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养殖注意事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渔业养殖注意事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渔业养殖注意事项

渔业养殖注意事项范文1

一、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切实为民服务。

为切实当好技术指导员,他经常深入各村养殖场,向示范户了解示范户的养殖现状、养殖效益、养殖品种;他们有什么想法;有什么要帮助解决的,通过一系列的调查后,他帮助示范户改进养殖模式、更换优良品种,提高良种覆盖率;利用举办渔业科技培训班,提高渔业科技普及率;制定分户方案,分别开展针对性指导,切实为示范户做实事。

二、改进养殖结构,优化养殖模式。

为了把成功的养殖模式在示范户中得到示范推广,年积极响应大丰市渔业科技入户领导小组号召,在大桥镇20户示范户全面推广“双机一饵+疫苗”养殖模式,年他又积极推广使用EM菌和芽孢杆菌,采用生物防病,正如示范户陈吉宽说:渔业科技入户工程的实施,给我们示范户带来了技术、带来了信息,也给示范户们带来了信心,同时也为周边的农户带来了样板、带来了方向、带来了勇气、带来了动力。

三、利用信息平台,助推科技入户

充分利用信息平台,积极推进农民信息化建设。通过建立信息平台,以整合各种培训资源,创新各种培训形式,帮助养殖户掌握各种水产养殖科技知识和实用技术,把适用技术资料印成《技术明白纸》送到示范户手中,把水产品销售信息通过手机信息发送给相关养殖户。用示范户奚国保的话说:“平常都是我镇技术指导员丁宏林联系我们,不但给我们传授了种植技术,而且还提供了许多销售信息,从而使我们既学到了技术又得到了市场信息,我们养殖户省心了不少”。

四、以示范户带动,全面提升养殖水平

根据示范户在养殖方面的要求,丁宏林充分利用科技示范户的经验和信息平台,在镇广播自办节目,开设了水产养殖科技栏目,把近期的养殖主要品种的养殖技术、注意事项及时在广播中进行介绍,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应。

渔业养殖注意事项范文2

笔者依靠近几年渔业科技入户工程的有利条件,在太仓市新邵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展池塘大规格无公害河蟹套养鳜鱼生态养殖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池塘大规格无公害河蟹套养鳜鱼生态养殖技术是运用生态修复和食物链等生态学原理,利用鳜鱼终生以活鱼虾为饵的食性,将蟹池中的野杂鱼消灭。一方面营造的水体环境更贴近自然,使池塘生态系统更复杂和稳定,降低了河蟹的生物应激性,河蟹规格品质得以提高;另一方面将低值野杂鱼转化为经济价值高的鳜鱼,减少了池塘耗氧,净化了水质,提高了饲料利用率,实现了河蟹、鳜鱼双丰收[1-4]。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1池塘条件

选择靠近长江边的池塘,面积为2.13 hm2,坡比1.0∶(2.5~3.0),保水防渗漏性能好,水深保持在1.5 m左右,池塘淤泥厚20 cm。进排水系统独立,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四周无污染源,水源水质符合《GB 11607-1989渔业水质标准》的规定,池塘水质符合《NY 5051-200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的规定,池塘的溶解氧要求在4 mg/L以上,化学耗氧量为2 mg/L以下,pH值为8.0左右,进水口不套筛网布。池塘配备功率为0.15 kW的微孔增氧机(江阴市庞达橡塑有限公司)。池塘四周用塑料薄膜设置防逃设施,干塘曝晒15 d后,用1.50~2.25 t/hm2生石灰化浆全池泼洒进行消毒处理。

2生态修复

消毒结束后注水,种植伊乐藻为主的水生植物,为河蟹提供饵料和栖息、隐蔽、蜕壳的场所。栽插方法为每30支为1束截断成15 cm的段,分别插入淤泥中,株行距为1.0 m×1.5 m,栽插初期池塘保持30 cm的水位,待水草生长后逐步加深池水,并保持养殖池全年的水草覆盖率在60%左右为宜,水草生长茂盛或腐烂时应及时清除。清明前后投放螺蛳4 t/hm2,以调节改善水质。

3苗种放养

扣蟹蟹种放养遵循低密度、大规格的原则,从太仓市省级河蟹良种培育场购回,体质健壮、附肢齐全、无病无伤,规格基本一致。2月底至3月初放养规格为80~120只/kg的优质蟹种7 500只/hm2,成本为6 750元/hm2。5月下旬放养鳜鱼种,放养150~225尾/hm2,规格要求达到体长6 cm以上,购自常熟,成本为1 200元/hm2。过小的鳜鱼种对外界环境变化和敌害生物侵袭抗逆性差,不适合放养。同时投放100~200 g/尾的花白鲢鱼种90~120尾/hm2,以滤食碎屑,净化水质,成本为225元/hm2。

4饲料投喂

在整个养殖期中,采取“两头精、中间青”的投饵方法,4—5月和9—11月分别为河蟹生长前期和育肥增重期,应投喂蛋白含量较高的饲料,如新鲜小杂鱼、螺蚌肉、河蟹早期颗粒饲料和小鱼拌玉米粉等,通常动物性饵料与植物性饵料比例为6∶4。6—8月高温期逐步增加投喂植物性饲料比例,多投河蟹中期颗粒饲料和青绿饲料,如玉米、豆粕、南瓜、麸皮等。动物性饵料与植物性饵料比例为3∶7。

按照“四定”的科学投饵法进行投喂。开始时每天下午投喂1次,到5月后,水温渐高,河蟹的活动食欲增加,每天改喂2次,8:00—9:00喂全日量的30%,17:00—18:00喂全日量的70%,每次具体的投饵量应根据季节、水温、水质、蟹的活动与实际吃食情况而灵活控制,一般以每次投喂后3 h吃完为度。鳜鱼以纯天然野杂鱼虾为饵料,由于池塘入水口未设置筛网布,所以注水时源源不断地带入野杂鱼虾,鳜鱼种的低密度放养可以确保其吃饱吃好。

