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博物馆空间设计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博物馆空间设计特点范文1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展示空间;东方情调
展示作为生物体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特性,无论在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中都在无时无刻的体现着,比如鸟类展现漂亮的羽毛,人类用服饰、首饰甚至化妆来表达自己的个性、气质、精神面貌,但在某种程度上展示行为除了本能的驱使外,还可以被视为是一种向其他人及社会进行信息传递的过程。因此,展示应该是一种为了传达某种信息而进行的有目的的行为,这一概念也可以看作是展示设计的根本理念。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展示设计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包括博物馆、科技馆、广交会、展销会、商场的展示区域及橱窗陈列设计等,而其中又以博物馆展示设计最为典型,博物馆展示中不仅包含的信息量巨大,而且种类繁多,要求设计时除从设计角度考虑外还要考虑到科学、人文历史、社会学、传播学、心理学、行为学等其他领域,还涉及到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来进行展示,因此可以说,博物馆展示设计几乎含盖了展示设计的所有特点。
当代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被科技成果打上了鲜明的烙印,而作为科技发展代表成果之一的建筑也正迅速的成为单纯的科技理性支配下的“工业产品”,其内部空间的设计也附庸了更多的含有“现实主义”色彩的理念逻辑,从而以某种所谓“成熟”的消解深度的姿态投入到商业大潮的经济建设之中。不可否认,中国当代建筑及室内设计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这种进步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一种对西方现代建筑、设计思潮的引进和模仿的水准上,而没有回过头来对我国自己的美学观点、设计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在消化和吸收的西方设计理论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消化不良的负面影响,很多作品可以很轻易的使人看出借鉴的形式来源,而没有形成具有个人语言、地域特色的原创风格,盲目抄袭、千城一面的现象十分突出,这一点在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上也有所表现,可以说原创性、地域特色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一个国家的设计水准,优秀的原创风格的形成、地域特色的体现将会更有利于促进整个设计的深化和提高,本文的目的就是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方法的研究来寻求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中更多、更广泛的可能性,以增加当代中国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的理论支撑,改变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盲目的现状。
密斯・凡德罗在1929年为巴塞罗那世博会所设计的德国馆,在空间的组织上采用了虚实相结合的手法,运用隔断设置交通动线,引导参观者的行动,并且在参观的过程中设置了丰富的空间层次,有围有透,使参观者的空间体验尽量的多样化,其对空间的处理手法正暗合了国画章法中“密不透风,疏可跑马”这一观点。我们不妨就沿着大师的足迹将目光转回到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方法上来。