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闻传播学类专业课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闻传播学类专业课程范文1
传媒专业教育与人才培养发端于17世纪近代报纸的诞生地德国,但现代传媒教育和专业人才培养则产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1908年,世界第一个新闻学院在美国密苏里大学正式创立,开创了传统新闻教育模式。1912年,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研究院成立,创设了重视人文学科基础和专业技能训练的传媒教育传统。这两个大学一直到今天都被认为是传媒教育的典范,也是我国传媒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参考。如今,美国传媒人才的教育是以社会科学为主要基础,由此开创了跨学科多元化发展的潮流。同时,他们在培养传媒人才时还与先进的传媒技术相结合,顺应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的潮流,从而保持在传媒教育领域的领先地位。而日本先是师承于英国的学徒制,后来又受美国影响,开创了自己的高等教育、在职教育和大众普及教育相结合的多层次发达的传媒教育体制。在面临传媒竞争全球化和传媒教育国际化的今天,改革传媒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对推进我国传媒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者”):你认为我国传媒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时期?有什么特点呢?
陈兵教授(以下简称“陈教授”):1920年上海圣约翰大学成立报学科是我国高等学校正规传媒教育的开元。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我认为我国传媒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进入了繁荣时期。进入繁荣时期我国传媒类专业人才培养有三个特点:
一是根据社会需要进行学科专业的调整
国内绝大部分传媒院系根据传媒业的发展设置了新的专业或者方向,特别是关于新媒体、物联网、动漫游戏、手机游戏、三网融合、文化创意策划、数字出版等方面的内容,使得传媒人才的培养模式呈现宽口径化,从而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是传媒人才培养的办学模式呈现多样化
大致可分为六种类型:1.传统名牌新闻传播院系的办学模式。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和浙江传媒学院等,大多具有较长的历史、较雄厚的师资、较完善的教学设施条件,并在传媒业界具有良好的声誉和威望。2.综合性大学新闻传播院系的办学模式。以武大、浙大、川大、南大等一批综合性大学的传媒院系为代表,呈现出鲜明的综合优势。3.全国著名大学新建新闻传播学院的办学模式。以北大与清华为代表,新闻传播学院成立时间都不长,但是名校效应非常明显。4.专业院校创办传媒专业的办学模式。如师范、体育、财经、理工、政法甚至农业类院校近年来创办的传媒专业,以学科交叉、文理渗透、追求特色的新型办学思路引人注意。5.民办大学创办传媒专业的办学模式。如北京吉利大学、北京人文大学等多所民办高校创办了传媒专业,以重视市场需求、办学机制灵活为特色。6.非全日制成人教育的办学模式。
三是积极进行办学方式创新和教育教学改革
比如与政府主管部门和实践单位共建蔚然成风。这种联合办学可以使传媒学科在政治、经济、技术的新变动和新发展中,获得更多的机遇。上海市委宣传部与复旦大学共建新闻学院,湖南大学与湖南广播影视集团联合创办湖南大学广播影视艺术学院,浙江传媒学院由浙江省政府和国家广电总局共建共管。请业界专家任院长也比较常见。如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邀请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出任首届院长。同时,与学科专业调整相配合,国内传媒专业的课程设置开始进行大幅度的调整,对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估也在不断的深化当中。
记者:你认为传媒人才培养存在哪些问题?
陈教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传媒教育事业发展很快,取得了很大成绩:传媒教育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传媒学科地位显著提高,传媒学科教学与科研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传媒学科培养的毕业生基本满足了传媒发展的需要等。但是,传媒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超常规发展导致教育质量下降
我国传媒教育的发展,总体上适应了经济与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传媒业迅速扩张的需要。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高校设立新闻传播学专业点已经超过800个,这些新闻传播学专业点分布于全国300多家高校之中。实际上,从总体上看,传媒教育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看好的。与此同时,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承认,当前我国高校传媒类专业扩招与很多其他专业一样,已带来了严重的教育质量下降问题。
二是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存在偏差
传媒院系培养的毕业生媒体不需要,媒体需要的人才高校又培养不了。课程设置急功近利,教学只满足于对操作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基本理念和基本观念的传授,忽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知识的积淀,忽视现代人文素养的塑造和公民意识的培育。背离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剧了毕业生就业困难。
三是师资队伍建设跟不上专业发展的需要
尽管近五年我国自己培养的传媒类专业的硕士生、博士生中有一批人走上了教学岗位,但师资不足和专业教师队伍青黄不接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从全国传媒院系的情况看,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国内传媒院系间经常发生激烈的“人才争夺战”,稳定师资队伍成为一个共同性的难题。年轻教师中不少人缺乏教学经验和新闻实践,亟待进一步培训。
四是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还有待完善
传媒类专业的课程体系应该要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相对于现代社会对传媒人才的要求,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和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还不能完全满足。比如传媒实务类课程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是教学内容陈旧、脱离实际,教学方法不当。课程设置得不够完善,使得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无法真正区分。
五是教学方式过于传统,不太重视学生个性培养
教师教学手段单一,教法简单重复。教学内容滞后于传媒技术的更新与发展,教学中很难有反映新的传媒技术、信息技术、传播技术、软件技术、网络技术的应用等内容,尤其是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内容极少,导致学生在传媒实践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教师较少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没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状态。
记者:那么针对这些问题,你认为我国的传媒教育与人才培养改革应该采取哪些对策?
