2011)的《商业银行管理》(BankManagement&FinancialServices)。该教材(以第8版为例)总共20章,如果要为学生构造一个比较系统的知识框架,需要讲解12-14章的内容。同时,由于采用的是全英文教材,要与中国国情接轨,还需要补充大量的国内知识。此外,为契合课程应用性、实务性强的特点,需要讲解业务操作细节、财务会计原理,并增加案例分析和课内外练习。最后,如果要切实提升教学效果,需要适当开展课堂讨论,进行一定的师生互动。达到这些要求,大概需要每周4课时的课时量。而大部分高校对本课程的教学时间安排为2-3学时。在面授课时量有限、没有模拟实验课程、网络辅助教学的情况下,就会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首先,以每周2课时为例,只能讲解十章左右的内容,而这难以为学生构建一个系统的商业银行课程知识框架体系,并且对于业务操作细节、财务会计原理无法深入讲解;其次,没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课堂讨论与师生互动、案例分析、视频音频短片播放,难免影响教学效果;第三,由于课时有限,在课堂上只能补充少量的国内商业银行知识,不利于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国内外对比和结合;第四,没有充裕的时间进行课堂练习、集中的习题讲解和答疑;最后,即使在课时充分的情况下,仅通过课堂面授的形式来讲解商业银行的业务操作,也无法达到模拟实验课程给学生带来的直观操作和场景感受,业务实践部分的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
(二)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课程改革诉求
本文以北京语言大学为例,实地调查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课程改革诉求。北京语言大学面向本科生开设了《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课程,周课时2课时,采用罗斯的《商业银行管理》(英文版)教材。作者对学生进行题为《商业银行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改革调查问卷》的调查,发放和收回了62份调查问卷。从提高商业银行课程实践性、开设模拟实验课程、开设网络辅助教学、推行翻转课堂、开展分组讨论等多个方面,调查了学生对商业银行课程的改革诉求。在对“当前商业银行课程最需要增加的实践教学内容”一项调查中,业务操作与处理、热点问题点评、案例分析、中国实践情况四项分别占比43.06%、23.61%、22.22%、11.11%。在对“有利于增强商业银行课程实践性重要因素”一项调查中,按照重要性排序选择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答案序号。对问卷选项进行赋值,排名第1位赋值3分,第2位赋值2分,排名第3赋值1分,排名第4位赋值0.5分、排名第5位赋值0.25分。对所有问卷分五个选项分别加总,为各个选项的最终得分,在经过加权平均后,“增加实务讲解”、“增加案例分析”、“开设模拟实验课程”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三项因素,“增加实务讲解”分值最高(124分),其余依次为“增加案例教学”106分,开设模拟实验课程89.5分,增加课堂讨论20.75分,采取网络辅助教学9.25分。在面授课时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增加对实务内容的讲解是需要改革的重要方向。在“你认为有必要开设商业银行模拟实验课程吗?”一项调查中,91.8%的同学认为有必要开设商业银行模拟实验课程。根据对北京语言大学商学院本科生的问卷调查,同学们对商业银行提高业务操作性和实务性、开设模拟实验课程的需求比较强烈。
三、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课程
“三位一体”式混合教学模式设计在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采用课堂面授、网络辅助教学平、模拟实验课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进行课程教学设计。如表1所示,三种教学模式对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课程相互补充与映照,形成有机衔接,构建了“三位一体”教学平台。
(一)课堂面授根据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的特点及前期课程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本课程在保留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架构适度精简,利用每周2课时的时间讲解罗斯《商业银行课程》教材中12章的内容(见表1)。对于背景性资料可以放在网络辅助教学平台供学生自学,节余的时间可以在课堂面授时适度增加一些案例分析、热点问题解析、热点问题课堂讨论等内容。
(二)网络辅助教学平台
1.平台选择
北京语言大学推出了符合本校办学特色和教学要求的网络资源共享平台:“北语模课”在线学习系统。该平台由视频公开课、微课程、学习空间、资源中心四个模块构成,其中学习空间则是整个平台的核心,该部分支撑视频公开课、微课程的学习,同时又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学习平台,并起到整合各类资源的功能。当前国内很多高校开通了类似的网络辅助教学平台,这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供了平台支撑。
