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工业化建筑的优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工业化建筑的优势范文1
施工企业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并有很好的发展,主要依赖于优化现场管理,因为现场管理是我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对于建筑企业来说,每天都离不开现场管理。因为现场管理是企业整体管理工作中的核心部分。从企业宏观发展角度来看,现场管理的水平直接关系到施工企业的生产经营,是施工企业生产经营建设的综合表现,也代表了这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因此,施工企业应该外抓市场,内抓现场,用现场保市场,用市场促现场。并且要不断的优化现场管理。
1 搞好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意义
作为整个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现场的管理,我们应该优化现场管理。因为良好的现场管理可以使现场的整个环境优美,整洁大方,施工现场有条不紊,材料放置有序,使整个施工现场的安全,消防都得到了有效的保障。同时也会使项目的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相反,如果现场管理不得当,就会直接影响施工进度,为施工事故埋下隐患,进而有损项目相关方的利益。
1.1 现场管理是项目的“小镜子” ,镜子虽小却能照出施工单位面貌。施工现场直接代表着施工方的管理水平和精神面貌。尤其是靠近市区或者市区内的施工现场,由于市区内人口密度大,行人众多,良好的施工现场会为施工方增加社会信誉,产生很好的社会效益,否则就会影响施工方的社会声誉。
1.2 现场是进行施工的“大舞台”。如果把成型的建筑物比喻成将要上映的节目的话,那么施工现场就是这个节目的舞台,所有的人力,物资和机械设备都需要这个舞台来运转进而变成节目,所以这个舞台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节目的顺利进行。
1.3 现场管理是处理各方关系的“聚焦点”。施工现场与社会的各个部门都有密切的关系,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比如交通运输,消防安全,居民生活,市容整洁,城市规划,文明建设等等范畴,所以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法律意识,有高度的社会主人翁精神才能担当此任。
1.4 现场管理是连接项目其他工作的“桥梁”。现场管理和其他工作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处理好现场管理其他工作才能有条不紊的进行。比如:安全工作要求设置防护,现场管理就必须对现场进行围护,二者结合,工作就能顺利进行,否则就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甚至是其他事故。
2 优化现场管理的内容和方法
优化现场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施工质量管理,物资流通管理,施工作业管理,岗位责任制的职责落实和现场整体管理的诊断等等。通过对这些内容的优化,来达到优化现场的目的。
一是优化人力资源,完善强化岗位责任,推行项目经济责任制。就市场的目前发展情况来看,施工方对项目经理的要求不够严格,对项目经理的约束不够,简而言之,项目经理部的监督体制有待完善。由于项目经理的管理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自身素质也各有不同,再加上责任心不强和财务把控不严,容易加大项目成本,造成不必要的资金浪费和流失,进而使项目利润大大降低。同时由于项目经理的经济观念不强,搞施工的只负责施工安全和进度,搞技术的只负责施工质量和技术,搞采购的只负责材料现场的点验工作,这样看起来是分工明确,但是违背了成本管理的核心,所以施工方应该大力推行项目经济责任制,树立起全员的经济意识,不断完善岗位内部责任制,建立起一套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项目成本管理制度,这样才能降低项目成本,提高项目利润。
二是建立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工作,切实做到任何施工事情都有制度可依。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包括施工现场文明施工制度,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施工现场考勤制度,施工现场档案管理制度,施工现场例会制度,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管理制度,施工现场保卫管理制度等等,建筑施工方应该根据自己的施工实际现场建立起不同的制度,让施工的每个环节都有制度可依。
三是优化现场协调作业,发挥其综合管理效益,控制现场的投入成本,是尽可能少的投入得到尽可能多的回报。
四是编制合理科学的施工方案并严格执行。施工组织设计是用以施工前乃至施工全过程的技术经济条件它的内容以工程的规模,结构,性质,施工的复杂程度,建设地区的经济条件及自然条件和工期要求不同而不同,一份好的施工组织设计能以最低的投入来完成合同要求,能够合理的利用施工现场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直接影响着工程的造价,所以采用不同的施工组织设计,工程的造价也是不同的,因此,在施工前应该对施工,质量,技术,机械,材料,劳力等共同研究之后才能编制这个施工组织设计,针对不同的实际情况来编制不同的施工组织设计,并对其设计进行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确定之后,对其执行也应该严格进行。
五是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预防施工安全隐患。方法有:①全员参与是基础,领导重视是关键。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不仅要全员了解其重要性,增强自我调节和安全意识,更重要的是领导者要对安全进行精心策划和果断决策。
②建立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贯彻施工全过程。自1994年开始,大部分建筑企业开展质量体系贯标认证(ISO9000、ISO14001、ISO18001)的工作,“三合一”贯通确保企业各项管理部门能够达到其管理目标。
③预防工作,事前控制为主。施工单位一定要对项目的危险点做好分析和部署工作,并且把工作落到实处,确保安全时刻处于我们掌控之中,为了避免事故的发生,需要事前做好准备。
六是加强定额管理,降低能耗及物耗,减少资金占用现象以降低成本。为了实现生产经营中的高效益和高效率,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减少浪费,科学施工。
七是严格对材料进行管理。材料费用占整个建筑安装工程的60%到70%,所以材料的管理直接影响到工程的造价。作为施工方,要提前对工程所需要的材料做好预算工作,采购合理的材料和设备,并且对这些材料和设备的货源进行多家比较,以选择成本最低且质量最好的材料。
现在,建筑工程中所需的材料种类繁多,并且,经常有许多最新的材料应用问题。因此,必须解决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①材料供应。设计方确定了所需材料的材质,规格,数量之后再组织材料商供货。
