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的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市文化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市文化的意义

城市文化的意义范文1

关键词:文化遗产 传统文化 文化传承

1、城市文化遗产在城市之中

遗产和城市之间必然会产生紧密地相互影响,有很多城市遗产地本身就是城市的经济或政治繁荣区,所以城市文化遗产更易遭到破坏,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城市建设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凸现,尤其是在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商业性房地产开发的升温,许多城市出现了大规模改造的热潮,历史文化遗产和传统建筑被逐渐拆除,由一些突破城市规划控制的大体量建筑所取代,出现了一片片平庸的建筑、平庸的街区,不仅对历史文化环境造成了破坏,而且随着资源、资金、人口、产业等长期向城市的过度积聚,导致大城市病不断放大,制约城市发展的因素日益显现,带来诸多的社会和经济问题。我国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问题变得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突出保护和开发本身就是一对矛盾,导致我们在面临这些复杂而难以解决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问题时,/是保护还是开发0经常还存在着一些模糊的认识一些专家和学者提出文化遗产由于其特殊性!唯一性和不可再生的特征,应该以保护为主,开发必然会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带来不利因素;第二种观点主张文化遗产应以开发为主,随着风化、腐蚀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很多文化遗产最终都会衰落直至消失,因此及时开发其价值创造现实最大社会经济效益是明智之举”而且很多文化遗产就位于城市的黄金地段,具有优越的区位环境和文化环境,一旦开发必然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它带来的高额的投资回报也使很多开发商趋之若鹜”第三种观点认为,文化遗产的开发和保护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这种观点认为文化遗产与现代城市格格不入,经济结构、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的发展必然使文化遗产逐渐衰败,甚至在有些方面阻碍现代人的生活,因此已经没有存在的价值,应该进行彻底的改造。

2、城市化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同时也引发了城市结构与环境的根本性变迁,城市化水平2020将接近60%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历程表明,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的30%,每年城市化率将增加1%一2%这就意味着今后中国将每年有1000万至2000万的农民人口移居到城市在此情况下,由于住房!就业需求必将引发大规模的城乡建设,造成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市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矛盾异常明显的突现出来城市化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城市化使得更多的人进入都市,享受现代社会舒适的生活和便利的配套设施服务但是另一方面,城市化也带来了很多的城市问题,重等难题像交通堵塞、人口拥挤、竞争压力过大、耕地锐减、环境污染、资源浪费。而且随着城市住房!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城市规模迅速扩张,市改造不断加剧,产业园区建立和房地产开发等土地开发建设愈演愈烈,城市建设与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矛盾也日趋突出,出现很多急功近利的行为,在个别城市甚至出现为了开辟新的商业街将历史街区整体拆除的情况。吴良铺院士主持的城市化与城市文化报告将我国当前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危机总结为以下六条:重经济发展,轻人文精神;重精英培养,轻大众关怀;重建设规模,轻整体协调;重攀高比新,轻传统特色;重表面文章,轻制度改良;重局部功效,轻长远目标。可见,城市化对城市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影响。

3、国外很多国家都有悠久的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存的传统”文化遗产保护的概念

早在16世纪的欧洲就已经产生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在19世纪建立了文物和遗迹保护法,并逐渐完备了其保护体系到1964年,著名的威尼斯诞生,它是欧洲100多年文物建筑保护工作的总结,标志着文物保护工作终于成为一门科学,并建立其自己的基本理论;它也是保护文物建筑的第一个国际,意味着世界范围内的共识己经形成随后在1975年的欧洲建筑遗产大会上通过了阿姆斯特丹宣言,首次提出了整体保护的概念,标志着遗产保护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总体上来看,一些欧洲国家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起步早,历时长,迄今己形成较为完备的保护制度管理体系和运作模式,进入了相对的平稳发展期。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城市文化遗产价值的认识是处在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中的,遗产保护的内容和内涵也因之不断扩展和丰富。

城市文化的意义范文2

【关键词】城市化;市民化;城市政府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3-016-01

在社会改革发展的今天,“城市化”已经成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而且还将推动城市建设、管理等方面的发展。而“市民化”则是“城市化”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在当前中国的社会背景下,研究“市民化”的问题有深的社会学、管理学意义。

一、市民化问题初探

(一)“市民化”的内涵

郑杭生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认为市民化是指作为一种职业的“农民”(Farmer或Cultivator)和作为一种社会身份的“农民”(Peasant)在向市民(citizen)转变的进程中,发展出相应的能力,学习并获得市民的基本资格、适应城市并具备一个城市市民基本素质的过程。

(二)“市民化’研究的现实意义

在农村现代化与城市化的发展阶段中,市民化才是最终的落脚点,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村现代化的攻坚阶段。农民市民化是农民价值观和文化上的市民化,它有助于全面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有助于提高农民文明素质,促进农民全面发展,同时促进城乡一体化,确保城乡社会稳定乃至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市民化过程中的相关问题阐述

