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水环境治理难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水环境治理难点范文1
面临污染和缺水双重压力
对于雄安新区的环境治理,首先要提到的应该是被称为“华北之肾”的白洋淀。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泊,现有大小湖泊143个,水域面积366平方公里。在新区规划中,白洋淀处于核心位置,因此白洋淀有望成为新区核心水环境治理区。据河北省环保厅于2016年6月公布的数据,白洋淀水质为劣Ⅴ类,属重度污染。2017年2月河北省水质月报显示,白洋淀4个断面总体水质为Ⅳ类,水质问题突出。
此外,白洋淀还有一个重要问题是生态缺水。白洋淀入淀水量小,且富营养化严重。历史上流入白洋淀的9条河流大部分已断流,唯一流入白洋淀的府河却工业污染严重。白洋淀依靠引黄入冀补淀工程、穿府济淀工程,维持白洋淀生态用水需求。就在4月5日,保定市王快、西大洋两大型水库开始联合向白洋淀进行为期两个月的生态补水,白洋淀收水量将超过3300万立方米。
白洋淀的生态环境治理,成为建设雄安新区首先要解决的难题。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组长徐匡迪表示,新区开发建设要以保护和修复白洋淀生态功能为前提,白洋淀生态修复也离不开整个流域的生态环境改善。要从改善华北平原生态环境全局着眼,将白洋淀流域生态修复作为一项重大工程同步开展工作。
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透露,下一步,将加快组织规划编制工作,指导河北省和有关方面高标准高质量编制雄安新区总体规划、起步区控制性规划、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
针对白洋淀目前严重的水质和生态问题,河北省先后出台了《白洋淀h境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规划(2015―2020)》和《河北省白洋淀和衡水湖综合整治专项行动方案》。其中,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到2019年白洋淀区除南刘庄点位水质达到地表水Ⅴ类标准外,淀区其他区域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规划中推出大力抓好河流整治、生态修复等10类156个项目,总投资近246亿元。
三条主线治理水生态环境
建设雄安新区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为白洋淀乃至整个京津冀生态环境治理带来新的契机。广发证券环保分析师郭鹏认为,雄安新区的设立,破解了京津冀环境治理的长期困局――河北依赖现有产业结构发展经济,而北京较高环境要求依赖周边治理之间的矛盾。这意味着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治理出现重大突破,对该区域推进环保治理和供给侧改革给予了强力支撑。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专家表示,由于雄安新区的整体规划目前还未出台,环境治理市场空间还存在不确定性。目前可以确定的是水环境治理,白洋淀水生态治理有明确要求。不同于传统的水务处理技术,雄安新区的环保规划将采取超前的意识和技术,推动更多创新环保技术实现产业化。
光大证券的研报认为,以白洋淀为点带动整个河北省流域甚至海河流域生态治理,及其衍生的工业点源、农村面源控制、节水及引水工程,市场空间在几千亿元以上。
水生态环境治理主要体现在三条主线上。第一条主线是黑臭水体治理及水生态修复方面。如北京通州区水环境的项目,包括6个河道综合治理项目,6个河流生态带修复工程,20余个生态湿地及公园,总投资逾850亿元。
E20环境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认为,白洋淀的水环境治理存在不少难点。目前,湖泊治理国内还没有特别成熟的技术路线,主要还是依靠岸上截污和河道治理。滇池前后投入了500亿元进行治理,但效果不是很明显。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专家表示,白洋淀未来要达到地表水Ⅲ类的目标,意味着有些重点河流水质要达到Ⅱ类。而目前国内能达到Ⅱ类水治理效果的公司比较少。同时,白洋淀拥有39个纯水村、89个半水村,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是一个技术难点。此外,不同于太湖、洱海这些藻型富营养化湖泊,白洋淀属于草型富营养化湖泊,可参考的治理经验较少。
“目前水污染治理方面,到2020年核心目标还是消灭黑臭水体,从黑臭水体治理到实现水生态一步到位的技术储备还不够。”薛涛说,“黑臭水体治理就像西医治标,使水体从癌症到亚健康状态。而水生态修复就像中医调理,实现从亚健康到健康的状态,需要的时间较长。”
第二条主线在市政领域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新区的供水、污水、环卫、市政管廊建设和运行维护都将采取高标准。目前雄安新区仅有3座5万吨/日污水处理厂,没有再生水厂。未来新区内人口的增长将带来用水量与城市污水的增长,进而带来水务的新增建设需求。
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副组长邬贺铨估计,雄安新区的三个县加起来大概130万人口,如果未来雄安新区承接非首都功能,加上创新创业的人拥入,人口可能有200万到300万。
薛涛认为,未来雄安新区相当于苏州、宁波这样一个中等城市的市场空间,将有百亿元的投资运营规模,大概率采用PPP模式运行。
第三条主线是引水工程及沿岸的生态维护工程。未来将打通白洋淀和大清河生态廊道建设,通过白洋淀域外调水和域内调水,保障白洋淀的水量。这将带来大量的工程施工及生态园林建设需求。
PPP龙头及技术型企业将受益
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策略分析师高挺认为,雄安新区基础设施投资空间大,20年内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达到4万亿元,将给水泥、钢铁、铁路、交通等行业带来明显增量需求。雄安新区未来的建设方式之一,可能是近年来大热的PPP模式。
另一方面,作为国家级新区,雄安定位为发展高端高新产业,一批具有高新技术的环保产业将在雄安新城落地。中信证券研报认为,与以往的环保订单相比,政府资源将相对弱化,对于整体解决方案和治理技术要求会更高,技术型公司相应受益将更加突出。
水环境治理难点范文2
没有完善的截污管网系统,污水处理厂处理效益将大打折扣,水环境质量也难以有效改善。道理易懂,实践不易。知耻后勇,迎难而上,东莞全力推进截污次支管网建设的决心和勇气,实属可贵!落实责任,开拓创新,东莞有效推进截污次支管网建设的做法和经验,弥足珍贵!
