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生儿出生后如何护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生儿出生后如何护理范文1
1资料及方法
1.1选取本院母婴同室2012年7月份健康新生儿219例作为对照组,2012年8月份健康新生儿219例作为实验组。两组新生儿胎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①脐部有畸形不能正常结扎者;②有难产史;③胎儿窒息;④早产儿;⑤需要特殊治疗的新生儿。观察比较两组新生儿脐带残端的出血,渗液,脐周有无发红,有无脐炎发生。
1.2 研究方法
1.2.1第一次断脐:两组新生儿出生后即行常规方法断脐结扎,用无菌婴儿护脐(护脐注册号:皖食药监械准字2010第2640072号)内所备气门芯,在距离脐带根部皮肤0.5cm用气门芯结扎,在用丝线靠近气门芯出结扎,两道结扎可避免气门芯移位和脐带出血。
1.2.2第二次剪脐 实验组在新生儿出生后48-72小时内晨间淋浴后行二次剪脐,对照组在新生儿出生后24-48小时常规晨间淋浴后行二次剪脐。二次剪脐方法采用[3]:左手以高压灭菌的有齿镊夹紧脐残端的末端处,提直残端,绷紧脐周皮肤,右手用安尔碘棉签自内向外消毒脐轮周围的皮肤(包括脐残端部)直径约5cm,再用高压灭菌组织剪,以脐为中心,剪刀与腹壁成15-20°。自脐残端根部上方,沿脐轮与残端的交界处为剪切起始点,自左向右顺时针方向剪除脐带残端,脐残端分离后,用安尔碘棉签消毒脐窝。并用明胶海绵覆盖,一次性脐贴固定后再用一次性护脐加压包扎,包扎松紧适宜。
1.2.3日常脐部护理:新生儿在未断脐前,新生儿每日晨间沐浴,用安尔碘棉签自内向外消毒脐轮周围的皮肤直径约5cm9(脐带残端纵行),更换无菌婴儿护脐。新生儿断脐后用安尔碘棉签消毒脐窝及周围皮肤,以保持脐部清洁干燥。
1.3评价指标:(1)新生儿脐炎 脐部残端有渗液或脓性分泌物,有臭味,脱落后伤口迁延不愈;脐部及脐周皮肤红肿、发硬深及皮下。有其中1项即可诊断为新生儿脐炎。(2)出血的评价 二次剪脐后观察剪脐24 h内脐部出血情况。若明胶海绵未见渗血、脐窝干燥为正常,若渗血、出血浸润明胶海绵或溢出脐窝为出血。(3)观察脐窝处局部有无渗出,如渗出浸润明胶海绵≥1cm为渗出。(3)脐部干燥愈合标准 新生儿出生后脐部经无菌结扎、二次剪脐后,局部无渗血、无渗液、无异味、脐周皮肤无改变,脐残端闭合为愈合。两组二次剪脐后规范观察脐部并认真填写脐部护理记录单。
2.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检验,以 P
3.结果
两组新生儿脐带二次剪脐后脐窝局部情况的比较,实验组新生儿二次剪脐后脐部出血、渗液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4.讨论
4.1从表1结果得出,掌握二次剪脐的时间和技巧,是防止新生儿脐带出血和感染的关键。表1中可见实验组新生儿二次剪脐后脐部出血、渗液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4.2护士规范的观察与健康指导是二次剪脐预防并发症的关键。剪脐后一方面搂抱、哺乳,更换尿不湿等因素,使无菌婴儿护脐移位、松脱,脐窝局部失去加压止血、包扎作用,脐窝局部出现渗血;另一方面有的新生儿哭吵,腹压加大,也可引起脐部出血。因此剪脐后严格按照要求定时主动巡视新生儿,剪脐后4小时内每30min观察1次,无渗血后1小时一次,连续8次;再每2小时 1次,连续4次。并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重点交接班。二次剪脐后,认真落实告知家长义务,指导家长掌握自我观察新生儿剪脐后脐出血的方法,喂养时采取正确的抱姿,以免无菌婴儿护脐移位。尽量避免新生儿哭闹,保持脐部敷料清洁干燥,若脐部出血或无菌护脐松散、打湿、移位,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处理。利用产后课堂,讲解新生儿脐部护理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以便于家长掌握。两组中有二次剪脐后出血,护士规范的观察发现及时明胶海绵+加压包扎后出血停止。
