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土壤学研究方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土壤学研究方向范文1
关键词:土壤环境学;土地资源管理;教学内容改革
作者简介:赵中秋(1975-),女,河南周口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曹银贵(1982-),男,湖南常德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讲师。(北京 100083)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高等学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项目编号:TS1121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6-0079-0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经过多年的摸索和改革创新,培养目标定位为以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管理为目标,以“3S”技术与工程技术为手段,以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整理复垦、保护管理为研究核心,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及资源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土地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具有计算机、测绘等基本技能,能在国土、城建、房地产以及相关领域从事土地管理、土地估价、土地规划、房地产经营开发等工作的中高级专门人才。[1]该专业分别于2008 年、2009年被评为北京市和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专业依托学校地学、工程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学科优势,强化了具有明显工程特色的“土地整理复垦与生态修复”、“土地资源评价与利用规划”、“土地集约利用技术与工程”的学生能力的培养。[2] 2009 年,学校为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启动新一轮本科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以此为契机,从优化课程设置、加强教材建设、突出实践教学等方面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建立了“通识基础课 + 学科基础课 + 专业基础课 + 专业主干课 + 实践必修课 +公共选修课”循序渐进式课程和实践教学体系。专业基础课增加了土壤环境学、土地生态学、土壤地理学等环境科学、生态学背景的课程。
土壤环境学是一门环境科学与土壤科学之间的边缘交叉学科,是在20世纪60年代随着环境科学的兴起逐渐发展起来的,着重于研究土壤污染的发生与防治,包括污染物的形成、迁移转化规律、污染治理和土壤修复方法等等,以及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等方面,是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3,4]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以下简称“我校”)开设该课程的授课对象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大学二年级学生,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现有的土壤环境学教材知识结构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并不太适用,为使“土壤环境学”符合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需要,更好地满足土地资源管理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需求,必须对现有“土壤环境学”课程教学内容体系进行调整和优化。
一、“土壤环境学”教学特点
1.内容多
现有“土壤环境学”内容体系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土壤基础知识、土壤污染、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第一部分包括土壤的形成、组成、结构、性质(物理、化学性质),是学习后面内容的理论基础知识,对没有土壤学背景的学生来说,这部分课时量需要较大;第二部分土壤污染包括土壤环境背景值、土壤环境容量、土壤污染的主要污染来源与分类、特点、土壤污染动力学过程(迁移转化规律)、土壤污染监测与评价等内容;第三部分土壤污染的防治与修复包括土壤污染修复概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有机污染修复技术、放射性污染修复技术及其案例分析等内容。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教学内容非常多,而该课程安排学时量为32学时。
2.知识面窄
从上一节“土壤环境学”主要教学内容可以看出,整个内容体系除了前面的基础理论知识部分外,其他内容主要涉及土壤污染的发生、迁移转化、防治与修复等,也就是说土壤污染与修复是该课程的主题内容。从土壤环境学的环境科学发展背景来看这一知识结构体系是不难理解的,土壤环境学是随着环境科学兴起而发展起来的,并作为环境科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成为环境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3,4]因此,目前大多数的土壤环境学教材主要是面向环境科学专业并以上述内容为主体知识结构。除了土壤学基础理论知识外,教学更侧重于讲授土壤污染的发生和防治,包括污染物的形成、迁移转化规律、污染治理和土壤修复方法等。[4]
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角度来看,当前的“土壤环境学”教学内容显然知识面太窄。此外,随着环境科学向着重视生态环境研究方向发展的趋势,土壤环境学研究的内容也在不断丰富与扩展,土壤生态环境与生态保护研究也同样受到重视,并获得重要进展,例如土壤环境退化研究,包括土壤沙化、水土流失、盐渍化、酸化以及土地的非农业侵占等。土壤环境学应成为融合土壤环境学基础理论,土壤污染与防治,土壤生态环境保护,环境质量评价、规划和管理为一体的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5]曲向荣[5]对土壤环境学内容体系试图做了些调整尝试,将土壤污染与修复的内容进行了适当压缩,增加了一章关于土壤生态保护与土壤退化防治(包括沙化、水土流失、盐渍化、酸化等)的内容。
3.实践性强
“试验实践”是“土壤环境学”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学生在掌握土壤环境学基础理论的同时,还必须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如土壤及其植物样品的野外采集及制样,土壤理化性质室内分析试验,土壤中常见污染物的调查、分析及污染评价,土壤修复技术操作观摩等。其教学不能仅仅是传授基础土壤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利用土壤环境学知识与方法来发现和解决治理土壤环境问题。因此,土壤环境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二、“土壤环境学”教学内容体系重构
“土壤环境学”是针对环境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目前主要的教材有陈怀满主编的《环境土壤学》,王红旗主编的《土壤环境学》(研究生用),张辉主编的《土壤环境学》,曲向荣主编的《土壤环境学》。这些教材均是针对环境科学专业而编写的本科或研究生使用教材,多是以土壤污染与防治为主题内容。虽然曲向荣主编的《土壤环境学》对教材内容体系试图做了些调整尝试,将土壤污染与修复的内容进行了适当压缩,增加了一章关于土壤生态保护与土壤退化防治(包括沙化、水土流失、盐渍化、酸化等)内容,土壤沙化、水土流失、盐渍化、酸化等诸多土壤环境问题仅仅是点到即止,篇幅较少。而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体系中土壤环境学的主要教学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种土壤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或退化机理及其调控与治理方法。为了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本文在土壤环境学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根据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知识结构需求以及该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内容联系,对其内容体系进行了重新组织与优化。主要内容由土壤学基础理论知识、土壤环境退化与防治、土壤环境评价与管理三大部分组成,具体见图1。
1.土壤学基础理论知识
