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养殖业的社会效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养殖业的社会效益范文1
社会效益。野生动物养殖业有利于新农村建设,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由于农村壮劳动力大多数外出打工,农村“三留人员”增多,造成老人儿童缺少照顾,生活自理压力过大,农田闲置等矛盾日益突出。大力发展野生动物养殖业,可让农民在山里办产业,在家门口就业,能从整体上提高农民的就业率,从而缓解农村“三留人员”的生活问题。
生态效益。随着社会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饮食要求已由“温饱”型转为“绿色环保”型。生态、环保、健康是现代饮食文化的发展必然,这务必趋使部分违法者为驱逐经济利益而乱捕滥猎,给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带来一定难度。人工养殖野生动物,可以缓解市场对野生动物的供求平衡,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从而达到保护野生动物的目的。
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对策
在十二五期间,重点扶持毫猪、大王蛇、野猪、七彩锦鸡、牛蛙等的人工养殖。县林业局牵头,组织专家及养殖经验丰富的人员举办养殖技术培训班,提高养殖技术。并通过发放养殖技术手册和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向养殖户提供实用技术、政策法规、市场信息等。
做好养殖监督管理,建立龙头企业,成立专业合作社,实现龙头+合作社+农户的办法,带动养殖业的发展。力争到十二五末,发展龙头养殖户3到5家,发展养殖户200户以上,形成专业合作社2家以上,产值达3000万元以上。这次,组织野保专家对全县15个野生动物养殖户进行了专题调研。结果显示,虽然建始野生动物养殖业取得了一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仍存在规模小,科技含量低、开发深度不够等缺点。
调研组就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农户对野生动物认识不够,对一些法律、法规了解不够明确;缺乏相关扶持政策,资金筹集困难;没有形成产业链,限于“单打独斗”和“小打小闹”,养殖、销售脱节;深加工技术薄弱,没有充分利用产品的应有价值。
只有充分利用政策引导和机制创新,才能促进野生动物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如果阻制人工驯养野生动物,必然导致野生动物人工养殖产业萎缩,使保护事业无法与社会经济、群众利益和市场需求相结合。只有以保护为基础,科学、合理地利用人工培育野生动物资源,才能最终实现野生动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养殖业的社会效益范文2
该奶牛场始建于2005年10月,目前存栏1000头。养殖场建有1000m3沼气池,牛场粪便发酵年可产沼气36.5万m3,生产液态、颗粒肥料1.64t。沼气一部分供应牛场周边森罗寨村农户作为生活用气;一部分供应牛场生活用气、挤奶大厅生产用能和沼肥烘干燃料。沼渣沼液将供应到附近饲料地、大棚蔬菜、瓜果种植、大田种植灌溉施肥。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一、经济效益
年生产沼气36.50万m3,按每m31.5元计算,可收益54.75万元。所产沼气提供附近农户的生活生产用能,其余部分供奶牛场自身生活生产用能、沼肥烘干和挤奶大厅用能,共计可替代天然气21.90万m3。年生产沼渣液肥1.64万t,基本可以满足20亩饲料地、50亩大棚蔬菜、200亩瓜果种植,930亩大田种植灌溉施肥,并增产35%,按现有每亩收入增加40元测算,可新增效益4.8万元,年净增效益59.55万元。
二、社会效益
1、改善农村环境,有效利用畜禽粪便
项目日处理鲜牛粪20吨。畜禽粪便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可以有效在减轻养殖场废水对环境的污染,消除人畜粪便等农业及生活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并可以杀灭粪便中部分病菌和寄生虫卵。减少疾病发生,改善农村生活条件。
2、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沼渣液肥的施用,可减少农药用量和污染。施用沼肥或叶面喷洒沼液。能使作物基本不发生病虫害,从而可以减少农药用量,降低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生产出无公害的绿色产品。提高农产品品质,增加农民收入。