②材料采购。仔细研究了材料采购单之后必须对材料的数量,规格,品牌和产地一一标识清楚之后,保证订购材料的材质,模板和尺寸必须一次性到位,绝对不能因为材料订购的原因来影响工程的进度。
③材料分类堆放。材料采购之后要进场,进场的过程应该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安排材料进场,并且要对其材料进行验收和抽样检查,而且要根据施工组织平面布置图对不同的材料放置不同的地方。
八是严格对资料进行管理。一个项目除了管理施工,技术,材料,人员之外,还要对资料进行管理。任何项目的验收,竣工资料都是必备的。而竣工资料所包含的材料如检验报告,合格证,验收报告,竣工图,测量记录,设计变更,隐藏工程验收单,工作联系函,有关技术参数测定验收单,工程签证等等,都要求在整个项目中手机归纳并分类存档。如有遗漏,将会影响项目的结算,有的影响甚至是无法估量的。
3 优化现场管理的基本原则
优化现场管理必须遵循以下三个基本原则:
第一,经济效益。施工现场不能单纯的只抓质量或者只抓进度而忽略成本。项目部应在降低成本,拓展市场,精品奉献的同时时时处处精打细算,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第二,原则要科学要合理。施工现场各项工作要在科学合理的原则下进行。
第三,标准化规范化原则。标准化、规范化是对施工现场的最基本管理要求,是施工现场进行的必然要求。
4 现场管理的主要途径
第一,以人为中心,优化施工现场全员的素质。现场管理有很多局限性,这也是它本身的特性决定的,比方说工程的复杂性和艰巨性,都有可能影响到。施工现场杂乱,工作岗位和工种繁多,使得我们必须要时时刻刻的做到监督和全面的检查。因此,优化现场施工的管理最根本的就是要以人为中心,同时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感,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人的作用,也要重视员工的思想素质和技术素质的提高。
第二,以班组为重点。因为它是企业现场管理的保障,班组的活动范围就在现场,工作对象就在现场,我们现场的工作全部都是通过这些班组来完成的,它就是现场管理的核心。
第三,以技术经济指标为突破口,优化施工现场管理效益。质量是最高要求,成本也是企业的生命,这两者都不可缺,它们也是企业的效益,任何情况下,市场最看好的还是质优价廉的产品,这样的产品当然需要更高标准的现场管理来保证。所以企业将因为质量和成本的问题会难以开拓市场,从而影响到企业市场的占有率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工业化建筑的优势范文2
关键词: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优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施工管理的好坏是直接关系着工程作业的进度和质量的,也关系着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所以作为施工企业一定要根据现场施工的特点来合理的配置,优化施工方案,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的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为施工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一、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施工质量控制意识淡薄
由于施工的质量控制是施工管理中的重点内容,一些施工企业为了抢工期存在轻质量的问题,并且作为施工企业领导者和管理者,他们对施工质量控制的意识淡薄,导致施工中常常出现违规作业和施工工艺操作不严格的情况,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建筑工程施工出现安全隐患,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
(二)技术不过关
技术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关键,如果施工企业不重视技术,那么工程的质量就没有办法确保。由于建筑工程所涉及的专业内容较为复杂,这就对施工的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面对许多不同的施工作业情况,一些施工企业的技术没有办法达到标准,特别是在一些交叉位置上没有进行充分的考虑,最终造成建筑施工质量不过关。
(三)施工材料管理不到位
目前,由于建筑工程的材料存在品种多、技术含量高的情况,想要确保建筑施工的质量,施工材料管理是首要的问题,但是一些施工企业对材料管理不到位,现场管理混乱,常常出现材料浪费丢失,工程质量管理把关不严,最终导致返工现象时有发生,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素质偏低
目前,建筑工程施工单位中,普遍存在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素质偏低的情况,虽然一些管理人员具备较强的技术素养,但是他们却缺乏施工现场的管理的能力,没有管理工程进度和工程成本的控制力,无法有效的控制工程的造价,这都是因为他们不具备施工现场管理的技术水平,这严重降低了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力度。
二、优化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措施
(一)用科学的制度规范施工
现今,想要确保建筑工程顺利的进行,建立科学的制度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由于科学的制度的建立涉及的方面较多,因此,通过科学的制度来规范施工人员的行为,使施工人员严格按照工程的规定来进行施工,严格的规范施工现场和施工环境,这样不但可以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还可以使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效率提高,避免因施工给业主的生活造成不便,以免引起施工纠纷。
(二)加强施工材料管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作为施工企业的领导者和管理者要对材料进行严格的控制,在材料的领取、入库和出库等方面要严格按照规范执行,当遇到一些材料消耗较大的工程时,应该分包给项目经理承包。除此之外,在施工设计当中,要根据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把大的项目划分成为几个小的项目,以便于施工的开展,在工程开展之前要先确定材料的使用量,避免出现材料的过度浪费,当一个工程完成以后材料员要对材料进行点算,以此来审核材料在各个环节的消耗情况,从而有效的加强施工材料的管理。
(三)抓好施工的进度和质量
由于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的情况是处于不断变化中的,常常会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设计变更和材料增加的情况,因此,作为施工企业应该根据实际的情况来有效的调整施工方案,要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来完成每一道施工工序,避免偷工减料的行为发生。除此之外,当一道工序完成以后要通过层层的检查,只有检查合格以后,才可以开始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只有这样才可以抓好施工的进度和质量,确保整个建筑工程施工顺利的进行。
