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工理论基础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工理论基础范文1
【关键词】变电站工程;地基处理;处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TM4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地基作为工程建设的基础环节,对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发挥着关键性的决定作用,谨慎做好工程的地基处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而对于变电站工程的施工建设而言,建设单位也必须给予其地基处理工作足够的重视,选用有效的方案严格落实好具体的处理细节,才能够切实地保证变电站工程的建设质量。在变电站的工程建设中,天然地基土不能满足工程需要时,就需要进行地基处理。地基处理影响着变电站建设投资,且对变电站将来的运行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
制定地基处理方案需要考虑的问题
1.1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
地基处理方案的选择必须保证其经过处理的地基具备足够的稳定性及承载力。不仅要能满足其他工程的城中需求,还需保证施工机械及施工人员等的重力原因导致地基产生变动。决定地基承载力及稳定性的原因取决于工程单位面积的四级所能够承受的建筑物下压的重力和工程地基所具备的土壤内摩擦角度。建筑物在建设中与竣工后产生大幅度下沉的这要原因是地基处理工作没有处于建筑物下压重力的有效承担范围内表征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的主要参数是地耐力,即单位面积所能承载的建筑物下压力和土壤的内摩擦角。建筑物不正常下沉就是地耐力不足导致的,土壤内摩擦角太小,母线构架会在横向荷载下发生倾覆。所以在研究地基处理方案时必须全面的考虑到承载力以及稳定性的需求,以此保证地基工程能够顺利有效的实施。
1.2沉降、水平位移及不均与沉降、渗流问题
工程设计人员在策划地基处理方案时,更应该考虑到的问题就是渗流、沉降和水平位移的问题。目前为止,变电站的工程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软土地基的问题。因为大部分软土地基都具有一定的水分,一旦地基水力或渗流量超出地基允许最大值时,就会导致地基建设呈现出管涌和潜蚀的问题。由此引发工程基地失稳而导致工程质量事故。而地基沉降及位移的问题来说,工程的地基建设通常都会产生某种程度的水平位移或基础沉降,此后,建筑才能够最终稳定下来。但变电站工程基地的过度沉降及位移就会引起建筑的使用质量,最终导致建筑物的损坏。在位移和沉降的的破坏中,最严重的建筑问题就是不均匀沉降。所以地基建设人员必须能够保证对这几项问题得到最好的解决。地基问题往往是相互关联的,工程在设计中只要遇到问题时,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来处理。以保证施工工程顺利进行。2.变电站工程建设的软土地基处理的实践以及机理 变电站工程建设的软土地基处理的实践以及其机理: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建设面临最普遍的问题就是不良地基即软土地基。变电站工程的建设也是其中之一,工作人员对变电站工程的建设进行的地基处理其实最主要是处理软土地基的问题。软土地基通常含有某些有机物质的软弱土层,具有较高的压缩量。这种软土层一般指是由含有较多粉土、粘土等细微颗粒的松软土或者是松散砂、泥炭、大孔隙的有机土等构成,所以在地基建设前,施工单位要对这种地质进行完善和处理。以此保证地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以下是关于变电站工程建设的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
2.1完善软土地基处理的施工准备工作 在变电站工程建设单位在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前要做好地基处理的准备工作,
(1)需要对施工建设单位的地质勘测人员必须对软土地基进行详细的勘测,尽可能较多的掌握较多的软土地址的性能、软土层分布结构、土层厚度以及有无硬壳层等较为详细的资料。
(2)施工设计人员要根据地质勘探资料对软土地基做好严密的设计方案。明确变电站施工对于软土地基施工的具体要求以及软土地基与正常地基之间的差别,还要对处理目的、范围、技术指标等各项问题进行精确列项,以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3)为了避免地基处理时出现各种复杂的问题,施工单位还需要对附近地区的建筑建设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进行参考,并掌握此地基有无特殊要求。
(4)建设单位要针对变电站工程建设的某些机房、设备等特殊工程对于地基的具体要求,结合施工场地的地下管线分布状况或地下工程等进行有目的的施工,避免地基处理对其他已有的工程造成破坏。然后,施工建设人员根据各项施工要求以及资源条件等,来最终确定施工处理方案。2、变电站软土地基处理的实践及机理 (1)地基处理一般可采用换填法。这种软土地基的换填法主要应用了膨胀土、淤泥及淤泥质土、素填土、冻胀土、古井、暗塘、坑穴等地质的处理中,可通过挖、填、换三种方法将软土地基处理到正常地基状态。
“挖”是指工作人员要将软土地基的表面涂层挖除,为了保证在较为坚硬涂层上或承载力较大的大块基岩上,其前提是要保证上部变电站工程不需要过大的荷载力,且软土层并不很厚的情况下才可实施。