施加沼肥可以改良土壤,增加农田肥力。耕地长期施沼肥,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减轻农业污染,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各种养分的含量,有利于促进作物生长和增产和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从而促进农业生态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3、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利用沼肥的生态效益,有效地把养殖业、种植业和企业生产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带动养殖业和种植业的发展,形成良性产业链和无公害绿色食品的生产的良性循环。推动地方经济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达到经济、社会、能源、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
三、生态效益
日处理粪便20t、污水25m3,可缓解项目区的粪污对环境的污染问题,保护项目区水域水质,并可从该项目中获得效益。该项目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
1、卫生效果:未建成沼气工程以前,养殖场及其周围粪污横流、蚊蝇乱飞、疾病传播,建成后可有效杀灭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卯,减少人畜病害。
2、改善水环境:沼气工程的建成运行可降低粪污中的COD、BOD、NH3-H、P等有机质80%左右,从而解决了粪污对地下水的污染。
养殖业的社会效益范文3
关键词:规模养殖场;污水减量化;无害化处理;探索
中图分类号:P20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532075
1 养殖污水的产生和危害
1.1 养殖污水的的产生
规模养殖污水产生由畜禽的尿液、粪便、 冲洗水、 饮水的滴漏、 雨水以及粪水养殖饲料等混合组成。由于养殖管理的力度不同,污染量也会有很大差距。经统计,养殖猪的污染量最高,其次是牛和家禽类。
1.2 养殖污水的危害
养殖污水含有高浓度的氮、 磷等有机物,这些有机物耗尽水中的氧气,使水质变性、变色、变味使水体浑浊,破坏水质的性状和功能。
2 养殖污水的减量
对养殖污水的减量需要从污水的产生来源着手。及时清理粪便,对产生的粪便采用现代化处理工艺,减少冲洗的用水量;做好雨水引流的的防备设施,防止雨水与污染水污染周围环境;改善饮水器的结构装置,避免漏水,减少污染,减少含氮、磷等成分高度添加剂的使用,选择生态制剂对环境污染危害少的添加剂。
3 污水处理技术
目前随科学技术发展,我国陆续采用高科技术处理污染水,减少污染。对养殖污水的处理手段也越来越合理化、科学化、规范化,国内主要采用处理手段有还田利用、 自然处理、 工业化处理和人工湿地处理等处理技术,自然处理和工业化处理都利用了厌氧和需氧原理,还田利用和人工湿地处理利用植物氮、磷吸附原理,还可以根据污染水的特点采用粪便处理技术,这些技术包括物理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生物综合处理技术等。
4 组合处理养殖污水的模式和实践
4.1 组合处理养殖污水遵循无公害、生态、 经济、低耗、减排的原则
规模养殖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灵活应用组合污水处理各种技术,进行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等多种处理。技术控制是对养殖业污染水的全程监管和管理的重要内容。目前实践中采用沼气发酵处理,这种处理相比较简单、投入低、效果显著,污水排放沼气发酵处理是畜禽粪利用固液分离设备,把粪渣和污水分开,污水经过厌氧处理之后,产生的沼气用来发电和用作燃料,发酵后沼液用来施肥。这种处理污水的模式已经被广泛应用,实现养殖业污染物的再次利用,创造出一条具有经济效益、环保效益、生态社会效益的途径;利用现代技术将干粪或吸收粪尿吸附物清扫出养殖场,清扫出的干粪经过堆沤后生产有机复合肥,舍中残存的粪尿经过少量的水冲洗后贮存于贮粪池中,有机肥和冲猪舍废水在施肥季节向农田中施用,这是最传统的方式,是最节约的一种方式。
4.2 完善相关养殖业的污染达标标准制度
规定养殖业的规模、养殖业的排放量的标准,建立控制污染的规章制度保障体系。
5 总结
经过近几年我国对养殖业规范化研究与开发,借鉴许多国内外的养殖业管理,认识到处理养殖业污水的任务是十分严峻,减少污水排放的措施需要有广度的实施,规模养殖污水无害化处理任道重远,国家高度重视养殖业发展,推动经济繁荣发展的同时也要加大力度推进养殖业的污水处理技术,广泛运用到各个规模的养殖场,发挥最大限度的减少环境污染,从源头治理、过程治理、综合治理等全方面、全方位的治理。实现养殖业污水的无公害处理技术和规定排放污水达标标准,促进养殖业的生态发展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保证人类舒适的生活环境,保障人类的生命健康,营造一个绿色环保家园。
参考文献
[1] 周国安,吴恩勤,严建刚.规模养殖场污水减量化与无害化处理的探索[J].中国畜牧杂志,2011(04):25.
