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课程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微课课程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微课课程总结

微课课程总结范文1

通观全书有以下两个鲜明特点:

一是研究视角新颖。作者既不是从纯学术层面研究城市问题,也不是以官员的身份简单回顾城市的发展,而是融学者和官员于一体,由理论指导实践,又以新实践的体验充实理论。进入政界之前,作者曾长期从事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并以访问学者身份到国外研修,是颇有造诣的学者,担任市长后,长期理论研究的积淀支撑其科学决策,决策实施的经验,反过来又检验、丰富既有的理论认知,使其升华到更高层面。

二、案例具体翔实、便于参照运用。以书中《规划五论》一文为例,文中讲到的“城市规模”、“城市定位”、“城市形态”、“城市布局和功能区的划分”、“老城区的改造和新园区的选址”、“城市综合交通运输网的规划建设”、“城市竞争力的培育”、“规划的体系、编制、体制、法制与管理”等等,无不是每个城市发展中都碰到的共同课题,从事城市建设与管理的读者,碰到同样的问题,不妨翻阅本书,参照思考,再作决断。

微课课程总结范文2

在李义章看来,国内、外供应商的差别实际就在适航标准的符合性上。而为什么国外厂商能获得适航产品和能力资格证,而国内厂商不能,他说:“国内供应商的问题是产品研制重结果而不重过程。我们很多型号的产品研制提供的就是最终的一个产品,如果要问这个产品是怎样研制出来的?过程是不是科学?一步一步是怎么做的?我们是说不出来的。”李义章介绍,比如像飞机这种复杂的产品,研制周期非常长,需要五年、十年才能研制出来。比如说两年前设计师定的一个参数,为什么定这样一个参数,前因后果经常是没有记录的,最后的情况就是只有结果,而没有过程。这是我们国家制造企业与国外企业最大的差距所在。

以C919为例,这种差距最终就体现在适航标准的符合性上。而索为所做的事情就是在为改观这一局面而努力。李义章说,索为并不是一家软件公司,而是一家工程技术公司。“我们给商飞的是服务于其总体设计的软件工具。但实际上我们所做的不只是工具,有了这样的工具之后,你的每一个模型、每一个参数都有来龙去脉。如果你的研制过程通过索为的平台实现,第一是能保障你的研制过程是规范的,不管是老设计师还是新手,用的都是这套程序,可以降低人为的因素对设计过程的影响;第二是让研制过程是可追溯的,每一个参数、每一个模型都是有来龙去脉的。”

对于C919,索为主要做了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大型客机总体方案综合设计系统,二是基于知识库的结构数字化设计系统,三是提供复材结构设计和优化软件。

索为CIO王嵩先向记者介绍了基于SYSWARE平台所做的民用飞机通用的总体方案综合设计系统。王嵩介绍,总体方案设计是个流程化程度很高的工作,里面涉及到各种专业,比如总体布局、气动、布置、重量、性能、操稳、载荷、气弹等专业,采用SYSWARE平台可以把各种专业之间的数据流转方式记录下来,用不同组件把典型构型的设计、仿真、建模的操作过程做成模板,这样做的好处是提高了设计过程迭代速度,原来一套方案迭代的周期可能得2~3个月,而现在只需要2~3周。“我们把这种方法推行到C919的设计过程中去,通过工具层的互联互通提高设计效率,这也是知识自动化的一个实践。”

之后,索为又帮助商飞做结构设计系统。所谓结构就是机体的基础框架。该系统最大的特点是把结构建模和仿真过程自动化。“原来一套结构设计的迭代需要2~3个月,现在只需要1周,原因就是建模过程自动化,这个项目我们做了一两年,我们针对机翼的结构典型形式全都模块化、软件化了。另外还解决了一个关键性的结构问题,就是从设计模型到仿真模型的自动化建模。原来手工建模至少需要1周才能建一个模型,而现在只需要30分钟。”

第三方面,因为C919复合材料的使用比例较ARJ21大大提高,一些部段如尾翼已经采用了全复材结构。针对这对个情况,索为和商飞合作,共同为C919专门定制了复合材料结构设计软件,实现他们自己设计体系在软件中的落地。

“C919项目,我们在商飞做的实际上就是实现民用飞机设计的知识自动化的落地。”王嵩总结说。在王嵩看来,他们做的是设计体系的打造,他深深感觉到,这个工作一点也不比设计一架飞机简单,因为这是在把飞机设计出来的同时,把飞机设计过程的方法论提炼出来,之后还得使其变成能够用代码去执行和复用的软件,这个工作的挑战还是非常大的。

