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课堂教学的内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课堂教学的内涵范文1
从动态的角度看,教师和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人,他们参与教学活动都是带着自己鲜明面独特的思想和情感的,他们的对话、沟通或交流,往往是丰富多彩的、动态的,课堂就是他们活动舞台。只有在这个舞台上,师生的互动才结成了深厚的情感与友情,才有尊师爱生的美谈。因此,课堂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一个重要舞台,是和谐教育的有效载体。
课堂教学,过去是,当今依然是我国中学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部分,是实施学校教育的最基本的途径,学生基本素质的形成以及健全人格的发展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实现的。因此,和谐教育要通过和谐的课堂教学得以实现,和谐的课堂教学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它为实现和谐教育提供了可操作的平台。
和谐教育理念下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以下简称“中学和谐音乐课堂教学”),主要是指:依据和谐教育的思想,在中学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优化教学过程中各要素自身的结构,使其相互协调、相互制约,而处于一种和谐平衡的状态,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使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这里的教学过程是指教学的实施过程,即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并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的过程。也就是说,教学过程是教师指导下学生的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它是由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以及教师和学生等要素组成的有机籀体。
二、和谐教育理念下中学音乐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
中学和谐音乐课堂教学以民主,平等和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基础。使教育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实现情感交融、思想碰撞、经验分享、知识技能习得、精神愉悦、审美享受、潜能开发的过程。和谐课堂教学应该具有如下的主要特征。
1.井然有序,充满活力
首先,和谐音乐课堂教学要保证基本的教学秩序,要有严明的组织纪律和规范的教学行为,这是保证有效的、和谐的课堂教学的基本前提。其次,和谐音乐课堂教学又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在保证基本的教学秩序的前提下,能够给学生一定的宽松度和自由度,使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张弛有度、宽松自如,始终能够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和旺盛的精力。能够进行积极的思维,使课堂教学充满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因此说,井然有序与充满活力是相辅相成、和谐统一的,它是长期困扰课堂教学如何有效地处理好纪律与自由两难关系的生动写照,我们既主张课堂教学要有良好的教学秩序以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同时,也强调不能因过度的纪律要求而束缚了学生的手脚和思维,限制了学生聪明才智的发挥与释放。
2.积极主动,优质高效
和谐音乐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主动的、有效的交往活动,教师与学生主体间性(即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他们面对共同的客体即教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种交往活动,他们在认识论上的关系是主体问关系,即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是和谐课堂教学的具体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双方主体性的发挥,而不能忽视任何一方主体性的发挥。教师与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如何,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益。教师与学生主体性间性的发挥,首先要以教师的主体性发挥为基本前提,教师作为引导者、组织者和先行者的角色决定了其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主导作用,她要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创设适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情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师的激发下获得激活并得以发挥,师生在互动交往中实现情感交融、思想碰撞、经验分享、知识技能习得、精神愉悦、审美享受和潜能的开发。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既促进了师生双边主体性的发展,又实现了多维的教学目标。
3.民主公平,尊重差异
和谐音乐课堂教学要充分体现出包容性与民主性。这种包容即是“和而不同”的课堂生态环境。学生的个性差异特点决定了和谐课堂教学要充分体现出民主性、包容性的特点。师生、生生、师师之间要建立起民主和谐、尊重与理解、沟通与交流、互信与互爱的合作的伙伴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用宽容与真诚去理解、欣赏学生,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为他们提供公正、公平的发展机会和平台,使每位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
4.参与合作,共同发展
和谐音乐课堂教学不是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单向的教学活动,而是教师――学生,学生――学生之间双向多边的交往活动。教师与学生以主体的身份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这种参与不仅仅表现为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你问我答,而是一种知识与智慧的分享、思想与价值观的沟通,情感的共融。通过师生交往、师生合作、生生交往、生生合作多种活动形式,共同经历学习过程、共同经历情感体验,实现师生之间的共鸣,促进教学相长。
音乐课堂教学就是教师与学生在音乐课堂这一特定的范围内,以对话、交流、合作为基础进行知识的传承与创新的特殊交往活动。这种活动由教师、学生、课程教材、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等要素组成,各种要素之间构成错综复杂的各种关系。
[参考文献]
[1]尹爱青.解放、创造、发展――音乐审美教育人学价值透视(J].中国音乐教育,2007,(4).
[2]龙艳.感受音乐墩课堂教学中的参与体验[J].中国音乐教育,2007,(1).
[3]陈梅.开放的音乐课堂[J].中国音乐教育,2007,(2).
[4]晓琴.运用批判教育学刊课堂教学的转变[J].中国音乐教育,2007,(1).
[5]贾俊萍.谈教学中教师的作用[J].中国音乐教育,2005,(5).