“填”则是施工人员在面对面积大且厚度相对较深的软土层施工的情况下,可直接用好土、矿石、砂石等在软土层基础上进行回填,使得在软土层完成基础沉降之后获得最终地基所需求的硬度。
“换”则是指施工人员要先将表面的部分软土层挖除后在按照下面土层的性能来填筑砂垫层、灰土垫层、碎石垫层等,其采用的是“挖”和“填”的结合使用的手法。
(2)采用桩基结合排水预压法来对基地进行处理。
对变电站软土地基的处理还可采用桩基结合排水预压法来对地基进行处理。桩基的处理方法主要是指水泥土搅拌桩、砂桩、水泥土喷粉桩、沉管碎石桩等桩基,为了保证软土层厚度超过临界桩长的基础上,将各种桩全面的贯入软土层内,使用桩基进行处理能使软地基得到桩基的支撑,同时也能行之有效的保证此项工程的顺利实施。当上述工程完成是时,即可采结合排水预压的方法,使软土地基在桩基的压缩作用下实现排水固结,最终达到需要的建设硬度及稳定度。而排水预压法又分为加载预压、超载预压、真空预压等几种方法。需要消除主要的固结沉降时一般采用加载预压。超载预压则可以应用于含有较多有机质的软土层;而真空预压则是通过塑料排水板插入软土地基,然后结合压力吧软土地基中还有的水量排出。使软土地基最终达到预期的标准,以此提升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结语
变电站的地基处理存在普遍的规律性以及一定的特殊性。变电站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遇到软土地基等不良地基环境是极为正常的,施工建设单位在进行建设时,要提前做好应对措施,争取为变电站整体工程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地基条件。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应根据地质勘查报告,结合当地地基处理的经验,制定出经济安全的合理方案。【参考文献】
[1]罗伶.某变电站主变压器基础地基沉降分析与处理[J].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2)
电工理论基础范文2
【关键词】:水利水电;基础;处理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由于水利水电施工的工程很复杂,范围很广,在加上其项目流动性很大,其中结构的类型、质量要求、施工周期、自然条件等方面都不同,就很容易导致在施工中出现各种的质量问题,会直接影响整个施工项目的进度,从而造成经济损失,正是因为水利水电的施工中基础的施工阶段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其施工的难度大而杂,因此,专业技术人员需要对基础处理技术的重点、要求、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以便及时解决问题。
一、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的要求
1、要具备地基与基础的施工图纸、地址勘察报告、相关的技术文件、掌握施工地区内的地址情况是怎样的。
2、在开挖前,要严格的按照施工方案的各项内容规定执行,在将施工的范围内的各种建筑物、管线、树木等物体进行妥善的处理。
3、假如施工的地点在山区内,要了解当地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等,做好土方在施工的会出现滑坡时预防措施。
4、在将积极设备开往施工现场的时候,要事先做好对公路加宽、加固的工作。
5、将测量的定位控制线、水准基准点等的尺寸做好复核、保护并且经常复测,同时办理预验手续,另外,场地不能有尖锐凹凸不平的地方,使其表面的坡度符合排水的要求,最后,开方挖土低于地下水位的基坑(槽)、管沟时,应根据地质勘察文件及资料,采取排水措施,降低水位;一般应降至低于开挖底面的50cm,然后再开展作业面。
二、基础处理的主要目的 目前,对基础处理的目的的提法也不统一,水工建筑物基础施工时,应当保证建筑物在整个施工和运行期中的可靠性、耐久性和经济性;保证基础承载能力和建筑物的稳定性,保证建筑物及其基础的使用寿命;保证减小位移、改善建筑物―基础体系的应力应变状态;降低扬压力和渗漏量。 混凝土重力坝坝基处理的目的主要是:增加基岩强度,提高弹性模量,使岩体均匀,以满足承载能力和减少不均匀沉陷的要求;使基础有足够的抗渗性以满足渗透稳定的要求;减小坝基扬压力以满足抗滑稳定;控制渗漏量在规定的范围以内,以减小水量损失和足够的耐久性,并防止基岩性质在水的长期作用下发生恶化。 如混凝土重力坝的基础经处理后应满足下列要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以承受坝体的压力;具有足够的整体性和均匀性,以满足坝体抗滑稳定和减少不均匀沉陷;具有足够的抗渗性,以满足渗透稳定、控制渗流量的要求;具有足够的耐久性,以防止岩体性质在水的长期作用下发生恶化。 如混凝土拱坝的地基经处理后应达到下列要求:具有足够的整体性和稳定性,保证抗滑安全。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能承受拱坝传来的力和各种荷载,不发生不能容许的变形。具有足够的抗渗性和有利的渗流场,满足渗透稳定要求,降低渗透压力。具有足够的耐久性,以免在水的长期作用下恶化。坝体和接触面的形状适宜,避免不利的应力分布。
三、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常用方法及其特性改善1、强透水层的防渗处理
以大坝为例,刚性坝基砂、卵、砾石都属于强透水层,一般都加以开挖清除,土坝坝基砂、卵、砾石层因透水强烈,不仅损失水量,且易产生管涌,增大扬压力,影响建筑物的稳定,一般都加以防渗处理。处理的方法是:将透水层砂、卵、砾石开挖清除回填粘土或混凝土,构筑截水墙。利用冲抓钻或冲击钻机作大口径造孔,回填混凝土或粘土形成防渗墙。利用高压喷射灌浆方法修筑水泥防渗墙。水泥或粘土帷幕灌浆。坝前粘土或混凝土铺盖,延长渗径;设置反滤层。
2、液化土层的处理
