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兽医临床诊断的基本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兽医临床诊断的基本方法范文1
关键词:“兽医临床诊断学”;“兽医内科学”;课堂教学;回归;发展;
作者简介:白万胜(1956-),男,塔里木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临床兽医学。;王永(1979-),男,塔里木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副教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临床兽医学。
“兽医临床诊断学”与“兽医内科学”均属于动物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在培养学生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及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兽医临床诊断学”与“兽医内科学”是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兽医临床诊断学”是“兽医内科学”的基础,“兽医内科学”是“兽医临床诊断学”的具体应用。掌握了“兽医临床诊断学”和“兽医内科学”的理论与技能,能够有效地解决生产实际中存在的大多数问题。但是当前“兽医临床诊断学”与“兽医内科学”的发展与实际需要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偏离,具体表现为:(1)部分教师重理论,轻实践,教学实际与课程的教学目标脱节;(2)科学研究与教学内容脱节,未能实现融合与统一,从而难于实现知识的快速更新;(3)部分教师缺乏独特而先进的教学思想,没有明确的人生发展目标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4)普遍重视科学研究,忽视教学研究,缺乏系统的课程培养体系和明确的课程培养目标;(5)相当一部分教师仍坚守着较为单一的考核方式,未能构建综合、有效的课程评价体系。“兽医临床诊断学”与“兽医内科学”对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未能很好地继承,同时缺乏发展的战略眼光。为此,“回归与发展”思想的提出,有利于课程和学科协调发展,为动物医学专业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兽医临床诊断学”和“兽医内科学”的回归
所谓“回归”并不是历史的倒退,而是在技术进步的今天有选择地继承过去行之有效的实践方法、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和服务理念,使“兽医临床诊断学”和“兽医内科学”回归到兽医实践的“正途”,而非仅重视理论学习而忽视实践的存在。回归不是对过去的简单再现,而是立足现在的深刻反思。
(一)回归临床实践,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目标
动物医学(兽医)是一个应用型很强的专业,其中的“兽医临床诊断学”和“兽医内科学”是体现实践技能的典型代表。目前的“兽医临床诊断学”和“兽医内科学”课程,理论易讲,实验难开。其中“兽医临床诊断学”多以健康动物为检查对象,仅能从方法学上得到锻炼,而无法在症状学和诊断疾病的方法论上得到提升。至于“兽医内科学”,实验更为困难,健康动物不能满足实验要求,而病例复制又存在着诸多限制。因此,借助动物医院等平台,回归临床实践,才能实现课程的最终目标。能否解决生产实际中遇到的动物健康问题,是衡量一名兽医的起码标准,而目前我国培养的兽医人才恰恰是输在临床实践这一起跑线上。
(二)回归现场教学,培养能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兽医人才
目前的教学形式,基本上是以大班为单位在大教室内完成的。这种教学方式,对于理论学习尚可,对于病例的具体处理就显得力不从心。因此,要回归以前的现场教学,才能真正地培养出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过去能够有效进行现场教学,一是因为大学精英化,招生人数少;二是因为我国当时尚未实现机械化农耕和集约化养殖,家畜及病例数量多。目前,现场教学极为少见,其原因一是因为招生数量大,教学资源相对不足;二是因为我国实现了集约化养殖,生产单位距离学校远,且病例有限;三是因为教师忙于科研,实践经验明显不足,难以实现对学生的有效指导。所谓回归现场教学,就是要加大教学投入,实现课程教学“临床化”,以临床病例为切入点,全面传授诊疗技能和相关理论知识。这里所说的“临床化”就是让广大师生多接触临床,实现临床课程教学在动物医院、兽医站、奶牛场等临床诊疗一线单位内完成。塔里木大学集中在牛场等生产单位集中完成“兽医内科学”、“兽医外科学”和“兽医产科学”课程就是回归现场教学的有益尝试,值得进一步推广。
(三)回归教师本色,努力研究教育教学理论
教师肩负着传授知识、知识创新和社会服务的重任,其中传授知识(即教学)是其首要任务。作为一名兽医教师,不仅要精研专业知识,而且要研究本专业范围内的教育教学理论,以此提升教学质量。但现实情况是多数教师只懂专业,不懂教育,未能推动兽医教育向深层次发展。即便是教学效果优秀的教师,也仅是依靠过人的天赋摸着石头一步一步走向成熟,其本身并不具备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要想使兽医教育实现质的飞跃,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的沉淀是根本,然而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人员非常有限,至今未见本科兽医教育教学专著问世,就是很好的例证。因此,广大兽医教师要回归教育、教学本色,探索兽医教育规律,摸索兽医教学方法,总结兽医教育教学经验,不断深化教育教学理论,从而指导兽医人才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兽医教育的根本性转变。
