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工作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免疫工作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免疫工作计划

免疫工作计划范文1

一、工作目标

1、“四苗”免疫接种率以镇为单位达90%以上。

12月龄儿童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城镇达90%,农村达80%;

新生儿首次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城镇达80%,农村达50%。

2、冷链运转按时完成率100%。

3、启用新的计划免疫监测报表,报表及时,数据准确。

4、推行全国儿童免疫接种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实施免疫金卡工程。

5、加强AFP监测,接到AFP报告后及时开展各项工作。

6、疑似麻疹病例个案调查率100%。

7、百日咳发病率<0.5/10万,消除白喉、新生儿破伤风。

二、具体措施

1、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区各接种点继续实行按日接种、随时接种的方法,其它各个接种点每年至少提供6次以上免疫服务,接种期间采取定点、入户、流动等多种服务形式,结合查漏补种,提高免疫接种率;采取有效措施发现和免疫流动人口儿童、计划外生育儿童等特殊人群;加强免疫接种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包括卡证登记、资料管理、器材正确使用与管理,接种率监测与报告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加强冷链建设,及时更新和补充必需的冷链设备,加强设备的操作管理,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以保证疫苗质量,提高免疫服务质量。加强培训,提高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2、继续实施强化免疫工作。按照上级要求在统一时间内继续开展脊髓灰质炎、麻疹强化免疫活动。

3、加强计划免疫知识的信息传播与社会动员。利用各种宣传日或其它有利时机加强与新闻单位的协作,开展多种形式的计划免疫知识的宣传、教育;各接种点要利用日常接种的机会,加强与儿童家长面对面的人际传播,使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到各种疫苗接种的相关知识和信息,提高其主动寻求接种服务的意识。

4、继续加强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麻疹、新生儿破伤风的监测工作。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是维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的重要措施。各医疗单位要加强AFP监测,加强督导,定期开展AFP病例漏报调查工作。继续实施加速控制麻疹规划,进一步降低麻疹发病率,提高麻疹、新生儿破伤风监测质量。

5、加强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后的管理工作。各接种门诊(点)要有专人负责计划免疫用乙肝疫苗的管理,建立健全疫苗领发、保管制度,设立疫苗专用帐本,做到帐苗相符,并及时报告各类报表。

6、加强计划免疫工作督导。区卫生局和区卫生防保站将加强对儿童接种工作的日常督导和专项工作督导,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督导和指导下级单位及人员及时改进工作。

免疫工作计划范文2

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及措施

1.1医院

医院是以病人为主要服务对象,儿童计划免疫在集医疗、预防、科研为一体的医院中[3],它的空间是比较窄小的。我中心为提高计划免疫工作的质和量,预防接种门诊每天8:00~11:00,周一至周六,准时开诊,按照规范门诊要求,分门进出,在今年的门诊工作中,根据本中心实际情况,调整了门诊布局,扩大就诊面积,并增加了叫号系统,对候诊、预检、登记、接种、留观的程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实行流水线式操作,减少了家长排队等候的时间,同时添置了一些儿童游玩设施,减少了儿童因等候时间太长而产生恐惧和烦躁心理。我们建立、健全了组织和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分工协作。加强了门诊预检登记工作,并将所有年龄段儿童的预防接种登记卡汇总至门诊处,每日开诊前按照接种的步骤和具体要求,做好接种前的准备工作,认真做好预检,详细询问接种儿童健康史、过敏史及既往健康史,向儿童监护人告知本次接种疫苗所预防的疾病,副反应、接种后所应注意的事项等有关内容。并根据今年的疾控要求,各疫苗接种做了相应的告知同意工作,做好了一、二类疫苗告知单的签收、整理工作,并同时登记接种证,接种卡及现场册,严格按照免疫程序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要求实施接种。每天门诊工作前后,做好冰箱测温及室温测量,保证疫苗的冷链效果,门诊结束后,做好每日疫苗的使用量的核对和统计,及时输入电脑,提高接种率,准时完成每月月报表,制定生物制品预算表,各种突击性报表及计免资料管理。

1.2条块

我们实行条线与地块相结合的形式,更加合理的安排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对各条块实行质和量的考核。对预防接种的儿童,经常通过电话通知,到儿童家里去催促家长们及时带孩子来接种疫苗,以保证预防接种的及时率和效果。