下定决心,背水一战。在东莞市委、市政府看来,水污染问题是当前东莞市环保工作的突出短板,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从对东莞人民负责、对东莞发展历史负责、对东莞投资环境负责的高度出发,市委、市政府将全面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确定为东莞市更高水平发展十大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并将今年新建成500公里截污次支管网确定为今年市政府向市民承诺的十件实事之一。决心之大,立意之高,行动之快,由此可见。加强污染防治是包括东莞在内许多先发展起来地区深入推进绿色发展的“遭遇战”“攻坚战”。东莞的行动告诉我们,唯有下定决心、敢啃“硬骨头”,才能打赢这场“歼灭战”“翻身仗”,为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更高水平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而且早行动,早受益,在绿色发展的征程中继续赢得先机。
落实责任,扎实推进。但凡“硬骨头”,多是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关键中的关键,躲不开也绕不过。面对截污次支管网建设的“硬指标”“死任务”,东莞狠抓“落实责任”这个核心。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套班子领导全部挂镇督办;每月工作排名,接受社会监督,定时组织约谈;有奖有惩,严格问责……东莞的实践告诉我们,必须建立健全严格落实责任的工作机制,推动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良好用人机制,形成“实干为荣、实干为责、狠抓落实、勇于担当”的良好工作氛围,各级干部才能不推卸、不畏难,用心谋事、尽心干事,啃下“硬骨头”。
水环境治理难点范文3
关键词:市政工程;水环境;综合治理;弊端与措施
Abstract: As the city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necessary energy factor, water environment management not only reflects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a city, but also embodies a city suitable for living level. Therefore, to strengthen the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municipal water environment has been crunch time. Following this paper makes comprehensive treatise.
Key words: municipal engineering; water environment;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problems and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3-0020-02
引言
水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不仅是人类维持生命延续的关键,更是控制环境生态平衡的重要维系点。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工业化发展,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对于城市水系带来了严重的污染破坏,是城市生态环境日益恶劣。因此,为更好的遏制这种问题的继续扩大,加强对城市水环境的综合治理工作已成为了摆在市政工程建设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首要问题。
1 水环境的定义
水环境是指自然界中水的形成、分布和转化所处空间的环境,是指围绕人群空间及可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水体,其正常功能的各种自然因素和有关的社会因素的总体。也有的指相对稳定的、以陆地为边界的天然水域所处空问的环境。地表水环境包括河流、湖泊、水库、海洋、池塘、沼泽、冰川等,地下水环境包括泉水、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等。水环境是构成环境的基本要素之一,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场所,也是受人类干扰和破坏最严重的领域。水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已成为当今世界主要的环境问题之一。
2 市政水环境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 1 不合理的用水习惯使城市用水浪费严重
在城市中,不管是生活用水,还是工业用水,都存在着严重的浪费现象。在生活用水方面,城镇居民现在节水意识还比较淡薄,对节约用水的重要性没有充分的认识,主观节水意识不强,“长流水”等现象很普遍。在工业用水方面,由于旧的用水习惯很难扭转,使对水进行循环利用的公司非常少,认为水循环设备的采用会额外增加公司的支出,给公司增加负担。所以,不管是生活用水,还是工业用水,由于观念和习惯的原因,存在着用水严重浪费的情况。
