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普及初等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普及初等教育范文1
关键词: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教师;激励机制
教师激励是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人力资源管理学提出从物本主义向人本思想的价值观转向,反映了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已成为实现教育目标的主导力量。然而,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高水平教师缺乏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解决的,这就对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教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充分调动现有教师的内在动力因素,从内部挖掘潜力,这就是教师激励需要解决的问题。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有利于稳定现有的教师队伍,也有利于吸引校外更多的优秀教师;在使教师安心和积极工作的同时,使教师认同学校组织的目标和价值观,从而产生强烈的归宿感。
激励机制是指一个组织为了组织的目标所采取的员工激励体系和制度。管理心理学认为,激励是一个心理需求被激发的过程,即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人的动机,使之产生指向需要目标的动力的心理过程;经济学意义的激励承认人的不同需要,只是认为人的需要更主要是经济利益的需要,足够的经济利益可以替代其他需要①。在这个概念下,个人的行为不仅取决于个人的利益,也取决于行为的成本――收益结构,即人会在一定的行为成本――收益结构下选择能够给自己带来最大利益的行动。要使人的行为发生有利于组织的转变,就必须在行为的成本――收益结构方面进行诱导。而行为的成本――收益结构是制度规定的。因此,激励机制重在制度建设,以制度来改造人的行为。
一、教师激励机制的基本思路
建立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教师激励机制,就是指学校为实现其目标而根据教师的个人需要,制定适当的行为规范和制度,优化教师资源配置,从而达到教师利益和学校利益的一致。激励机制的实质是谋求教师管理制度化和人性化的平衡统一。
1.满足教师的个人需要是激励机制的立足点。教师激励机制,应当按照教师的行为周期特征,充分考虑到教师个人需要的差异性和层次性,并努力加以满足。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激励的目的和效果。
2.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是激励机制的目的。当教师利益和学校利益发生冲突时,就需要激励。因此,激励旨在实现学校目标的同时,达到教师利益和学校利益的一致,以提高教师的满意感,从而引导教师为学校目标而努力工作。
3.行为规范和分配制度是激励机制的核心。有效的激励要靠制度安排来保证。行为规范是将教师的个性因素(如性格、能力、修养)与学校目标相联系,规定了教师以一定的行为方式达到一定的目标;分配制度是将激励因素与学校目标相联系,即达到既定目标就会得到相应的酬劳。
二、教师激励的原则
1.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根据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②,影响人行为动机的因素有两个,一是保健因素(外部因素),一是激励因素(内部因素)。保健因素只能消除不满,而不能起到激励作用。激励因素对人的行为动机有很大的作用,能直接激发人的积极性。高校教师是高知识人群,更注重得到尊重、成就感等精神层面上的满足。因此,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教师激励应在物质激励的同时,更多地给予精神激励。
2.公平原则。按照亚当斯的公平理论③,不公平会使人产生紧张和不安,这种心理状态对人的行为动机有很大影响。因此,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教师激励应在给予分配和奖励过程中尽可能保证公平性,以此来消除教师因为感觉不公平而表现出来的不满情绪和消极行为。
3.适度原则。激励中应把握好教师需要的尺度,不能脱离实际,要使需要满足和工作水平相适应,分配奖励和劳动成果相适应。激励太多,不加努力就能获得,产生不了内动力;激励太少,努力无望自然难以有积极性。适度的激励,既能使教师保持现有的工作热情,又能使教师对未来充满期待而产生动力。另外,激励的频率也应适度。
4.激励时机要适宜。激励时机直接影响激励的效果。把握激励的时机就是要在一个合意行为发生后应即刻予以强化。“合意行为”与“强化”之间间隔时间越短,激励效果越明显。
三、教师激励的方法
对于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教师激励问题,根据波特――劳勒综合激励模式④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结论:(1)教师个人是否努力工作以及努力程度取决于报酬的价值(激励价值),同时受到教师对所作出的努力取得报酬的概率(期望值)的影响。报酬的价值,指的是教师对自己从事的工作及其努力所获得的报酬价值的看重程度。期望值是指教师期望在努力工作后获得报酬的可能性。(2)教师业绩取决于其个人能力和素质以及工作努力的程度,还在于教师对任务的了解程度,还受到工作环境和条件的限制等等。(3)教师报酬包括内在报酬和外在报酬两个方面,内在报酬是指满足教师自我实现需要或其他较高层次成长需要的报酬,外在报酬是指学校控制的用于满足其低层次需要的报酬。(4)教师对获得的报酬是否满意取决于其对所获得报酬的公平感。(5)反过来,教师对报酬的满意度又影响到以后的激励价值和期望值,从而进入新一轮循环,这种循环是呈螺旋式上升趋势。
根据上面的分析,普通高校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对成人高等教育教师实施有效的激励。
1.提高报酬的价值。报酬的价值越大,其引力就越大,对教师积极性的激发作用就越大。具体做法:(1)提高内在报酬的吸引力,如通过学生评教、同行互评等方式使教师得到认可;可以通过公开课机会提高教师的影响力;可以通过新闻媒体宣传优秀教师;选派优秀教师外出参加学术研讨会议等等。(2)适时调整教师的课酬标准,提高外在报酬的吸引力。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社会认可度尚不是很高,在他们多样化和多层次的需求中,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同样重要。现阶段,按照业绩考评结果调整教师课酬标准,积极开展教师评优活动,根据教师业绩考评结果进行必要的奖励,给予教师一定的物质刺激,同时在精神层面对教师尊重、欣赏、委以重任,则是满足教师需要的有效激励方法。
2.提高教师所作出努力获得报酬的概率。一方面可以有计划地安排一些安心于成人高等教育教学工作、教学效果良好的教师进行进修或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专业理论素养和成人教育素养,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同时强化他们对学校办学理念和组织文化的认同感;另一方面尽可能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
3.提高教师的公平感。教师激励是否有效,取决于他们所得奖酬的绝对数量,同时还取决于他们所得报酬的相对数量(与别人所得报酬的相对性)――公平感。教师管理中应特别注意坚持公平原则:业绩考评标准和程序要科学合理,考评结果要公开,赏罚要分明,坚持按劳取酬、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激励的目的,实现学校利益与教师利益的一致。
4.提高教师的主体意识。教师参与学校管理是对教师很好的激励。教师参与学校管理是发扬民主,体现教师作为教学主体的地位。这种激励可以满足教师受尊重和受信任的心理需要。一方面,通过参与学校管理,可以增进教师对学校管理的了解,更主要的是以此强化教师对学校组织文化的认同感,从而产生满意感和归属感。目前,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途径有:(1)对于学校管理重要问题的决策,广泛征求教师意见;(2)吸收教师组成教学督导委员会,使其参与教学检查和监督工作;(3)委派专业能力强和有责任感的教师负责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4)建立定期教师座谈会制度,倾听教师的心声,同时强化组织归属感。
注释:
①董志强.人员管理的经济方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128-129.