5水质调控

河蟹和鳜鱼均对水质要求较高,要保证溶氧充足,保持在5 mg/L以上,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开动微孔增氧设备。一般每7 d注水1次,每次注水量为10 cm左右。高温季节每周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不超过池水1/3。根据河蟹蜕壳情况,每隔20 d左右泼洒生石灰水1次,浓度为10~15 mg/L,可起到刺激蜕壳和杀菌防病的效果,pH值保持在7.5~8.5。5月下旬开始使用生物净水宝、EM菌等微生物制剂,减少水中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维持水体透明度在30 cm以上,确保在整个生态养殖过程中水质“肥、活、嫩、爽”。

6质量控制

合作社养殖过程中要求做到生产规范化、管理制度标准化、责任明确化,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养殖区内各养殖户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生产,池塘投入品应符合规定并登记在册。应做到“四个统一”,即统一苗种供应、统一操作规范、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品牌销售。养殖区内人员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在开展无公害生产的同时,做好水产养殖生产记录、日常管理记录等,促进档案渔业建设。

7病害防治

坚持“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方针。苗种放养前彻底清塘消毒,营造良好的养殖生态环境,定期使用生石灰和微生物制剂改良水环境,以防止鳜鱼发病。积极采用高效、低毒、副作用小的药物进行防治,如纤虫必克、中草药等。鳜鱼对一些常用药物极为敏感,故应谨慎使用药物[5]。

8收获

10月起捕河蟹,春节前后起捕销售鳜鱼,平均收获商品蟹1 184 kg/hm2,鳜鱼105 kg/hm2,花白鲢138 kg/hm2,经过无公害产品品牌化包装,2.13 hm2试验池塘实现销售收入327 920元,平均产值153 712.5元/hm2。扣除生产成本142 040元(苗种17 440元、饲料36 200元、塘租24 000元、微生物制剂等21 760元、水电人工等杂项42 640元),平均净收入87 267.6元/hm2,可较当地一般河蟹养殖户增收24 000元/hm2。

9结语

近几年河蟹池塘套养鳜鱼的养殖模式较为推崇,但各地区养殖方法不尽相同。按鳜鱼饵料来源不同主要有2种模式:第1种养殖期间不投喂饵料鱼,饵料来自池塘中事先放养的饵料鱼;第2种养殖期间投喂饵料鱼。试验在考虑到外河水源带入野杂鱼数量充足的情况下,降低鳜鱼放养密度,养殖全程不投喂饵料鱼,全部以天然野杂鱼虾为食,最大程度地模仿野生生态环境,从而提升鳜鱼的口感和品质。

在养殖过程中应注意严格把好苗种质量关。一是规格大。放养时选择大规格、健康优质的苗种,不仅能提高养殖成活率,而且能减少养殖过程中的药物使用量。二是来源可靠。本试验蟹种来自当地省级河蟹良种培育场,鳜鱼种来自常熟苗种繁育场,质量可信,且就近采购,避免了长途运输造成的缺氧擦伤,确保了苗种品质。

此外,应积极采用现代渔业科技。养殖过程中,一是大面积安装微孔增氧设备;二是勤用微生物制剂,使池塘的水质和溶氧得到保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养殖成本,但是生产出的产品达到无公害标准,质量上乘,口感优异,市场售价也得到很大提升[6]。

10参考文献

[1] 李奇.河蟹蟹种性早熟的成因、识别及预防措施[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1(12):81-82.

[2] 陈爱华.河蟹养殖池套养鳜鱼注意事项[J].水产养殖,2011(9):49.

[3] 吕永春.池塘虾蟹生态养殖微孔管道增氧高产高效养殖试验[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1(7):15-16.

[4] 朱团结.河蟹套养鳜鱼技术浅谈[J].吉林农业:学术版,2011(8):225.

渔业养殖注意事项范文3

关键词:海产品养殖;钾;成活率

中图分类号:S9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6-0179-1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有所提高,最先体现在饮食上。海产品是人类蛋白质供应源之一,然而只是靠海上捕捞作业已不能完全满足人的需求,所以养殖的海产品就成为一个重要的供应源,而且迟早会成为人对动物蛋白质需求的主要来源。可是海产品养殖过程中困难重重,其中海产品的成活率一直困扰着养殖者,影响因素有很多,而钾的存在与否及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海产品的生存及生长。

1 钾的性质与海产品生长的关系

1.1 钾的性质

钾(K),俗名草碱,它是生命元素,98%存在细胞内,是细胞内液的主要阳离子,它对生物的生长有着重要的作用,是生物生长必需的三大要素之一。

1.2 钾的营养功能

钾离子是丙酮酸酶的激活剂,能加速海产品蛋白质合成速度和肌肉组织的呼吸作用,没有了钾的催化合成,这些海洋生物就不会成活。

1.2.1 促进酶的活化和改善能量代谢,促进糖代谢 钾是海产品细胞液中的重要电解质,也是60多种酶的活化剂之一,能促进海产品的多种代谢反应,调节海产品生长中渗透压的平衡、酸碱平衡、细胞代谢、酶的活性。

1.2.2 促进蛋白质合成 促进海产品的氮素吸收,提高海产品的赖氨酸的利用率,从而刺激蛋白质的合成。

1.2.3 钾的需要量与海产品的生长速度有密切的关系 钾可以使海产品的细胞壁增厚,表皮细胞硅质化程度增加,因而抗病菌侵入的能力也相应增加。钾充足能使体内酚类的合成增加,抗病力提高。钾离子可以改进细胞储存水的能力和蒸发散热的能力,减少海产品的死亡率。

