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数学教学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数学教学措施范文1
关键词:初中数学 学困生 转化 措施
“学困生”是学科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特殊群体,转化“学困生”是提升综合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行与深入,初中数学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数学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但是初中数学“学困生”仍然普遍存在,如何有效转化“学困生”,改变当前这种教学效率不高的现状,是目前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学困生”的产生受自身、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等众多因素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教师的教学难度,但是我们仍旧要正视课程教学在转化“学困生”方面能够起到的作用,不断从学校教育方面开展转化“转困生”的工作。
一、初中数学“学困生”的现状
1.对数学学习主观能动性不足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困生”时常对教师教学的内容漠不关心,对教师提出的数学习题敷衍了事,对解题过程也是马虎对待。他们在数学学习中主观能动性不足,缺乏学习的热情,不热爱思考,总是抱着得过且过的心理,逃避数学教师提出的问题,在学习中遇见问题时喜欢蒙混过关。
2.对数学学习兴趣不足
在接受数学教育初期,一些学生无法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数学检测结果不理想,更使得他们对数学学习产生负面心理,长此以往,在恶性循环的作用下,便对数学形成了反感、抵触的心理。
3.对数学学习的重点、难点把握不足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困生”难以有效把握学习重点、难点。对于一些数学理论、公式,无法运用数学语言展开描述;脱离数学教材后,不能界定数学理论的含义、体系以及外延。比如在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辨别问题上,“学困生”根本把握不了哪个知识点是讲述两个图形之间的位置、形状关系,哪个知识点是讲述图形自身的特殊形状。
4.对数学学习的竞争意识不足
对于数学学习成果,部分“学困生”缺乏足够的竞争意识,抱着无所谓的心态参加数学考试,数学考试前不进行认真复习,考试时舞弊或者简单地临场应付,对考试不具备自信心,认为考试结果与自身没有多大的关系。
二、初中数学教学转化“学困生”的意义
现如今,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已得到全面推行,但是由于社会上对升学考试的过度重视,学生很难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初中数学教学自然也不可能完全去除应试教育的影响。新形势下教育的目的是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注重培养公民的综合素质,这为初中数学教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有别于其他学科,初中数学在教学过程中涉及繁多的知识点,要求学生对不同的知识点展开记忆,这加大了初中数学教学的难度。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市普通高中中,每6个学生中就存在一个“学困生”,且“学困生”所占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若大量的“学困生”不能得到有效的转化就直接步入社会,无疑会对我国的民族整体素质造成不良影响,由此可见,转化、减少“学困生”,已然成为现阶段我国教育一项不容忽视的任务。
三、初中数学教学转化“学困生”的措施
1.以“学困生”全面发展为中心
教师要充分了解“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有针对性地优化初中数学教学结构,事先准备课堂授课环节时,要考虑到怎样讲解教材内容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自己的问题,让全班同学都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从被动学习转换为主动学习。讲解教材内容作为数学授课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要通过有趣的讲解方式,让“学困生”学习起来轻松自如。比如,采取动静结合的教学方式,打破“学困生”的思维定式,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活跃课堂的学习气氛,打破传统数学课堂上死气沉沉的模式。通过有意识地讲解数学篇章,让学生在关注细节的同时掌握数学的理论和概念,充分理解并接受教材所传递的知识。
2.鼓励“学困生”发现问题
教师要把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教学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更深一步地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效率。课后,教师要引导“学困生”去思考课堂上的问题,要有自身的理解,不能只是浅显地听教师的讲述。教师要鼓励“学困生”发现问题,同时要给予耐心解释,引导“学困生”发表自身的见解,通过课后的问题讨论,让“学困生”再次回顾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加深学习印象。同时,教师可以对“学困生”发现的问题进行扩展,提出让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扩展他们的思维。
3.激励“学困生”展示自我
兴趣是激发学生思考的动力。为了实现初中数学教学过程的系统性,必须以“学困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引导师生、“学困生”与“学困生”之间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在交流合作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学困生”自主获取信息、获取知识创造了多种途径。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激励“学困生”展示自我,将讲台交给他们,教师以倾听者的身份倾听“学困生”展示自身所学到的数学知识,激发“学困生”学习数学的主观能动性。
4.在教学中引入数学游戏