“我们现在做的民用飞机通用的总体方案综合设计系统,不仅适用于C919、A320这样的大飞机,也一样适用于商飞将来要做的宽体飞机C929等。” 索为事业部经理叶新苗补充介绍说。

对于C919的成功首飞,李义章感慨地说:“这对国家意义重大,通过这样的重大项目整体上提升我们的技术水平。但对商飞而言路还很长,适航、取证是商飞更大的挑战。索为是一家有着理想的企业,希望未来能为C919贡献更多的力量。”

李义章介绍,以波音为例,波音787的整个研制过程用了8000多个软件,其中只有1000多个是商业软件,像CAD、CAE等,还有7000多个是波音自己的、非商业化的软件。波音几十年积累下来的,包括飞机怎么设计、优化以及工艺的知识经验都在这7000多个软件里。这才是波音的核心,它把工业技术软件化在这7000多个软件里。

在李义章看来,商飞和波音的核心差距就差在这7000多个软件上,商飞要做出这7000多个软件是否需要三四十年时间。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商飞是后来者,所以可以选择先进的架构、统一的平台,降低那些软件的开发难度,同时开发出来之后又都是可以联通兼容的。另外,还有模式的问题,李义章介绍,波音这7000种软件都是传统模式开发的,有的自己开发有的提需求让别人开发,但都是传统模式,投入大、周期长;现在对于商飞来说有个最好的模式就是――众创模式。这些软件核心就是工程知识、工程技术,如果能把设计人员发动起来,把脑袋里面的知识变成软件变成APP,那么就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达到波音的水平。

微课课程总结范文3

关键词:微课;护理带教;肝胆外科护理

中图分类号:R24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4-0223-02

肝胆外科护理学是一门涉及多学科、多系统的护理主干课程,大多数护生在学习时有“难、深、多、散”的体会,理解和记忆的东西较多,容易混淆和遗忘。因此,如何提高肝胆外科护理学教学质量和效果,是护理带教者一项重要课题。微课程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高级教学设计师David Penrose于2008年首次提出,雏形是美国北爱荷华大学Leroy A. Mc Grew教授1993年提出的60 s课程(60-second Course)[1]。微课是指以微型教学视频为载体的针对某个学科某一教学环节或知识点设计开发的新型情景化网络课程资源。笔者尝试对外科护理学肝胆外科章节课程进行微课课程开发,并将其应用于肝胆外科护理教学,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应用体会总结如下:

一、提高对微课重要性的认识

微课重在“微”,短小精悍的架构满足了学习者对注意力的需求。认知负荷理论(Cognitive Load Theory,CLT)认为,影响认知负荷的关键在于学习资料组织与呈现的方式。当前,我国医学院大部分课程要么教学内容简单,组织形式单一,导致学生认识负荷过低,既浪费了课堂时间,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消化。要么教学内容复杂,知识点众多,导致学生认识负荷过高,注意力分散,阻碍其对知识进行梳理架构[2]。理想的教学模式应该是学习者能自主的安排学习时间,针对重点、难点和易错点进行反复学习。微课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其把教材内容进行碎片化、情景化、重组整合,将复杂的教学内容制作成可融合在课堂内和课堂外反复观看的短课,无疑是一种与当代学生学习观念契合的教学方式。

二、做好微课制作,构建学习平台

微视频的制作是微课开发的核心,由外科护理教研室组织外科老师根据微课的特点,对既往学习者特征和教学任务进行分析,对肝胆外科护理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斟酌、筛查和整合,将肝癌、肝移植、胆囊结石、胆管结石病人护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以及术后难度较大的操作,如胆管引流护理、肝癌术后护理、肝移植术后护理、肝癌术后心理疏导、引流管的护理等作为微课开发的内容并将其制作成微视频。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几点。

一是抓好“微视频”的质量。微课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微视频以及利用微视频进行的网络学习互动。微视频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微课的水平和应用效益。二是重视视频技术的运用,增加视频资源的来源渠道。带教教师不仅可以从课堂拍摄,也可以在学术会议上录制等。视频剪辑、加工、合成输出等后期制作也尽量清晰、美观,方便学生观看。三是微视频尽量短小,但内容要完整,保证学生知识构建的完整性。四是做好微课的辅工作。如完善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微点评、微反馈等微教学资源的建设,使微课发挥最大的学习效用。