液化土层是指无粘性土层或少粘性性土层在静力或振动力作下。孔隙水压力上升,抗剪强度瞬时消失的土层,土层的液化可使地基沉陷、滑移失稳、危及上部建筑物的安全。常用处理的方法是:
(1)将可液化土层开挖清除,置换其他强度较高、防渗性能良好的材料。
(2)振冲挤密或分层振动压实。
(3)四周用混凝土围墙封闭,防止其向四周流动。
(4)穿过可液化土层设置砂桩或灰土桩,或设置砂井。
3、坝基涌泉的处理
坝基涌泉或来自基岩裂隙、松散土层或来自喀斯特管道。可能造成土坝的管涌流土破坏造成坝身不稳定。也给混凝土浇筑带来困难,甚至形成漏水通道,因此必须妥善加以处理,处理原则是能堵则堵,能排则排。涌泉处理一般常采取的办法如下:(1)对基岩涌泉,能封堵者予以混凝土封堵,涌水量大者,引水入集水坑,回填砾石,并预埋灌浆管。然后抽水并回填混凝土封堵,后期再进行回填灌浆。作为土坝基础,于混凝土盖顶上再铺粘土。(2)在涌泉出口安装活动逆止阀门,使其可向库内涌水。
4、地基处理的特性改善1)改善剪切特性地基的剪切破坏表现在水利建筑物的地基承载力不够;使结构失稳或土方开挖时边坡失稳;使临近地基产生隆起或基坑开挖时坑底隆起。因此,为了防止剪切破坏,就需要采取增加地基土的抗剪强度的措施。 2)改善压缩特性地基的高压缩性表现在建筑物的沉降和差异沉降大,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提高地基土的压缩模量。 3)改善透水特性地基的透水性表现在堤坝等基础产生的地基渗漏;基坑开挖过程中产生流沙和管涌。因此需要研究和采取使地基土变成不透水或减少其水压力的措施。 4)改善动力特性地基的动力特性表现在地震时粉、砂土将会产生液化;由于外荷载或打桩等原因,使邻近地基产生振动下沉。因此需要研究和采取使地基土防止液化,并改善振动特性以提高地基抗震性能的措施。 5)改善特殊土的不良地基的特性主要是指消除或减少黄土的湿陷性和膨胀土的胀缩性等地基处理的措施。
结束语:
在水利水电的工程建设中,基础的处理技术是十分重要的,地基和基础是水利水电工程的生命线,然而基础工程和地基处理又是整个施工的重要环节,因此,作为专业的技术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提高自身的技能和素质,严格的按照施工的标准进行作业,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黄功学,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1
[2]王仁超、杨、吴艳,水利水电工程安全问题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04.5
[3]王竹萍,不良地基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影响[J];人民黄河。2008(6)
电工理论基础范文3
各类水利水电项目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移民安置问题,土地利用问题,施工中乱堆弃渣,挤占耕地;水流控制问题,截流蓄水影响下游用水,施工废水、生活污水污染水质;爆破与噪声对人群及周边动植物栖息的影响;水质、水温等水体参数变化问题,对水生动植物及下游需要灌溉的农作物影响等。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具有不可逆性和长期性,因此应高度重视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期环境保护工作。针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各个环境要素的不同,其环境监理主要控制要点如下:重点监理施工废水处理措施的设计、施工、使用及运行情况和废水排放情况;关注砂石料生产及运输的扬尘采取的除尘措施及效果;关注施工场地及设备的选址是否避开环境敏感点,是否采取低噪声设备和降噪措施,有无发生噪声扰民事件;监理垃圾收集点布置是否合理;要注意跟踪是否存在地表植被破坏和占压面积增大的情况,是否对珍稀动植物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关注工程扰动面积是否超出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弃渣是否运至弃渣场,并按照“先挡后弃”的原则采取防护措施,土石料、弃渣场的选址是否符合要求;监理是否落实了水生生态保护措施,是否采取鱼类产卵场、索饵场、洄游通道等鱼类栖息生境保护措施;等等。而针对某项工程的不同阶段,也可以制定和落实不同的监理要点:
1.1设计阶段环境监理要点审查施工设计在施工文件中是否采用了国家明令禁止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施工设备,对于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的施工方法予以及时纠正;对枢纽工程的主坝、副坝的坝址、溢洪道、输水洞的选址,输水工程的选线情况进行核定;对项目的料场、渣场的选址进行核定。对照环评审查项目初步设计有哪些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措施未落实,环保设施的投资概算是否满足工程环保措施的建设要求,施工图设计中有无遗漏和疏忽的环保问题;审查枢纽工程的施工设计,对主体工程的设计提出环保专项意见,对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的设计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审查输水工程设计管线穿越的河流、公路、自然保护区是否采取确实可行的保护措施、水土流失防护措施。审查项目风险防范措施的设计是否落实环评及批复要求,审查项目环境风险应急预案的制定情况。审查施工期对含油废水、生活污水采取的处理措施,处理效率是否符合环评及批复要求。参与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的技术交底,提出环保合理化建议和意见,等等。
