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阅读教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核心素养阅读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核心素养阅读教学

核心素养阅读教学范文1

在读写结合下的教学要求我们对文本进行准确而巧妙地解读,以便更好地为下一阶段的写作服务。因此,处理好阅读教学是开展写作的首要任务。阅读是初中阶段学生语言能力提升和思维发展的重要载体。阅读教学也一直是初中英语教师关注的重点。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指导下,阅读教学以探究主题意义为目的,在对语篇进行理解,重构和表达的实践中,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并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最终形成自己独立的思想。发展学生知识技能和思维能力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

二、阅读教学存在的现状

然而许多教师的阅读教学仍然秉承应试第一的原则,他们很少关注到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往往很机械地对文本信息进行处理,关注更多的却只是语言点的讲解以及句型和语法的操练。因此这种教学仅关注了学生对文字表层意义的理解,却没有引导学生更深层次地去理解作者写作的思想和情感。在这种应试型的阅读教学中,学生体验不到阅读材料所体现的文本魅力,更无法从阅读课中提升思维能力。

三、核心素养指导下的阅读教学

本文以译林版《英语》教材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The shortest player in the NBA的教学为例,具体阐述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如何围绕某一主题开展阅读教学。

1.联系单元主题,明确本课主旨和目标

本单元的标题是Growing up,谈论了不同的人在成长过程中的不同经历。本文讲述了一位NBA特殊球星的故事。Spud Webb虽然身高只有170cm,但他立志成为一位NBA球员。在追梦过程中,他屡受挫折,却永不言弃,最终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向世人证明了自己。因此,阅读教学的学习目标就是通过学习Spud Webb的篮球生涯,了解他在通往成功道路上所需克服的困难,所表现出的品质和特点。本课的主旨是在梦想面前,我们要有艰苦奋斗和永不言弃的精神。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这个话题很受欢迎,也很应景。学生能够通过文本的学习感悟到故事所传递的正能量,让他们在知识,情感与价值观方面有所收获。

2.层层剖析深入,探究发散性学习活动

(1)文章行文布局

在解剖文本前,首先要关注标题和各段落主旨,以及相互间的关系。

本文的标题The shortest player in the NBA很有研读意义,学生首先需要思考What do you learn from this title?敏锐度强的学生很快就会被形成鲜明对比的两个词所吸引,即shortest和NBA。对篮球稍微有些了解的学生都知道NBA的球员都很高,而标题却出现shortest这个词。在对这个问题进行头脑风暴的时候,很多学生都猜想到了这位球员可能在通往NBA的道路上因为身高问题而屡屡受挫。带着自己的猜想,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进行文本阅读。

随后,通过对文本的研读,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段落分别讲述了在初中,高中,大学以及正式进入NBA前,Spud Webb由于身高问题在打篮球生涯中所遇到的不同困难。以上信息需要学生通过阅读文本进行概括和分析,推断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与文章标题的关系。文本的主要内容应证了很多同学的猜想,这给学生后续思维锻炼带来了较强的自信,同时也增加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2)文章写作特色

本文在描写Spud Webb不同阶段遭遇的困难时,和别的文章所U述的形式有所不同。本文并没有一味地只写他所遇的挫折。初中阶段,他被拒绝加入校队,但通过自己努力得到机会,并且成为队里的明星;高中阶段,起初他只能坐在看台上,但通过更努力的训练,他成为队长,最终被命名为“年度最佳球员”;因为身高问题,被大学拒绝,转去专科学校却带领校队获得全国锦标赛冠军;尽管他已经声名远扬,却仍因身高被NBA拒之门外,最后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梦圆NBA,并且赢得灌篮大赛。这种“否定与肯定”循环的人生却更加能凸显Spud Webb顽强的意志品质。在激发学生对该问题思考的时候,语言能力强的学生能迅速联想到语文描法,从而举一反三。该问题的设置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品质,更加加强了学生文化品格的塑造。

(3)文章语言特点

阅读该篇文章时,不难发现一些连接词在本课中的巧妙运用。其中很多词也是本课的语法知识。如however,while… but…,when,from then on,as a result,after,before等,这些词不仅把本文内容紧密而富有逻辑地联系起来,而且还使文章的情节表现地跌宕起伏,不断吸引着学生往下探索。

3.联系实际生活,挖掘育人价值

现实生活中国内外类似于Spud Webb的事例比比皆是,如高位截瘫的张海迪,坐在轮椅上的伟大科学家霍金以及天生没有四肢的著名演讲家尼克・胡哲等,再到最近饱受关注的中国女排夺冠。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这些伟人在通往成功道路上需要克服的具体困难,所具备的品质特征,以及他们对社会的贡献,进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导向,也为他们初三整个学年带去巨大的动力和支持。