众所周知,中国古典园林深受绘画、诗词等艺术形式的影响,中国古代并没有专门的造园师,大部分园林都是由画家、文人设计完成,可以说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是遵循着绘画的脉络发展的,因此“外师造化,内发心源”的国画原则也充分的体现在了园林设计之中,这种倾心于自然美的态度与追求恰恰是与西方几何审美观最大的区别,可以发现中国古典园林在设计上有四个特点,一、构图的特点:外国园林多为几何式构图,沿一条景观轴线进行空间序列的布置,呈左右对称的布局形式,整体效果明确统一,但过于直白,缺乏耐人寻味的意境,而中国园林则强调迂回曲折、曲径通幽、参差错落,大大增加了游览者的游览趣味,所以中国古典园林在平面构图上多以曲线为主,空间布置互相渗透,疏密结合,错落有致,即所谓的“有定法而无定式”;二、组成要素的特点:外国古典主义园林几何化,人工化,作为花园背景的树木连成一片,没有自己单独的个性可言,外国的园林并不欣赏鲜花本身的美,鲜花、树木只是作为组成图案的材料出现,可以说外国园林欣赏的只是图案的美,即人本主义的思想;这一点与中国人对待花草树木、水体假山的态度截然相反,众所周知,中国园林的一花一草都具有自己的形态、颜色甚至是个性、品德,就如梅、兰、竹、菊代表着中国文人心目中的崇高品德一样,中国人对自然的敬与爱体现在中国园林的每一个细节中;三、内涵的特点:初步看来,中外园林间自由性与规整性的差异似乎是由东西方的审美差异造成的,然而就如南宋的朱熹在井中只发现了阴阳二气却没有发现自己的倒影一样,归根结底中外园林的差异是由于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历史、不同的制度、不同的追求、不同的哲学思想造成的,欧洲人自古以来的思维习惯就倾向于穷究事物的内在规律,喜欢用明确的方式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认为和谐就是美,而中国古典园林则与诗、画这种感性创作形式相互影响,讲求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四、追求意境的特点:中国古典园林从一开始就是按着诗和画的创作原则来设计,显著特点即为写意,在顾及自然面貌的同时加入创作者的主观感受,在似与不似之间传达出自然的神韵,表现出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通过以上对博物馆展示空间及中国古典园林空间的分析,我们发现,二者在空间序列上都讲究启承转接、明暗开合;在交通流线上都讲究移步换景、情景交融;在空间氛围上都讲究写意自然,耐人寻味;可以说两种空间的设计手法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相似性,一些造园手法通过与博物馆展示空间特点相结合,即可以总结出适用于博物馆空间的设计原则。
一、空间序列组织原则
空间序列关系到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的整体结构,是一个全局性的问题,区别于其它的空间属性,博物馆展示空间具有多空间、多视点、流动性、变化性等特点,因此,只有组织出合理的、完整的空间序列,才能使展示获得良好的效果。而空间序列中最基本的因素是交通流线的组织,要获得良好的空间序列就必须有完善的交通流线,根据交通流线的不同,博物馆展示空间序列大致可以按三种类型来划分,1、直线贯穿式:一般适用于小型空间,各个展示空间呈串联式,沿轴县线依次展开,为求变化,可以在局部空间做不对称设计,也可使部分空间封闭或开敞以增加节奏感;2、环行闭合式:整个空间呈内向向心性,各展示空间沿周边布置,为避免一览无余,可用展示构件进行遮挡;3、中心辐射式:适用于面积较大的博物馆展览空间,这种空间序列的特点是以某一展示空间为中心,其它空间呈放射状围绕它进行布置,可使主从分明,动线丰富,形成良好的展览氛围。
二、空间特点对比原则
从视觉原理角度来说,面积的大小,色彩的差异,形态的不同都可以对人们的视线造成刺激,从而引人注目,在博物馆展示空间的设计上也可以利用这一原理,在相邻两空间的设计上可以采用对比手法,借以突出两空间各自的特点,增加空间的丰富层次。
三、空间表现方式原则
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的目的是要服务于信息传递,即表现展品,好的空间可以丰富人们的游览体验,增强对展品的印象,因此如何将展品完美的呈现于空间之中就需仔细考虑,将一件展品呈现出来不外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坦率直接的和盘托出,这种方式适用于参观者近距离的正面观看,可以完全的接受信息,但如果考虑到时间的因素,即四维空间,参观者在行进中恰好处于两件展品位置连线的中点,那么两种展示空间的直白将会引发视觉的混乱和空间的乏味,因此,就需要在空间的设计中引进第二种呈现方式,在考虑时间因素的同时将展品以含蓄的方式显而不露,近可接受信息,远则成为空间的一景。
四、空间渗透层次原则
正如中国古典园林在有限的空间内力求深邃,无边的感觉一样,博物馆展示空间也应该给人一种空间的深远感,而各个空间之间的渗透恰恰可以丰富层次的变化从而极大的加强景深感,同时空间的渗透、互借也可以有效的节省空间面积。
五、动线引导暗示原则
如前所述,空间设计的根本要素之一就是交通流线,不仅空间序列需要设计在其基础上,而且交通动线更可以引导人们按一定的顺序去逐个发现展品,达到移步换景的作用。