(四)注重提高现场施工人员的基本素质
由于建筑工程施工它涉及的材料品种多、施工工艺复杂、施工程序繁琐,如果施工人员不具备相应的素质,那么是无法正确的开展施工工作的。因此,要求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施工企业的领导者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注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人员思想素养和技术素养的提高,并且开展相应的奖励政策,以此来激发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性。除此之外, 要对施工人员定期开展培训工作,组织员工积极参加各类文化和专业技能培训,培训内容、培训重点和培训方式等要切合企业发展实际,更新他们的专业知识,使他们对新领域、新事物、新情况不断加强学习和认识。并且施工企业要为员工充分施展才华创造条件,使员工中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使员工成为复合型技术人才,只有这样才可以全面提高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的质量。
(五)把握工程质量的验收和评定
目前,一些施工企业在对工程质量进行验收和评定的时候,大多都是当建筑工程的施工项目完成以后进行,这种方式无法真正的了解工程的质量。真正的质量验收和评定应该在现场施工管理中进行的,并且要以各分部工程的质量来进行鉴定,在验收和评定过程中要做到认真、仔细,要严格把关每一个环节,全面检查分项工程的质量,对于不合格的项目,要督促他们返工,返工合格以后才可以签字,对于不合格的项目不予验收。通过这样的方法不但可以使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有效的控制,还可以有效的避免施工安全隐患的发生。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优化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管理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想要做好这项工作,作为施工企业就应该从施工现场的实际出发,用科学的制度规范施工,加强施工材料管理,最大限度的优化材料,并且要抓好施工的进度和质量,层层的检查每一道工序。除此之外,要注重提高现场施工人员的基本素质,把握工程质量的验收和评定,以此来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使施工企业的现场施工管理水平提高,从而增强他们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王克佳,信晓飞.浅谈现场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1(08)
[2] 刘鑫,楼丁齐,周艳.浅析建筑工程如何优化施工管理[J]. 商品与质量. 2009(S5)
[3] 古利军.浅析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措施[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0(06)
工业化建筑的优势范文3
建筑施工企业在日趋激烈市场竞争下,只有合理运用运营资金,才能创新技术,引进人才,更新设备,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建设工程项目的决策阶段、实施阶段、和使用阶段,无一不涉及到资金的使用和会计核算。因此研究建筑施工企业财务会计核算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字】建筑施工 企业财务 会计核算
中图分类号: TU7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我国建筑企业在财务会计核算上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财务管理水平不高、财务会计核算标准不完善、财务会计不符合国家标准、财务会计核算方法存在问题、财务会计核算记录保存水平不高、财务会计的基本原则适用性不强,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国建筑企业的健康发展。我国的建筑企业为了改善企业的经营状况并提高金融资本的利用率,应当进一步完善自身的财务会计核算体系,与此同时提升财务会计核算人员的工作水平与职业道德,从而能够更好的促进我国建筑企业的快速发展。
1、建筑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发展现状
建筑企业在财务会计核算上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于建筑企业的日常运营和长期发展都产生着重大影响。因此我国的建筑企业应当从实际的发展现状和自身的实际需要出发,采取有效的优化措施,从而促进建筑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进一步发展。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分析我国建筑企业在财务会计核算上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1、财务会计核算基础工作存在问题
企业的财务会计核算需要根据企业实际的财政状况来进行综合考虑,从而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对策提出高效的建议。我国许多建筑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基本工作都没做好,这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但是我国许多建筑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水平不高,在财务会计核算的数据更新、数据保管上都存在许多问题。一方面财务数据的不完全的给财务会计核算的实践带来很多问题。另一方面建筑企业财务会计核算基础工作的不完善给企业的财务安全、企业的信息安全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建筑企业财务会计核算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使得建筑企业财务会计的管理效率大幅度降低。
1.2、财务会计核算信息获取上存在问题
某些建筑企业在进行财务会计核算时,财务信息的及时性没有办法得到有效保证,例如企业工作场所的变动、企业实际财政状况的变更、财务会计部门统计时间的不稳定都会给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信息的获取产生影响。所以建筑企业在实际的财务会计核算过程中,财务信息的获取实际上非常困难,因此也造成财务会计核算管理的延迟问题。现代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只有合理地利用企业的财务核算信息,通过对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利用,才能获得最大的经济利润,从而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有充足的资金后备去引进先进的技术以及人才,及时地更新设备,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