课堂教学的内涵范文2
关键词:课堂教学;课堂文化;显性知识;隐性知识;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1-0045-02
教育部《关于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等教育的发展应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指出,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由此可以看出,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是目前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课堂教学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手段,它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方式,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过程中,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高校课堂教学的内涵建设
课堂教学除了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外,还包含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以及师生建立起来的课堂文化等要素。与中学教育相比,大学的课堂教学没有升学的压力,专业特色明显,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灵活多样,学生的课堂学习从原来中学时的基础知识学习为主,转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主。课堂教学效果主观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能力,即教师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就教学内容与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形成了一种课堂文化。其中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沟通学习的媒介;教学内容包括专业知识的显性内容以及隐性教学内容;课堂文化是在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课堂风气、规范、心理环境、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的综合体。这些要素恰当配合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课堂。作为高校的教师,在课堂教学内涵的建设方面,重点是要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传授知识,与学生沟通交流,建设积极的课堂文化,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使课堂教学的内涵丰富而又具有深刻的专业特色。
1.建设积极向上的课堂文化
所谓课堂文化就是通过教师的教育智慧,创建、激发富有生命的、有效的课堂。课堂文化是一种特殊的聚合化的文化,并带有一定的情境性,主要体现的是一种氛围,是一种人的精神气象,要从人的角度出发,体现对人的关怀与重视,建立在心与心的交流和沟通之上。这样学生才能放开,放松地得到发展,促进其人格的形成。
高校课堂文化是高校师生在课堂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与中小学的课堂文化相比,高校课堂文化具有其特殊性。
(1)高校的课堂文化是建立在较高文化水准之上的平等交流。高校课堂的主体由教师和学生组成,他们都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独立的思考能力。高校的教师是由具有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的高级知识分子组成,而学生则是在基础知识比较扎实的青年中选拔出的优秀人才。因此,师生聚合的课堂文化应是具有一定层次的专业和文化的交流。
(2)高校课堂文化体现的是一种多元聚合的文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程文化、地域文化、制度文化、年龄文化、性别文化等多元因素在课堂中交汇。其中既有冲突,又有融合,在各种文化撞击中,使师生得到思想上的启迪和升华。
(3)高校课堂文化体现了较强的专业特色。高校的课程学习以专业课教学为主,不同专业往往课程特色不同,专业跨度较大。不同专业有其独特的课堂文化。例如文科类的专业注重人文知识的探讨,理科类的专业突出学生逻辑思维的训练等。不同专业的课堂教学会带有其专业的烙印,具有不同的特点。
(4)课堂文化会延伸为高校校园文化的一部分。高校校园文化是由学校的师生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逐步积累和创造的各种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其核心是培育学校精神。高校的校园文化是一种体现在学校的校园管理、生活、学习等方面的精神和价值理念的展现。学生走入校园,接触的除了学校的各种硬件环境以外,教师的风貌会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教师通过课堂传递一种积极向上的追求,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风气,进而影响学校的精神氛围,影响学生的价值观。优秀的教师群体会带给学生崇高的思想和追求,引导学生形成积极进取的学风和良好的道德观念,支撑高校形成优秀的校园文化。
建设积极向上的课堂文化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教师在其中起主要的作用。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中要积极组织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要以自己的学识感染学生,使其对所学的内容充满兴趣,
2.课堂教学中的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传授相结合
对于显性知识、隐性知识的研究,起始于英国学者Michael Polanyi对知识的分类。1958年,Michael Polanyi在《人的研究》中提出“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和“显性知识(explic it knowledge)”概念。根据他的观点,显性知识能够以文字、图表和公式等符号形式加以表述,是可以系统地传授和学习的知识;隐性知识不是以逻辑化的符号形式表征在头脑中的,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一般不能以常规的教学形式加以传递,是难以言述的知识。隐性知识一般可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方面的隐性知识,它包括非正式的、难以表达的技能、技巧和诀窍等;二是认识方面的隐性知识,它包括心智模式、信念、价值观等。从知识的深度上来看,显性知识是教材中体现的表层知识和技能,专业性较强;隐性知识属于教材中需要挖掘的深层知识。它一方面包括教材内容所体现的科学价值、生活价值和发展价值;另一方面包括隐藏在其中的基本做事方法和积极思想。教师的教书育人过程其实是使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中不仅学会显性知识,而且还要了解显性知识背后的隐性知识的过程,即教会学生“做事”和“做人”的过程。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要注重隐性知识的显性传授。这就需要教师具备管理自己知识的能力,将自己的隐性知识进行总结,在课堂中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表述出来。具体可以有以下一些方法:
(1)潜移默化传授。隐性知识往往派生于显性知识中,因此教师在讲授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可以结合专业课渗透其隐性知识的内容。例如,在几乎所有的专业课教学中,都可以渗透职业道德、世界观、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内容;在理工科的专业课教学中可以渗透一些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思维和价值观念等。这些在教师的授课过程中,通过教师的语言就可以阐述,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综合素质。
(2)模拟各种场景,将一些隐性知识在特定的背景中显现出来。每一个特定的专业都是在一个特定的空间中体现其专业性的。无论是理工农医,还是人文社科,专业的特长都是通过具体的工作体现出来的。教师通过自己的实践和经验的总结,积累了一些隐性知识。在课堂教学不能清晰阐述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具体的实践场景,引导学生去领会其中的技巧和方法,以提高学生的能力。
(3)教师在教学准备过程中要注重隐性知识的总结。隐性知识在书本上是没有的,它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经验的积累和总结。例如,企业的思想文化,由企业的员工一代代积累形成本企业的隐性文化,在社会中通过一代代人的言传身教,形成了一个社会的文化。隐性知识有的经过总结可以成为显性知识的一部分,有的仍然难以成为显性知识写入教材,因此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专业理论知识中所延伸出的隐性知识,尤其是一些研究方法和技巧,这些对于学生今后的工作和学习能力的形成无疑是有重要价值的。
3.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
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对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探讨的很多。大多数学者认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核心。在当前的改革探索中,人们的教学观念也发生了转变。教学的策略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逐渐转型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近年来,我国许多高校也引入了PBL教学法、TBL教学法、SDL教学法等进行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的尝试。但是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成才是最终目的。因此,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上要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来看。
(1)教学方法的选择应以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营造优秀的课堂文化为目的。当前教学方法改革的主要方向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起引导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是课堂文化和课堂知识的传播媒介。教师通过教学方法的选择,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营造出积极向上的课堂文化,引导学生学习和领会抽象的专业知识。
(2)教学方法的选择应因知识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例如在专业基础理论学习阶段,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由于学生对本专业并没有什么了解,往往很难完成任务。而对于专业课的学习,学生则有了一定的利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采用这种教学方法。
在教学手段方面,由过去的比较单调的板书、纸质图表和自制教具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提高到今天的板书、教具和多媒体教学课件演示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不仅增加了课堂的知识容量,而且有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对于提高教学效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总之,高校课堂的内涵应当不仅局限在专业知识的传授,课堂教学更加注重的是学生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构建高校课堂教学内涵评价体系的思考
目前,对于课堂教学的评价主要从教师、学生、教学督导等不同的角度建立起多元评价体系。在评价方法上可以采用量化的评价方法,在评价内容上涵盖了教学计划执行情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素养、教学效果等一系列指标,但是缺少对课堂教学内涵评价的具体内容。
在对课堂教学内涵评价方面,主要从课堂文化、知识的内涵传授、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等方面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评价的指标应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教学中体现的课堂文化氛围
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同为课堂中的主体。积极向上的课堂文化可以给课堂教学注入正能量,激发教师和学生的思维。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程度以及学生的听课状态等方面评价课堂文化的特点。
2.课堂教学内容方面
课堂教学的内容包括课堂的专业知识和隐性知识两个部分。因此,在评价教学内容时,既要评价教师对教材表层的显性知识的讲授情况,同时还要评价教材深层次所体现的隐性知识。在教学内容评价指标的设计上,一般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都包括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讲授情况,应再增加对于隐性知识的评价内容,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是否体现教材知识后面的价值观念、基本方法等评价。
3.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方面
教学方法是为教学内容的传授服务的。在评价课堂教学内涵时,教学方法的恰当选择是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保障。在一般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中,都包含对教学方法的评价。由于大学课堂内容的多样性,教学方法不可拘泥于固定的模式,但是基本的原则是能够适应课程的内容,有助于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并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在指标设计上可以通过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适宜性指标来评价。
课堂教学的内涵评价是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核心内容,无论采用何种评价方法,都要围绕着培养学生成才为最终目标。由于课程的性质、专业的特点不同,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方法也有各自的特点。
参考文献:
[1]周城雄.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概念辨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4,(2):127-129.
