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的作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物质的作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物质的作用

生物质的作用范文1

【关键词】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方案

探究式教学,对训练学生科学研究素养,提高动手能力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探究式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为目标,使学生通过再发现的步骤进行学习的方法。它有别于传统的接受式教学,接受式学习关注的是过去和结果,而探究式学习关注的是过程和未来。

“植物的呼吸作用”,是初中生物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呼吸作用虽然简单,但对于刚刚接触生物的初中生来说却有些问题,而且还牵扯初三的化学知识。现象与产物,学生难以接受。但应用探究式教学却很好的克服了学生存在的理解问题,快乐的接受相对复杂的知识。将探究式教学方式渗透到生物学教学中,有助于生物教学的顺利实施,下面是我的一点体会:

一、创设探究活动情境,为学生提出合理的问题做好铺垫

学生的探究活动毕竟不同于科学家的真正的科学研究,探究活动主要围绕课本知识开展,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教师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建议。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就使学生学习方式产生了由被动变为主动的效果。为了让学生的探究过程能够顺利进行,教师准备了部分资料供作参考,使学生对与呼吸作用有关的研究中需要的实验用具、实验方法、资料来源等有所了解,也使教师的教学建议能够被学生理解和接受。

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作出假设

由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长处或爱好选择探究的方法,他们首先需要初步了解所学的内容,提出他们发现的感兴趣的问题,然后选择能够更好地理解、表达“植物呼吸作用”的学习手段。这一阶段,实际就是探究活动的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和准备检验假设的阶段。

三、制定计划并讨论计划的可行性

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目的对选择的实验方法进行可行性讨论,当学生缺乏信心或遇到困难时,教师及时鼓励、帮助、引导他们,和他们一起商讨确定实验方案。对于如何实施,教师要给予适当指导。进行探究实验,需要学习实验操作的方法和对实验的结果的预测、观察、分析、推理等方法。查阅资料的,不能仅仅拥有资料,还要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反映自己对资料内容的理解。通过这一过程,学生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为什么做,为进一步的学习活动作好了准备。

四、多种途径收集证据

通过实验来检验假设是探究活动的关键之一,是学生获得科学发现的基础,教师要创设适当的实验条件,帮助学生顺利完成研究性活动。对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遇到问题要及时提出讨论,以便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对教师提供的实验资料,学生肯定会模仿,教师要说明提倡创造性的模仿和参照,实验设计中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变化。对占有的各种资料要有自己的见解,努力从中发现问题的要点。

五、交流探究结果得出结论

由于学生的探究活动在课前就开始了,课堂上主要进行交流,展示、检验、分析探究结果,得出相关的结论,深化对有关知识的认识。

具体过程:生物体是怎样获得能量的?生物体内的呼吸作用是怎样进行的?请同学们通过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大家一起交流对“植物的呼吸作用”的认识。

(1)展示学生制作的“植物的呼吸作用”知识结构的提纲。展示学生制作的“植物的呼吸作用”知识结构的提纲,使学生对“生物的呼吸作用”的内容有概括的了解,有利于针对有关内容展开讨论。

(2)展示学生的实验设计并操作完成实验。课堂上演示的主要的学生实验如下:①通过实验装置蜡烛的熄灭,探究植物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②实验石灰水变浑浊,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③通过在密闭环境中温度计示数的增大证明呼吸作用释放热量。在学生展示、操作实验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明确表达:为什么这么做―实验目的;怎么做的―实验方法、材料、条件;发现了什么―结果怎样?其他学生在积极参与讨论中,注意体验:知道―怎么知道―知道什么。

在讨论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实验目的、实验条件、实验方法、实验材料和实验步骤等的合理性,以及是否设置了对照实验,学生由此可以推断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实验结论的科学性。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讨论,说明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学生实验后,及时引导学生归纳各实验的特点,分别说明哪些问题。例如,哪个实验能说明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哪个实验能说明呼吸作用产生了水?有没有实验能够说明呼吸作用有能量产生?同时,针对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深入探讨,例如进行有氧呼吸时二氧化碳和水是在细胞的什么部位产生的?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时,酒精和二氧化碳是在哪里产生的?能否继续设计实验,证明生物的无氧呼吸还能产生其它产物?