2.主要功能
(1)课程计划在学期初将课堂的面授内容、面授方式、面授活动安排等相关内容发放在网上辅助教学平台。介绍该课程的教学目的、进度及计划安排等内容。
(2)在线集中答疑和非实时辅导针对每学期布置的课后习题,安排1-2次在线集中答疑;对于课堂学习中的遗留问题,学生可将其提交至网络教学平台系统,教师进行非实时辅导。
(3)在线专题讨论问卷调查之问题“如果开展课堂分组讨论商业银行热点问题,你会____”,61.29%的同学愿意积极参与课堂讨论,24.19%的同学选择只听其他同学发言,14.52%的同学不希望有课堂讨论。学生对于课堂分组讨论的态度不一,使得开展集中的分组讨论有些困难。依托“北语模课”的“学习空间”,围绕课程重点难点、案例分析、热点问题,组织在线专题讨论,赋予了学生更大的自主性。
(4)题库在线练习和成绩分析把商业银行课程题库放置网络辅助教学平台,供学生在线练习,并根据练习情况分析学生对知识点掌握情况。
3.网络辅助
教学平台的逐步推进商业银行课程采取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得到学生普遍认可和接受需要一个过程。调查问卷统计显示,只有38.71%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设商业银行网络辅助教学,只有41.94%的同学赞成商业银行课程推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在推出网络辅助平台的试验期,可以更多发挥其辅助的角色,立足于提供一个交流沟通为主的平台。尽量不增加同学的课外负担,增加服务弹性,减少硬约束。随着这种混合教学模式得到大多数同学的认可,再逐步增加线上教学的比例。
(三)模拟实验课程
根据对当前高校使用模拟实验课程教学软件的调查了解,比较齐全的模拟银行实验课程所涉及的业务模块包括:一是商业银行综合业务,主要有储蓄业务、公司业务、个人理财、电子银行、各类业务;二是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业务;三是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包括结售汇业务、外汇贷款业务等;四是中央银行监管业务;五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业务;六是商业银行业务培训系统。在对各模块的需求测度调查中,要求按照重要性排序选择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答案序号。对问卷选项进行赋值,排名第1位赋值3分,第2位赋值2分,排名第3赋值1分,排名第4位赋值0.5分、排名第5位赋值0.25分,排名第6位赋值0.1分。对所有问卷分五个选项分别加总,为各个选项的最终得分。在经过加权平均后,商业银行综合业务、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业务被学生认为是最重要的三个业务模块,这三个模块的分值分别是115.5分、82分、62分。其余模块需求情况依次为: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为41.5分,银行产品业务培训系统为35分,中央银行监管业务为23.55分。在模拟实验课程建设资金量有限的情况下,可以优先购置最重要的几个业务模块。
四、结束语
在信息技术与高校教学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与线下面授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将日益成为后MOOC时代高校教学的新趋势。在商业银行综合化、多样化发展的趋势之下,商业银行业务操作的技术性和复杂程度都大大超过以前,这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和相关课程的教学设计上,相应提高操作性与应用性。问卷调查显示,高校学生对增强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课程操作性、实践性的需求比较强烈。本文以北京语言大学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课程为例,探讨构建“课堂面授+模拟实验+网络辅助教学”三位一体的教学平台,以促成各个教学环节的无缝对接,实现理论讲授与模拟实验、线上与线下学习的有机混合。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课程具有金融学科大多数课程的一般特点-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这门课程在混合性教学模式的有益探索,也对金融学科其他课程具有普遍示范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宋晓玲.高校模拟银行实验课程建设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14).
[2]王奇,李龙,谢秋菊.信息技术与高校教学深度融合背景下的混合教学模式方法探究[J].电子测试,2014(3).
[3]杨昌红,韩伟爱.“混合教学”在审计学教学中的应用[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8(10).
[4]高晶.对翻转课堂中教学微视频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6(2).
