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设计可行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环境设计可行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环境设计可行性

环境设计可行性范文1

三是继续沿用“持续经营假设”(刘明辉, 1996) 。笔者认为, 在环境会计基本假设中引入“可持续发展”假设和用“可持续发展”假设代替“持续经营”假设都不甚妥当,“可持续发展”不宜作为环境会计的基本假设。理由如下: 首先, 从形式逻辑的层面而言, “可持续发展”不符合作为会计基本假设的形式要求。其次, 根据《新会计大辞海》, 会计假设是指“对某些未被确切认识的会计现象, 根据客观的正常情况或趋势所作的合乎事理的判断, 而形成的一系列构成会计思想基础的公理或假定。”① 再次, 葛家澍、林志军在《现代西方会计理论》中也提到“会计假设( accounting po stulate s ) 又称会计假定( accounting a ssump2tions) 。根据西方会计学者的解释, 由于会计实务中存在着不确定因素, 在会计处理时难免运用判断和估计, 这就需要先做一定的假设”。②由此可见, 会计基本假设来源于“存在一些无法正面予以论证的事物”, 也来源于“科学的发展, 实践经验的积累尚未达到确定的程度, 或达到确知可以另一事物来代替它的程度”③ 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要求会计作出连续、稳定、确切的反映, 进而对经济事项发生的环境加以估计, 形成判断,最终成为会计工作的公理或前提。这个过程如下图:上述过程在形式逻辑上很重要的一点就是: 会计假设在形式上应该表现为“判断”, 会计假设的这种形式是“假设”内在属性的外在表现。判断, 是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衡量一条语句是否属于“判断”有实质的和形式的标准: 实质上, 看该

语句是否对思维对象的性质、关系等给予了肯定或否定; 形式上, 看该语句是否具备“主项” (反映被断定对象的概念。例如, “玫瑰是红色的”中的“玫瑰”就是主项) 、“谓项”(反映被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的性质的概念, 如“玫瑰是红色的”中的“红色”) 、“联项” (表明主项与谓项联系情况的概念, 一般用“是”与“不是”表明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 可以省略) 和“量项” (表示性质判断中主项数量的概念, 如“所有”,“一切”等, 可以省略) 。

借用陈今池编著的《现代会计理论》(立信会计出版社,1998) 中对财务会计四项基本假设的表述,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传统的四项基本假设比较完美地符合了“判断”的实质与形式的要求(以下量项可以理解为“一切”、“全部”等,在表述时已经省略) :会计主体假设: 会计所反映的(主项) 是(联项) 一个特定企业的经营活动(谓项) , 而不(联项) 包括其他企业或业主本人的经营活动(谓项) 。会计主体假设是一个肯定和否定并列的两个判断。连续经营假设: 企业或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主项) 将(联项) 无限期地经营下去(谓项) 。连续经营假设是一个肯定的判断。会计期假设: 可以(联项) 将企业连续不断的经营活动(主项) 分割为若干较短的时期(谓项) , 据以结算帐目和编制报表, 从而及时地提供有关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信息。

会计期假设是一个被动的肯定的判断。货币计量假设: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及其成果(主项)可以(联项) 通过货币予以综合反映(谓项) 。货币计量假设是一个肯定的判断。在将“可持续发展”列入环境会计基本假设的学者中,大多使用了如下含义: “‘可持续发展’假设是指会计核算以会计主体在自然资源不枯竭, 生态资源不降级的基础上, 保证社会、经济不断地、持续地发展。”①使用“判断”的两条标准衡量, 如果将“会计核算”作为主项,“社会、经济不断地、持续地发展”作为“谓项”的话, 问题出在“保证”上, “保证”是否对“会计核算”这个主项对“社会、经济不断地、持续地发展”这个谓项在实质上做出肯定或者否定的断定, 从而在形式上成为这个判断的量项?“保证”在《现代汉语词典》上的含义为“担保, 担保做到”, 即主观努力以确保达到某种状态, 实现某个目标, 换句话说, 这是个动态的过程。而量项所起到的作用是对某种既定状态的确认, “是”与“不是”, 已经存在。二者间有质的区别。同时, 在这个“但保”达到某种状态的过程中, 目标的实现与否仍然存在疑问, 可能“做到”, 也可能“做不到”。

