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基于微课的课题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基于微课的课题研究范文1
【关键词】微课;学习成绩;自主学习能力
近年来,随着信息与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在教育领域广泛而深入的实践推进,微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手段和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倍受业界瞩。自2012年以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部的一些网络培训机构不断推出 一些微课比赛,旨在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对微课的理解、制作、应用等。经过几年时间的推进,微课已成为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信息化领域重要的教育技术,全国不少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行业协会、学会都在积极推动微课的建设与应用,使得微课设计开发与应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我国微课程的研究当前大多停留在对微课程的概念、特征、制作技巧等浅层次的探究,对微课的应用方面的极少。因此我们申请研究课题《微课与高中生物自主学习的融合研究》,旨在跟踪、研究微课的使用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的影响,力争获得真实可靠的数据,为微课的应用研究提供依据。
本课题自2015年7月开始筹备,课题组成员经过多次讨论,及对学生的问卷调查,确定了微课的内容,及制作微课的注意事项。经过各成员几个月的努力,微课终于在2016年3月份即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陆续投入使用。为了了解微课使用后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及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情况,对使用微课的班级和未使用班级进行包括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中、期末三次大型考试的纵向分析因为这三次大型考试的试卷难度适中,可信度高。
本次选择2015级学生为调查、跟踪、研究的对象,因为微课的使用对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要求较高,要有较多的自主学习时间。对于2015级新生来说,刚刚经过了文理分科,学习积极性很高,对生物有较高的学习兴趣,也有较多的课余时间用来自主性学习。另外2015级学生这阶段学习内容为必修第1第4、6、7章和必修2遗传与进化的学习,知识点繁琐复杂,是高中生物重点、难点的最集中的时期,对学生逻辑思绪能力方面要求很高。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点的理解不透彻且易遗忘,学习方面出现困难,感觉力不从心。正是使用微课对课堂学习补充、巩固、提升的最佳时期。
2015级共有26各教学班,18各理科班,其中9-20为12个普通理科班、21-26为8个理科重点班,选择每个课题组成员所带班级中的部分普通班使用微课作为实验班,部分班级不使用微课作为对照班,排除不同代课老师带来的差异。即9、10、13、14、16、17、18、20班作为实验班,观察使用微课前后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成绩的变化。11、12、15、19作为对照班,用以横向对照分析,以增加数据分析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现将成绩分析如下,包括各次考试的平均分、及格率及优秀率三方面。
实验班9、10、13、14、16、17、18、20各次成绩分析如下:
对照班11、12、15、19各次成绩分析如下
从分析表中可以看出,在微课普遍投入使用后:
一、学生在学习方面有着很多方面的改善
1.对三次考试成绩的优秀率、及格率以及平均分的数据上进行处理、比较,可以看出8个实验班的平均分、及格率均较大提高,优秀率个别班级也有着明显提高。
2.比较实验班和对照班各次考试成绩,在平均分、及格率和优秀率分析,实验班比对照班也有较明显提高。
3.就个人成绩而言,多数学生的成绩逐渐提升。例如9班的李洪运三次考试的成绩分别为78、84、89;16班的李莎莎三次的成绩分别为:58、65、78等。
4.对这三次考试的生物试卷进行分析,各次试卷难度系数相似、可信度高、成绩真实。
因此说明微课的使用,对学生学习成绩方面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也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二、微课的使用依赖于学生自主性学习,反过来也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形成和提高
本次制作的微课主要针对学生学习上的重难点,供学生课下巩固知识,补差不缺时使用,所以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较高。“微课”时长一般为5-8分钟,非常符合W生的视觉驻留规律和认知学习特点。借助于现在的网络通讯和微机的普及,教师把学习中的重难点等制作成微课,上传到网上,学生可以有选择的随时点播学习,达到与学生自主学习融合,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总之,在微课投入使用后,由于制作时知识点是经过调查归纳而来,对学生学习有很强的针对性,学生使用时可以针对重点难点进行巩固练习,也可提前预习,学生成绩明显在使用微课有着明显进步。另外由于学生间的相互学习,看到经常使用微课的同学进步很大,也可带动其他同学的学习,促进其他同学自主性学习。所以,微课的使用也可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
【参考文献】
基于微课的课题研究范文2
关键词 机械制图 课程体系 三维造型 Solidworks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机械制图课程体系改革的意义
三维造型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有着广泛应用,紧紧围绕CAD三维建模设计要求,突出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空间分析能力和三维实体建模能力是现代工程图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据调查,许多发达国家在职业院校的机械制图课程中,其教学内容不再是传统的内容,而是将三维设计融入其中;在我国也有部分高校已经就学生三维设计能力培养模式展开了积极的研究和实践,逐步将机械制图课程内容由传统的二维平面图形扩展到三维空间,并进一步向分析、设计、制造一体化方向发展。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其培养方向和专业类型必须服务和服从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从高校毕业生就业反馈信息来看,掌握三维设计软件操作能力的毕业生,特别受到高科技企业的欢迎。高职学生三维设计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已迫在眉睫,在工程制图课程中融入三维造型技术已经势在必行。
随着制造业三维造型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常用三维造型软件如Solidworks、Pro/E、UG、Inventor等的普及和应用,迫切要求各职业校的机械制图课程在课程体系、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进行更新,以适应现代设计、制造的发展。