新生儿出生后如何护理范文2
【关键词】新生儿;过渡期;护理
新生儿经过过渡期之处理之后,继续的每日处理项目包括有生命征象及体重的测量、洗澡、喂食、预防感染(脐部、眼睛)等,并且做详细的记录,而此期之处理目标主要为维持生命征象之稳定、预防感染与伤害、供给适宜的营养、增进母子亲情。
1测量生命征象及体重
新生儿稳定后每日测量生命征象直至出院,但若有任伺改变(肤色、肌肉张力、行为),则须再密切测量。
每天测量且记录婴儿的体重,通常在洗澡的时间做,在温暖的婴儿房中;…般新生儿可完全去掉衣服秤重,但是体重低于2275克的婴儿,需要穿着衣服或用毯子包起秤重,以对抗体温的变化,此时需扣除包裹物的重量。
护理人员秤好婴儿的体重后,可与出生时和以前的体重比较,如果出生后最初几天体重下降过多,或出生第―周后体重恢复太慢或体重一直不增加,则需报告医生。
2预防感染与伤害
2.1护理婴儿前和处理二个婴儿之间,必须使用消毒剂或肥皂彻底地洗手,特别重要的是在喂奶前或换尿布后。
2.2婴儿的设备必须简单,以利于清洗。在婴儿室内禁止有十的灰尘扬起-赃的尿布应置于有用脚控制盖子的容器内,并且不要在婴儿房内清洗奶瓶。须煮沸或高压蒸汽消毒,所有的用物,衣服均应高压蒸汽消毒后使用。
2.3观察所有婴儿感染的征象。如发热、经常解稀便、在脐带、眼睛、阴道有分泌物:皮肤有病灶、呼吸道疾病、或其它感染症状的婴儿.应当置入保温箱或隔离房间,以便与其它的婴儿分开。已感染的婴儿,不应该使双亲与他分离,当双亲来探视时,可教导他们如何洗手和穿隔离衣,母亲有类似感染的症状时,尤其要特别评估她们的疾病;依照母亲的疾病和婴儿受到影响的先后,将婴儿与母亲和其他的婴儿隔离,直到母亲复原为止。
2.4脐带护理:
a.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容易出血应密切观察,因为脐带含有华尔敦氏(Wharton)胶冻,萎缩后易使结扎处松脱,此时便有出血可能。b.每天沐浴后予消毒脐带至脐带脱落:一般消毒脐带的方法为使用75%酒精消毒,之后亦可用95%酒精涂擦,以促进干燥直至脱落,目前已不使用扰碘来消毒脐带,因其会造成新生儿筛检中的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之伪阳性比率偏高。c.婴儿的尿布应包于脐带的下方,以便脐带保持干燥。
3喂食
出生后4―8小时如无呕吐物时,可喂适量之蒸馏水。体温及体重正常之婴儿,可每3―4小时喂奶一次。
3.1哺喂母奶哺喂母奶之时间为:(1)产后第一天产妇每次给婴儿吸吮母奶3―5分钟,第二天5~7分钟,第三天7―10分钟,约至第七天时可一边先喂10分钟,再换另一边吸10分钟。(2)每次喂奶时,最好两边都轮流喂,新生儿通常吸第一边时较努力,在最初5―10分钟的吸乳时,可获得这次所得乳汁的90%,两边若让婴儿好好的吸吮,可刺激足够的乳汁分泌。(3)在婴儿吸乳时,母亲有时会听到“嗯!嗯!”的吞咽声,但若发出“喷!喷!声,则表示其并未含好,可能是含太浅而已。(4)吸吮时母亲是会感觉得到婴儿是否有真正的吸吮;真正吸吮时,母亲的处有被很强的力量拉紧且乳汁被吸出,母亲会感到痛。
