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浅谈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浅谈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范文1
一、 用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
幼儿的绘画兴趣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培养,美术教师必须根据每一名幼儿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方式,激发他们的绘画意识。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学习兴趣对于幼儿美术教育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通常针对幼儿活动灵活的个性,幼儿美术教师会选择趣味教学法来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美术趣味教学法就是指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美术教师将美术绘画知识融合在游戏里或者故事中,不但提高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还能够让幼儿在“玩”中成长。
比如,讲到《有趣的色彩》的时候,为了能够让幼儿清晰直观的了解各种色彩,我会在教学中通过做游戏的方式进行授课,不但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还能够提高幼儿美术教学效率。我会提前准备好许多张不同颜色的卡片,在课堂上把小朋友分成小组,然后给每个小组发放数量相同的颜色卡片。我会提问:“白云是什么颜色”,这时小朋友就会拿出白色的卡片,我还会提问:“蓝天是什么颜色”,这时小朋友就会去找蓝色的卡片。通过小朋友集体的力量,可以很快就找到相应的卡片。然后我在进行色彩的讲解时就会非常容易,因为在小朋友心中已经有了一定的色彩基础。
二、 根据幼儿园实际情况为幼儿创造适合的绘画空间
幼儿绘画需要美术教师给予帮助,为幼儿提供便利的条件。每个幼儿园的情况不一样,所具备的教学实力也不同,所以美术教师要从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出发,注重对幼儿美术能力的培养方式,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结合的方式,让幼儿能够发挥自身优势,创作出优美的作品。幼儿美术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能认为幼儿园只是帮助家长带幼儿的机构,要发挥幼儿园的实质作用,挖掘小朋友的兴趣爱好。在幼儿的心中,教师的说法永远是对的,因此作为幼儿美术教师还要提高自身素质,确保教授给幼儿的知识准确无误,避免因为自身的错误而误导幼儿思维。
拿着画笔涂涂抹抹是每个幼儿必经的阶段,比如,我在教幼儿画动物园里的天鹅的时候,我会先让幼儿看动画片《丑小鸭》,因为动画片是幼儿最喜爱的电视节目,所以我用这种方式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在看完动画片之后我会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当幼儿畅所欲言之后,我在进行总结,讲出天鹅具有的特点和具体画法,等到幼儿进行创作的时候,他们的头脑里就会浮现出刚才看多的动画片和美术教师所讲到的技巧,然后就会跃跃欲试地去绘画,这才是幼儿学习绘画的意义。
三、 在组织活动中提高幼儿的美术创新意识
在幼儿园里幼儿会学到很多知识,美术知识就是其中的一种。美术教师要在平时组织小朋友活动的时候穿插着进行美术知识的科普,让小朋友们在做游戏中也能够学习美术。其实,幼儿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他们所创作的美术作品比较大胆,风格夸张,这也是符合幼儿发育特点的,所以美术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利用各种教学工具开发幼儿的想象力,把美术创新作为美术教育的重点工作来抓。
为了提高幼儿的美术创新意识,我在美术教学中经常尝试新鲜的创意。在一次绘画创作前,我给幼儿讲了一个启发的小故事:有一天小猫钓了很多鱼,它把鱼都挂在了树上,小狗看见了,以为鱼是从树上长出来的,折了一个树枝带回家,小狗希望这个树枝长大了能够长出许多鱼。如果你也有一棵神奇的树,你希望树上长出什么?请你把它画下来。通过我讲的故事,极大地提高了小朋友的绘画兴趣,他们都争先恐后的说自己希望树上长出什么,有的希望长出玩具,有的希望树上长出小动物等等,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激发小朋友的绘画热情,还可以让幼儿尽情地描绘理想中的世界。
四、 科学讲授美术知识和技巧,提升幼儿的创新能力
我认为在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是很有必要的,而且创新能力在幼儿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根据美术教学要求去引导幼儿创造性地绘画,并且在美术线条和色彩上给幼儿进行详细的讲解,将美术基本常识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教给他们,确保幼儿能够掌握绘画的正确姿势和拿笔姿势以及绘画需要的技巧等。美术教师要让小朋友在幼儿园里不仅能快乐成长,还要学会真本领。