2 机械制图传统课程体系及其核心内容
从工程图学的创建到21世纪初,表达机件是基于正投影法绘制平面图形。用正投影法绘制的图样其优点是度量性好,作图简便,但图样的立体感较差,没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是很难看懂平面图样的,因此,在传统的机械制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成了该课程培养的重点之一。图1为传统机械制图课程体系结构,其主要内容包括基础知识与理论、专业知识与技能、实践训练。
从图1可以看到,整个教学内容都是围绕着二维平面图形的表达和训练进行的,计算机绘图也仅仅是逐步取代尺规绘图,其主要作用依然是用于绘制二维图形。尽管我们很多院校在该课程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上都不断在改革,利用了模型辅助教学,利用了多媒体课件等现代教学手段,旨在不断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不断提高其专业知识与技能水平,但从学生的三维设计和三维创新能力的培养上看是远远不够的。
3 基于三维造型技术的机械制图课程体系
20世纪90年代末期,伴随着计算机辅助涉及技术的发展,表达方式开始从二维工程图向三维模型转变。用三维模型表达产品时,可以从不同角度旋转观察产品模型,就像在空间看真实物体一样,甚至不再需要二维工程图,而直接根据三维模型用于数控机床加工和模拟装配。三维模型为企业生产提供了完整的设计、工艺和制造信息,使设计过程发生了变化,设计质量得到提高。可是,在我国由于制造业技术方面还存在一些制约,一些企业中采用三维实体建模设计绝大部分还只是应用于产品的研发、设计、分析等环节,在制造生产环节中主要还是利用二维平面图样,所以二维工程图必将成为三维设计的重要补充,与三维设计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共存。
结合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机械制图课程体系中适当融入三维造型技术,要求学生不仅具有绘制和识读二维机械图样的能力,同时,还应具备三维分析和三维造型能力。在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上,对于传统的教学内容不能去掉,而是将传统教学内容与三维造型技术进行有机融合,既要保留传统制图中经典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又要吸纳先进的计算机软件技术;学生不仅要掌握机件的各种二维表达方法,还要掌握必要的三维造型基本知识和技能,特别是传统的表达方法如视图、剖视图、断面图等画法,尺寸标注方法、技术要求标注方法,工艺知识等不能去掉。在教学中做到制图基础与三维实体造型、分析相结合,零件图绘制与识读和零件实体造型以及工程图生成相结合,标准件与常用件的画法与相应零件的实体模型相结合,装配图的绘制与识读和装配体三维实体造型设计、分析相结合。
目前,三维设计软件还比较多,在功能上也不差上下,从学生比较容易上手的角度出发,可以选择SolidWorks。该软件操作简单方便、易学易用,且功能强大。图2所示为基于三维造型技术的机械制图课程体系,与传统计息制图课程体系相比,在整体结构上补充了能力拓展部分,并且在基础知识与理论、专业知识与技能、实践训练各部分中融入了三维造型方面的相关知识。
在图2所示的课程体系结构中,我们将保持原课程体系的三个部分不变,只是在每一个部分的内容上进行调整。其中,知识内容部分为经典理论,在教学上要少讲、精讲,内容上也要进一步精简,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在该部分内容中融入Solidworks草图绘制和实体创建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专业知识与技能部分是培养学生解决工程问题能力的重点部分,机械图样的绘制与阅读能力将在此部分中完成,在该部分中加入由三维实体生成二维工程图的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三维创新能力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实践训练部分与整个课程的学习过程贯穿,在教学内容中根据需要适当安排徒手绘图、尺规绘图,加强计算机绘图、三维实体建模训练,从而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尺规绘图要相对减少。拓展部分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结合一些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常识以及相关专业基础知识,进行大胆创新设计。
4 三维造型技术的融入对课程效果的影响
机械制图课程通常是高职院校大学一年级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由于专业课程还没有进行,学生对于加工制造等方面的知识还比较缺乏,因此,在机械制图课程中并不是将Solidworks的所有技术都融入,而是重点学习其三维造型技术,利用三维造型将工程形体的结构形状直观、准确地表示出来,同时也可以将三维实体用二维图样正确表示出来。
将三维实体造型技术融入到机械制图的课程体系中,使课程的教学模式也有了新的突破,在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完全进入多媒体教学时代,图形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对机械制图的教与学均有促进作用。利用三维造型技术,无论在分析形体还是设计形体上,都能够做到既形象又直观,而且编辑、修改形体结构更方便,并且根据需要可以直接生成二维机械图样,使作图效率和图纸质量都大大提高,培养的学生三维设计与三维创新能力也得到提高。建立基于三维造型技术的机械制图课程体系,是当前制造技术发展的需要,也是满足社会对高职机械类人才在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方面的要求。
5 结束语
将计算机三维造型技术融入到机械制图的课程体系中,形成新的课程体系,不仅改变了传统课程体系的教学内容,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也都得到了更新,这不仅适应了“设计从三维实体建模开始”的现代设计思想,而且为实现“智能化设计”发展目标又前进了一步。
L鼙韭畚乃芯康目翁馕笔?012年度“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研究立项课题
基于微课的课题研究范文3
关键词:集体信誉 科研信誉 项目依托单位 委托-理论 博弈理论
abstract:the reputation management of the project support organization is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nsfc reputation management system. firstly this article definite the reput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then we also utilize the results of the information asymmetry theory, principle-agent theory, and game theory.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resolve the scientific location of the support organization in the nsfc reputation management system. it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reputation appraisal index system and the reputation file of the project support organization.