综上所述,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是一个含盖丰富内容、涉及领域广泛并随着时展而不断充实其内涵的课题。以上我们总结了博物馆展示设计中所涉及的空间处理原则,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的运用不仅可以为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还可以使设计作品体现出民族文化与地域特色。总之,正确处理好空间的问题是展示设计中的精髓;正确认识空间与展示设计的关系是做设计的前提和基础;较好的运用“空间”语言则可以赋予一个设计以实质的意义和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朱淳《展示设计》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0.4
博物馆空间设计特点范文2
关键词:博物馆;展示设计;艺术形式
博物馆展示设计是一种设计范畴的学科,随着设计手段和技术的发展,博物馆展示设计也具有了更多新的内涵。相对于一般地点的展示设计来说,博物馆的展示设计对设计的风格、手法以及类别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博物馆的展示设计涉及心理学、传播学、建筑学、心理学、美学以及人机工程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因此在进行博物馆展示设计时,需要以深厚的文化内涵为底蕴,进而使设计的艺术形式感更强烈,符合当前人们的审美观。
一、博物馆展示设计原理分析
(一)博物馆展示设计的目标
博物馆存在的主要意义是为了能够科普知识、传播社会文明,是一个具有公共性的机构。其具有特殊的艺术展示形式。也可以说博物馆就是一种艺术作品,其建筑的风格、展品的设计以及整体的规划都能够带给人一定的视觉享受。
(二)博物馆展示设计要素
博物馆展示设计主要可以涵盖展示的空间、展示的设备以及展示的物品。其中展示的空间也就是概念空间,是一种没有形体的空间展示,主要是以展品的内容来体现其存在的价值。同时博物馆的展示空间也是展示活动的主要载体,在博物馆的展示空间中,其结构、色彩以及灯光等都是必要的组成元素;展示设备包括展墙、展架、展柜以及展板等。[1]展示设备具有组合化、方便化以及标准化的特点。组合化是指在展示的过程中,展示的设备可以根据具体的展示要求进行搭配组合,方便化是指结合现代的拼装技术和先进的设计方案,使设备的安装以及拆卸更加方便;标准化是指展示设备的规格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展示物品是博物馆展览中的主要内容,是博物馆展示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二、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艺术
展示空间是博物馆展示活动的主要场所,在设计上不仅要满足展品的展示承载功能,同时还要符合参观者的审美要求,因此在博物馆的展示空间设计上必须做一定的艺术处理。
(一)注重空间的和谐性
博物馆展示空间的设计不能分成不同的部分进行设计,而是要注重设计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因此在空间的设计中必须考虑和谐的因素,将空间中不协调的因素进行统合。但是这种统合并不表示所有的空间都要具有统一的模式,而是既要有多样性又要具有统一性。在博物馆展示设计中需要从空间的规划、色彩、材质以及结构等多个方面的变化来构建统一的空间模式。
(二)展示设计需要遵循均衡性原则
设计的均衡性能够使视觉的构图更加和谐,均衡性设计是指以某一个点为中心,两边的设计分量相等或者相似。同时在均衡原则的设计上,也分为规则均衡和不规则均衡。规则均衡设计在视觉上能够给人一种两边完全相等的感觉,无论是在体量、形状还是色彩上都具有较强的对称性,形成规则的镜面式对称,这也是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中的重要设计原则;而不规则均衡性主要是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在两边的设计中元素相近,但是却又存在差异。这种设计方式能够增加展示空间气氛的活跃性,同时又不失整体平衡感。
(三)强调展示设计的节奏以及韵律
展示空间设计的节奏主要是指在特定的范围或者单位内,空间的设计具有规律性的重复或者形体的运动分解。在具体的设计中是在空间构成重复的基础上再进行的分段运动,因此能够使空间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而韵律则主要是指通过对相似元素或者空间环境的组合,使其具有一定规律的同时也有一定的变化。在博物馆的空间设计中,节奏性以及韵律性是单元空间设计的主要方式,具有重复和渐变的表现形式。重复的单元空间能够给人一种稳定的、持续的视觉感觉,从而在纷乱的展品中,使人能够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观赏,同时也能够为人们的参观起到导向的作用;渐变的单元空间可以分为单一空间的渐变以及复合空间的渐变,通过这种渐变的方式能够给人一种既灵活又不乏整体性的感觉有序的空间变化不会影响人们参观的心理,而且能够突出展示的主体。[2]
三、博物馆展示内容设计艺术
(一)硬件内容设计艺术
1.陈列室设计艺术
