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照明设计规范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道路照明设计规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道路照明设计规范

道路照明设计规范范文1

关键词:隧道 照明 施工

中图分类号:U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3(b)-0141-01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我国在隧道照明设施的建设方面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改进。为了提高隧道照明的施工质量,设计人员在设计阶 段需要提前对施工场地的环境进行勘测,争取将施工的细节和需要都照顾到,提出最合适的设计方案。但同时,由于我国的施工条件和技术的限制,还存在着一些不 足。

1 公路隧道照明设计

1.1 入口段照明设计

人眼对光线的明显变化需要一定的适应时间。如果隧道内外的光照度差异过大,容易造成驾驶员在进入隧道后产生短暂的“失明”不能够对隧道内的情 况进行反应,造成事故。因此,公路隧道的入口段照明设计非常重要。假设该公路隧道为南北走向,隧道的限定车速为60km/h。则《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 范》洞外亮度选择4000cd/m2,按照沥青道路来进行设计,则应为88 cd/m2。

1.2 过渡段照明设计

这一段路程的照明应该是渐变的,从入口段的较强照明逐渐下降到与基本段的强度类似。因为人眼对光照的适应度限制,亮度变比应小于1∶3。过渡 段应该以基本段照明强度三倍为结束。过渡段的照明与基本段照明的衔接不应差距太大。这样容易造成人眼对亮度变化的不适应。因此将过渡段照明分成三段,具体 的设计应根据《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来进行计算。

1.3 基本段照明设计

基本段作为整个公路隧道中最长的部分,也是过渡段和出口段之间的衔接部分。基本段的照明设计应该根据公路隧道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设计。主要取决因素为该隧道的限定车速以及隧道及周边路段的交通情况。可根据《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来进行计算。

1.4 出口段照明设计

出口段的情况跟入口段相似。为了不造成大的亮度差异,减少驾驶员对光照的适应时间,出口段的照明设计也应该根据隧道外部的光照亮度来决定。一 般情况下,隧道内部的亮度不及外部的亮度,因此人眼需要从黑暗到光明的适应时间。照明的作用是减小隧道亮度与洞外亮度的比对,否则驾驶员在由于受到突变的 光线影响,视觉受到影响眼睛产生眩光。出口段一般设置为60m,将亮度设置为基本段的五倍。

2 施工工艺改进

2.1 存在问题

(1)我国的大多数公路隧道照明设计灯具都为三排或四排。这样的设置在灯具方面的投入过高。

(2)很多公路隧道的施工都没有严格按照《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来进行施工。例如,规范中规定在100m以上的隧道都需要进行照明的布置。但在实际的情况中往往不是这样,甚至一些500m~600m的隧道都没有进行照明的布置。

(3)在我国投入运营的隧道中,灯具普遍没有按照设计全部开启。大部分公路隧道只是开启了一部分,有的甚至不开启照明。

(4)在规范中,照明控制应根据季节和光照等六种情况进行控制,但实际的操作中很少能够达到。

2.2 产生原因

(1)基础研究方面不足。隧道内照明的设计的主要参照数据是隧道外的基础亮度。正确的测试出隧道外的照明亮度,是设计隧道照明的基础。通常需 要根据季节、天气、时间等不同的因素分别测试隧道外的基础亮度,这样得到的数据才更准确。而且在土建结束后,也需要再进行基础亮度的实测,并且根据实测得 到的数据进行修正。但是实际上,由于成本和施工条件等多种原因,大多数隧道的基础亮度设计都没有进行完整的测试,因此基础亮度的数据不够准确,影响设计的 效果。

(2)没有严格按照规范执行。在规范中规定的洞口减光措施,例如在两侧植树,洞门冷色等。但实际上,很多的隧道只是采取了一定的绿化设计,对洞外的基础亮度没有实质的影响。

(3)规范造成的误差。规范还有一些值得讨论的地方。例如对车速的限制,隧道设计的车速与实际的车速不同,通常隧道设计的车速较实际的车速小,影响对设计的数据处理。并且没有对见光措施的对应折减系数也没有进行说明。在出口栈道线形的影响也没有说明,都有待研究。

2.3 改进措施

理论上。

(1)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在不同时段、天气、季节对隧道外环境的基础亮度进行实测,并研究各种减光措施的实际效果。所得到的数据在规范中进行完善。

(2)在实际的隧道照明设计中,针对特长的隧道进行专门的基础亮度实测。实测的内容应包含了不同时段、天气、季节等因素的影响。

(3)对驾驶员在视觉的特性在气候、车速等多种情况下的影响。并针对驾驶员对光线突变适应的时间和强度变化接受程度,并将研究结果运用到公路隧道照明路段的设计中,并根据结果对照明的标准进行适当的修改。

(4)针对现有的宽光带、逆光照明技术的运用,研究隧道电力照明的效果和影响。特别是在单向公路隧道中,灯具的角度与隧道情况,路面的情况, 交通标志的反光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并根据这些关系对灯具的设置进行最细致的研究设计。争取让隧道内的灯具布置与隧道内的各项设施完美配合。

技术上。

(1)在隧道的电力照明设计中充分利用减光措施。例如在洞口设置的棚洞、洞门设计等。

(2)在隧道内合理设置交通诱导标志。特别是LED的反光和发光标志。这些对于隧道内的设置相配合,能够让驾驶员的行驶更加安全。

(3)根据规范中提出的照明控制情况进行照明控制。特别是季节、天气、时段等六种照明方案进行严格的照明控制,保证隧道内照明的效果,让电力照明的作用充分显示出来。

(4)对于特长和长大的公路隧道照明标准,应该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修改。在无监控的长、中场隧道,可以按实际情况,进行逐渐过渡,关闭中间段照明。对于达到条件的中、短公路隧道的夜间照明,可以进行关闭。条件以交通诱导标志的设置情况为标准。