keywords: collective reputation;science and research reputation; project support organization;principal-agent theory;game theory
1 引言
国家自然科学科学基金(以下简称“科学基金”)的资助工作在统筹国家战略需求和科学发展自身需求的基础上,经过2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研究项目、人才项目、环境条件项目三大系列的资助格局,今天的科学基金具有比以往更大的规模、更强的导向性,科学基金的经费从创立之初的8000万元增长到2009年的70亿元左右,科学基金正临量变到质变的关键过程。但是近年来科研不端行为频繁出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以下简称“监督委员会”)自1998年成立至今,共收到1270余件科研不端行为指控,最终认定科研不端行为案件220余件[1-2],科研不端行为涉及项目申请者、负责人、评审专家、项目依托单位等多个科研主体,严重影响了科学基金的正常运行和实施效果。
2007年4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下称“条例”)中规定:“基金管理机构应当建立项目负责人和依托单位的信誉档案”。但是对于项目依托单位的信誉档案如何建立,应包括哪些基本的内容?如何更新信誉档案信息,亟需深入研究。就构建信誉档案而言,项目负责人与依托单位两者存在本质的区别,因为项目负责人的信誉档案信息是基于个体的,而依托单位的信誉档案信息是基于所属单位所有科研工作者的,也即是所有科研工作者个体科研信誉信息的集成,是基于集体信誉。所谓集体信誉是指由多个个体形成,并为多个个体共享的共同标识。
信誉是对各类经济组织履行各种经济承诺的能力以及可信任程度的综合判断和评定,是指掌握信息的一方不欺骗对方的承诺[3-5],现代经济学把建立在重复博弈模型上的逆向选择问题称为信誉理论。经过kreps(1990),fudenberg和levine(1989、1992),tadelis(1999),horner(2001),cripps etal(2004a)等人的努力,人们认识到,信誉能够减少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近年来,信誉问题已引起我国学者的广泛关注,张维迎(1996,2001a)系统地梳理了信誉理论的早期发展脉络,研究了法律制度与信誉之间的关系,并指出产权制度是影响信誉的重要因素,同时政府管制与信誉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和互补关系。蔡洪滨、张琥和严旭阳(2006)分析了中国企业信誉缺失的问题[6]。
然而,以往文献多是关注个体的信誉问题,而很少讨论由多个个体共同拥有的集体信誉问题。现实中集体信誉普遍存在,例如同属于一个项目依托单位,不同的项目负责人具有截然不同的科研信誉,有的项目负责人认真负责,取得了很好的科研绩效,也同时具有了很好的科研信誉,而有的负责人则存在科研不端行为,因而具有较差的科研信誉。
文章结构安排如下:首先对依托单位科研信誉等相关基本概念进行科学界定;随后从经济学角度讨论科研活动也是一种投入产出过程,并且指出它与其他经济活动的本质区别;再次从信息不对称理论、委托理论、博弈理论三个方面,分析了在基金委、项目依托单位、申请者之间的多重委托关系,指出通过引入依托单位的信誉管理,可以明显减少信息不对称,同时在申请者与依托单位信誉之间建立一定关联性,通过依托单位的集体信誉来约束申请者个体的科研信誉,使得将申请者的一次性博弈转化为依托单位的重复博弈的机制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
2 相关概念界定
项目依托单位是指在基金管理机构注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机构或者其他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从事基础研究的公益性机构,其具备从事基础研究活动的能力和为科学技术人员从事基础研究提供条件的能力,并且具有专门的科学研究项目管理机构、财务机构和必要的资产管理机构和制度。
科技信誉[7]是指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或机构的职业信用,是对个人或机构在从事科技活动时遵守正式承诺、履行约定义务、遵守科技界公认行为准则的能力和表现的一种评价。项目依托单位科技信誉是指对依托单位在科学基金项目申报阶段的组织与管理、项目实施过程管理、项目结题管理、项目经费管理中履行职责、遵守学术道德的综合评价。
如果将依托单位所承担项目的完成质量(“后评估”结果的优良率)作为衡量项目依托单位科研信誉的一个重要指标,可以发现,依托单位的科研信誉与其整体研究实力并不完全一致。一般而言,获资助项数多可以体现出依托单位的整体科研实力较强,但是整体科研实力强并不意味着依托单位的科研信誉状况就好。表1表明,在2008年基金委管理学部开展的,针对2003年资助项目的“后评估”中,获资助项目排名前5的依托单位基本都没有进入按绩效评估结果优秀率排序的前5名,这说明获得资助项目数量多的依托单位,因管理问题等原因难于较高质量地完成基金项目。反之,科研整体实力不是很强的单位,却高质量的完成了研究项目。
3 科研活动的本质特征
科研活动本质上是一种科研主体有意识地投入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中间形态的知识资本进行知识和技术的创新过程,以创造出尽可能多的、为社会所需要的更高一级的知识产品为目标。因而从经济学的角度,我们可以把科研活动作为一种广义的生产过程[9]。但是科研活动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过程与普通的生产活动着本质的区别:科研活动的探索性和成果的不确定性、科技成果价值的难测性、科技主体行为的不可观察性、科技活动的长期性。科研活动上述特性使得科研活动的委托者和承担者之间的约定(如项目合同、计划任务书或委托协议书等)具备了更为明显的不完备性契约的特征。项目计划任务书中的刚性内容不多、可测性和可考核性较弱,对科技活动主体行为的约束力较差。在这种情况下,仅仅依靠合同任务书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条文对科研活动进行管理是不充分的,还需要通过科研信誉管理机制这种隐性的激励手段进行管理。
4 项目依托单位信誉管理体系的理论分析
4.1 信息不对称理论
根据信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信息不对称程度越大,信用市场中产生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的可能性就越大,信誉问题就越重要。经济学意义上的科技活动也是一种信息具有高度不对称性的交易,因而科技信誉管理也具备这样的特征。通常作为受信方的科技活动主体(基金项目申请人、负责人、评审专家)对自己的研究基础、研究能力等都有比较清楚的了解;相比之下,科技活动管理机构(基金委)则难以充分掌握科技人员等相关主体的私人信息,在信息获取上处于劣势。由于这种信息的高度不对称,可能产生事前的“逆向选择”(如基金申请者、负责人提供一些虚假的个人信息和研究基础等)和事后的“道德风险”(如项目负责人的“重申请、轻执行”的行为),严重影响了科技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了科技活动成果的质量。
“信息是个人行为受到监督的基础”[10]。在一个社会中,如果一个人的行为能被一部分人群以相对低的信息成本观察到,而其他人群观察该行为的成本较高,那么,让信息成本较低的人群行使监督的权力就可以大大地节约监督成本。进一步,如果制度规定具有信息优势的人群同时必须对被监督对象的行为承担连带责任(风险),这部分人群也就获得了监督他人的激励和名义(权利)。就整个社会而言,这种基于信息优势的连带责任是一种相对有效的制度安排,而基于依托单位的科研信誉管理体系恰恰是这样的一种制度安排。
