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创造精神的内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创造精神的内涵范文1
【关键词】游戏视角;幼儿艺术教育;含义;策略
幼儿时期处在人生发展的启蒙期,由于年龄阶段的影响,幼儿拥有十分强烈的好奇心理。作为人生发展的启蒙期,幼儿艺术教育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一定要注重幼儿艺术教育。对于孩子们而言,他们最喜欢的应该就是游戏。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里,可以基于游戏视角出发,运用游戏精神来激励与提升幼儿对艺术教育的学习兴趣。
一、游戏精神的内涵概述
1.游戏精神代表了自由、平等
游戏制作者在制作游戏的时候,给玩家提供了一个自由空间。在游戏空间里,玩家可以自由自在、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进行操作。在玩游戏的过程里,活动内容、场所以及形式都是由游戏玩家自己控制,没有其他人给予的压力。玩家可以依据个人喜好选取自己喜欢的游戏形式、内容以及游戏对象。所以,在玩游戏的过程里,游戏精神能够体现出一种自由、平等的精神内涵。
2.游戏精神体现了快乐、愉悦
游戏能蛱逑钟湓镁神指的是在玩游戏的过程里,对于游戏玩家来说就是一次情感体验,在体验过程里,游戏玩家可以在一种快乐、愉悦的氛围中度过。在玩游戏的过程里,幼儿的内心充满了快乐、愉悦感。之所以能够带给他们愉悦感,是因为在游戏过程里能够满足幼儿心理上对于成功的一种渴望以及追求。游戏世界虽然是虚幻的,并不能够带来实际上的物质奖励,但是对于幼儿而言,他们在游戏世界能够享受精神感悟,享受快乐、愉悦感。在游戏中能够感受到快乐也是孩子们喜好玩游戏的原因。所以,游戏精神体现了快乐、愉悦。
3.游戏精神能够体现一种创造精神
创造精神的激励与启发需要摆脱现实条件的限制与约束。在游戏过程里,游戏玩家能够忽略现实生活里的一些经验以及常规因素,自由创造,做自己想做的事,尝试一些在现实生活里根本不敢去尝试的活动。之所以能够在游戏世界激励幼儿启发他们的创造精神,是因为他们可以在游戏世界创造、度过自己真正喜欢的“生活”。在这种“生活”里,幼儿可以让所有事物或者活动按照自己喜爱的方式展现给自己。在游戏世界里,孩子们体现出的创造性是在现实生活里任何事物和任何活动都没有办法来代替的。因此,游戏精神能够体现出一种创造精神,表现孩子们的创造性。
二、基于游戏视角下的幼儿艺术教育培养策略
游戏体现出了自由、愉悦、创造精神。基于游戏视角下的幼儿艺术教育培养,可以将自由、愉悦、创造精神充分融合到日常教学过程里。
1.培养与提升幼儿对艺术的学习兴趣
动力源自于兴趣,为了有效提升幼儿对艺术学习的兴趣,首先一定要注重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在日常生活与学习过程里,只有让他们对某个活动或者某个事物产生了兴趣,他们才会主动地投入到探究与学习中去。在教学过程里,一定要注重教学氛围的创建,一种活泼生动的学习氛围有助于提升孩子们对艺术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对艺术的感知力,激励与培养他们对艺术教育的学习兴趣以及追求。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里,教师一定要注重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
2.丰富幼儿的想象空间以此来促进他们的发展
游戏精神体现了自由、平等、愉悦、创造,基于游戏精神下的幼儿艺术教育,应当重视幼儿想象力的启发,丰富他们的想象空间,以此来促进他们的创造力发展。丰富的想象力有助于提升孩子们的艺术创作力以及欣赏力。由于幼儿尚处在人生发展的启蒙期,他们心灵能够体现出善良、纯洁、自由,这种心灵状态正是开展艺术教学工作、提升艺术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里,教师一定要注重幼儿想象力的开发,丰富他们的想象空间。
3.注重幼儿的个体需要,发展幼儿的艺术潜力
平等是一种游戏精神,因此,基于游戏精神视角下的幼儿艺术教育,应当注重幼儿的个体需要,拓展他们的艺术发展空间。个体差异性是任何一名儿童都具备的,这些个体差异性不但表现在个人性格方面,同时还体现在他们对艺术学习的需求。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里,教师一定要注重孩子们的个人艺术需求。基于教育目标的总体教育背景下,一定要注重孩子们的个体艺术需求,让他们能够在一种自由、平等的环境下进行艺术学习。
三、总结
伴随着我国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幼儿艺术教育也备受重视。为了有效提升幼儿艺术教育质量,培养孩子们的艺术创造力以及感知力,一定要注重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游戏世界体现了自由、平等、愉悦、创造性,而游戏作为一种幼儿最为喜好的娱乐活动,可以基于游戏视角下,在日常幼儿艺术教育过程里,注重游戏精神的渗透,以此来提升幼儿对艺术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张卫民.点击儿童艺术教育实践中的异化现象[J].中国教育学,2003(2):32.
[2]程湘.捕捉关注发展―运用新理念开展幼儿美术教学的实践探索[J].安徽教育论坛,2006(5):57-58.