二、强化内容指向,提高微课效果

微视频的设计师带教老师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微课教学设计是整个微课程建设的起点和落脚点,设计过程中首先要加强教师在数字信息化时代微课程设计理念的塑造,理论的学习和方式方法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3]。其次要找准微课的定位,即一种学习型资源,教师要从学生学习的心理和学习习惯的角度去思考,通过问题导向,任务驱动等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其临床技能和专业水平。肝胆外科护理学内容较多,课时紧,信息量大,笔者一改过去向护生照本宣科的授课方式,设计了一套内容涵盖肝癌、胆结石的临床常见表现、术后护理观察项目、引流管的常规护理等的微课程,通过情景化、趣味性、可视化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包,浓缩传统教学精华,提高带教效果。

三、学习方式多样,激发学习兴趣

微课崇尚混合教学、移动教学、翻转教学和碎片化教学的学习方式,以短小精简的教学视频为载体,在电脑或手机移动终端上进行W习,学生可根据自己时间进行开放式和自助式的学习。传统外科教学方法是让护生在课堂中固定的时间进行理论课学习,临床操作单元则通过在临床实践时老师讲授和示教,护生进行练习的方式学习,具有直观性和可操作性的优点。但由于学生人数普遍较多,病人数少,且配合程度不高,护生往往在示教时较难看清教师的具体操作方法,最终导致临床操作示教效果不佳,影响其操作能力的提高。微课将教学时间和空间进行延伸,方便护生对操作过程进行反复理解和记忆,能使复杂、动态的技能操作平面化,是对传统教学法的补充,比较适合护生课后自主学习。

在进行微课课程设计时,教师还需要注意三点。一是微课之微在于时间有限,篇幅有限,因此只能针对某一环节或某一知识点进行剖析,即只能专注于一个问题。如2010年欧洲风湿病学会颁布的类风湿关节炎诊断的微视频,就是因为它文字不多,短短15min的视频,从炎症标志物、关节炎的病程、关节受累程度和血清抗体四个方面对某一病例进行了评分,评定为6分以上就可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就算是非专业的人员,也能较为容易的掌握知识要点。二是微课的后期制作也很重要。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进步,微课在医学带教中的应用越来越广,跨领域的微课共享也越来越普遍。微课的优化美化成为微课传播的重要技能。较多微课的设计模式采用的是“课堂讲解―临床场景―课堂总结”的方式,场景之间和各部分的衔接都要做好串词,达到简洁流畅的效果。三是要做好微课的总结。我们在带教过程中发现,将课程的重点内容总结为简单易记得口诀,在课堂中,不断地重复要点,对学生加深知识点印象非常有效。

尽管微课作为新兴的教学方式在肝胆外科医学带教中应用广泛[4],能满足大部分学习者对学习时间和空间多样化的需求,但如何优化课程设计、提高护理微课程教学质量、构建完整的微课教学体系,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如何评价和反馈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36-41.

[2]陈巧芬.认知负荷理论及其发展[J].现代教育技术,2007,(9):17-19.

[3]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1):65-73.

[4]李淑芬,林丽君.优质护理理念在肝胆外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6,(9):144.

微课课程总结范文4

关键词:微课;高职;电子实训课;教学模式

一、微课及其特点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教学内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用于帮助学生完成个性化的自主学习,其核心资源是“微课视频”。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微课教学主题明确,短小精悍,教学时间短。教师将5~10分钟的微课视频到微课平台,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还可以和老师在线交流。微课虽然只是一个知识点的讲解,但也应有情景设计引入、阐述和解释、归纳与小结等必要环节。微课虽然时间很短,但是布局合理,情节完整,选取教学案例显得非常关键,案例具体生动,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微课设计与制作

微课设计牢牢记住以学生为中心,要重点呈现教学内容,首要任务是选题设计。这一步最关键,要有针对性和代表性,要突出形象性,摒弃抽象的理论和枯燥的数据,要给出具体、熟悉的样例,使用生动有趣的动画场景。

微课学习的过程,包括阅读学习任务单观看微课视频 进行进阶练习 互动交流这四个阶段。其设计流程如下:

(一)学习任务单设计。微课程教学法认为,自主学习任务单是教师设计的以表单形式呈现的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学习任务单是用微课程翻转课堂的产物,是由教师设计,包括学习任务、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建议以及配套学习资源推荐。强调任务驱动教学,尤其是强调把教学重点、难度及其他知识点化为问题,意在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追求中达成学习目标。