为了降低这种基金管理机构与基金执行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条例》非常看重依托单位的枢纽作用。相对于基金管理机构而言,依托单位对本单位的项目申请人、负责人的个人信息更加了解,此外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依托单位要发挥监督管理的作用,因而依托单位与基金执行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显著降低,从而减少了项目执行主体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并且基金管理机构通过建立项目依托单位和项目申请者、负责人的信誉档案,通过实行“信用记录制”和“信息共享制”,把那些失信者的不良记录适当放大,减少信息不对称情况,从而有效的阻止项目执行主体的科研失信行为,提高科研活动的效率与效果。
4.2 委托理论
委托—理论是研究不对称信息条件下活动参与者之间的博弈关系的理论。它是掌握较多信息(或具有相对的信息优势)的人与掌握较少信息(或处于相对的信息劣势)的委托人之间展开的一场信息博弈[11]。
科研活动的失信问题与科研活动相关行为主体存在的委托—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基于委托—关系的基本定义,我们可以分析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的委托关系。《条例》中指出科学基金在运行过程中包括:申请人、基金管理机构、依托单位、评审专家等四个参与主体,他们之间构成多级委托-关系。
(1)基金管理机构与基金项目申请者(负责人)之间的委托关系。委托方(基金管理机构)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制定基金发展规划和年度基金项目指南,人(基金项目申请者)等根据自己的研究基础、研究能力、研究兴趣提交项目申请书,构成第一层次委托-关系;
(2)基金管理机构与评审专家之间的委托关系。委托方(基金管理机构)按照“依靠专家、发扬民主、公平竞争、公正合理”的评审原则,委托评审专家就项目可行性、创新性等方面进行评价,遴选出获得资助的基金项目,构成第二层次的委托-关系。
(3)基金管理机构与项目依托单位之间的委托-关系。考虑到科学基金管理的幅度、环节、时间等因素,委托方(基金管理机构)没有足够的资源管理好如此众多的各类基金项目,因此,在委托方(基金管理机构)与人(基金项目申请者、负责人)的委托链上又加入了“项目依托单位”这一层委托-关系,由此构成第三层次的委托-关系。
(4)项目依托单位与项目申请者(负责人)之间的委托关系。项目依托单位在申请人资格审查、信息真实性、经费管理等方面要发挥重要的管理作用,同时组织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保障项目实施条件、跟踪项目实施、监督项目经费使用等过程中承担着重要责任。由此构成了项目依托单位与项目申请者(负责人)之间的委托-关系,也即第四层次的委托关系。上述委托-关系如图1所示。
在上述四个层次的委托-关系中,由于信息的高度不对称,要防止科研活动主体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行为,科研管理机构必须要设计一种满足“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约束”的激励约束机制,但是考虑到科研活动的特点(科研成果难以衡量和验证),显性激励机制就难以发挥作用。故我们考虑采用隐性激励机制,也即“信誉机制”。信誉机制的作用机理是,行为主体基于未来长期合作关系的考虑而放弃眼前利益的行为,对“偷懒”的惩罚不是来自合同规定或法律制裁,而是来自未来合作机会的中断。
基金管理机构建立了各个参与主体(申请者、依托单位、评审专家)的信誉档案,信誉档案中的信誉信息的综合评价结果作为未来获取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通过评价,信誉级别高的科技活动主体在未来将容易通过科技活动申报、立项;信誉级别低的科技活动主体则会遇到困难,甚至被取消申报资格,从而使得相关主体能够建立一种“自律”的机制(“第一方监督”)。
4.3 博弈理论
博弈理论认为,博弈各方总是从自身的角度寻找对自己最优的策略,从而形成一个纳什均衡。科学基金的相关科研活动主体(项目申请人、依托单位、评审专家)等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人,其追求良好科研信誉是为了获得长期利益,是长期动态重复博弈的结果[12-14]。在信誉环境良好、科技活动监督机制健全、信誉信息传输渠道通畅社会,科研活动主体的某次科研失信科研失信信息广为流传科研机构采取惩罚措施科研活动主体采取诚实守信为其最优选择科研信誉环境的改良;反之,科研主体的科研失信科研机构无法获取其科研失信信息而无法采取惩罚措施科研失信主体可以获得额外收益科研主体采取科研失信是其最优选择其他科研主体也采取科研失信行为科研信誉环境的恶化。
因此要想相关科研活动主体产生良好的科研信誉行为,借助于博弈理论的研究成果,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5]:(1)对于相关科研活动主体而言,科研守信产生的长远利益大于失信产生的短期利益;(2)有完备的信息系统使相关科研活动主体的科研失信行为能够广为人知;(3)相关利益主体有积极性严厉惩罚科研主体的科研失信行为;(4)具有完善的法律制度环境和充分的竞争。
借助于上述提出的科研守信行为的条件,我们需要建立一种重复博弈的机制,项目依托单位的信誉管理就是这样一种机制。现代社会复制信誉机制度主要手段是现代组织(企业组织、社团组织、中介组织)[16]。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一个组织的生命是无限的。如果个人的利益取决于组织的价值,而组织的价值依赖于它的信誉(集体信誉),个人就会注重信誉。因此我们可以把依托单位看成是一个由项目申请者、评审专家组成的组织,依托单位是将一次性博弈转化为重复博弈的机制,是集体信誉的载体。在依托单位信誉和项目申请者、负责人信誉之间建立一定关联性,也即依托单位的信誉是所有隶属于该依托单位的科技工作中个体信誉的综合集成,通过依托单位的信誉来约束项目申请者、负责人的信誉,也即通过“庙”的声誉来约束“和尚”的行为(张维迎,2001),有了项目依托单位这样一个组织,项目申请者、评审专家的科研失信行为更容易被广而告之,从而使得信誉信息的传播变得更加容易,从而项目依托单位起到了一个信誉信息的传递作用,也使得项目依托单位更有积极性维护集体信誉,因为依托单位的任何一个成员的科研失信行为都会对依托单位的声誉造成损害,如果项目依托单位关心自己的科研信誉,它就会有积极性来监督约束其成员的行为。
5 结论
随着国家对基础研究投入的不断增加和我国基础研究能力的不断增强,科学基金申请数和资助项目数不断增加,这对基金委和基金依托单位的科学基金的规范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从信息不对称、委托-理论和博弈理论三个方面,对依托单位信誉管理在整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信誉管理体系中的定位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经济学分析,研究表明在基金管理机构和项目负责人之间的委托链中引入项目依托单位,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引起的科研资源分配的低效率。并且通过将依托单位的信誉与项目申请者、评审专家的个人信誉建立一定的关联性,通过“庙”(依托单位)的集体信誉来约束“和尚”(目申请者、负责人、评审专家)的个体信誉,可以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信誉管理制度,改善目前的科研信誉环境。
参考文献
[1] 田文,岳中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监督工作现状及思考[j].中国科学基金,2008,6:360-363.
