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对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家校合作对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家校合作对策

家校合作对策范文1

关键词:小学家校合作;现状;对策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才的竞争越加激烈,优胜劣汰的市场则使得社会各界更加重视少年儿童综合素质的提高。众所周知,少年儿童的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单方面所能完成的,学校只有联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尤其是与学生家庭合作,才能更好地促进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因此,家校合作受到了社会各界前所未有的重视。家校合作,顾名思义是指家庭和学校进行的一种旨在促进少年儿童健康发展的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互助活动,家校合作不仅对少年儿童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小学管理的现代化都要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家校合作的现状

当前,我国学者提出了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或“三结合”的理论,指出: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的协调一致,相互配合,有利于实现整个教育在时空上的紧密衔接,避免少年儿童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放任自流,失去控制,受一些不健康因素的影响;家庭、社会、学校教育的协调一致,互相配合,有利于保证教育方向的一致,避免各自作用的互相抵消,给学生思想造成混乱;另外,也有利于实现各种教育的互补作用,从而加强整体教育的有效性。然而目前的家校合作的现状令人担忧。

(一)家校合作的观念落后

在当前的家校合作中,家庭与学校合作的观念落后,尤其是家长方面,部分家长缺乏参与学校教育的意识,没有认识到参与是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有的父母一旦孩子上学,就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完全推给了学校,从思想上放松了对孩子的教育。他们认为教育孩子主要是学校的事情,孩子的学习和思想归老师管,家长只管孩子的吃、穿、住。持有这种思想的家庭一般不会热心参与对其子女的教育,相反他们还会把家长参与子女教育看做是学校推卸责任,是学校无能的表现。

(二)家校合作的内容单一

在当前的家校合作中,合作内容绝大部分涉及的是学生的学业成绩状况,对于学生的品德状况、兴趣爱好、心理健康、其他需求等涉及很少或者根本没有涉及。家长只盼子女成“龙”成“凤”,只关心子女的学习成绩和分数,在学习方面能与学校配合,能督促孩子做功课,但在德育方面则我行我素,或对孩子娇生惯养、百依百顺,或对孩子过于苛刻、简单粗暴、打骂有加。

(三)家校合作欠缺交流

从目前情况来看,学校大多是一学期开一到两次家长会,时间一般选在每学期的期初和期末,而且现在的家长会和传统的家长会相比并没有太大的改变。在现在的家长会中,家长会依旧是教师的“一言堂”是教师向家长简单传达学生在校信息的场所,信息的流动大多是单向的,家长与教师双向交流的机会很少,这就造成家长与学校之间的信息交流受阻,家长和教师不能得到有效的信息。另外,在家校合作中,家长由于缺乏机会表达自己的见解而只能被动接受学校传递的各种信息,

二、改善小学家校合作现状的对策建议

改进和完善我国家校合作教育的现状,进一步开拓与发展家校合作教育,促进我国基础教育的全方位改革,当前,至少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 转变思想观念,以孩子发展为本

家校合作教育的概念,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一般都认为是家长到学校去参加学校组织的教育活动,或者家长与学校商讨孩子的教育问题。因此,在应试教育还盛行的今天,家校合作自然就走向以“升学为本”的合作模式。[1]双方都是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而把孩子当成锻塑的对象,使孩子感到自己被塞进家校共同设计好的模子里似的。这样的合作无疑与教育方针不相符的,与我们提出的合作的宗旨大相径庭的。我们认为,家校合作不应只是家庭和学校教育期望的一致,而应该是努力共同服务于孩子健康成长的需要,体现“以孩子发展为本”的理念。这就要求家校的合作要把孩子当成有独立意志的主体来对待,以他们的发展意愿为合作的基本依据,创造一个尽可能有利的环境和条件,使孩子得以全面和谐的发展,这应该是家校合作的根本目的所在。因此,确立正确的家校合作观念,并在这一正确观念指导下进行合作,才能有正确而有效的沟通,才能真正做到学校与家庭的教育资源整合,才能充分发挥家校合作教育在促进孩子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二) 转变家校合作关系,建立家校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学校是唯一提供正规教育的地方,家庭教育只是辅助学校教育,家长必须服从学校教育。因此,在当前不少的家校合作教育中,家长与教师往往处于不平等的地位,教师成了合作教育中的组织管理者和指导者发号施令,而家长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家庭教育成了学校教育的一种陪衬,难以发挥主动性。不可否认,学校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教师对家庭教育有指导责任也无可厚非。但是,我们还应看到,学校教育比较多的是面对全体学生,使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受到教育和锻炼;而家庭教育基本上是对孩子进行面对面的个别教育、个别指导,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互动频率高,教育针对性更强。[2]诚然,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使双方的优势相互利用是家庭与学校相互配合的目的所在,只有充分发挥各自对孩子的教育优势,在家校合作中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才能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的资源整合,形成合力,提高教育的整体效果。