在幼儿的眼中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他们在绘画时比较开心和放松,只要美术教师加以引导,就一定能够培养出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好幼儿。比如在讲到《秋天的树林》的时候,要从幼儿的实际水平出发,如果是小班的学生可以教他们先勾画出外形然后再涂色。如果是大班的学生就可以教他们用刮蜡的方法绘画,针对不同的幼儿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绘画潜力,让幼儿掌握更多的绘画技巧,同时通过教学示范让幼儿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浅谈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范文2
关键词 体育游戏 幼儿 创新能力
创新这个词,在现在这个时代,越来越高频率的撞击我们的感知系统,从大的方面来说,创新推动了这个世界的发展,从小的方面来说,创新是个人成长的灵魂,是维持一个人不断进步的能量。创新能力既可以通过后天培养出来,但也会因为没有得到适当的教育而是天性中的创新能力夭折。孩子的思维就像流动的水,没有固定的形状,这时候,我们要做的不是把把水装到一个固定的容器里面,而是要引导它,疏通它,让它流到更广阔的天地去。创新能力的强弱决定一个人能走多好,走多远。所以,从小开始,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是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事情。而在体育游戏中,可以充分打开幼儿的感知系统,让各个感知系统协调运作,进而为幼儿形成正确的认知提供了有效的保证。
一、老师的正确引导是关键
幼儿的身体和大脑都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这个时候,进行体育游戏有利于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他们在充分开放自由的环境下,通过实践来体验和领悟,形成自己的认知。但这其中,不可缺乏老师的正确引导,要在体育游戏中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关键看老师能不能用创新灵活的方法引导孩子,从而提高孩子的创新能。
(一)适时的创造一些新型体育游戏,提高幼儿的积极性。
幼儿时期的孩子处于好奇心膨胀的阶段,对很多事物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觉阈限,也就是事物对其能引起的最大刺激量,接触的频率越高,刺激量会逐渐降低。幼儿对新事物的渴望尤其强烈,如果体育游戏没有适时的更新,孩子很快就会对一成不变的游戏失去兴趣,不利于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老师应该根据孩子的兴趣点和兴奋点,对体育游戏进行改进和创新。
例如,将孩子们喜欢的故事改编成游戏,然后进行角色扮演,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改编游戏,让幼儿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中国有传统健身操“五禽戏”,就是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动作来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老师可以根据此原理,让幼儿模仿各种动物的动作,既可以达到锻炼肢体协调能力目的,也让幼儿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加深对各种动物的认知。在游戏过程中,老师应运用自己移情的能力,对幼儿进行积极引导。值得注意的是,不可用自己的主观意志去干扰孩子,而是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很多老师发现,很多平时沉默寡言的孩子经过正确的引导,会提出很多让人惊喜的奇思妙想。
(二)对于幼儿的创新行为进行正确评价。
幼儿正处于形成认知的阶段,不正确的评价会让幼儿对自己的认知产生怀疑,潜意识里对自己进行不良评价,这种情况可能直接导致幼儿以后的心理和行为的健康发展。对于幼儿的一些异常行为,老师应适用适当的语言,耐心引导孩子说出引发此行为的原因,并积极的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和困扰。而不能在原因不明的情况下,对其行为进行消极评价。
二、开放性环境是幼儿培养创新能力土壤和阳光
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培养幼儿创新能力需要足够开放的环境,在这样的游戏环境中,幼儿可以完全自由的对周围事物进行感知,接触到周围更多的真实事物,这样的环境更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打开他们想象的大门。任何想象力都需要以认知为依托,没有充分的认知,幼儿也不可能凭空想象。所以,提供充分自由,充分开放的体育游戏环境,与幼儿进行积极的互动,让幼儿尽情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没做过的事情,去尝试更多新的东西,从而让幼儿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幼儿就像一株幼苗,需要肥沃的土壤和充足的阳光,我们应该尽可能的为他们提供最优良的条件,让他们在自由想象的天空中翱翔。
三、重视幼儿的“手指尖”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 重视幼儿的手指尖,就是重视幼儿的动手能力,幼儿能从各种游戏中建立和完善自己的认知体系,充满智慧。体育游戏正是为幼儿提供了动手的契机。体育游戏是一种眼,手,脑结合的娱乐健身活动,即可以强身健体,又可以陶冶情操。让幼儿在体验游戏中开发智慧,属于寓教于乐的范畴。幼儿的天性有活泼好动,喜欢模仿,喜欢新奇事物的特点,所以,让他们充分利用自己的能力,自己动手来解决问题,得出问题的答案,会极大的满足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体验到成就感,他们将会有更大的动力去探索和发现。