[2] 汪俊,吴勇. 制度框架下科研不端行为治理对策研究[j].中国科学基金,2009.5,p291-297.
[3] 储小平,李怀祖.信任与家族企业的成长[j],管理世界.2003.6,p98-104.
[4] 蔡洪滨,张琥,严旭阳.中国企业信誉缺失的理论分析[j].经济研究,2006.9,p85-93.
[5] 彭泗清.信任的建立机制:关系运作与法制手段[j].社会学研究,1999.2,p53-66.
[6] 张琥.集体信誉的理论分析—组织内部逆向选择问题[j].经济研究,2008.12,p124-133.
[7] 国家科学技术部,关于在国家科技计划管理中建立信用管理制度的决定[eb/ol],/,2004.9
[8] 余振,刘作仪.管理科学部2008年度基金项目绩效评估分析[j].管理学报,2009.2,p165-169.
[9] 陈志俊,张昕竹.科研资助的激励机制研究—分析框架与文献综述[j],经济学(季刊),2004,vo1.4,no.1,p1-26.
[10]张维迎,邓峰.信息、激励与连带责任——对中国古代连坐、保甲制度的法和经济学解释[j].中国社会科学,2003.3,p99-112.
[1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p30-50.
[12]fudenberg, d.and levine,d .reputation and equilibrium selection in games with a patient player[j].econometrica,1989(57),p87-128.
[13]kreps,d.,etal.rational cooperation in the finitely repeated prisoners' dilemma[j],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1982(27),p120-145.
[14]horner,j .reputation and competion[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2(92),p45-67.
基于微课的课题研究范文4
【关 键 词】课程资源库;三位一体;共建共享
在推进和深化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是实现区域教育优质资源共享的重要手段,也是数字化时代现代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探索基础教育课程资源库共建共享的策略以及实现路径,对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缩小校际教育质量差异,促进基础教育信息化、现代化,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和价值。
一、基础教育课程资源库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随着“幕课热”的持续升温,基础教育课程资源库建设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但相于对高校资源库的建设,基础教育课程资源库的建设却举步维艰,存在诸多问题。
(一)资源库建设主体单一,缺乏有效的运行机制
目前,基础教育课程资源库大部分是学校依托校园网自主建设,少部分借助教育机构或公司的力量协同建设,建设力量主要依靠基础教育学校现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单一建设主体带来的主要问题是,作为以财政拨款为主体的基础教育学校,受限于本身的软件和硬件条件,在资源库的建设过程中往往力不从心,即使最后能够搭建起资源库平台,也是使用效率不高,运行渠道不通畅,缺乏一个高效运行的管理机制。资源库建设需要资金投入,需要人力、物力保障,这些资源仅靠学校自身解决非常困难,在当前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管理体制下,政府部门、教育行政部门依然需要充当重要的角色,特别是资金的投入,没有政府部门的支持,是无法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的。
(二)资源库技术平台落后,缺乏有效的交互应用
在技术平台方面,大部分基础教育学校没有专设的资源库平台,主要依托自己的校园网设置课程资源频道或专设FTP资源服务器,放置学校教师的一些课件、教案、习题集等,条件比较好的学校可能会购买一些大公司的教育资源库平台,但这些平台的易用性、扩展性、交互性等功能也存在诸多问题。这种带有较严重封闭性特点的技术平台给用户带来了交互应用的困难和障碍。资源库平台缺乏交互性,对用户而言会逐渐丧失使用兴趣,后续支持的动力就显得不足;资源平台缺乏可扩展性,用户使用资源就只是简单搬用,无法对资源进行二次开发和创新性改造,资源利用效率就不高。
(三)资源库优质资源不足,缺乏有效的资源整合
课程资源的数量、质量问题也制约着资源库的良性发展。现有的基础教育资源库课程资源数量严重不足,尤其是优质的、动态的课程资源更是匮乏。尽管各学校都在开发和建设各类课程资源,但课程资源绝大多数是各学科教学的课件、素材、教案、习题集等单一性资源,存在着重复建设、内容陈旧、形式不规范等问题,缺乏对各类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特别是缺乏对优质资源的引进、共享、消化和改造的创新性利用。课程内容方面,现有资源多集中于教师的“教”方面,对学生的“学”方面缺乏有效的课程资源支持,根据新课程改革的学习理念,教师提供的课程资源应该实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促进,既需要能帮助教师教学和专业发展的课程资源,也需要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课程资源,发挥课程资源的最优效用。
(四)资源库管理过程混乱,缺乏有效的服务保障
由于课程资源库的运行和维护的成本较高,一些学校存在着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造成资源库使用过程中管理混乱,缺乏有效的服务保障,资源库成了摆设。首先,基础教育学校的课程资源库没有规范的管理机构,一般由学校的网络中心和电脑技术人员维护和管理,缺乏整体和规范的运行机制;其次,学校在资源库的技术支持上力度不够,不能很好地服务教师的个性化需求,用户体验较差;第三,资源库的内容建设落后,由于资源库管理人员多是技术工作人员,专业学科教师较少参与,内容建设上难以得到及时更新,造成资源库缺乏活力,不能持续发展。
二、三位一体,协同创新,激活基础教育课程资源库建设和应用效能
数字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是信息时代的重要特征之一,基础教育学校通过课程资源库的共建共享及资源整合,能够有效推动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针对目前基础教育课程资源库建设的问题,本文拟从管理模式、平台建设和运行机制等方面探讨课程资源库建设的有效策略。
(一)建立课程资源库“统筹管理―协同建设―系统开发”的一体化新模式
基础教育课程资源库的建设是一项涉及多方因素的大规模工程,单靠基础教育学校是难以达到预期目标的,因此,应充分发挥协同创新的管理机制,统筹行政部门、教育机构、基础教育学校各自的职能和优势,开辟“三位一体”的资源库建设的新模式,激活基础教育资源库建设的效能。
1. 政府部门统筹管理,规范资源库建设。目前,基础教育课程资源库建设处于零散及失序状态,缺乏统筹管理,造成资源建设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极大浪费和重复建设。基于此,建议由省级教育部门统筹,整合现有资源,组成由政府部门、高校等教育机构、基础教育学校共同参与的资源库建设小组,统一规划区域内课程资源库建设,由政府主导并协调课程资源库的管理、建设及开发工作,提高课程资源库的集成度和建设效率,使基础教育课程资源库建设走上规范化、产业化、精品化道路。
2. 教育机构协同建设,发挥保障和服务功能。高校、科研机构等单位有强劲的研发能力和技术资源,依托高校等教育机构协同建设课程资源库,可以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和科研优势,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委托高校等教育机构为基础教育学校定制个性化的资源平台,支持高校等教育机构帮助基础教育学校协同管理、建设与运行资源库平台,充分发挥高校等机构的保障与服务功能,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