2. 2 水资源紧缺严重破坏了城市的水环境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口转移到城市,而城市的环境承载量是有限的,尤其是水资源出现了严重的紧缺现象,加之人们的节水意识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使得城市用水的缺口逐年递增。而在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有限的水资源就被优先用来满足城市生活用水,以及工业用水。这就使得城市河道中、湖泊中的水量越来越少,以至使河道干涸,这导致了城市水环境对城市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严重减弱,甚至丧失。随之而来的就是城市的生态系统自身的净化、恢复能力受到破坏,使得城市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2. 3 城市建设给水环境带来很大破坏
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对城市的建设,尤其是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出了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高的要求。由于城市化进程还在不断加深,所以,对于城市建设,尤其是基础设施的建设的规划要具有前瞻性,要预见到多年后的城市需求。如果前瞻性不够,或是根本就没有对未来的规划,城市建设只看短期效益,只看眼前利益,那必然会对城市的发展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城市建设中对城市水网、给排水系统、排污管道等尤其要给予重点关注,这关系到整个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如果处理不好,会出现城市水土流失严重,水质受到污染,生态系统脆弱等等问题。
2. 4 水利工程对城市水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为了使河道、湖泊适应城市建设的需要,城市大多对天然河道、湖泊进行改造。为了防洪需要,多把堤坝或是河底采用水泥或是石砌、砖砌进行硬化,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防洪的作用,但却使水土隔离,不利用河水湖水的自净,破环了水环境的天然系统。另外,城市中对于流经的河流、湖泊等水资源往往利用过度。水资源的适度利用,可以在美化城市环境的同时,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能源。但是这要把握一个度,如果开发过度,比如只有有水流过就拦河蓄水,美化景观也好,蓄水发电也好,这些看似造福于民的做法却破坏了水资源的流动,使活水变死水,减弱了水环境对自然环境的调节作用。
2. 5 工业废水与生活废水总量的快速增长与城市污水处理能力之间存在矛盾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的贡献功不可没,但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工业废水的排放量也屡创新高。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使城市人口数量在短时间内加剧膨胀,生活废水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而相对于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总量的高速增长,城市的污水处理能力却显得严重滞后,没有随着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的快速增长而相应提高。
3 市政水环境的综合治理措施
3. 1 大力普及水资源知识,提高全民节水意识相对于水资源的严重短缺,人们的节水意识还相当淡薄。这就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相关团体,加大普及水资源知识的力度,让人们了解水资源的现状,认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全民的节水意识,在平时的生产生活中,从点滴做起,节约每一滴水。
3. 2 合理配置城市的水资源
城市水资源的严重短缺,使各部分争水的现象非常普遍。这就需要在寻找更多的水源渠道的同时,合理配置现有的水资源,使之在生活用水、工业用水、景观用水和河道湖泊存水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3. 3 城市建设要做好前瞻性规划
城市建设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不能只看眼前利益,或只满足眼前需要,城市水环境整治应该以“满足、恢复、改善、拓展”为原则,使人们的生产生活与城市环境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和谐发展。
3. 4 水利工程的设计要更新观念
传统的以拦河筑坝,蓄洪发电,硬化河堤为主要手段的水利工程建设,已经使人们意识到有很多弊端。水利工程的设计需要更新观念,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要以不破坏城市水环境以及城市生态环境为前提,做到人、城市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和谐共生。
3. 5 改造城市水网,旱季截污、雨污分流
我国以前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上比较落后,排水管道采用的是雨水与污水合用一条管线的方式,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加之水资源越来越紧缺,需要对水资源更为有效的利用,这就对排水管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合用排水管道已经不能满足对水资源有效利用的要求,需要实施雨污分流的排水方式。
那么,何为雨污分流呢? 雨污分流是一种排水体制,是指将雨水和污水分开,各用一条管道输送,进行排放或后续处理的排污方式。