在本文的教学中,英语学科素养的四个方面在不同的环节中都有所侧重的体系出来了,尤其是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和深化。

四、深入阅读后进行写作的意义

核心素养阅读教学范文2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英语 英语阅读 英语能力

引言

S着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推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教学需求。高中英语作为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高考有着重要影响。基于此,为了能够提高高中学生英语综合素养,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我们必须要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作为出发点,推动学生全面发展。英语阅读教学一直高中英语教育中的重点与难点,包含着诸多英语知识,是英语教学的结合体。因此,如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今高中英语教育中需着重解决的问题。

一、高中英语阅读问题导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问题导学是指教师在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中,采用问题引导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英语思考思维。经有关调查显示,思考能够充分调动人类的思维,并且能够加深学生对思考过程的记忆深度。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一系列问题,逐次提高问题的深度,引导学生的思维朝向更深程度发展。例如在《Life in the Future》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对题目内容展开思考,并加以引导:“Imagine what your life would be like in the future?”通过学生对题目的思考,学生能够初步对文章内容有一个猜想。待到学生思考完毕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问题,如:“What does the article mainly talk about?”“What is life in the future?”等,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主阅读,让学生能够找出文章中的重点内容。待到学生的阅读完成之后,教师可以针对文章内容展开延伸:“What do you get from the article?”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引导,让学生的思维逐渐加深,并形成不同的解读,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也要具备一定开放性,尊重学生对文章多元化理解。

二、引领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引导学生的思维,帮主学生树立英语思维意识,让学生明白怎样才能够提高英语素养。在教师开展课堂提问的时候,如果学生无法回答,这时教师不能直接透露出答案,而是逐步引导学生,逐步带领学生的思维找出正确答案。高中英语阅读内容通常比较开放,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有着独特优势,通过对阅读内容进行描述,能够有激发学生的想象,引领学生形成英语思维。例如在《The Great Sports Personality》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What is the Olympic spirit? ”“What are the advantages of sports?”通过一系列的引导,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人生格言,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并回想起校园运动会或奥运会的情景。

三、开展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树立文化意识

情感体验是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一环,教师通过有意识的选择符合学生学习内容,进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与情感体验,采用个性化的表达方式与个性化语言展示内心感受,让学生的情感在教师引领下得到升华,帮助学生逐渐形成文化意识。例如在《Highlights of My Senior Year》教学中,由于该文章与高中学生学习现状不谋而合,更能够让学生开展情感体验,教师可以可以针对学生内心情感展开提问:“What did you learn at school?”“What makes you proud? ”“What are the highlights of your high school? ”通过带领学生去品味文章,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审美,让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文章内容是在讲述自身的生活。通过潜移默化的体验教学,能够让学生不断进行反思,从新审视自身的学习生涯,逐渐形成英语文化意识。

四、充分利用情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真实情景,内化语言知识,并在实践中的发现错误、纠正错误,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在有关于诗歌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正确的英语语调与语音,加强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深度,对诗歌内容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也可以针对阅读内容开展角色扮演活动,待到学生表演之后,让学生对自身扮演的角色进行评价。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及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随堂练习,引导学生实施续写创作,让学生能够在创作中充分发挥想象力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与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英语能力与核心素养。

五、结束语

高中英语阅读是高中英语教育的重要环节,是英语综合知识的体现。对于英语核心素养来说,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对学生未来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引导学生思维逐步深入阅读内容中,加深学生对阅读内容的认知程度,通过通过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文化意识、学习能力等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李维维.初探高中英语戏剧阅读教学[J].海外英语,2011,10: 61-63.

[2]刘秀萍.例析高中英语课堂诗歌教学问题剖析及对策[J].文理导航,2016,3:28-29.

核心素养阅读教学范文3

虽然人物传记阅读在近几年的高考中逐渐弱化,但谁能说我们学习人物传记仅是为了高考呢?那也未免太过功利化。《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基本理念是:坚持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语文课程教学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那么,什么是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呢?简言之,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语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的语文)能力。

优秀人物是学生人生路上的楷模,传记阅读在塑造人、涵养人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中外传记作品选读》中的许多优秀作品正是契合了新课标所提出的“培养学生良好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基本原则。

一、传统传记学习:丰盈自己,努力成长

中国古代文化璨若星河,优秀人物亦是其中瑰宝。我们力求通过阅读鉴赏中国古代文学,特别是传记作品,引导学生将历史眼光与现代观念相结合,使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民族认同感,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助力学生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

