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医疗的作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智慧医疗的作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智慧医疗的作用

智慧医疗的作用范文1

健康大视野:近几年,糖尿病的中医治疗成为社会逐渐关注的一个问题,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糖尿病组在治疗糖尿病方面是有着很大贡献的,能不能简单地介绍一下?

梁晓春:是这样的。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糖尿病专业组成立于1975年,当时由北京四大名医施今墨的高徒著名中医祝谌予教授牵头组成专科门诊,并积极开展临床科研工作。之后在郭赛珊教授领导下,不断进取,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曾经获得世界传统医学成果、卫生部科技成果、北京市科技成果等多种奖项。发表有关糖尿病论文100多篇,获优秀论文6篇,主编与参加编写的有关糖尿病书籍16部。多次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交流。在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2006年被批准为“十一五”期间北京中西医结合糖尿病特色诊疗中心;2007年被批准为国家中医管理局重点糖尿病专病建设单位;2007年被评为全国综合性医院中医药示范单位受到表彰。

在治疗方面首先是在国内首先提出糖尿病血瘀征及活血化瘀治疗。著名中医祝谌予教授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发现糖尿病患者不同程度的血瘀表现,如舌暗有瘀癍、舌下静脉怒张、肢体麻木疼痛、胸痛等临床特征,提出糖尿病活血化瘀治疗。1978年首先报告了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得到国内同道的认可和引用。在国内率先开展血瘀征的研究,建立血液流变学实验室,开始对血瘀征进行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在临床血瘀征出现之前就有了血液流变学的异常,提出“防患于未然”、活血化瘀应该尽早应用的观点。

第二是在国内首先确定糖尿病辨证指标和分型治疗。传统中医治疗糖尿病是按照“三消”辨治,20世纪80年代初祝谌予教授认为这种分型方法已经不能满足临床的需要,而现代中医各家采用不同的辨证方法,临床疗效也无法评定,为了使糖尿病中医辨证指标客观化、标准化,组织糖尿病专业组对11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了临床分析,发现糖尿病患者临床以气阴两虚最为常见。提出了7个征型(阴虚型、阴虚火旺型、气阴两虚型、气阴两虚火旺型、阴阳两虚型,阴阳两虚火旺型、血瘀阻络型),并确定了征候标准及其治疗原则和代表方剂,以及临床治疗药物加减,在上海中医药杂志。当时这种辨证分型标准的提出对促进中医治疗糖尿病的客观化、标准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被许多研究者作为分型标准采用,包括我科所有的研究生,直至1993年卫生部颁布了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其中含有消渴病的辨证分型),且糖尿病的辨证指标和我科糖尿病专业组的辨证指标基本一致。

第三是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上。祝谌予教授创立了益气养阴活血方,临床用于治疗气阴两虚血瘀证糖尿病患者,指导研究生观察了益气养阴活血方对气阴两虚血瘀征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性的影响。观察到该方能够在降低血糖的同时,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液粘稠度,增加红细胞变形性,抑制体外血栓形成,1989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中文版和英文版上。

第四是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研究。包括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糖尿病肾病的研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研究、糖尿病冠心病的研究、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研究等。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优势

健康大视野简单谈一下中医如何治疗糖尿病?

梁晓春 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消渴”病名及病因病机的理论首见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消渴病的准确定义出自《古今录验方》;辨证论治形成于《金匮要略》;征候分类始于《诸病源候论》;三消分治始于唐宋时期。巢元方首先提出体力运动疗法;孙思邈最早强调饮食调治;历代医家医家从不同侧面对消渴病及其并发症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等做了补充和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所以中医对糖尿病的治疗包括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心理调节及药物治疗。

首先是饮食控制。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祖国医学就认识到糖尿病的发生和饮食有关,《黄帝内经》曾记载:“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而为消渴。”《景岳全书》也载:“消渴病,其病之肇端,皆膏梁肥甘之变,……富贵人病之而贫贱者少有。”这些精辟的论述说明我们的祖先早已认识到饮食丰美生活富裕是导致糖尿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并要用控制饮食治疗。孙思邈是世界上最早提出饮食治疗的先驱,他在

