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管理体系知识培训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测量管理体系知识培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测量管理体系知识培训

测量管理体系知识培训范文1

塑件化工厂的生产活动涉及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环境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财务管理等方方面面,单纯采用一种管理模式必然难以满足客观需要。随着**认证、**认证和**认证的迅速发展,为了适应各种情况的需要,企业可能需要多种管理体系的认证,由于**三个体系在管理目的、对象的不同,三个标准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由于我厂负责质量、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安全的是两个部门,三个体系自成系统,我厂在实施时采用了各自独立的体系,出现了文件大量重复、争资源、政令不统

一、信息不能共享、导致企业管理效率降低、相同的工作重复且难以控制和实施。**、**、**管理体系具有兼容性,在标准的思想、标准要素等内容上有很强的关联性,在体系的运行模式、文件的架构上也是基本相同的,在文件、记录、内审、管理评审等管理要素可以实行共享。就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和安全的性质而言关联性也是很明显的,如果质量控制不好,就要多出废品、浪费能源和原材料,废品处理也可能带来污染;由于环境污染的受害者往往首先是企业职工,就同时产生了职业健康和安全问题。特别在我们化工等高风险行业这种关联性更加明显,如火灾和爆炸、危险化学品泄漏等事故一旦发生,既是质量事故,又是环境灾难,也同时会有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所以需要采取综合的措施,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和安全一起考虑,实施一体化管理,从而使各管理领域优势互补降低管理费用、减少管理上的不协调、提供整体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管理效率,解决管理体系运行中的问题。

在今年的**体系认证工作中,在认证公司咨询组的协助下,通过提供相关培训及咨询指导,达到以下目标:

1、依据中国**hse管理体系标准(**××1—**)和国际互认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一体化管理体系,使塑件化工厂的**管理体系与国际国内的先进管理模式保持一致。

2、完成环境管理体系换版转换工作,保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的连续性。

3、通过提供各种hse培训,使相关人员能够掌握**管理知识、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环境因素识别/环境影响评价方法,hse运行控制和产品实现过程控制知识,确保所建立的**一体化管理体系能得到有效实施、保持并实现持续改进。

4、强化产品实现过程控制,实现产品质量的最优化,满足顾客期望;系统并有效地识别与生产、活动、服务及其他业务活动有关的危害/环境因素和事故隐患,采取适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消除或降低事故发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依据标准

塑件化工厂**一体化管理体系将同时满足下述四个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

**1-**《中国**集团公司安全、环境与(hse)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三、资源准备

1、领导决策

高层管理者确立企业统一的宗旨及方向,应当创造并保持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企业目标的内部环境,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是高层管理者的英明决策,高层管理者应为**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建立提供强有力的领导和承诺,提供人财物等资源的支持,亲自参与**一体化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活动,对资源、职责和其他问题实施决策,提供必需的支持。

我厂厂长袁立明任命副厂长周宝刚为管理者代表,全权负责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保持。

2、组建工作组

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实施是我厂各部门的工作,齐抓共管是体系成功的关键,工作组的建立极其重要。我厂决定以质量技术部、安全环保部为主,各主要职能管理部门选派人员参加。

3、组建内审员队伍

管理部门应至少有一人参加,基层单位应至少有二人及以上参加。

4、全员动员

为便于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有效开展,计划进行一些宣传活动,让职工了解实施管理体系的重要性。

5、时间保证

工作组和内审员在体系建立阶段有大量工作要做,应给予充分的时间保证。

6、一体化管理体系建立的时间安排

我厂的**一体化管理体系建立实施咨询工作自**年4月开始至**年8月结束,其中**年7月底前完成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确保**年10月进行环境管理体系换版认证审核。

四、整合计划及工作内容

体系整合工作共分六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体系知识和标准宣贯培训、第二阶段初始**管理评审、第三阶段一体化管理体系的策划、第四阶段文件化体系的建立、第五阶段一体化管理体系试运行、第六阶段监视测量、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

第一阶段:体系知识和标准宣贯培训

体系知识和标准要求宣贯培训的目的是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和推广培训提高全员的**意识和规则意识。特别是领导作用、全员参与、持续改进、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和以顾客为关注焦点、与供方互利的关系等管理原则的了解和标准的理解掌握。领导作用的充分发挥是建立和实施有效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先决条件,

全员的参与是建立和实施一体化管理体系的

基础。深入学习理解四个体系标准的要求,切实掌握**××1-**、**-**、**-**、**-**四个标准的基础要求,分析评估四个体系标准的异同点。

第二阶段:初始**管理状态评审

做好初始**管理评审是提出有挑战性方针目标、建立适合的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前提,因此在策划管理体系时,应通过初始评审了解质量环境健康安全管理的特色、差距和努力达到的方向。初始**管理评审包括:

质量管理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识别和控制现状分析;

我厂范围内的危害因素/我厂能够控制和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重要因素确定和控制策划;