1.2施工期间环境监理控制要点监理主坝及副坝的建设地理坐标与环评要求是否一致,主坝防渗体施工是否采用合理施工方式,另外是否按环评要求设置相应的防护措施。监理溢洪道、进水塔和导流洞的施工是否采用设计要求,相关设置是否符合环评及批复要求,对主坝两侧山脊的施工是否采取确实可行的生态保护措施。监理输水工程施工管线穿越的河流、公路、自然保护区是否采取确实可行的保护措施、水土流失防护措施。重点监理开挖场地的工程施工是否落实环评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等等。对水利水电项目涉及的动迁移民,要监理在造地过程中,是否采取有效的水土流失临时防护措施;监理是否按环评要求在新建住宅区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建立固体废弃物集中处理制度;是否按环评及批复要求设置后靠安置点、异地集中安置点、各乡镇安置点。在文物保护方面,监理项目施工期间对发现的文物是否按照国家或省级文物考古研究所制定的措施执行,对不同遗迹遗物,分别采取不同的发掘勘探措施等。施工期生态环境监理保护是整个环境监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整个工程区域内设置环保警示标牌,加强施工人员环保宣传教育等生态保护的避免、减缓及恢复措施;严格按照设计文件确定征占土地范围,严格控制开挖施工作业面,并按设计规定的取土场、弃渣场进行取弃土作业;监理最小生态流量下泄保障措施的落实情况;监理野生动植物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监理各级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区等减缓环境影响的生态保护措施。
2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监理管理模式
一些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具有与其它工程不同的特点,它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是一般工程所无法比拟的,如我国先前建设的三峡工程、小浪底工程、龙滩水电站工程等对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红水河流域都有巨大的环境影响,因此针对其他在建或拟建的水利水电项目,必须高度重视施工期和运营期的环境保护和环境监理工作。
2.1施工期环境监理管理模式施工区环境监理主要负责监督施工区各承包商和业主的环境保护工作,移民环境监理则主要负责移民工程所涉及的所有环境保护工作.同时,这两部分监理工作又统一受工程主管部门委托和监督并对其负责。施工区环境监理的工作性质要求监理工程师必须定期到施工区现场对承包商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巡视监督,发现环境污染问题要通知承包商环境管理员限期处理。同时,对要求限期处理的环境问题,按期进行检查验收。结合施工区工程实施特点,水利水电项目施工区环境监理采用了以下几种工作方法:①进行日常的旁站式或巡视监理,及时发现环境隐患,必要时请相关部门进行环境监测;②现场环境问题查询访问,发现有环境污染问题及时纠正;③每月召开环境例会,与甲方、施工方以及各标承包商进行交流协商,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过程中发生的环境问题,上报环保主管部门和业主。
2.2解决好环境监理和工程监理的关系在水利水电项目实际监理过程中,工程监理和环境监理关注的问题存在不少交叉点和共同关注点,因此我们还要解决好环境监理和工程监理的关系。因为相对于水利水电项目非常专业的工程监理来说,环境监理是工程监理的组成部分,但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尤其在当前建设生态文明的大环境下,环境监理独立负责监督检查工程是否按照环境保护的规定实施,在有违反环境保护情况或出现环境重大问题时要报告给建设单位和环保主管部门,并提出环保可行的解决方案。另外,工程监理工程师若发现环境方面的问题,也可责令环境监理进行检查监督。
3水利水电项目环境监理的基本原则
3.1早期介入原则鉴于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生态环保要求的严肃性和重要性,监理机构必应尽早进入并参与环保设计审查,不仅审核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环境保护措施是否全面落实,确保工程严格执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还可根据自身经验结合工程的特性提出相应的实践性建议,大大提高环境监理的作用和有效性。只要能及早的开展环境监理工作,环境监理公司就可以尽快参与到建设单位的设计审查中。在涉及到环境保护的部分,环境监理将帮助建设单位检查工程设计中涉及到环境保护的部分,并有效的避免有可能出现的问题。与此同时,环境监理单位可以采取更加专业的方式协助建设单位工作,与涉及到的各单位及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这样就进一步增强了工程设计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可靠性,为将来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少数建设项目,由于未引入环境监理,致使项目本身设计和前期施工就存在严重的环境保护缺陷,最后导致建设项目没能满足环境影响评价及其批复中的要求,导致验收无法进行,继而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弥补以前的不足之处,有的进行补充环境影响评价,有的甚至重新进行环评,也有的甚至造成了相当大的经济损失。