②[美]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著.管理学(第九版)[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3.472.
普及初等教育范文2
第一条为保障本世纪末在全国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和在大部分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国家教育委员会决定对普及九年或初等义务教育的县(市、市辖区,下同)进行评估验收。为此,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普及九年或初等义务教育县的评估验收工作,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国家教育委员会对此项工作进行指导、监督、检查。
第三条九年义务教育包括初等和初级中等义务教育。在现阶段初等义务教育包括实行五年、六年制的教育;初级中等义务教育包括实行三年、四年制的普通初中和职业初中教育。
第四条评估验收工作,应依据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的义务教育实施规划,分期分批进行。
第五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在2000年前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县,应就其初等和初级中等教育普及情况,分段或一并进行评估验收;对在2000年前只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县,应就其初等教育阶段普及情况进行评估验收;对在2000年前只普及小学三年或四年义务教育的县,可组织阶段性评估。
第六条评估验收以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和国家划定的其他实施义务教育的县级行政区域为单位。
第二章评估项目及指标要求
第七条对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县普及程度的基本要求
入学率:
初等教育阶段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初级中等教育阶段适龄少年,在城市和经济文化发达的县都能入学;其他县达到95%左右。
各类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在城市和经济文化发达的县达到80%左右,其他县达到60%左右(含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学生,下同)。
辍学率:
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在校生年辍学率,城市和经济文化发达的县应分别控制在1%以下和2%以下;其他县应分别控制在1%左右和3%左右。
完成率:
15周岁人口中初等教育完成率一般达到98%左右。17周岁人口中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达到省级规定的要求。
文盲率:
15周岁人口中的文盲率一般控制在1%左右(识字人口含通过非正规教育达到扫盲要求的,下同)。
全县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符合规定要求,并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评估验收。
第八条对2000年前只能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县普及程度的基本要求
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5%以上。县城和集镇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大多数能入学。
在校学生年辍学率控制在3%以下。
15周岁人口中初等教育完成率达到省级规定的要求。
15周岁人口中的文盲率控制在5%左右。
适龄女童入学率、辍学率和15周岁人口中初等教育完成率、文盲率均达到省级规定的要求。
第九条师资水平的基本要求
小学、初中教师都能达到任职要求。
教师学历符合国家规定和取得相应专业合格证书的,小学达到90%以上;初中达到80%以上,确有实际困难的县在1995年前亦不得低于70%。
实施义务教育后补充的小学、初中教师学历均符合国家规定。
小学、初中校长均经岗位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第十条办学条件的基本要求
小学、初中的设置符合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
小学、初中校舍均达到省级制定的分类标准要求,做到坚固、够用、适用。校舍中的危房能及时消除。
小学、初中的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等均达到省级制定的分类配备标准要求,满足教学基本需要。
第十一条教育经费的要求
财政对教育的拨款做到了“两个增长”。在教育支出总额中做到了以财政拨款为主。
财政拨发的按年度每生平均计算的公用经费达到省级制定的标准,并逐年增长。
教职工工资(包括各级政府出台的政策性补贴)按时足额发放。
在城乡均按规定足额征收了教育附加,并做到了专款专用,使用合理。
多渠道筹措义务教育资金,坚持依法集资办法、捐资助学,开展勤工俭学。
第十二条教育质量的要求
小学、初中毕业班学生的毕业率达到省级规定的要求。
第十三条凡本章已量化的指标,各地不得自行降低要求;凡本章未量化的指标,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区别不同类型地区制定具体标准,并报国家教育委员会备案。
第十四条对已经普及初等教育,但居住特别分散的边疆地区、深山区、牧区等,因自然条件不利,达到本办法第七条规定确有困难的,省、自治区可对初级中等教育阶段入学率、辍学率、完成率的要求做适当调整,并报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
对2000年前只能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县的村办小学,可先要求做到:班班有教室,校校无危房,学生人人有课桌凳,教师教学有教具和必备的资料。
第三章评估验收程度
第十五条按省级确定的义务教育实施规划期限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或初等义务教育的县,应先根据本办法认真进行自查,在自查的基础上,向省级人民政府提出评估验收申请报告。
第十六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提出申请的县,应组织教育和财政、人事以及其他有关部门的人员按本办法进行评估验收。凡达到各项要求的,经省级人民政府核准,即成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或初等义务教育县。有关评估验收的报告、资料等,应于每年10月底以前报国家教育委员会。