第二是适当运动: 《诸病源候论》在论述消渴病的治疗时提出:“消渴病人应先行一百二十步,多者千步,然后食。”《外台秘要》亦强调:“食毕即行走,稍畅而坐”,“不欲饱食便卧,终日久坐……人欲小劳,但莫久劳疲极,亦不能强所不能堪耳”。孙思邈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运动故也。”主张每餐食毕,出庭散步。说明古人早就认识到适当运动是防治糖尿病的有效措施之一。

第三是调摄情志。糖尿病的发生和人情志的关系非常密切。长期的情志不遂,肝气郁结,郁而化火,火热炽盛,上灼肺津,下劫肾阴,可导致消渴病的发生和病情加重。如《内经灵枢》载:“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流,髋皮充肌,血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刘河间,三消论》谓:“消渴者……耗乱精神,过违其度……之所成也。”《临证指南医案,三消》载:“心境愁郁,内火自燃,乃消证大病。”因此糖尿病患者要正确对待生活和疾病,“节喜怒”、“减思虑”。“恬淡虚无、高下不相慕”。怡情悦志,胸襟开阔,保持情志调畅,气血流通,以利病情的控制和康复。

第四是自我调节。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要学会自我调护,有效地控制病情,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如《备急千金要方》所说:“治之愈否,属在病者,若能如方节慎,旬月而瘳,不自爱惜,死不旋踵……”《儒门事亲》亦告诫人们,要减滋味,戒嗜欲,节喜怒,并认为,“能从此三者,消渴亦不足为忧”。

第五是中药治疗。中医治疗糖尿病应扬长避短,选择好适应征。适用于2型糖尿病病情属于轻、中型患者,不适合1型糖尿病患者,因为目前还没有发现任何中药有胰岛素样作用,能够替代胰岛素。当然中药的治疗应该在医师的指导下,“辨证论治”,方可获效。我们在临床治疗上,对初诊患者首先把糖尿病的自我保健措施交给他,要求饮食控制1~2个月,配合运动

疗法。若血尿糖下降明显即可维持下去,如控制不满意则给予中药治疗。

健康大视野:那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优势在哪里?

梁晓春:在现代医学高度发展的今天,中医应该审时度势,有所为有所不为,扬长避短,才能发挥中医在治疗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优势。首先应该清楚中医在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优势在哪里?应该如何定位?糖尿病就降糖作用而言,中药绝对没有西药快,没有西药强,但中医注重整体调控、中药多靶点调节,对于临床症状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提高还是有作用的。

另外,中药对于慢性血管及神经并发症的早期干预可以起到延缓病情进展的作用。糖尿病慢性血管神经并发症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明了,认为和多元醇代谢通路的激活、蛋白非酶糖基化终产物(AGEs)的形成,蛋白激酶c激活,脂质过氧化损伤,自身免疫,血液动力学改变等因素有关,研究者均从不同的发病机制寻找其干预的措施和药物如醛糖还原酶抑制剂、蛋白非酶糖基化抑制剂、抗氧化剂、血管扩张剂等等。而中医注重整体调节、中药具有多靶点调节的特点。许多中药及复方兼有调节糖脂代谢、改善血液流变性、抑制山梨醇蓄积、抗自由基损伤,改善微循环、保护肝肾功能等作用。如中药复方筋脉通在降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红细胞醛糖还原酶活性,减轻山梨醇的蓄积的同时,还能够抑制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AGEs的形成,下调AGEs--mRNA的表达,灯盏花注射液同时具备降低AGEs的形成,改善多元醇代谢既抑制蛋白激酶C的激活等多靶点作用。所以说中药治疗的多靶点调节显示了中医治疗的优势。

并非所有的慢性并发症及任何阶段都适合中医治疗,如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增殖期、糖尿病足坏疽期等就不适合中医治疗,应不失时机地用西医的方法进行处理。而对于糖尿病早期肾病,背景期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认知功能减退等则可以用中医中药治疗。

健康大视野:目前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要点是什么?

