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线上教学学情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线上教学学情分析范文1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12.042
WeChat based Hybrid Teaching Model and Activity Design
CHEN Ye-wu
(Zhejiang Institute of Economics,Vocational Technology,Hangzhou Zhejiang 310018,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based on the hybrid teaching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theoretical basi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is constructed to student learning, teaching resources, teaching process, teaching platform as the core of the micro letter platform based on hybrid teaching model, teaching model and the hybrid of discourse teaching activities are discussed fully.
【Key words】WeChat platform; Hybrid teaching; Pattern design
1 以微信为基础的混合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是在一定的情景下,根据学习的内容创设一定的协作、对话和概念建构,教师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行学习。该理论非常适合用来指导混合式课堂教学,混合式学习就是教师通过设计学习情景,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设计和学习过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微信在大学生中的普及流行,更为以混合式教学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设计提供了社会基础。
(2)元认知学习理论认为
元认知是指对认知的认知,即个体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和结果的意识与控制。元认知策略是该理论中的核心内容,目的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在具体的学习中,学生具有怎么学如何学的深入思考。因此元认知理论和混合式教学理念能够完美的契合。两者非常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即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知识的体验和学习,同时在学习中必须非常注重学习的策略,是学生自我学习和调节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深入地学习体验与教师的指导推进,对知识的学习同时既是一个自我认知的过程,也是一个对知识的体验过程。而这种思想则正是混合式教学所期望达到的目标。
(3)泛在学习理论
该理论认为,学习的方式、时间和方法应该是多种多样,而非局限于某一种形式,也不一定在某个固定的时间段,而是丰富和变化的。另外,学习的场所也不必是在特定的学习场所如学校、课堂,可以在网络上,甚至可以通过移动网络随时进行学习。基于微信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作为移动网络客户端的方式来获取课程所需要的知识内容,正好体现了时时处处学习的特点。作为当前流行的移动社交工具,其公众号等功能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可以通过相关的资源让学习进行学习交流。并且由于其高度的使用率,可以使学习时间、地点高度自由和分散,随时随地进行知识的学习。
2 微信为基础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
在高职的教学实践中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混合式教学必须首先考虑高职学生的特点,以高职学生能接受的方式进行知识点的重构,制作微视频、案例等学习资源,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要为学生创建一种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和积极性,又能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让学生能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因此,微信为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正是符合了当前学生面临的学习环境和特点。微信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从学生学情分析、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学活动过程、教学评价等组成的有机教学系统,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学情分析
是指根据对教学目标学生的基本情况分析。学生生源千差万别,不同专业不同生源都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掌握和了解?W生的情况是混合式教学关键性的第一步。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的学习特点,从而形成详细的单元教学目标,进行教学知识广度和深度以及教学的设计,从而可以为教学资源的针对性开发提供基础。
(2)基于微信平台的教学资源设计与开发
对于微信为基础的混合式教学资源的开发,必须特别注重微信为基础的移动网络的特点,掌握学生使用微信的时间和特点,以分散使用和大量频繁的次数为特点,也具有随时随地都可以上网的优势。因此,在资源的设计上要特别注重把碎片化和系统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吸引学生的积极性参与进来,又使学生能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因此资源必须以短小精悍型的为主,包括案例、各类文档和微视频等。并且在资源上要进行适当地重组,最好以项目化和实践活动为主题,与线下课堂的教学设计进行整合。
(3)基于微信平台的混合教学过程重构
由于微信为基础的混合式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千差万别。因此,在进行微信为基础的混合式教学过程中,必须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重构,将原有的教学活动设计进行适当地打乱,重新整合成适合混合式的教学设计。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通常由教师进行学习的推进和引导,首先进行知识的传授和解答,而在混合式教学设计中,将首先由学生带着教师设计的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和消化,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教师通过将设计好的资源发放到微信平台中,学生借助这些资源来进行问题和任务的完成解决。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目标任务的设计、学习导引、学习的监控和互动交流都是教学活动设计所必不可少的。而通过线上环节的学习后,线下环节是对知识的提升和提炼,对技能进行实践升华。因此混合式教学的线下课堂环节非常注重师生之间的指导与互动,以个性化的问题解决为主。
(4)微信平台的开发
微信平台的使用和开发让目前的混合式教学更加得到学生的认同。在当前的社交领域,几乎100%的学生都会使用微信。微信里的公众号则能够让资源的管理更加便利。因此只要将混合式的资源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它们适合微信平台的使用环境,就可以让学生方便地学习和阅读。同时,微信平台还能进行小程序的开发,具有更加强大的进一步改进空间。
3 以微信为基础的混合式课堂的教学活动设计
通过对教学理论和混合式教学过程的总结,基于微信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活动设计,主要包括线上教学设计、线下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反思三个环节。
(1)线上教学设计环节