1.3对于新出生的婴儿

我们把计划免疫知识与产后护理知识通过产后访视的形式对产妇及家属进行宣教。

2搞好宣传

为了扩大预防免疫的覆盖面,响应市疾控中心的号召,每年的4月25日定为计划免疫宣传日,今年的预防接种宣传周主题为“预防接种,健康的保障”,通过各种宣传形式对儿童家长在计免接种注意事项方面,计免的禁忌症如发热、急性期表现疾病,过敏体质,神经系统疾患,既往有严重反应者,重症慢性病人免疫抑制使用者等等的知识了解。同时,对接种后可能发生的反应如一般反应、异常反应、甚至严重反应的鉴别以及处理原则,让家长对预防接种反应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和居委会取得联系或联合,用墙报和宣传画的形式把计划免疫知识宣传到各个社区,每个季度进行一次新知识的宣传,包括其他卫生知识的宣传。

为方便那些因为工作较忙的和那些因为贫困的、没有文化的父母们使他们都能了解什么叫计划免疫、预防接种、计划免疫的意义、目前计划内有哪些疫苗、能预防哪些疾病等,我们增设了DVD和液晶电视机,以不间断地滚动播放的形式向儿童家长进行宣教。

加强流动人口的宣传与管理[4]。因为流动人口流动的特殊性,这是计划免疫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盲点。需要耐心地解释和细心的工作。对在外地出生的婴儿,特别是流动人口,很多家长不知道孩子应该接受预防接种。为了让所有的孩子都能按计划接受免疫接种,我们每季度采取地毯式普查的方式进行查漏补种。

3加强工作的协调性

3.1在社区内与各方面配合好

不仅要和居委会配合,而且还要和有关单位或部门的家委会配合,了解掌握有多少孕妇,动员她们到医院建立“孕妇保健卡”定期到医院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及孕妇的健康状况,并经常与其保持联系,相互沟通,了解其婴儿生产时间及健康状况,需要提供什么帮助等。

3.2 向孕妇宣传

在社区内组织孕妇学习,举办形式多样的孕妇卫生知识及预防接种知识学习班,了解新生儿预防接种的重要性、及时性。婴儿出生后要及时到医院建立预防接种证,并按计划及时接种疫苗。也可以在婴儿出生后联系我们,必要时到家中为其办理有关手续,让婴儿能及时接种疫苗。

4制订详细的工作计划

4.1制订下阶段计划,按计划完成每项工作

每月抽出几天时间在居委会给孕妇讲解免疫接种知识,出墙报,同时到应该接种的儿童家里了解疫苗接种后的情况。出现不良反应时,指导不良反应的处理。一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避免有些孩子在接种疫苗后偶然患病,而家长以为是接种疫苗反应,故不带孩子看病延误治疗,引起不良后果的发生。

4.2创造经济效益

下社区把计划免疫工作做好了,同时也为群众做了医疗卫生知识的宣教,也了解了群众的需求,并及时为其提供医疗服务。这不仅给医院带来了社会效益,同时也给医院带来了经济效益,还给群众带来了方便。

只有把计划免疫工作做得更全面更细致,才能使更多的孩子得到更好的保护。使儿童更加更好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王钊.计划免疫培训学员手册.卫生部卫生防疫司,联合国儿童基金会,1993,11.

[2] 王晓军、张荣玲.流动人口儿童免疫接种现状和影响同时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7,5:3.

免疫工作计划范文3

关键词:免疫规划、管理、疾病

1必须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多部门参与,形成合作联动机制

实施国家免疫规划是各级政府一项十分重要的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基层政府应该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发挥主导作用,将国家免疫规划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首先要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规定,将免疫规划工作纳入政府和部门工作目标。其次政府应将免疫规划工作经费和预防接种补助经费纳入当地财政预算,建立稳定的免疫规划工作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及时足额地将免疫规划工作经费划拨到免疫规划项目执行单位,将免疫工作人员的工资和工作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第三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免疫预防专业人员数量本来就不足,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后,工作量将将成倍增加,对免疫预防工作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级免疫规划队伍急需得到调整、充实,政府在人员编制上应该予以优先保障。第四加强政府和有关部门对计划免疫工作的理解、支持、配合,在政府主导下,加强与卫生、教育、派出机构等单位、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加强应急管理的联动合作,建立免疫规划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发挥各方优势,共同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及其造成的损害。

2加大业务培训力度,提高基层免疫规划人员素质建设

免疫规划是技术性很强的专业性工作。在落实免疫规划工作方面,应该看到各地区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还不够完善,基层预防接种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亟待提高。通过业务培训,提高基层卫技人员对预防接种工作的认识,普及预防接种的有关知识,对免疫规划专业人员和基层接种人员熟悉新增疫苗免疫接种程序,提高专业素质,规范预防接种操作及管理都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加大对免疫规划工作人员的培训要形成制度化、常态化,要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采用系统培训、岗前培训、岗位培训、继续教育等多种方式方法,分期、分批开展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并对所有免疫规划工作人员要定期进行业务技能考核,根据考核结果,确定重点,开展针对性的强化培训和技术指导,只有通过反复多次的学习教育、培训,使基层预防接种人员全面、系统、熟练的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尽快适应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需求,全面提高执行免疫规划工作的能力。