陈教授:面对目前我国传媒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认真思考我们的教育体制和培养方式。在一种危机感的感召下,我们需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进行人才培养改革,振兴传媒教育事业。特别是这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出台为传媒人才培养的改革提供了良机。建议可以考虑以下几个重要的对策。
一是确立内涵式为主的发展思路
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我们需要拓展传媒教育的思路,将传媒人才培养放到世界政治、经济、科技的背景下和传媒事业、文化创意产业大发展的环境中进行定位,全方位地推进传媒人才培养内涵式为主外延式发展为辅的改革,即通过挖掘现有资源的潜力,优化教育结构,提高内部效率和质量来推动传媒人才培养质量的模式。
二是探索一条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模式
传媒学科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它要求教师有专业知识的同时,最好还要有从事传媒实践的经验。因此,在传媒人才培养中应提倡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模式,采取多种形式同社会各界合作,创造出好的传媒人才培养条件。如学院联合、联办媒体、建立教学实习基地、多渠道办学等。
三是大力进行课程改革
传媒人才培养需要确立科学的专业课程结构。通过设计合理的专业课程结构实现复合创新型传媒人才培养的目标。浙江传媒学院管理学院这几年来推广的“飞鹰计划”和倡导的“阶梯式”教育就是一些尝试。我们抓住全国文化产业大发展的机遇,整合浙江省作为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省的区位优势和管理学院在省内率先设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先发优势,确立了“宽口径视角、服务区域文化创意经济发展”的专业定位,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四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狠抓教风和学风,建立教学和科研联合评价机制
只有高水平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教师进行培训和提高,并增强他们的教学科研能力。一是选派教师到重点的新闻院校进修学习。二是教师要走出校园,到传媒实践单位去学习锻炼。三是结合专业进行学术研究,吸收学术界最新的研究成果,以充实革新教学内容。同时,动真格狠抓教风和学风。在此基础上,需要建立教学和科研联合评价的机制,并对不同类型的教师真正做到分类管理。
五是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主动实践能力,推广信任教育
传媒专业技能的培养离不开实践和创新,必须能经受实践的检验,并且也需要在实践中创新提高。在教学中需要克服让学生被动实践的倾向。师生信任教育也是当前值得关注的一个重点。教师对于所谓的“差生”需要倾注更多的关爱和帮助。我一直认为,学生犯了再大的错可能也是有原因的,教师再有洞察力,也是有局限的,为学生创造一个值得信任的教学环境非常重要。
六是构建科学的教学评估体系
新闻传播学类专业课程范文2
关键词:新闻传播类硕士;媒介融合;培养目标;培养模式
一、新闻传播类硕士培养中的问题探析
1.培养目标不明确。2010年,新闻与传播专业型硕士(MJC)成为新增专业型硕士学位之一,高校开始明确定位以学术型硕士及专业型硕士为两种培养目标:培养重科研的学术型人才和重业务的实践型人才。但就实际办学情况来看,各培养单位依然沿用以往学术型硕士的教学方式统一培养两类硕士研究生,最多在原则上按照新闻传播专业学位全国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指导性培养方案执行,可实际执行中却是教学偏重于学术理论教授,实践部分常常被忽略。从各高校硕士研究生培养学分制实施方案中可以看出,在必修环节中,课程学习所占比例较大,而学术活动或实践活动的比例只占极少部分,该学分制方案的实施使得学生难以了解传媒的真实情况,缺少与现实媒体的沟通,增加了毕业后的工作难度。
2.培养模式单一。近年来,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推动着媒体不断更新换代、融合互通,以往的传播领域主要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几大领域,高等学校的新闻传播学教育在专业设置方面也主要是以报刊、广播电视、广告、网络等专业为主,如新闻编辑专业、广播电视学专业、广告学专业等,课程设置也仅限定于这几个专业,专业之间、学科之间没有联系与互通,导致学生的专业知识面狭窄,对媒介融合的新动态知之甚少。另外,在授课模式上,各培养单位只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老师与学生互动交流少,导致无法激发学生参与思考、实践的积极性。面对来自媒介融合的挑战,高校应革新单一的培养模式,做出切实的解决措施。
二、新闻传播类硕士培养中的对策研究
高校教育作为新闻传播类硕士人才培养的实现途径,面对媒介融合对新闻传播教育及人才培养提出的新挑战,着重构建新媒体环境下交叉型复合型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体系。
1.以学界和业界需求为导向,明确培养目标。新的培养体系应以学界研究和业界需求为导向,清晰定位培养目标,使专业型硕士走出传统学术型硕士的培养模式,从根本上改变新闻传播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准确的说,是让学术型硕士更学术,让专业型硕士更专业。①因此,在培养目标上,新闻传播类专业型硕士与学术型硕士要有非常明确的边界,学术型硕士应以培养高校的学术研究者和科研后备军为方向,注重强化学术训练,培养学术能力及科研水平,其培养目标是具备从事规范的学术研究的能力;专业型硕士则以满足市场需要为主要目标和方向,强化专业训练,提升实践操作的能力,其培养目标是可以应对新闻传播实务中的问题。同时,针对不同的培养目标,各高校应有区别地设置课程、选择教学模式,在具体教学实施中,尤其要考虑到设置较晚的新闻传播类专业型硕士实践能力的培养,构建功能齐全的实践平台,包括课堂教学实践平台、校内媒体为主的综合实践平台和业界为主的实习实训基地,让研究生有机会进入实践基地参与实习、实训、实战,真正落实“高理论性+强实践性”的人才培养目标。②
2.融合教学资源,培养全媒体人才。随着融媒体的到来,传媒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相应地,高校在培养新闻传播类硕士研究生时,要紧密关注当下的传媒环境对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变化的媒体环境要求新闻传播从业人员不仅要具备在媒体工作的专业能力,还要掌握业界发展新动态及应对新技术的学习能力,也就是说,多面型新闻与传播类硕士是目前各高校培养的目标。由此出发,立足于融媒体时代新闻传媒人才的培养目标,在教学中实现教学资源的融合互通。首先,打破学科间的界限,拓宽新闻传播学科外延。在媒体融合大潮下,将新闻传播学与社会学、经济学、文学、信息技术等学科交叉设置,如媒介经济学、媒介心理学、体育新闻学、传媒管理学等学科的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强调从培养单一的“应用型人才”向培养能够在社会各行业发挥能量的“战略型人才”转变,从而实现多元化的就业方向。③其次,在课程设置上要开设媒介融合和新媒体相关课程,实现新闻传播学各专业之间课程整合,如构建全媒体实验室,将传统的报刊编辑、电视节目制作、广播节目制作等版块融合为能够在网络、手机等新媒介条件下展示的产品,尽快适应新媒介发展对传媒人才的要求。④尤其是社交媒体盛行、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各项新技术革命的出现,高校课程设置更应涉及最新媒体与信息技术。为适应时代人才需求。
三、结语
研究生教育是高层次的教育,肩负着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优秀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各高校新闻传播类培养单位应明确培养目标,在专业课程设置、培养模式上有区别地对待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各高校需审时度势,及时改革新闻传播类硕士的培养方式,学习和借鉴优秀院校教育培养经验,同时,还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拓展新闻教育的思路,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媒介融合的新闻传播人才。
参考文献:
[1]董天策.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和模式.新闻与写作,2014(4).