[2]叶进,雷志敏.中美高校课堂文化对比研究[J].云梦学刊,2008,(1):125-127.
课堂教学的内涵范文3
关键词:新课程;英语;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4-0126
高效课堂不是潮流,不是形式,而是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教师教的使人满意,教学成果显著的实实在在的高效课堂。我们要向课堂45分钟要效益、要成绩,就要注意教学艺术性与科学性相统一。
一、什么是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简单说,“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它主要研讨两大方面,即教师与学生,也就是教与学,研究主导和主体二者的关系,其指导思想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减轻、两个提高,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和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教学效益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最终达到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教学最优化的原则,保证课堂教学在耗费师生最少的时间的情况下,能够取得最大的效果”(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如何使英语高效课堂成为现实,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自己在课堂实践中的做法和想法。
二、高效课堂的教学要素
高效课堂教学至少包含以下三个要素,即:教学时间、教学任务量、教学效果。
三要素的体现与衡量主要涉及三个层面:教师层面,学生层面,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教师层面,教学效率是指在单位教学时间内,在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的前提下,教师所完成的教学任务量。学生层面,教学效率=教学对所有学生的一切影响的总和/学生所用的时间总和。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要和谐、有效。只有教师的高效或学生的高效,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只有三者的和谐统一,“高效课堂”才能形成。简言之,“高效课堂”至少在教学时间、教学任务量、教学效果等三个要素方面有突破,概括为:轻负担,低消耗,全维度,高质量。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达到高效的目的呢?笔者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谈起。
1. 教师的具体操作
(1)教师首先要与时俱进,进行自我洗脑,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角色。要确立和增强学生是“主体”而教师是“主导”的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教师都是认识过程的主体,他们统一在教与学的两种活动方式之中,而面临的一个共同对象就是“英语”。教师虽为主体之一,在课堂上应发挥其“主导”作用,但要把学生当作中心,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并采取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教师要摆正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是师生关系,而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从“交际论”的角度讲,师生共同都是主体,即“双主体”。而“自主”是学生主体的第一特征。高效的课堂应该在此基础上,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并通过教师的主导,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独立思考,自主发展各种学习能力,以获取必要的知识、强化学科技能。教师应该亲近学生,深入地了解学生,同时,在教学环节中结合教材目录、每个单元的“目标”“复习要点”,各单元的“学习建议”(Tips)指导学生有效地采取各种策略提高学习的质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构建融洽、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只有在这种师生关系下,才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和高效教育。
(3)教师要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备好教材、备好学生。课堂要高效,教师就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出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前置性作业。无论是语音、词汇、语法、语篇等基础知识的讲解,还是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的培养,乃至最终综合英语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教学活动(主要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实践。因此,英语教学本身就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一个科目。教师在备课时,设计不同层次和多种形式的活动时,特别注意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尽可能提供真实的情景,让学生综合地应用所学语言完成一些任务。
(4)教师熟练操作多媒体
多媒体呈现的知识内容,可以形成清晰具体的映像,把抽象的知识点通过形、声、情、意、形象化,让学生直接感知和理解教学内容,可以优化学生的认知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在打造高效课堂中,多媒体作用功不可没。
2. 学生学习热情和正能量的激发
苏霍姆林斯基说:“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这里的“发展,兴趣,爱好,倾向”都是心理健康的内容。高效课堂上,学生三种学习需要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成就的需要
成就的需要就是指对地位实力、绩效优势、声望名誉的需要。成就需要的强弱取决于教师和家长的成就需求的高低、自信心和成功体验。
(2)被赏识的需要
被赏识的需要在课堂上表现为希望获得教师的赞许、认可和赏识。这种需要一旦得到教师的肯定或表扬,学生就会进一步努力学习,取得良好成绩。因此,这是一种外在动机。
(3)认知的需要
认知的需要是指向学习任务本身的需要,是属于内部动机的作用。认知需要与学习的目标有关,也与学习的兴趣有关。课堂学习成功经验可以使学生增强认知需要,使学生更加愿意学习。
三、如何实现英语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1. 学法指导
教师要给学生介绍一些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方法,向学生提出读书的具体要求。笔者指导学生阅读,注意提示学生从两方面去看:一是从宏观上看,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中心思想、内容要点、布局结构、写作方法、风格特色等,把这叫做“宏观把握”;二是从微观上看,对词、句、段中的难点、重点作深入的探讨,把这叫做“微观理解”。这种由宏观到微观、由整体到局部的阅读顺序,有利于学生掌握阅读的规律和方法,迅速提高阅读能力。
2. 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
在教学中,个别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组际交流、全班交流等都是新课程中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些组织形式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时间,同时教师还必须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既有认知的交流,也可以通过表情、动作来实现情感的交流。教师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通过观察、倾听和参与,调控教学,考虑学生的差异,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发现学生思维的“火花”,并加以鼓励,增加学生的自信。
3. 质疑设问
质疑,是学习的真正开始。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倡导“发现学习法”。这是“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方法”,即由学习者自行发现问题,自己去概括,作出结论。学生能设问,常常表明他已经进入了真正学习的角色。当然,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要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学生的认识水平,设置一些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需求。