数学教师事先要准备充分,在备课时给每一个单元、每一个章节都安排好一个数学游戏。这些游戏既要与所讲的内容相关,又要能体现出趣味性,能更加有效地提高“学困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在学到“平面图象”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利用七巧板巧妙开展游戏活动,让“学困生”自己动手拼接某些图形,在思考想象的过程中,让“学困生”熟悉新的图形,有利于教师接下来的教学。概念是数学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概念如果不能掌握好,接下来的数学教学就会产生新的问题。只有在明确掌握概念这一前提下,才能对问题进行推理及判断。在概念教学中引入数学游戏,能更加有效地让“学困生”掌握和理解概念。再如,在讲解概率这一概念时,可以通过掷硬币这一游戏,让“学困生”理解这一概念。通过这个游戏,充分调动了“学困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娱乐中学习概念,通过自身的游戏体验,接受概率这一知识内容。
四、结语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面对逐年增多的“学困生”群体,教师要通过自身的实践,以“学困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鼓励“学困生”发现问题,激励“学困生”展示自我,在教学中引入数学游戏。最终目的是让抽象化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化,使学生能轻松地理解掌握;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思考创新能力,不断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思考得出结论;在享受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体验乐趣,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孙晓锐.初中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心理分析及转化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3(1).
[2]王尚平.浅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转化学困生[J].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2008(1).
[3]黄贤文.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J].珠江教育论坛,2012(2).
初中数学教学措施范文2
一、教学中要明确教学目标,提升教学内容的实效性
教师要想提高教学效率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在日常课堂活动中要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目标,并体现出教学目标的导向性和实效性。教学目标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去设定,通过一系列的教学目标最终实现教学任务和要求,使学生明确数学知?R的重点。例如,在学习全等三角形时要引导学生明确这堂课的重点知识,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全等三角形,重点是要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数学概念的辨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指定教学目标有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满足学生的需求,充分体现出教学内容的实效性。
二、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建立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
课堂上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能够形成轻松活跃的教学氛围,促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相互信任,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与学生沟通交流,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在和谐环境中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要积极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设置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与学生互动的机会,充分借助“兵教兵”的策略,建立一个面向全体学生的生生互助、师生互动的双向和谐的氛围,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生热情和求知欲望,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接近学生,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是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条件,教师要用爱心和耐心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教学中要与学生和谐相处,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理解知识,和谐教学环境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三、课堂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引导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引导,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数学学习的有效性,进一步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由于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学习非常被动,没有主体意识,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的时候,学生无法独立完成,需要教师的帮助,长此以往会形成严重的依赖心理,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都会造成不利的影响[3]。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数学学习需进行引导,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发言、大胆质疑、充分思考、与其他同学进行有力的探讨等等,通过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学生才能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积极的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质疑,并且积极的思考,进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实现最佳的数学学习效果,实现学生的长远发展。
四、选用合理的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率