[2] 周国安,严建刚.规模养殖场污水减量化与无害化处理的探析[J].江苏农业大学,2011(04):15.
养殖业的社会效益范文4
__县位于____地区东南部,东与四川__县隔江相望;本县南部,西部和北部,分别与本__地区的芒康、察雅、__、江达四县相邻。全县共有1镇11乡,157个村委会,县总人口37530人。
县境内幅员辽阔,地形复杂,高山峡谷遍布,江河纵横,台地山地分布极广。共有940.25万亩,耕地5万余亩。全县平均海拔4021.5米。该乡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6.3℃,全年最高平均气温14.6℃,无霜期在80天以上,年降雨量482mm,蒸发量1826mm,日照时间长达2100小时。
__镇是__县城驻地,面积607平方公里,镇境内平均海拔3640米,年平均气温6.3℃,年降雨量约480毫米,年均日照2100小时,年无霜期约80天。全镇31个行政村(58个自然村),其中:3个牧业行政村,全镇1845户,10314人,其中农村户933户,8473人,城镇户数852户,1841人,总劳力4532人,全镇耕地面积16723.58亩人均耕地约2.3亩,草场面积45万亩,森林面积(含灌木林)23085公顷。截止20__年底,全镇牲畜存栏5.4万头(只、匹),人均约占6.3头(只、匹)。
二、发展生猪养殖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随着__县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我县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断的提高,为了使县城干部职工及附近乡村人民群众生活中所必需的肉食得到保障,丰富肉篮子,繁荣市场,促进我县脱贫致富步伐,在该乡发展养殖业就显得十分的重要和必要。
(一)可行性
1、党的以来,两个长期不变政策和国家扶贫政策的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特别是中央第四次__工作座谈会与全区扶贫工作会议的召开,更加激发该乡人民为改变家乡贫困落后面貌,早日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要求发展个体养殖业的愿望日益迫切。为了通过养殖生猪、生鸡摆脱贫困,他们在各方面都做出不懈努力,利用空地修圈、开荒,学习科学的饲养方法等。我们认为在该乡兴建和发展养猪、养鸡业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同时也是符合我县和该乡的实际情况。
2、由于该乡地处县城驻地,县城城镇常驻人口3200多人,一是干部职工家属子女常住人口1300多人;二是流动人口和流动常住人口1900多人;三是县城附近居住着__乡大量的农牧民,因而具有广阔的销售市场,使生产出的肉、蛋、禽能直接销售,产生经济效益,增加群众收入。
3、该乡还具有饲养生猪、生鸡的众多优势;一是当地海拔3640米,年平均气温高,适宜各种生猪及鸡的生长;二是当地的交通方便,饲料充足,可保证养猪户所需的物资及消费物资供应;三是有县兽防机构雄厚的科学饲养技术的指导和医疗技术的保障;四是水电方便,距市场近且有可靠的消费群;五是养殖场所在地有大片荒地可供开发利用,种植饲料,降低养殖成本。
(二)必要性
1、在我县机关驻地,随着人民思想的解放,消费观念得到了转变,生活水平提高后,对物质生活的需求也就不断提高,但是仍有一部分人民群众没能摆脱贫困。饲养生猪后,可在一年之内直接增加他们的现金收入或将猪肉直接用于改善生活,提高实际生活水平;帮助他们从发展经济的角度,彻底脱贫致富,并逐步迈入小康,进而促进我县经济的发展,市场的繁荣;同时对我县的局势稳定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2、蛋、禽、肉在我县市场上是奇缺商品,使人民生活得不到合理的调配。夏秋两季平均两三天才有一头鲜猪肉上市,到了冬春季节,市场上的鲜肉更罕见,就连冻肉都是极少数商贩从内地购进,只是短短几天便销售一空,不但价格昂贵,而且有时还是带腐变质的猪肉。鸡蛋全靠外运,不仅不新鲜而且价格高,为了使干部职工能吃到优质新鲜的蛋、禽、肉,稳定人心,平抑市场价格,繁荣市场经济,提高生活水平,在该乡发展养殖业显得十分必要,意义也是相当的深远而重大。
三、饲养规模
养殖场初步设计饲养生猪200头,养鸡1000只,养殖开荒40亩,作为饲料种植基地,采取集中饲养的方式。
四、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1、生猪一年出栏,按月10头生猪预算,每头产净肉180斤;按市场最低价10元/斤计算,月收入1.8万元。此外,每头猪杂约60元,月收入600元。每月合计收入1.86万元,年收入达22万元。