传记是记录人的生活历程和生命轨迹的文体。从必修的《荆轲刺秦王》《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到选修的《项羽之死》《大铁椎传》,传主的形象鲜活明亮、熠熠生辉。国家尊严当前,蔺相如勇敢地完璧归赵,渑池会上的不卑不亢,“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廉蔺交欢,无不彰显蔺相如的家国情怀。而廉颇勇于改过成就廉蔺交欢,也体现了他的责任担当。君不见“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这是杜甫对祖国和人民最后的怀念;君不见苏武不负国家重托,留胡节不辱,他至死不渝的爱国精神日月可鉴。先人们高尚的爱国情操是学生关于“国家之大、民族之重”的最直观也是最深刻的认识。

除却“刺秦王”的决绝勇武,荆轲此番“为国而死”的行为确不值得效仿。项羽巨鹿之战叱咤风云、勇冠三军,垓下之围慷慨别姬、勇敢突围、斩将刈旗,勇武过人,也掩盖不了他在鸿门宴上的刚愎轻敌、养虎贻息,四面楚歌、乌江自刎的悲剧结局,也抹不去他的天真坦率、优柔不忍的坦荡胸怀。对于历史人物的认识,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中结合自己的生活认知,在小组合作互助中作出相对客观的评价,还鲜活的历史人物以本真状态。基于此,对历史人物优秀品质背后的性格分析,亦是学生心理素质自我完善的过程,这便使学生在传统传记的学习中丰盈了自己。

二、现当代传记阅读:比照自己,修正完善

有了对历史人物的学习,当传记中出现学生更为熟悉或更为切近的优秀人物时,学生更容易全面客观地认识人物,并从中比照自己,汲取力量,努力成长为更优秀的自己。

爱因斯坦也曾说过:“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为重要……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性格的伟大,这一点往往超出人们通常的认识。”

且不说选修课本中“万方多难”中成就的久远“诗圣”杜甫,他关注国计民生、感时忧国的精神,在逆境中不懈追求人生价值的抱负与忍耐和承受苦难的伟大人格已化作他的千千万万佳句,在一代代人心里“死不休”,就是《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也足以在学生心中种下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面对挫折决不低头、为实现美好理想勇往直前生活下去的坚定信念。再遇到困难,便会是一种豁然开朗。传主们优秀的人格魅力指引着他们在磨难面前不怨天尤人、不急不躁、泰然处之,学会坚强、学会承担,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生活中的风霜雨雪也和阳光雨露一样,都从不同侧面或以不同的方式滋润着我们的生命,让人以更阔达的心胸与坚强的意志,去感受生命、理解生活的意义。

一提起鲁迅,便是匕首是刀枪,是那个“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超级狂人,他活在现实中国,每一个愿意并正在思考和关注社会、人生、文学问题的青年,都能够和他进行心灵的对话。但你竟是想不到他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他幽默风趣、亲切可爱,竟也如此“活色生香”。我们每一个充满活力与生机的个体都在潜移默化中修正自己、完善自己,长成自己喜欢的模样。

优秀人物的榜样力量像一面镜子,能够照出学生在平时学习、交友等一地鸡毛中的浅薄、鄙陋,时时警醒他们保持谦卑与谨慎,而由此带来的种种愉悦也能使他们在紧张的高中学习生活中更加游刃有余。这样一个不断读书学习的过程,这样一个有优秀人物指引的过程,正是大多数人人生旅途中所亟待拥有的。英国哲学家培根也说:“读书在于造成完全的人格……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可以想见,优秀人物的榜样力量不一定能够使人多高尚,却一定能使人不流于庸俗。

三、对接传统与当下:不忘初心,力行担责

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受教育不是为了站上顶峰,而是为了不跌入谷底。有些时候,教育做不到的,读书做到了,多读书可以平衡种种,包括人的学识、性格、眼界、格局,乃至整个人生。

犹记得在学习完《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时,在课堂上,在年轻人热情澎湃的第一现场,我脑洞大开,撒播了我非常喜欢的作品——《一个人的朝圣》,哪怕它无关传记,学生居然在一个月内传阅完了。当学生煊煊告诉我,哈罗德的故事让她看到了自己,学习中的迷茫、懦弱,生活中与父母与自己的较劲,看不到别人,也忘记了自己,而《一个人的朝圣》让她热泪盈眶。学生从传统传记学习走来,走出课堂,遇到了能感动自己的陌生人,并比之于当下的自己,将作品中人物的精神品质内化成自我成长的需要,且作为一种标杆指引着他们的当下乃至未来。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正在于此吗,真是对新课标中强调的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世界各民族文化精华,从中获得自信并形成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有力阐释。