(5)在隧道电力照明中进行节能设计,采用新能源。

(6)灯具的选取应以节能高效为标准。

3 结语

我国隧道电力照明施工工艺还有很多方面需要进行改进。我国的公路隧道多,超过百分之九十的隧道都有照明设置,因此,每年花在隧道照明方面的费 用都很巨大。深入地对隧道照明进行研究,改进隧道电力照明施工工艺,对于降低生产、运行成本,提高隧道的运行质量,都有很大的意义和作用。

参考文献

[1] 贾永发.对隧道电力照明施工工艺改进的探索[J].西铁科技,2003.

道路照明设计规范范文2

【关键词】小区道路 照明设计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步伐不断加快,城市住宅小区的建设水平也在日益提高。现在的住宅小区,不仅规划合理,功能齐全配套完善,而且环境优美,更多的人愿意在夜晚走出家门,小区内踏步休闲,使繁忙工作了一天的身心得到释放、愉悦。与此同时,住宅小区的照明对小区环境尤其是夜景环境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下面是本人在住宅小区照明设计时的一些体会。

一、 道路照明设计标准

住宅小区道路最重要评价标准是照明水平(照度)、均匀度、眩光控制。

1、行人和住宅小区居民对小区照明的需求可以概括为:一是美化亮化住宅小区环境,增强人们对现代生活的向往;二是具有防御暴力、故意破坏和犯罪的功能。因此,路灯照明应能为夜晚的行人和行车显现道路路况、线型和障碍物,辨清方向安全前行,并且有助于面部的识别。同时居民在家中能够不受光照干扰(特别是眩光)影响休息。参照《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表3.5.1规定,根据行人流量的大小,住宅小区夜间路面的照明标准,即平均照度维持值分为10Lx、7.5Lx、5Lx三个等级。

2、均匀度即为路面上最小照度与平均照度的比值。为满足较合理的均匀度,达到较理想的照明效果,参照照明设计标准和实际工作中的一些经验,建议路面最大照度与最小照度之比≤20:1。

3、对于住宅小区的人们来说,眩光问题没有对像市政道路的驾驶员影响那么大,主要原因是小区内行人行车的的速度较慢,一般不会由于眩光原因而在行进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二、 灯型的设计

由于小区道路的路幅较小,不适合行驶升降车辆,从方便维修的角度来考虑,小区内一般选用杆高在3~4米的庭院灯作为照明灯型,这样维修人员进行维修的时候只需要携带短梯即可。为使住宅小区照明在保证道路照亮的同时,白天也能为小区营造优雅的气氛,庭院灯灯型的选择要与小区的建筑风格和环境气氛相协调,力求与小区环境达到“光与影”的完美结合。灯型在设计时尽量追求整体灯型的美观,灯具外形也尽量简洁流畅,不必有过多的装饰物,不然也有容易产生蜘蛛网的可能。选择庭院灯的材料时选用钢管、铸铝、不锈钢等均可。

三、光源的选择

目前在城市道路照明设计中一般采用效率高、寿命长的高压钠灯,在小区照明设计中则有所不同。住宅小区照明所采用光源的主要类型一般考虑金属卤化物灯、高压钠灯、LED灯、以及节能灯(紧凑性荧光灯)等。由于小区内要求环境的幽静,而冷色光源更易给人静的感觉,所以小区中普遍采用色温较高的金卤灯来照明,这样可使整个小区富有层次感,同时可为低层住户提供一个柔和的户外环境。另外,小区中车辆、人员行进速度都比较缓慢,故小区照明对眩光不做限制,可以采用非截光灯具。非截光灯具的光不但照到地面,还同可以时打亮其他的工作面(如墙面、树林、建筑物等),起到一定的环境照明效果。

四、灯位的布置

由于小区内道路情况较为复杂,路口多、分叉多,所以小区照明应有较好的视觉导向作用,一般采用单侧连续布灯方式;在曲线路段, 路灯应沿曲线外侧布置,并相应减小灯具的间距,间距宜为直线路段灯间距的70%左右;在出入口位置及路幅较宽的小区主干道,可考虑采用双侧布置;在道路交叉的地方和道路产生较大变化处,也应布置灯位,以发挥灯光对道路的诱导性。另外,在进行小区照明设计时,应注意避免室外照明对居民室内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在没有遮挡的情况下,灯位离住户阳台及窗户不宜过近,因此需要合理选择灯位,例如尽量将灯具布置在道路远离住宅楼一侧的绿化带内。在绿化景点处,可以采用庭院灯与适量的草坪灯相结合的布置方式。草坪灯主要是在绿植或角落部分作为突出性的点缀照明,布灯的位置应选择白天视觉效果不是很突兀的地方。在公共活动区,可适量安装造型新颖的景观灯、投光灯、壁灯、埋地灯等;有水景的地方,可配合安装少量的水下LED射灯或小功率壁式泛光灯。考虑到泛光灯容易对周围居民造成光污染,住宅小区中一般不使用大范围的泛光灯来对环境进行渲染。