地级人民政府在评估验收工作中的职责,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
第十七条国家教育委员会经对省、自治区、直辖市所报评估验收材料进行审查,如发现有不符合本办法要求的,可责成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复查,并有权对复查结论进行最终审核。
第十八条国家教育委员会分期分批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义务教育规划的实施工作和普及义务教育的水平进行评估。
第四章表彰和处罚
第十九条凡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或初等义务教育的县,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授予相应的称号,发给奖牌,并予以奖励。
第二十条凡被省、自治区、直辖市授予“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县”或“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县”称号的,经审查,符合本办法规定要求的,由国家教育委员会分期分批公布名单。
国家教育委员会定期组织评选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或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先进县,并予以表彰。
第二十一条国家教育委员会依据本办法第十八条的评估结果,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表彰。
第二十二条凡普及九年或初等义务教育的县在接受评估验收后,必须继续采取措施,巩固、提高普及义务教育的水平。
第二十三条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撤消其普及九年或初等义务教育县的称号,并报国家教育委员会备案:
(一)在评估验收活动中有弄虚作假行为的;
普及初等教育范文3
关键词:初等教育;学龄人口;视角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9)-12-0024-002
学龄人口变动下初等教育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初等教育的发展。怎样看待和解决这一问题,不仅是优化配置初等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而且是推动我国初等教育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保障。
一、初等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
由于20世纪几次人口生育高峰以及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现在的学龄人口随年份呈现出时多时少,但整体数量不断减少的特征。这一特征给我国的初等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1、后勤设施滞后,读书成本偏高
后勤设施滞后,学生基本的生活、安全得不到有力的保障,对于偏远落后的地区,学校无寄宿、用餐设备几乎没有,大部分学生只能自带午饭。如果遇上天气突变,学生来不及采用相应的措施。那么就导致了学生依赖于附近的农民家庭,这就存在卫生、安全方面的隐患。对学生学习、生活、安全影响重大。特别对于交通不发达地区极为不利。
读书成本偏高,使在校贫困生因无法交学费而辍学。这是现阶段教育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也是许多农民借以不送子女接受教育的把柄,据有关人士统计,在校接受初等教育生,一年至少要花1800元左右,这对于一个年收入仅仅3000元的贫困家庭来说,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又由于学校毫无节制的乱收费,这无疑给了许多农村家庭以沉重打击。因此太多的贫困生辍学在家务农,或者外出打工,增加了社会成本,成为导致社会问题的因素之一。
2、教育经费欠缺,忽视教学质量
教育经费欠缺,致使学校教学设备不齐全。经济落后地区,由于各级政府措施不到位,,有限的教育经费显得杯水车薪。有些地区,学校设施简陋,在校学生少,甚至没有学校。虽然有热衷于发展当地教育事业的人士,自己建学校,买课本、桌椅等必需的学习用品等,但毕竟是少数。目前,一些极度贫困的地区只能在石洞里建学校,用自制粉笔,自带桌椅、课本、求学条件极其艰苦,更不用说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这与国家提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方针极不相称。曾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女青年,为了能让当地的学生摆脱危房中求学而出卖肉体去赚钱的壮举。她这么做是为了学生能安安心心学习,吸取更多的知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下,难道国家真的连投入教育的经费都没有吗?
忽视教学质量,难以培养优秀人才。教育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受教人的前途发展,特别在贫困落后地区,教学环境艰苦恶劣,许多优秀教师不愿意投身于当地教育事业,对当地教育事业明显形成了阻碍作用,这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极为不利。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也有重大影响,不利于学生积极向上、奋勇拼搏、不断进取。
3、重视教育效益,忽视教育公平
重视教育效益,使我国教育事业有巨大的突破,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政府在这方面实施了一些有效的措施,如建立综合性重点小学、中学,配置现代化教学设备。针对一些优秀学生,学校设立了尖子班、高材班,有利于加强管理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设立教育基金,鼓励学生争取奖学金,以及参加一些有利于学习的大型活动。如大型文艺晚会、下乡帮助老人等众多项目。使学生在学习之余,又有了部分社会实践。最有利于学生的是学校组织的各类竞赛,以此来评定优秀学员,组织和鼓励学生参加国家组织的大型竞赛,使学生激发和提高了自身的进取心和竞争心。然而,我们的成就是建立在牺牲教育公平的基础上的。
忽视教育公平,这是现阶段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原因。许多学生在遭遇不公正待遇时,自暴自弃、饱食终日、无所欲求,产生严重的自卑感。这些因素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心里及生活状况。据报导,因老师对一个学生抱有极大的意见,而在其认真思考时,以为他在睡觉,便用力拍打其头部,导致该学生撞击桌子而头破血流,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因此,我们在重视教育效益的同时,也要兼顾教育公平,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奋斗拼搏的精神,才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