如果说贝多芬已经跑远,那么当代“中国大山里的海伦·凯勒”——刘芳,正接力在黑暗中奋力奔跑,引领着我们。在传记阅读、小说阅读、乃至作文教学中,我时常和学生聊起,为什么我们的家国情怀比之于伟人们往往显得那么苍白渺小?那是我们格局不高、眼界不宽、学识不够,归根结底就是读书不多。所以,我请学生在课堂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与现当代文化的同时,以优秀人物的精气回视自己,以不断学习、壮大自我、力行担责。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责任和使命。当下的中国,正在时代楷模前仆后继的引领下继往开来。踏过平庸,一生为中国“天眼”燃尽的南仁东,用生命托起中国战机完美升空的罗阳,以身许国的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守岛就是守国的新时代的奋斗者王继才,雪线邮路的幸福使者其美多吉,成功试验震惊世界的石墨烯超导、解决困扰全世界107年的难题的23岁的“中国天才”曹原……来不及一一叙写的名字里,是支撑中国巍峨屹立的民族脊梁!虽然还没有人为他们立传,但是他们已汇聚成一股热血流淌在每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中国人身上。我把这一个个名字连同他们背后的故事绕着班级贴了一圈,不单为了开拓学生的视野,也不单为了铭记。

百分之九十九的孩子终将成为普通人。教育之于人是为了什么,语文教育育人的出路又在哪里?愿我们永远都不要忘记当初为何出发。

核心素养阅读教学范文4

关键词:目标导向;整体建构;阅读策略

初中语文“目标导向―整体建构”阅读教学研究,是基于“目标导向―整体建构”教学理念开展的,以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品质和效率的一项实践研究。该研究以提高学生语文学科素养,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发展为价值追求,以构建“目标导向―整体建构”阅读课堂教学基本范式为实施路径,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科思想和学习习惯为基本特征。

一、“目标导向―整体建构”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概念

1.目标导向

以合理准确的教学目标设计为先导,引领语文阅读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过程的设计以及教学评价的开展,发挥语文阅读教学目标在教学中的引领、导向、评价功能。

2.整体建构

从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要素及其内在联系出发,以阅读教学目标为结构原点,整合教材资源,唤醒学生主体,回归语文素养,构建合理流程,实现教与学的和谐发展。

3.目标导向―整体建构

以目标导向为核心,整体设计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学期、单元、课时教学目标,整体设计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环节,整体设计学生的言语实践活动,整体拓展阅读课堂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整体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二、“目标导向―整体建构”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

1.以“结构”为载体,关注语文学科本质知识

“目标导向―整体建构”语文阅读教学,是以学科素养及其特定的结构形式为教学目标,整体安排教学环节,帮助学生有效建构语文认知结构的教学,其核心的实施策略是“整体建构”。“整体建构”不仅仅是“语文知识”的整体,还包括具体的阅读策略,以及对阅读教学目标的整合,也就是阅读目标的确定、阅读材料的呈现、阅读方法的选择、阅读效果的反馈等,这几个要素之间也要构成一个“结构”,以语文阅读认知结构为主线,帮助学生掌握主动解决阅读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方法程序,进而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2.以“建构”为主线,转变学生语文学习方式

“建构”是指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主体,通过对文本内容和表达特色的深刻感悟和理解,最终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建立知识的意义,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这里的建构,还包括课型的设计、教学行为的选择,这样建构才是真实有效的。

3.以“教学设计”原理为依据,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科学品位

“目标导向―整体建构”教学思想是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符合“教学设计”的一般原理,构建了适合学生主动体验阅读过程的教学过程,侧重于阅读方式的转变。体现阅读教学系统性、结构性、序列性特点,兼具开放性、自主性、灵活性特点,这是“目标导向―整体建构”阅读教学的动力机制,提升了语文阅读教学的学科特质和教学品位。

三、“目标导向―整体建构”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内涵

1.整体设计阅读教学目标

“目标导向―整体建构”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前提,是阅读教学目标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构建立足于“学生、文本、知识、生活”四个方面有机整合的阅读教学课时目标,以语文知识为显性标准,以学生的认知实际、身心特点、文本表达为起点,合理定位、准确陈述、动态观照阅读教学目标。围绕“阅读素养”这一核心,从三个方面整体设计教学目标:一要具体陈述从文本阅读中获得的语文知识和能力,二要全面设计阅读的过程和方法,关注阅读心理品质的养成,三要陈述运用的方法策略。“语文学科工具性的本质即言语能力性,其核心是思维能力;人文性的实质即人文精神,其核心是追求真善美的价值理想;语文科应以工具性为基础,以人文性为价值取向;没有纯粹的言语能力,也没有纯粹的人文教化”。