遵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情况分析和控制策划,识别出包括质量方面法律、技术规范、行业标准,适用于组织环境因素与职业健康安全的法律法规标准,以及相关方的质量环境和安全方面的要求;

历史上曾经发生的事件、事故情况调查分析等等。

第三阶段:一体化管理体系的策划

依据初始**管理评审的结果,结合实际由最高管理者批准组织在质量环境健康安全管理方面的承诺、方针目标作为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建立和保持的基础。

确定我厂**一体化管理体系运作的范围。

确定我厂开展**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最终组织机构,明确作用、职责和权限并予以沟通。

针对重大hse因素制定目标指标和旨在实现目标指标的管理方案。

确定**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实施要素及保障要素的开展方式。

确定体系文件的架构和层次。

第四阶段:文件化体系的建立

文件是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外在表现,应能反映出整个体系的全部要求,符合四个标准和企业的质量、环境、健康安全管理实际。

建立/完善一体化的管理手册和必需的程序文件,程序至少应包含(但不限于):文件与记录控制程序,内部审核管理程序,不合格/不符合处理程序,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环境安全因素管理程序,法律法规管理程序,人力资源/培训管理程序,信息交流咨询管理程序,应急准备响应程序,监测与测量管理程序等;

完善为控制过程、环境因素、风险所需要的其他文件/规范/要求;

合理安排为证实体系有效运转和用于追溯的记录;

识别外来文件的控制要求并保持。

第五阶段:一体化管理体系试运行

按照文件的规定和策划的结果实施管理,对识别出的过程/重要环境因素/重要危险因素进行控制,执行旨在实现目标的管理方案,包括对应急情况的管理、对相关方施加影响等以及安排所需的支持性的培训、交流等活动。保存所需的各种实施记录并妥善管理。有效实施一体化管理体系文件,是体系成败的关键,各部门应严格按照体系文件的规定要求去做。分层次对体系文件进行大规模培训,重点是领导层和重点岗位员工。各部门按相关文件规定进行实施。各部门对实施的情况进行记录。修改完善体系文件,满足可操作性要求。

第六阶段:一体化管理体系的监视测量、内部审核及管理评审

测量管理体系知识培训范文2

关键词:公路工程安全监理安全生产体系保证措施

Abstract :The management of production safety, which is to control the accident, that before the accident completely eliminating the cause of the accident, and to reduce the probability of accidents, after the accident reduction of personnel and economic loss severity. It mainly includes the accident prevention and accidents that occurred after the suppression in two aspects. Human-oriented safety production management concept has become the important work of highway engineering.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highway engineering safety supervision system of safe production management system and system guarantee measures.

Keywords: Highway Engineering Safety Supervision System of safe production guarantee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系统的构建原则

安全监理系统是监理企业和具体项目部实施全面管理的基础框架之一,是企业和项目为实现安全目标而进行主要管理活动的一种特定的、规范的系统。国务院2004年1月9日颁发了(国发[2004]2号)文件决定指出:要努力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全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此文件的精神为安全监理系统的构建提供了根本思路和原则,那就是:根据政府相关部门文件的指示精神,接受相关部门的依法监管,完善本单位和项目监理部的管理和保障体系,监督、落实、检查施工企业和项目经理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健立和实施,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争取全社会的广泛支持。

二、系统的构成

依据FIDIC条款的运行规则,尊重自然辩证法的客观规律,运用安全系统工程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CB/T28001-2001)的相关知识,可以将安全监理系统的构成共分为五部分:(一)安全管理体系,(二)安全保证体系,(三)安全运行体系,(四)安全检验体系,(五)安全系统的持续改进。本文对系统中的(一)和(二)体系进行详细探讨。

三、构建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在公路安全管理体系中,总体可以概括为三个层面。其中第三个层面是具体项目生产各方的现场安全管理,结合现场情况,各参建方通过安全生产要素管理,群众参与监督,使安全生产落到实处。本文的论述重点是以监理单位作为行为主体,全面落实实施公路安全生产监理体系。

3.1总要求

按照《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要求(CBIT28001-2001),依据FIDIC条款,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采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和辨证方法建立项目的安全管理体系,明确了构建项目安全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极其顺序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严格遵守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

3.2覆盖的范围

安全监理体系整合构建覆盖的范围包括:项目监理机构、建设管理单位、施工项目部、质量监督部门、群众监督。

3.3监理系统过程控制

(1)识别过程,确定所识别的过程之间的顺序和相互关系。

(2)对所识别的监理体系各过程所需要的准则、方法、资源和信息。

(3)为了测量安全监理系统整体的绩效,实现持续改进,并增强顾客满意度,体系建立了相应的监视和测量过程。包括过程的监视和测量,产品的检验和试验,内部审核以及管理评审,业主满意度等。通过对这些过程的实施和实施结果的分析来采取改进措施,实现持续改进。