2、4头猪种年产猪仔30只,按市场价格300元/头计算,又可创收0.9万元。
这样该乡养猪业收入可达23万元,扣除饲料9万元,当年纯收入达14万元。第二年随着养猪业步入正轨,有了方法和经验后,启动资金及其它不可预见资金可减少1万余元,加之开荒种植饲料,使养猪成本降低,年产值纯收入17.5万元左右,第三年产值纯收入可达21万元左右。
3、年出栏鸡300只,每只50元,年产值1.5万元,月产鸡蛋3600元,每个鸡蛋0.6元,月产值0.22万元,两项共计年产值2.64万元。
4、另外猪粪,所带来的间接肥效益也明显。将200头生猪所产生的粪便深施100亩耕地,相当于每亩深施化肥20斤,则可节约化肥20__多斤,每斤按0.5元计算,可节约经费1000余元;亩增产粮食按200斤计算,共可增产粮食2万斤,折款3万余元。
(二)社会效益
1、作为县级财源建设工程的养殖业投产盈利后,按年平均效益,年纯收入20万元计算,可使200人脱贫,并逐步过上富裕的生活。当贫困户受到养殖的实惠后,就会扩大饲料养面,发挥辐射作用,带动该乡人民一起走发展养殖业致富之路,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打下了基础。
养殖业的社会效益范文5
关键词:畜牧养殖业;污染分析;清洁生产技术
中图分类号:X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6)04-0052-01
随着我国畜牧养殖业的高速发展,因其导致的各种污染问题也引起了广泛关注。因此如何在保持畜牧业高速发展的情况下降低其带来的污染,就成为畜牧养殖业在探索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关键问题。本文对养殖业造成的污染及危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及清洁生产技术,供相关人员参考。
1 畜牧养殖业污染及危害分析
1.1 水体污染及危害
在畜牧养殖业中,畜禽的排泄物必须要经过处理才能进行排放,如果不加处理就排放到河流、水库、湖泊当中,很可能对水体造成污染,导致水体发黑、细菌增加等问题,而这种污染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清理。过多的畜禽排泄物可能会破坏土壤自身的净化能力,降低土壤肥力。
1.2 大气污染及危害
畜禽的排泄物可以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下释放出NH3、甲胺、硫醇、H2S、CH4等有害、有毒的气体,而规模大的养殖场可排出更多的排泄物,一旦这些排泄物超出了区域大气的承受能力,就会改变一个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严重危害到周围居民和动物的健康。
1.3 农田污染及危害
部分地区的畜禽养殖户缺少必要的环保知识,直接把未处理的畜禽粪便作为肥料施加到农田当中,导致禽畜排泄物中的寄生虫卵、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直接污染农田,并且过多的肥料被施加进农田里,可引发农作物贪青、疯长等情况,最后推迟农作物的生长日期,甚至对土地造成难以恢复的损害,降低农户利益。
1.4 传染疾病及危害
近年来,世界各国人畜共患传染病时有发生。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已经确认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已经有100多种,这其中与牛、羊、猪等家畜有关的传染病就已过半,如结核病、日本乙型脑炎、布鲁氏杆菌病、口蹄疫、破伤风、狂犬病等。人猪共患的传染性疾病有30多种,人禽共患的传染性疾病有20多种,如禽伤寒、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给人类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
2 畜牧养殖业的污染治理及清洁生产策略
2.1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畜牧养殖业生产中,养殖场的建设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必须经过系统、全面地规划,务求布局的合理性,保证养殖场和居民点、水源、农田等都有一定的安全距离,并且根据当地土地容纳排泄物的能力和粪便自处理水平来控制畜禽养殖场的规模。