将活动安排的井井有条并不适合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而是在游戏过程中,灵活的安排时间和操作细节,如在体育游戏过程中,给孩子们提供素材,让孩子们动手制作游戏所需要的道具,这样一来,孩子就会情绪高涨,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并会想出各种办法满足自己的需要。可以把在条条框框的规定之外,你会发现,孩子们的世界是多么的丰富多彩,易拉罐可以拿来踢足球,废纸揉成团就变成了炸弹等等,在培养动手能力的同时,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如果老师直接为幼儿提供现成的游戏工具,那么孩子们将失去动手锻炼的机会,很多幼儿就会失去展示自己闪光点的机会。所以,老师要重视幼儿的手指尖,那是他们智慧的源泉。
总体来说,体育游戏是一种增强幼儿各种能力,使之相协调的活动,其作为幼儿人生的小课堂,让孩子们从中树立起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对以后人格的塑造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我们要好好利用体育游戏来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让幼儿创新教育真正的发展起来,也是为祖国的未来提供最新鲜的血液。
参考文献:
[1]张莉.在游戏中培养儿童的创新意识[J].考试周刊,2008,(44).
浅谈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范文3
关键词:幼儿; 创新教育;实施
幼儿教育是整个学校系统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开端。幼儿园创新教育,应运用现代教育观,以培养幼儿创新意识,启迪幼儿创新思维为目的,通过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构建合理的教育模式,把握时机适度引导,善于运用开放式提问等方法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一、提供激励创新活动的机会和环境
心理环境是幼儿园育人环境的核心。它主要是指由师童关系而产生的一种教育心理氛围。教育心理学认为,民主、和谐、互助的师童关系能使人产生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体验,激发人积极进取。因此,它是促时儿童个性心理品质发展的重要教育手段。为此,我们在优化师童关系,促进儿童个性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过程中,注意树立激励的教师形态。环境是不说话的教师,在良好的环境中幼儿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为了使活动室的环境新奇,我就精心构思活动室的每一块墙面、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区域,充分利用空间,让静止的环境活起来,促使幼儿迸发创造思维的火花
1、要呵护幼儿的好奇心,允许孩子犯错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积极思维的过程。幼儿好奇心很强,能频繁地提出各种问题,并会自作主张地去解决某些问题,结果常常做错事。这时,教师和父母应主动、热情、耐心地对待幼儿的问题,决不能采取冷淡的态度。对幼儿的错误,要积极分析原因,在给孩子耐心讲明道理的同时,对孩子的这种探索精神应加以肯定和鼓励。
2、要鼓励幼儿幻想,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指向于未来活动的。一个人只有敢于幻想,才能超越,才能创新,才能摆脱平庸。人类就是因为有了幻想,才有了向前走的动力,世间无数发明创造,都是有了人们所谓痴人说梦般的幻想才成为现实。懒于幻想的人必定是目光短浅、缺乏创造精神的人。因此,教师和父母要鼓励幼儿异想天开,大胆联想,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
3、要多给幼儿提出问题,设置情境,启发、引导他们通过自己思考、操作以及和他人的交往获得知识、解决问题。鼓励孩子独辟蹊径,与众不同,甚至独立做到“一题多解”。
形态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语态、体态和心态。激励创新的教师形态包括激励的语言、激励的动作、激励的情感,其核心是教师对儿童的尊重、信任、热爱和期望。例如:在寒冷的冬季给幼儿捂捂手,幼儿生病时给予关心照顾,对性格内向、孤僻的幼儿多给予鼓励,建立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
二、激励创新的教育教学方法
面临着知识经济时代的“人生有限而知识无穷”的矛盾,如何学习比学习什么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我们认识到“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放弃对幼儿手把手的教育方式,让幼儿积极行动起来,学会如何寻找工具,寻找什么样的合适工具去猎取自己所需的知识。