(3)展示学生查阅的有关资料。展示学生查阅收集的有关资料,既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是在告诉学生,科学研究是复杂的工作,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是前人长期的科学研究的结果。

利用这些资料,还可以进一步讨论什么是呼吸作用,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与区别。举例说明植物、动物及其它生物的呼吸作用类型,说明呼吸作用与生物生命活动的密切联系,补充和丰富学生的有关方面的知识,使认知水平进一步提高。

生物质的作用范文2

关键词:植物;生态系统;作用

1.植物造景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1美化环境、改善生态环境

园林植物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主要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的过程中,叶面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达到净化空气,改善空气质量的目的。在园林植物造景中,植物本身有一个合理、科学、符合植物的生长习性的配置模式,呈现千变万化,形态各异的不同特点。根据植物的生命周期,不同的植物种植在同一个地方,随着不同季节产生不同的季相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景观效果,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官和视觉冲击力。

1.2建立城市防护体系

城市绿地系统作为城市结构中的自然生产力主体,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自然界中的太阳能转化和巩固为动力,通过个体循环将土壤中的养分吸收转化为氧气等物质,来实现城市生态系统的循环,为城市提供氧气,调节温度和湿度,吸尘降噪,净化水源,补给地下水与降解废物的作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导人生态的观点,更加科学有效地支持着城市生态化。

2.园林植物对大气污染物的吸收净化作用

2.1园林植物对SO2的吸收净化作用

不同树种植物吸收SO2能力有显著性差异,阔叶树叶片吸收S02量明显高于针叶树和农作物,而农作物大于针叶树,有研究表明树木吸收、积累SO2的能力为落叶乔木,灌木,常绿针叶树。植物体内SO2含量随季节发生变化,一般来说也随植物的各个生长时期而变化,植物叶片硫化物积累量为秋季最高,夏季叶片内硫化物含量居于春秋两季之间,且植物体内的SO2含量在生长末期,休眠期,生长初期,生长旺盛期。

2.2园林植物对NO2的吸收净化作用

植物对NO2的吸收净化主要包括植物对NO2的同化或超同化作用,可以通过基因工程将与NO2代谢有关的酶和基因的转入受体植物株中。不同科属植物对NOB2同化能力差异很大,一般来说,菊科、桃金娘科、杨柳科和茄科植物的同化能力最强,且野生植物大于人工培育植物。就不同树种来说,落叶树,常绿树,阔叶树,针叶树。若再考虑落叶过程对修复作用的影响,则常绿树更适合用于大气修复。通过基因工程寻找气――气转化植物也是一条植物修复大气NO2污染的重要途径。

2.3园林植物对大气重金属的吸收净化作用

因植物叶片的结构及叶细胞生理生化特性的差异,不同植物叶片重金属元素含量的不同,同一采样点不同植物种类之间的重金属含量差异性表现也不同,同时,不同种类植物叶片的重金属元素含量也有着很大的差别。植物叶片中重金属含量与还与采样时间相关,随采样时间的增加重金属含量呈富集状态,在梅卓华和方东等研究中发现,大气功能区的植物叶片Pb含量均随季节变化不断增加,且表现出春季夏季秋季,在秋季植物叶片Pb含量达到最大值。

3.河岸植被缓冲带对水域生态系统的作用

河岸带区域在生态系统中,是水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交界部分,且是一个动态变化系统,具有一定特殊的空间结构,发挥生态服务功能。河岸植被带结构特征的辨别与归类,是研究整个河岸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基本依据。

