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个人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学检验个人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学检验个人总结

医学检验个人总结范文1

我校于2014年开始招收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在此之前,主要教学对象为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侧重于培养学生相关检验技术,而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在培养学生相关技能的基础之上,还要培养学生科研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1]。针对招生层次的变化,明确目前我校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才能有的放矢。我校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存在以下问题:(1)我校相关教师的中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经验丰富,而高职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理念均有别于中职课程,需要相关教师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探索更为科学的教学方案与教学手段[2]。(2)我校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一般采用特定的形式开展,实验步骤和结果都是确定的,学生缺少独立思考机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难以提高。这就需要将实验教学与临床实际联系起来,并构建科学的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体系[3]。(3)目前,我校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与临床实践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在今后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学校应多与附近的医院合作,充分利用其平台的优质资源,开设应用性、综合性实验,开阔学生视野,提高教学质量。

2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课程教学体系改革

2.1改变基础实验教学手段,建立以研究为主导的教学体系。基础实验着重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强化专业基础和实验基础[4]。本教研室对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基础实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遵循以学生动手为主、教师示教为辅与多媒体教学弥补的原则,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对于一些实验室难以开展的最新实验项目,教师可以通过微视频演示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学科最新研究动态和技术。具体基础实验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参与实验教学的每个环节[5],包括准备实验、实验过程、实验研讨、实验总结以及科研活动,实现教学相长。学生轮流参与实验准备过程,教师鼓励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提出问题,组织学生以5~6人一组讨论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实验结束后,每组学生根据实验结果以及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总结,归纳成败原因,总结经验。2.2建立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体系。综合性实验是指在学生具有一定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对学生实验能力与实验方法进行综合训练的一种复合性实验[6]。设计性实验是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我校临床微生物学检验课程实验课和理论课学时比为1∶1,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是培养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人才的关键[7]。我院传统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课程设计见表1,改革后的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课程模块设计见表2。本教研室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分为以下几个环节。2.2.1抽签选择临床模拟标本。实验教师准备临床模拟标本,例如感染病原菌的尿液、血液、痰液、脑脊液、粪便等,学生抽签进行实验,两名学生一组或者4名学生一组。2.2.2设计实验方案。每组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拟定实验方案,设计微生物学检验程序。2.2.3实施实验方案。学生根据确定的方案进行实验。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协助学生解决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应做到总体调控,把握学生实验进度,保证其进行按时完成实验。2.2.4实验总结。实验结束后,各小组撰写实验报告,同时对实验进行总结,讨论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归纳实验成败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实验方案及实验步骤。2.2.5成绩评定。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等对其进行综合评定,给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成绩。2.3构建开放式的实验教学模式。开放式的实验教学模式是一种先进的现代化实验教学方式,是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模式。开放实验室不仅是时间和空间上的开放,更应该是实验内容(实验课程、实验项目、研究课程)和师资的开放[8]。教研室每学期接纳一些自愿参与研究的学生,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进实验室,开展实验研究,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查阅大量资料以及进行简单的课题研究,掌握课题设计思想和实验技术,撰写实验研究论文,这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教学与科研一体化。2.4逐步建立医院实践体系。本教研室与长期从事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医技人员和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共同建立了医院实践体系。我院对2015级、2016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进行教学改革,共6个班级,改革班学生在校掌握基本技能后,进入医院接受实验教学,共设接种、培养、鉴定3个项目,每个项目都有明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同时对改革班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和毕业实习期间的表现进行调查分析。

3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课程考核体系改革

本教研室建立以能力考核为核心的实验课程多元化考核模式,重视对学生实验过程的评价[9]。实验成绩主要由基础实验成绩、综合性实验成绩、开放性实验成绩、临床试验成绩组成。基础实验成绩由教师给出,占总成绩的30%;综合性实验成绩包括小组成绩和个人成绩两部分,其中小组成绩由教师给出,占总成绩的15%,个人成绩由小组成员给出,占总成绩的15%;开放性实验成绩由教师给出,占总成绩的10%;临床试验成绩由医院带教教师给出,占总成绩的30%。