二、初等教育发展面临困境的原因。
初等教育的发展,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发展。然而由于学龄人口的波动所导致的种种因素使其陷入了困境之中,归其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点:
第一,制度保障不力。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保障的程度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发展,所谓“教育乃强国之本”,这就是说它与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国防等都有密切的联系。综观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历程,很显然,教育制度保障不力,是导致贫困落后地区教育事业缓慢发展的原因,同时也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贫困生上不起学,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现状。许多贫困家庭因付不起昂贵的学费使子女辍学。教育制度保障不力,致使一些较贫困家庭不能供子女读初中,更谈不上送子女上高等学校接受教育。
第二,思想观念落后。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民占我国人口的大多数。尽管一些思想开放的农民也了解教育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但更多得农民只知也只有务农才能解决温饱,在他们得心目中,读书接受知识是浪费时间和金钱。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虽然使她们的子女学到了更多的知识,但在完成这一漫长的义务中,他们更加坚信自己“务农为主,读书无用”的理念。思想观念的落后,也导致一些农民对子女的教育只限于“金钱”二字。给子女的价值观、人生观造成了极其败坏的影响。
第三,政府支持不够。这对我国初等教育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据徐玉斌副教授所说,“在公共初中教育资源短缺的同时,部分公共初中教育资源又被闲置”。可以看出,政府在有形教育资源和无形教育管理与分配不到位、不具体,致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却得不到合理优化利用。然而在学龄人口变化的困境下,政府不积极、不坚决采取应对措施敷衍了事,这给初等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火上浇油。特别对于贫困落后地区,政府在教育经费投资力度范围不够大,使学校危房面积大,教学设备严重缺乏,师资力量缺乏且分散,未执行国务院在《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所指出的:“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农村小学和教学点要在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适当合并”的宗旨。在学龄人口变动加剧的困境下,政府支持不够使初等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
第四,教育精神欠缺。主要是在贫困落后的地区存在,而人们对教育精神的理念只是皮毛。不知道教育是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实行的。对许多农民和青少年来说,读书就是为了钱。这与总理所提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求学理念,相形见拙。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都以比吃、比穿、比花费为荣,满足一时的虚荣心。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在有些学生心中“有钱能使鬼推磨”这一大转变。“学有所成,学以致用”不再是学生们追求的目标。归其原因,无不因教育精神欠缺所至,教育精神对追求知识的人尤为重要,特别是对贫困生来说,他们以读书为荣,读书才是他们出人头地的捷径。这对于在一个没有教育精神的学习氛围中,难免会受到金钱的诱惑,进而使学生深受其害。我们应以某种载体作为传达教育精神的信号,或者大力宣传名人所崇拜的教学精神,从而使学生有种奋进的求学欲望。
三、促进初等教育发展的对策
初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关系着我国未来教育事业的发展。解决这一大难题,主要从加大宣传力度的角度入手,其次从加强人员优化配置入手,最后从政府支技的角度入手。这样一步一步的解决问题,才能使初等教育事业有所发展。
从教育的宣传着手而言,这项工作的艰难可想而知。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我国教育事业有所发展,但同时也暴露了许多问题。种种因素制约着教育工作宣传的范围,显得力不从心、无以下手。宣传工作要做到深入人心,把教育理念带到家家户户,使人们对教育有全新的认识,认识到教育对下一代的重要性。教育工作者应该对青少年进行耐心的开导,千方百计的劝说青少年去学习文化知识,这样大力度的宣传教育理念及教育的远大意义,必定会为我国初等教育发展做出新的贡献,此外,还要有针对性的加强思想教育,开展一些有进取、竞争的活动,以磨练其意志、升华其思想,从而使他们乐于学习,勇于奋进。
从人员配置的角度而言,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是解决当今我们国家初等教育的关键。纵观西部大开发地区,师资力量极其缺乏,一些地区的学校甚至出现了只有一个教师的现象,而且教育环境十分恶劣。针对以上的情况,因家应采取相应措施。如鼓励优秀教师支教,大力培养免费师范生,鼓励其终身献身我国的教育事业。采取教学点集中布局,把原来分散的合并,从而实现培养人才,发展教育的目的。
从政府支持的角度而言,政府大力提倡教育,宣传教育的重要性,这对推动初等教育的发展显得至关重要。如果一个政府都反对教育,那人们还乐意接受知识吗?答案是否定的。政府在支技和宣传教育的同时,还应采取一些措施,如把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用法律予以规定。再顽固的人也知道法律,从而起到强制性的作用。政府应该对教育接受者进行监督和管理,让学生自觉的履行这项义务。在贫困落后地区,降低读书成本,或者干脆免费就读,这不仅是贫困且有志于学者的福音,而且能够提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对教育的重视。对交通不发达地区,应投资大量的资金去新建公路、建设健全的教学设施,有利于学生方便求学之路,同时也使学生的安全得以保障。对贫困地区输送大量的优秀教师,鼓励有志青年投身教育事业,惟其如此,我国初等教育方能迈出困境,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马振海.河南学龄人口变化趋势和布局调整[J].河南教育,2000(4);
