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内部风险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内部风险分析范文1
关键词:医院 财务内部审计 风险 应对措施 工作质量
近年来,我国新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实施,不仅加剧了医疗单位之间的竞争,同时也对医疗单位的发展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使得医疗单位财务内部审计所面临的风险不断增多。如何降低医疗单位财务内部审计风险,是每一个医疗单位财务管理人员都在思考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我院财务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并制定了应对措施,以期能为其他医院财务内部审计工作带来好的借鉴意义,现做出以下综述。
一、医院财务内部审计风险的概念及特点
(一)医院财务内部审计风险的概念
医院财务内部风险是指医院在经济活动、收入、支出情况等财务报告环节、领导管理环节和内部控制环节上存在的未被发现的错误。医院财务内部审计风险长久以来都是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医院的正常运营具有重大影响。
(二)医院财务内部审计风险的特点
总结医院财务内部审计风险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医院财务内部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具有客观性。二是任何一个医院都存在财务内部审计风险,医院财务内部审计风险具有普遍性。三是医院财务内部审计风险任何时间均可发生,具有随时性。四是医院财务内部审计风险可制定应对措施进行防控,具有可预测性和可应对性。
二、医院财务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风险
(一)缺乏完善的财务内部审计管理制度
多数医院的管理者未给予医院财务内部审计工作足够的重视,未制定健全、完善的医院财务内部审计管理制度,或制定的管理制度存在很多漏洞,未能及时完善。有调查结果显示,虽然现阶段我国很多医院内部设有财务内部审计部门,但其中多数医院的财务内部审计部门并不适在自愿情况下所设立的,而是迫于国家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这种情况下设立的财务内部审计部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医院财务内部审计风险。
(二)医院财务内部审计缺乏权威性和独立性
调查发现,医院财务工作人员在从事医院财务内部审计工作中较易受到个人感情因素和个人利益因素的影响,使得医院财务内部审计工作缺乏公正性。继而对医院财务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和所设立的财务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产生影响,直接影响医院财务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实施。此外,上述因素还会对医院财务内部审计机构所得审计结果的权威性产生影响,直接影响医院管理人员在财务方面提出的决策的准确性,不利于医院相关财务政策的有效贯彻和实施。
(三)医院财务内部审计工作人员职业技能水平有待提高
医院财务内部审计工作的专业性较强,对工作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要求较高,不仅需要工作人员熟悉财务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还需要工作人员具备一定的财务管理能力。然而,现阶段多数医院财务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缺乏对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且道德素质不高,风险意识不强,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医院侵吞公共财产和浪费科研资金等现象的发生。
三、医院财务内部审计风险的应对措施
(一)完善医院财务内部审计管理制度
医院相关管理人员制定并不断完善财务内部审计管理制度,规范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使得医院财务内部审计工作有制度可依,促进医院财务内部审计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和公正化。
(二)提高相关管理人员对医院财务内部审计权威性和独立性的重视
医院相关管理人员应重视医院内部财务审计工作本身所具有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强调财务审计工作的规范实施,确保财务审计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不影响医院财务内部审计工作的权威性和独立性。
(三)加强医院财务内部审计工作人员职业技能的培训
聘用道德素质高、责任心强的审计工作人员,并于财务内部审计人员上岗前对其进行岗前培训,不断提高财务审计工作人员的职业技能和财务内部审计风险意识。
四、总结
自从改革开放实施以来,我国各项经济政策不断出台,经济发展迅猛,逐渐形成了一个以公有化为主体的综合市场经济体制。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健全,我国医疗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面临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大,以成为医疗单位运营管理中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一现状提示各大医疗单位应加强医院财务审计工作风险防控工作。
我院本次对财务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并制定了有效的应对措施。实施应对措施后,我院财务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总结全文不难发现医院财务内部审计工作对医院整体发展的影响。现阶段医院财务内部审计风险正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医院只有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才能推动医院财务内部审计工作顺利实施,促进医院整体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春华.医院财务内部审计风险分析与应对措施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4,05(11):205