4讨论

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新型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同时建立综合性、开放式实验教学体系,将实验教学与科研活动紧密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难题能力。此外,逐步完善开放性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实验教学改革将课堂延伸到工作岗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增强学生职业认同感。实行多元化的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课程考核方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独立操作能力。

医学检验个人总结范文2

【关键词】卫生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卫生微生物学是预防医学重要的专业课程也是必修的考试课程,而卫生微生物实验教学是卫生微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实验教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及其学习效果,除此之外实验能力的培养在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方面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卫生微生物学检测的目标对象不仅包括病原微生物,也包含了非致病和条件致病性微生物,标本的来源除了人体之外,也来源于空气、水、食品、药品、化妆品等人类与之息息相关的生境,并且致病微生物的数量在各种生境标本中也很低,因此,卫生微生物学实验的教学在采样方法、采样量、样品处理方法等方面与医学微生物学和临床微生物学实验的教学存在很大的区别。

十年前“非典” 事件的突然发生,充分暴露出了我国目前在公共卫生与预防保健事业方面的薄弱。近几年随着公共卫生体系和相应的应急机制的建立,公共卫生方面的人才也相对紧缺并且也应加紧培养,特别是在培养具有卫生检验方面能独立工作、解决实际问题且具有扎实的实验操作能力的专业人才是预防医学高等教育中需要迫切解决的重要课题。那么作为教学人员,如何在一学期的时间里,让学生对卫生微生物学的知识体系有一个整体、扼要、明确的认识,如何有效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以及实验操作技能能够学以致用,是我们应该去面对和解决的课题。针对社会对卫生检验人才的需要,我们应该深入地改革实验教学方法,积极努力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近年来,我们总结经验,努力创新,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卫生微生物学实验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和探索。

一、设计合理的实验课教学内容

1、基本技能训练模块,加强基本实验技能训练

学习预防医学的基础是医学微生物的学习,鉴于医学微生物课程的学习是在大二时设置的,考虑到一些学生对基本的微生物操作有所遗忘,在初始的实验模块中我们主要是加强学生对基本的微生物实验能力的培养和巩固,以规范学生的无菌操作意识和安全意识,不断培养实验严谨作风和提高责任意识。

基本的微生物实验能力的培养比如玻璃器皿的清洗包扎和干热灭菌、培养基的配制和高压蒸汽灭菌,无菌接种方法、细菌生理生化实验的复习与巩固、显微镜油镜的使用、细菌染色标本片的制备及观察等等。只有不断地提高学生基本实验操作能力,才能保证在公共卫生检验方面出具的报告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安全意识比如进入实验室之前必须穿好白大褂系好扣子,绝对地严禁在实验室里吃东西、喝水,所带的其他物品一律放在非污染区,禁止吸烟、化妆,不能在实验室大声喧哗,如果在实验过程中出现意外一定要及时报告实验老师,不能擅自处理,实验结束后双手消毒、清洗干净后方能离开等。严谨作风和责任意识培养主要是鉴于学生以后主要工作是面对各种卫生材料进行检验,因此只有加强这方面的教育才能为社会大众交出一份合格可实的报告。

2、综合实验模块,培养良好的实验兴趣,重视实验总结和撰写实验报告

综合实验模块我们重点是加强对几种生境中常见的检样进行检验。目前我们开设的主要包括水生境、空气生境、食品生境、化妆品和药品这几块。这其中包括了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真菌总数、常见致病菌的检测方法的学习。这一模块的学习主要是以集体学习的方式为主,每一小组都是针对同样的检品进行检验,这样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基本入门时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掌握和及时的解决。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实验兴趣,我们在学习每一生境样品检验的同时也让学生自己提供检样来进行检测,在满足好奇意识的同时加强了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兴趣。近几年我们在化妆品生境模块中,学生自己提供的各种护手霜中均检出了铜绿假单胞菌。这也表明了目前市场上价位比较低的一些品牌的护手霜的安全性还有待于提高。

在此模块中通过卫生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还应该让学生重视实验总结和撰写实验报告。这样才能不断强化检验的流程意识:正确的采样和规范的送检是我们完成检验工作的必要前提;实验材料的准备以及正确的操作是我们完成检验的保证;对结果的充分分析和讨论是实验的关键,若面对出现的实验结果不能进行正确的分析和结论,所做的实验就没有任何意义。