3.2喂母奶的步骤母亲在首次授乳时,护士应在旁协助指导。(1)洗手,以免将细菌带给婴儿或至(2)护理:以清水洗,然后用热毛巾按摩,使乳腺通畅。(3)让母亲维持一个舒适的姿势。若母亲有做帝王切开术或会阴切开术,侧卧可能比较舒适,若母亲选择坐于床―卜哺乳,可置枕头于婴儿之下。如此她不必费力来完全抱住婴儿。(4)用一手支持住婴儿的颈部,抱紧婴儿,观察婴儿的姿势是否舒适。(5)指导母亲利用婴儿的寻乳反射,即用刺激婴儿的面颊,将使他转向且张口含住。(6)整个乳晕应置于婴儿嘴内,如此上的乳汁储存处才能受到婴儿嘴唇的压迫。仅在上吸吮,会造成吸不到乳汁,且会很痛。
4沐浴
4.1洗澡步骤:先洗眼睛(由眼角内侧到跟角外侧)、再洗耳朵及股部(别用棉花棒清洗耳、鼻),而以抱橄榄球般的姿势为新生儿洗头,在脐带未干时,上、下半身需分开洗,先洗上半身再洗下半身及会,尽量避免弄湿脐带:待脐带脱落后,才能把婴儿整个浸入水中。
4.2颈部较不易清洗,如果婴儿的头向后伸展就比较容擦拭,但颈和背部须有良好的支持,使头不致完全后倒。
4.3女婴的外生殖器,用肥皂和水轻柔地洗,必须分开大、小,以去除分泌物。出生时在间有,一层厚的胎脂,在几天后可清洗掉,在―个时间内把所有的胎脂去除掉是不可能的,所以最好是每天洗澡和任何时候清洗臀部时,用水轻柔地洗掉一点。
新生儿出生后如何护理范文3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3.028
如何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是目前产科工作者十分关心的问题,新生儿娩出后第一口呼吸开始前的处理十分重要[1]。在分娩过程中,处理新生儿的第一步是保持呼吸道通畅,其关键在于出生后瞬间,新生儿摆放及如何及时有效清理新生儿口、鼻、咽部及吸入食管、胃内的黏液及羊水。我院妇产科自2004年3月开始将原来的仰卧位仅用新生儿吸球清除羊水及黏液的方法改为侧卧位、新生儿吸球与一次性新生儿吸痰器联合应用清除新生儿口、鼻、咽部及吸入食管、胃内黏液的方法后,明显降低了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发病率,提高了新生儿复苏抢救成功率,对于防止产后新生儿呕吐、呕奶,开展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有很大意义。
资料与方法
选择2004年3~12月妊娠37~40周,在我院经阴道正常分娩无胎儿宫内窘迫者268例作为改进组。2004年3月以前至2003年12月条件与改进组相同者208例作为对照组。
方法:①对照组:采用我院传统方法,胎头娩出后,立即用洗脸式手法捏抹新生儿面部,用手挤压口腔及鼻腔的黏液及羊水,胎体娩出后立即将新生儿仰头平卧抬高颈部,用新生儿吸球吸净鼻、口腔及咽部的黏液及羊水即可。若发现出生后的新生儿出现呕吐现象时,再用一次性新生儿吸痰管接50ml注射器反复抽吸贮存于食管、胃内的黏液及羊水。②改进组:胎儿头部娩出后,迅速用左手从鼻根向鼻尖方向挤压鼻、口腔内的黏液及羊水,胎体娩出后,立即置于侧卧位,用一手上托新生儿的下颔,暂阻呼吸道,防止新生儿第一次吸气时吸入口腔内的黏液及羊水;另一手先用吸球迅速吸净口、鼻、咽部的羊水及黏液,然后松开固定下颔的手,让其自然呼吸,刺激啼哭。然后再将一次性新生儿吸痰器的吸痰管轻轻插入新生儿咽、食管、胃内,连接DFX-V型低负压新生儿电动吸引器(负压
结 果
通过临床验证两种方法的疗效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改进组的方法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P
讨 论