2 钾在海产品养殖中的作用

2.1 营养作用

能量是由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氨基酸)在体内氧化而释放的,其不足或过高都会影响海产的生长,所以在养殖中必须要考虑能量与蛋白质的平衡问题,而钾恰好能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以鲍鱼为例,从幼体到成体,它的食性变化不大,主要以摄食藻类为主,而这些藻类中含钾量较多,这就为有合成、氧化还原、转移酶类的活化剂的产生提供了条件,而这活化剂能促进多种代谢反应,调节酸碱平衡及细胞代谢,以利于鲍鱼的生长。

2.2 促进蛋白质合成

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在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钾离子可以促进海产品中氮素吸收,提高海产品的赖氨酸的利用率,刺激蛋白质的合成。海产品对蛋白质的需求,从本质上来说是对组成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的需求,而它并不能直接被动物利用和吸收,必须通过消化酶的作用逐次分解成氨基酸后,通过肠道进入血液才能被动物的机体所吸收。

2.3 促进代谢和矿质元素吸收

碳水化合物是供给动物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海鱼类不能有效地利用碳水化合物,过量的碳水化合物会转化为脂肪积蓄于体内,影响肝脏的新陈代谢,而钾离子是细胞液中的重要电解质,能促进代谢反应,调节渗透压的平衡。

3 钾与其他元素的配合作用

在海产品的养殖过程中,要使钾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它并不是单独存在的,氯、钠、钙、镁等这些元素也必不可少,这样才能使养殖环境达到最有益于海产品的生存。例如在1.0-1.2%的总磷或者0.9-1.1%的有效磷下鲍鱼才能达到最大的生长速度;又如当水中的钾离子、镁离子的质量分数分别达到40mg/L、20mg/L时,海产的饲养成活率和产量就会从原来的19%提高到67%。这些都说明了钾并不是单一的存在及发挥它的作用的,还应有其它元素与钾都达到一个合适的程度,那么养殖环境才更有利于海产品的生存与生长。

4 钾在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海产品在养殖过程中需要及时的补充钾,缺钾影响它的生长,但如过于补充钾,不仅会使得海产品体内原有的微量元素失衡,甚至会导致海产品血液中的钾含量过高而造成海产品的活跃度和体力下降,还会使得海产品的血压升高,导致死亡。每一种海产品体内的微量元素含量都是有一定比例的,比如海带含钾为1503mg,紫菜含钾量是1640mg,鳗鱼的含钾量是712mg,所以我们既不能刻意的过量补充也不能不重视,导致海产品高钾或缺钾。

综上所述,钾在海产品的养殖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作用,虽说比起其它的营养元素来要,使用的要少得多,如氯、钠、镁等,但是它的作用是其它元素所不能替代的,因此我们在海产品养殖过程中,要相当重视钾的使用,从而来提高养殖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邹仁林,保汝勤.完善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养殖模式的建议[J].南海研究与开发,1998,(1).

[2]杨茂珍.海产养殖鱼类的药剂试验方法[J].河北渔业,1995,(2).

渔业养殖注意事项范文4

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的基本原理与过程

1基本原理

生境修复与生物资源养护原理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以及生态系统内在的生态学过程与相互作用机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多样性、抗逆性、生产力与可持续、先锋群落与顶级群落的发生、发展机理与群落演替规律,不同干扰条件下生态系统的受损过程及其响应机制,生态系统退化的诊断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生态系统退化过程的动态监测、模拟、预警及预测等。对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修复工程而言,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都需要在原位经过自然的生态过程,因此,事实上各生态学原理均可应用于生态恢复的实践中。生态系统修复涉及的基本原理主要有限制因子原理、能量流动原理、种群密度制约及分布格局原理、生态适应性理论、生态位原理、演替原理、生物入侵理论、生物多样性原理、功能群构建原理等。其中,干扰与演替原理、功能群构建原理是应用于海洋生态系统恢复中的重要原理。

2基本过程

修复行为实质上是对生态系统的一次新的干扰,很难保证所有修复行为均对目标系统的修复起到正效应。要想系统向预期方向发展,需要有科学的理论框架,制定合理的修复方案,并对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Zedler以湿地生态系统的修复为例,将生态恢复的整个过程划分为5个不同的阶段,即目标设定—开发概念模型、恢复区域的选址优化、原地非生物环境的操控、原地生物区系的操控、生态系统维护等。

Clewell等将生态恢复的过程分为修复计划准备、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评估、修复计划制定论证、修复行动实施、修复后评估和管理等5个阶段,并指出了生态修复过程中涉及的51条指导原则。

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设施

1人工鱼礁

人工鱼礁(artificialreef)是人为放置在海底的一个或多个自然或者人工构造物,它能够改变与海洋生物资源有关的物理、生物及社会经济过程,并可改善海域生态环境,营造海洋生物栖息的良好环境,为鱼类等提供繁殖、生长、索饵和庇敌的场所,达到保护、增殖和提高渔获量的目的。用于建造人工鱼礁的材料种类很多,礁体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礁体的结构特征和礁区生物的增养殖效果。根据材料的来源不同,人工鱼礁使用的材料可分为天然材料、废弃材料和人造材料等3大类。礁体设计对人工鱼礁效果的发挥至关重要,主要包括礁体材料、重量、形状、几何尺寸、内部结构等因素。礁体的材料、重量、尺寸、结构复杂性、表面粗糙度等应根据规划要求与生物因素和水动力学特征相适应。根据投放的不同目的和用途,人工鱼礁可以分为增殖型鱼礁、渔获型鱼礁和游钓型鱼礁等3种。

2增殖礁及增养殖设施

根据增殖对象生物不同,人工鱼礁可分为藻礁、鲍礁、参礁等,而增殖海参、鲍等海珍品的礁体可统称为海珍品增殖礁,又称海珍礁,。由于礁体可以保护刺参、鲍等海珍品免受敌害侵扰,并可为增殖海珍品提供食物来源和遮蔽场所,因此,海珍礁广泛应用于中国的海珍品增养殖中。在我国,很多种材料被用作刺参的人工附着基或礁体,例如石块、瓦片、混凝土构件、扇贝养殖笼、编织布、塑料构件,甚至柞木枝等。