博物馆展品在展览时主要的储藏位置就是陈列室,因此在陈列室的设计中需要注意室内的环境、通风、干湿度以及采光等因素,这样不但能够突出展品的展示效果,同时还能够对展品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由于博物馆所展示的展品都具有非常大的传承价值,所以在陈列室的设计中必须做好消防措施。在施工的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规定选择材料,严格操作规范。同时在陈列室的设计中还需要对空间进行一定的艺术处理,比如陈列室的地面、墙壁以及天花板等具体的色调以及肌理等,都需要与所展示的展品相契合,能够烘托出展品的背景,从而使观众在参观的过程中,能够进入到展品展示的主体中,起到强烈的视觉引导效果。
2.光环境的设计艺术
光是感知物象的基本视觉条件,因此在博物馆的创造、改变以及优化空间的设计中都离不开光环境。在博物馆展示设计中的光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自然的采光,另一种是人造光。自然采光主要是通过太阳照射而形成的光环境,因此室内的光线会随着地球的转动而发生变化,这使得一些方向朝北的展厅会选择自然光照,因为这个方向的展厅受光照变化影响较小,而且光照柔和。人造光主要是指利用电灯形成的光照环境,通过对灯具的调节和设置达到一定的照明效果。目前在国内外博物馆使用比较广泛的灯具包括基本照明灯具、装饰灯具以及慢射照明灯具等。同时在照明的效果上也分为直接照明、间接照明和重点照明。首先,直接照明。是一种经常应用的照明手段,一般常用的有吸顶灯、导轨射灯以及吊灯等,这种照明方式能够保证95%以上的灯光都被充分利用。因此在博物馆的大厅、主要通道以及大件展品的顶部,一般都会采用直接照明的方式,这样能够保证灯光的光线分布更加广泛,不会产生遮光角。但是在直接照明的亮度选择上,还需要根据照射面积、照射物以及展厅的高度来设定,一般的照度设定在300lx。因为如果光线过弱,会使得展厅视线不清,无法达到预期的展示效果;如果光线过强,则容易使观众产生视觉疲劳,同时也会对展物产生一定的损害,特别是书刊、漆器等容易产生褪色变质的情况。其次,间接照明。间接照明是指将灯光投射在墙面或者天花板上,形成二次光源,在博物馆展厅的吊顶、地台、展板侧面等,使灯的光线由内而外发光。间接照明的光线扩散性较好,不会产生阴影,光亮适度,光质柔和。[3]因此在展览馆的设计中,需要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合理设置,可以根据展品的位置、类型对色彩照明以及亮度的需求等进行设计,使展厅形成层次变化的光环境。最后,重点照明。重点照明也称为局部照明,是指利用较强的灯光对展品的某个部位进行投射,进而形成特写的效果,能够突出产品的展示重点,产生一种立体感。这种灯光设置的方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一般用于展览馆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展品。比如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大禹治水玉山子》,利用这种方式能够体现出实体和虚空的连贯性。但是在应用重点照明时,必须注重光照的方向性,这样才能够塑造出一种立体感。需要从顶光、顺光以及逆光三个方向进行组合,同时在灯具前添加滤片,通过对紫外线的过滤,有效控制炫光。此外在重点照明的设计中还需要根据展台的间距、尺寸等适当设定距离,形成主次分明、松紧适度的视觉效果。
3.陈列设备设计艺术
陈列设备一般体积较大,数量较多,因此陈列设备的设计对艺术的整体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博物馆的设计中需要对展柜、展墙以及展台的尺寸、比例以及造型灯进行认真的研究和推敲,使得陈列设备能够与展品内容和特点相符,进而体现其陈设的作用和突出展品的优势。
(二)软件内容设计艺术
1.陈列组合设计艺术
陈列组合设计是空间展示设计的核心,同时在设计工作中也是最繁重和最花费精力的。陈列组合中包括整体和局部陈列组合部分,整体陈列组合是总设计风格下设计的组合方式;而局部组合设计则主要是根据具体的标本、文物为展览的基本资料,在设计的过程中根据设计框架或者大纲而有顺序和层次地排列展品,使展品间建立起一定的联系性。[4]
2.辅助展品资料设计艺术
辅助展品资料包括灯箱、图表、沙盘以及照片等辅佐原件展出的一些资料,能够补充展示作品的学术研究成果,同时也有一些辅助展品本身就是艺术作品,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三)其他方面的设计艺术
除了软硬件的设计外,还有一些介于软硬件之间的设计内容,比如安全标志、文物等。以陈列室的路线布局为例,在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防盗报警、消防等设施的健全和完善,同时要保证紧急疏散口的通畅,其次要注重这些设施与博物馆整体设计的契合,保证博物馆整体的艺术效果。
博物馆空间设计特点范文3