3、创新实验模块,培养一定的科研潜力

医学检验个人总结范文3

检验医学教学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的检验医学人才,临床血液学检验是我国高校医学检验类专业基础课程体系的必修课程之一,作者就在循证医学理念下,就目前临床血液学检验教学中的体会和认识进行探讨阐述,使得大多数学生在学习阶段就接触循征医学,从而对医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起推动作用。

1循证医学概述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EBM)是20世纪90年代在临床实践中迅速发展并受到广泛关注的一门新兴学科和医学模式,是系统地搜寻、评价和应用当前研究成果的医学方法,并以此作为临床决策的依据。其主要是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佳客观研究证据,结合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充分考虑患者的价值和愿望,把三者完美地结合制定治疗措施,将最正确的诊断、最安全有效的治疗和最精确的预后估计服务于每一个患者[1]。其目的是促进临床医疗决策的科学化提高医疗质量。多数西方国家已经将EBM学列入了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美国70%以上的医学院校开办了EBM课程。最有说服力的临床试验证据应来自于国际公认的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RCT)以及严格进行的系统分析(systematicreview,SR)或Me-ta分析(Metaanalysis)。1993年英国牛津正式成立国际Co-chrane协作网,其目的是为EBM实践提供可靠的证据及系统评价,这极大地推动了循证医学的迅速发展。从网络上可得到Cochrane图书馆服务,网址是http://www.cochrane.org。WHO倡导成员国循证筛选基本药物其卫生政策和体制研究联盟提议循证制定卫生管理政策;EBM的方法和原理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政府卫生部门制定疾病指南的可靠参考依据。EBM证据和Cochrane系统评价结论已成为解决临床争议的最高级别证据,EBM课程已成为国外许多医学院校医学生的必修课,也被越来越多的国家作为临床各科医师及全科医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2]。

2临床血液检验引入

EBM的理念EBM又可分为两大分支:(1)循证临床医学(evidence-basedclinicalmedicine)即根据患者疾病的资料,通过求证、寻证、验证、用证的过程,经过综合分析对疾病作出诊断和制订最佳的防止措施。(2)循证检验医学或称循证实验医学(eviden-cebasedlaboratorymedicine)是临床实验室以各种方法和手段(如使用各种现代最先进的检测仪器和诊断试剂)寻找疾病的客观物证(包括形态学的、功能和物质变化的、定性的、定量的等),提供有力“证据”的过程[3]。是针对临床中具体问题而进行的证据考验、证据评价以及结合临床实践而进行的证据应用、及应用后的效果评价。《临床血液学与检验》(简称血检)是一门内容丰富,覆盖面广、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基础课程。研究对象为血液和造血组织,血细胞的来源、增殖、血细胞的流变学等;包括造血检验及基本方法、白细胞和红细胞检验及基本方法、血栓及止血检验及它们的临床应用,要求学生掌握临床血液检验常用技术和实验方法。除血检外,其他检验学科的机体实验指标如血清胱抑素C检测也需开展EBM教学[4],但目前在大多数检验医学学生在学习阶段对循证医学也不甚了解,更谈不上主动培养学生实践循证医学的能力,这是当今教学中必需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血液检验教学中可以应用循证医学思维开展教学,诊断某一血液疾病,然后通过讨论、收集相关实验证据信息,而这些证据中,最有力度的就是客观性强血液学的实验检查。如贫血中的缺铁性贫血,不管物理体征如何支持该疾病的诊断,最主要要有血清学及骨髓等相关铁的实验室检查作为证据。一旦有了这样的证据信息,鉴别诊断也随着容易解决。故在EBM的理念下,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投入于问题的证据寻找中,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实验检测信息的真实性和科学性得到充分质量考证之外,同时在检验仪器应用的同时,也许循证医学地熏陶[3],教会他们一种思维方式。EBM重视证据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和患者的特点及特定需要,将评价结果应用于临床诊疗;对临床决策的应用效果进行追踪和再评价,修正失误,发现更好的方法,进一步完善证据并提高自己的临床技能和水平,为临床诊疗与科研提供最有价值的证据。如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Ret)的检测,不仅对贫血的类型鉴别,对贫血的疗效都是很好的评价筛查手段之一。溶血性贫血,网织红细胞高达0.20或更高,急性失血后5~10d,网织红细胞达高峰,2周后恢复正常。典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网织红细胞百分比常低于0.005[5]。骨髓增生功能良好的患者,在给予有关抗贫血药物后,网织红细胞在l周左右可达高峰,例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治疗前,Ret仅轻度增高(也可正常或减少),给予铁剂或维生素B12、叶酸治疗后,用药3~5d后,Ret开始上升,7~10d达高峰,2周左右,Ret逐渐下降,表明治疗有效。