总之,灯位的布置就是要突出主题,显彰个性,数量不宜过多,光照不必太强,尽量使小区的照明环境达到最大程度的和谐。

五、配电及控制

小区照明的特点是线路较长,但每路出线的负荷往往较小,电流不是很大。对于面积不太大的住宅小区,采用中心辐射方式,由位于小区中央的照明配电箱向四周送电;而有些大型住宅小区的面积太大,需要布置的灯具也较多,单靠一个配电点送电的话会因供电半径大,末端压降损失过大,因此采用多点送电的方式,分区域对照明进行控制。这样既能解决压降损失的问题,又能简化管线网络,有利于管理过程中对管线的维护。照明控制箱安装位置应尽量靠近小区内供电部门的配电房或分支箱。

当前,住宅小区大多在照明控制箱内安装时钟控制器或智能照明控制装置,采用时间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开关灯,智能照明控制装置还能实现自动远程控制的功能,管理人员可在控制室或值班室内进行控制管理。根据不同的需要,对小区内部分灯具实行半夜灯控制,在后半夜关闭部分非重要灯光,既节约电能,又满足不同时段小区环境的功能需求。

六、安全防护与接地保护

室外照明设施终日受到风、雨、日、尘的侵蚀,暴露于公众前,还易遭到儿童或动物的破坏,这对于照明灯具的防护、线缆接口的防护、线路的漏电保护性能及接地装置提出了相应要求。选择灯具时,除了考虑满足造型、配光等要求外,还应根据实际需要尽可能采用在防水、防尘方面性能优越的高防护等级产品,这样既能保护灯具效率的高维持率,又能大大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室外灯具防护等级应达到IP55,埋地灯防护等级应达到IP66,水下灯防护等级应达到IP68。

小区照明的低压配电系统的保护宜采用TN-S接地系统或TT接地系统。供电线路首端设漏电保护装置。同时利用灯杆的基础作为接地体,部分较高灯杆上端应设置接闪杆。

水景照明中,除需要选择与之相适应的高防护等级的防水灯具,在照明负荷不是很大的情况下,宜采用安全隔离变压器以安全电压供电。水下灯具外露可导电部分除了采用PE线可靠连至接地装置外,还需要和水池壁、周围地面的钢筋、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件作等电位连接。

七、结束语

总之,住宅小区的照明以营造温馨、宁静舒适的安居环境为目的,小区照明的设计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综合考虑,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各种相关的科学技术在照明产品中广泛运用,我们的设计作品在满足相应国家规范的前提下,完善照明功能,同时也要从安全、绿色环保、节能方面考虑,达到最佳的照明效果。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应在不断借鉴别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注意收集已完成项目的反馈意见和建议,并进行实地实时的亲身体验,认真总结、不断创新,力求交出一份满意的设计成果。

参考文献:

[1]《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 163-2008。

[2]《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

道路照明设计规范范文3

【关键词】水电站厂房;照明系统;中央控制;方式;技术要求

1 水电站厂房照明系统设计技术要求

设计照明系统需要遵循的原则:以水电站照明设计规范为前提,设计前必须结合水电站的具体情况,明确《水力发电厂照明设计规范》的内容。切实满足水电站运行要求是设计水电站照明系统的核心思想,同时还要融入绿色照明理念,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工程照明设计,综合考虑水电站中枢纽建筑物的环境和结构特性,保证在所设计的照明系统中工作的技术人员的身心健康。水电站各个工作场所照明可分为4类,即正常工作照明、安全照明、局部照明以及应急照明。其中,应急照明又包括指示照明和疏散照明。

(1)对于正常照明,根据设计场所的重要性,通常以220V/380V的双电源供电系统进行照明设置;对于应急照明的设计,要针对主机间和中控室采用交流―直流互相切换的供电电源设置照明系统;对于离水电站厂房较远或者各个建筑物的交通照明系统,应设计成蓄电池供电系 统。

(2)选择照明光源时必须依据水电站生产工艺要求以及生产特色进行考虑,目前常用的有普通节能灯、高强度气体放电灯和三基色荧光灯等。

(3)照明系统设计必须重点考虑其节能措施,常见的做法有对于气体放电光源采用单灯就地电子镇流器放电,这样可以提高功率因数,使损耗尽量减少。

(4)需要遵从绿色照明的技术原则,推广高效照明设施的应用,保护环境,控制电能消耗,以人为本,重点保证工作人员身心舒适健康,避免污染。实施绿色照明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不是单纯采用高效节能器材就能够达到的,必须基于高效器材这一物质前提,科学合理地设计整个系统布局。图1为某典型水电站厂房照明系统布局剖面图。

图1某水电站厂房照明系统布局剖面图

2 选择照明灯具和光源等的要求

从功能上可以将照明器件划分为3个部分,即电气及控制系统、照明光源和机械结构及安装,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并相互交融,形成了完整的灯具系统。实现厂房照明的灯具又包括光源及控光2个系统,两者协作完成灯具应起的功用。绿色照明原则中最为核心的就是对光源的选取,这决定了整个水电站厂房照明系统设计的社会效益和影响。首先,应按照水电站厂房不同建筑物的空间尺寸和场合特性,科学合理地选择光源。其次,合理选择光源显色、发光效率和色温,且光源使用寿命必须满足使用场合的具体要求。对于混光灯系统,必须考虑系统结构和附件复杂程度,各个光源不同的使用寿命决定着整个系统的使用寿命是否受到单一短板的限制。再次,光源启动也是技术要求较高的部分,应选择启动特性较好的控制附件,以保证节能安全。最后,选用的产品要性价比高、发光效率优越且使用寿命较长。