3.1缓冲作用

河岸植被缓冲带的宽度大小决定其发挥的缓冲作用。植被缓冲带具有过滤、渗透、吸收、沉淀的作用,利用化学、生物,以及机械的方法,可大量减少地表和地下水中存在的沉淀物,氮、磷等元素含量降低以及真菌和杀虫剂含量降低。由乔木和草本植物组成的缓冲带能够更为有效地减少沉淀物的吸附。颗粒较小的沉淀物通过渗透作用过滤,而w粒较大的沉淀物最初存在于缓冲带,拦截3~10m。河岸缓冲带主要利用其自身的吸附、渗透、过滤,以及林下微生物的降解,从而使得来源于林业生产经营中的化学物质总含量减少,有研究表明,植被缓冲带内的地表径流越均匀的分布,其渗透的作用越明显,化学物质的吸附率越高。缓冲带对氮循环的影响,主要通过植物本身的吸收利用和林内土壤中的微生物发挥的反硝化作用。国外研究发现,建立森林缓冲带后,氮的浓度显著地降低了90%。此外,植物缓冲带也可以减少沉淀中的磷含量,通常来看,随着河岸植被缓冲带的增大,磷的吸收量显著增加。

3.2稳固河岸作用

河岸植物缓冲带内的根系能够深入到河岸区域的内部,起到较强的抵抗侵蚀的能力,然而,如果河岸的位置在比较高,根系难以延伸到河堤的堤角处时,就会导致河岸的稳定性下降。在洪水侵蚀与水位间断性短期变动时,草本植物的作用就发挥出具有防洪和防侵蚀的功能,但一旦水位长期较高时,则需要提供更为妥善的方法防止侵蚀。相比与未采用植物缓冲带的河岸,存在植物缓冲带的河岸能够引导地下水逐渐缓慢的进入河流内,从而保证河流的流量趋于稳定。植物缓冲带能够利用其自身功能,不断地吸收地表径流,进而减缓径流流速,最终降低水流对河岸和河床冲刷的影响。

3.3非点源氮素污染防治方面的作用

河岸植被缓冲带利用植被区域的功能,增强对地表径流中氮素的渗入和沉淀能力,缓冲带中的植物还可以吸收部分氮素,微生物作为土壤中主要力量,通过反硝化作用达到将氮素截留转化的作用。非点源氮素污染治理的关键机理就是加强植物吸收与微生物的反硝化作用。

生物质的作用范文3

关键词:认知同化论;高中生物教学

奥苏伯尔(D.P.Ausubel)是当代美国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他经过长期试验与研究,建立了一套新的学习理论,即认知同化论。他提出的认知同化论是教育界的一种革新理论,并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认同。本文就认知同化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做出体会。

一、奥苏泊尔认知同化论的基本内容

认知结构同化论认为,学生从事他们以前没有接触过的全新知识的时候,必须有适于新知识学习的原有的认知结构,学习就是一个同化和发展自身认知结构的过程。同化就是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他们互相保留,互相认知。

(一)认知同化论中的认知

何为认知,认知是指头脑中已有的概念,即个体中的已知,奥苏伯尔认为,学习新知识的基础是建立在认知结构上的。

(二)认知同化论中的同化

同化(Assimilation)是生物体代谢当中的一个重要过程,作用是把消化后的营养重新组合,形成有机物和贮存能量的过程。奥苏伯尔将同化一词意思延伸,将皮亚杰所说的顺应的含义也加入了同化一词。

(三)认知同化论中的三种学习知识的相互作用

奥苏伯尔根据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知识的概括和包容水平不同,提出了三种不同的认知结构的关系。(1)上位学习:上位学习指自身知识认知结构是下位,所要学习的知识处于上位。(2)下位学习:下位学习指自身知识结构占据上位,所需学习知识处于下位。(3)并列学习:即下位同化、上位同化和并列结合同化。在横向上互相吻合。

(四)认知同化理论核心

认知同化学习理论的核心是让学习更有意义。意义学习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学生表现出愿意学习的心态,就是表现出一种需要学习的内容与自己已学的内容建立联系的意愿。(2)学习的内容对学生来说具有一种潜在意义,即能够将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构成联系。

二、怎样使认知同化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起到作用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生物学的教学任务,就是一个认知结构的转换与建构。也是认知结构的同化过程。所以,教师教授知识之前必须要根据学生已知的认知结构采取教学计划,才能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

(一)根据已有的认知结构进行生物教学

根据奥苏伯尔的教学理念,教学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先将学生弄懂了什么,哪些没有弄懂,再根据其知识结构特点进行教学。