1.3、财务会计核算制度存在问题
建筑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标准化、规范化对于建筑企业来说极其重要,对于保证会计核算工作的有序进行和财务会计核算中出现问题的及时解决起着很大的帮助。因此,企业在进行财务会计核算时应注意加强核算的的规范性与公正性,从而构建并不断完善企业的会计核算体系,并运用现代化技术逐步提升企业财务核算的时效性与准确性。与此同时,建筑企业在进行财务会计核算的过程中,应当严格规范企业的财务管理行为,引进新的会计知识与管理方式,实现企业财务核算水平的提升。
2、建筑施工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优化措施
2.1、建立完善的财务会计核算体系
案例:某公司财务会计核算体系不完善,出现了很多财务方面的问题。由此要求施工企业必须建立相应的会计核算中心和财务会计核算系统,并明确相应的权限,对企业内部财务会计核算行为进行严格约束,以保证财务会核算的顺利进行。建立专业财务会计核算小组,并不断提高小组人员会计核算技能,引进新的会计核算知识和技术,以使财务会计核算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再者,引进先进的财务会计核算设备,以及时掌握正确的会计信息,对会计核算行为进行有效的监察,以保证会计核算质量。建筑施工企业只有建立完善的财务会计核算体系,才能并促进财务会计核算的规范化,保证财务会计核算的时效性及准确性。
2.2、健全各项会计核算机制与制度
保证建筑施工企业财务会计核算质量,须对其各项会计核算机制与制度进行有效的完善,主要包括风险机制、信息机制、内控制度。风险机制。主要明确风险管理目标,并对施工企业财务会计核算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和处理,为财务会计核算提供一个良好的运作环境。信息机制。主要对财务会计信息进行有效审核和整理,同时加强各个部门沟通与合作,以提高会计信息流通性,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有效的监控,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内控制度。通过完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对会计核算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并按照我国法律法规,对会计报告进行有效的审查,以提高财务会计核算效率和质量。
2.3、加大财务会计核算的监督力度
建筑施工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监督机制必须由内部审计、国家审计及中介审计三部分构成,以加大财务会计核算的监督力度,确保建筑施工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规范性。
内部审计。主要对招标工程、分包管理、运营资金、施工合同、财务风险、工程结算、内控制度、日常开支等进行有效的审核。
国家审计。定期对建筑工程进行专项审查,以避免会计核算误差、违规或者舞弊行为的产生。
中介审计。为避免内控制度实施不到位现象的产生,施工企业必须定期聘请财务会计核算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对企业财务会计核算内控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估,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
2.4、提高财务会计核算人员的素质
会计人员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会计知识,同时要对会计核算相关法律知识和新会计准则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增加会计人员实践操作机会,并要求会计人员能够将所学会计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一方面可以让会计人员对自身掌握的会计知识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会计人员实际操作能力,对财务会计核算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为改善建筑施工企业财务会计核算局面,提高财务会计核算质量,必须加强财务会计核算人员的培养和考核。
企业的人事管理和财务管理人员应当对财务会计知识进行持续的学习,更进一步的了解财务管理和金融政策方面的知识,掌握企业财务会计的先进技术,在提升工作能力的同时対企业的财务会计核算工作也起到了改善作用。加强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财务会计的知识,对于加强财务会计核算人员的工作质量、加强财务会计核算人员的风险管理质量和企业财务管理理念的确立,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的建筑企业应当开展定期性的会计训练和财务培训,与此同时加强财务会计知识的更新,加强财务会计核算方法的创新,从而为建筑企业的财务会计核算打下坚实的基础。建筑企业应当引进高水平的财务会计核算人员, 从而更好的改善建设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人员的整体素质。
2.5、做好财务会计的实务处理工作
建筑施工企业在财务会计核算过程中,必须做好账户、合同、计算、成本确认等实物处理工作。对成本开支费用进行详细记录,并工程成本结转时导出。竣工结算时,将借款方剩余资金且未结算成本,列入到资产负债项目中,并作为存货处理,或者作为合同损失计提。将建筑工程差生的毛利归入至今年利润中,并利用损益账户结算来实现。对施工企业财务结转形式进行合理改进。工程结算时,对合同费用、收入进行有效的确认,并保证应收账款的规范性和合理性。
新准则要求,对每个单项工程进行有效的结算;将施工账户成本费用在施工合同费用中的比重,作为工程项目完工率来计算,以简化财务会计实物处理程序,提高会计核算效率。在对成本项目进行确认时,必须依据工程造价的预算方案作为成本项目确认依据,其中工程项目直接成本主要包括劳务费、材料费、设备费等,而项目间接成本主要包括现场管理费用、项目管理费用等。
建筑企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建筑企业只有在资金操作和财务会计核算上不断采取合理的优化措施,才能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建筑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应当根据财务会计核算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及时采用先进的会计核算技术并对企业财务会计人才进行培训,对企业的财务会计设施进行及时的更新,更好促进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综合实力的改善,更好的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伟. 建筑施工企业优化财务会计核算的措施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06:138-139.