雨污分流的好处: 雨水的污染较轻,可以直接排入城市内河作为景观用水,而污水也通过专门的管道流入污水处理厂进行污水的循环再利用,这样可以避免大量不需要进行净化处理的雨水跟随污水一起流入污水处理厂,给污水处理能力已经滞后于城市需要的污水处理厂造成更大的处理压力。从而使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水量大为减少,大大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这在不增加污水处理设备的情况下,提高了城市的污水处理率。雨污分流现在已经成为各个城市水资源综合治理的重点工程。
4 结语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一曾经被我们所抛弃的古代就已经提出的观点在今天重新被我们提起。因为违背自然,对自然强取豪夺的发展方式已经让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城市的水环境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水环境的健康发展,就不会有和谐平衡的城市生态系统。我们所付出的代价已经一次又一次的警示了我们重视城市水环境的重要性。随着人们对水环境和生态系统认识的加深,意识到了水环境对于城市生态环境和人们的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在我们面前的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顺应自然,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来对市政水环境进行综合治理。
参考文献
水环境治理难点范文4
一、考核体系和我区现状
根据省城市发展特点设置的省级环保模范城市考核指标体系,涵盖了城市经济、社会、环境质量、环境建设与管理等方面内容,客观反映了城市的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程度,对推进我区可持续发展将发挥积极作用。该指标体系27项内容,由3项基本条件和24项考核指标组成。24项考核指标包括2项经济社会指标、5项环境质量指标、10项环境建设指标和7项环境管理指标。
对照省考指标评分细则,目前我区3项基本条件已达到考核要求,24项考核指标中,尚有环境质量指标中的2项、环境管理指标中的1项未达标。一是我区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未达到相应标准。主要是由于皂河沿岸村庄的不规范生猪养殖和生产生活产生的污水未经处理直排皂河,造成水质为劣V类,未达到省考指标要求;二是环境空气质量指标中可吸入颗粒物未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主要是由于各类施工工地、道路扬尘污染等诸多因素影响,使可吸入颗粒物成为影响空气环境质量的最主要指标,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提升面临更大困难。截止日,全市二级以上优良天数为110天,我区仅为104天,与市上相差6天,与同期相差4天;三是省考指标要求公众对城市环境保护的满意率≥80%,而目前我区满意率仅为78.2%。
二、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
按照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我区以打造“立足率先发展,彰显人文特色,建设幸福南城”为目标,以迎接省级环保模范城市考核验收为抓手,要把创模工作作为全区的中心工作来抓。紧紧围绕省考27项指标,坚持“属地管理,以块为主,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的工作原则,对已达标指标,进行全面巩固、完善、提高;对未达标指标,尤其是我区创模工作的薄弱环节,进行集中整治,限期达标,以整齐、完善、有序的档案资料,绿色、生态、整洁的环境面貌,迎接省级环保模范城市考核验收,确保我区27项省考指标在月底前全面达标,力争在市级自查和月底省级考核中名列前茅,使我区创建工作始终走在全市第一排。
三、组织机构和工作职责
为落实责任,推进工作,区委、区政府研究决定成立区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领导小组,为创模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职责:全面负责创模工作的整体部署、综合协调、督导检查、考评奖惩
办公室设在区创建办,下设4个专项督导组:
(一)宣传资料督导组
职责:负责创模宣传动员和资料收集整理工作的安排部署、协调督导、检查考评
(二)大气污染整治督导组
职责:负责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安排部署、协调督导、检查考评
(三)水环境治理督导组
职责:负责水环境治理工作的安排部署、协调督导、检查考评
(四)市容环境卫生整治督导组
职责:负责市容环境卫生工作的安排部署、协调督导、检查考评
各街办要按照区创模办工作体制,成立相应的创模领导小组和组织机构,确保创模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四、主要任务和责任分工
在全面推进创模工作,巩固提高已达标指标的同时,完成以下重点工作任务。
(一)大气污染整治
1.完成全区69家各类建筑施工工地扬尘污染整治工作,所有拆迁工地必须实施湿法作业;
2.全面提高道路机扫率,改善道路保洁方式,提高道路保洁质量,增加洒水频次,扩大洒水覆盖面,减少道路扬尘污染;
3.全力做好城中村及城乡结合部的环境整治工作,拆除城中村茶水炉113台;
4.完成39台燃煤锅炉拆、改任务;
5.完成石油大学1×10吨锅炉脱硫工程及在线监测装置的安装,并通过环保验收;督促市城投集团完成雁东集中供热有限公司2×100吨锅炉脱硫工程并通过环保验收;
6.认真做好夏、秋两季秸秆禁烧工作,秸秆禁烧率达到100%。
此项工作由环保分局牵头,区市容园林局、区综合执法局、区建设和住房保障局、区城中村改造办公室、区农林水务局和各街办落实。区创模办大气污染整治督导组负责督导整治和检查考评。
(二)水环境治理
1.清理、规范辖区距村庄、水源地、皂河周边300米以内548户不规范生猪养殖场;
2.加强对皂河沿岸排污单位的监管,确保辖区内水质考核断面达到市政府规定控制指标要求;