高校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范文5
关键词:生理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的概念于1987年引入我国,又称过程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动态、多次对学习效果实施评价,注重及时反馈,用于强化和改进学生的学习活动。近20年来,随着高等医学院校基础医学教育改革深化、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目标的推进和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的优化,形成性评价已被逐渐引入高等医学教育课程体系的教学活动中,其应用和实施也日趋完善,成为教学评价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1-5]。本文旨在探讨适合生理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具体形成性评价方式。
1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特点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将传统教学与互联网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模式重视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多种方式、多种途径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线上可将学习内容用信息技术手段以PPT、视频、动画等形式直观展示出来,线下则通过学生提问、教师答疑、知识拓展完成课程教学,实现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有机结合。该教学模式重新构建了教学内容体系,在教学形式上克服了传统讲授方式的弊端,以教学活动的实际需求为基础,通过将教学过程与互联网信息技术相结合,使教学模式变得多样化。该教学模式的教学评价采用线上、线下两种途径,通过多样化、多角度考核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完善,各高校都在陆续进行各门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6]。
2生理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课程设计
2.1生理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课程设计基本架构(见图1)2.2生理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以第三章“血型与输血原则”一节为例)2.2.1课前在智慧树平台教学资源(包括学习任务单、教学视频、学习要点、教学案例及有关生理学和相关学科的知识要点、参考书目或资料、自测习题),通过20个较为基础的测试题了解学生线上学习情况。2.2.2课上(1)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记住血型的概念、ABO血型的遗传规律、血型鉴定方法及临床意义(重点)。②能力目标:学会ABO血型的鉴定方法(难点)。③情感目标: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血型鉴定在临床输血工作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7]。(2)教学过程。①教师讲解重点、难点:根据课前测试结果,重点讲解难点内容,强调教学重点。②ABO血型鉴定方法实践:以情景模拟(现场模拟医院检验科)和角色扮演(一名学生扮演检验医师,另一名学生扮演患者)的方式完成。③血型知识的运用:运用所学血型知识解决临床上输血的实际问题,如为何输血前需要做交叉配血试验。2.2.3课后(1)线上测试:20道选择题,检验学生对血型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运用能力。(2)拓展性问题,启发学生对血型知识的拓展性思考。如:①临床上某患者因交通事故失血过多,需要紧急输血,该患者血清与A型血的红细胞不发生凝集,而其红细胞与A型血的血清可发生凝集,该患者是什么血型?若目前没有匹配的血源,可以选择什么血型的血源?为什么?通过该病例分析交叉配血与输血原则的重要性。②目前,除全血外,还有哪些类型的血制品可供选择?
3生理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考核指标与权重
(见表1)
4实施效果
学生总人数860人,完成线上资源学习12次,成绩在78~94分之间;完成课堂签到36次(占理论课次数的100%),出勤成绩在80~100分之间;完成课堂表现评价12次,成绩在72~93分之间;完成实践能力评价12次,成绩在78~94分之间;完成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评价10次,成绩在79~88分之间;完成作业10次,成绩在79~88分之间;完成小组任务10次,成绩在79~92分之间;完成线上每章理论测试12次,成绩在72~90分之间;完成期末考试1次,成绩在50~91分之间;综合成绩在56~90分之间(见表2)。
5讨论
首先,基于智慧树平台的形成性考核有助于改善教学效果(见表3)。形成性评价既可以在课程结束时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又可以在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通过多途径、多角度来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而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弥补了传统期末终结性考核单一评价方式的不足。由表2可知,采用形成性评价考核,学生各方面均取得了较好成绩,表明本考核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进而提高学习成绩。其次,基于智慧树平台的形成性考核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研究发现,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本考核方式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见表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的动力,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再次,基于智慧树平台的形成性考核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本研究利用难度渐进的多次阶段性测验,逐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仅可督促学生及时预习和复习,也可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内化。最后,本考核方式可促进师生之间有效交流(见表3)。在实施形成性考核的过程中,通过智慧树平台、QQ群,教师能动态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存在的共性问题,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学生也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加强学习或寻求帮助,以提高学习效果。
6结语
生理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形成性评价以目标为导向,以多种方式全面、动态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行为、学习态度和学习结果的相关性,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本评价方式还可促进师生之间有效交流,提高教学效率,具有重要的推广意义。优良的教学效果和考核成绩是教师和学生双方辛勤的付出、高效的沟通和密切配合的结果。在教学评价工作中,只有主动利用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探索科学、合理、先进的考核评价方式,才能使考核评价为提高教学效果服务。
参考文献:
[1]韩丽萍,毕云天,王颖,等.医学生理学形成性评价方式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8(12):21-22.