3. 基础教育学校主导内容开发,打造精品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库的建设“无论在内容还是功能上都应充分考虑教育的实际需求,使学生、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能方便及时的获取所需信息”。①因而,资源库在课程内容的开发上应以基础教育学校为主导,其他机构通过提供技术、资金等支持,协同基础教育学校打造精品课程资源。基础教育学校在系统开发课程内容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一线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并了解各学科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如果能够在教育部门统筹下整合各校各学科优秀教师组建课程开发团队,由技术机构支持教师根据课程体系有系统地进行课程资源开发,资源库的课程内容将更具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二)建设“实用、高效、开放”的课程资源库运行平台
课程资源库建设成功与否,主要体现在资源的应用程度上,只有实用易用的优质课程资源,才能提高学校和教师使用资源库的积极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资源库的效能。因而,课程资源库的平台建设应体现实用、高效和开放的特点,提高资源库的运行和应用效率。
1. 拓展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渠道。倡导共建共享理念,鼓励学校师生积极参与课程资源的制作和开发,通过各种有效的渠道提高课程资源的质量和数量,如通过定期举办各种课件大赛、精品课大赛,以赛提升课程资源的质量,还可以通过项目方式鼓励教师建设学科精品课程、共享视频课,打造学科课程资源建设的教学团队,营造积极主动的课程资源建设氛围,开发有价值的课程资源。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校际联合开发、资源互换方式来获取课程资源,拓宽课程资源获取的渠道。
2. 提高师生利用课程资源库的效率。资源库建设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开展资源库的知识讲座、应用培训,让一线教师了解资源库的优势和效果,提高教师对资源库的认识和利用,让教师有更多渠道去了解、去接触、去尝试新的资源运用方式;积极开展课程资源库内容建设及使用的培训,让教师通过对新技术的掌握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尝试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将教育资源库引入课堂教学;还可以引导学生使用资源库,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使用教育资源库的效率。
3. 增强资源库的交互体验和服务功能。坚持服务为上的建设理念,针对教师的需求、学生的学习特点开发具有交互性、便利性的平台功能,拓展资源库的特色服务,如实现资源定制、资源配送、使用反馈等特色功能,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如可以考虑用户对资源的特殊需求来为一线教师提供量身定做的课程,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建议,为一线教师推荐有针对性的资源,可以根据用户的反馈建议,调整、修改课程资源等。通过个性化的交互体验和服务功能,不断提高课程资源库的质量。同时在资源内容的更新上实现常规化,及时更新资源、调整资源、丰富资源,提高用户使用资源的积极性。
4. 实现资源库使用的开放性。信息时代的教育资源具有互补性、交流性和开放性的特点,积极倡导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实现课程资源的跨校、跨地区的有效流动;在技术标准方面,课程资源开发人员在制作课程内容时,应遵循国家统一的技术规范,便于教师使用资源时进行二次开发;在内容使用方面,可以采用政府购买资源、用户免费使用内容,或者采取交换利用等方式,提高资源库运行的经济效率和利用价值,实现资源库可持续发展。
(三)构建“互惠、发展、规范”的课程资源库运行机制
课程资源库共建共享的相关制度与政策是资源库有效运行的重要依据,也是优质资源实现均衡配置的有效措施。因而,理顺“政府部门、教育机构和基础教学校”三位一体的运行机制,制定有一定导向性的有效政策及措施,是资源库建设有章可循、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②
1. 互利互惠的合作机制。资源库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利益的交换,保障各方权益、实现合作者的互利互惠是资源库有效运行的前提。从运营成本上来说,可以通过推行“会员制”的方式来保证资源库的开发和运行成本,“会员”的主体可以是机构或单位,建立面向机构收取网站运行成本费,会员单位的师生则可以免费浏览和使用资源库内容。通过“会员制”方式来激发合作单位的共建积极性,逐步实现互利互惠的资源库建设合作机制。
2. 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导向机制。课程资源库的共建共享需要政策层面的有效引导,这也是教育后发展地区有效平衡优质教育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教育主管部门除了统筹管理外,还应从政策层面研制有效的政策或措施,从法律上保障课程资源库各合作机构的权益,能够调动区域资源实现有效配置,使资源库建设有章可循,从而实现资源库可持续发展。通过政策导向来实现资源利用最优化,如新一轮课程改革中高中设置选修课及通过学分修习课程,可以试点优质高中通过资源库实行学分互认制度,提高优质资源共建共享的认同度。
3. 规范有序的保障机制。资源库的建设,应建立一套规范有序的保障机制,来保证资源健康、良性的发展。人力资源方面,应保障整个资源库运行、维护的人员配置,包括组织协调、技术支持、业务领导、内容建设等人员配置到位,保障资源库有效运转;物力保障方面,资源库建设需要强大的网络环境保障,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协调相关机构,引进和投入资金,解决资源设备、运行系统、网络环境等方面问题;经费投入方面,一方面可以发挥政府投入为主渠道的功能,通过设立专项资金,解决资源库建设的软硬件投入,另一方面,可以试行“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方式,实现谁投入、谁开发、谁受益的发展机制,多渠道筹措资金,激发投资主体的积极性,促进课程资源库共建共享的良性运转。
注释:
基于微课的课题研究范文5
摘 要:课程体系是学校办学理念、专业建设思路的集中体现,也是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如何能够培养出专业能力突出、岗位适应能力强的学生是专业发展的根本。本文结合实践,提出了构建高职课程体系的原则、策略,设计了以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课程体系。
关 键 词:岗位能力;高职教育;课程体系;计算机课程
引言
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构建一方面不能按照本科教育的理论体系,强调理论的系统性和学科性,否则将会成为“压缩型本科”,不能体现高职特色,不利于高职人才的培养[1]。另一方面,实践教学也不能照搬技校生的训练模式,不能让学生只是动手、动手、再动手,最后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高职教育应该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在掌握必要理论的基础上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学中做,做中学”,工学结合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培养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2,3]。
一、高职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1.坚持以职业岗位需求的原则
高职教育培养的目标是生产劳动第一线的劳动者。在构建高职课程体系时应调查和分析各专业的职业岗位群,确定每个岗位所需的基本理论、技能要求和工作规范。根据岗位能力确定课程,根据理论能力形成的规律,确定课程结构、排列顺序和教学形式[4]。
2.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的原则
高职课程须以应用为主,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职业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根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开设应用性强、实用价值高的课程,理论内容要服务于应用技术,准确把握人才市场对高技能人才的一些具体要求,让学生懂得怎么做,并且能做、会做。
3.主动服务区域、服务行业、企业原则