2.2 建立健全环境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养殖场建设环保审批制度、排污申报制度和排污许可证制度,对养殖场基础设施的建设严格按照“三同时”方案施行,养殖场粪污处理工程应该和主建筑同时投入使用,对于那些已经建成但是超标排放,污染严重的畜禽养殖场应该予以改造和重建。
2.3 开发粪污处理方法及技术
在畜牧养殖业中,畜禽的排泄物是一个十分巨大的污染来源,“无害化处理”就是把畜禽的粪污通过一些技术进行处理,以达到不损伤人类身体健康的标准,尽可能降低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保证处理后的畜禽排泄物可以运用到农田中,并且不会对农田产生不可逆转的损害。畜粪还田利用前必须经过高温堆肥或沼气发酵处理,防止病菌、病毒及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扩散。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系统包括畜禽粪便的收集、运输、贮藏、处理和应用。无害化处理技术的选择应综合考虑畜禽的种类、饲料、场所及其附近的农作物种类和地形、离水源及居民区的距离等因素。
2.4 建立区域循环经济模式
养殖业的社会效益范文6
项目地址:陕西省武功县武功镇聂村
项目负责人:崔义峰 陈科宁
技术依托单位:陕西正大有限公司
概 述
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号召,顺应国家产业政策,拟在我省扶县武功县武功镇建立基础母猪300头商品仔猪猪标准化繁育基地。
近年来,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对优质商品仔猪供不应求。而且农户素有传统养猪习惯和经验,养猪生产已逐步地向集约化、标准化的方向转变。
建设优质生猪良种繁育项目,可以同蔬菜、苗木等种植产业有效结合:养猪业可以提供种植产业优良的有机肥料,提高蔬菜果品质量,二者结合相得益彰。并可以有效调整并优化农村农业内部结构,促进农村养殖种植产业升级、农民增收,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者统一。
第一章 项目背景、目的及意义
第一节 项目建设背景
据统计的现状:20__年,全国存栏48200万头,出栏61800万头,猪肉产量4702万吨,而真正好的品种仅占当年肉类总产量的14.9%。
陕西省近年来以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建设畜牧业强省,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实现了全省畜牧业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为适应陕西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而兴建的标准化养殖项目。该项目将采用“种猪基地自繁自养”的经营方式和“同源引种、分段饲养、全进全出、科学管理”的经营方针,创建绿色肉品养殖基地。
第二节 项目建设的目的
一、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推进三元杂交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建设步伐。
二、促进农村产业化结构调整,培育壮大主导产业
三、发展绿色品牌产品,带动区域养殖规模。
第三节 项目建设的意义
一、该项目建设是消费市场的需要。
随着食品安全问题日渐突出,消费者对畜禽产品的安全、优质、新鲜及品牌意识不断增强。
二、本项目的建设是提高养猪生产效率,降低养猪生产成本的需要。
三、本项目的建设是养猪业标准化发展的方向,是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需要
四、推广标准化养猪利国、利民、利场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市场需求分析
第一节 市场分析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安全、新鲜、优质的猪肉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但优质安全的猪肉食品较少,因此,肉猪销售市场潜力更大,而且售价比一般猪肉市场售价高,带动了当地农民养猪增收,发展了当地经济。