(4)为保证所确定的过程和制定的程序文件实施的有效性,监理部还制订了相关管理办法,并将在实施过程中针对特定项目编制特殊方案,对一些关键项目和特殊过程编制作业指导书,对安全目标和相关指标制定管理方案,对潜在的事故和紧急情况制定应急预案作为支持,这些办法和方案也是监理体系的组成部分。

3.4文件要求

整合后的安全监理体系文件包括以下内容:

(1)监理方针和目标文件

(2)监理手册

(3)程序文件:对体系标准要求的文件,以及为确保对涉及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的过程进行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所需要的文件。

(4)作业文件:包括管理制度、工作职责及标准、部门文件、外来文件、技术标准、标准图集、作业指导书、表格、重大危险源清单、审核报告等,这些也是构成监理体系文件的一部分。

(5)记录:除标准要求的记录外,还包括其他活动所需要的记录,具体均在各相应程序文件中予以规定。文件的形式包括:纸张文字、图纸、音像及电子文件等各种媒体材料。

四、构建系统的保证措施

安全生产监理系统保证措施应坚持既要坚持主要负责人对安全生产全面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又要保证安全管理能够作为一个业务系统从上到下贯彻始终。

安全生产监理系统保证措施共分四个方面:思想保证、组织保证、技术保证、经济保证。

4.1思想保证

思想保证主要体现在安全教育和培训方面:

(1)安全教育和培训的对象:①企业法定代表人,②项目经理(独立承包工程负责人、施工队长),③企业专职安全管理人员,④企业其他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⑤企业特种作业人员,⑥企业新进场人员,⑦重新上岗的人员,⑧其他人员。

(2)安全教育和培训的内容、方式:安全教育的内容一般包括安全生产思想教育,即安全生产政策、法律、法规、法纪教育;安全技术知识教育;安全技能教育;典型事故经验教育。方式和方法主要可采取广告式、演讲式、会议讨论式、知识竞赛式、出版物式、声像式、文艺演出式、学校教育或系统学习式等。

测量管理体系知识培训范文3

Abstract: Shengli oilfield established HSE management system. After establishing system and implementing HSE management, during the operation operational quality are improved and increased continuously, which increased Shengli oilfield level of safety, health and environment management, stengthened the sense ofrisk assessment and reducing of the staff, reduced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ccidents, and achieved good results of HSE management.

关键词:胜利油田;HSE管理体系;建立;运行;持续改进

Key words: Shengli Oilfield;HSE management system;establish;operation;improve continuously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1-0061-03

0引言

HSE管理体系是一种事前进行风险评价分析,确定其自身活动可能发生的危害和后果,从而采取有效防范手段和控制措施,防止其可能引起的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的有效管理模式。胜利油田建立了HSE管理体系,经过几年的运行,逐步感觉到HSE管理体系的运行,是提升安全、健康和环境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提高了全体职工风险评价和削减的意识,减少了安全环保事故发生,取得了良好的HSE管理业绩。笔者就以HSE管理体系运行实践,谈谈体系建立和运行过程持续改进提高的做法。

1HSE管理体系建立与运行

1.1 初始状态评审初始状态评审是对管理现状进行一次评估,是建立HSE管理体系的基础。目的是围绕管理制度、各类资源与人员条件、管理与控制现状等方面,评价其运行的符合性、有效性,从而找出现行的管理与安全、健康和环境管理体系在构成、运行、协调、监督中的缺陷,为建立HSE管理体系提供依据。评审组对油田过去和现在的管理信息、状态进行了收集,通过调查、分析、识别和获取了适用于的HSE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进行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辨识及风险评价。这些结果作为建立HSE方针、目标、方案、确定编制体系文件和建立体系的基础。

1.2 管理体系建立

1.2.1 体系策划及设计阶段体系策划阶段,主要是依据初始状态评审的结论,制定HSE方针、目标、指标及相应的运行程序等。按照HSE管理体系标准建立体系,实施HSE管理,达到持续改进目的的一种新的运行机制。

1.2.2 HSE管理体系文件编制阶段HSE管理体系具有文件化管理的特征,编写体系文件是油田实施HSE管理体系标准,建立与保持HSE管理体系保证其有效运行的重要基础工作,也是达到预定的HSE目标,实现持续改进和风险控制必不可少的依据。体系文件还需要在体系运行过程中定期、不定期进行评审和修改。

1.2.3 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阶段内部审核是HSE管理体系运行必不可少的环节。体系经过半年时间的试运行,然后开展内部审核,检验HSE管理体系是否符合体系标准的要求。内审员在文件预审时,应重点关注和判断体系文件的完整性、符合性及一致性,在现场审核时,检查是否按体系文件要求去运行。

1.2.4 管理评审是HSE管理体系整体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者代表组织收集了各方面的信息,供最高管理者组织评审。对试运行阶段的体系整体状态做出了全面的评审,对体系的适用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做出评价。依据管理评审的结论,调整、修改不符合的内容。