在激励创新教育中,我们重点培养幼儿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动手实践的能力。鼓励幼儿大胆探索和实践,爱护、激励幼儿的主动性和独创性。例如,让幼儿对自己要参与的活动有一种设计思想,明确自己想做什么,怎样去做,再根据自己的设计需要去搜集相应的材料,然后开始参与探索性实践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幼儿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学会发现,学会思考,不断获得新经验从而形成新的知识结构,最后实现幼儿创新的设想,达到幼儿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有机结合,激励幼儿主动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1.不断改善幼儿的游戏空间,提供大量的游戏材料,丰富各个活动区的内容,给予幼儿自由选择、自由活动的机会,满足孩子的尝试欲望,引导孩子相信自己。让孩子在游戏活动中充分发挥想象力,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在此,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创新精神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2.为幼儿自主创新提供必要的条件,孩子入园后,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和愿望自主选择活动时间、活动伙伴、活动材料、活动方式,根据学习兴趣在各个学习区域中学习,我们不过多的干涉幼儿活动,适当的提供适宜的帮助和必要的指导。这样,不仅满足了不同兴趣、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而且使幼儿的个性得到自由发展。
3.在自主游戏过程中,孩子们满怀热情的幻想出种种属于自己的世界,如:一张纸、一个瓶子、一块积木都能触发一个游戏的形成。他们在各种自发的活动中逐渐学会思考问题,创造形式不一的游戏玩法,鼓励孩子探索与实践,肯定孩子的发现与创造。从而逐渐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及发展孩子丰富的想象力。
自主是创新的前提,没有自主性就没有创造性,而游戏是培养孩子创新能力的源泉,应当得到保护和加强。只有尊重幼儿,使他们成为各项活动的主人,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创新的积极性。
新世纪呼唤着教育的创新,教育的改革,新世纪更迫切地呼唤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努力创设开放式的环境,遵循“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原则,让幼儿参与到环境中去,实施幼儿创新教育,更好地激励幼儿创新思维是永远值得我们探索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方金华,杜建茹.幼儿园激励创新教育模式浅谈[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2(1)
浅谈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范文4
创造性思维,又叫有创见的思维。即通过思维不仅能揭示事物的本质,还能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建树性的设想和意见。创造性思维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最本质的特征是新颖独特性。主要表现在它对传统的常规思维的超越。想象作为一种特殊的思维活动,是创造性思维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好奇心和兴趣作为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能够激发创造性思维的产生,是创造性思维形成和发展的动力。
三、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现状
家长的错误指导体现在两方面。其一,在幼儿出现“奇怪”的举动时,家长总是根据自我的认识给予纠正。家长们按照成人的思维很快给幼儿给予纠正,而不是从幼儿的思维出发,沿着他们的思路给予巧妙的顺水推舟,使幼儿明白其中的原委。其二,就是家长主观强迫幼儿按照主观设想培养兴趣爱好。不管幼儿喜欢什么,根据家长个人的主观判断,想让自己的孩子多面发展,强迫幼儿参加艺术培训活动。殊不知,这种行为无形中压制了孩子的创造性思维的萌芽。另一方面,家长们没有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给予发展,而是主观强迫幼儿按照他们的主观意念去实施。
四、教育对策
1.营造自由宽松的生活环境是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条件
2.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是创造性思维产生的核心环节
3.及时发散引导和总结是保护幼儿创新意识的重要方法
4.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孕育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助推外力
总之,我们应该正确对待孩子在创新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只要是幼儿充满兴趣、积极探索就应该多赞许、多包容,并给予鼓励和赞扬,这样才能大大激发孩子创新的欲望和激情,有利于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幼儿的创新能力是幼稚的,但其发展的潜力却使很大的。幼儿时期的创造性思维有不稳定性和脆弱性。广大幼教教师和家长要利用一切一切教育活动和适当的条件,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条件和计划,充分让幼儿自由活动,并尽可能地发挥他们的最大潜力。我们要善于启发幼儿的创造萌芽并扶植和保护好。
[1]程立新.浅谈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J].中小学电教(下),2011,(03).