本部分包括土壤的形成与发育、土壤的组成、性质,是学习后面章节的基础和前提。按照“系统结构组成决定系统性质,系统性质决定其功能发挥”的逻辑思路,该部分内容对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后面章节的内容至关重要。而本专业学生先修课程里有关土壤学基础知识方面的课程很少,因此,在32个总学时中,分配1/4左右的学时数讲授该部分。其中“土壤的形成与发育”部分在土壤地理学中有详细介绍,为避免知识重复并节约课时将本部分内容删掉。土壤组成包括土壤矿物质、土壤有机质、土壤生物、土壤水、热、空气,其中土壤矿物质、有机质与土壤性质及后面要讲的土壤退化过程有着紧密的联系,需作为重点来讲;土壤生物部分压缩,主要讲授与土壤性质关系密切的土壤微生物部分,并与土壤有机质合并为一章;土壤水、热、空气一章内容进行压缩和简化,保留与土壤退化过程关系较紧密的主要内容。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容重、孔隙度、质地等;化学性质:酸碱性质、胶体化学性质、氧化还原性质等)都与土壤退化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需详细介绍。经过如此调整,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各种土壤环境问题的形成过程或退化原理及治理措施。
2.土壤环境退化与防治
这部分内容将重点扩充。主要讲授目前存在的主要土壤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或机理及其治理方法。包括土壤污染与修复、土壤沙化与治理、水土流失与治理、土壤盐渍化与治理、土壤酸化与治理,每部分设置一个案例。该部分打破了传统的土壤环境学只介绍“土壤污染”这一种土壤退化形式及其治理方法,把土壤污染内容压缩,补充了其他几种土壤退化形式,大大拓宽了知识面,更有利于土地综合整治对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结构的需求。该部分是该课程主体教学内容,安排总学时的1/2左右进行讲授。
3.土壤环境评价与管理
本部分包括土壤环境现状调查、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土壤环境质量预测、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土壤环境生态风险评价以及土壤环境管理。土壤环境现状与预测评价依据评价侧重点的不同,可分为侧重土壤环境污染的土壤污染评价和侧重于土壤生态变化的土壤生态评价以及对土壤环境特性和外部条件、土壤污染和生态在内的系统全面的综合评价。[5]通过该部分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土壤环境评价的内容与方法,了解和掌握土壤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与措施。
三、实践教学设计
土壤环境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教学是土壤环境学授课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加强土壤环境学实践教学环节,在总学时只有32个学时的情况下,本课程教学大纲设置了8个学时的实践教学学时。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实践学时,本文对实践教学部分进行了重新设计。土壤样品的野外采集与保存是大多数“土壤环境学”实践的必有环节,由于本课程授课对象学习的“土壤地理学”中安排了土样采集这一环节,本课程的实践教学部分直接去掉了这一环节。在这有限的8个学时内,对土壤环境学的核心实践内容进行实习教学,土壤污染的调查、评价及修复,即让学生利用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对土壤中常见污染物进行调查、污染评价并根据具体情况提出合适的修复或治理对策,由学生自由选题,自行设计方案,进行综合性和探究性试验,通过试验掌握土壤中常见污染物的调查、评价方法,了解土壤污染物存在形态及其影响因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及其原理,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小结
当前土地退化问题日益严重,生态功能减弱或丧失,加强土地综合整治研究工作是解决土地退化问题,恢复土地各种生态功能的重要手段。土壤退化是土地退化中最重要、最基础、具有生态连锁效应的退化现象,因此,土壤环境的治理与修复是土地整治的关键与前提。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土壤环境退化过程或机理及其防治的专业理论及实践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土壤环境学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资源管理专业针对本科二年级学生而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教学任务是通过土壤学基础知识以及土壤环境问题的形成及防治理论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利用这些理论知识与方法来发现和解决土壤环境问题,为土地综合整治与管理奠定专业技能基础,从而全面提高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付梅臣,袁春,周伟,等.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现状与教育创新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05,(2):26-29.
[2]周伟,袁春,付梅臣,等.土地资源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的实践[J].中国地质教育,2012,(2):38-43.
[3]胡学玉.环境工程专业“环境土壤学”课程教学实践[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182-183.
土壤学研究方向范文2
【关键词】框架术语学 翻译单位 科技英语 英语 计算机辅助翻译
第一章 引言
翻译技术日新月异而言,众多计算机辅助翻译(简称CAT,Computer Aided Translation )工具接踵出现。机器翻译工具如,Systran、谷歌、必应等翻g引擎;翻译记忆系统如Trados、MemoQ等;术语工具如Antconc,Wordsmith等;语料库管理如Transmate、Tmxmall等。这些翻译工具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译员处理译文的效率,翻译记忆系统能够对重复的语句进行记忆,避免重复劳动,术语工具和语料库管理工具能够帮助译员更大限度积累和获取术语和语料,提高译文的准确度。神经机器翻译的提出和运用,给机器翻译译文质量带来了质的改善。神经机器翻译通过神经网络直接实现自然语言的相互映射,实现自然语言的自动翻译。编码解码架构能够利用长短时记忆处理长距离依赖,而注意力机制能够动态计算源语言端相关上下文集中关注影响当前词的上下文,增强源语言词语和目标语言词语的关联强度。
第二章 科技类英语的语言特征
“所谓科技英语(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是70年代海外开始流行的‘专用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引进中国后的一种说法。”Faber教授倾向于使用专用语言(specialized language)的说法,将这一概念的外延拓得更宽。专用语言的主要功能是将科技成果、科学理念和概念进行传播,因此专门语言所要求的词汇量较大,句子之间以及分句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对用词准确度、语体正式程度、陈述客观性、逻辑性、术语专业性要求更高。专业语言中具有自身特有的知识结构,体系及其概念,且涵盖了大量的信息以及高密集度的术语和知识。
魏汝尧、李丹(2009:33)认为:可以将科技英语所使用的词汇分为三种,即普通词汇(general vocabulary)、半专业词汇(semi-technical vocabulary)和专业词汇(technical vocabulary)。在这三种英语词汇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普通词汇,也是其他所有英语文体的共性,但是,科技英语文体中普通词汇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即用词准确严谨,可以概括为两点,其一是词义相对单一,倾向于使用词义明确的词语;其二是多使用书面色彩较浓的词语,避免使用过于口语化的词语。正式且学术性强的科技类文献,所含专业词汇越多,且较多使用古希腊语和拉丁语,其词义也相对固定,保证了科技类文体的精确性和严谨性。故此,这也为译者可以运用CAT工具建构术语库提供了可能性。
第三章 框架型术语及其翻译单位
框架术语学。框架术语学是由西班牙学者Pamela Faber教授以及她的同事提出的认知术语学理论范式,应用于术语知识库的构建。他们认为,在“术语”和“词汇”之间作截然区分是不可行的,研究专业知识单元的最好途径是研究它们在专业文本中的“行为”(behavior)。域(domain)是术语学中的重要概念,对“域”的界定会影响其内在结构的组成。框架术语学中的“域”,从宏观方面指某一具体的知识领域,从微观方面,指的仅仅是专业领域中的概念类别。
“框架”(frame)是以经验为基础的一种认知结构设计。框架的体系结构,可以覆盖和处理诸如多义词、句法配价信息、词汇化模式以及各种语言的对等等问题。使用“框架”能够帮助专业语言单元实现潜在语义行为和句法行为的明晰化。框架术语学强调:人们必须掌握构成词汇用法基础的语义框架或者概念结构的知识,才能理解语言中词汇的真实含义,并且在专业语言领域中也适用。