因而,“保证”不能对“社会经济不断地、持续地发展”予以肯定或否定的确认, 也不具备量项的功能, 这使得“可持续发展”在形式逻辑层面不符合“判断”的规定, 进而不符合会计基本假设的要求。

其次,“可持续发展”与生俱来的“目标性”不符合会计基本假设的内在属性。上面的分析并不是在单纯地玩文字游戏, 也不是说找出一个词语来替换“保证”就可以使“可持续发展”变成“判断”。形式是内在属性的外在表现方式, “可持续发展”形式与会计基本假设形式的矛盾源于它们内在属性的不一致。

学术研究之所以需要假设, 是因为人们在探索未知世界时认识是有限的, 于是需要在认识的某个阶段根据已知道的事实作出合乎逻辑的判断, 从而形成进一步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出发点或基础。因此, 假设必然具有基础性, 它是起点,不是终点; 是起跑线, 不是归宿。基于这一点, 假设才是一句看似简单的“是”与“不是”。根据徐泓教授的《环境会计理论与实务的研究》, “可持续发展”包括如下的内容和特点:

(1) 经济可持续发展、环境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等三方面以及三方面的高度统一和协调, 其中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主导;

(2)“可持续发展”强调两个持续性: 一是当代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当代人要对过度耗用的资源进行补偿, 不能蚀本; 另一是后代人的可持续发展;

(3)“可持续发展”界定了当代人与后代人的权利和义务;

(4) 可持续发展理论将现代经济社会建立在环境系统的基础上。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 “如此广泛和深刻的内容及要求, 显然难以要求环境会计作出全面的反映”, ② 也就是说,这样广泛而深刻的内容和要求, 很难, 甚至不可能形成环境会计假设要求的那种一个点, 或一条线的前提。而上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正是希望使用会计核算反映这种经济的方法来计量、反映和控制社会环境资源, 改善整个社会的环境与资源问题, 是在会计中引入“环境会计”、“绿色会计”的初衷, 换句话说, 如果“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内容都成为了约定俗成的惯例甚至“公理”, 我们还“夫复何求”!由此可见, “可持续发展”一出现就具有强烈的目标性,与会计基本假设的内在属性相矛盾。

最后,“可持续发展”在环境会计理论体系中缺乏推导功能和指导意义。假设对于任何一门学科都非常重要, 因为它为本学科的理论和实务提供了一个出发点或基础。这一点在我们重新整理“持续经营”假设在财务会计理论体系中的作用时能够再次得到印证。

根据《会计大典》第一卷《会计理论》, “持续经营”假设又名连续性, 继续经营, 非清算性等。其涵义是: 除非存在明显的“反证”, 否则, 都将假设一个主体的经营活动是连续下去的。

上面的表述完备地涵盖了会计主体面临的两种情况:一是不存在“反证” (表明企业经营活动将会中止的证据) 的时候, 都应该假设一个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可以连续下去。从而会计主体应该在可以持续经营下去的前提下选择相应的会计原则, 如权责发生制、费用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等。进而在这一系列会计原则的指导下, 会计主体的会计实务中产生了正常经营活动下各种如待摊、预提等会计处理方法。