(三)制定法规政策,建立评价机制

国家有关部门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家长参与家校合作的权利及义务,使家校合作走上有法可依的法制化轨道。各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制定相应的地方性政策法规。学校也要应该制定适合学校、学生和家长的家校合作政策,从制度上鼓励和支持教师和家长的交流、沟通。

对家校合作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考核、评估是保证合作活动有效性的重要手段。目前家校合作的问题屡见不鲜,家校合作活动连续性差、随意性强、教师应付、家长不积极配合等等一系列问题,致使家校合作流于形式,不能很好的达到促进少年儿童全面发展的目的。因此,各级主管教育行政部门要对学校家长参与情况进行严格的考核,督促学校、教师把家校合作做到实处。具体包括家长委员会的成立与运行情况,学校行政人员和教师关于家校合作相关理念和认识情况、学校关于促进家校合作所采取的措施实施情况、家长的参与程度和反馈等。并争取做到把考核成绩与学校、教师的效能评价、奖惩相挂钩。[3]

(四)丰富家校合作内容,实现高层次家校合作

英国摩根(Morgan)等人按家长参与的层次把家校合作分成三类,第一类为低层次的参与,主要有访问学校、参加家长会、开放日、学生作业展览等活动;第二类是高层次的参与,主要有经常性的家访、家长参与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帮助制作教具、为学校募集基金等;第三类是正式组织上的参与,主要有家长咨询委员会等,参与学校决策、管理。[4]

我国家校合作时主要集中在家庭与学校的基本合作,如教师的家访、电访等,也有学校进行的家长教育,大部分学校都是通过家长学校这一载体,对家长进行培训,达到家庭教育指导的目的,基本都属于第一类的低层次的参与。这种参与显然不利于学校依靠家长、提高教育效益的实践。学校应设计一些高层次的参与活动,欢迎、鼓励家长参与到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来,合理分配和利用有效的家长资源,让有能力的家长为学校的教育和管理提供多种支持和服务。逐步向高层次家校合作迈进。

(五)开展多样的交流途径

1.开办家校通讯,其内容可涉及学校工作计划、目标、年级组、班级情况、学生的个性展示、评论、好人好事等。家校通讯应由专人负责管理。

2.开辟家校热线,回答家长提出的各类问题,也可为学生解答提出的学习问题。

3.利用喜报、便条等形式向家长汇报学生情况,密切学校与家长关系,增强学生自信心。

4.增设家长意见箱,鼓励家长向学校提建议。另外,了解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也非常重要。

(六)创设和谐的家校合作氛围

学校领导和教师要尊重家长,创建良好平等和谐的合作氛围,把热情落实在行动上,使家长一踏进学校大门就能体验到亲切、真诚的氛围。这种合作氛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全体教职工主要树立家校合作中的双主体意识,并自觉把这种认识落实于日常的家校合作工作中。二是积极热情的态度,学校领导和教职工要热情主动地结纳家长为合作伙伴。三是实际的行动,能够真心诚意地让家长进入学校或年级、班级的各项教育活动,而不仅仅是一句客套话。

[参考文献]

[1]黄俊源,肖霞. 家校合作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新课程学习,2010,(1)。

[2]陈琳,谢培.小学一年级”家校合作”问题及对策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08,(5)。

家校合作对策范文2

关键词:家校合作;教育;现状;对策

随着对教育的逐步深入研究,当前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和广大家长已经认识到了家校合作的重要性。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发展很不均衡,尤其是西部欠发达地区家校合作教育的发展还很滞后,认识还很不到位,发展速度和质量亟待提升。如何破解制约西部家校合作教育发展的瓶颈,如何提升学家校合作的水平,是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实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步骤。现以西部某欠发达县为例,对其家校合作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思考。

一、西部某县的教育现状

西部某欠发达县属国家扶贫重点县。总人口42.0614万,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77所,其中普通中学63所(完全中学5所,高级中学1所,独立初级中学2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4所),职业中学2所,小学200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幼儿园11所,另有68个教学点。学生总数77645人,现有教职工5407人。

二、某县中小学家校合作教育的特点

通过听取学校工作汇报、察看校容校貌和设施设备、观看大课间活动、随堂听课、组织师生和家长调查问卷、开展教职工个别访谈及查阅台帐资料等工作程序,对各学校三年来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了全面详细地督查和了解。期间,我们还对全县家校合作教育展开了调研,共获得调查问卷2600份。其中,学生问卷1300份,家长问卷1000份,教师问卷300份。现将调研情况综合分析如下:

(一)家校合作欠深度和广度

在家庭与学校的关系中,家庭更多的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家长对学校的事务,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往往知之甚少。这对家校之间的合作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同时也无法让家校合作寻找到共同的切入点。家长与学校之间正常的联系因缺少制度化的保障而流于表面化,缺少实质性的沟通和交往。在缺乏制度化的家校合作中,偏重的是低层次、临时性、单向的和分主客性质的合作关系。

(二)合作的形式单一,难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合作

家长会成为学校与家长联系的主要方式,家校合作的形式单一。学校每学期召开一次家长会,平时则由教师与学生家长随机交流。虽然家长会已形成制度,但由于时间紧,议题多,教师和家长之间深入的交流很难进行,家长与学校之间缺乏一种正常的经常性的合作关系。往往是孩子在学校出了问题时才找家长,这样一种低层次的消极被动的合作方式成为教师与家长联系的重要内容。

(三)教师与家长之间存在互不信任、相互推诿的状况

教师和家长互不信任,教师埋怨学生基础差、家长素质低,家长抱怨教师水平差、学校质量不高,教师和家长之间呈现紧张的尴尬状态。这类情况虽少,但危害甚大。家长与学校的分歧主要体现在教育目标上,培养目标的不一致,必然对孩子的成长形成“扭力”。许多家长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味热衷于赚钱,家教责任意识淡薄,认为对子女管吃、管穿、管花钱,把孩子送进学校大门便万事大吉了,很少过问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还有一些自身文化素质较低的家长认为,“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儿会打洞”,自己不是读书的料,也不指望孩子成大器。因此,抱着管不管无所谓的态度,而且对教师心存戒备,教师管理学生一严格,便认为教师故意跟孩子过不去。这样的家长参与家校合作又怎么能够充分发挥家校两者的合力呢?

三、家校合作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教育评价机制单一僵化

现今农村中小学的教育评价机制并不完善。教育评价多以教师对学生学业成就进行一种定性的、结果性的评价,学生并没有参与对自己的评价。而随着以学生考试分数的量化评价方法被广泛应用,家长同样只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培养。家校合作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单一,便是这种单一僵化评价机制的产物。

(二)教师待遇差、负担重

相对而言教师的工作条件差、工资待遇低等问题,使得部分教师对教师职业的归属感不强、对教书育人工作的热情和投入不足,加之教师在繁重的班级管理和教学业务之余,能够与家长进行联系、沟通的时间、精力并不多,从而导致相当一部分教师对家校合作没有什么兴致和热情。

(三)制度建设滞后

基于家校合作的重要性,有必要使其成为学校和社会的一项常规性的工作,并形成一种制度。而要成为制度,相应的政策法规保障是必不可少的。但目前教育主管部门对于家校合作活动还没有明确、完善的规定和政策制度的保障,学校也没有统一、正规的家校合作组织以及有效的评价机制,从而使家校合作的现状不容乐观。

四、改善家校合作教育的对策

(一)开展家校合作教育的知识普及

现行的家校合作往往停留在被动等待的状态,这种状态,一般持续到问题突发时才被打破。此时,教师与家长的联系,以解决问题为主。因而加重了学生对“家校合作”的抵触情绪,调查结果也反映出85%以上的学生对“家校合作”的理解存在误区。因此,普及家校合作知识显得非常重要。

(二)建立健全制度,完善评价机制

健全的制度是家校合作的重要保障,也是促进家校合作的重要手段。完善评价机制不仅有利于实现家校合作的正规化、系统化,也有利于提高家校合作的效率。家校合作组织机构的建立与完善,可以避免家校合作过程中的组织松散、管理不善等问题。

(三)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家长素质

提高家长素质是有效落实家校合作工作的关键。学校要定期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家长培训活动,提高他们对加强家校合作的认识,培育良好的家校合作基础,使家校之间保持教育目标、内容、方法、途径、评价等方面的同步性、一致性,以形成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合力。

家校合作对策范文3

【关键词】中学体育;家校合作;现状:对策分析

学校体育家校合作教学具有很重大的意义,这样的教学模式有利于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对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培养起着促进作用;有利于家校双方更全面、更客观的了解学生,有利于学生发展;也可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1学校体育家校合作教学的现状