初中数学教学措施范文3
【关键词】:素质教育 农村中学 数学教学 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我国教育逐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基层教育工作者应大胆更新观念,大力创新提高教学质量。但农村由于学生适应素质教育的能力和学校的硬件达不到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新形势下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由于这些原因使得教学效率低下。这要求教师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本人针对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一、农村初中数学教学存在教学分析
1.农村学生的劣势
农村中学的学生,从小生活在农村,见识少,所学知识大部分为书本知识,对于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知道较少,对知识的认知能力较低。另外,家长多数文化水平不高,对知识的重要性还不很在乎,也不懂怎样好好教育儿女。这些最终导致农村的中学生具有基础差、知识面不广、反应能力较低等特点。
2.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
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数学教师的专业知识相对较低,从而提不起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导致教学质量低下。因此,如何培养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成为教学的首要任务。教师应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数学专业水平,爱护和关心学生,优化课堂教学,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培养学生对初中数学的学习兴趣。
3.课堂气氛较差
农村中学由于受到环境和条件的制约、学生的基础相对较差、性格内向的居多、再加上农村中小学教师大多还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在课堂上被动的接受知识,因此,课堂气氛沉闷,有些学生的思想开小差,造成的结果是老师教的很辛苦,但是实际的教学效果不明显。
4.教学观念存在问题,不能使学生学以致用
很多农村中学数学教师的教学目的就是为了应付考试,教学观念存在很大的偏差,其结果只能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其不知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数学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实际的对于数学知识的运用。所以我们必须改变观念,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样学生心理上会产生学好数学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
二、提高新课程下农村中学数学教学的策略
1.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
数学课程的改革给数学课程注入了新的知识资源,现行的教材已将旧教材中陈述性强、过分注重演绎推理的知识通过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闯题情景展示出来。数学教师应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强化练习,积极创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2.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兴趣
在农村数学学科的教学中,“教学分离现象”较为严重。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在学生课内不专心听讲,课外不做作业,不复习巩固。因此,作为教师,要提高认识,在课堂上始终要以学生为主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扬创新精神、改进教学方法。
3.引导学生培养思维能力
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能力的培养,其中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主要方面。思维能力的内在实质是分析、综合、推理、应用能力,外在表现是思维的速度和质量。在教学中,教师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使学生的思维既有明确的目标,又有自己的见解;既敢于创新,又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总称。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知识与方法形成的规律性的理性认识,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策略。数学方法是解决问题的手段和工具。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只有掌握了数学思想方法,才算真正掌握了数学。因而,数学思想方法也应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现行教材中蕴涵了多种数学思想和方法,在教学时,教师应充分挖掘由数学基础知识所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反复强化、及时总结,用数学思想武装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5.促进发展,全面评价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倡导发展性评价,突出促进发展的功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因此,在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计既要包含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发展,还要关注学生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以便进行全面评价,促进发展。
初中数学教学措施范文4
关键词:农村初中数学教学;问题;解决措施
一、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数学教师经常面临这样的情况:讲了多遍的问题,学生还是一知半解;7年级学完了,还有相当数量的同学不会进行有理数的计算;课堂中有许多同学不能积极、真正地参与到与同学合作讨论学习中去,自己也不能独立地进行探索实验和发现。作业照抄同学的,应付了事;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根本不喜欢学数学,与老师“唱对台戏”,在数学课上常出现违纪违规的现象。到了8、9年级,随着年龄增长,这种现象更为突出,且两极分化明显,学生的数学成绩呈现“葫芦状”状态,两极分化极其严重,并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学困生的比例越来越大,每年中考或期末质检,能考及格的人数总是少于不及格的人数。