3.加强对浐河段饮用水源地环境的日常监督检查,彻底解决浐河段所有雨水排污口排污问题。完成马腾空村简易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并投入试运行;
4.化学需氧量减排工程。完成凯华技术学院污水处理工程并投入试运行,通过环保验收;完成外事学院污水处理工程并投入试运行,通过环保验收。
此项工作由环保分局牵头,区农林水务局、电子城、丈八、鱼化寨、等驾坡街办落实。区创模办水环境整治督导组负责督导整治和检查考评。
(三)宣传动员及资料收集整理
1.按照《区创建国家、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宣传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做好本单位的创模宣传动员工作;
2.按时完成“呵护蓝天碧水,你我共同行动”创模主题实践活动,各责任部门要立即制定具体的方案(包括时间、地点、形式、人数等),报区创模办,在活动结束后要进行总结,以书面形式及时报区创模办;
3.按照省级创模27项考核指标,完成本单位三年资料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
宣传动员工作由区委宣传部牵头,各相关街办、责任部门负责落实;资料收集整理工作由环保分局牵头,各相关街办、责任部门负责落实。区创模办宣传资料督导组负责督导整治和检查考评。
(四)市容环境卫生整治
1.实施三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对南二环、长安南路等主干道重要节点实施点亮工程,完成翠华路、小寨东西路等6条道路的线缆落地,拆除90块大型户外广告和22万平方米乱搭乱建,净化城市空间;
2.加强环境卫生保洁力度,提高机扫率,延长保洁时间;
3.坚决取缔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的占道经营,特别要对夏季夜市烧烤进行重点清理;
4.组织开展社区、农村、集贸市场、城乡结合部卫生综合整治活动。重点解决垃圾收集清运、出店经营、数字墙、野广告等问题;
5.开展渣土车专项整治活动,杜绝高尖装载、沿途抛撒、随意倾倒等违法行为;
6.完成区创建办年初下达的《各街道部门脏点乱点重点整治任务分解表》中的工作任务。
此项工作由区市容园林局牵头,区综合执法局、区建设和住房保障局等相关责任部门、各街办负责落实。区创模办市容环境卫生整治督导组负责督导整治和检查考评。
五、实施步骤和推进措施
(一)实施步骤
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结合我区创模工作实际,迎接省级环保模范城市考核验收工作分为三个阶段。
1.动员部署阶段
召开全区迎接省级环保模范城市考核验收暨加快推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动员会,统一思想,落实责任;区创模办四个专项督导组要确保抽调人员在月底前到位,及时安排部署专项督导工作,制定工作方案和专项督导考核办法;各街办要对照区创模办工作体制,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并结合《实施方案》附件2中所列重点任务,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确保责任唯一;区级有关部门要明确责任领导,全面部署本单位的创模工作,制定工作方案。各街办、区级有关部门的组织机构设置及工作实施方案要上报区创模办。
2.综合整治阶段
各街办、区级有关部门要对照省考27项指标,全面推进创模工作。在巩固已达标指标的同时,突出抓好施工工地扬尘污染整治,清理、规范距村庄、水源地、皂河沿岸300米以内不规范生猪养殖场所,彻底解决浐河段所有雨水排污口排污问题,完成石油大学锅炉脱硫工程,深化城中村及城乡结合部环境安全整治工作。各督导组每两个月进行一次专项工作考评,全面督导推进,确保月底前各项指标达标。
3.巩固验收阶段
在全面整治、确保达标的基础上,区创模办及各督导组要完成与省、市考核组的对接,每个督导组要培养确定1-2名情况明、口才好、反应快的“一口清”人员,配合检查。区创模办要组织实施模拟迎检工作,查漏补缺,完善资料和缺项,准备迎检点和迎检线路,为迎接省级环保模范城市考核验收做好准备。
(二)推进措施
1.加强领导,夯实责任
各街办、区级有关部门要对照《实施方案》附件2、3中确定的本单位创模各项工作任务,认真研究,细化任务,夯实责任,将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具体包抓领导、包抓科室、包抓干部身上。对重点、难点问题,单位主要领导要亲自督战,扎扎实实地做好每项工作,确保不出问题,按期达标。
2.建立考评监督机制
按照市上总体部署,参照我区创卫工作的成功经验,建立创模工作考核奖惩机制:
水环境治理难点范文5
岸绿水清鱼儿欢游,天高云淡白鹭蹁跹。今天,多彩贵州正挥动生态文明制度改革“画笔”,为美丽画卷锦上添花。
继赤水河、乌江、清水江流域的生态环境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后,今年伊始,按照“可复制”原则,贵州省把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都柳江、牛栏江―横江(含草海)纳入规划,全面开启流域生态文明制度改革行动。
通过改革强化流域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贵州努力守住“山青、天蓝、水清、地洁”的生态美景,确保到2020年实现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环境质量目标。
贵州式治水模式渐成系统
贵州河流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水系。长江流域包括牛栏江―横江、赤水河―綦江、乌江和沅江水系,流域面积11.5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65.7%。珠江流域包括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都柳江水系,流域面积约6.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4%。