[2]宝东艳,宝玥,李伟红,等.利用“雨课堂”和“云班课”探讨生理学形成性评价体系的建立[J].卫生职业教育,2020,38(20):54-55.
[3]李丽,丛馨,吴立玲.形成性评价在高等医学院校基础医学教育创新发展中的应用和启示[J].生理学报,2020,72(6):743-750.
[4]刘汉梅,徐永素,张咏梅,等.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形成性评价在课程考核中的应用:以成人护理学为例[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0(9):69-70.
[5]王媛,裴菲棐,王小帆,等.阶段性测评和形成性评价在系统解剖学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0(9):109-110.
[6]金朦.高职院校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对策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28):122-123.
高校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范文6
Abstract: Today MOOC and SPOC as a new educational model , how to integrate the two into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and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it is an important topic of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This paper takes the course of "C Programming Language" of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It has introduced how to combine MOCC and SPOC with tradi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It has realized the mixed teaching of in class and extra-curricular teaching. The result of practice shows that the combination and unification of online and offline teaching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students' learning result, and it is also beneficial to the individualize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Key words: MOOC; SPOC; mixed teaching; educational model; in class; extracurricular
1 引言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1],其理论基础可追溯至1960年代。2012年,美国的顶尖大学陆续设立网络学习平台,在网上提供免费课程,Coursera、Udacity、edX三大课程提供商的兴起,给更多学生提供了系统学习的可能。国内诸多高校纷纷跟进。2013年,清华基于open-edX开放的源代码,构建了自主的MOOC平台“学堂在线”,2014年上海交通大学自主研发的“好大学在线”也正式对外,并支持西南片高校的跨校学习,学分互认。同年,深圳大学牵头组建UOOC联盟,以联盟形式推动MOOC建设,并于企业合作构建MOOC平台。在高校之外,2012年组建的“上海课程中心”,网易云课堂和爱课程网合作推出的“中国大学MOOC”等,也汇聚了许多高校的优质课程资源。
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2]这个概念是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阿曼德.福克斯教授最早提出和使用的。Small和Private是相对于MOOC中的Massive和Open而言,Small是指学生规模一般在几十人到几百人,Private是指对学生设置限制性准入条件,达到要求的申请者才能被纳入SPOC课程。SPOC 和 MOOC 相比,主要的特点包括:人数少、在校注册(收费)、除了在线视频和习题等,还可以有其它辅助的线上或线下课堂、答疑。
针对我们学校目前的实际情况,采用MOOC+SPOC混合教学模式更适合我校的学生。因为我们学校的学生人群比较固定,都是通过高考录取的学生,但是由于学生专业的不一致,对同一门专业课程的教学要求不一致,通?^MOOC+SPOC混合教学模式能够更好的解决这一矛盾,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教学需求。同时积极开展MOOC+SPOC支持下的高校混合教学模式,既能推动我校品牌效应,也能促进我校的对内教学改革。
2 MOOC教学改革与实践
以MOOC为代表的未来新教育探索已经进入中国教育改革的深水区。教育部在2015年度工作要点中明确指出[3]:“加快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国家教育决策服务系统建设和教育统计基础数据库建设。完善国家教育资源云服务体系。继续加大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发和应用力度,探索在线开放课程应用带动机制。加强“慕课”建设、使用和管理。推动高校仪器设备和优质实验教学资源开放共享系统建设。”。教育部在2016年度工作要点中再次明确指出[4]:“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各环节。推动高校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开设纳入学分管理的创新创业课程,推出一批资源共享的创新创业教育在线开放课程。”和“完善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建设在线开放课程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推进线上线下结合的课程共享与应用。”