[2]杨延宝.当前农村小学布局调整存在的问题和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04(16);
[3]公共初中教育资源闲置现象分析[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1,(4);
[4]司成勇.城市小学布局结构调整该向何处去[J].当代教育科学,2005(14);
[5]胡彦杰.当前农村小学布局调整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05,(3);
普及初等教育范文4
本文不拘泥于某一个国家和地区,而是力图从世界背景看私立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和现状,并尽可能地依据具体数据来说明观点,从而鲜明地区别于我国很多学者在介绍外国私立教育时所常用的定性方法。
写作本文的目的是希望为教育决策提供些许相关决策支持材料。1997年10月开始实施的国务院《社会力量办学条例》明确提出:“国家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实施义务教育的教育机构作为国家实施义务教育的补充”。这句话既明确了国家政府对我国民办学校给予鼓励和支持的良好愿望,也对民办学校的“补充”功能作出了原则性的规范。然而,这里的“补充”是维持民办学校现有办学规模的补充,还是允许其适度发展的补充,尚无明确说明,只能等待《条例》的“实施细则”来作出规定。而本文可作为“实施细则”的一个小小的注脚,因为我国民办学校规模的预测和确定,不能完全忽视国外相关领域的实践、发展和经验。
本文数据全部取自于《世界教育报告》里的有效数据。所谓“有效数据”,就是比较系统和完整的,既有八十年代的数据,也有九十年代的数据。一个国家仅仅拥有一个时期的数据,则不在选择之列,因为无法作前后对比。在这一原则下,笔者选择了98个国家和地区的私立初等教育的数据和78个国家和地区的私立中等教育的数据。数据均为同一个指标,即私立学校学生数占同一阶段学生总数的比值。通过对这个比值的对比和分析,我们将得出几点结论,并将结论作浅近的定性分析。
二、98国私立初等教育的发展与变化
(1)本表依据的是1980年至1992年间私立初等教育学生数占学生总数的比值的变化情况,例如美国,1980年的比值为11%,而1992年的比值为10%,其变化特征为下降,尽管下降幅度很小。
(2)在98个国家和地区中,私立初等教育覆盖的学生数占同一阶段学生总数的比值,有所提高的国家和地区有53个,占54%;有所下降约有28个,占28.6%,而没有变化的有17个,占17.3%。
(3)表明:国外的私立初等教育,尽管在各国的发展存在着不平衡,但发展和上升的势头是明显的。
(1)智利的私立初等教育增幅最大,上升了20个百分点;格林纳达私立初等教育的降幅最大,下降了84个百分点。
(2)在变化最为剧烈的国家和地区中,增幅在7个百分点之上的有8个,降幅在7个百分点之上的仅有3个。
(3)增减幅在5个百分点以上的国家和地区共有15个,占98国的15.3%,说明多数国家的增减幅在5个百分点之内,私立初等教育变化的相对平稳是明显的。
(4)就地区分布而言,增降幅较为剧烈的国家和地区多在非洲、拉丁洲和亚洲,很少出现在欧洲(东欧除外)和北美洲,说明这些地区的私立教育发展已进入较为成熟的阶段,不大可能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公私立初等教育的平衡已基本形成。
(1)本表的两组比值代表了两个极端,虽然就统计而言,它们都不在常态分布范围之里,但12年间未出现较大的起伏,也可能暗示出私立初等教育机构与其环境已达到了某种程度的契合。
(2)这些国家的比值,无论是特殊的高,还是特别的低,绝大多数都有程度不同的上升,尽管上升的幅度多数在两个百分点之内。
(3)比值较低的国家,其公立教育的普及和发达是勿庸置疑的,然而这些国家似乎十分珍惜那百分之一和百分之二,而不是政府缺乏财力来举办这很小一部分的教育。
(4)国别的地区分布中没有表现出特别之处。
释读和分析:
(1)表明:私立初等教育规模在0~4%之间的有26个国家,占26.5%;在5~9%之间的有17个国家,占17.3%;在10~24%之间的有34个国家,占34.7%;在25~49%之间的有11个国家,占11.2%;在50%以上的国家有10个,占10.2%。
(2)比值在25%以内的国家有77个,占78.6%;在50%以内的国家共88个,占89.8%;
(3)由(1)和(2)可以得知,大多数国家的私立初等教育规模都在25%以内,因而只能是公立初等教育的某种补充。
三、78国私立中等教育的发展与变化
(1)依据的是1980年至1992年间私立中等教育学生数占学生总数的比值的变化情况,例如比利时,1980年的比值为64%,1992年的比值为66%,其变化特征为增加或上升。
(2)在78个国家和地区中,私立中等教育覆盖的学生数占同一阶段学生总数的比值,有所提高的国家和地区有42个,占53.8%;有所下降的有31个,占37.9%;未发生变化的有5个,占6.4%。
(3)私立中等教育,就全球范围而言,上升势头是明显的。
(1)博茨瓦纳的私立中等教育增幅最大,上升了31个百分点;加篷的降幅最大,下降了26个百分点。
(2)增幅在10个百分点以上的,有9个国家;降幅在10个百分点以上的,有4个国家,升降幅度最大的国家,其升降幅度全部在5个百分点之上;如果与表2相比,则可发现私立中等教育的变化幅度大于私立初等教育。
(3)就地区分布而言,升降幅剧烈的国家和地区多位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区,发达国家基本不在此列。
(1)在比值排名前10位的国家中,除孟加拉国、斐济和毛里求斯以外,其它国家的比值均有上升。
(2)在比值排名倒数前10位的国家中,除斯里兰卡和希腊未发生变化外,其它国家的比值也都有所上升。
(3)从表7与表3的比较中可以发现:私立中等教育相比于私立初等教育,发展的势头更为明显一些,例如就比值排名第10位的数字而言,私立初等教育由1980年的55%下降到52%;而私立中等教育同期则由48%上升到62%。
(1)私立中等教育规模在0~4%之间的有7个国家,约占9%;在5~9%之间的,有14个国家,占17.9%;在10~24%之间的,有26个国家,占33.3%;在25~49%之间的,有19个国家,占24.4%;占50%以上的国家有12个,占15.4%。
(2)如表8所示,比值在50%以内的国家,占84.6%,而在其中,比值在5~49%之间的国家有40个,居三分之二多。
(3)如果按照10个百分点划段,那么则发现:10%以内的,有23个国家;11~20%之间的,有17个国家;在21~30%之间的,有12个国家;换言之,多数国家的私立中等教育规模在30%以下。
(4)可以发现:多数国家,私立中等教育的规模要大于私立初等教育的规模,因为私立初等教育规模在25%以上的国家,仅占21.4%;而私立中等教育规模超过25%的国家,约占40%。
普及初等教育范文5