4. 释难解惑
问题提出后,怎样解决,谁来解决?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但发挥主体作用的还是学生,提问者在继续学习、思考或受他人启发后,也可为自己“解惑”。一句话,可以通过师生共同讨论的方式来取得共识、获取新知。
5. 创新与提高
高效的课堂应该是师生共同“创新”的课堂。课堂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使学生获取新知的阶段,而必须进一步使学生的新知转化为智能的阶段。因此,教师应在学生掌握新知之后,及时地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前提下,通过发现、质疑、类比、分析、综合、联想、求异,而达到创新的过程。
6. 巩固深化
人的认识不可能一次完成,学生的认识和智能形成也不可能一次实现。这就要有一个巩固深化的阶段。教师要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逐步掌握运用语言的能力。
课堂教学的内涵范文4
关键词: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0 引言
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一项核心任务,提高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就要求学校建立一套以高教学质量为主要方向的制度以及机制,在教学环节上不断地进行强化,并以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但是在目前的高中生物教学环境中,如何切实地构建高中生物高校课堂教学,深化高中生物教学改革,提高高中生物的教学质量,是文章将要着重探讨的问题。
1.高效课堂的实际内涵和现状
高效课堂这一理念的提出主要是为了让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遵守教学规律,用在尽可能有限的教学环境中创造出最大的教学规律和教学成果,以满足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及实际需要。
在通常情况下,高效课堂的教学活动存在着一种可以互相影响的双边活动,那就是“教”与“学”。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可以片面地追求任何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此外就现阶段而言,在多数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依旧遵循着“复习―导入―教授―练习―作业”这种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在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很容易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其自主学习能力很难得到培养和提升。
2.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
2.1 课前准备
2.1.1 研读课程标准
在以往,很多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过于依赖教材和经验,将考试和教材作为一切教学活动的中心,这样做非常不利于学生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
2.1.2 以人为本
高校课堂的教学宗旨是教师作为主导,学生作为主体,提高高中生物教学的成效作为目标的教学观念。随着课堂教学的改革的加快,已经逐渐建立了学生发展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宗旨。在把握教学目标的上,应该首先将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学到的内容考虑进去,然后是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否有一个好的心情考虑进去,最后将课堂教学是否可以推进学生之间的人际沟通。
2.2 课堂教学
2.2.1 精简教学目标
教案作为课堂教学的基础,如何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保障课堂的教学质量,是备好教案的关键所在。课堂教学的理念应当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主。教师在设计教案时,要将教授的内容和学生理解能力范围内所能接受的知识进行融合。所以课堂的教学内容不能被设置的过高或过低,要学生能理解和掌握学习目标。这就要求我们要将每一门课程的内容都即简单又内涵丰富,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有所收获。
2.2.2 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重点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好坏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效。一个好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使学生能够快乐自主地进行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应用先学后教的方法充分的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2.2.3 即时评价学生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每个学生都对自己所学习的内容有着一定的想法,而教师通过语言和动作等对学生进行鼓励,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信心。教师在教授课程中,运用正确的教学评语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不惧困难的品质。在课堂教学中,及时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评价可以让学生在第一时间知道自己是否在知识的理解上存在误区,对自己的学习方向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了解,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3 课后教学反思
2.3.1 考虑教学目标达成与否
在课堂教学后,对学生是否在课堂上获取了足够多的知识和价值观等方面进行反思。在反思中,教师要将在课堂上自己组织的活动中,学生是否和自己预期的目标相吻合考虑进去。
2.3.2 考虑教学组织是否有效
教师在课后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缺点进行总结,如课堂的有利因素和不利的因素,记录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的想法和容易出现的错误,并对这些内容进行整理和分析,在下次教授同样的课程时,应注意哪些和利用哪些方法,重新设计教学方案。
3.结语
在课堂教学之中,教学是“教”与“学”之间相互融合的过程,只有将两者充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当通过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创新课堂教学之中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适当地进行课后反思等手段来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李艳芹.浅谈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的构建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3,(2):106.
课堂教学的内涵范文5
[关键词]生命教育;“两课”教学;课堂教学
[作者简介]邓刚宏,武汉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淮阴工学院人文社科系讲师;赵锦玉,淮阴工学院人文社科系副教授,江苏淮安223001
[中图分类号]G41;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6-0149-03
一、生命教育的基本内涵
理念是行为的先导。因此,我们在讨论如何在“两课”课堂中实施生命教育这一问题前,首先要对生命教育的基本内涵与特征弄清楚,才有可能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实施生命教育的课堂教学。