线上教学设计包括对学生学学情分析、教学内容整合、教学活动设计和教学资源等。首先在教学之前,必须对学生进行详细分析,了解学生的特点和学习能力,调查学生移动网络使用的便利性、可靠性和对平台的接受程度。其次,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学内容以微信为基础的混合性教学重新整合,真正适合混合式教学的特点,摒弃传统课堂传授式的教学内容顺序。第三,根据教学内容的重新整合,对教学活动也需要进行重新设计,才能制定出符合高职学生特点的教学活动设计,包括教学的资源内容、单元导学、教学任务,关键是要将教学过程有机地串联起来。这样才能真正设计出让学生能够接受的微资源、单元探究任务和讨论题。
(2)线下教学环节
线上教学环节是混合式学习单元中对线上环节的提炼升华阶段,是整个教学的核心和关键所在。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做好学生的指导工作,是对知识的综合应用。教学需要对知识技能进行重点整合,进行实践应用。可以采用项目实践教学法、分组讨论、个别指导等个性化教学方法。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改变了原来的角色,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进行指引和辅导,频繁与学生进行互动,把知识传授变成问题的解决为主。
(3)教学评价反思环节
线上教学学情分析范文2
关键词:PAD;SPOC;混合教学;教育史
伴随着高校新一轮教学改革,MOOC、OBE、SPOC以及翻转课堂、对分课堂等教学模式层出不穷。其中,小规模专有在线课程和对分课堂分别作为线上线下教学的代表而备受关注。对分课堂,即教学过程由传授、吸收和讨论三环节组成,简称PAD[1]。对分课堂整合了“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两大理念形成的中国本土化课堂教学,自2014年张学新教授创设至今,其教学成效已获得普遍认可。小规模专有在线课程,即SmallPrivateOnlineCourse,简称SPOC,2013年由加州大学ArmandoFox教授提出,旨在将MOOC资源与课堂面授相结合,Small和Private对应MOOC的Massive和Open,需要设置人数和课程准入条件,很适合高校教学。为突破高校理论课灌输色彩浓厚的讲授法,积极落实国家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构建了基于PAD的SPOC混合教学模式,该模式在PAD教学过程中嵌入SPOC,无论线上学习还是线下教学都将师生职责对分,使线上线下师生活动交替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师生双主体的教学理念。
一、基于PAD的SPOC混合教学模式在教育史课程中的构建
教育史是师范类教育学专业的基础课,在培养师范生树立辨证的唯物史观,增进自身人文素养以及养成以史鉴今的能力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按照培养方案,中外教育史两门课程分别在大二上下两个学期开设,每学期16周,每周4课时。改革之前,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课堂沉闷枯燥。为调动广大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将基于PAD的SPOC混合教学模式结合该课程重新进行设计,具体包括五个步骤。
(一)线上教学资源准备
教师在课程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依托超星平台,建设教育史“校本化”课程资源。将课程内容按照知识体系划分为不同专题并碎片化为94个微视频,包括《中国教育史》11个专题41个视频,《外国教育史》12个专题53个视频,每个视频5~30min。录课视频与其他辅助教学资源,如电子教案、PPT、讨论题、章节作业以及相关的音像视频、学术论文等一同在平台。
(二)线上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根据教师的教学任务点进行在线自主学习。学习结束后,完成章节作业并提交,形成对学习内容初步的认知。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记笔记,对不理解地方要在笔记中标注,然后将学习笔记拍照上传,为教师线下讲授提供依据。
(三)线下教师讲授
线下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教师根据课程学习要求和学生自学笔记、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做具体讲授。既要照顾到学科知识的系统化又要突出学生自主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在讲授过程中,教师应发挥充分而不过分的引导作用,通过穿插提问、调查等方式对学生前期自主学习效果进行检查,以巩固内化学习内容。
(四)线下讨论交流
线下课堂教师还有两个教学任务:一是针对学生线上自学和线下听讲中的疑难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研讨,汇报分享成果,并据此对学生的疑难问题进行集中答疑,帮助所有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二是结合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进行拓展延伸,提升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其学术视野。线下互动学习结束后,在线上给学生布置有深度的问题,学生根据一个完整教学过程中的所学所思进行回帖。(五)线上线下综合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体系,将学习过程中的线上SPOC学习任务完成度、章节作业、论坛活跃度、单元测试成绩和线下课堂表现,分组任务完成度,期末考试成绩等每一个环节都纳入。其中,平时成绩合计占比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力求从多维度全面客观评价学生学业成绩。
二、基于PAD的SPOC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
(一)教学对象
以L学院教育学专业2017、2018、2019级学生为教学对象,学生在年龄、学业成绩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可进行后续分组教学实践对比分析。
(二)教学实施
在中外教育史教学中,选取2018级、2019级教育学专业学生为实验组,采用基于PAD的SPOC混合教学;将实施传统讲授法的2017级教育学学生作为对照组。两组均以王炳照主编的《简明中国教育史》和吴式颖主编的《外国教育史教程》作为授课教材,授课教师、授课学期、学时均一致。课程结束后,通过期末考试进行学业成绩评价,题型、题量和难易度相当;同时,分别向两组学生发放学习效果和教学满意度调查问卷,通过比较两组学生学业成绩、学习效果和教学满意度来验证基于PAD的SPOC混合教学模式的实际应用效果。
(三)教学结果
1.学业成绩将实验组学生期末成绩与平时成绩换算成综合成绩,与对照组学生进行比较,见图1所示。图1 《教育史》期末综合成绩由数据可知,采用基于PAD的SPOC混合教学模式的实验组综合成绩高于对照组。其中,中国教育史:采用混合教学法的2019级与对照组总评成绩差异显著(t=-2.594,P<0.05);外国教育史:实施混合教学法的2018级(t=-8.4048,P<0.001)、2019级(t=-5.963,P<0.001)学生的总评成绩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2.学习效果和满意度课程结束后,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课程学习效果和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如表1与表2所示。(1)学习效果在学习效果总体方面,采用基于PAD的SPOC混合教学的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t=-5.272,p<0.001),实验组学习效果得分(M=4.08)高于对照组(M=3.58)。在各维度上,实验组与对照组均差异显著且实验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基于PAD的SPOC混合教学模式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2)教学满意度表2数据显示:实验组教学满意度总体得分(M=4.36)中等偏上,说明学生对基于PAD的SPOC混合教学应用于教育史的教学满意度总体感知水平较高,其下属六个维度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其中,教师素养在实验组(M=4.54)和对照组(M=4.11)得分相差最少且改革前后均在各维度中得分最高,反映学生对该课程授课教师的专业素养认可度较高。学生关于学习平台满意度分值相差最大,说明混合教学模式改革后,学习平台有了较大改善,但与其他维度相比得分最低,说明在学习平台的设计、维护运行等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三、基于PAD的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总结与思考