贵州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流域水环境保护特别是长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每年均把乌江、赤水河等流域作为重点流域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先后在赤水河、乌江实施流域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在清水江、红枫湖、赤水河实施生态补偿机制,在乌江等全省流域实施环境保护“河长制”。通过探索实践,贵州式治水模式已渐成系统,为其他流域的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贵州省政府多次召开会议对全省水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研究和部署,特别是国务院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后,我省及时建立了贵州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联席会议制度,省分管领导任召集人,省直有关单位为成员单位,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贵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重大措施。
2015年,省政府先后批准并实施了《乌江流域水环境保护规划(2015年―2020年)》和《乌江流域水污染防治生态补偿办法》,通过过硬的措施,切实抓好三峡库区及上游区水污染防治工作。
“十二五”期间,全省共安排7440万元环保专项资金,用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综合整治,使饮用水水质得到显著改善。2015年,全省长江流域共布设监测断面59个,其中47个河流断面水质达到优良水质标准,达标率为79.66%。三岔河龙场断面、赤水河鲢鱼溪、乌江望水渡口三个考核断面水质均达到II类,满足《三峡规划》规定的水质标准。
今年开始实施的流域改革,将在赤水河、乌江、清水江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制定各流域生态文明改革工作方案,实行“一域一策”,同时启动编制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都柳江、牛栏江―横江(含草海)五大流域水环境保护工作规划。启动实施环境保护河长制、生态补偿机制、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农业农村污染整治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和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制度等工作,确保多彩贵州水清景美。
铁腕治污力保天蓝水清
“十二五”以来,在贵州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 全省上下形成了“深化改革是动力、环保设施是基础、污染防治是手段、执法监管是保障、改善质量是目的”的共识,环境管理实现风险可控、总量控制和质量提升。
贵州省环保工作靶向施策重点难点,突出设施托底,推进改革创新,以“治水、治气、治渣”三大任务为重点,“治、建、改、管”四措并举,投入500亿元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补齐了环境保护设施不足的短板,有力支撑了全省环境质量的稳定和持续改善。
2015年,全省9个中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5.8%,贵阳市环境空气质量月度排名在全国31个省会城市中位于3至7位,全省88个县(市、区)的空气质量三个主要指标的评价达标率为99.7%,空气质量明显改善,是我省有环境监测数据以来环境质量最好的一年。
2015年,全省44条主要河流85个监测断面达标率为87.1%;出境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为 92.9%;湖库水质达标率为64%;9个中心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个数达标率和水量达标率均为98.3%。
成绩的背后,离不开严格的监管措施。贵州省环保厅坚决执行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提出的“铁腕治污,不欠新账”和“多彩贵州拒绝污染”指示精神,创新方法,严格环境监管。成立了省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司法专门机构,省级公安、检察、法院等部门分别成立生态环保执法机构。
同时,与省级公、检、法等部门建立了联席会议、案件会商、联合调查等衔接工作机制,与省公安厅挂牌成立“联动执法办公室”,建立并执行联合挂牌督办制度,2015年以来已挂牌督办环境违法行为53件。
此外,建立跨界联合执法机制。与云南、四川签订了《川滇黔三省赤水河流域环境保护联合执法协议》,与云南、广西建立了《万峰湖库区水环境保护协调备忘录》,执行联席会议制度,实施跨界联防联治。
“十二五”以来,全省共立案查处各类环境违法案件3600件,查处金额1.31亿元。
贵州省环保厅党组书记、厅长熊德威介绍,“十二五”期间,全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显著加快,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高,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力度显著加大,环保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显著提升,为坚决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做出了贡献。但环保攻坚难度仍然较大,需坚定信心,上下合力,共同保护好贵州的天蓝水清。