一、产品市场供求现状
1、生猪需求持续快速增长,母猪补栏难以同步,正是切入和发展的良好机会
2、生产效益显著,生猪补栏谨慎
3、猪肉价格市场分析
根据农业部对347个县的定点调查,20__年4月末,肉猪的市场价格为110.65元/千克,同比增长46.43%;猪肉价格为18.72元/千克,同比增长38.74%。按目前的价格水平,养一头商品猪获毛利300-350元,规模化、集约化养猪企业每头毛利400元以上。
4、我国猪肉消费现状
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20__年1月-11月我国猪肉人均消费量为每月1.67千克,与20__年同期消费量基本持平,占肉禽类消费比重为55.31%。
二、产品市场前景分析
有专家预测,到20__年,我国人口达14亿以上,人均肉类消费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约70千克,其中猪肉约为45千克(占65%左右),猪肉的需求量为6300万吨,以平均体重82千克计算,需出栏肉猪7.[,!]68亿头。
第二节 产品销售
一、自繁自养,标准化养殖,提高蓄牧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进一步完善产业经营模式,是生产经营真正做到种猪供应标准、养殖管理标准、防疫标准、治病用药标准、流通外销统一。
二、实施绿色品牌战略,使企业推销出的产品成为信誉高的著名品牌,并对公司的产品注册商标,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力。
三、应用现代先进的食品生产危害性分析与关键控制点技术,可从良种繁育、养殖育肥的各个环节实行全面质量控制,制定科学养殖生产技术规范和技术管理措施,确保终端产品达到绿色食品标准。
四、强化养殖基地的技术服务与指导,大力推广应用先进的优质高效养殖技术与无公害饲养技术。
五、该项目建成后,建立猪肉定点销售网点,形成信息畅通、反应迅速、高效运营的市场销售网络。搞好猪肉市场信息的搜集、整理工作,拓宽销售渠道,进行网上销售,争取取得最佳的销售效果。
第三章 技术方案
一、技术来源及水平
依托陕西正大有限公司养猪生产管理技术。
二、总经营流程
本项目采用整体经营一体化模式,建立全封闭的良种繁育体系。
三、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的总体指导原则:同源引种、分段饲养、全进全出、四良配套
本项目采用两阶段饲养、“全进全出”的流水线生产工艺流程。 以达到有计划地配种繁殖、合理利用猪舍和相关设备、全年均衡产仔的工厂化生产。
四、 项目技术工艺标准。
品 种:正大优良种猪。
工艺设计:采用正大集团生产流程及标准化设备设施。
布 局:两点式饲养方法,分为母猪区和育成区,所有项目都设参观通道。
生产方式:以周为生产节律,分段两阶段饲养,全进全出。全部生产过程实行电脑控制、自动化饲养方式。种猪年产2.25胎,母猪每胎活仔数10头,母猪分娩率高于85%,仔猪平均出生重1.5公斤,21天断奶仔猪重6.5公斤,断奶仔猪成活率97%。
营 养:采用正大集团养猪标准营养体系,全价颗粒饲料。
疫病防治:采用正大疫病标准化控制。
环境控制:采用正大养猪的环境控制标准,实行温度、湿度、通风、空气质量等综合环境自动化控制。
粪便处理:全部粪便污水采用沼气发酵处理。
五、 疫病防控制度
(1) 按照NY/T 5033的规定要求,建立健全严格的兽医卫生防疫制度。
(2) 种猪必须从无疫病区的种猪场引进。
(3) 种猪引进后至少经4-6周隔离检疫,期间确诊健康无病原体带入的,根据原种场免疫史,对症进行免疫接种和驱虫后,方可进入猪群。
(4) 生产场原有的猪群发生传染病时,要划定疫区,进行封闭隔离,限制猪群移动,加强消毒,禁止工作人员进出,防止疫病扩散,再选择疫苗、血清、药物、以减少损失。
(5) 发生烈性传染病时,对所有的猪只进行隔离扑杀或焚烧,以免疫病扩散。
(6) 每年对猪群进行一次疫情检测,并结合猪群抗体水平修订和完善 免疫程序。
(7) 病死猪及其产品按GB-16584的规定进行处理。
(8) 养猪场定期进行灭鼠和无害化处理,药瓶等废弃物按GB -8596的要求进行处理。
第四章 项目计划目标及主要内容
第一节 主要目标
建设300头基础母猪的标准化商品仔猪繁育基地。
第二节 项目内容
一、建设任务和规模
1、设计原则及建设标准
推行“自繁自养”产业化运作模式确保绿色商品猪产品基地的建立。
2、建设规模
利用养猪场原有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扩建新的猪舍,建设年存栏基础母猪300头、种公猪8头的养猪场。全负荷生产年出栏5000头商品仔猪。
二、项目规划和布局