课程体系应主动服务区域、行业、企业的需要。服务区域、服务行业、服务企业是高职教育的目标之一,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应该按照学校服务的区域、行业、企业需求来设置课程,行业、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这样的人才,当然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企业的课程设置应该也是不一样的。
4.注重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原则
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应考虑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课程体系要坚持面向社会需求、面向学生基础和面向教育规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社会需求是出发点,学生的基础是前提,教育规律是保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目标。二是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关系。不同的课程对培养目标所起的作用不同。要明确专业基础课、模块课程、支撑课程之间的关系,并体现在课程体系中。三是通过综合精简课程门类,避免交叉重复,突出综合知识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整合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课程类型,以适应高职人才培养的特点。四是知识、能力、素质之间的比例关系,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找到三者之间最佳的结构平衡点,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得到协调发展[5]。
5.坚持与时俱进、动态调整原则
技术日新月异,课程形式、课程内容也应与日俱进,要根据服务对象的变化、技术应用的变化和学生基础的差异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正,及时删减、补充、更新,使学生能学到最新的技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6.重视特色课程的原则
课程体系要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相适应,要为区域经济服务。区域经济结构、产业布局和发展水平的不同,对人才类型要求、专业要求也不同。课程体系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结合处是特色课程,体现了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特定人才[5,6]。
二、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策略
传统学术型大学的课程设置是遵循以学科为基础的“公共基础一专业基础一专业”三段式的逻辑思路设计的,我们不妨把称之为“自顶向下”设计法。高等职业培养的是第一线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其课程设置以职业技能为核心,把职业技能的掌握放在第一位,同时关注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这种课程设计与学术型大学的课程设计思路是完全相不同,我们称之为 “自底向上”设计法[7]。
(一) 自底向上设计法
自底向上设计法是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为起点。首先根据行业、企业职业对岗位人才要求,分析确定人才所应具有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设立专业基础课程。在此基础上,根据各个职业方向的不同要求,设计出职业方向专业课程,然后根据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的需要,并从高职教育对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人文素质、科学素质的全面要求出发,设计特色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以“自底向上设计法”构建高职课程体系,坚持了以岗位能力需求这一导向,体现了高职课程理念紧紧瞄准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二) 自底向上设计法的特点
1.“自底向上设计法”明确了构建课程体系的逻辑思路
“自底向上设计法”是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进行综合分析来确定的。通过分析就业市场,跟踪人才需求,调查用人单位对岗位能力的需求及家长、学生的期望,奠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现实基础。自底向上设计法为高职课程体系提供了一种解决策略保证了课程体系在设置思路上是以岗位能力需求导向的。
2.“自底向上设计法”实现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以社会需求发展相适应
社会需求是推动学校发展的根本力量,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己任的高职教育发展的推动力来自于岗位需求。通过自底向上设计课程体系的策略把这一推动力体现到人才培养活动中,高职课程体系将会不断发展,成为动态、开放、更加合理的课程体系。
3.“自底向上设计法”构建的课程体系奠定了学生就业的基础
就业是高职教育与社会经济的结合点,就业必须通过毕业生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来实现,利用“自底向上设计法”构建课程体系,为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提供了机制保障。
三、高职课程体系的构建
高职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是课程的设计设置与体系的构建问题。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专业为例,依据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采用“自底向上设计法”,构建了以岗位能力需为需求导向的模块化高职课程体系。
(一) 以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目标
我们构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之前深刻理解高职人才培养的内涵,解决“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信息产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思路与改革的方向。因此,我们把为企业培养实用性人才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并主动服务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变化、就业状况和供求状况,适时调整专业设置方向,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基于微课的课题研究范文6
关键词:微课;微课程;自动化生产线;智能终端
作为职业院校机电类和自动化类专业核心课程的《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涉及机械技术、电工电子技术、气动技术、传感器技术、可编程控制技术等相关知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近些年来,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为本位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已经成为主流。但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智能终端已经成为学生的日常必备品,学生平常大部分时间都聚集和消耗在这些新兴电子产品上,关注度极高,职业院校辛苦打造出来的理实一体化教学环境在智能设备面前已经失去优势,面临重大挑战,尤其是微博、微信的广泛应用,微学习、微视频、微内容和微课程开始走进学校课堂,如何充分利用现代化智能终端设备进行微课程教学设计研究,是当前职业教育教师关注的热点。本文借鉴国内外关于微课程教学设计研究成果,以《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改革为载体,研究探索微课程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教学设计与应用方法。