1、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

在教师备课前,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已学的知识情况,与新知识有深切联系的概念与学生已掌握的原理尤其要着重掌握,只有掌握了学生的知识情况,才能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策略与方法。同时,因为个体的差异性,每个学生掌握的知识与认知结构也不会完全相同。因为学生认知结构的差异性、多样性,所以教师也要针对这个问题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所以在日常教学中,要通过课间提问、课下交流、日常观察中了解学生的学习与认知方式。

2、发现学生认知结构中的关键

教师教学的目的是将教材上的知识结构让学生同化成为自己的认知结构,形成新的知识体系。而教师的任务就是让新旧知识建立一个联系,实现知识的架构,帮助学生形成新的知识体系。对于许多学生来说,他们能够自己找到新旧知识的支点,那么教师就必须暴露出桥接新旧知识的支点,让学生通过它来学习新知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方法与经验,帮助没有掌握的学生,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吸收知识。

3、关注学生已有认知结构,参考学生认知结构进行教学

学习的新知识需要架构于已认知的知识结构中。就是从已知的知识中推出新的知识,再加以应用。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习者在学习中总是已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理解与架构新的知识。那么教师需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选择适合其知识结构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4、利用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进行生物教学

先行组织者是奥苏伯尔提出的一种教学策略。其核心是,在教师讲授新的知识之前,先教授一个学生能够掌握所将要教学的新知识的一个能够对新知识产生引导性的知识结构,所谓先行组织者。

设计先行组织者,就是对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拓展提炼,设计一个通俗易懂或者直观形象的一个具体模型。使学生不会机械地去记忆,理解问题透彻。

(二)建立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

学生的认知结构就是学生掌握的知识构成的结构。学生的认知结构可以衡量学生的学习质量。所以,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是高中生物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而良好的认知结构需要教师有一个良好的教学计划。

1、同步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

学生的认知结构取决于认知结构,因此,生物学教学必须重视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同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分析教材,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与规律,按教材的知识结构科学地设计知识结构,确定知识的核心点,合理连接各个知识点,使学生掌握的知识牢牢架构在自己的认知结构中,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本质与概念,也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

2、建立良好认知结构的原则

良好的认知结构要循序渐进,融会贯通才能促进结构的组织和完善。按照奥苏伯尔建立认知结构的原则来看,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不光要建立深层次的结构,还要建立整体化的认知结构。深层次的结构使学生容易同化新知识,而整体化的结构会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巩固所学知识。

三、认知同化论对高中生物教学可以起到的实际意义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在了解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理论并实践的情况下,个人认同认知同化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确有实际教育意义。

(一)教学任务目的的分析是在开始教学活动前,预先对学生的认知架构和个人知识进行深入分析,并根据分析成功确定促使学生学习发展的策略,使学生良好吸收生物知识。认知同化理论给教师教学任务的分析与计划提供理论指导。

(二)认知同化理论使生物教学备案符合教学逻辑性。符合逻辑性的教学材料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相符,容易被学生同化吸收。

(三)先行组织者的知识可帮助学生过渡生物教材中难度过高的章节,为学生预先讲解本质,使所学知识文化层次与已有知识文化层次相符,缩小学生认知结构与教材结构知识水平差距。

(四)贯彻同化理论能助教学者确定学生吸收知识的起点与学习倾向,发现学生兴趣,使学生不易脱离原有认知结构水平,学生更易在教学活动中精力集中。

结束语

国家经济事业蓬勃发展,同时教育工作者为了教育事业也自始至终不断追求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应用无数教学方式,开创新式教育思想选取最优教学模式。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理论有效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效率。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原有知识结构,并采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将新的学习方式融汇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形成新的知识结构,才能更好帮助学生提高知识水平,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智能。

参考文献:

[1]陈兰芳.利用认知同化论突破物质的量教学的重难点[J].新校园:理论版,2012(7)

[2]何雪玲.奥苏贝尔认知同化学习理论对现代教学的启示[J].钦州学院学报,2008(1)