智慧医疗的作用范文2

关键词:  中医治疗 老年人 输液引起副作用

        输液引起的副作用是指患者在使用常规用量输液治疗疾病过程中,出现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如用阿奇霉素注射液治疗肺内感染时(因为痰培养对阿奇霉素敏感),可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现象。临床上像这样因输液引起的副作用现象常常涉及到多个系统及器官,而且症状呈多样性,不可预料。又因为这些副作用是在应用常规用量时与治疗作用同时出现,所以临床上难以避免。尤其是老年人身体各系统的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衰退,这可导致老年人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一旦出现副作用时,临床上往往比较严重,而且比较常见。在2007年11月—2010年11月期间,本人专门针对老年人因输液引起消化道和泌尿系产生的副作用,用艾灸配合中成药的方法,减轻了患者因输液引起的副作用的痛苦,为配合患者主要疾病的早日康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收到了良好效果。中医可将其分属于胃痛和水肿两种不同的病证范畴进行辨证施治。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用艾灸配合中成药治疗62例因输液引起副作用患者均来自病房,其中年龄最小的56岁,最大的78岁,平均年龄67岁。

        2 治疗方法

        (1)胃痛(脾胃虚寒型):用艾条温和灸脾俞穴、胃俞穴、中脘穴、足三里穴各10分钟 ,以每天的早上7点—9点为最好。理中丸中成药,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9克,温开水口服。

        (2)水肿(肾阳衰微型):用艾条温和灸气海穴、复溜穴、肾俞穴、三焦俞穴各10分钟。以每天的下午5点—7点为最好。济生肾气丸中成药,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9克,温开水口服。

以上方法从因输液出现副作用时开始使用,至停止输液后再无副作用症状发生为止。

        3 治疗结果

        62例患者,其中女性35例,男性27例。疗程5—10天。5天痊愈者15 例,占24%;7天痊愈者36例,占61%;10天痊愈者11例,占15%;治愈率100 %, 当时治疗,当时症状可减轻。

        4 典型病例

智慧医疗的作用范文3

一、现代负压引流技术的原理及作用

负压引流是将带有多侧孔引流管的特殊敷料填充于引流部位,通过负压吸引装置持续或间断地引流创面坏死组织或渗液。

现代负压技术主要通过以下五个作用[1]促进溃疡愈合:

1.改善血液循环及血流灌注,促进肉芽组织生长。负压下创面血流量很快增加,其峰值可达基线血流量的4倍,,血流量增加可使氧分压和乳酸水平增加,从而加快了伤口愈合。

2.有效抑制伤口细菌生长,防止伤叉感染: NPWT封闭的贴膜使引流区域与外界隔绝,其一有效阻止了外来细菌的入侵,降低或防止交叉感染概率。其二创面的封闭缺氧或低氧环境抑制创面细菌生长,促进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加快创面愈合。

3.促进修复细胞增殖和抑制调亡: 创面愈合过程中,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创缘的角质细胞,以及成纤维细胞分泌各种细胞因子可加速修复细胞的生成,促进愈合。

4.减轻组织水肿: 由于负压的集中吸引,大量的伤口渗出液和坏死组织可以得到清除,尤其是对于渗液的清除,减轻了细胞水肿组织间压力,增加局部血流量,从而减轻组织水肿。

5.产生向心性牵拉力促进伤口愈合。NPWT在引流区域会形成一种以压力源点为中心的向心性机械牵拉作用力,在溃疡前期机械牵拉力可降低创面皮张力,可以使小动脉扩张,有丝分裂增加形成新的血管床,在溃疡收口期,向心性的机械牵拉作用有利于促进上皮的向心性爬行。