水电站主要工作场所都需要布置气体放电光源的荧光灯,其同热辐射的光源差别较大,同电源连通之后不能够马上实现发光,必须经历一定的启动过程才能点亮。不同的荧光灯具有不同的击穿电压,加到灯管两端的电压值比击穿电压高的时候就会建立起气体的放电状态,从而点亮照明系统。选择荧光灯通常以其管径作为评判依据,较细管径的荧光灯具有更高的发光效率,相应的材料消耗和能源消耗反而更少,效益更高。市场上常用的且较为成熟的荧光灯产品有T5和T8型直管产品,前者使用寿命可以达到5000~8000h,发光效率可以达到90~100Lm/W,这种产品体积较普通荧光灯要小80%,相应地减少了荧光粉的消耗量,保护了环境。

3 水电站厂房主要场所采用的照明方式

3.1 发电机组照明方式

水电站主厂房的发电机组空间通常较为高大,而且频繁有人员进出监视、控制和操作电气设备,其照明方式是整个照明系统设计的重点。发电机组的照明配置按照设备布置特点分为正常的工作照明、局部照明以及应急照明等。正常工作条件照明因操作频繁,其照度必须便于控制且照明均匀,工程中应用较多的是天棚满天星式的照明方案。灯具主要选择块板式面灯,采用高显色性能的钠灯作为光源,这样的组合综合性能非常好,光色呈现日光色。对于大型水电站系统,往往要加设局部照明进行辅助,图2为某水电站厂房发电机组照明形式较为常见的一个实例,其在上下游墙壁上布置了大型的壁灯,一方面装饰了发电机房,另一方面局部照明了机旁和盘后,同时还满足了发电机组下部照度需求。

图2某水电站厂房发电机组照明形式

3.2中央控制场所照明方式

每个水电站都设置了中央控制场所,其为整个水电站中心枢纽区域,有大量运行人员集中活动,在水电站系统中起到实时监控和管理重要设备及场所的作用。满足中央控制场所的不间断照明和照明舒适度需求是保证整个水电站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这部分的设计重点考虑照度水平、光色以及视觉效果对于光源的较高要求,要避免眩光、平衡亮度,并同室内的布局、环境相协调。很多水电站厂房将中央控制场所设置在不能自然采光的地下厂房中,使用的照明光源以细管紧凑型的三基色荧光灯为主,这种光源光色比较接近自然光,具有良好的显色性,消耗能源较低。灯具方面往往选择遮光无眩光的合金薄板格栅进行嵌入,这样可以避免发生发光天棚由于静电效应聚集灰尘和吸引昆虫后难以清理的情况。

3.3水电站户外照明方式

水电站厂房坝区的公路在整个系统中起着联系连接所有枢纽水工建筑物的重要通道作用,选择照明路灯必须结合实地道路规模和道路环境,考虑光源、悬挑和灯高3个主要参数, 视具体需要选用单列布置或双列布置。目前路灯光源应用最多的是单光源的高压钠灯,多光源的高杆伞式灯也较为常见。考虑到大型水电站系统中各个枢纽设施之间存在较为分散的布局特点,往往联系距离很远,故控制路灯高度是实现较高照明效率的技术要点。近些年来,太阳能路灯在水电站厂房和坝区照明系统中有所应用,其凭借环保、绿色且高效率的特点受到了相当广泛的关注。

4 结语

发电站厂房的照明设计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效率、工作环境质量及安全生产。本文针对水电站厂房照明设计的改造,提出水电站的照明设计原则,从发电机组、中央控制场所以及水电站户外照明方式、照度标准及灯具选择等方面,阐述了如何进行灯具选型和照明布置可以有效消除工作人员的视觉疲劳感,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还可以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

道路照明设计规范范文4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快速延伸,地形复杂、人口稀少地区电力资源贫乏,电力成本巨大的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公路隧道照明系统的供电问题更趋严重。同时,公路隧道一旦投入使用,正常状态下照明系统几乎处于长期点亮状态。依据国家规范 400m 以上的公路隧道需设照明设施,因此应用一种既可降低工程造价,又能降低运营管理成本的适应此发展需求的公路隧道太阳能照明系统就已十分迫切。

2 隧道的基本情况

某隧道全长1 310m,宽 9m+2×0.75m,有效净高 5m,纵坡 2.88%,设计时速60km/h。为了提高通过隧道的安全性,隧道内需要有通风、照明系统。

3 太阳能照明系统的设计及施工

良好的隧道照明是创造洞内良好的视觉环境, 确保车辆以设计速度能够安全地接近、穿越和通过隧道;同时也是隧道营运费用最大的日常开支项目之一。

遵循技术先进、科学合理、安全可靠、经济、环保、用的指导思想,决定对隧道采用太阳能照明。鉴于隧道较长,导致输电线路损失较大和太阳能电池组件方阵安装受限制,所以把整个隧道分为两部分,每一部分分别独立供电,在隧道进、出口两侧各设一座太阳能电站,选择日照时间最长的地势。

本系统设计采用低压钠灯作为光源。低压钠灯是一种成熟的照明电光源,它具有同类产品中最高的发光效率,穿透性强、使用寿命长、低能耗、无频闪、绿色环保等优点,照明效果明显优于其它光源,并且降低了系统总造价,减少了今后的维护费用和工作量。灯具选用标准截光型隧道专用灯具,其照射角度为法线两侧各65度,既能保证整个隧道的照明亮度和均匀度,又不产生易引发事故的眩光。