3抓好规范化门诊建设,提升基层免疫规划服务水平

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是基层免疫规划的前沿阵地,是加强和完善免疫规划的基础性工作,具有窗口和示范作用,一是要按照“科学规划、定点接种、资格认证、规范管理”的原则,根据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内容和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合理设置预防接种服务机构,调整和完善预防接种服务,增加预防接种服务的频次。二要合理调整和充实基层预防接种人员,建立人员培训和考核制度,严格对预防接种服务机构(门诊、接种点)准入制度和预防接种人员资格的认证,三巩固和提高省级预防接种示范门诊建设和乡镇卫生院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的成果,强化安全接种、有效接种意识,提高预防接种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四是建立预防接种服务体系,完善预防接种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形成以预防接种门诊定点接种为主,预防接种点上门查漏补种为辅的预防接种服务模式,提高预防接种服务的及时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加强预防接种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4建立完善免疫规划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提高免疫规划管理水平

随着免疫预防工作及针对疾病监测工作的深入开展,传统的以手工记录为主的接种登记、数据统计、资料汇总、上报和疾病监测资料分析等,已难以适应工作的需要,疫苗漏种、漏登、统计数据严重偏差、原始资料无据可查等问题时有发生,严重制约了免疫规划工作向更高层次的发展。以先进的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支撑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已成为现代计划免疫管理的必然趋势。为提高计划免疫科学决策的及时性与准确性,建立和完善适合新形势发展的基层预防接种信息管理 系统,一方面构建计划免疫网络,通过计算机对目标人群进行管理,通过计算机检索应接种人群,将极大地提高防保医生的接种速度,实现目标儿童就近接种,而管辖机构也可以通过网络了解该目标儿童的接种信息。另一方面,疫苗和注射器管理实现信息化后,利用网络报告系统对辖区内疫苗和注射器的总库存数、近效期疫苗和注射器库存数、过期情况作出查询和统计分析,以指导疫苗和注射器的分发、调配和管理,有效加强疫苗和注射器的信息网络报告管理,合理安排疫苗和注射器的计划和使用、减少浪费、提高工作效率。

免疫工作计划范文4

关键词:流动儿童;免疫工作;宣传;管理

【中图分类号】R1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344-01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结合的流动人口也在不断的增加。流动人口的增加,也就造成了流动儿童管理难的问题,流动儿童不能够及时的免疫接种,给原本相对稳定的免疫系统带来了威胁,同时也增加了传染病爆发规模增大的可能性。[1]现对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现状与对策进行如下探讨。

1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现状和问题

1.1流动儿童家长健康意识薄弱:流动人口中大部分是来自农村的务工人员,其自身文化素质和卫生意识较差,同时受经济条件制约,很大一部分人没有固定的居所,也就无暇顾及儿童的预防接种。其次就是由于计划免疫工作开展以来,传染病日趋减少,尤其是小儿传染病的发病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所以很多家长也就认为孩子没有进行接种也没有得传染病,导致不愿意接种。

1.2宣传教育工作不到位:目前社会中,独生子女所占比例较大,家长对子女的重视程度也很大,这也给计划免疫工作带来了条件。但是由于流动儿童的家长没有固定住所,职业也比较繁杂,无法看到电视或者是报纸的宣传,导致常规的宣传方式存在不到位的现象。

1.3计划生育外儿童普遍存在:由于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超生的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在农村,超生妇女在怀孕期间东躲,孩子生下以后也是居无定所。有的甚至是不在正规医院生产,更不可能进行预防接种,这也就给儿童的计划免疫接种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1.4流动人口计划免疫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由于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的工作量大,专业性强,而政府部门并没有给予足够的人力和物力的支持,导致主动搜索流动儿童人员数量不够。由于计划免疫工作人力不足,队伍不稳定,给计划免疫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危害和不良影响。还有就是公安部门只是对外来人口的暂居进行管理,其中尚未涉及到儿童,同时教育部门对学前儿童并没有统一的管理。

2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管理对策

2.1加强政府管理重视:对于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管理工作,应该充分的发挥政府的协调和管理作用,使有关的政策和问题得到很好的落实和解决。比如说政府应该建立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服务管理机制,针对流动儿童的特点,进行统一的接种和管理。