学习任务单一般以表单为呈现方式,分为学习指南、学习任务、资源链接、困惑与建议四个部分,其中学习指南又包含课题名称、达成目标、学习方法建议、学习形式预告等。

(二)微课视频制作。微课视频摄制要需要经过前期准备、中期拍摄和后期制作等过程。拍摄现场要求环境良好,拍摄之前需要授课教师做好一切准备工作,不仅对讲解的内容娴熟于心,而且要快速适应教学现场气氛,做到仪表端庄、神态自然、精神饱满。在微课视频拍摄中,常采用双机位固定拍摄。摄像时要注意全景和近景的拍摄技巧。教师位置的选取也很重要,应避免教师长时间出现在微课视频中。可以通过计算机屏幕录像软件进行同步录制。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提供提示性信息,用字幕方式补充微课程关键词语,不必像电视剧一样将所有的台词都打出字幕。

(三)进阶练习。进阶练习与微课视频配套,一般采用在线测试方式,用于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知识能力目标的掌握程度。微课学习是一个学习、评价、诊断、反馈、再学习的过程,微课的学习模型包括交互式微课学习、基于课程标准的进阶练习和单元测试、个性化补救练习等学习环节。每一个微课资源的进阶练习应至少提供 4 套配套进阶练习,每套练习至少包含 5 道题。

(四)微课课件制作。微课课件微课课件布局合理、重点突出,整体风格统一、新颖、活泼、有创意,并具备良好的动态感和空间感,满足录制要求。

三、微课在电子专业实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电子专业学生的往往思维都比较活跃,喜欢动手实践操作,但对专业理论性较强的实训课却望而生畏。传统的做法是任课老师布置任务,分组验证实训,最后老师对实训效果进行总结。这种教学模式会导致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较差,久而久之会导致学生逐步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将微课引入实训课程,再结合任务驱动教学,建立适合学生能力发展的全新教学模式,可以较好地解决以上困惑。例如,在讲解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时,由于传感器结构复杂,不可以在讲台上给学生全面展示,学生往往会因为觉得传感理论知识深奥而缺乏学习兴趣,仅有少数优生掌握相关知识,严重影响教学效果。为此,利用课余时间将各传感器知识点的精华内容制作成相应的微课,将其上传到微课平台。利用这个平台,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观看,如果遇到难以理解的知识点,还可以重复或暂停播放微课。这样一来,就可以将整个课堂翻转,将课堂时间大部分用于实际操作和交流讨论,让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相应的技能,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结束语:基于微课的电子专业实训教学模式,对实践教学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但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反思。比如,高质量的微课制作对老师要求很高,仍然需要学生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其自我素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到来,微课将极大地促进教学改革,最终达到高效教学和教学相长的目标。

参考文献:

微课课程总结范文5

Key words: micro curriculum;classroom teaching;welding process;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0-0241-04

0 引言

随着信息社会进入大数据时代和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全面推广,慕课、微课、翻转课堂、CN-SPOC等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流行语,混合学习模式、移动学习模式、协作学习模式等创新性学习模式也应运而生。微课教学因短小精悍、适宜在线学习和移动学习而受到热捧。国家相关部门多次举办了全国范围的微课大赛,助推了我国微课的应用发展。与微课相关的研究课题和论文数量也呈井喷之势。但现阶段国内对微课的研究主要还是停留在微课的概念、作用和制作等方面,对微课教学模式下的翻转学习、混合学习、移动学习等方面虽也有不少研究,但涉及到微课的实际应用策划却鲜有见到。本文以高职电子工艺课程中的手工焊接工艺教学内容为例,从微课教学环境架构、微课课堂教学组织架构、微课教学评价架构等三个方面探讨微课课堂教学组织架构问题。

1 微课教学环境架构

教学环境是指完成一堂课程教学活动所必需的客观条件综合,在微课教学中客观条件主要是指完成微课教学所必需的课程要素,现实中需要将课程要素加以设计、整合,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但微课已将知识点进行切割、碎化,无法解决知识整合、融会贯通的问题,如果仅仅是将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直接引用,肯定达不到提高教学效果和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加上高职学生自身基础相对较差,自主构建个人化的知识体系能力更是不足,必然导致微课教学应用效果不明显。因此,高职课堂教学必须围绕系列微视频以及其他辅助材料,搭建一个有效的教学环境,以满足高职学生专业课程的整体教学需求。高职微课程教学环境架构应以微视频为核心,配备微平台、微设计、微课件、微训练、微评价、微反思等六个辅助材料,构建非常“6+1”微课教学环境,具体如图1所示。