一、“娱乐教育”在现代博物馆中的应用
(一)上海城市历史博物馆
以世界的上海为主题,以提高市民素质为目标,充分发挥增识博闻的教育功能,在乡土教育的基础上,向考古知识、底层知识、科学常识等内容延伸,体现参与娱乐的休闲功能。
(二)世界宗教博物馆
该博物馆位于台北永和市。以生命信念为主题,馆内收藏包含了佛教、台湾民间信仰、印度教、基督宗教、伊斯兰教等全球各地各式宗教文物展览及其信仰介绍,同时通过从展示品和体验设备,用心去感受不同生命经验,针对不同年龄层的需求也做出许多设计,让每个参观者都能有切身的体验。
(三)梅赛德斯——奔驰博物馆
以螺旋结构中设计了两种展区层,“传奇之旅”展区层和日光照明的“典藏之旅”展区层。设计精巧之处在于将不同的空间设计理念相互结合,塑造了一种全新的空间概念。倾斜的面和线赋予空间以流动性与导向性,增加人与人之间交流。倾斜的线和面与规则的曲线相结合,使参观流线相对灵活和便捷,并加强了不同主题展厅间的连贯性。
(四)德国通信博物馆
德国通信博物馆举办的“事务中的信息”专题展,大约270件精选生活方面的物品通过一种非常独特的方式陈列出来,参观者在展厅中遇见由伸缩式支架支撑在地面上,好像来自于外星球的铝制展具。在这样的人与展具的一个互动过程中,参观者的兴趣得到了一定提升,展具不仅仅是展品的附属,它同时也融入到展示的内容与主题中来,成为展品与人交流的一个重要载体。
二、“娱乐教育”对博物馆展示设计提出新的要求
(一)展示内容设计
“展示内容设计是为了实现陈列的目标,根据陈列的客观条件和观众的学习状况,对已有的事物,即博物馆的实物收藏、文献、影像、自然标本等,以及人们对这些事实的认识,即有关事实的本质及规律的概念化、系统化的知识和对事实的价值及意义的评价等,进行重新建构,并选择最适宜的交流手段。”
“一个展示设计的成功和失败,展示内容的研究和设计是根本。”“娱乐教育”对展示内容设计的要求,正是给予板块结构的基础上加以延伸,明确的展示目标,对目标观众群体有明确定位,有新颖的表达角度,生动和吸引人的情节,着重创新,突破固有内容衍生到其他领域内容中,充分发挥展示内容的内在价值,重点展示展品背后所传达的文化内涵。
(二)展示空间设计
展示空间设计实质是有关信息传播的环境设计,最大的特点是具有很强的流动性。人在展示空间中处于参观运动的状态,是在运动中体验并获得最终的空间感受的。这就要求展示空间必须以此为依据,以最合理的方法安排观众的参观流线,使观众在流动中,完整地介入展示活动,尽可能不走或少走重复的路线,尤其是不在展示的重点区域内重复,在空间处理上做到像音乐旋律般的流畅,抑扬顿挫分明有致。因此,设计师中必须将空间问题与展示的内容结合起来进行考虑,不同的展示内容有与之相对应的展示形式和空间划分。
(三)展具设计
展具是展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展品陈列的物质基础。一方面有可安置、维护、承托、吊挂、张贴等陈列品所必备的形式功能,同时构成展示空间的形象创造独特视觉形式的最直接的界面实体。从展品陈列的三项基本原则"观众至上、突出展品特性、适合的主题"出发,在满足展品展示基本需求的基础上,最大限度体现以人为本的个性化设计理念.所以,在展具设计中设计师要将展具设计与展品本身以及展品背后的文化相融合,充分表达设计主题,使不同类型展品都能得到独特的、充满趣味性的展示,这也是提升展示内容吸引力的重要手段。
(四)展示方式
到了21世纪,博物馆的活动与关切点随着社会环境变迁而调整。如何充分发掘博物馆的社会价值成了全世界博物馆学界的研究重点。博物馆概念再次变革,其不再是保存藏品的空间,而是为参观提供全方位感知的合作者。与许多“我展、你看”的单向展示方法相比,互动式的展览可丰富观赏的内容,延长观众逗留的时间。更重要的是,这种方式强调了展示者与观者的交流,更易吸引观众的兴趣.
三、对中国电影博物馆展示设计改造的启示
中国电影博物馆展示设计的改造内容以电影文化为主线,结合目前电影科技的最新研究成果,陈列形式上开拓创新,力求在展览中将学术性与观赏性、趣味性紧密结合,以达到雅俗共赏、深入人心的展览目标。
(一)展览定位注重现实针对性,展示内容具有创新性
通过调查得知中国电影博物馆受众,遍布各个年龄段但以青少年为主,改造时针对这一点提出"电影探梦"的主题,以轻松欢快氛围吸引青少年同时,丰富的展示内容满足不同人群需求。
(二)采用动态的、有节奏的的空间展示形式
“博物馆疲劳”是近年来常提到的,在对中国电影博物馆实地考察和现场调研后发现,“博物馆疲劳”现象在中国电影博物馆中尤为突出,针对这一特点,在改造设计中改变原来展示空间形态,缩短部分展线,设计主负两条参观流线.这样的流线设计,让参观者有多种选择,不同参观路线体验不同参观感受。
(三)新颖立面版式设计,提升观赏性
现有的中国电影博物馆部分立面版式设计形式单一,“图片+文字”的重复出现也是让参观者易产生“博物馆疲劳”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改变这一缺陷在改造中,立面设计围绕主题“电影探梦”提取每个展厅不同关键词,行成个性鲜明的独特设计。
(四)以最人性化的展具展示内容,使展具更好的服务于人
在展具设计方面重点放在人性化上,在常规展具基础上添加一些辅助设施,如放大镜,触摸屏等。