二、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现状的成因
1.社会家庭方面的原因
近几年,农村外出打工的越来越多,很多工作对学历方面没什么要求且薪水不低。如初中毕业生到上海等沿海一带去打工,月薪都4000元以上,远比我这个教了十年书的老师多。现在农村人在附近打零工的工价也不低,如会木工、瓦工等技术活的一天150元以上。而去读高中读大学的学生不仅需要投入时间和财力,大学毕业后能否找到个好工作还是个未知数。一些家长甚至灌输子女的是“学那么多干什么,会写字就行了”“即使去打工,会写名字懂得加减乘除就足矣”。在这种“读书无用论”的灌输下,学生也就逐渐对学习产生了厌倦心理,从而对读书失去兴趣。
2.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
农村学生起点低、基础差,导致学不懂数学,从而对数学不感兴趣。农村学生由于从小在农村长大,见识少,所学知识都是书本知识,所以基础薄弱、知识面不广、反应能力较低、学习主动性不强。并且大部分学生的父母文化程度不高,缺乏家庭教育与监管,无法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加之数学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逻辑的严谨性,只要前面某个知识点没学懂就会直接影响后续的学习。所以农村学生随着学习任务的增加、难度增大、内容增多,能学好数学的越来越少,致使农村初中学生数学成绩参差不齐,很多学生对数学毫无兴趣。
3.学校方面的原因
素质教育虽然提了多年,但直至现在素质教育基本上还停留在口号上,即便是少数在素质教育方面有一定进展的中小学,充其量也只是应试教育的附属物,只占次要的地位,离登堂入室取代应试教育的理想还相差很远。所以当今应试教育的影响依然很大,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对教师的考核主要还是学生的分数。为了提高成绩,用“时间加汗水、阳光加灯光”提高学生的成绩成了首选教学方法。多数农村学校一天的课程加早读和晚自习都超过10节课,每节课都安排老师去上课或辅导,老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疲劳。“时间加汗水、阳光加灯光”的方法对数学的作用不大。学生整天呆在教室,加之学校生活的枯燥,结果使学生厌恶学校生活,抵触老师的教育,越来越多的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成了陪读生。
4.教师方面的原因
社会要求与待遇收入的反差导致部分教师心理不平衡。在农村人眼中,教师应该是素质高品德高尚的象征,他们可以谅解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中出现酗酒、赌博等行为。但看到教师中也出现酗酒、赌博行为时就义愤填膺,横加指责,千万个不应该,而在待遇收入上又看不起教师。虽然《教师法》上有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工资的条款,但是教师工资一直远远低于公务员工资是个不争的事实。因为教师拿的是工资,而公务员除了工资外还有年终奖和其他福利。所以许多教师参加了公务员考试以求改变命运,或是想办法调往城市学校。这些现实让许多教师心理很失落,从而降低了部分教师对教育教学的热情,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三、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策略
1.改革评价制度
要落实课程改革,就要重视评价制度改革。在实践中发现,评价几乎成为制约课程改革理念真正落实的一个瓶颈。尤其在农村中学,教育行政部门、校长、教师处于课程改革的不同层次,但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如何评价学校的工作。在目前中考、高考存在的条件下,考试作为一种导向,一种最主要的评价方法,对于课程改革起着引导作用。只要中考、高考仍然保持原来的价值取向,学校、教师就不可能真正贯彻落实课程改革精神,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素质教育。我认为农村教育要以培养高素质的农民为目标,增设劳动技术教材。改革现在这种与城市中学一样只看重分数的评价。因为农村初中每一届学生能上高中的都低于50%,读完高中后能上大学的低于25%,绝大部分学生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农村去。虽然现在国家在大力扶持发展职业学校,但对无心学习文化课的学生来说,初中三年多数时间被虚度了。所以我认为,农村初中应兼备职业学校的职能。
2.提高农村数学教师的素质和服务意识
既然选择了农村教师这一职业,就应热爱这一职业,力争使自己做得更好。在工作中要多学习先进经验,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寻求适合农村学生的数学教学方法,本着为学生负责的态度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在数学上都学有所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不同程度的数学知识。如在批阅试卷时,当批到30分以下的试卷时,心里会很恼火,有想把试卷撕了或叫学生来骂一顿的冲动。这时要告诫自己,这些学生也是自己的服务对象,教好他们是自己的职责,不要厌恶他们,他们学不好也有自己的原因,这样就能心平气和地认真批改,想好下去该怎么辅导、怎么让他们改正错题的方法。
3.教师要因材施教
农村学生由于受生活环境的限制,学生的整体素质较差,如何让他们有效地获取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否把握好因材施教。根据农村学生数学成绩落后比例较大的特点,教师应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上,培养学生数学基础能力,从整体上改善数学落后的情况。为了使学生的数学素质有所提高,扎实所学知识,教师可根据不同学生的成长背景、性格、爱好和优缺点的不同,采取分层次、分组教学的方法。比如,老师对于学习较好的学生应该给予鼓励,并适量补充课外练习题以提高他们的数学分析能力。对于性格内向、学习较差的学生更应该要有耐心、有信心,通过课外辅导,“以优带差”等方式,对基础差的学生放慢速度,重在培养他们热爱数学的兴趣,使他们不再排斥学习数学,并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
参考文献
初中数学教学措施范文5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6-0148-01
随着新课改地不断进行,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逐渐应用新的教学思想,经过不断探索和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效。然而,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正确地认识与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是进一步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整体素质的关键。