1.3 运行要求

1.3.1 提高管理者和全体职工的HSE管理认识,增强推行单位要增强自觉性,确立合适目标,切实把HSE管理实施到位,融入到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通过HSE管理体系运行推进油田的安全、健康和环境工作。

1.3.2 加强HSE体系标准的宣贯和《HSE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的培训工作,要求利用下发的HSE培训教材和光盘,积极进行HSE知识的学习、培训,通过讲课、收看录像等手段对全体职工进行HSE知识培训。

1.3.3 要求基层队干部组织和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培训,认真详细的填写了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FMEA)、安全检查表(SCL)、预危险性分析(PHA)、工作危害分析(JHA)、故障树分析(FTA)和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六种表格。基层队在生产中大力开展风险识别工作,让安全、健康、环保的工作真正与实际生产结合起来,促进了基层队的HSE管理工作上水平。

1.3.4 把有效推进HSE管理体系纳入年度业绩考核当中,按时检查考核,保证单位、部门及各个环节都严格执行HSE管理体系标准,并持续改进,不断完善,做到管理有标准,执行有规范,审核有依据,整改和考核有效果,提高HSE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要求基层队搞好HSE管理检查考评,评出当月先进班组和先进个人进行奖励,并作为年终评比双文明先进的条件之一。每月均就检查结果出队的HSE考核公报,把公报发到各个班组,使职工明白自己的工作中的不符合,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要使使班组的HSE管理工作和基层队上的考核紧密结合在一起,推进基层队HSE管理工作上水平。

1.3.5 推行HSE管理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单位部门制定的政策、标准、规范都应符合HSE管理体系标准,要求基层建立的记录、台账,组织的各种检查都应符合HSE管理体系标准和文件规定。

1.3.6 把HSE管理体系标准与目前行之有效的安全环保管理方法和规章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做到“统一、规范、可操作”,管理遵守制度,操作执行规程,工作遵循程序,生产中的每一步操作都有监督、有确认、有记录,实现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受控管理。

1.3.7 实施 HSE管理是一项长期细致的工作,在运行中会不断出现问题,必须及时改进;随着环境的变化、设备设施的更新、工艺水平的提高,还会出现新的情况、新的问题,必须与时俱进,持续改进,不断完善HSE管理体系的内容。

2几点持续改进的做法

2.1 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应注意的问题。

2.1.1 为了有序、方便地进行危险源辨识,宜按厂址、厂区平面布局、建(构)筑物、物质、生产工艺及设备、辅助生产设施、作业环境等方面逐一进行辨识。

2.1.2 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诱导原因进行重点分析,从而为确定评价目标、评价重点、划分评价单元、选择评价方法和采取控制措施计划提供依据。

2.1.3 对重大危险源不仅要分析正常生产、运输、操作时的危险因素,更重要的是要分析装置设备被破坏时及操作失误时的危险因素。

2.2 风险评价方法的应用笔者对风险评价方法做了大量调查,大部分通过HSE管理体系认证的单位采用 “LEC法”。

公式:D=LEC

式中:D――风险度值;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应用取值见表1、表2、表3、表4。

2.2.1 对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取值时,要考虑现有的控制措施。如:野外施工进行焊接作业,发电机发出的电是一个危险源,如果发电机有良好的接地、装有漏电保护器、职工穿戴防护用品,则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极少。否则,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增大,取值时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

2.2.2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取值时,不是某一个人而是 “在危险环境全部施工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如,工人属“三班倒”,则取值为10即“连续暴露”,而不是“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2.2.3 危险等级。笔者见过的风险评价危险程度参考值,多数D值的边界值不明确(见表4分数值栏)。建议把分数值“70~160”改成“70~159”,将分数值“20~70”改成“20~69”,改后的边界值十分明确。

2.2.4 风险评价步骤:应组成评价小组,小组人员应熟悉评价对象,明确评价赋分标准,一起赋分并进行评价计算。

2.3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2.3.1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这一要素是贯穿体系运行的始终。方针中有遵章守法的承诺;主动性的监视测量,即监视是否符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运行准则和适用的法规要求。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企业程序文件都是我们应该做到的。尽管体系文件应该“写我所做、做我所写、记我所做”,但写的应该满足法律法规要求。

2.3.2 识别法律法规时要注意到相关行业标准和其他要求。如石化系统的建筑施工单位,也应识别建筑行业的法律法规。法律法规识别包括标准的更新,应是有效的版本。

2.4 监视测量与管理方案和应急管理

2.4.1 对安全检查中的不合格、内审中的不符合、测量和监测,应在测量周期内监测。所有的不符合应按《纠正措施控制程序》执行。比如:查出的问题要有整改情况的验证或反馈,要做到“闭合”管理。对已发生的事故,应认真分析事故原因,重新进行风险评价,确保纠正措施不会带来新的风险。