趣味展示方式使观者改被动为主动,探寻知识内容突破以“展”为主传统观念,提出以“思”为主的设计理念。以“电影是什么?”为首要问题,引发观者思考,带着问题参观展览,让其在展馆中寻找自己的答案,当时在每个展厅又有系列小问题,作为参观引导,让参观者在展馆内所收获的不仅仅是看到的内容,更多的是展馆过程中自己所思所想。
博物馆空间设计特点范文4
【关键词】博物馆;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室内设计方案
博物馆作为进行珍贵自然文物及历史文物典藏、展示及研究的重要场所,还承担着体现城市的发展内涵的重要主题及理念的任务。在博物馆室内设计方案中体现出城市乃至国家的成长史,让参观者可在室内空间的了解中获知城市建筑文化的发展历程,这使得博物馆室内设计方案成为较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博物馆室内设计概述
博物馆作为文物及标本的重要典藏展示机构、科学研究及宣传教育等机构,在我国被普遍的划分成历史类博物馆、艺术类博物馆、科技类博物馆及综合类博物馆四种。物质文化的不断丰富及精神文明要求的提升,博物馆作为精神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博物馆施工建设工程发展迅速、建筑数量增加显著、造型规模种类各式,作为博物馆设计建设中的重要组成的室内设计,以采用新颖独特的设计手段来展现场馆室内的丰富灵活,已成为博物馆室内设计方案研究中的重要内容。
博物馆作为进行人类文明展示的窗口,其中所收藏的也多是人类历史及自然文明的精髓,因此,室内设计应当是历史文化、创意主题、哲学理念、空间艺术及美工技巧的完美融合,以博物馆类建筑独特的艺术设计语言,营造出和展览主题更为和谐的空间氛围,实现历史文化及自然文化精粹的诠释,让参观者在室内空间设计的高雅艺术的享受中体味历史文化的光辉,也就是说,落实博物馆室内设计已成为博物馆生命力及存在价值体现的根本所在。
二、博物馆室内设计方案研究
1.重视博物馆室内的环境设计
社会的高速发展推动着博物馆类建筑建设工程的开展,各式各样的博物馆个性特征及显著差异中,室内设计便是重要的方面。在博物馆室内设计中要重点突出形式与主题上的协调性,面对文物的展览主题选用最佳的展示手法予以呈现,依据所要设计规划和施工建设的博物馆,是以依次排列铺开展品、利用模型重现场景、通过图形并茂重读历史等,选用适宜的设计规划手段,以展示手段的丰富多样化达成博物馆的展览初衷。
空间与流线的趣味性,博物馆的室内设计要严格的执行参观流线顺畅清晰及空间序列科学合理的重要设计标准,彰显出疏密有致、步移景异的展品陈列方式,使步入该空间进行文物观赏的参观者可体验到起承转合所营造出的趣味感,例如吴忠市民俗博物馆的室内设计中尽量避免迂回及逆行,使身在其中的参观者兴趣盎然。
展现媒体的科技化,博物馆展品的展示手法在传统的声、光、电等普通手段的基础上,综合采用高新技术的设计应用,在室内设计中利用电脑系统、照明系统等实现强弱变化展现展示效果等,使得建成运行的博物馆可利用声音、照明、视频的强弱变化控制突出设计理念。
图1 比利时埃尔热博物馆内部
室内设计氛围的大众化,展品并非镁光灯下等待参观者膜拜的公主,这就要求室内设计中的空间不可过于拘谨,如2005年设计并于2009年面向公众开放的比利时埃尔热博物馆,便是法国建筑师笔下的彰显大众化的设计典范,参见上图1比利时埃尔热博物馆,设计者以室内空间不规则的形体之间的相互穿插、不同色彩的呼应等,充分的彰显埃尔热风格各异的绘画,使参观者置身于精神的艺术殿堂。
2.强调博物馆室内的元素设计
在博物馆室内设计方案研究中不难发现,较为典型、风格独特、品位非凡的博物馆建筑,多是强调着室内设计元素的杰出作品。首先是色彩的合理选用,色彩带有着感彩可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于主题思想的彰显,以直接的影响参观者的心理情绪等,充分发挥出深化主题及突出展品的重要作用。在色彩的选择中,纪念性博物馆要以兴奋的色调为主,参见下图2,民族及民俗类的博物馆室内色调要尊重当地的习俗及传统而以传统的色调为主,自然性的博物馆或陈列区域要以更加接近于自然的色调为主,科技性博物馆或陈列区域要以沉着稳重的色调为主。
图2 历史博物馆一角
室内灯光照明的设计,灯光设计是博物馆室内设计中带有矛盾性的设计内容,多反映出两种差异较大的设计理念,以自然光的充分利用可实现宏大空间的展现,人工光线设计则将参观者的视角汇集于独立的展品,这就要求设计人员要采用先进的技术,将自然光线及人工光线进行平衡处理,在特定的部位重点突出人工光线或自然光线,以戏剧性的灯光效果及灯光色温,实现参观人员基础氛围的调节。照明设计要遵从空间定位,提升博物馆室内空间昏暗适宜度的同时,合理降低展区空间内太过直白的照明,让文物在空间中获取价值品味更大的彰显度。
博物馆的展示环境设计。就博物馆室内设计中的展示设计而言,对周边环境的敏感度逐步提升,这就要求设计人员要将环境的持续扩充与展示进行完美融合,尤其是设计中所使用的材料的可持续性的本质,而这种具有永续性的室内设计在民俗性博物馆中的运用更为突出。民俗性的博物馆在进行展示设计中,充分考量环境因素,从当地群众中进行民间艺术的取材,同时兼顾文化的传承延伸及环境氛围营造,缩短着展品与参观者之间的距离。