坚守底线打造美丽贵州
“十三五”期间,贵州省环境保护工作将以视察贵州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以水、气、土壤污染防治为重点,以设施建设、总量控制、改革创新、科技进步、法制保障“五大支撑”为手段,以守住山上、天上、水里、土里四条生态底线为根本。
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孙志刚要求: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视察贵州的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切实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按照省委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作出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落实环境保护工作职责,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具体负责、省市县乡四级联动、环保部门全程监管、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环保”工作格局。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要加强环境监测,扩大监测范围,防止出现污染监测漏项;要严格执法,对环境违法行为敢于碰硬、敢于较真、敢于问责,为贵州省守住山青、天蓝、水清、地洁的生态底线作出新贡献。
水环境治理难点范文6
此次论坛以“共担共赢 打造PPP合作命运共同体”为主题。财政部副部长、PPP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史耀斌,上海市副市长赵雯和上海金融业联合会理事长、交通银行董事长牛锡明分别为论坛开幕致辞。来自财政部、一行三会、世界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以及各金融机构、地方财政部门的PPP领域专家学者围绕PPP改革和PPP融资进行了探讨交流。
财政部:上半年全国PPP落地项目投资额已超1万亿
“PPP改革是一项综合性改革,具有很强的牵引性,需要行政体制、财政体制和投融资体制等改革配套推进。”财政部副部长史耀斌会上透露,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国拟采用PPP模式的储备项目达9285个,总投资额预计超过10.6万亿,其中已落地项目的投资额超过1万亿元。财政部已经设立了总规模1800亿元的国家PPP融资支持基金,加快项目落地,其他一些财政税收政策也正在研究制定中。从目前实践结果来看,PPP改革为稳增长、促改革、惠民生,为引导经济新常态,特别是为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出了积极贡献。
据史耀斌介绍,自2013年底以来,财政部在推进PPP改革中开展多项重点工作。比如,加强顶层制度设计,初步建立了“法律+政策+指引合同标准”三位一体的制度体系,对PPP市场进行扩围,把PPP应用领域扩大到能源、交通、市政、环保、医疗、养老、教育等19个经济领域。财政部已会同相关部门推出两批、232个示范项目,总投资超过8000亿元,截至上半年末,示范项目落地率已经达到48.4%,在落地项目中民营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比例为45%;目前财政部正在与其他20个部委联合开展第三批示范项目的遴选工作。
“我们将使出洪荒之力来推动PPP健康持续发展。”财政部金融司司长孙晓霞在现场如是表态。孙晓霞称,下一步财政部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推动PPP领域立法进程,给社会资本吃下“定心丸”,并在土地、价格、融资方面为PPP量身制定相关政策,加大以奖代补的力度和PPP基金投资力度,加强PPP示范项目管理,并尽快推出第三批PPP示范项目,坚决防止地方利用PPP项目变相融资。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纪志宏表示,从各国PPP项目的发展实践看,持续的融资能力是PPP项目成功的关键和核心。PPP项目大多投资规模巨大,期限较长,传统的银行信贷模式难以完全满足,需要根据金融机构、集团化发展的趋势,综合经营发展的趋势,结合PPP项目的实际特点和自身的特长积极创新符合PPP项目融资需求特征的金融产品,提供涵盖PPP项目全生命周期全方位的综合金融服务。
企业层面:国企布局国内外市场,民企呼吁公平参与
中信集团总经理王炯表示,中信多年来深耕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中信集团的海外PPP实践已经成为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举措。“从过去到未来,从国内到国外,中信集团走过的PPP道路与国家改革开放是很契合的,中信的PPP实践体现了我们作为一家多元化市场化负责任的央企对PPP模式的信心,”王炯表示,“若金融企业缺乏对于产业的深入研究和真正的理解,风险溢价就会比较高。对于产融真正协同的合作体来说,参与各方信任基础坚实,才更有长久合作的可能。”
中国水环境集团是中信集团、中信产业基金旗下的水环境产业平台,在水环境治理领域和PPP领域里是先行者。中国水环境集团对贵阳南明河综合治理项目总投资46亿元,分三期实施,是财政部的首批8个新建PPP示范项目之一。中信银行也成为首家为财政部PPP模式提供融资的商业银行。
中国水环境集团副总房勇与会时呼吁,国家各部委的专项资金应统筹使用,更多从补前端的投资补到后端,以运营绩效考核的奖励或者是补贴的形式,补贴到后面的运营服务。“这样地方政府购买服务和付费不同时,资金应该由地方、国家、中央以奖代补,确保后期运营良好绩效达标,从而建立一个交易结构,这也是银行等各方金融机构愿意看到的,如果这一交易机构建设起来,项目融资就可以实现了。把前期让给社会资本方更多地投入,特别是中西部地区、长江、黄河这些生态的敏感区有利于建立生态的补偿机制。”