1.1家长及教师缺乏对家校合作教学的正确认识

首先,家长对家校合作教学方面的认识存在误区,我国大部分家长错误的认为对学生进行教育是学校的任务,而家长基本没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的意识,出现这种情况往往是因为家长并不关注除孩子分数之外的其他教育收效,再者就是由于家长本身文化素养不高,没有主动或引导孩子的能力。其次,一部分教师并不愿意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活动中来,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认为一部分家长因自身素质问题不仅不会配合教学活动,反而会给教学活动制造麻烦;二是觉得大部分家长没有相关专业知识,在教学活动中并起不到什么积极作用,这样的认识是完成错误的,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日常接触最多的除老师和同学之外就是家长,而其中家庭对青少年的影是其它任何方面都无法取代的。最后,虽然素质教育在我国实施已经有了几年时间,但大多数中学还是在盲目的追求升学率,分数和升学率几乎成为了对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收效唯一的衡量标准,而家校合作也仅仅局限于学校要求家长督促学生进行提高分数方面的学习,而忽略了家校合作教学的真正意义。

1.2家校合作缺乏计划性

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家校合作一般只是以家长会这种单一的形式展开,且学校往往并不将此纳入教学工作安排,其偶发性较强,如大部分家长会之前是因为在教学活动中已经出现了某个较为严重的问题,学校才会想到通知学生家长来学校讨论,而家长对这些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并不能提前预见,更谈不上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法,而这样缺乏计划性,且目的性不强的家长会很难会起到什么实际的作用,久而久之,家校合作教学只能沦为“面子工程”而变得毫无实际意义。

1.3家校合作缺乏互动性

真正意义上的家校合作教学是需要家长和教师就学生情况相互交流和探讨的,而目前我国家校合作的实际情况则大多是采用教师说家长听的方式进行,这样的家校合作方法并不能使教师深入、全面的了解学生,也无法对其做出较为客观的评价,对实现家校合作教学的意义并无帮助。

1.4家校合作缺乏平等性

我国目前的家校合作往往是以学校为中心,往往只从学校单方面的便利出发考虑,而很少顾忌到家长的想法和实际情况,无论是在时间、地点的选定上还是在活动进行时,家长往往只有听教师讲的机会,而显有表达自己意见和看法的机会,因此,目前的家校合作教学存在着严重缺乏公平性的问题,因缺乏对等的交流机会,使得这样的家校合作教学并起不到多大作用。

2家校合作教学中常见问题的相关对策分析

2.1正确认识家校合作教学

家校合作教学并非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家长会,而是为学生家长和老师就学生在校内外的表现提供一个进行深入交流的平台,从中发现一些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配合以正确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使之更好的投身正常的学习生活中来。

2.2学校要定期组织与家长相互沟通与交流的活动

中学生正处于一个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身心活动较为活跃,面对社会上的不可控因素很容易被诱惑,因此,学校应定期组织家校合作相关活动,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及行为动态,尽量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而不是一味的进行事后补救。

2.3家长在家校合作教学中的地位同样重要

长期以来,人们错误的将家校合作教学简单的理解为家长会,而家长会在学生及家长的印象里似乎只是一个教师对学生家长传达学生情况并表达对学生所出现的各种问题的通报批评会,学生家长与老师并没有以一个平等的姿态进行交流,如错误的将此认为是家校合作教学的话就很难保证家校合作的深入性以及互动性,也难以实现中学体育家校合作教学的意义。

2.4以学校体育带动家庭体育的开展

学生的终身体育习惯一旦养成,体育活动就将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作为学校体育活动的主体,学生,目前,绝大部分都来自三口之家,他们是家庭的希望和寄托。因此,学生的行为和习惯将对社会体育主体,家庭成员,产生实质性的影响。社会学理论认为:家庭是社会群体中最忠实、最可信赖的群体之一。这一群体中的成员,在进行社会活动中,都不同程度遵循着一种群体规范,已达到维系群体利益为最基本的出发点。所以,完全可以通过发挥学生的排头兵作用,感染和带动家庭成员的锻炼意识和行为,促进非体育人口向体育人系群体利益为最基本的出发点。所以,完全可以通过发挥学生的排头兵作用,感染和带动家庭成员的锻炼意识和行为,促进非体育人口向体育人口的转化,实现以学校体育带动家庭体育的开展。

2.5家庭体育有利于体育教育的延伸

学生在学校内接受体育教育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为实现学校体育教育的目标,学校体育必须向家庭延伸,特别是我国在实施五天工作制以后,学生在家里的时间增多,因而形成了以学校体育为主,以家庭社区体育为辅的一体化模式。为了实施一体化教育发展模式,学校可通过建立家长联系薄、联系卡,学生定期交一份自我小结报告等形式,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