创造精神的内涵范文2
一、超越自我的创造精神
关于人类的起源先民们曾做过种种臆测,其中最为著名的要数女娲造人的神话了。《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风俗演义》记载:“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洹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洹人也。”泥土捏人的神话产生于原始人类与泥土密切接触的社会是农耕社会的产物,但女娲造人的行为确实是惊人的创举。这不是一般的创造,是宇宙天地间前所未有的惊人之举。创造的是人类本身,在人民对人产生之谜未解之时,人类就通过女娲的双手作出了最根本的创造。她的创造完全超越自我,使沉寂的宇宙活了起来,一种灵性从此在无限永久、无限开阔的时间空间中持续不断地运动和发展开来。这种伟大的创造精神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以致后来出现了另一个关于女娲造人的故事。唐代李冗《独异志》:“昔宇宙初开之时,有女娲兄妹二人,在昆仑山,而天下未有人民。议以为夫妻,又自羞耻。兄即与妹上昆仑山,咒曰:‘天若遣我二人为夫妻,而烟悉合;若不,使烟散。’于烟即合。其妹即来就兄,乃结草为扇,以障其面。今时取妇执扇,象其事也。”由女娲独立创造的人类的独创性到两性关系的出现,可见此时的人们已渐渐脱离原始的胚胎,正逐步迈进科学的轨道,虽为神话,但已有浓厚的传奇色彩,女娲时代的创造精神渐显平淡。
二、博大宽厚的包容精神
在中国哲学中,“地”一向是作为宽容博大的象征。女娲精神与“地”具有密切联系,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大地的象征。《抱朴子•释滞》说“女娲地出”,《淮南子•览冥篇》所载女娲补天故事,也不仅与“天”有关系,同时与“地”也有密切关联。古人还通过这个神话来说明中国“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的特征。例如《论衡•谈天》,“儒书言:‘共工与颛顼争为天子,不胜,怒而触不周之山,使天柱折,地维绝。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天不足西北,故日月移焉;地不足东南,故百川注焉。’此久远之文、世间之言也。”《路史•后纪二》罗苹注:“世遂有(女娲)炼石成霞、地势北高南下之说。”其实,“补天”本身已表明她是象征“地”的,因为地与“天”相对互“补”。《列子•汤问》中载:“……共工氏……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故天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潦归焉。”就是对我国地势认识的很好说明。至于“抟土作人”的神话,也是把造人跟“土”联系在一起的。女娲从事的补天载地的工作,不是发动残酷的战争,恰恰是疗救战争遗留下来的创伤。共工和颛顼为着争当天子的一己之私,竟然不惜一切代价,撞坏天地。女娲并不是首先对他们作挞伐,而是像母亲及时补救不懂事的小孩子闯下的大祸一样,挺身而出,消灾避患,终使地平天正。天可以补,地可以立。还有什么样的灾害不可以抚平?可见,女娲有极广大的神通,故无所畏惧、无所忧虑;因无所畏惧、故能厚德载物、无限包容。总之,中国哲学传统中大无畏精神和博大的包容精神,正是女娲精神的胎传。
三、母仪万世的生息精神
上文谈到女娲造人引出生命诞生的源头,女娲补天却表现出了更为丰富的精神内涵,除了创造生命,还有对人类生存的无限关怀。《淮南子•览冥篇》所载女娲任劳任怨、不辞辛劳地为人民平息灾难不正说明了这一点!后有女娲兄妹成婚再造人类的传说,因此被后世祀为生殖之神、送子娘娘等都源起于女娲造人神话。《路史•后纪二》:“以其(女娲)载媒,是以后世有国,是祀为皋楳(高媒)之神。”罗苹注引《风俗通》:“女娲祷祠神,祈而为女媒,因置昏姻。”《吕氏春秋•仲春纪》:“至之日,以太牢祀于高禖”;高诱注:“《周礼》,媒氏以仲春之月合男女于时也,奔则不禁,因祭其神于郊,谓之郊禖。郊音与高相近,故或言高禖。”中国哲学是一种“生命哲学”,这种生命哲学,不论儒、道,始终关怀人的生命存在,关怀人的生存与发展、人的生命境界的提升与超越。《周易》讲“生生之谓易”,是这种生命哲学在轴心时期的确立;这种生命精神,早已由女娲精神加以象征。如果像尼采所说,日神形象的诞生是“作为诱使人生活下去的补偿和生存的完成”①,那么,女娲形象的诞生就是使群体生命存在得以延续下去的生命精神的象征。
四、协调矛盾的和谐精神
“和”是中华民族一种突出的精神传统,女娲精神就是其早期的神话体现。女娲补天之前,天地之间的环境十分糟糕,自然环境与人类之间的不和谐使得人不堪命、民不聊生。作为拥有无限智慧和神力的神,她没有去已有的世界,而是朝着符合人类生存的方向进行补缀和修葺,以协调世界与人类的关系。