该计划的实施和监管都强调中央、邦、县及社区等多方的参与,它的实行不仅提高了小学生尤其是表列种姓和表列部族女童的入学率和出勤率,提高了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了初等教育的普及,也降低了教师的缺勤率,有助于缩小社会差距。
一、印度初等教育中“免费午餐计划”简介
1“免费午餐计划”的含义
印度初等教育中的免费午餐计划(MidDay Meal Scheme)又称营养午餐计划或者午餐计划,起源于全国初等教育营养资助计划(National Programme of Nutritional Support to Primary Education),于1995年8月开始实施。该计划着眼于改善小学生营养状况,中央以提供免费的谷物及食物运输津贴的方式给予支持。
2“免费午餐计划”的目标
2001年,印度政府发动了“普及初等教育计划”(简称SSA计划),该计划的目标是,到2007年,所有的儿童都要接受初级小学教育;到2010年,实现完全的高级小学教育。为了配合SSA计划的开展,中央政府开始拨巨款支持午餐计划,地方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午餐计划进展迅速。
午餐计划的主要目标是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印度大多数儿童所面临的饥饿和教育问题。具体包括:
(1)改善学生的营养状况。改善公立学校、民办公助学校、教育保障计划(EGS)以及选择与创新性教育(AIE)中心的小学1~8年级学生的营养状况,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2)提高学生的在学率。很多属于社会落后阶级的儿童总是空着肚子去上学。即使那些在上学之前吃过早饭的学生,经过一个上午,肚子也饿了,不利于他们集中注意力。一顿免费午餐可以帮助那些买不起午餐或者离家较远的孩子克服“教室饥饿”。免费午餐不仅会提高学生的入学率,也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出勤情况。
(3)救助受灾儿童。对于那些遭受自然灾害影响的地区的小学阶段儿童,在暑假中为他们提供营养支持[1]。
(4)发掘教育的内在价值。一顿准备好的免费午餐可以被用来向儿童传授很多良好的习惯,比如饭前饭后要洗手,同时也可以借此来教导他们明白干净水的重要。
(5)增进社会平等。免费午餐活动有助于传播平等主义的价值观,如来自不同社会背景的儿童要学习坐在一起并吃同样的饭。特别是,免费午餐活动有助于打破学校中的种族和阶层的界线,而且,从表列种姓和表列部族的社区订餐也可以克服种族偏见。
(6)加强性别平等。免费午餐计划有助于打破女童入学的障碍,从而缩小校内男女生比例之间的差距。同时,免费午餐计划也为一些妇女提供了相应的就业机会,有助于减轻职业妇女为孩子做午饭的负担。
(7)让儿童的心灵受益。生理上的剥夺会导致较低的自尊心、持续的不安、紧张和压力,而“免费午餐计划”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儿童的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1]。
二、“免费午餐计划”实施中各方面责任
为了达成“免费午餐计划”的目标,印度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社区及社会团体都积极参与其中,分别承担着不同的责任与角色。
1中央政府的责任
中央政府在推行午餐计划时主要承担如下几方面的责任:一是按一定的标准免费供应粮食并补贴粮食运输的费用;二是对包括购买豆类、蔬菜、烹饪油和调料、煤气等费用以及厨师工资在内的多项费用,进行定额补助或者按一定的标准分担;三是为小学的厨房建设和厨具购置提供资金,并要求地方政府按一定的比例配套。
在经费分担方面,印度中央政府和经济欠发达的东北部地区各邦按照90:10的基础比例分担,其他邦及中央直辖区则按75:25的基础比例进行分担。此外,中央政府的拨款中也会安排相应的经费用来管理、监督和评估购买粮食、补贴运输费用和烹饪费用等项工作并规定这类经费占总拨款的18%,而总拨款中的02%是用于国家级的管理、监督和评估[1]。
2地方政府的责任
10多年的经验表明,午餐计划全面实施的责任最终还要落实到各邦政府和中央直辖区政府。地方政府必须保证后勤和行政的安排能够促进每个符合资格的学校中健康营养午餐的日常提供。这些安排主要包括发展充足的基础设施,也就是厨房和储物室的建设、厨具的购买。
而资金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利用中央向午餐计划提供的资金;二是通过与各邦和中央直辖区政府中其他部门所实行的其他计划的衔接,从而获得一些流动的额外资源,如饮水和厕所的建设就要与SSA计划、饮用水工程以及总的环境卫生计划相协调;三是各邦和中央直辖区政府的预算支持。
午餐计划的指导方针规定,在一些邦,如果村委会和市地方机构对初等教育负有责任,那么计划实施的责任和每日的监察都应当归属于村级潘查雅特(the Gram Panchayat)或市政当局。村级潘查雅特或市政当局可以设立执行委员会来监管计划的实行。同时,村级潘查雅特或市政当局也可以把午餐计划的日常管理的责任下放到学校层面。
3社区及社会团体的参与
村级潘查雅特和市政当局有责任组织社区成员有计划地帮助学校确保午餐的烹饪和服务等工作顺利进行。老师和社区成员的参与可以确保孩子们能够以友爱的态度一起吃饭,可以确保学生能在饭前正确地洗手、用干净的盘子和杯子,避免乱丢垃圾和食物的浪费以及确保学生能够在饭后清洗自己的盘子、洗手和漱口。同时,午餐计划也为一些贫困的妇女提供了就业机会。
三、“免费午餐计划”的成就
印度初等教育中的“免费午餐计划”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得到了广泛的好评。
1“免费午餐”覆盖范围逐步扩大
该计划最初仅面向公立学校和民办公助学校中的1~5年级学生,到2002年,覆盖范围扩大到在教育保障计划以及选择与创新性教育中心的1~5年级学生。2004年,印度中央政府提出将在暑假为那些受到自然灾害影响地区的学生提供免费午餐服务。2007年10月,覆盖范围由原先的1~5年级扩展到3 479个教育落后地区的6~8年级;2008年4月扩展至教育保障计划以及选择与创新性教育中心的小学1~8年级学生[1]。
2为“免费午餐计划”进行配套设施建设
2006~2007、2007~2008、2008~2009三个年度,根据午餐计划,中央政府拨款448亿卢比用于建设746 758所小学的厨房,其中,455 652个厨房已经建成或者已经开工建设。另外,在上述三个年度期间,中央政府向855 636所小学校提供了4278亿卢比用于购置厨具[1]。
3“免费午餐计划”的质量标准不断提高
为了更好地实现午餐计划的目标,中央政府对午餐的标准也作了相应的规定,并不断地修改和提高。计划施行初期,初级小学的午餐每日最低包含300克热量,8~12克蛋白质。2006年,热量提高到450克,蛋白质提高到12克。2007年范围扩展到6~8年级时,高级小学的营养标准是700克热量和20克蛋白质。
四、对“免费午餐计划”的评价
近年来,印度有很多独立的研究机构就午餐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评估,都肯定了这项计划给教育及社会带来的积极影响。