2.整体设计阅读教学内容

从本质上说,阅读教材包含三个基本要素:一是构成学生知识体系的事实、概念、法则、原理,二是同知识紧密相关,有助于各种能力与熟练技巧的系统掌握的操作步骤,三是促进世界观形成的认识、观念及规范。在实施“目标导向―整体建构”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关注“阅读”内容的整体结构性,其外在线索是“主题”为主线的单元教材,以及“阅读”的基本知识内容结构,更主要的是引导学生建构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

3.整体建构阅读教学过程

在实施“目标导向―整体建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的过程中,力图站在语文学科思维方法、语文专题学习思维方法的高度,来审视具体的语文问题所需要遵循的语文思维方式。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语文学科思维方式的核心是“语言实践性”,即将语言和生活联系起来,这是最根本的语文思维方式,应该贯彻在任何情境的语文学习中,包括阅读教学,形成“整体感知、把握主旨―回溯文本、探究特色―建构结构、概括方法―拓展延伸、深化感悟”的四步阅读法,这样的程序性知识就是我们为解决“阅读”专题问题而构建的认知结构,这就是解决语文专题学习任务而提供

支撑的核心思维方式。

4.整体设计阅读教学方法

基于“目标导向―整体建构”语文阅读教学的思想,我们提出的基本课堂教学程序是:

在这样一个阅读教学程序中,我们运用知识分类原理,确定阅读教学的具体目标,围绕目标设计不同的课型,选择不同的教学行为,以“语文知识结构和阅读技能结构”为核心,以“主题、内容、写法、结构、语言”为基本要素,帮助学生掌握呈结构化、概括化的知识和能力,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提高。在阅读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文体导读法”等方法策略,结合基本的教学流程环节,深化学生的语文认知。“以文体分类进行读文教学,突出了易于识别和把握的文章共性和特色。实践证明,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不必弃之如敝屣”。在实施“目标导向―整体建构”语文阅读教学中,借助“文体导读”等方法策略,可以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思维方式,促进学生的深度阅读。

5.整体实施阅读教学评价

语文阅读教学评价,从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阅读素养的角度,综合评价和衡量“阅读”教学的效果。一是将阅读理解能力和基础知识积累相结合,将基础知识的学习(如词语解释与造句、书写、词汇、语法、修辞相关知识等)融入阅读教学中,避免只见阅读理解不见基础渗透,避免孤立地教基础知识。没有基础知识,阅读就会成为空中楼阁,语文就会根基不牢。二是将教师指导和学生自主相结合,在尊重学生主体意识,张扬个性阅读、多元解读的过程中,注意发挥教师的指导点拨作用,尊重文本的整体统一性,避免解读的随意性。三是知识内容和方法程序的统一性,阅读的具体对象不同,我们要努力寻求最为恰当的阅读策略。

参考文献:

核心素养阅读教学范文5

关键词:高中语文;深层阅读;立德树人;教学探索

课堂是教师育人的主阵地,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有助于教师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这既是职责使然,又是对《教育规划纲要》要求的落实。语文阅读不仅是拓宽学生知识面的重要方法,还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养的重要路径[1]。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实现“智育”与“德育”的双丰收,这是每一位高中语文教师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立德树人是深层阅读教学的目标

1.践行育人理念,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教学活动以高考为指挥棒,语文阅读教学也不例外。有些教师比较重视学生的高考得分,甚至出现了“重知识,轻品德”的想法。但真正的教育是将知识学习与道德培养融为一体,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富学识,明礼义”的有志之才,而绝不能使学生道德缺失。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开展深层阅读教学,引导学生感悟作品的价值和内涵,从而陶冶情操,滋润心灵,提升道德素养,使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真正落地。

2.提升道德素养,培养国家栋梁之材

学生的道德素养以道德认知和情感升华为基础,而立德树人理念在深层阅读教学中的融入,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让学生学会明辨是非,做到宽容友爱,在问题面前勇于担当,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身心健康,成为国家栋梁。

二、立德树人导向下深层阅读教学探索

1.构建激趣情境,为深层阅读造势铺路

高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秀篇章,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深刻的道理,或引导学生志存高远,或引导学生立身处世,或引导学生敬畏生命……这些优秀的篇章如同一颗颗闪闪发光的明珠,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根据教学内容来构建阅读情境,或制作图文并茂的课件,或下载名家朗诵视频,或搜集名家评论……引导学生体会并挖掘其中的价值,陶冶学生的情操。例如,在教学《沁园春·长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课前精心制作的课件来展开教学,播放朗诵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课件呈现了“万山红遍”“漫江碧透”“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等震撼人心的画面,在如此阅读情境中,学生能够感受到立志救国、胸怀天下的豪迈情怀,以及“指点江山”“谁主沉浮”的热情。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将的《七律·》与该文进行对比阅读,在反复吟咏中感受一心为国的伟大形象,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将立德树人理念渗透在阅读教学中。