创造精神的内涵范文3
一、游戏精神的历史追求:由教化走向娱乐
受强烈现世精神和实用主义的影响,游戏曾一度被认为是“丧志”,成为教化的对立面。中国人对儿童的教化也总是板起一副严肃的面孔,按照刻板的、千年难改的轨道行进,游戏只有在作为教化的附加手段时才能得到些许认可。[1]所以,动画作品的教化作用始终是被摆在第一位的。
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以《蓝猫淘气三千问》为代表,西方以美国动画片《猫和老鼠》(Tom and Jerry)为代表的两部作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教育性和娱乐性的反差直接冲击了国人的价值观。再反观国产动画的萧条(主要从受欢迎度、受关注度上),这种对教化目的毫无掩饰的追求显得无助。我们的批评家终于认识到,吸引幼儿的不是教育片而是娱乐片,是那份简单的快乐,是一场游戏。
《熊出没》受到幼儿的热爱,最关键的恰是因为它的娱乐性所在。这种娱乐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物形象设计上。在该片中,主人公熊大、熊二、光头强夸张放纵的动作,快乐荒诞的语言,憨态可掬、调皮捣蛋的形象,使动画片充满快乐的氛围。狗熊兄弟的“变装”,对“坏蛋”光头强的反击,相互追逐而状态百出的场景都显得滑稽可笑。二是情节设置上。动画情节带有很大的虚幻性和夸张性,建立一个与现实世界完全不同的虚幻空间,能使儿童体验到生命能量的释放,体会到一种摆脱了强制性拘束和压力的自由和快乐。《熊出没》让幼儿置身自然,与狗熊兄弟一起在丛林中与“坏蛋”光头强博弈,承担禁止砍伐、保护丛林的使命,最终把光头强驱逐出森林。这一过程始终伴随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
二、游戏精神的现实体现
游戏是童年自由和创造力的代名词,而动画正秉承了这样一份与游戏有关的自由和创造精神。[2]它以生动形象的画面,为幼儿打开一片无比宽广的想象天地。《熊出没》以其艺术性魅力彰显了自由的、愉悦的、创造的游戏精神。
(一)主题多元、情境生活化――感受快乐与自由
儿童天性是自由快乐的,童心又是好奇与异想天开的。他们对未知世界怀有强烈的探知欲和向往,而现实中的弱小无助处境让他们不由得滋生幻想把自己伟大的设想与梦想寄托在想入非非之中。越是现实中难以实现的情境,越发能激起他们的幻想热情,越是生活中得不到满足的事物,越是期盼在文学的审美空间中得到补偿。《熊出没》正好为幼儿创造了这番天地,丰富的主题设计,各种各样的生活化情境,让幼儿精神上得到体验,情绪上得到释放,最终获得轻松和。
无论是“溜冰芭蕾熊”、“小熊饼干”,还是“路标大作战”、“奇妙的微波炉”,《熊出没》系列回归了传统永恒的主题:机智、勇敢、同情和关心他人,具有责任感的人性内涵;或者是表现了善与恶的对抗,道德的力量,鼓励人们追求真、善、美。此外,追求平等,人与动物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时代性思想始终贯穿主题。如在“小熊饼干”一集,熊大聪明机智,识破光头强用“小熊饼干”诱惑熊二的“阴谋”,为了救出熊二,偷偷把饼干掉包,让光头强自食恶果,吃掉自己做的酒精饼干,最后二人合力吓跑了光头强。
(二)情节虚构、斗智斗勇――进行想象与创造
皮亚杰认为,儿童处于一种“自我中心”的思维状态,主客体不分,分不清物质世界和心理世界,也分不清幻想和现实,在一片懵懂中自由穿梭于幻想和现实之间。[3]这一特征决定了动画片的情节建构也要有两个世界,即现实世界和幻想世界。
《熊出没》利用虚构的情节,把儿童的心理渴望表现得淋漓尽致。片中坏蛋角色光头强屡战屡败,“英雄人物”狗熊兄弟屡战屡胜,最终让幼儿获得“做好事就会被报答,做坏事就会被惩罚”的积极认知。在与光头强斗智斗勇的过程中,“伐木车”、“机器人”、“超级电锯”、“超级风扇”等超功能物品的出现,都是通过大胆想象创造出来的。在现实世界,这些物品简凡,而在动画世界,插上想象的翅膀以后,这些幼儿司空见惯的东西被赋予了特殊能量,丰富了儿童的精神世界,也促使他们进行想象和创造。《熊出没》诠释的创造精神渗透、贯穿于作品始终,它以一种完整与和谐、自由与创造的精神倾向,不断地演绎出儿童生命与成长的心路历程。
(三)精神经历、自我满足――角色扮演与体验
获得身心满足是儿童审美接受的核心。到了一定年龄阶段,儿童内心深处隐藏着寻求各种自我满足的渴望,他们开始经历从身体扮演走向精神性扮演的游戏心理特征。[4]然而,有限的时空,现实条件的各种束缚,根本无法给他们提供亲身经历的契机。现实的缺失导致孩子们自然而然地将这种愿望投射到对动画的追求当中,甚至是痴迷动画片,以寻求精神上的补偿。