[2]董小玉,韩丹雨.开放融合实践:建构西部高校新闻传播学硕士生培养体系.现代传播,2012(10).
[3]孙保营.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与传播硕士培养体系的建构.新闻爱好者,2013(11).
注解:
①董天策.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和模式.新闻与写作,2014(4).
②董小玉,韩丹雨.开放融合实践:建构西部高校新闻传播学硕士生培养体系.现代传播,2012(10).
③谢天武.“拆墙”与“厚重”———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N].光明日报,2013-03-20.
新闻传播学类专业课程范文3
关键词:新闻传播 教育模式 人才培养
伴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我国的新闻传播事业迎来了发展的重要战略时期,但同时也造成了新闻传播行业直接激烈的市场竞争。新闻事业的发展急切需要更多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为了应此需求,我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各类高校都开设新闻传播类专业,新闻传播专业的地位得到提高。但是这种泡沫效应,并没有解决新时代下新闻传播教育的根本问题,新闻传播教育理论知识落后,理论教育与实践不结合,学生得不到充分的实践教育等这些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主要通过对现有的新闻传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分析,对现有的教育模式进行思考,旨在新形势下提出未来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模式。
一、现有的新闻传播教育模式中的问题分析
新闻传播业的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全国各大高校也不断扩招生源,但是传统新闻传播教育模式并没有改变,大多数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的理论知识足够,但是他们的专业技能却堪忧,许多用人机构对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大失所望。因此新时代下,我们要正确新闻传播教育模式中这些不可忽略的问题。
(一) 教学理论知识不足
大部分高校单位因为看到新闻传播专业火爆,不考虑自身是否具有创办该专业的综合实力,就跟风开设该专业并大量招生。事实上,这些院校的理论知识积淀不厚实,培养方式仅仅停留在表明;更有甚者一些高校,胡乱借鉴国外的教学模式,相比拥有成熟的新闻学和传播学理论知识的美国,我国的新闻传播业还是一个年轻的行业,由于基本国情的差异,相关知识并不是靠“拿来”就用的,长期下去会对理论知识的学习造成严重的障碍。另外,我国那些传统的新闻传播业知识已经达不到时代的要求,教学过程中没有合适的理论教材,对于老师和学生都是很大的问题。
(二)教育模式脱离实践
目前我国新闻传播专业的老师大多是全职教师,他们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然后他们的实践知识甚少。虽然基本的知识技能培养很重要,但是长期在此种教育模式下,非常容易造成该专业的学生采、写等实践能力差。新闻传播学作为一项实践性的学科,学生相关的实践职业技能培养特别重要,虽然在学校校报和电台会提供一些实践教育基地,但和社会中新闻报道专业需求还相差甚远;此外,在临近毕业的最后一年,学校会提供W生的实习单位,但实习期一般都较为短暂,学不到特别有用的实践经验,在实习中发现的理论知识不足最后也无法回学校进一步提高,并且有部分同学都只把实习当作一项任务来完成,实习只是流于形式而已。
(三)专业师资队伍欠缺
教师是教育的主体之一,他们用简洁有效的方法将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传授给学生,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师资队伍的雄厚直接影响新闻传播教育的质量。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的业务能力是一名合格的新闻传播学专业教师必备的条件,只有拥有这些专业的修养才能熟悉新闻传播过程,在专业技能上直接指导学生的。但是当前高校的相关专业老师,可能并不具备上述条件。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新的技术层出不现,先进设备的使用在新闻传播工作中越来越重要,这就对传播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一些工龄稍大的教师对先进设备的方法性以及技能掌握方面存在欠缺,另外一些核心的新闻传播课程教师缺乏实践经验,讲授知识不够新鲜,理论课程教育与实际脱节,这些对学生的实践技能提升都有很大影响;国内大部分高校都存在缺乏专职教师的现象,与全职教师不同,专职教师拥有丰厚的的社会实践经验以及一些前沿性和实用性知识,他们的教学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新闻传媒业,缩小课堂理论与社会现实差距;目前聘请的许多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师缺乏跨学科背景知识,对教师的专业培训也甚少,和国内外著名院校直接的学术交流也不多,教师去名校进修的机会也少,这些都是造成了许多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师缺乏跨学科知识的原因。
二、新闻传播教育模式改革的思考
纵观当前我国新闻传播教育模式中的一些问题,主要是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落后,造成对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专业技能培训等方面的不足,严重制约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业的发展。因此,为了促进我国新闻传播业更好地发展,对新闻传播教育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改革人才培养目标
在新媒体时代下,对新闻传播教育模式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一名合格的专业人才应该是具备渊博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文化修养以及开阔的国际视野。美国著名的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非常肯定地表示,新闻学院就是为了培养卓越的新闻人才以及新闻业领军人物,并教育学生献身于这项意义重大的事业。因此,对新闻传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于:培养专业的新闻传播人才。首先,高校应加大对各大媒体优秀兼职老师的聘请力度,相比全职老师,他们拥有更加丰富的实践知识;其次,高校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主办自己的电台、电视台、网站,大力发展人才支持体系,为学生在上学期间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培养实践型人才,这样他们毕业后才能得到新闻单位的认可;另外,对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的认知新闻信息能力、使用新闻信息能力以及消费新闻信息能力的培养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通过全方位能力的培养,他们才能成为专业的新闻传播人才。