(四)回归病例讨论与分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病例讨论与分析能够充分调动方法学、症状学和方法论三方面知识,最大限度地提高疾病诊疗能力。病例讨论与分析在有限的课堂上难以充分展示,因此需利用第二课堂有组织地开展,或定期以学术报告的形式进行。分析与讨论时尽可能搜集病例的所有资料,如问诊内容、临床检查所见、病理剖解结果及实验室检验报告等,同时应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优势予以充分展示。此外,对于典型病例,在诊疗结束后即可组织师生开展讨论与分析。讨论需有序展开,尽量引导学生去思考,做出自己的诊断。最后由教师分析各方面可能的原因,给出权威的、有理有据的解释。
病例的讨论与分析,是课程知识的综合应用,是诊疗思维锻炼的最佳途径,是密切师生关系的有效手段。通过讨论与分析,可以突破思维局限,提高诊疗水平,积累诊疗经验。目前,国内重点农业院校均设有病例分析课程。但是,要想使学生诊疗水平有较大提升,使欲致力于临床诊疗工作的学生学有所成,必须将病例讨论与分析常态化,且实现定期深入分析和随时(典型病例诊疗之后)展开讨论的有机结合。
(五)回归应用研究,为提高兽医临床诊疗水平服务
目前的研究,普遍偏于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而对于临床上的应用研究则少有人问津。一方面是因为国家在这方面的经费投入不足;另一方面是因为研究成果难以发表高水平的论文,而这又与高校普遍存在的考核、晋升方式相左。为此,即便是兽医临床系的教师,若想有出路,仍然要一头扎进基础研究的狭缝,为发表高水平论文而苦苦挣扎。回归应用研究,是从事兽医临床诊断学和兽医内科学学科工作人员的立足之本,也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兽医诊疗水平,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这里所指的应用研究主要包括诊断技术的革新,治疗手段的提升以及防治方案的优化等。
二、“兽医临床诊断学”和“兽医内科学的发展”
回归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重新审视和继承,而发展则是放眼未来,把握方向,时刻保持学科发展能够与时俱进。回归是重新坚固基础,发展是在坚固基础上的深化和拓展。“兽医临床诊断学”和“兽医内科学”必需在新的形势下,展现其独特魅力,使兽医人才的培养质量进一步推进。
(一)以执业兽医为导向,开展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执业兽医是指具备兽医相关技能,依照国家相关规定取得兽医执业资格,依法从事动物诊疗和动物保健等经营活动的兽医。而各高校的动物医学专业肩负着培养执业兽医的重任,为此必需改变原有的应试教育方式,以执业兽医为导向,调整教学内容,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理论和丰富的实践技能,在毕业后能够顺利通过国家执业兽医考试。以执业兽医为导向,关键要在以下几方面实现突破:(1)以执业兽医考试科目为主干课程,并且加强各课程之间的衔接和渗透;(2)各课程在考核时应有一定比例的执业兽医资格考试题型,以强化意识,巩固知识;(3)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广泛开展病例讨论与分析,努力培养学生的诊疗思维;(4)专业知识要全面,基本技能要熟练,实习范围要广;(5)注重职业道德培养,让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止于兽医。
(二)以诊疗技能和诊疗思维为培养目标
目前,兽医诊疗技能和临床诊疗思维是兽医人才培养中的薄弱环节,原因如下:(1)招生人数过多,实践教学资源相对有限;(2)课程学时压缩较大,用于实践的学时更少;(3)多数高校用于实验的动物种类较为单一,且数量有限;(4)部分学生对兽医这个行业仍心存芥蒂,嫌脏怕累,不愿动手;(5)部分教师的实践技能不过关,不能全面示范和传授;(6)缺乏诊疗思维培养的意识、方法和手段。诊疗思维的培养既可以单独训练,也可以渗透于诊疗技能的培训之中。有熟练的诊疗技能,才有准确的观察结果,有准确的观察结果才能利用缜密的诊疗思维做出正确诊断和预后。
诊疗技能的培训可通过专项训练予以实现,如动物保定训练、注射训练、穿刺训练和听诊训练等;也可分散于临床诊疗的实习之中,碰到什么技术,教师示范并讲解,学生练习并领会。在诊疗思维锻炼方面,很多高校开设的病例分析课程就是一种有效途径。塔里木大学一直推崇的“悬疑讲堂”[1]也是训练学生诊疗思维的有效手段。此外,兽医推理小说[2]的创作与发行,很可能会开启诊疗技能与治疗思维全面推广的新局面,但目前尚未实施,有待于相关人员进一步努力。
(三)拓宽教学思路和科研思路
教学的目的就是传承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只要能达到此目的,任何方法和手段皆可应用。如“兽医内科学”可以开展“以发病机理为中心的授课模式”[3],“兽医临床诊断学”可以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遵循“四个符合度”[4]。此外,尚可在“兽医内科学”教学中采用“乱序式”教学、比较式教学和病例贯穿式教学等;在“兽医临床诊断学”可采用“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三法”(像《围城》一样的比喻,像推理小说一样的结构、像“孔门问答”一样的互动)、“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三原则”(设疑、答疑、留悬念)以及开放的问答式教学等。教学思路的拓展是无极限的,但要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还需要数代人的不断探索和总结。值得肯定的是,只要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勇于探索,勤于实践,善于总结,新的教学方法一定会层出不穷,教学质量也一定会发生质的改变。
