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化传媒公司的盈利模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化传媒公司的盈利模式范文1
千足文化主营综艺节目制作业务,上市公司表示,通过本次并购将实现公司栏目业务跨越式发展,打造以栏目IP为核心的多元娱乐互动业务闭环,实现客户资源的整合共享以及业务的互相渗透和协同发展,建立起一体化、矩阵式和互补式的业务体系。
尽管上市公司对本次并购雄心勃勃,但仍有几点值得投资者注意:首先,标的公司增值率过高,估值水平超过同类并购;其次,综艺节目制作的毛利率不断下降,标的公司的毛利率却直线上升;再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标的公司共同经营和包盘经营的新盈利模式能否在短期内实现其超高的业绩承诺,也需要打上一个问号。
标的高溢价
根据预案,千足文化成立于2007年,主要从事电视及网络视频栏目的创意、策划、制作、发行销售以及相关广告等业务,主要包括节目制作、共同经营和包盘经营三种盈利模式。节目制作模式主要依靠向电视台等播出方收取节目制作费用获取收入;共同经营模式中千足文化与播出平台共担风险、共同参与广告招标,按比例获得广告收入;包盘经营模式则由千足文化买断播出平台节目广告资源,通过出售节目广告获取收入。
截至2015年12月31日,千足文化100%股权未经审计账面净资产值为1428.49万元,按收益法评估资产预估值为21.6亿元,预估增值率15020.81%。
新文化在对深交所问询函的回复中表示,标的公司所处行业具有轻资产特性,上市公司对其进行收购时主要考虑公司的行业地位、业务资源、人才团队和品牌价值等重要因素,并基于其未来的获得能力以收益法进行评估或者估值。
但是,对比同类收购案例,高达150倍的增值率仍然令人乍舌。
根据问询函回复中所列举的同类案例,暴风科技(300431.SZ)所收购江苏稻草熊影业有限公司的评估值为15.27亿元,增值率仅为3881.53%;浙富控股(002266.SZ)收购梦想强音文化传播的评估值为21.02亿元,增值率仅为2055.69%;乐视网(300104.SZ)并购东阳市花儿影视文化有限公司的评估值为9.04亿元,增值率仅为761.66%;华录百纳(300291.SZ)并购广东百合蓝色火焰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评估值为25.04亿元,增值率仅为650.17%;华策影视(300133.SZ)并购上海克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评估值为16.53亿元,评估增值率仅为406.48%。
“回复”列举案例中,仅有华谊兄弟(300027.SZ)并购浙江东阳美拉传媒有限公司和浙江东阳浩瀚影视娱乐两家公司的增值率分别达到29940.88%和10725.01%,但上述两家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电影和电视剧,在细分领域与综艺节目制作业务并不完全相同,且上述两家收购溢价主要原因在于涉及到未来与包括李晨、冯绍峰、Angelababy、郑恺、杜淳、陈赫等知名艺人在内的合作。
包括华谊兄弟并购案在内,在“回复”中所列可比收购案例的平均增值率为4442.97%,平均动态市盈率(倍)为13.78,而千足文化在动态市盈率(倍)为15.43的情况下,增值率达到15020.81%,显然是一个天文数字。
在预案风险提示中,上市公司也表示,交易标的资产估值的增值幅度较大,提请投资者关注相关风险。
盈利画饼
根据预案,2013-2015年,千足文化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667.48万元、5142.05万元和1.4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7.99万元、-263.87万元和2011.93万元,从2007年成立至今,仅有2015年真正实现盈利。
尽管如此,千足文化还是给出了一份诱人的业绩承诺,原股东承诺标的资产2016-2019年的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4亿元、1.9亿元、2.3亿元和2.76亿元。
预案表示,标的公司过往业绩主要来自于节目制作收入,自2014年将经营模式拓展至共同经营以来,主营业务收入已从单纯的委托制作费拓展到按比例进行广告分成,随着经营模式进一步拓展,包盘经营将成为千足文化栏目运营体系中的重要模式,可以进一步提升栏目运营的商业价值和盈利能力,提升业绩增长的可实现性。
同时,预案表示,截至2016年3月20日,标的公司已签订节目制作合同、广告合同和广告意向的金额已超过5亿元,合同签约金额与2015年同期相比大幅增长,与2015年全年收入之比超3倍。
但是,2015年已经开始尝试共同经营和包盘经营模式的千足文化净利润率仅为13.90%,即便包括广告意向在内的合同金额全部实现并且算入当期营收,按照2015年的净利润率,千足文化也只能实现7000万元的净利润,与1.4亿元的业绩承诺仍然相距甚远。
拥有知名节目《挑战者联盟》等的华策影视2015年开始综艺节目制作业务,同样介入广告分成的盈利模式,其在2015年年报中表示,综艺节目竞争趋于白热化,数量井喷,题材类型频频撞车甚至引发版权纠纷,为吸引眼球,不断花样翻新,部分大型节目制作成本持续高企,在市场最火热之际,大举介入无疑将面临巨大风险,若市场不认可则将遭受较大损失;拥有《最美和声》之类知名节目的华录百纳在2015年年报中同样指出,综艺行业随着制播分离改革逐步深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需求可能随着热点事件或观众偏好发生改变,推陈出新速度较快,存在综艺业务生命周期风险及未来综艺节目市场欢迎度下降风险。
预案显示,千足文化节目制作收入模式下的节目主要包括浙江卫视的《我看你有戏》、东方卫视的《狗狗冲冲冲》等,共同经营收入模式下的节目有浙江卫视的《这就是生活》和央视的《中国味道》,包盘经营模式下的主要节目包括北京卫视的《二胎时代》和山东卫视的《花漾梦工厂》。
对于千足文化过往和正在制作和播出节目的收视率情况、市场反馈情况以及相关市场竞争地位和议价能力,新文化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客户节目需求多样,投入差异大,市场份额难以统计。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预案,千足文化具有团队优势并且是本次估值增值率较高的原因之一,但在其股权结构中,自然人倪金马和金玉堂分别持有50%股权,俩人系父子关系,而包括制片部总监、后期制作部总监和技术总监在内的核心制作团队并无任何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尽管预案中表示千足文化核心团队成员交易后五十四个月内不主动辞去职务,但在竞争激烈和人才短缺的综艺节目市场,千足文化仍然存在人才流失风险,对其节目制作质量和经营业绩带来负面影响。
毛利率逆势增长
根据预案,千足文化2014年和2015年栏目制作销售的毛利分别为334.09万元和4654.26万元,毛利率分别为11.25%和35.05%,综合毛利率分别为13.36%和32.79%。
预案表示,2015年毛利率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方面为逐步减少了收入规模较低的单纯后期制作和样品制作业务,集中力量发展收入和利润空间较高的节目制作和共同经营业务;另一方面,千足文化在行业内制作经验和制作资源不断积累,不断加强项目预算控制能力,向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得以提高,成本规模在收入增长的同时得以合理控制。
但是《证券市场周刊》记者发现,同行业的毛利率呈现下降趋势,而千足文化的毛利率水平却逆势增长,仍然存疑。
根据华录百纳2015年年报,其当期综艺节目营业收入为7.19亿元,毛利率为29.91%,同比下降7.52个百分点;光线传媒2010年和2011年栏目制作与广告业务的毛利率分别达到51.41%和52.71%,2012年和2013年下降到42.52%和47.33%,2014年下降至10.07%;华策影视2015年综艺节目业务的营业收入为1.82亿元,毛利率也只有24.38%。千足文化超过30%的毛利率水平显然高于同行业水平。
文化传媒公司的盈利模式范文2
记者:从年初《关于加快出版传媒集团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出台,到这次出版传媒集团主要负责人座谈会,可以看出总署在大力推动出版传媒集团的发展,并寄予了厚望。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对自己今后的发展怎样定位?