根据《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JTJ 026.1-1999)的要求设计,中间段照明的亮度要求为 1.5cd/m2(行车速度60km/h,单车道双向交通不超过700辆/h),路面亮度总均匀度为 0.3。

为达到道路安全畅通的目的,遵循以下原则:

1)隧道内不管是白天或夜间均需设基本照明;

2)白天车辆进入隧道时,路面亮度应逐渐下降,使司机的视觉有一个适应过程,将隧道分为入口段、过渡段 1、中间段、过渡段 2、出口段;

3)出口段也应设过度照明,在双向交通情况下和入口段相同;

4)夜间出入口不设加强照明,洞外应设路灯照明,亮度不低于洞内基本亮度的1/2。

具体灯具布置,灯具安装在隧道顶部两排预设斜面上,采取对称布灯方式。两排灯光的设计照射中心分别为正常行车道与灯光同侧的边线。考虑到隧道内灯具间隔距离要求(降低车辆通过时人眼感到的频闪频率在 2.5Hz~15Hz之间),本隧道时速设计为 60km/h,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设计灯具间隔为 12m,将隧道分为两部分,太阳能供电由太阳能电池方阵、控制器、蓄电池组等部分组成。电站一(进口):长 559m,入口段 67m,过渡段 84m,中间段 408m。负载总功率 2.808kW,白天开 92 盏,夜晚开 46盏,灯具耗电量:2808W×12h+1404W×12h=50.544kW・h,太阳能方阵功率 =50.544÷0.56 (系统整体转换效率)÷3.4≈26kW 蓄电池 220 只 。

电站二(出口):长 751m,中间段 612m,过渡段 84m,出口段 55m,负载总功率 3.692kW,白天开 126 盏,夜晚开 63盏,灯具耗电量:3692W×12h+1846W×12h=66.456kW・h,太阳能方阵功率 =66.456÷0.56 (系统整体转换效率)÷3.4≈35kW 蓄电池 330 只。

入口段:67m(7m+12×5)采用 10 盏 55W 低压钠灯。

过渡段 1:84m(12×7)采用 14 盏 35W 低压钠灯。

中间段:1020m(12×85)采用170盏26W低压钠灯。

过渡段2:84m(12×7)采用14盏35W低压钠灯。

入口段:55m(7m+12×4)采用10盏55W低压钠灯。

总计218盏低压钠灯。

整个工程施工、安装及调试时间2个月。

4 运营情况

通过几个月的使用,经检测输出电压345V,输入电压220V,路面照度20lx,照明状况良好,能够保证在无太阳7d的情况下正常使用。

5 经济价值分析

整个太阳能电站基建费用75 万元、太阳能板设备组件308 万元,蓄电池组件 99 万元,电池板组件使用寿命按 25a计算,蓄电池按4a 更换一次计算(更换一次为 30%计算),25a 维护及看管费用约 48 万元,年平均费用 27.44 万元,年延米造价209.46 元。

太阳能输出功率为61kW,年输出电量为 53.436 ×10-4kW・h。 如果用煤电价格计算合 42.748 万元,年节约15.308 万元,25a 节约 382.7 万元,节省标准煤 4 453t,减少CO2排放量11 666t,减少 SO2排放量37.85t,减少 NO2排放量 32.95t。

随着煤价上调,电费不断提高,造价也在提高,而太阳能电站供电不存在此类问题。

通过比较证明太阳能电站利用达到了先进性、实用性、经济性、节约型、环保型的原则。

参考文献:

道路照明设计规范范文5

关键词:照度亮度隧道基本段入口段过渡段

Abstract: urban shorter length traffic tunnel lighting engineering design process is introduced

Keywords: intensity of illumination brightness tunnel entrance section for basic transition section

中图分类号: TJ5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前言及背景

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城市中越来越多机动车给城市交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这就促使城市建设在道路交通方面必须有较快的发展,向着立体化的交通模式进行转变。因此,越来越多的城市交通隧道开始出现,特别是城市中将现有车流量大的路口改建为下穿式的短交通隧道开始大量出现。这些跨线式交通隧道长度普遍较短,大部分的隧道下穿部分长度多在200米以内,加上两侧引道全长也不过4、5百米。

虽然城市内的这种交通隧道长度很短,但大多数隧道下穿段的长度还是超过100米,根据《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JTJ026.1-1999),超过100米的公路隧道应设置隧道照明;另外,城市交通隧道因为位于城市内及周边,一般车流、人流量都比较大,也很有必要设置隧道照明。

本文所介绍的成都双流环港路东段下穿隧道就属于这种情况。隧道总长430m,南北走向,共分衡重式路基挡墙段、U 型挡墙段及明挖框架隧道段三种结构形式。其中下穿段长121m,北侧引道总长151m,南侧引道总长158m。隧道下穿段机动车道内净高5.5m,净宽13.45m,非机动车道最小内净高3.0m,人行道最小内净高2.85m,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净宽5.45m。本文主要介绍该隧道下穿段的照明设计。

2 照度确定

由于现在还没有专门针对城市交通隧道照明的相关规范,因此现在有关公路隧道照明的设计规范仍然采用《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JTJ026.1-1999)。

隧道照明和道路照明的不同之处在于,道路照明主要在夜晚及环境光线不足时提供对路面的照明;而隧道照明除了在夜晚提供照明外,其主要的功能是在白天提供隧道内的加强照明,用以抵消机动车驶入黑暗的隧道内时,人的眼睛因为无法适应环境亮度快速变化产生的类似短时间丧失视觉的“黑洞”效应而发生危险。因此洞外亮度越高,洞内就需要越高的加强照明以消除这种现象带来的危险。