科研是知识的创新,也是兽医教育所必需的。通过科研,可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能满足兽医诊疗对技术进步的迫切需求。科研可解决诊疗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是广大兽医教师必需要坚持的。科研思路的拓展可以瞄准学科前沿,也可以致力于技术更新,还可以坚持疾病监测和新药开发等。总之,一切利于提高兽医诊疗水平的研究均可着手去做,只有教学思路和科研思路的充分拓展,才有兽医人才的知识广博。
(四)建立独特而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
教育教学思想是一生教育事业的行动指南,因此必需独特而先进,唯有如此才能彰显特色,培养出出类拔萃的兽医人才。从2006年始,塔里木大学“兽医临床诊断学”和“兽医内科学”就提出了立足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思想———“复孔门问答,做当代名师(教师);勤生产实践,为今世名医(兽医)”[5]。该指导思想有力地支撑了“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建设和“临床兽医学”学科建设,接下来它还将进一步发挥其巨大的辐射作用,继续支撑动物医学专业建设。
教育教学思想的提出需依据自身条件,所处环境,生源质量及学校的发展目标等而定。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指导思想具有强大动力,能够指引广大教师为培养合格兽医人才而努力奋斗,反之,则毫无方向可言,再多的成绩也难以建立有序的系统。
(五)发展兽医教育教学理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兽医教育教学理论的发展是我国兽医人才培养中最为薄弱的环节。缺乏兽医教育教学理论,在兽医人才培养中就缺少应有的章法和必要的手段。兽医专业课教师均非师范院校毕业,教育教学理论几乎一片空白。虽然在考取教师资格证时也曾接触过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但是这种蜻蜓点水式的学习根本无助于日后的教育教学。目前的兽医教师一般将精力集中于两点:一是科研,易出成绩,利于职称评聘;二是生产实践,利于提高收入。而对于兽医教育教学理论的研究,则了无兴趣。因此,当前的兽医教师,对教育教学理论的理解多为本能的模仿,少有独到的见解。兽医教育教学理论的研究,散见于期刊论文和会议论文,而缺乏系统而深入的研究,至于专著几乎为空白。综上所述,兽医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在教育教学思想的指导下设立长远目标,而不能局限于偶得灵感。除了系列教育教学论文的撰写外,还应进一步做深层次的思考和研究,撰写出具有一定分量的教育教学研究专著,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兽医教育向纵深发展。
兽医临床诊断的基本方法范文2
临床实践教学新模式的开展和实施要求教师和学生从传统的临床实践教学观念向现代教育理念转变,从传统单纯提高技能和被动式教与学中得到解脱。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激励了学生主动投入临床实践,有计划、有步骤地增强了动物医学专业学生诊治各种动物疾病的能力,锻炼了学生的身心素质。动物医学专业临床实践教学新模式官方兽医(Official Veterinarian)是指由国家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授权的兽医。官方兽医制度要求将动物饲养――屠宰加工――市场流通和出入境检疫等各个环节置于全过程的、系统的、有效的动物防疫监督管理之下;执业兽医是指经过考试,取得执业兽医资格,并经注册从事动物疾病诊断、治疗和动物保健等经营活动的兽医人员。为适应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和提高动物产品安全水平的需要,我国将推行官方兽医制度和执业兽医制度。逐步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兽医管理体制。执业兽医制度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首先,是专业学历。只有经过正规兽医教育并取得相关专业技术学历后,方可申请从事执业兽医工作。其次,是官方准入。对取得专业学历,拟从事兽医临床或有关动物诊疗工作的。必须参加官方统一组织的资格考试,方能取得在本地区行医的资格。第三,是行业自律。行业协会协助政府进行会员管理,并在行业中发挥协调、咨询、服务等作用,严格管理,加强自律。执业兽医考试兽医全科类分基础、预防、临床和疾病4部分。考试学科包括兽医法律法规、动物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兽医药理学、兽医病理学、兽医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兽医传染病学、兽医寄生虫学、兽医公共卫生学、兽医临床诊断学、兽医内科学、兽医外科与外科手术学、兽医产科学、中兽医学等15门学科。