(一)基于PAD的SPOC混合教学模式实践成效
第一,联通式学习和过程性评价促进教学和谐开展,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业成绩。将基于PAD的SPOC混合教学模式应用于教育史的教学,以超星平台为线上外部支持,深度整合学习资源,使学生通过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的方式进行连通学习,大大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通过平台学习任务、布置作业更加便捷,学生可在网络平台上随时随地与教师交流,使整个教与学能够和谐地展开[2],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由于该教学模式更侧重过程性评价,无形中强化了学生平时的学习动机,改变了过去考试前突击复习的现象,综合成绩显著提高。第二,师生双边活动推进教与学的深度融合,大大提升教学满意度。基于PAD的SPOC混合教学模式用理性和温和的方式将在线教育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便于学生在教师引领下自主学习。研究表明,该教学较好地融合了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教学的优点,既方便学生根据自身实际需要安排线上学习,又保障了学生线下互动式参与的机会,进而有效提升了教学满意度。第三,教、导、学、思共同助力学生素质培养,全面增强学习效果。基于PAD的SPOC混合教学模式将教师的“讲”“导”和学生的“学”“思”相联系,改变了理论课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讲授式教学结构,形成“教师带头引领、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难点点拨,学生思考领悟”的教学过程,既缓解了单一自主学习导致的学生负担过重,也避免了纯粹课堂教授忽视学生主体性的问题。由于有了线上自学的基础,学生在线下学习时,参与课堂的热情被充分激发,学习效果得到显著改善。实践证实,这一教学模式不仅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有目的性听讲、小组讨论等环节培养了学生的专业素养,而且通过分组任务、小组讨论等形式,锻炼了学生的团队沟通合作能力。学生应用网络平台进行自主学习,既有利于丰富自身的信息素养,也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创造了有利条件[3]。
(二)不足与努力方向
尽管这一混合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不足:如部分学生缺乏线上自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能及时完成SPOC任务,影响了线下教学效果;线上教学资源相对贫乏,难以满足学生深度学习的需要;教师平台操作不够熟练,许多功能尚未被充分利用。因此,如何建设适于大学生在线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等都将直接关系到这一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PAD的SPOC混合教学模式有利于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体系,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改善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应该进一步检验混合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不断探索,积极总结教学规律,将该教学模式在高校理论课进行逐渐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沈月.“对分课堂”新型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有效性的系统思考——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例[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10):7-8.
[2]张丹丹.基于在线教学平台的SPOC混合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21):137-138.
线上教学学情分析范文3
关键词:“问题链”;初中数学;有效性
作者简介:王立飞,任教于浙江省东阳市南溪初中。
“问题链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将一堂课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构成问题系列,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以问题为纽带,以知识形成、发展和锻炼学生思维过程为主线,师生合作互动为基本形式,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使教师的教学工作更为有效。那么,如何进行“问题链”的设计呢?
一、设计“问题链”原则
1.“问题链”的设计应放在知识传授的“支撑点”上
课堂教学要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超越这些“支撑点”,就起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因此,问题链的设计要目的明确,符合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能力,整个问题链的层次要分明,有广度,难度,深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都能学到数学知识,更使学生能“跳一跳,就摘到桃子”。会使学生带着高涨的、激动的、愉悦的心情投入学习,对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并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有很大的帮助,使数学的学习更加有效。
2.“问题链”的设计应放在知识学习的“疑难点”上
现阶段针对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听听觉得都会,做做经常出错”这一现象,通过把学生的数学活动放在知识的“疑难点”上,通过问题链的针对性设计,使学生体验“疑难点”,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能更准确地认识“疑难点”,激发学生的深入思考,思维的火花、智慧的灵感就会不断产生,突破“疑难点”带来的数学学习上出现的瓶颈,从而掌握数学的内涵和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课堂教学才会真正做到有效,课堂才会成为学习的乐园,课堂教学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问题链”的设计应放在知识理解的“模糊点”上
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有:审题不仔细,概念不清晰,主观臆断等。因此,问题链的设计,要结合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有意识地在这方面进行“陷阱”设计,让学生在“跌倒”中成长。
4.“问题链”的设计应放在知识转化的“发散点”上
布鲁纳指出,掌握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能使学生更易理解和更易记忆,领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就是通过迁移,通过恰当且适量的“一题多解”、“多题同解”等发散思维的训练,进行多角度的解题思路分析,有助于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形成知识网络,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更有助于学生建立数学模型。
二、“问题链”的设计策略
以浙教版八年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一次函数复习——一次函数中有关面积的计算的教学片段为例:
1.注重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分析
学情分析:由于八年级学生刚开始接触函数,对函数的理解还不深入,还不透彻,特别对于几何图形与坐标轴相结合的综合题,许多学生无从下手,尤其在点的坐标与相应线段的长度之间转化方面,认识不到位,抓不住问题的本质,经常出现错误。为解决上述问题,就选了一次函数中有关面积的计算这一专题为例。
对于一次函数y=- x-4,
问题1:你能画出该函数的图像吗?
教学目标:在复习直线与坐标轴交点的求法的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函数图像的画法的复习,并使
学生明确函数图像在解决函数类问题当中的重要性。
问题2:你能求出该直线与坐标轴围成的图形的面积吗?