幼儿在观赏《熊出没》的同时,其实也是身临其境扮演其中的某一个或某几个角色,体验着角色的情感变化和冒险经历。如,幼儿通过聪明机智的“熊大”与光头强斗智斗勇的情节,或通过呆萌可爱的“熊二”,去感知和认识生活之外的事物。这种精神经历对幼儿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因为欣赏动画的过程就是幼儿亲身体验的过程,幼儿在体验中学习,也在体验中得到满足。
三、游戏精神的反观:还动画以“自由”
首先是观念上的自由。以《熊出没》和《喜羊羊与灰太狼》为代表的21世纪中国动画虽然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但我们仍然能看到80年代国产动画教化意图的阴影。如,片中影子、高尔夫、望远镜、饮料机等五花八门现实物品的出现,无不时刻在告诉幼儿这是什么,有什么用途。笔者以为,这跟中国传统思想观念有关。就像中国人无法接受“虎落平阳”的思维一样,在《熊出没》里,光头强永远不可能战胜狗熊兄弟,因为自古就有“邪不胜正”,“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所以,观念上的解放是个前提。我们应突破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还动画以自由。因为只有思想自由了,才可能有突破和创新。
其次是动画创作上的自由。荷兰学者赫伊津哈在《游戏的人》中陈述了“游戏”的十大涵义:一是自愿的行为,因而也是自由的;二是“装假”,是一种模拟性的活动,与真实生活有别;三是非功利性,自娱自乐;四是隔离性,只在有限的时空中“演出”;五是创造秩序,对游戏者产生亲和力;六是紧张感,在不确定中寻找机遇;七是规则的不可动摇;八是渲染了一种秘密气息,有“偷偷摸摸”去玩的色彩,玩电子游戏就如同参加假面舞会;九是“再现”某种竞争;十是陷入被创造性俘获的狂喜。[5]动画创作应把上述某个或多个方面做到极致。不以教化目的约束创作,要以游戏的态度、规则和精神去对待不同的动画作品。只有积极、大胆、创新地创作,动画的春天才能来临。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熊出没》动画系列以其自由恣意、快乐欢愉、趣味幻想的魅力特征,契合了儿童活泼的天性与文学自由的精神,对培养儿童的审美趣味与情感、促进儿童快乐学习与生活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程世波.关于国产动画片的几点思考[J].当代文坛,2006(3).
[2]方卫平.“玩”的文学:幼儿文学的游戏性[J].学前教育研究,2012(6).
[3]朱秀凌.动画片的游戏精神[J].视听界,2008(3).
创造精神的内涵范文4
[关键词]艺术语言;媒材;现状
[中图分类号]J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1)01-0170-2
今天,材料艺术被我们所认识和理解,并且确认它为一种新颖的视觉媒介艺术形式。当诸多的艺术问题出现在人们面前,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艺术程式?或者人们怎样去检测艺术语言中的问题?这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一、综合媒材艺术创作现状
(一)综合材料在架上绘画中的介入
材料介入艺术作品,仅以材质的特征改善、丰富或加强艺术作品的外在表现力,作为一种创作手段的补充,无疑使许多人感兴趣。事实也证明,与使用材料相关的精密制作技巧确实有诱惑力,但这仅仅是材料在艺术作品表达过程中的辅助手段而已,可以说不过是材料在艺术表现中的初级从属阶段,而材料的质性表达要真正进入审美语言阶段,即材料的表现,除了形式上的要求之外,它还内含材料本体的质地语言。
例如塔皮埃斯的作品,它抽取某些物质的特性,像水泥、钉子、钢管、木块、砖瓦、皮革、棉絮、草根等东西,在材料表现上,起到了一定程度上的观念与图像的文化认识作用;杜比菲特的烟灰、沙砾可以被看成是一种直接刺激感官的艺术语言;而在法国克莱门特的纸屑和锌皮等材质作品上,我们可以感受到材质肌理的表现力度,以及它的真实性、可信性、确定性和感染性。这是传统意义上的描绘式作品不可与之相比拟的,材料因此在作品中成为一种可以随意嫁接、转换、擅变、演绎的特殊文化形式。但是,除了审美功能,材料的表现必定是为某种目的而存在的,即材料作品在艺术中的表现,无论其文化联系如何都应该是一种态度的表明。如脱离这种基本事实,材料仅是子虚乌有的摆设而已。因而,我们看到的绝大多数材料作品,总是趋向某一思想、观念的主题,才能反映本身的材质意义价值。如德国博伊斯的《无题・1948-1950》综合材料作品,它通过青铜、腊、树胶、纸板和铅笔,解析了一对男女簇拥相抱的“”。这里,材料的硬软、轻重的质感和表现的方法以及空间处理等完全弥合了形式与主题的统一关系。尽管这件材料作品尺寸只有24×12.5×4em,却深刻揭示了二战血腥杀戮之下的人性之美。原始材料的物质属性一旦变成艺术家的意志形式,其物质属性就成了主观材料――肌理语言,成了一种具有灵性的、感动的、脱俗的超然存在之物。它表明:当材料表现其外延作用时,它实际上已切入了“表现”的内涵,其两者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