什么是生命教育?我们认为要从五个层面去理解生命教育的基本内涵:第一,从生命教育的理念看,生命教育就是要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认知生命的可贵与尊严,认知到整个教育过程是塑造与实现教育活动参与主体的生命价值的过程,是其生命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生命的本质是真、善、美。因此,生命教育应该具有这样的内涵,教育者不仅要引导学生发现生命的可贵,懂得欣羡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进而敬畏生命,而且教育者自身也要认识到教育活动是其自身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进而珍惜、尊重学生的生命,遵循生命成长的规律,而不能漠视学生生命,甚至阻碍学生生命成长和发展。第二,从生命教育的内容看,生命教育就是要教会学生认知自我,孕育积极的生命情感,培养生命个性,实现自我,学会处理自我与他人、社会、自然的关系,从而为共同生命体的存在构建良好的人文环境、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教育活动应当是培养完整人的活动,教育过程不应当只注重学生认知的发展,而应当注重学生生命内容诸方面的内在联系、相互协调、整体发展的能力。第三,从生命与教育的关系看,生命教育就是要实现生命与教育完美结合的社会活动,是展现教育价值的基本平台。生命教育不能只停留在教育为了生命、关注生命、依据生命的操作层面上,而应当把生命作为教育活动的灵魂来看待,贯穿于渗透于整个教育活动的过程和各个环节,这是实现教育价值的唯一路径。第四,从生命教育的方法看,生命教育就是要以生命为本,注重生命的参与、感悟、体验,使学生主动生成积极的生命情感,而不是被动接受生命规则的容器罐,从而使学生真正把握生命的价值,拓展生命的精神空间。第五,从生命教育的空间看,生命教育就是要突破传统的狭小学校教育空间,拓宽生命教育的渠道,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平台,要密切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通过走进家庭、走向社会、服务社区、开展研究性学习等方式,让学生回到生活世界,架起生活世界与知识世界的桥梁,探究并解决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使学生重新成为教育生活的主体,找回失去的生命主体意义。
从生命教育的内涵我们可以看出,生命教育的实施将使教育带来一场新的革命,整个教育理念要从漠视生命走向欣羡生命,教育内容要从强调理性教育、忽视人文教育走向理性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统一,教育方法要从灌输式的被动接受走向体验式的主动生成,教育空间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而实现生命与教育的完美结合,为人的全面发展打开了广阔的空间。
二、生命教育视野下的“两课”教学
生命教育在价值层面上以人和人的生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教育的使命就是帮助认识自我,培养对自我的肯定,孕育生命情感,珍爱和关照生命,理解和追求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两课”教学在高等教育中是实施生命教育的一个重要渠道,在“两课”教育中对生命的关注和尊重的价值取向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实现的。生命教育视野下的“两课”课堂教学氛围应当是温馨的、人性的,强调师生间的平等、互动、体验、参与、鼓励。具体说来,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两课”课堂教学目标应当体现人的全面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目标只注重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这是传统的教学论思维的局限性的突出表现。尽管现代教学论开始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强调学生的情感、情趣、意志、交往、合作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受传统惯性思维的影响,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重视不够,至多把它们作为教学的手段为学生的认知发展服务,而不是把它们作为教学的目标来看待。这显然与生命教育的目标是相悖的,生命教育视野下的“两课”课堂教学目标应当是认知能力与生命活动相关的情感、情趣、意志、交往、合作等诸方面的有效整合。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作为生命体的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两课”课堂教学过程应当体现教学组织的生成发展。正如前所述,“两课”课堂教学组织的计划性是当前教学过程的一个突出特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教师都成为既定的教案的牺牲品,缺乏对课堂生活的真正体验。实际上,课堂教学生活是学生和教师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是体现学生与教师的生命价值的重要场所。从学生的角度看,课堂教学是学生学校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课堂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人生的发展和成长。我们很难想象,在学生长期完全处于被动、缺乏体验的课堂会培养出对生命孕育着积极的情感的学生。从教师的角度看,教师的课堂教学也是其人生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体验直接影响着教师对职业的态度和教学的效果。同样地,我们很难想象,机械地按照教案照本宣科的教师能体验到职业的崇高,能体验到人生价值的实现。因此,我们认为,生命教育视野下的“两课”课堂教学组织应当注重教学组织的生成发展,课堂教学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在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课堂里,教师与学生之间言语、行为、思想以及教学内容等都处于双向的互动的交流之中,在交流互动体验中实现课堂的生成,以体现每一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让学生体验到人的生命的价值与尊严,体会到爱惜自己、尊重他人的生命理念,教师也在教学组织过程中,体验到教书育人的乐趣,体验到教学活动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活动,也是自己人生价值实现的过程,从而寻找到各自生命的精神家园。
(三)“两课”课堂教学应当创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氛围。良好的师生关系应当是民主的、平等的,教师应当是平等中的首席,而不应当是处于支配的地位。人格的尊严与平等是生命的应有之义,人格的尊严与平等具体到社会交往中,人应当成为社会交往的主体,而不应当成为社会交往的客体,因而,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不应当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应当是民主的,这是人的生命价值的最高体现。课堂作为培养人的场所,课堂教学作为一种社会交
往活动,就应当体现对学生的生命关怀,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既要体现民主、平等,又要体现教师的人格魅力,体现教师人格对学生人格塑成的牵引作用。
三、走向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要真正实现“两课”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关系到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组织、教学评价、教学方法等诸方面的整合。
(一)转变“两课”教师的教学理念是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的前提。理念是行为的先导,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是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的前提。首先,教师要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一方面要理解学生生命的特殊性、多样性以及完整性,尊重、欣羡学生的生命是课堂教学的应有之义;另一方面要把课堂教学看作是其生活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课堂教学生活也是其自身生活价值实现的过程,从而影响教师职业的态度和职业体验,激起教师的创造欲望。其次,教师要树立认知能力发展和生命情感发展相统一的课堂教学目标理念。教师要摒弃把学生对课堂生活的情感体验仅作为教学手段的传统教学观念,要确立对学生生命情感的培养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只有这样的教学目标才符合生命教育的基本要求,才能够培养适应社会生存的人才。最后,教师要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开放的教学观要求整个教学过程都应当是开放的,它包括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这些教学环节都应当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是多向的而不是单一的,以体现对人性的关怀为其最终价值取向。