2.鼓励学生反思与质疑,深入挖掘文章价值

有些学生在阅读时喜欢简单地浏览文章,这看似效率高,实际上对文章的内涵掌握得并不深刻。学生只有在阅读中对作品进行认真思考,才能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高中学生的思考能力和逻辑能力已日趋成熟,教师可以适当点拨,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深度剖析、挖掘内涵[2]。在学习《赤壁赋》一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对未选入教科书的《后赤壁赋》进行阅读。这样,在正式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对这两篇文章进行对比学习,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何教科书选入的《前赤壁赋》对后人的影响更大?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你更喜欢哪篇文章?为什么?学生可以在讨论与反思中感受苏轼被贬后的豁达心态以及“变与不变”的人生哲理,在不知不觉中提升思想道德素养。又如,在学习《我与地坛》时,学生会质疑:“史铁生正值壮年时遭受厄运,意志一度消沉,‘死’对他来说难道不是种解脱吗?”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敬畏生命”“什么是生命的厚度”。当学生有疑问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多多思考,勇于提出质疑,这样才能发现学生的问题并进行及时的引导,让学生在阅读学习中提高道德素养。

3.联系社会热点,在品评分析中提升学生的道德观

“生活处处皆语文”。其实,我们在生活中接触的很多东西,都可以成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素材。例如,媒体的文章、同龄人的真实故事、普通人的光荣事迹,甚至是一首歌曲或一句广告语,这些鲜活生动的素材将有助于学生进行阅读学习。在对这些素材的阅读与品析中,学生的思想得到了洗礼,道德素养得到了提升[3]。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读书,读“活”书,关注社会生活。教师可以在阅读课上引入社会热点事件,如张桂梅校长将一生的爱奉献给了大山里的孩子们,像蜡烛一样燃烧着自己,病痛缠身却全然不顾;救火英雄王锋,三次冲入火海救人,邻居无一伤亡,自己全身烧伤面积达98%;抗美援朝长津湖战役中的“冰雕连”,在零下40摄氏度的极寒天气里仍阻击敌人,他们被冻死时手握钢枪、手榴弹,保持着整齐的战斗队形和战斗姿态,仿佛“冰雕”一般;河南特大洪涝灾害,来自全国各地的救援力量与时间赛跑,抢救被困群众,助力灾后重建……学生品读着,感动着,震撼着。同时,担当与奉献的精神已在他们心中悄悄扎根。

4.指导学生深度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体验

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功课紧张,课外阅读时间有限,因此,教师要用科学的方法来指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1)推荐合适的课外读物本着立德树人的理念,教师要丰富自己的知识面,根据高中阶段学生的特点,向学生推荐优秀读物。教师可以开展主题为“我为大家介绍一本好书”的课前演讲活动,让学生轮流推荐、分享自己喜爱的好书,并说明推荐理由或读书感悟。这样,学生对课外读物的选择就更具有针对性,阅读效率会更高。在学生丰富自我、提升自我的同时,语文学科的阅读教学也会取得更好的效果。(2)培养学生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大多数学生在阅读时喜欢采取浏览阅读的方式,这种阅读方式容易遗忘作品内容或者对文章的理解止于表层。对于课内、课外阅读,教师应适度引导学生,让学生学会做读书笔记,做到心有所感,手有所记,并逐渐养成习惯,促进学生深度阅读,帮助学生汲取作品的精华,让学生体会到持之以恒的重要性。(3)定期开展课外阅读交流会高中学生有很强的求知欲,想读很多的课外书,但他们的阅读时间有限,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定期开展课外阅读交流会。学生在畅所欲言中可以从不同维度来解读作品,从而碰撞出思维火花,丰富阅读体验。教师也可以分享自己的阅读方法和阅读体会,身体力行地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

三、结语

学生是璞玉,经过雕琢方成精品;学生是生铁,通过淬炼方成好刚。因此,教师既要重视学生文化素养的积淀,又要注重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立德树人理念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既体现了人文情怀,又提高了深层阅读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何媛媛.关于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探讨[J].读与写,2020,17(21):80.

[2]郑忠明.高中语文学案教学的实践与体会——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的探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6):1139.