新生儿窒息是产科临床常见新生儿危象,是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其发病率与孕期保健、产科及新生儿处理质量有密切关系[2]。婴儿在分娩时和娩出后瞬间特别容易遭受窒息,所以必须强调处理好新生儿出生后第一次呼吸措施的落实[3]。新生儿娩出后立即置于侧卧位,用新生儿吸球、一次性新生儿吸痰器联合使用清除口腔、鼻、咽部以及食管、胃内黏液及羊水,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窒息,与仰卧位使用吸球清除口腔咽部的羊水及黏液相比有显著优点。
侧卧位时,口腔及咽部的黏液由于重力作用,集中到一侧的颊部,保持了呼吸道的通畅[3]。且侧卧位也利于吸痰管插入食管胃内,防止损伤新生儿呼吸道黏膜。而仰卧位容易使羊水及黏液流入气管阻塞呼吸道,引起吸入性窒息。所以,首先置于侧卧位是预防窒息的重要措施之一。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损伤由围产期窒息引起,是儿童早期残疾的常见原因之一[4]。因此改进组新生儿娩出后,立即用手上托下颌,暂阻呼吸道,防止其第一次呼吸的发生;而对照组没有阻止呼吸,在用吸球清除黏液前,新生儿已开始呼吸,吸入黏液阻塞气道。因此,暂时阻止呼吸是预防窒息的关键。
胎儿娩出后,开始呼吸之前,应先清除鼻、口腔内的黏液,以免引起吸入性窒息。改进组先用吸球吸净新生儿鼻、口腔、咽部的羊水、黏液,以及粪染的羊水,能迅速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再用一次性新生儿吸痰器能在短时间内有效清除呼吸道、胃内的羊水及黏液,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有效的自主呼吸,很快出现早吸吮反射,吸吮能力佳,新生儿表现为较强的需求,早吸吮成功率高。可及时阻止新生儿出生后出现呕吐、呕奶、新生儿窒息及并发症,在临床上更具重要意义。
改进组采用DFX-V型低负压新生儿电动吸引器接头连接一次性新生儿吸痰管,抽吸食管、胃、咽部的羊水及黏液,弃去了传统组所用50ml注射器抽吸,只需一人操作即可,避免了多人操作,减少了污染,而且吸痰管的储存器更便于观察记录吸出物的量、颜色及黏稠度。
综上所述,胎儿娩出后,置于侧卧位,用新生儿吸球及一次性新生儿吸痰器联合使用清除呼吸道、食管、胃内羊水及黏液是预防新生儿吸入性窒息的关键。此方法大大降低了新生儿因窒息引起的新生儿发病率、死亡率和脑部后遗症的发生率[5],尤其对胎膜早破、胎儿宫内窘迫,剖宫产、羊水污染的新生儿出生后立即采用此方法,不仅能有效地清除呼吸道内羊水污染的胎粪,还可以及时地清除吸入胃内的羊水及黏液,防止恶心、呕吐、呕奶等并发症的发生。新生儿吸球经高压灭菌后使用,如发现不适,可随时更换。一次性新生儿吸痰器,是环氧乙烷灭菌后独立包装,插入管质软、价廉,使用方便,刺激性小。二者联合应用,弥补了传统法仅用新生儿吸球,只能吸净口、鼻、口腔内羊水及黏液,而对深部羊水及胎粪不能在短时间内吸出的弊病,大大减少了新生儿出生后吸入性肺炎或呕吐窒息、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发生,降低了新生儿发病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提高了母乳喂养及接生成功率,减少了产妇经济负担,缩短了产妇住院天数,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率,提高了医院的声誉。对于抢救设备不足的农村基层卫生院尤为适用,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戴仲英.产前和产时预防新生儿死亡的关键.实用妇产科杂志,1994,10(6):281-283.
2 石彩芳,将琰瑛.新生儿窒息产科原因分析.实用妇产科杂志,1994,10(6):304.
3 汤翠芳,许琴,李文珍.有效清除新生儿口腔及咽部黏液的方法.北京:中华护理杂志,1998,6:331.