针对我们学校的实际,我们学校很多工科专业都设置有“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不同专业设置的学时不同,从32学时到80学时不等,所以具体的教学内容不同,根据专业不同,我们在MOOC平台设置了74讲,不同专业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进行学习,具体内容划分为如表1所示,带(*)部分表示对于部分专业内容可选。
我们在实施过程中要求学生课前通过MOOC平台学习相关章节视频,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会对有问题的部分不仅在实体课堂格外注意,同时也可以在实体课堂中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课后对于有问题的知识点,学生可以通过视频反复听课,从而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扩大教学生源,由于MOOC平台可以免费通过邮箱注册与选课,所以对于教学内容的受益者不仅仅是选修本门课程的学生,还包括其它想学习这门课程的学生。
3 SPOC教学改革与实践
相对于MOOC来说,SPOC对于选修某门课程的学生来说更具有教育的完整性[5]。因为SPOC在MOOC的基础上加入了更多的教学环节,如实体课堂的教师面授教学、课后针对性的作业指导、课外点对点的答疑等。
本文将以北方工业大学计算机系的专业核心课程“C程序设计”进行分析和介绍。这门课程的具体SPOC课程开设过程如下:
(1)课程资料:开设课程前,教师完成课程相关资料的建立。由于北方工业大学多模式教学网站是针对整个学校教学资源的统一管理。其管理规则是只有选修某门课程的学生才能看到相应任课教师所发的教学资料,所以可以实现SPOC的管理功能。具体过程是教师通过北方工业大学多模式教学网站对课程资料进行分类并根据课堂进度进行上传。其分类如图2所示:
上课课件:实体教学中教师讲解课件,根据章节内容按照教学进度安排依次上传。
软件下载:提供常用C语言开发环境,学生按照个人要求下载相应的编程软件。
课程要求:学生了解本门课程的详细要求并执行。
编程资料:教师提供了不同单元的详细讲解资料和补充资料供学生下载与使用。
作业:课后作业的电子版供学生使用。
实验讲解视频:对于每一次实验,由教师讲解编程思路和具体的编程过程,并录制为视频,按照实验的进度安排上传。
(2)实体课堂教学:由于MOOC课前已被学生预习,教师在实体教学过程中除了正常讲解教学大纲安排内容外,主要对学生预习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解答,从而可以加深学生对重点、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实验及课后作业:2009年,学校购买了CourseGrading平台,如图3所示。它可以对学生在课程提交平台作业进行自动评判,其中编程题由教师设置好测试点。系统给出正确或错误的提示。同时如果错误,系统会给出期望输出结果以及错误输出结果。学生得到反馈结果后可以修改错误,并重新提交代码,直到测试点全部通过。作业类型分为课后作业、实验和课外编程。
课后作业:根据课堂教学进度以章为进度,通过整理后的教材习题和补充习题为内容把作业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课外完成。
实验作业: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布置实验内容,要求学生在上机时间内完成。
课外编程:教师提供一些课外拓展的编程任务放在课程平台上,以供学有余力的学生深入学习。
(4)课外答疑。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一些技术或是其它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QQ群或微信向教师、助教或同学求助,每学期的课程建立了一个专门的“C语言学习”QQ群,学生可以在群中交流学习问题,也可以点对点的向任课教师、助教直接询问问题。任课教师会关注QQ群的交流情况、同时根据学生点对点的交流以及学生作业的提交情况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实体课堂部分,教师会依据自己教学经验以及在网络平台上所了解到的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对课程内容作相应的扩展和延伸。
(5)在课程结束时,教师对学生的作业实验完成、课堂出勤率、课程考试结果等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估,依据不同的权重计算得出学生最终课程成绩。
4 MOOC+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新特点
MOOC+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既融合了MOOC和SPOC的优点,又弥补了传统课程的不足。它带来了以下的新特点:
1)带着问题听课:在课前观看MOOC视频预习后,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带着问题去听自己的任课老师课堂讲授,或者带着问题在课后去回放MOOC视频,或者通过SPOC下的QQ去与任课老师直接交流,这样使学习更有效率和有针对性。
2)?n后问题及时解答:学生上课没听懂的问题,通过在课后还可以通过观看MOOC教学视频来复习未明白的知识点。
3)扩大教学知识容量: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加之教材内容的限制,可以通过MOOC平台定期扩充知识,复习重点、难点知识。
4)作业的多样性:通过SPOC平台多样化的在线训练与自动测试作业,不仅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练兵的机会,还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同时作业允许在规定时间内多次提交,学生提交程序代码后发现测试不通过时可多次提交,直到通过全部测试点,使学生在一次次的修改程序提交中强化所学的知识,达到多练、“在学中做,并在做中学”的目的。
5 结论
将MOOC与SPOC混合教学模式融入高校的专业课程教学中,它既结合了MOOC、SPOC的优点,同时能辅助实体课堂,补充实体课堂教学中不足的部分,从而相对完整地记录下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并及时反映出学生学习以及教师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课内课外、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机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教学效果,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