[2]邱奕青,朱小刚.基于财务舞弊特征的审计风险分析与应对[J].中国内部审计,2014,08(7):39-41
[3]周先桂.医院财务内部审计风险分析与应对措施探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4,08(5):71-72
内部风险分析范文2
关键词:ERP;物料管理;风险;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5-0218-02
D企业是从事航空发动机零部件、汽车零部件生产和工业民用建筑开发施工的综合性股份制企业,是省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成立于2002年,2006年改制为民营为主体的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经营理念卓越、规范管理、诚信运作,为实现企业信息集成与共享,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公司实施了ERP系统,采用了财务、成本控制、采购管理、库存管理、销售管理、生产制造等6个模块,从而将企业内部信息系统、供应链管理等有机的集成在一起,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了很大的支持。本文以D企业为例,介绍其在ERP环境下物料管理流程的设计与控制。
一、ERP及企业内部控制概述
ERP是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的缩写,是一个集合企业内部的所有资源并进行有效地计划和控制以达到最大效益的系统,它以业务流程为中心来组织,根据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连续运动和反馈来设计,能跨越职能领域的界限,实现整个企业信息的集成。[2]ERP系统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企业原来的业务流程,实现了从采购到付款、从材料入库到投入使用的全面集成,可以对供应链上的所有环节进行有效的集成管理,打破了原来职能部门的分割,实现了跨职能部门的业务处理。
内部控制贯穿于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是一系列为实现经营管理目标、组织内部经营活动而建立的各职能部门之间对业务活动进行组织、制约、考核和调节的程序和措施。其实施目的是为合理保证企业资产安全、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合理保证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企业经营效率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3]
在ERP环境下,内部控制的整体目标没有改变,但是伴随着业务流程的改变则增加了一些具体的目标,如保证ERP系统的合法合规、保证ERP实施的安全保密、保证数据处理的准确度和效率等。ERP与内部控制的结合,使以往的控制模式发生改变,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风险。
二、企业物料管理流程分析
物料管理落实到具体的业务时包括采购业务和存储业务。D企业在进行物料管理时涉及到5个部门:使用部门、采购部、价格室、财务部和仓储部。使用部门检查物料的剩余情况并报备给采购部,同时验收采购的物料是否合格合规;采购部利用电子平台对采购信息和供应商进行管理,编制采购计划;价格室掌握市场物料价格情况,负责审价;仓储部负责物料的收发及盘点;财务部参与合同的订立并录入合同,对物料的收发进行记账,负责付款。具体的业务流程如下:请购确定供应商确定采购价格订立采购合同交货验货入库付款物料保管与处置物料出库物料清查。
(一)请购
使用部门根据实际需求提出申请,采购部结合实际情况对申请进行初审并填制请购单。
(二)确定供应商
采购部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吸引供应商,并对供应商的产品、资信、经营状况等进行调查评估,选择合适的供应商。供应商确定后一般情况下不会更改,确需更改时经客户同意后重新选择供应商。
(三)确定采购价格
由采购人员上报采购价格给价格室,价格室根据掌握的价格数据及市场动态确定采购价格是否合适。
(四)订立采购合同
经以上步骤选择出合适的供应商后,采购部与供应商签订合同。财务人员将合同资料、订购单录入ERP,经选定的供应商信息、采购信息、付款信息等也同时由采购平台转入ERP系统。
(五)交货验货入库
供应商按照合同的规定价格时间地点供货,采购部门采购人员填制入库单,仓储部门验收货物并登记保管账。
(六)付款
企业采用后付款方式,在会计人员进行入库报销核算后,负责采购物料的采购部填制请款单,财务人员审核请款单、编制记账凭证、登帐,并跟踪款项。
(七)物料保管与处置
物料入库后由仓储部负责保管,并登记保管明细账。在保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查明原因后有相应的部门、人员负责;需办理退货的,由原负责人办理。
(八)物料出库
根据生产或销售的需要发生出库业务时,由仓储部负责办理和记录。
(九)物料清查
每隔一定期间对物料进行清查,由财务部负责整个企业的资产清查,副部长制定盘点方案,财务副总审核合格后由财务部下发盘点通知给各部门,各部门依据方案进行盘点,填写盘点表上交会计审核,财务部汇总上报并编制清查报告、进行账务处理。
三、企业物料管理业务风险分析
(一)请购
这是采购的第一环节,关系到整个物料管理模块。然而在请购时却可能发生因采购负责人及使用部门人员主观或客观的因素造成的请购信息不真实、不正确的情况。这将影响着ERP系统中对物料管理控制的实施,是这一环节的风险。
(二)确定供应商
这是采购物料的必要环节,也是风险较大的一个环节,在此环节确定的供应商将与企业购买物资、付款等存在直接的利益关系。供应商的评估及选择可以在ERP系统内进行,但是录进ERP的数据是人为的。在选择供应商时可能会出现因供应商和采购负责人的不当关系而导致的供应商信息不准确及评估程序不恰当而导致的风险。
(三)确定采购价格及签订合同
价格的确定和合同的签订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状况和资金使用情况。因合同的控制不足可能会出现采购过量或不足、质量不合格、价格不合理、品种规格不符、数量短缺等风险,价格控制的不足则会直接导致企业经济利益损失。除此之外还会出现在控制完善的情况下因录入ERP过程的疏忽而导致信息不一致或遗漏的风险。
(四)交货验货入库
整体来说这一环节的风险相对较小,但仍可能发生入库物料在数量、质量、规格等方面不符合合同规定的情况。而入库单填制可能出现的错误在ERP系统中会自动检查,保证误差不超过其合理范围。
(五)付款
在付款时,采购人员可能会利用职务之便通过虚报请款数额而将采购货款占为己有,也可能会出现利用采购折扣,贪污折扣,而形成折扣风险。审批手续的不齐全也将导致付款的不合理。出纳根据请款单上数额通过银行票据系统开转账支票付款,所以还可能存在银行票据系统与ERP系统的数据不一致的风险。