(二)改革课程设置
新媒体时代对新媒体应用技能的熟练掌握是对新闻传播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包括用这些新技术去收集新闻素材,以及用文字符号去讲述新闻故事等。如何运用这些新技术辨别出有价值的新闻信息,通过合理的传播方式,展示出伟大的新闻作品是很有意义的,因此提高这方面的专业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也就要求学校从基本的专业课程设置上进行改革。对于新闻传播理论知识方面,需要联系实际并且不断深化,理论知识主要是指导新闻工作者掌握新闻传播规律,然后利用这些规律进行新闻传播活动,避免盲目操作;新闻传播学不仅仅是一门传播型科学,更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同时并重的科学,要求学生掌握全方面的知识体系,根据美国教育学之父威拉德q布莱尔的新闻专业课程观:大学四年的课程中,1/4是新闻专业课程,3/4是社科类和人文类课程,这种观点被国内外许多新闻学院所采纳,综合修养对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是非常重要的;新闻事件的主题涉及很多方面:宗教、旅游、运动等,这些领域专业化的知识可以让新闻报道人对新闻事件的价值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分析,提出合理的问题见解,这样非常有利于有价值的新闻信息传播,因此培养不同新闻领域背景下的专业知识是急切需要的。
(三)培养职业精神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仅仅教给人一种专业知识和技术是远远不够的,专门知识与技术能使人成为一台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给他以一个和谐的人格”,新闻传播专业作为一种高度社会性的职业,主要目的是对人们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这就要求新闻传播工作者必须有高尚的职业精神。一方面要加大对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把人民群众利用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另外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要遵守正确的舆论导向和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准则;新闻传播是社会公平正义观念的主要推动者和鼓舞者,主要包括二点:一是及时重要的政务信息和公共利益等信息,二是表达不同阶层的意见和心声,新闻传播工作者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站在国家和人民的角度反复思考掂量,做出正确的判断,引导社会和谐健康发展。因此,向学生灌输这些专业精神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具备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才能更好地为国家和社会大众服务。
(四)丰富教学实践
新闻传播教育主要是解决两方面问题,理论要求和实践需要,著名的密苏里新闻学院创始人普利策也曾说过:“新闻作为一种祟高的知识分子的业,是用实践的方法鼓励、教育现在、未来的从业人员”,可见实践性对新闻传播教育的重要性。重理论、轻实践是当前我国新闻传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实践课程比重偏低,实践专职师资队伍缺乏、校内实践基地建设落后、高校与业界互动不够等等。为此,相关院校应该突出实践教学,适当增加实践课程,至少保证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比例达到1:1,在课程教育过程中可以更多地通过案例教学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办讲座和报告会的形式聘请国内外有经验的新闻传播专家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培养学生系统性知识体系;加大资金投入,为学生建立专业的校内实践平台,尽可能做到全天候、全方位的开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媒体活动,给他们提供良好的自我展现平台,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专业实践需求;鼓励提倡高校与各大媒体的实质性合作,高校为媒体提供有效的实习生源,媒体为高校学生提供专业的实习基地,缩短毕业生工作前的适应期,另外通过实践学习也能完善教学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提升专业教学质量。
新闻传播学类专业课程范文4
当前存在的问题
根据资料统计,地方院校新闻学专业绝大多数是进入新世纪后创办的,总体上看,存在办学历史短、办学经验不足、专业师资缺乏等情况。这导致地方院校新闻学专业缺乏独立的办学理念、明晰的专业定位,从而影响到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笔者通过网络查阅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办法,对全国地方院校新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考察、梳理分析后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培养目标无特色,与传媒市场不对接
地方院校之间有文科与理工科之分、专业与综合之别等,地方院校与老牌重点大学之间存在诸如名望、生源、师资等方面的层级差别。但现实情况是,不仅不同类别地方院校新闻学专业之间人才培养目标没有什么区别,甚至地方院校与老牌重点大学新闻学专业之间人才培养目标也没有什么差别。至今,他们仍主要培养面向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懂语言和文学、能写作与制作的传统型记者和编辑。他们抹杀了不同类别地方院校新闻学专业应有的区别,如理工院校新闻学专业应依托理工科优势,着重培养擅长科技报道的新闻人才,师范院校应依托文史教育优势,重点培养擅长文化教育报道的新闻人才;他们还忽视了地方院校与老牌重点大学的层级差别,老牌重点大学新闻学专业主要培养面向省级、国家级新闻媒体的传媒人才,地方院校新闻学专业应主要培养面向地市级、县级新闻媒体的传媒人才。由于地方院校与老牌重点大学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无差异化,导致地方院校新闻学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除了整体实力比重点院校低之外,少有自己的特色。这样,地方院校与重点院校新闻学专业之间形成同质化竞争,因而无法达成市场区隔,造成就业“撞车”现象。
其次,地方院校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存在与传媒市场不对接现象。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传媒实行市场化改革以来,新闻传媒市场发展变化很快,对新闻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变化。而地方院校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一旦确定,长期沿袭,很少根据传媒市场的发展变化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其结果是,新闻学专业培养出的人才媒体不需要,而媒体需要的人才新闻学专业培养不出来,于是导致了供需脱钩。