二是存在“反证”(如合同规定的经营期限即将到期, 资不抵债已宣告破产, 国家法律明文规定要求停业清算等) 的时候, 否认会计主体将继续它的经营活动, 从立足于持续经营向停业、清算(破产) 转变。进而在持续经营假设下适用的权责发生制、费用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等应让位于收付实现制、可变现净值等原则, 由此产生在清算(破产) 重组中的各种会计处理方法, 如清算财产估价中的帐面净值法、重估价值法、变现收入法。如果将存在反证与否看作自变量x , 将由此适用的会计假设、原则、方法看作因变量y , “持续经营”假设可以用以下分段函数清晰地表示出来:会假设的推导功能和指导意义由此可见一斑。然而相对于“持续经营”假设, “可持续发展”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如前所述,“可持续发展”是指“会计核算以会计主体在自然资源不枯竭, 生资源不降级的基础上, 保证社会、经济不断地、持续地发展”, 其与生俱来的目标性使“可持续发展”在本质上就是一个目标实现的过程。因此从逻辑上分类, 一般来说存在目标实现和目标未实现两种情况:如果目标实现, 即实现了“保证社会、经济不断地、持续地发展”, 作为会计假设, 这是公理, 是前提, 那么环境会计的使命已经完成, 环境会计就没有存在的意义; 如果目标未实现, 即没有实现“保证社会、经济不断地、持续地发展”, 那就需要环境会计来实现这一目的, 这又回到了环境会计创立的初衷和环境会计研究的起点, 这个假设的存在也毫无意义。在目前的环境会计实务中, 主要是通过对环境资产、环境费用、环境效益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来对外提供有用的环境会计信息并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实务操作中,“可持续发展”也没有在具体操作层面体现出推导的意义。将“可持续发展”列入环境会计假设的诸位学者, 给予了“可持续发展”作为环境会计基本假设极高的地位和评价:“除了上述四项假设外, 环境会计还必须基于自己的特性增加一个新的假设, 这就是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所包含的内在要求是环境会计得以建立的基础前提,是我们构造环境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的根本性制约条件。我们相信, 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环境会计就失去了基本的理论支撑。”(孟凡利,《环境会计研究》)这一点其实很容易理解。坚持“可持续发展”, 需要用会计这个特殊的经济工具来改善环境和资源状况, 是环境会计产生的灵感源泉, 是环境会计发挥作用的原始动力, 更是环境会计区别于传统财务会计的根本所在。然而也正是因为这一本质, 决定了“可持续发展”不仅是环境会计, 也是其他环境经济学所涉及学科的共同目标和高屋建瓴的指南针, 其地位和作用之于环境经济学及相关学科有如“资源稀缺性”之于经济学。环境会计从产生开始, 其理论体系和实务操作无不浸透、贯彻、体现着“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环境会计就是一门“可持续发展”的会计。

因此, 我们不适宜也没有必要单独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环境会计假设之一, 只要坚持在“可持续发展”要求下的“持续经营”假设就可以很好地满足环境会计理论体系的要求。否则, 生硬地将“可持续发展”列入环境会计假设, 除了起到意义不大的重复强调作用外, 遗留下的就将是逻辑混乱和体系不清等诸多负面影响。

主要参考文献

[1] 葛家澍、林志军. 现代西方会计理论[M] . 厦门: 厦门大学出版社.

[2] 葛家澍、余绪缨、侯文铿、陈荣凯. 《会计大典》第一卷《会计理论》.

[3] 孟凡利. 环境会计研究[M] . 北京: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环境设计可行性范文2

【关键词】和谐;兴趣

愉悦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是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前提和关键。在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孩子的思维处于积极的状态,情绪是高涨的,思维是活跃的。学生在和谐的课堂中,和谐的教育下,才能获得全面的发展。那么,如何创建和谐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呢?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乐于学习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师生互敬互爱,特别是老师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当学生人格得到尊重时,其内心产生一种积极的心态,他就会以饱满的热情、百倍的信心,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由此可见,真诚地对待学生,用信心和关爱去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体验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及时给学生以关心、帮助、鼓励和启迪,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使孩子消除对老师的恐惧心理,主动与老师亲近,乐于向老师表达自己的心声。就会使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愉快。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创设良好的情境,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陶行知说过:“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自动地调动全部感官,积极主动地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创建自由、宽松、融洽的课堂气氛是唤起学生学习兴趣并促其主动学习的基础。

例如:我在教学“有余数除法”时,上课一开始,课件出示20个按红、黄、蓝、绿、四种颜色排列的气球,接着告诉学生只要你报出第几个,老师就马上告诉你,它是什么颜色。学生将信将疑,有报100的,有报859的……我次次猜中,这时,不服气的于朋同学一下子报出了105769是什么颜色?我立即告诉他是红色。全班学生议论纷纷,一下子产生了浓浓的好奇心:“到底为什么呢?”。这时,教师告诉大家,学习了“有余数除法”,你们就会知道其中的奥秘了。这样学生整堂课都怀着极大的兴趣投入了学习。