(六)物料保管与处置
物料保管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物料收发记录混乱漏记的风险和物料保管不利导致物料损毁的风险。当意外出现进行处置时,可能会出现职责分工不明确,授权混乱而无法确认责任人的风险。
(七)物料出库
材料的出库应是企业需要而正当正事的出库,而企业员工可能会因自己的原因去调用材料或变卖材料,导致物料随意出库企业资产流失。
(八)物料清查
在物料清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组织、范围、时间等因素不明确而造成的盘点延误信息不符的风险,并且可能会因清查流程不规范而难以达到清查应有的效果。
(九)ERP应用风险
除以上业务流程中的风险外,ERP在给企业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自身的风险。数据的所有权和访问权如果没有合理安全的权限限制,将会使一些重要数据变得透明化、公开化。在日常的业务操作中,因物料品种较多、工作人员的无意识错录、漏录数据和备份不当导致数据的丢失。同时还可能出现外部人员通过网络侵入到系统内,盗取企业数据资料的风险。
四、企业物料管理业务内部控制制度设计
(一)建立完善的授权审批制度
企业应建立合理的授权审批制度以保证业务的规范进行。建立严格的采购、存货分级、分类授权批准制度,明确审批人员授权批准流程、范围、方式、权限、责任,使授权有据可依。审批人应当根据授权批准制度的规定,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审批,不得超越审批权限。经办人应当在职责范围内,按照审批人的批准意见办理业务;对于审批人超越授权范围的业务,经办人员有权拒绝办理,并应及时向审批人的上级授权部门报告。对于非常大宗、特殊的采购业务,应当进行集体决策和审批或联签。当采购业务比较重要或技术性较强时,应当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实行集体决策和审批。对于重要存货处置业务,应当实行集体决策和审批或联签。
(二)建立健全的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
不相容的职务如果由同一人担任则串通舞弊或错误的机率将会大大增加。建立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要明确有关机构和岗位设置、岗位分工,明确规定职责权限;供应商的选择和评估分离,能避免在确定供应商时徇私作假;询价与采购的分离,可以防止采购价格的造假;物料的采购人员、保管人员、使用人员不同时负责会计记录,能有效防止收发货环节的舞弊;物料的保管人员不能担任清查盘点工作,这样能防止保管人员虚报物料库存;保管记账与会计稽核分离等等。一般来说应分离的不相容职务有:授权审批与业务经办、业务经办与稽核、业务经办与记录、记录与保管、保管与清查等。在贯彻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前提下可以设计一人一岗、一人多岗、多人一岗。
(三)建立具体业务的控制机制
1.请购环节。为防止请购单内容有误,要设置专人审核请购单,同时要做到使用部门领导、仓储部领导、财务部领导、采购部领导审批请购单,这样能保证请购客观实际、符合企业需要。设置采购单修改权限,防止外部及未授权人员篡改数据。
2.供应商确定环节。设置专门的供应商审批人员,对供应商的资格进行严格的审查,保证新加入的供应商在各方面都是可靠的。建立供应商数据库,及时更新供应商的数据信息,并对供应商进行考核,在合理的评分基础上对供应商进行评分存档,以作为选择供应商时的参考和保证决策的质量。
3.确定采购价格及签订合同环节。选择供应商的人员不得参与询价,这一点D企业进行了很好控制,设置了分离于财务部和采购部的价格室,专门进行价格的管理,保证了价格的合理、避免了企业资金的损失。在签订合同时,财务部采购会计要对采购文件中的各因素进行最后的把关审查,之后还应将合同信息与采购部门采购信息核对一致后录入ERP系统,并负责原始合同资料的分类与保管。
4.交货验货入库环节。物料到货后,仓储部人员要根据请购单对采购物料的品种、数量、规格等进行检查,以免缺货或规格品种不合格,然后将物料编号录入系统。在录入系统这一环节,D企业做的并不是很到位,由于企业涉及的物料品种较多,申码时间长,致使录入工作不及时,以至于后来一部分物料批次不明确,影响账务处理。在入库之前,质检员要对收到的商品进行质量上的鉴定,以防质量不达标;对于不达标的物料应办理退货手续,这一步骤由原采购负责人负责。
5.付款环节。为防止不合理的付款致使企业资产流失,在付款之前应由采购人员填制请款单,财务人员参照原始凭证对请款进行审核,确保手续齐全、数额合理合规。之后财务人员进行账务处理,编制凭证登记入账。除正常付款外,企业也应建立赊购商品、预付账款或定金管理制度,并由专人跟踪、检查往来款项,并与供应商进行函证核对。
6.物料保管与处置环节。物料在入库时要进行登记并分类保管,以保证记录的连续性和管理的规范性。建立合理的保管制度,防止物料的非必要性损失。明确保管人员的责任,建立相应的责任追究机制。在保管过程中出现的废品,应查明原因明确责任,与其余物料分开存放,直至处置。
7.物料出库环节。为防止物料的不正当出库,应建立物料出库审核权限,保证物料领用的正确性。在出库凭证齐全合规的情况下办理出库业务,并与受领人当面核对、点清交付。
8.物料清查环节。为保证清查的顺利进行,应建立清查制度,明确清查的组织、范围、时间、方法、处理等措施,并组成不以保管人员为主的物料清查组,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各类物料进行清查,确保账面余额与实际库存相等。在清查时还应检查存货的减值情况,向财务部门提供减值情况表以做账务处理。
(四)建立信息安全和维护控制
在使用ERP的环境下,ERP内的程序控制补充了制度控制,如系统会自动进行入库单与采购订单一致性的检查。[4]但是对于ERP的使用也应建立相应的控制。要保证ERP在启用模块使用的全面性,避免比如D企业在系统内录入的数码不全、次序混乱等问题。要建立严格的使用权限,来防止无授权人员乱入、篡改数据,并设置严格的上下级审核权限,这样上级不仅能检查业务的合理性,也能检查其数据是否正确。成立专业的技术小组对ERP系统进行维护和更新,防止外部人员侵入系统盗取数据,也能同步更新系统,保证系统运行的先进性。
五、结语
ERP的应用方便了企业各个模块的整体协调,使企业的运作更加高效,为企业带来了很大便利,但同时也给企业的经营带来很大的风险。在这把双刃剑的麾下,企业的内部控制也面临着空前的机遇和挑战,同时内部控制的设计及实施的质量也衡量着ERP项目的成败。虽然本文对企业物料管理业务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了改进,但是在以后的经营活动中,仍会有更多的问题需要去探索。因此,如何适应ERP环境,建立与之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仍将是企业管理活动的焦点。
参考文献:
[1] 常 静.ERP环境下的采购流程与应付账款的核算及控制[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6(8):69.