生物质的作用范文4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番茄品种为‘金卡红’,属于高感青枯病品种,由广州金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培养番茄所用基质为全价育苗基质(有机质+腐殖酸)5000),由长春市赛世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茄青枯拉尔氏菌菌株Rs-T02由广西大学植物病理学研究室提供,使用时以牛肉膏蛋白陈培养液在28`C 130 r/min条件下振荡培养;3,4,5一三轻基苯甲酸甲醋(MG)为人工合成,纯度大于9900,由阿拉丁试剂有限公司提供,使用时用10%甲醇配制成MG母液。

1.2 番茄根系次生代谢物质的GC-MS分析

1.2.1 样品的制备

番茄种子催芽露白后植人营养钵的育苗基质中,每隔}a灌施20 }ug/mL的MG溶液,培育至苗期(4}-5叶期),一部分番茄苗用于制备苗期样品,另一部分移栽至大田,每隔to a灌施500 }ug/mI_的MG溶液,连施3次,之后按照常规对番茄植株管理至开花结果期,以。.1%甲醇溶剂处理为对照。苗期和开花结果期番茄根系次生代谢物质样品的制备方法如下:取根系组织清水冲洗,将表面水分吸干,加人液氮研碎,称取3. 09,快速装人离心管中,加人2 mI.氯仿,置于涡旋振荡仪上振荡15 min,之后冷冻离心5  min。移取上清液1 mI,加人一定量无水硫酸钠,0. 22 um有机滤膜过滤u。一“〕。每个处理15株,3次重复。

1.2.2 番茄根系次生代谢物质的GC-MS分析

    采用美国Varian 300-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分析。气相色谱条件:VF-5MS石英毛细管色谱柱(30 mXO. 25 mmXO. 25 }um),柱温:50 C保持2 min,之后以5 `C /min的速率升温至290 C,保持15 min,载气:He,进样温度:250 C,进样量:1砰,分流比2;质谱条件:EI(电子轰击):70 eV,倍增器电压1 250 V,扫描质量范围(m/z) 45 ^-500。通过谱图库检索鉴定化合物,采用总离子流色谱峰的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种成分的相对含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MG防治番茄青枯病的物理作用方式

   表1中MG扩散作用测定结果显示,当M(的浓度分别为10 }ug/mL和20 ug/mI_时,施用MG 24 h或者48 h的各处理的防治效果均在80%以上,且各处理之间的差异不显著,这说明MG有快速扩散作用。在测定MG向顶输导作用的试验中,MG浓度为20 }ug/mI_的植株发病率为6000,即使MG浓度提高1倍,植株发病率仍达到56. 67 0 o,对照植株的发病率为66. 67 0 o,三者之间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表1),这表明MG的向顶输导作用很弱。向基输导作用的测定试验中,20 , 200 }ug/mI的MG处理以及对照植株发病率分别为63.3300,58.33%和6500,施药与不施药处理差异不显著(表1),由此说明MG向基输导作用很弱。

另外从表1可以看出,MG处理番茄后,在间隔不同时间接种的植株,其发病情况有所不同。随着间隔时间的延长,发病植株有所增加。接种30 d后调查植株发病情况,MG处理当天和间隔5d后接种植株的发病率较低,分别为6. 67%和3.330o;MG处理后to a和15a后接种的植株发病率基本一致,分别为23. 33%和250o; MG处理后20 d接种,植株发病率为400CK的发病率为51. 67 0 o。由此推测M(在温室条件下的持效期可达到15 d,并且对控制番茄青枯病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当番茄先接种青枯病菌5d后再施用MG,防治效果仅为13. 03 0 o,这说明MG对番茄青枯病的治疗作用很差,因此,MG主要是作为预防保护剂对番茄青枯病起作用的。

2.2  MG对番茄根系次生代谢的影响

  试验结果见表2。在鉴定出的36种化合物中,苯甲醇、水杨酸甲醋、棕搁酸、顺式一11,14一二十碳二烯酸甲醋、硬脂酸、2,2一亚甲基双一(4一甲基一6一叔丁基苯酚)、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醋、维生素E、豆}`a醇、片谷幽醇以及Cholest-5-en-3-ol, 24-propvliden}, (3beta)等11种化合物在所有处理的番茄根系中均被检测到。番茄根系在不同发育阶段次生代谢产物差异较明显,与苗期相比,成熟期的化合物减少了12种,新增了8种。另外,十五烷和木栓酮只存在于育苗期施用M(的处理中,节基腆、蔗糖、乙酸环阿屯醋3种化合物仅存在于移栽后施用MG的番茄根系中。