新生儿出生后如何护理范文4
新生宝宝由于自身新陈代谢更为旺盛,因此确实会比大一些的宝宝眼屎多。但是如果眼屎过多、黏稠,那就可能是眼部出了问题了。
新生儿结膜炎
新生儿眼屎多常常是结膜炎的表现之一。婴儿从母体内分娩出时,母亲产道内的病菌可侵入孩子的眼中;平时卫生习惯不好,用不清洁的手擦了宝宝的眼睛,也可能引起结膜炎。与大孩子或成人所不同的是,引起新生儿结膜炎的病原体大多不是病毒,而是细菌。
引起新生儿结膜炎最常见的致病微生物为衣原体和球菌。
Tips:从孕期就应小心
准妈妈发现白带增多并呈脓性时,或是丈夫感染了淋病,应立即去医院就医诊治。因为,宝宝如果在分娩时,眼结膜直接接触了被淋球菌感染的子宫颈部及其分泌物,就会在出生后2~4天发生“新生儿淋菌性眼结膜炎”。该病感染严重时可迅遂侵犯角膜,治疗若来跟进,可导致角膜发生穿孔,最终造成失明,对新生宝宝的健应危害极大。
Tips:新生儿沙眼衣原体结膜炎目前有增多倾向
新生儿沙眼衣原体结膜炎已占新生儿结膜炎各种病原菌首位,主要在分娩时通过产道感染。母亲宫颈衣原体培养阳性者,从阴道产出的婴儿23%~70%可被感染,18%~50%发生衣原体结膜炎。
细菌性结膜炎
细菌性结膜炎以淋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多见。淋球菌感染来源可在胎儿经过妈妈阴道时传播。但大部分是由于父母(或医务人员)污染的手或毛巾等接触了宝宝造成。细菌感染的潜伏期短,一般为12~48小时,发病早,出生后2~3天较重,眼睑浮肿,结膜充血,分泌物呈脓性,严重时可导致孩子睁眼困难,炎症可累及角膜,甚至形成溃疡而穿孔。
衣原体结膜炎
引起新生儿结膜炎的衣原体称为沙眼衣原体。衣原体是寄生在细胞内的一种微生物,婴幼儿期可引起结膜炎和肺炎,多是有父亲或母亲引起。感染可发生于宫内(即分娩前)及分娩过程中(产时)阴道分泌物污染。潜伏期间5~13天,比细菌性结膜炎发病晚。脓性分泌物(即眼屎)会在数周、数月后自行消散,结膜不留疤痕,也不累及角膜。
在宝宝出生后就点1%红霉素眼药水,每天3次,共2~3天,基本上可以预防。
新生儿易患结膜炎的原因
1 新生儿免疫力低下,对病菌的抵抗力太弱,以至那些对成人和大一些儿童不会致病的细菌,也可能让他们遭受感染。
2 泪腺尚未发育完善,因而眼泪较少,不易将侵入的病菌冲洗掉,而使它们在眼部繁殖发生结膜炎。
3 出生时,宝宝的头部要经过妈妈的子宫颈和阴道,眼部很容易因这些部位有病菌污染而被感染。如妈妈阴道的衣原体检查为阳性,从阴道分娩的婴儿70%都可能被感染,其中18%~50%会发生“新生儿衣原体结膜炎”。
新生宝宝患结膜炎典型表现
新生儿结膜炎一般多在宝宝出生后5~14天发病,主要特征是会出现大量黄色眼屎、眼白部分充血,有时还会伴有眼睑肿胀。睑结膜发红、水肿等。发病开始可能是一侧眼部,但随着病情发展可使另一侧眼睛受到累及,如未及时护理治疗,炎症可向眼内发展,侵犯角膜。有的宝宝还会产生远期眼部不良后遗症,如视力受影响等。因此当爸爸妈妈怀疑宝宝有可能患有结膜炎时,即使症状比较轻,也最好到医院就诊。
从眼屎性状辨健康
正常人在晨起或早晨洗脸时,会发现在眼角处有少量的分泌物存在,这与夜间睡觉时眼睑运动减少,泪液分泌减少,排出迟缓有关。正常人的眼分泌物主要大多为透明或淡白色,平常不易察觉,由于分泌物量小,并可及时从泪道排出,不会引起眼部不适。而当眼睛发生某些疾病时。眼分泌物就会发生数量或者性状的改变:
水样分泌物:为稀薄稍带黏性的水样液体,这种分泌物增多往往提示病毒性角结膜炎、早期泪道阻塞、眼表异物、轻微外伤等。婴幼儿由于鼻梁骨发育尚未完全,部分宝宝可能有内眦赘皮,伴有倒睫。常引起眼部刺激症状,并有水性分泌物增多的现象。
黏性分泌物:常出现在干眼症和急性过敏性结膜炎病人,常表现为黏稠白色丝状物质。与常用的胶水性状十分相似。如果宝宝患有过敏性结膜炎,当清晨醒来时,往往可以从眼睛里拉出丝状的黏性分泌物。此外可能还会伴有异物感、眼痒等症状。若黏脓性分泌物为较为黏稠的,略带淡黄色的物质,这类分泌物增多,应考虑慢性过敏性结膜炎、沙眼的可能。
脓性分泌物:新生宝宝出生3~4天内,如果双眼发现大量脓性分泌物,高度提示淋球菌性结膜炎,俗称“脓漏眼”。
血性分泌物:如果发现眼部分泌物呈淡粉色或明显的血红色,应该考虑眼睛受外伤。眼分泌物呈淡粉或略带血色,应考虑急性病毒性感染,这时患者同时会伴有眼睛红、耳前淋巴结肿大等表现。
Tips:有的新生宝宝不仅有“眼屎”,而且常常见到在他的眼睛里总是泪汪汪的,经多次使用眼药水后,仍不见好转,此时有可能是新生宝宝的鼻泪管被上皮细胞残渣土考塞或鼻泪管黏膜闭塞,应到医院眼科做进一步检查,并进行治疗。
妈妈巧护理
在发现宝宝眼屎过多时,妈妈要如何应对呢?
妈妈在照料宝宝时,一定要保持自己的双手及衣服清洁,千万不能用不干净的手帕擦洗宝宝的脸和眼。
如果宝宝眼部有分泌物,或是已患上结膜炎,可以做如下护理。
1 每次清除宝宝眼部分泌物时,切记要先用流动的清水将手洗净。
2 可用消毒纱布或棉签蘸上晾温的开水或无菌生理盐水(以不往下滴水为宜),轻轻清洗眼周。
3 如果睫毛上粘着较多分泌物时,可用消毒棉球浸上温开水湿敷一会儿,再换湿棉球从眼内侧向眼外侧轻轻擦拭,一次用一个棉球,用过的就不能再用,直到擦干净为止。
4 常用的眼药水为0.25%的氯霉素眼药水:如果是淋球菌感染,选用青霉素眼药水:衣原体喂炎用红霉素眼膏,还可用0.5%的金霉寨眼药水滴眼或0.1%的利福平眼药水滴眼。但具体用量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5 对宝宝用过的物品,特别是毛巾、手帕要进行消毒。
新生儿出生后如何护理范文5
Q 什么是新生儿黄痘?
A 新生儿黄疸是指宝宝出生后第一个月内出现皮肤、眼球结膜发黄的病症。新生儿黄疸是由体内胆红素过多引起的。胆红素是一种胆汁色素,呈橙黄色,当体内胆红素过多时,它就会随着血液的流动将身体的皮肤和眼球巩膜染黄。造成胆红素异常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胆红素生成过多,宝宝未出生前处于低氧环境下,需要红细胞携带氧气供给胎儿,当宝宝出生后,低氧环境改变,不再需要红细胞供氧,这时大量的红细胞就会被破坏,然后生成很多胆红素;另一方面,刚出生的宝宝肝脏功能发育尚不完善,处理胆红素的能力有限。
Q 如何判断宝宝得了黄痘?
A 得了黄疸的宝宝轻者面部、颈部、四肢、躯干、巩膜呈黄色,手心脚底不黄;严重者除了全身染黄,还伴有精神恍惚、恶心呕吐、饮食不振、舌苔薄白、尿液深黄、大便颜色淡如陶土等症状,一般一周内肤色就会恢复正常,如持续时间在2周以上,应到医院检查。
Q 什么是生理性黄痘和病理性黄痘?