第一,微课程观下的教学环境应当以一个系统连贯、内容完整的微视频链为核心,而不仅仅包含一个或几个无关联的微视频叠加,考虑到高职教学中实践操作的重要性,可以将微视频分为知识型视频和技能型视频。知识型视频主要包括课程教学内容引入、项目预备理论知识、课程拓展理论知识等,学生可以在上课前通过自学方式阅读知识型微视频来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课后自行阅读课程拓展知识微视频拓宽学习知识面等;技能型视频主要包括技能项目实践过程、技能训练重点分析等,对于项目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都需要进行实践操作练习,但现时高职开课均以班级为单位,就算是现时流行的小班化教学,也由于有30位学生同时练习,教师也很难做到对每个同学实践过程中碰到的实际问题立刻给予解答。因此,可以在学生实践操作训练的同时播放微课,对一些共性的难度不大的常规问题可让学生观看微视频自行解决。

第二,微课教学环境还需要具备传统教学中所需的教学设计、教学课、项目训练资料等课程资源,不过这类资源需要根据微视频链的内容进行调整与修改,使其能够满足微课教学的需求。通过这些资料,可以对微视频中的具体知识点进行详细分析,以便学生在自行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有更详细的解说。同时,通过项目训练资料引导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强化训练,加深学习效果。

第三,微课教学的优势在于在线学习和移动学习,因此,搭建一个供教师教学交流、学生微课学习微课平台,是开展微课教学的前提。平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功能模块:用户管理模块、公告模块、在线学习模块、资料管理模块、微课评价模块和讨论交流模块。微课平台更须侧重实用性,同时需要保证微课平台的网络开放性,以满足不同地点、不同时间的学习要求。同时便于教师开展基于微课教学的观摩、学习、评课、反思、研讨等教研活动。

2 微课课堂教学组织架构

课堂教学组织架构强调的是连续性、顺序性、整合性。在教育信息化全面普及和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在线学习和移动学习已成为一种时尚,但现阶段学生学习主要仍是通过课堂教学这种模式来实施,课堂教学仍以40-50分钟的时间单元来组织,在构建微课教学环境后,虽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进一步调整,利用互动网络平台使得知识的传授和实践的训练更加方便、快捷和有效,从而架构以微视频为核心的课堂教学组织模式(见图2)。微课课堂教学的组织架构并不是几个微课的简单堆积,而是以微视频为核心通过课前学习、课中学习和课后学习三个阶段来实施。

第一阶段为课前学习组织,课前学习组织主要让学生在开课之前,通过观看理论知识视频,学习本项目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另外通过学习也让学生明白本项目教学目标,为课中学习作好知识积累。通过几个微课视频将本项目中涉及的概念性知识点,通过互动平台移到课前完成,学生可以借用电脑、手机等网络工具,在课前任何时间自由选择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完成知识的了解和学习过程,而这过程是通过互动平台借助在线学习与移动学习来实现的、微视频内容的知识高压缩性与直观性,学生完全可以利用零碎的时间模块完成学习任务。另外,学生在自行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通过互动平台来求教于其他同学或老师。

第二阶段为课中学习组织,它是指导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借助微课来实现师生互动学习的过程。首先教师根据互动平台的问题反馈进行教学设计,以问题为导向,创建项目情景,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和现场演示来指导学生进行项目实践,帮助学生解决项目训练或项目制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由于课前学生已完成了教学内容中的理论知识学习,在课堂上老师可以有把重点放到指导学生项目实践的训练,最好让学生通过独立探索和协作学习完成训练项目。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重点是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探讨、进行制作分析等,教师的角色也应该从课堂演出的主演转变为课堂演出的导演,通过对学生学习成果交流分析和实训作品展示等过程,将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完成传授,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通过微课视频的引入,在学生项目实践训练阶段,势必将教师从频繁的问题解答中解脱出来,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专业知识,同时开展不同学生的个性化指导。

第三阶段为课后学习组织,受课堂教学时间限性制,许多教学项目的训练或学习内容在课堂教学时间内难以完成,必须在课后继续进行项目训练和知识补学。此时,微课视频的在线性和移动性等特点就彰显无遗,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各类教学视频来帮助自己解决项目训练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也可以通过互动平台和教师、同学进行问题交流与解答,进一步完成知识内化的学习和技能的深度提升。

3 微课教学评价架构

微课教学评价应用是一个全方位的评价,重点应包括微课教学环境评价、微课内容评价、微课质量评价和微课效果评价几个部分,其中最重要的是微课教学效果评价。

教学环境评价主要是对课程教学互动平台等内容的建设情况进行评价,主要包括教学互动平台是否存在、系列微视频建设是否完整、微课程教学设计资料和项目训练资料等是否齐全等。教学互动情况评价教师对互动平台及课堂教学的掌控情况,主要包括教学互动平台的互动情况和课堂教学的互动情况,前者可以通过平台的访问量、提问量及学生回答率、教师回答率的指标进行考核,后者可以通过学生对课堂教学评分的方式进行评价。