(一)市民化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市民化前的对象确定。虽然市民化的主题是农民的转变问题,但是在农民中,由于当代中国具体国情等原因的影响,被分为了不同的群体。因此,市民化的对象也被分为了不同的方面;(1)农民工的市民化,(2)失地农民的市民化,(3)郊区农民的市民化等。

2.市民化中的制度环境转换。在二元结构比较明显的中国社会,从农民转变为市民,还存在制度上的障碍。户籍制度的转换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如:现行的户籍管理体制剥夺了农民更广阔的就业机会和子女受教育的机会,这种制度的转换是必要和现实的。

3.市民化后的生存环境安置。就业、住房以及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生存和生活的问题是市民化中的关键所在;稳定始终是保证,作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促进“三农”问题解决以及加快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一种社会机制,合理安置新市民的就业等问题,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第三产业的推进都是利大于弊。

(二)当前市民化过程中存在的其他问题

1.有限的就业范围和生存空间。由于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相对比较低,很多进城务工人员都是靠体力劳动生存的。由于受教育程度较低,故从事体力劳动和服务业的人口居多,而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职业却很少,就业范围和生存空间必然受到挤压。

2.社会文化观念对市民化进程的影响。长期以来,人们体制上受城乡分治的影响很深,思想观念上受城乡对立的限制,因此,城市市民对进城务工人员表现出相当矛盾的心态。一方面是拒绝心态,另一方面是接纳的心态。受上述观念的影响,城里人在思想上和文化上存在对进城农民的排斥与歧视,不能公正公平地对待进城农民。

3.根深蒂固的小农意识在新生代市民化群体中难以在短期内彻底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不同与城市居民,由于历史和传统的原因,他们潜意识里对土地存有依恋,对城市化、现代化有心理恐慌,离开了熟悉的土地和老宅基地,有强烈的失落感,成为新市民后,表现出对城市生活的诸多不适应。

4.其他一些问题。如信息的不对称、权益的受损、子女的受教育问题等都需要在市民化的过程中加以认真对待和解决。

三、城市政府在市民化过程中的宏观作用分析

(一)当代政府行为探析

党的十报告提出,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而服务型政府将以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的理念指导,政府以服务者的角色,通过法定程序按公民意志提供公共服务,并承担相应的责任。这一政府角色的定位对于市民化进程的影响则是不同的。

(二)服务型政府在市民化进程中的作用

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城市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缺失;所以,走出市民化民化困境的关键还在于构建并落实现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体系。

1.深化改革各项不合理的制度。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一系列歧视性制度是农民市民化的“拦路虎”;因此要深化改革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教育培训等制度,切实使市民化道路在制度层面没有障碍。

城市文化的意义范文3

出台激励机制,盘活导演资源

这些年,地方台电视文艺栏目改版撤消很多,岗位设置不够合理,一些专业人员没有适合的平台施展业务能力,也没有好的激励机制激发导演们的工作积极性。另外,专业人员业务培训交流机会太少,所谓的继续教育课程针对性不强,达不到学习提高的目的。综艺栏目撤消后的文艺导演们与其他城市台的来往没有了,更没有机会外出横向交流学习。

“文艺的娱乐性或消遣性是文艺教育的基础,取消了文艺的娱乐性或消遣性,就等于取消了文艺的教育性。”②寓教于乐的电视文艺形式是最容易贴近群众的一种方式,地方台的管理层如果能够有好的激励机制出台,就可以盘活文艺导演的人力资源,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开创出具有城市地方特色,符合地方受众视觉习惯的电视综艺节目,更好地保障电视文艺的发展。宁波电视台二套节目去年推出的《宁波达人秀》节目,虽然仍由演唱舞蹈和曲艺杂谈等内容构成,但是地域特色明显,有时尚街舞也有传统曲艺,群众参与性强,节目策划编排包装片花可圈可点,舞美灯光绚丽夺目,让宁波电视台久违了的综艺节目重放光彩,很受宁波观众的欢迎。令人意外的是,这样一个文娱节目没有出现在文化娱乐频道,却在经济生活频道绽放,让人看到了经济生活频道总监盘活文艺导演资源走出的第一步。

加强策划意识,培养策划能力

据调查,这些年国内电视受众以老人、孩子和女人为主,存在年龄高、文化低的现象,以往吸引中青年观众的电视综艺节目也随着网络媒体的不断发展而转移。许多城市台的综艺节目因为无法和中央台及省级卫视抗衡,收视率遭遇大幅度滑坡而停办,文艺导演们何去何从?