A 生理性黄疸是指非病态的黄疸,是由婴儿特殊的生理特点引起的。一般在宝宝出生2~3天内出现,3~4天里达到高峰,足月产的宝宝一周后黄疸开始消退,早产的宝宝2周后消退。生理性黄疸除了皮肤会有点发黄以外,一般不会有其他异常情况。
病理性黄疸一般是由某种疾病引起的,如新生儿肝炎、胆道畸形、溶血性疾病、胎粪排出受阻或延迟等。病理性黄疸发病急,宝宝出生后24小时内就会出现;颜色加深快,有时一天内皮肤的颜色也会加深很多,严重时皮肤还会呈金黄色或桔黄色;持续时间长,两三周都不消退;具有反复性,消退后还会再次发病。病理性黄疸根据不同的致病原因可分为:感染性黄疸、阻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等。
Q 母乳喂养会导致宝宝得黄痘吗?
A 由于母乳中含有的葡萄糖醛酸苷酶会促使宝宝体内的胆红素被重复吸收,所以部分宝宝在吸食母乳后很有可能会出现黄疸症状,即母乳性黄疸,也有专家认为母乳性黄疸与哺乳次数少和热量摄入不足有关。母乳性黄疸有时会持续1~3个月,单纯的母乳性黄疸对宝宝的身体并无损害,所以不必刻意中断母乳。如母乳没了,人工喂养后就会恢复正常。
Q 黄痘对宝宝的身体有什么影响?
A 生理性黄疸属于正常现象,对宝宝的身体没有什么影响。但如果宝宝得的是病理性黄疸,且没有及时治疗的话,体内胆红素不断积聚就会引发高胆红素血症,会影响宝宝的智力和听力。更有甚者还会引发胆红素脑病,即核黄疸。核黄疸患者严重时会造成死亡,存活者大部分也会留下不可逆性脑损害如脑瘫、眼球运动障碍等后遗症。所以爸爸妈妈对待新生儿黄疸不可掉以轻心,要给以足够的重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Q 新生儿黄痘可以预防吗?
A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是由婴儿特殊的生理特点引起的,对身体无损害,所以无需预防。但病理性黄疸则不同,对婴儿的身体危害大,所以妈妈们要做好充分的预防工作。首先是怀孕期间准妈妈要注意饮食有度,做到不过饥不过饱,不食生冷辛辣、不喝酒,保护肝脏脾胃,防止病毒感染。尤其是孕早期,要特别注意防止弓形体、风疹病毒的侵害;如果以前有过胎儿黄疸病史的准妈妈,要及时向医生反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采取预防措施。宝宝出生后,必要时要注意防止败血症,并及时接种乙肝疫苗。
Q 如何护理黄痘宝宝?
A 注意区分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如自己分不清楚最好选择去医院请医生判断,以免耽误治疗。帮助宝宝尽早排胎粪,因为宝宝的胎粪中有很多胆红素,如不及时排出就会被重新吸收,从而加重黄疸。多给宝宝补充水分,体内水分充足有利于促进胆红素的排泄。保护好宝宝的皮肤,做好臀部、脐部、面部的清洁工作,防止破损。另外,注意观察宝宝肤色、尿液、大便、精神状态和胃口,稍有异常就要马上送医院。
新生儿出生后如何护理范文6
随着母婴同室的普遍建立,母乳喂养得以大力推广。新生儿护理工作模式已有过去传统的母婴分离.封闭式的婴儿室集中护理.转变为母婴同室的开放性护理[1,2]。由于产妇和家属对新生儿的感情特别投入。新生儿任何微小的变化都可能成为她们关心的重点。并且产妇多数初为人母,对新生儿护理知识不同程度的缺乏[3]。她们迫切需要接受和掌握新生儿护理方面的知识。这就给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1护理难点
1.1授乳知识缺乏