作者所在的研究团队针对近岸泥沙质海湾、离岸开放海域和静水围堰等增养殖生境的受损现状和刺参、鲍等海珍品的生态习性,发明了适用于近岸海湾的牡蛎壳海珍礁及其配套制作装置、贝类排粪物再利用装置,适用于离岸开放海域的大型藻类抗风浪沉绳式养殖设施、“海龙I型”底播式海水增养殖设施,以及适用于围堰的多层板式立体海珍礁:这些设施设备实现了对不同类别生境的有效修复和高效生态增养殖,为海洋生境修复与海水增养殖产业高效健康发展提供了装备支撑。

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技术

1海洋生境修复与改良技术

1.1海草床修复技术

海草是单子叶草本植物,通常生长在浅海和河口水域。海草床对海域生境的修复和改良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海草群落不仅是海洋初级生产者,具有高的生产力和固碳能力,还可起到稳定底泥沉积物、改善水体透明度及净化海水的作用;同时,海草还是许多海洋动物重要的产卵场、栖息地、隐蔽场所及直接的食物来源,在全球C、N、P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据《世界海草地图集》显示,1993年到2003年,全世界已经有约26000km2的海草床消失,达到总数的15%。海草床的衰退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许多国家都开展了海草床恢复方法的研究工作。海草床的恢复主要依靠海草的种子或者构件(根状茎),主要的方法有生境恢复法、种子法和移植法。

生境恢复法投入少、代价低,但周期长。移植法恢复大叶藻海草床是较为常用的方法,主要有草皮法、草块法和根状茎法,草块法成活率高,但对原海草床有破坏作用;根状茎法节约种源,但固定困难。应用种子来实现低成本、高效率、大规模的恢复海草床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种子法破坏小,但种子难收集、易丧失、萌发率低。

1.2牡蛎礁修复技术

牡蛎礁(oysterreef)指目前正在生长及挽近刚停止生长的、于河口洼地中的牡蛎壳堆积体。牡蛎礁在净化水体、提供栖息生境、促进渔业生产、保护生物多样性和耦合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美国切萨皮克湾(ChesapeakeBay)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引起了生境的退化(富营养化和大叶藻藻床的破坏)及生物资源的衰退(美洲牡蛎数量大为减少)。近年来,弗吉尼亚海洋科学研究所(VirginiaInstituteofMarineScience)的科学家实施了牡蛎礁恢复计划,对礁体生物学、群落发生和营养动态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对恢复情况进行了追踪,如Harding研究了恢复的牡蛎礁区域浮游动物群落丰度和组成的水平分布和时间变化,作为切萨皮克湾牡蛎礁恢复进展的潜在标准。该系列研究对当地牡蛎礁的成功修复起到了重要作用。牡蛎礁的修复主要通过结合防浪堤设置专用礁体以及利用牡蛎壳礁体两种方式实现。

1.3珊瑚礁修复技术

珊瑚礁(coralreef)是石珊瑚目的动物形成的一种结构,它们是成千上万的由碳酸钙组成的珊瑚虫的骨骼在数百年至数千年的生长过程中形成的。珊瑚礁被称作“热带海洋森林”,其生态系统具有很高的生物多样性和重要的生态功能,珊瑚礁为许多动植物提供了生活环境,其中包括蠕虫、软体动物、海绵、棘皮动物和甲壳动物,此外,珊瑚礁还是大洋带的鱼类的幼鱼生长地。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灾害、海水消耗、过度捕捞、海水污染等原因,导致珊瑚礁的衰退现象严重。世界珊瑚礁现状调查显示,全世界19%的珊瑚礁已经消失,15%的珊瑚礁在10~20年内将有消失的危险,20%的珊瑚礁在20~40年内将面临消失。珊瑚礁生态修复的主要方法包括有性生殖法(sexualreproduction)、珊瑚移植法(transplantation)、底质改良法等。有性生殖法是通过自然产卵产生的珊瑚幼虫来培育珊瑚幼体,再将幼体进行移植;珊瑚移植是把珊瑚整体或者部分移植到退化区域,以改善退化区的生物多样性,这是过去几十年来修复珊瑚礁的主要手段;底质改良是通过稳固底质或在底质中增加化学物质,以吸引珊瑚幼虫的附着和珊瑚的生长。

1.4人工鱼礁构建技术

人工鱼礁水动力学特征研究可以为人工鱼礁的选址和设计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了解人工鱼礁水动力学性能需要首先研究人工鱼礁受水流作用时受力的情况和人工鱼礁内部及其周围流场的实际分布情况,其研究方法主要有理论分析、模型实验和数值模拟等。黑木敏郎与中村充在回流水槽中,观察和测定了圆筒形、四角形鱼礁模型周围水流的变化。Fujihara等运用数值计算法对设置鱼礁后的定常层流水域的流场变化进行研究,得到了鱼礁流场的上升流范围及分布特点。国外学者的研究表明:在鱼礁的阻流作用下,鱼礁下游的流场根据紊动程度可分为3个区域:紊流区、过渡区和未受扰动区。通透性礁体和非通透性礁体所产生的紊流区长度比和高度比均不同,通透性礁体的高度比小于1,长度比小于4,而非通透性礁体的高度比一般要大于1而略小于2,而长度比小于14。