有民营企业家感叹,PPP是一场婚姻,从相识、相恋到走进婚姻的殿堂,过程可能是曲折的。
中国龙元建设集团副董事长赖朝晖用“备胎”来自嘲作为民营企业面对众多央企、大型国企等竞争对手时的挑战。他认为,经受住时间检验的PPP项目,才能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走完整个生命周期。据了解,今年龙元建设的目标要完成260亿的投资,目前跟踪的项目有250多个,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公司全员面对市场高速运转,不埋怨、不放弃,以高效周到的服务应对市场变化、响应各地政府要求。”
同样是民企的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杨剑表示,在PPP模式下,民营企业融资和国有企业融资还是存在差异。“同样的项目参与到融资里,我们的成本作为上市公司已经不错了,但是国企的基准利率还能在我们基础上享受15%、甚至是20%的优惠,所以民企的融资成本贵。此外,民企找产业资本融资时,要花大量的人力和精力去处理一些格式化、形式上的东西,使得效率大大降低。PPP模式得让更多的民营企业更公平地参与进来。”
地方政府:地方发展受益于PPP项目
大理洱海,2015年1月亲自嘱咐一定要保护好的地方。本次圆桌论坛上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委书记杨宁介绍了洱海PPP项目取得的成就。
杨宁表示:“大理是PPP模式的受益者,PPP模式解了政府之困,保护治理洱海我们有规划、有项目,但是我们缺资金、缺人才,大理与水环境集团合作。政府用1亿资本金撬动企业投资建设,签约控制价为29.8亿元,比招标价节省了近6亿元,政府以收取洱海保护费、污染处理费和争取上级补助方式30年完成回购,解决了政府最急迫、最窘迫的钱的问题。大理选择中国水环境集团专业化建设运营工程,代替政府保护洱海的公共服务,企业优化方案并快速推进建设,工期由招标的3年缩短为两年半,解决政府期待早日建成的益民工程。”
洱海是大理的母亲湖。近些年随着经济速度加快,城镇化进程增快,旅游客流增速加快,农业面临污染加剧,洱海污染负荷不断恶化,正处于负氧化转化的临界点。保护洱海是当务之急,更是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为此大理编制了《“十三五”洱海保护治理与流域生态建设规划》,全方位综合施策保护治理洱海,预计投资247亿元,建设8大类215个项目,这些项目越快实施越早收效,对保护洱海越有利。但是对于贫困面大、产业支撑力弱、财力十分有限的大理来讲,困难可想而知。
而PPP模式为治理洱海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持,2015年10月,最为重要和紧迫的环湖节污一期工程,列入财政部第二批PPP工程项目建设,批复投资349亿元,以标的+DBFO方式投资约30亿元,今年完成投资不低于10亿元。
作为长三角的城市,池州市在PPP项目上有很多成功案例。据池州市委书记赵馨群介绍,池州市的主城区污水管理和管网建设,管排一体的项目,2014年底签约,总投资是20亿元,正式运营一年多以来,效果非常好。“项目签约以来,一年多的时间虽然经历了两个雨季(去年的雨季和今年安徽省受到了一定的洪涝灾害),但是在这两个雨季里面,主城区实现了雨季没有海景的这一转变。”赵馨群表示。
地方政府自述:法律障碍成PPP推行中最大困难
池州市委书记赵馨群表示:“我们在现实推行PPP过程中,有很多的法律障碍在困扰着我们。我们原来的关于公共服务的法律法规都是针对政府来提供公共服务,但是现在民营资本进入,这些法律法规是打架的,例如《招投标法》和《政府采购法》本身就是不一致的,所以政府希望有一部PPP法来规范,作为母法然后底下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同时,赵馨群建议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征信体系。
大理市委书记孔贵华认为,在PPP的实施过程中,从西部地区来说确实对解决资金问题、人才问题、专业化运作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有一个很大的困难,就是一些纯公益性的、没有使用者付费的这样一些项目。未来的回购压力非常大。所以,孔贵华建议:“希望国家层面能够从顶层设计上出台一些政策,统筹各部委出台一些制度性的东西、法规性的东西,来确保PPP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除了相关法律法规模糊,地方在PPP推行过程中也遇到另一个难点:对PPP认识不足。
河南省财政厅党委书记、厅长朱焕然表示:“过去可能习惯招商引资。投资机构到地方去,有些地方领导会板子一拍事情就定了、干了,但是做PPP项目要经过五大阶段将近20个步骤,就感觉到不便。所以我们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作为地方政府尤其是市、县政府可能准备不足,机构投资人准备也不足。同时我感觉到我们的咨询机构、服务机构能力也不足。”
湖南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郑建新表示:“现在很多人认为PPP是三种理论,第一种是万能论,第二个是速成论,第三个悲观论。所以认识不到位是很大的问题,我们要推PPP,要思考怎样帮助大家思想观念摆正,把错误的认识说清。”
业内人士支招:融资创新破解PPP 融资难
融资难是地方政府在PPP项目推广和操作中普遍遇到的问题,在本次论坛上,来自银监会和证监会等官方机构的人士为破解地方政府的融资难问题建言献策。
上海银监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马立新认为,目前PPP的融资难和金融机构的资产荒主要是由于制度衔接不通,金融机构操作渠道不通造成的。马立新表示:“因为这些环节没打通,让金融机构感觉到看不准,看不透,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