1.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没有充分地理解新课改教材。一些教师没有充分地理解初中数学新课改的教材,没有把握好教材的难点和重点知识,这严重影响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比如,对于教材当中的"平移"这一节内容,教材当中的主题图片是由一些通过平移而得到的,编者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体会到平移的整个过程,加深理解平移的有关概念。而一些教师却没有充分地理解编者的目的,应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图片,随后提问学生:"这些图片有什么共同点呢?"你们发现了什么呢?"学生会说:"这些图片都是相同的",学生仅仅能够说到这些,最后,教师会说这就是需要讲解的平移。这样,会使学生错误地理解平移,甚至有一部分学生错误的认为:"平移指的就是全等的图形"。
1.2不重视学法的指导。一部分教师尽管善于改进教学方法,却不重视学法的指导,导致学生不能够长时间地巩固教学效果,不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怎样更加有效地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学法的指导?学生所掌握的知识面毕竟是有限的,有时在教学中,学生遇到的问题是他们自己无法解决的,但是老师认为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所以他们就放任学生去讨论。学生知识的局限性,导致他们无法解决这些问题时,他们就会选择索性放弃,不解决了。而教师如果发现不了这种现象,就必然会导致教学无法正常进行。
1.3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当代的教学理念以倡导学生为主体,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然而,在当前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以教师为主的现象。教师的讲解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可并不是教师讲解的越多越好。在有些时候,教师所讲解的知识都是学生明白的,或者是教师仅仅需要启发、引领和点拨一下,学生就能够理解。如果长期这样,学生的学习变得比较被动,也不会积极主动地去考虑问题了,从而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练习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一些练习的机会,有利于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知识与提高数学技能。然而,在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没有弄清楚应该怎样才可以更好地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练习,教师在教授完新的知识之后,就马上安排学生做练习题,在学生做完练习之后再进行讲解,讲解完之后再进行练习,课堂练习的时间占了整个教学时间的一大部分,造成了"满堂练"的状况,学生理解和消化知识的时间得不到保障。最终让学生失去了独立解读与互动的机会。
2.解决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问题的对策
2.1充分地理解新课改教材。教师需要深入地研究初中数学新课改教材,新课改当中的一些主题情境图有助于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教师需要认真领悟,理解编者的目的,以能够创设一定的情境,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需要真正地吃透教材,进一步地理解与把握新课改教材,全面地应用教材丰富的资源,并能够创造性地应用教材。
2.2重视学法的指导。当前形势下,多数教师认识到:可以结合教学的方法和教学的内容进行学法的指导。不拘泥于方式,灵活地应用。比如,在复习课当中为学生介绍一些复习的方法:回忆再现的方法,歌诀概括的方法,对比小结的方法。在开发学生智力的时候,指导学生观察图形与数式的特点;指导学生运用概括、对比、综合和分析等思维方法:指导学生例证记忆、归纳记忆、列表记忆,图示记忆的方法等。总之,学法指导要以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为最终目的。
2.3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需要以所有的学生作为主体,重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教师需要启发学生勇于探索、勇于求异、勇于思考,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得到锻炼和成长。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来讲,需要理性地对待存在的新问题,不可惧怕困难与挫折,需要不断地反思、学习,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提高自己。教学的和谐、民主指的是学生和教师之间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具体表现是:学生尊重教师教学实践活动,教师尊重学生的在数学课堂上的行为,教师需要仔细倾听学生的回答,不可以迅速地否定学生错误的回答,以避免给学生造成一些心理上的压力,教师需要进行科学的指导。初中数学课堂是学生和教师共同互动的一个平台,而学生和教师的共同互动是建立在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基础之上的。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中,教师跟学生一同思考数学问题,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3.总结
总的来说,新的课程标准已经在传统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教育对学生的要求不再是高分,而是要求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这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面临的巨大的挑战,针对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教师需要从问题根源出发,寻找合理的应对措施。将具有创新意义的手段运用到教学当中来,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寻找最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对初中数学课程的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让学生能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当中来,从而有效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杜智瑞. 初中数学教学联系生活的现状及反思[J]. 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9:.