三、创设合作讨论的空间,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组织学生合作讨论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学生在小组交流、合作探索中体验到的不仅仅是对知识的感知,更是同学之间情感的交流,思维火花的碰撞。如:教学《商的近似值》时,学生在尝试过程中发现除不尽,就有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老师,除不尽该怎么办?”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计算钱数时,最小的人民币单位是什么?可以保留几位小数?现在“分”不太常用了,应该保留几位小数?结果得出:根据题目的实际需要保留小数位数。随着讨论的深化,有的学生又提出:如果商要保留两位小数,应该除到小数哪一位上呢?这时学生的讨论更加激烈,有的提出除到小数第二位,有的提出除到小数第三位,还有的提出商的位数越多越好。这些问题的创设。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这样的讨论过程中,使学生自始自终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敢于争论,善于表达的能力。

四、激励性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环境设计可行性范文3

应用型本科转型的核心任务是课程改革,而课程项目化是强化办学理念的体现,也是促进课程改革走向优质的有效途径。课程项目化教学最早可追溯到17和18世纪意大利罗马建筑师学院的建筑设计竞赛,18世纪末欧美国家纷纷开始设立工业学校和职业学校,“项目方法”也从欧洲传到了美国,从建筑业衍用到工业,从此奠定了“项目方法”的理论发展,盛行于1971年后的德国并作为“新型”课程列入某些学校的课程表中。项目课程实质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社会需求与职业岗位标准,在教师的指导下采取个人或小组团队的方式,将知识与应用相结合以项目化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通过知识拓展、解决问题和角色过渡环节,实现工学零距离对接。应用型本科项目课程改革的矛头是学科课程,在应用型领域学科课程地位不再是不拔之柱,而是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动摇。这场改革运动既有政府推动的因素,也有应用型本科院校自身内在发展的需求因素。其教学内容则是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密切相关的一种行动化的学习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成小组构成学习团队,在具有职业环境特点的教学氛围中,以完成实际项目为目标,师生边讨论、边动手,在做中学,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笔者认为课程项目化有利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构建项目教学体系结构和改变传统教学的不足,值得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借鉴。

室内设计是高等院校建筑学专业和环境设计专业必修的一门课程,是对建筑设计的二次设计,是艺术和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与平面布置、空间规划、功能分析、审美标准设立及氛围营造的关系日趋密切。《室内设计项目教学》是一部围绕应用型本科转型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针对室内设计课程群,结合市场需求,构建合理的室内设计课程体系,能够贴近行业标准、职业岗位要求,探索工学交替和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展现教学改革的新思想与新方法,有利于增强学生实践性、职业性能力的力作。全书汇集了一线教师和企业人员进行编著,在介绍室内装饰装修工程任务和项目招标事物基础上,根据室内设计项目任务和工作岗位的不同,提出了对工作能力的不同要求。室内设计项目教学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任务分解:一,室内装饰装修工程项目投标事物。1.分析招、投标文件的准备,包括制定的任务目的,所需掌握的项目要求、项目运用的综合性必备知识,对文件分析和研究任务的策略描述以及为完成工作任务的步骤。2.对室内空间进行实地勘测,获取相关数据并现场完成平面图的绘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掌握测量工具的使用、手绘图绘制的技巧和测量的方法,要求对特殊建筑结构的变化进行文字说明或标注详图,以便为设计图提供准确的尺寸依据。3.在测量的基础上进行室内装饰设计的前期准备工作,总结出在现场测量的信息和与甲方沟通交流的内容,掌握识图、交流、总结、概括和CAD制图的能力,根据项目特色,确定设计主题和风格,明确空间划分的方式和要求,空间形态的建构与组合,塑造家具和陈设的室内空间形象,通过色彩的作用,强化空间物质和心理感触,最后绘制出设计方案和版式设计以及方案汇报。4.室内装饰工程报价及预算模块,要求在了解项目设计的内容的基础上,熟悉装饰材料和项目运营过程中涉及到的材料名称、价格、规格、性能和构成装饰工程造价的各项费用及相关部门最新的规定等,并制定出工程预算表。5.编制好投标文件,要求熟悉投标文件编制要求,掌握编写投标文件的技巧,具备相应的文字功底,熟悉公司的商务文件,以保证完成招标的相关工作。二,室内装饰装修工程执行。1.项目合同的制定与签署,要求熟悉工程项目的内容,了解常规合同文本,掌握一定的文字描述能力,根据项目特点进行文本修订和填写。2.室内装饰设计的深化施工图,需要理解方案设计能力,熟悉专业制图软件,深化完成平、立、剖三视图的深化方案,满足施工要求,符合国家制图标准和行业规范,表达出设计意图。3.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模块,观察主要的工艺流程、工程规范、施工工艺并进行文字记录,对具备实训条件的部分施工进行实操。三,室内装饰装修工程监理及验收。在这一模块中,主要目的是在工程竣工以后,通过建设单位对该工程的验收,完成全部整改和清理工作。要在熟悉工程监理的范围和职责及验收项目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协助和配合甲方制定现场控制造价的流程操作措施,依据项目竣工验收材料进行工程结算审核工作。四,室内装饰装修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阐述了项目,以图形的方式解读在设计过程中对项目本身的功能划分、空间构建、科技与艺术的结合点、设计的效果、与业主不同阶段的沟通和交流以及投资和预算等投标方案的理念和思考。