3EBM理念下临床血液检验教学改革

EBM以患者为中心,从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出发,提出问题,寻找并评价证据,综合分析后指导疾病的诊断、治疗。从医学教育的角度来看,EBM教育观是一种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的教学方法,是以证据为核心的教育观,主要体现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上。应用PBL原理,结合EBM以问题为开端、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设计了以病例为引导的教学方式(casebasestudy,CBS)运用于临床血液检验的教学改革中[6]。经过前期精心和周密的准备后,在每次的授课中,将选好的与本节课理论授课和实验授课内容密切相关的一个的典型病例,将病例全部展示给学生,对病例资料按照主观资料、客观资料描述为主线,同时注意病因-症状-部分实验室检查-诊断一条线内容;最后,启发学生根据所学的内容进行分析问题。如问学生是否可以对所提供的病例进行初步诊断?其中哪些实验室检查是该病诊断的重要依据等等?这就要求学生上课时认真分析与思考病例,最后在实验报告中详细分析整理自己的思考结果。老师要重视学生问题培养,巧妙提出问题、敢问[7-8],指导病例的设问难易要适中,并富有启发性[9]。经过在临床血液检验的病例式教学,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但是,EBM强调重视证据,但不否定医学实践中经验的作用,但重视证据可消除个人主观经验总结中的非科学成分,从而更有助于指导临床实践;在临床教学中应用EBM思想,学生不仅学会充分利用循证医学的网络资源,而且能树立勇于探索的意识和信心,有目的地进行临床实践。#p#分页标题#e#

医学检验个人总结范文4

关键词: 医学检验技术 微生物学检验 教学改革

《微生物学检验》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1],本课程具备专业性强、实践性强、临床应用性强等特点,这就要求检验工作者根据临床检验标本,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获得准确的结果并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和判断。为了适应现代临床医学检验发展,我们从优化教学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开展丰富教学活动、转变考试模式等四个方面进行大胆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结合临床实际工作,优化教学内容

医学发展至今,病原谱已经发生了变化,临床上传统的病原微生物在逐渐被耐药菌株和机会致病菌替代,而新型病原和传染病也在不断增加,这意味着《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教学内容要有所变化[2]。为了完成教学内容与临床实际接轨,我校与在临床教学单位合作,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微生物学检验》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紧紧围绕完成工作岗位的需要整合理论知识与实践项目,融合获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的要求,实现“校内与校外紧密结合”,使学生在校期间熟悉微生物学检验的工作重点。

2.改革实验教学模式

2.1注重教学过程的实践性

微生物学检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针对学科特点,我校增加了微生物检验实践课学时比例,由原来的不足30%调整到50%以上。采取校内实践课与校外现场教学相结合。在校内建立一体化实验室、检验实训中心,尽可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在阜阳医学临床检验中心开设课堂,把课堂带到临床一线,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现场操作―教师评价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2开展检验技能强化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对只有一次的实验课程操作还不能完全熟练掌握,导致进入临床工作中,不能完全胜任微生物检验工作。针对此问题,我们开展医学检验技能强化训练,通过对操作过程的详细讲解、教学演示,指导学生对技能项目进行反复演练、详细归纳、纠正和总结。技能强化训练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检验常用仪器使用和实践技术操作。

2.3实现实践教学的开放性

在教学方式上体现开放性,引导学生运用小组讨论、上台演示、角色扮演等方式,多参与、多实践。在教学时间上体现开放性,在周末开放实验室,安排专业教师轮流值班,保证学生的技能训练时间。每学期安排2周技能开放周,学生随时进入实验室训练,组织教师进行指导,增强实训时间的开放性。