3总结

经过三年的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家校合作的重要,正向苏霍姆琳斯基所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和复杂的任务。” 在近年来的实践中,学校与家庭的密切合作,提升了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了老师与家长合作的能力,形成了家校合作的良好氛围,从而提升了学校的办学质量。在研究中,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明确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如:在研究中应加强调查问卷设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加强家校合作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顾美芹.论家庭教育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介入[J].科学文汇,2008

[2]学校体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石伟铮,章连娣.论学校体育与家庭体育的有效结合[J]浙江体育科学,2004.2,26(1):75-77

家校合作对策范文4

关键词:加强;改进;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工作;思路;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0-0157-02

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就是指事业单位的考核者通过与事业单位的被考核者共同参与制定考核标准和内容,然后通过预先制定的考核方法和程序,有组织、有领导地对被考核者的素质和实绩进行的考查、衡量及评价,并以评价的结果作为其被考核者的晋职、晋级、奖惩、培训、辞退和工资调整的重要依据。可以说,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对于事业单位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必须要高度重视。但是,目前的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中仍然是存在很多的突出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影响到了事业单位的正常健康发展,所以非常有必要针对这些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促使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工作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

一、当前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

1.对于绩效考核的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致使绩效考核工作流于形式。当前,很多事业单位不管是考核者还是被考核者都对绩效考核的重要性及作用认识不足,甚至还存在一些非常片面的理解。很多事业单位领导为了照顾到所谓的“单位和谐”,所以在具体的绩效考核实践中,考核者经常都是临时拼凑,考核指标体系也没有严格的标准,年终考核大部分人都是填填表格应付了事。这样的做法必然会导致绩效考核工作流于形式,不但根本无法发挥出绩效考核的实际作用,而且还会致使整个单位的工作效率低下、人浮于事。

2.绩效考核内容单一,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不科学,监督机制不健全。首先,当前的事业单位考核内容非常单一,比如有的事业单位进行的所谓绩效考核只是停留在让员工写写自己的年终总结这个层面,根本就没有能严格按照有关科学规定对员工进行全面的考核。这同绩效考核的目标是背离的,也是不利于员工工作效率的提高的。其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也不够科学合理,缺乏明确的绩效考核标准和量化的测评指标体系。这样的考核结果往往是不能同员工的实际工作匹配的,也很容易对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带来负面影响。最后就是当前的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的监督机制不够健全,这样很容易导致在实际的绩效考核实践中忽视群众的评议,会带有事业单位领导个人的主观色彩,必然会影响到绩效考核结果的公平和公正性。

3.当前,很多事业单位对绩效考核结果不够重视,也没有构建起科学系统的奖惩管理体系。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目的是为了让职工都能发挥出自己的工作积极性,都能切实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能,能将职工的工作能力用数据加以体现出来。这一切都是必须要依靠绩效考核的结果。但是很多事业单位对考核的结果是不重视的,也没有能发挥好绩效考核的反馈作用,更是没有构建起科学系统的奖惩管理体系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要表现就是考核结果没有能同员工的奖金、薪酬挂钩及职务的晋升挂钩。这种考核结果同自我利益关联性不强的绩效考核现状,对于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起不到多大的作用,更不能激发员工的工作创造性。

二、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的思路和对策

1.提高对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的认识,增强绩效考核的可操作性。事业单位考核者要认识到绩效考核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为此要对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工作加大宣传工作力度,从而积极转变事业单位全体工作人员对绩效考核工作的传统固有认识和存在的偏见,让全体事业单位员工都能对绩效考核工作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有充分的认识。另外,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要让全体职工清楚考核内容、标准及流程,这就需要提高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可操作性。为了使得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具有非常强的可操作性必须要做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通过定性考核可以从整体上考核被考核者的职责履行情况及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而通过定量考核可以对被考核者的工作任务的数量及失误率等进行数据分析,然后通过这些数据来反映被考核者的工作业绩情况。

家校合作对策范文5

关键词:“桥头堡”战略;云南省;高职院校;东南亚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0-0002-03

一、“桥头堡”战略

2009年7月,同志视察云南省时提出,要“使云南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2011年3月两会期间,“桥头堡”战略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标志着云南省“桥头堡”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桥头堡”战略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内容,“桥头堡”战略专家规划《指导意见》中,“桥头堡”战略除了能进一步促进云南六大支柱产业的发展外,云南还将作为东中部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进而促进云南的产业结构调整,这将迎来云南的经济、文化产业发展的高峰期,同时也带动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发展。众所周知,经济、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劳动力,而作为培养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高职院校,必然会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二、云南省高职教育现状