2005年,阿玛亚森(Amartya Sen,印度裔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领导的研究团队对西孟加拉邦Birbhum县的午餐计划进展情况进行了研究考察,发现免费午餐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入学率和出勤率,促进了初等教育的普及,而且这种现象在表列种姓和表列种族的女童和孩子中的影响最为明显。这项研究还表明,午餐计划也降低了教师的缺勤率。
同年和其后的几年中,也有针对其他邦所做的调查研究,如“拉贾斯坦邦的免费午餐计划现状分析”、“中央邦的免费午餐计划”、“德里的免费午餐计划——一个正发挥作用的计划”、“奥里萨邦Khudra区免费午餐计划的经验研究”、“对安德拉邦免费午餐计划的社会审计”,等等。这些研究都表明,午餐计划在提高学生(尤其是表列种姓和表列部族的女童)的入学率和出勤率、降低教师的缺勤率等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该计划培养了学生共享和友爱的精神,为社会公平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此外,印度全国教育研究和培训委员会2005年的《五年级末学生的学业成绩研究报告》中也指出,在实行午餐计划的地区,学生的学业成绩要高于未实行该计划地区学生的成绩[1]。
2006年,印度初等教育公共报告(PROBE)指出,84%的家庭承认孩子获得了免费午餐;大多数学校表示学生会在学校就餐,而且学生的菜单会经常变化,学校里都会教育学生养成饭前洗手和饭前饭后打扫卫生等一些良好的习惯;午餐计划改善了入学率。印度的“年度教育状况报告”(ASER2007)指出,在2007年10月和11月期间的随机抽查中,926%的学校都已经准备好了午餐。这个数据要远远高于2005年的711%[1]。
免费午餐计划在其实施的最初10年中进展缓慢,没有引起人们特别的关注,使人担心它也会像印度教育领域中的许多改革措施一样“无果而终”或者“雷声大雨点小”。但它最近几年的迅猛发展和不凡成就,却使人对印度教育有一种“刮目相看”的感觉。印度从极端偏重精英高等教育转向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和发展高等教育(高等技术教育)并重且略向前者倾斜的教育发展战略,由此可见一斑。
普及初等教育范文6
一、中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演变
中等教育的任务和结构,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而变化。即使在同一种社会政治制度下,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文化历史传统不同,中等教育的任务和结构也不尽相同。因此,要研究中等教育的任务和结构,有必要对中等教育的发展作简要的历史考察。
在古代学校教育中,没有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髙等教育的严格区分。只有到文艺复兴时期,随着工商业的繁荣和城市的发展,才出现中等学校。从中等教育的任务和结构来看,发展到今天,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这是中等教育发展的初期。在中世纪,教会垄断着教育,只有封建贵族和髙级僧侣的子弟才能入学。资本主义生产的萌 发,工商业的兴起,城市资产阶级随着财富和势力的不断扩张,就要求自己的子弟有受教育的权利,于是出现了以传授知识和发展儿童个性为主的新学校。如德国在 宗教改革时期成立的“拉丁学校”和“文法学校”,法国的“专门学校”(College),英国的“公学”和“文法学校”等.这些就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批中学。
这类中学的一端并不和小学衔接,而是和预备学校或预备班衔接>另 一端则和大学衔接。中学只接受贵族和大资产阶级的子弟入学,学习年限较长,目的是培养国家官吏或直接送入大学深造。当时,劳动人民子弟只有极少数能进入初 等学校,而且不能进入中学学习,这个时期的中学,任务很单纯,实际上是大学的预备学校,学习内容都是古典人文学科,不崖视自然科学的教学。
第二个时期是工业革命以后,从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资本主义工商业迅速发展。十八世纪中叶首先在英国爆发的工业革命标志着现代工业化的开始,大机器生产代替了工场手工业。社会关系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种_济、政治的变革,引起了教育制度、内容、方法的变化。中等教育的变化尤为显著,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if教育范围扩大,学校类型增多。这个时期,除了过去的古典中学外,出现了为资产阶级子弟开设的多种类型的学校。例如,英国、法国、德国的中学都分为三种:一种是为大资产阶级子弟设立的古典中学,注重古典学科,学习年限较长,为升大学作准备;一种是为中产阶级子弟设立的实科中学,注重现代学科及自然学科,培养医学、法律等职业和技术人才》再一种是为中下层平民子弟设立的中学,注重计算和书写能力,培养下级职员。
实科中学的出现是中等教育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它把学校教育和经济部门联系起来了。这类实科中学,已经具备了准备就业和升学的双重任务。但当时,它们无论在程度上,还是升学的资格上,都被认为低于文科中学,它们的毕业生只能升入低于大学的技术学院。
(2)在欧洲大陆,双轨制的教育制度得以确立和巩固。前一阶段,受中等教育基本上是有产阶级的特权。工业革命后,大机器生产需要工人掌捏一定科学文化知识。到十九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实施普及义务教育,并为劳动人民子女在初等教育的基础上设立髙等小学(HighSchool),毕业后可以升入职业学校或师范学校。这就构成了两条并行不恃的教育轨道:一条轨道担负培养高等学校新生或工商业管理人员的任务;另一条担负培养本力劳动者和小职员的任务。
由此可以看到,这个时期的中等教育,已经具备了为升学和就业作准备的双重任务,学校也由单一型发展到多种型。
第三个时期是十九世纪下半叶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十九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开始由肖由竞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效率不断提高。这就 需要更多具有一定科学文比知识的熟练工人和各种各样的技术人才。因此各国都大力普及义务教育,积极发展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这个时期的特点是:
(1)由于初等教育的普及和义务教育年限的延长,中等教育和初等教育衔接起来了。初等教育建立起统一的学校(小学)。除了极少数古典中学仍然只招收预备班学生外,大多数中学都接受小学毕业生,但需经考试,按儿童的成绩和能力,分别升入不同的中学。这就是说小学阶段的阶级区分开始被打破了。
(2)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这种学校既能满足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需要的低级技术人才,又能解决劳动人民子女的就业问题,以缓和社会的矛盾。