陈海燕:凤凰集团的目标是要打造一个创新型文化领军企业,这个创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制度创新;第二,技术创新;第三,业态创新。
构建以书业为核心产业链的文化产业生态圈,这是凤凰集团提出的一个发展理念。过去,我们的发展理念都是局限于产业链,把产业链做粗、做长。现在,我们的理念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是要构建一个文化产业的生态圈。这个产业生态圈包括文化创意、文化产品生产、文化产品流通交易、文化物流、文化中介、文化资源供给、文化金融等业态。有了一个良好的生态圈,我们的核心产业链,我们的书业就会在肥沃的土壤中,在适宜的气候环境中茁壮成长。
我们现在正在按照这个战略发展。比如,与艺术出版相配合,我们创建了艺术品公司、拍卖公司。拍卖公司就是文化中介。因为有了文化中介,使得艺术品可以更好地进入市场;通过艺术出版可以推介艺术家和艺术品,这样使艺术品的市场价值能够被发现和得到提升,艺术品就可以增值。这就不是产业链的理念,而是一个生态互动的关系。艺术出版是出版板块中比较困难的一个类别,因为出版成本高、受众少,很难盈利。如果运用产业生态的理念,艺术出版就可以较好地生存,当然它的商务模式不同了,业态创新了。它可以不在出版这个环节盈利,却可以在艺术品经营环节盈利。通过艺术出版,让公众认知艺术品和艺术家,不仅作品增值,而且艺术传播的目的也得以实现。
再比如文学出版,全国文学出版机构生存也比较困难,除了极少数超级畅销书,大部分出版的文学作品受众很少,发行量都很低。但是文学出版如果跟其他的业态相结合,就可以在其他环节盈利,甚至文学出版本身也可以获得升级。比如我们创建了影视公司和音乐剧团,用纸质图书方式传播的文学作品,现在可以用电视剧的形式来传播,用电影的形式来传播,还可以用音乐剧、小话剧的形式来传播。传播之后人们可能反过来再买纸质小说。我们组建音乐剧团,业内有一些同行会觉得离题太远了,但实际上是有关联的,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出版人从根本上说是内容提供商,这个内容不一定是文字信息。我们就是根据这个理念,跟文学出版相结合,影视制作发展得很迅速。现在正在湖南卫视播出的《新白发魔女传》就是我们的产品。我们2012年投资的影视剧有14部,其中大部分是主投。影视制作行业多数是大家合作,共同投资,分散风险。
技术创新的重点是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涉及整个出版产业链,要构建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的出版产业链,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凤凰集团将数字化战略作为第一战略,争取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完成技术转型,打造全新的数字凤凰,努力成为以数字化引领、多媒体经营为特征的新型出版传媒企业。我们要建成数字化内容生产平台、内容投送平台和在线支持平台,实现印前全部数字化,并大力发展数字印刷。今年上半年,凤凰传媒的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齐头并进,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1%、47%,市值挺拔,成为全国唯一一家同时入选上证180和沪深300指数样本股的文化传媒类公司,受到投资者的青睐。
记者: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为什么在数字出版上进行大量的投入并且见效比较快?
陈海燕:中国出版界花了十几年的时间才接受了数字出版是一个大趋势这个事实,就是因为没有想清楚,没有了解它的必然性;实际上,数字出版能够极大地降低出版的社会总成本,极大地解放内容生产力。我写过文章,提出数字出版有十大优势。所以凤凰集团推进数字出版投入比较大,用的力道比较足,也可能见效就会快一些。现在有多个项目已经见到了成效,这个成效是指进入了盈利期。
谈到数字出版,我们首先要想清楚,中国出版界为什么总体上反应比较迟钝,以至于现在即使数字出版大趋势基本上形成了共识,但仍有很多出版人在徘徊、观望。主要是因为思想没有到位,认识没有到位,还存在一些似是而非的观念,比如很多人还是习惯于阅读纸质书,纸质书轻巧、便利,它有一种阅读的体验,认为其他形式是不能替代的。实际上纸张只是一种介质,一个载体,而介质、载体是会发生改变的。我也认为纸质书会长期存在,理由就是因为纸张所用的原材料——植物纤维是可再生的,是廉价的资源,所以聪明的人类一定会长期利用它。既然这个纸质纤维可以很方便地加以利用,纸张会长期存在,所以纸质出版会长期存在。但是它已经不是传统出版,它已经开始演变成数字出版了。未来的纸书将成为数字出版的一种非主流呈现形式,数字内容可以纸质呈现,也可以在线阅读,可以用其他的电子终端阅读,我们一定要认清这个趋势。虽然现在很多人还是喜欢读纸质书,但是一定要看到未来的趋势不由现在读纸质书的人决定,而是由下几代人决定。有的读者可能一辈子读纸质书,但下一代人不见得读纸质书,或者读纸质书越来越少。我们在数字出版理论上探索比较深入,所以对这个趋势认识得比较清楚。当出版界很多人还认为数字出版只是传统出版的一种补充,或者会共存的时候,我们已经坚定地认为传统出版业态必然要走向消亡。我觉得在数字出版方面决心有多大,进展有多快,最终取决于认识。
还有一些出版人到现在还犹豫观望的原因是,他们认为数字出版没有成熟的盈利模式。但是,要知道等到盈利模式完全成熟了就没你的机会了。新技术的推广普及应用总是这样的,开始都是没有盈利模式的,但是不妨碍它继续很快地向前发展,不能等待盈利模式自动形成。要勇敢地进入这个领域,自己去发现创造盈利模式。
记者:凤凰的很多项目已经进入了盈利期。您觉得哪种盈利模式比较成熟,值得向业界推广,能否让大家分享一下成功的经验。
陈海燕:首先要转变内容生产的技术基础。生产出来的是数字内容,这个数字内容可以用多种介质来表达,这就是一种盈利模式。在传统纸质图书还存在市场需求的情况下,内容可以纸质表达,同时也可以用其他的介质表达,那就是增量。我们的一些教育出版的资源,数字化之后,目前在线阅读不挣钱;我们跟有线网络合作,目前挣一点小钱;一部分内容用光盘介质,盈利情况很好,而且是爆发性的增长。当然光盘是要消亡的,其他介质的市场需求会增长起来,将来网上付费阅读模式慢慢成熟,也可以变成一个利润来源。因此,只要我们有充分的准备,有成熟的数字内容,就不愁找不到盈利的方式。目前,凤凰由集团主导的大型出版工程,全部是基于数字技术的多媒体出版。
另外,要把纯粹的提供内容变成内容服务。像我们的教育类网站,比如学科网,它不仅仅提供内容,同时也是一个服务平台,由单纯的卖内容到同时卖服务,甚至以卖服务为主,内容为辅,就形成了新的盈利模式。我们预期学科网盈利前景很好,而且会快速增长。