(二)优化“两课”教学的组织过程是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的基础。我们知道,生命教育视野下的课堂教学目标是认知能力发展和生命情感发展相统一的。这一目标的实现主要是通过教学组织过程实现的,无论是学生的知识智慧的发展还是生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教学组织过程都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优化教学的组织过程是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的基础。我们认为,优化教学的组织过程从根本上说,就是要转变传统的计划性的、程式化的教学模式,具体要做好这么几个方面:一是要注重教学组织的生成性。教师要从既定的教案中跳出来,不要把学生预设成知识的容器罐,而是要关注学生对课堂生活的真实体验,提升课堂的生活价值,架起知识与学生生活的桥梁,使知识与学生的直接生活相联系,让课堂成为学生向往的地方。二是要创设互动的教学环境。教学过程的互动性是生命教育的根本要求,在互动中教师要起到引导作用,通过教师的价值引导使学生的知识发展和对生命的体验自动生成,教师要通过教学语言、教学环境、教学手段的设计使学生对生命活动的直接体验、实践活动与认知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课堂成为学生人际交往的空间,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想象、创造的天地,充满人文的气息,从而尽可能拓展课堂的生活空间。
课堂教学的内涵范文6
《项脊轩志》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的代表作品,其文学性、艺术性是很高的。怎样解读才算是真正把握住了文本的深刻含意?《项脊轩志》作为高中语文教材的必选篇目,确立怎样的解读内容才能尊重“这一个”文本的价值?安排怎样的教学内容才算是发挥了其独特的教学价值?就目前的《项脊轩志》教学情形来看,解读随意性、教学内容浅层化的问题比较突出。我们提出基于逻辑性的文本解读,既深入理解《项脊轩志》一文的深刻内涵,又充分发挥此文在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方面所具有的教学价值。本文以《项脊轩志》一文为例,深入探讨如何基于文本解读逻辑性的文言教学内容深化。
一、文言文本解读逻辑性的含意
文言文本解读的逻辑性,是指文言文本解读要紧扣文本,从文言语言、文本内在结构、文本意脉等方面往文本深处挖掘,这几个方面要形成一个富有内在逻辑性的整体。首先,文本语言是解读的基础,作者创作时选择这样的语言而放弃其他语言,自然有其理由。其次,文本内在结构是解读的重要依据,文言文本创作也符合文学创作的基本要求,作者安排这样的文章结构,显然有助于其思想情感的表达,这一点往往被我们忽略。第三,文本意脉为解读提供了充分的证据,意脉的流动是作者思想情感发展变化的体现,我们解读自然要循着文本意脉之流去探寻作者的思绪情感发展。
《项脊轩志》文本解读的逻辑性主要体现在文中情感的真正内涵、删除文字的教学处理、结尾一段的赏析三个方面。《项脊轩志》的喜与悲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喜仅仅是因为项脊轩景色之静美吗?悲仅仅是因为亲人离世、家道中落吗?删除文字是否应该保留?结尾一段表达的妙处究竟怎样理解?这些问题的回答是解读《项脊轩志》的关键,也是教学《项脊轩志》的重点,符合逻辑的文本解读,在课堂教学中科学呈现,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必然选择。
二、文言文本解读逻辑性的教学价值
我们需要给文言文本解读逻辑性问题的探讨设立一个前提――文言教学视阈,因为文言文本的解读,不是语文教师的专利,任何一个读者都可以对文言文本特别是文言经典文本作出自己个性化的解读。基于文言教学视阈的文本解读逻辑性问题,有其独特性与具体性,换言之,文言教学乃至语文教学的教学目标及内在规律性要求是探讨文言文本解读逻辑性教学价值的理论依据。具体来说,文言文本解读逻辑性的教学价值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增强文言课堂教学“文”的含量,丰富文言课堂教学容量。
文言教学中的“文”与“言”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言”的学习是文言教学的一个重点,但若只是停留在“言”的层面或者过于突出“言”而忽视“文”的教学,一则造成课堂教学的枯燥,二则浪费了文言经典文本巨大的教学价值,三则减少了培养学生思考、分析、表达等语文素养的机会,长期如此,容易造成文言学习的低效甚至无效。我们提出文言文本解读逻辑性的主张,增强文言文本解读的意识,增强文言课堂教学“文”的含量,有效避免课堂只学“言”或者“言”唱主角的现象,有利于提高文言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文言的热情。
第二,深化课堂教学内容,强化文言课堂教学深度。
我们应该避免这样一种教学观念:文言文教学“言”是重点,“文”只是点缀。比只进行“言”的教学稍好些的是对文章内容有所分析,对文章主旨有所涉及,但这还远远不够。文言课堂教学也应该有相应的教学难度,从而确保其应有的深度。缺乏难度的教学,其教学深度无法得到保证,文言教学在深度与难度两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要比现代文阅读教学大许多。有效的解决办法之一是增强文言文本解读的分量,提升解读的质量。注重内在逻辑性的文言文本解读,不流于文字表面,不断章取义,解读结果有相应的深度,具体解读内容环环相扣。这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显然增加了备课量与难度。在“言”的客观原因已造成理解上的难度之外,又增加了“文”的理解难度,这既是对语文教师教学的考验,也是对学生文言学习的挑战。课堂学习轻松与课堂教学难度低是两个不同的问题,若刻意降低教学难度以造成课堂学习轻松的假象,这是教师教学的失职。通过增强文言文本解读的逻辑性,以达到深化课堂教学内容、强化文言课堂教学深度的目标,是语文教学目标的必然要求。
第三,优化学生思维训练,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思维训练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其中逻辑思维能力是训练的重点。人们可能会认为,现代文阅读才是思维训练的主战场,文言文教学的主要任务还是“言”的学习。文言经典文本所承载的传统文化基因显然不是“言”的学习所能全部传递的。此外,随着传统文化在基础教育阶段地位日益凸显,我们若还是一味地强调“言”的学习而把思维训练的任务主要放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将失去一些宝贵的思维训练的机会,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也将受到更大的负面影响。我们主张,文言文教学也需要进行思维训练,特别是逻辑思维训练,这在当下日益重视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显得尤其重要。当然,思维训练可以体现在许多方面,即使在“言”的内容学习如词类活用现象的规律归纳等方面也可以进行,但更为有效的思维训练还须在“文”的学习中加以落实。文言文本解读逻辑性强调解读结果的内在因果联系,突出思考的深刻性与思维的严密性。我们追求的不是文言文本解读结果的标新立异,而是解读过程的逻辑性与解读结果内容的逻辑性,换言之,逻辑性既是解读过程的要求,也是解读结果的体现方式之一。在具体的文言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学内容的逐步展开,文本解读结果的逻辑性就转化为学生理解文本的活动,在理解活动中贯穿着逻辑思维训练活动。
三、文言文本解读逻辑性促进文言教学内容深化的方法
文言文本解读逻辑性促进文言教学内容深化的方法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学流程安排要符合学生认知接受规律,符合教学逻辑。
语文教师的文言文本解读符合逻辑性的要求,这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基础,但教师解读的结果并非完全等同课堂教学内容,尤其是课堂教学流程的安排要充分考虑到学生认知接受的规律与教学的内在逻辑,先教什么后教什么,安排的基本依据是有利于学生一步步理解文本,获得文本解读结果。教师带领学生在深入理解文本、获得文本解读结果的过程中,在思维方面得到符合逻辑要求的训练,充分体验到思维逻辑性的魅力,从而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本文探讨的重点是文言文本解读的逻辑性的教学价值及教学安排,文言教学中“言”的内容也是重要的,但这不是本文探讨的内容。接下来的阐述将围绕着文言文本解读的逻辑性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呈现而展开。
第二,理解文本情感及主旨要基于语言,要符合逻辑。
文本语言是理解文本情感及主旨的基础,教师的文言文本解读要立足语言、抓住语言,文言课堂教学中,则需要引导学生去发现关键的词句,去品味关键词句的含意,进而深入理解文本的情感与主旨。这里有两个方面要特别注意。一是语言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文言语言往往不是独立存在的,相关的语言有着内在紧密的联系,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直接告知学生哪些语言要特别关注,更为有效的方法是引导学生去发现关键的词句,并能举一反三。二是文本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文言经典文本里的各部分内容不是割裂的,而是有着内在的关联,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着眼全篇、互相联系的解读意识与能力。
结合《项脊轩志》的教学,文本动人之处在于情感的抒发,教学中人们也往往在情感方面着力较多,但在情感的具体内涵及主旨的深度理解方面不尽如人意。这里主要关涉到悲的真正内涵、悲与喜内在的关联、喜的真正内涵及文章主旨四个方面,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四个设问,逐步深入到文本情感内涵的深处,准确把握情感,深入理解文章主旨。
设问1:文章“悲”的基本内涵是什么?深层次的内涵又是什么?你的依据有哪些?