一、微课程相关理论概述
“微课程”是将原课程按照学生的学习规律,分解成一系列具有目标、任务、方法、资源、作业、互动与反思等的微型课程体系,是课程改革与信息化进程中的学习资源创新,也是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整合为一体的新型资源。本文中提到的“微课程”,是指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对某一门课程进行整体教学设计,包括课程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将多个知识点通过“微课”的形式加以改造并有效组织,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通过在线学习网站、微信公众平台等互动媒介,将知识全方位地展现在学习者面前,具有不分时段、不分地域、不分学习对象等特点,将成为信息化教学的发展趋势。相较于传统教学方法,“微课程”更适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更适合“基础薄弱、好奇心强、熟悉网络”的职业教育学生特征。文中重点介绍了基于微课程的《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整体教学设计思路。
二、《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整体教学设计
1.微课程总体设计
基于“微课程”的《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总体设计,是在原课程整体教学设计思路的基础上,以在线学习和移动学习为目的,采用“微课”形式将课程中的认知内容,原理分析内容,拆装演示内容和成果展示内容进行有效组织,并通过在线网站和微信公众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和互动交流,为课程的实际拆装技能训练做好充分准备,逐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2.微课程结构设计
“微课程”结构主要由课前准备、课中实施和课后反馈等环节组成,总体符合职业教育理念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重点在于课程教学形式的创新与改革。基于“微课程”的《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更符合人性化学习规律,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步骤学习,教师给予学生一对一的个性化指导,提高学习效率。
课前准备环节主要是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任务单,通过设计任务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实现翻转课堂的效果。教师将课程知识点转化成问题,使用任务驱动和问题导向的方法来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帮助学生发展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同时,教师要完成课程配套资源的准备工作,对课程内容进行知识点和问题整理,以“微课”的形式按照课程目标进行设计与制作,并准备好其他课程相关资源供学生学习使用。
课中实施环节主要是在原有课程教学基础上进行改革和创新,通过微课、微视频等教学资源,借用移动智能终端开展在线学习和移动学习,将课程实施环节变成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的灵活互动空间,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互相讨论沟通的能力。通过此环节,将课程知识点以“微课”的形式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可以根据自主学习任务单开展探究式或问题导向式学习。在此期间,学生可以在微课程中进行成果展示、问题解答、互动研讨,教师可以检测倾听、问题引导、评价考核、内容延伸等。
课后反馈是“微课程”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教师通过在线测试和问答,与学生进行实时沟通与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能否进行实际操作的资格审查,同时对自己的课程设计进行完善和创新,以达到最佳的设计效果。
3.微课程内容设计
《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教学的载体是一套模拟加工的自动化生产线实训设备,由8个工作站组成,分别为上料检测站、机械手搬运站、工件加工站、工件分拣站、工件传输站、工件装配站、装配搬运站和立体仓库站。根据《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目标和岗位设置,结合“微课程”的教学设计特点、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和职业技能鉴定所涉及内容,设计了该课程的微课程内容。《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微课程内容设计如下表所示。
《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微课程内容设计
4.微课程平台设计
基于“微课程”的《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教学设计研究,主要是在原有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创新,依托于移动互联技术和智能终端,移动学习使学习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任何内容成为可能,使学习者的学习和师生互动交流在教学环节上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将知识点、问题解答、视频演示、考核评价、互动交流等内容放在包括手机Wap网站和微信公众平台在内的在线学习和移动学习平台上,将实际操作等技能训练和考核内容放在理实一体化教学平台上来完成。微课程教学设计平台首选腾讯公司开发的微信公众平台,支持即时通讯服务、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并能通过网络快速发送免费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也能创建微课程群进行实时在线互动交流,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提高学习效率。
基于“微课程”的教学设计,打破了传统教学的灌输式和被动式学习方式,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采用在线或移动智能终端,将知识点“微课”化,是课程教学的有力补充。在课程中,学生成为主动的学习者、知识的建构者,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组织者和设计者。同时,能实现学生、师生之间的在线学习与考核评价,体现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主动指导,实时学习反馈的新型教学形式,是信息化时代的教学设计探索,也是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的有效辅助手段,为职业院校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一种设计思路。
参考文献:
[1]肖红.基于“微课程”的移动学习平台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4(40).
[2]刘娟娟.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微课程在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轻工教育,2014(05).
[3]钟琦.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微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02).
[4]邢燕鹏.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一体化课程改革与实践[J].当代职业教育,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