凤凰集团动得比较早,不仅仅是把字符信息数字化,还非常重视图表达。纸质图书也要重视图,重视图表达。所以凤凰集团现在对编辑人员重新培训,要学会图表达,因为传统出版的编辑一般只熟悉文字表达。我们正在调整,一方面培训编辑要学会图表达;另一方面调整产品结构,提高图文书所占的比重,文字图书也要重视图片、插图,并鼓励创造一批以图表达为主,以文字为辅的出版物。
从我们的实践来看,数字出版的关键是出版,出版的转型是重中之重。出版转型强调的是数字化、多媒化和图文化。随着数字化步伐的加快,它会模糊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的界限,多媒体出版将成为趋势。内容生产的数字化不仅仅是将传统的文字内容数字化,而是融文字、图像、音频、视频信息于一体,为多介质传播提供多媒体内容和服务,为读者定制内容。因此,我们着力打造专业内容资源库,目前中小学题库、幼教综合平台和农业、中医等专业数据库、专业图片库正在建设过程中。凤凰集团十大出版工程开发也是基于数字化,《长城志》和《运河志》文化传承出版工程、《金阳光》三农出版工程、《全国少先队活动课程》、《中华民族》外向型多媒出版工程都是多媒体复合出版工程,其他还包括原创动漫、音频、电子书包等数字产品。中、小学数字化教材也正在研发,将在电脑、手持终端等多介质上呈现,其中,数字教材(光盘)新品开发迅速,高中品种数达到41 种,小学10 个品种即将完成。数字教材订数超600 万份,同比增长50%。我们还在筹划成立数码影像公司,将为复合出版工程提供数码影像支持,为未来制作三维影像打下基础。数字化、多媒化、图文化的发展思路不是灵机一动,而是基于对未来的分析判断,基于理性思考。
我觉得盈利模式还没有完全成熟不重要,它会逐步成熟。数字出版当前面临的问题,首先是认识还没到位,其次是数字出版的统一标准还没有形成。另外,数字出版的市场规范也还没有成熟。这几个问题比盈利模式更加重要。此外,我们目前还没有一个有规模的内容投送公共平台。很多出版企业都在探索这一问题,但是一家搞平台,内容资源不够,有竞争力、能够形成气候的平台一定是公共平台,要有海量信息。这个公共平台由一个出版企业做困难很大,风险也很大。中国需要一个“亚马逊”,既然这个需求存在,如果我们业内自己不搞,业外就会有人做“亚马逊”。中国不搞“亚马逊”,外资就会进来搞“亚马逊”,我认为这还是非常紧迫的一个任务。我呼吁骨干出版集团能够联合起来,建立一个成规模的公共平台,其他的出版机构都可以利用这个平台。公共平台要保证在平台上投送自己产品的内容提供商能够获利,保证它没有风险,他才愿意利用这个平台。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不仅人力资源多,内容生产力也强,因为有文化的人基数大,所以可能生产海量的内容。如果有一个公共平台,那就可以成气候。
记者:凤凰集团的制度创新体现在哪些方面?
陈海燕:制度创新主要指公司化改造,要确立制度优势,这是凤凰集团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包括多方面的含义,如制度优势、技术优势、资源优势、资本优势、渠道优势、人才优势、业态优势,等等。有独一无二的、不可替代的产品优势,有别人难以复制的业态、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有独占的技术,有稳定的、源源不断的资源,有强大的资本实力,有优秀的团队和高端人才,这些优势具备三五个就形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这些优势中,我们认为非常重要的是制度优势,从一定意义上说比其他所有要素都重要。因为有了好制度,就可能赢得人才,就可以赢得资源,还可以赢得资金。如果自己的资本实力不足,但是制度好,别人就愿意给你资金,就可以引进资本。现在刚刚完成转企,多数出版企业还不太像企业,还有浓厚的行政事业单位的痕迹,制度比较落后。凤凰集团在决策机制和运营机制改革上,力求改变过去事业单位决策效率低、最终无人担责的局面,形成权力的集中、分级和制衡,打造责任明确的高效决策机制。我们正在试行企业CEO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并构建以编辑为基础、营销为中心、经营为主导的出版运营机制。凤凰集团要在法理转企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公司化改造。通过股权多元化,由出资人层面带来动力;通过期权、持股等方式,由高管团队带来动力;通过薪酬制度改革,由员工带来动力。三个动力叠加,形成企业恒久的内生动力。要在更大范围、更高层级推行股份制改造,符合条件的设立股份公司,按照上市公司的规范运作。适时引入战略投资者,特别是实力雄厚的大型传媒企业、科技企业、金融机构,通过股权置换、换股合并等方式,整合资源,做优做强。集团化发展到现在的最大困难就是跨地域拓展,主要的障碍是部门或地方的行政壁垒,这对企业来说是很困难的。企业能做的就是用资本的力量突破这些壁垒,别无他方。当然,通过中央一级的行政力量加以引导,加以推动,可能进展得更快一些。我们呼吁推进股份制改造,也是为了利于突破地方和部门的行政壁垒,有利于全国大市场的形成,也有利于推动技术进步。股权多元化之后,部门和地方不能一家说了算,其他的出资人也要发表意见。在这种情况下,市场规则就要发挥作用。
记者:从集团发展战略和思路来看,集团对编辑人才的要求非常高,人才类型需求也很多样。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文化传媒公司的盈利模式范文3
未来五年中,GDP的快速、稳步增长将为传媒产业提供创新前进的强大动力。在联合经营的趋势下,更多综合性巨型媒体集团将应运而生,地区和行业限制将被打破。全国资产规模过十亿的传媒集团、企业数量超过40家。国营传媒集团主要业务集中在传统媒体领域,民营传媒企业主要业务集中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领域,且盈利能力明显高于国营传媒集团。目前,成都传媒集团仅仅能做到西部地区领先。
根据《2006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05年,报纸广告出现低增长,在中国传媒产业中所占比重下降至第六位,手机短信增长迅速,跃居第三位。传统媒体如报纸、广播、电视都已处于其生命周期中的成熟期,特别是报纸,已逐步进入衰退期。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的出现和快速发展,影响到包括互联网、通信、传媒、投资等多个方面的发展,为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传统媒体发展趋缓,新媒体发展迅速,文化产业层高速增长的速度和空间的巨大,这是当前传媒行业发展的三个显著特征。因此,集团应深度融合传统媒体,继续巩固区域优势;在新媒体领域构筑未来发展的新业务模式;以文媒互动和多元化运作的方式,做大做强文化产业。这是制定集团未来发展战略的基础。在此基础上,通过“转制、转型、产业融合、战略联盟”的方式,实现集团的战略目标。