首先是哺乳方法,不知如何操作,产前缺乏必要的学习和训练。同时大多数产妇受传统观念影响,认为产后2-3d才开始有乳汁分泌,新生儿吸吮是“空吸”,不能主动早吸吮亦不能很好配合护理人员的指导,对母乳喂养的优点不了解,顾虑乳汁少而加喂糖水或牛奶等。另外由于新生儿较长的时间处于睡眠状态,认为新生儿并不饥饿或认为不能打扰其睡眠,造成吸吮次数少(每天小于4次)。不足以刺激乳汁的分泌而乳量少,不能满足新生儿哺乳需要[4]。
1.2对新生儿日常护理知识的缺乏
受长辈及传统观念的影响出现下列情况;(1)认为室内不宜通风,对新生儿包裹太厚,保暖过度,导致体温过热。(2)注重新生儿睡头型(后脑勺扁平)常取平卧位,造成溢乳或呕吐。(3)留恋传统蜡烛包,用绳子捆扎新生儿的四肢。(4)所谓给新生儿“清胎热”,即使用黄连,金银花露等,导致新生儿呕吐或腹泻;用乳汁擦新生儿的眼睛,认为可治结膜炎。(5)对新生儿脐带的”暴露法”护理不够理解。
1.3缺乏正常的新生儿生理知识
产妇及家属对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肿胀、女婴出现阴道分泌物及少量出血,生理性黄疸等生理表现缺乏了解,并对此处于紧张、焦虑状态。
2护理对策
2.1传授哺乳知识。认真讲解乳汁分泌的生理知识及早吸吮、早分泌的道理,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初乳具有的免疫功能及产妇乳汁分泌的自身调节功能,指导具体的哺乳方法及,特别对初产妇,医护人员要多次讲解、示范,使之熟练掌握。在讲解的同时给予早吸吮指导,告诉产妇有效的早吸吮可提早乳汁分泌时间,增加泌乳量,增强产妇的哺乳信心,调动家属的积极性,实现母乳喂养。在母婴同室内禁用奶粉奶瓶,同时嘱产妇要按需哺乳,新生儿睡眠超过3h,尤其在夜间,一定要催醒哺乳。
2.2及时讲解新生儿生理性表现
新生儿的生理性表现是产妇及家属集中关心的问题,也是我们讲解的主要内容。(1)生后1-3d!由于新生儿摄入少,排出水分相对多,出现生理性体重下降,但不超过6%-9%;3d后体重开始回升,如体重下降超过10%,要观察乳汁量和新生儿吸吮情况,加强喂哺。(2)生后2-3d由于新生儿体内红细胞破坏过多,,肝内葡萄糖醛酸转换酶活力不足,出现生理性黄疸,5-6d达高峰,10-14d消退,不需处理。(3)生后3-5d新生儿受母亲雌激素水平的影响,出现乳腺肿胀,2-3周后消退,嘱产妇勿用手挤压,!以防感染.5-7d女婴阴道可出现分泌物或少量出血,1-3d可自然停止.通过及时讲解,产妇及家属均能理解,并解除了紧张焦虑心理.
2.3讲解科学育儿常识
使她们自觉接受新知识,转变旧观念。①母婴同室内空气要清新流通,每日通风1-2次,每次半小时,室温保持在22'C -24 C ,湿度以55%-66%为宜,新生儿衣着和包被以四肢温和为度,体温保持在36'C -37'C :②新生儿因消化道的解剖特点易发生滋奶,哺乳后30min内宜侧卧位,头偏向一侧,或以头高脚低位抱人怀中或轻拍新生儿后背,使胃内多余气体排出,以减少溢奶;③随着新生儿日龄的增加,四肢逐渐伸展,应取消捆绑式包被,更换柔软宽松的衣裤,以便于哺乳,增加新生儿活动量,促进其健康发育;④暴露脐带护理。即出生3d沐浴后不再包扎脐部,只需用家而康棉签擦拭脐轮及脐带残端,1-2次/d,保持干燥、清洁至脱落;⑤由于胎儿在宫内受羊水刺激或通过产道时接触含有细菌的粘液,出生后可出现结膜浮肿或炎性分泌物,可用金霉素眼液滴眼3次/d, 2-3 d可治愈。
参考文献
[1]张俊茹.母婴同室探视人员影响因素分析与护理干预E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30(22):2697.
[2]向丽,杜鹃。谢立平。等.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难点及对策E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