文章一句“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承上启下,文章用了三分之二的篇幅写悲,悲是文章的主要情感,其基本内涵容易把握,但其深层次内涵却往往被忽略。教学的重点是找到文章中表明深层次内涵的关键词句加以研读,研读的关键是挖掘出关键词句内涵及在表达情感上的作用,在逻辑上支撑文章情感与主旨的理解。关键词句的发现及研读,即是逻辑思维训练的具体落实。
明确:文章“悲”的基本内涵是家道中落、亲人离世,文章通过叙述诸父异爨、怀念亡母、感念祖母、怀念亡妻四件事表达了这两种悲。
文章“悲”的深层次内涵是封建知识分子立志博取功名却无望之悲。依据是文中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矛盾之处:言及慈母用“泣”,而言及大母却用“长号不自禁”。这显然有违人之常情常理。“号”比“泣”感情更浓、悲情更悲,况且还是“长号”,还是“不自禁”。若只用“慈母逝世时,归有光年仅八岁记忆不深”来解释这种矛盾显然是无力的。感情的浓淡对比的背后,合乎逻辑的理解应该是,大母持象笏之行为及所言“他日汝当用之”之语,触到了归有光作为一个亟亟于求取功名的读书人内心的最痛处,才会下意识地说出“长号不自禁”这样的与前文明显矛盾的话语。矛盾是外显的,隐藏在其背后的内在逻辑才是我们解读的重点及依据。
设问2:文章悲与喜两种情感具有内在关联吗?若有,怎样解读它们的关联才是合乎逻辑的?
目前人们在分析《项脊轩志》中悲与喜的情感时存在割裂二者的现象,大部分的教学处理是依据文章内容先后顺序,先分析喜的内涵,再分析悲的内涵。这种做法带来的问题是造成喜的理解浅层化。我们主张先将悲的基本内涵与深层次内涵分析透彻,再谈悲与喜的内在关联,从而为挖掘喜的真正内涵做好铺垫。
明确:悲与喜是两种相反的情感,依据矛盾转化律的逻辑思路,我们认为《项脊轩志》中悲与喜存在着内在的紧密关联,要理解喜的真正内涵,恰恰可以从悲的深层次内涵的相反一面入手。
设问3:既然悲的深层次内涵是归有光立志博取功名却无望之悲,那么,喜的真正内涵是什么?
我们还是立足文本语言去挖掘喜的真正内涵。文章第一段描写了项脊轩的构造及变化、归有光在项脊轩的活动及项脊轩的环境,环境之美自然可以带来喜的情感,但对于一个读书人来说,仅因环境之美就心生欢喜之情,毕竟有过于肤浅之嫌。合乎逻辑的解读应该是抓住归有光在项脊轩的读书活动这一关键点,结合后文所写之悲的深层次内涵,才能深入到一个古代读书人的内心世界,并准备把握其欢喜的真正内涵。
明确:归有光喜之情的表层含意是项脊轩环境幽美。我们应该抓住归有光在项脊轩的活动这个关键内容去挖掘喜的真正内涵。对项脊轩的改造活动是次要的,有价值的是读书活动。文章句子是“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J,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其中的“杂植兰桂竹木”很重要。所植“兰桂竹木”均是高雅之物,此其一;种植之时是“杂”,“杂”的含意应该理解为随意、不受任何约束。我们可以结合《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时所见贾府景象来分析,林黛玉未进贾府便见“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列”与“杂”完全相反,但在各自语境中都是合适的。“列”代表着有序,表明贾府管理之严;“杂”意味着自在随意,表达的是自适自由之美。此时的归有光几近“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之境。在叙述项脊轩美景之后,作者马上以一句“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转入叙写悲的内容。既然作者之悲是立志博取功名却无望之悲,那么反观作者之喜,其真正内涵,合乎逻辑的解读就应该是追求功名心无杂念,精神境界自由自在、无羁无束。
设问4:基于上述合乎逻辑的解读,《项脊轩志》的主旨应该是什么?