微课内容评价主要从微课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合理性、知识性和逻辑性几个方面加以判断。传统教学是教师课前写教案(做PPT),课堂讲解教案(PPT),教学信息量很有限,受益面也只是在听课的学员,微课教学不但信息量大,在大数据时代更是容易存储便于播放,通过微课平台和互联网络供各类专业人士观摩学习,广大学习者会给出积极或负面的评价和反馈,客观上也鼓励着教师们认真对待着自己微课作品的质量。

微课质量评价主要是对微课在制作时是否以学生为本,微课视频质量高低,声音是否清晰等方面加以评价。重点是教学过程是否深入浅出,是否形象生动,启发引导性如何?是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等。而微课视频的制作有前期的精心策划,教学主题和内容的选取都会重点突出,有针对性,教学设计比较有特色,能够吸引注意力,另外,一般的微课视频都会加上音乐和丰富的图片,使学习变得容易,更易接受。微课质量评价还应包括微课的结构是否完整,片头片尾是否吸引人等方面。

微课效果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项目成果来评价课程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及学习训练的有效结果,同时通过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反映学生的微课教学模式的认可程度。总之微课评价要注重实际教学效果,可以从评估微课的实际价值、考察分析学生的行为变化着手。

4 微课教学架构案例展演

手工焊接工艺是电子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之一,大纲要求:熟悉铬铁手工焊接的基本机理,掌握手工焊接的基本知识,掌握焊接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手工焊接的技术工艺,课时分配为4个学时。传统教学安排:1个学时讲解焊接工具的使用方法和焊接机理;1个学时现场演示焊接工艺;2个学时学生焊接训练。

现以高职应用电子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电子工艺技术课程中的手工焊接工艺教学为例,说明微课教学架构及实施过程。

4.1 微课教学环境架构 教学环境架构是以三个微视频为核心,配备微设计、微课件、微训练、微课平台、微评价和微反思等六个辅助教学内容所构成。

①三个微课视频:一是手工焊接知识:电铬铁的结构与焊锡丝特点;二是焊接工艺视频:五步焊接法与三步焊接法;三是焊接质量要求与焊点瑕疵。②微课平台:借助学院的网络平台,将本次所有教学内容均挂在网络平台中,供学生随时下载学习,同时要求可供移动平台和在线学习。③微课堂教学设计:将本次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实施要求以文本形式,让学生明白本次教学的教学目的、实施方法等。④微课课件:用传统课件的形式将视频中未介绍到的内容做成课件,并上传网络平台。⑤微训练:是将本次教学内容中的技能训练,给出训练的要求、任务,规定完成的时间等。⑥微课评价:课后学生对本次教学内容实施过程中碰到问题,本次教学中要求完成的作业评价,能力提升评价等。⑦微课反思:根据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课程总体设计进行反思分析,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4.2 微课课堂组织架构 课堂组织架构主要是本次课程的教学设计,重点是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的教学设计。

课前设计:应提前一至二天通知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本次课程的课前预习与准备,并提高具体的要求,要求学生课前完成本次课程设计的阅读,让学生明白本次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明白本次内容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之一,同时要将手工焊接工艺的知识视频率先学习。

课中设计:在课前练习的基础上,设计若干问题,创建项目情境,组织学生观看手工焊接工艺微视频,并布置训练内容,再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手工焊接训练,本训练需要一定的时间来保证。

课后设计:重点是对学生的训练结果进行评价分析,指出不足的地方,同时要求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再加强训练,以提高手工焊接水准。

4.3 微课教学评价架构 本次教学评价,以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结果评价为主要内容。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①教学环境架构评价。

重点是教学互动平台建设评价,网络平台是否方便学生使用,无线网络建设是否全校区覆盖、教学资源是否齐备、教学设计是否合理等。

②学互动评价。

教学互动评价重点是在于互动性,有无在线考核与在线测试、教师与学生互动是否及时等。

③教学效果评价。

主要包括学习掌握的知识评价和学生掌握的技能评价,通过4个学时的微课程教学,考察学生对焊接工具能否合理使用、对手工焊接的知识是否掌握、对手工焊接的技能是否掌握。

④教学总结与教学交流研讨评价。

课后可能过网络平台,让学生对本次教学内容进行讨论和分析,总结本次教学的得失,对相关教学资源的质量也可以讨论。

微课课程总结范文6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开放型课堂;微博互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9-0090-02