3.2全过程监理环境监理一般贯穿于工程设计、施工期、试运营期,尤其鉴于水利水电项目工程组成和建设的特殊性,真正实现全过程监理意义重大。如设计期,首先要确定水利水电项目的环保主要目的,明确项目环保工作总需求、确定要达到的环境目标和管理原则。环境监理部门可以协助业主及设计单位开展环保设计需求调研、完成调研报告;根据调研报告,协助编制或评审项目建议书;组织潜在的承包商开展环保技术交流;可以参与评审“项目可研报告”,为项目的环保理念从设计阶段就做到预防为主,避免后期对生态环保措施作不必要的调整,甚至是返工。在施工阶段,正是环境监理工作全面铺开的阶段,根据环境监理招投标文件、监理合同等编制项目环境监理计划和工作细则,明确本项目控制的环保目标、进度和费用的目标;针对项目可能涉及的生态和环保问题确定环境监理控制重点,在不同建设阶段有针对性的开展环境监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纠正或采取其他的补救措施,为项目验收打好基础。在水电项目的试运营,也就是开始蓄水期,生态环保问题逐渐呈现出来,如涉及生态恢复补偿、上游污染物源清理、水质监测、淹没区环保问题等等,这个阶段更需要监理单位从实际出发,按照环评和环评批复要求逐项落实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和生态保护措施落到实处,并要求善于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为工程最终顺利通过环保验收奠定坚实基础。
3.3全范围监理水利水电项目涉及地域空间范围较大,工程流域范围广、淹没占地面积大,陆域上游涉及汇水区居民、农田、山地、矿山、水域等各类环境现状,下游涉及泄洪河道、两岸流域等自然环境,整个区域环境影响较大,范围较广,涉及动植物栖息、人类生存、地质土壤变化等一系列环境污染预防及生态恢复问题。在以上环境监理范围内,主要环境问题如下:水生、陆生生态保护及生态恢复问题;导流洞的最小下泄流量问题;地质和土壤保护问题;取弃土场的选址及对周围环境影响问题;库区清理、受污染土壤和河道低泥清理问题;上游污染企业的环保治理问题;水库下游影响河段的生态保护问题;移民安置、人群健康问题;文物及景观的保护和挖掘问题;输水管线穿越自然保护区问题;对项目建设存在环境风险影响的问题,等等。因此该类工程建设应该本着环保先行、预防为主的思想,全范围进行环境监理。
4当前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监理尚存的主要问题
电工理论基础范文4
关键词:水电站;高拱坝;基础处理
水电站高拱坝经常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出现裂缝问题,但是这并不是导致其基础出现病害的主要因素,影响水电站高拱坝基础质量的主要因素是地质条件,因此在水电站高拱坝基础施工之前,必须做好地质勘察工作,根据勘察报告做好处理措施,以此保证水电站的正常运行。
1 水电站高拱坝基础存在的病害
水电站通常都会采用高拱坝基础的形式,这种基础形式在发挥优势的同时,因为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存在的病害也比较多,其中典型病害是裂缝以及渗漏,这对水电站性能的发挥及其不利,因此需要采用措施及时解决,否则将影响水电站正常营运。其存在的主要病害笔者总结如下:
1.1 基础裂缝和断层
基础裂缝以及断层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原因造成:
首先,基础处理不符合要求,高拱坝基础使用的岩体应该完整,并且其透水性要达到相关要求,正常情况下,透水性要求都比较小,除此要求之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抗变形能力,另外,承载能力也要达到要求。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我国水电站高拱坝的基础处理因为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往往难以实现上述要求。地基问题经常出现在局部地方,典型的位置就是软弱胶层。水电站高拱坝对地基的要求非常严格,如果前期没有认真完成勘探工作,将会为后期高拱坝基础施工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在高拱坝基础处理时,需要了解其地质特性,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
其次,施工期间因为混凝土质量问题而出现了裂缝,比如混凝土施工人员并没有按照相应的规程进行操作,使得高拱坝基础使用的混凝土质量难以保证,这是高拱坝基础出现病害不容忽视的一个原因,虽然混凝土原材料质量都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其拌合以及养护等都不符合要求,最终导致混凝土质量不合格,从而出现裂缝;尽管有些水电站工程人员为了尽可能的避免上述问题,已经在混凝土工艺上进行了有效的改进,但是因为改进的工艺不合理,没有进行分缝分块处理等,使得混凝土质量问题依然存在。
最后,采取的温度控制措施不合理,尽管水电站高拱坝整体的形体并不大,使用混凝土量也不多,这与其他形式的水电站坝基础来说,更有利于混凝土散热,但是如果在高拱坝施工期间并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温度,混凝土质量依然会出现问题,甚至更加严重,因为温度控制不当出现的典型问题是坝体开裂漏水。水电站高拱坝坝体通常都比较薄弱,所以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比较强烈,周围环境温度的变化,会导致混凝土内外部温度不平衡,进而产生温度应力,最终出现裂缝的现象。
1.2 坝基渗漏