6、湿性的环境有利于肉芽及上皮的生长:封闭式负压引流在伤口愈合的中后期能为创面提供一个相对湿润的生长环境,有利于肉芽及上皮的爬行。

二、中医疮疡常见治疗原则及名家经验

中医疮疡疮疡的治疗方法大体分为内治和外治。内治是指全身治疗,外治是局部创面治疗,无论是内治还是外治都应该辨证施治。

内科治疗主要是针对疮疡初中后三个阶段不同的病机变化而分别确立的消托补三个总则。肿疡初期以消法包括汗、下、温、清、行气、和营为主,肿疡中期及溃疡早期以托法包括扶正托毒、透脓托毒、排脓托毒为主,溃疡后期以补法包括补气血、调脾胃、益肝肾等为主。外科治疗则应用药物及手术并配合一定的器械直接作用于病人的体表感染部位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 仍然是要依据疮疡的不同时期选择不同的方法 主要治法包括箍围消肿法(消),透脓祛腐法(托),生肌收口法(补)三大法则。

顾筱岩、顾伯华[2]先生认为疮疡系火毒为患,治疗宜凉血清热解毒,顾氏认为疮 疡 致 病因素中,以“火毒”“热毒”多见 , 清热解毒法为大法,清热活血扶正托毒通里攻下法治疗疮疡。

奚九一[3]认为溃疡,尤其是血管性的下肢溃疡多“因邪致病”,故当“祛邪为先”为首治,结合辨证分型分期,分别进行合适的托、补治疗。

李竞[4]认为必须重视对疮疡中“邪”的处理,强调对于无论何种伤口,“给邪出路 ”原则必须要贯穿其治疗的始终,其创造性地提出了“给邪出路, 去腐生肌, 肌平皮长” 的理论指导临床实践,将中医辨证有效应用于疮疡的治疗中,取得了卓越的成效。

“煨脓长肉” 首见于《外科启玄》 ,“在凡疮毒已平,脓水来少……肌肉未生……故 将太乙等贴之则偎脓长肉……?卢旭亚,张朝晖[5]等认为古人通过采用温热药作用于创面局部, 使局部气血通畅,进而使创口分泌物增多,达到创面湿润的目的,与创面“湿性理论”不谋而合。

三、讨论

1.现代负压引流技术与中医疮疡消托补在临床应用中的类通之处

类通处一:“因邪致病,祛邪为先”的理念负压技术及时引流出坏死物质是相类通的。负压引流技术的特点之一就是较传统的外科换药而言,其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迅速的将创面的渗出物、坏死物等“邪”“毒”物质排出体外,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其向全身扩散。

类通处二:“给邪以出路”的理念与负压引流技术引流出坏死物与渗出液,减轻组织间压力,有效抑制伤口细菌生长,防止伤叉感染是类通的。细菌或其他病原体感染以及其对机体伤害产生的毒素,造成局部组织的血肿、脓腐、坏死组织相对于机体而言都是一种外来的“邪毒”,血肿、脓腐、坏死组织、异物等有形之邪必须给予出路,就是让其脱离正常组织后,正常的肉芽组织才能有较好的生长环境。

类通处三:“活血扶正”“托里透脓”“生肌长肉”的理念与负压引流技术能较好的改善血液循环及血流灌注,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是类通的。负压引流技术的特点之一是引流区域及附近几厘米血管的血供得到改善,较多氧气及营养物质输送到创面有利于创面愈合,与中医益气补正活血有类通之处。

类通处四:“煨脓长肉”与负压提供的湿性环境促进创面愈合的理念是类通的。某种程度上煨脓长肉与现代医学上“湿性”环境溃疡愈合较干性环境要好有类似之处。脓液在现代医学分析下主要为巨噬细胞吞噬细菌及其他致病菌后自身凋亡的产物,临床研究已表明脓液中巨噬细胞的聚集活性增加。以果推因,有适量脓性分泌物的创面具有一定的免疫功能,相对而言,无人为干预的无脓性干燥性的创面,它的肉芽组织可能丧失机体自身免疫功能的保护,生长缓慢或易遭破坏。此外,脓性分泌物在创面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为创面提供了一个相对湿润的环境,有利于肉芽及上皮生长。过度的湿性环境,比如大量脓腐或干燥环境都是不利于创面恢复。