当前,包括传统新闻媒体在内的所有媒体,最需要的是既懂新闻业务又懂媒体经营的复合型新闻人才,而地方院校新闻学专业仍在大批培养只懂新闻采写业务的单一型传统新闻人才。另外,许多地方院校新闻院系对网络媒体的蓬勃发展熟视无睹,至今还没有开设网络传播专业或方向,而网络媒体市场需要一大批既懂新闻业务又懂网络传播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2.课程设置落后,存在不科学、不合理现象
地方院校新闻学专业绝大多数是从中文院系分离出来的,有的至今还没有分离出来,因此,一些地方院校新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带有浓重的“文学+新闻”的色彩,一部分语言和文学课程加上最基本、最传统的新闻学专业课程(如新闻学概论、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中外新闻史等),就完成了新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没有有机融合。
有的地方院校新闻学专业文学课程设置太多太专,甚至把诸如文学概论、古代文论、西方文论等文学性极强的课程也纳入新闻学专业课程体系。而当今新闻工作者必备的知识,譬如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却没有从课程设置中体现出来。随着媒体的发展而需要开设的大量实验性、实践性课程,则开得更少。
另外,由于师资力量不足等方面的原因,一些地方院校新闻学专业还存在因人设课的现象。一些必需开设的课程,因缺乏相关师资而没有开设,譬如新闻报道策划等;一些与新闻学专业关系不大的课程,因有人要求开设而开设,譬如中国文化概论等。在课程的具体安排上,颠倒新闻采、写、编、评课程的逻辑顺序,人为分割“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将“新闻学概论”等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安排在其他业务课程之后等,造成课程横向与纵向逻辑关系混乱,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3.专业实践设置不完全、不系统
专业实践在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这是由新闻学科的应用性决定的。完整而系统的专业实践应包括课程实习、假期实习和专业实习三个部分或环节。一些地方院校新闻学专业只设置了专业(毕业)实习一个实践环节,而且因为媒体资源有限而很难落实好。一些地方院校虽然也有假期实习的要求,由于缺乏明确的规定和措施,学生基本上处于自发状态,很少有认真履行的。许多地方院校新闻学专业教师没有课程实习的概念,比如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就是满堂灌,从来没有带学生走出课堂进行实地采写,考试也是纸上谈兵。由于实践教学环节不完全,严重影响了地方院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整体质量的提高。
改革措施
由于地方院校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存在上述种种问题,笔者认为非常有必要进行改革,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明确专业定位,突出专业特色
美国学者马丁・特罗指出:“大学和学院的地位千差万别, 有的世界闻名, 而有的则鲜为人知。这些高等院校等级体系的形状各不相同。一种比较典型的形状是日本的金字塔形, 其塔顶是东京大学, 稍低一些是京都大学、名古屋大学、一些老牌的私立大学和其余的国立大学, 再下面的是大量的地方公立院校和一般的私立院校。”①我国高校分层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基本上处于第三层级的地方院校的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理应与处于第一层级的老牌重点大学的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有差别。在我国,老牌重点大学新闻学专业定位于主要为省级、中央级媒体培养学术型新闻传播人才,地方院校新闻学专业应定位于主要为地市级、县级媒体培养应用型新闻传播人才。而省级、中央级媒体与地市级、县级媒体对人才的要求是有明显不同的。由于省级、中央级媒体分工明确、专业化程度高,对新闻人才的要求是“博而专”,“博”为基础,“专”为核心;而地市级、县级媒体,由于人员相对紧张,分工不明确,常常存在一人干多种活的现象,对新闻人才要求是“一专多能”,“专”为基础,“多能”为核心。因此,地方院校新闻学专业应定位于主要培养面向地市级、县级媒体的应用型新闻“通才”。不同类别地方院校新闻学专业,应依托学校学科优势,凸显新闻专业办学特色,譬如财经院校,可重点培养财经类新闻人才、政法院校可重点培养政法类新闻人才,师范院校可重点培养文化教育类新闻人才,综合性大学可培养文理兼通的复合型新闻人才等。
另外,地方院校新闻院系要改变以往与新闻业界不联系、不交流而闭门办学的做法。要进行新闻人才市场需求调查,选择市场短缺的新闻传播人才为突破口,将其作为本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实现学生毕业与就业的无缝对接。当前,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处于控制规模、提升质量阶段,对传统记者、编辑的需求已基本饱和,需要懂策划、善经营的新型复合新闻人才,地方院校新闻学专业可培养此类新闻人才。另外,随着网络媒体的蓬勃发展,需要大量既懂新闻采、写、编、评等业务又懂网络传播技术的复合型新闻人才,地方院校新闻院系应把握机遇,加速创办网络传播专业或方向,培养传媒市场急需的网络传播人才。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课程设置
地方院校新闻学专业课程设置不科学、不合理,主要是因为缺乏高学历、高水平的专业教师。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地方院校新闻院系当前的头等大事。地方院校一定要花大力气引进和聘请高学历、高水平的新闻学专业教师。具体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引进新闻学硕士、博士;二是充分利用当地媒体人才资源,从新闻单位聘请高职称、高水平的记者、编辑做兼职教师。前者精通新闻传播理论,懂得教育规律;后者精通新闻业务,熟悉新闻市场,两方面新闻人才组成的师资队伍,可以明晰办学理念,明确专业定位,从而进一步明晰人才培养目标。有了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教师队伍做保障,完善课程设置,使其更科学、更合理,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传媒市场对新闻人才需求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完善课程设置也是一项动态工作。要根据变化的传媒市场,随时对课程进行微调,删除过时的课程,增添新的课程。只有这样,培养的新闻人才才能满足新闻传媒的需要。
3.加大资金投入,建立稳固的实习基地
建立完全系统的专业实践环节,需要足够数量的实习基地作为保障。而实习基地的建立与运行,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国家每年对地方院校拨的教育经费非常有限,学校办学经费非常紧张。为此,新闻院系领导一定要说服学校领导舍得在新闻学专业上投资。有学者认为“新闻学专业是文科中的工科”,从经费投入上看,是非常有道理的。另外,地方院校新闻院系可与本地媒体和企业加强合作,为他们提供专业服务,以争取他们的支持或资金投入。