框架型术语学关注的要点是:1.概念的组织;2.术语单元的多维度性质;3.利用多语语料库提取语义信息和句法信息。在框架术语学中,“域事件”(domain event)中衍生出概念网(conceptual networks)。“域事件”为发生于某专业领域的专业化过程,行动和参与其中的实体提供了模板,它提供了各种概念关系产生的具体专业背景或者语境。
第四章 框架术语的应用和翻译策略
1.框架术语的应用。土壤学当中,“团聚体”由团聚作用产生,影响土壤的质地、孔隙度、含水量,进而影响土壤肥力和植物根系的生长。通过土壤学内部的内在体系和框架,由此可将相关术语按照这一逻辑构建起来,通过可视化的方法,方便译员在翻译过程中更加准确地了解术语的内在,提升术语精准度和术语运用的适格和适切程度。举以下几个例子展示术语之间的体系和框架联系,并以可视化形式呈现:
例一:Aggregate & Aggregation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对“aggregate”的释义:“Sand or broken stone that is used to make concerte or for building road, etc.”《土壤学名词1998》中的解释:团聚体(aggregate):土粒通过各种自然过程的作用而形成的直径小于10mm的结构单位;团聚、团聚作用(aggregation):由于各种力的作用使土粒团聚在一起的过程;大团聚体(macro aggregate):直径大于0.25mm的团聚状结构单位;微团聚体(micro aggregate):直径小于0.25mm的团聚状结构单位。
如图:
图为aggregate和aggregation的构成示意图,图中是团聚体构成的团聚以及其形成的介质(Agent)。
综上,通过普通辞典释义,专业土壤学辞典释义,再加上语境,Aggregation确定译为:团聚(作用),有两个含义:其一是团聚体所构成的团聚;其二是团聚力所形成的团聚作用。Aggregate确定译为团聚体。
根据框架术语学研究范式,可以将土壤健康评估视为“域事件”,由于团聚体的形成是一个过程,且其中综合了诸多因素,包括自然和人为作用。故此,构成“事件”和“^程模板”。在土壤健康评估文本中,富含了有关“团聚体”的属性信息,团聚体的形成和土壤质地、水分含量、土壤生物群、土壤有机质等等息息相关,即涵盖了与团聚体相关的信息。借助这些属性信息,可以形成“团聚体”这一术语的定义,也可以凭借此找到“团聚体”和其他概念之间的关系或语义关系,还可以得到与“团聚体”有关的其他术语及定义。
2.翻译策略。框架术语学的方法论分为两种:“自底向上”的方法是指从不同语言的文本语料中,获取与本知识领域特别相关的信息;而“自顶向下”的方法是指在有关专家的帮助下,从专业性词典和其他参考资料中寻找信息。
可以按照三个方法:照译、移植照译和相应的意译。首先是照译,即所谓的直译,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原来的语法结构形式基本上保持不变,即在语序和句序上不做大的变动或调整,主要采用顺译法;二是保留原文词语的字面意义,基本不进行引申或转换。还有就是进行移植照译。这样既能形象地保留原文的隐含意味,又可以适当丰富译语中的隐含表达。
译员的工作范式:首先在译前确定文本类型,再用Trados等工具进行预处理,然后导入google等机器翻译的API接口,进行处理译文;再者,用Antconc等术语提取工具提取术语,并依照框架术语学的范式,确定术语的“域事件”和“属”,同时注意术语的动态性和多维性,并在相关专业辞典中检索,提高术语精确度。
第五章 结论与局限
本文根据CAT工具辅助翻译的特点,提出译员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首先是确定文本的类型;其次是确定术语的“域”;再次是注意术语的动态性和多维性。本文引入框架术语学的范式,试图通过其方法论提高译文中的术语精确度。
但是,在CAT工具辅助翻译中,译员要着力处理的不仅仅是术语问题,还有句法和篇章的调整,以及依照何种长度,也就是用什么作为翻译单位输入机器翻译,能够最大限度提高译文质量。本文仅着力在术语方面,其他几个方面将会在今后研究中进行。并且,本文的文本局限于笔译文本,未涉及口译文本以及语音识别工具,在今后的研究中也可以在这些方面努力。
参考文献:
[1]Faber,Pamela,etc.Framing Terminology:A Process Oriented Approach[J].Translator's Journal,2005,50(4):35-60.
[2]Faber,Pamela,etc.The dynamics of specialized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Simulation reconstruction or the perception-action interface[J].Terminology,2011(17):9-29.
[3]Halliday,M.A.K.Descriptive linguistics in literary studies[M].in G.I.Duthie(ed.)English Studies Today,3rd Series.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1962.
[4]Hutchins,J.Machine Translation:Past,Present,Future[M].Chichester:Ellis Horwood Limited,1986.
土壤学研究方向范文3
关键词:水肥处理 贮存条件 蔬菜 硝酸盐 亚硝酸盐
一、前言
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摄入最多的食品之一,也是一种易于富集NO3- 的植物,人体摄入的NO3- 80%~90% 来自所吃的蔬菜。蔬菜中NO3- 主要来自土壤中的氮素。因而土壤条件对于植物体内硝酸盐的含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次,采摘后不同的贮藏方式和贮藏时间也对蔬菜硝酸盐的含量有一定的影响。新鲜的蔬菜不宜久放,将蔬菜存放数日后再食用,不仅失去了营养不好吃,还会给健康带来危害。危害来自蔬菜中含有的硝酸盐。蔬菜在储藏了一段时间后,由于酶和细菌的作用,硝酸盐就会被还原成亚硝酸盐。
二、研究进展
1.硝酸盐含量影响因素的研究概况
蔬菜积累硝酸盐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吸收量超过同化量所致。蔬菜体内总的硝酸盐积累与其对NO3- 的吸收、同化和运输有关。因此,凡是影响蔬菜对NO3- -N的吸收、还原、运输能力以及影响蔬菜体内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因素,均会影响蔬菜体内硝酸盐的积累量。
1.1内部因素
1.1.1不同种类与品种。一般叶菜类蔬菜硝酸盐含量较高,根菜类其次,果菜类较低。同一种蔬菜不同品种间硝酸盐积累也存在较大差异,其变化范围是1.4-20.8倍。
1.1.2不同部位。蔬菜不同部位硝酸盐含量一般为:根和茎部较高,叶其次,且叶柄高于叶片,外叶(下部叶)高于内叶(上部叶),花和果实较低。[1]
1.1.3不同生长阶段、时期。一般蔬菜的生长旺盛期硝酸盐含量高于生长后期和成熟期,叶菜不同生育期硝酸盐含量呈“N”形。苗期根系还没有充分发育,硝酸盐含量相应低。随根系发育,根吸收硝酸盐能力增强,使体内硝酸盐含量升高。由于植株光合能力增强,使体内还原大于根系的吸收量,体内硝酸盐含量降低。植株衰老,叶片叶绿素被破坏,光合还原能力减弱,又使硝酸盐在体内积累,含量升高。
1.2外部因素
1.2.1光。光作为重要的环境生态因子,通过调节硝酸盐吸收、基因表达和NRA来调节氮的代谢。强光下,NR活性强,硝酸盐积累少。弱光下,NR活性弱,硝酸盐积累也多。
1.2.2温度。温度高低影响植物对硝酸盐的吸收速率。在适温范围内,随温度升高,植物生长速度加快,根系对硝酸盐的吸收也加快,促进植株地上部生长,NRA也随之提高,使植株体内硝酸盐积累减少。温度降低,根系吸收硝酸盐能力减弱,同时,NRA也因温度降低而减弱,以致硝酸盐积累增加。
1.2.3水分。水分对植株硝态氮的吸收及其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和还原转化密切相关。质流是水分驱动的物质运动,而质流对作物吸收硝态氮的贡献率达70%~90%。蒸腾作用的持续进行,使溶解于水中的硝态氮向植物体内各处移动,分布于不同器官的组织内部及外部空间的水分中。 [2]
1.2.4氮肥供应。施化学氮肥过多是叶菜中硝酸盐累积的主要原因[3], N03- 含量随氮肥用量增加而不断升高,不能及时被还原。另一方面,施肥方法不当,基肥不足,追肥次数偏多,导致硝酸盐积累增加。
1.2.5贮藏条件。将蔬菜存放数日后再食用,不仅失去了营养不好吃,还会给健康带来危害。在30℃的屋子里储存24小时,绿叶蔬菜中的维生素C几乎全部损失,亚硝酸盐的含量上升几十倍。
蔬菜经蒸煮后,硝酸盐含量降低了50%以上;盐渍后蔬菜随着放置天数的增加,硝酸盐含量有下降的趋势,但可导致亚硝酸盐含量的上升。贮藏试验表明,在20℃下贮存菠菜3d ,硝酸盐含量减少40% ,同时亚硝酸盐含量明显增加;在0~5℃下贮藏大白菜3~4个月,叶内硝酸盐含量下降了9.8~31.4 % ,随品种不同而异,亚硝酸盐基本无变化[4]。在干燥偏酸(pH4-5) 及低温(1℃以下) 条件下,蔬菜中的硝酸盐将停止转化为亚硝酸盐。
三、研究展望
前人已蔬菜自身内部因素和光照、水分等外部因素,以及贮存条件等对蔬菜体内硝酸盐含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但是对于不同品种蔬菜的具体施肥量、浇水量和贮存条件等研究少见报道,而这些内容又是目前生产和生活中常见、急需解决的问题。不同品种蔬菜栽培过程中的合理的灌水、施肥栽培措施和贮藏时间、贮藏温度等贮藏条件,应为今后控制蔬菜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的研究重点。
参考文献
[1]王朝辉,李生秀.蔬菜不同器官的硝态氮与水分、全氮、全磷的关系.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J],1996,2(2):144—152
[2]王朝辉,田霄鸿,李生秀,尚浩博,土壤水分对蔬菜硝态氮累积的影响,西北农业大学学报[J].1997;25(6):15—20.