2.现代负压引流技术及传统中医治法的不足

负压技术的不足:1、缺血性溃疡的不适应性。严重的缺血性的溃疡使用负压技术后可能造成缺血更严重的后果,或将导致坏死加重,建议缺血性溃疡一定做好血管功能及供血评估,慎重使用负压引流技术。2、费用昂贵。3、负压技术掌握要点需要一定的临床经验。

中医治法的不足:传统中医主要靠药物液化坏死组织及机械清创,疗效慢,痛楚大,效果欠佳。单纯的中医治法对于合并全身的重症、难愈性、大面积性溃疡无治愈能力有限。

3.对于治疗难愈性慢性疮疡的展望

负压引流技术是一项有着明确临床疗效的治疗难愈性溃疡的技术,中医药具有价钱物美,耐药性少,抗炎、改善血循等疗效明确的特点,尤其是血管炎性溃疡方面有着西医药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医治疗疮疡的治疗方法和原则在糖尿病足及脱疽等难愈性溃疡中至今仍发挥着巨大的临床效应。难愈性溃疡患者大多伴有复杂的内科基础疾病,在治疗过程中中西医专家都一致认同必须结合全身整体病情进行评估治疗,在重视全身基本疾病的基础上,负压引流技术与中医药治疗技术结合必然能进一步提高难愈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伟明,刘志国. 负压创面疗法治疗原理与研究进展[J].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J].2011,6(6):1001-1005.

[2]阙华发,徐杰男,张臻,等. 顾氏外科诊治疮疡的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6):2007-2010.

[3]奚九一,赵兆林,曹烨民,等.奚九一谈脉管病[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11(56).

智慧医疗的作用范文4

新加坡通讯及新闻部部长雅国·易卜拉欣于6月对外界公布,新加坡“智慧国”正式进入设施建设阶段。他指出,设施建设不是终点,而是新加坡发展下一代信息和通讯技术的起点。毫无疑问,智慧设施建设是新加坡迈向新经济、社会和政治发展目标的重要举措。

根据新加坡通讯及媒体总体规划,智慧设施建设分为三大方面,包括:智慧后勤、智慧国科技挑战和智慧医疗辅助。这三方面设施将由新加坡政府和企业共同建设。

所谓智慧后勤设施,就是如何利用好网络来提高企业的决策能力。具体来说,通过电子产品、软件、传感器和连接的物体网络(简称物联网)来连接生产商、运输公司和零售商的运作。

例如渔业经销商和零售商都可以通过智慧后勤科技来监控鱼产品的后勤情况。如果中间出现问题,渔业经销商和零售商可以及时知道并做出相对回应。同时,运输公司也可以更快处理运输问题以及对客户做出交代。因此,经销商、零售商和运输公司三方都可以提高各自决策能力,尤其是在效率和有效性方面,商家的价值和服务就从这里得到升级。所以,建设智慧后勤的设施就是研发该科技项目。

至于智慧国科技挑战,整个概念是一个广泛的创新运动。2015年7月开始,该运动将以半年时间来推行,其参赛者,无论是企业、机构或普通人士,都会经过一系列的培训。优胜者的科技成果将被政府或企业采纳,并作为落实设施的项目开展应用。目前,新加坡政府和企业已锁定视频分析作为第一个挑战项目,尤其是利用视频分析来提升公共服务,如公共安全、资源利用率和环境察觉度。所研发的技术将成为新加坡的新公共设施,包括传感器、物联网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等。

第三是智慧医疗辅助方面。同样,传感器、物联网和大数据分析科技都是其设施的组成部分。但与智慧国科技挑战不同,这些技术的使用在于辅助病患,尤其是老年人,以便监测他们的健康情况并及时给予必要的医疗护理。如图所示,人们可以在家里利用不同的传感器,探查自身的健康,当出现问题迹象时可以及时通知医疗单位进行处理。