根据相关设计资料,本工程隧道设计时速为60km/h,机动车道单向3车道,双向共6车道,另外两侧各有一条非机动车、人行混行道。

2 .1中间段亮度

本工程设计时速60km/h,每侧三车道单向通行。但根据JTJ026.1-1999表4.2.1,表中没有三车道相关隧道的数据,因此本工程按该表中设计时速60km/h的最高亮度值确定中间段亮度标准为2.5 cd/m²,但由于本工程为城市交通隧道,车流量较普通公路隧道大,且可能出现车辆因为交通拥堵而阻塞在隧道内的情况。经过分析、考虑,本次设计适当提高基本照度标准至4 cd/m²。隧道内路面亮度总均匀度不小于0.4,路面中线亮度纵向均匀度不小于0.6。以下设计时当规范中相关表格内没有相对应的三车道隧道数据时均按60km/h设计时速时设计标准的最高值选取。

2 .2入口段亮度

由于缺乏洞外亮度实测资料,根据JTJ026.1-1999表4.3.2-1,由于本工程隧道长度较短,为方便计算,南北洞口洞外亮度均按高值取L20=4000cd/m²;根据表4.3.1,入口段亮度折减系数k=0.022,入口段亮度Lth=k•L20=4000 cd/m²•0.022=88 cd/m²。

本工程路面为沥青路面,根据JTJ026.1-1999 4.1.5,本工程平均亮度与平均照度的折算关系取18lx/ cd•mˉ²

因此,入口段亮度Lth= 88 cd/m²=1584lx。

2 .3过渡段亮度

根据JTJ026.1-1999 4.4,过渡段分为TR1,TR2,TR3三个照明段,各段所需亮度如下:

TR1=Ltr1=0.3Lth=26.4 cd/m²=475lx;

TR2=Ltr2=0.1Lth=8.8 cd/m²=158lx;

TR3=Ltr3=0.035Lth=3.1 cd/m²=565lx;

2 .4出口段亮度

在隧道出口,为了避免因为车辆从较暗的隧道突然进入到亮度很高的外界环境中而致使人的视觉难以在短时间内适应而产生“白洞”现象发生危险;因此需要对隧道出口段的照明进行加强,以帮助司机眼镜提前适应洞外环境。

规范中规定,在单向交通隧道中,出口段亮度应取中间段亮度的5倍,本工程中,出口段亮度值取5Lin=12.5cd/m²=225lx。

3 各段照明长度计算

3.1入口段长度

本工程机动车道北侧入口段引道纵坡坡度较大,达到4.286%;机动车道南侧引道纵坡为3.205%,为方便计算,南北侧隧道入口段长度计算均按4%纵坡来进行。

根据JTJ026.1-1999表4.3.2-2照明停车视距Ds表,在设计时速60km/h的车速下,照明停车视距Ds=62m,入口段长度根据式4.3.3:

Dth=1.154Ds-(h-1.5)/tan10°

式中Dth――入口段长度(m);

Ds――照明停车视距(m);

h――洞内净空高度(m);

将本工程数据代入得:

Dth=1.154•62-(5-1.5)/tan10°=51.7m

3.2过渡段、出口长度

根据JTJ026.1-1999表4.4.2,过渡段各段长度取值为:

Dtr1=44m,Dtr2=67m,Dtr3=100m;

出口段长度为60m。

4各照明段长度确定

根据相关规范计算出各段长度后发现,仅入口段和过渡段1的总长就超过100米了,而本工程隧道下穿部分总长近121米,没有足够的长度完整的布置规范要求的各段照明。因此,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同时结合计算数据,计划将本工程隧道下穿部分照明分为入口段及出口段两部分。

入口段的照明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设置,亮度及照度取值Lth= 88 cd/m²=1584lx。入口段长度定为50m左右;入口段加强照明从距离下穿隧道洞口10米左右开始布置。

出口段的照明兼顾过渡段1和出口段照明,因此本工程出口段照度取值按过渡段1的照度值TR1=Ltr1=0.3Lth=26.4 cd/m²=475lx,出口段从入口段加强照明结束处开始布置,一直延伸至隧道出口。

5灯具布置

根据JTJ026.1-1999中给出的利用系数法照度计算公式

Eav=η•Φ•M•N/(W•S) (4.11.2-4)

式中,N―灯具布置系数;

Φ―灯具额定光通量;

η―灯具利用系数;

M―灯具维护系数;

W―隧道路面宽度(m)

S―灯具间距(m)

机动车道隧道照明灯具计划采用隧道专用高压钠灯,人行、非机动车道的灯具采用防水防尘荧光灯。高压钠灯隧道灯和防水防尘节能型荧光灯均吸顶安装于隧道顶部装饰板下。经查阅相关资料、样本各种功率高压钠灯隧道灯及荧光灯通量的额定光通量为:

Φ(400W)=48000lm 高压钠灯

Φ(250W)=28000lm 高压钠灯

Φ(150W)=15000lm 高压钠灯

Φ(100W)=9000lm高压钠灯

Φ(36W)=3000lm T8荧光灯

由于本工程机动车道较宽,单侧隧道就有三条车道,为了使隧道内的照度尽量均匀,隧道灯具计划纵向布置三列,灯具布置系数N=3;维护系数M=0.7;灯具利用系数经查相关资料取η=0.6。