1、项目布局
分为三大功能区,即生产区、生产辅助区和生活区。生产区包括按工艺流程布置的各栋猪舍、更衣室、消毒室、隔离室、值班室等。生产辅助区包括兽医室、饲料加工间、水塔、配电房等。生活区包括生活办公区等。
第三节 项目的技术关键
一、仔猪繁育工艺
本项目采用自繁自育、两阶段式饲养、“全进全出”全年均衡饲养的标准化养猪生产工艺流程。舍内采用自动引水、人工送料、人工清粪的生产模式。
1、品种选择
采用三元杂交生产商品猪
2、生产工艺
采用分阶段、“全进全出”的生产模式,采用同期措施,批量定期配种,批量生产,以每周为一个生产周期,保持每一生产阶段的固定性。
二、绿色优质商品猪生产要求
生产过程的具体要求是:
1、生产标准化。
2、品种选育、营养科学化。
3、疾病防治规范化,认真贯彻《动物防疫法》。
第四节 项目建设标准和具体建设内容
一、建设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国和国行业标准《种猪场建设标准》以及建设部有关土建标准。
建设工厂化养猪场,猪舍内的环境条件执行GB/T17824.4《中、销型集约化养猪环境参数及环境管理》。
二、养猪场设备
种猪的饲养设备包括猪栏、保育箱、饲料饲喂系统、自动饮水系统、清粪系统、通风系统、卫生防疫系统、供电系统及饲料加工设备。
根据生产工艺各阶段需要的猪栏数进行认真的计算,并留出必要的调动用栏,使猪栏不在任何一个阶段缺少和余剩,既不影响生产,也不浪费建筑面积,使生产车间达到最佳利用,提高生产效率。
第五章 效益及市场风险分析
第一节 效益分析
一、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本项目采用现代化设施养殖三元商品瘦肉型猪,是对传统养殖方式的突破,有利于培植区域支柱产业。该项目的建成可大大推动武功县一方养殖业的发展,带动当地25户农民(每户饲养100头育肥猪),年出栏5000头育肥猪,每户增收3万元。对推动区域养殖业现代化及当地农村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等方面都有积极促进作用。
二、副产品利用分析
养殖业的副产品――猪粪,作为优质有机肥,还田后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当地苹果等种植业的单产和质量。有利于当地生态环境保护,从而使养殖业、种植业形成良性循环。
三、预期经济效益分析
每年出栏优质育肥猪5000余头,直接经济效益可达 150万元。
四、社会效益
实施本研究项目的目的就是探索改善和控制猪舍环境的有效措施,为猪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以保持猪群健康、预防疾病,提高生产力。从这点看,它产生的社会效益是现实的和显著的。
第二节 项目实施的风险分析
对养殖业而言,疫情风险大于市场风险,全面采用“同源引种、分段饲养、全进全出、科学管理”的经营方针,并且由高级兽医专家全程指导,确保疫情的发生和防治。
另外市场风险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如何来掌控这一规律,除了自身的严格管理外必须壮大企业本身的经济实力,在把握市场盈亏周期规律的同时,优存劣汰,更新品种,适时增减出栏数量。
第六章 计划实施进展经费预算及来源渠道
第一节 投资预算
一、项目建设投资估算
该项目总投资36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300万元,流动资金60万元。
1、建设投资
该项目建设投资300万元,主要包括:
(1)工程费用220万元,其中土建工程费180万元,设备购置费40万元。
(2)引种费80万元。
2、流动资金
流动资金以经营成本费用基数,按扩大指标估算法(资金率按20%计)估算,该项目所需全部流动资金60万元。
三、资金筹措
该项目总投资360万元,其中:项目单位自筹资金为120万元,个人贷款资金80万元,需 财政配套支持资金160万。
四、资金使用和管理
1、资金使用计划
该项目申请的地方配套资金主要用于项目的引种费以及设备购置费及部分土建工程。
自筹资金主要用于项目其余的土建工程费、工程建设其它费用和铺底流动资金。
2、资金管理
建立严格的资金管理制度,设立专门账户与项目资金核算机构,接受商业银行及财政部门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与检查,确保发挥资金效益和项目的顺利实施。
五、销售收入估算
该项目全负荷生产年销售收入为150万元。
第八章 可行性研究和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