  表2所列36种化合物中,目前已知具有抑菌杀菌生物活性的物质有豆幽醇Ci2-ia7谷幽醇仁川、香叶醇Cis-i6〕以及木栓酮Cuai7等4种。4个处理中都含有豆}`a醇和居谷}`a醇,均表现为施用M“后的含量明显增多。对于豆}`a醇,育苗期和移栽后施用M(的处理组其含量分别为17. 09%和8.7800,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增加了45. 45%和68. 85 0 o;对于片谷幽醇,育苗期和移栽后施用M(的处理组其含量分别为5. 3%和6.1300,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增加了133. 84%和156. 78%。番茄育苗期对照组和MG处理组均未检测到香叶醇,移栽后MG处理组香叶醇含量为6.2700,为对照组的162. 44 0 o。木栓酮为育苗期MG处理组番茄根系中新增的化合物,但在移栽后的MG处理组及对照组中均未检测到。

  对照和MG处理间物质含量差别较大的次生代谢产物还有己内酞胺、顺式一11,14一二十碳二烯酸甲醋、亚麻酸、苯甲醇和水杨酸甲醋。前3种化合物均表现为MG处理后含量明显降低,苯甲醇和水杨酸甲醋则表现为在苗期MG处理中含量降低而在成熟期MG处理中含量升高。 

3 结论与讨论

   在病害防治中,明确一种药剂的作用方式能够指导该药剂的科学施用,包括恰当的施用时期、正确的施用部位和使用方式等,对于提高该药剂的防治效果至关重要。根据本研究的结果,3,4,5一三轻基苯甲酸甲醋(MG)对番茄青枯病的预防效果比较理想,但在番茄植株内的向顶和向基的输导作用很差,治疗作用比较弱。另外,MG虽然可被番茄植株根系和根茎部组织快速吸收,但据推测属于短距离的被动扩散,即便MG在番茄植株上有较长的持效期,如果病菌侵人器官距离植株施用药液的部位较远时,药剂也很难达到有效的防治效果。基于此,在用MG控制番茄青枯病时,应当在病菌侵人寄主植物前或刚刚侵人到寄主植物的表皮器官时施用,且药液尽可能分布到病菌易侵染的寄主组织表面。

生物质的作用范文5

[关键词] 计生服务; 满意度; 技术; 作用

[中图分类号] R197.3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2)-02-191-01

乡镇计生服务站的工作内涵是以群众在生育、节育、不育方面的需求为中心,开展以技术服务为重点的优质服务,提供群众满意的宣传教育、技术服务、信息提供、随访服务等综合服务,这其中技术服务网络的服务能力是开展优质服务的重要前提。

1 浙江省临安市的计划生育工作状况 近年来,临安市以稳定低生育水平为中心,在坚持依法管理的前提下,提倡优质服务,认真贯彻落实有关人口计生法律法规,使人口计生工作迈入了法治化轨道。1999年到2000年临安市的计划生育率都达到了98%以上;2005年临安市的全市计划生育率98.8%,获“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市)”称号,也因此进入了杭州市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市)行列。从以上的统计数字中我们可以看出,临安市的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虽然临安市的计划生育率已经连续13年保持在98%以上;出生人口性别比连续15年基本保持在合理水平。但目前全市人口计生形势依然严峻,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任重道远,仅靠过去那种以行政命令为主的简单工作方法已不适应新形势下人口计生服务管理的需要;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机制尚不成熟,人员流向复杂、流动频繁、居所不定等使服务与管理工作常处于被动局面;计生服务站的服务态度相对较差,计生设备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有些地区的计生站的房屋结构不能满足技术常规中对隔离、无菌、消毒等方面的要求,这些结果表明服务站设施设备配置情况尚不具备开展优质服务的基本条件。