加强策划意识,提升文艺导演的策划能力是地方台文艺导演生命力的源泉。地方台电视文艺导演不一定非要在综艺栏目中工作,他们的特长可以在不同类型栏目中得到发挥。比如:提到对农节目,大家想到的总是土地田野、蔬菜粮食,哪里会想到在这样的节目里有文艺导演发挥的天地?可是在天津电视台的对农节目里,文艺导演们发挥各自所长,利用以往制作大型晚会的经验,策划了《寻找美丽乡村》大型电视活动。在获奖的十二个村中,寻找村民用具有本土特色的文艺表演方式向观众推荐自己的家乡,通过隆重又别具一格的颁奖晚会将整个活动推向。③这样的策划达到了新闻和专题节目都无法超越的宣传效果,也进一步印证了电视文艺导演在不同类型的电视栏目中都可以发挥文艺特长并对节目创新起到积极作用。

突出个性思维,提升策划水平

“所有的传播,传播的都应该是思想和智慧的结晶,没有思想的传播是不存在的,而没有思想的企划是拙劣的。”④注重文艺节目主题的新闻性,以文艺的手段突出节目内容的政治寓意,达到宣传目的,所以策划系列主题活动就是地方台电视文艺导演重视文艺节目思想性的企划。电视文艺导演要培养自己用文艺节目形式歌唱新生活,展示新形象,服务当地经济文化,愉悦广大电视观众的能力。目前各地受欢迎的系列主题题材有新闻人物评选、爱心慈善活动、健康话题、地方性特色才艺、各类主题颁奖晚会等等。系列主题活动之所以受欢迎主要是因为主题思想突出。

电视娱乐节目的观赏环境主要在家庭,由此带来了观赏的随意性和间断性,观众往往在无意注意状态之中。针对这一特点,地方台文艺导演要根据当地观众的习惯爱好选择策划节目,还要考虑公益性、群众性、互动性,用“三性”定位节目,再根据当地观众习惯爱好选择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并揉进时尚元素的主题策划活动。比如,二人转在东北三省很受欢迎,节目收视率很高,可是在江浙沪一带就没有市场;越剧在江浙沪都受欢迎,但是到了东北和西北肯定就没有人看了;而甬剧就只能在宁波地区有市场。但是如果把各地的方言编进普通话的小品里,这样的节目在各个地方台都会有较好的收视率。所以地方台电视文艺导演的策划意识还体现在艺术修养的功底、对文艺表现形式的驾驭能力、对观众的深入了解和对文化观念的渗透,这样才能策划创作出有主题思想、意义深刻的电视文艺作品。

如今,电视观众的审美情趣、鉴赏水平已经大大提高,他们的精神需求开始从纯粹的“娱乐性”向“思考性”转移,在电视传媒不断面临新媒体挑战、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电视文艺导演要积极地将“娱乐性”和“思考性”结合,大力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思考为基础,以娱乐为手段,提升文娱节目的品味,创作出高品质、有深度、有内涵的文艺节目。

(作者单位:宁波广播电视集团)

本文责编:黎 莉

注释:

①②施天权:《广播电视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P179 ,P178。

城市文化的意义范文4

【关键词】公共艺术;城市文化;作用

随着现代城市的繁荣发展和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公共艺术越来越多地加入到城市建设中,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象征。在现代生活中,公共艺术担负着传播文化艺术精神、塑造城市公共环境、改变市民生活状态的重要职责。由此可见,公共艺术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城市文化的重要标志。

1 公共艺术概述

公共艺术(Public Art),又被称为社会艺术,是一个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的新词。这个概念起源于德国,是城市发展的必然产物。所谓公共艺术,就是设计者为特定的公共空间所设计的艺术作品。对于“公共”二字,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公开的、公众的,我们也可以将公共艺术理解为在市民活动的公共场所内供群众共同享有的公共资源。由此我们可以判断,公共艺术是存在于公共空间的,是社会群众所有的。那么,体现公共精神,以及能够与社会群众产生互动是公共艺术的重要特征。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公共艺术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被逐渐应用于城市建设中,不断丰富着城市文化的内容,为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城市文化伴随着公共艺术的发展而发展,公共艺术体现着社会公众的思想形态,展示城市文化的精神内涵。

目前,公共艺术已经逐渐与城市建筑、道路交通、城市绿化等相融合,深入到城市建设的各个环节,从多角度展示城市文化内涵。公共艺术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它通过外在的表现形式,为城市营造美好的生活环境,缓解处于快节奏中的社会公众的生活压力;它丰富了城市文化内涵,塑造了城市的性格特征,充分体现了城市文化的价值观念;它逐渐被市民接受与认同,成为艺术设计与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它改变了城市的生活环境,影响着公众的精神状态。公共艺术赋予城市以思想,让公众在享有公共资源的同时感受城市文化的底蕴。

2 我国公共艺术的发展现状

公共艺术兴起于欧洲,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以及我国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公共艺术开始走上我国城市文化建设的舞台。作为我国政治、经济中心的北京、上海等大都市开始成立公共艺术建设管理机构,随即又颁布了有关公共艺术管理的规定,这些措施为我国公共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到了20世纪90年代,我国城市化建设呈现一派繁荣景象,公共艺术也随之成为建设环节中的重要内容,逐渐以塑造城市环境、增加文化气息为目的,成为展现城市文化的亮丽风景。进入21世纪,我国公共艺术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很多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青岛、大连、长春等,都大力发展公共艺术,将公共艺术带进社区、广场、商业中心等公共场所中,为公众提供休闲娱乐的同时,让人们深切地感受公共艺术带来的文化氛围,并以此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展现城市独特的个性。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真切地感受到,我国的城市文化已经开始出现衰退现象。很多历史文化名城在经历了20世纪的严重破坏和风雨洗礼之后,象征城市历史与文化气息的重要标志已经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高大的建筑和现代化的设施。当我们游走于城市之间时,在高楼林立的城市建筑群中再也无从发现这座城市的历史痕迹,无从考察这座城市的传统文化。如今,我们正处在即刻挽救城市文化的关键时期,在保留城市发展痕迹的同时,重点加强公共艺术的发展,使每个城市都能真正展现出独特的个性,而不是千城一面。