智慧医疗的作用范文5

关键词:云计算;智慧社区;健康医疗;服务平台

中图分类号:R151.4 文献标识码: A

1.项目的重要意义

“社区医疗服务是城市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社区健康医疗服务,构建以社区医疗服务为基础、社区医疗服务与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分工合理、协作密切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对于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优化城市卫生服务结构,方便群众就医,减轻费用负担,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以居民健康为主线,以六位一体社区卫生服务系统为重点的智能健康社区系统,是改善社区卫生服务能力、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效率和活力,进一步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的重要手段。

2.智慧社区健康医疗发展现状与趋势

随着全球物联网、新一代移动宽带网络、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轮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和深入应用,信息化发展正酝酿着重大变革和新的突破,向更高阶段的智慧化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作为近年来对人类城市发展关注和探索的一个进程,“智慧医疗”的概念逐渐被全球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社会公众所要求与接受。一些国家、地区和城市率先提出了建设智慧国家、智慧城市、智慧医疗的发展战略。

将物联网、云计算技术用于医疗领域,借由数字化、可视化模式,可使有限医疗资源让更多人共享。从目前医疗信息化的发展来看,随着医疗社区化、保健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通过射频仪器等相关终端设备在家庭中进行体征信息的实时跟踪与监控,通过有效的物联网,可以实现医院对患者或者是亚健康病人的实时诊断与健康提醒,从而有效地减少和控制病患的发生与发展。此外,物联网技术在药品管理和用药环节的应用过程也将发挥巨大作用。

3.主要内容

本文探讨的智慧社区健康医疗服务关键技术主要面向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需要连续性的日常健康监护和健康咨询的需求,设计以第三方健康管理服务机构为主体、联合政府/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机构的健康管理服务模式,攻克高血压/糖尿病患发病风险评估及分层管理、基于本体技术的健康知识库、个性化智能健康管理推荐服务等关键技术,研发依托第三方的个人健康管理服务系统,实现健康监测、健康数据智能分析、健康指导、就医咨询、远程医疗协助、健康知识库和健康信息检索等功能。

4.建设方案

本文研究的基于云计算的智慧社区健康医疗服务主要通过建立智慧社区健康医疗服务平台为核心进行健康医疗的系列服务。智慧社区健康医疗服务平台又称居民健康管理/监测/服务一体化平台,是指通过放在社区或机构的的自助体检设备,在一个宽松、自然的环境下来持续监测公众的健康情况,同时通过服务后台提供客制化健康促进和医学预防的智慧型健康服务平台。

图1 系统组成图

智慧社区健康医疗服务平台由居民健康卡、居民健康小屋、智能健康评估系统、健康社区服务系统,卫生信息交换系统和居民健康风险分析系统、用户终端等七部分组成。

1)居民健康卡系统:是居民身份的识别卡,便于居民的连续健康检查和建立连续的居民健康记录。

2)居民健康小屋:简称为自助体检管理系统(SPEIS),是指通过计算机软硬件、计算机网络把一批健康检查仪器整合在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下,使受检者可以自主的轻松愉悦地选择体检项目,实现一系列生理参数的检测,系统自动对受检群体健康状况进行监测、电子建档及信息服务管理的一种体格检查模式。是运用各类数字化健康自检设备,实现居民自助式的健康检查,并将居民健康检查状况记录于居民健康档案之中。

3)健康小屋家庭服务系统:是以物联技术为核心,实现对健康小屋的综合管理,包括数字化健康设备的管理、居民身份的认证、健康数据的接入与管理等,通过智慧社区云服务平台,实现健康小屋与智慧家庭的服务对接,并可供医疗机构、居民和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按需调用;在此基础上可以接入医院预约挂号系统。

4)智能健康评估系统:运用多因素健康风险评估模型,以居民健康自检信息为基础进行居民健康状况智能化、自动化的评估,给出居民健康风险评价;

5)健康社区服务系统:是以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为核心的,适合于基层医疗机构使用的医院信息系统(HIS),包括居民健康档案,诊疗服务系统,慢病管理系统,健康随访系统,健康体检系统等等;