2 临安市乡镇计生服务站的服务完善措施 根据目前存在的问题,为全面提高临安市的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全面升级服务的质量与水平,我们有必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2.1 大力引入避孕节育新技术 安全高效的避孕药具提供是优质服务的基础。根据临安市乡镇育龄群众的需求,服务系统的能力和条件,有针对性地引入更加安全、高效、方便、经济的避孕节育方法,可以扩大育龄群众在生育调节中的选择,促进避孕方法知情选择的开展,推动计划生育优质服务。

2.2 加强计生服务网络和设施设备的建设 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网络是落实计生工作、为群众做好避孕节育指导、推行知情选择优质服务工作的主阵地。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后,为群众提供及时、便利、周到和高质量的避孕节育知情选择服务是实行优质服务的关键。因此,要建立和健全县、乡、村三级技术服务网络,确保计生服务站具有充足的业务用房,合理设置的功能科室,尤其是加强手术室的建设和规范;配置和更新必需的医疗设备和器械,搞好医疗环境建设,为提供良好地优质服务环境打下物质基础;同时乡镇计生站应该协同计生办,参与指导村计生专干开展农村避孕药具的发放和随访工作。

2.3 转变计划生育服务理念,强化服务意识 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最重要地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强化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尊重广大群众计划生育主人翁地位。临安市藻溪镇在第一时间成立创建国家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活动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创国优活动的领导;营造良好的创国优氛围,加大对创建工作的宣传;加大投入,按照规划要求规范建设镇计生服务站及村计生服务室,突出“人性化、温馨化、规范化”的布局主题,服务站人员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以深化优质服务,拓展服务内涵,提高群众满意度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各类数据全面进行核对,对几年来的资料进行规范整理归档,加强信息管理;完善利益导向机制,切实保障了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权益,增强了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积极性。

2.4 加强培训力度,全面提高技术服务能力 实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对计划生育服务提出了更新、更高、更细、更优的要求。基层技术服务人员对开展常规计划生育手术,尤其是提供原有的避孕节育方法和手术有一定经验,但在手术服务的规范性上有待加强,另外基层技术服务人员对于开展知情选择优质服务经验不足,缺乏人际交流能力和咨询技巧,而规范的手术服务和良好地人际交流与咨询是开展优质服务的重要前提。因此计划生育技术操作能力和知情选择能力的提高对开展优质服务十分重要。要积极举办各种形式的短期培训班,培养一支想服务会服务的工作队伍,即既有为群众服务的意识,又有为群众服务的基本技能,为开展优质服务奠定良好的组织基础。

2.5 改变传统的宣教模式,提高宣传教育效果 避孕措施的落实离不开群众的自愿接受和积极参与。因此要坚持宣传教育为先导,改进传统的宣教模式,在“知情”上下功夫,引导群众参与知情选择。在宣教内容上,从以往的宣传计划生育政策为主,逐步转变为以避孕节育和生殖健康知识为主;在宣传方式上,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如集中授课、面对面咨询、分类指导等;在宣传材料的开发上,提供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宣传资料(宣传小册、宣传画、音像制品),并开发咨询服务工具如图表、模具、实物和指南,从而使宣传活动达到良好的效果,有利于知情选择的开展和推动。

参考文献

[1] 高尔生,陈锡宽,袁伟等.贯彻技术服务管理条例,推进避孕节育知情选择[J].生殖与避孕,2001,(05).

生物质的作用范文6

关键词:增益生防;物种多样性;农药残留;大田作物;害虫生物防治

中图分类号: S436.8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04.024

增益生防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是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当时农业科学研究人员曾利用柞蚕卵和蓖麻蚕卵等大卵繁殖赤眼蜂,并研制了赤眼蜂人工卵卡全自动机械化生产线,填补了国内外空白,为赤眼蜂的规模化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利用人工卵繁殖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象,丽蚜小蜂防治温室白粉虱,蚜茧蜂防治麦无网蚜,引进澳洲瓢虫防治吹绵蚧等工作,都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使得增益生防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病虫防治方面积累了一定的技术经验。