2.2加强对计划免疫知识的宣传:利用各种各样的手段,比如报刊、标语、海报等,全方位的对计划免疫工作进行宣传,使计划免疫工作能够家喻户晓,使流动儿童家长能够主动的接受免疫接种。由于流动家长自身素质不高,对计划免疫工作的认识不足,自我国开展计划免疫工作以来,对传染病发生的控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所以还要不断的客服和加强流动儿童家长无病防病的心理状态。[2]

2.3增强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对所有的计划免疫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知识培训,并进行考核,工作人员要持证上岗,同时还要不断的增强免疫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工作的主动性,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操作,加强与流动人群的沟通,了解和掌握儿童的家庭状况以及健康状况,查看是否存在漏种或者是不种的现象,要查明没有按时接种的原因。

2.4建立各项流动儿童管理制度:健全的管理制度对于流动儿童的管理有着积极的作用,定期的调查制度的落实情况,对于制度落实的过程中存在的漏洞,及时的进行优化。将流动儿童的管理工作纳入到常规的管理工作中去,成立流动儿童管理档案,并定期的上报给相关的管理部门。

2.5发挥网络管理的作用:根据省、市之间的关系,建立空间计划免疫联系网,实行对流动儿童出生地与现住地的同步管理,通过网络实现对流动儿童接种情况的动态监控,有效的消除流动儿童的免疫空白。

2.6加强多部门合作:要做好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卫生服务部门除了要做好本职工作外,还要加强与户籍管理部门、教育部门、公安部门以及计生等部门的合作,能够充分的利用各部门的职能,有效的提高计划免疫工作的效率,同时能够达到对流动儿童长期的管理目标。[3]

3讨论

总之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工作是卫生服务领域内的重点和难点,也是目前我国免疫领域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不断的加强对计划免疫工作的宣传,让流动儿童家长能够自觉的接受免疫接种,同时还要改善免疫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态度,保证在免疫工作中能够提高优质的服务,才能够进一步的提高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的接种率,推动计划免疫工作的顺利展开。

参考文献

[1]余晓琼,路秀平,武滨.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管理[J].中国计划免疫,2005,11(1):73-75

免疫工作计划范文5

计划免疫是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利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达到控制以至最终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只有做好预防接种,提高接种率,才能减少传染病的发生。但在工作中,往往还有很多因素影响和制约接种率,笔者就这方面的体会介绍如下:

1 影响接种率的因素:

1.1计划免疫的宣传力度不够,有的家长对计划免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认识。

1.2当前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流动人口越来越多,流动人口已成为预防接种的一个难点,外来流动人口大多缺乏自我保健意识,以及预防接种工作人员对外来人员情况缺乏了解,导致工作出现空白。

1.3各地出现的一些预防接种事故,经过新闻网络媒体的报道,导致家长对预防接种工作出现抵触心理。

1.4一些地方特别是偏远地区超生二胎甚至多胎现象严重,家长为逃避计划生育检查进而选择逃避疫苗接种。

1.5在疫苗接种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如个体差异,机体状况等)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甚至较严重的异常反应,家长缺乏对接种的正确认识,害怕疫苗会对孩子健康造成影响,也选择逃避接种。

2 提高接种率的措施:

2.1通过出宣传栏或发放宣传单,在电台.电视台等网络新闻媒体开展专题讲座,广泛宣传预防接种的知识及好处,取得家长的理解配合和支持,为预防接种打下坚实基础。

2.2加强与接生单位的协调,做好乙肝和卡介苗的转卡工作,要求接生者动员每一位家长到其所属的接种门诊办理预防接种证并接受疫苗注射。

2.3加强与公安、社区等部门联系,定期开展辖区内新生儿及目标儿童的调查摸底工作,以便取得较为准确的本地出生儿童和外来流动儿童的异动情况,及时登记、建卡(证)、录入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编制免疫 计划,下发预约接种单。

2.4做好适龄 儿童的入学、入托(园)接种证查验工作,对未完成计划免疫程序的应及时补全。

2.5接种前要仔细询问病史及身体状况,避免接种后诱发或加重原病情,接种后告知家长留观儿童30分钟,对接种后可能出现的局部反应或全身症状以及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要交代清楚。

2.6加强接种人员技术培训,建立健全接种制度,规范接种程序,加强疫苗管理,保证接种质量,坚决杜绝接种事故。

免疫工作计划范文6

【关键词】经济开发区;计划免疫;接种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490-01

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于2001年9月经政府批准启动的省级开发区,享有县市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下辖1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和新城区筹备处,10万人口,辖区面积420平方公里。对于人口多,区域广的开发区来讲计划免疫工作的重要性十分突出。