浅谈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范文5
关键词:幼儿教育;语言活动;创新能力;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1;G61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1-0049-01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往往会采取口头提示的方式,“鼓励”孩子去创新。这看似渗透创新意识,实则部分孩子根本不懂,起不到实质作用。为此,要从孩子的认知特点出发,重新解读“创新”的意义,借助语言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让孩子在表达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一、精设提问,培养孩子创新意识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有效提问不仅能吸引学生注意力,还能激发其学习动机,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鉴于这一点,在设计提问时要考虑学生心理,采取开放式提问和延缓回应的方法,加深学生对内容的思考,无形中渗透创新意识。开放式提问是语言活动中最常见的一种,没有标准答案,学生也不受标准答案的限制,可以在故事情境中自由发挥,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想象空间。比如,续编故事《兔医生过河》时,为了促进孩子思维发散,打破常规思路,教师可在续编之前设计开放性问题进行引导:“兔医生接了急诊,要去河对岸治病,小河挡住了她的去路。你认为兔医生能顺利过河吗?”问题一提出,班级里热闹起来,学生各有各的想法。教师趁热打铁:“如果兔医生过了河,那么她是怎么过去的呢?请你发挥想象,续编故事。”这下孩子开心了,慢慢安静下来,积极联想画面,推测兔医生过河的种种可能,还不时和同伴分享,教室里传出孩子们天真的笑语。此外,为了有效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不能忽略一些重要的提问技巧。一般来说,孩子在回答问题之后,很期待教师的反应,希望教师在班级里进行表扬。虽然孩子的心愿要照顾,但一味表扬会让其丧失创新意识。为此,在孩子回答之后,教师不要急于“表示”,可以适当给出“模棱两可”的答案,让其再次思考,顺便启发其他孩子。比如“是这样吗?还会不会有其他情况?”“其他同学有没有看法?”“说得不错,有谁能想出更好的,和他比一比?”如此几次之后,学生在回答问题前就会自然地多想一想,促进思维的发散、拓展,实现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丰富游戏,培养孩子创新能力
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语言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其表达欲望,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孩子在游戏中的语言是最真实、自然的。鉴于这一点,在日常游戏活动中,要把握时机,鼓励孩子积极思考,大胆表述,在释放个性的同时锻炼思维。情境扮演很受孩子欢迎,每次讲完故事之后,可以带领学生制作道具,让其自由选择角色,在情境中尽情扮演,享受模仿带来的快乐。比如,讲完《小猪做客》故事后,组织扮演游戏,学生自由选择小猪皮皮、小猪乐乐以及小猪花花等角色,将故事情节合理、创新地呈现出来。在扮演的过程中,孩子会自觉地联想到生活经验,大胆表述,无形之中就能增强表达能力,提升语言判断力和组织力。此外,教师要抓住户外实践的机会,鼓励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想法,在与同伴的交流中活跃思维,促进语言能力的提升。比如,有一次春游,孩子来到一个美丽的花园。里面百花盛开,绿草如茵,处处是生机勃勃的景象。于是,教师马上设计“找春天”的游戏,让学生一边观察,一边讲述“春天在哪里”。孩子积极地回应:“春天是飞舞的小蝴蝶”“春天是绿绿的草地”“春天是美丽的花朵”等,这些答案不仅正确,而且很有诗意。这就是孩子的创造力,远比成人的想象力丰富。
三、鼓励评价,保护孩子创新思维
孩子不仅天真可爱,而且心思敏感,教师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会对其产生很大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加强对学生心理的关注,注重合理评价,适当鼓励,促进其创新思维的发展。对于孩子在语言活动中的表现,可以采取“肯定多于否定”的评价模式,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心理。当孩子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时,要向其投以赞许的目光,并在语言上进行鼓励:“这个回答真棒!”“你真是一个想象力丰富的孩子!”“你的想法我很认可!”如果孩子对于语言表达存在畏惧心理,就要鼓励他,通过“勇敢地说出来,相信自己”“别害怕,你是一个很棒的孩子”“你会表现得很优秀,相信自己”等话语,帮助孩子迈出成长的一步,促使学生建立自信,让孩子在赞许和鼓励中健康成长。在语言活动中,要多一些赞许鼓励,少一些漠视批评。要让孩子看到教师的笑容,听到教师温柔的话语。只有身处轻松、愉悦的环境,孩子才会自信地表达,不断突破自己,促进语言能力的提升,与此同时迸溅创新思维的火花。