[2] 方红星,池国华.内部控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内部风险分析范文3
关键词:电子银行;控制风险;综合评判;模糊集
中图分类号:TP21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373X(2008)24-151-03
Interior Risk of E-banking Based on Fuzzy Colligate Judge Analysis
LONG Haiyan1,XI Zhenfei2,SONG Guoxiang1
(1.College of Science,Xidian University,Xi′an,710071,China;2.College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Xidian University,Xi′an,710071,China))
Abstract:With the extensive application of Internet,electronic banking as a new affairs has entered the modern society,it is constantly changing and impacting people′s lifestyles.As China is in the area of electronic banking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ve stage,so the awareness of a number of risks and control is very pale,coupled with a virtual electronic currency of more people on electronic banking security holders of unease and suspicion,so the E-banking risk control is very important.In this paper,electronic banking internal risk classification,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exists to quantify the various types of risk,in order to help E-banking sector i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risk to help.Finally from the calculation of the data based on the maximum available under the principles of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the management and staff of staff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he ability to control the risk of strong or weak,in a bad situation easily lead to a single high-risk,under normal circumstances do not lead to a series of high risk.This and the actual management of risks arising from the accident as well as the basic line with the probability that a certain feasibility.Its ambiguity will be to quantify the risk in the form of the incident provided to the management and operators,which would help in the management of the actual operation of the controllable.
Keywords:E-banking;risk-control;comprehensive evaluation;fuzzy set
1 引 言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繁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以及智能技术等现代高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网络进入了千家万户,互联网广阔的处女地吸引着无数的开创者[1]。银行也从传统的经营模式转向网络化,电子银行随之应运而生。电子银行和电子货币作为21世纪金融技术和制度创新的主流,正成为各银行战略竞争的重要手段。银行的电子化和信息化,不仅使银行自身焕发出新的活力,还大大促进了国民经济信息化、全球金融一体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电子银行的迅速发展给人们提供了极大的便捷,其自身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又面临着巨大的生存与发展的挑战。安全与风险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冤家”,由于电子货币的虚拟化更使人们对电子银行的安全持有不安与怀疑态度,因此对电子银行风险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按风险特征将电子银行风险分为操作风险、信誉风险、法律风险和其他风险[2]。但就风险形成原因来看,可分为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2大类。银行内部风险是指银行在应用电子银行业务中因内部原因引起的风险,其主要有:
(1) 雇员引起的风险,包括雇员的欺诈行为,员工的技术和管理知识过时所引起的信用风险;
(2) 银行信息系统风险,包括系统退化引起的操作风险、病毒进入银行系统引起的安全风险、由于系统安全防范性能差异引起导致顾客信息泄露和错误交易产生的法律风险;
(3) 银行服务制度不完善引起的法律风险、包括未提供充分有效的服务信息,未保护好客户的隐私所引起的法律风险[3-5]。
这里重点讨论内部风险中关于员工是否具有防范和控制风险的能力的模糊综合评判。全体员工对风险的认识、防范与控制能力对于从整体上控制风险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6,7]。任何一个电子银行单位对员工的基本要求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状况,以及较高的文化素质水平。
2 模糊综合评判方法
模糊综合评判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模糊数学方法,它应用模糊关系映射原理,在模糊环境下,考虑多种影响因素,根据评价的指标标准和可以获得的实际数据,经过模糊变换后对事物做出综合评价的一种方法。该方法以专家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对风险的主观判断为基础,(由于不同个体的知识水平、认识能力、经验和偏好不同,对同一事物的认知具有差异)利用模糊数学原理综合各位专家的评估意见,最后根据最大隶属度原理确定对各个风险因素进行管理的优先次序。