(二)媒材在装置艺术中的运用
装置艺术和现成品艺术如今已被视为一种观念艺术。装置的材料语言媒介本身具有广义性,这体现在装置所使用的往往是日用品、工业品等具有较明确生活意向喻指的材料,然而当它们经由艺术家创作处理之后,错位化的处理往往使它的所指变得模糊化了,从而超越了艺术家原先的意图局限。
装置艺术最重视媒介材料的潜在艺术表现力的选择,重视对媒介材料的艺术表现可能与这种材料原有的生活意象之间的关联。木板、铁皮、玻璃、橡胶、沙子、鞋帽衣物等媒介从工具性材料通过艺术家的艺术构想而升华为艺术性话语,成为艺术人文精神与创造精神的载体。
20世纪90年代以后,作为纯粹的观念艺术,装置艺术开始“走向社会”。这一阶段中国艺术界开始关注装置作品语言传达的可能性,这亦是中国当代装置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一方面表现在对装置艺术所使用的材料与现成品的质地的研究与重视,从创作主题的表现需要出发,去研究选取不同材料、不同质地物品的装置组合。另一方面是对装置的物品与材料的外在形式的关注。这一时期出现了不少优秀的装置作品,如周啸虎的《谎言时代》、黄一翰的《我们是一群长不大的孩子》、尹秀珍的《冼水》、谷文达的《人发装置》等。谷文达、尹秀珍等人通过作品去触及当代人的视觉心理和生存状态;戴光郁、陈箴等人则运用东方艺术观念,强调虚空、时间性和组合关系,在世界资讯背景中去揭示人类面临的精神问题和文化问题;黄永兵更是以一系列颇有力度的装置作品批判了既成的文化制度和文化关系。
(三)新媒体艺术的崛起
在信息泛滥的全球一体化的后现代语境中,艺术逐渐失去了以媒材分类的准则。21世纪信息时代的新媒体技术,泛指一切以高科技手段为媒介的艺术,包括观念摄影、录像艺术、电脑数码艺术和Flash等。这一时期,中国实验艺术的主潮在媒介上开始由装置和现成品艺术向摄影和录像艺术媒介转移,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加入到观念摄影和录像艺术的创作,人类开始进入一个空前的视象(视觉信息)时代。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研发与应用,人类生活进入了全面依赖数字化科技的21世纪。艺术家、设计师的身份将因数字化环境而变得身兼数职。创作的流程将因计算机软件的应用、操作而分工复杂,而且必须互相支持、配合成团队联动作业。
(四)全球化语境下的综合媒材艺术创作
在全球政治、经济、文化一体化的格局中,艺术家的语言表达必然是与西方接轨的。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对西方材料媒介艺术发展再作一番考察:材料作为一种媒介和可传达的符号,在西方始于立体派,早在20世纪头十年,勃拉克和毕加索就开始“贴纸革命”。1913年杜尚用自行车和圆木凳创作了他的第一件现成品艺术。从拼贴和实物开始,艺术必须是手艺(绘制和塑造)的界限被打破,非手艺的选择和组合成为艺术思维与艺术活动的组成部分。艺术外延向非艺术拓展,艺术精神向观念化迈出。那些媒材不仅带有文化的含义,而且还有很强烈的地域的特点,又都具有鲜明的现代感。
二、综合媒材创作的价值意义与拓展空间
材料艺术语言领域的无限扩大,使得“综合媒材”的概念早已突破了传统仅仅对自然材料的运用和转换,生活中的所有物品都可能成为艺术表达的工具,无论自然生长物或人的身体和社会行为,无论历史的传统形态还是现实生活场景、声音或思想、观念、基因或自动遥控系统,甚至不同种族的行为方式等,都可以作为艺术创作的媒介。
综合材料媒介本身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我们不能停留在材料的表面来接受材料,更应关注的是其文化内涵和精神负载。今日艺术不再以英雄姿态去直面问题,而是存在于问题之中。都市中生存的艺术家很难以居高临下的方式去体验生活,我们只能生活在“生活”之中,凝视生活,以思考的权利,去揭示植入我们肌体和精神的问题,通过质疑,保持个体精神的可能性。因此以一种具有区域文化背景和个人思维特点的方式去言说、去反省、去体验当今世界普遍性的问题及直面城市化生存中的种种生存体验,已成为艺术家运用多种媒材进行艺术创作所要面临的挑战。艺术家完全可以通过对多种媒材的试验与拓展,以一些更为深入的、触及当代问题的主题来演绎自己的文化角色。
[参考文献]
[1]陈心愁著.综合绘画材料与媒介[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3
[2]邹建平.装置艺术[J]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170.