文言经典文本的解读自然离不开对其主旨的把握。对《项脊轩志》主旨的浅层次理解,其原因在于忽视文本诸多关键语句,尤其是对这些语句内在逻辑的忽视。完成了上述三个设问的回答,我们基本可以把握《项脊轩志》一文的主旨,本着“知人论世”的传统文本解读方法,我们可以结合归有光生平进一步印证对《项脊轩志》一文主旨的深刻解读。
明确:此时出示归有光生平事迹,看看归有光一生在功名之路上具有怎样的经历。
归有光,字熙甫,号项脊生,人称震川先生,昆山(江苏昆山)人。明代著名散文家。出生于累世不第的寒儒家庭。少年好学,但仕途坎坷,前后历8次会试。嘉靖21年(1542)迁居嘉定(上海嘉定),读书讲学,远近从学者常达数百人。60岁中进士,初任浙江长兴县令,后被大学士高拱推荐,任南京太仆寺丞,留在北京掌内阁制敕房参与撰修《世宗实录》,积劳成疾,66岁卒于任上。
从教学逻辑上来说,在此环节出示归有光生平事迹,才能真正发挥作者介绍在文本理解上的作用。我们引入吴小如先生对《项脊轩志》一文主旨的解读作为教学资源以提升文言课堂教学的学术性与应有的深度。吴小如先生认为:“《项脊轩志》真正的主旨所在,却是作为一个没落地主家庭的子弟,对家道中落的身世发出了惋惜和哀鸣,同时也在沉痛地凭吊个人遭际的不幸。作者以一间破旧的书房为线索,写出了母亲、祖母和妻子三代人对自己的爱怜、期望和依恋,从而流露出一个失意的读书士人生不逢时的抑郁和悲哀。”①这样的解读是准确的,深刻的。
《项脊轩志》的情感与主旨理解是教学的重点,是落实“文”的教学的必然要求,我们也花了较多的篇幅加以探讨,用意在充分地展示文言文本解读逻辑性在促进文言教学内容深化方面的实施。文言课堂教学中如能结合具体文本长期进行符合教学规律性要求的、富于逻辑性的文本解读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将能真正落到实处。
第三,遵循文章结构准确理解文本。
文章结构对于文章表情达意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叙事性文学作品中,文章结构包括人物、情节、环境等的处理与安排,以及段落层次划分等。根据文章结构来解读文本,也是文本解读逻辑性的一个体现。
《项脊轩志》属于叙事性文学作品,从文章结构角度理解文本,重点是段落层次的划分问题。在不同版本的教材中,“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这三个句子的安排不尽相同,有的独立成段,有的安排在第二段中。从文章结构角度来看,独立成段更为合理,当然,这在课堂教学中不是难点。这里着重谈谈删除文字的教学处理。删除段落为:
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其余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
设问:《项脊轩志》原文还有一段,但教材编者将其删去,你认为这一段该不该删去?依据是什么?
不同版本教材不约而同地将这一段删去。课堂教学中能不能讨论“这一段该不该删”这个问题呢?讨论这个问题的教学价值有哪些?怎样讨论才能发挥这个问题的教学价值?课堂教学中讨论“这一段该不该删”的问题至少有尊重作者与文本、确保理解的完整性、落实思维训练等几个方面的教学价值。讨论时不能仅停留在这个段落内容本身,而要回到它在文中所处的位置特别是从文章结构角度去探讨该不该删的问题。
在当下的解读语境中,高中学生完全可以理性看待古代读书士人对功名的孜孜以求,教材编者应该对此作出理性的处理。假若教材依然删除,语文教师应该基于教学的科学性,在课堂上充分讨论“该不该删”的问题。
明确:这一段原本在“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段之后,现在各个版本教材的最后两段是作者时隔十五年之后补写的,也就是说,删除段落居于归有光最初所写文章的最后一段,这在文章结构上是一个特殊的段落。从文章结构角度看,最后一段往往起到总结全文的作用。归有光最初以这样一段文字作为文章的结尾,显然是有所用意的。这一段文字的内容理解不是问题所在,真正的问题是找出归有光写作之用意。这自然要结合全文来理解,尤其是要结合文章悲的深层次内涵来分析。我们认为,归有光创作这一段文字的用意在于传递一种对自身获取功名执著的信念,虽然前文表达了某种读书无望可能会愧对先祖的悲伤,但行文之结尾,归有光还是要表达出一种不屈服的信念,这在古代读书士人中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认为,教材编者应该保留这一段文字,这是对创作者的尊重,对文本的尊重,也让师生看到一个完整的《项脊轩志》与归有光。
第四,循着文章意脉深入品赏文本。
文章意脉是隐藏在语言背后的意旨脉络,从意脉角度切入解读文本,是极为重要的一种解读方法,也是解读逻辑性的具体体现。就目前的文本解读现状来看,这种方法还远未得到其应有的重视。循着文本意脉深入品赏文本,有较大的难度,因此,课前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课堂教学中,要巧妙引导,若遇上理解难度较大的文本意脉,教师充分的讲解是必要的。
《项脊轩志》的主体部分在归有光十九岁时写成,这里,我们以最后一段文字的品赏为例,谈谈从文章意脉角度深入品赏文本的教学处理。
设问:文章最后一段在表情达意上具有怎样的妙处?
目前常见的是从语言特点及表现手法角度加以品赏:用质朴的语言,以景语结束全篇,表达了睹物思人的伤感之情,等等。这样的品赏自然没有什么错误,但毕竟未深入到文本深处,未充分揭示其表达上的妙处。我们还是从文章意脉角度切入,去探索归有光散文创作的高妙。
明确:《项脊轩志》最后两段是补写的,归有光在时隔十五年之久补写这样两段文字,表达的是对亡妻的深切怀念。倒数第二段在平淡的叙述中,记忆中的点点滴滴、情感世界中的真情切意跃然纸上。然而妻子已然逝去,心中怀念之情是无比浓烈的,行文至此,情感脉络发展到怀念亡妻的情感必须找到一个寄托之物。这里有两点要特别注意。一是作者选择了枇杷树来写。选择即意味着放弃,枇杷树承载着太多的信息,使作者放弃其他景物,这里既有文化信息如枇杷树往往象征高洁、美满、子嗣昌盛等,也有现实的信息如“所手植也”(此处的“手”理解为“合手”要比“亲手”更符合文章情感)及“今已亭亭如盖”(物是人非、乐景衬悲情)所包含的丰富情感。二是作者行文风格使然。此时的归有光已近中年,人事悲伤、屡试不第,从内心里营造了行文低沉的可能,作者文学观念、行文风格渐趋稳定,于是以平静的叙述与描写来表达内心情感的波澜起伏便成了必然选择。
――――――――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