教学目标:从最简单的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通过其面积的求解,为“问题链”中普通三角形和四边形面积解法的探讨做一铺垫:在直角坐标系中,求三角形和四边形的面积,关键在于找出相关的横向、纵向的线段。
问题3:你能求出原点到该直线的距离吗?
教学目标:该距离就是斜边上的高,为问题4的提出做铺垫
2.注重发散思维的训练
问题4:你能在直线L上找到一点P,使BOP的面积是AOB面积的2倍?若能请求出点P的坐标,不能则说明理由。
教学目标:体现了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分类讨论既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又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其关键在于根据分类的目的,找出分类的对象,不重复、不遗漏。
3.注重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转贴于
问题5:假设有一只蚂蚁Q在线段AB上爬行(不包括A、B),若Q的坐标为(x,y),设SAOQ的面积为S,试求S与x的函数解析式。
问题6:你会画出S与x函数图像吗?
教学目标:问题5、6对函数学习中学生的易错点进行了一个综合,设置了如下“陷阱”:
(1)会求横向线段OA的长,但OA上的高QM的表示容易以为是y,实际上应该是-y;
(2)忽视了点Q在该直线上,y=- x-4,x与y之间要进行转化;
(3)作函数图像时,其图像是线段,应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4)建立直角坐标系时,应注意其变量是S和x,,容易思维惯性误以为还是x和y。
问题7:直线y=- x+4与y轴交于点A,
与直线y= x+ 交于点B,且直线y= x+ 与x轴交于点C,请求出ABC的面积。
教学目标:ABC的位置与问题1有所不同,无法直接求解,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通过让学生思考图中有无与解决面积相关的横向或纵向线段,来考虑数学中常用的补形或分割的方法解决面积问题。
补形:延长AB交x轴与点H,SABC=SACH -SBCH
分割:设AO与BC交于点Q,SABC=SACQ+SACQ
通过一题多解,使学生在已有的解决面积知识基础上,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拓宽学生认识问题、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数学知识得到内化。
4.注重学习反思,提升自身能力
问题8:谈谈你在学习与一次函数面积相关的问题上的收获?
问题9:你还有什么困惑,需要得到教师或同学的帮助?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这种“以题代面”,设计出层次分明的“问题链”,避免了数学学习中的枯燥繁琐,不仅有利于学生思维的飞跃,加深对数学本质的认识,同时,通过让学生学会反思,对已完成的解决问题过程、思维过程进行再思考,从中领悟数学方法,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使数学的学习更加有效。
线上教学学情分析范文4
【关键词】网络 毒理学 双语教学
【Abstract】This text concretely discussed the preparation, implementation, dynamic teaching effect monitoring, the future thinking of Bilingual Teaching with the toxicology curriculum website and Immediate communication software. The author carried out positive and useful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which provided some useful references for employing Internet and new media to Implement bilingual teaching.
【Key Words】Internet;Toxicology;Bilingual Teaching
【基金项目】新疆医科大学Ⅶ期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编号:YG2013050)。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222-02
卫生毒理学课程双语教学改革前期已经开展了一些工作[1],已经完成了双语教学大纲编写,教案撰写,课件制作,试题库建设等工作,并在相关班级进行了双语教学试点。实施情况表明,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信息量小,更新慢,专业词汇查找释义繁琐,发放纸质预习材料使用效率低下,教学效果欠佳。目前新疆医科大学数字校园建设完成,已经实现校区有线及无线网络全覆盖,随时随地可接入宽带网络,这为实施网络条件下毒理学双语教学提供了优质网络资源。为了良好推进毒理学双语教学工作,课程教师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
1.实施毒理学网络双语教学准备
1.1 课程的网站建设
卫生毒理学课程已建立课程教学网站采用模块化建设,并被评为新疆医科大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课程正逐步上传双语课程录像,教学大纲,建立了课程双语网络试题库,学生登陆课程后可以自行组卷测试,老师可以随时布置作业、组织单元测验及网络考试,将课程网址生成二维码后可以嵌入微信进行推广互动。
1.2 建立毒理学双语教学微信公众号
现在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学生喜闻乐见的交流手段之一就是微信,课程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号,让班级学生关注。教研室授课老师可以进行课前预习相关内容推送,在推送消息内容末尾可以嵌入双语网络课程平台的二维码,长按二维码可以跳转课程双语网络平台进行深入学习;授课老师可以充当客服及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答复,及时解决学生疑问,反馈迅速,互动积极有效。
1.3 建立教学QQ群
微信虽然具有及时有效交流的优点,但是文件共享,讨论的组织功能尚有欠缺,而QQ群弥补了上述不足,通过建立教学QQ群,老师可以把预习的双语文档、电子讲义、视频资料等参考资料按照章节打包上传至群共享,通过智能手机和电脑都可以下载和预览相关文件,课程老师方便管理;同时QQ群新增作业功能,老师可以通过它即兴一些作业和议题,另外还可以就某一问题、热点发起讨论,组织学生在课下进行在线辩论与交流。
2.实施方案
2.1 授课前安排
学生方面:每个班级第一次授课时要求所有学生扫描课程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并关注,给学生讲解公众号的使用及如何互动,如何通过微信跳转课程网站;加入学生班级QQ群或建立课程QQ群,讲解QQ群要实现的功能与目的。老师方面:分配好每位授课教师的职责,一般相关章节课堂教学教师首先是该部分内容微信客服,进行预习内容及消息推送,学生答疑互动的主要负责人;QQ群管理者,负责组织学生课下在线讨论,预习资料上传;负责课程网站相关模块更新、内容知识点录像及上传、网络作业等事宜。