本书的结构安排具有很强的条理性、系统性,其内容详实,能够结合室内设计职业岗位的要求,以实际案例形式阐述设计理念,以项目化、模块化的方式进行设计任务分解,其教学方法对应用型本科转型的课程教学具有典范作用,有利于教师教学和学生深入理解。本书适合作为应用型、技能型高等院校的建筑学专业、环境设计专业和室内设计与技术等相关R凳ι在教学过程中的教材,也可作为建筑设计院和室内设计公司等设计从业人员的参考资料。

在笔者主持2015年度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转型视域下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模块化教学研究实践”(2014C409);2016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A类课题“应用型本科院校环境设计专业项目化教学研究与实践”(编号2016JGA312);广西教育厅2013年教改一般A类课题“应用型人才培养视域下教师教学学术与教学能力协同发展的研究与实践”(2013JGA215)期间,《室内设计项目教学》为笔者提供了大量资料和有益的启发思路,推进了环境设计专业项目课程改革实践,有助于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体系。

(于瑞强,河池学院讲师,工程师,硕士。)

环境设计可行性范文4

关键词:中职学校 环境化学 研究型课程

一、目的和意义

环境问题是世界范围的问题,涉及到当代各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又关系到人类今后几代人的生存条件和生活质量的问题。所以需要我们站在人类前途和命运的高度,认识环境教育的意义。

1972年,首届人类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会议讨论了各种环境问题,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提出“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并正式将环境教育的名称确定下来,并在96号建议中着重强调了进行环境教育的必要性。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再次召开多国政府首脑参加的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再次强调环境教育的重要性,提出环境教育要重新定向。

中职学校设计环境化学研究性课程的目的和意义在于加强环境教育,增强学生保护家园的自觉性,同时帮助他们拓展学科知识,发现学习的乐趣。

二、研究性学习中学科知识的掌握

1.讲座

通过讲座,向学生简单介绍环境化学的内容,例如:人类的环境可分为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两种。社会环境是指人类生活的社会经济制度和上层建筑的环境条件;自然环境是指环绕于我们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包括大气、水、土壤、生物和各种矿物资源等。我国的环境保护法规定:“本法所称的环境是指: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野生植物、水生植物,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生活居住区”。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活动的场所。人类为满足生活和生产活动的需求,一方面向环境索取自然资源和能源,一方面又将生活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排放到环境中去。因此,环境既要给人类提供足够的生存空间、物质资源和能源,又要接受、消纳人类活动产生的各种排放物。伴随着地球上人口数量的不断膨胀和人类活动能力的不断增强,当人类向环境索取的物质和能量超过了环境所能提供的能力,或排放到环境中的废物超越了环境所能承载的范围时,人类和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就会受到损害。这时,我们就说发生了环境污染。

2.查资料

确定研究课题后,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查阅相关资料。这部分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在必要时可提供一定的帮助。

三、设计思路

1.提出问题

学习的过程和问题的解决是密不可分的。问题的存在激发了人的求知欲。牛顿不就是有了“为什么苹果会落地”这样的疑问,才发现了地球引力吗?所以在中职学校实施研究型课程时应尽量从生活实际的问题入手,比如我们在生活中常提到“白色污染”,学生就可以对其提出很多的问题:什么是白色污染?它的来源是什么?为什么食品包装袋不能用聚氯乙烯?聚乙烯和聚氯乙烯到底有什么不同,怎么鉴别?一次性饭盒可能会带来什么后果,怎么解决?等。