我国从1978年开始实施儿童计划免疫,通过对儿童实施有计划的预防接种,有效地控制了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的传播,对保障儿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起到了无法估量的作用。[1]开发区计划免疫工作实施多年来,通过各医疗卫生单位的努力,通辽开发区的预防接种工作从过去的非计划免疫接种转入有计划的免疫接种,从过去的盲目性免疫接种转入有针对性的免疫接种,从过去的月龄儿童各疫苗稀缺到月龄儿童各疫苗全面接种,月龄儿童免疫接种及相应传染病得到有效的控制,计划免疫工作已取得显著成绩。

在此基础上,通辽开发区为进一步加强计划免疫管理,提高预防接种质量,确保计划免疫地落实。近年来,开发区引入网络化管理这一手段,全面推行集中、定点和定时的接种形式。现将推行计划免疫接种形式进行总结:

1集中接种形式

即以乡镇为单位的门诊接种,用于人口集中、交通便利和经济条件较好的乡镇;开发区门诊集中接种和逐村巡回接种相结合的模式,对那些偏僻的村落,实行逐村巡回接种很有必要。集中式接种的负责人一般是开发区计划免疫工作者,他们要经过系统培训,接种知识全面,技术操作熟练,接种质量好,免疫成功率高。能保证所用疫苗质量高效能,不变质、不失效。接种时能做到无菌操作,基本保证一人一针一管一消毒,对不良反应能及时处理,保证接种对象安全,确保接种安全有效。[2]

2定点接种形式

适用于范围大、交通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村落,在区域的中心设点集中接种。以96――97年出生孩子免费接种乙肝疫苗为例:自治区卫生厅规定,乙肝疫苗的接种方式以定点接种为主,我市有200多个接种点。为了加强乙肝病毒控制,国家确定于2009――2011年在全国范围内对1994年至2001年出生的未免疫人群实施乙肝疫苗接种,根据自治区的统一安排,我市2009年对全市范围内1994年1月1日至1995年12月31日期间出生的未接种或未完成3针次乙肝疫苗接种的儿童开展了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工作。2009年10月启动了乙肝查漏补种摸底调查工作,全市共摸底调查适龄儿童260196人,15岁以下共需补种儿童65611人,需补种乙肝疫苗193079针次;2009年需补种儿童21418人、62243剂次。2009年11月15日开始,2009年乙肝疫苗查漏补种第一针次接种工作正式启动。2010年1――6月份此项工作继续进行,1-6月份共计补种儿童19528人,21564剂次。截止到2010年6月30日,全市15岁以下儿童累计补种20539人、57509剂次。

3定时接种方法

在开展按月接种的同时,实行按月定时接种。开发区实施网络化管理后,疫苗定时接种进行详细划分情况如下:

3.1儿童出生后1个月内,家长应到居住地社区办理儿童预防接种证。

3.2儿童预防接种证作为儿童预防接种的凭证、记录定时接种,每次预防接种时家长必须携带本证。

3.3预防接种证由家长或其监护人保管,遗失时应及时补办。

3.4儿童家长要了解预防接种的相关知识,在接种前应主动提供儿童的健康状况和预防接种禁忌情况。

3.5为了保证预防接种质量,请家长带小孩到当地指定的社区接种疫苗,并对预防接种的服务质量进行监督。

3.6我市开发区对常住人口或暂住人口,均可按时预防接种,外来儿童同样享受政府免费提供计划免疫内疫苗的权利。

3.7儿童接种后,应休息15-30分钟。个别儿童接种疫苗后如出现高热等反应,请及时到医院诊治。

我市开发区计划防疫接种工作在取得成果的同时,也在工作中发现了一些问题:

开发区成立不久,各方面建设不断开展与完善,加之经济政策不断开放,企业飞速兴建,流动人口不断增加,使散居儿童管理更加困难。多数村级防保网不健全,防疫专职干部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流动人口对防疫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给我开发区预防免疫工作增加难度。

开发区实施计划免疫是预防相关传染病最经济、安全、有效的措施。开发区计划免疫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至关重要深入开展对群众计免知识的宜传和对专业人员的业务培训。要不断提高通辽市开发区计免工作人员业务素质。熟练接种技术,切实保证接种质量,杜绝事故发生,充分发挥并健全冷链器材作用,以保证各项计免任务的顺利完成。

从而,进一步控制传染病发生,提高全民素质,更好地为开发区经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