2.2 课堂教学
双语教学教材选择很重要[2,3],课程指定黄吉武主编的《ESSENTIALS OF TOXICOLOGY》为授课基本教材,参考书为《Toxicology》(6TH)、《A Textbook of Modern Toxicology》、《Essentials of Toxicology》、《Casarett and Doull's toxicology》、《Principles of toxicology》;另外学生英文成绩对双语教学成效有较大影响[4],通过学情分析,教研室根据学生的CET-4通过率调整双语教学章节比例和试卷全英试题比重;教师经过教研室集体备课和试讲,讲义及课件经教研室审查合格者,允许进行课堂双语教学;课堂教学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实施,课件必须制作为全英文课件,没有语法及拼写错误,全英文教学,较难理解部分可以辅以中文讲解;课堂教学中讲解主要核心内容,授课内容和课程网站内容不重复,可以有适当交叉,其它内容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推送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就学生课下讨论的问题进行规范、统一的答复,同时还要对网络作业级考试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反馈,共性问题要详细讲解。课堂教学要和课下线上教学互为补充,提高课堂效率,积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3 课后复习及线上教学
授课教师将课程重点内容课后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推送,课堂没讲的内容和参考资料通过QQ群共享推送,专业词汇释义可以借助电子词典,方便快捷;知识点录像采用微视频方式,每段视频只讲一个知识点,时间必须控制在10分钟以内,避免占用学生过多课余时间;知识点录像可以通过微信推送也可以在课程网站观看,在课程网站中相关知识点可以通过超链接相互引用;作业和测试课通过课程网站实施,网络作业每个班级提交时间统一设定,一般设定截止时间为每周日晚24:00,让学生养成习惯不再反复强调;网络作业和网络考试成绩要在课程终结考试分值中占有一定比例。
3.教学效果动态监测
授课教师及时批改在线作业和网络考试试卷,将发现的问题凝练后在教研室全体教师会议上进行汇报,找出问题根源,统一议定解决方案,给后续授课老师提供一个参考;及时把测试结果及存在的问题给学生统一反馈,给出具体指导意见,及时通过网络回复学生提出的问题,积极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进行组织学习,不断完善毒理学双语教学平台。
预防医学2010-2班为汉语言班级,未使用网络双语教学平台,课程终结考试无英文试题,最高分92分,最低分22分,平均分67.68分,及格率75.71%;预防医学2011-2班为汉语言班级,课程第五章、第六章采用双语教学,占总学时25%,使用网络双语教学平台,课程终结考试英文试题比重20%,最高分90分,最低分51分,平均分76.81分,及格率98.25%;在学生基本条件一直情况下,使用网络双语教学平台的学生成绩较未使用网络平台班级有较明显提升,后续班级将继续加大双语教学学时数,卷面考核双语试题比重逐步达到50%。
4.今后基于网络双语教学的思考
4.1 网络课程录像
经课堂和网络调查发现,网络课程全程录像学生观看积极性不高,可能和录制效果不佳,录像内容与授课内容大部分重复有关,学生想看某个知识点要拖播放进度条查找,费时费力;今后要积极推进知识点双语微视频录像,设定准确的双语关键词和详尽视屏内容介绍,便于学生查找和使用。
4.2 网络试题库建设
现在《卫生毒理学课程》网络试题库中英文试题与中文试题混杂,组卷时无法只提取英文试题,另外试题量还有些欠缺;目前正在制作全英文主题词表,计划新建一个全英文试题库,它既可以单独使用,又可以与现有中文试题库合并组卷,组织教师积极编写各自负责章节英文试题,使课程全英文选择题试题量不少于500题,判断题100题;以满足无纸化测试需要。
4.3 微信公众号申请
目前,“新医大卫生毒理学课程”公众号为个人公众号,学生关注后只能看老师推送的信息,无法互动,而且消息必须有创建公众号的老师实施,无法实现多人管理;目前正在和学院协商能否资助建立多客服课程公众号,既可以满足教学互动还能实现多客服功能,由不同老师值班答疑互动。
参考文献:
[1]苏德奇,陈艳,刘涛等.新疆医科大学毒理学双语教学的思考[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0,33(8):1004-1006.DOI:10.3969/j.issn.1009-5551.2010.08.053.
[2]赵永娜,黎华丽.药物毒理学双语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08,7(6):623-624.DOI:10.3760/cma.j.issn.2095-1485.2008.06.028.
线上教学学情分析范文5
在谈问题前我们有必要看一下信息化在世界的发展趋势,就在今年五月,谷歌公司的市值达到了4980亿美元,再次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企业,我们就把眼光投向谷歌。2016谷歌I/O开发者上,Sundar Pichai如图1所示,以“人工智能”(AI)和“深度学习”开场;以“我们生活在一个特殊的计算机时代”结束。总体意思是AI是2016 I/O的核心。
Sundar Pichai是现在谷歌的首席执行官。他提到的事情――“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作为一名教育学研究者,我发现这个“深度学习”有两种理解:从计算机学科来讲,就是机器人来做一些事情,跟人越像越好,这是一个角度;从教育内部谈到我们教育孩子的时候,孩子要把知识学到真正掌握并能应用的地步。我们这里谈的是计算机领域这个词,大家可以区分一下。Pichai最后说我们生活在一个特殊的计算机时代。
任何事情都是有发生的背景的。实际上就在今年,谷歌所做的另外两件事同样值得我们关注:
(1)3月谷歌的AlphaGo以4:1战胜韩国围棋手李世石。“深蓝”在国际象棋上战胜卡斯帕罗夫的时代,我们认为下围棋战胜人是计算机做不到的,因为围棋的算法太复杂。但是到现在不到20年时间,AlphaGo就战胜了李世石,计算机的能力发展是非常迅速的。
(2)谷歌主管搜索业务(几乎占到了谷歌全部公司盈利的70%)的副总裁换将。可以说谷歌引领着全球正在走向AI时代。谷歌搜索业务高级副总裁Amit Singhal(致力于移动搜索)于2016年2月26日离职退休,接任他的是谷歌AI工程部负责人John Giannandrea。
AI的概念已提出了将近大半个世纪,但什么因素使得最近几年AI突飞猛进?这个因素就是大数据。大家再来看一个几天前刚发生的事情,2016年5月19日,在第八届中国云计算大会上,香港科技大学的杨强教授如图2所示就提到:“强人工智能和超级人工智能,一定需要大数据”。为什么人工智能忽然就厉害起来?杨强的分析:“基于大数据技术,数据科学得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以至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计算机学科领域发展的情况。”这是我个人也比较认同的。
二、大数据在高等教育领域如何应用?