隧道基本照明除入口段外采用100W高压钠灯隧道灯,间隔10m布置。

Eav(基本)=η•Φ•M•N/(W•S) =0.6×9000×0.7×3/(13.45×10) =84.3lx=4.68 cd/m²≥4 cd/m²,满足基本段照明照度要求。

隧道入口段加强照明计划采用400W高压钠灯,间隔2.5米布置;

Eav(入口)= Eav =0.6×48000×0.7×3/(13.45×2.5) =1799lx=100 cd/m²≥88 cd/m²,满足入口段加强照明照度要求。

隧道出口段加强照明计划采用400W高压钠灯,在每组10米间隔的基本照明100W高压钠灯中布置1组,各组灯具间隔为5米。

Eav(出口)= Eav(基本)+ Eav(出口加强)=η•Φ•M•N/(W•S) =0.6×48000×0.7×3/(13.45×10) +0.6×9000×0.7×3/(13.45×10) =449.7lx+84.3lx=534lx=29 cd/m²≥26.4cd/m²,满足出口段加强照明照度要求。

隧道内基本照明灯具间隔10米通长布置,其中入口段基本照明灯具使用每10米间隔的一组400W灯具,其余区段的基本照明灯具全部为100W。

人行、非机动车混行道灯具采用36W T8节能型防水防尘荧光灯每间隔10米布置一组灯具,每组灯具2盏。

Eav(人行)=η•Φ•M•N/(W•S) =0.6×3000×0.7×2/(5.45×10) =46.2lx=2.6 cd/m²≥2.5 cd/m²,满足人行、非机动车道照明照度要求。

高压钠灯隧道灯及防水防尘荧光灯的防护等级均要求达到IP65;照明配电系统采用TN-S接地系统,灯具外壳均要求与PE线可靠连接。

5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12.5.3:隧道应设置消防应急照明灯具和疏散指示标志,其高度不宜大于1.5m。

根据计算,在隧道机动车道两侧和人行、非机动车道靠近人行道一侧的墙壁上每隔10米间隔设置一盏23W应急照明壁灯和一盏8W疏散指示灯。应急照明壁灯和疏散指示灯均采用自带蓄电池型,要应急工作时间不小于90分钟。应急照明壁灯能在断电后自动点亮;疏散指示保持常亮。应急照明灯具和疏散指示灯具的设置高度均为距离隧道地面1.5米。

6照明控制

隧道照明主要分为基本照明和加强照明两部分,其中基本照明为24小时工作,为隧道夜间及白天提供最基本的照明;而加强照明仅在白天工作,为防止机动车驾驶员进出隧道时视觉出现“黑洞”和“白洞”现象而发生危险。

基于以上用途,隧道基本照明不设控制回路,保持常亮,仅在检修及故障时断开电源。

隧道加强照明灯具分成若干组,并由一台隧道(路灯)照明控制器控制。该控制仪具有经纬时间控制、光控、远程遥控、GPS自动校时、动态监测等功能,并可根据外界环境亮度自动控制开启部分或全部加强照明灯具,以便在保证行车安全的前提下节约能源。

另外,隧道内的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灯具回路均保持24小时接通,应急照明灯具在事故及停电时依靠自带蓄电池自动点亮,疏散指示灯具平时保持常亮,故障及停电时依靠自带

蓄电池点亮。

隧道下穿段照明标准横断面布置图

7隧道照明布线及安装

隧道内照明灯具均吸顶或侧壁安装于于隧道壁装饰板外侧,隧道照明主电缆采用ZR-YJV阻燃型电缆敷设于密闭耐火型金属电缆线槽内,每盏灯具的接线采用ZR-BV电线通过隧道专用绝缘穿刺线夹T接于照明主缆上,这样既不用截断主电缆,同时施工方便又安全可靠。另外,缆线穿出耐火线槽后均穿钢管敷设,耐火线槽及穿线钢管均敷设于隧道顶部及侧壁装饰板下的隧道主体上并喷涂防火保护层。

8后记

道路照明设计规范范文6

关键词:住宅小区 室外照明 电气安全

1. 前言

随着国民经济增长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住宅小区的建设标准也在日益提高。除了要求规划设计合理、功能齐全、配套完善,而且要求环境优美。住宅区的道路照明设施及其照明效果与环境密切相关,道路照明即方便于人们的出行,又能营造一个良好宜人的环境氛围,因此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

2.主干道路照明

2.1 住宅区主干道路具有人车混合,车速较低,交通流量大且路面相对较窄等特点,故对眩光的控制较城市交通干线低。街道两侧建筑物很多,需要适当提高道路两侧照度,故常采用半截止型或开敞型配光灯具。根据路边建筑物的高度,灯杆高度宜在4~8 m 选取,间距20~30 m, 兼顾配光均匀性和经济性,平均照度取3~5 lx。常采用同侧布灯,弯道处可适当加大布灯密度,提高灯杆高度加强诱导性。路灯水平支杆伸出路崖宜为0. 6~1.0 m,不应照射在路面中间,以避免雨天行车路面出现狭长波动光影。灯具仰角较大时,车行道照度高,利于行车安全,但人行道照度降低,不利于眩光控制综合考虑后,仰角常取5~15度此外,道路照明的侧重点虽然在于明视性,但其造景作用也不容忽视。

2.2金卤灯光效高、寿命长、光色好,显色指数也很高,综合指标十分优越。但过去由于传统电感式金卤灯镇流器技术部成熟,限制了金卤灯在住宅区的应用。而随着金卤灯电子镇流器技术的成熟,配用电子镇流器的金卤灯功率因数高达98 % 以上,几乎不受市电电压变化的影响,环境适应性大为增强。其次是陶瓷型金属卤化物灯的出现,进一步加强了金卤光源光色稳定性,为其成为住宅区室外道路照明首选光源扫清了最后道路。