合理的选址是人工鱼礁规划设计的基础。人工鱼礁投放区域的选择是否合理关系到其功能能否正常发挥,投放区域不当会造成人力与财力的损失,并有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李文涛等认为人工鱼礁的选址涉及地质科学、海洋科学、气象科学、生物科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需要考虑海洋物理环境、生物环境和社会等多种因素,其中国家的海洋功能区划以及海底底质类型、水深、水流等因素在人工鱼礁的选址中是必须首先考虑的;王飞等根据水深、底质类型、地形坡度、生物密度、平均流速、离岸距离等影响人工鱼礁选址的因素,并根据各影响因子的重要性程度确定其权重,建立了舟山海域人工鱼礁选址的多因子综合评价模式。

Tian对台湾省老鼠屿沿岸海区的五个预选礁区进行了综合性的选址研究,研究内容包括了海底地形、地貌、底质特性以及海况,调查中使用了回声测深仪、旁扫声纳、重力岩心提取器、地质测试仪、GPS、ADCP(多普勒流速剖面仪)和ROV(水下机器人)等先进的仪器设备。

2海洋生物资源养护技术

2.1人工增殖放流技术

增殖放流是恢复渔业资源、优化水生生物群落结构、提高渔业生产力的有效手段,其形式是通过向天然水域投放鱼、虾、蟹、贝类等各类渔业生物的苗种来达到恢复或增加渔业资源种群数量和资源量的一种方法。19世纪中期,美国、加拿大对红点鲑进行了移植孵化实验,后来又将一种溯河性鲱鱼从北美大西洋沿岸移植到太平洋沿岸,并形成了有价值的自然种群。挪威、英国、丹麦和芬兰也先后进行了鳕鱼和鲆鲽类的资源增殖工作。日本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栽培渔业”概念,并在濑户内海进行了对虾、真鲷、梭子蟹和盘鲍的放流增殖工作,至2002年,日本放流水产苗种已达83种。

长距离洄游的大麻哈鱼类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最有成效的增殖种类,前苏联、日本、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先后进行了大麻哈鱼的增殖放流,放流数量每年高达30余亿尾,回捕率高达20%。目前世界上有94个国家开展了增殖放流工作,其中64个国家开展了海洋增殖放流工作。

我国近海渔业资源放流工作起步较晚,自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展对虾增殖放流以来,已经开展了海蜇、三疣梭子蟹、金乌贼、曼氏无针乌贼、梭鱼、真鲷、黑鲷、大黄鱼、牙鲆、黄盖鲽、六线鱼、许氏平鲉等游泳生物以及虾夷扇贝、魁蚶、海参以及盘鲍等底栖生物增殖放流工作,其中中国对虾的增殖和移植、海蜇的增殖、虾夷扇贝的底播移植等工作已初具生产规模和显著的经济效益;但在增殖放流过程中,存在管理体制不够健全、资金投入相对不足、科学研究相对薄弱,缺乏规范的增殖放流技术规程等问题。农业部下发了《全国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总体规划(2011—2015年)》,规范和细化了各海域增殖放流任务,提出了渤、黄、东海及南海具体适宜增殖放流的种类,对45种经济物种的适宜放流海域进行了规划。

2.2多营养层次综合增养殖技术

多营养级的综合养殖模式(integratedmulti-trophicaquaculture,IMTA)是近年提出的一种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海水养殖理念。对于资源稳定、守恒的系统,营养物质的再循环是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过程,由不同营养级生物,如投饵类动物、滤食性贝类、大型藻类和沉积食性动物等组成的综合养殖系统中,系统中一些生物排泄到水体中的废物成为另一些生物的营养物质来源。因此,这种方式能充分利用输入到养殖系统中的营养物质和能量,可以把营养损耗及潜在的经济损耗降到最低,从而使系统具有较高的容纳量和经济产出。近年来,作者所在的研究团队针对浅海筏式、底播和岛屿的不同特点和增养殖对象的生态特征,研发了筏式贝-藻-参综合养殖、藻-鲍-参生态底播增养殖和离岸岛屿生态增养殖等多营养层次的综合增养殖新技术。

3海洋牧场建设技术

海洋牧场(oceanranching)是一个新型的增养殖渔业系统,即在某一海域内,建设适应水产资源生态的人工生息场,采用增殖放流和移植放流的方法,将生物种苗经过中间育成或人工驯化后放流入海,利用海洋自然生产力和微量投饵育成,并采用先进的鱼群控制技术和环境监控技术对其进行科学管理,使其资源量持续增长,有计划且高效率地进行渔获。建设海洋牧场需要一整套系统化的渔业设施和管理体制,如人造上升流、人工种苗孵化、自动投饵机、气泡幕、超声波控制器、环境监测站、水下监视系统、资源管理系统等。海洋牧场的构想最早是由日本在1971年提出。

1978~1987年,日本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栽培渔业”计划,并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海洋牧场——日本黑潮牧场。韩国于1994~1996年进行了海洋牧场建设的可行性研究,并于1998年开始实施“海洋牧场计划”,该计划试图通过海洋水产资源补充,形成牧场,通过牧场的利用和管理,实现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增长和利用极大化。美国于1968年提出建造海洋牧场计划,1972年付诸实施,1974年在加利福尼亚建立起海洋牧场,利用自然苗床,培育大型藻类,效益显著。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曾提出开发建设海洋牧场的设想,90年代又有学者对南海水域发展海洋牧场提出建议,并对南海水域进行了多项综合和专项调查,为开发建设海洋牧场提供了背景资料和技术储备。目前中国海洋牧场的开发还仅限于投放人工渔礁和人工放流,并且由于规模较小,形成的鱼礁渔场对沿岸渔业的影响甚微。

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的监测与评价

1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系统的监测

生态系统的监测是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监测信息的收集是决定恢复生态系统管理方式的重要环节,通过监测可以确定修复工程是否向既定目标发展。因此,制定监测实施标准和规程对于复杂的监测活动十分必要,如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区域海带修复计划中制定了海带恢复和监测规程,规程为参与潜水的志愿者列出了详细注意事项,以保证监测的一致性和精确性;全球海草监测计划(SeagrassNet)也制定了有关海草恢复的监测规程、野外取样和数据处理的注意事项、科学监测手册等。