核心素养阅读教学范文6

关键词PISA测试 阅读教学效能 阅读素养

PISA测试(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是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国际学生学习评价项目之一,它以纸笔测验的形式评估学生在阅读、数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素养,从而了解学生是否具备未来生活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PISA 2009侧重考察阅读素养,它认为阅读素养就是指“为了实现个人发展目标,增长知识、发挥潜能并参与社会活动,而理解、使用、反思书面文本的能力和对书面阅读活动的参与度”。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将语言素养定义为“具有语言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能根据不同的目的、对象和情境,恰当运用母语和外语进行理解、表达和交流”。从英语学科来看,其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其中,语言能力是学生形成英语学科素养的依托和基础;文化品格体现了英语课程的价值导向;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素养的重要表征;学习能力是学生形成英语学科素养的重要条件。

本文通过介绍PISA阅读素养测评框架,结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中有关阅读教学的要求,谈谈如何借鉴PISA阅读素养测评框架,优化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

一、PISA阅读素养测评框架

1.文本形式(Text Format)

PISA文本形式包括连续文本(Continuous)、非连续文本(Non-continuous)、混合文本(Mixed)和多重文本(Multiple)。其中,连续文本主要是指以句子和段落构成的文本,可以分为描述、说明、叙述、论证等不同的形式;非连续文本主要是指由表单构成的文本,包括图表、列表、地图、表格、广告等,阅读时需要使用不同于连续文本的阅读方法。

2.任务类型(Aspect)

PISA阅读测试的任务类型包括三种:信息检索(Access and Retrieve)、概括和诠释(Integrate and Interpret)、反思及评价(Reflect and Evaluate)。这些任务类型相互联系,体现了阅读测试中不同能力层级的要求。

3.阅读情境(Situation)

PISA测试强调阅读情境的真实性,因为这决定了读者准备和完成任务的方式,他们会考虑为什么阅读,他们对文本主题了解多少以及其他影响阅读时间长短的因素。PISA测试的情境包括四种:个人情境(Personal),即为个人兴趣而阅读;公共情境(Public),即为获取公共信息而阅读;教育情境(Educational),即为学习新知识而阅读;职业情境(Professional),即为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而阅读。

二、PISA测试框架对提升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效能的启示

1.阅读教学目标应转向学生发展本位

PISA测试的测评重点在于应用阅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或学习新知识的能力,而不是阅读技巧本身。它所界定的是一种在内涵和用途上都更为宽广的“阅读素养”,体现的是“为了学习而阅读”,而不仅仅是“学会阅读”。《课标》也指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重点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但在目前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为语言知识而读”、“为理解内容而读”是阅读教学目标的主流,“为学生发展而读”则是旁枝末节,一带而过。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阅读教学应该具有以下特征。

(1)关注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使阅读活动指向其最近发展区

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一定难度的阅读文本,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使其超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

(2)阅读目标要注重能力取向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阅读技能的习得,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引领学生挖掘文本的深层内涵,进行创新性阅读,实现从“单一语能”到“综合语能”的转换、从“接受性语用”到“表达性语用”的转换、从“语用规则”到“语用能力”的转换,从而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

(3)建立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阅读评价体系

PISA阅读评价标准内容细化,层次鲜明,既能反映学生总体的阅读能力状况,又能体现不同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为教师改进教学和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因此,教师设计阅读活动时,要努力体现不同的思维水平要求,制定不同层次的评价标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的思维水平层次上都有发展和提高。

2.学习者需要多元化的阅读经验

从体裁看,PISA 2009阅读测试题包含了narration、description、argumentation、instruction、expo-

sition等五种形式;从文本看,包含了连续文本、非连续文本、混合文本和多重文本;从话题看,所选10篇材料涉及名著赏读、生活、社会、科技、教育、问题解决等方面。《课标》在阅读八级目标中要求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应“达到30万词以上”,并且要“能识别不同文体的特征”,能“从多种媒体中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处理”。

教师应如何拓宽学生的阅读渠道,帮助学生丰富阅读经验呢?

(1)基于教材发掘阅读素材

基于教材的阅读素材发掘可以通过两个途径进行:一是以话题内容为线。以牛津教材Module 5 Unit 3为例,该单元的Reading和Project部分讲述的是克隆和转基因食品的话题,教师可以在课文阅读教学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更多关于这两个话题的文本,或者鼓励学生借助网络搜集相关材料进行阅读交流和讨论,达到阅读分享的效果。二是以文本体裁为线。牛津教材根据各单元不同的文本体裁附加有阅读策略的指导。例如,Module8 Unit1的Reading部分选自狄更斯的Great Expectations,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该小说的其他章节,或其他小说让学生阅读,相机渗透并帮助学生掌握小说阅读的基本技能。