坝基渗漏是水电站高拱坝基础处理经常出现的一个问题,因为水电站高拱坝基础不仅需要承受来自水电站水体结构的压力,还需要承受外界作用力,一旦外界作用力超出高拱坝承受范围,坝基就会出现裂缝,甚至是断层,进而出现渗漏情况,严重影响水电站日常的运营。但是这并不产生坝基渗漏的主要原因,其主要的原因应该是地质条件。因此在水电站高拱坝基础处理之前,必须做好地质勘察工作,只有全面了解地质情况,才能根据情况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否则在水电站长期运行的过程中,地质挤压作用,将对坝基稳定性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2 水电站高拱坝的基础处理技术要点
2.1 工程概况
某水电站拦河大坝为三心圆单曲拱坝,大坝左、右岸水平嵌深分别为26.0m和17.1m。坝址区两岸谷坡比较陡峻,临河坡高在200m以上,两岸谷坡30b~60b,大致成对称“V”型河谷。河谷宽高比约为1.7。左岸为凹型坡,右岸为单薄山脊。拱坝坝基(肩)岩体主要由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及后期侵入的角岩、片岩组成。坝址区坝基岩体地质构造简单,无顺河向断层发育。坝址区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
2.2 高拱坝的基础处理技术
2.2.1 坝基固结灌浆处理
固结灌浆的目的是解决坝基浅层因开挖爆破和应力松驰造成的岩体损伤。坝基全面布置固结灌浆,灌浆均在有混凝土盖重情况下进行,固结灌浆共分6个区域。A区位于坝基中部,孔深10m;B、C区位于坝基上游,孔深15m;D区位于坝基下游包括贴角上的固结灌浆,孔深15m;E区位于右岸断层蚀变带分布区域,孔深25~30m;F区位于两岸坝肩附近,孔深45m。固结灌浆验收以灌后单孔法测试声波为主,0~2m段,要求声波波速≥4750m/s;2m以下段,声波波速≥5000m/s。
2.2.2 基础防渗处理
帷幕的布置,在大坝基础范围内,帷幕中心线基本平行拱坝轴线,左、右岸在不同高程分别伸入拱座山体内,形成防渗帷幕。帷幕中心线即为基础廊道或灌浆平洞的中心线,灌浆孔为倾向上游87°的斜孔,孔位距坝体横缝不小于0.5米;帷幕控制标准及排数,根据坝高,按照拱坝规范确定帷幕控制标准:帷幕采用单排孔,孔距为2m,溶蚀裂隙f5~f8与溶洞及节理密集带做加密布孔或增加帷幕排数,如灌砂浆封堵不住,可扩大孔径直接灌入混凝土后再进行灌浆。透水率要求ω≤3Lu。
2.2.3 坝基排水
坝基设2排排水廊道,廊道内设排水孔,并按封闭抽排水系统设计。两岸与帷幕灌浆廊道在相同高程设排水洞,洞内设反向排水孔。小湾坝基顺河向陡倾角和顺坡向节理发育,因此975.00m高程以下向下的排水孔均倾向山里,975.00m高程以上向上的排水孔均倾向山外,以穿过更多节理,增强排水效果。
2.2.4 高拱坝的基础温控防裂施工技术
高性能的混凝土配置时,不同的工程,采用不同的骨料、水泥、外加剂和掺合料,通过优选原材料,优化混凝土配合比,使拱坝混凝土具有“高强度、极限拉伸值、低水化热、温升慢、低弹模、收缩小”性能。对力学、变形、抗裂性、耐久性、温控等性能要求较高的拱坝混凝土选用复合掺用优质的粉煤灰、减水剂和引气剂,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提高粉煤灰的掺量以减少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的温度升高值。配置高性能混凝土有助于提高混凝土防裂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知对水电站高拱坝的基础处理进行探讨非常重要,因为我国水电站高拱坝基础普遍存在着病害,因此对其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处理水电站高拱坝基础病害的措施比较多,但是无论哪一种措施都无法使水电站高拱坝基础性能达到原有的状态,因此处理坝基最佳的措施就是做好预防工作。
参考文献
[1]黄海峰.高压固结灌浆在坝肩地质缺陷处理中的应用[J].水力发电,2009.9.
电工理论基础范文5
【关键词】电厂锅炉;水处理;补给水;防腐;环保;管理
规范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工作,不但可以有效防止和减少锅炉结垢、腐蚀及其蒸汽质量恶化而造成的事故,而且有利于促进电厂锅炉运转的安全、经济、节能、环保。由此可见,电厂锅炉补给水的处理在锅炉整体运转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机组的安全、健康和平稳运行,但其中有几个问题需要我们在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中加以注意,并在实践工作之中不断研究探索其解决之道。
1、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中的防腐蚀问题
电厂锅炉在补给水过程中的防腐蚀问题,关系着锅炉的安全运行,关系着锅炉能否发挥出设备厂家设计的相关指标和标准,关系着电厂的运行成本和作业效率。因为,电厂锅炉如在补给水这一工艺环节处理不当,容易使锅炉内体产生腐蚀性的化学物质,其在锅炉内沉积或附着在锅炉管壁和受热面上,会进而形成难熔和阻障热传导的铁垢,而且腐蚀会造成锅炉管道的内部壁体出现点坑,导致阻力系数的变大,管道腐蚀到一定程度,会产生管道爆炸的安全生产事故,给企业和国家的财产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目前,针对这一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解决办法。
1.1加氧除铁防腐