监测主要分修复前监测和修复的长期监测。通过修复前监测,可以了解生境和生物资源的受损程度,确定现存生态系统的特点,并有助于确定恢复的目标和恢复方式。修复的长期监测是自修复计划正式实施以后对修复的全过程进行的监测,通过长期的系统监测可以对比修复系统与自然系统的特点,便于准确确定退化生态系统修复的生态变动过程及变动方向。

2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效果的评价

在复杂的环境条件作用下,恢复的目标和效果可能会偏离既定的恢复轨道,因此,对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效果进行评价是十分必要的。当前对恢复和自然生态系统及其功能参数特征的变异性了解还不够深入,因此,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技术手段也相对复杂。生态修复效果评价的主要方法有直接对比法(directcomparison)、属性分析法(attributeanalysis)和轨道分析法(trajectoryanalysis)。评价生态修复效果应用最广泛的方法是直接对比法,即对比恢复的和自然的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参数,包括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参数;属性分析法是将恢复的生态系统的属性转化为定量和半定量的数据,以确定生态系统中各属性要素的恢复程度;轨道分析法是一种正处于研究过程中但比较有应用前景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定期收集恢复数据并绘制成趋势图,以确定恢复的趋势是否沿预定的恢复轨道进行。

恢复的生态系统的评价标准较为复杂。从生态学角度,恢复的生态系统应包含充足的生物和非生物资源,其能够在没有外界协助的情况下维持自身结构和功能的持续正常运转,且具备能够应对正常环境压力和干扰的抗性。国内外在采用系统模型评价修复效果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Madon等提出了用于规划湿地恢复的生物能量学模型(bioenergeticsmodels),该模型可以用于评估不同环境条件下鱼类的生长情况,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该模型评估了河口湿地系统恢复过程中鲑鱼幼鱼的生长情况。Pickering等运用成本效果分析(CEA)、成本效益分析(CBA)和条件价值评估(CVM)等方法从生态学角度评价了人工鱼礁修复近海生态系统的潜力。

Pitcher等采用生态系统空间模拟技术(ECOSP-ACE)预测了香港禁捕保护区内人工鱼礁的资源和渔业的效益。

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的综合管理

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的管理是海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全面了解以及对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的监测与研究。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的管理应该从规划开始,一直持续到修复效果达到预定目标。管理的目标是保障修复行动和修复效果的有效性。近年来,基于生态系统的管理(ecosystem-basedanagement,EBM)理念得到充分重视与发展。基于生态系统的管理是一种较为先进的资源环境管理方式,其核心内容是维护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该理念强调从海洋生态系统整体出发制定渔业管理决策,并运用多学科知识,加强各部门合作,实现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相协调。适应性管理(adaptivemanagement)是海洋生境修复和资源养护中强调的另一种管理模式,该模式承认恢复计划指定过程中无法预测某些不确定发生的事件,管理的目标是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这些不确定事件。该模式涉及附加恢复计划的实施,恢复系统中部分区域的实验研究、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并行研究计划实施、评估整个过程有效性的实施等。适应性管理的模式广泛应用于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实践中。

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研究展望

海洋生境的退化与生物资源的衰退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重视,在典型生境的修复、关键物种的保护、修复效果的监测与评价、修复的综合管理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对缓解海洋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与生物资源的持续衰退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生境修复与生物资源养护原理、生态高效型设施设备、生境修复与生物资源养护新技术、监测评价与管理模型、标准和规范等方面开展的研究与实践工作相对较少,也是制约海洋生境与生物资源持续利用的关键因素,这也必将成为未来研究工作的重点和热点。

1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原理

生境修复与生物资源养护原理是开展生态系统恢复计划的依据。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演替规律、功能群结构与功能、不同干扰条件下生态系统的受损过程及其响应机制、生态系统退化的诊断及其评价指标体系依然是未来研究工作的重点。

2生态高效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设施设备

生态高效型设施设备的研发是生境修复与生物资源养护工作的基础。该领域未来工作的热点将主要集中在生态高效型人工鱼礁、藻礁与海珍品增殖礁的研发,资源与环境远程监测设施设备的研制,水下摄像与测量仪器的研制等方面。

3环境友好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新技术

生境修复与生物资源养护技术是实现预期修复效果的核心。未来研究的重点将集中在生境修复与生物资源养护关键物种的筛选与功能群构建技术、碳汇渔业新技术、海洋牧场构建技术、智能型远程监测与预警预报技术等方面。

4海洋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监测、评价与管理模型

监测、评价与管理是修复行动有效实施的关键。未来研究工作的重点将集中在监测、评价与管理的智能一体化系统,监测、评价与管理的动态模型等方面。

渔业养殖注意事项范文5

关键词:水产养殖;实用水质;调控技术

引言:在水产养殖生产过程中,水体环境中对养殖对象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的理化因子主要有溶氧、酸碱度、氨、亚硝酸盐、硫化氢等,而这些因子随着水温的变化、饵料的投饲以及水生动植物的新陈代谢和光合作用在不断地变化,想获得好的效益必须控制好这些理化因子。

1、水质溶氧不足的原因

1.1 温度 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此外水产动物和其它生物在高温时耗氧多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1.2 养殖密度 养殖池中放养密度越大,生物的呼吸作用越大,生物耗氧量也增大,池塘中就容易缺氧。