[2]崔庆龄. 建筑施工企业集团BT项目会计核算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
工业化建筑的优势范文4
【关键词】石油工业;智能化;问题措施
石油工业是燃料工业之一,主要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各个相关部门提供各种燃料油,这类建筑物一旦发生火灾,短时间内就会燃烧爆炸,瞬间便可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无法挽救的经济损失。近年来,在国内外已有多起石油企业火灾发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2013年6月2日,中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因油渣罐爆炸发生火灾。这是该公司近13个月来发生的第4次火灾。由于石油火灾具有燃烧速度快、火焰温度高、火势蔓延快、易发生爆炸、扑救比较困难的特点,因此,在消防系统设计及布控时,如何提纲挈领,运筹帷幄,科学组织,有效协调,做好石油工业建筑物的消防监督控制,是石油工业建筑物质量安全之首。在实现工程项目建设的工期目标前提下,提前做好前精心设计,严格施工工艺把控、防患于未然,值得我们去思考、探索和不断提高。
下面结合自己在石油工业建筑项目中的实践和体会,针对智能建筑消防系统发展现状与前景,做阐述如下:
当前,石油工业火灾发生原因很多,既有施工设计方面的欠缺,也有后期人员操作或管理失误的问题,这里仅从建筑施工角度归纳如下:
1、由于工程设计失误埋下隐患
部分设计单位对一些工艺设计没有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生搬硬套,设计数据严重偏离,极易引发事故。2002年辽阳石聚乙烯厂发生爆炸,就是错把新线工艺直接按老线工艺照搬过来,其中多处设计错误是导致爆炸的直接原因。
2、自动控制系统失误引发的事故
2006年,重庆钢铁公司煤气泄漏,原因是该公司在焊接施工时不慎将电焊机的接地线搭接在管网上,强大的电磁干扰使煤气压力测试仪表自动控制系统,错误的报出了压力超高的信号。自动控制仪表进行了自动动作,将煤气紧急快开阀门打开,造成煤气泄漏重大事故。这起事故给智能化消防系统设计的启示是:自动控制系统并不是万无一失的,还需要要联动措施来保驾护航。
3、建筑物防雷防震设计
在国内外的部分雷电多发地区,因雷击而导致的石油企业火灾事故每年都有发生,其中山东黄岛油库因遭受雷击而引发的特大火灾爆炸事故尤为触目惊心。该次火灾燃烧了104个小时,36000吨原油被燃, 14名消防干警和5名油库职工牺牲。这场大火燃烧的高温、水域的污染、爆炸的震动,使3.3万尾名贵的黑鱼、近3000只水貂死亡,5200亩虾池、1160亩贻贝、2.2万亩滩涂上成亿尾鱼苗死亡。因地震而引发的火灾爆炸也有大量报道,2004年在伊朗东北部发生的火车出轨和爆炸事件,295人死亡、350人受伤。据报道,此次火灾就是由于附近发生了一次3.6级地震颠覆了列车,引发易燃货物的燃烧爆炸。由此可见,建筑物的防雷防震不仅在民用建筑消防系统中要引起重视,在工业建筑中,尤其是在易燃易爆危险品建筑消防系统中更要给予足够的重视。综上原因,避免火灾发生的途径可以归纳为:A、在建筑消防设计时要最大限度地避免引发火灾爆炸的因素。B、一旦火灾爆炸不可避免的发生,建筑物消防系统要在第一时间内做出反应,并自动采取措施在人员未到达之前,有效地控制火情,以最大程度地确保人身安全和财产损失。为此在现代工业建筑向科技化、智能化发展的今天,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理应被强制性要求进入到了每一座具有火灾隐患的建筑内。
一、消防自动报警系统
该系统包括人工报警器,智能探测器、灭火喷淋系统、紧急广播及照明系统等。智能建筑中的消防系统的设计不但要符合《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的相关要求,而且要符合工业智能建筑救火的特点,达到自动防范、及时报警、人机配合、降低损失的目的。
消防自动报警系统工作程序为:当建筑物内的智能火灾探测器感受到的参数大于设定值时,系统主机首先对这些敏感元件的输出信号进行识别处理,当确认为真火灾后,立即启动探测器开关电路,向消防中心报警。同时通过综合布线系统,利用该建筑物内的电视、电话等设备发出报警信号。报警的同时,启动消防联动控制系统。防火卷帘首先降至预定点,经过一定延时后,降至地面,从而达到人员紧急疏散、灾区隔烟、控制火势蔓延的目的。窗户、电动防火门自动关闭(防火门关后仍可通行),自动关闭房间防风阀和空调风阀,堵死风口,气体灭火系统自动打开气瓶,进行灭火。自动击碎消火栓上的玻璃按钮,启动消防泵。
二、火灾探测器选择
当前消防系统常见的火灾探测器,主要有感烟式、感温式和感光式三大类。此外,对于物质燃烧产生的烟气体或易燃爆场所泄露的可燃气体,可利用各种气敏元件及其导电机理或三端电化学元件的特性变化来探测火灾与爆炸危险性,从而构成可燃气体探测器。在配电室、大型展厅和厨房的可燃气瓶附近,可使用感光式和可燃气体探测器。因此可根据建筑物的特殊性需求选取适合的探测器或几种型式搭配使用。
三、火灾报警控制器的设计选配
在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系统中,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的选配,一方面要满足整个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工作要求,另一方面,还应具备与智能建筑中其它控制系统的通信界面。主要包括:与各个报警区域内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的通信功能;处理显示整个系统报警信息、故障信息、联动信息的功能;能根据火警信息,启动消防联动设备并显示其运行状态;具备与智能建筑中其它控制系统的通信界面。
四、消防联动设备
消防联动设备是消防报警系统的执行部件,主要包括:警报装置与应急广播、消防专用电话、火灾应急照明和安全疏散指示灯、消火栓泵、消防电梯、泡沫灭火系统和干粉灭火系统,防火门,防火卷帘,防火阀、防烟排烟风机,空调通风设备,送风阀,排烟阀等。当然这些设备可根据具体建筑设计要求合理搭配,原则上既要简单实用,便于操作,又要科学合理,统筹安排。消防联动设备要具备“手动”和“自动”两种功能。在手动时,整套系统可根据工作人员的手工操作,实现对火灾的最佳控制。在现场无人员发现火灾时,自动消防系统能按照预先编制的联动逻辑关系,发出自动控制指令,启动相关联动设备一起动作,达到自动警报和防火灭火的目的。
五、综合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是智能建筑的神经系统,起着联系各种终端和数据传输的任务。在设计中如何安排好这些盘根错节的线路,使之经济高效,是每一个设计人员都应该好好研究的问题。首先是线路如何走的问题,线路的走向分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垂直方向的走线通常都布置在每层的设备小间中,但智能建筑的设备小间由于要布置综合布线跳线架和相关网络设备,面积应比以往的竖小间面积大些,而且在设计时还应在每个层面上留一定的剩余空间,以备未来之需。
参考文献
[1]王宇,韦强.火灾报警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J].工程设计学报, 2003,(04).