2.4.2 管理方案应在定期计划的时间间隔内评审,如果有变更,要针对变化的情况对管理方案进行修订。GB/T28001 “运行控制”主要是对“常规的”,也含有“非常规”的。“应急准备和响应”主要是针对“异常”和“紧急”的非常规情况。应急程序应定期评审。

3HSE作业指导书的建立与运行模式

3.1 建立随着HSE管理体系的运行,基层队整体HSE管理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但从实施过程来看,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特别是在实施HSE风险评价与削减措施过程中,由于基层队现场生产的特点以及基层职工文化素质不高的实际,往往忽略一些关键部位、步骤的风险识别,造成风险分析过程不细,内容不全,最终导致风险削减措施落实不到位。因此,我们以采油队为例,建立了“采油队HSE作业指导书”。我们列举了采油队日常工作中经常涉及到的各项操作,按照潜在的危害、影响和隐患进行了分类,共列出30项日常操作,包括电泵井更换油嘴、抽油机更换电机、抽油机更换盘根、抽油机换毛辫子、抽油机调整防冲距、更换抽油机皮带等。按照工作危害分析记录表(JHA)对施工工序做出了详细的风险评估,并制定了相应的风险削减措施,每一项施工都建立一张“采油队HSE作业指导卡”。“HSE作业指导书”主要包括HSE管理体系、组织结构、岗位HSE职责、HSE施工作业指导卡等内容,其关键部分是“HSE施工作业指导卡”,内容包括操作规程、工作程序、隐患风险评估、风险削减措施。

3.2 运行与检查模式在运行过程中,每天施工前,负责人将削减卡的内容进行宣读,让每一名职工都能够明确此项工作的风险所在以及有哪些削减措施。通过不断的日常学习和风险提醒,使各项施工的标准操作成为每名职工的自觉行为。为了监督“HSE作业指导书”的执行情况,我们在运行过程中突出现场检查。检查人员不定期深入班组,要求其出示所从事工作的“HSE作业指导书”,并提问该项操作中的危险环节和削减措施,从而保证风险削减工作落实到位。

3.3 实施效果

3.3.1 可以有效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降低经济损失在实施“HSE作业指导书”后,职工都能够在执行风险评价与削减措施的前提下进行操作,由于“HSE作业指导书”基本上涵盖了采油队日常生产中的各项操作,风险识别清楚,削减措施制定到位,从而减少了各类事故的发生。同时,事故处理、环境治理、废物处理等相关费用也大大减少,从而节约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3.3.2 有利于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作业指导书的制定、宣读、执行过程就是提高职工安全意识的过程。以往工作中都是干部怎样安排,班长怎样指挥,职工就怎样做,在思想意识中没有将HSE放在首位,习惯性违章、存在侥幸心理导致的事故时有发生。在实施作业指导书后,员工都能够不断强化HSE保护意识,提高自我约束、自我提醒、互相约束、相互提醒的能力,主动消除或减小风险,见到了明显效果。

3.3.3 进一步加大了HSE管理体系的宣传力度HSE管理体系的推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该体系的宣传力度。由于“HSE作业指导书”的内容来自于基层,从基层队最常见、最重要的施工工序入手,使得广大职工易于接受,保证了HSE管理体系真正融入到每一名员工的日常行为中,成为“人人皆知、人人皆用”的先进HSE管理理念。因此,“HSE作业指导书”的实施为HSE管理体系的推行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4结束语

胜利油田HSE管理体系的运行实践证明,使广大职工的风险意识普遍增强,安全、健康和环境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我们要继续认真借鉴国内外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全面深入实施HSE管理,为油田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

参考文献:

[1]SY/T6276-1997.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M].中国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2]Q/SHS0001.1-2001.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安全、环境与健康(HSE)管理体系[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1.

[3]Q/SHS0002.1-2001.油田企业安全、环境与健康(HSE)管理规范[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1.

测量管理体系知识培训范文4

[关键词] ISO9000;一法两规;血站;质量管理体系;全面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9(b)-084-02

近年来,输血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家卫生行政部门为此做了大量工作。对血站推出了很多的培训项目,出台了相应的法规文件,提高从业人员血液知识和技术水平,规范采供血执业质量行为和技术行为。“一法两规”[1-3]就是最好的例子。法规中明确指出血站必须建立一个覆盖生产和服务所有过程并持续改进的质量管理体系[2,3]。但以什么标准建立,如何建立,文件上并没有明确规定,因此,很多血站都在积极探索,努力寻找一种适合自身血站定位、业务发展、社会认可的质量管理模式。笔者认为以ISO9000为框架,以“一法两规”为标准,建立血站质量管理体系,无疑就是适合其选用的管理手段,从组织、机构和法律等最基础层面为血站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奠定基础,对确保血液质量意义重大。