1.3 有机物的分解耗氧 池中有机物越多,细菌就越活跃,这种过程通常要消耗大量的氧才能进行,因此容易造成池中缺氧。

1.4 无机物的氧化作用 水中存在低氧态无机物时,会发生氧化作用消耗大量溶解氧。从而使池中溶氧量下降。

2、 养殖水体溶氧要求

水生动物必须在有氧的条件下生存,缺氧可使其浮头并致死。因此溶氧是水生动物的生命元素之一。一般来说,养殖水体中的溶氧应保持在5-8mg/L,至少应保持4mg/L以上。若溶氧低轻则使生长变慢,易发疾病,重则浮头死亡;而溶氧^高又会引起鱼气泡病。

3、 养殖水体酸碱度(pH值)要求

pH值是测量水质的重要指标,这是因为鱼虾蟹都有各自的pH值适应范围,而且pH值决定着水体中的很多化学和生物过程,如氨和硫化氢等有毒物质,由于pH值的不同表现形式不同,其毒性程度亦不同,因此说pH值是水质的晴雨表。

3.1 水质PH值控制基准 水中生物光合、呼吸作用和各类化学变化均能引起pH值的变化,而它的变化对鱼虾蟹和水质均有很大的影响,淡水养殖PH值一般应保持在7-9之间。

3.2 pH值对水产动物的直接影响 pH值过高或过低对水产动物都有直接损害,甚至致死。酸性水(pH值

3.3 pH值对水质的影响 过高或过低的pH值,均会使水中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机物不易分解,pH值高于8,大量的NH4+会转化成有毒的氨。pH值在低于6时,水中60%以上的硫化物以硫化氢的形式存在,增大硫化物的毒性。总之,过高或过低的pH值均会增大水中有毒物质的毒性。

4、养殖水体氨的要求

氨由水产动物排泄物和底层有机物经氨化作用而产生。养殖池中养殖密度越大,氨的浓度越高。氨是水产动物的隐形杀手。水中氨(NH3)的控制基准:氨对水产动物的毒害依其浓度不同而不同。

(1)在0.01-0.02ppm的低浓度下,动物可慢性中毒出现下列现象。1)干扰鱼虾蟹渗透压调节系统;2)易破坏鱼鳃的粘膜层;3)会降低血红素携带氧的能力。鱼虾蟹长期处于此浓度的水中,其生长会受到抑制。

(2)0.02-0.05ppm的次低浓度下,氨会和其它造成疾病的的病因共起加成作用,而加速其死亡。

(3)在0.05-0.2ppm的次致死浓度下,会破坏鱼虾皮、胃、肠道的粘膜,造成体表和内部器官出血。

5、养殖水体硫化氢的要求

硫化氢是一种可溶性的毒性气体,带有臭鸡蛋气味。水质中硫化氢控制的基准是养殖(特别是苗种培育)生产中,水体中硫化氢的浓度应严格控制在0.1ppm以下。硫化氢是水产动物的剧毒物质。大约0.5ppm的H2S可使健康鱼类急性中毒死亡。当水中的硫化氢浓度升高时,其生长速度、体力和抗病能力都会减弱,严重时会损坏鱼虾的中枢神经。硫化氢与水生动物血液中的铁离子结合使血红蛋白减少,降低血液载氧功能,导致鱼虾呼吸困难,造成死亡。简单介绍几种保持池水H2S不过量的方法:(1)充分增氧:高溶蟹氧可氧化消耗硫化氢,并可抑制硫酸盐还原菌的生长与繁衍。(2)控制pH值:pH值越低,发生H2S中毒的机会越大。一般应控制pH在7.8-8.5之间,如果过低,可用生石灰等提高pH值,但要确认水中氨不过量,否则又易引起氨中毒。(3)经常换水,使池水有机污染物浓度降低,同时新水中的铁、锰等金属离子能沉淀水中的硫化氢。(4)收获后彻底清除池底污泥,如不能清污,应将底泥翻耕凉晒,以促使硫化氢及其它硫化物氧化。(5)合理投饵,尽量减少池内残饵量。

6、亚硝酸盐引起的问题

1、危害:亚硝酸盐对水产生物的毒性很大,主要表现为对肝脏的损害,例如:虾蟹中毒时鳃受损变黑,最后死亡。养殖中后期,水体高温,底层有机物积累过多,耗氧量大,厌氧微生物繁殖快.亚硝酸盐容易超标,偷死现象容易发生。

2、解决措施:通过开增氧机,增加水体溶氧量,使硝化作用完全彻底,减少形成亚硝酸盐的机会;制订合理的放养密度和投饲计划,提高消化水平,减少饲料残渣的剩余和粪便的过多排泄;还可以施用水质改良剂如微生物制剂,降低水体中亚硝酸盐含量。

结语:不同的水产动物都要有相适应的生存水质条件才能顺利生长发育,水质的一些基本指标应控制在生物所能适应和承受的范围,不然会直接影响生长速度,成活率,饲料系数,经济效益不理想,严重恶化的水质会造成大批死亡,引起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养殖信心。因此,对于水产养殖而言,应“养鱼先养水,水好鱼才好”。

参考文献:

[1]王大建,郭旭强,张伟.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技术[J].齐鲁渔业,2012,(10).

[2]杨永贵,崔世华,张永旺.浅谈无公害水产养殖病害防治[J].渔业致富指南,2011,(16).

[3]忻元扬.水产养殖病害的成因与对策[J].科学养鱼,2013,(04).