(1) 设与被评价事物相关的因素有m 个,记作U={u1,u2,…,um} 称之为因素集。
(2) 设所有可能出现的评语有n个,记作V={v1,v2,…,vn} ,称之为评价集。
(3) 建立单因素评判,即建立一个从U到f(V)的Fuzzy映射。γ:Uf(V),uiγ(ui)=ri1v1+ri2v2+…+rimvm,0≤rij≤1,1≤i≤n,1≤j≤m,由γ可以诱导出Fuzzy关系,得到Fuzzy矩阵R=r11r12…r1m
r21r22…r2m
… … …
rn1rn1…rnm〗,称R为单因素评判矩阵,并称三元有序组(U,V,R)为评判空间。由于各因素的重要程度不尽相同,所以需对各因素加权。用U上的F集A=(a1,a1,…,an),表示各因素的权分配,它与评判矩阵R的合成,就是对各因素的综合评判。
3 风险分类及模型建立和分析
3.1 风险分类
对员工是否具有防范和控制风险的能力初步划分如下:
(1) 初级程度:经过简单培训,基本满足所在岗位要求;
(2) 中级程度:经过短期的专业培训,对电子银行的相应工作基本了解,应变能力强,在短期内能迅速掌握相关工作技能,达到熟练水平;
(3) 高级程度:具有银行或电子银行相关工作经验及相应资格认证,熟练操作各项流程和程序;
(4) 高级职业技术程度:具有多年工作经验,适应新生事物能力强,能将已有经验知识迅速移植到新生事物中,对电子银行相关操作相当熟练;工作M1年出现N1次L1级的风险事件,X1年轮换1次岗位;拥有预测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5) 基本专业程度:既有足够的专业领域知识,理解概念和原理并在日常工作中熟练应用;工作M2年出现N2次L2级的风险事件,X2年轮换1次岗位;具有应对风险的识别能力;
(6) 丰富的专业程度:熟练掌握专业领域知识,并能在日常生活中融会贯通,这些知识通过在掌握各种原理基础上的广泛深入实践获得,或通过广泛接触先进国际知识中获得;工作M3年出现N3次L3级的风险事件,X3年轮换1次岗位;具有对风险的控制能力;
(7) 基本专家程度:确实精通掌握各种概念、原理和业务知识,这种知识通过在电子银行及计算机网络领域的深入发展,或是通过全面的业务经验及对国内外的经验总结、创新,且具有创新能力;工作M4年出现N4次L4级的风险事件,X4年轮换1次岗位;具有驾御风险的能力。拥有不同程度防范和控制风险的能力的员工对风险的影响程度和范围有着不同的影响。造成的风险类别可分为单一风险,多项风险和系列风险,风险的危害程度可分为低、中、高。
3.2 模型建立和分析
AR=B=(b1,b2,…,bm),其中A=(a1,a1,…,an),∑ni=1ai=1,ai≥0,R=(rij)nm,rij∈[0,1]。这里bj是r1j,r2j,…,rnj的函数,也就是评判矩阵。广义复合运算称为模糊综合评判AR=B=(b1,b2,…,bm)。其中由广义模糊运算的定义,计算Bj一般可选4种算子,即M(ν,Λ),M(・,v),M(Λ,),M(・,),前3种用于突出主要因素,不考虑或稍微考虑次要因素的综合评判,后一种是对所有因素权重大小均衡兼顾,对风险的综合评价具有较好的效果,故本文采用M(・,)算子[8-10]。
(1) 设因素集U={u1,u2,u3,u4,u5,u6,u7},其中u1=A,u2=B,u3=C,u4=D,u5=E,u6=F,u7=G,评价集V={v1,v2,v3,v4,v5,v6,v7,v8,v9}。其中v1为低的单一风险;v2为中的单一风险;v3为高的单一风险;v4为低的多项风险;v5为中的多项风险;v6为高的多项风险;v7为低的系列风险;v8为中的系列风险;v9为高的系列风险。
(2) 构造综合评判矩阵。把这m个单因素评价集作为行即得一个总的评判矩阵。其中相应的评价得分由专家或者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填写统计后获得。
表1打分规则:将行因子与每列因子对应评分,认为一定能够引起相应风险的1分,很可能引起相应风险的0.7分,可能引起相应风险的0.5分,不太可能引起相应风险的0.2分,肯定不会引起相应风险的0分。假设有X个专家打分,则aij=∑Xx=1aij/X(1
表1 员工防范和控制风险能力打分表
因素集
评价集
评价指标
v1v2…v9
员工等级
u1a11a12…a19
u2a21a22…a29
……… …
u7a71a72…a79
下列综合评判矩阵的数据由以上打分表统计计算获得:
R=0.500.300.20000000
0.300.350.250.070.030000
0.200.250.350.100.070.03000
0.100.150.200.160.140.100.070.050.03
0.070.100.120.180.160.150.100.070.05
0.050.070.100.130.170.190.120.100.07
0.030.050.070.120.160.210.150.120.10
3.3 确定因素重要程度模糊集
由于各因素对事物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有些因素在总的评价中影响可能大些,而有些则可能小些。本文采用权因子判断表法。权因子判断表法是指由评价人员组成的专家组,通过专家组制定和填写判断表,然后对所填写值进行统计从而得出权因子。如表2所示。
表2 权值因子判断表
评价指标
F1F2…F7
评价指标
F1a11a12…a17
F2a21a22…a27
……… …
F7a71a72…a77
表2由专家或者经验十分丰富的工作者填写,填写规则为:将行因子与每列因子相互比较,非常重要的指标1分,比较重要的指标0.7分,同样重要的0.5分,不太重要的0.3分,很不重要的0分。计算方法是:首先计算每一行评价指标得分值Dij=∑7j=1aij(i=1,2,…,7),假设打分人数为X人,再求评价指标平均数Pi= ∑Xx = 1Dix/X,(1
3.4 根据评价模型,求出模糊评价集
此处采用加权平均M(・,),B=A*R,其中bj=∑mi=1(aibij),j=1,2,…,n从而得到:B=(0.110 5,0.145,0.148,0.123 8,0.132 2,0.138 5,0.092 4,0.072 5,0.055 1)。
3.5 综合评判
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选择模糊综合评价集B=(b1,b2,…,bn)中最大的bj所对应的等级(评语)vj作为综合评判的结果。
4 结 语
由最后所计算的数据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可得到如下结论:对员工的管理以及员工所具有的防范和控制风险的能力的强弱,对电子银行风险管理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较坏情况下容易引起单一高风险,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引起高的系列风险。虽然如此,但对员工的综合能力要求不容忽视,否则会造成许多不必要的风险。
参考文献
[1]奚振斐.电子银行学[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2]方霞.电子银行风险和解决之道[J].今日科技,2002(7):29-30.
[3]潘春雄.电子银行的风险分析与识别[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0(4):81-82.
[4]苏宏.开展信息系统审计控制电子银行风险[J].华南金融电脑,2004,12(5):2-5.
[5]聂玉林.电子银行的风险问题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4.
[6]何东峰.电子银行风险研究[D].北京:北京科技大学,2000.
[7]林娜.试论我国电子银行的风险与防范[J].集团经济研究,2006(5):141-143.