四、结束语
儿童时期是孩子语言能力、想象力发展的重要阶段,教师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创造的潜力,要一视同仁,不断启发,让创新的种子在儿童的心灵中生根发芽。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借助问题、游戏等方式激发孩子想象,拓展创新思维,促进智力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娥秀.浅谈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5(35).
浅谈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范文6
幼儿创造性思维动手能力一、引言
我们在生活中会经常发现幼儿会问很多的问题,或者就一个问题问到底。有的时候,我们会认为幼儿问的问题很可笑。但是有的时候,他们问的问题,却同样难倒了我们的家长和老师,甚至有的老师和家长们都无法答复和解释。实际上,这种探索问题的行为,就是幼儿们创新意识萌芽的直观体现。例如,在一次课堂上,我问:苹果里面有什么?有的幼儿说苹果里面有星星。原因是他们将苹果横着切,发现苹果里面的果核像五角星的样子。这与我们成人竖着切苹果的定性思维有很大的区别。
二、幼儿创造性思维产生的条件及表现
创造性思维,又叫有创见的思维。即通过思维不仅能揭示事物的本质,还能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建树性的设想和意见。创造性思维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最本质的特征是新颖独特性。主要表现在它对传统的常规思维的超越。想象作为一种特殊的思维活动,是创造性思维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好奇心和兴趣作为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能够激发创造性思维的产生,是创造性思维形成和发展的动力。
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主要体现在丰富的想象力和强烈的好奇心。听讲故事活动,是培养幼儿想象和推理能力的极好契机。在活动中,我针对班内幼儿喜欢讲述的特点,经常给幼儿讲一些留有问题或悬念的故事,激发幼儿积极思考的兴趣,并给他们提供自由讲述的机会。幼儿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他们好问、好动、好强,思维不易受束缚,正处于创造性思维的觉醒时期。因此,我们应该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宽松的学习氛围,在日常的教学、游戏与生活实践中鼓励他们敢于质疑、探索和发现,培养他们思维的主动性。
三、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现状
在现实生活中,依然存在着很多压制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做法。主要来源于家长的错误指导和教师的负面教育两方面。
家长的错误指导体现在两方面。其一,在幼儿出现“奇怪”的举动时,家长总是根据自我的认识给予纠正。家长们按照成人的思维很快给幼儿给予纠正,而不是从幼儿的思维出发,沿着他们的思路给予巧妙的顺水推舟,使幼儿明白其中的原委。其二,就是家长主观强迫幼儿按照主观设想培养兴趣爱好。不管幼儿喜欢什么,根据家长个人的主观判断,想让自己的孩子多面发展,强迫幼儿参加艺术培训活动。殊不知,这种行为无形中压制了孩子的创造性思维的萌芽。另一方面,家长们没有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给予发展,而是主观强迫幼儿按照他们的主观意念去实施。
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功利的负面教育。由于长期受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教学中依然还有着不少压抑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做法。其一,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教师往往用“填鸭式”的方法,让幼儿机械地模仿,机械地记忆,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能力的培养。其二,在教学活动中,经常要求幼儿完全照着教师的样子进行各种活动。其三,在教学活动的评价上,教师对上课规规矩矩,下课老老实实的幼儿评价很高。这样的教学,既压抑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也对开拓幼儿创造性思维是一个无形的障碍。
四、教育对策
幼儿的成长环境较为封闭,主要涉及学校和家庭两方面。学校要营造自由宽松的生活环境和氛围,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让幼儿敢说敢做。同时,要提高教师的业务素养,耐心的对待每一位幼儿。家长们也要加强和学校、教师的联系,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根据幼儿兴趣爱好适时进行辅导和加强。