我适应我国执业兽医制度的建立,提高动物医学专业毕业生执业兽医考试通过率,我院对动物医学专业临床实践教学进行了新的探索。一、更新临床实践教学理念临床实践教学新模式的开展和实施首先要求教师和学生从传统的临床实践教学观念向现代教育理念转变,从传统单纯提高技能和被动式教与学中得到解脱。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如在临床实践教学过程中,对具体的病例首先由学生自己进行初诊、化验,然后分析确诊并最终提出处置方案,教师仅对其进行指导。这种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行为,极大地激励了学生主动投入临床实践,有计划、有步骤地增强了动物医学专业学生诊治各种动物疾病的能力,锻炼了学生的身心素质。二、整合临床实践教学内容临床实践教学新模式打破了课程之间的壁垒,将不同临床课程实践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整体构建。同时增加了对病例讨论的组织、病例分析报告的撰写等内容。如在开展“犬膀胱结石”为主题内容的临床实践教学中,教师将患膀胱结石症的犬带进实践课堂,引导学生结合《兽医内科学》课程的代谢途径知识探讨该犬膀胱结石症的形成机制;指导学生应用《兽医影像学》的X光及B超的诊断技术知识分析该病的诊断方法,并对其进行确诊;结合《兽医外科学》课程中犬膀胱结石症的外科处理方法对该犬进行手术治疗,最后由学生自己填写规范病例、开出处方、并制定手术方案和医嘱。这样,使临床实践教学从单一、分散、重复性临床实践变成系统、综合、创新性临床实践教学过程。三、坚持“三结合”临床实践教学方式传统的临床实践教学行为被界定为“三层次”,临床实验课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训练层次、教学实习的综合训练层次以及毕业实习的科研训练层次。“三层次”割裂了临床实践教学内容,不利于学生系统的临床实践锻炼和培养;同时,由于“三层次”实践种类单一,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新模式中我们将学生的教室由教学楼转至校教学动物门诊。通过采用“三结合”临床实践教学方式,即临床实践课与临时就诊的典型病例相结合,临床实验课与实验室开放实验课相结合,及校内教学动物门诊与校外临床教学实践基地相结合,从而使临床实践种类丰富,实践的各个层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交叉,有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四、优化临床实践教学保障体系1.加强临床实践教学管理的规范化与制度建设。我们根据动物医学专业临床实践教学特点,编写了统一的临床实践教学大纲和课程实践指导教材,建立了“临床操作规范”“动物医院门诊规范”,及各种临床实践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从而使临床实践的教学管理有章可循。2.加强临床带教教师队伍建设。通过稳定已有实践教学师资,鼓励青年教师加入,外聘实践教学基地水平高、带教经验丰富的兽医师等多项举措,逐步形成了一支以临床兽医学教师为主体,教研实验技术人员及外聘兽医师为辅的临床实践教学的教师队伍。3.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对校内原来的多个分散的临床实践实验室,按照动物医院门诊科室功能为目标进行了整合,添置了多台套临床实践教学设备,并配备实践教学人员,建立了“本科生临床实习操作平台”。通过对已有的校外实践基地评估,与多家大型兽医院、养殖场、动物园签订了高质量的临床实践教学基地。五、优化临床实践教学考核在临床实践教学的考核中,不仅重视对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的考核,更注重学生运用临床思维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对临床实践中临床实践操作进行量化,建立规范的操作范式和考核标准。如对于临床实践中的打结缝合的操作,采用既看现场操作又看愈合后的恢复情况等方法对该操作进行量化考核。在全部实践教学结束,还模仿兽医执业资格考试的方法,对学生的临床实践进行考核。动物医学专业临床实践教学新模式经过两年的建设实施,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实践教学中得到应用,动物医学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临床动手能力、临床思维能力明显提高,临床实践结束,能对常规病例进行接诊、诊断、开处方、做处理、填医嘱,并能进行临床简单手术,临床信心和社会适应力普遍增强,许多学生很快就能适应工作岗位并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很多大型宠物医院争相与学生签订实习就业合同,人才竞争力的提高带动我校动物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的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郭定宗,周东海,杨世锦,等.改革实践教学、大力培养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49-52.
[2]王丙云,周庆国,吉必训,等.地方高校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18(3):48-51.
[3]韩庆功,王自良,崔艳红,等.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措施[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8,(3):121-122.