3 公共艺术在城市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发展轨迹,受到环境、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城市所展现的文化特色也各不相同。而在城市文化中,同时还蕴含着社会公众的各种传奇故事、市民风情、风俗文化等等,这些内容共同构成了城市文化。公共艺术则通过自身独特的鲜明形象将城市文化内涵彰显出来,充分表现出城市的个性特征和历史文脉。

中国各个城市都或多或少有自己独特的公共艺术,一些城市因自己的公共艺术而使其成为重要的城市标志,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象征。公共艺术对城市文化的影响极其深远,从内容上来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公共艺术彰显了城市历史文化传统。很多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公共艺术象征,通过这些公共艺术品,我们就可以感知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感受城市的人文气息。例如,我国广州的《五羊群雕》,这是为庆祝建国十周年而创作的,象征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羊城”便是由此而得名,这座雕塑也成为广州的标志性雕塑。

第二,公共艺术反映了城市发展中的时代精神。一座城市的精神气质总会体现在一些公共艺术作品中,彰显这座城市富于拼搏、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例如,深圳的《开荒牛》,这座雕塑充分表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深圳作为我国向世界开放的窗口和经济发展的先行者,在艰苦卓绝的奋斗中不断拼搏进取的精神,生动地再现了深圳这座城市的开放、奋斗、勤勉、自信的精神气质。

第三,公共艺术象征着人类的精神文明。很多优秀的公共艺术都集中体现了人类的价值观念和社会理想,承载着人类的精神文明。例如,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标志性雕塑《第一公民——小于连》,这座雕像位于布鲁塞尔中心广场,一个活泼可爱的“尿童”赤身,正在不停地撒“尿”。这座雕像背后流传着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传说布鲁塞尔遭到入侵,侵略者想用炸药将城市炸毁,正在这个紧要时刻,小于连急中生智,用尿液浇灭了导火索,布鲁塞尔获得了重生。人民为了纪念和感激小于连,就塑造了这座雕像,小于连也因此成为勇敢、光荣、爱国、胜利的象征,而这座雕像则记录了布鲁塞尔由小镇向名城迈进的过程。

第四,公共艺术为城市增添了文化气息。城市文化依赖于公共艺术的烘托,公共艺术以其开放性、娱乐性、审美性为社会公众带来更多美好的享受,公共艺术和城市建筑、道路景观等公共设施的结合,不断地深入到公众生活的各个角落,为城市塑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为市民增添丰富的文化生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公共艺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为城市文化注入更多的内涵,增添城市的文化气息。

总结:

公共艺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表现形式,正在不断应用于城市文化建设,它是社会公众生活理念的集中表现,是城市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中外公共艺术的发展,为城市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公共艺术在表现城市历史文脉的同时,也彰显着每个城市与众不同的个性,成为集文化、历史、环境、审美的综合体,也成为城市独特的标志。

参考文献

[1] 王宏. 公共艺术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9).

[2] 杨松. 现代城市建设与公共空间艺术的特性[J]. 河北学刊,2010(01).

[3] 叶志强. 公共艺术的城市功能[J]. 国土绿化,2009(06).

城市文化的意义范文5

(一)环境美学与艺术

美学属于哲学领域,它研究美的对象之规则与鉴赏主体之间关系等问题。由于我们通过有限的空间去创造或研究美的事物,因此美学研究所涉及的往往是艺术中的现象。现代艺术观和美学观已不再把艺术供奉在神龛内,对此20世纪60年代欧美一些前卫艺术家就进行过一些尝试,如波普美术(pop,以各种大众消费品进行创作)等,此后还出现一类与现实杂糅在一起的艺术作品。今天,“艺术从现实的逃离被否定﹑被拒斥﹑被摧毁;假如艺术还多少有点意味的话,那么,它必须是现实的,必须是生活的组成部分———而艺术作为生活的一部分,这本身就是对现存生活方式的有意否定,包括否定它的全部体制﹑它的整个物质和精神文化、它的一切不道德的道德、它的被强求的行为和私下的行为、它的劳作和它的嬉戏。”①艺术走向“现实”的道路是通过“活动艺术”②﹑“行为艺术”﹑“装置艺术”以及与自然融合的“大地艺术”等实验,向我们传递新的审美视野。艺术不可能与现实分离,也不是对现实的表面修饰。“艺术的现实化”亦即对现实的反思性“解构”,其终极目标是要达到“现实的艺术化”,即建构出全然不同的“按照美的规律塑形”(马克思)的理想现实。赋予环境(现实)以艺术形式,使其成为类似艺术品的审美对象,这是当代艺术与设计融合的一种态势。这种融合的理想产物,就是作为现实的存在形态———生活用品、环境或人工环境,可以像艺术一样具有隐喻和美感的价值,即当我们领略标志性建筑或景观(如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巴黎星型广场凯旋门、佛罗伦萨主教堂等)时,从中总能体验到特定的隐喻和美感。