[3]庄舜尧,孙秀廷. 氮肥对蔬菜硝酸盐积累的影响,土壤学进展,1995 ,23 (3) :29 - 35.
土壤学研究方向范文4
(1.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 400715;2.重庆烟草科学研究所,重庆 400715)
摘要:采用框栽法对不同绿肥品种的生物量和氮磷钾养分进行分析比较,初步筛选出旱坡地不同紫色土上适宜的绿肥品种。结果表明,在酸性紫色土上,黑麦草和毛叶苕子是鲜干草产量较高且养分积累量较多的绿肥品种;在碱性紫色土上,蚕豆和黑麦草是鲜干草产量较高且养分积累量较多的绿肥品种;在中性紫色土上,黑麦草和紫云英是鲜干草产量较高且养分积累量较多的绿肥品种。因此,酸性紫色土上适宜种植和翻压黑麦草和毛叶苕子,碱性紫色土上适宜种植和翻压蚕豆和黑麦草,中性紫色土上适宜种植和翻压黑麦草和紫云英。
关键词 :紫色土;绿肥;干鲜草产量;养分积累量
中图分类号:S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06-1320-0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06.010
Differences of Biomass and Nutrient in Different Varieties of Green Manure
in Three Kinds of Purple Soil
GENG Sai-nan1,XI Xiang-yin1,YUAN Xiu-mei1,CHEN Yi-yin2,SONG Da-li1
(1.College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s,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China;
2.Chongqing Tobacco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 Chongqing 400715,China)
Abstract: The method of box incubation was used to study differences of biomass and N,P,K nutrients in different varieties of green manure in three kinds of purple soil. Suitable varieties of green manure on upland sloping field with different kinds of purple soil were preliminarily screen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resh or dry grass yield, nutrient accumulation of ryegrass, hairy vetch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other varieties of green manure in acid purple soil. Fresh or dry grass yield, nutrient accumulation of broad bean and ryegrass were higher and more than those of other varieties of green manure in alkaline purple soil. Fresh or dry grass yield, nutrient accumulation of ryegrass and milk vetch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other varieties of green manure in neutral purple soil. Ryegrass and hairy vetch were suitable to be planted and pressed in acid purple soil. Broad bean and ryegrass were suitable to be planted and pressed in alkaline purple soil. Ryegrass and milk vetch were suitable to be planted and pressed in neutral purple soil.
Key words:purple soil; green manure; fresh or dry grass yield; nutrient accumulation
收稿日期:2014-12-1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01109);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XDJK2011B007);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光炯”科技
创新项目(2014)
作者简介:耿赛男(1991-),女,河南驻马店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植物营养与环境,(电话)18223520397(电子信箱)
18223520397@163.com;通信作者,习向银(1976-),女,副教授,主要从事植物营养与环境研究,(电子信箱)xixiangyin@126.com。
紫色土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地区,并且一般地处山地丘陵,其旱坡地占50%以上[1],坡陡土薄,土粒粗大,保水保肥能力差,抗旱能力弱,矿质养分多,有效养分低。由于紫色土的成土母质天然养分丰富,易风化,易熟化[2],因此其生产潜力很大,且紫色土经过改良后的利用价值也较大[3]。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粮食生产效益低、农村劳务经济发展快等社会和经济原因,南方紫色土的冬闲田面积不断扩大。据调查,中国南方16省(市)的秋冬耕地种植面积仅占耕地面积的60%左右,冬闲田面积近2×107 hm2[4]。耕地的大量闲置不仅造成光、热、水、土资源的大量浪费,同时也引起土壤质量退化、养分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
利用冬闲田种植绿肥是中国南方紫色土重要的传统管理措施,具有填闲、养地、兼用的多功能特点。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绿肥生产及相关研究基本处于停滞阶段。近年来,在环境不断恶化和资源耗竭加剧的背景下,高品质、低污染的农业生产愈发受到重视,清洁农业生产的理念被广泛认同。绿肥是纯天然、最清洁的有机肥源之一,有研究表明,绿肥是一种养分完全的优质有机肥料[4,5],在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等方面具有良好的表现[6-10]。此外,种植绿肥能延长地面覆盖时间,增加地面的植被覆盖度,防止地面溅蚀[11],并能有效地利用丰富的光热资源,控制水、土、肥的流失[12],既可以防止土壤表面积盐,又可以降低地下水位和盐分,同时改良土壤的物理性质,并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微生物的含量[13,14],且具有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15]和防病[16]的特殊功能,从而彻底改善周围的生态环境,以达到用地养地的目的。因此,绿肥可作为紫色土培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绿肥作物的生物量和养分特性是其用作绿肥的重要指标,也是决定种植利用绿肥对土壤和主作物影响的重要因素。但绿肥作物的生长和养分积累会受到生长环境和作物品种特性的影响,在一定的生态条件下,绿肥作物的品种选择尤为关键。研究表明,同一生态区不同绿肥作物的生物量和营养特性差异明显[8,10]。目前,关于紫色土上绿肥品种筛选的研究报道尚少,为此,本研究旨在初步筛选出不同旱坡地紫色土适宜的绿肥品种,以期为绿肥合理利用和紫色土培育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地点