(3^在普通中学内开设职业科,设置选修的职业课程,使普通中学兼备为学生准备升学和就业的两种职能。
第四个时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现在。世界政治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际竞争的主要形式转入经济实力和科技力量的竞争。“人力资源的开发”在六十年代被作为髙速度发展经济的条件提了出来。影响战后各国教育发展的还有一个极重要的因素,就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六十年代,世界各国教育都经历了重大改革。中等教育处在改革漩涡的中心。战后中等教育有如下几方面的变化:
(1)中 等教育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得到普及。资本主义国家普及义务教育走过了漫长的道路,几乎用了一个世纪,髙中教育的发展更为缓慢。直到战前,初中毕业生升人髙 中的入学率,除美国外,都还很低。大部分劳动人民子女,学完义务教育后就去工作。但是战后由于生产和技术的发展,以及工人阶级争取受教育权的斗争,高中阶 段的教育也逐渐普及。到七十年代后期,几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髙中的入学串几乎都超过80%。
(2)髙 中的普及,使教育上的阶级区分推迟到高中阶段。初中成为一个过渡期。在初中加强了职业方向的指导。到髙中,根据学生的志愿和能力,分别进入各种类型的学 校。因此,所谓高中阶段的普及,不是初中毕业生都升入普通髙中,而是升入不同类型的高中。例如日本,髙中分普通高中、职业髙中以及综合高中三类。
职业髙中又分工、商、农、水产、家政、护理等科;法国髙中分为八个组,其中五个组属普通科,三个组属职业科。此外,各国都建立起职业教育体系,一部分初中毕业生进入职业学校。因此,目前世界各国髙中阶段的学校类型是极其多样的。
(3)确立定向教育阶段,加强职业方向的指导。许多敦育家认为,初中学生是成长中的少年,他们的才能、天赋和兴趣是多种多样的,找到一条适合他们自身情况的培养途径十分重要。这同fijlii公社会上各种不同职业对学校提出的要求。例如,西德把中学的头两年称为促进阶段,有的州叫定向阶段。法国的初中,四年分两段,头两年为“观察期”,后两年为“方向指导期”。有的国家虽然不设定向阶段,但主张在初中阶段加强对学生的指导,通过不同课程,为学生以后的升学和择业作准备。
(4)六 十年代以来普遍进行了教学内容改革,根据现代科学的发展编写新教材。在知识结构方面,强调加强基础理论知识和职业技术教育。在当今科技知识爆炸,陈旧周期 缩短的情况下,只有基本理论知识才是最稳定、不易老化的。掌握了它就能以不变应万变。与此间时,只有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职业技能,才能适 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有人把这种现象叫做‘‘普通教育的职业化,职业教育的普通化”,这是当前中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向。
二、从中等教育发展的历史中得出的几点结论
上面简要回顾了西方国家中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和当前的现状。有以下儿点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一)中等教育的产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中等教育的发展受政治经济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中等教育作为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是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在此之前,中学不过是大学的预备学校,有的甚至和大学直接连在一起(如法国大学的文学院,就是为其他学院打基础的)。现代教育体系(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建立则是在资本主义发达的后期,即十九世纪中下叶。而中等教育的普及仅仅是近几十年来,在科技广泛应用于生产,生产力空前提髙的情况下发生的。
(二)中 等教育的任务是随着教育发展的水平而变化的。最初的中学的任务很单纯,虽然也培养少数国家官吏,但主要是为升大学作准备。以后,随着中等教胄范围的扩大, 它就具备了为升学和就业作准备的双重任务。而且中等教育越发达,为就业作准备的任务就越突出。这里又可分两个阶段:当髙中阶段的教育还没有普及以前,初中 的任务是准备就业大于升学(如图A);当髙中阶段的教育得到普及后,初中的任务就变为单一地为升高中作准备,髙中的任务就变为准备就业大于升学了。
(三)中 等教育任务的变化,必然引起结构的变化。当任务是单一地为升学作准备时,学校类型也是单一的。例如,最初只有拉丁学校、文法学校这种传技古典人文学科的学 校。当社会要求中等教育培养工商业技术和管理人员时,就出现了实科中学、职业学校等多种类型的学校。同时,受教育机会的阶级区分随着教育发展水平的提高, 不断推迟。当教育发展水平还不太高时,学生受完初等教育后就要升入不同类型的学校,劳动人民子女只能受职业训练。等到生产力发达以后,普及义务教育年限延 长,髙中阶段的教育已经普及,初中的任务变成单一的准备升学,学校类型也趋于一致。此时,受教育的阶级区分就推迟到高中阶段,高中阶段的学校类型也变为多 样化。这些年来,几个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教育的多样化有向中学后教育推移的趋势。但是,还只能说是一种趋势,并未成为现实。只 有到生产力发展到更高阶段,高等教育基本普及时,高中的任务才能变为单一地为升学作准备。目前连高等教育最发达的美国,也还不能做到这点。而且当前大学毕 业生过剩,已经成为西方国家严重的社会问题,高校入学率近年来普遍下降。人们对大学的期望越来越小,许多家庭愿意子女进入职业技术学校,获得一技之长,以 便就业较有保证。因此,当前髙中阶段仍然是准备升学和就业双重任务,学校类型也必须多样化。
(四)中 等教育的结构,不仅指学校的类型结构,而且包括知识结构。最初中学的课程主要是拉丁文和人文学科,因为当时主要为升大学作准备,期望学生成为政治家和宗教 家。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需要处理工商业事务的人才,中学才开始重视自然学科教学。第一个从理论上奠定科学教育体系的是十九世纪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斯 宾塞。他在《教育论》一书中,以第一个醒目的标鼷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他批评当时的教育,只注重表面装饰,不求知识的实际价值。他从资本主义个人主义的观点出发,对人类的知识作了比较评价,设计了中学教育的课程结构,其中数学和自然科学占最大的比重,反映了当时自由资产阶级的利益。他设计的课程体系,至今仍有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