2.资料参考

理论指导查阅资料,从理论上查找解决的方法。

3.灵活的实践

将理论内容放到社会实践中去检验,教学活动由校内可以拓展延伸到校外。灵活的教学内容,决定着灵活的教学组织方式,整个教学过程始终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呈现,也推进了教学机制向更加灵活的方向转变。

四、中职学校环境化学研究性课程的内容

环境化学研究性课程可以按照以下3个特征来分:

第一,认知发展性内容——以教学内容为课题研究内容,重在发展。

第二,自主探究性内容——以学科问题为课题的研究内容,重在探究。

如:绿色环境(绿色建材,绿色能源,绿色电池,绿色学校,绿色化肥等),环境污染与儿童健康,环境与健康,绿色与垃圾等。

第三,实践应用性内容——以实际事物为课题研究内容,重在应用。

如:污水的模拟净化,废电池成分的测定,香烟有害成分的测定,油烟的成分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综上所述,化学研究性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新兴课程。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优化教学情景,激发研究动机,尊重学生个性,鼓励超越创新,让学生在探索研究过程中,感悟创新的乐趣,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张钟宪.环境与绿色化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戴树桂,张钟宪.环境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环境设计可行性范文5

所谓城镇环境艺术指的是对城镇的环境实施艺术化的设计,中国的城镇具有非常浓郁的历史气息和地方特色。通过研究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艺术,从而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形态万千的城镇形象。

进行环境艺术和城镇形象设计的整体目标

目前,人们出于保护环境的心态以及担忧环境的危机意识,对于文脉断裂、千城一面、文化荒芜以及缺乏个性的现代城镇和环境作出深刻认真的反省:呼唤人性,唤起文化,激发对自然、乡土、人文、历史的无限眷恋,不断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让自然环境能够和人工环境实现协调、统一、稳定的发展,创造高品位的生存环境,实现最佳状态的生态平衡,是当前我国城镇形象和环境艺术设计的整体目标。在最近几年,很多学者都将精力放在研究我国城镇形态发展道路上。钱学森先生在1983年到1992年期间,曾经一度发表几篇文章,提出“构建山水城市和园林城市”的美好愿望。还有很多学者提出“花园城市”的美好设想。这些美好设想都是建立在自然基础上的,将持续发展和生态作为核心理念,对环境艺术和城镇形象提供更高要求以及更加宽广的思路。不管将来城镇模式怎样发展和改变,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就是必定是人文和生态的有机统一,人工和自然的有机统一,艺术和科学的有机统一以及现代和历史的有机统一,这是符合生态发展和历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并且还有其深厚的历史背景。我国的传统文化非常提倡阴阳平衡,注重自然和人的和谐统一。《黄帝宅经》当中也曾进行详细的描述。这种人工和自然的有机结合,才是最具生命力的一种环境观念。“不断美化城镇环境,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观点。城镇环境的艺术观念也会深入其中,对城镇设计课题进行引导,发现、改观、挖掘和创造,让环境艺术和城镇形象所独有的审美特性能够满足人类原始状态下最初的对美的一种渴求,实现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的和谐统一,促进共同发展。

环境艺术和城镇形象设计体系的研究

1.对设计原则和范围的研究分析

环境艺术和城镇形象最主要的是通过视觉艺术手段来进行形象的创造。通过人类的听觉、嗅觉、心理、味觉、触觉以及视觉的综合感受来进行可知的艺术氛围和形象的创造。因此,人本身以外的人文要素、人工要素和自然要素可以说是都处于城镇当中,从较大方面来说是整个城市形态,从较小方面来说就是每一片砖的形、质、花饰和色都包含在环境艺术和城镇形象设计的范畴当中。城镇环境艺术不仅仅是一种建筑设计,更是一种深化设计或者观念设计,在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策划初期都有参与,并且不断强化环境艺术意识。另外,它又受到建筑设计和规划设计等条件的约束,它的主要目标就是完成城市规划中没有实现的策划,深化和改善建筑设计当中存在的某些缺憾,不断提高城市视觉设计的居住质量以及环境品位。所以,它所具有的主要设计原则就是:不断深化环境艺术和城镇形象的设计理念,持续发展,因地制宜,建设出具有中国民俗特色、民族特色以及地方特色的城镇环境和形象。