10种常见的冬季绿肥品种为毛叶苕子、黑麦草、豌豆、光叶紫花苕子、黄花苜蓿、白三叶、草木樨、蚕豆、紫云英及紫花苜蓿(种子均从绿肥种子市场购买)。供试土壤为3种紫色土[17],即酸性紫色土、中性紫色土、碱性紫色土。其中,酸性紫色土采自江津;碱性紫色土采自潼南;中性紫色土采自合川。3种紫色土均为旱坡地土壤,肥力较低(表1)。试验在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网室内进行。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置了15个处理,即酸性紫色土-毛叶苕子、酸性紫色土-黑麦草、酸性紫色土-豌豆、酸性紫色土-光叶紫花苕子、酸性紫色土-黄花苜蓿、酸性紫色土-白三叶、碱性紫色土-毛叶苕子、碱性紫色土-黑麦草、碱性紫色土-草木樨、碱性紫色土-蚕豆、碱性紫色土-光叶紫花苕子、中性紫色土-毛叶苕子、中性紫色土-黑麦草、中性紫色土-紫云英,中性紫色土-紫花苜蓿。每个处理重复3次,每个种植框规格为40 cm×80 cm,随机区组排列。绿肥种子经过精选后,于2012年10月27日进行播种,播种方式采用人工条播,播种量参考当前生产推荐量。播种前后不施用任何肥料,生长期间水分保持在最大田间持水量的70%左右,当绿肥长至盛花期全部收获。
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试验于播种前采用多点法进行3种土样的初始采集,然后风干,进行基础土样的农化分析。具体指标如表1所示,测定方法参照《土壤农业化学常规分析方法》[18]。在绿肥盛花期收获绿肥,利用电子天平(精确到0.001 g)称量绿肥鲜重,于60 ℃烘箱内进行烘干后称干重。最后利用微型植物粉碎机制样待测。植物样品主要测定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全氮含量测定采用凯氏定氮法;全磷含量测定采用钒钼黄显色分光光度法;全钾含量测定采用火焰光度法。
1.4 数据分析
所有数据均为3个重复的平均值,采用Excel 2003和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5%水平下LSD多重比较检验各处理平均值之间的差异显著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3种紫色土不同绿肥鲜草产量差异
鲜草产量是筛选绿肥品种的重要指标之一。鲜草产量越高,绿肥翻压还田的养分和有机物就越多,其对土壤改良和培肥的效果越好。由表2可知,在酸性紫色土上,鲜草产量具体表现为黑麦草>毛叶苕子>黄花苜蓿>豌豆、白三叶、光叶紫花苕子;在碱性紫色土上,鲜草产量具体表现为蚕豆>黑麦草>毛叶苕子>草木樨>光叶紫花苕子;在中性紫色土上,鲜草产量具体表现为黑麦草>紫云英、紫花苜蓿>毛叶苕子。由此可见,黑麦草和毛叶苕子较适宜在酸性紫色土上种植,蚕豆和黑麦草适宜在碱性紫色土上种植,黑麦草和紫云英适宜在中性紫色土上种植。此外,黑麦草在3种紫色土上均能较好生长,说明黑麦草生态适应性较好。同样,3种紫色土对不同绿肥干草产量表现出类似规律。
绿肥干物质含量反映植株埋青腐烂后遗留有机质能力的大小。由图1可知,在酸性紫色土上,毛叶苕子、豌豆和黄花苜蓿的干物质含量较高;在碱性紫色土上,毛叶苕子的干物质含量最高,黑麦草次之;在中性紫色土上,紫云英的干物质含量最高,毛叶苕子和黑麦草次之。这10种绿肥干物质含量范围在10%~20%之间波动,而其含水量在80%~90%之间波动,由此推测,以上10种绿肥埋青后更容易腐烂和快速融入土壤中。
2.2 3种紫色土不同绿肥养分含量差异
绿肥是一种养分完全的优质生物肥源,直接或间接将其翻压入土而起到施肥的作用。因此,养分含量是绿肥品种筛选的重要指标之一。由3种紫色土上不同绿肥品种的养分含量(表3)可知,全氮、全钾含量明显高于全磷。因此,绿肥翻压后,补充土壤氮素和钾素多,补充磷素较少。
由表3可知,在酸性紫色土上,全氮含量方面,黄花苜蓿最高,其次为毛叶苕子和豌豆,黑麦草最低;全磷含量方面,毛叶苕子最高,其次为豌豆和黄花苜蓿,白三叶最低;全钾含量方面,毛叶苕子最高,其次为黑麦草和黄花苜蓿,豌豆最低。由此可见,在酸性紫色土上,毛叶苕子为氮磷钾养分含量均较高的绿肥品种。在碱性紫色土上,全氮含量方面,蚕豆最高,其次为毛叶苕子和草木樨,黑麦草最低;全磷含量方面,蚕豆最高,其次为草木樨和光叶紫花苕子,黑麦草最低;全钾含量方面,蚕豆最高,其次为光叶紫花苕子和黑麦草,草木樨最低,且各品种之间含量差异不显著。因此,在碱性紫色土上,蚕豆为氮磷钾含量均较高的绿肥品种。在中性紫色土上,全氮含量方面,毛叶苕子最高,其次为紫云英和黑麦草,紫花苜蓿最低;全磷含量和全钾含量方面,几种绿肥间含量差异不显著,但由平均值来看,紫云英的全磷含量和全钾含量均为最高。因此,在中性紫色土上,紫云英为氮磷钾养分含量均较高的绿肥。
2.3 3种紫色土不同绿肥养分积累量差异
植株吸收积累的养分数量反映了绿肥的营养价值。生物量大、养分含量高、吸收积累养分量高的绿肥翻压后补充土壤养分的数量多。由表4可知,在酸性紫色土上,氮磷钾养分积累量具体表现为黑麦草>毛叶苕子>黄花苜蓿>豌豆>光叶紫花苕子、白三叶。由此可见,对于酸性紫色土而言,黑麦草补充土壤养分最多,毛叶苕子次之,白三叶最低,并且毛叶苕子和黑麦草与其他品种差异显著。在碱性紫色土上,氮素养分积累量具体表现为蚕豆>黑麦草>毛叶苕子>草木樨>光叶紫花苕子,磷素养分积累量表现为蚕豆>黑麦草、毛叶苕子、草木樨>光叶紫花苕子,钾素养分积累量表现为蚕豆>黑麦草>毛叶苕子、草木樨、光叶紫花苕子。由此可见,对于碱性紫色土而言,补充土壤养分最多的为蚕豆,黑麦草次之,光叶紫花苕子最少。在中性紫色土上,氮素养分积累量具体表现为黑麦草>紫云英>毛叶苕子>紫花苜蓿;磷素养分积累量具体表现为黑麦草>紫云英>紫花苜蓿、毛叶苕子;钾素养分积累量具体表现为黑麦草>紫云英、毛叶苕子、紫花苜蓿。由此可见,在中性紫色土上,黑麦草补充土壤养分最多,紫云英次之,紫花苜蓿最低。
综合绿肥的生物产量(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和养分积累量,发现两者的最终结论相吻合,这与两者相关关系达到极显著或显著水平相关(表5)。
3 小结与讨论
选择适宜的绿肥品种需要从主作物与绿肥的育期匹配程度、绿肥的生物产量(产青量和干物质量)以及养分积累量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本研究结果表明,就绿肥的生物产量而言,黑麦草和毛叶苕子较适宜在酸性紫色土上种植,蚕豆和黑麦草较适宜在碱性紫色土上种植,黑麦草和紫云英较适宜在中性紫色土上种植。就绿肥的养分积累量而言,在酸性紫色土中,黑麦草补充土壤养分最多,毛叶苕子次之;在碱性紫色土中,蚕豆补充土壤养分最多,黑麦草次之;在中性紫色土中,黑麦草补充土壤养分最多,紫云英次之。由此可见,综合绿肥的生物产量和养分积累量,黑麦草和毛叶苕子较适宜在酸性紫色土上种植和翻压,蚕豆和黑麦草较适宜在碱性紫色土上种植和翻压,黑麦草和紫云英较适宜在中性紫色土上种植和翻压。
参考文献:
[1] 朱 波, 陈 实,游 祥. 紫色土退化旱地的肥力恢复与重建[J]. 土壤学报,2002,39(5):743-749.