(二)人类对环境审美需求的历史发展过程

人类对生活环境的建造始于实用,尤其在技术落后的远古时期,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类对环境的审美是始于技术发达的近期。马克思早在《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提出了人类是“按照美的规律造型”的经典论断。考古学发现,人类最早建造自己的生活环境并不是无序的,如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原始村———落姜寨村的居住区,以天然河道和人工壕沟为界形成环状区域,100余座房子分为5个建筑群,每群包括一座大房子与若干中小型房子,均朝向中心广场。③通过模型和3D数码复原,在它的实用形制中显露出一定的形式美。设计美学研究也告诉我们,人类发明工具始于实用,并在技术发展下逐渐完善其“造型”。伴随着对造型“效用”的体验,人类在工具的使用过程中获得了,由于形式秩序伴随“效用”因长期连接而被固定下来,“效用”逐渐演化成“效用美感”,此时即便造型的“效用价值”游离于形式母体,“形式”本身也具有了美感价值。毫无疑问,人类对居住环境的审美需求与工具创造一样,其广度和深度都表现出持续增长的特点。如中国建筑从西周到春秋相继出现了瓦和有饰纹的砖以及木雕等装饰技术,这是一个审美需求从被动状态发展到主动创造的重要表征。中国古代在城市规划中比较重视满足人们对环境的审美需求,如唐代长安都城的绿化,街道两侧槐树成行排列,当时人称之为“槐衙”,而在都城中轴线的御街上的绿化则更为讲究,路中设御沟,沿沟植树,引水灌注。到了宋代,理景普及化程度很高,府县公署内设立郡圃的风气盛极一时,如当时的平江府城(今苏州)中,一府、二县(吴县、长洲县)及府属各司的衙署都设有后花园,每值时令佳节都向市民开放,以示“与民同乐”,而城郊的风景点也比唐代更加普及。①城镇居民对环境的审美需求和政府对环境美化的重视在明清以后有增无减。此外,从著名的苏美尔古城到罗马庞贝古城的考古发现,也都证明了环境审美需求是人类普遍的需求。人类对环境的审美需求,并不是从无到有,而是由无意到有意,即从潜在需求到自觉追求。