2.坚持以人为本的环境艺术和城镇形象设计

触觉和视觉是依附实物而存在的,味觉、嗅觉、听觉等等的所有感知因素都需要通过实物来暗示或者传递让人们感受到,并且通过丰富的联想,唤起人们最本质的记忆和经验,从而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环境艺术和城镇形象设计主要是将视觉艺术作为先导,将触觉艺术、味觉艺术、嗅觉艺术以及听觉艺术作为烘托,将特定的环境艺术观点作为出发点,从而创造出能代表城镇的民情特色、民俗特色和地域风貌特色的城镇居住环境。要想实现这种艺术创作,就要和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战略相结合,将审美需求、工艺技术、材料选择和功能需求统筹协调好,从而达到最佳效果。

3.对设计要素和设计结构的研究分析

城镇环境艺术是高度综合的一门设计体系,从不同时空、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出发,创造和表现出人类一种生存之美,揭示出美的本质。其结构的主要形式是从整体到局部,从小到大,从具体到抽象。物质形态作用于意识形态,而意识形态又反作用于物质形态,这就揭示其要素之间所存在的结构关系,局部和整体,要素和系统之间存在较强的对立统一关系以及依附关系。

环境艺术和城镇形象设计的主要背景是整座城市,从综合的、整体的角度入手,而不是传统的一件环境艺术品、一处园林或者一座建筑。它是将整个城镇当中所有有形物品的体积、质感、韵律、时空变化、节奏、色彩以及形状特性和相互关系作为基础,从人的感官进行感知,从而改变人的生存环境和生存形式。

结 语

对于我国的城镇环境艺术设计而言,其连接中外、贯穿古今,在继承中实现创新,在创新中不断发展,结合城镇环境艺术设计的分类方法,将艺术设计作为先导,将科技文化作为手段,去表现、挖掘和发现城镇所具有的独特魅力,积极对可持续发展生态模式进行探索,从而打造中国特色、独具匠心的城市环境和形象。

环境设计可行性范文6

建筑室内外环境设计 艺术性 可持续发展性

英文当中的建筑(architecture)一词,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建造房子的艺术与科学”(art and science of building),二是“房子的设计或风格”(design or style of building)。因此,任何建筑都是艺术与技术的统一结合。室内环境艺术是建筑的主体,因此也决定了室内环境也具有艺术和技术两个基本的属性。

传统的艺术设计理论与方法,是以人为中心,从满足人的需求和解决问题为出发点进行的,而无视后续的产品生产及使用过程的资源消耗以及对环境的影响,为了人类的持续生存和发展,我们必须重新考虑工业革命以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1919年在德国创建的鲍豪斯学派,摒弃因循守旧,倡导重视功能,推进现代工艺技术和新型材料的运用,在建筑和室内设计方面,提出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新观念。鲍豪斯学派的创始人格罗皮乌斯当时就曾提出:“我们正处在一个生活大变动的时期。旧社会在机器的冲击之下破碎了,新社会正在形成之中。在我们的设计工作里,重要的是不断地发展,随着生活的变化而改变表现方式……”如今,随着生态主义日益受到关注,西方理论界提出“城市生态学”,“人类生态学”等概念。城市处于整个自然生态系统之中,而城市本身也是一个生态系统单元,需要维持和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在1987年联合国第三十八届大会上作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首次提出的。她在报告中系统地阐述了人类未来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并提出了“环保主义”思想。而在此时的西方艺术设计界,一批富有远见的设计师提出了与“环保主义”相一致的“绿色设计”理念,并对设计中“优良设计”的标准进行了重新定位。即在不影响设计对象正常功能的前提下,重点突出“生态意识”和“以环境保护为本位”的设计观念。它“既满足当代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满足去需要的能力”。近年来,环境学科提出“可持续性”的概念受到众多相关领域的广泛响应。在城市设计理论界也掀起了一股新的思潮。芒蒂恩(C・Moughtin)认为,可持续发展是今日城市设计的社会基础。可持续性就是对物质环境没有损害,并有助于城市维持其社会、经济结构的能力。麦克哈格(I・LMcHarg)的《设计结合自然》。卡尔索普(P・Calthorpe)等人的新城市主义。都是城市设计中的生态主义思潮的代表。“可持续发展”就是以一种理智的方式对待自然和人文的环境,它不但能够确保给我们这一代一个平衡、健康的世界,而且能够保证给我们的子孙后代一个和谐、美好的生活环境。我们的后代能够拥有与我们同样生活质量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世界,甚至能够拥有比以前更高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要按照自然界的规律办事,以一种合作友好的态度去对待自然。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的提出打破了以往的常规。在肯定建筑艺术性的同时也提出了建筑的另一个之前未被发现或强调的属性,即建筑的生态可持续性。“持续性”(sustainability)的定义:最初“持续性”这个术语运用在林业学的领域中。它的意思是指某一种培养森林树木的特定方法,即切开树苗的某一个地方,使其自然地生长,在不从未完全清除森林的情况下,使它自己繁殖新生。“持续性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在没有损害满足自己后代需求能力的情况下,去满足现代人们的需求。它包括以下两个核心的概念:“需要”(Needs)的概念,特别是世界贫困地区的基本需求,他们的需求是要优先满足的;怎样在国家科技和社会组织状态的外界局限性的影响下,去满足现在和未来的需求。( Brundtland定义)。保护我们的星球和它的生态环境,在不受任何界限限制的情况下,满足现在和未来人类的基本需求是持续性的天职。