在建立稳固的实习基地之后,地方院校新闻院系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实习规章制度,保证课程实习、假期实习、毕业实习等环节能够切实实施。做到每一个环节都有实习教师指导,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实际锻炼,从而全面提高新闻学专业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注释:
新闻传播学类专业课程范文5
[关键词]播音主持 新闻学 艺术学 语言学 多学科
为了保证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的力度,因此,作为专门培养主持艺术专业以及播音专业的学校来说,他们的管理人员必须有针对性的进行专业重新定位和调正。让专业课程更加符合“以人为本的宗旨,培养以就业为准则。”只有走产学研三者结合的道路才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并突出开放性、实践性以及职业性的根本原则,一切专业的教育前提为职业需求,科学对专业进行改革和创新,让教学模式以重视技术、坚实基础以及灵活多用为主。本文主要针对以上两个专业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出如何重新定位和调整两个专业的课程安排和培养目标。
一、从学位角度来分析,播音专业的学位不同对于以后的职业定位也不同
现有本科播音主持专业通常属于艺术类专业,而硕士播音主持专业则不再属于艺术类专业,它属于应用语言学专业,2004年之后,硕士播音主持专业又划分到新闻传播学里面,并归属于广播电视语言学专业,广播电视播音专业在1992年以前属于三级学科,其中一二级学科分别为新闻学和传播学以及广播学和电视学,因此,从学位这个角度分析,播音主持专业属于多科学专业之一。
从职业能力的角度进行分析,新闻学专业、艺术系专业以及语言学专业都和播音主持专业息息相关,比如:1963年,北京广播学院开始开设播音专业,开设该专业培养的播音员主要是为了满足国内播音电台以及电视台。在那个时期,播音专业划分到学院新闻系下面,因此,新闻学专业与播音主持专业息息相关。由于播音主持专业的工作岗位性质又属于新闻学专业下面的语言工作者,特别是从事广播播音的播音主持专业员工,他们的工作主要把文字转换成语言,所以,播音工作涉及到语言学范畴,播音过程中更要重视播音是否符合普通话标准,是否吐字清晰,因此,语言学专业也以及新闻学专业都与播音主持专业息息相关。以上都是陈教授通过播音主持专业的发展分析后总结的结果。
虽然上面我们说过我国的播音主持人的工作只是把需要的文字转换成声音语言,但是播音主持人把文字转换成生意的过程却需要多方面支持,比如需要播音主持人自身朗读能力的支持,朗读不是简简单单的进行诵读就可以,必须把需要播音的文件有感情的给听众们朗读出来,这里面不仅蕴含了声音,还蕴含着语调,这些都需要播音主持人表达能力的支持,综上所述,播音主持专业又设计到了艺术学的内容。因此,对于播音主持专业我们不好进行具体划分,可以说新闻学专业、艺术系专业以及语言学专业都和播音主持专业息息相关。
二、伴随着广播以及电视行业的飞速发展,有关播音工作也开始产生新的产物。
具体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传播的方式发生了改变
长久以来,传统的传播流程是:首先,记者进行写稿,然后,播音主持人按照记者写好的稿件进行朗读,即单独进行写稿(脑)到单独进行播音(口)的过程,但是由于广播以及电视行业的迅速发展,这种传统的播音方式也开始逐渐转变,当前采用的播音方式是写稿(脑)和播音(口)两者相互结合进行播音。
2.播音主持人进行脱稿主持
陈教授早期就提倡播音主持人进行脱稿主持,这种传播方式不仅可以让播音主持人在播音过程中进行脱稿播音,更可以表达自己对某事的看法,加入自身的观点进行引导。这样播音主持的结果,将促使播音主持工作从简单的朗读中解脱出来,开始进行思考播音,让播音主持人的口和脑统一进行发展,这样不仅可以播音主持人亲身参与的播音节目更加能够引起听众朋友的关注。
3.主持人与听众互动交流的出现
对于播音主持人和听众进行互动交流的广播节目,陈教授也进行过相应的分析和探讨,他认为这种传播方式主要表现了播音主持人在主持节目的过程中,已经不在是进行单线传播,而是直接与观众进行互动沟通,更加可以了解哪些是观众期望传播的内容。这种双向传播方式就像是播音主持人和观众进行日常交流一样,对播音主持人来说,不仅需要口的支持,还需要脑的支持。陈教授认为,这种双向传播方式将逐渐取代单向传播方式。
4.播音类型的多样化
播音的多样化主要表现在播和说两个方面,由于播音主持节目越来越多样化,所需要的播音员和主持人也逐渐开始不同,针对不同的节目所需要的播音员和主持人的自身能力要求也不同,播音员和主持人的能力不在是单一需求,而是开始朝多方面发展。
三、现有播音主持学划分到传播和新闻学下面,虽然播音主持学属于多学科专业,但是也必须进行相应的划分,通过播音主持学的应用来服务广播电视领域
由于播音主持工作的特殊性,基本上只能服务于广播电视领域。它还具备边缘性以及应用性和交叉性的特点。因此,我们要对它的特点进行以下几点处理:
1.边缘性与重要性。广播电视学让人们了解广播电视学的社会功能以及基本规律,而播音主持学则是让人们了解到怎么遵守这些基本规律以及怎样实现这些社会功能。在广播电视学领域中,它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虽然它处于多学科的边缘处,但是他却通过多学科的知识来丰富自身,不仅保持自己的独特性,更保持了自己的科学性。如果没有播音主持专业,那么广播电视领域就会彻底崩溃。以上,我们可以看出,播音主持专业对于广播电视领域的重要性。
2.应用性与论理性。播音主持专业对于社会而言,它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型,虽然它主要为服务社会而设立的学科之一,但它自身也具备相应的原理和理论基础。虽然播音主持专业是通过服务于广播电视领域获得自身的生命力,但是它自身也具备深厚的科学价值以及理论基础。由于对于理论方面的认知不是一蹴而就,所以通常会经过不断的完善和深化才可以加深理论基础。由于我国的播音主持专业还处理发展阶段,所以,我们必须尽可能的开拓视野,通过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来丰富它的理论体系。
3.交叉性与独立性。虽然播音主持专业是通过多个学科交叉形成的一门学科,但是它在交叉的基础上也具备独立性。它不单单是通过多个学科的整合而形成的一门学科,它是通过对各门学科的知识进行吸收之后而产生的一门新学科,它有机的融合了新闻学、艺术系以及传播学和语言学的精华,让各门学科进行相互渗透和融合,它的产生主要是服务于广播电视领域,对于广播电视领域没用的知识就会相应舍去。比如:不能把艺术性的或者服务性质的节目看作新闻节目,如果播音的节目是语言艺术的表达形式,我们不能当作是语言表达的手段。
艺术形式和艺术手段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况,语言学就是语言学,我们不能把语言学当作新闻学,只能把新闻学当作是语言的艺术形式,但是形式的内容必须和形式一致。所以交叉学进行各门学科融合时,也要有选择的进行融合,该舍弃的部分必须舍弃。把需要相互融合的部门紧密的有机融合起来,这样形成的学科才是严谨而具有科学内涵的学科。因此播音主持学专业相对而言是非常严格以及科学的一门完成体系学科,它的未来前景非常远大,因此,播音主持学有用独立的科学地位。
现今的广播电视领域不但拥有跨越区域特点,还具有跨越媒体,甚至跨越文化的特点。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数字化广播技术的出现,广播的频道越来越多,节目也越来越丰富,使得广播和电视逐渐分离发展,综合发展模式越来越少,关注人群逐渐开始变的丰富。因此,对于播音主持专业的要求也开始增加,所以针对播音主持专业的培养,我们应该及时进行思考和调整,尽可能扩成课程的范围,不能在局限于发音以及吐字等方面的技术性知识,应该更加重视播音主持专业的分析信息和选择信息能力,让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和专业。让专业课程更加符合“以人为本的宗旨,培养以就业为准则。”让教学模式以重视技术、坚实基础以及灵活多用为主。