随着近年来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介的广泛应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面临的挑战日益凸显。高校思政课课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承担着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本文将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对如何用开放、创新的理念改革传统课堂,构建开放型课堂,不断提高思政课课堂的教学实效进行探讨。

一、当前高校思政课传统课堂面临的挑战

1.改变学生对思政课枯燥无味的既有认识。为了了解刚进入大学校门的新生对思政课的认识和看法,笔者在2012年10月,对400名大学新生进行问卷调查。在被问到“当你得知大学要上思政课时,你怎么想”时,超过95%的大学新生表示“这是一门很枯燥无味的课程,没有什么学习兴趣”。笔者通过分析发现,大学新生之所以会形成这种思想认识,源于中学阶段的思想道德课主要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在考试的压力下,学生尚能被动地接受相关知识,暂时忽略或回避自身对填鸭式教育方式的抵制情绪。但当他们进入大学后,相对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让他们一方面自发地对应试教育下的思政课教学进行反思,另一方面也对大学的思政课课堂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据笔者的调查,大学新生普遍认为,中学阶段的灌输教育是可以接受和理解的,但大学的思政课课堂应该有别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应该更加多样,教学内容应该更加丰富,关键是要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获取知识。可见,只有从根本上改变大学新生对思政课枯燥无味的既有认识,才能够取得思政课教育的实效,而要做到这一点,高校思政课教师就必须解放思想,敢于创新,构建新型课堂。

2.应对思政课教学任务繁重学时有限等困境。除了让课堂变得更加新颖和生动,高校思政课课堂的改革和创新还面临着诸多困境。可见,破解当前制约高校思政课课堂的诸多困境,急需在课堂的构建上另辟蹊径,对传统课堂进行拓展和延伸,让学生随时随地能进行思想政治课的自主学习,在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充分互动交流中自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3.寻求契合“90后”大学生群体特点的教学平台。当前“90后”在校大学生是在网络快速发展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熟悉各类网络信息传播媒介,习惯于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和知识。而与即时、便捷的信息传播网络相比,传统的思政课课堂相对封闭,课堂涉猎的社会信息往往较为陈旧和滞后,这种现状一方面会弱化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同时也使思政课课堂教学失去时效性。因此,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要取得实效,就必须实现思政课课堂教学与互联网的无缝链接,构建契合“90后”大学生群体特点的网络教学平台。

二、开放型课堂的内涵和特征

如上所述,高校思政课传统课堂已不能有效应对其所面临的诸多挑战,改革传统课堂,构建开放型课堂,才能使高校思政课更好地开展思想教育并取得教学实效。本文所提到的开放型课堂,是指依托现代网络信息传播平台,打破传统课堂的时间、空间限制,将课堂内的教学活动延伸至课外,实现课内与课外有效互动,课堂教学与网络交流同步。具体来讲,高校思政课开放型课堂的特征主要有:

1.树立“开放教学”的理念。高校思政课开放型课堂紧贴时展、社会环境和大学生群体思想现状,秉承“开放教学”的理念,直面当前大学生最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及时选用最新的时事热点、新闻事件作为教学案例,运用的方法论加以剖析,构建一个内容紧贴时代、深受学生欢迎的新型课堂。

2.提高“互动教学”的效果。开放型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区别在于,开放型课堂更加注重互动教学,通过开展话题讨论、意见投票、主题辩论等多种形式,让每个学生参与互动体验,表达自己的思想,做到事事教育人、时时教育人,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使学生在激烈的观点交锋、思想碰撞中得到新的思想启发,从而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

3.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开放型课堂要突破制约传统课堂的诸多因素,还需要借助现达的网络信息传播平台,将微博等日益兴盛的大众化媒介引入课堂教学,充分发挥网络信息平台的即时性、便捷性、广泛性等特点,让网络教学为课堂教学服务,将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有效衔接,构建立体化、网络化的新型课堂。

三、构建开放型课堂——基于微博平台的互动教学实践

1.收集微博热点事件,建立教学资源库。微博即微型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传播、获取、分享以及反馈平台。微博上每天都会涌现很多事件,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其中的一些事件,由于受到大量网民的关注、评论和转发,遂在某一时间段内迅速升温,成为众人瞩目的热点事件。笔者通过对这些热点事件进行梳理分析,发现这些热点事件多聚集当今社会的一些民生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思想认识分歧,集中体现了活在当下的人们多元化的价值观和复杂多样的思想状况。“90后”大学生作为依赖网络的一代,他们也高度关注微博热点事件,教师通过收集整理微博热点事件,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引用和引导,让学生进一步理清各种错误的思想认识,提升自身思想道德修养。