兽医临床诊断的基本方法范文3
关键词:《兽医临床诊疗技术》;教学;课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2-0156-02
《兽医临床诊疗技术》是动物医学及其相关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目的是紧紧围绕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这一基本目标,分析和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该课程在兽医临床课程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对动物医学专业学生技能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本课程的需要,我们组织全国十几所高职院校共同编写了《兽医临床诊疗技术》一书,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本课程实践性很强,理论与实验学时之比为1:1(30/30),为配合该课程理论教学,我们临床教研室积极申报了校级教研项目:动物医学专业《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课程实践教学操作部分录像课件(光盘)制作。从而对该课程的教学起到了很好促进作用。现报告如下。
一、《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课程实践教学操作部分录像课件整体思路
整个实践教学操作部分录像课件可分四部分:临床诊断技术;实验室检验技术;影像技术和临床治疗技术。每一部分内容要求从兽医临床实际出发,有选择的进行项目筛选,使之更加贴近临床实践要求;每一项技术要求操作方法标准规范;配音语言简练准确;设备仪器使用要求先进实用,代表当代兽医临床诊疗水平和发展趋势;实验动物要求全面(马、牛、猪、羊、犬、猫),根据情况所有内容每种动物都应做一次,以利于实践教学需要;所有操作人员都要穿戴整齐,老师和学生穿白大褂;录像环境要求美观、整洁。努力使整个实践教学操作部分录像课件制作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更好的为兽医临床和教学服务。
二、《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课程实践教学操作部分录像课件具体内容
(一)临床诊断技术部分
各项临床诊断技术按照本课程计划要求,将各项实践教学操作部分内容在不同动物身上按照要求操作一遍,进行实时录像。
(二)实验室检验技术部分
以上五种实验室检验技术打破以往学生在实验室靠手工操作模式,考虑到实际临床需要,除少数项目外,一律采用实验室仪器操作,如血球自动分析仪、血液生化分析仪、电解质分析仪、尿液分析仪等,以便与临床保持一致,有利于学生进入动物医院工作。
(三)影像学检查技术部分
影像学检查所有内容均在我校动物医院进行。
(四)临床诊疗技术部分
每一个临床诊疗技术操作项目整个过程要求内容完整、操作到位。
三、《兽医临床诊疗技术》课程实践教学操作部分录像课件后期制作及刻录光盘
以上四项临床诊疗技术课程实践教学操作部分录像初步完成后,我们组织有关领导和专家以及临床教研室老师进行观看,征求大家意见,对一些内容进行删减和补录,请有关专家进行剪辑和后期配音工作,最后刻录成光盘。这套光盘配合教材发给每位学生,配合理论教学进行观看学习。
兽医临床诊断的基本方法范文4
关键词: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动物药理;教学改革;高职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3-0147-02
一、动物药理课程在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中的重要性
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进行考核,兽医全科类考试科目有基础、临床、预防和综合应用四张试卷,总题量400题,总分值400分。考试内容包括动物生理、动物药理、临床兽医等16门课程。考试具有知识覆盖面广、内容多、题量大、考点细、通过率低等特点。执业兽医资格考试重点考核考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临床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处理能力和实践能力。动物药理课程在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中知识点分布广,主要考察考生对药理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能力。在2010―2013年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指南中,动物药理考试知识点覆盖了教材的所有章节,且知识点较偏,占基础科目总分值的15%左右。动物药理是链接基础兽医和临床兽医的桥梁,在高职动物医学专业的教学和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重点考察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并解决临床上遇到的实际问题。以往一些考生因动物药理知识掌握不足,实践技能欠缺,导致考试成绩不理想,据统计2013年执业兽医全国平均通过率在12%左右,可见通过率很低。
二、动物药理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
动物药理是高职动物医学、动物防疫与检疫等专业的基础课,是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当前高职动物药理课程在教学设计上存在教学大纲陈旧,教学内容与实践脱节,培养的学生质量参差不齐,实践动手能力差,无法适应当前考试制度下的人才培养要求;在课程考核上存在过度单一,只注重基本知识的记忆考核,缺乏对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能力的考察,这与当前动物药理课程教学与资格考试重实践的要求相差较远。动物药理课程知识点烦琐,较难记忆,在以往教学中以“填鸭式”教学为主,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在实践教学中也是以模仿为主,课程缺乏创新力,不能真正理解并在临床实践中去运用。在课程考核上往往只注重基本知识的记忆考核,缺乏对学生实践运用能力的考核,这与执业兽医资格考试重点考核考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临床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处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主旨相悖,也是导致学生毕业后参加执业兽医资格考试通过率低下的主要原因。
三、以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为导向的高职动物药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1.以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为依据,合理调整动物药理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指导教学、规范教学的基础,是教学工作开展的前提。制定合理的教学大纲,不但可加强课程建设、提高教学的质量,而且还可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委员会,每年5月考试大纲,并组织报名考试工作。因此,根据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大纲,对高职动物药理教学大纲做相应的调整,提高实践课的课时,满足高职动物药理实践课教学的需求,确保动物药理的教学内容能全部覆盖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大纲中的所有考点,使教学与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接轨,实现良性循环。近年来,本人在高职动物药理课程教学中,每年根据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大纲要求,对授课内容及时进行修改。围绕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大纲要求,对动物药理课程中的13个章节,选出10个章节作为课堂重点讲授内容,其余的章节作为学生课后自学内容。在课程讲授中,根据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对知识点掌握的要求不同分为“熟练掌握”、“一般掌握”和“了解”三个层次,使课堂教学内容重点突出,教学目的明确,学习针对性强。将执业兽医资格考试融入高职动物药理教学大纲中,不仅培养了学生运用动物药理的理论知识解决临床实践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的适应能力。