初中数学教学措施范文6
关键词:逻辑思维 科学知识 初中数学 效率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又有专家曾如是说:老师一堂课的好坏,就看引入是否成功。也就是说在上课的开始,就要在短时间内将学生注意力集中于你的课堂上来甚至也可以说集中于你个人身上,学生会在无意间激发出学习的欲望。而课堂上单调沉闷似的教学显然已经不能适应现如今的教学了,课堂上最忌讳老师自顾自地讲自己的课,完全不理会学生的接受程度,也不管与学生的互动。教师一定要注重课堂气氛的调节,能够激发学生探究式的学习兴趣就更好了。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以情境提问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课堂上,将不同的物品呈现给学生,如苹果、杯子、篮球、地球仪等等实物,在不同的角度下让学生观察这些物体,经过观察学生会发现,角度不同观察到的形状、大小等等物理性状不尽相同,也恰恰认识了一个数学问题。通过对学生观察、理解、分析、归纳、概括以及情感等等方面的能力培养,不仅让学生生动地理解了空间概念,还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和丰富地联想,从而达到了让学生自觉地进行探究式的学习。
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经课堂的实践表明,要想学生培养起主动地学习知识、深入探究知识的自觉性和创造性,就必须让学生有足够的发展空间。这就包含:要对学生的人格、喜好、个性足够尊重,教师要以平等、和善、包容的态度来对待所有学生。初中数学的学习和教学本来就是由学生和老师互动一起来完成的,教师就更要做到尊重学生,做到以平等、民主的态度教育学生,激发起学生对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要让学生经过研究知识和自觉探索获得问题正确的结果,从而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让学生的自主学习变为可能。教师要在课堂上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气氛,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让教与学的课堂环境变得和谐轻松。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聪明才智。要因地制宜地创造情境,并且带到课堂上来。要让学生带着疑问学习心得知识,这样就是带有目的性的学习,能够让学生产生竞争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潜能。
三、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的质疑
学生提问若是积极主动则能够说明学生的求知欲强。老师经常对学生说:好问的同学才学得到更多的知识。学生提问是出于质疑或是想要将疑惑解开,并且质疑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重要判断依据。所以,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问、提出质疑,让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以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课堂环境,师生关系达到互相尊重。要将以往课堂上教师一人讲的教学模式改变,要让学生主动积极地融入到课堂的教学当中,成为课堂主体。质疑在课堂十分融洽的氛围中完成,在激发了学生兴趣过后,此时教师应该拿出早已准备好了的教学材料,让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质疑,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想法。
四、灵活地运用数学教材
教师应将数学教材进行灵活的运用,把数学教材的内容结合生活实际更好地融入于课堂之中。可以从内容设计和思路设计两方面入手:
对于教学内容上的设计,课程的内容由很多要素组成,从整体上来看,教材经过情景化、结构化的方式把它们融入统一的组织当中,但是这种方式只是文本化的课程内容。教师应根据教材本身的要素,按照教学大纲对教学目标和课程标准进行充分的把握,再对其教学内容重新组织和选择从而使课程内容达到教学化。教师应将课堂情境营造成真实的学习场景,若能达到寓乐于教的良好的教学氛围,效果则更好,使学生能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nb
sp; 而在教学思路上的设计,何种方式、何种顺序将决定教师整个教学的进程风格与走向。教师要做到了解教材,更要了解学生,结合两点设计出教学思路。可以将某些同学的生活实践或者个人知识又或者是直接经验当做课程资源,要了解学生须按何种学习进程来学习,是否能够反映出教材所暗含的目标和教材涉及的要素,把这些问题统统考虑在教学思路中通常能够使数学课堂的教学变得更加灵活。
五、结束语
如何让学生在自己的数学课堂达到精神专注与高效率地学习,除了学生本身的学习积极性之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的讲解技巧和吸引力的强弱,若是老师能够引导学生积极互动并配合教学,那么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自然高。这就要求老师不断对自身教学素养进行提升了。当然,老师都是以教书育人为己任,为社会培养各方面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彭莉 重庆市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及其社会环境影响因素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