二﹑城市建设中大众环境审美意识的产生

(一)环境审美意识产生的内在动因

以美学的原理去规划一个地区和城市环境是近现代产生的学科,如环境美学和景观美学。作为一门工程应用性学科,其建立也仅有百年历史,今天的成果是基于前人的铺垫。如古罗马军事工程师维特鲁威(MariusVitraviiPollinis,公元前84-14年)在其著作《建筑十书》中就曾提到建筑中的环境审美问题。他把理想化的美和现实生活中的美结合在一起,在规划城市的过程中不仅注重功能,也注重环境的美化和享受。②在探寻古代城市建设成就时,我们很容易发现经济和技术的因素。如古罗马通过大量掠夺被征服地区的财富和资源为城市建设提供财源,因为建筑技术的成熟,如券拱技术和火山灰混凝土被广泛使用,它们为环境的建设和美化奠定了基础。同样,在中国北宋,建筑体系已基本成熟,作为建筑形制和工程作法的《营造法式》(宋李诫编修)已成为当时的行规,商业的发展改变了城市的里坊制,城市建设注重消防﹑交通运输﹑驿站﹑桥梁﹑商店的布局。当时东京都城经济繁华,街区分布合理美观,并依托皇家宫殿和宫苑﹙艮岳﹚,整个汴梁城从景观美学的角度看,堪称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典范。③在促进人类环境审美意识产生的过程中,经济和技术因素的重要性自不待言,但人类环境审美的内在动因是文化,是一种注重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审美文化,这种文化表现为社会普遍性的文化自觉。换言之,经济和技术的发展未必一定导向环境的美化和民众对环境审美需求的增长。以英国伦敦为例,这样一个金融﹑文化﹑艺术综合性宜居的国际大都市,其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众所周知,18世纪的伦敦工商业有长足的进步,而城市生活环境却很糟,无论是建筑﹑街道还是公共市政设施,比起同时期意大利和法国的许多城市要差许多。虽然各种瘟疫在古老的欧洲从未间断过,但到18世纪,伦敦城市还因脏乱产生瘟疫,这简直不可思议。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18世纪的英国人对热能和机械原理的了解远远超过罗马人,正是凭借对工业及技术的热忱,仅用了100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一跃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化的国家。但当大批廉价劳动力加入产业工人大军,从乡村不断涌向城市时,城市发展远远跟不上人口增长的需要,这无疑是城市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毫无疑问,技术所带来的生产力发展以及财富的增长,为未来的城市规划和环境改善奠定了经济基础。但必须看到,当时的英国人比起环境的改善更热衷于技术和利润的增长,而作为一种文化———环境审美需求还没有摆上日事议程,换言之,就是作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一种文化自觉尚未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城市规划和环境改善问题在当时不可能得到市政府、开发商、建筑师以及广大市民的重视。透过文献资料我们发现,伦敦人对美术﹑音乐以及戏剧有较浓厚的兴趣。据一次调查显示,1780年春天,新成立的皇家学院举办了一次画展,截至年底的参观人数达到61381人,仅一个展季,伦敦居民每12人中就有1人看了画展,而当时的伦敦居民大多还是目不识丁的穷人。当时有两家拥有特许执照的剧院,即特鲁里街剧院和科文特加登剧院,前来看戏的人如潮涌来,剧院内座无虚席,①这说明伦敦人对美的追求并不低于其他欧洲国家,同时也说明对艺术美的追求不等于对环境美的追求。但艺术素养可以通过文化孕育转换成对环境审美的追求。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恶化和低质生活并不是伦敦人的最终选择,一旦环境审美意识成为一种社会性意识时,伦敦人的环境审美需求就被激发了出来。随着伦敦市政府对环境问题的重视以及现代艺术设计的掀起,尤其在1851年首届世博会后,思想变革促使大批艺术家参与到设计领域中,如英国艺术评论家罗斯金(jounRuskin,1819-1900)发表了大量关于艺术与设计的真知灼见,莫里斯(WilliamMorris,1834-1896)提出了一系列设计理论并掀起了工艺美术运动(重视手工工艺设计,反对工业产品的丑陋),德国建筑理论家泽姆佩尔(GottfriedSemper,1803-1879)提出了“工业美术”的概念,这些都在不断增强人们对美化和创造舒适环境的意识和需求。环境审美文化的理性选择,最终使伦敦在随后几十年的规划和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如今值得骄傲的城市。

(二)当下大众环境审美意识缺位的主要原因

大众环境审美意识的缺位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其一,城市环境规划和设计中民意的缺失。对审美主体来说,有生命力的事物总是积淀着与主体自身相关的文化和历史内涵。环境成为一个被审美关照的对象,或者说主体的对象化(主体从环境中反观自己),如马克思所认为的,其过程是一个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如果主体以旁观者的身份置身于对象之外,把对象看成与自己无关的存在,主体就不可能从对象中确认自己的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对象的出没均无法引起主体的关注。在环境建设中,行政指令和设计师意志往往以强势导致民意的缺失,而民意的缺失本质上就是对环境历史和文化认同的缺失。因此,一个缺少民意的环境建设很难为大家所深爱并成为审美对象。其二,需求与供给的错位。有需求就会产生供给(规划与设计),而供给又会促使进一步需求,在这一供需链中,需求总是第一位的。长期以来,我们从行政效率的本位思考,往往“自上而下”地建立这条供需链,即按照专家和官员意志给社会以一定配置,这种思维模式常常会导致规划和设计中“文与质”失恒的现象,即规划、设计与实际脱节。换言之,供给与大众需求预期存在着较大的反差,即便某些方面在未来被证明有其合理性,但在当时因接受者的冷待而遭摈弃,无法体现环境的审美价值。其三,大众对环境价值的错误认知。人类对环境价值从实用拓宽至审美,但在一个环境审美文化尚未形成的城市里,大众对环境的价值评估一般还是限于实用。在经济发展的今天,人们对自己的小环境———室内有较高的预期(包括审美),透过家装热潮(装饰材料市场产品销售和更新的速度)即可见一斑,但人们在审美上通常表现出舍“大家”而顾“小家”的行为,并没有把大环境看成是自己生活和精神享受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对环境价值的错误认知,某些人为了方便,还会做出改变环境审美功能的极端行为。其四,基础美术教育目标的偏差。教育是培养公民环境审美意识和能力的重要领域,虽然其周期长,但它对社会文化建设具有根本性和普遍性的意义。目前在美术新课程标准中已经增加了“设计—应用”的学习内容,但对学生环境审美能力的培养,无论是教学内容和要求,还是目标和理念,都显得力不从心。在教学上,不少教师仍然把艺术学习狭隘地局限于艺术作品之中,那种抬高“纯艺术”的神性地位、降低设计重要性的教学并不鲜见。