我们使用大数据就是为了实现更精准的分析,我们要进行靠谱的预测就一定需要大数据。可以说下一阶段我们高校的信息化建设也应该是“一切为了数据”,让数据成就我们的一切。但就在那场演讲中,按照杨教授的观点,目前来看对大数据的使用,他认为比较弱的领域有两个:一个是生物领域;另一个就是教育领域。
根据今天主题,我们可以谈谈后者,特别是高等教育的信息化问题。
三、Minerva大学为例
那我们来看看大数据在国外的高等教育领域如何应用。去年11月份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第二次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刘延东同志主持召开过两次这样的会议,她提到了“全球浸润式大学”。这是哪一所大学?这所大学就是建校不满五年的密涅瓦大学(Minerva)。这个大学成立才两三年,时间很短,现在正处在一个刚刚起步的阶段。
1.Minerva大学特点
(1)浸润式的全球化体验 (Global Immersion);
(2)现代化的课程 (Modern Curriculum);
(3)终身的成就支持 (Future Success);
(4)真正无地域限制、歧视的招生(Admission)。
该校提供的是一个浸润式的全球化的体验环境。该校学习时间一共四年,八个学期,其中两个学期在旧金山。学校没有传统意义上固定的校园。学校大部分的课程都是线上的,课程全部被重新安排。我不认为我们所有的学科都可以像目前Minerva这样的大学来学习,但确实也有一些专业是可以按照Minerva的方式来办。
我们搜集到了Minerva大学上课的真实场景图片,这就是他们课堂的真实境况,如图3所示是他们上课的一个截图,上面这里一个个小格子是来自全球各地的Minerva的学生,这是Minerva大学第一届的学生。据一位中国籍的Minerva大学学生说,他们“课堂上”镜头前的每一个行为都被记录,每一份作业都被记录,每一次发言都被记录,学校有专门的数据分析师和学情分析师对他们的行为进行分析,他们的学习真正做到了科学高效。上课过程中讨论一些问题的时候,持不同颜色观点的孩子,会在这个圆环上被标注出来,讨论问题时候的立场分布就会显示出来。所有学生都是在各自的场所,只要保证网络通畅,课程就可以进行。这两个孩子正在发言,所以他们的视频会比较大,其他人都在小窗里。据说他们还有一个观测的技术,如果你的脑袋太长时间移出这个镜头,会被认为你在开小差。这个时候正好在讨论一个问题,立场有分歧,这两个人在说,其他人在听,这是一个例子。
凡是接触过信息化的都知道,虽然在这里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教学平台,但是背后的支撑网络是庞大的,尤其是当学生处于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城市时这样的支撑难度就更大。从这点来说,其信息化工作是超过一般的大学的。Minerva大学教学的流程对我们传统的大学来说,我个人感觉至少是一个挑战,对中国大学教学的挑战尤其大。至少目前为止,全世界其他大学还没做到这么开课。
2.从信息化的角度来看,Minerva大学的特点:
(1)以“数据技术”为核心,形成“互联网+校园”新数据形态;
(2)以“云网端”为核心,形成“互联网+校园”新技术形态;
(3)以“实时协同分工网络”为核心,形成“互联网+校园”新组织。
Minerva大学,让我们看到了“互联网+高等教育”。这是用互联网再造的教学流程的教育,我们讨论教育信息化、大学信息化,可能还是更多的用信息化手段来优化我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这是互联网+高等教育非常前瞻的一个模式,当然我们还需要对它有一个观察的过程。
3.“互联网+教育”与“教育+互联网”的区别
我们最近一直在谈“互联网+教育”,但“互联网+教育”和“教育+互联网”的区别在哪里?我的看法是:“教育+互联网”是以工作(业务)为核心;“互联网+教育”是以数据为核心。需要指出的是在我看来,“教育+互联网”是达成“互联网+教育”的一个阶段,从信息化建设的一般规律来看必定需要走过“+互联网”才能走到“互联网+”。但恕我直言,目前中国高校大多还处于“+互联网”,离“互联网+”还远得很。
四、高校信息化治理
1.工作流?数据流如图4所示
就目前来看,高校的工作流和数据流之间有一种互动。这种互动随着信息化的建设越来越强大。我们一直提出:数据不仅仅包括基础数据,对我们的工作而言动态数据往往价值更大。我们一直提倡数据的“伴随式”收集,数据产生在工作中,理想状态下,通过工作流积累数据流,通过数据流优化工作流。工作流越顺畅,连接得越多,获得的数据才能更多,指导优化工作流的效益才能更大。数据流越强大、越优化,可能工作就越顺畅,工作流的效能发挥就越好,这本身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
2.信息化情况
大家可以看到,高校信息化治理的情况,有信息化统筹部门,除了信息办还有各种各样的处室、院系,这本身就是一个互相沟通的治理协调。如图5当下高校信息化治理架构所示,为什么叫治理?什么叫做治理?最本质的问题就是谁也说了不算,必须商量着办。信息化随着国家财力的增加,不管地方高校还是国家重点高校,实际上一般投入到一定量以后,它整个水平还是比较会趋同,大部分条件都能达到,就是有个前后的问题。但是信息化治理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大家看到如图6所示,我们的角色是这样的:学生、老师、管理者都面临着一堆的管理系统,这是比较糟糕的。使用者在信息化系统中转了几圈转不回来,解决不了问题,就会抱怨、投诉等。很多学校处于这样的阶段。
3.信息化存在问题
(1)业务流程复杂,臃肿。
跨部门的流程更为繁复。且流程内容简单模糊,一旦遇到摸棱两可之处,灰色区域之间,用户往往周旋于各部门而终不得其果。部分职能部门开始建设自己的线上流程系统。如设备采购,财务审批,科研审批等。但各个线上流程之间往往缺乏集成与互通。对于用户而言,其业务流程并未得到简化,反而可能变得更加复杂。
(2)建维难度高。
将业务流程作为一个应用系统来建设,就必须要进行系统开发,要写代码。建设难度较高,业务部门通常无法独立完成,必须委托第三方公司来进行。在此模式下,将来流程一旦发生变更,势必要对系统代码进行更改。维护成本高昂且响应速度缓慢。
(3)各自为政。
数据无法形成合力,工作流,业务流也往往是断裂的。
(4)数据紧耦合。
由于缺乏对部门业务的执行数据整合。数据紧紧的落在业务部门内部,无法与外界共享。
4.信息化治理方式
大家可以看如图7所示,决策支持在上面。然后我们看到数据中心,从决策者、应用者我们面临的就是工作流。这是我们希望达到的状态。通过工作流的建设,理顺流程,连接各个应用系统。以用户为中心,提高业务效率。通过运行产生的数据进行分析,为决策提供支持,并对工作流进行优化,形成闭环。我们学校在设计新的网站的时候,就设计了所谓的角色安排。你是在校学生还是在校老师等等,你的角色不同我给你看的页面就不一样,你只考虑你的角色,不需要惦记后台是哪些部门。