2.结合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特点,将过程性考核纳入动物药理考核改革。以执业兽医资格考试考核重点为方向,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动物药理课程教学过程中,根据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的考点,出题思路、类型、难易程度建立动物药理试题库。把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的真题作为典型例子引用到课堂教学中,并针对例子进行分析讲解,使学生能够切实掌握知识点,达到学习效果,并熟悉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的特点。通过建立试题库,并在课堂中进行测试,测试成绩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通过真题讲评和随堂模拟测试,使同学们提前了解和熟悉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的题型和难度,提升了学生考试的信心。科学地、全面地评价学生的成绩,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动物药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入过程考核,在课堂教学中强化课内外平时的练习,学期中侧重对学生的理论知识的临床实践应用能力的考核,考核成绩比例占60%。在期中、期末考核中模拟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模式,注重实践的考核以客观题为主,保留一定比例的主观题,适当增加病例分析题型,考核成绩占40%。课程考核改革,使学生适应了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的类型,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各种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3.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动物药理是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对理论联系实践要求很高,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根据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特点,对高职动物药理课程实践教学大纲进行调整,增加实验课教学的课时数,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将课堂延伸到教学实训基地中。如在讲授药物的保管与贮存时,把课堂搬到动物医院药房中进行讲授,通过实地考察现场摆放的各类药物,查阅不同药物的说明书,使同学们对药物的保管与贮存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在讲授常用消毒药的配制和使用时,把同学们直接带到校外养殖基地中,结合临床生产消毒要求,完成常用消毒药的配制和使用方法等。借助动物医院、实训基地等教学平台,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特别是当有临床病例时,诊断和治疗过程作为教学材料直接演示给学生看,既加深了学生对动物药理基本知识的理解和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达到理论联系实践,实践指导理论的教学效果。根据授课内容创新设计几个动物疾病的模型,通过临床现象,让学生按照疾病诊断治疗的程序和方法进行治疗,并开出病例处理结果、处方和注意事项,再由教师对病例进行诊治和点评。以问题为导向对整个病例的诊治,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加强学生的分析诊断能力,通过临床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这样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掌握各个知识要点。在动物药理教学过程中运用理实一体的教学方法,极大地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贴近生产实践教学,避免了传统的“死记硬背”学习法,提高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促进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高,为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
4.开发网络媒体教学资源,打造学生自主学习平台。动物药理知识点比较琐碎,记忆有一定难度,在教学中运用视频、图片、声音等多媒体影像,对临床病例进行直观教学,可使动物药理教学跳出了文字表达的局限,从而使教学效果进一步得到提升。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形象生动、动态地展示药物作用的机理,使抽象问题直观化,复杂过程简单化。同时课程组利用网络媒体,开展课程资源库建设,将课程的教材、课件、电子教案、教学大纲、试题库、考试系统等制成网络资源库,建立教学互动平台,为学生提供开放式学习的课程体系,实现资源共享。网络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动物药理课程教学的质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延伸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5.开展校企合作,提升师资队伍建设。开展校企合作,鼓励教师深入企业一线,义务为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咨询和研发,与企业开展科技服务与技术攻关等合作。经校企合作锻炼,教师在实践中积累了一些案例、图片素材等,回来后,将实践中的案例和生产实践中的实例融入到教学内容中,既拓宽了教师眼界,又提升了教师专业实践能力。
聘请行业企业知名专家、企业部门经理、岗位负责人等定期到校给动物医学专业的学生开展专题报告,向同学们介绍课程发展的最新前沿,生产实践中需要解决的临床问题,通过专题报告讲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启发了学生思维,促进了教学改革的落实。
四、思考与展望
动物药理课程的改革与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制度相接轨,是提高高职动物药理课程教学的质量,也是检验高职农牧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之一。将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纳入高职农牧院校教学改革范畴,参照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大纲,调整教学计划,优化教学设计,改革考核方案,加强实践课教学,使高职动物药理课程教学与执业兽医资格考试靠拢,是全面提升农牧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提高教学评价的标准、临床综合应用能力的建设,对提高动物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执业兽医资格考试通过率,提高兽医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封海波,李前勇,王庆华,张德志.以执业兽医师资格考试为导向的《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中国家禽,2013,(15):54-55.