1.我国高职教育的普遍现状。现在大多数高职院校由于认识模糊和缺乏经验,办学定位不明确,搞本科“压缩版”或一味追求“专升本”升格。这种理解出现偏差的办学定位所培养的毕业生缺乏综合素质与理论功底以及高级技术型人才的过硬技能,导致相当一批高职高专学生就业困难。

2.云南省高职教育现状。截至2012年7月,云南省具有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资格的高职院校有37所(公办本科院校22所,民办本科院校8所)。云南省的本科院校的在校人数基本都在万人以上,而高职院校中全日制大专在校生人数突破万人的只有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由于国家在高职办学方面的经费投入有限,云南省的高职院校基本只能靠学费维持生存状态,没有更多的余力去改善基础设施,如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目前在校生13000余人,但在新校区建设中,该校有10多亿的贷款;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虽没有新校区,但在老校区新建、改建教学设施过程中也有数亿元的贷款,还有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若没有上级单位的拨款,基本的教学设施也很难进行改善,但是该校目前的设施条件依然相当艰苦;总体看来,云南省的高职院校的发展状况普遍不佳,伴随着参加高考的学生的人数的下降,云南省高职院校的总体在校人数也略有下降,这无形之中又减少了高职院校办学收入,对于靠学费维持生存状态的高职院校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三、“桥头堡”战略下云南省高职院校的发展

“桥头堡”战略的实施必然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充实到云南省的各行各业,所以,这为云南省高职院校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四、云南省高职与东南亚国家合作办学情况

1.云南省现有的高职院校情况。目前云南省的37所高职院校中,昆明23所,曲靖2所,楚雄2所,红河2所,德宏2所,玉溪1所,丽江1所,保山1所,西双版纳1所,普洱1所,临沧1所。由此可见,云南省的高职院校相对比较集中,这种情况与云南省的经济发展关系密切,因为昆明是云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拥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而曲靖的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和个旧的云南锡业职业技术学院是在当地矿业资源的开发的前提下逐步建立起来的,这对这两所学校的毕业生的就业有很大帮助。另外,云南省的高职院校所开设的专业基本覆盖了各行各业,可以为“桥头堡”战略提供所需的各种人才,这必将助推“桥头堡”战略的顺利实施。

2.跨国高等教育的意义。对于我国来说,跨国高等教育的形式主要有来华留学生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引进高等教育资源(学习资料、音像及影像材料)教材、出国留学等,通过这些形式可以促进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保障我国公民享有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促进我国文化、教育对他国的影响等。相对于欧美发达国家,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可以举办一定数量的中外合作办学并获得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管理经验。同样,东南亚国家也会采用这些形式来提高自身的高等教育水平,云南省的高职院校也可以利用这样的机会来帮对方培训相应的技术人才和获得一些前沿的技术和经验,进而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与东南亚的大部分国家相比,云南在许多方面的技术相对来说依然比较先进,而且云南可以依托自己的区位优势,大力引进中东部的优秀人才来服务云南,增加云南相关领域的技术积累,从而提高云南对东南亚国家的技术优势。所以,对于东南亚的一些国家来说,云南的职业技术教育依然拥有着独特的魅力。

五、云南省高职院校中留学生的情况

通过调查,笔者发现,在云南省37所高职院校中,与国外教育机构或企业经常有交流活动的院校有9所,如表1:

从表1发现,在与国外相关教育机构进行交流活动的云南省高职院校中,更多的活动是向国外输出留学生,从另一层面来说,这对云南省高职院校发展的促进作用是非常小的。在输出留学生的目标国家中,属于东南亚国家的只有泰国,留学生的来源主要是泰国和缅甸,其他东南亚国家基本没有。另外,在云南省的高职院校当中的外国留

学生也是非常少的,其中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有留学生30余人,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有留学生1人。根据调查,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国外发达国家的竞争。众所周知,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与国外发达国家有非常大的差距。特别是在精密技术上,德国人的严谨是非常有名的,表现在技术层面上就是德国人对于技术的追求是我国最近几年无法赶上的,所以在技能培训上面,德国的竞争力也非常强。另外,美国、英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其工业现代化的历史非常悠久,已建立了完善的技能培训体系,作为后来者的中国,在许多方面需要向它们学习,像加拿大、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受英美等发达国家的影响,在许多技术和技能培训方面走在中国的前面。所以,云南省的高等职业教育所面临的外部环境非常恶劣。