内部诊断
目前,集团的报刊出版位列全国前10强,广播电视跻身省会城市前列,是中国西部综合实力最强、影响力最大的综合传媒集团。
(一)集团现有经营情况
集团各产业盈利能力差距悬殊,还未形成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产业共生的良性发展局面。区域性传统媒介资源结构限制了集团的外向拓展。网络媒体发展缓慢,盈利模式还未建立。多元化产业还需加大拓展力度,迅速开辟具有独立生存能力、前景良好且不受地区限制的领域。
从整体实力上看,成都传媒集团目前是西部地区综合实力最强、国内媒体种类结构最具优势和发展潜力的省会城市综合传媒集团。从掌握的资源看,纸媒是集团目前的优质产业,但面临广告增长顶棚限制,电媒各频道之间发展不均衡且有较大发展潜力,有线电视网络需要加快平移速度和双向网络改造进度,网络媒体需要加快盈利模式的建立,为集团今后战略转移打好基础。
(二)集团管理机制和管理体系现状
集团刚刚成立,目前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运营管理体系、财务管理体系、企业文化尚未建立,处于事业型向企业化转型的过程中,我们的实力离“三全”目标还有相当的距离,事业单位的机制和体制也不能适应未来发展的要求。这对集团来讲,既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是良好的机遇。
为此,我们需要重新调整集团的业务组合和业务模式,完善管控体系。一是做精传统媒体业务,大力发展新媒体业务,形成新的业务发展模式;二是清理整顿现有多元产业,以提升文化产业的扩张力为主,通过文媒互动形成巨大的产业聚合效应,实现高速增长;三是冲破体制、机制上的陈规,按照市场化、国际化、标准化的要求设计集团的战略管控体系、运营管控体系、财务管理体系、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增强控制力,打造核心竞争力。
“一五”战略发展规划
(一)集团发展宏图和五年战略目标
集团愿景:成为中国以跨媒体深度融合为载体、以文媒互动为增长平台、以上市融资为扩张支撑的国际化综合传媒集团。
集团使命:铸就中国传媒新航母,缔造国际传媒新势力。
集团价值观:拒绝平庸,追求卓越。
集团企业文化:团结、敬业、创新、责任
集团战略目标:
一年内――集团位于全省前头;
三年后――集团进入全国前列;
五年后――集团在世界传媒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二)集团五年战略
1.总体思路:巩固、拓展现存业务,开发新兴业务,以品牌作为“做强”的主线,以资本运营作为“做大”的手段,建设“大媒体、大内容、大服务、大融资、大产业”五大运营平台,提升文化产业扩张力,取得强势控制力,打造核心竞争力,成为推动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2.五大平台
(1)大媒体平台
在聚焦集中战略指导下,各媒体立足于细分市场,满足多种层次受众的需求;跨媒体深度融合,在集团内部打造“资源情报超市”,各媒体共享信息,资源利用最大化,延伸产品链,与其他四大运营平台互动、向外扩张。
(2)大内容平台
以文媒互动为增长平台,以资本运作为手段,以差异化战略为指导,强势进入互联网内容生产领域,以打造文化产业基地为目标,通过文媒互动将传媒集团和成都推向全球,利用网络原创文学、视频、动漫、游戏、音乐及其延伸产品和网络广告等内容资源,形成集团产业发展的新支柱,成为文化产品对外输出、交流的重要力量之一。
(3)大服务平台
以电视购物项目为基础,以差异化战略为指导,对集团客户资源(报刊、有线电视、购物)进行整合,建设零售商业数据信息管理系统,对集团客户资源进行专业分析,形成新的增值服务和新资源,提升服务能力,最终形成完整的服务产业链,成为传统广告收入外的新经济增长点,并逐步推向全国。以电视购物为龙头,辅以增值服务支持,为集团提供稳定、优良、巨大的现金流。
(4)大融资平台
以上市融资为集团扩张的支撑,实现集团业务在国内A股、香港H股以及海外资本市场(NASDAQ)的上市,构建集团理想的资本市场布局。根据集团战略规划,集团将借助博瑞传播实现资本市场的再融资,为集团发展提供所需资金。通过为现有业务和新投资业务引进战略投资者来改进管理体制,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实现集团跨区域发展;引进财务投资者促使企业高速发展;同时优化股权结构,为实现集团现有业务和新投资业务的将来上市融资创造条件。
(5)大产业平台
大产业以大型文化产业园为龙头,以文媒互动为核心、资本运作为手段,通过创造性思维向生产、加工、推广、营销等文化产业各环节拓展,形成文化产业良性循环的新机制。大型文化产业园的建设将为成都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大推动力,成为成都文化产业的高速增长带。大型文化产业园以文化旅游、大型影视基地、主题公园、创意产业、休闲运动、商务度假、生态农业、教育、培训等为主要业务。
启动“集团一五战略发展规划”下的“2007年重大项目”
2007年是成都传媒集团的开局之年,为迅速整合集团内外部优质资源,发挥综合传媒集团的资源优势,同时提升集团综合竞争力和对外影响力,在集团“一五战略发展规划”的框架内,推出“2007年重点项目”。将近一年过去了,重点项目进展十分顺利:
博瑞传播融资项目博瑞传播历经8年努力,第一次实现增资扩股,融资2.8亿,这在全国文化领域上市公司中是唯一一家,在业界实现了零的突破。
文化复合地产项目第一次全面进入文化复合地产项目,目前两个大型项目正式签约。这不仅仅是以文媒互动为核心,以资本运作为手段,形成多种产业互动发展的大文化产业区域,也是以文化产业为主导建设城乡统筹新城镇的全新探索,为集团多元化经营和主业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吹响了成都传媒集团实现产业扩张的号角。
影视剧大制作项目第一次大范围联手国际、国内传媒巨头,投资《赤壁》等影视剧,引起业界广泛关注,社会反响强烈。电视连续剧《张居正》、《原罪》已经拍摄完成;电视连续剧《死水微澜》、《女人泪》将于年底完成拍摄;《龙的传人》大型选秀活动开展顺利。
户外广告项目项目正在顺利推进中,进一步扩大集团在户外广告市场的份额,同时也有助于成都市对户外广告进行统一规划,提升城市整体形象,美化城市。
电视购物项目第一次与有影响力的家庭购物公司合作,不仅引入先进的工作理念和操作模式,还将给集团发展提供优良的巨大的现金流,为集团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期刊整合项目正式组建先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将集团所属8个期刊全力投入,面向全国打造先锋期刊系,弥补了向全国扩张的资源短板。