[2]孔令成,王华.烟雾检测芯片MC14467-1和MC14468在火灾自动探测报警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1998,(04).
工业化建筑的优势范文5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工业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 A
1保障性住房工业化设计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速度逐步加快,导致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房价的过快增长,背离了广大居民的实际购买能力。为改善我国中低收入者的居住环境,我国政府提出了大力建设保障性住房的政策。在住房建设过程中,依托工业化方式进行建造能够进一步提高施工效率和建造质量,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加快资金流转。保障性住房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小面积住宅户型,其在资金调配,资源管理,建设执行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利于系列化设计、标准化部品设计应用和工业化建造的实施。
由于生产力、经济条件、政府政策等因素的限制,我国的住宅工业化并未得到有序的发展。“十二五”期间,全国计划新建保障性住房3600万套,约是过去10年建设规模的两倍,为推进我国住宅工业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而目前所做的的研究,大多是针对保障性住房设计乃至政策方面的研究;或者是对工业化住宅的设计和技术等方面的探索,真正针对保障性住房这一特殊住房的性质进行工业化设计研究的文献却是少之又少,大多是在会议纪要上提出,或是房地产集团自行开发的保障性住房工业化的实践项目介绍,对保障性住房的工业化设计系统的、完善的分析研究尚处于空白状态。因此,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保障性住房工业化设计的系统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所生活的环境中工业化程度一直在提高,但在建筑行业工业化的发展却是几乎没有实质性的进步。采用工业化建造方式同传统的建造方式相比,能够提高效率,节约资金,减少劳动力,节能环保,住宅建筑具有规模化和易构件的特征,适宜进行工业化住宅建筑类型进行研究,保障性住房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小面积住宅户型,其在资金调配,资源管理,建设执行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便于进行系列化、标准化设计的应用以及工业化建造实施,可作为住宅工业化建造的先行探索。
保障性住房建设过程中运用工业化设计,在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基础上,结合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进行弹性化,个性化设计,打破“旧工业建筑”单调,呆板的固有形象,更好的体现多样化和人性化的城市住宅形象。而住宅标准化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对于提升住宅品质,实现“住有所居”住房保障目标有着绝对性的优势。
我国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是我国政府的重大决策,研究保障房建设过程中适宜的工业化设计模式,高质、经济、安全和环保的进行保障房建设,从而加快促进我国住宅工业化的发展和住宅产业现代化目标的实现。由政府主导的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保障房工业化建设,符合我国现在的低价高质的保障房建设思路。住宅弹性化,个性化,多样化的设计理念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不同业主个性化的需要,可以进一步扩大市场需求,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未来的市场前景远大。
2工业化住宅概述
工业化住宅是指住宅建设由传统的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小生产方式向社会化大生产方式过渡,将住宅分解为构件和部品,釆取大工业化生产方式,最后现场组装在一起的住宅建筑。工业化住宅以科学技术为指导,采用先进、适用的装备,在住宅标准的基础上研制建筑部品和配件,带动了相关企业和服务部门的发展,是住宅发展走向专业化和社会化的道路。
3保障性住房的工业化设计研究
3.1以装配整体式的工业化主体结构体系为支撑
装配式住宅是把需要大量建造的住宅,采用标准化系列化的住宅部品,按照工业化生产住宅部品,通过机械化施工及科学的组织管理,使之形成具有优良品质的住宅的产业化全过程。装配式住宅具有生产系统之分割的特质,即结构体系统与内装体应分开的前提下,再进行进一步的分割,使其确保生产的独立性,从而满足工业化生产的组织专业化、施工工业化、部品预制化的要求。
3.2装配整体式的钢筋混凝土主体结构技术集成
建筑主体结构采用了集成建筑的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主体结构技术体系。该体系在充分吸纳国外先进理念与技术的基础上,自主创新,解决新技术与高成本的矛盾,创新研发出符合中国国情的、集多项专利与核心技术为一体的、基于装配式剪力墙体系的多层和基于现浇剪力墙体系的结构体系,可大幅度缩短施工周期、提升建筑质量、控制建筑成本、节能环保低碳。