2.微博话题讨论点评,实现微博与课堂相链接。在思政课课堂上,观点的交锋和思想的碰撞,能够闪现更多的思想光芒,从而达到交流思想,教育引导的目的。传统课堂由于受教学时间长度的限制,在教师在提出相关话题后,无法预留出足够的时间供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归纳,长此以往,首先导致学生懒于思考、疲于应付教师的提问,其次导致教师也逐渐失去互动提问学生的动力和念头。另外,相关话题没有得到充分的思考和讨论,思想教育的效果自然无从显现。最终只会导致课堂互动越来越少,重新回归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的课堂。为了破解这一困境,笔者开通了教学微博,鼓励学生以各种形式关注和参与微博交流。在课堂教学中,笔者还通过微博播放一些简短的音、视频来辅助教学,及时让学生从消极、被动、疲惫的课堂心理状态中解脱出来,表现出较好的参与兴致和听课热情,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高。笔者调查发现,超过98%的学生表示通过微博开展思政课教学新颖、有趣、易于接受,在思政课教学中应用微博辅助教学可以缓解学习压力,调节课堂气氛,让他们更喜欢这门课。

3.强化师生课外互动交流,实现全方位育人。高校思政课要真正让学生入脑、入心,关键在于能否帮助大学生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充分意识到思政课作为个人思想武器的重要作用。传统课堂每次时长约80~90分钟,除了教师必要的理论讲授时间外,师生之间讨论、交流的时间十分有限,而且交流的话题多集中于理论和知识层面,较少关注和涉及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针对这种情况,笔者首先利用教学微博对授课对象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和思想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对于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笔者会安排时间在课堂上进行集中解答,对于个别生活态度较为消极、对某些问题的看法较为偏激的个例,笔者就通过微博评论回复、发送私信、QQ聊天等方式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引导和教育。其次,笔者也鼓励学生随时随地通过微博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这一做法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他们不仅踊跃参与微博话题讨论,还经常通过微博平台向教师提出问题,期待教师进行解答。笔者也及时对学生的疑问进行回应,为他们解疑释惑。通过强化师生的课外互动交流,增进了师生间的感情,也进一步拓展和延伸了传统课堂,将思想教育融入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4.扩大生生之间的讨论交流,让同龄人教育同龄人。大学生正处于思想的成熟期,大学生个体之间思想相对独立,但又不可避免地互相产生影响。传统课堂中,生生之间的讨论交流由于受到时间等因素的制约,开展得较少,效果也并不明显。将微博引入课堂教学后,生生之间的讨论交流不再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学生在教学微博上就同一话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进行充分的讨论和交流,在热烈的讨论中,学生不仅意识到自身看法的不足,同时也了解了身边同龄人的不同看法,从而拓宽了自身的视野,提高了思想认识,达到让同龄人教育同龄人的目的。

5.建立资源共享平台,突出情感分享与教育。依托微博中的微盘等共享平台,笔者将与思政课课堂教学相关的教学资料、文学名作、哲理故事、励志视频等上传至微博平台,供学生自行进行下载学习。另外,笔者也鼓励学生上传值得向同学推荐的美文佳作、励志电影等资源,并通过组织学生阅读写读后感、举行名人自传读书交流会等形式,让学生将自己学习的心得体会、情感体验与他人分享。通过分享感悟,进而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6.及时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扩大思政课课堂的感染力。笔者认为,微博既是一个教学的平台,也是一个宣传思政课课堂的平台。对于在课堂教学中涌现的感人画面或引起学生强烈共鸣的教学内容,笔者都及时进行归纳总结,以图片、文字、视频等多种形式在教学微博上进行,既让授课对象重温课堂教学中的精彩内容,又能提升整个大学生群体的思想认识,有效扩大思政课课堂影响力和感染力。

时代在发展,只有用更加开放的思维对高校思政课课堂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有效应对网络时代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诸多挑战,让高校思政课的课堂成为充满生机活力、深受大学生欢迎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

参考文献:

[1]盛湘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及其评价[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1).

[2]汤宗礼.微博在提高高职思政课教学效果中的实践与思考[J].科教文汇,2011,(15).

[3]尹晓敏.微博兴起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应对[J].思想教育研究,2Ol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