6)居民健康分析系统:是以商业智能(BI)技术为核心,基于多维健康分析模型,对居民健康状况进行图表化展现,包括居民健康整体状况,各类疾病分布及发展趋势等等;

7)卫生信息交换系统:是基于HL7、IHE等行业标准建立的,可以实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医院等各类医疗机构之间信息系统有效集成和实现业务协同的集成信息平台,用以实现包括双向转诊和远程医疗等医疗业务的协同。

8)用户终端:用户终端作为市民使用智慧社区平台,享受智慧生活的最直接的感知设备,可以有多种设备,包括:居民健康卡、家庭智能触屏等。

5.技术特点

1)实现健康体检智能采集、无线上传、智能分析、主动报警、医生主动咨询等一体化个人医疗服务

由于老百姓对医疗器械的认知度不高,特别是对老年慢性病患者而言,数据的采集比较困难。如何解决数据采集、上传、分析、报警、响应等一系列的问题是本次解决的重点,并在解决数据采集和处理的同时,研究医院的处理流程,创新出一套适合社区医院的一体化个人医疗服务。

2)通过系统设计解决多终端接入和数据共享问题

系统平台支持多种终端设备的接入和数据的采集,以及多种终端之前的数据交互。在系统设计的过程中,为了避免由于系统之间的差异和硬件平台的不同,不同的终端使用统一的平台进行应用程序的开发和数据交互,避免由于硬件差异和系统不同导致的数据共享的风险。

3)智慧社区健康医疗服务平台的智能分析管理

智慧社区健康医疗服务平台需要对智能无线医疗器械采集的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和管理,并于市民健康档案进行数据同步。因此,高血压/糖尿病患发病风险评估及分层管理、医疗健康信息的本体建模、个性化智能推荐服务、医疗与健康元数据管理都需要进行数据建模分析研究,并将分析结果与相关辅助治疗信息自动推送给患者。

4)解决各级医院不同医疗相关管理系统的数据兼容问题

智慧社区健康医疗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社区医院、中心医院的双向转诊,即常见病、多发病进社区,疑难重症上中心医院的自动转入体系。就目前来说,各个医院的HIS系统、Lis系统、 Pacs系统等都为信息孤岛,通过一个统一的接入平台来实现各个医院、各个系统的统一数据交换是本次研究的重点。本次研究将建设一个统一的数据交换平台来自动管理各系统的接入及数据重构。

总结

智慧社区健康医疗服务体系的建立,为居民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健康关护环境,为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公共医疗服务机构和医院提供了一个便捷、高效的工作平台,可以为居民提供集“预防保健、医疗护理、健康咨询、康复指导、计划免疫”于一体的新型城市智慧社区健康医疗服务体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支撑。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医疗行业将融入更多人工智慧、传感技术等高科技,使医疗服务走向真正意义的智能化,推动医疗事业的繁荣发展。在中国新医改的大背景下,智慧医疗正在走进寻常百姓的生活,进一步增强人们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参考文献

[1]陈海波.云计算在医疗行业中的应用展望[J].科技信息专题论述.2010(10):385

智慧医疗的作用范文6

践行大健康

会议以“智慧互联大健康、融合创新见未来”为主题,从智慧医疗、移动医疗、医疗健康大数据、互联网医疗、分级诊疗等方向,全面解析了信息技术在未来医疗健康领域的融合与发展趋势,体现了大会搭建产学研用交流平台作用,以及持续推进云大物移、人工智能等相关应用、技术与医疗健康产业融合创新发展的宗旨。

健康报社副社长肖景丹及北京大学信息科学院副院长谢冰代表主办方致辞,国家卫计委统计信息中心原副主任王才有和北京大学教授、IEEEVTS北京分会主席焦秉立主持了开幕式全体大会。