集成住宅结构体系一是一种等效现浇跨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该体系的竖向承重结构体系如柱、剪力墙(短肢剪力墙)采用现浇方式,水平结构体系则采用由叠合梁和叠合板组成的叠合现浇楼盖体系。内部预制轻质填充墙采用与叠合梁下悬拉接方式。护墙体全部采用了预制钢筋混凝土外挂板,上部设拉接筋与叠合楼板现浇部分整体现浇,下部仅设螺栓固定点作为自由活动端,其受力独立于与主体之外,完全不起承重作用。按照这种方式建造的集成住宅结构体系,本质上是一种等效现浇跨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可以按照现行规范进行受力计算。
这种装配整体式住宅技术体系的主要特点有,适应建筑主体的传统体系和新型结构体系;以模数协调、模块集成、技术优化为基础;以大工厂流水线生产、大装备成批量制造、大规模市场定制为工业化手段;以机械化作业和装配施工为作业方式;以功能完备、节能环保、价廉物美为产品特性。同时,没有一味追求不切实际的预制化率,而是基于国内相关技术与现行规范的实际情况,开展切实可行的工业化技术的研究与实际应用。
3.3以标准化设计为基础与统领
3.3.1实施贯穿全过程的标准化设计和模数化控制
工业化建筑设计除了需要关注专业之间协作之外,尤其需要重视工业化建造全过程各环节的要求。比如,相比传统建筑,需要考虑构件和部品的生产环节和运输环节、施工条件(如吊装机械和场地等)、土建装修装修一体化设计以及相应的对内装部品的选择与设计、设备与管线设计等。设计除了应能够施工顺利安装并保证品质外,很重要的一个考量因素即是成本的降低,这也是工业化建筑的生命力所在。
国内外经验证明,在工业化住宅设计中,以模数控制为基础,以标准化设计为主体,才能统领上下游各环节,实现构件部品的工厂化制作和现场的装配式安装,达成工业化建造。在标准化模数化基础上,进而实现规模化和量产化,才能充分发挥工业化大生产的优势,保证品质降低成本。因此实现标准化和模数化是工业化住宅设计的核心和基础,统领着全过程。
3.3.2土建装修一体化设计
由于使用功能的要求和环保的要求,公共租赁住房一般要求实现住宅内装全装修,有别于传统的主体完工之后再进行二次装修。而工业化预制装配式建造由于构件精度高,有利于实现一体化装修,同时将传统内装分解为部品化的集成设计与组装,实际上仅在现场完成工业化部品的组装。
3.4以部品化生产采购和装配式干式工法为特征
运用工业化的理念,采用标准化设计基础之上的部品化建造的住宅工业化为主线,应该是系统的、且有完整的生产产品架构;在建立标准体系基础上,把住宅部品化,即将住宅分成不同的模块,然后组成一个系统,最后形成架构。从工业化、标准化、耐久化、环保化四大主题来打造公租房住宅,力求在住宅筑全生命周期中实现持续高效的利用资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积极推动住宅工业化体系的形成和住宅产业化的发展。本项目即是在结构体系统与内装体分开的前提下,具体实施部品化制造安装和装配式干式工法施工。
4结语
住宅工业化是伴随住宅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回顾我国建国以来住宅工业化的发展路程,从结构体系设计、构件标准化、政策支持等方面发展住宅建筑工业化,但没有发展大生产方式的大批生产力,完成半手工半机械方式向大生产模式的转变,是整个住房建设过程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在政府和市场的共同协调下,从而带动建筑领域的经济增长。
我国在住宅工业化发展过程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但是我国还处于住宅工业化的初期阶段,在吸取国外经验教训时,应根据我国具体情况进行分析釆纳。从我国当前的状况来看,发展住宅工业化应该注意一下五个方面:第一,加快我国住宅工业化生产的制度和技术标准的建立,促进工业化良性发展,保证住宅质量;第二,注重住宅的配件的标准化设计,增强通用性,降低成本;第三,建立优惠的市场政策,鼓励开发商进行工业化住宅建设项目的实践,加快工业化技术发展;第四促进我国住宅工业化建设的试点工程项目建设,探寻适宜我国本土情况的技术体系。在住宅工业化发展的理念指导下,进行住宅体系及技术转型和创新的发展,探索集约、开放、多样的住宅建设,促进我国住宅生产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参考文献
[1]刘康,寿青云.日本工业化住宅发展的研究与分析[J].住宅科技,2002(02)
工业化建筑的优势范文6
政府职台旨新转变
减政放权加速推进。 《意见》要求政府进一步转变职能,切实向市场放权,坚持“放管”结合。进一步完善建筑招投标市场管理,净化市场环境;加快完善政府在企业资质申报、工商、税务等服务职能上简化工作流程,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放权于市场“主体”;加强信贷市场监管,优化投融资平台;构建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让建筑业在 个公平、公正、公开的和谐环境中高效发展。
指导扶持力度加大。政府通过出台税收优惠、加强财政资金投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等政策鼓励建筑企业采用节能环保材料、运用先进工程技术;鼓励建筑企业大力推进建筑工业化;鼓励规模大、体量大、经营状况好的企业积极“走出去”实施兼并重组,整合市场资源要素;积极扶持连续盈利能力强、净资产优良、经营业务前景好的中小型建筑企业上市,促进建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升企业竞争实力,让政府服务企业的职能发挥得更充分。
规范约束调控更紧。在城镇化、产业转型升级、建筑工业化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下,建筑企业要积极贯彻国家对建筑业的发展和改革政策,严格执行行业规范,确保企业管理的前瞻性和规范性。政府加强推进制度性约束条件措施,加强质量监管,完善工程质量检测制度,推进质量安全标准化建设,强化施工安全监督,出台节能环保规范,在管控的力度、深度、广度上将进一步加大,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行业格局新转变