1 血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现有模式

依据“一法两规”建立一个质量管理体系。

依据ISO9000和“一法两规”建立一个质量管理体系。①以“一法两规”为主,以ISO9000为补充;②以ISO9000为主,以“一法两规”为补充。

依据ISO9000建立一个质量管理体系。

2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特点

2.1先进的管理标准

ISO9000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在吸取世界各国各行先进质量管理经验,结合现代管理理念进行归纳、补充、完善而形成的包括质量保证和质量管理两方面的质量体系标准。特别是2000版ISO9000族标准,以质量管理原则为设计思想,强调“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促进组织全面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因而具有很强的先进性。

2.2完整的体系结构

ISO9000充分运用现代管理系统性原理,强调各部门、各工作程序间的协调性。明确提出质量管理体系的四层次框架结构,结构采取4大板块结构的过程方法模式: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和测量、分析和改进4大过程,体现了P-D-C-A[4]的循环过程,体系的策划更科学,更易于与其他管理体系兼容。

2.3通用性和创新性

ISO9000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标准,通用性极强,适用于各个行业和各种规模的组织。但又只提供质量管理体系的框架要求和实施指南,组织可以按照其自身特点和要求,创造性地进行质量体系设计,建立具有自己组织特色的体系文件并加以实施,从而有助于自身组织文化的发展。

2.4持续改进

ISO9000提供了不合格品控制、内审和管理评审、纠正预防措施等方法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3 ISO9000与血站质量管理规范的关系

见表1。

表1 ISO9000与血站质量管理规范的关系

4以ISO9000为框架以“一法两规”为标准建立血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ISO9000作为一种先进的体系化管理理论,其要素的严密性、结构的完整性、标准的通用性、先进性、实践的可操作性以及第三方认证的客观公正性,都是非体系化质量管理无法比拟的,内在的思想、方法对血站质量管理意义重大[5]。其宗旨和目标与“一法两规”完全一致,通过对过程控制,确保最终结果与预期目标相一致。最主要的是“一法两规”颁布之前,许多的血站为了提高自身素质,获得社会认可,使无偿献血工作得到健康可持续发展,主动寻找自我改进自我完善机制,已按照ISO9000的2000版通用标准建立并实施血站的质量管理体系。“一法两规”也是参考ISO9000的2000版和GMP等标准,结合血站行业特点建立的行业标准。因此笔者认为血站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完全可以以ISO9000为框架以“一法两规”为标准,将规范中新要求新内容充实到原体系中,使内容更加符合规范要求,而对结构不做大的修改,这样即可节省成本,又可节约时间,将大量精力用在人员培训、体系运行、测量、分析和改进上,通过定期内审和管理评审,使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持续改进。在建立实施质量体系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4.1领导亲抓全员参与

“一法两规”和ISO9000的2000版标准,都特别强调领导者的管理职责。规范中明确指出:法定代表人为血站质量第一责任人,负责质量体系的建立、实施、监控和改进。国内外长期实践证明:领导者只有直接参与到体系的策划、批准和颁布,制订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定期听取质量汇报,切实履行职责,组织全体职工学习体系文件,进行质量意识、职业道德、岗前技能等方面培训,激发职工工作热情和参与到体系建设中来,才能从根本上保证质量体系的贯彻和实施。

4.2制订采供血过程体系文件

质量体系是以文件化的形式列出有效的、一体化的技术和管理程序,以便以最好、最实际的方式来指导工作人员、设备和信息的协调活动,从而保证质量和降低成本[6]。由于血液的特殊性,其产品和服务不同与一般产品,不能逐袋检验,只能通过程序或体系文件严格控制其流程,并按照质量体系文件规定的规范化方式去完成每一项业务工作和管理工作,确保全过程受控,才能确保血液采集、制备、检测、储存、发放等过程不发生质量差错,产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7]。编写文件最好成立专门小组,理想的人员应为该流程的主管、熟悉业务的技术专家、骨干等。这些人不仅熟悉采供血业务流程中的关键控制点,而且清楚接口与接口的衔接中薄弱环节。重要的是编制文件能做到有的放失、抓大放小。对标准中要求做到的、影响采供血过程质量的,一定会写到,由于客观原因无法做到的,就留有一定余地。否则,写一套做一套,形成“两张皮”,失去了实施质量体系的目的。

4.3加大培训力度增强自身竞争力

我国的采供血机构,长期以来基本处于“行业垄断”地位,建立质量体系使职工质量意识、竞争意识、服务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得到提高,但自觉性和持续性较差。对此应充分利用血站工作人员每人每年接受不少于75学时的岗位继续教育的规定[1],开展持续性、实用性、针对性的新技术培训和知识更新培训,通过学习法律法规、岗位职责和各类规章制度及相应岗位SOP,安全卫生与职业暴露等培训,增强自身业务技能,加强体系实施约束力,使体系运行进入良性循环。

4.4加强监督评估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评估是发现问题进行改进的一种方法,通过评估可发现体系运行中过程、程序、资源配置等状况能否满足工作需求,员工是否能够按照SOP要求严格完成各项工作。因此,要定期对影响质量的人、机、料、法、环各环节进行内审和管理评审,对发现的不合格项采取纠正预防措施。同时还应通过日常监督和现场质控对实施效果进行验证,特别是质量记录的检查,促使职工明白记录可以证实特定标准已被采用,证明血站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临床要求,自觉养成严格执行SOP,及时填写质量记录的好习惯。最后还要通过考核巩固成绩,通过满意度调查等方式主动寻找采供血生产和服务工作中需要改进的问题,真正做到“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建立自我完善自我改进机制,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血站管理办法[S].2005-11-17.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血站质量管理规范[S].2006-04-25.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S].2006-05-9.