对外合作项目同新浪结成战略合作伙伴,以先锋系列期刊为合作起点;与上海现代传播集团合作,创办定位高端的时尚杂志,进军高端市场;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与成都地铁公司合作,在优势资源上卡位布局,赢得先机。
大型选秀项目今年,集团几乎举办了所有在全国有影响力的选秀活动,主要包括同湖南卫视、上海文广等联合举办“快乐男声”、“加油好男儿”、“龙的传人”等大型选秀活动,再一次印证并巩固了成都“选秀之城”的地位。
全球营销项目集团借“可口可乐”全球换包装的机会,在百事大中华区发售了“成都印象罐”,在最大范围内展示成都形象。截至目前,百事可乐成都印象罐全国销量已突破900万罐,成功打造了一张城市名片,是城市营销与企业营销的一次成功的尝试。同时,成都电视台全面整体包装、推广、选拔电视节目主持人,得到同行高度赞赏,影响广泛。
改善管理
改善战略管控体系,建立三大战略协同:集团内部纵向部门的战略协同、集团公司与子公司的战略协同、子公司之间的战略协同;改善运营管控体系,完善集团结构功能设置与内部分工,制定出经营管理组织结构阶段性调整计划,理顺经营管理结构性的汇报关系;建立科学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为第三年或第四年在适当时机,组建集团财务公司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平衡记分卡系统为指导,逐步建立公正规范、科学高效的传媒集团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最大限度地激活集团的创造力和潜力。
战略管控体系、运营管控体系、财务管理体系和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将形成稳固的管理架构。其中,在平衡记分卡指导下的战略管控体系将有效地实现三大战略协同;扁平化、效率化、专业化的运营管控体系将最大化地减少层级,利于信息传达,使资源利用最大化,媒体、产业、资本独立运营;科学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有利于传媒集团深化体制改革、促进集团的资金集约化管理、增强内外部融资功能、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竞争能力;以规划、引进、配置、培训、考评、激励六个环节为基础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将成为集团整体战略实施的关键保障。
文化传媒公司的盈利模式范文4
那么华谊利用上市融资的发展思路,其合理性在于何处?“资本”到底是手段还是目的?目前以华谊兄弟为蓝本的影视企业的困境是什么?借助强大资本打造全产业链是否就能帮助媒介组织最大限度地实现价值?
资本运营――传媒组织发展的必然路径
“中国媒体的经营发展主要受制于两种力量:政治力量和资本力量,媒体的生存状态取决于这两股力量的博弈过程。”①国有传媒组织利用强大行政资源形成了各级割据垄断,同时国有资本的不断投入也为其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由于国家严禁或者严格控制非公有资本的进入,使得民营传媒企业难以入据主流媒体行列,难以突破其盈利模式单一、效率低下等问题,规模效应和范围经济的缺失,使得其与国有传媒企业的发展差距不断拉大。
另一方面,总体来看,民营资本的力量又在不断成长,民营经济生产总值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3%,其逐利性也使其急待向风险资本转化,形成增值。边际成本几乎为零、回报率高的传媒业成为了民营资本试图介入的首要领域。
随着《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颁布,我国首先在电影领域实现了资本解放。从而进一步完成从“事业单位”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转型,即肯定了传媒业的产业性质。“资本运营”既是我国媒介产业化发展的必然手段,也是缓和我国传媒双重属性矛盾的一个重要措施。而在此基础上的产业链延伸,也有利于解决盈利模式单一化,提高抗风险能力,实现规模效应和范围经济。
“华谊模式”困境――资本陷阱和产业链弊端
上市之后,华谊开始实现其产业链多元化战略:2010年6月华谊兄弟斥资1.48亿元投资北京掌趣科技有限公司,获得该公司22%股权,自此华谊兄弟开始涉足手游领域。另外2011年5月,华谊兄弟宣布其首个电影主题公园落户苏州工业园区,该项目模式类似环球影城,里面有过山车等娱乐设施,且每一个项目都以华谊自己的电影为主题,这标志着华谊兄弟正式跨界地产。同时继续投资电影放映市场,2010年投资1.3亿元打造“华谊兄弟影院”,进一步巩固终端销售能力,至2012年已建成13家。上市融资为华谊兄弟提供了强大的货币资金流,为其进一步扩展产业链提供了物质支持。经过布局,其全产业链形态已经形成(见图1)。
图1:华谊兄弟全产业链模型
尽管华谊兄弟每年的财报净利润都呈上涨趋势,2013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达282.06%,其崛起之路也引发不少国内民营影视企业的追崇,但依然难逃对其 “投资虚热”,“高增长下的泡沫市场”,“有债负息过高”,“高经营高财务风险”等批评。
迈克尔・波特认为,企业的价值创造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的,强调“动态”的过程和“链条”的结构。在这个价值链中任何环节的经营都可以影响到其他环节的成本和效益。因此对于产业链优化与否的考察,首先要站立在其价值链上,即考察某一个环节多大程度上能辐射带动其他环节的价值实现,从而影响整体产业链的效益,而影响的大小往往与该环节在价值链中的位置有关。
在境外传媒集团中,迪士尼的资本运营一直作为范例被讨论,而以目前华谊兄弟现状而言,在具体运营模式上,其实际上也是以迪士尼作为标杆,打造影视、衍生品消费与服务、主题公园等文化产业同步推进。
迪士尼产业链大体上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影视作品的制作与发行,第二部分是网络媒体业务,第三部分则是主题公园的开发和授权经营业务等,第四部分是衍生产品及其授权经营业务。根据迪士尼2012年财报显示,2012年迪斯尼实现营收422.78亿美元,其中电影制作业务营收58.25亿美元,仅占公司总营收的14%。而衍生消费产品,主题公园和媒体网络在公司的总收入中分别占到了8%,30%和46%,同时影视制作的营运利润率也远低于这三块业务,仅为12.3%,②低于公司平均水平13.4%,因而后三块业务成为公司利润的重要支柱业务。
电影行业被认为是高风险、高成本行业,需要的现金流巨大,同时其受众需求往往具有季节性和偶然性,由少数影片支撑票房是电影市场的规律。为了规避风险,影视发行放映环节在迪斯尼的产业链中,也非主要利润来源。尽管如此,在整个产业链中,迪士尼仍始终将影视内容生产作为发展核心。根据2012年迪士尼年报公布的数据,2012年迪士尼在电视和电影板块上花销45.41亿,远远高于对其他三个板块的资金投入(见表1)。