渔业养殖注意事项范文6

关键词: 《鱼类增养殖学》 教学实习 教学改革与管理

《鱼类增养殖学》是农业类院校水产养殖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是运用主要养殖鱼类的生活习性、生长、繁殖等知识研究鱼类养殖和增殖的自然科学。该课程的教学实习是水产养殖学专业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它是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的有机结合。以往该实习一般安排在学期末进行,时间一般较短,多以“参观实习”代替实际操作,学生只能了解大概过程,不能详细掌握生产的整个流程,实习基地也反映时间过短,学生刚刚适应工作环境就离开,对生产调度有影响,且往返等费用较多,增加了学校和实习基地的负担。因而高校多采取水产综合教学实习的方式,将《鱼类增养殖学》与《甲壳类增养殖学》、《贝类增养殖学》、《藻类增养殖学》等课程的实习合并为水产综合实习,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了解鱼类的育苗操作和增养殖技术,让学生充分参与鱼类养殖企业的育苗生产、经营管理和科技产品的开发,进一步巩固对理论知识的领悟。为保证和稳定鱼类增养殖学教学实习的质量,笔者提出了一系列教学改革与管理措施。

一、加强校外实习基地与指导老师队伍建设

高校应积极在鱼类养殖、渔业资源增殖保护等相关企业建立产学研创新培养基地,建立固定的合作内容和合作方式,拟定正规的合作协议,建立一种长期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青岛农业大学已在多家海珍品苗种培育企业建立了本科生校外培养基地和学士后工作站。实践表明,产学研校外培养基地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实习场所,而且为学生熟悉企业工作环境、流程和制度,增强实际操作能力,完善从学生到实用人才的转变搭建了平台。

指导教师是教学实习的主要领导者,担负着沟通和协调学校、学生和实习基地三者之间关系的重任。课程组应选派理论教学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和科研能力强的教师担任主要指导老师,全权负责处理学生实习的日常事务,同时还要从专业上、技术上指导学生实习。另外,还要鼓励年轻教师担任辅助指导老师,为其提供学习机会,增加生产经验,如此既能锻炼年轻教师,又能使指导老师队伍具备可持续性。还可聘请实习基地中具有指导经验的技术人员、科研人员担任临时指导老师,充分利用基地的人力资源。

二、重视实习前的准备工作

实习前的准备是顺利完成实习的有效保证,指导老师和学生都应该做好准备工作。指导老师要在实习前到实习基地进行考察,根据实习基地的实际生产现状,结合实践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实习计划,对实习内容进行详细的设计和布署。实习前一周要召开实习动员大会,下发实习任务书,明确鱼类增养殖学实习的目的、意义、实习内容、考核方式、安全纪律、实习需要的材料和生活等问题,调动学生参加实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也要对教学实习进行充分的准备,对即将进行的实习相关内容和注意事项有充分的了解,在思想上有清醒的认识,端正实习态度。在实习前要充分利用校内图书馆和网络资源优势查阅相关资料,并准备相关仪器、器皿和各种药品等,做好实习前文献资料和物品的准备工作。

三、教学实习的具体实施和管理

1.合理安排实习内容。

鱼类增养殖学实习时间一般为4周。根据当年气候条件和实习鱼类的特点,由实习基地和学校共同确定实习开始的时间。实习内容包括:亲鱼的雌雄鉴别、性腺培育和日常管理;鱼类人工繁殖的准备、催产、产卵、人工授精和孵化管理工作;鱼苗、鱼种的选择、放养密度、饵料投喂、病害防治和日常管理工作;动植物饵料培育、收获与日常管理;特种鱼类养成与运输技术;鱼类养殖场工程技术等。

2.采用轮换的实习方式。

为让学生全面掌握鱼类人工繁殖及养成技术,实习一般采用轮换体制。将学生分为四组,分别进入亲鱼培育、鱼类人工育苗、生物饵料培养和鱼类养成车间进行实习,一周后进行组间轮换,确保每位学生全面实习。采用代职顶岗、承担工作实职的实习方式,让学生直接参加实习基地正常的生产过程,在实习结束时能够熟练掌握鱼类育苗生产中的各个环节和技术要领。

3.充分发挥带队老师示范、指导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

指导老师要亲临实习第一线,带领学生与基地工人一起参加生产劳动,发挥示范作用。指导老师要为人师表、言传身教,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注重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激励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带队老师可在实习现场向学生分析和讲解生产实践问题,也可在基地为学生集体授课,结合实习基地的养殖鱼类,讲授相关的育苗和养成知识,使学生加深理解,更好地掌握生产环节的关键技术。指导老师要及时召开阶段总结会和研讨会,巩固学生的实习成果;对于实习过程中出现的突发事件或者技术难题,还要充分发挥带队老师和学生为实习基地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对于一些技术含量高、难度大的问题,指导老师要积极查阅相关资料,并领导学生共同探讨,为实习基地提出良好的建议,充分发挥高校的技术和科研优势,促进基地生产的正常进行。同时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另外,可适当聘请实习基地的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为学生授课,加强专业技能培训,促进学生知识的积累,开阔学生的眼界。

4.活跃实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实习热情。

鱼类增养殖学实习时间一般较长,劳动强度较大,学生往往会感到实习比较枯燥,容易产生急躁情绪。针对这种情况,实习基地和带队老师可以适当安排一些娱乐和体育竞赛项目,使学生适当放松,提高学生的兴趣,始终保持较高的实习热情。如可以安排各组学生之间进行唱歌、足球、篮球和乒乓球等比赛项目,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友爱、相互配合的精神。也可以安排学生与实习基地工作人员一起娱乐和比赛,丰富学生的社会阅历和经验,增强他们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缩短适应社会的时间,同时也有利于活跃整个基地的生产气氛,提高工人的工作热情,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四、改革实习的考核方式,科学评价学生的实习成绩

过去鱼类增养殖学实习的考核主要是以实习报告的形式来判定。实习报告只能反映一个方面,而且容易弄虚作假,不能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实习效果。

我们提出新的考核方式:思想品德、实习态度、实习纪律等占实成绩的20%,此项成绩由指导老师和实习单位教师根据学生表现考核,签字盖章。对个别严重违纪,造成恶劣影响者,可按实习不及格论处。业务技能、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实习笔记等占实成绩的40%,此项由指导老师按实纲和实习计划考核。学生独立完成的实习报告和总结由指导老师进行考核,占实成绩的40%。通过三年的实践,笔者发现学生实习的态度更加端正,压力转变为动力,进一步保证了实习质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