3.庭园照明

3.1现在的住宅区多设计为庭园式户外环境。因此,庭园照明在住宅区既起着烘托景观乃至协助造景的作用,是室外照明饰景功能的充分体现,又有消灭照明死角,便于人们活动,减少犯罪的作用,是明视功能的有机组成和延伸。

3.2 庭园照明多采用低调处理总体照度宜低不宜高。

3.2.1园林小径灯照度一般以5~10 lx 为宜,行人较多而偏重交通功能的道路取20 lx 左右。选型时必须注意与周围建筑物风格的和谐统一,造型简洁艺术而不奢华,符合住宅区的特点。应注意控制眩光,光源高度根据路宽以及周边建筑物高度选取。小径灯在满足行人安全感的前提下,应尽量降低照度,灯具安装间距较小。灯具安装高度低于2.5 m 时,为尽量避免眩光,宜采用乳白玻璃或磨砂玻璃灯具。植物投光灯通常为草坪灯和树木投光灯两种。 在住宅区内适当使用可调节夜间环境气氛。草坪灯一般离地40~ 70 cm 安装,最高不宜超过1 m, 间距宜为3. 5~5. 0 倍光源高度,安装应注意避免眩光入射人的视野。在草坪边靠近道路处安装时,应注意隐蔽,或者选择富有艺术性的灯具加以装饰,使灯具本身融合到景观之中。

3.2.2另外,还可利用投光灯对树丛投光照明。考虑到白天的美观,投光灯具一般安装在地平面。有条件时可利用树丛隐蔽,但应尽量放在常青树木下。考虑到住宅的特点,一般不对树木较高位置进行投光照明。

3.2.3照明设计时应仔细核算灯具的数量、间距。安装时应精心调节灯头角度,既要做到整体照明环境明暗有致,构成丰富的立体感和层次感,又要避免在行人眼中产生入射眩光。植物投光灯常采用汞灯光源,即起到节能的效果,又可使树木,草坪颜色更加碧绿鲜艳。

3.2.4 在静水或缓速流动的水边安装投光灯具,采用直射光源照射水面,利用水面反光映照近旁景物。由于住宅区整体环境较幽暗,灯具照度不应过高,以30~75 lx 为宜。灯具应注意合理布局,避免在人员活动区产生较强的水面眩光。

3.2.5水景灯一般可选用卤钨灯光源,利用其连续性光谱,灯光经过水体的反射或折射,产生绚丽多彩的效果。灯具选用则应注意防水性能。

4.室外照明供电和控制方式

4.1主要道路照明和安全照明宜由邻近的两台变压器引入两路低压电源,在控制室末端切换,以加强供电可靠性。 道路照明可采用三相电缆供电,隔盏换相方式,以免因一个回路故障而导致较大范围道路照明完全中断。

4.2室外照明控制设备常设在物管中心或门房,大型住宅区也可分区露天设置。道路照明宜采用时光控制器自动开关, 节约电能。庭园照明可采用同一方式控制,也可由管理人员手动控制。室外照明应能在深夜自动或手动关闭部分非重要灯光,以节约电能。

5.室外照明电气安全

5.1室外照明装置受风、雨、日、尘的侵蚀,暴露于公众前,易遭儿童等无关人员或动物的破坏,通常要求设备防护等级有要求。室外灯具覆盖范围大,灯具基础小,通常不具备作等电位联结的有利条件,一般不做等电位联结。室外照明装置建议采用TT 接地系统,回路首端安装漏电保护器,动作电流不大于30 mA 。对于投光灯,小区灯,广告灯,水景灯等以饰景功能为主的室外照明,一时断电不至于引起危险,漏电保护器可动作于切断回路电源开关。而对于大型住宅区内的交通主环道路照明,或者具有预防犯罪功能的室外照明灯具,应避免全回路停电。回路漏电保护器则只应动作于报警。此时,建议在每一路灯接线盒内装设一个小容量熔断器,兼做过流和接地故障保护。对TT 系统而言,其中Ia 为熔体额定熔断电流,通常取3~5 A ,RA 为照明器外壳接地电阻,一般要求不大于10 Ω。当然, 对于少数高档住宅区,也可每灯安装漏电保护开关,效果很好,但经济性较差,对物业管理要求较高,设计时应慎重。

5.2水景照明对防电击安全的要求非常高。水景防电击安全最本质的措施是等电位联结, 即将保护区(0~2 区) 内所有装置外壳可导电部分与位于这些区域内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的保护线连接起来并经过总接地端子与接地装置相连,接地电阻一般要求不小于1Ω。

5.3水景灯采用光纤作为联系发光点(光源电气部分) 和出光点(光源射出部分) 的介质,可根据需要将光源电气部分设置安全区域,确保照明电气安全。除了安全性好的优点外,光纤照明还具有节能性好,安装控制方便等特点,通过对发光点采取加装彩色转盘或滤光片等措施可达到随意改变出光点色彩的目的。因此,住宅区水景照明宜推广采用光纤照明方式

6.结束语

由于住宅区整体环境照度不高,小区照明的照度亦不必太高就可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同时还应注意尽量减少眩光影响。既要烘托主体,又不能破坏小区整体环境的协调性,这是小区照明基本的设计原则。

参考文献