兽医临床诊断的基本方法范文5
【关键词】 兽医门诊 家禽疾病 技术服务 技术需求
就我国当前的兽医门诊的类别来说,主要包括批发商和服务门诊两种类型。其中服务型门诊逐渐取代了批发商类型的门诊,虽然也会有零售的性质,但是在兽医门诊中,服务已经占据了主要的地位。就相关的调研报告可以充分的了解到,兽医门诊出现的误判的情况屡屡出现,使得家禽死亡的现象逐渐严重,所以,需要合理的对兽医门诊对家禽疾病的诊疗技术进行有效的提升,确保诊断的精确性,以防止家禽出现严重的损伤。下面本文就主要针对兽医门诊对家禽疾病的诊疗进行深入的探究。
1 对养殖户进行询问
在对家禽疾病进行诊断之前,兽医门诊的医生需要与养殖户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从养殖户处了解相关的家禽养殖具体情况,养殖户要积极的为兽医提供一些必要的基本资料,如家禽的饮食情况以及病史等。这样就能够为兽医门诊对家禽疾病的诊疗提供可参考的依据,以确保诊疗的精确性。
2 对疾病进行诊断
在对家禽疾病进行诊疗的诊断的过程中,重要的是一个诊字,只有通过诊断才能够确定家禽的疾病具体状况。针对家禽进行诊断,第一就是要对家禽的羽毛进行检查,查看家禽的羽毛是否保持平整,并且在羽毛中有无寄生虫的存在等。第二,就是要对家禽表面上露出来的肉进行检查,查看其肉上是否存在斑点等。第三,就是依据家禽口中以及鼻腔中分泌出来的各种分泌物进行检查,并对家禽排除的粪便等进行检查,查看分泌物以及粪便中是否存在异样,最后对家禽的爪子进行查看,看其爪子上是否存在瘤状物体等。
通过对胸部肌肉的颜色变化以及粘稠度来进行检验工作,横向对泄殖腔进行切开处理,要相对腹腔和胸腔下的气囊进行检查,就需要将家禽的整个胸骨都翻开,将胸腔与腹腔完全的暴露出来,然后检查气囊中是否有增厚情况的出现。最后将家禽的心包囊进行横向剪开,查看心包囊中是否存在液体过高的迹象,如果其心包囊正常,那么就可以对其内脏实施检查,所谓的内脏主要指代的就是心肝脾肺,针对这些内脏实施一一的检验,并针对其气管是否出现病变情况进行分析,通过详细的检查之后,就能够确定家禽所患是何种疾病,这样可以确保疾病诊断的精确性。
3 提出治疗对策
依据养殖户提供的各项资料,来对家禽疾病进行诊断,在确定家禽所患是何种疾病的基础上,对病情的严重程度做出判定,然后制定出具体的诊疗方案。然而,在具有的治疗过程中,如果采取了上述步骤之后,家禽的病情没有得到好转,反而使得家禽的病情出现了严重恶化的现象,甚至达到了不可控制的地步,造成疾病群体性传染。这时候,就需要兽医能够针对自身的问题进行检讨,检查是否是中间环节出现了失误,一般来说,发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兽医在对家禽进行检查的时候,检查中出现了缺失,所以,应该在家禽疾病的检查中,加入访这一环节,这样就能够确保诊疗步骤的完整性,使得诊疗的效果更加的理想化。
4 实地考察
4.1 诊断前的“访”
4.1.1 家禽所处的外部环境。对其周围的养殖场以及畜类加工场进行考察,看有无类似的传染源,看其污染程度。
4.1.2 家禽所处的内部环境。包括禽舍内的温度、湿度以及光照和通风程度,以及家禽的数量与禽舍的比例是否合理等因素。
4.1.3 对家禽群体进行检查。这一做法的目的是掌握其整体的基本情况,观察其精神状态,方法很简单,就是敲一下他们吃食的器具,看他们如果都停止饮食或走动,稍停片刻然后再继续这证明他们精神状态良好,而相反的就会反应迟钝,这样就可以考察出家禽整体的生病比例。在了解完大致情况后,还可以对家禽进行进一步的检测,如看其排便是否正常,观察便便的颜色,看其粪便是否粘稠或带血渍,听其发生是否正常等。
4.1.4 对个体进行检查。针对有病的家禽个体进行检查,首先测其体温是否正常,观察其皮肤是否具有弹性,有无紫蓝色或红色斑点,是否有寄生虫,皮肤表面有无水泡等。
通过上面的调查工作,再结合临床的诊断,对其使用正确的药物进行治疗,并且对养殖户进行管理上的改进,这样才能在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如果兽医不去实地考察,就不能发现家禽的真正问题所在,只根据养殖户的描述所开出的方子肯定是达不到预期的治疗目的的,而且仅仅采用药物治疗,而不对其进行管理上的改善,就改变不了根本问题,一个家禽病情改善其他家禽还可能会患病,这就会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还会给他们的精神带来很大的压力。
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充分的了解到,兽医门诊可以进行药物的零售贩卖,但是主体还是要立足于整体,充分的发挥出兽医门诊的服务性能,对兽医的自身素质进行有效的提升,锻炼兽医的门诊技能以及诊疗技术,在清楚的了解养殖户的需求基础上,合理的对出现疾病的家禽进行用药治疗,实施全面性的服务,使得家禽的安全得到保障,从而可以更好的对兽医事业进行发展,实现兽医门诊与养殖户的双赢。
【参考文献】
[1] 王少辉,熊丽平,李求春,等.家禽细菌性疾病病原基因功能及致病机理研究[J].中国家禽,2011,33(13):37-39.