[3](加)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一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10
[4]徐敏.陈箴现代装置艺术参展作品简介(1955-2000)[EB/OL],http:/larts.省略
创造精神的内涵范文5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人文;精神
1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子系统,是一种引导性的亚文化,它对学生起着强烈的熏陶作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趋向、人格完善以及思想、文化、心理素质的提高。在实施素质教育全过程中,校园文化承担着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价值功能,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体现了学校内涵发展的精神底蕴。所以我认为,校园文化建设有如下的功能:
(1)陶冶功能:教育从根本上说是起着一种文化传递的作用,使人通过对文化价值的摄取,获得人生意蕴的全面体验,进而陶冶人格和灵魂,以充实生命的内涵。
(2)社会化功能:校园文化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与缩影,它以特有的精神活动和文化氛围,使生活其中的每一个个体有意无意地与既定文化发生认同,从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模塑,达到社会化的目的。
(3)教育促进功能:课堂教学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各种求知欲和业余生活的需要,他们过剩的精力也需找到新的天地。校园文化无论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发学生的潜能,优化学生的情感,还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满足学生社会交往,都提供了一个育才环境。
(4)导向功能:学校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一个兼收并蓄的文化荟萃的场所,各种价值观念在这里碰撞。校园文化是正面的引导,还是负面的影响,其导向作用显而易见。
2人文精神的内涵
所谓人文精神,指的是一种高度重视人和人的价值观的思想态度。它关注人存在的意义、尊严、价值、道德、文化传统,关注人的自由与平等,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等,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终极关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向来存在着一以贯之的人文精神,即以人为核心,融天地万物与人为一体,把人的伦理精神、道德情感的提升与超越放在首位。
人文精神是人本教育的核心。人本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视人格完善为教育的最终目标。突出人文科学的价值,将人文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全部过程中,使整个教育人性化、人格化、个性化;强调学生自己去思考、感受和发现,自己体会人生道理和文化价值;强调人的自由、尊严和人格,重视学习者的自发性和主动性及发展潜能;鼓励学生自己求知、自己探索、自己去澄清,从探索和澄清中获得知识和成就感。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迅猛发展,使得社会分工更加专门化和职业化,人们的日常生活在一定程度上被程序化,人的感性一面受到压抑,而人的理性一面却得到了超前的发展,人本身也被过分地理性化了。同时,高效率的工作、生活节奏加重了人们的精神压力,冷漠了人际间的亲情关系,物欲横流更加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危机和隐患,人们在精神生活方面变得更加焦虑和不安,缺乏一种对生命意义进行探寻和追问的精神,缺乏一种以人文精神为背景的生存环境和人格力量。因此,呼唤人的“精神家园”的建设,追求一种有助于个体感性与理性协调发展,群体人际关系保持和谐的精神生活已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3校园文化功能中的人文精神
(1)导向功能。校园文化通过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教育引导,接受特定的文化氛围的熏陶和有目的筛选大众传播信息及文化知识内容,以主动的选择代替全盘接受或盲目排斥,因而发挥了一定的引导作用,校园文化又通过教育的物化形态,对校园的布局和各种设施的布置,按照一定的教育要求来精心设计,对受教育者同样起着引导、激励的功效。另外,学校的教育思想、发展规划、办学目标等,都直接影响着师生个体乃至整个学校良好精神面貌的形成和健康发展。因此,校园文化无论从内容、方式到其形成的环境,都深刻地影响着校园成员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的选择,潜移默化影响人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导向功能(2)凝聚功能。校园文化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各种有意义教育活动的开展,使受教育者受到陶冶和感染,同时,校园文化也像粘合剂,使学校师生员工由于共同的价值取向和群体意识而凝聚在一起。凝聚在这个群体中,他们学会关心他人,关心集体;提高辨别美丑、善恶、真假的能力;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通过集体的影响和自身的努力,逐渐会在一定的群体中找到归宿,并按照共同的价值趋向去实现自己的目标,体现出积极的人文精神。因此,校园文化的凝聚功能对学校师生员工的思想、性格和情趣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它能使全体成员紧密地团结在集体的周围,朝着学校的总目标前进。
(3)约束功能。校园文化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具有教育的内驱力作用。它制约着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既可以激励先进,也可以约束违纪行为,有力地促进集体和个人思想品德的提高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会校园成员如何做人。校园文化能够引导人们认识自己对社会、对学校、对他人应负的责任和义务,正确选择自己的行为和生活道路,提高道德生活的自觉性。校园文化也是矛盾的调节器通过舆论、习俗、信念等特有形式,缓和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调节人们的行为。校园文化还具有一种巨大的内在意志力量和评价力量,弃恶扬善,把周围的现象判断为“善”与“恶”,从而实现其教育作用和约束作用。校园文化通过其约束功能,实施人文教育,有利于校园人文精神的养育。
4学生人文精神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实现途径
41营造以人为本的和谐物质文化环境
古代诗人谢灵运写道,“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游于憺忘归”。环境以其潜移默化的方式感染人,影响人;人的精神在耳濡目染中受到陶冶。所以要营造和谐的物质文化环境,使全校师生员工生活在和谐物质文化氛围之中。这是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校园的物质文化是指学校建筑、设备设施、绿化美化等学校硬件以及表现校园精神文化的雕塑、标语、校刊校报、橱窗、板报包括校园的一草一木等。这些物质文化虽然是一种表现形式,但可以通过这种表现形式去促进师生的工作和学习热情,激发创造精神,同时也能使他们在这种物质文化氛围中形成一定的工作方式和生活价值观,让每一个人都以在学校工作为骄傲。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学校的教学大楼及各种设施、设备不在于精美和华丽,而在于以师生为中心,在于人性化,要体现适用、实用和较高的利用率。在教育事业发展的今天,校园的物质文化也常常作为潜在课堂,对师生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譬如说:一所校园如果光看到一排排房屋建筑,而看不到树木、草地,虽然很有气势,但作为校园就会使你感到不和谐。可以想象学生在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校园环境中读书、学习,往往油然而生的感觉是温馨、舒适、心情舒畅。校园里的一座雕塑,虽然不很起眼,但师生们课余时间看到它,常常就会得到激励,受到启迪,催人奋发。因此作为校园的管理者,应该千方百计营造、构建人性化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