室内设计中的人性化。博物馆的内部空间设计的偏大或偏小均会使内部空间失去平衡性,而给参观者以冷漠压抑的感觉,这就要求设计人员要充分的利用人体学原理,在考量受众心理维度及生理尺度的基础上,综合形式、色彩、机理、比例等设计元素,构筑出更加具备人性化能给以视觉、听觉、触觉及嗅觉上最佳的空间感受,满足参观者对文化空间的多元化需求。
博物馆空间设计特点范文5
设计单位 dipl、arch、+m.amh in arch、Design
优越的地理位置为艺术发展铺路
作为斯洛文尼亚的第二大城市的马里博位于阿尔卑斯山脉、亚得里亚海和巴尔干半岛的交汇处,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从马里博出发开车或坐火车,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到达威尼斯、维也纳、格拉茨(奥地利东南部城市)和布达佩斯(匈牙利首都)等周围城市,这就意味着马里博将成为这个东方艺术城市网的一部分。作为斯洛文尼亚的文化中心之一,马里博因其新建的博物馆一画廊机构而更加引人注目:同时,因其被冠以2012欧洲资本标签的称谓,从其他城市大型博物馆路经此地的众多游客和参观者不免因为这里浓厚的文化气息而驻足停留。
360°全景欣赏
马里博风景优美,城中有非常适合散步、休闲娱乐以及进行各类社交活动的德拉瓦河穿城而过。这一优越的地理位置给这座城市带来了不同的全景享受。城市以东的中世纪古城和审判塔(judgement tower)及城西新落成的博物馆等现代建筑形成鲜明对比,有力地见证了城市建筑从历史悠久的古城向现代化发展的成功转变。整个城市由北向南,大量的斜坡和连绵的山脉成为马里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延伸的风景
对于博物馆原本倾斜的地面,设计师并没有刻意回避或改造,而是尽量顺其自然,将前面的德拉瓦河和后边的高地自然融合。人们从博物馆后方穿过底层便可来到博物馆前方一片空旷的公共空间。不断向前延伸的博物馆前檐使这里成为适合“户外”活动的场地。设计师运用这种设计角度,从而在视觉上实现了从河对岸的古城向河另一边的现代建筑的延伸和连接。博物馆内在的空间也如同一直延伸的德拉瓦河畔般不断深入,室内的各大主题区域则顺应扭曲的地面或是不同的地形而设计。
独立存在的活动入口
新落成的博物馆画廊包括有不同的拥有各自外部人口的节目策划空间。由于设计师在底楼和二楼外部都设有独立、直接的入口,所以活动参与者可以从建筑物的各八口轻松进入博物馆底楼和二楼空间,参与不同的策划活动。出于对城市各视角风景的挖掘,底楼的设计旨在给德拉瓦河畔的风光增添生气,而二楼不仅是各类活动的举办地而且成为了人们观赏周围风景的观景台。
楼梯设计
博物馆原本倾斜的地面是工程实施和空间设计的决定因素。跌宕起伏的空间不仅提供了底楼宽阔的视野而且允许了博物馆后面直通楼顶的直梯的存在。因此,无论是想欣赏沿岸风光还是想在观景台望周围风景,人们都可以分别从建筑前后方直入。设计师通过简单的楼梯设计使博物馆复杂的内部结构简单相连。
第五立面
马里博博物馆最大的特征在于其屋顶所延伸的大岬角。由于周围环境多属丘陵地带,屋顶的设计不仅满足人们对于城市全景的欣赏而且还可以看到建筑物本身的垂直墙面。工程的设计灵感正是源于这独特的地形特征。建筑物的屋顶、正面以及所有外在的表面都是由零碎的背壳所覆盖,就像一架参与秘密行动的飞行器般暗暗地潜入这座城市,默默地与周围环境相融合。
博物馆空间设计特点范文6
关键词:博物馆;展陈设计;空间布局
中国博物馆主要有艺术类、历史类、综合类、科学与技术类这四种类型。博物馆展陈体系主要由专题陈列、基本陈列、临时展览三个部分构成。博物馆陈列是在一定空间内,所以要有符合自身要求的展陈设计形式与空间布局,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博物馆的需要,才能满足馆藏展品展示的需要,才能满足参观者的审美需要。
一、博物馆展陈设计的形式
博物馆如果要在文化市场中拥有持久的生命力并不单单依靠建筑体或者收藏品本身,如何去开拓展示形式也是重要的一个方面。当代博物馆的种类非常多,形式也多种多样,建筑师与艺术家都在不断将艺术精神带进展陈里面来,博物馆的展陈设计是衡量其形象与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展陈设计不仅要能突出博物馆的史学研究和考古研究的水平,还要能反映出一个博物馆应当具有的面貌和气质。
(一)遗址与室内展示相结合
传统的博物馆建设大部分都脱离了文物遗址,而当代博物馆的建设更加注重自然与直观,重视遗址与博物馆建设之间的关系,对遗址在展陈设计艺术中的作用非常重视。本文以前参观考察过秦始皇兵马俑,至今印象还非常深刻。步兵、车兵、骑兵列成蓄势待发的恢弘阵势,陶塑艺术风格的得到了完美呈现,处处都体现出其独特的魅力。几年前的成都金沙博物馆之行,再一次被历史遗存感染和震撼。金沙的魅力在于我们可以近距离的面对遗址的保护与挖掘,大规模通透的结构分割出不同的展区,无障碍的空间设计,不仅使观众可以直接观看的文物,也可以透过各种玻璃体的结构观看到各种区域的展示。当代更多遗址博物馆,在展示古代文明的同时也展示了考古挖掘的过程[1]。面对令人叹为观止的象牙数量,近距离的感受到3000年前古代蜀国宏大的祭祀场面,显示出了遗址展示的巨大魅力。