(2)重视非连续文本的阅读

“非连续文本”包括新闻报道、说明书、统计图表、地图、信件等日常生活经常遇到的各种材料,要求学生根据材料提供的线索和情境进行说明、解释和讨论等。在PISA 2009测试中,非连续文本的考查占了40%,要求学生检索信息、反思和评价文本及应用文本信息解决问题。“非连续文本”测试材料具有很强的现实生活模拟性,在测量学生的文本信息处理能力和将阅读技能迁移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具有独特的优势。

在PISA 2009阅读测试中,上海学生的成绩在参加测试的65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一,但在“非连续文本”测试上达到5级和6级的学生比例却远远低于新西兰、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学生,这反映出他们在“非连续文本”阅读上相对薄弱。

反观目前的英语阅读教学,“非连续文本”阅读的重要性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该类文本的阅读技巧的指导也是差强人意。因此,教师要加大“非连续文本”阅读的比重,努力拓宽阅读渠道:一方面基于教材的阅读文本增补与之相关的材料,引导学生掌握该类文本的阅读技能;另一方面,教师应活用生活资源,如英文的药品说明、安装说明、游览图等,指导学生发现信息、整合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PISA 2009测试中多篇阅读材料的考查涉及到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如Macondo(unit1)和Democracy in Athens(Unit 7);《课标》也明确把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作为英语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事实上,除了词汇、句子和语法结构等语言知识以外,许多非语言知识,特别是文化背景知识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有着很大的影响。脱离了文化,语言就缺少了载体,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就会大打折扣,反思和评价也就成为“空中楼阁”。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关注与文本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依托文本进行深度挖掘,以相关话题和语料作为载体进行不同程度的文化背景知识渗透。二是借助报刊、网络、原版读物等进一步拓宽学生获取文化背景知识的渠道,引导学生学习不同国家的传统文化和习俗,并通过中西方文化的比较获得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三是努力创设语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生生、师生的交流进一步加深对英语文化内涵的理解和体验,并内化为一种文化素养。

3.教师应重视学生评判性阅读能力的培养

PISA 2009阅读测试的10篇文章中,有9篇要求学生进行“反思和评价(Reflect and Evaluate)”,既有对文本内容的反思,也有对文本形式的评价,这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较高认知层次的要求。

例如:(1)Thinking about the main ideas presented by the five students,which student do you agree with most strongly?Using your own words,explain your choice by referring to your own opinion and the main ideas presented by the student.(Unit 3)

(2)“Destination Buenos Aires”was written in 1931.Do you think that nowadays Rivière’s concerns would be similar?Give a reason for your answer.(Unit8)

目前的高中英语阅读测试考查的重心是学生基于文本的基本阅读能力,如获取文本信息、作出简单推断、领会写作意图、识别篇章结构等,对学生引用文本进行反思和评价的能力则少有考查。从命题方式来看,高中英语阅读测试主要以Multiple Choice的形式呈现,而PISA测试中除Multiple Choice外,还有Complex Multiple Choice、Closed Constructed Response、Short Response、Open Construct

ed Response,这些命题方式无疑从更广的维度上考查学生的文本处理能力和认知水平,尤其是后三种方式更注重考查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和语言输出能力,值得广大英语老师借鉴。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指出:学生在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表现出的特征和特点,是英语学科素养的重要表征。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类型的阅读文本,创造真实、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多层次、多角度地设计教学活动,指导学生运用预测、分析、质疑、推断、总结、评判等评判性阅读策略,对文本进行深层次、多维度的解读,从而逐步提升自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4.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既有经验

除阅读试题外,PISA阅读素养测评还包含了问卷部分,以了解教师鼓励学生参与阅读活动并运用阅读策略的情况。表1是2009年关于“Students’ view of how well teachers motivate them to read”的调查结果。

从表中反映的结果来看,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和鼓励学生发表观点方面做得比较好,但对如何将阅读建立在学生的既有经验上和如何将阅读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还做得不够。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既是“解读者”,也是“经验者”,他们会将自身的体验带入阅读过程,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文本进行对话。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阅读文本往往被看成是外在于学生的东西,教师鲜少关注成长在不同环境、生活体验各异的学生在阅读时的不同体悟。这种缺失会打击学生参与阅读过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阅读与自身发展的有意识对接也无从谈起。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既有经验,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亲历解读,升华感悟,使阅读过程成为个体充实、饱满的生活经验过程,从而真正实现自主发展。

PISA阅读素养测评提出的能力要求代表着未来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它无疑会对目前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产生良好的反拨作用。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借鉴PISA阅读测评框架,确立学生发展本位的教学目标,基于学生的既有经验进行阅读活动设计,构建学生多元化的阅读经验,开展评判性阅读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素养,是每一个英语教学者需要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OECD.2009.PISA 2009 Assessment Framework―Key Competence in Reading,Mathematics and Science[E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