[2] 王虎全.紫色土坡耕地低产原因及其改良利用[J].四川农业科技,1996(3):31-32.
[3] 龚志求.土壤学[M].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4] 曹卫东,黄鸿翔. 关于我国恢复和发展绿肥若干问题的思考[J]. 中国土壤与肥料,2009(4):1-3.
[5] 胡健康,王豹祥,胡功军,等.绿肥改良土壤技术在保康县烤烟生产上的应用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2(14):223-224.
[6] 焦 斌. 中国绿肥[M]. 北京:农业出版社,1986.
[7] 赵 鲁,史冬燕,高小叶,等.紫花苜蓿绿肥对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J]. 草业科学,2012,29(7):1142-1147.
[8] 姜新有,周江明.不同绿肥养分积累特点及地力培肥效果研究[J].浙江农业科学,2012(1):45-47.
[9] HAQUE M D,KIM S Y,PRAMANIK P,et al. Optimum application level of winter cover crop biomass as green manure under considering methane emission and rice productivity in paddy soil[J]. Biol Fertil Soils, 2013, 49:487-493.
[10] 邹长明,刘 英,杨 杰,等.豆科绿肥品种养分富集能力比较研究[J].作物杂志,2013(3):75-79.
[11] 刘建民.玉米间种绿肥作物对径流中磷含量的影响[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06(4):8-10.
[12] 周景福.浅析绿肥在土壤改良中的作用[J].北方园艺,2010(18):80.
[13] 令狐福涛,刘均霞.绿肥翻压后对土壤养分资源及水稻产量影响试验初探[J].吉林农业,2011(3):99.
[14] 刘海轮,杨峰钢.绿肥改良烟田土壤的初步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10(1):5-8.
[15] 龙安华,倪才英,曹永琳,等.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的紫云英调控研究[J].土壤,2007,39(4):545-550.
[16] 张海芝,杨守乐,刘德峰,等.棉田套作芥菜绿肥防治黄萎病效果[J].作物杂志,2004(1):30.
土壤学研究方向范文5
[关键词] 矿区;生态平衡;整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 X171.4 [文献标识码] A
我国是世界上煤炭产量最大的国家,煤炭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约占一次能源构成的74%,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但近年来由于矿产煤炭资源开采等高强度干扰的负效应导致环境质量明显下降,由于直接挖损、采掘引起地表沉陷和煤矸石堆积等原因,破坏和占用大量的土地,使本已十分脆弱的自然生态系统不断退化,矿区退化生态系统稳定性差、自我调控能力低,产生诸如耕地数量急剧下降、农作物减产、生态环境恶化等形式的退化,表现出极端的脆弱性,甚至已威胁到矿区生态安全,同时也给人体健康带来直接或间接的负面影响(胡振琪,2009,2010)。因此,基于以往研究提出矿区土地生态整治关键技术,将为矿区土地生态整治提供科学依据。
1 矿区土地生态整治研究进展
发达国家对矿区生态修复与调控技术研究非常重视。美国平均每年采矿占用土地4 500 hm2,其中47%已得到整治,1970年以来其生态治理率也达到70%左右;英国的土地生态恢复率达到87.6%;德国生态治理率达53.5%;澳大利亚矿区生态恢复与土地生态整治被认为是世界上先进的。我国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整治工作起步较晚,直到1989年《土地复垦规定》的生效实施,土地复垦才被真正得到重视。目前,我国的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工作发展迅速,已复垦土地34万hm2,复垦率已达12%。近年来,我国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在土地破坏机理、复垦土壤生产力模型、土地复垦界面演替、残余变形预测、矿山区域土地与生态价值评价等以及非充填复垦和充填复垦技术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胡振琪,1997,2001,2009,2010;白中科,1997,2004;卞正富,1998,1999,2000)。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研究内容更加注重生态与环境问题和生态持续能力的恢复,矿区土地生态整治将得到深入研究和推广;农林科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也不断被引入土地生态整治中,使复垦土地重构、重新植被、土壤改良、侵蚀控制等技术更加科学高效(胡振琪,1997,2001,2009,2010;白中科,1997,2004;卞正富,1998,1999,2000;秦文展,2010)。
矿区土地退化是当今土地与生态环境科学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国内外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退化土壤的定向培育技术,人工土壤构造技术,复垦土壤的侵蚀控制,污染土地适宜的覆土厚度,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等方面(胡振琪,2001,2009,2010;白中科,1997,2004;卞正富,1998,1999,2000)。目前,国内外矿区土地生态整治工作主要集中在工程处理、受损土壤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生物处理以及矿区景观研究、主要污染治理和生态恢复技术包括开采沉陷预防及控制技术、煤矿塌陷区地表恢复及复垦技术、煤矸石山植被覆绿及景观重建技术、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矿区环境综合治理技术及其应用等(胡振琪,1997,2001,2009,2010;白中科,1997,2004;卞正富,1998,1999,2000;李树志,2000)。
2 矿区土地生态整治关键技术
2.1 矿区植被恢复技术
植被作为矿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矿区土地退化的进程和逆转,是矿区生态系统演化的主要指征之一,因此,生态系统退化阻控与恢复的核心问题最终归结到退化生态系统植被生态保育上。筛选适应矿区生态环境的适生植物是合理重建矿区植被的重要前提。一般地,所选植物应具有较强的适生性、固氮潜力、成活率和发达的根系。植被栽植应注重工程设计,更应重视植被保护及管理。
2.2 人工土壤重构技术
土壤重构是在重塑地貌的地表再造一层人工的土体,以便于种植。复垦土地往往缺少熟化的表土或土壤贫瘠,一些人造表土可作为自然表土的改良剂或直接作为表土使用(胡振琪,2005)。
2.3 沉陷地貌重塑技术
沉陷地貌是由于采矿运走了埋藏于地层内部的矿体和部分围岩,或者采矿的同时将地下水疏干,原来的力学平衡被打破,上部岩石发生弯曲变形,重新形成新的应力张力平衡,使地面下凹而形成的再塑地貌。与挖损地貌不同的是,沉陷地其地表物质组成不变,只是地面下沉呈坑状、凹型盆地,同时在四周出现裂隙。针对不同的沉陷地貌,可以采用煤矸石填充法复垦,作为农田进行再种植,或者作为迁村用地或路基。地貌重塑是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基础工程(汤惠君,2004)。具体的工程技术常见的有梯田法复垦技术、疏排法复垦技术、挖深垫浅法复垦技术、泥浆泵充填复垦技术、利用粉煤灰(矸石、塘泥)造地复田技术等。