42利用精神文化建设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环节,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深刻的影响。人文素质教育是以弘扬人和社会发展的人文精神为主旋律的,校园人文精神的培养和教育是由人类优秀文化凝聚而成,并在现实环境中与文化创造活动相结合,其人文精神的内在主体精神品格主要就在于培养个人的人格道德品质。培养个人的人格道德品质是一种较复杂的文化创造活动。校园文化虽然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但这种具有引导启迪价值的文化活动,其最终目的就在于觉醒个人,使其追求崇高的价值理想、崇尚文明、塑造健全的人格,热爱和追求真理,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以人文知识的学习和艺术熏陶为基础,以道德信念为核心的人文素质教育必定会弘扬民族精神,创新文化。英国皇家督学阿纳尔德曾说:“文化就是通过学习人们迄今所想出的和所说出的最好的东西而达到人类自身之完美的活动。通过这种学习,人们就可以用新鲜的和自由的思想之泉水去冲洗掉自己陈旧的观念和习惯。”任何国家的经济振兴和文化发展,无不依赖于学校教育的全面发展。社会进步和民族的强盛,必然要以人为本,造就出富有一定的创造精神和多种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就必须从校园文化开始,建立健全科学的人生价值观和符合规范的道德理论体系,注重思维品质和能力的双向发展,推进人和社会精神的进步与发展。校园文化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和功能就能得到有效发挥,最终也必将促进个人进步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43教师要以人格魅力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
教师的人格形象对学生是无形却又是最有力的教育,是一种“不求而至,不为而成”的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最有效的教育。教师良好的行为往往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产生有意识无意识的熏染,常比正面的说服教育更容易使人接受,甚至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在给学生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自身所具有的理想信念、人生态度、价值取向、道德品质、治学方法乃至为人处事等方面,都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教师用人格力量教育学生,也就是教师的敬业精神和科学精神,这二者构成了整个教育中的人文精神。教学中,教师对待科学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教师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以认真、耐心和踏实的作风教学,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反复思考,在思考中感悟科学的真正含义。无论是哪一学科的教师都必须懂得自己学科的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真正的人文精神教育。
44教师要联系实际升华学生的人文精神
进行人文精神教育,也要理论联系实际,结合社会热点、现实生活、学生的实际问题进行教育,一方面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可以使知识化为精神,达到政治人文知识的内化,内化为人文精神。
社会热点:国际、国内每天都在发生很多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如何通过政治课教学把它转化为学生的人文精神,这是政治课教学的任务。
创造精神的内涵范文6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人文教育;培养;研究
中图分类号:TP3-4
1 问题的提出
人文教育其中最重要一条是指民族文化教育。其中包括文化传统、基本精神、基本理念的教育和民族传统、民族精神的教育等内容。并不是纯粹的知识教育,而是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教育和思想观念的教育。然而在当前的计算机教育体系里,普遍存在对人文教育理解不够系统全面,仅仅片面强调一方面而忽视另外方面的情况。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的持续发展和计算机应用范围的不断的扩大,信息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计算机改革进程也需要不断深化,如何才能更好的推进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且能更有效的培养高校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能不断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水平,是目前普通高校教育面临的重要难题。针对目前出现的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笔者总结如下:
1.1 仅强化计算机各类知识的传输。许多老师仅仅片面的强化学生计算机各类知识的传输,而忽视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计算思维模式的培养,对计算机内容填鸭式的讲解,导致了上课时学生感觉到的枯燥无味。
1.2 错误理解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很多老师认为计算机操作能力等于计算机应用能力,在教学中大部分时间花在练习软件的操作上,从而缺乏对学生计算思维的训练,缺乏锻炼和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能力和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工作、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1.3 计算机网络教育中忽视人文道德的培养。计算机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除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同时也带来诸多问题,如侵犯著作权,计算机病毒传播、网络诈骗等,然而许多学生对这些问题不以为然,甚至有一种羡慕感。
2 高校计算机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方式和方法研究
2.1 人文教育与高校计算机教育相融合
2.1.1 利用与发现计算机教材中的人文观念,联系实际生活发掘人文精神。任何一门科学的产生发展都离了当时的社会背景。所以任何学科教材内容中,都包含着人文精神的内涵,高校教师能否从书本中发现这些人文精神内涵,让它与本学科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而且在本课教学内容中能顺其自然的传授下去,能否在讲课过程中将人文精神渗透到课堂中去做到“润物细无声”。这个才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所在。例如在《计算机基础》这门课中,“存储程序控制理论”是计算机体系结构的精髓所在,把计算机之父——约翰·冯·诺依曼在数学和计算机方面的巨大贡献和他对科学的探索精神贯穿于存储程序控制理论教学内容的讲解中,既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又可以熏陶大学生对自然科学知识的执着追求精神。因此,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内涵结合课程进入课堂教学是计算机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基础。
2.1.2 在实践性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协同合作的团队精神。现如今重大科学难题都需要依赖多学科的共同协作才能攻关完成。所以在当代社会中,不仅需要当代大学具备良好的个人素质,而且更要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所以计算机实践教学设置就是培养团队精神的理想选择。在高校计算机实践课程中不但要培养大学生们的个人动手能力,更要加强培养同学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