2.云南省高职院校办学硬件设施不足。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还在实行计划体制下的校长制,高职院校只能靠自己收取学费生存,基本没有精力走出校门去拓展经费收入来源。造成学校基础设施更新换代较慢,跟不上时展的步伐,特别是像机电等与工业关系密切的专业,部门学校还是拿上世纪90年代的设备给学生进行实践,这与目前大型企业所使用的设备严重脱节。造成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技术,但是在毕业后进入企业的第一天依然需要进行学习,这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成本,造成企业不喜欢应届毕业生和国外政府在推荐学生留学时不愿选择这样学校的局面。

3.缺乏双语教学人才。语言是影响跨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东南亚国家来说,他们长期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文化对于他们来说更多的是一种吸引力,但是由于语言方面的影响,造成他们在中国学习时有诸多不便。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的英语,目前,在云南省高职院校当中能进行中英双语授课的教师少之又少,虽然有些教师才能比较突出,但是他们对于工作单位的要求也比较高,对于经费普遍不足的高职院校来说,很难能留住这些人才。云南省的高职院校接收最多的、可能性最大的还是东南亚中不发达的国家的留学生,这些国家的语言各类也非常多,而云南省高职院校当中掌握小语种的教师也是相当少的。

4.缺乏保障性和激励性的法律法规。目前国家尚无明显鼓励国内高等教育机构向海外发展、进行跨国高等教育输出机构和项目的政策和措施及鼓励、认证和机制,缺乏必要的政府引导。“桥头堡”战略中也没有这方面的激励措施。另外,我国的中外合作办学、来华留学、出国留学中介、学历认证等各个环节是分开管理、自成一体的,高职院校在引进不同的业务时需要与多个部门进行交流、沟通,这些无形中增加了高职院校的办学成本。

六、结论与建议

1.完善云南省高职院校的硬件设施。硬件设施是培养人才的基础,如我国台湾地区,最先进的机器设备是在高校,这样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掌握的是最先进的技术,那么他们在毕业后工作是无须发愁的。云南省高职院校的基础设施普遍较差,不过,可以随着国家“桥头堡”战略的实施逐步改善,使其走在国内乃至东南亚国家职业技术教育的前列,那么云南省的职业教育输出必将走在国内同类院校的前列。

2.大力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国家“桥头堡”战略的发展,需要大量人才的支撑。现在是“桥头堡”战略实施的第三个年头,其对人才的需求正在逐步增加,特别是高级技术人才,在任何时候都是紧缺的,那么高职院校在这两年应该大力引进专业技术人才,为培养有才能的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这样,云南省的高职院校才能跟上国家“桥头堡”战略的步伐,进而迎来自己的快速发展期。

3.政府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政府对于跨国高等教育的引导应该先行,选择正确的概念作为理论指导,将输入教育和输出教育的各个环节统筹管理,制定整体的发展规划,而不是将各个环节分开管理、自成一体。对于广大高等院校而言,只要政府能够做出抉择,其余的各个方面和环节所面临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同时,云南省应该利用国家“桥头堡”战略制定相应的鼓励云南省高职院校走出去的规章制度,这必将带动云南省高职院校的进一步发展。

4.提高高职院校的学历授予层次。学历低历来是高职院校的痛处。我国长期在学历至上的影响下,三本院校的录取分数一降再降,与高职院校抢夺生源,造成高职院校录取学生的素质下降。这不利于高职院校的办学,同时也不利于国家相关产业的发展。但是高职院校是一个国家高级技术人才的主要出处,其素质的高低对于国家工农业的长远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那么就不能用一个文凭来限制高职院校的发展。对于专业非常突出的高职院校来说,应该给予其在该专业的本科层次文凭授予权。目前,云南省仅有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有这样的权力。根据目前职业教育的分级特别,职业教育的最高层次相当于研究生层次,那么目前云南省的职业教育也将迎来改革的浪潮。同时,随着云南省条件突出的高职院校的进一步发展,授予文凭的提高将会给这些院校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让高职院校中的优秀专业更强,可以避免一些高职院校的优势专业与弱势专业一起被迫淘汰,还可以提升高职院校对于东南亚国家的吸引力。

总之,云南省应该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在“桥头堡”战略的实施下,尽可能地向东南亚国家输出高职教育资源,扩大自身的生源,减少高考人数下降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而进行外汇创收;另外,还要尽可能减少输入教育,避免成为别人扩大生源和资金来源的工具。

参考文献:

[1]杨文斐,丁世青.“桥头堡”战略下云南省就业问题探索及对策研究[J].战略研究,2011,(5).