2.4 生物修复技术
矿区生态恢复主要的生物技术措施包括植物修复和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主要是利用超富集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作用把重金属由地下转移到地上部分,收割地上部以降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另外,利用重金属耐受型植物稳定修复也是较好的途径。豆科植物是理想的先锋植物,可加速脆弱矿区生态演替(黄铭洪和骆永明,2003)。
微生物修复是指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降低土壤中有毒有害物的浓度或使其无害化,从而使污染土壤环境尽可能恢复到原始状态的过程(黄铭洪和骆永明,2003)。近年来,关于丛枝菌根(AM)真菌在矿区土地生态整治中的应用研究越来越深入。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土壤微生物,90%以上的陆生有花植物都能与它形成共生体系。丛枝菌根能够促进植物吸收利用矿质养分和水分,提高作物抗逆性和抗病性,改良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肥力,提高苗木移栽成活率,促进植被恢复,丛枝菌根的这些生理生态特性使得菌根技术具有克服矿区生态重建中氮、磷及有机质含量极低、土壤结构不良、持水保肥能力差、极端值、干旱或盐分过高引起的生理干旱等潜力。在受损的生态系统中人为地引入AM真菌接种剂,能够加速被破坏生境中植被的恢复。在长期世代演替的自然生态系统中,AM真菌是其结构发生变化的一个重要调节因子,已被认为是矿区、退化草场等生境植被恢复的“生物调节剂”。迄今为止,已有很多关于应用菌根生物技术恢复退化生态系统的成功范例。澳大利亚在矿区土地复垦中广泛地使用了菌根生物技术。在煤矸石山和矿区塌陷地栽培植物时接种AM真菌,不但提高了植物的成活率,而且提高植被盖度,增加了物种丰富度,对植物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土壤具有一定的改良效应,提高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毕银丽等,2007,2008,2010;杜善周等,2008)。大量的试验已经证明在被扰动生境的恢复过程中,外来菌种的引入和土著菌种的培育可以增加植物的产量,也可以促进原生植被恢复。
2.5 化学改良技术
多数矿区退化土壤缺乏有机质和矿质营养元素。整治土地未来利用方向为农林业的,其首要前提是培肥土壤。有机废弃物可作为土壤添加剂,同时可通过螯合作用降低其毒性。包括化肥等无机添加剂也可有效改善土壤肥力特性,大部分矿区废弃地缺乏N、P等营养物质,一般添加肥料或利用豆科植物的固氮能力来提高土壤肥力(黄铭洪和骆永明,2003)。
2.6 景观恢复技术
采矿迹地是剧烈人为干扰下的一种特殊景观类型,是人类为获得矿产资源而对土地进行剧烈改造的区域。基于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生态重建就是使采矿废弃地具有具体利用方式和一定水平的生产力,维持相对稳定的生态平衡,与周围景观特征相协调,最终达到生态整体性目标。矿区废弃地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具有不同的生态重建途径。矿区废弃地隶属各种尺度的景观类型,基于景观生态学原理设计科学的景观格局和适合的生境条件,即依靠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实现生态重建目标(龙花楼,1997;陈秋计,2006;谢宏全,2007)。通过土地整治和生态建设提高自然和半自然生境的面积,增加土地利用的多样性和景观要素的镶嵌性,以提高农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景观娱乐休闲功能。
农田景观恢复施工技术。矿区开采沉陷量不大或开采下沉后土地坡度变化较小的非积水塌陷区。采用直接平整利用或自然恢复利用的方式:积水较少区利用煤矸石、粉煤灰等固体废弃物进行充填复垦;积水较深区域,采用挖深垫浅法,建立塘基式农田;未稳定沉陷区采用预复垦。
另外,对于位于沉陷区的村落,可采用村落恢复技术,在新农村建设中注意保护、规划村落,发展中心村,节约用地,维护乡村特色。矿山尤其是露天矿采矿时常常会破坏山体,可采用山体恢复技术对山脊生态廊道进行修复,保持山脊线的自然连续性,并尽可能留出更宽的视线通廊。
参考文献:
[1]白中科.黄土区大型露天煤矿退化土地的生态重建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博士论文,1997.
[2]白中科.山西矿区土地复垦科学研究与实验示范18年回顾[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4,24(4):313-317.
[3]毕银丽,陈铸,曹楠等.丛枝菌根对矿区塌陷地环境修复的生态效应[J].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10,5(11):850~854.
[4]毕银丽,刘银平,黄霄羽等.丛枝菌根对尾矿环境的生态修复作用[J].科技导报,2008,26(7):25-29.
[5]毕银丽,吴王燕,刘银平.丛枝菌根在煤矸石山土地复垦中的应用[J].生态学报,2007,27(9):3738-3743.
[6]卞正富,张国良.矿区水土流失及其控制研究[J].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1998,4(4):31-36.
[7]卞正富,张国良.矿山土复垦利用试验[J].中国环境科学,1999,19(1):81-84.
[8]卞正富.国内外煤矿区土地复垦研究综述[J].中国土地科学,2000,14(1):6-11.
[9]陈秋计,刘昌华,谢宏全等.煤矿塌陷区景观生态研究[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6,26(5):83-86.
[10]杜善周,毕银丽,吴王燕等.丛枝菌根对矿区环境修复的生态效应[J].农业工程学报,2008,24(4):113-116.
[11]胡振琪,贺日兴,魏忠义,等.一种新型沉陷地复垦技术[J].煤炭科学技术,2001,29(1):17-20.
[12]胡振琪,魏忠义,秦萍.矿山复垦土壤重构的概念与方法[J].土壤.2005,37(1):8-12.
[13]胡振琪,赵艳玲,毕银丽.美国矿区土地复垦[J].中国土地,2001(6):43-44.
[14]胡振琪.山西省煤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机遇和挑战[J].山西农业科学,2010(1):42-45.
[15]胡振琪.土地复垦学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科学基金,1997(1):17-22.
[16]胡振琪.中国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20年:回顾与展望[J].科技导报,2009,17:25-29.
[17]黄铭洪,骆永明.矿区土地修复与生态恢复[J].土壤学报,2003,40(2):161-169.
[18]李树志.中国煤炭开采土地破坏及其复垦利用技术[J].资源产业,2000(7):8-11.
[19]龙花楼.采矿迹地景观生态重建的理论与实践[J].地理科学进展,1997,16(4):68-74.
[20]秦文展,陈建宏.平果铝矿高效复垦示范区土壤质量评价[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10,26(3):304-309.