电厂锅炉补给水系统中铁含量的升高对锅炉内体造成的腐蚀可以导致锅炉氧化铁污堵、结垢等腐蚀现象,在实践工作中可以通过给水加氧技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补给水加氧技术与补给水除氧技术截然相反,是结合锅炉不同工况而采用的一种防腐技术。给水处理采用加氧技术的目的就是通过改变补给水的处理方式,降低锅炉给水的含铁量和抑制锅炉省煤器入口管和高压加热器管等部位的流动加速腐蚀,达到降低锅炉水冷壁管氧化铁的沉积速率和延长锅炉化学清洗周期的目标。
电厂锅炉补给水加氧技术主要利用了氧在水质纯度很高的条件下对金属有钝化作用这一性质,其处理的原理是在给水加氧方式下,不断向金属表面均匀地供氧,使金属表面形成致密稳定的双层保护膜。这是因为在流动的高纯水中添加适量氧,可提高碳钢的自然腐蚀电位数百毫伏,使金属表面发生极化或使金属的电位达到钝化电位,在金属表面生成致密而稳定的保护性氧化膜。直流炉应用给水加氧处理技术,在金属表面形成了致密光滑的氧化膜,不但很好地解决了炉前系统存在的水流加速腐蚀问题,还消除了水冷壁管内表面波纹状氧化膜造成的锅炉压差上升的缺陷。但给水加氧处理必须在水质很纯的条件下才能进行。要控制好给水的电导率、含氧量、含铁量、电导率等参数。其前提是机组要配置有全流量凝结水精处理设备,因为凝结水处理设备的运行条件和出水品质的好坏,是锅炉给水加氧处理是否能正常进行的重要前提条件。同时,在应用给水加氧处理前锅炉原则上应进行化学清洗,除去热力系统中的腐蚀产物,可在炉前系统获得最薄的保护性氧化膜。但同时要明确的是,加氧处理之所以可使炉前系统金属的表面产生钝化,除水质高纯度这一先决条件外,还必须有水流动的条件,即在流动的高纯水中加入氧气才能在金属表面产生保护性氧化膜,可以避免与除氧防腐技术相冲突,以达到较好的防腐效果。
1.2除氧防腐
国家规定蒸发量大于等于2吨/小时的蒸汽锅炉、水温大于等于95摄氏度的热水锅炉都必需进行除氧,否则会腐蚀锅炉的给水系统和零部件。
目前,除氧防腐的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通过物理的方法将水中的氧气排出;二是通过化学反应来排除水中的氧气,使含有溶解氧的水在进入锅炉前就转变成稳定的金属物质或者除氧药剂的化合物,从而将其消除,常用的有药剂除氧法和钢屑除氧法等;三是通过应用电化学保护的原理,使某易氧化的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让水中的氧被消耗掉,达到除氧的目的。例如,热力除氧防腐技术是将电厂锅炉给水加热到沸点,以达到减小氧的溶解度的目的,这时水中的氧气就会不断地排出,这种方法操作控制相对简便,是目前应用较多的除氧防腐方法,但这种方法也存在着自身的不足,如易产生汽化、自耗汽量大等。相对于热力除氧防腐技术的是真空除氧技术,这种技术一般情况下是在30摄氏度至60摄氏度之下进行的,可以有效实现水面低温状态下的除氧,对热力锅炉和负荷波动大而热力除氧效果不佳的锅炉,均可采用真空除氧而获得满意的除氧效果。化学除氧防腐技术主要有亚硫酸钠除氧、联氨除氧、解析除氧、树脂除氧等,都可以达到较好的除氧防腐效果。
2、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中的环保问题
采用污水回收再利用技术为电厂锅炉进行补给水处理需要我们结合不同的水质情况而运用相应的处理技术开展工作,其主要包括三个等级的处理,即: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和进行深度处理。污水处理技术按其作用机理又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化学法等。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的环保问题,主要是指在补给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如果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尤其是当前多数电厂在补给水过程中都添加了一定的化学药剂,对环境产生的危害不断增加。因此,如何通过锅炉补给水的污水回收再利用技术,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环保目标就至关重要。同时,这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种体现。
通常,污水回用技术需要集中污水处理技术进行合理组合,即各种水处理方法结合起来处理污水,这是因为单一的某种水处理方法一般很难达到回用水水质的要求。
污水回收再利用中通常采用的回用技术包括传统处理混凝、沉淀、过滤、活性炭吸附、膜分离、电渗析和土地渗滤等。
3、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中的管理问题
当前,在锅炉补给水的管理中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视不够、管理不严、执行不力等一系列的问题。在此笔者认为,加强在水处理工作中的管理要在国家或行业管理规范的基础,一是要结合电厂锅炉水处理的实际情况,制度符合单位实际的管理和监督制度,对管理事项进行确,对岗位职责进行明确,对责任管辖进行明确,并要制定相应的责任追究条款;二是要针对制度的条款要求,适时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工作绩效量化考核,以此来督促制度的落实,对问题的责任人进行追究;三是要开展好培训工作,对新技术及时进行讲解,以利于在实践中操作的准确性,提高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工作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国家行业的要求,仍然需要在改革中进行创新,在继承中进行发展,在改革与发展中也会出现不同的问题,需要我们用科学发展的眼光、用开拓进取的思维模式、用与时俱进的工作作风进行探索和思考。
【参考文献】
[1]国家质监总局.锅炉水处理监督管理规则[S].2008.
[2]宋业林.锅炉水处理实用手册(第二版)[M].中国石化出版社,2007.