3.开展丰富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只有对学习感兴趣,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3]。为此,我校教师组织了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了健康积极的兴趣、爱好,大大提高了综合能力。

3.1定期开展社团活动。

目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医学检验技术协会”和“微生物学协会”等学习型学生社团组织,学生参与活动的比例高达60%以上。学生以社团为单位,由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师指导,在校内外开展服务性社团活动,如免费验血、流行病预防讲座等。

3.2举办技能大赛,以赛促学。

我校与阜阳市临床医学检验中心合作,每年举办“美康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知识竞赛、“美康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技能大赛和阜阳职业技术学院技能大赛。以赛促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上实践课的积极性。每到赛前,教室和实训室都有大批学生在训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转变考试方式,建立科学的合理的考核制度

微生物检验的教学任务重、知识点散、重难点多,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在微生物检验教学考核中进行了改革,由原来的单一理论考试变为“理论考试+平时技能考试+实验考试+口试”,理论考试占50%:重点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平时技能考试占20%包括个人技能考核、小组技能考核,注重学生个人技能的锻炼和团队合作精神;实验考试占20%即期末实验操作考核,重点考核学生基本操作,如制备细菌涂片、染色、平板画线等;口试占10%:由学生任意抽题,在规定的时间内现场作答,现场打分。通过创新考核方式,学生的综合素质获得了提高。

总之,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积极优化教学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开展丰富教学活动,转变考试模式,注重专业理论、专业技能、专业素质的培养。经过长期努力,微生物学检验教学水平稳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教学改革成效显著,受到学生、家长、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参考文献:

[1]鞠晓红,马爱新.微生物检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08,3(7):556-558.

医学检验个人总结范文5

关键词:微生物学检验技术 实验教学改革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是一门实践性、技术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微生物学检验技术作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广泛应用于医学的各个领域,为临床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对医学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起到重要的作用,是培养高技能型医学检验技术人才所必备的职业能力之一,所以其实验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理论教学不可取代的作用。

一、重视基本技能训练

高职高专院校医学检验专业培养的是高技能型、具有一定专业素养的检验技术人才,这就要求检验人才具有扎实的基本功,所以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仍然是实验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微生物实验教学中,更要重视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1]。微生物检验规范的、过硬的基本功训练,是学生今后从事临床微生物检验的重要基础,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

二、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2]

微生物实验室通过对病原微生物的检查,为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而病原微生物对人体具有潜在的危害性,应确保操作人员、周围环境不被微生物感染或污染。2004年l1月12日,由总理签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24号)公布施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由此可见,重视学生操作技能训练固然重要,但加强学生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和个人安全防护知识同样非常重要。因此,每个学生应掌握规范的微生物操作技术,具备控制生物危害的意识和能力,熟悉接触病原微生物后预防感染的方法。

三、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微生物学检验是一门既要求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要求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的学科,所以实验教学具有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学环节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的微生物实验教学主要以验证性实验为主,以教师为中心,在这种“重理论、轻实践;重理论知识传授、轻动手能力培养”思维定式的影响下,学生被动机械地接受着知识,使实验室没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而导致学生对实验教学重视不够,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所以应加大综合性实验的比例,将过去“以菌论病”的实验方式改为“以病论菌”,并设计模拟标本,将临床常见标本的处理过程引进实验教学,学生通过对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实验,将培养基的选择和制备、细菌的分离和纯化、菌落特点、菌种鉴定、生化反应、药敏实验等知识点设计为连贯的综合性实验,在这个过程中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增强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要适当增加一些设计性实验,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制备培养基,在带教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详细记录实验过程,分析实验结果,以小论文的形式写出实验报告,培养学生科研的思维和思路,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已广泛应用于理论教学中,基于其生动形象、教学效果好的特点,值得向实验教学推广。与教师的亲自示教相比,太多学生围在带教教师身边,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而把规范操作做成多媒体课件的形式,组织学生观看,还可滚动播放,或边观看边操作,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弥补了示教教学的不足,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效果。

五、实验报告的书写

书写实验报告是学生梳理思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是学生对实验的总结。实验报告以讨论为主,让学生总结成功的经验,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实事求是,正视问题,纠正错误的实验操作,认真独立完成实验报告,这也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过程。

六、实验技能考核

实验技能考核设计得科学合理,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更能引起学生对实验的重视。实验考核应重视实验思路的设计、操作技术是否规范和实验结果如何,结合平时实验课表现和实验报告的书写情况,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以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加大实验考核在期末考试中的比重,体现出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总之,微生物实验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纽带,只有不断深化微生物实验教学改革,才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出动手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一定职场能力的高职高专检验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汤丽霞,覃志坚,何印蕾等.临床微生物检验实验教学改革体会[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8.30(2):324.