三、城市建设中大众审美意识的文化孕育

(一)环境与人的相互作用

环境作为一种形象具有展示性质,是一种社会审美文化最直接的表征。对环境的认同就是对自我审美价值的认同,大众美感的发展与环境建设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人对环境的作用体现在保全和创造两个方面,即人们为了适应环境,会对原有环境中有价值和有影响力的因素予以维护﹑发掘和补充。进一步说,我们对环境的作用不是全盘否定后的创造,而是更多地遵循地方历史﹑文脉和民风,通过对原有环境有价值的部分进行提炼和再整治,予之新的活力。而环境对人的作用则表现在亲切感﹑认同感﹑指认感﹑文化性和适宜性等方面,①即好的环境对人的美感形成与促进有着潜在而持久的影响。由于现代社会文化多元化、审美趣味多样性以及经济利益至上的思想,行政规划和设计顾此失彼,环境文化生态遭受破坏的现象时有发生。人对环境的作用始终存在着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虽然近二十多年来,我国在建筑及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方面,培养出一批有素质的设计师参与城市建设,许多项目还邀请国外专家参与规划和设计,并在这个过程中引进了国际先进的设计理念,产生了一批遵循地方历史文脉的环境改造项目,如把旧区改造为优雅的创意中心和时尚园区,为市民提供休闲和娱乐的场所,但往往因为政策措施和综合配套不完善,无论在消费的亲民度上,还是在环境的亲切感﹑认同感﹑指认感﹑文化性和适宜性等方面,都还做得远远不够。

(二)环境审美作为一项文化工程

如何提高市民对环境的审美意识,如何让市民了解设计师设计的意图和创意内涵,如何赋予市民评价环境和获得相关知识的机会,真正使环境成为生活其中的人的一种人文关怀,这需要政府把它作为一项综合性的文化工程来加以实施。有国外经验可鉴。一个世纪前的德意志曾经由政府官员﹑艺术教育家、设计师、企业等共同组成的一个组织———德意志制造联盟(成立于1907年),对社会整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一个设计组织,其重要贡献除了形成了把机械作为设计对象的意识外,更重要的是这个组织中艺术家、建筑师、设计师、企业家和政治家都热心于设计教育与宣传工作。如在创始人中,有德国外交家、后来又成为普鲁士政府的贸易部长的赫尔曼•穆特修斯(HermannMuthesius),由于他的建筑专业背景和官员身份使这个组织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和办事效率。联盟通过主办企业产品参展活动,并由艺术教育家和设计理论家宣传、介绍和推广设计思想,极大地提高了民众参与设计活动和了解设计原理的积极性;形象地说,就是政府塔台,企业唱戏,民众参与。这样一种被认为德意志特有的统一化倾向的信念,为工业生产创造了一种更为合作化、折中化、带有实验色彩但又具备可行性的生产方式,①一种带有民主性的、对机械具有革新性质的审美观念,一个能调动社会全体积极投入一切设计领域的组织(联盟)。其出现的革命性意义就在于:在一个国度里,从设计原创到生产以及消费整个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全民参与的具有批判性和生产性的交流语境。其结果是:设计推动了德国经济发展和民族审美文化素养的提高,建筑、产品等工业设计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真正实现了如联盟宣言中所提出的“通过艺术,工业与手工艺的合作,用教育宣传及对有关问题采取联合行动的方式来提高工业劳动的地位”的目标。②德国的经验使我们认识到,提高大众环境审美意识至少受制于两种因素,即文化心理因素和物质形态的刺激因素(形态的审美特性)。这两种因素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即人在有意识地改造世界的同时又被世界所改造,经济与文化在合理的市场、制度、政府的统筹下完全可以产生出良好的联动效应。

(三)创建环境审美文化学习型社会

提高环境审美能力是社会成员不断学习的过程。社会应该倡导和构建一个持久的学习型的人文环境,并将其纳入全民终身教育体系。具体做法有:通过经济运作方式为审美文化的孕育提供长久动力,如提供优质亲民的产品,刺激大众审美消费的需求;将环境审美观念通过多种渠道传播给普通百姓,尤其是发挥社区的作用,如社区教育及其资源利用(传播专家学者、设计师的学术观点);通过基础教育培育未来公民环境审美素养,如设置美术与环境生态等跨学科的课程等。持久的学习和文化熏陶,最终将使所有人对自己所生活的环境持有较高的价值认同。

四、结束语

城市文化的意义范文6

抽象的目的是为了在雕塑中去除那些多余的细节,保留下来的形态除了具有一定的具象意义外,更多的是一些象征的意义和形象.假如没有时空的阻隔,从原始社会一步进化到现代欧美的社会,从中可以看到这两种不同社会状态下的“雕刻艺术家”在自己的作品中,通过自己的想象力,从而创设一种空间艺术,创造出一种立体造型美感.尽管他们之间可能相距万里,也可以相隔万年,但是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对雕塑艺术的空间表现和理解却存在很大的相似之处.比如现代雕塑家布朗库西的作品《吻》,这个雕像作品造型比较简练、单纯.从而将两个形象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从而构建出一种既对称又稳定的形象.作品展现出一个垂直的立方体造型.虽然这个作品的造型比较简单,却将爱的真谛充分显示出来.