据了解,目前我国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存在资源统筹和整合利用不足、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亟待加强、政策法规和相关标准滞后、专业机构不健全及人才总量不足等问题。国家卫计委统计信息中心有关负责人在会上介绍,“十三五”期间,我国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将着眼加快建成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工程、基层信息化能力提升工程、智慧医疗便民惠民工程和健康扶贫信息支撑工程五大重点工程。

国家卫计委统计信息中心副主任周恭伟、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分别就全民健康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和大智移云时代的智慧医疗为主题做了大会主旨报告。

周恭伟在报告中说,国家卫生计生委围绕13大重点工作任务,制定了加快建成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建设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工程、建设基层信息化能力提升工程、建设智慧医疗便民惠民工程、建设健康扶贫信息支撑工程等五大工程,来着力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

“践行大健康理念,核心就是要树立大健康理念,要以治病为中心,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建立健全健康的教育体系,提升全民健康素质,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也就是没有全民的健康就没有全民的小康。”周恭伟说。

区块链护航医疗数据安全

邬贺铨院士则从技术应用方面分析了未来医疗健康领域创新技术的应用。他讲到,“现在是一个计算无处不在的时代,软件定义一切,软件包容万物,连接随手可及,宽带永无止境,智慧点亮未来,服务以人为本,助力智慧及精准医疗。”从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宽带互联网、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展现智慧医疗未来的场景。当前,数据安全和患者隐私,是医疗领域永远无法回避的关键问题。随着互联网移动医疗时代的到来,医疗行业面临严重的数据安全问题,也许来源于医师的失误,黑客的攻击,或者实时编辑过程中没有及时更新电子记录,患者可能遭遇各种健康、精神和经济损失。

邬贺铨介绍说,区块是包含时间戳的数字资产交易信息数据块,区块链是由密码关联的区块串组成的分布式数据库,也可称为分布式账本。区块链(Block Chain)是比特币技术中的核心部分,能够实时核实和记录所有交易,维护数据的可靠性,有助于避免医疗行业误诊或恶意修改数据的行为。

“目前的医疗网络,所有数据都汇总到一个中心控制系统,中心服务器管理者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可能使用其存储的涉及用户隐私的数据。由于区块链去中心化的特点,其所有传输的数据都经过严格加密,用户的数据和隐私更加安全。区块链能够收集和整合医疗过程中的所有数据,所记录的每一次诊断治疗和其他医疗行为都有时间戳,事后不可改变,确保了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可信性和完整性,有助于在医患之间建立起信任。”

国家卫计委规划与信息司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他们正在制定“医院信息化建设指引”,预计下半年能够出台。

多点发力 各方协作

北京市卫计委信息中心主任琚文胜则从电子健康记录共享的实践与思考方面,分享了电子健康记录共享在未来分级诊疗、医联体建设与国家规划制定中的重要作用,希望移动医疗的出现,能在下一步电子健康记录分享带来新的突破。

湖北省卫计委信息中心主任肖树发从服务医改、惠及民生的高度,讲解了省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在推进医改实践中的助力。河南省卫计委统计信息中心主任王永峰从区域医疗协同平台的实践,展现了未来发展的前景与期望。

大会得到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七乐康、蓝卡健康集团、IBM、健客网的支持,也带来了最新的技术应用演示。中国移动以服务健康中国发展的战略愿景,依托技术资源的优势,展示了在医疗健康领域远程医疗、智慧医院、分级诊疗、健康管理4大业务领域的应用案例;中国联通建立了医疗云基地,着力于医疗信息化云化之路的推进与服务;七乐康以全新的医疗生态平台打造的互联网医院,通过融合与创新,实现医疗的无界限;蓝卡健康集团则通过互联网平台强基层、扶基层,以支撑家庭医生签约及分级诊疗的实现;蓝色巨人IBM是全球领先的ICT公司,一直在引领全球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本次会议IBM带来了认知医疗的最新实践,为医疗与健康构建有效的连接;健客网则从医药电商的角度发力互联网医院,向与会观众分析了互联网医院的赢利模式、医药电商的助力和健康网的互联网医疗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