要达到这种状态,最好的办法是所有的系统由信息化统筹部门统一开发,但这明显不符合现阶段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实际。而且信息化统筹部门全面介入所有业务部门的工作也不现实。比较理想的方式是使业务部门能够与信息化统筹部门直接对接,使业务部门减少对技术人员和企业的依赖程度,就能够对流程进行制作/修改(模块化的组建,简单的鼠标拖拽),提高对业务需求的响应速度。而要达成这种局面就需要通过工作流工具。通过工作流平台的开放,实际上也对业务部门的流程系统开发提出标准。而在大家都符合标准后,流程自然能够进行有效地串联和整合。我觉得这种改造是今后一阶段信息化建设的趋势。
我校有一个信息化的统筹部门能够来协调企业、业务部门,这是我们希望能做到的。现在来看,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工作流,信息化部门负责统筹所有的业务部门,业务部门都在工作流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图8所示。
大家知道,现在有很多工作流工具,如图9所示。我们的同志都在对这些工具进行各种各样的测试。我们比较强调用微信上的一些企业号的功能来做学校的一些改革。我们认为,“十三五”期间我校所有的主流业务都必须能够在手机端上有应用功能。手机是离不开的东西,所以必须考虑手机端,手机的服务提供好,你得到的响应度会更好,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考虑因素。华东师范大学正在利用工作流工具全面提升学校信息化建设。
线上教学学情分析范文6
一、课程标准走进教师的心,进入课堂
我们怎样教数学,《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无疑我们每位数学教师身置其中去迎接这种挑战,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重新思考的问题。开学初组织攻关教师和教研组长参加处组织的新课程标准及新教材培训学习,并参加处研究性学习培训。在各年级组织认真学习的基础上全体数学教师集中由黄丽娜陈艳红两位教师二次分学段培训,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标,有效的学习对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课程实施建议有更深的了解,本学期各年级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教育教学改革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二、课堂教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本学期我们每位数学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我们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组织了第六届同组共研一课活动,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紧扣新课程标准,和我校“自主——创新”的教学模式。在有限的时间吃透教材,分工撰写教案,以组讨论定搞,每个人根据本班学生情况说课、主讲、自评;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公开轮讲,反复听评,从研、讲、听、评中推敲完善出精彩的案例。五年级教研组《循环小数》一课成功的展示,收到良好的效果得到领导和老师的肯定。实践表明,这种分合协作的备课方式,既照顾到各班实际情况,又有利于教师之间的优势互补,从而整体提高备课水平,课前精心备课,撰写教案,实施以后趁记忆犹新,回顾、反思写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是教师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训的吸取,对今后改进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评是十分有用。近三年的改革收获?多,课前准备不流于形式,变成一种实实在在的研究,教师的群体智慧得到充分发挥,课后的反思为以后的教学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与启示,十一月中旬我们举办了为期一周第六届 教学节,七位教师分别代表各组讲了课,三节评为优质课,这次公开教学,呈现开放性,突破原有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把学生置于一种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态势中。六年纪《圆的周长》的设计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契机,学生通过量、饶、滚找出周长和直径的倍数关系,用计数器把测量的周长和直径的倍数关系算出,填写报告单,观察数据发现倍数关系,由“是——也是——还是——总是”最后概括为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较强的数学思想方法得于渗透。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周长公式的形成、获得、应用了然于心。提倡自主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这一观念的确立,灌输的市场就大大削弱。四年纪 《乘法的简算》一组连乘计算题计算,学生发现了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的规律,然后观察数字特征,变序、加括号达到简算。设计无论是问题的提出,还是已有数据处理、数学结论的获得等环节,都体现学生自主探索、研究。突出过程性,注重学习结果,更注重学习过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五年纪《相遇应用题》以研究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老师导演,学生表演,设计了从“相距——缩短——交叉——相背”两物体之间的距离变化情况,感受相向运动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路程逐渐缩短的规律。得出两物体相向运动中的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一段小小的表演,犹如吃了一盆八宝菜,各种营养成分都有了。使学生的智慧、能力、情感、信念水x交融,心度受到震撼,,心理得到满足,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这说明:设计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是探究性学习的新的空间、载体和途径。