因而迪士尼的运营模式(见图2),实际是以影视内容创新为核心竞争力,强调“内容为王”,创造了童话系列、米奇系列、加勒比系列、皮克斯系列等难以复制的影视内容,借助内容的推广巩固品牌,借助品牌优势逐渐延伸至其他产业环节,如主题公园、衍生品、媒体网络等,从而使整个价值链良性运转,获得远大于“内容”本身带来的利润,使得规模和范围经济效应最大化,形成“开放式呈钻石状的立体交叉模式”,③产生了辐射效应。
进一步分析2013年上半年度华谊兄弟财报(见表2),可以看到在营收构成方面,狭义上的电影产业链(即包括制作、发行和影院放映三个环节组成传统产业链)依然是其增长的主要来源。而在衍生产业方面,投资高达130亿元的主题公园仍然进展缓慢,收回投资还需大量周转时间。那么,同样是全产业链规划模式,为何相较于迪士尼,华谊兄弟下游及衍生产品发展缓慢,集团收益对电影票房的依赖程度依然较高,其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迪士尼打造的产业链是建立在拥有自己核心人物、主题的基础上,通过“核心内容”辐射整个产业链,而这些华谊兄弟目前均不具备,核心人物(演员、编剧、导演等人才资源)不稳定,其主题色彩也不够明确。2011年底,冯氏电影的御用演员葛优签约英皇,更早之前,周迅、黄晓明、李冰冰等华谊力捧明星也并未续约。这意味着,华谊兄弟影视内容方面的主打产品或知名品牌将会被削弱甚至转投竞争对手。华谊在艺人经纪及服务板块资金投入和成本的大幅度下滑(见表2)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其对“人才”资源的忽视。而长期对冯小刚模式的过于依赖和缺乏新领军人物群,也导致其在核心环节的不稳定。而影视内容制作(包含衍生产品共计2.3213亿)资金投入也远低于手游(6.72亿)、主题公园(130亿)领域。因此华谊兄弟核心板块――“影视业”已经在失去优势,这直接影响到后期及衍生环节价值的实现。
对于以华谊兄弟为代表的国内影视传媒业而言,目前的困境在于:企图单纯依靠融资做大做全产业价值链,以提高产业效率,而忽视了整个价值链的核心环节――影视内容的创新与人才资源的提升,从而影响了与价值链下游环节的联动与价值释放。
打造媒介核心竞争力――资本逻辑下的产业价值链重塑
通过分析华谊兄弟与迪士尼运营表现差异与背后的原因,笔者认为,我国民营影视企业应抛弃将资本和打造全产业链当做目的的观点,把融资当做手段,在做大做全产业链的同时,站在价值链的角度,注重挖掘和保持媒介本身核心竞争力,从而依托辐射、耦合效应,实现产业链下游环节的价值最大化,降低集团对影视内容收益(票房)的依赖。
作为以“内容创意”为核心的影视传媒产业,上游环节对下游的辐射作用极其重要,因而以迪斯尼传媒集团为代表的“围绕核心创意资源的钻形状产业链“模式,正是可以借鉴的方式。而“核心创意资源”或者“内容为王”路径又依赖于强有力的人力资源,包括导演、制片、剧作家、艺人品牌、技术人才等。
一、借鉴迪士尼集团的做法,收购国内外优秀影视内容制作公司,获得其已有内容产品经营权和先进人才,同时积极学习和开发最新且具有独一性的电影制作特效等技术。
二、在影视内容、导演编剧、艺人经纪等上游环节加大资金投入,培养核心资源。首先,重新打造出可以替代冯小刚独一性的导演群,包括与外国、港澳台老牌导演合作,鼓励新锐导演试水,扩大影片类型范围,关注中低成本电影,从而避免同质化和盲目“大制作”。其次,目前华谊大量投资院线的目的在于摆脱院线排片控制,降低院线利润抽成比例(院线抽成比例高达57%),片方分成比例的提高,也意味着大幅度提高编剧收益,激励高质量剧本产生成为可能。同时还可采取在全国范围内公开招标优秀电影剧本或邀请观众协助编写电视剧剧本等方式,以顺应和把握观众需求。另外,华谊还需要打破“人才靠引进”和单纯依靠股权交易掌控艺人的方式,可借鉴日韩兴起的“造星”模式,从而实现制造、服务和经营明星三位一体的经纪模式,并通过“稀缺内容与独特资源平台”而非单纯“股份资本”方式掌控艺人。这种模式下诞生的艺人无论是稳定性和忠诚度都更可靠,也更接近艺人作为一个企业员工的定位,从而增强企业对艺人的掌控力。
面对行业面临的共同困境――投资虚热、缺乏内容支持,华谊兄弟传媒集团在2013年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提出“电影订制”主题,总裁王中磊分析道,“华谊兄弟试图以‘创意核心’驱动,希望通过把握市场趋势,开发优秀作品,对新形势下的电影市场发展形成良性的推动。”在今年5月,华谊兄弟2014-2015新片计划,调整了全年计划导向和合作导演结构,强调在投资大制作之外更多关注于中小型作品,积极培养新晋导演,更新电影技术,这次计划便包含多达25位导演及监制的新作。这一改变,将对整个价值链产生辐射影响,并有利于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产业链所有环节的价值。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注释:①黄升民:《虚拟还是现实―再描广播电视媒体的市场竞争版图》(J),《现代传播》,2001(1)。
文化传媒公司的盈利模式范文5
不过对于真正的从业者来说,《Pokemon Go》仍有很大的局限性,它对这个行业的发展也影响甚微。
从事VR创业的BeanVR CEO秦凯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Pokemon Go》的风靡,其实主要是这个IP的价值带来的。说到底这还算不上一个真正的AR游戏,更多的是一个LBS(定位)的游戏。”
AR比VR还要遥远
蓝港互动CTO陈敏告诉界面新闻记者:“《Pokemon Go》的核心玩法其实是基于此前Niantic研发的一款《Ingress》游戏之上,AR只是附加的特色,而《Pokemon Go》自身是个全球化的超级IP。实际上是LBS的玩法+AR的噱头+IP的吸引力共同导致了这款游戏的爆红。”
做VR内容研发的天舍文化传媒CEO张帆也表示,在很短的时间内,一定会出现很多类似这样通过手机扫描,然后在现实中去添加增强现实(AR)实物玩法的游戏,但《Pokemon Go》并不是因为AR这个技术火起来的。
多个投资游戏领域的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表达了AR游戏的看法,他们认为,目前还没有看到市面上有真正AR技术的游戏。《Pokemon Go》是目前一种比较新的玩法,即使如此,由于AR技术还不成熟,他们更倾向于多看看VR的游戏。毕竟目前VR技术比AR要成熟得多。
马克·扎克伯格也曾对外表示:“尽管公司已经将AR技术的研发列为重点关注对象了,但要追赶上VR技术今天达到的成就,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
AR需要在现实场景中嵌入虚拟的物体,物体还需要根据人的手势动作进行实时反应,要达到这样的技术水平,主机必须具备极大的运算量,这也要求芯片和主机的容量更大。而事实上,目前硬件方面还没有能够承载这么大运算量的产品。