1增益生防的优势及不足

1.1优势:利用天敌防治害虫

增益生防是通过培养害虫的天敌,将害虫控制在一定的水平范围内,害虫与其天敌保持相对平衡,使其不能够对农业作物造成较大危害。运用增益生防对人、农作物、牲畜更加安全,基本不会造成中毒等现象,也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害虫在天敌的制约下,一般不会大规模增长,这种技术能够长期有效的防治害虫。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进行扩大传播范围,使得农作物种植的收益面积增大。例如利用欧洲瓢虫防治吹绵介壳虫,经过一次释放后建立种群,基本能够使得农作物长期受益。释放白蛾周氏啮小蜂于美国白蛾为害的林间,在5年后其寄生率仍达92%,林间有虫株率控制在0.1%以下的低水平。

1.2局限性:控制技术要求很高

增益生防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需要田间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保证其作用的有效发挥,需要控制在相对合理的范围内,对控制技术的要求很高。害虫天敌的培养、存储、释放、传播等步骤,在实际田间作物种植生产中,推广还比较困难。天敌的专一性较强,不能有效防治多种害虫,如果计算失误,或者对害虫的那樵す啦蛔悖会导致释放的天敌数量过多或者过少,不能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天敌之间的相互作用,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存在一定的风险,使用不当会导致防治成本的提高。

2大田作物利用增益生防的案例

2.1 赤眼蜂防治玉米螟

玉米螟是一种对玉米为害性较大的害虫,经过实验发现,赤眼蜂能够对玉米螟进行有效的防治。相关专业学者曾对玉米螟的防治效果进行了研究。例如,2015年山东省农科院植保所利用工厂化生产的玉米螟赤眼蜂卡,作为玉米绿色增产综合技术模式“绿色防控四结合”中的一项重要措施,与中国农科院合作在武城开展了1万亩次的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示范。在武城示范区玉米螟卵寄生率达94.25%,是迄今为止有关大面积释放赤眼蜂报道中最高的,玉米被害株率8.1%,低于化学防治对照区50%,明显降低玉米产量损失。防治直接成本方面,示范区与对照区基本相当,但由于释放赤眼蜂可完全替代化学杀虫剂的施用,平均每亩可减少农药使用1公斤左右。此外,示范区的物种多样性要显著提高,天敌数量显著增加,对害虫的控害能力显著增强,结果证明其效果非常显著,兼具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在运用赤眼蜂进行防治时,需要选用优质的赤眼蜂卡,工作人员要做好测报工作,科学合理的确定最佳放蜂期,用这种技术方法进行防治,在较大面积的玉米螟防治中成效显著。

2.2应用瓢虫、草蛉、胡蜂等防治蚜虫、棉铃虫

蚜虫、棉铃虫是棉花的主要害虫,在棉花的生长期对棉花的威胁较大。鲁南一些棉花种植区域,在应用瓢虫、草蛉、胡蜂等防治蚜虫、棉铃虫方面有了一定的经验,并且效果明显。棉花在种植过程中蚜虫、红蜘蛛、棉铃虫等害虫十分普遍,尤其是在棉铃期,蚜虫为害特别严重,使用化学农药又极易导致产品农残超标。蚜虫处于低密度时,种植技术人员在田间释放瓢虫,利用瓢虫取食蚜虫的特点,消灭棉花上的蚜虫,从而减少农药使用。另外,种植户在棉花间隙种植苜蓿等植物,不仅覆盖的地表,起到保水节水作用,也为天然和人工释放的各种天敌昆虫提供了便利的生存场所,形成了以天敌防治害虫减少农药用量的良性循环。

3分析讨论

通过以上两个增益生防的实例,可以了解到要想保证防治效果,还需要掌握好实施环境、释放时间、天敌测报等多方面的内容。增益生防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生物防治手段,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研究人员要保持好害虫和天敌的平衡关系,防止出现投放过多或过少,造成防治效果不佳。在进行较大面积推广时,一定要做好对周围环境的保护工作,若受到外界环境的各种影响,可能干扰增益生防的实效。

参考文献

[1]金丹娟,薛仁风,张河庆,曾凡荣,董双林.伯氏嗜线虫致病杆菌蛋白酶抑制剂Xbpi-1对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 Harris生物活性的研究[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2,(04).

[2]王恩东,李超,姜晓环,徐学农.伽马射线辐照拟长毛钝绥螨雄螨对雌螨产卵量和后代雌性比的影响[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