参考文献:
新闻传播学类专业课程范文6
信息技术发展的推波助澜下,经济、科技和政治、文化领域的全球化趋向日益突出,并逐步成为世界发展的客观现实和社会各界争论不休的显要话题。但正如英国学者汤林森(JohnTomlison)所指出的:“全球化一词,其最为普遍和最无争议的含义,是指世界上各种社会、文化、机构及个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快速发展变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将包括某种时间与空间的压缩。即对跨越这些客观存在所有有形或想象的时间,加以戏剧化压缩而使距离缩短,好像把世界变小了,在某种意义上也使人与人之间相距更近。但同时,这一过程也在‘扩展’各种社会关系,把制约我们日常生活的各种关系从本土范围扩展到了全世界。”
一、思变:全球化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全球化对我国新闻媒体发展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经济、技术和文化三个领域,而这三方面的变革与调整也对新闻传播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现实要求,带来一系列新的挑战。
首先,是在经济领域。为应对经济全球化,我国媒体的任务相应调整为需兼顾企业利润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双重要求。这促使我国新闻传播业管理体制不断进行深层次的变革与探索。因此,在决策层面上,既懂新闻专业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高级人才就成为了媒体的迫切需要。
其次,是在技术领域。技术的发展,加深了全球的媒介融合化的进程。虽然在不同传播语境下,媒介融合包括了媒介科技融合、媒介所有权合并、媒介战术性联合、媒介组织结构性融合、新闻采访技能融合和新闻叙事形式融合等方面的内涵。但毫无疑问,技术是其中决定性的影响因素。而媒介融合不仅为整个媒介生态带来颠覆性的变革,也带给媒体工作者带来如何对内容精准定位、对表现方式适当选择、对传播流程有效地进行控制与管理等方面更大的挑战。因此。在应用层面上,媒体对于具有广博的知识体系,精通各类媒介特点及规律,掌握基本但全面的技术能力的“超级记者”的需求也逐步凸显。
最后,是在文化领域。资本与技术的强大逻辑无可辩驳。而文化的全球化则充满了歧义,是一个内在的一体化与分裂化、单一性与多样性相互博弈的矛盾统一体。但我们必须看到和警惕的是,在文化全球化名义下,强势媒体可能实行的文化帝国主义及不平等的文化殖民现象。因此,我国媒体在对于优秀文化传承上,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兼顾国际性与民族性就成为了最为关键的问题。而这无疑对媒体工作者的人文素养方面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总之,随着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媒介的发展,迫切需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无论这些人才是懂新闻也懂政治、经营的管理型人才,还是一专多能,适应媒介融合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但他们都应该具备宽阔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往能力,良好的新闻专业素养,深厚的人文情怀,坚实的人文科学知识基础和极具包容性与扩展性的学习能力。
二、求通:顺应全球化趋向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策略
以全球化在经济、技术和文化领域提出的要求,来考察传统的新闻传播高等教育实践,我们会发现,现行的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体制在学科结构、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践需求三大方面存在着诸多的不适应。本文试图从这三大症结人手,探寻切合全球化挑战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新策略。
1,现存问题:学科结构单一。从世界范围看,如今的新闻传播学科至少应该包括通识教育、专门学科基础教育和新闻传播专业教育三个层面的内容。“通识教育作为大学的理念应该是造就具有远大目光,通融见识、自由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才所需要的高层文明教育和完备人性教育。”。专门学科基础教育是指新闻传播学科之外的一门专业学科相对完整的知识系统的教育。从国外著名新闻传播院校的实践来看,在保证通识教育和至少一门专业学科教育之上进行新闻传播的专业教育已经是普遍的学科结构原则。而在我国当前的新闻传播高等教育中,一方面,有关通识教育的选修课、特别是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比例相对过小,另一方面,与新闻专业教育配套的其他专门学科基础教育则更为缺乏。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很可能造成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失衡,更无利于全球化背景下学生进行跨文化传播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解决路径:优化学科结构,内寻中华文化之根,外借其它学科之长。
文化的变化相对缓慢,有着较为稳定而恒久的影响力;而工具性知识则更新很快,在短时间内对整个社会文化有着较强的反作用力。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我们要培养具有国际传播能力和舆论引导力的人才不是一句空话。我们必须回答,学生走出去后究竟对外交流传播些什么内容?又用什么来进行舆论引导?事实上,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应该首先在通识教育课程中,增加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经验和加强新闻职业道德理念建设的相关课程。将中华的人文基因深深地内化到学生心中,只有牢牢扎下中华文化之根,才能在国际交流和舆论引导中不失中国的教化与立场。
全球化的深入使得编辑记者的角色由新闻采编到知识生产与管理的转变,这自然对编辑记者的知识结构与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面对更为复杂的信息体系。要实现这一角色的转变,新闻教育在加强通识教育的同时,还应注重其他学科知识的补充,应该让学生拥有更多的时间选修自己感兴趣的各种不同领域的课程,比如学习科学、经济、环境、管理、艺术等等,甚至以某科为主,培养相关领域的新闻传播的专门人才。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专业学科都是外部性的,具有可拓展、易变动的特征,可以根据时展和媒介需求进行相对灵活的调整。
我们学科结构优化的目标应做到让学生在较为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的国情与传统的基础上,不断了解前沿学科的发展,才可能使其对内和对外传播技巧得到融通,提高他们进行国际传播时的沟通和引导能力。