[8]样纶标,高英义.模糊数学原理及应用[M].4版.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9]陈水利,李敬功,王向公.模糊集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10]谢季坚,刘承平.模糊数学方法及其应用[M].3版.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内部风险分析范文4
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于企业的长期、快速发展以及风险控制防范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企业建立与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应当包括下列五个要素: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下面就从内部控制的五个要素来分析企业的内控风险防范:
1.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
海尔公司在内控环境建设方面就做得很好。海尔公司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明确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以及经理层在决策、执行、监督等方面的职责权限,形成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在董事会下又设置了战略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四个专业委员会,除战略委员会外,各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部由独立董事担任。海尔公司的审计部直接通过审计委员会对董事会负责。同时通过弘扬“海尔文化”和实行“个人事业承诺”的人事机制,提高员工素质,强化风险意识。
由此可见,每一个优秀的企业都应拥有足够良好的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是其他内部控制因素构建的基础,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引擎,也是其他一切要素的核心,决定了其他控制要素能否发挥作用,是内部控制其他要素作用的基础。如果没有一个比较好的控制环境,再好的内控制度都将流于形式,一切内控措施都是空谈。
2.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企业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企业开展风险评估,应当准确识别与实现控制目标相关的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确定相应的风险承受度。
史玉柱和他的“巨人科技大厦”正是巨人集团在风险评估控制方面失败的例子。1994年,史玉柱拟建的“巨人科技大厦”投资预算从2亿元涨到12亿元,由于史玉柱不愿依靠银行信贷的“零负债”经营理念,工程资金完全依靠自有资金以及大厦楼花销售款,这时巨人集团的债务结构已经处于非常不合理的状态。但由于缺乏必要的风险评估及预警机制,史玉柱个人的风险偏好给企业经营带来了重大损失。当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时,巨人集团没有进行仔细的风险分析,结合企业风险承受能力,确定正确的风险应对策略,反而将生物工程的流动资金抽出,投入巨人大厦的建筑工程,最终导致整个巨人集团资金链断裂。
由此可见,只有充分评估企业可能面临的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确定合理可行的风险应对策略,才能将企业经营风险降到可以控制的最低水平。
3.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企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控制措施一般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和绩效考评控制等。
宝钢集团在销售与收款环节的内部控制程序充分体现了控制活动对企业防范经营风险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职务分离、业务流程控制、财务结算控制等三个方面。第一方面职务分离:产品销售主要由销售部统一管理,财务结算由财会处负责,内部检查由审计处负责。第二方面业务流程控制:包括销售政策制定控制、客户信用控制、合同签订控制、发货控制。第三方面财务结算控制:通过公司“9672销售收款和发票结算两个子系统”完成,设立资金综合管理、结算管理、会计管理三类岗位,对收款、发票结算、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四类业务流程进行全方位的财务控制。宝钢集团通过以上内控措施实现了销售与收款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并最终促成公司销售目标的实现。
可见控制活动是确保管理阶层的指令得以执行的政策及程序,是实施内部控制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的具体方式,是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重要保证。
4.信息与沟通。信息与沟通是企业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
三鹿“毒奶粉”事件的扩大正是因为信息沟通不畅,信息收集传递迟缓造成的恶果。2008年6月份,三鹿集团已发现奶粉中非蛋白氮含量异常,后确定其产品中含有三聚氰胺,可是直到2008年8月2日,三鹿集团才向石家庄市政府做了报告。在2008年6月至8月这几个月中,三鹿集团未向石家庄市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也未采取积极补救措施, 信息与沟通不及时、不全面的最终导致事态进一步扩大,直至触犯法律。如果三鹿集团能根据有关信息反映的风险情况,及时作出正确的风险评估,制定合理的风险应对策略,采取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巨大的经营风险也许就能防范和减轻了。
可见信息与沟通作为内部控制基本要素之一,在内部控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内部控制的其他要素提供了信息支撑,并把其他要素有机的联系起来。
5.内部监督。内部监督是企业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同时及时加以改进。
中国华源集团有限公司拥有全资和控股子公司11家,以及华源股份、华源发展、华源制药、上海医药和双鹤药业等一批上市公司,曾经是中国最大的医药企业集团和纺织企业集团。可是,由于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混乱,内部控制薄弱,部分下属子公司受到管理层的驱使,为达到融资和完成考核指标等目的,大量采用虚计收入、少计费用、不良资产巨额挂账等手段蓄意进行会计造假,导致报表虚盈实亏,会计信息严重失真。2005年,由于贷款偿还逾期,华源集团遭遇了上海银行、浦发银行等十几家机构的诉讼,从而全面引发华源集团的信用危机。分析华源集团的失败,其内部监督的缺陷和失效是一个重要原因。
大部分企业在设计内部控制制度时,由于当时认识的局限或者考虑不周等原因,设计出的内部控制不可能完美无缺;在内部控制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实际情况发生变化,或由于员工对内部控制制度理解上的差异,也可能使内部控制不能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导致内部控制实际运行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为此需要对内部控制运行情况实施必要的监督检查,发现其不足和问题乃至于缺陷,从而完善内部控制,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因此,内部监督是保证内部控制体系有效运行和逐步完善的重要措施。
内部风险分析范文5
摘要:本文对我国银行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银行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目标、领域和程序及银行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应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作出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我国内部审计未来发展方向的结论。
关键词:银行;风险管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