家校合作对策范文6

关键词:淮安;国际科技合作;问卷调查;对策

一、引言

国际科技合作是指两个或多个的国家政府、企业、研究机构、个人等为了达到某个共同的目的而共同进行的科学技术研究或交流活动,或亦指通过不同国别间的技术引进、消化、创新和扩散来实现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以达到使合作双方均获得最大收益,适应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协调发展,促进国家间的经济联系。在政府的大力引导和支持下,我国的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蓬勃发展,已经由改革开放初期的人员一般往来、后来的项目合作发展到当前的以我为主、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科技合作形势。截至2010年,我国已与15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同其中97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104个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医院的医疗科研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于一些地方大型医院,医疗方面的国际科技合作越来越显得重要。淮安市作为江苏省的一个经济欠发达城市,近些年来经济增长飞快,医疗条件更是不断完善,对整个苏北的辐射影响力越来越大。文章以淮安市市内的医院作为调查对象,对他们的国际科技合作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研究,根据调查情况为淮安市医疗事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一些建议和对策。

二、调查问卷的设计

(一)调查对象

本次问卷的调查对象主要是淮安市市内的几家大型医院,包括淮安市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人民医院、淮安市妇幼保健医院、八二医院、淮安市中医院,淮阴医院、淮安医院和涟水县人民医院作为县区医院的代表,共10家医院。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份,回收9份,去除无效问卷1份,回收率90%。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病院)的问卷没有回收,不影响问卷调查结果。

(二)问卷调查内容

本次问卷是自行设计的关于各家医院国家科技合作情况的调查表。问卷的内容主要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调查单位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是关于该单位国际科技合作的情况简介,其中有12个选择性问题和4个描述性题目,分别是关于国际科技合作的合作对象、合作的方式、合作领域、合作的内容、合作项目是否得到支持、合作中存在的难点、合作的效果以及对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的体会和建议、对市科技局的建议等等一系列问题。

三、调查结果分析

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淮安市各大医院的国际科技合作工作开展的并不是很多,甚至是个别医院的国际科技合作工作还处于空白阶段,其中只有一院、二院和保健院设有专门的国际合作部门,所有的合作的领域都是在西医领域。具体的各方面问题的详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一)合作对象方面情况

从合作的对象来看,主要来自于美国、欧盟和加拿大,几乎每家医院的合作对象中都有美国,欧盟排名第二。海外合作伙伴的机构性质主要是医疗研究所、医学类高校、医院,个别医院选择的还有其他性质的机构。各家医院在选择合作对象的时候考虑的标准主要是医疗技术水平、合作的难度,个别医院还考虑了合作的态度。

(二)合作方式和内容方面情况

目前第一人民医院已完成合作项目2项,另有3项合作项目正在进行中,保健院已完成2项,单都是在两年前且经费总额较少,近两年也没有合作项目。从合作的方式上来看,大部分医院都只是停留在引进大型医疗设备上,属于较低级别的国际科技合作。一院、二院和保健院还有引进高端技术,其中第一人民医院还有引进医学专家和互访,例如2012年4月和5月份一院分别邀请了美国和加拿大的医学专家对其进行了访问和学术交流;

国际科技合作的动力最主要来自于疑难杂症越来越多和本单位医学专家欠缺,其次就是同业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个别医院还有是因为受到政策的激励;合作的内容主要是临床医疗技术、科研的合作和人才培训及其他,特别是临床医疗技术和人才培训几乎每家医院都很重视;对于我国传统的特色西医,只有在一院的科技合作中有所涉及,国外的合作伙伴对我国的中医推拿和针灸比较感兴趣。

(三)合作中的难点和效果方面情况

各家医院对于已开展并完成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认为基本上都达到了预期的经济目标,进行中的项目进展都很顺利。在开展国际科技合作过程中遇到和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就是资金方面的问题,还有的一些就是信息和人才方面。个别医院认为合作中政府方面也是问题,虽然大部分有国际科技合作的医院的合作项目都得到了财政资金的支持,个别医院还得到了一些专项贷款的资助。但是资金问题仍然是他们所面临的最大难题,规模小点的医院由于财力薄弱,就只能取消国际方面科技合作,而转向与国内的一些稍微知名的医院合作降低成本。

(四)对于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的体会和对科技局的建议方面

在整个的问卷调查中,各家医院都表示,无论是因为疑难杂症越来越多,还是出于同业竞争的压力,他们对国际科技合作都有迫切的需要,国外的医疗技术、医疗设备都要比我们先进的多。国际科技合作持续的时间较长,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和长期的经验积累,所以各级医院都要希望能对这方面加大立项资金投入,能明确一些合作的优惠政策,同时还需要能经常给大家提供一些国际科技合作方面的信息。也希望国内的医疗研发机构能够加大投入,研发生产出我们自己的医疗设备,提高我们的医疗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