2,现存问题:专业课程体系与内容陈旧。目前,新闻学专业从课程设置来看往往只针对电视、报纸或网络三类媒体之一来设置具体课程。特别是实务类课程,比如报纸新闻学专业主要围绕报纸规划采写编评,涉及广播电视及网络的的内容基本都是一带而过。而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所开课程则以广电为主,对网络及报纸的业务甚至都不会涉及。不仅如此,专业课程内容也相对陈旧,并未及时吸纳快速发展的业界实践成果和日益深入的学界探索成果。特别是在技术层面,与快速变化的业界主流技术体系之间存在差距,致使课程的前沿性和实用性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虽然进入信息时代后,一些新闻院系做出相应变革,但这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课程体系和专业内容陈旧的问题。在技术全球化的过程中,业界对融合新闻工作者呼声越来越高的背景下,这样的课程体系将很难适应融合新闻的采写与编辑。因而,高等新闻传播教育很有必要在培养学生单一媒体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打破媒介专业设置的壁垒,加强与其他媒介及其他领域合作,丰富媒介专业授课内容。
解决路径:更新课程体系,内练核心专业技能,外修媒介融合技巧。
在新闻专业课程的设置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方面,向来存在着全能与专精的矛盾。而随着技术全球化的扩张,新媒体的发展来势汹汹,并逐步导致各个媒介边界的消弭。这种媒介融合化的趋势,使得“全能”与“专精”的矛盾更加激化。
其中有两种声音最为响亮:一种认为应该努力培养学生全方面的技能,使之能适应各种媒体的要求。早在2003年,美国媒介融合研究者在对媒体从业人员所作了调查,发现有78%的受调查者“同意”或者“强烈同意”新闻专业学生无论什么方向。都应该掌握多种技能,包括写作、编辑、电视制作、数字摄影摄像和网页设计等。但这种“全能记者”,不仅要成为知识构成方面的“百事通”,还得成为技术层面上的“百术通”。因此,另一种声音则认为媒介融合教育是一种陷阱,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不可能培养什么都精通的人才,如果这样做反而会让学生什么都会但什么都做不好。
所以,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技术全球化所引发的媒介融合趋势对新闻教育提出的挑战,在新闻专业能力的训练中,应首先注重培养新闻制作的“核心竞争力”,也就是熟练掌握某类媒体的采、写、编、评的技能,并在磨砺好核心的采、写、编、评技能的基础上,初步掌握其他媒介的基本技能。并结合整个媒介行业和自身规划的发展,有侧重地开掘某方面的优势,进行终身学习、不断调整。唯其如此,才能解决好全能与专精的矛盾。
3,现存问题:教学与实践的脱钩。在所有影响大学发展的因素中,教师是最关键的因素。然而,当前我国新闻专业的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知识智能结构、综合素质等方面,都很难适应全球化新闻传播教育的需要。尤其是在和实践对接的层面,受近年来高校用人体制的影响,新闻传播学师资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而教师的媒体实践经验却越来越少。而那种深谙全球化需求,具有一定国际视野,从事过多媒体实践的教师或是多媒体从业者转为教师的更是少之又少了。因此,培育和造就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是一项相当艰巨的战略任务。不仅如此,新闻传播类专业点的急剧扩张造成新闻传播教育的廉价化,不少学校在既无师资又无教学条件的情况下。匆忙上马建设新闻院系,使得相关实验室和设备建设严重滞后,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还较多停留在教室讲堂之中,教学多以为原则性、理论性内容,缺乏基于实践平台的具体指导。
解决路径:注重业界需求,内部培训师资、增添设备,外部引进人才、整合资源。
首先是师资的问题,在目前国内新闻传播教育改革中。最大的难点在于师资。业界的需求日新月异,而师资却很难随意调整。当然事实上,我们既无可能也无必要与业界进行无缝对接,而应该巧用内力和外力,实现师资的内外融通。一方面使内部师资的外部化,鼓励学校在编教师从事业界工作,通过教学与实践的更加密切的接轨,使教师的业务素质与业界需求接轨。另~方面,可以使外部师资的内部化,邀请外部专家来学校进行讲座,通过外部元素的引入,不断更新学校的传统教学理念及方式。同时,还要着力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作为信息的主要提供者,新闻从业人员更要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接受信息教育。而网络通讯技术、数字化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新媒体传播技术呈几何级速度跃进,这使得新闻业者在生命的每个阶段只有不断学习传播理论、掌握传播新技术、了解新传播媒体的运作方式,才能使自己不被淘汰。
其次是实训与设备的矛盾。技术的进步,带来的一个直接的结果就是设备的更新,而对这些硬件设备的掌握,必须要通过实训。也就是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才能完成。然而,囿于种种现实条件,大学中的相关设备更新远不可和业界相提并论。我们当然鼓励学校能有更多的投入,为学生不断创造适应业界的拟态环境,但大多数院校都很难达到这种要求。因此,一方面,在进行实验室建设的时候,就要处理好基础性与发展性的关系。另一方面,在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上,也应将内部实训与外部的媒体培训、实习、实践相结合,广泛利用社会资源来化解基础教育的稳定性与职业要求的变更性的矛盾。
面对来自媒介发展现实的挑战,作为媒介人才的主要培养渠道,高等学校只有主动地进行新闻传播教育模式的改革才能适应全球化的要求。总的来说,高校应该一方面加强内部自身优势的挖掘——在认清国内传媒发展需求的前提下,以各个学校内部师资和实验室设备资源为依托,注重学生对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新闻道德准则的内化,培养学生最具核心竞争力的内生性技能;另一方面加强外部资源的整合与利用——通过关注国外传媒发展趋势,进一步拓展外部平台,强化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与对外传播的能力。只有采取内外兼修的策略,围绕师资结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验设施还是培养环节、科研机制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配套改革,才能妥善处理好全球化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发展中的上述几个较为尖锐的矛盾。
三、结语:内外兼修培养模式下的人才前景展望
全球化虽然日益使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但是不应过分夸大“一体化”而抹杀了不同国家、民族、区域发展的特点。特别是在新闻传播教育领域,在直面全球化挑战的时候,更应努力做到内外兼修,既立足本土、坚守民族性,也充分、及时地吸取世界上范围内的先进文化和技术因素。为我所用。在继承我国新闻教育事业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解放思想,加快国际化的改革步伐,既谦虚学习发达国家成功的教育模式,更着力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高级人才培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