医学检验个人总结范文6

关键词 医学实验课;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实验总结;实验技能

中图分类号 R0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75-2156(2009)04-0130-01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生命科学,实验课教学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搞好实验课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是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课能够使学生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理解、掌握、运用和验证所学的医学理论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帮助和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本文仅就医学实验课的基本环节和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提高医学教育质量谈一些粗略的看法。

1 实验课课前的准备工作

1.1 仔细检查和检验实验器材 教师在实验前必须按照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和实验内容的要求,检查实验器材、数量是否足够、是否完备,检验其性能是否良好,避免在实验中由于缺少某一器材或其性能不良而影响教学秩序和实验效果,避免学生对医学理论知识的误解。

1.2 做好预实验 为了保证实验课的成功率和准确率,教师在课前必须按照文献或教材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认真做好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由于实验器材精密度、灵敏度和试剂纯度等问题,可能会使实验结果出现误差,由此,预实验可以找出影响实验正确结果的因素和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否则,实验课堂出现问题导致实验失败,会引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混乱,甚至失去上实验课的意义和兴趣。因此,为了保证实验成功,无论教学任务多么繁重,都必须严格、准确地作好预实验。

1.3 科学安排实验程序,保证实验效果 教师在实验课和理论课中同样起主导作用。如果没有周密的计划和科学的安排,就不能保证实验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验课前应妥善安排实验课程序,应妥善安排实验各步骤时间的运用和分配。实验课前通知学生预习实验指导,对学生第一次接触的器械、仪器,在课前要反复讲解它的使用方法及其使用的注意事项,较复杂的实验还要列出实验程序表。这样,不但能合理地利用时间,保证实验顺利进行,还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认真搞好实验课课堂教学

2.1 必须保证实验课课堂纪律 良好的课堂纪律既能保证良好的实验效果,又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可以想象,在学生乱哄哄的课堂,是不可能获得理想效果的。所以,教师要严格物品使用制度和操作规程,认真执行实验室规则,特别是一些易燃、易爆、剧毒、限制药品及带电操作有人身危险的仪器,更要严格使用制度和操作规程,合理安排实验小组,指派有能力的学生担任组长,协助教师抓好实验课秩序,以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2.2 加强学生基本功和基础操作的训练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掌握过硬的基本功和基本操作技能,在任何情况下,必须按实验规则规范化操作,操作中讲求条理性、准确性、严格性,养成严格和细微的教风。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操作必须规范化、程序化,必须以第一次实验课为起点,一开始就要严格地抓起来。尤其是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要随时纠正,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下课前要当堂总结,以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表扬那些实际操作正规的小组或个人,逐渐使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学风。这样,有了良好的学风和教风,一定会提高学生的基本功和基本操作能力。

2.3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和实验中出现的每一种情况有敏锐的观察力,随时如实记录,然后进行科学周密分析,最后在有足够证据的前提下,作出合理的判断或结论,并让学生从理论方面进行讨论;对判断不正确的实验,不准确的小组或个人,要求学生及时总结找出原因。对与理论或常规不符的现象,不要轻易加以否定,更不能责罚学生,如几个人同时出现异常,而学生操作又规范,那么教师应引导并协助学生解释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

2.4 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不能一切为学生包办,防止学生照抄照搬,要尽量让学生独立操作,但不应使学生孤军作战,应培养学生与同学合作的能力。另外,要定期抽查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及时了解学生独立操作和完成实验的情况,对操作生疏不规范的学生应帮助他们加强基本功训练,同时纠正学生中不重视实验和不亲自动手操作的懒隋思想,使学生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