[4]蒋鸿章. 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国际标准应用指南[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21-31.

[5]张丽.ISO9002质量管理体系对血站质量管理的意义[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3,5(4):299-300.

[6]崔宝荣,郭文瑞.以认证为载体推动全面质量管理[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4,11(4):44-45.

[7]曹晓莉,李凤琴,杨俊英,等.试述采供血体系文件的关键控制点确定思路[J].中国输血杂志,2006,19(5):428-429.

测量管理体系知识培训范文5

[关键词]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优化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3.2[文献标识码]A

本文剖析了目前我国医学实验室存在的质量管理问题,分别提出对于明确医学实验室岗位分配,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实验室内部以及外部的质量评审,实验室参数调整等主要的措施,为如何优化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提出了部分实用性的建议以及意见。

1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的医学实验室普遍实行定岗的编制,由于医学实验室管理人员数量的减少,导致了医学实验室面向外界的开放还不充足的问题。在医学实验室中的实验技术人员既是医学实验人员,还需要兼顾实验室的管理工作,这就导致医学实验室的质量管理系统存在管理力度不足的现象。而查找并且发现问题是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切入点,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不能够验证出持续改进循环的实际效果,在内审评审和管理评审方面力度不足导致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存在人员不足的矛盾。而随着医学实验室外部环境不断地更新,需要对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进行长期的完善以及补充修订,满足医学人员以及病患者的需求,保证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得到改进。

2完善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

2.1建设完整实验室结构,明确岗位分配

在建设以及完善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结构中,最主要就是要有完善的质量管理结构以及明确的岗位职责分配。在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系统下各项的工作需要委派专门的管理人员,落实医学实验员各个岗位的相应工作,针对医学实验室程序的变化及时作出相应的应答。在医学实验室设立专业的管理组长,根据医学实验室实际的工作设立有关技术质量,仪器设备以及培训管理的岗位,全面地明确各项职责。在各个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中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总结质量管理工作方面的经验。分层次以及专业建立相应的培训计划,将培训的层次分为院级的培训,科室级的培训以及专业人员的培训,以培训的专业划分为专业授课,现场学习以及实际操作。让每一位实验室人员掌握专业的技能,普及相关的知识,从而达到提高医学实验室质量的目的。同时发挥传带精神,安排年轻的医学技术人员协助年长的医学技术人员进行设备仪器的软件使用,提高整体的管理业务水平。创造合适的条件给予实验室人员外出交流学习,保证医学实验室管理质量以及水平的提高。

2.2完善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

医学实验室的仪器管理对于整个实验室的质量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中仪器质量的设置包括了检测量大的项目,新开展的项目以及非常规的检测项目等有着重要影响的项目。医学实验室需要根据本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在质量指标的模型中选取通用的以及非专业特异的质量指标,把质量指标控制在零差错以内。通过建立相应的有关仪器的管理业务,如仪器的收集,仪器的建档,仪器的维修与保养等多个方面的业务,保证医学实验室内仪器设备的常规更新以及维护保养,形成有效的仪器设备护理机制,贵重的仪器设备需要专门保管,常用的医学实验室设备需要定期维护,在使用仪器以后进行详细的记录,保证下一次医学实验操作中仪器设备的正常工作运行。

2.3完善实验室内部与外部的质量管理评审

管理评审是实验室的管理者以及负责人对于医学实验室的质量管理方针提出适合的质量管理体系和适应性的评价的过程,是一次对于医学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全面检查。针对医学实验室的醫疗服务工作,包括咨询,检验以及实验过程的分析进行检查。保证必要时医学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变动以及改进,为下一阶段的质量管理目标提供保障。对于医学实验室质量的保证还需要从内部以及外部两个方面着手处理。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系统内部的质量审核质量管理系统建立并且运行以后开展的。对于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内部的审核,需要医学实验室相关质量管理人员制定关于内部审核的准则。内部的审核准则需要涉及到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频率以及方法。通过建立内部审核的机制及时处理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中运行不符合的问题,对问题进行进一步整改,使得体系更加适合医学实验室的实际情况,满足质量管理体系的需求。而外部的质量审核主要是实验室的主任以及医学专家对医学实验室的质量管理进行强制评审,追踪每一位实验室人员的职责,保证实验室是一个整体的团队,提高实验室人员之间的协作能力。