风险导向审计是以风险评价为一切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并将风险分析贯穿于审计全过程的模式。由于它适应市场经济的高度不确定性和人们对审计期望值不断提高的要求,因此自其产生之后,不仅在西方国家审计领域和企业内部审计得到广泛应用,而且给西方的国家审计和企业内部审计带来了很好的审计效率和效果,极大的推动了西方审计行业的发展。但我国尚未对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应用引起足够的重视,基于此,本文就我国银行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一、银行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一)银行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必要性分析。银行是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它的不稳定性、高风险性和负外部性决定了银行业的发展必须依赖于良好的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管。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内部审计又对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实施再监督。因此,银行经营的特殊性对银行的内部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现实中,我国银行内部审计却存在着不同层次的矛盾、冲突与缺陷,如宏观层面的公司治理模式的选择、审计委员会的制度设计及微观层面的审计方法应用问题等。就审计资源而言,银行资产负债多、中间业务量大、资金往来频繁、会计资料及相关信息繁杂。在此情况下,若银行内部审计仍用传统的内部审计方法,则既不利于有效利用有限的审计资源,也不能满足银行对风险管理日益加强的要求。因此,银行要解决审计资源的供需矛盾,其有效路径是:突出风险管理,探索科学、高效的审计方法。风险导向审计正是以风险为基础,以重要风险点为切入点,采用一种系统化的方法对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程序进行评估,并通过识别和评价重大风险来帮助组织改进风险和管理控制系统。基于此,对银行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一能更新审计理念,确保银行受托责任有效履行的管理控制机制;二能加大银行高风险业务与内容的审计力度,提高银行风险管理的水平;三能突出审计重点,提高审计的效率;四能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实现内部审计的增值目标。
(二)银行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可行性分析。第一,银行有着良好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平台。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难点之一是如何建立审计对象的信息数据库问题。银行信息技术起步较早、发展较快,有着良好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平台,而近几年人民银行又更新了银行账户管理系统、支付结算系统,与之相关联的银行支付清算系统也相应地配套更新,其较完善的信息化系统与程序为数据采集奠定了基础,为银行内部审计人员充分了解本行的资产质量、负债状况、结算业务操作及其内部控制等提供技术支持。第二,银行有较为科学规范的风险管理模式和较成熟的风险管理经验。早在1996年,中国银行业即开始尝试授信管理,后来又引进了客户信用评级体系和贷款风险分类制度。2001年新巴塞尔委员会又对银行风险管理进行了改进,其风险的识别、评估与认定为风险导向审计提供了借鉴,使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银行的运用成为可能。第三,国际一些知名的会计师事务所在银行运用风险导向审计已取得成功经验。1997年毕马威研究小组提出了以战略分析、经营环境分析、风险评估、业绩计量和持续提高等五大原则来分析企业的经营风险,在对捷克商业银行的审计中,运用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取得良好效果。
二、银行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目标、领域和程序
(一)目标定位。国际审计和鉴证准则委员会(iaasb)将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ar=ir×cr×dr)的风险模型修改为: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至此,对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成为审计重点。注册会计师审计将重点放在可能引起会计报表错报、漏报的一切因素的分析,其目标是:正确、准确并高效的鉴证会计报表,而内部审计不仅具有经济监督的职能,还兼有管理、服务、咨询等职能。因此,内部审计人员关注的焦点不应仅仅是会计报表重大错报、漏报的若干风险因素,应进一步延伸拓展到商业银行业务经营中的若干风险,其目标定位是:实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加强银行的风险管理。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与银行的风险管理结合起来,从宏观到微观,自上而下的全面分析银行业务与经营中的若干风险因素,对银行的外部环境、内部控制、银行经营及业务操作流程等进行全面分析与评价,以实现内部审计参与管理、差错纠正、防范风险、增加价值的目标。
(二)银行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应用领域。第一,真实性审计。在金融同业竞争日益加剧的环境下,不断攀升的任务指标、经营的变数、利益的驱使,容易诱发基层商业银行出现管理舞弊行为。银行要发挥内部审计部门的特殊作用,适时开展风险导向的真实性审计,审核、确认辖属机构存款增长、贷款营销、中间业务收入、利息收入、经营利润、资产质量、表外业务等重点经营指标实现的真实性和合规性,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第二,资产风险审计。目前,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剥离、核销、工作已基本完成,但存在于“正常”、“关注”类别中的隐性不良贷款,需要慧眼来甄别,以便及时采取退出、清收、转移等手段保全信贷资产。银行内部审计部门可通过风险导向审计,捕捉某笔贷款可能劣变的蛛丝马迹,未雨绸缪,提出前瞻性的审计建议。非信贷资产也同样适用于风险导向审计。第三,经营效益审计。专业部门出于本位思维定式,关注的工作重点是自身的业绩,往往忽视工作成本的支出。内部审计部门可以站在客观的位置上,运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综合分析成本效益,得出有价值的结论,通过精细化管理,挖掘增收节支的潜力。
(三)银行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程序。第一,分析银行的外部环境。金融与经济乃至整个社会政治环境紧密相连,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也将金融风险划分为:信用风险、投资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市场价格风险、资金过度集中风险、国家风险、银行内部管理风险和操作风险等。可见,银行外部环境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宏观概念。审计人员在实施银行内部审计时,应重点分析以下外部影响因素:政治、法律环境,国内、国外经济金融形势,货币政策目标、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及金融监管的有效性等。第二,评价银行的内部经营环境。传统的内部审计主要是评价内部控制,但若银行管理层舞弊或操作者串通舞弊,则再好的不相容职务分离也将失去效应。因此,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注重对重大错报风险的全方位评价,将审计视角扩展到内部控制以外,在评价银行内部经营环境时,除相应的会计控制、程序控制、风险管理控制、授权控制等内部控制外,还应关注银行的经营目标与理念、组织结构、风险管理战略、管理者素质、偏好、政策与过程等。第三,识别银行业务及经营中的重要风险点及风险域。审计人员在对银行业务及经营中的风险点及风险域进行宏观与微观分析的基础上,应运用科学的风险管理方法,对风险种类及风险的重要度做出判断与细分,可借鉴杜邦“沸腾壶”模型,将错报风险划分为高风险、敏感风险、适中风险和低风险等几个层次,或直接引用《巴塞尔协议》风险评级的方法,确定不同的风险系数。第四,评估经营业务风险。银行重大错报风险及银行风险的影响因素很多,除银行外部环境因素、内部管理风险外,业务循环中的操作风险等也是重大错报风险产生的直接诱因。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强调从宏观上对风险进行评估,但并不是说可忽视微观层面的操作风险。因此,应继续实施内部控制测试,并分析重点业务、重要环节的风险,强化风险控制。第五,实施控制测试与实质性测试。控制测试又被称为符合性测试或遵循性测试,其主要工作有两方面:一是检查是否有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如何;二是测试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得以贯彻执行,其遵循性、有效性如何。实质性测试主要是对账簿、报表所反映的经济业务和事项进行审计。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下,实质性测试仍必不可少,这也是全面准确地认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实质与内涵之关键。