另一方面,VR看到的场景都是虚拟的,用户通过临场感受虚拟场景动态变化,在硬件上的要求比AR低一些,且更适合目前的娱乐产业的场景,比如游戏和直播。
因此游戏公司也纷纷在布局VR行业,三七互娱曾表示VR是布局中的重点,今年以来已经先后投资了加拿大Archiact和天舍文化两个VR游戏内容提供商。
三七互娱投资部负责人强晓聃说:“我们在VR领域的投资思路非常清晰,我们的逻辑就是聚焦VR内容方面的投资。希望把VR这样一个新的领地纳入我们整个公司业务布局的版图内。
蓝港互动也从去年开始,参与投资的主机团队全都做了VR内容,陈敏透露:“我们正在努力把《苍穹之剑》《黎明之光》《Alpha Girl》这些我们自身原创的IP进行影视化、主机化和VR化,我们在VR内容上会持续布局。”
VR内容目前主要集中在游戏娱乐上,也是因为这个产品属性,对于很多人来说,它其实只是个玩具,并没成为玩家的刚性需求。
易观分析师张誉媛表示,市场目前以Oculus、HTC、Sony为主的VR硬件厂商延续主机游戏的商业运营模式,而国内主要以价格低廉的移动VR硬件为主要发展方向。伴随着VR硬件的成熟,除显示头戴外,控制手柄、体感手套、体感跑步机、动作捕捉识别等VR游戏不可或缺的配置输入设备的发展,才能让游戏企业和独立游戏开发者有充足的条件去尝试更多的游戏内容。
但VR设备其实依然不够普及,受制于其购买价格贵,而且在体验和性能不够完善。
秦凯说:“现在VR最大的问题是,玩了十几分钟后,就会感觉晕眩,其次设备性能也还不够稳定,此外VR也还没解决社交的问题,十几分钟让产生用户黏性,让其付费,是不太可能的,所以盈利也比较难。比如RPG游戏,多人在线,怎么互动完成一个游戏,现在都在摸索阶段。”
陈敏的看法稍有不同,他说:“VR设备今天没有到达非常普及的程度,主要是VR载体显得过重,不只是价格问题,现在VR在技术的驱动上主要来自于高性能的PC以及主机,光这一点VR就不容易普及起来。”
不过,投资者们普遍觉得VR开发商在内容上跑得比设备快,VR设备的更迭与当年的智能手机换代不同,这个业态还在急速的负荷、迭代螺旋式的升级当中。对于现阶段内容研发商来说,依然缺乏稳定的开发环境。
资本也仍在观望
目前VR和AR的项目确实是投资者关注的热点,后者也希望找到的更多能够建立起技术壁垒的创业企业。但是受到目前资本形势的影响,投资者们也非常谨慎。
近日,在多个创业创投的会上,投资人都纷纷表示,未来会更关注AR、VR以及人工智能等公司。并且这个市场在不断扩大,此前高盛预测,目前VR与AR产业每五年增长达到10倍,2016年,AR/VR全球市场将达到8亿美元,全球市场将在2025年达800亿美元,年增长已经达到60%。
但对于创业者来说,这种热钱来得并不像以前那么容易。秦凯说:“对于VR、AR创业团队来说,现在最重要的是活下去,目前离VR爆发大概还有1年至2年的时间,越到后期,成本越高。但从创业公司的角度来看,拿到投资的有两个分水岭,一个是2015年前成立的一些创业公司拿到了A轮,另外一个就是2016年4月份之前的比较优秀的公司拿到天使轮,后面几乎很少能够拿到融资。”BeanVR也在今年初拿到了由和君资本领投的百万美元级别的天使轮投资。
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VR和AR软件方面的落地形式和盈利模式都还不太清楚,其次,硬件方面还不够普及,用户量都上不去,也因此他们多持观望态度。
另一家北京的VR公司一拍科技相关负责人也告诉界面新闻记者:“目前投资者们对于VR/AR的兴趣比较大,但都还是很谨慎,天使轮比较好拿一些。”这家公司正在进行A轮融资。
文化传媒公司的盈利模式范文6
申银万国
预计纺织服装重点公司2010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8%,增速依然较快。如果分季度看,1季度同比增速47%,中报增速预计为38%,全年增速预计为33%,由于2009下半年消费开始回暖,因此存在基数回升的因素,2010下半年行业增速会有所放缓。
从子行业看,预计家纺的3家上市公司中报业绩增速在50%左右;服装上市公司(除美邦外)净利润增速在35-40%;纺织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速在20-30%。另外,化纤类公司上半年分化较为明显,粘胶企业已经限产保价,氯纶和涤纶,氯纶净利润同比将大幅回升,第2季度比第1季度环比略有升高,但是在第2季度内则呈现4-6月逐月下滞趋势。涤纶较稳定,中报净利润增速在20-30%左右。品牌消费品企业是未来重点发展方向,包括服装、家纺、户外用品、女鞋等行业前景广阔,随着工资水平上升、消费升级和城镇化进程加快,都会提升对这些大众消费品的需求。
申银万国分析师赵金厚表示,从行业角度看,所处行业生命周期靠前的子行业发展空间较大,将获得较高估值,维持行业“看好”评级,建议关注:华孚色纺、伟星股份、梦洁家纺、联发股份。
化工行业:需求有望上升 业绩增幅明显
凯基证券
钾肥行业遭遇2009年需求下降50%后,2010年销量大幅增长,同时单位费用降低导致单位成本大幅下降30-50%,使得业绩增幅明显。在需求回暖以及国际钾肥上调报价的情况下,近期国内钾肥价格也出现小幅回升,目前价格较前期上调了100元/吨。价格的触底反弹,预示国际钾肥上升趋势确立,国内钾肥市场与国际钾肥趋势基本一致,目前国内主要的钾肥上市公司有目前国内主要的钾肥上市公司有盐湖钾肥,盐湖集团、中信国安、冠农股份。其中盐湖集团是盐湖钾肥的控股子公司,计划与盐湖钾肥合并;中信国安持有青海中信99.38%的股权;冠农股份持有国投罗钾20.35%的股权。从钾肥资源储量来看,国投罗钾的潜力最大,其次是盐湖集团。
凯基证券分析师魏宏达等认为目前钾肥公司的估值处于历史较低位置,而2011年预计需求将进一步回升,价格也将有小幅上涨,钾肥行业回暖行情值得期待,上调其为“加码”投资评级。个股建议关注:盐湖集团与盐湖钾肥。
传媒行业:受益政策支持 发展前景广阔
第一创业
三网融合的前景是电视、手机、电脑的用户都可以在其习惯的终端上获得更多的服务,从而创造新的产业价值。基于内容和服务的收入模式将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如果中国电视收视收入相比广告收入的比值提高到其他国家的中等偏下的水平,即使国内的电视广告收入总额不增长,有线的收视收入也将增长1倍。高清电视是节目内容付费的催化剂,比原来更高质量的图像吸引用户消费。而未来3D电视等新技术将继续大幅度提高用户体验,从而创造出新的收视消费市场。美国有线行业其他业务收入的增长占总收入的比例从1996年的11%增长到2009年的41%。欧盟有线行业2008年的收入中,电视收视收入占比为59%,而其他业务的占比达到了41%。中国的有线网络行业在三网融合以后未来收视收入以外的收入将会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新盈利模式下,有线网络的收入理论上将可达到目前的3.4倍。