室内展陈最常用的方式是为了适应不同藏品的需要,为文物收藏品量身定制展柜、展台、框架。室内展陈在展陈大纲的引领下,把展陈空间区域化,实空间与虚空间形成了连续的有节奏室内展陈线路,引导观众有序的走入不同的展示空间。例如:金沙博物馆室内展陈,从再现金沙时期人们的生态环境、生活场景、宗教祭祀方式等,逐步牵引着观众走入古代蜀文明发生、发展过程,通过金器、玉器、铜器、漆木器等等,工艺精湛,造型精美的数千件各类文物,让观众对远古先民伟大的创造力和精湛的工艺技术水平震惊和叹服。
(二)实物展示与虚拟现实相结合
实物陈列展览是博物馆的展陈基础,实物承载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文明,包含着丰富历史信息,博物馆实物展示的数量和质量,是博物馆价值的直接体现。实物的展示是展陈大纲的一部分,隐含着时间性的形态设计,不同的历史阶段的藏品通过年代的编排,将每个展示空间形态化,这就犹如翻开的一部著作,逐渐进入。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复兴之路》实物丰富,展陈设计通过1280多件套珍贵文物,回顾了1840年以来的一百多年间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中国各阶层人民在屈辱和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展览中我们可以看到:林则徐向清廷报告销烟经过的奏折、清朝传位玉玺、开国大典上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中央人民政府牌匾等等。实物展示呈现出真实的历史史实,不断勾起观众对历史的追忆,而展线上每一处展陈空间都是设计师的精心设计。
虚拟现实简称VR,来自英文单词“Virtual Reality”的翻译,虚拟现实是通过计算机技术为主的新技术生成一种逼真、生动的虚拟事物,观众借助专用输入输出设备,用自然的方式与虚拟世界中的事物进行交互,达到人类视、听、触等感官与虚拟世界交互的感知体验,从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北京天文馆新馆的太阳系九大行星虚拟天象设计,通过月球剧场、木星剧场、土星剧场等五个3D和4D体验剧场展出,观众可以在观看过程中,可以感受到身临其境的动感,声音、动感、温度和湿度的感觉[2]。北京天文馆雕塑般的星球造型,变幻莫测的星际色彩,很容易把人带入一个神秘未知的太空世界。设计师,采用图片与视频混合展示的手法,把观众带到浩瀚的星际,强化了信息传递效果。这种传递是通过视觉感受空间与时间的距离,又通过色彩传递出温度与氛围的感受,这种由颜色、声音、形状、大小、方位等元素组成的复合体,被加工成了一个充满幻觉的视觉空间,产生了较强的科普性,趣味性和艺术效果。
二、博物馆展陈设计的空间布局
展示结构、展线构成了设计的风格基调, 也是主题思想的具体展幵和落实。结构的均衡、流线的通畅、节奏的起伏、情绪的张弛、空间的疏密、亮点的突出,以及色彩的冷暖, 用光的强弱和材质的对比等等, 都是构成整体展览效果的因素。
一个博物馆展览陈列的成功, 取决于诸多方面的因素, 就其形式设计来说,空间与流线设计是最基本的要素。设计者需要对博物馆展厅的特定建筑条件进行充分的分析与研究。对布局与流线作精巧的安排。需要满足以下要求:
1 . 展线的灵动与变化, 方圆相济。整个建筑空间根据人流行为动线, 平面划分上避免作用力的平均化使用, 重点突出, 以点带面, 各展厅设置适当的视觉中心, 提升观众兴奋点, 留下较深印象[3]。使空间分合有序, 分区有度, 形成一定的展示结构和展线构成;
2 . 空间的占领( 现代博物馆的手法) 。在整体展线的安排上, 让观众既能循着发展进程的展开步步深入, 又能在性质上分门别类;
3 . 展示形式的多样统一, 主次分明, 层层递进, 主与辅相映成辉。根据观众的参观心理和视觉疲劳规律, 安排具有节奏起伏的多媒体演示、场景复原等展示亮点, 激发观众的探知欲, 引导观众逐一了解展陈信息的具体内容;
4 . 流线的顺畅, 展线的扩大, 增大信息量, 拓展空间。只看展示要点的“ 概论展示” 和仔细观看的“ 详细展示” , 应设定两条路线。
5 . 大量占据空间的诸如情景再现等展示项目, 可以突出强调观众的真实体验, 提出不仅仅是文物展陈, 而是运用先进技术、增加了效果性和体验性的新的展项方案。
三、结语
博物馆展陈没计是一个独特的设计领域,随着现代科技术的的不断进步,新技术、新观念和新材料的运用,极大地推动了当代博物馆的发展,博物馆的展陈设计也步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博物馆的展陈设计还包括了很多的方面,本文研究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希望本文研究的内容可以给同行做为参考。
参考文献
[1] 张威. 博物馆建筑设计中展陈空间的营造[J]. 艺术评论. 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