电工理论基础范文6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 质量难点 管理
一、工程概况
平洲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工程为佛山市的节能减排工程,日处理污水能力为6万吨,采用CASS工艺。该工程由进水泵房及粗格栅、细格栅及沉砂池、CASS池、重力浓缩池、消毒渠、配电房、鼓风机房等单项工程组成,工程技术先进,工艺较为复杂,总投资为0.886亿元。工程于2010年3月开工建设,2010年11月30日竣工验收,工作量大,工期紧,在污水处理厂的前期筹备及项目实施阶段,工程管理人员不断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管理经验,结合本工程的具体情况,加强了对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现将工程建设中的具体管理方法和经验阐述如下,可供污水处理厂工程建设管理的同行作技术参考。
二、污水处理厂施工过程的质量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标高复杂,变化多
污水处理厂各建筑物、构筑物、管线标高错综复杂,变化幅度大,有的深埋地下,如进水泵房及粗格栅的底板标高为-10.2米,有的高耸空中,如污泥料仓走道板标高为12.8米,如果标高错误,将影响工艺影响工艺生产,甚至无法运营。为了确保标高的正确无误,各参建人员尤其施工单位工程管理人员必须熟悉工艺流程图、标高剖面图。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应成立测量小组,专门负责标高控制工作严格执行自检、交接检等自控措施,另外,监理单位要严把验收关,确保标高准确无误。
(二)土建预留预埋多
施工过程中各种预留孔洞、线管、设备基础特别多,尤其是设备基础,如标高、尺寸、位置不符合要求,将导致设备无法安装。在施工过程中,要求施工单位成立预埋专业小组,负责设备的预留预埋工作。当土建工程需要隐蔽前,必须经预埋小组及监理单位检查验收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除了施工、监理的严格把关外,还可以要求设备供应商提前介入工程建设,现场技术指导,保证预留预埋的正确性。
(三)沉井施工
本工程的进水泵房及粗格栅为深基坑工程,平面尺寸为20*16.8米,刃脚底标高为-13.5米。该工程采取沉井工艺下沉,工程量很大,质量控制点多,稍有不慎,即会引起质量问题甚至质量安全事故。下沉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倾斜、位移及扭转等情况,应加强观测,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纠正。施工中可进行预防,如沉井已经倾斜,可采取在刃脚较高一侧加强挖土并在较低的一侧回填砂石,必要时配以井外射水,或局部偏心压载,都可使偏斜得到较好的纠正。位移产生的原因大多由于倾斜导致,纠正的措施一般是使沉井向位移相反方向倾斜,再沿倾斜方向下沉,待刃脚中心与设计中心位置吻合时, 再纠正倾斜。
(四)防水混凝土施工
各水池混凝土均为结构自防水土,混凝土防水等级分别为P6、P8。如混凝土施工质量不合格,将导致水池渗漏水。施工前进行图纸会审,解决设计图中存在问题,审查施工方案中后浇带的位置是否合适,后浇带的做法是否合理;预埋件的设计是否有利于防水,施工缝的设置、划分是否合理。施工缝、变形缝、后浇带、穿墙管道防水节点做法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是否有质量保证措施。考察商品混凝土厂家和实验室,根据设计的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提出商品混凝土技术要求并在实验室适配,最终确定其配合比。
(五)鼓风机房的高支模施工
鼓风机房为近期远期合建,因工艺需要,单层层高为10.5米,建筑面积为126平方米,施工难度较大。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属于高大模板施工,危险性大,施工单位编制专项方案后,建设单位组织专家论证,审查方案的安全可行性,质量安全保障的可靠性,保证支撑体系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符合要求。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经审批的方案,采用钢管满堂红脚手架作支撑,浇筑混凝土过程中,监理人员全程旁站,密切关注支撑体系的变化,确保工程安全、顺利施工。
(六)机电设备的安装和调试
安装机电设备时,除严格按照图纸和有关规范要求进行外,还要从工程总体角度综合考虑,弄清各道工序之间的相互关系,避免人为质量事故的发生。在进行设备调试时,要参照设备说明书,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周密的调试方案和应急预案。对在调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施工中可借鉴的质量管理经验
(一)熟悉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生产工艺流程及工艺要求
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不同于一般土建工程,因有其特殊工艺要求,所以施工前要特别注重图纸会审以及施工技术交底工作,领会设计意图,掌握设计要求,关键部位、复杂工序施工前应单独编制施工技术方案及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土建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应熟悉该工程工艺流程及要求,积极、主动与参建各方沟通、联系和协调, 减少工作失误和返工现象。
(二)建立健全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
1 、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
污水处理工程涉及的专业面广,既有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还有设备、智能化、环境保护等专业,施工单位的项目管理人员,除了具备良好的管理能力,还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同时,项目部必须建立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如技术交底制度、材料进场检验制度、过程三检制度、质量否决制度、成品保护制度等规章制度,尤其需要制定质量文件记录制度。各类现场操作记录及材料试验记录、质量检验记录等要妥善保管,特别是各类工序接口的处理,应详细记录当时的情况,如果发生纠纷时,可以理清各方责任。通过制度的指引、约束,确保工程质量。
2、监理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
监理单位受建设单位的委托,实施工程项目管理,对工程质量负有监理责任。在施工管理过程中,抓“重点部位”的质量控制,对工程施工做到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监控,从而有效的实现工程项目施工的全面质量控制。能否保证工程质量,决定监理工作的成败。总监理工程师作为项目负责人,必须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带领项目部管理团队,对施工单位从人员、材料、机械、环境、设备等方面的投入进行监控。在管理过程中,一切以书面为根据,一切以数据说话,做好提前预控,对重点部位、关键工序进行动态控制。为做好质量控制工作,应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建立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合同管理,其次,事前预防,施工操作事先指导;第三,过程动态控制,事中认真检查;第四,事后验收,及时处理质量问题。
3、建设单位的质量管理
对建设单位而言,在工程质量管理中必须起主导作用,才能确保污水处理厂建设的工程质量工作的有序可控。首先,建设单位要抓好自身建设,完善工程质量管理的各项制度,创新管理体系,要形成优秀的管理团队;其二,全过程质量管理,要重视可研、初设等前期工作,特别是对于工程质量起决定作用的勘察设计工作,必须加大质量管理的力度;其三,严格准入,做好监督,检查落实各参建单位的资质、人员持证上岗情况,监督各参建单位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保证体系的有效运行;其四,严格执行合同,约束与激励并行。要通过制定合同,依法约束合同的各方,形成风险分担和利益共享的良性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