独立雕塑是指不以建筑为依据的雕塑,独立雕塑能够将雕塑本身独立性的特定环境充分展示出来.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中,雕塑是有特定的因素决定的,同时要结合特定的含义地点进行创作.特别是雕像在表现特定人物或者特定事件的时候,要同当地的历史结合起来.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创作了一个纪念雕像———自由女神,这个雕塑也是美国自由的象征.在这个独特的雕塑中,女神将自由的火把高高举起,引领人民不断走向自由.这个雕塑在艺术形式上,将独立的空间形态较好地表现出来.这就让雕塑有着历史的特定性,同时也代表了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附件空间是通过一定的外部空间来表现在雕塑的内在形式.雕塑与外部空间或物体,和自己的身体和特点的表现.更好地完成任务的象征和寓言雕塑.比如,《美国国家的纪事碑》这个雕塑是依赖自然山体大围山刻.这个巨大的雕塑坐落在山上,将四个著名的美国总统头像雕刻出来.从雕像的左边顺延至右边,四尊头像同山体完美结合在一起,非常壮观,游人来到这个地方都会肃然起敬.这座石像的面部非常高大,达到了18米,就是鼻子这一部分就有6米.其中,华盛顿像是一座胸像,依据山体形态将肩部和胸部完美地雕刻出来.其他三个总统像都是头像,西奥多•罗斯福和林肯的像只雕刻了面部.在这座山上,四位总统的巨型头像和山峰完美结合在一起,并且十分壮观,吸引了很多的游客来到这个地方观看.四位总统的表情都庄重而严肃,眼睛凝视着远方,嘴唇紧闭着,形象惟妙惟肖.但是,四个人又各有各的特色,可以从肖像中传达出独特的性格和特征.

二、城市雕塑的文化内涵

1城市雕塑体现地域文化的精髓

城市雕塑应该以能够突出本地的特殊地域文化为其建造的目的.吴鹤林先生在任全国城雕建设指导委员会一职时曾经强调过,在过去的城雕建设中强调城雕的本身品质和艺术水平,但是如今城雕艺术已经不能只限于这个方面,重点是能够和其所在的环境相吻合,并且能够对于特色的地域品质进行体现.城雕艺术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体现,能够对整个城市中的文化特色做出重要的表现,并且通过视觉表现力,对于文化特色的内容进行概述,从而使得整个地区的文明建设得到充分体现.例如,江碧波教授为重庆市所创作的大型雕塑岩之魂,就将整个重庆地区的文化特色描绘的淋漓尽致.从“岩之魂”这座浮雕作品中,我们可以完整地看到当地的历史文化、地域风采和民族特色.这座浮雕作品传承和发展了重庆独特的巴渝文化.这座浮雕主要包含两个界面:在临近地面的部分,通过写实的手法,将行人站在桥头打望都市的画面记录下来.往上是根据岩石衍生出来的大头像,将人与土地的关系生动展示出来.这座雕塑艺术表现形式较为直接,通过夸张、线条的装饰意味、尖锐的尖角讲鲜明的巴渝特色较好的呈现出来.在浮雕的前面有几组圆雕,造型上更为简洁、含蓄,动与静的人物特征,同样将浓厚的巴渝气息保留下来.

2城市雕塑体现地域文化的发展历程

文化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继承和发展的.而城市雕塑正是在历史发展的某一阶段中所具备的文化特点而设立的雕塑,是当代文化传承的重要汇集.正是因为各个地区的文化发展的差异以及时代的不同,从而各个地区在各个阶段的雕塑都是当时当地所具备的地域以及时代的特征.优秀的雕塑往往都是和特色的地域环境以及当下的社会发展分不开的.一件高品质的艺术雕像,往往能够对于整个地域或者整个民族的精神文化有着重要的象征作用.例如罗马的雕像母狼育婴,布鲁塞尔的雕像撒尿的男孩儿等都已经成为象征整个地区的特色文化,从而不能被人们所忽视.许多西安市民认为,西安当前的城市雕塑基本都是对唐代文化的展示,但是没有展示出古代的周、秦、汉代文化以及当今时代风貌.主要是雕塑大多是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展示.从一些调查中可以证明,西安文化对周、秦、汉、唐四大文化进行了涵盖.但是唐代是中国乃至世界都公认的最为繁盛的时代,是西安人最为自豪的历史.所以,这种功利心就让西安城市雕塑主要集中于对大唐文化的挖掘.对于这种心态的追求,不仅表现在城市雕塑上,也表现在城市建设上.比如,西安仿古的西大街、大唐通易坊等等.

从上文的分析会发现一些状况,我们总是在一座历史名城中找不到历史的踪影,能够看到一些高大的抽象雕塑,但是看不出同这座城市有何关联.这些雕像放在哪个地方都可以,让城市之间没有太大的差别.城市雕塑作品的立意就是要有创作的依据和具体的出发点.城市雕像作品有着不同的特点,是因为有着不同的创作对象和创作环境.因为城市有着独特的地理和历史文化内涵,所以就有着不同的创作内容和形式.如果雕像作品没有融入城市特有的文化内涵,就会让这些作品形式单一.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