第一创业分析师任文杰认为,回顾历史上2005年和2008年在两次大底部的筑底的6个月区间内,传媒行业的股价表现在各行业中基本处于中等位置。现在和前两次有所不同的是,在中国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文化传媒行业的发展将是扩大内需消费的重要手段,受到国家政策长期支持。因此在下半年的筑底过程中,传媒行业的相对表现有可能好于前两次,给予行业“推荐”投资评级。
中兴通讯:高价竞标 利润率将大幅上升
安信证券
高价竞标:近期移动将会公布第四期TD网络招标的最终结果。华为报价8800元/载频,大唐移动报价10900元/载频,而中兴通讯报出最高价12600元/载频。据悉,移动的定价很可能是取一个均值10700元/载频,高于这个价格的厂商按照10700元/载频的价格执行,而低于这个价格的按照报价执行。公司市场份额下降但收入下降不多:由于公司此次竞标报出最高价,市场普遍认为公司的市场份额会下降。公司在TD前三期招标中位居榜首,市场份额约为35%。来看一个非常糟糕的情景假设:假如中兴的市场份额下降到25%,那么争取到的载频数会下降约30%;但由于执行价格高,所以收入的下隆沅沿有那么厉害,只有约13%。另外,公司毛利率和利润率会大幅上升:来做一个粗略的估算:假定2009年TD设备的毛利率等同于中兴网络产品的毛利率35%;由于中兴在TD三期的报价为12300元/载频,则TD设备2009年的成本约为8000元/载频。由于中兴无线产品的成本每年都能下降20%以上,则今年TD产品的成本约为6400元/载频。如果这次中兴的报价跟华为一样低,那么中兴的毛利率将为28%;而按10700元/载频算,中兴的毛利率会上升到约40%。
安信证券分析师黄文戈等预计公司2010-2012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15、1.65、2.17元,市盈率分别为17.4、12.1、9.2倍,维持其“买入A”投资评级。
金山股份:项目储备充足 资产整合概率大
华泰证券
公司目前的在建项目和储备项目比较充足,能够保证未来3年的增长,如:白音华发电2×60千瓦时机组、苏家屯金山热电2×20千瓦时机组预计年内投产,丹东热电2×30万千瓦项目预计2011年投产,规划项目白音华二期2×66万千瓦机组、丹东二期2×30万千瓦热电机组处于前期准备阶段。目前,华电集团在辽宁省还拥有辽宁华电铁岭发电有限公司、华电彰武发电有限公司两家火电公司以及铁岭风力发电公司。同时,华电集团在东北地区的电力发展主体和资本运作平台华电能源与金山股份会存在一定潜在同业竞争。且金山股份、与华电能源分省而冶的可能性较大,辽宁省内电厂和金山股份整合的概念较大。另外,公司2007-2009年的各项指标均已基本上达到了再融资的要求,公司下半年启动再融资的概念较大,而在目前的市场条件下,定向增发的可能性较大,阻力较小,融资规模预计在10亿元以上。
华泰证券分析师程鹏预计公司2010-2012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25、0.67、0.86元,虽然2010年动态市盈率在业高于电力行业平均水平,估值不具优势,但考虑白英华项目带来的2011年业绩大幅增长,给予公司“推荐”评级,6个月目标价为12元。
佛塑股份:大力发展新能源业务 地产可期
金元证券
公司的偏光膜业务将充分受益于全球3D电
影放映量的快速增长。公司偏光膜主要用于3D眼镜,毛利率40%左右,全球市场占有率高达90%。2011年5月公司新的80万平方米偏光膜投产后,产能达到180万平方米。目前,子公司金辉高科是我国四家锂电池隔膜生产企业之一。金辉高科隔膜产品毛利率高达60%左右;产能将从1200万平方米提高至5700万平方米,增幅高达375%。我国锂电池隔膜进口依存度60%以上,而需求增速在20%以上。如未来公司在动力锂电池隔膜取得突破,业绩将出现爆发式增长。另外,公司目前已经搬迁的2宗地(10.4亿平方米)增值额约3亿元。公司在禅城区共有41.4亿平方米的土地可变更为商住用地。预计未来土地增值以及房地产开发收益,可为公司发展高技术新材料业务提供一定的财务支持。
金元证券分析师杨杰等预计公司2010―2012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21、0.29、0.40元,市盈率分别为56.4、41.2、29.3倍,给予其“增持”投资评级。
九龙电力:成本增加 价格竞争出现端倪
湘财证券
7月9日2010上半年业绩快报:实现营业收入16.06亿元,同比增长约24.25%;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2491万元,同比增长13.33%%;每股收益0.0745元。虽然上半年宏观经济和工业复苏带动用电需求的增加,但由于今年重点合同煤上涨约10%,而市场煤炭价格也出现淡季不淡的情况,火电企业的燃料成本较去年同期普遍显著增加。在公司上半年在营业收入增长24.25%的情况下,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长仅为13.33%,可见煤炭价格上涨或对公司上半年业绩产生较大影响。同时火电脱销市场在十二五期间启动是大概率事件,但目前由于政策并未正式实施,脱销市场需求并未大幅度增加,这或使上半年公司脱硝工程和脱硝剂业务增长有限。
湘财证券分析师吴江等预计2010-2012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30、0.39、0.47元,对应目前股价市盈率分别33.1、25.5和21.2倍。电力环保是公司区别于其他电力企业的显著特征,也是未来业绩的主要亮点和加速器;另外,CCS、核废料处理等技术储备则具有中长期发展潜力,故维持“增持”评级。
雅戈尔:资产价值低估 业绩有望超预期
中金公司
公司资产价值被严重低估,大幅低于NAV40%以上,近期调研显示其基本面向好趋势明显、业绩表现有望超预期。纺织服装业务2010上半年净利润有望达到4亿元,同比增长超过50%。业绩主要增长来源:1)产品结构提升,毛利率改善;2)公司积极优化和调整门店商品摆放布局,提高平效。公司从1998年开始在全国超大及一线城市购置商业物业,总共拥有150多家自有物业。十多年来商业物业大幅升值,公司估计重估价值可达70亿元以上,并未反映在帐面上。另外,房地产业务全年净利润至少与去年持平,达到12亿的水平,下半年将交付湖景花园、锦绣东城等大型楼盘项目,利润可观。
中金公司分析师郭海燕预计公司2010-2012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86、0.99、1.21元。公司资产价值和增长潜力被低估,2010年市盈率仅为13倍。给予纺织服装业务30倍市盈率,板块价值即可超200亿元;地产储备土地价值扣除净负债可值100亿;商业物业资产70亿元;金融资产市值约94亿。而公司目前总市值仅为248亿元,显著低于NAV。品牌服装业务的优秀表现和中报超预期可成为近期股价催化剂,给予公司“推荐”评级。
万科A:销售再创新高 彰显龙头实力
中投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