3结语

建立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以及规范质量管理工作对于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有着重要的作用,其能够改变落后的管理方式,提升质量管理的水平。通过严密的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对每一位实验人员进行教育培训,让每一位实验人员对于质量管理体系都有明确的认识,意识到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与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之间的差距,进而激发其对于优化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意念,从根本上推进医学实验室的质量发展。

作者:刘翠娥

    [参考文献] 

测量管理体系知识培训范文6

环境检测事业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事业得以稳定有序开展的重要支持环节,现阶段,我国环境检测实验室在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实务中依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客观发展问题,本文针对环境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强化问题展开了简要的论述,仅供参考。

关键词:

环境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强化策略

环境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水平,对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决策正确性,以及管理科学性具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现有发展阶段,我国环境检测实验室在内部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以及发展问题,本文将针对我国环境检测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实施策略展开简要的论述,预期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借鉴意义。

1我国环境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现状

在现有的发展阶段,我国国内较大数量的环境检测实验室都是在《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认可准则》和《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指导之下,完成其实际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实务的,而且其实际建立的质量管理工作体系都基本上初步通过了国家级实验室建设标准的评价体系,并且有较大数量的环境检测实验室针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设置的专有化的人员和工作团队。在现有的发展阶段条件之下,想要实现环境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和运作水平的有效提升,在不断完善相关质量控制文件规范体系的建设和运作路径的基础上,应当切实提升有关管理和检测工作的实施力度,要不断在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增加在实践操作环节的系统性以及技术性特征,不断致力于促进环境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水平的有效提升。

2强化环境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建设水平

2.1针对环境检测实验室的检验实施方法

在实际的实验室技术化检测操作的实施过程中,应当严格保证所有的技术化操作行为都能严格遵照相关领域的严格性技术规程,在面对实际存在的争议化情境时,可以按照原有的技术规程性实施标准,并参照有关仲裁实践机构规划的技术方法和实施手段展开相关的检测实践工作,在实际进行检测实验的过程中,应当切实保证所有的实际使用的实验仪器,以及实验设备都能按照实际的技术运作过程进行检测以及校准,切实保障所有在实验过程中使用的机器和仪器对象都能具备良好稳定的精确性特征。举例而言,在进行自然水体污染状况监测的实践过程中,实验室在进行水体标本采样过程中,应当对实际取样的水体样本的体积参数展开充分的细致性把握,并且切实对取样过程中所使用的体积测量仪器量筒的准确度展开经常性的检验以及校准,为实验测量工作过程的严谨性提供充分的保障。

2.2强化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的规范

实现环境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实务的规范化发展,就应当严格依照标准化规范流程,实施环境检测实验室内部人员与各项基础设施的配备行为,建立与质量管理体系相对接的实验室内部化的人员管理工作体系,应当扎实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实际使用的所有操作动作、实验分析工作方法,以及科学检验设备都能在环境检测实验室的标准化技术规范文件中找到与之相对应的条文约束,要对实验室空间之内所有工作人员以及机器设备的运行和配备状况保持严格化的实时控制,切实提升环境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体系的建设水平。

2.3扎实坚持标准化技术操作规程

我国现有发展阶段的环境检测实验室,在具体的检测项目的质量水平控制方法往往会表现出相对薄弱的客观特征,而在为具体的检测实验项目制定与之相对应的标准化实验操作规程,将会较为深切地实现对实际检测效果质量水平的有效控制目标。检测实验室实际运作执行的标准操作规程(SOP),是针对现有发展环境之下,实验室的一切日常化检验工作实务行为的技术化规范说明,其实际的制定目的就是要在最大的实践限度上,降低实验室检查工作出现差错现象的可能性。切实提升环境检测实验室报告的编制质量水平。

2.4做好实验室内部人员队伍建设及评价

环境检测实验室中的实验技术人员在上岗之前,必须具备从事实验室技术检测实务的岗位上岗资格,并且有针对性的接受过与实验室内部有关仪器和检测设备使用方法相关的专门化培训工作,在培训考试合格之后,才可以上岗实施执业行为。针对现阶段客观存在的可能影响环境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体系建设水平的有关因素,要实时针对实验室工作人员展开有针对性的培训以及业务学习,逐步提升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以及在从事检验工作过程中的技术水平,要逐步引导实验室内的全体工作人员切实认识建构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之上,切实对实验室技术工作人员实际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实施不间断的改良以及提升,并在这一过程中,经常性地对实验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经常性地实施有针对性的水准评价。

3结语

针对环境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工作中的现存问题,本文首先针对有关质量体系建设工作的开展现状展开了分析,之后对其强化改良策略进行了论述,预期为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提供借鉴意义。

作者:陈立锋 楼建光 阮东梁 单位:绍兴市上虞区水务水质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绍兴市上虞区环境监测站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