[21]汤惠君.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25(3):85-88.
[22]谢宏全,胡振琪,陈秋计.煤矿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分析[J].中国矿业,2007,16(10):42-45.
土壤学研究方向范文6
1热带农业重点学科体系的特点
我国热带农业具有特色鲜明,农业产出率高,光、热、水等自然资源和生物资源丰富等特点和优势,基于热带农业的突出特点和热区的特殊地理位置,热带农业重点学科体系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一是研究对象特殊。热带农业学科主要是以天然橡胶、木薯、热带水果、热带花卉、热带特殊经济作物等热区特有的作物和植物为研究对象,开展选种育种、植物生理、抗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二是学科及研究方向设置体现热带特色。例如,热带作物种质资源学学科群的设置,体现了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丰富、物种多样性的特点;农业昆虫与入侵生物防治学科的设置,体现了热带气候条件下农业害虫危害严重和外来入侵生物对热区环境生态破坏性较强的特点;有机高分子材料学科和天然橡胶加工方向的设置,突出了天然橡胶制品作为国防战略物资在热带农产品加工产业中的重要地位等。三是学科建设服务地方区域农业发展。为适应当前海南省建设国家冬季菜篮子基地、果盘子基地和国际旅游岛的形势,设立了热带蔬菜学和果树学等重点学科,农业经济学学科设置了休闲旅游农业经济、热带现代农业经济等方向,服务地方产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
2热带农业重点学科体系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2.1学科人才队伍建设比较薄弱人才队伍建设对学科建设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热科院存在人才总量不足、人才质量不理想、人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科创新团队建设仍然非常薄弱,缺乏高层次创新人才和领军人才。“十一五”期间,热科院引进各类人才410多人,而海外博士和留学归国人员仅有20名。跨领域、跨学科的复合型战略人才非常匮乏,成为制约热科院学科建设和发展的主要“瓶颈”。二是高学历和高职称人才较少,学科骨干力量不足。截至2010年年末,热科院有博士学历的科研人员185人,仅占全院专业技术人员的16.0%,具有高级职称人员299人,仅占全院专业技术人员的25.9%,学科创新工作力量不足,有竞争力的科技骨干更是缺乏。三是人才结构不合理。截至2010年年末,热科院具有硕士学历以上人员比例仅占在职人员的19.4%,占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为48.2%,高级、中级、初级职称人员的比例为1∶1.51∶1.09,与农业部部属科研机构平均1∶1.05∶0.53相比,高级职称人员偏少,初级职称人员过多。人才年龄结构、岗位结构、专业结构等都不够合理。
2.2学科运行和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学科在管理和运行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缺乏一套以院所热带农业重点学科为主线,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科技条件平台建设、科研项目策划等有机结合的全院统筹协调机制;二是学科内部管理比较松散,学科带头人、研究方向负责人和学术骨干之间责权不清晰,不利于形成合力;三是缺乏周期性考核、奖惩和相关责任人评价的机制,缺乏专项经费支持,学科建设绩效评估体系有待健全,不同学科建设能力和发展水平很不平衡。
2.3学科建设规划性不强学科建设前瞻性、战略性规划力度不够,热带农业学科体系整体的影响力还很弱,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缺乏学科发展战略研究,对学科国际前沿、发展趋势的把握有待加强,学科发展思路不够清晰,部分学科研究方向与热带农业发展需求结合不够紧密,有影响力的成果产出较少;二是部分学科重点研究领域不明确,同一学科不同研究方向甚至不同学科之间,仍存在部分交叉重叠的现象,各研究所的研究领域难以明确划分,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规划,如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和环境生态学之间的关系不清,研究方向存在重叠;三是学科交叉是学科建设的现实情况和客观要求,但各研究所和不同学科之间的分工不合理,侧重点不明确,容易造成各自为战,低水平重复研究,浪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3加强热带农业重点学科体系建设的思路和措施
3.1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在学科建设中的关键作用一是做好学科团队建设规划,有目的、有计划地加强学科带头人、学科研究方向负责人、科研骨干的遴选、引进和培养,创造有利于学科团队实力快速提升的政策和文化环境,理清学科建设依托单位、主要参与单位、学科团队成员之间的分工协作和角色定位,明确院外专家、特聘专家在学科建设中的身份定位。对于相对薄弱但发展潜力比较明显的学科,要攻坚克难,尽快引进学科带头人,统筹本学科的科技资源,实现学科快速发展。二是在创新岗位设置上,要按照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究、生产关键技术研究、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等不同分工,分别设置不同创新岗位,并注重学科人才年龄、职称、专业和学历等合理搭配,构建结构合理、高效运转、开拓创新的学科团队。
3.2进一步理顺学科运行和管理机制一是以热带农业重点学科体系建设为主线,建立与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科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策划有机结合的统筹协调、决策机制,完善学术评议、学术交流合作、学科运行管理等制度建设。将热带农业重点学科体系作为统筹全院科技资源的主线,作为发挥科技资源系统集成和整体效应的重要纽带。二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科评估制度和滚动运行机制。由主管部门统一制定评估指标体系,从学科团队建设、项目资助、科技产出、成果获奖、成果推广转化应用及学术交流等几个方面定期开展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采取不同手段督促学科加强建设,对建设成效较差的学科限期整改,淘汰评估不合格的学科,继续支持建设成效显著的学科,根据研究领域拓展需求立项设立新的重点学科,并将学科评估结果作为学科团队成员职称评审、职务晋升、享受待遇的重要参考依据,真正建立优胜劣汰的学科建设竞争激励机制。
3.3制订学科建设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建设重点一是根据当前热带农业快速发展的形势,科学编制热带农业学科体系建设发展规划,明确建设思路、任务目标、年度计划和保障措施等。根据学科发展现状,紧扣热带特色,制定具体的学科建设方案,集中组合分配学科建设资源,优化学科结构,调整学科及学科研究方向,理清学科创新团队建设、科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策划之间的关系,在允许学科交叉的前提下,理清各重点学科、各学科建设依托单位和参与单位、各研究中心和研究室之间的侧重点。二是制订学科建设资源整合和集成规划,有计划、有目标地推出一批有重大经济、社会效益,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促进优势学科达到国际前沿水平。加大学科建设宣传力度,编制出版热带农业重点学科体系年度发展报告,系统掌握学科建设进度和国内外相关学科领域发展状况,提升学科建设的影响力。
3.4结合项目策划、平台建设,争取项目经费支持一是加强农业、农村发展形势和科研政策研究,瞄准热带农业和热区农村发展急需的学科领域,策划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并结合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各类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平台的建设,积极向国家争取各类经费。二是做好区域农业服务工作,组织相关学科科研人员直接到热带农业产业第一线开展科技服务和技术推广,并实现制度化,争取地方经费支持。三是设立学科建设专项经费,根据学科建设依托单位性质(非营利、拟转企、农业事业单位等)不同,以及各学科创新团队和研究领域的学术水平、科技创新水平的差异,有选择地扶持经费来源有限但急需建设的学科,提供必要的经费用于学科体系内开展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学科建设调研研讨等工作。
4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