三、银行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应注意的问题
(一)审计环境对审计方法的影响。任何方法均需适应环境。方法的运用是有条件的,应依据不同的审计类型、审计对象、审计人员,视不同的对象选用不同的审计方法,依不同的审计要求及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的审计方法,切不可教条照搬。譬如有的银行信息技术平台很高,风险管理经验丰富,有的银行可能还有部分手工操作等,因此,各银行的技术基础、经营环境的差异亦使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运用不可能一蹴而就。
(二)审计人员自身素质对审计方法运用的影响。一切好的方法最终都要由人去执行,审计人员的素质、阅历、判断力、偏好等不同直接影响审计方法的运用。在银行中运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不仅要求审计人员具备会计、审计知识,而且要求审计人员熟悉管理知识、精通金融业务。因此,具有职业敏锐性、判断力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与储备是必不可少的。
(三)注意审计方法的综合运用。根据系统理论,如果相互联系的个体组成一个系统,则系统就会表现出突变行为,系统总体特征就会与加入个体之间相互独立时表现的特征有本质差异。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如此,审计方法的运用原理亦如此。无论何种目标,仅用一种方法是难以达到的,而且,不同阶段也应运用不同的方法。我们应系统的综合的运用各种审计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就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而言,在审计期初,应侧重运用分析法,分析可能产生重大错报风险的各种因素;在实测阶段,则主要运用审阅法、复核法、核对法等查账的方法;在审计终结阶段,则应更多的运用比较法、归纳法等。新风险审计准则也特别强调,不论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如何运用或运用效果如何,均需进行实质性测试。
内部风险分析范文6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内部审计风险 审计人员
内部审计机构作为行政事业单位中重要的部门之一,在行政事业单位中肩负着单位内部各种预算执行以及业务活动评估情况的监督和制约工作,其独立于被审部门,有着自行的评价权和监控权。审计是一项严谨的工作,由于审计组织与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的过程中出现的纰漏导致审计风险的出现,对审计对象提出了错误的审计信息评价,导致了审计对象及其相关部门遭受了一定的损失和伤害,并由此造成审计主体承担这种责任的风险。这些风险的出现影响了单位内部工作的正常运行,因此,避免风险的出现也成为了我们所研究探讨的话题之一,分析风险出现的原因,从源头入手制定科学合理的审计体系、政策、方法来防范审计风险的出现,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可持续的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剖析行政事业单位中内部审计风险出现的原因
由于内部审计工作覆盖的范围较广,所涉及的审计内容繁琐,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出现多方面的分化,但综合起来我们可以归结为主、客观两大方面,客观因素包括审计对象、社会法律环境等方面, 审计人员自身素质和在审计过程所运用的审计程度和方式、方法则属于主管因素方面。
客观因素:内部审计机构在行政事业单位之中应具有独立行驶职能的权利,具有权威性,然而内部审计机构作为单位组织结构中的一部分,仍还是在本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之下开展工作,所以在形式权利的过程中,难免要受到一定的限制,在这一点上就不如外部审计机构,在独立性和权威性方面有所欠缺,面对单位的一些利益关系方面不能够客观、公正的对审计对象进行评价。
另外,行政事业单位内有关内部审计工作的相关法律、发挥体系建设仍不健全,没有相应的工作条例和规章制度,导致审计工作在进行过程中无据可依,审计工作的开展仅能凭借个人经验和知识进行判断,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以及权威性不高,审计工作效能下降,使得审计风险出现的可能性增大。
主观因素:内部审计工作人员自身的素质、综合能力的高低同样是影响审计风险出现的一大要素,在审计工作中,一名合格的审计人员应具备完善的知识体系、审计的相关经验、审计技术技能以及专业的职业道德素质,如果审计人员在这些方面欠缺,则极容易导致审计过程中审计风险的出现,审计的漏审或查而不严等现象。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的缺失亦是导致审计风险出现的因素, 如果在进行审计的过程中,没有保持一个公正、客观的态度和谨慎的工作作风,亦将导致所提供的信息与事实情况的不符,影响审计质量,增大了审计风险出现的可能性。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防范途径
(一)提高领导重视
内部审计工作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占有不可忽视的位置,但是要想做好内部审计工作,同样需要单位主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重视,让内部审计部门在本单位中能够有一定行使职能的自,并让内部审计部门可以独立于本单位的各部门之中,只有这样才可以真实的报告领导单位内部的实际情况,并能够提出自己的一些合理建议,对于本单位的长期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
(二)完善内部审计规章制度,做到有据可依
坚持依法审计是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水平的重要保证。因此,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审计机构也应该拥有一套适合自身的审计规章制度,让审计工作走向制度化、法制化和规范化的道路,多给内部审计人员提供交流、培训的机会,提高内部审计人员对审计工作的认识,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以便能够更好的从事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另外,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激励机制和责任制度,进一步规范内部审计人员的行为规范,切勿盲目、从众,切实将内部审计工作做好。
(三)加强内部审计队伍建设,完善内部审计机构
完善企业内部审计队伍建设,加强培训教育,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个体素质,打造一支政治素养高、作风硬朗,业务熟练的内部审计队伍,积极组织审计人员进行学习、培训,开展实务工作研讨交流, 大力加强审计队伍的思想作风和业务建设, 以使审计人员的政治素养、业务能力水平能够满足新形势下企业的发展需求,具体可以归结为:首先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单位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内部审计人员的管理办法,将奖惩机制进行科学的融合搭配,能在规定的范围中最大程度的调动审计员工工作的热情,另外,严把审计人员招聘关,务必要引入素质高、责任心强以及事业心重的高素质人才,提升审计队伍的整体素质。 第三、做好审计内部人员的在岗培训工作,鼓励其不断的学习,完善自我,提升审计人员自身业务技能。最后是制定严明的规则纪律,约束审计人员的一些不规则行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