兽医临床诊断的基本方法范文6
关键词 诊断卡;智能诊断;手机APP;序化;量化
中图分类号 S126;TP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2-0288-03
计量医学是近代医学中研究的成果,最早的计量医学用的是概率统计法,如逐步判别法、聚类分析法等,根据对临床确诊的大样本进行统计运算后得出来计算公式。在人的临床中常运用这种方法,是因人医都会有详细的病例记载的;但兽医中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因此概率统计法在兽医临床上很难适用。20世纪70年代模糊数学的发展与80年代灰色系统的问世,很好地解决了各种类模糊问题,开拓计量医学新的领域,例如模糊模式识别法与灰色决策系统,不用依赖大样本就可以对疾病信息定值化,再依据疾病信息的综合判定而得到准确的诊断。这种方法在兽医临床上很适用。数值诊断的原理是通过对兽医临床诊断大量的样本、领域专家经验与书本知识而对疾病的信息与症状信息通过分值计量定义,找出症状和疾病之间的统计规律,经验公式被确定出来,再依据这些症状信息的统计处理而得到诊断的结果。
1 鸡病及分组
鸡发病时必然表现出来一些症状,将具有同种症状的疾病归到一起,称为病组。有51个病组编号按症状命名而分为8类,如表1所示;鸡病在各病组出现情况如表2所示[1-2]。
2 鸡病数值诊断卡及诊断方法
依据信息论、控制论与系统论“三论”和模糊数学隶属度、灰色系统中的灰度二度的基本原理,将选出的18种鸡的常见常发病其所有的症状,作了序化、量化与二维化的处理,就组成了一个个的鸡病数值诊断卡[1-2],以散发性突然死亡病组为例,其诊断卡如表3所示。根据数值诊断卡进行诊断方法[1-2]如下。
2.1 选病组
鸡发病时依据症状选择病组,选准病组是很关键的,一般依据下列5个原则:主要与次要症状,是以主要症状为主选病组;多数与少数鸡的症状,以多数鸡的症状选择病组;发病中期与早晚期症状,是以中期症状选择病组;固有与偶然症状,是以固有症状选择病组;特殊与一般症状,是以特殊症状选择病组。
2.2 逐病诊断、逐项症状诊断法
进入病组资格分:例如在某诊断卡中诊病,选中症状对应某种病的分值和大于等于进入组资格分才能与C.Y值作差后进一步诊断。阈值(C.Y值)参考阈值即 C.Y值,是由研究者依据很多的因素确定的,它具有很强的灵活性。由于疾病的症状有消长、盛衰,机体的个体有差异,患畜症状不会全部同时出现,从而给诊断带来困难。医学和兽医学均把诊断的准确程度分为4级:确诊(确实或正确的诊断),初诊(初步诊断),疑诊(怀疑诊断)和待诊(待除外诊断)。数值诊断用症状信息“分值”及“差值”(和减C.Y)的大小来体现。确诊:5
3 手机APP实现
3.1 系统架构
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系统采用手机APP和后台WEB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将智能诊断卡中的C.Y分值和进入病组资格分存入数据库,构成知识库,由手机APP完成选项打分,将分值传回WEB服务端进行智能诊断,方便诊断结果的保存和查询[3-4]。
3.2 后台数据库结构
如表4所示,表t_bin_znzd_biaozhunfen用来记录智能诊断卡中进入病组资格分和C.Y分值;表t_bin_znzd_jielun用来记录结论的最大分值和最小分值,如确诊的最小分值为6;表t_znzd_xuanxiang记录智能诊断卡中项目和其在对应病组中的分值[5-8]。
3.3 算法实现过程
智能诊断算法实现流程如图2所示。操作分3个步骤:第一步,选择病情异常部位。系统实现如图3所示。第二步,选择禽类疾病表现状态选择的页面,系统实现如图4所示。将打分数据提交致WEB后台。第三步,后台根据前述诊断过程给出诊断结论,系统实现如图5所示[9]。
4 结语
将计算机与3G、4G等新的信息技术相结合,将禽病专家系统、已开发的手机终端与移动通信的技术相融合,综合运用到禽病智能诊断中,已经成为现代化养殖业的必然趋势。本文O计开发的基于Android智能手机与服务器网络的智能诊断功能,系统将鸡的疾病按症状分病组,诊断时只要根据主要症状进入相应病组,通过选择相应症状,系统自动实现鸡病诊断。本系统界面友好、简单易用,可以部分代替专家作出决策,对农业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具有很好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5 参考文献
[1] 张信,杨兵.动物疾病智能卡诊断丛书:鸡病智能卡诊断与防治[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2.
[2] 谈莎莎.基于Android智能手机的禽病远程诊断的设计与实现[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15.
[3] 何宗见.基于Android的移动健康服务系统研究与设计[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 2013.
[4] 熊军洁,王媛.犬病智能诊断系统的构建[J].信息系统工程,2011(10):99-101.
[5] 宋维平,熊本海,孙振钧,等.基于智能手机的鸡病辅助诊治系统开发与应用[J].农业工程学报,2010(4):220-226.
[6] 鸡病诊断专家智能系统简介[J].中国牧业通讯,2000(4):40.
[7] 吉增涛,王靖飞,杨彦涛,等.基于网络的鸡病防治与诊断专家系统的设计[J].中国农学通报,2006(3):384-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