2.1.3 因材施教结合时事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在计算机发展概论教学中,把中国研制的“曙光”、“银河”、“深腾”、“神威”等一批超级计算机内容纳入到课程里来,让学生们知道了解现代中国在超级计算机领域的发展情况和研究态势,进一步提升大学生们的民族荣誉感。在讲“操作系统”课程中,通过讲解中国计算机产业发展的现状,对比如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差距,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建立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奋发读书的理念。
2.1.4 加强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人文”本身不仅仅是知识体系,也是一种精神体系。在自然科学领域,创新是其最重要的体现。创新为国家的兴旺发达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创新也是一个民族成长、进步的源泉。所以,在实践课教学中应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去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创新中的实践成果课堂中向同学展示,可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2.2 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的人文教育的影响
2.2.1 奉献精神。在计算机网络中,网络的本质就是资源共享。网民应当共同遵循的原则是:在互相免费的前提下,所有的子网可以获取他人的数据信息,一切计算机及子网也要无偿为网络提供资源。因此,奉献精神也成为了网络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导向。
2.2.2 自主精神。如果说传统的价值观是一种具有依赖性的价值观,那么网络价值观就是一种自主型的价值观。因为网络是本着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目的建立的,因此在进行网络课程时要让学生明确自己需要做什么、怎么做、如何做,“自己对自己负责”、“自己对自己进行管理”、“自己为自己做主”。由依赖到独立的蜕变,使人的潜能和主体能动性得到提升。
2.2.3 平等意识和权利意识。在网络中,阶级、权力、阶层甚至民族、地理位置、都会失去意义,这也使得它享有更多的特权,每个网民都是一个中心,人与人之间趋于平等,不再有等级制度。个人平等及权利意识的加强,有利于健全的人格和独立的个性的发展,同时,也提高道德主体的创造性。
2.2.4 民主、自由精神。网络的核心是自由性、开放性。在网络的虚拟社会里,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发言权,能够自由地进行选择,自由地表达思想。因此计算机网络为人们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自由、民主意识得到了全方位的锤炼和提升,这是伦理道德、主体能动性、创造性获得张扬的重要标准。
2.2.5 创新意识、开放思想和创造精神提高了现代人破解自然和自身的能力。现在社会所具备的创新意识、开放思想和创造精神,体现出了人类的生命自由和自信精神。网络化的物质能量和精神价值在于,它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明演化与现代人的全面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不仅创造了知识经济的辉煌成就,而且加快了现代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推动了全人类社会文明的进程,使得人类的精神追求与生存需要获得了现实化的满足,赋予了现代伦理道德全新的内涵,计算机使社会学在高科技的支持下获得新生和变革。
3 计算机教学中提高人文教育培养的方法
能否在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如何将其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的教学中去,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的关键因素就是教师自身的素质,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渗透人文精神是实现教育人文化的重要途径。这就需要教师们不断的提高人文素养,完善自身人格,升华道德境界,在平时生活和工作中坚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潜移默化的去影响学生,改造学生。目前,在高校中绝大部分教师有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理工科类教师尤为突出,怎样才能使教师在注重科研的同时,加强教学质量,是当前高校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3.1 提高各学科教师自身人文素质。第一要从思想上认识教育的本质,教育是要培养人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既包括专业素质,也包括人文素质。所以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应该如何学习技能,同时也要教学生学会怎样做人,如何做事。只有做到这样,教师才能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3.2 坚持教书育人,注重言传身教。学生们的人文素质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不断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教育工作者很长时间的努力,不能急功近利。课堂中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多开展案例式、研讨式等启发式教学。同时还要提高讲课内容的艺术性,让学生每一次听课都是一种享受。
3.3 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能力。教师的知识水平和人文素质影响到学生的成长、职业的定位以及今后的发展。许多高校的教师,没有经过专业的教学方法训练,仅通过一定的岗前培训,就由往日的理工科院校学生变成了大学教师。虽然他们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但他们缺乏一定的教学经验、教学技能。教师是一门对综合素质要求非常高的职业,既需要教师积累深厚的专业知识,又需要教师有一定的教育教学技能。因此,要采取积极措施加强教师的队伍建设,采取更多形式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拓宽教师的视野,增加人文素质积累,也可将人文素养能力纳入教师的业务考核中去,促使教师自觉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4 结束语
计算机教育与人文思想融合容易为高校教育者所忽视,在沿袭传统填鸭式的教育以后我们发现教育结果事倍功半。学生人文素质能力的培养,不但是让大学生能够认识历史,了解传统文化,更主要的是激发受教育者对自我价值的努力实现,对真善美的不断追求的精神激励。而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要求大学生完成每一步计算机操作,探索全新的实践操作方法,追求最后的正确的实验结果,这正符合人的自主、自由、探索、创新等精神,与人们不断追求真善美的价值理想的人文精神相符合,让大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人格,构建有序、和谐、向上的社会体系。
参考文献:
[1]朱亮.构建渗透人文精神的信息技术课堂[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1):101-103.
[2]牛明艳.论理工科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考试周刊,2011(36):196-197.
[3]王莉.试论理工类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5):98-100.
[4]刘霞.论网络传播对社会伦理道德的双重影响[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125-130.
[5]王玉娥.青少年学生网络行为道德规范的建构[D].重庆邮电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