综合起来看这次教学活动兼顾到知识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和谐统一,而这些都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完完成的。需要每一位教师不断学习、不断修炼,提高文化水平与做人境界,这将是一个长期而非常有价值的努力过程。研讨 反思 将公开课上的精华延伸运用于日常教学实践 李巧莲老师以《千米的认识》的教学获市教学能手; 在11月30日进行的处第5批“推门好课”教师的复查验收中,梁爱英 黄丽娜 王桂荣三位教师的《乘法的简》课被评为特优课;阳泉市陶行知研讨会作课《乘法的简》受到与会的教师好评。12月22日山西省示范小学验收时王桂荣的《认识一位小数》受到验收老师和领导的好评。12月中旬,4位教师参加了山西省《教与爱》名师授徒研修部的学习培训,聆听名师杨少波的专题讲座,观摩其示范教学,领悟名师的高尚师德,探究名师精湛的课堂教艺,并在全校公开教学,受到名师认可和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一月十二日王桂荣赴盂县作课,作为一个契机,我们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不断反思教学,以科研促课改,以创新求发展,不断地将公开课上的精华延伸运用于日常教学实践,把仍在困惑这我们的许多问题,有个在认识。努力处理好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努力处理好应用意识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
常思考,常研究,常总结,以科研促课改,以创新求发展, 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运用为重点,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
三、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们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定性采用评语的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引一个三年级评语例子:“这几天我们学习了较大的长度单位《千米的认识》,石晨杰通过自己的努力,能收集、记录较远的路程,知道如何推测、估计较远的距离,在这方面是班里最好的。但在语言表达方面有一定的困难,希继续努力。等级评定,优。”这个以定性为主的评语,是学生与老师的一次情感交流,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树立了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也知道了哪些方面应该继续努力。
本学期我们在作业评价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做法是日评、周评、月评一条龙,老师评、学生评、小组评,、家长评一条龙,老师对一日作业做出评价,学生自查后对评价结果登记在作业情况扉页栏中,周五下午学生以小组评定等级后带回家,有时把班里同学好的作业带回家,双休日家长对孩子一周的学习、作业进行评价、了解、对比后对孩子的学习提出要求,周始老师综合激励换星,(2个优A换1枚章)学生每周都为自己树立一个新的学习目标,这个目标又转化为每天的学习行为,使他们日复一日,周复一周,不断地吸取经验,经常进行弥补,月末进行争星活动,学生在一个月内品尝自己学习成功的喜悦,或向他人学习,每一个月是一个新起点,学生都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将学生的学习距离缩短,(9、10、11、12、1)五星级作业评定,极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既看到学习的进步,又有了学习的动力,并树立起学习的目标,较好地发挥了评价的激励作用。四: 抓实常规,保证教育教学任务全面完成。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促进教师严谨、扎实、高效、科学的良好教风及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五环节的考评主要形式有以下四个:
1、自检——管理上,努力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要求每位教师对照有关制度,检查自己所有的职业表现是否规范、得体。
2、互观——由组长牵头,组员间互观交流,取长补短,加强随机教研。
3、校查——A随机查:管理人员进课堂(通知听课、推门听课、跟踪听课),听课、看教案、查作业、查学生学习习惯、态度、效果等一条龙式的检查。B集中查:每月对不同年级、不同常规项目集中抽查。
坚持每月一次的大教研组活动,矫正疏漏,抛砖引玉,反馈考核情况,并将常规五环节量化在校园网,增大考核透明度,把常规工作抓严、抓细、抓实,促进教学管理的良性循环。
全体数学教师从点滴入手,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查找资料,精心备课,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兴趣,教给了学生知识,更教会了他们求知、合作、竞争,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方法,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实在,确有所得,向40分钟要效益;分层设计内容丰富的课外作业,教法切磋,学情分析,“一得”交流都是大家随机教研的话题,新老教师互学互促,扎扎实实做好常规工作,做好教学的每一件事,切实抓好单元过关及期中质量检测,,班里抓单元验收的段段清,并跟踪五名好差生进行调查。为了使新课程标准落实进一步落实,引到老师走进新课程,抛砖引玉,对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及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体现,分了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实践与综合、统计与概率四个领域来命题,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空间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优化笔试题目的设计,设计知识技能形成过程的试题,设计开发性试题,设计生活化的数学试题,在11月12日进行了期中质量检测,全校学生全都参加,及格率为97%,优秀率为78%。真正将考试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提高改进教学的手段,并对本班前后5名学生跟踪调研,细致分析卷面,分析每位学生的情况,找准今后教学的切入点,查漏补缺,培优辅差,立足课堂,夯实双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