1.营造自由宽松的生活环境是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条件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因此,教师要积极为幼儿提供创造性思维形成的“土壤”和“气候”,在日常活动中有意识地给幼儿创设自由、安全活动的小天地。教师只有为孩子们营造宽松愉悦、安全和谐的环境,才能有助于幼儿想象力的发挥,培养创造性思维。
2.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是创造性思维产生的核心环节
动手能力是创造力的组成要素,动手能力就是通过动手去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句成语叫“心灵手巧”,思维确实和手巧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刻意培养孩子自己倒水喝、用筷子吃饭的习惯,自己整理玩具等自理能力。我们也可以帮助孩子做多种手工以提高技巧,在动手的同时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有条件的家庭,还可以让孩子学习一些乐器,非常有利于培养孩子手指的灵活性,还可以锻炼手、眼、脑的高度协调能力。总体来讲,我们必须重视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有机会参加各种动手的活动,促进孩子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3.及时发散引导和总结是保护幼儿创新意识的重要方法
灵感是创新火花的闪现,当孩子在活动中有创新的意识和举动时,老师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评价,表扬孩子肯动脑筋,夸奖孩子的求新求异的想法和做法,老师的肯定能大大激发孩子的热情,对他们微小的创新意识起到保护和激励作用。我们要以鼓励为主,激发幼儿的创造性;还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和课外知识,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完善自己,这样才能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质。学习是主动探求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教师需要不断将这种教育观念融入教育实践中,充分发挥幼儿主体作用,提倡大胆想象,为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搭建平台。
4.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孕育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助推外力
越来越多的家长认为,家庭教育必须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家长开始重视对幼儿各种素质的培养,同时重视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家长要为幼儿创设轻松愉快的环境,使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要及时对幼儿的奇思妙想加以肯定。教师作为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纽带,要和家长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平时多和家长沟通,指导家长参加一些学校活动,让他们学习一些指导方法,发挥家庭在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重要作用。
总之,我们应该正确对待孩子在创新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只要是幼儿充满兴趣、积极探索就应该多赞许、多包容,并给予鼓励和赞扬,这样才能大大激发孩子创新的欲望和激情,有利于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五、结语
幼儿的创新能力是幼稚的,但其发展的潜力却使很大的。幼儿时期的创造性思维有不稳定性和脆弱性。广大幼教教师和家长要利用一切一切教育活动和适当的条件,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条件和计划,充分让幼儿自由活动,并尽可能地发挥他们的最大潜力。我们要善于启发幼儿的创造萌芽并扶植和保护好。
参考文献:
[1]程立新.浅谈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J].中小学电教(下),2011,(03).
[2]卿忠.浅谈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
[3]沈洁云.浅谈如何培3~4岁幼儿的创造性思维[J].中国校外教育,2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