强者恒强。随着城镇化建设持续深入,建筑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仍然值得期待,但外部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型施工企业利用先进的技术、资金实力、品质管理、品牌优势,通过兼并重组进一步抢占高端建筑市场份额,巩固和提升竞争优势。同时,建筑企业亦可采取“设计+施工”的经营模式,扩大经营范围,提升企业规模,发挥专业资源优势,扩大市场占有率。
联盟合作。联盟合作是建筑企业有效应对市场激烈竞争的 种竞争模式。随着行业竞争日益明显,势必要求建筑企业不断加强总包和分包合作联盟。突出总包综合实力和分包专业优势,实现优势资源共享与互补。不断加强设计院和施工企业联盟。不仅增强投标竞争实力,分散投标风险,而且发挥各自优势,提高共同承担的项目完工的可靠性。不断加强产学研联盟。坚持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相互配合机制,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强大的研究—开发—生产一体化的先进系统,并在运行过程中体现出综合优势。
优胜劣汰。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优胜劣汰作用,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在建筑业发展和改革过程中,企业的兼并重组是不可避免的,建筑市场超量开发、过度竞争更是验证了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市场法则,给中小型建筑企业带来了很大的;中击。随着我国建筑产业化、专业化和精细化浪潮的袭来,资金实力弱、人才缺乏、科技落后的中小型建筑企业面对企业转型的挑战,多数小型建筑企业面临着出局的危机。
产业模式新转变
施工总承包加速向工程总承包转变。施工总承包模式将伴随建筑行业工业化、市场化、集约化和一体化的趋势,市场空间逐渐缩小,而工程总承包模式由于能够充分调动总承包单位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多专业集成管理的优势,而站在市场“舞台”。工程总承包通过对设计、采购和施工 体化管理,克服设计、采购、施工责任分离与相互脱节的矛盾,进一步简化投资主体管控模式,优化管理效能。随着我国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模式试点经验的积累,施工总承包向工程总承包转变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建筑业将进入一个工程总承包模式唱主角的时期。
现场管理模式加速向工厂组装模式转变。当前建筑企业主要还是沿袭传统的现场制作、安装模式,随着建筑产业现代化结构体系、建筑设计、部品构件配件生产、施工、主体装修集成等方面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建筑产业现代化开始急速发展,部品构件配件开始工业化生产,建筑企业的主战场由现场施工管理向部品构件成产车间转移。由于多种因素制约,建筑工业化进程相对缓慢, 《意见》出台后,势必形成由政府主导、各相关方联动的形势,必然推动建筑企业现场管理模式加速向工厂组装模式转变,让建筑工业化形成“燎原”之势。
高能耗型加速向节能环保型转变。我国建筑企业能耗比较高,浪费严重,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3倍,从建筑的全过程看,建筑能耗约占全国总能耗的30%。因此,发展节能环保绿色建筑已成为建筑业的趋势。节能主要体现在采用新型建筑材料、在建筑材料生产加工以及运输等过程中节约能源等方面;环保主要体现在建筑材料原材料开采和废料处理、无污染材料等方面。建筑企业从高能耗型向节能环保型转变既是政府对建筑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要求,也是企业从自身出发,提升管理水平、产品质量的必经之路。
管理升级新转变
向产业链延伸要效益。在越来越激烈的建筑市场竞争环境下,建造施工环节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建筑企业务必在产业链延伸上做文章,向产业链延伸要效益。一是提升建筑企业在施工领域的纵向产业链延伸效益。挖掘建造施工环节中机电安装、钢结构施工、智能安装等专业施工的协同效益,提升产品附加值效益;二是提升设计环节与建造环节间的协同效益,提升组合效益,形成“设计十建造”的聚合效益;三是形成“设计十投资+运营”产业链模式,提升综合经营效益。投资运营已成为建筑产业实现高附加值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建筑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创新“设计+投资+运营”模式,进一步从深度合作、资源共享、协同效应和低成本运营上实现一体化运作路径,提升综合经营效益。
向管理模式转变要效益。我国大多数建筑企业的生产方式仍然是分散的、低水平、低效率的手工业生产方式,该种生产方式对应的管理模式亦是随机性、片段化的管理模式。如何向管理模式转变要效益成为重要课题。 是加速推行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形成设计施工一体化运作,提升建筑企业规模效益;二是加强投融资带动总承包管理模式,切实发挥资本红利效应,提升建筑企业资本运营效益;三是强力推行建筑工业化管理模式工厂化加工的生产方式,切实开展提升建筑企业集群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