建筑室内外的艺术性是建筑历史上一个永久的主题。从古希腊,古罗马,到后现代主义,以及各种流派,建筑设计上的各种思潮都是以艺术性为中心内容。理性主义建筑提出了“形式服从功能”,功能至上的主张,但当评价时还是会将其以美学的角度进行定义。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深化渗透,建筑的生态可持续性将高于建筑的其他属性,上升为一切建筑活动的根本指针,将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作为最基本的行为准则。而建筑设计将是在有利于地球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创造出艺术性、舒适性、功能性强的建筑环境。生态可持续性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艺术性将服从于生态可持续性。如果艺术性与可持续性之间出现矛盾,那么首先必须满足生态可持续性的要求。在这一前提下,一切又背人类持续发展目标的思想与行为都应该是被摒弃的。可持续性建筑设计业不例外,只有在先满足其可持续性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得到正确的评价。同样,室内环境设计应该兼顾室内的艺术质量和生态质量,达到艺术性与可持续性的完美统一。比如说,我国西南少数名族的干栏式建筑,就是适应当地炎热多雨,虫兽肆虐的自然条件而形成的。俄罗斯传统的帐篷顶式建筑业是在当地寒冷多雪而又盛产木材的自然条件下从充分利用就地取材,保湿隔热、及时排除积雪等方面因素出发,形成了其特殊的室内外空间形态。然而起初建造这种房屋时,考虑得最多的也许并没有更多是美学原则,而是为了适应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达到最大程度的室内环境舒适度。还有一现现代住宅业是把可持续发展放在首要的位置,以满足建筑建筑物室内环境的可持续性作为基本的目标。为保证建筑与室内环境的可持续性而采取的具体措施,往往会衍生出一些建筑设计的新元素,从而带来建筑形象上的变化,如德国弗雷堡的个人住宅,其形式几乎颠覆了普通住宅的常规表现。建筑的布局,体积,构图等美学因素完全是根据回收材料的特定属性以及建筑的能源策略来确定的,呈现出一种新的视觉形象。在这个例子中建筑形式的依据已经不是传统的美学原理。而是从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设计,衍生出新的建筑审美方式。

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渗透生态理念于艺术之中,技术与艺术是高度统一的。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往往结合色彩学、发生学、信息学、人体工程学的基础理论,更理性地发现美的规律。可持续发展性的观念促使科学技术及其应用社会价值作出冷静的思考。艺术作品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人类观念发展的缩影。人既按自然规律,也按美的规律塑造世界,在设计中,技术与艺术总是结合在一起的。

参考文献:

[1]刘宛.城市设计:生态环境的持续与未来学意义. 2005.

[2]周浩明.可持续室内环境设计理论.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